展示设计研究十篇

时间:2023-04-10 17:43:54

展示设计研究

展示设计研究篇1

关 键 词:展示设计 展示主题 设计程序

展示设计发展迅速,展示活动在不断增多,展示活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展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扇独特的窗口,在传播人类文明、陶冶情操、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何进行展示的设计,有效的传播展示的信息,掌握正确的展示设计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1.展示设计与展示活动的目的

1.1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展品。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氛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展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称之为展示设计。

1.2展示设计的目的

展示设计的内容极其的广泛,其目的也就各式各样。但展示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展示空间载体、形态创意媒介,传播展品的信息。从展示目的角度看,展示设计可以归纳为以商业性为目的和以文化性为目的的展示,而公共中心的展示设计则兼乎于两者之间。设计师的重点就是设计一个清晰的空间秩序、环境,表达展品的内容,让展品发出信号,并作用于人,从而达到传递展品的信息。

2.展示设计三要素

展示设计的要考虑的是展品、环境与人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1展品

展品是展示活动的主体,是展示信息传播的核心内容,是展示内容、展示主题意义的载体。展品的内容包罗万象,概括起来说,展品可以分为当代实物展品、文物展品、复制品、文献资料、影像虚拟展品等五大类。

2.2人

人是展示信息传播目标授众对象和展示的服务对象,也是展示艺术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是展示设计的根本宗旨。而构成展示的目标受众人 群有现实群体和潜在群体,现实群体是展示设计的直接服务对象,潜在群体是展示设计应该争取的展示目标。

2.3环境

展示的空间环境是展示活动的场,包括场所的空间规模和形状、面积大小等;场所的硬件与设备,如照明、通风、水电、通讯等;场所的性质,是长期展馆还是临时展馆,是室内还是露天展场等。

3.展示设计前期调查研究

展示是研究展品、人、空间环境的三者关系,任何展示设计都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完成,对展示设计各方面数据的了解至关重要。为此对展示空间形态进行设计之前需要调查、分析、研究展品、主办方以及展示目标对象、展示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者可以了解展品、展示形式、展示目标观众及同行对一般展示活动的认同感及展示效果的评价,掌握影响展示效果的各种因素,从而确保展示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全面性,展示效果的艺术性,展示形式的科学性。

3.1展品调查研究

设计师只有理解、吃透展品,才能准确把握设计的方向。而准确把握设计方向就必须对展品进行调查研究、归类分析,了解展品的种类、属性、形态、色彩、体量、数量、功能、用途以及展品的尺寸或其他特殊要求,把握展品的文化内涵、理念等信息。而有效的掌握展品的方法就是:从展品的角度出发,对相关领域的信息对象作大量的对比、分析后明确展品的属性和特征,以展品为核心,以目标观众为本,从展品的角度去思考展示空间设计的问题。

3.2展示目标对象人的调查研究

不同的人在年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设计师对于目标受众群体基本信息的掌握,将影响设计师展示设计方法的应用。为此展示设计师必须从展示的目标受众群体开始调研。而目标受众群体可能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主要调查他们的:民族、生活习俗、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观展习惯等,并从中归纳总结目标受众群体的共性特点和普遍性要求。这就要求展示设计师必须从目标受众群体的共性特点和普遍性的要求出发去思考展示设计的问题,而不是从目标受众个体的要求和靠设计师个人感受去理解展示设计的问题。如果对展示的目标群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将对展示设计发挥巨大的作用。

3.3展示空间环境调查研究

现有的展示空间环境包含着许多重要信息,展示设计师通过对展示建筑图纸的分析,了解原空间的结构形式,限制程度如主要的方位朝向、主要的人流入口,景观方向、采光与通风、展区内的交通干线、展区与展区的相邻关系、管线入口等,原有功能布局与交通流线的设置是否合理,水平与垂直交通体系的设置特点,空间的基本特征,设备用房对于使用空间的影响等,它们都对展示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设计思路与具体的处理手法。

4.项目设计资料归类分析

对调查的项目设计资料和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梳理,把与项目设计有关的设计条件元素、要求、目标等作为正式开展展示设计工作的依据。如:现行业展示设计的业态情况,设计的基本表现手法,设计的流行趋势,设计存在的问题,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查阅所有相关的设计规范、阅读相关杂志文章、品味优秀设计案例,阅读分析项目设计的企业背景,企业理念,对现有展示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掌握具有启发和参考价值的信息。考察相关的实例工程,通过亲身感受进一步增加对展示空间实际效果的体验与认识。在清晰地了解项目设计的基本情况后,在设计阶段就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5.展示设计的整体策划

展示整体策划是指主办单位或主办人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已经掌握知识、信息和手段、合理而有效地整体策划安排展示设计过程,对展示活动的事前性和全局性的策划与打算,为展示设计开展提供行为依据、对策、评价标准。整体策划在整个展示设计的活动中处于指导地位,贯穿展示设计活动的始终,涉及展示活动的方方面面。展示的总体策划要服从展品的形象、企业形象以及展品的营销策略,只有站在整体目标的高度,对展示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策划和部署,才能有限的达到展示的预期目标。

5.1制定展示的目标

展示的目标是指展示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指主办方通过本次展示活动所要得到的结果。展示目标分为两种: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直接目标是对展示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它主要的表现为展品的知名度、认知度、信任度、喜好度等。间接目标也叫经济目标,它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直接目标实现是间接目标的实现的基础,只有直接目标实现了,间接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5.2锁定展示对象

展示的对象即是展品在展示活动中确立的目标市场所涉及的顾客。也就是说展示活动要引起那些人注意、兴趣,激发那些人的好奇心、购买欲望,促使那些人来观展锁定展示活动的诉求对象。

5.3确定展示的地点和时间

所谓展示地点,是指企业准备在哪个地区单独开展展示活动或选择参加哪个专业展览会开展展示活动。前者展示的时间可以自己定,后者却由组委会会统一制定,不为某一参展商二改变展示活动的时间

6.编写展示设计脚本

经过调查研究整体策划后开始编写展示设计文字脚本。一般文化类展示空间设计由于内容繁多、复杂所涉及面广、跨度大等原因,需要多方专家的参与定夺编写,其文字脚本的形成往往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酝酿。而商业性的展示设计却相对简单,常以甲方展示项目设计任务书作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但从整体方案设计的角度出发,文字脚本还是必需的,因为脚本是展示设计的根本,是展示设计工作开展的依据。

7.展示艺术设计

7.1展示主题概念设计

展示的主题是围绕“展品”展开的空间叙述,通过对展示空间的规划设计、展示形态创意设计,对展品进行重构营造特定的展示主题氛围。用展示的主题去连接展品和空间、展品和人、空间和人形成富有主题创意的展示空间,使展示空间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展示空间形态创意设计更符合展示主题的要求,从而突出展示主题、展示展品、传播展品信息。通过对展示空间的规划设计、展示空间形态创意设计、展示陈设设计和展示信息传播设计,对受众进行明确的指引。通过对展示设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运作,满足目标受众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展品,利用展示的组织和策划手段表达展示的内容,传播展示的信息,突出展示的主题概念。在进行展示设计创意时,首先要明确展品是展示的核心,空间是展示展品的媒介,展示主题概念是空间的灵魂。展示的设计创意需要以展示主题为核心,以“展品”为原点,从目标受众心理角度去开展展示的创意设计。每一个展示设计师都必须清楚,在对展示主题概念创意设计时,一定要先有一个明确的设计定位及展示的主题概念,才能展开对展示的创意设计。

然而在明确展示设计的主题概念后,需要对展示传播的信息的解读方式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在此基础上确立一个主题明确、鲜明、个性化的展示概念,并根据这个概念确定展示设计的主题。接着设计师就可以将这个设计概念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形成设计方案,并控制展示设计创意的发展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展示目标受众对象对展示信息的解读方式,并决定展示空间造型形态的创意设计。一旦明确了展示的主题,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来解码信息,使展示传播的信息按照展示主题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信息,这种系统化了的信息就形成了展示的主体信息。在选择主体信息的同时,为了避免信息的相似性、模糊展示的主题概念的表达,去除不必要的信息,从而突出展示的主体,强化展示的主题概念。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信息的解读能沿着一条能体现展示理念的主线采进行,避免信息传达的偏差和近似。这种对展示主题信息解读本身就具有开启思维能力、引导目标受众的思考和联想,从而达到展与示的互动,加深观众对展示信息认知度和认同感,使观众以特定的方式理解展示所传播的主题概念,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展示的信息内容。

7.2展示空间总体规划设计

展示空间的总体规划设计是在通过对展品的了解、展示活动性质、展示主题概念的创意和参展人数和所需展示道具分析的基础上,从空间环境的角度来确定大的框架, 利用图示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观众流线、展区的分布及功能区域的位置,确定公共空间、展示区域与主要交通之间的比例、展区之间的展线等。设计中由于现有结构形式、面积的限制,主体展示空间可能适合布置在现有建筑的某几个位置,因此要及早考虑主体展示空间的面积、形状、形式和主立面。随后需要链接其他展示区域,检查展示链接空间是衔接是否顺畅,尽可能的简化过度空间,强化空间的自然衔接。接下来处理其他基本展示的空间设计问题。在整个平面规划布局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应用前期分析的各种情况,合理安排主次展区,处理好展品展示空间、展品与观众的互动空间、活动演示区、展品体验区的动静关系。同时考虑空间的通风与人流走向,私密展示空间与现行体验区要注意开门方向,避免与通道发生冲突。用展示陈设道具来隔断划分空间是现代展示设计的常用手法之一,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作为衡量空间尺度,因此在做展示空间设计时常常和道具陈设设计同步进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分隔空间与展示陈列功能结合起来,既灵活又节省面积。

整体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展示空间布局、艺术风格、艺术形式、整体形象、整体氛围及展现方式及技术手段的应用,及对展示空间、形状、照明、材质、色彩机理等方面的统筹规划设计,使它们在整体空间环境中发挥其展示优势,相得益彰,统筹发展,达到展示效果的整体性,并独具特色。它的设计重点是展示空间布局、空间的组织,强调空间的统一与变化、新颖与独特个性魅力的塑造,以准确的传达展示的信息,保证展示内容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同时,在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始终把握大的展示方向,以展示展品为目的,合理的把握展区尺度,准确的运用展品工学。对展品基本尺度掌握可以向展示的主办方索取,或测量记录展品的基本尺度。而对于展场内的展示区、工作区、活动区、储藏区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或对展示预期规模的评估设定,同时对活动演示区,互动交流区做组合灵活多用途的设计,使之能够随着展示活动的开展及时的调整展区。

7.3展示概念草图设计

展示设计的主题概念的确立和展示总体规划的明晰,就意味着找到了设计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指导思想,但它还只是—个概念性的想法,处于只能用语言表达的状态,而且可能包含诸多的设计意念。要使设计概念转变成设计方案,设计主题必须转换成空间形态。换句话说,必须用艺术设计的语言来表达设计意念,使设计意念转变成设计意象。虽然意念与意象都是脑中的概念或形象,但从意念到意象,设计师的思维形式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最初的概念逻辑思维转化成为形象思维这一形象思维的目标在于用某种恰当的或者是令人激动的空间形象及实体形式表达意念。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集中精力,调动才能,挖掘记忆,通过一定的思维模式,向意念目标进行思维冲击,并一步步逼近,直到一个使内己满意的平面形式或空间造型跃现在脑海中,这时设计的立意便从意念飞跃到意象的阶段,实现意念的形象转换在设计意象的思维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借助于简单的视觉草图,以理清思想的头绪,引导思考的方向,由此形成的意念向意象转化的意念简图往往是草率的单线条的,或者是摸棱两可的,总之有些随心所欲,但它已具备用视觉形式加以表达的基础。意象的呈现表明设计方案有了最初的雏形,之后通过各种设计理论和心得经验进一步调整设计意念,在设计意图的检验阶段设计师也可能出现新的顿悟。

灵感稍纵即逝,设计师必须掌握快速的设计表达能力。将设计的想法和对目标项目的认识具体化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由抽象到具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设计师对目标项门进行推敲、思考的过程,是设计公司内部设计师互相交流和提出概念的好方法。在设计草图绘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文字的注释、尺寸的标定、材料的选择、形态的推敲、结构的剖析等。为此设计草图的绘制是使展示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形象化,使展示活动从计划变成现实的必要步骤,是设计推敲空间、结构、形态的表达工具,并把推敲的过程表达出来,以便对方案进一步进行深化设计。设计草图在深化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草图中发现设计师思考的过程和创意。展示主体可以通过草图和设计师充分地沟通和互动,提出对方案的建议和改进的方向,使方案在评估的过程中得以完善。

7.5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是将空间序列以实际的构造付诸实施。设计的重点是展示主体外观、主立面、主入口、重点展示区域、橱窗、门头、形象墙等形态造型区域,同时也是展示版面、展台、模型等的详细造型、具置、详细尺寸和一些技术方面的设计,如构造方式、电力、照明等,并形成相应的技术图,如详细的道具构造图纸、施工图纸等。另外对一些重点展示空间,可采用一些特殊表现手法如模型、动画模拟等加以突出,以更好地表现展示设计的创意。同时设计深化绘制的图纸应符合国家规范、尺寸与材料标注准确。

8.展示工程设计

8.1展示材料与设备装配设计

当设计方案确定设计施工图纸绘制好后,就进入到材质、色彩、特殊装备和绘制施工图纸的阶段,以便加强展示的特点和展示效果的表达。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展示道具、陈设装饰物及设备装配过程中的细节及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师需要熟知所有参展元素的特征和使用功能,引入更多的科技手段为下一阶段设计做准备。如果灯光和声效的问题还没有涉及到,那么在这一阶段正是设计师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

8.2展示工程预算设计

方案完全确定后根据施工的要求和工程量的清单,做实施设计方案的工程预算。在这一阶段任何没有被明确包括在预算之内的项目都会给实际的施工带来额外的负担。但如果设计方案的工程预算超过了客户的预期,那么设计师应该在不影响整体展示效果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调整,注意缩减展示元素并简化施工程序以减少开支。在这个阶段里,设计师与工程师以及客户应通力合作,一起寻找一种最能实现展示目标、展示效果的方法,以节省工程成本。

8.3选择施工队

在展示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最需要与工程师、工艺师和施工队一起合作。设计的图纸方案只有在建设完成,成为实物的展示作品之后才有实际的价值,达到展示的目的,成为被人们记住的展示作品,而不再是漂亮的虚拟效果图设计。而施工的目标就是要把设计方案以实体的形态呈现出来。设计师和施工队的成功合作,关键在于双方的沟通、对施工图纸的理解、对设计意图的表现,对方案要达到预期目标、预期效果的明确。设计师对施工队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施工队过去的工程业绩、施工的质量;对图纸的理解能力、对图纸转换成实物的工程施工能力、把控能力、对于新科技与新方法的应用能力;与设计师和客户的沟通能力;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处理能力等。选择施工队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有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与施工队交流和沟通,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能碰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从而找到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施工方式。

9.结语

展示设计它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时间性强的系统工程,是以传递展品信息为目的的设计活动。在设计开始时就需要对展示设计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研、整体策划设计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系统的展示设计工作程序,保证整个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而言,展示设计由开始到结束,历经展示设计的前期调查研究、策划筹备工作、展示艺术设计、展示技术设计、展示工程施工等过程。每个环节并不是截然分开,它是互相联系、互相交叉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每一个过程中,不断的对已有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合成,同时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展示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全面性,展示效果的艺术性,展示形式的科学性,展示制作的可靠性,展示经费的合理性。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严谨、科学的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来进行,明确设计要求、设计内容、设计定位,量化目标,合理的应用设计元素和设计表现手法,使整个设计过程呈现出一系列的线性步骤。

课题研究项目:《商业展示设计》广东省精品课程、教育部艺术设计教指委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延羽.《谈展示设计的定位》.《艺术教育》[J], 2009年第1期

[2] 甘志浩.《装饰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监督》[C]http:///product.free.8995940.1/

[3] 叶萍.展示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5

[4] 郑念军.展示设计[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2.1

展示设计研究篇2

关键词:展示设计人性化互动网络化多媒体虚拟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展示艺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展示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展示作为人类互相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媒介,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展示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设计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向科技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转化。因此分析和研究展示设计在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展示设计的领域,现代展示设计从物质转向非物质,从现实转向虚拟,从平面转向空间,从有限转向无限。在知识创新大潮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时代,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向,如:设计人性化、参与互动性、信息网络化、设计多样化以及虚拟现实化等。

一、设计人性化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展示设计的根本,人是作为主体来观赏、领悟展示内容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本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参观者的认知心理、环境行为做了许多研究,其成果直接在展示设计中得到了运用。如国外的很多展示场馆十分重视参观路线和照明等观赏环境的设计,注意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绝大多数考虑了无障碍设计,有些还设有儿童游戏室等。他们不仅考虑为公众提供陈列空间,而且还考虑到各种为公众服务的辅助场所。在信息时代,融科技和艺术于一体的展示设计呈现出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强调人在展示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物质与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使他们从中获益,就要求设计者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要尽可能地满足参观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展示的效率是通过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来实现的,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场”。这个“场”的营造要有交流和对话的环境气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要具有一种亲和力,使受众在展示空间中体验到造型、材料、实物、图像、声音等中介媒体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间有了像朋友聚会交流一样的感人魅力。

二、参与互动性

展示的互动性设计最为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理念,也更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展的兴趣,这就意味着参观者并不是被动地参观展示,而是主动地体验展示内容,也体现了设计者对于参观者的人文关怀,参观者已不仅仅是旁观者,而变成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主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许多有远见的专家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陈列室内“请勿动手”的牌子逐渐被“动手试试”所代替。展示设计打破以往那种单一的静态展示、封闭式展示方式,变成了一种鼓励参观者参与,在真实的环境中去理解展品、体会展品,让参观者直接动手操作形成新意迭出的独特陈列。著名的美国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居然把公众引入地下真正的煤层,让人们亲自体验煤炭采掘的全过程。但在这些展示中,展品始终是展示信息传播的主体、设计的中心,其互动性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展示观念的更新,围绕着展示互动性的设计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在200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参展者、设计师非常重视对互动性的设计。法国展馆将设计概念延伸至室外,一艘垂挂着白色纱帘的威尼斯汽船航行在展区之间,供参观者登船参与讨论,此刻展示道具已成为处在主动位置上运动中的主体。

三、信息网络化

互联网(internet)是近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快速成长所产生的新兴产物。互联网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开放式的架构整合各种资源,透过标准规格和简易的软体介面,以电子电路传送或取得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多元化资讯。作为以资讯传达为目的的现代展示设计也迅速地采用信息技术,创造具有国际化、网络化快速展示的方法,通过国际互联网,展示信息可迅速地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避免由地理位置、交通带来的局限,促进信息在国际间的频繁交流,达到展示的目的。在2000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网络与艺博会的“缘分”成为上海艺博会上别具风格的景观。此次网络与上海艺博会的“链接”,使人们在不同时期能够领略到众多的服务与视觉享受,在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网来网去”。四、设计手段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是指结合不同媒体,包括文字、图形、数据、影像、动画、声音及特殊效果,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及压缩处理充分展示现实与虚拟环境的一种应用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展示设计的技术手段。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先进的技术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使得技术人性化,并真正服务于人类。它的应用,拓宽了展示内容及手段,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一展区作为跨入新世纪的象征大量地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这样既反映了我国在多媒体和互联网方面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也使参观者通过更多的渠道,用现代的手段了解信息并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

五、虚拟现实化

虚拟现实展示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创建和体现虚拟展示世界。展示空间延伸至电子空间,超越人类现有的空间概念,拟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方向。设计师可以不受条件的制约,在虚拟的世界里去创作、去观察、去修改。同时,计算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色彩,也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使其有可能设计出更好的展示。据悉,Microsoft公司最近已投资开发虚拟艺术品展览的应用系统。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显示头盔,“看”到三维立体的艺术展品,并且通过触觉手套“抚摸”展品,从而达到欣赏艺术品的目的。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对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先进和多样的手段和技术,为现代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韩斌.展示设计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展示设计研究篇3

[关键词] 公共空间系统;公用空间;辅助空间;流动性

展示设计的空间需要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这是对其空间分析的基本依据。作为实现展示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展示设计空间从功能层面来划分,可以分为展示空间、共用空间以及辅助空间三个部分。其中展示空间研究的是展品的规划与布置,即展示展品的职能,因此它不属于展示设计中公共系统的范畴,而共用空间和辅助空间作为服务于展品展示功能的空间要素,则属于公共系统的范畴。事实上,展示设计中公共空间系统就是由共用空间和辅助空间组成的。

共用空间也称公众空间,顾名思义,它是指供公众使用和活动的空间,具体包括通道、过廊以及休息场所等,其中以通道设计最为重要。从原则上讲,共用空间设计应考虑有足够面积以应对预估观众人数规模,方便他们进出或来回观看。同时,还应提供休息、驻谈和饮水的空间,以保证观众在观看展品之外的各种正常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辅助空间是指确保展示更加安全、有效的储备空间,包括工作人员专用空间、展示设备存储空间、安全通道及电源控制室等,主要用于展示设备、宣传资料和礼品、样本以及食品饮料的储备。这类空间虽然不与参展观众直接接触,但确实是展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在展示设计中对这些空间要求都予以满足,展会才能够顺畅自如的运转。

一、展示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总体原则

在展示环境中,流动性是展示空间的必然属性,这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所决定的。人处于展示空间之中,接受展品所传达的信息,在整个传达与受传的过程中,人需要在空间中处于流动状态,从而接受各种信息的冲击;其次,空间设计也需要满足引导人的流动职能,因此空间设计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动势;再者,就是展品展具的流动性,动态展示是现代展示中备受青睐的展示形式,它有别于陈旧的静态展示,采用活动式、操作式、互动式形式,使观众不但可以触摸展品,操作展品,制作标本和模型,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展品互动,让观众更加直接地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点,调动参观者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展示活动更丰富多彩,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研究展示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即是对空间流动性的把握。

1、动线设计

所谓动线就是观众运动的轨迹,观众从入口到出口,参观的整个路线就是参与展示活动的过程,也是规划和设计展示空间的重要依据。在展馆中,一般都是依据动线来组织空间的。对于动线的安排,既要符合展示内容的逻辑性,又要适合展示建筑已有的空间关系。无论如何,动线的设计与空间的安排都要为观众考虑,要顺序明确、方便快捷,尽量避免重看、漏看以及视觉疲劳。

动线设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规定路线,这种设计主要适合比较严密的展示内容,有较强的先后顺序;二是自主路线,展示空间比较开阔,一目了然,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沿方便的路线行走;三是渗透式路线,观众不但可以沿通道行走,还可以随时进入每个展区,从而加强了观众与展品、观众与工作人员的联系,更大的体现了当代展示空间的透明性与开放性。依据展示主题和展品性质,设计者就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动线,具体包括点状结构、线状结构以及网格式结构。选择不同的动线形式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如几何直线构成的动线,使人有一种理性的、严肃的空间效果;而采用有机形或弧形的动线形式则可以使空间显得活泼、时尚。

2、区位设计

视觉的注意力对空间的各个区位是不均等的。一般而言,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中心后外部。为此,在展示空间的设置上,依此规律安排的顺序是很必要的。仰视的区位明显会有距离感;平视的区位令人感到舒适愉快;稍微俯视会拉近距离。所以,靠近地面的空间易产生亲切感,墙面会产生深度和背景感,而柱面容易引起注意,产生独立的空间感。

1.心理提示:是指在展示活动中,观众在观展时联想到的内容,包括时空的变化以及事物的变化等。例如,按照产品更新的顺序进行排列,或是按照年代排列等都是典型的心里提示。现代展馆多采用动态展示方式,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创造虚拟场景,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迷幻的空间,由此来突破时空的限制,让观众用心理感受来体会不同的展示空间。

2.视觉暗示:展示设计是一种视觉艺术,在视觉得很多造型因素中都有与时间艺术相仿的特征,如渐变与特异、节奏与韵律;造型艺术中点的聚散,线的长短、色的冷暖、光的强弱等,都以一定的比例构成了各种节奏和韵律。有意识地利用视觉艺术的各种特征是构成时空暗示的手法。如在展示中用色彩的渐变和其它手法构成的韵律感来暗示时空的推移,用线条构成的节奏变化等。

3、组合构成设计

在展示空间的组合设计上,应注意空间的衔接与过渡、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空间的序列与节奏、空间的引导与暗示以及空间的调节等的处理。

1.空间的衔接与过渡:过渡空间的安排不可生硬、勉强,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过厅、转弯,也可以有意识压低部分空间,起到过渡空间的作用。此外,由室外进入室内,容易产生突兀感,安排一个门廊或是较宽的门框可以起到过渡空间的作用。

2.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相对于两个独立的展示空间而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两个空间具有层次感。例如可以使用大块面的玻璃墙或是通透的展具,让两个空间尽可能彼此相互借用,增加空间的相互连通,这样就消除了单一空间的封闭感,增强空间的丰富性。

3.空间的序列与节奏:观众在参与展示活动时,会在不同的展厅之间穿梭,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空间顺序。在引导和设计这个顺序时,要考虑各个空间的逻辑性和节奏感。空间的节奏有起有伏、有快有慢、抑扬顿挫,才能避免平淡乏味,形成一个完整而又高潮迭起的参与过程。

4.空间的引导与暗示:指示系统是展会中引导观众流向的重要手段,设计者可以利用空间隔断,出入口与通道对观众进行引导和暗示。还可以利用空间的大小、明暗、疏密等方法,空间的大小会给人开始和结束的不同感受;人的走向往往也会由暗到亮、由密到疏的规律运动。

5.空间的调节: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为了改变原有空间的构成,可以利用建筑构件的改造、展具与陈列、照明与色彩等方法进行空间的调节,已达到展品陈列与展示空间的重组需要。通过这种空间调节,产生理想的展示空间,以完成展示空间的审美需求和功能任务。

二、公共空间系统的设计与利用

1、共用空间的设计与利用

共用空间包括通道、过廊以及休息场所等,其中以通道设计最为重要。展会中通道的宽度是由观众的流量、流速来决定的,一般而言,主通道宽度不少于3m,以保证三人并肩行走;辅助通道宽度不少于2m,以保证两人并肩行走。因为如果通道过于狭窄,就会造成人流阻塞,将影响整个展示活动的效果,甚至酿成险情。总体来说,应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为了保证展示效果,更为了安全因素,通道要保持顺畅。

2.为了顾及残障人士的需求,体现人性化特征,要设置无障碍通道及其它设施。

3.为了更充分的使用有限面积,要注重对展区之间的过渡空间的利用。

对于通道来说,流动性是最重要的特征,设计展会中的通道,就是要保证空间的合理流畅,信息的有效传递。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估算观众的流速、流量,以此为依据设置主通道和辅助通道的最小宽度。

2.考虑展示陈列的性质和方式,无论选择静态展示、动态展示、封闭式展示、开放式展示都要依据展品的个性特质而言。展品的陈列是展示中的关键环节,是展品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直接媒介。

3.注重展品的最佳视域、视角和通道的关系。一件展品,不仅靠自身的形状、结构、质感和色彩向观众传递信息,而且还要向观众展示出自己最好的观赏角度和功能状态。

4.设计简洁有效的行动路径,避免让观众绕道,甚至是重复路线,这会直接影响观众的参与热情和展商的利益。

2、辅助空间的设计与利用

辅助空间的设置要根据展览类型、展品自身的特点,以及展示空间的尺寸和形式的要求来定,一般而言,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应竭力扩大展示空间,尽可能的减少辅助空间,例如可将工作人员更衣、休息室与控制室结合在一起等。辅助空间的设计有其独特之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接待洽谈空间:是指参展商接待顾客并与潜在客户进行商业洽谈的空间。在商业会展中设置接待洽谈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是企业与顾客进行正面交流的地方,参展商的商业利益与顾客的购买意愿都在这个空间产生。接待洽谈空间的设计既要注重安全性、私密性,又要与展示空间的风格协调统一,所以它通常安排在展示空间的结尾处,并与展示空间进行隔断式处理。

2.工作人员空间:是指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这个空间通常是工作人员休息、整理材料的地方,但是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这个休息场所通常要与更衣室、控制室合并在一起。如果在展示活动中安排了舞台表演,这个空间就会作为模特换装、卸妆和音响设备操作的专门空间,以保证表演正常进行。

3.储存空间:是指储存宣传资料、备用样品、设备等物品的空间。由于是物品储存的地方,这个空间一般设置在安全、隐蔽的地方,以不破坏的整体展示效果为原则,同时,为了避免对公众造成危害,这个空间应与展示空间隔离开来,并建立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礼全.殷庆飞.会展&展示传媒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董赤.陈设与展示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钟山风.传播方法的演绎[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5]王伟王雄.展示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展示设计研究篇4

展示设计是通过空间与平面设计创设特定主题的空间, 不断调动观众的感官, 吸引观众参与, 以实现展品的宣传、促销目的。近年来,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 国内展览展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 2015年全国共举办展览9283场, 同比增长15.9%, 在展览会面积、观展人数上均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当前, 国内展示设计行业显现出展示手段不断更新、展馆类型不断丰富、展示内容与空间高度融合等新趋势, 这些趋势均体现出以下共性特征:一是数字技术辅助实物展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展示设计的展示手段、类型、内容等也日新月异。传统展示设计主要以文字、图片、模型的静态形式呈现, 手段单一、内容单薄, 不足以充分引起参观者的兴趣, 也难以全面展现设计师的才华。基于数字技术的展示设计能尽可能调动声、光、电、影视等多项资源, 且形式多样、展示内容丰富, 可最大限度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 极大提升观众的参与积极性与参观体验感。二是注重情境参与性与趣味性。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下, 观众习惯了交互式、趣味性的信息接收方式, 因而交互式、趣味性的展示模式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未来, 展示设计必将引入更多创新技术, 让观众享受跨越时空界限、如同身临其境的体验, 使其能在展厅中畅游, 获得视觉、听觉和触觉一体化的感知效果。

二、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行业的应用现状

增强现实技术 (Augmented Reality, 简称AR) 基于网络跟踪、计算机显示、交互及定位技术, 将计算机的虚拟信息在现实场景中显示, 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 从而实现对现实场景的增强, 强化观众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总体来看, 增强现实技术具有显著的三维配准、实时交互和虚实结合特征。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设计可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借助RFID、自然图像识别等技术, 可对室内三维空间坐标进行准确定位, 从而将现实空间扩大到虚拟现实领域。

国外在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展示设计行业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如, 2012年印度的一场汽车展上, 主办方基于增强现实技术, 将象征新车XUV500灵魂的虚拟的野生豹带到车展现场, 在现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成功吸引了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和兴趣, 成功聚集了人潮并创造了话题。在该次车展中, 计算机实时计算野生豹的运动轨迹, 并调整摄影机影像的角度与位置, 辅以相应的图像技术, 使虚拟的野生豹得以在现实世界中展现并与人进行互动 (图1) 。

国内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行业的应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较典型的有华堂展业在互动控制和多媒体技术等领域的探索, 相关科研人员在增强现实领域研究了体感互动、智能体感手环控制大屏系统、卡片识别增强现实、移动终端增强现实等技术, 在展厅设计上掌握了增强现实、多点触摸、多媒体显示屏、全息成像等核心技术。如, 华堂展业为足球展馆设计的互动体验方案 (图2) ,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 利用摄像头捕捉人们的踢球动作并触发相应的射门动作, 将虚拟的场景与真实世界的人物行为相结合, 大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兴趣。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全面推进, 这些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配合在展览业内获得了广泛应用, 为展示设计的形式、内容、手段和技巧注入了活力, 极大地提升了会展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目前, 由于人才、资金限制, 会展活动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不足, 仍多采用传统的展示方式。展览中大多采用橱窗、展柜、贴墙的传统方式陈列商品, 每件商品贴有对应的纸牌标签, 用寥寥几行文字介绍商品品名、基本情况等, 周边虽然也配有讲解员, 但是对展品的介绍点到为止。这种单向的、缺乏交互的展示模式难以打动观众, 因而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展示效果。由此看来, 在展示设计行业引入增强现实技术, 从而增强展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拉近展示与观众的距离, 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 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的展示设计中, 必须结合网络虚拟展示与实地展示等多方优势, 通过品牌文化展示、科技展示、使用体验、促销互动游戏等方式提升展示的互动性、趣味性, 从而最大限提升产品的展示效果。

三、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1. 对未来会展服务形式的影响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过去以实物展示为主的展会服务形式转变为基于大量动态数字音频、数字模型及大容量计算机储存技术的虚拟实物和实景再现形式, 通过生动、全面的虚拟现实场景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以房地产展会为例, 房产销售商组织展会的目的是将楼盘配套齐全、规划合理等优势展现给观众, 而仅靠传统的手册、喷绘画、沙盘等展示形式是比较困难的。结合增强现实技术, 通过设计AR情景播放的宣传片、经过特殊处理的视频、基于AR的大屏互动、立体阅读、游戏等场景, 可以为观众营造更为震撼、真实的展会氛围, 通过极强的互动性与真实性给客户带来全新的感受;亦可通过VR设备+AR显示的模式展现小区的虚拟现实场景, 所有关于产品的信息介绍均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形式添加在虚拟现实场景中, 使观众无需讲解员就可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 身临其境地感受自己的未来生活, 从而大大提升了会展活动的举办效果, 在未来会展服务中必将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对未来会展服务效率的提升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与会展行业的结合, 会展服务效率将得到大大提升。传统会展服务模式大多是讲解员向观众以无差异、灌输式的方式进行会展服务, 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将会注入更多个性化、自主式、体验式的元素。观众在参与过程中可沉浸在虚拟现实环境中, 个性化选取所需讲解内容, 亦可实现与虚拟环境的互动交流。同时, 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中增加声、光、电、影视等元素, 极大地增强了会展的趣味性、真实感和互动性, 通过3D模型创设虚拟现实场景, 使抽象的产品展示更加形象化、可视化, 便于观众理解。由于基于AR技术的会展模式可以为观众展现全方位、互动化的虚拟现实场景, 将主办方想表达的内容通过易为观众接受的形式予以表达, 将会显著提升会展服务效果, 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3. 对未来会展服务的创新的影响

增强现实技术不仅为会展服务形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而且加快了会展服务的创新脚步。就AR技术本身的发展来说, 当前较为流行的是人手交互的人机交互模式, 即向机器传输手指、手掌和手势等信息实现人机交互。业界关于AR技术的研究不断推进, 像基础3D模型、透明视频、场景展现、AR游戏、VR结合、大屏互动都是常见的AR技术表现形式。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行业渗透力不断增强, 尤其是物联网、人脸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 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示设计中如虎添翼,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也在不断推进。未来, 普及度高、携带方便的智能移动设备将成为AR技术的重要载体, 凭借智能手机的高清摄像头、GPS定位、强劲的CPU等, 无须配置任何外部设备即可方便运行AR应用, 如果将其应用于展会中, 无疑将会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

四、结语

增强现实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人机交互, 而展示的目的在于项目方与客户的交互。因此,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设计必然需要强调人机交互理念, 通过品牌文化展示、科技展示、使用体验、促销互动游戏等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 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产品的展示效果。当前, 国内展示设计行业的增强现实技术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如3D图像成像性能、自然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及应用界面人机交互性能等, 这些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字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及微电子传感器设备的不断发展,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设计行业必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贾菡.计算机图形学之父伊凡苏泽兰特.程序员, 2005 (11) .

[2]李翔宇.基于VRML的交互式虚拟漫游场景的应用与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3]牛霞.虚拟现实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4]张亦弛.室内设计的新宠AR (增强现实) 技术.美术教育研究, 2017 (4) .

[5]全红艳, 王长波, 林俊隽.基于视觉的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综述.机器人, 2008 (4) .

展示设计研究篇5

关键词航拍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地铁线路设计展示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志码 A

1引言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高新技术,如高清影像航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处理并提供丰富的数字化信息,具备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及可视化效果,应用优势越来越明显,需求也日益增大,已逐步应用于军事、医学、城市规划、能源、工程等各个领域[1]。因此,对这些高新技术的研究并应用于地铁线路设计展示领域,将具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地铁线路设计的展示主要基于二维效果的应用,如应用cad进行线路设计绘图,然后打印成图纸或图片,再应用word或ppt进行表达说明等,虽然比20世纪传统的依赖绘图工具, 手工绘图的设计表达方式迈进了一大步,但是仍然是停留在二维效果的展示,可视化效果不强烈,表现力不够生动形象。

Skyline系列软件是目前一套优秀的三维数字地球平台软件,凭借其国际领先的三维数字化显示技术,它可以利用海量的遥感航测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其他二三维数据搭建出一个对真实世界进行模拟的三维场景。目前在国内,它是制作大型真实三维数字场景的首选软件,已经在城市规划、房产、能源、勘探、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尚未看到相关论文对其在地铁线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因此将该技术研究并应用于地铁线路设计展示领域,开发出一套地铁线路设计展示系统,将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创新丰富地铁线路设计展示的表达手法。

3系统组成与功能

3.1总体设计

系统应用高清航拍技术获取高清影像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构建数字高程数据,运用图形处理技术将地铁线路设计文件及沿线规划资料处理成二维GIS数据,再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以Skyline系列软件为平台,开发了地铁线路设计展示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全线场景漫游、沿线站位展示、节点定位切换、地理信息查询等功能,如图2所示。

3.2场景构建

本系统基于Skyline系列软件构建地铁线路全线三维地理信息场景。Skyline软件包括TerraBuilder,TerraExplorer Pro等主要软件,其中TerraBuilder用于建立地铁线路全线三维地形数据库平台,TerraExplorer Pro[2]用于添加或者导入地铁线路设计及沿线规划信息,构建地铁线路全线场景模型。

TerraBuilder 是用于融合海量的影像、高程数据,能迅速创建精确三维地形模型,编辑和维护三维地形数据库的3D平台构造器。在TerraBuilder下建立地铁线路全线三维地形数据库的步骤如下:①通过航拍技术获取地铁线路全线范围的高清影像数据;②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铁线路全线范围的数字高程数据;③将高清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添加到TerraBuilder中,裁剪、调色等处理后,进行融合,最后生成地铁线路全线三维地形数据库(*.mpt)。

构建地铁线路全线三维地形数据(*mpt)成功后,应用TerraExplorer Pro加载,并融入地铁线路全线的三维景观数据及二维GIS数据,创建*.fly文件,打包后形成地铁线路全线三维场景图。至此,基于TerraExplorer Pro的地铁线路全线三维场景就搭建完成了,接下来利用TerraExplorer Pro提供的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在实现基本功能(如显示控制,空间量算)的基础上加入高级分析功能,从而最终实现地铁线路设计展示系统的开发。

3.3功能实现

本系统采用VSNET2012作为基础开发平台,结合TerraExplorer Pro提供的com组件完成了对系统所有功能的定制,展示效果如图3所示。

3.3.1全线场景漫游

借助TerraExplorer Pro 软件提供的三维场景漫游工具,该功能以地铁线路为漫游路径,可以实现在三维场景中从线路小里程往大里程方向,或者大里程往小里程方向飞行漫游,并能设置漫游速度,从不同角度展示地铁线路沿线的现状道路、规划道路、建构筑物、车站站位及出入口设置、区间走向及联络通道位置等情况,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3.2沿线站位展示

借助TerraExplorer Pro 软件提供的三维场景旋转、缩放及空间量算等工具,该功能实现对三维场景中所需站位或区间的360度全方位展示、缩放及距离测量等,通过场景中的高清影像并结合车站站位或区间的分布情况,从而详细了解车站或区间周边环境,以及车站出入口或联络通道设置的具置,为车站或区间布置方案的讨论和汇报提供了生动、形象、逼真的可视化效果。

3.3.3节点定位切换

借助TerraExplorer Pro 软件提供的三维场景自动定位工具,该功能实现在三维场景中对地铁线路全线重要节点的快速定位切换,例如,将地铁线路全线的所有车站及沿线重要控制点作为重要节点,做成信息树的枝点,每个枝点对应一个ID号,每个ID号绑定一个三维场景的空间位置。信息树将以树形结构显示在系统操作栏中供用户进行交互式操作,用户如果需要定位某个节点,只需要鼠标点击信息树中相应的枝点,系统便能马上遍历到相应的ID号,在三维场景中切换到对应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了与用户的交互式操作,再应用沿线站位展示功能,可实现对该节点的详细了解,如想查看下一节点,只需重复上一步操作即可实时切换到下一节点的三维场景位置。

4 结束语

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总体设计及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汇报会议中,生动形象的展示介绍了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地铁线路设计的工程概况,取得了专家及市各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但是,该系统并未真正的达到三维可视化的效果,尚未加载数字城市三维模型[8],而且高新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因此仍然需要研究并引入更多更好的高新技术,创新、丰富和完善地铁线路设计展示的表达手法,展望未来地铁线路设计的展示也许将会加载基于数字城市三维模型的应用,从而实现真正的三维可视化效果。

参考文献

展示设计研究篇6

关键词:人体工学;展示;设计

近年来,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范围深入发展到各行各业,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人体工程学以人-机-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优化环境,实现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让人们更健康愉快地生活和工作。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运用人体工程学,可以对展示空间尺度进行控制和设计,让展示空间更好地适应人的身体尺度、活动范围和视觉规律,进而设计出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并存的展示空间。

1 人体工程学的含义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又称“人因工程学”等, 最早应用于军事上,用来解决武器命中率的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体工程学迅速波及其他领域,如空间技术、工业生产等,并成为展示空间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以人为主体,综合各类相关知识,研究如何实现人-机-环境最优化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人服务,令人们在工作和生活感受到关怀和尊重,进而提高使用效能,创造良好的使用感受。

2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指的是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展示设计的目的是有效地展示商品,为了便于参观与交流,展示空间的设计要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符合人的需要,适应人的行为习惯,从而能方便流畅地向观众展示商品,为展示双方营造一个舒适的展示环境,给参观者带来愉悦惬意的心理感受。

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展示空间的环境设计时,以人为本,运用人体测量、生理测量、心理测量等手段和方法,使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功能、力学等与展示空间内部环境设计之间达到协调统一,充分满足参观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参观者与展示空间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人体工学可为展架、展示家具、陈列以及其他展示设施的尺度和大小形状的确定提供主要参考依据,并为参观者在展示空间内自由活动所需的活动范围和空间尺寸提供主要依据和最佳参数,设计出更合理、实用、舒适、安全以及美观的展示空间及相关设施。

3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3.1 展示设计中的尺度要素

3.1.1 人体尺度要素

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基本数据,也是决定展示空间内部细节的重要参数之一。人体尺度要素分为人体的静态与动态尺寸。静态尺寸又称为结构尺寸,是人体处在相对静态下所测量的尺寸,如头、身躯和四肢手足的标准位置等。静态尺寸计测可在立姿、坐姿、卧姿和跪姿四种形态上进行,这些姿势包括人体结构的基本尺度特征。动态尺寸又称为机能尺寸,是受测者处于执行各种动作时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值,以及动作幅度所占空间的尺寸值。现实生活中,人体的运动很少有单一的,多数是把水平或垂直的动作结合起来运动,形成动态的“立体作业范围”。展示空间设计中,人体尺度的确定,需要考虑人们在不同的空间与围护状态下的活动和动作安全性,应尽量选择适宜于大多数人的尺度要素。展架、展示家具以及其他展示设施的形体和尺度设计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重视物与人体的关系研究,按照人体工学的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3.1.2 展示空间的尺度要素

展示设计中,对空间尺度、道具尺度、展品大小尺寸进行设计、组织和陈列时,要以人体为尺度基本标准。展示空间的基本尺度要素由展示空间平面尺度和垂直面陈列高度组成。平面尺度是指空间分割与组织、展品陈列与人行通道等要素与展厅总面积空间之间的百分比数,又称为陈列密度。一般来说,陈列密度以0-60%为适宜。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展示商品与展示道具的占地面积占展场地面与墙面的40%效果最佳,一般不要超过60%,否则会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如果展品、展具或者相关设施形状庞大时,陈列密度要小,这样可避免给观众的心理造成紧张感和压迫感。

展品的陈列高度受到观众视角的限制,可形成不同功能的垂直面区域范围。展厅净高最低应大于或等于4m,过低会使观众压抑、憋闷。展厅较高有8m、10m等,一些大型国际博览会的展厅会更高。展板和隔断墙的高度一般是2.2-2.4m。展示道具的尺度由展示商品、观众、展示环境、道具陈列、工艺结构以及材料成本等因素限定,最终的设计尺度标准要综合考虑。通常来说,展厅内的挂镜线高度为350至400cm,国际惯例为380cm,立式展柜的高度约为180至220cm,桌式展柜的高度约为140cm,矮式展台的高度约为10cm至25cm等,高的展台通常在40至90cm之间。常规条件下,家电产品陈列用的展台高度多为80至120cm,一些大件的工艺美术品、古玩、雕刻品等展台高度可以相对高一些,既要方便观众欣赏,还要注意保护展品的安全性。

3.2 展示设计中的视觉要素

人类获取信息时,视觉是非常重要的获取途径。展示活动是一种优美的视觉艺术欣赏活动,展示活动所具有的表达展品主旨、吸引观众眼球和与观众沟通的功能与人的视觉因素密切相关。观众通过视觉可以观察展示空间的展示内容、大小、结构、色彩、明暗以及运动肌理等多方面因素。展示中的视觉关系包括展品陈设的高低和远近,采取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进行观看,以及展品陈设的密度以及光线设置的位置方向和明暗程度等。

从人体工学的角度进行视觉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种视觉运动规律,如以人体尺度来确定展示陈列区域,一般是从地面80cm起,上至高约320cm,因人视觉的限制,展品陈列高度不宜超过350cm,常见的展示高度在80至250cm之间的区域。标准视线高以上20cm,以下40cm之间的水平区域是展墙和展板上的最佳陈列区域。

展示陈列中还应根据人的视觉限定,处理好视觉与视距的问题。常规来讲,能使观者看到展品全貌的正常横向视角为45度。位于展板和展墙上的平面类展品安置的位置要求主视线与墙面、板面或画面垂直,从而获得最佳视觉效果。人在观看展览时的视距是由横向和竖向的视角决定的,水平与垂直的视角是互相依存的因果关系。一般来说,视距是展品放置高度的1.5到2倍。展品的大小与视距的大小成正比,展品越小,视距就越小。此外,视距与展示厅内的照明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展厅的光线充足、照明度较高时,视距可以大一些,反之,视距就小一些,方便观众看清展品。通常,人们的视线总是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从左向右,从前向后,自上而下,从中心向四周等。人眼的视线水平方向运动比垂直方向快,和左右运动相比,上下运动更容易感觉疲乏,两眼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是协调同步的,相比曲线轮廓的物体,人眼对直线轮廓的物体更容易接受。在实际的展示空间设计中,展品的展示位置和次序应尽可能遵循人的视觉运动规律,设计师可根据视觉最舒适的流程和视域范围确定展品的摆放位置,赋予观众最方便的视觉角度和最佳的视觉感受。

4 结束语

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应用于展示设计中,已成为展示空间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极大地优化和改善了展示环境,营造和谐舒适的展示氛围,为参观者提供美观、科学、方便的体验和感受,使参观者全身心融入展示空间中,积极地参与展示活动,从而实现完美沟通的展示目的。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峻霞.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展示设计研究篇7

关键词:展示设计;商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84-01

一、商业展示设计的概念

商业展示设计的概念可以被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中,采用一定得视觉传达手段和照明方式,模拟或创作出一定意义的环境,以此来传递潜在的信息,并通过观众的既有知识在观众或顾客心理产生影响。以此为目的的商业展示设计应包含标志设计、文字设计、色彩设计、版式设计、展示道具设计、照明设计等。总而言之,商业展示设计是以顾客的休闲和购物活动为主体的综合性设计行为。

互动展示设计是展示设计发展到现在的一种新兴的、高效的形式,互动展示设计并没有脱离展示设计的范畴,它是展示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展示活动过程中观众与展品、观众与主办方之间都存在着互动,这种互动是观众与展品、观众与主办方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意识的将这三者之间结合便是“互动设计”,其目的当然是达到信息的完美传递。在这种互动中掌握主动权势必会成为商业活动中最大获益者。

二、展示设计现状

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大幅增长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购物的时候除功能性和质量,也有了其他各种各样的要求。厂商看重这些附加功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因而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从而达到其销售目的。而这种消费心理的研究就要基于对商业展示中的互动研究。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不可能再要求消费者像以前的人一样通过读冗长的说明书来了解一件商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直接的互动行为:较传统的方式是以售货员的讲解和操作,或者是视频化的使用教程,而更受当代追捧的则是消费者和产品本身之间的互动。这种营销模式也是对产品设计的“简单化”、“明了化”的要求。

三、商业展示设计的特点

(一)真实性

展示的过程中,观众与展品切实的接触,能够提高展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真实感。互动展示设计将观众至于一个真实的三维空间内,信息的授予变成了知识的探索,信息的受众也就能动的转化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二)参与性

将观众的感觉融合到所设置的环境中去,使其有目的在三维的空间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抓住互动展示对象的特征。传统的互动展示方式人在自然的状态下接受信息,虽然更具有真实性,但难以满足人们追求刺激、震撼的心理。真实的环境中,观众的想象力必然受到制约,虚拟展示世界中,一切都可以被模拟,观众置身于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场景记忆,印象也就自然更加深刻了。

(三)趣味性

观众在多维的空间中,凭借自己的感官与认知能力在获取信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寻求各种答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运用最新科技4D技术的展厅,能将产品或是企业的详细信息以简单却真实的方式传递给观众,生产过程、运输过程等较为受关注的环节就能直管的表现在观众面前,并通过十几分钟的观看和互动,达到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或是更长时间的参观过程,并将参观过程赋予了趣味性。

四、展示设计的创新的方法

(一)观念创新

设计的过程不仅是接到客户的委托后的具体的工作,更应是设计师在平时的积累和对设计本身的看法。在当今学科交流频繁,设计师所要涉及的知识面也不能有局限。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要从宏观上去定义设计这项服务活动,单纯从美学角度出发的的设计方式应淡出设计师的思维。

(二)以人为本

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生活辅助器具的增多使现代人变得“懒惰”,因此信息的广泛传播不能简单的依靠趣味性,也要增添便捷性。设置导卖点广告时,应避免硬性的向顾客输入信息,而是应融入到各种展示道具的实用功能中去。例如,在商场休息区,如果将带有显示器的互动设备嵌入展架、柜台桌子、休息椅,整个空间就成了一个布满信息的演示空间,将大大提高商业空间的工作效率和顾客了解产品的主动性。

展示设计研究篇8

展示设计的目的是使观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最有效地接受信息。因此,展示对象陈列形式的设计也是展示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除了研究一般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外,展示设计就是围绕着如何有效地提高展示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进行的除了展示环境本身的设计。研究人在观赏展示对象时的视觉生理和心理过程是展示设计的基本前提。在商业展示设计中展示陈列品是展会的主角,要体现经典性和代表性。展品外观要比平时销售的产品更特殊关照。展览期间要在每天开展前安排专人擦拭维护,让展品始终以崭新的外观面对消费者,消费者也会对展品有亲近倾向,愿意靠近观看;色彩运用应结合企业形象推广选择企业标准色彩,注重色彩统一性设计;尽量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工艺。

2商业展示设计的规律

2.1商业展示设计的基本规律

在商业展示设计中,展位的设计不单单是理解为展架和展板的罗列摆放在一个特定空间中的陈设,还要将展位的消费人群、使用功能、从属环境、人文特色、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思考。展示设计在商场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着商品为中心,通过强化商品,传达商品的信息刺激顾客的心理与视觉,增强商品的可信度与权威性,从而促进商品销售。展示的内容一般更换较频繁。这就要求应在较短的展示期限内通过独特的展示设计给顾客以全新的感受。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商业展示设计中必须满足使用者(消费者)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可分为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以及以时间概念划分的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按一定的消费水平进行定位,设计风格、年龄特征定位,设计色彩定位和环境因素定位等。在视觉层面上,设计元素主要通过造型元素、照明特性和材质性能的因素体现。思想层面上,设计元素会通过人的感觉、视觉等直接元素和以媒体数字导向等间接元素来体现。在满足前期设计的整体构思之后,依据形式美法则与制作手段(设计施工图、手绘构思草图、手绘设计效果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静态模型展示、多媒体动态模型展示等等)来完成整个前期设计工作。

2.2商业展示设计的循环规律

商业展示设计的设计规律包括两个层面分别是基本规律与循环规律,这两者以设计作品的阶段为分界线。基本规律是让设计者在设计前期在头脑中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设计体系。而循环规律则是设计作品通过相关的物质技术和生产流通手段,将设计作品转化成客观存在的设计商品投入使用,从而通过市场信息反馈检验设计成果,丰富和完善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并进入下一个设计阶段,以体现设计的周而复始、无限循环、日益更新和与时俱进的特征。通过对展示设计规律的逐步深化,使消费者(使用者)认识到设计的对象并非其设计的展柜或是商品本身,而是通过展示设计这种方式激发隐藏在其中的生活方式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设计手段更新。商业展示设计规律的深化具体体现在展示设计作为一类宏观的公共性的活动空间正在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掌握商业展示的设计规律,有利于用简单的设计语汇来表达设计意图,体现深刻的设计内涵和广博的知识层面,通过掌握展示设计规律,有利于将被动设计向主动设计的转化,在动态的环境中把握设计的整体。展示设计的循环规律体现了设计的联系规律、发展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联系规律主要表现为设计的前期阶段将设计对象的特征与消费者(使用者)需求相联系,将设计对象与其存在的环境相联系等。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消费者(使用者)需求方式的变化决定设计的日益更新和与时俱进。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在展示设计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这三点哲学理念决定展示设计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商业展示设计规律与人性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性化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是展示设计不可回避的新课题。商业展示设计是围绕使用者(消费者)的需求展开,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如果脱离使用者(消费者)的需求,就失去设计的意义。在商业展示设计规律中,使用者(消费者)的需求是人性化概念的体现,从设计作品转化到设计商品,是为了满足使用者(消费者)的需求,人性化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商业展示设计循环规律的核心。

3商业展示设计的方法

依据商业展示设计规律,设计中存在理工科逻辑思维、绘画艺术形象思维和创造性设计思维。理工科逻辑思维、绘画艺术形象思维是展示设计的表象,创造性设计思维是展示设计的本质,表象通过本质来体现。由此可见,创造性设计思维贯穿展示设计的始终。在设计中,设计思维渠道的获得基于图示思维的理解和掌握,包括计划理论、设计心理学、符号学、类型学和语言模式等。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图示思维法,图示思维法包括三个阶段,即设计思维渠道、对比综合分析和图解形象思维表达。

3.1设计思维渠道

1)形象联想。

形象联想是以某种关联形象为联想出发点,通过形象结构、形状、质感、颜色的关系,整体与局部、原因和结果、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象与形象之间相同、相近、相反的关系,跳跃式地联想。抓住可能发展出的每一个结果和变化去发展,最后达成新的派生形象。

2)概念联想。

事物的概念,指一种理念、一种风格、一种时尚或一句简单的词语。运用类推、抽象、转化等联想思维,把它转换成设计概念。展示设计阶段,不妨从与方案有关的几个方向打开思路。艺术风格:包括中式、欧式、古希腊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国际派、光洁派、现代派、后现代派、浪漫主义等。空间形式:矩形空间、圆形空间、三角形空间、复合空间、并联空间、子母空间、迷幻空间、共享空间、虚拟空间等。建筑构件:横梁、柱体、墙、地面、天花、藻井、坡屋顶等。文化风格: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

3.2对比综合分析

在商业展示设计中,设计方案的产生经常将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出优劣,选择适合的方案,进而确定设计的发展方向。常用的方法有对比综合分析法,将几种设计方案取长补短,经过提炼优化整合为一种新方案,甚至将不相关的材料结合成一个裂变体。综合往往能产生形式,容易失去个性。对比综合分析法有几个阶段,一个设计项目,构思成不同概念的形象方案。经过功能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每个方案都会有自身的优缺点取舍选择。精心推敲后做出的选择,又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开始下一轮构思循环。

3.3图解形象思维表达

在展示设计之前,首先要调查与项目有关的各种要求,对调研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使之成为概念设计的依据,才能做到准确到位的设计。图解形象思维表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展示设计中,图解形象思维表达使用频率较高,常用的有三种。平面和立面空间界面样式草图,透视图解方式和抽象几何平面图解方式。抽象几何平面图解方式常用于概念设计阶段,即关联矩阵坐标法、树形系统图形法、圆方图形分析法、气泡系统图形法。

1)关联矩阵坐标法。

关联矩阵坐标法是根据数学中的空间坐标模型为基础,利用空间模型Y纵向轴线和X横向轴线交点运动而制定的图形表格。该方法用于展示设计的各种功能分类、工程进度控制,针对各种设计要素可行性图解形象比较。再分析某一平面功能分区各种要素的要求,如面积需求、邻里关系需求、公共使用程度需求、采光和景观需求、私密程度需求、特殊因素要求。经调查了解后,将其坐标关联排列,使用各种简单的符号加以注解,进而变成条理有序的数据库。

2)圆方图形分析法。

圆方图形分析法是对纷繁复杂的公共空间进行科学分析,运用模糊概念开启思维禁锢,从圆形方向的不确定性和形状可塑性强的特点,由“圆圈”到“方框”,由模糊到清晰过渡,从中寻找各种要素的变化方案,最终确立方案的平面形态与空间尺度。圆方图形分析法是设计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是要用手绘草图方式设计;二是在草图阶段不要试图把图形绘制精准。

3)树形系统图形法。

树形系统图形法是针对各种公共空间关系分析,摆脱了空间具体形态、量度及距离,以二维空间中点的单项运动与分立作为图形的表象特征,利用类似原子裂变的树状形结构形式,形成树状分析系统。树形系统图形法常用于展示设计系统分类、空间系统分类及概念设计的交通关系、人流关系、邻近关系、序列关系分析等。

4)气泡系统图形法。

气泡系统图形法与树形系统图形法的共同特点在于,针对各种公共空间关系分析,摆脱空间具体形态、量度及距离。不同点是树形系统图形法以二维空间中点的单项运动与分立作为图形的表象特征,利用类似原子裂变的树状形结构形式,而气泡系统图形法更加直观地分析公共空间的关系,即交通关系、人流关系、邻近关系等。上述四种图解形象思维表达孤立,使用的频率较少,一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交替使用。对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以及矩形的运用是最基础的设计视觉元素。直线在视觉中是最常见的现象。使用得当的直线,也是展示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视觉元素之一,会具有明确的视觉效果。展示中应用得当的曲线,能丰富整体效果,创造出富于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效果,改变由单纯直线造成的冷峻、严厉的气氛。从几何学的角度说,圆是一个被连续曲线包围的形状,曲线上各点与该形状的中心的距离相等。从展示设计的角度来说,圆是非常有用的形状,既可以是实心的盘状,也可以是空心的圆环。圆形的使用,应当使整体的各个局部都能有效地和谐。三角形或菱锥形等形体的运用,可在展示设计中产生更丰富的视觉想象力与对比效果;构图中,通常将一组不同位置的三角形布置成不对称的三角形组群,以产生丰富而有序的变化。展示中的矩形,实际上是两种形态,即长方形和正方形,不同面积、体积的矩形与立方体的有机组合,可造成无数种变化形式。这也是展示实际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

4结语

展示设计研究篇9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设计;商业展示;转变

一、体验经济化转变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

界定体验经济在20世纪末由美国学者乔瑟芬•派恩(B.JosephPineⅡ)和詹姆斯•吉尔默(JamesH.Gilmore)提出了系统性的总结——“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过程中,其心理体验和生理体验渐渐成为消费结果的主导,体验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产品本身。随着网络的发展,商业信息泛滥,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传播手段也日新月异,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被碎片化分割。产品是否能取得消费者的关注是产品成功销售颇为关键的第一步,传统的商业展示形态已无法在激烈的“注意力争夺”中获胜,体验经济应运而生。

(二)体验经济带来的转变

1.产品创新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产品创新模式中,产品设计师作为设计方,通过用户调研、竞品调研、市场调研等数据建立与总结来确立目标市场和产品设计方向。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为确保目标市场的准确性,在设计方案投产前进行第二轮把控。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企业,都更愿意选择受众面更广、潜在消费者更多的方案进行设计与生产。在此过程中,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共性成为关键。反之,如果设计师和企业在产品创新时定位于小众市场,由于生产规模的缩小导致产品单价上升,会进一步缩减应有的市场份额。然而体验经济的到来为产品定制化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消费者走进门店体验产品材质、款式和功能,关注自己的需求个性,站在使用者和购买者的角度对产品提出要求,这些“产品设计”建议将使得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消费者通过服务台或网络进行设计表达,企业为其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消费者进行“产品设计”的体验将融入到最终购买的产品当中,成为不可替代的珍贵附加值。而站在企业的角度,最大程度地规避了庞大的库存成本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相较传统的大规模量产,一对一定制的成本或许更加低廉。

2.企业运行模式的转变

品牌的价值不言而喻,好的品牌将为其产品提供无限的升值空间,消费者也更愿意购买优质品牌提供的产品以获得更好的产品保障,这是品牌营销的价值所在。在传统品牌营销过程中,企业自主塑造品牌形象并通过媒体对外宣传,对于这类主观色彩浓郁的信息,消费者无从确定真假。在选择品牌的过程中,盲目、从众心理占领主导,这也是企业选择明星、偶像为企业代言的原因。体验经济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体验”意识逐渐强化,参与企业经济活动、体验企业的真实一面的诉求逐渐提高,即对企业的开放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企业才有能力搭建成熟的消费者体验平台,邀请大众进入企业内部生产线进行参观(如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品牌),即建立企业体验模式已成为筛选优劣品牌的第一步。消费者参与体验,将督促企业建立更良性的运行模式,在参观过后,消费者将体会于网络或实际人际交往过程中,也扮演了更客观、更可靠的品牌宣传者角色,帮助建立优质品牌形象,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3.市场运行模式的转变

市场运行旨在销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宣传产品优势曾经是推动市场运行的主要手段。而在体验经济模式下,以消费者为中心,着重塑造体验过程成为市场运行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体验过程中将产品、品牌和消费者本身有机地融合,是市场运行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事实证明,故事的讲述能够简化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使信息更容易被人收集与记忆。将市场运行主题化,为产品、品牌、门店环境、产品广告等设立明确、统一的故事主线,能降低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的学习成本,轻松了解品牌故事,明确产品的设计宗旨,乃至融入到企业塑造的意识形态中,继而产生联想和共鸣。

二、商业展示中体验设计的构建要素

(一)目标市场

体验设计的目标市场即是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明确体验传播的受众,为体验设计指明方向,对商业展示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验经济模式下,目标受众群规模变小,需求个性变强,迫切需要企业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明确的消费群体进行市场探索,总结该群体的突出共性,设计出直击目标群体痛点的体验传播方案,达到精准的传播效果。

(二)体验主题

体验主题即串联企业、产品与消费者的精神纽带,正确、鲜明的体验主题能够将企业文化和产品设计理念流畅地呈现给消费者,并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题的确立可以指引后续的商业展示工作,如材料和装饰元素的选取、产品的包装、样板间的制作、灯光环境的营造等。

(三)体验流程

体验流程是消费者从进入门店到接触产品、体验场景的过程,与产品特性、门店布局等因素息息相关。体验流程的良好规划可以避免消费者注意力的无端损耗,使消费者理解产品、理解品牌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在一定的参观时间内能获取更多的商业信息,达到最佳的品牌传播效果。

(四)互动类型

体验经济模式下的互动主要包括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消费者与场景的互动和消费者与信息的互动三大类型。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切身感受产品的材质、色彩、功能等特质,加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印象与理解,但此举对于产品的质量是一项严峻的考验。正因如此,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多频次的体验互动后仍能正常使用或是保持色彩,实践结论将换取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建立品牌口碑。消费者与场景的互动可以使消费者在无形之中体会品牌的宗旨与价值理念。在场景设计中,不同色彩、不同材质、不同音效的使用能够传达不同的意象,如大地色系、棉麻质感、舒缓的音乐会让人联想到自然、环保,鲜艳的颜色、字母符号、流行音乐会让人联想到青年、运动等等。消费者与信息的互动是消费者被动与主动获取产品、品牌信息的过程,其媒介包括海报、指示牌、指示贴、产品包装、标签等。产品体验和场景体验中无法获取的具体资讯将从最直观的信息体验中得到补充。

三、体验经济化转变在商业展示设计中的体现

(一)自定义设计的渠道

体验经济化转变使得产品创新的主体逐渐由设计师转变为消费者本身,消费者在体验中获得的信息与经验使其拥有了对产品设计提出修改意见的能力。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自定义设计的渠道,“参与设计”的过程将成为体验经济中重要的一环。

1.消费者自定义设计人工受理台

消费者在门店体验过量产的产品之后,对产品的功能、色彩、材质、尺寸等特质都将有切身的感受,也会产生自己对各产品设计的意见、想法与搭配理念。这些个性需求或许没有在柜台上直接呈现,但大多数的产品的个性转换并不复杂,缺少的也许就是一些不同的搭配手法或适当的设计改良。通过人工受理台的设立,消费者可以最快地将自己的个性诉求传达给店员,店员也可针对消费者在自行体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使其对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店员的辅助或搭配推荐下,消费者将“设计”出最符合自己期望的个性化产品。

2.消费者自定义设计软件系统

相对于人工受理台,消费者通过电脑、网络进行产品自定义设计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束缚,且设计方案的呈现较为直观。但此形式对于商家的软件要求较高,且设计的形式较为单一,多体现为不同的搭配方案或尺寸修改。自助设计系统中应囊括所有的产品图片和相应的搭配场景,消费者可轻松调整搭配方案并置于不同场景中观察设计效果。选定产品款式和搭配后可输入所需尺寸进行一对一定制。

(二)企业及产品故事的叙述

在商业展示中,企业及产品故事经常通过视频或文字进行表达。故事可以引导消费者合理的联想,使其在体验过后对于品牌理念和产品设计的理解更为立体,印象也更为深刻。

1.企业故事的叙述

将品牌历史、品牌文化、品牌口号等融入企业故事中进行讲述,是体验经济给品牌营销带来的一大转变,无论是通过视频重现品牌创立时的情景,还是通过文字来讲述创始人背后的故事,都属于企业故事叙述的范畴。前文提到,体验经济带动消费者的体验精神与日俱增,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消费者也开始关心品牌背后的故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邀请消费者至企业实地体验,视频和文字成为替代的传播途径。正是体验精神的升级,使得这些看似无关购买行为的故事信息,却最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2.产品故事的叙述

产品故事的叙述围绕产品设计理念、产品产地和材质、生产工艺、产品使用等关键线索展开。产品设计理念的传达较为普遍;产地和材质的选择过程、产品的加工故事能够从侧面体现品牌的价值追求,使消费者产生共鸣;产品使用的场景故事,能够引导消费者思考购买产品之后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而促进购买行为。

(三)市场运行主题的展示

市场运行的主题贯穿产品、品牌和门店,巧妙的主题展示可以带给消费者体验的统一感和完整性。选用符合主题的材质和相关物件进行装饰与陈列,是表达主题的常见方法,如使用木材(图7)、植物(图8)来呼应自然、环保主题。将产品本身制作成环境装饰,也渐渐成为主题化营造的主流手段,既避免了饰物选择不当的问题,也为产品展示格外增加了新颖的渠道。

四、结语

体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消费者的体验精神不断升级,对商业展示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产品竞争不再止步于质量竞争、价格竞争,而是晋升到体验竞争、服务竞争此类更模式化、流程化的竞争当中。文章从商业展示的角度,提出了体验经济化带来的转变及部分应对策略,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展示的体验手段将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市场运营者能够意识到,“体验”在企业品牌价值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如何“体验”打造“体验经济化商业展示”列为市场运营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戴磊.体验经济模式与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商业展示设计[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02).

[2]汪秀英.体验经济与非体验经济的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9):73-80.

[3](德)多贝里.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M].朱刘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展示设计研究篇10

关键词:商业空间;橱窗设计;展示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93-01

一、商业环境中橱窗展示设计的形式

如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橱窗则反映商店的灵魂。橱窗是表现品牌和产品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橱窗是店铺导入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橱窗表现品牌个性风格,反映产品的风格、定位和价格信息。它是商家为了实现营销目标,及时传达商品信息或介绍商品特性,方便消费者选购的一种宣传形式。通过在橱窗空间里对商品进行巧妙地布置、陈列,借助于展具、装饰物和背景处理以及运用色彩、照明等手段,赋予商品生命力,创造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以其招徕顾客,唤起他们对商品和商店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橱窗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成不变的橱窗展示方式是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只要有新颖的创意,独特的风格设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因此,在商业空间中进行橱窗的设计时,必须经过巧妙的设计与构思。通过融入不同的学科的知识,像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一些学科,其中就涵盖了商品陈列、照明设计、色彩配置以及材质的选择。只有合理的运用这些学科的知识,进行巧妙构思和细部的设计,才能达到设计商业橱窗的目的。

(一)橱窗展示的陈列

商品陈列是不需要经过语言媒介就能与消费者沟通,它主要通过消费者的视觉通道进入记忆的过程,达到参观游览和选择购物的目的。商品陈列在吸引消费者进店挑选、达成交易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陈列来说,它是一种视觉表现手法,运用各种道具,结合时尚元素及产品定位,运用各种展示技巧将商品的特性表现出来。陈列还要随展示的目的、展示方法以及购物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我们在选择适当的商品进行合理的陈列时,运用某种充满生活情趣的联想比喻、幽默和暗示,以及各种心理因素的构思,如好奇心理、爱美心心理、逆反心理等,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在橱窗设计上,要从橱窗陈列的商品主题出发,树立其功能第一、形式为功能服务的正确观念,使橱窗设计为传达信息、促进销售服务。成功的橱窗陈列应能捕捉到消费者的目光,应该把一些时新商品、季节商品、名牌商品及时地、有计划地向消费者进行介绍。为消费者挑选自己中意的商品提供方便。因而在橱窗陈列中,—般总是把人们最喜爱的商品、最新推出的款式或一是最能代表本店特色的商品重点地、突出地展示出来,帮助顾客对商品进行选择、判断。

(二)橱窗照明展示分类

我们知道光的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橱窗里的常用的灯光主要有两种,即自然光和人工光。自然光主要受天气的影响,天气的阴晴变化往往会造成橱窗里商品的阴暗差异和内外层次光照度的不均的现象。自然光在橱窗的照明设计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商业橱窗陈列必须要有人工光源的补充,很好的利用灯光的强弱、颜色、变幻,来充分表现商品的特点和陈列的主题。商业橱窗照明展示的分类,主要以基本照明、重点照明、特殊照明这三个部分组成。

1.基础照明

基础照明的作用是创造一定的风格,避免产生平淡感,明度程度要适当。

2.重点照明

重点照明的作用是创造视觉的重点,构成展示的“亮点”。重点照明适合突出展示商品和强调装饰效果,照度是基础照明的3~5倍,强烈的定向光突出展品的立体感和质感。

3.特殊照明

特殊照明表现销售空间氛围和维护顾客心情的照明,要注意与内部装修的协调。它可进一步可以表现商品的形态、轮廓等,以此也可以提高商品的档次。

在进行橱窗的照明设计时,基础照明和重点照明可以同时使用,特殊照明的设置要对具体的商品、具体的橱窗设计主题而异。橱窗内的光线运动、交换、闪烁不能过快和过于强烈,否则会给消费者产生不好的视觉效果,使他们眼花缭乱,造成不舒适的感觉,灯光要求色彩要柔和,富有情调。一个完美的橱窗照明就像一部精彩新颖的戏剧,它们展现给顾客的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在这样的基础上,当然购物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三)橱窗展示的色彩配置

色彩是空间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它设计应用中能够加强空间的表现力,例如色彩可以增大空间、与光结合体现空间个性、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等。橱窗的色彩效果由商品原有的色彩、商品与商品之间色彩的互映以及道具装饰等色彩所组成。橱窗的色彩配置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功能需要,利用其色彩的物理特性以及对观看者心理的影响,运用色彩的性能、对比关系和装饰手段,以此来烘托商品,为整个橱窗的展示创造气氛,增加视觉效果等。

一个商业橱窗的色彩要达到完美的效果,首先就要抓住主题,确定用一种适宜的色相作为整个橱窗的基本色调,以主导全局,其余的色彩要围绕主色调而考虑,从而形成整体上的统一。其次就是在形成橱窗整体色调统一的基础上,恰当的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各种色彩要素的对比,表现橱窗的主题,突出商品的形象,给人以鲜明的独特的视觉感受。橱窗中色彩的对比通常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及纯度对比。

(四)橱窗展示的材质选择

材料具有丰富的表情特征及丰富的质感,对于材料性能的认识,有利于创造出优秀的橱窗展示设计。材料的质感是通过人的视觉、触觉等感观而产生的一种最直观印象,这种印象有助于对整个展示设计的主题和内含的再认识,有助于橱窗设计的成功。因此,在商业空间的橱窗设计中,材质的选择就显得格外的关键。质可以分为自然材质和人工材质,两者都有其独特的表情特征。在橱窗设计时,不管是选择自然材质或者是人工材质,它们都不是孤立的使用,而是相互穿插使用,互相补充,以此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五)橱窗展示的空间营造

当我们漫步在兰州张掖路步行街上,五彩的霓虹灯勾画出接到两侧建筑的轮廓,硕大的广告牌和夺目的橱窗都传达着着商业的各种信息,新颖独特的商店更容易抓住行人的眼球,吸引人们的注意,品牌标识、广告和精美的橱窗展示等等。

在商业空间中,橱窗和卖场这两个空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和相互作用的。橱窗作为一种空间的分割方式,可以有意识的利用空透、相通的界定元素,使两个空间虚实相间,互相渗透。从而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在商业空间中,橱窗可分为常见的三种形式:全封闭式、完全通透式、半通透式。

二、总结

在商业空间的橱窗展示设计中,必须对商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对商业环境中橱窗的陈列、照明、色彩配置、材质选择及空间营造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目的性的选择,确定展示主题,还要巧妙构思,对所经销的商品精心布置,以达到橱窗展示设计的审美效果。进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促进商品的更好销售。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城市和环境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吴国新,王从,林章豪.橱窗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向海涛,林岚.展示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