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2:44:41

认可范文篇1

关键词:公司资本制;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认可资本制;选择

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是八届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创建的。随着国际大市场的形成,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面临着新的考验,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加入WTO后,我国现行的公司资本制度将何去何从?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国家公司资本制度演变发展过程的比较研究,在检讨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西方国家公司资本制度的比较研究

(一)西方国家公司资本制度的法定模式评判

公司资本制度作为一种法律性质的制度安排,它的设计、选择和创新,都是围绕着制度安排的公平、安全、效率等价值目标而展开的。长期以来,西方各国公司法关于公司资本的规定虽然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认可资本制三种不同模式的资本制度。

1、法定资本制

大陆法系传统的公司法,为了确保债权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对外信用基础,关于公司资本的规定大都体现了“法定资本制”的精神。法定资本制是大陆法系国家为实现“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加强对公司资本安全性管理而设计的一种公司资本制度。它在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的历史上,曾留下了4O年至60年的痕迹。

所谓法定资本制是指公司在设立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确定公司的注册资本,并在公司成立时由发起人一次性全部认足(指发起设立)或全部募足(指募集设立)的公司资本制度。根据法定资本制的要求,首先,公司章程必须记载符合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其次,公司章程所确定的资本总额必须在公司成立之前全部认足或募足。最后,发起人在承诺出资后,必须实际履行缴纳出资的义务。

法定资本制的立法意图主要在于对公司债权人及社会交易安全的保护,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念,其优越性主要在于:(1)有利于确保公司资本的真实、可靠。法定资本制有利于健全公司财务结构,稳定公司资本,能使公司资本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相应的可靠度。(2)有利于防止公司设立中的欺诈、投机等不法行为。法定资本制加重了设立人的责任,能够避免公司名义资本、发行资本和实缴资本的不同而给社会公众及投资者造成的混乱局面。(3)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交易的安全。法定资本制使公司在成立时就有了足够的运营资本,这就确定了公司的对外信用基础,使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有足够的资本担保其债务的履行,从而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交易的安全。

法定资本制的缺陷为:(1)不利于公司的尽快成立。法定资本制要求在公司设立时必须一次性地筹到大量资本,由于在公司设立阶段公司章程所确定的资本总额往往数额巨大,发起人和股东一般不易一次认足和缴清,这就势必影响公司的尽快成立。(2)容易造成公司资本的闲置、浪费。由于公司成立之初,经营活动尚未全面展开,可公司一成立就筹到了大量的注册资本,这就很可能导致公司资本的积压和闲置。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这种一成不变的资本制度,因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而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如果实际需要的资本量增加,股东缴纳出资所构成的资本就必然处于缺乏状态,从而无法发挥公司资本的规模效应。如果实际需求的资本量少于公司章程规定的资本总额,那么自然会有大量的资本闲置和浪费。(3)不利于公司资本的变更。在法定资本制下,公司注册资本的确定,使得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增资或减资)极为不便,因为,变更注册资本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法定条件,而且还要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办理一系列的法律手续,这一过程所费时间往往较长,所涉手续也比较繁琐。

2、授权资本制

法定资本制立意至善,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甚为周到,但仍有不甚合理的地方。为了方便筹资,配合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弥补“法定资本制”的不足,英美法系国家创立了“授权资本制”。授权资本,原指国家授予发行权能的公司在其章程中所确定的股份资本。因为在特许主义时代,股份资本的发行当然是基于国家的授权。进人准则主义后,仍遗留着国家对公司赋予特定权能的授权思想,因此,对公司发行其章程所确定的股份资本,依然沿用传统的“授权资本制”一词。所谓授权资本制是指公司设立时,虽然要在公司章程中确定注册资本总额,但发起人只需认购部分股份,公司就可正式成立,其余的股份,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证券市场行情再随时发行的公司资本制度。根据授权资本制的要求,首先,公司章程既要载明公司的注册资本又要载明公司成立之前第一次发行的股份资本。其次,在授权资本制下,注册资本、发行资本、实缴资本、授权资本同时存在,但各不相同。最后,发起人只需认购并足额缴纳章程所规定的第一次应发行的股份数,公司即可正式成立。

客观来讲,授权资本制并非十全十美,同法定资本制一样,也有其明显的优缺点。授权资本制的立法意图主要在于刺激人们的投资热情和简化公司的设立程序,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念。其优越性主要表现为:(1)便于公司的尽快成立。因为它不必一次全部筹足公司章程所规定的注册资本,只要筹到一部分即可正式成立公司。(2)不易造成公司资本的闲置和浪费。因为,公司设立之初,不仅预定了足够的资本总额,而且还可根据近期的实际经营能力发行适量股份,使其实收资本与初期的经营规模相适应。由此便避免了公司因资本不足而无法经营的缺陷,其余股份在董事会认为实际需要时才发行,这就有利于防止资本闲置造成的沉淀和浪费。(3)免除了变更注册资本的繁琐程序。因为在公司章程规定的注册资本限额内,董事会可以根据授权随时追加发行,而无须召开股东大会变更公司章程,也不必再去履行有关程序,从而大大简化了公司变更资本的程序,而且使公司资本变更的操作成本大幅降低。

授权资本制的缺陷主要在于:(1)容易引起公司设立中的欺诈和投机等非法行为的滋生。授权资本制既未规定公司首次发行股份的最低限额,也未规定公司实收资本应与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这就容易产生公司设立中的投机和欺诈行为。(2)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为在授权资本制下,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公司资本仅仅是一种名义资本,公司的实收资本可能微乎其微,这对公司的债权人来说,则具有较大的风险性。(3)不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公司成立之初所发行的资本十分有限,公司的财产基础缺乏稳固性,这就削减了公司的信用担保范围,从而不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

有鉴于此,美国部分州要求在公司营业资信证书或授权证书中应载明的不是注册资本、发行资本,而是实收资本,以利于公司相对人辨清公司资本的“庐山真面目”。尽管授权资本制有上述种种弊端,但是,英美判例所创设的“揭开公司法人面纱原则”和“公司资本充实原则”等却有力地弥补了授权资本制的严重不足。[1]

3、认可资本制

正是由于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各有利弊,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立法,为了汲取“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弥补两种资本制度的不足,又形成了一种介于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之间的新的公司资本制度-“认可资本制”。采用认可资本制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法国和日本。认可资本制,也称为“折衷资本制”,它是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有机融合。具体是指在公司设立时,虽然公司章程中所确定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必一次全部筹足,其余股份可以授权董事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发行,但首次发行的股份不得少于法定比例,发行股份的授权也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的公司资本制度。

德国股份公司法第202条规定:“可以授权董事会,在公司登记后至多为五年的期间,通过以出资为条件发行新股,将股本增加至一定的名义金额(授权资本)……授权资本的名义金额不得超过授权时现存股本的一半。只有经监事会同意时,才应发行新股。

《法国商事公司法》也确认了认可资本制,该法第75条规定:“公司资本必须被全部认购。货币股份,在认购时应至少缴纳面值的一半的股款。剩余股款根据董事会或经理室的决定,自公司在商业和公司注簿注册之日不超过五年的期限内,根据情况,一次或分数次缴纳。实物股份,于其发行之日应全部缴付。公司股份不得代表技艺出资。”

日本1950年修改商法典时,也割舍了法定资本制。该法典第166条规定,公司设立时发行的股份数,不得少于章程所规定的公司发行股份总数的1/4.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将来需要资本的情形,一次或分次发行。这里,股份总额的1/4属于已发行的资本,必须全额认足,以确保公司设立之初的资本基础,其余部分,则是授权发行的资本。

认可资本制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一资本制度融合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优点,兼顾公平、安全与效率。资本形成过程稳当而富有弹性。(2)赋予公司资本三原则新的涵义。在认可资本制下公司资本的含义趋于复杂,出现“实收资本”“注册资本”“名义资本”等多种概念,传统的资本三原则由此获得了新的涵义,即仅指发行资本或实收资本的确定、维持和不变。(3)有利于公司的迅速成立,提高公司资本的运作效率。在认可资本制的条件下,股份可以分次发行,公司在设立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发行股份,从而有利于公司的迅速成立,而且不易造成公司资本的闲置和浪费。(4)增资制度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公司董事会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授权额度内发行资本,而不必履行繁琐的增资程序,即使将来授权资本发行完毕而公司尚需增加自有资本时,仅须变更章程,增加预定发行的股份数额即可。因此,原先采用法定资本制的国家相继删除了公司法中关于增资制度的规定。(5)债权人的利益获得了相当程度的保障。认可资本制由于规定公司首次发行的股份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一定比例,甚至还规定了其余股份的发行年限,因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保障。

在现代西方各国公司法中,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认可资本制仍是三种并存的公司资本制度。但认可资本制与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相比毕竟胜了一筹。因为,它综合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在公平、安全与效率之间寻得了平衡,既保证了公司资本的效率,又兼顾到安全性;既做到了兼顾公平、安全,又把效率优先的原则贯彻到公司资本制度中去,因而具有二者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资本制度,它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趋势,必将成为各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最佳选择。

二、对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检讨

(一)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模式

从我国《公司法》有关出资方式、出资比例、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注册资本变更的条件和程序来看,我国现行的公司资本制度既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授权资本制”,也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定资本制”。我国公司法既不允许授权发行,也不允许分期缴纳,而是要求公司的注册资本在公司设立时必须全部认足或募足,出资额或股款也必须一次缴清。因此,从公司法所规定的内容看,我国采用的公司资本制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公司法侧重于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的价值目标,充分体现了传统公司法中的资本三原则,即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原则,而且适用范围更广、要求更严。

l、资本确定原则

资本确定原则是指公司章程必须确定符合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总额,且应由发起人全部认足或募足,否则,公司便不能成立。为了体现资本确定原则,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1)设立公司必须符合法定资本最低限额;(2)公司的注册资本在公司成立时必须由发起人认足、募足和缴清;(3)出资人履行出资义务后必须经法定验资机构进行验资;(4)股东对非货币形式的出资必须承担出资差额的填补责任;(5)对“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予以严惩。

2、资本维持原则

资本维持原则是指公司在其存续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与其注册资本额相当的财产。因为它要以具体财产充实抽象资本,故又称为资本充实原则。由于公司在成立时,注册资本即代表公司的财产,但在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一定时期内,其实际资本就会由于种种原因(如公司盈利、亏损或资产贬值等)而发生变化,从而与注册资本不吻合,也无法使公司按其注册额对债权人承担债务清偿责任。为了预防公司注册资本的实质性减少,维护公司的资本信用基础,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切实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资本维持原则便应运而生。为了体现这一原则,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1)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回向公司的投资;(2)发起人用于抵作股款的财产的作价不得高估;(3)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的票面金额;(4)公司向其它公司的转投资额一般不能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O%;(5)公司原则上不得收购自己所发行的股票,也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抵押权的标的;(6)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7)在公司弥补亏损之前,不得向股东分配股利。

3、资本不变原则

资本不变原则并非指资本的绝对不可变更,而是指公司的注册资本一经章程确定,并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即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增加或减少,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资本不变原则是为配合资本维持原则而立的一项法制原则。它们二者的立法宗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防止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但二者的角度则有所不同,资本维持原则是从公司实有资本与注册资本数额的相互吻合方面来防止公司资本的实质性减少,而资本不变原则是仅从注册资本数额本身来防止公司资本在形式上的减少。资本维持原则与资本不变原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维持资本的真正充实,并防止形式资本额的减少,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只有资本维持原则,而没有资本不变原则,公司的注册资本就可随时变更,一旦公司财产减少时,公司即可相应减少其注册资本额,那么,资本维持原则也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样,如果只有资本不变原则,而没有资本维持原则,公司的注册资本从形式上虽不能变化、减少,但却可以使公司实有资本与注册资本不相吻合,造成公司财产的实际减少。为了体现这一原则,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资本的减少作出了严格的限制;(1)必须要有资本过剩或亏损严重的事实存在;(2)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3)公司减少资本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资本限额;(4)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必须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做出决议;(5)公司减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债权人并做出公告;(6)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有权请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7)公司减资必须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我国实行的严格法定资本制,其严格性主要表现为:(1)对注册资本要求特别严格。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在公司设立时全部发行,且须一次缴纳。不允许分期缴纳,否则公司不得成立;(2)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过高。以人民币有关外汇可比价计算,我国公司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比其他国家的规定一般要高出10~20倍,有的甚至高达30倍;(3)资本变更制度刚性过强,缺乏弹性。较之其他国家资本变更制度的规定,我国公司法对增资减资的规定过于苛刻,以至在实际生活中能依法增资减资的公司极少,这从反面助长了资本的违法操作行为,出现明盈暗亏,明帐暗利的不良情形;(4)出资标的范围较窄,智力成果出资比例偏低。在我国技艺、商誉、信用、劳务及其他请求权,公司法都未予承认。国外智力成果的出资比例一般为40%,有的高达60%,而我国公司法规定为20%,这也说明我国公司法对现金出资的比例要求过高。

(二)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之所以选择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这是由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特征所决定的。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它有利于国家对公司的宏观调控,防止“皮包公司”的出现,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立法者重于安全、公平的价值目标取向。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现行严格的法定资本制显得较为粗略、简单和僵化。但考察各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任何国家最初均采用一种较严格的公司资本制度,这是公司资本制度立法的一项国际惯例。因此,我们也无须对其吹毛求疵,把它批得体无完肤,说得一无是处。其实,从无到有,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是质的飞跃。况且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也是各国立法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我国经济历来都是小农经济占据着统治地位,工业化程度不高,民族资本由于种种势力的排挤也未曾发展壮大,原始积累先天严重不足,再加之我国生产力跨越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充分的发展阶段,致使我国的经济整体运行在低水平上,且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就连解放后由于人们固守着“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思想意识,肆意扭曲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封存了市场价值规律,割掉了资本主义尾巴,窒息了经济发展的生气和活力。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起色,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较为落后,经济基础也比较薄弱。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大面积滑坡,企业职工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的旧观念顽固不化,不少厂长、经理、国民经济管理部门的官员利用职务之机,混水摸鱼,鲸吞、侵占、私分国有资产,数额之巨令人咋舌。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调查统计,我国国有资产在1998年底以前每天都有1个多亿流失。为解国有企业之困境,为解国家财政之困难,我国明智地选择了公司这一典型的资本企业,[2]这决非是权宜之计。因为现代公司能迅速筹集资本,甚至国家无须出一分钱,就能形成一定的资本规模,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公司这种各国普遍采用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对我国来说则是“舶来品”,不是我国本土的产物,它与中国传统社会有着固有的矛盾。中国传统上长官意识浓厚,随意性大。具体到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上来说,资本经营的运行规则和严格的财务会计制度很难得到遵守,致使企业、公司的经营管理极不规范,风险系数增大。因此,公司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成了政府干预、管理经济,以保障大小公司沿着一定轨道正常运转,有秩序地进行竞争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成为国家经济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资本天性决定了公司将盈利作为其最终目标,公司资本总有追逐最大利润的冲动,同时资本经营又是一项极富流动性、风险性极高的事业。为了让投资者(即股东)个人行为理性化,国家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对公司资本的经营管理予以规制。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尚欠发达,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不成熟,市场规则和法律规范不完备,立法、执法、守法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多问题。加之我国公司尚处于初创阶段,且在国内曾一度出现滥设公司的不良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防止公司设立中的投机和欺诈行为,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和保护社会交易的安全,以及保障国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稳健,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采用严格的法定资本制是现实有效的。

概括地说,我们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切实贯彻了公司资本三原则。严格的资本条件有利于公司资本结构、财务会计结构的稳定,“有效地保证公司资本的真实、可靠,防止公司设立中的欺诈、投机行为;(2)保障公司资本稳健运行。现行公司资本制度能够有效地扼制资本不实、抽逃出资等严重不良现象的发生,使公司的经营活动获得坚实的资本保证,有利于公司资本的稳健运行;(3)债权人利益和社会交易安全获得最大程度的保障。现行的公司资本制度立法最大程度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交易的安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局限性

勿庸讳言,这种公司资本制度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印痕,源于一般企业的资本制度,有着其固有的弊端。这种弊端在实践中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格的公司资本制度既削弱了投资者设立公司的积极性,使公司难以成立,又因验资制度规定得不严,致使一些虚报注册资本、骗取公司设立登记者屡屡得手,导致“四天公司”、“皮包公司”漫天飞,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破坏了交易安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从长远来看,从市场经济迅捷、效率的内在要求来看,我们认为,这种粗略僵化的严格的公司资本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从我国公司法体现的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原则以及较之其他各国偏高的资本限额的规定中,我们不难推知我国公司立法者的意图:即国家要以公权的身份介人私法领域的公司资本经营活动,为公司的相对交易人提供法律保护,最大限度地确定其财产安全。这种多方位保障交易人安全的做法,致使国人与外国公司贸易时上当受骗,蒙受巨大损失的事件屡见不鲜。怪不得德国学者评说,“中国没有一个真正的商人”。作为制度,理性即为一切,制度安排中公正合理至高无上,容不得有所偏袒。更何况,任何法律价值都具有两面性,当交易相对人的安全得到完全保障时,出资者的投资自由必然受到限制。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资本为实缴资本且须一次缴清,否则,便不能设立公司。另外,我国公司法又对公司资本最低限额作了偏高的规定,这种公司资本制度,确实为相对交易人带来了坚实的财产保障,同时也为出资者的投资行为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不利于我国公司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价值选择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以牺牲效率,以求安全的价值取向歪曲了公司法,乃至商事法的价值本位,更不符合公司资本制度的自然理性的价值定位,应予以全面矫正。

概括地说,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点局限性:(1)公司不易迅速成立。注册资本要求过高,为投资者设立公司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不利于公司的迅速成立;(2)容易造成筹资困难。巨额出资须一次性缴清,往往导致投资者筹资困难,容易挫伤他们设立公司的积极性;(3)容易造成公司资本的闲置和浪费。简单划一的资本最低限额标准的规定造成公司资本的闲置和浪费,不利于公司实现盈利最大化的终极目标;(4)公司变更资本操作成本较高。变更公司资本所费时间较长、手续繁琐,操作成本较高,不利于公司的长足发展;(5)不利于内资公司的发展。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不统一,形成了内资外资企业的差别待遇,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优势,导致公司间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我国良好经济秩序的形成。同时,也有勃于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的国际惯例。

三、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我国不宜采用授权资本制

1、我国缺乏授权资本制的生存土壤

授权资本制是英美等发达国家所采用的一种公司资本制度,它要求市场经济发育成熟,有健全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高度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司法制度的发达和完善。如美国的授权资本制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不足的漏洞,由诸如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等其他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其独特的司法制度加以巧妙地弥补。在美国,法官具有创造和解释法律的功能,能使法律的刚性化规定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发起人、股东、债权人及第三人应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风险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对公司破产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2、我国缺乏与授权资本制对接的经济基础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会生产力超越了资本主义自由充分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深受僵化的计划经济的羁绊,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晚,且不发达,具体表现为产品不能按照买方市场来组织生产,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社会资源总体利用效率低下,市场分割,市场机制不完善,价格机制不合理,分工粗疏,社会产业结构僵化,企业家阶层缺乏。针对我国落后生产力的现状,我国政府为了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覆辙,不重演“一大二公”的历史悲剧,争取在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下,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促进我国经济迅猛增长,在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市场经济,以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冲突。

然而,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关系,即如何把政府干预控制在必要的限度内,却是一大难题。具体到微观的资本营运上来说,政府干预只限于为资本营运设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提供公平的行为规则,加强动态监督管理,严格资本责任制度等宏观层面上。至于资本营运如何进行,均放手由市场机制去调节,切忌对微观的资本营运过度干预,妨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因为在我国的政府推进型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的色彩还很浓厚,过度干预的潜在危险性极大。

显然我国的市杨经济在性质上既不同与英国以私人资本为基础,以企业为决策主体,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市场经济,也不同于美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产力基础上,垄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具有充分自主决策权,市场调节机制相当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更为特殊的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数量、资本存量之巨仍属世界之最。尽管政府先后推行了国有企业资本的“拔改贷”、“贷改投”等改革措施,实施公司制改造,但国有企业中仍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坏帐、呆帐、死帐,三角债问题依然严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履维艰,国有企业资本营运状况不尽如人意。

3、我国缺乏与授权资本制对接的成熟资本市场

我国的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在传统金融体制的夹缝中艰难地生长,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才最终摆脱传统经济体制和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始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渐成规模,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挥着有效组织社会总资本稳健运行的枢纽作用。然而与英、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本的迫切需求,有待于进一步的发育和健全。

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市场经济优化配置资源的最基本的载体、工具、媒介和手段。我国的证券市场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儿”,尽管在很短的时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和1991年7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历时不过十二、三年,从整体看它还处于不断探索与发展的初创阶段,它必然反映出我国当前新旧体制转换的总特征。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特点。

(1)证券市场规模偏小,市场发育不充分。从证券市场的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德、日、美在1996年分别达到133%、178%、244%,而我国到1998年底仍不到25%,从居民储蓄来看,发达国家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大体为“三三制”即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其它资产等各占1/3,而我国居民储蓄占金融资产总额的80%以上(且经数次连续降低利率仍居高不下),有价证券仅占10%左右。

(2)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人为分割状况。在我国公司股份普遍有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之分,但能在沪市和深市交易的只是上市公司的社会公众股,国家股不允许上市交易,法人股中的极少数可在NFT和SIAQ两个法人股交易系统挂牌交易,外资股则与A股市场完全分离。

(3)政府干预色彩浓厚。股票一级市场自运作以来,一直采用计划方式确定股票发行规模。分配发行额度并由股票发行主管机构配给股份有限公司,交由证券商发售给社会投资者。

(4)证券市场投机性偏大。我国证券市场目前还主要是一个由资金拉动的市场,而不是上市公司业绩推动的市场,短期投资行为成为决定大盘涨跌的重要因素,股票市盈率呈偏高态势,股票交易换手率高,存在过度炒作的现象。

(5)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不规范现象。如信息披露不规范,内幕交易,动用募集资金和信贷资金非法炒作本公司的股票等。上述种种因素,致使我国证券市场发育不健全、难以满足现代公司的融资要求。因此,我国现阶段不宜实行授权资本制。

4、我国缺乏与授权资本制对接的法治环境

从根本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司法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在我国,宪法缺乏应有的权威,法律、法规、规章层级冲突严重和内部抵触普遍,以及司法腐败等因素,严重阻碍着我国法治的进程,法治的实现还有待于立法体制的完善、立法规划的加强、立法技术的提高,司法制度的改革,最终还有待于法治观念的深人民心,并为民众所普遍接受。

我国公司法出台时间不长,公司资本制度刚刚建立,与公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对公司资本的规定很不统一,条文之间抵触情形较为严重。如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行的却是认缴资本制,又如深圳的《有限责任公司条例》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条例》都规定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出资人认缴的出资总额。出资人认缴的出资可依章程的规定分期缴纳,首期缴纳的出资不得少于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并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限额。再如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登记注册暂行办法》第8条规定:企业注册资金为股东认缴的股本总额。股东认缴的出资可以分期出资,但第一次必须注入股份的50%,最后一次必须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一年内注入。

由于法律法规规定不完善,公司管理机关的执法不严,中介组织对股东的出资验资审查不严,司法部门的执行不力,导致公司资本营运中短期行为、投机欺诈行为、纠讼缠诉普遍存在,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股东在公司经营中大量抽逃资本,公司拖欠债务,抗拒法院对财产的强制执行,使立法者的善意落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目前不具备与授权资本制对接的机制,因此我国不能不顾具体国情,一味地照搬他国的模式。而应采取较为谨慎、较为稳当的公司资本制度。

(二)我国宜采认可资本制

1、认可资本制是当代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趋势

认可资本制是对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修正,即对法定资本制下严格资本条件的放松,对授权资本制下自由资本条件的限制。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比法定资本制更高,比授权资本制更低。具体说,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市场经济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资本市场发育比较成熟,法治环境良好;第二是有过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实践,拥有一批既有立法实践经验,又精通立法技术的专业立法人员。认可资本制正是基于其对上述两种资本制度优越性的兼采,缺陷性的摒除,才使其本身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也将成为今后公司资本制度的国际潮流。与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相比,认可资本制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如下:

(1)认可资本制保留了出资总额的限制,避免了公司资本不实现象的出现。(2)认可资本制有缴纳出资的时间限制而授权资本制没有时间限制,这样既降低了设立公司的风险,但又不失设立公司的便利。(3)认可资本制允许发起人和股东分期缴纳股款,克服了设立公司筹资的困难,又避免了公司设立之初资本需求的相对不旺之弊端,使公司能尽早注册开始营业,并实现盈利的最大化。(4)注册资本与公司应负的责任范围不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以公司的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公司承担责任能力的大小,不在于注册资本的多寡,而在于公司净资产的多少。公司偿债能力的大小说到底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公司资本营运过程中现金流量的大小。

因此说,注册资本与负债根本就不发生关系,注册资本已经越来越失去原来的意义,正在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如我国未来的公司法仍要保持较高的注册资本额,那么就应改采分期缴纳,使我国的《公司法》适应国际公司注册简化的趋势。

2、我国已具备实行认可资本制的经济基础

我国公司法出台已经10年了,公司在神州大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公司资本制度已初步建立。我们认为我国应将现行的法定资本制改为认可资本制。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在性质上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法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相近似,即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相当的比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同时运用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调节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建设,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并达到德、法、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水平。更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近年来的迅猛增长,为我国非自然演进型的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它的快速增长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都说明我国已具备认可资本制所要求的市场经济基础。

3、我国已具备实行认可资本制的法治环境

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转型本身就意味着传统制度秩序的破坏和新制度秩序的建立。旧秩序的破坏必然会导致各种既存经济力量发生激烈的碰撞,而新秩序的建立因为它使人们在旧秩序中的经济预期得不到实现必然遭到旧秩序维护者的竭力抵抗,甚至恶意破坏,因此注定新秩序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新秩序形成过程中,人们为了求得各自经济行为的效率性,就会总结出一些成功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则,并要求将其制度化和规范化,以降低外部交易费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法治对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法律有其保守的一面,但从其能够及时的把改革成果定型化,促使人们去普遍遵守被实践证明富有效率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从而促成和谐、稳定的新秩序的真正建立之功能来看,法律又具有积极的一面。显然,市场经济新秩序呼唤着完备的法律体系,要求良好的法治环境。

经过近十年的法制建设,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一套以宪法为统帅,以民法、商法和经济法为主导,其它部门法为补充的门类齐全、系统严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具体到资本制度来说,我国已建立起包括以《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暂行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等法规、规章,深圳的《有限责任公司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在内的较完整的资本制度立法体系。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下海潮、九十年代初的炒股热,到九十年代未企业购并潮,拍卖国企热、跑上市、争项目等经济现象的出现,我们无不惊诧国人市场经济意识犹如睡狮被突然惊醒,来势凶猛,锐不可挡。近年来连续升温的考研热、考证热、出国热等文化现象,说明民众对自身预期经济利益追求已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地。

然而,我们在高歌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时,我们又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等不起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自发形成。但是这种新秩序的最终形成并不取决于我国立法机关是否制定出完备、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这些法律法规本身是否正确反映了市场经济固有的运行规律,是否能被人们普遍接受。这就要求立法者既要关注我国法律文化的历史传统,更须认真分析现实的经济行为,认真研究我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只有这样,我国的立法和制度设计才能与非自然演进型的市场经济相适应,法治观念才能被人们遵循。

4、我国现行的公司资本制度大量借鉴了大陆法系的立法经验

历史地看,我国现代法律制度基本是在本国古代和近代法律制度上建立的,但自从洋务运动以来,我国的法律制度大量借鉴了西方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的成功经验。搞市场经济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经验可资借鉴,风险性、盲目性极大。而大陆法系国家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完整经济发展过程,在几百年前就开始搞市场经济,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发达的经济基础一般来说能产生先进的法律制度。于是,我国公司立法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的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资本制度作为公司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然也不例外。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现行规定来看,大陆法系的痕迹比较明显。(1)我国公司资本制度采用了与大陆法系一样的谨慎原则,强调社会本位,偏重于资本制度安全性的保护;(2)制度安排追求结构完整,逻辑严密;(3)对出资方式采用了与大陆法系国家一样的列举式的立法体例,对公司资本最低限额标准由公司法直接明确规定;(4)崇尚制定法,不遵循先例原则,主张法官只有权使用法律而无权解释和创造法律。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这只是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立法实践的起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改革我国现行的公司资本制度,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也势在必行。权衡三种公司资本制度的利弊,结合我国公司发展状况和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实践,我们认为英美法系的授权资本制,因在我国找不到对接基础而不适合我国现行的国情,现阶段我国更宜实行德、法、日的认可资本制。因为,我国已经有适宜认可资本制生长的本土资源,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改革现行的严格法定资本制,赋予公司资本制度一定的灵活性,以促进现代公司制度的早日形成。这样既有利于保障交易的安全,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更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这不是一种权宜之计,恰恰是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认可范文篇2

一、全面认识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丰富内涵

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是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运用党政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检测与认定的整个过程的内在规定。这一机制包括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两部分。

(一)构成要素

1.主体要素。即党政人才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权利主体是指与认可对象相关联的党内外群众;责任主体是组织实施党政人才评价认可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即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

2.对象要素。即可列入评价认可范围的人员。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或拟担任公务员序列领导职务的其他人员,均是相应认可主体的评价认可对象。

3.标准要素。即实施党政人才评价认可的标准依据。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和业绩、发展潜力、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基本标准。根据不同时期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用人导向变化,评价认可的具体标准呈现相应变化。

4.路径要素。即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表达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的途径、方式。评价认可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干部考察、干部考核等;评价认可的主要方式包括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决定和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公示以及日常监督等。

5.制度要素。即上述各要素的内在规定以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

(二)运行机理

上述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它们的交互作用形成4个动态系统:

1.前期准备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需要,及时研究提出评价认可党政人才的前期预案。包括明确评价认可的具体标准,界定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和评价对象,选择适合的评价认可路径,研究采取实施评价认可的保障措施,等等。

2.信息采集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按照确定的评价认可路径,组织相关权利主体对认可对象表述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同时收集、汇总这些表述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的评价信息。

3.结果确定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对各种途径收集到的评价认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核实,依据评价认可标准研究提出认可结果,并将结果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公示。

4.机制保障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提供保证机制运行的条件,并及时处置违规行为。此外,相关责任主体还要根据权利主体、评价对象以及外在条件的变化,及时研究改进认可机制中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以确保认可机制的先进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当前党政人才评价认可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围绕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探索扩大干部工作中民主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政人才认可机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党政人才认可机制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两“质疑”、一“降低”:一是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遭“质疑”。有的评价对象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拉票”,以致在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中出现“利益票”、“人情票”。二是确定认可结果的方式方法的科学性遭“质疑”。有的责任主体在确定认可结果时存在“唯票取人”或“唯责任主体意愿取人”的倾向。三是有的评价认可结果公信度“降低”。上述两个“质疑”直接降低了部分干部群众对评价认可结果的信任度。这些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暴露出目前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不健全和不完善的环节。这些不健全和不完善的环节可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一)评价主体范围的宽泛化与评价主体全方位了解评价对象信息的要求不适应。评价主体全方位了解评价对象的情况是有效表达评价认可意愿的基本前提条件。评价认可机制的关键环节是参与评价权利主体范围的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评价对象过于宽泛,如规定凡符合某种条件的干部均在评价认可之列,一次推荐认可的范围可能有几十或上百人;有时评价对象又过于局限,如符合年龄条件的女干部,有的地方仅局限于一、二人。但无论何种情况,在确定参与评价主体范围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扩大的趋势和“一刀切”模式,参与评价的部分权利主体与评价对象的关联度较低,有的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情况了解不多或根本不了解,直接造成部分评价认可信息失真,以致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有时遭“质疑”。

(二)评价认可标准的抽象化与评价主体认知能力的现状不适应。根据职位要求制定明确具体的评价认可标准,是提高评价认可信息质量的又一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事先给定的评价认可标准过于原则、笼统和抽象,难以据此全面准确衡量评价对象履行职责和德才表现等情况,加之参与评价者由于自身阅历和知识水平不尽相同,有的与评价对象关联度不高,这样势必影响到评价认可信息的准确性,以致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有时遭“质疑”。

(三)采集评价信息路径的单一化与综合评价认可对象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的评价认可机制是建立在多渠道、多方式采集评价对象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的。信息采集路径的完备性决定了信息采集的综合性,进而决定认可结果的公正性。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采集的信息,有时成为评价认可的主要或者唯一依据,而干部考察和考核中获取的信息,没能与日常干部监督、后备干部管理以及党委和组织部门平时掌握的信息有效衔接。这样,以相对单一的信息渠道采集到信息为主要或唯一依据得出的认可结果,有时会不可避免地遭“质疑”。

(四)确定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的非制度化与认可结果确定系统科学性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的评价认可机制要求对采集到的各层次评价信息按照评价主体关联度不同确定不同的权重,并依此权重得出综合评价信息和评价认可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同一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在不同的评价过程中往往占有不同的权重,以致出现所谓的“唯票取人”或“唯责任主体意愿取人”的现象。由于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确定非制度化因素得出的认可结果,有时也会遭到“质疑”。

三、正确把握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努力方向

(一)要牢牢把握扩大民主的重要取向。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好扩大民主的要求,从机制上保证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党员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有序参与。同时,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同时包含量和质两方面的要求,不能简单把扩大党员群众的参与范围等同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员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将适合党员群众表达自身意愿的方式方法以及正确集中他们意愿的科学做法,以党内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用制度规定来保障保护党员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正当权利和积极性,保障和体现党员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意愿表达“质”的要求。另外,还要看到,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渐进过程,要认真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再形成制度”的工作方法,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把扩大民主的速度与党员群众的适应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扩大民主的时机和速度,审慎考虑制度的合理性、适度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体现既积极又稳妥的要求。

(二)要努力实现重点环节的创新。解决当前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突出问题是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重点环节。实现重点环节的突破,要遵循人才测评的一般规律,吸收借鉴当代人力资源测评技术的最新成果,同时准确把握和体现党政人才的特点。这些重点环节包括:围绕评价对象与评价主体的关联度,科学界定参与评价的权利主体范围,增强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围绕提高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认知度,积极发挥评价责任主体作用,研究采取以组织途径推介评价对象信息的方式方法;围绕贯彻党的干部标准和用人导向,研究确定区别不同职位的具体履职标准,提高评价认可标准的可把握程度;围绕全方位了解掌握评价对象表现情况的要求,体现信息化社会的时代特征,建立动态的覆盖面广的评价信息采集路径;围绕保障各层次评价主体权益的要求,研究确定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并形成相应的制度规定,等等。

认可范文篇3

一、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即人化”,文化的形成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创造着人,文化也是化人。文化一经形成,其各方面因素会凝固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发展成独特的文化传统,积淀在创造某一文化形态的主体的深层结构之中。而且,这一文化模式或传统,还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和社会形式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打上烙印。总之,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言行举止都要借助于文化符号来不断获得展示、丰富和深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当文化作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外部条件存在时,我们称其为文化环境。在每一个现实的人所处的时空格局中,都积存着由前人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资源。这一文化资源所营造的文化环境既是构筑人的认识能力的知识基础,又影响着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体和客体处在内在结构的两极,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思想信息的者,而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则是思想信息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作为受教育者,客体是在不断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思想结构的,所以,社会的文化环境构成客体形成思想结构的直接凭据,给客体接受思想教育以极大的影响[1](P104-105)。

文化以其内在性、微观性、渗透性的机理性图式弥散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文化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状况。从文化环境发挥作用的性质来说,存在着促进和阻碍作用两个不同的方向。一般说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绝大多少人的利益和愿望,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一切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意识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着干扰和阻碍作用。从文化环境发挥作用的内容来看,则存在着多样化的取向。受教育者理想追求上的多层次、价值取向上的多样性等,都会对文化环境在作用方向上带来多维的影响。总之,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应有文化的视野和文化的眼光,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整个文化环境中来思考,通过对文化环境的净化、优化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消费,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P17。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借助文化的力量,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挑战

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种文化生态构成一个互动的文化体系,即多元文化。这里所谓“多元”意味着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不可否认,在我国现实的文化环境中,主流文化是科学的、大众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时要看到,各种消极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也在起作用。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仍然有深刻的社会影响。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市场活动中出现和存在的东西,并不都是积极、健康、合理的,也有错误、丑恶的东西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而西方敌对势力乘我对外开放之机,千方百计以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进行渗透和腐蚀,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我们已经进入文化多元时代,多元价值取向导致绝对价值的消失,个人价值的相对化,从而引发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社会整合度的下降。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1.多元文化传播下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当代中国已经走出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一统的思想封闭与僵化,处在色彩斑斓的文化万花筒之中。作为社会思想发展动态的晴雨表,大学对文化的变迁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在多元文化交汇中,当代大学生走出了思想的封闭与僵化,体验着文化的色彩斑斓所带来的新奇。与此同时,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价值选择时产生了种种困惑。西方文化价值观借助于精美的外部包装和所宣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认同产生了一种强势挤压。西方一些政客和学者炮制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打着非党性、和平共处、趋同论的大旗,唱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混合经济论”、“政治多元化论”和“文化接轨论”的论调,试图消除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原则界限。在“非意识形态化”的炒作中,西方文化以软实力的方式行使着潜移默化的功效,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严重侵蚀和冲击。甚至于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表现出对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和认同危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心存疑虑,信心不够。在一些是非问题上常常表现出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在淡化意识形态的同时,却在极力推销西方意识形态。在今天,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借助于强大的经济、科技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加紧进行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从而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2.消费文化境遇下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危机。在全球化进程中,大众文化正历史性地演变成全球文化的主导形式;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市场机制的操纵,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工业成为一种发展潮流。消费文化以“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的名义颠覆了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之间的区隔,以高度的可视性日益赢得大学生们的青睐。于是乎,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美国好莱坞大片深得大学生的追捧。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宗旨就是新潮时尚。而消费主义文化本身就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炮制的一种意识形态,它使得人们沉湎于感官享受。在对消费的新奇与刺激的体验中,人们逐渐接受了消费主义的一套规则,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消费文化中,人们迷恋于消费物的外表,将注意力集中于它的物质性和感性特点,缺乏对日常事物的经验性的参照。这种快餐式的消费文化成为一种霸权文化,一些大学生屈从于这一文化时尚,沉迷于柔软化、低俗化、趣味化的娱乐洪流之中,成为缺乏思想深度、丧失价值追求和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在文化增殖与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大学生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和多变。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在是非善恶的辨别上出现了价值标准的模糊与混乱。在衡量人的价值与意义时,自觉不自觉地以金钱与物质作为标准,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

3.多元文化激荡下的文化认同危机。当今时代,西方文化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文明冲突论等,通过网络、媒体和经贸往来、学术交流等方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涌入中国。在古今中外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许多大学生文化角色混杂,在文化认同上出现了危机。多元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却造成在多元文化的选择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反思而丧失自主性。一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漠视民族的传统文化,淡化民族归属感。在传统的民族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全面向西方看齐,导致西方文化在大学生中盛行。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西方化就等于现代化,西方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出现了文化消费的崇洋心理,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盲目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面对中西文化碰撞时,一些大学生不顾中国国情,热衷于以西方话语体系来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信,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认同和依赖。因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解决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文化认同危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4.网络文化泛滥孳生的社会交往危机。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日益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网络文化以其快捷、多元和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色很快博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渐渐忽视思考,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放弃追问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它的直接化、形象化倾向会导致他们用‘看’而不是用‘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3]同时,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它以其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向网民展示出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自由、平等的交往满足感。而虚拟世界与现实的反差又会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令他们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完美性,使其原有的社会认知不断模糊,甚至产生猜疑。这“必然会使人产生去社会化倾向,导致人们正常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并带来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3],并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三、在改善文化环境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

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现实境遇中生存价值归属的自我确定,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一种承认,体现了一种与多元论和多样性相对立的统一性原则。在多元文化境遇中,多元化必然挑战主流价值,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问题凸现。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各种文化思潮构成“一元”与“多样”的矛盾统一的整体。历史和现实都已然表明,每个国家的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面对多元、多变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寻求最大共识。在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各种积极思想文化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文化环境是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特别需要通过提升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以文化认同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不足。

1.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事实表明,社会变动越是剧烈和深刻,思想越是个性化和多样性,越要保持指导思想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在多元文化境遇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一元主导,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所谓一元主导,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尽管文化呈现出多元态势,但主流文化只能有一个,不能有多个。“主流文化是以政治合法性进行证明为旨归的,它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宣教功能的发挥。社会文化发展使得一套普遍有效的价值规范得以确立,从而保证一种有效的群体认同,使得政治权力在民众中获得一种广泛信仰和支持。”[4]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融民族性、世界性与时代性于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在大是大非面前,主流文化绝不能退缩,或含混不清,该提倡什么,该反对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必须牢牢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始终高扬引导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也才能有力地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和侵蚀”[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标尺。

2.兼容并蓄,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6](P382)失掉了民族文化,就等于失掉了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失掉了自我,就失掉了一切。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7](P752)。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互动,我们不能简单地回到过去,更不能完全地认同西方,而应该兼容并蓄,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良资源,借鉴西方文明中的先进文化因子,构筑中华民族现时代的精神家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大学生认清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不断丰富自身的民族文化底蕴,培养起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中华民族这一“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有深刻的认同。用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引领大学生思想前行,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认可范文篇4

1.对于保研、考研的朋友来说,论文是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对于打算保研的朋友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是保研的前提条件。没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保研将是一句空话。因为导师最喜欢的学生就是科研型的学生,能够帮助自己做各种课题,成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得力助手。所以,如果在本科、研究生阶段有一定数量的学术,将为自己进入硕士、博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研究生复试中占尽优势。

2.对于准备就业的朋友来说,论文是其增加就业竞争力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学术论文则恰恰是一个学术创新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的朋友跟那些两手空空的朋友相比,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3.对于打算出国的朋友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有利于自己申请到更好的学校。出国留学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国外的高校也是良莠不齐的。发表一定量的学术论文,可以证明自己是具有以上能力的!国外的教授也很乐意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所以,无论是为取得外国教授的好感也好,还是为申请到一流的学校也好,其实就是一种高额回报的智力投资。

认可范文篇5

一、全面认识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丰富内涵

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是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运用党政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检测与认定的整个过程的内在规定。这一机制包括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两部分。

(一)构成要素

1.主体要素。即党政人才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才工作决定》,第6页)因此,权利主体是指与认可对象相关联的党内外群众;责任主体是组织实施党政人才评价认可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即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

2.对象要素。即可列入评价认可范围的人员。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或拟担任公务员序列领导职务的其他人员,均是相应认可主体的评价认可对象。

3.标准要素。即实施党政人才评价认可的标准依据。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和业绩、发展潜力、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基本标准。根据不同时期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用人导向变化,评价认可的具体标准呈现相应变化。

4.路径要素。即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表达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的途径、方式。评价认可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干部考察、干部考核等;评价认可的主要方式包括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决定和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公示以及日常监督等。

5.制度要素。即上述各要素的内在规定以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代金平、何宏兵:《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机制的若干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第30页)

(二)运行机理

上述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它们的交互作用形成4个动态系统:

1.前期准备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需要,及时研究提出评价认可党政人才的前期预案。包括明确评价认可的具体标准,界定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和评价对象,选择适合的评价认可路径,研究采取实施评价认可的保障措施,等等。

2.信息采集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按照确定的评价认可路径,组织相关权利主体对认可对象表述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同时收集、汇总这些表述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的评价信息。

3.结果确定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对各种途径收集到的评价认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核实,依据评价认可标准研究提出认可结果,并将结果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公示。

4.机制保障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提供保证机制运行的条件,并及时处置违规行为。此外,相关责任主体还要根据权利主体、评价对象以及外在条件的变化,及时研究改进认可机制中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以确保认可机制的先进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当前党政人才评价认可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围绕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探索扩大干部工作中民主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政人才认可机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党政人才认可机制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两“质疑”、一“降低”:一是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遭“质疑”。有的评价对象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拉票”,以致在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中出现“利益票”、“人情票”。二是确定认可结果的方式方法的科学性遭“质疑”。有的责任主体在确定认可结果时存在“唯票取人”或“唯责任主体意愿取人”的倾向。三是有的评价认可结果公信度“降低”。上述两个“质疑”直接降低了部分干部群众对评价认可结果的信任度。这些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暴露出目前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不健全和不完善的环节。这些不健全和不完善的环节可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一)评价主体范围的宽泛化与评价主体全方位了解评价对象信息的要求不适应。评价主体全方位了解评价对象的情况是有效表达评价认可意愿的基本前提条件。评价认可机制的关键环节是参与评价权利主体范围的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评价对象过于宽泛,如规定凡符合某种条件的干部均在评价认可之列,一次推荐认可的范围可能有几十或上百人;有时评价对象又过于局限,如符合年龄条件的女干部,有的地方仅局限于一、二人。但无论何种情况,在确定参与评价主体范围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扩大的趋势和“一刀切”模式,参与评价的部分权利主体与评价对象的关联度较低,有的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情况了解不多或根本不了解,直接造成部分评价认可信息失真,以致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有时遭“质疑”。

(二)评价认可标准的抽象化与评价主体认知能力的现状不适应。根据职位要求制定明确具体的评价认可标准,是提高评价认可信息质量的又一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事先给定的评价认可标准过于原则、笼统和抽象,难以据此全面准确衡量评价对象履行职责和德才表现等情况,加之参与评价者由于自身阅历和知识水平不尽相同,有的与评价对象关联度不高,这样势必影响到评价认可信息的准确性,以致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有时遭“质疑”。

(三)采集评价信息路径的单一化与综合评价认可对象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的评价认可机制是建立在多渠道、多方式采集评价对象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的。信息采集路径的完备性决定了信息采集的综合性,进而决定认可结果的公正性。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采集的信息,有时成为评价认可的主要或者唯一依据,而干部考察和考核中获取的信息,没能与日常干部监督、后备干部管理以及党委和组织部门平时掌握的信息有效衔接。这样,以相对单一的信息渠道采集到信息为主要或唯一依据得出的认可结果,有时会不可避免地遭“质疑”。

(四)确定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的非制度化与认可结果确定系统科学性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的评价认可机制要求对采集到的各层次评价信息按照评价主体关联度不同确定不同的权重,并依此权重得出综合评价信息和评价认可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同一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在不同的评价过程中往往占有不同的权重,以致出现所谓的“唯票取人”或“唯责任主体意愿取人”的现象。由于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确定非制度化因素得出的认可结果,有时也会遭到“质疑”。

三、正确把握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努力方向

(一)要牢牢把握扩大民主的重要取向。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好扩大民主的要求,从机制上保证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党员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有序参与。同时,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同时包含量和质两方面的要求,不能简单把扩大党员群众的参与范围等同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员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将适合党员群众表达自身意愿的方式方法以及正确集中他们意愿的科学做法,以党内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用制度规定来保障保护党员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正当权利和积极性,保障和体现党员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意愿表达“质”的要求。另外,还要看到,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渐进过程,要认真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再形成制度”的工作方法,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把扩大民主的速度与党员群众的适应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扩大民主的时机和速度,审慎考虑制度的合理性、适度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体现既积极又稳妥的要求。

(二)要努力实现重点环节的创新。解决当前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突出问题是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重点环节。实现重点环节的突破,要遵循人才测评的一般规律,吸收借鉴当代人力资源测评技术的最新成果,同时准确把握和体现党政人才的特点。这些重点环节包括:围绕评价对象与评价主体的关联度,科学界定参与评价的权利主体范围,增强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围绕提高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认知度,积极发挥评价责任主体作用,研究采取以组织途径推介评价对象信息的方式方法;围绕贯彻党的干部标准和用人导向,研究确定区别不同职位的具体履职标准,提高评价认可标准的可把握程度;围绕全方位了解掌握评价对象表现情况的要求,体现信息化社会的时代特征,建立动态的覆盖面广的评价信息采集路径;围绕保障各层次评价主体权益的要求,研究确定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并形成相应的制度规定,等等。

认可范文篇6

一、全面认识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丰富内涵

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是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运用党政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检测与认定的整个过程的内在规定。这一机制包括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两部分。

(一)构成要素

1.主体要素。即党政人才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才工作决定》,第6页)因此,权利主体是指与认可对象相关联的党内外群众;责任主体是组织实施党政人才评价认可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即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

2.对象要素。即可列入评价认可范围的人员。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或拟担任公务员序列领导职务的其他人员,均是相应认可主体的评价认可对象。

3.标准要素。即实施党政人才评价认可的标准依据。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和业绩、发展潜力、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基本标准。根据不同时期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用人导向变化,评价认可的具体标准呈现相应变化。

4.路径要素。即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表达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的途径、方式。评价认可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干部考察、干部考核等;评价认可的主要方式包括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决定和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公示以及日常监督等。

5.制度要素。即上述各要素的内在规定以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代金平、何宏兵:《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机制的若干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第30页)

(二)运行机理

上述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它们的交互作用形成4个动态系统:

1.前期准备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需要,及时研究提出评价认可党政人才的前期预案。包括明确评价认可的具体标准,界定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和评价对象,选择适合的评价认可路径,研究采取实施评价认可的保障措施,等等。

2.信息采集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按照确定的评价认可路径,组织相关权利主体对认可对象表述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同时收集、汇总这些表述评价意见和认可意愿的评价信息。

3.结果确定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对各种途径收集到的评价认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核实,依据评价认可标准研究提出认可结果,并将结果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公示。

4.机制保障系统。实施评价认可的责任主体提供保证机制运行的条件,并及时处置违规行为。此外,相关责任主体还要根据权利主体、评价对象以及外在条件的变化,及时研究改进认可机制中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以确保认可机制的先进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当前党政人才评价认可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围绕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探索扩大干部工作中民主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政人才认可机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党政人才认可机制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两“质疑”、一“降低”:一是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遭“质疑”。有的评价对象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拉票”,以致在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中出现“利益票”、“人情票”。二是确定认可结果的方式方法的科学性遭“质疑”。有的责任主体在确定认可结果时存在“唯票取人”或“唯责任主体意愿取人”的倾向。三是有的评价认可结果公信度“降低”。上述两个“质疑”直接降低了部分干部群众对评价认可结果的信任度。这些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暴露出目前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不健全和不完善的环节。这些不健全和不完善的环节可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一)评价主体范围的宽泛化与评价主体全方位了解评价对象信息的要求不适应。评价主体全方位了解评价对象的情况是有效表达评价认可意愿的基本前提条件。评价认可机制的关键环节是参与评价权利主体范围的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评价对象过于宽泛,如规定凡符合某种条件的干部均在评价认可之列,一次推荐认可的范围可能有几十或上百人;有时评价对象又过于局限,如符合年龄条件的女干部,有的地方仅局限于一、二人。但无论何种情况,在确定参与评价主体范围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扩大的趋势和“一刀切”模式,参与评价的部分权利主体与评价对象的关联度较低,有的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情况了解不多或根本不了解,直接造成部分评价认可信息失真,以致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有时遭“质疑”。

(二)评价认可标准的抽象化与评价主体认知能力的现状不适应。根据职位要求制定明确具体的评价认可标准,是提高评价认可信息质量的又一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事先给定的评价认可标准过于原则、笼统和抽象,难以据此全面准确衡量评价对象履行职责和德才表现等情况,加之参与评价者由于自身阅历和知识水平不尽相同,有的与评价对象关联度不高,这样势必影响到评价认可信息的准确性,以致评价认可信息的真实度有时遭“质疑”。

(三)采集评价信息路径的单一化与综合评价认可对象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的评价认可机制是建立在多渠道、多方式采集评价对象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的。信息采集路径的完备性决定了信息采集的综合性,进而决定认可结果的公正性。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采集的信息,有时成为评价认可的主要或者唯一依据,而干部考察和考核中获取的信息,没能与日常干部监督、后备干部管理以及党委和组织部门平时掌握的信息有效衔接。这样,以相对单一的信息渠道采集到信息为主要或唯一依据得出的认可结果,有时会不可避免地遭“质疑”。

(四)确定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的非制度化与认可结果确定系统科学性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的评价认可机制要求对采集到的各层次评价信息按照评价主体关联度不同确定不同的权重,并依此权重得出综合评价信息和评价认可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同一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在不同的评价过程中往往占有不同的权重,以致出现所谓的“唯票取人”或“唯责任主体意愿取人”的现象。由于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确定非制度化因素得出的认可结果,有时也会遭到“质疑”。

三、正确把握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努力方向

(一)要牢牢把握扩大民主的重要取向。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好扩大民主的要求,从机制上保证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党员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有序参与。同时,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同时包含量和质两方面的要求,不能简单把扩大党员群众的参与范围等同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员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将适合党员群众表达自身意愿的方式方法以及正确集中他们意愿的科学做法,以党内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用制度规定来保障保护党员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正当权利和积极性,保障和体现党员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意愿表达“质”的要求。另外,还要看到,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渐进过程,要认真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再形成制度”的工作方法,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把扩大民主的速度与党员群众的适应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扩大民主的时机和速度,审慎考虑制度的合理性、适度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体现既积极又稳妥的要求。

(二)要努力实现重点环节的创新。解决当前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突出问题是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重点环节。实现重点环节的突破,要遵循人才测评的一般规律,吸收借鉴当代人力资源测评技术的最新成果,同时准确把握和体现党政人才的特点。这些重点环节包括:围绕评价对象与评价主体的关联度,科学界定参与评价的权利主体范围,增强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围绕提高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认知度,积极发挥评价责任主体作用,研究采取以组织途径推介评价对象信息的方式方法;围绕贯彻党的干部标准和用人导向,研究确定区别不同职位的具体履职标准,提高评价认可标准的可把握程度;围绕全方位了解掌握评价对象表现情况的要求,体现信息化社会的时代特征,建立动态的覆盖面广的评价信息采集路径;围绕保障各层次评价主体权益的要求,研究确定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各层次评价信息权重,并形成相应的制度规定,等等。

认可范文篇7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认证认可条例》,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认证认可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区认证认可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严密、执法有力、公正高效的认证认可行政执法体制,形成长效的认证认可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夯实认证认可工作的技术基础,加强认证认可从业队伍的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认证认可有效性、加强服务性、增强科学性、树立权威性。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全部获证;质量性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总数年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其中:节能、环保产品认证总数年增长率15%以上,实验室依法获得资质认定;认证从业人员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审核员比例明显提高。

(一)强化认证认可的基础作用,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在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基础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要发挥市场准入制度作用,切实把涉及生命、健康、安全、卫生、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纳入认证范围。管理体系认证要对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持续稳定的作用更加显著。加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特别是要加大对关系食品安全和国计民生产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监管,加强实验室能力验证。规范信息安全认证检测市场,推进信息安全产品的产业发展。

(二)强化认证认可技术作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针对我区产业特点,大力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动环境友好型产品认证;推动森林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相关领域认证试点工作。积极开展节水、节能、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

(三)强化证认可技术支撑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推动认证制度在农业领域广泛运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水平;推动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推动农业生产与国际接轨;组织开展绿色市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强化对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和监督;通过推动实施具有食品防护功能的HACCP监管体系,降低出口企业成本,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积极贡献。

(四)发挥认证认可的创新引领作用,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向政府、公共组织和现代服务业延伸,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升级;引导认证机构开展市场调研,挖掘中小企业及消费者对服务的关注点;大力发展体育服务、旅游服务等服务认证,促进服务业规范和服务质量提高。

(五)发挥认证认可提供信任证明的优势,服务社会诚信建设。

利用认证认可所具有的科学、规范、透明的标准、程序和体系运行模式,在认证认可行业中开展诚信建设。强化全行业的诚信意识,完善对认证及相关企业、获证企业的诚信评价机制和信息机制,建立失信企业、从业机构和人员“黑名单”制度,严厉惩处失信行为。充分发挥认证认可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行业自律、机构之间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促进诚信。加强社会对行业诚信等方面的监督,以行业诚信影响和带动社会诚信的确立。

(六)发挥认证认可对外交流作用,促进海峡两岸认证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台之间交流交往密切的优势,通过学(协)会、同业公会等行业组织开展讲学、互访、学术研讨等活动,加强台在认证技术和方法研究、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我区台资企业提供认证技术服务,扶持台资企业健康发展。推进台认证证书互认,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台认证事业的共同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加大认证优惠扶持。在已推行国家节水、节能、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制度的基础上,区政府在采购、财税减免等方面对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友好型产品认证、推动森林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给予政策扶持。

(二)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创新完善认证监管机制,加强监管措施,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执法力度。既要重视认证过程,更要重视认证结果与有效性的保持。建立认证结果的质量和行政监管责任可追溯体系。完善认证有效性行政监管机制。建立认证机构信息报备制度、获证企业分类管理工作机制,建立获证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认证结果监督抽查机制。建立获证企业的巡查制度,建立认证活动行政监督制度,依法处理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获证企业或产品。依法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与认证有关的认证咨询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认证、认证咨询人员从业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认证结果的监督管理。

(三)加强保障能力。组织开展认证认可法律法规、执法监管和认证认可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认证监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对认证监管机构、编制、经费给以支持,切实增强认证执法和监管保障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好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实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审批。要建立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认证及相关机构、相关行业与认监委的信息采集、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满足认证监管部门的执法需求和社会对认证认可的信息要求。要加强“检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促进政务公开和检测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认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政府认证认可工作责任制,把认证认可工作纳入政府节能减排等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责任落实,大力推进工作认证认可工作。建立“区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认证认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经贸、科技、财政、交通、卫生、环保、统计、质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市质监局直属一分局为牵头单位。协调和落实本地区的认证工作。

(二)加强协作配合。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省认证认可工作。质监部门要加强对认证认可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提升认证认可工作水平。区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认证认可工作,在资金扶持和奖励政策上予以落实。经贸、建设、交通、卫生、环保等部门要做好本行业的认证监管工作。

认可范文篇8

“言”,指演讲者的语言、声调。演讲是否能吸引听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善于运用语言。在语言使用上要注意通俗明白、朴实易懂,不宜过于含蓄;要多用大众化口语和精辟短句,避免复杂长句;要消灭语言上的病句和生编硬套之词,杜绝使用专业术语和方言土语,要力求讲普通话;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听众听起来才生动活泼,亲切感人。此外,“言”也要求演讲者在准备演讲稿时需注意:一是开头要引人入胜,吸引听众,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结尾应简洁有力,最好引用诗文名句、诙谐幽默之语或以号召性鼓动性的话收尾,使听众产生余音绕梁之感。

“表”,指演讲者的面部表情。罗曼·罗兰说:“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脸上的神气总是心灵最真的反映。感染听众的不只是来自演讲的内容,演讲者的精神状态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演讲者要根据演讲目的、情节和内容,自然地变化欢笑、悲伤、爱慕、厌恶等神态,以感染听众。所以说演讲的内容再精彩,如果表情总缺乏自信,老是萎萎缩缩,演讲就欠缺说服力。黄老师还提到,控制脸部表情的方法主要有两点:演讲时不可垂头,一垂头就让人产生丧气之感,而且若视线不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还有就是在演说时适当放慢语速,这样有利于舒缓面部表情。

“姿”,指演讲者的动作、姿态。演讲时姿态要端庄、自然、富有亲切感。演讲动作之妙,贵在有意蕴和内涵,否则,尽管你手舞足蹈、慷慨激昂,听者却漠然置之、无动于衷。此外,在演讲中动作不宜过多,在台上演说,最忌时时摩拳擦掌、扼腕挥臂,要静中寓动、以静制动、动静相交,用质朴、谦逊、幽默的行为动作去传神。想要增强讲话的力度和气势,首先,演讲者自己要富有激情,精神抖擞、生气勃勃,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感染听众;其次,手势动作要果断有力,干脆利落,给人以坚毅豪迈的气势。公务员之家

“情”,指演讲者的情感,即要真实、真诚。“感人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演讲者只有触动听众的情感和思想,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要时刻注意与听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一方面,要根据演讲内容的发展,自然流露情感;另一方面,则要有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要情真意切,通过强烈的感染和吸引力去打动听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认可范文篇9

一、扩大认证认可影响,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

1.加大认证认可宣传力度。围绕世界认可日、有机宣传周等重要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站、QQ群、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作用,拓展宣传渠道,加强认证认可活动报道。建立健全信息宣传网络,加强舆情监测,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积极向上级和媒体报送我市认证监管工作动态信息,提高全社会对认证认可工作的认知度。

2.加强认证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监管方式和服务举措,树立优良政风行风,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监管。加强对县级局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认证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公正廉洁的认证监管队伍。

3.促进认证认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坚持分类巡查制度,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强化认证认可在政府质量考核工作中的应用。联合发改委推行低碳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推动有机产品认证规模大、自然环境优越的县(区)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努力推行系列绿色低碳认证认定,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严格资质认定监督管理,规范检验检测服务市场

4.严格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审批。做好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及评审准则的宣贯工作,指导检验检测机构按照资质认定新要求进行管理体系文件换版。切实做好资质认定变更事项,严格按照资质认定变更备案要求,简化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间,推动审批工作规范高效。

5.加强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监管。加强资质认定获证检验检测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配合做好获证实验室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资质认定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实验室保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促进检验检测机构努力提升检测水平。

6.切实做好检验检测统计工作。依据认监委和省局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报表填报指导工作,严格数据审核把关,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市资质认定的实验室数据统计工作。

三、创新认证监管方式,提升认证认可有效性

7.健全认证监管机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认证认可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积极探索认证监管创新,推行点面结合的认证监管措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加强对CCC产品、有机产品等高风险产品的监督检查。

认可范文篇10

关键词:乳制品;实验室;认可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为了能够证明其运作能力,出具有效结果的要求,从根本上深化国际互认机制,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要依据ISO/IEC17025:2017《GeneralRequirementsfortheCompetenceofTestingandCalibrationLaboratories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简称《准则》)构建管理机制。现阶段,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大多存在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不完善的弊病,一般体现在管理机制系统性、可操作性差等方面。为了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问题,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浅析乳制品实验室认可管理机制的构建作为切入点,对实验室建立的基本原则、管理机制的策划等方面予以探究。

1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建立的基本原则

1.1明确实验室的法律地位。依据《准则》,实验室应为法律实体或法律实体中被明确界定的一部分,该实体对实验室活动承担法律责任。在法律角度上,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的法律地位有两种情况:一是实验室自身即为一个独立法人单位,在国家相关政府系统根据相应的法律设立、登记、注册,进而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具有明确的法律身份,因此,其法律地位具有较强的明确性,可以单独担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实验室并非为独立法人单位,而是特定母体组织构架中的一个分支,在此状态下,母体组织一定是一个独立法人单位,这样才可能为实验室肩负起应有的法律责任,同时,母体构架独立法人单位的代表人需要正式书面授权,予以从事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活动。1.2构建匹配于认可准则要。求的检测试验质量机制依据实验室认可条件要求,实验室一定要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出台的认可准则,拟定实验室质量机制。依据《准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明确质量体系。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下述两点:一是管理标准包括组织,质量机制,文件控制,外部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选择,要求、标书以及合同评审,对客户的服务,不匹配检测工作的控制,调整、改进措施,记录的控制,内部审核及评审;二是技术标准包括相关工作者,设施与环境条件,检测模式与技术的确认,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设备控制,测量溯源性,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抽样,检测样品的处理,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及报告。

2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管理机制的策划

2.1构建领导小组与相关工作组。领导小组与相关工作组的构建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构建最高管理人员为组长,质量负责人为副组长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设立领导小组,其主要任务是为体系构建整体规划,出台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根据职能部门予以质量职能的划分;第二层次是构建由各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工作班子,由质量与计划部门领导牵头,其任务是根据机制出台的整体规划,具体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与相关工作组的成立为机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只有领导予以足够的重视,实验室管理机制的策划和构建才能趋于稳定;若未予以必要的重视,甚至闭门造车,则会直接导致管理机制出现综合性问题。2.2明确实验室认可申请项目。首次申请认可的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在明确申请项目时切勿盲目地大范围申请,要根据本单位的检测能力,明确申请认可的项目,同时客户需求也是重要依据。在明确申请项目后,需要根据认可的领域代码,分类表查找所申请的项目类别,进而明确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说明。2.3组织全员培训。对CNAS-CL01的深刻认知是策划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先决条件,亦为编写管理机制文件的基础。因此要对实验室所有工作者包括实验室认可工作小组的工作者予以全面培训,掌握认可《准则》对实验室的相关要求。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说明是对认可准则在专业要求方面的完善,亦为实验室构建管理机制和申请认可的凭证。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的检测项目主要涉及化学与微生物领域,其应用说明主要包括CNAS-CL01-A0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和CNAS-CL01-A002: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实验室要根据应用说明类的相应要求,策划实验室的机制文件。实验室的质量手册应覆盖应用说明中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实验室运行专业领域的具体要求。2.4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申请认可的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若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无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则母体法人需要通过书面授权书,授权实验室的最高管理人员,在业务行文、签订合同、计划管理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授权书要确定其享有的财产分配与处置权,使二级法人在具有相应自主权的先决条件下进行检测活动及质量管理,履行其应有的法律义务。实验室需具备完善的组织构架,除了专业的检测室外还要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承担管理职责。通常组织构架的设立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核心原则是任何一个要素都要有专人管,专人负责。同时,还要明确实验室的质量负责人与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是管理机制构建、实施的主要因子,由与最高管理人员直接接触的人员担任,需要有明确的责任与权力维护管理机制;技术负责人需要由本实验室权威的技术人员担任,并负责供应所需的资源。

3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为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检测实验室提供了认可管理机制的构建方法与途径,明确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系统性、严密性。在准备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时,可以较快地完成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保障牛、羊乳及其加工制品实验室能够证明其运作能力,并达到出具有效检测结果的要求。其他专业的实验室在悉心研究本领域的要求后,也可参照本文方法策划建立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科技成就“工业厨房”天津春发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建立首家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12):89.

[2]张建春,汪万起.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特种防护服装检测实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及计量认证现场评审[J].中国劳动防护用品,1999(1):51.

[3]王耀.肉制品和乳制品中致病菌检测技术体系建立及李氏菌分型鉴定与溯源研究:[博士论文][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