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普教育十篇

时间:2024-01-02 17:55:21

中医药科普教育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1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具有丰厚中华文化底蕴,是我国历代自然科学、哲学、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中医药的科普,可以提高民众对中医药的认识与了解,促进民众运用中医药进行自我保健和疾病预防,增强民众对伪中医的辨别能力。特别是对青少年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不但可以加深青少年对中医药的认识,提高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更可以培养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中医药学也是一门基于实践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应用才能使其得以不断发展,对青少年开展中医药科普,培养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是中医药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普及尤其要从青少年抓起,这是振兴我国科技事业的基础性措施。”为了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中医药科普当从青少年抓起。

2如何开展青少年中医药科普

2.1甄选科普内容,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中医药科普必须姓“中”,首先要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中医、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防病治病的特点,使青少年对中医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笔者遇到过许多中小学学生将小说、影视作品中由作者臆想出来的事物与中医药混为一谈,例如大还丹、点穴等。其次要让青少年了解掌握正确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现在许多如“刘太医“”林光常”“张悟本”之类的“专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不实的中医药知识,将中医药科普变成自己赚钱的工具。最后要注意宣传内容的科学性,中医药学中有许多至今还未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和一些现在还存在争议的则不适合进行科普教育。

2.2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中医药博物馆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青少年参观博物馆。开展参观前教育,使青少年对博物馆有大概的认识与了解,布置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博物馆,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讲解时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提高青少年参观时的兴趣。还可以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由青少年来担任讲解员,给他们更多时间来接触中医药,同时也可以锻炼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除了开展馆内活动外,中医药博物馆也可以和学校互动,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科普教育活动。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展校本课程,将与中医药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中医药科普融入学校日常教育中。组织对中医药有兴趣的同学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夏令营、考察等活动,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去药用植物园采药;去药房了解中药配方、包药;去药厂参观药物生产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医药的兴趣。随着网络技术的改善和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可以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科普方式逐步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原本只限于用文字表述的中医药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变成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影像于一体的数字科普作品,使青少年能更直观形象地学习了解中医药知识。通过网络,青少年也能随时随地利用这些数字科普作品来学习中医药知识,打破了时间与地域上的限制。

3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展科普活动实践案例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2

关键词: 中医药博物馆 数字科普 发展前景

一、数字科普渐成趋势

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网络了解信息,并将大量业余时间交给网络时,科普毫无疑问地翻开了新的一页。数字化的时代,科普必将面临数字化。数字科普是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科技知识,向社会进行广泛传播并实现互动的过程,也是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科普教育的过程[1]。

高校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博物馆行业中的一支重要队伍,具备展品的收藏、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对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与教育的三大功能。中医药学内涵丰富,具有博大精深的科学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的结晶。中医药博物馆作为“传承民族医药文化”的载体,是进行中医药文化保存、研究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尤其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促进中医药教学科研和对外教学科研和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2]所以通过中医药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可以增进人们对中医药的理解与认识,推动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促进人们树立科学的健康概念和正确的保健意识,弘扬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化。

反观现阶段高校中医药博物馆的科普发展情况,对可以看出在对科普功能的实现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高校博物馆的馆藏展示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开发不足。相比社会上的博物馆,许多高校中医药博物馆都是由原来的标本室、陈列室发展扩充而来的,展品类型往往具有学科专业性和单一性的特点,尤其是中医药博物馆,集中于传统中医药的文物收藏品不胜枚举,但展示的内容较为单一、陈旧,一个博物馆的展品再好,长期不变也会让观众感觉没有新鲜感,自然“回头客”就少了。而且还有大量的文物藏在仓库未被展现出来,资源利用率很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其次,高校博物馆与社会缺乏有效的沟通,不少高校博物馆都位于校园深处,主要服务于学校的教师与学生,部分还是封闭性展出,未对社会开放,外界社会不能及时获悉博物馆资源的信息,致使资源白白浪费。而高博科普人员主动对外宣传及科普教育的积极性与力度还不够,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宝贵的文化资源孤芳自赏。

二、数字科普的形式及优势

数字科普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有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的广泛应用。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多媒体技术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宣传外,还使用音频、视频、动画,甚至3D动画、虚拟现实、模拟仿真等多种形式传播知识,激发人们对展品内涵的想象发挥,从科普教育角度讲展品可以传达出更多的信息与内容,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知识与灵感。成功的多媒体是观众在忽视其技术背后得到的感官享受,是惊叹在数字世界中迸发出的情感源泉[3]。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数字科普上最成功的应用之一就是多媒体触摸系统。针对中医药类高校博物馆的数字科普首先可以把医药资料、声音、影响等资料,通过数字设备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触摸屏、投影灯设备,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馆内藏品。上海中医药大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触摸屏上的实践是计划建设有互动性和实用性的处方赏析、针灸的沿革、珍贵中药材真伪辨别、海洋药物四个触摸屏。通过触摸屏对中医的详细解说,可以使学习中医学者和对中医文化感兴趣的观众对中医药有更深刻的理解,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数字科普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网络化。对外建设网站,制作主页,利用互联网达到宣传自己和与外界联系进行线上科普教育的功能,在传播知识、文化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扩大了自身的影响。高校内的相关研究人员还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互联网上发表,以利于对该问题感兴趣的用户进行浏览,从而加强国际间学术研究的合作与交流[4]。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字科普,可以达到馆藏文物资源存储方式“双轨并行”的理想效果:在保持馆藏文物资源实体物质形式传统管理方式的同时,还可以将包括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和三维模型等形式的馆藏文物资源转化为数据信息,形成新的馆藏文物资源信息存储方式,即高校博物馆全部馆藏文物资源都能够脱离其物质载体而实现信息内容的集成与再现[5]。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科普系统不仅发挥了传统科普的功能,还弥补了传统科普的许多不足,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真正走出校园,做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三、数字科普的发展前景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瑰宝,并且中医药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对已有五千多年历史,文物遗产与文化底蕴都十分丰厚的中医药学来说,加强中医药博物馆的科普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以此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美国博物馆协会总经理和首席执行官小爱德华・埃博认为,“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把为公众提供教育作为博物馆最主要功能之一。结合现阶段高校中医药博物馆在科普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数字科普,可以有效发挥博物馆的科普功能。一方面,高校中医药博物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许多术语对一般游客来说会有一定的障碍或者枯燥感,通过多媒体等形式的展览宣传,可以在内容上做到深入浅出,既传达专业性的知识又增添几分趣味性。另一方面,那些没有来到博物馆的网民游客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博物馆的科普网站,查询科普知识,网上的科普知识可以涉及不同层次、深度的内容,满足不同需求的网民搜索,许多不方便前去博物馆参观、中医药基础知识水平不同的游客都能自主选择知识学习,这就大大扩展了科普的对象与范围,加强了博物馆与社会外界的联系与沟通,强化了科普的效果。

数字科普时代的到来无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例如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会导致对数字技术的过分依赖,有害垃圾信息日益泛滥,也会出现网络炒作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加强保护,防止丢失损害等问题。

总之,处于数字化时代的高校中医药博物馆数字科普建设方兴未艾,许多工作亟待完善,加强数字科普是当下科普工作者的首要艰巨任务,达到更好地宣传中医药文化、思想,树立优良中医药博物馆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北京数字科普协会.数字科普探究[M].张小林.中国网络科普设施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0-115.

[2]彭丹凤.试谈新形势下高校中医药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9(1):16-17.

[3]罗月琴.多媒体技术在中医药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J].上海文博论丛,2007,(01):57-59.

[4]彭丹凤.试谈新形势下高校中医药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9,(01):16-17.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3

    论文摘要: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国家对医学教育结构调整的要求。催生了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的诞生,一批由高等中医药学校母体分化出来和中等中医药学校升格起来的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正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别。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教育领域,怎样体现它与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区别,核心的问题就是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定位。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拟就此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1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版《国际教育分类标准》(简称isced),我国的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应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按学科类别划分,它又属于中医药学教育。因此,我国的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类别应当概括为:高等教育层次的、中医药学科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 

1. 1人才目标的个性特征 

    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和一般的职业教育及普通中医教育培养目标是有显著区别的。具体体现在教育水平层次、知识能力结构、培养目标指向等方面。 

1.1.1教育水平—高等层次 

    我国职业教育按教育水平,即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知识水平划分为3个层次: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显然是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其教育对象应是接受过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等教育和中专职业教育的学生,根据现行教育制度,学制2一3年的,相似高等专科层次,学制4一5年的相似本科层次。目前在尝试的还有初中毕业后5年制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的主体,在现阶段应是高等专科层次教育。 

1.1.2目标指向—职业人才 

    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向是十分明确的,按isced分类标准应属于“职业准备型”为主的教育类型,它不是一个过渡阶段的“升学预备型”教育,“职业型”是其本质的特征,也是它的培养目标指向。‘“其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从事某个职业和行业、某类职业和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层次学习的学生获得进人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社会对中医药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决定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定位。与普通中医药高等教育相比。它不是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继承型的学科人才,而是培养应用型、操作型的职业人才,其培养目标是直接指向中医药行业及中医药相关行业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是真正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职业分工为目标的。 

1. 1. 3知识能力结构—复合型人才 

    按照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与具体的职业岗位相联系的。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同,但总的来说,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人才应具备3项基本要求:一是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知识和符合全面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二是具备相应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三是具备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和相关岗位群实际工作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这三方面要求的人才,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复合型职业人才。所谓“复合型”是指2个方面:从静态看,它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多元化的,是与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架构不一致的。它是多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能力模块的集合;从动态上看,它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不固定的,是随具体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核心能力(中医药专业知识能力)变动相对较小。而其扩展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则总是在不断改变的。 

1.2人才类型和适当倾城 

    按照职业行为特征.高等中医药职业人才可以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即生产技术型、服务操作型、管理经营型。如以大中药类专业为例,中药制药工艺、制药工程技术、中药资源开发等属于生产技术型,药品检验、药品营销等属于管理经营型。中医药医疗、保健及护理等则多属于服务操作型。这样的划分主要是针对其工作对象不同。反映出“以人为主”(服务型)、“以物为主”(生产型)、“以事为主”(管理型)的不同要求。总的目标都是面向医疗卫生和中医药生产、经营及社会事业的相关行业部门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前沿岗位。除此之外。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还应考虑它的主要服务面向,应当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中医药产业”,以中医药知识技术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保护,以中医药知识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三个面向”和“两个服务”为宗旨,就能突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就能克服.‘重医轻药”、“重医轻护”、‘重治轻防”等错误倾向,使中医药职业人才培养向更加广阔的领域拓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1. 3专业规划的基本原则 

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既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补充,共同构筑一个完整的中医药教育体系,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从本质特征出发,既要坚持自身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又要反映职业教育的要求,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科学和合理地规划专业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人才规格和标准,要从市场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出发,构筑合理的专业体系,要认真研究专业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1.3.1  行业性原则 

    中医药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注意遵循行业性原则,即明确自己服务对象的市场定位,既要跳出传统的行业办学的圈子,又要合理选择自己行业服务的适宜范围,做到有退有进。从发展趋势看,医疗类专业人才将向长学制、高学历、宽口径、厚基础方向发展,主要由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承担培养任务。中医药高职教育在医疗卫生行业内,主要培养医疗辅助人才、医学技术操作人才及护理、药学等医学相关专业人才。为了扩大生存及服务空间,中医药高职教育今后将更多地把重点投向医药生产经营、医用仪器设备制造、医药商品流通、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医药文化、旅游产业、体育运动保健产业以及与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产业。 

1. 3. 2区域性原则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门类,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应当立足于为地方服务,与地方经济、文化密切联系,充分反映自己的地方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紧密联系本地区,为基层服务的作用,为地方培养不仅‘’适用”而且“安心”的人才。在地方和区域性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指导下合理设置专业,安排专业规模。在一定时间内,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对专科层次的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在乡镇及其以下的医疗卫生单位,再过十年二十年都难以实现专科层次人才的普及。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中医药资源和中医药技术相关联的产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在门类、结构和规模数量上有着显著差别,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在专业结构和规模数量上一定要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3.3开放性原则 

    以应用为主,直接服务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应当建立一个灵活、开放的专业体系结构系统,一定要从普通高等中医教育“科学系统性”严格限制中解脱出来,要尝试按照“窄口径、多适应、小批量、多规格”的模式构筑专业和专业体系。“宽口径、厚基础”是“学科型”人才的标准,“窄口径、多适应”是“职业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是它的鲜明特色。以中医针灸专业为例,设置‘针灸推拿应用技术专业”,把它的培养规格从‘针灸医师”降低为‘针灸医师助手”,削减其理论基础,缩小其临床各科相关知识范围,集中培养其针灸推拿技术的运用能力,这样专业知识“口径”变“窄”了,专业技术运用能力增强了,它的“适应性”反而增宽了。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这种以针灸推拿技术为特色的“‘医师助手”可以承担医疗、护理、康复等许多方面的辅助工作,这就是“多适应”。作为一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短学制教育,“小批量、多规格”是紧贴市场需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的客观要求,是灵活、开放的专业体系的又一特征。 

2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确定以后,如何实现目标的要求,需要研究具体的培养形式、培养手段、培养途径、培养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支撑条件,这些涉及到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 

2. 1建立面向职业岗位的模块式课程结构 

    传统的课程结构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新的课程结构应当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基础,建立课程模块结构,搭建复合型知识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包括以主干专业知识为背景的核心课程,以专业相关知识为聚合的延展课程,以及以通用知识为基础的支撑课程,各类课程均按专业培养目标制定限选标准,用课程学分组成有机的、灵活的课程模块,搭建起复合型的知识平台。在专业目标确定的框架下,多方向构筑知识平台,以一个平台对应一个职业岗位,多个平台支撑一个相关职业岗位群,针对职业岗位调整变化的要求,灵活地组装课程模块,搭建复合型知识平台。 

2. 2强化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彻底摒弃“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系统性与应用性的相互关系。从能力本位的要求出发,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应服务于能力的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应服从于培养目标的应用性,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即可,而能力的培养既体现职业教育的目的,又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3种基本能力,即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认知能力即是学习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记忆、分析判断能力,这是第一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掌握了学习能力,就掌握了自己未来的主动权;应用能力即是从事具体的专业技术的动手能力,这是中医高职学生能力结构中的核心部分,直接表现为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行为的运用能力,是反映整体能力水平的标志;综合能力,实际上就是通用能力,是指适应现代社会从事职业工作所应具备的其他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等。 

2. 3加快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 

    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应服从培养目标,围绕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避免两者脱节。实践教学应避免片面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减少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课程,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比重,按照能力目标的要求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验实训课实施性教学计划,建立系统完备的训练考核体系和标准,在校内建立专业实训室、技能考核站,创造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如模拟医院、模拟车间、建设专业实训中心,通过校企合作、院校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改进教学安排,让实践教学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序地展开。 

2. 4探索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实验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验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很好地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新路子。目前国内外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 4. 1“能办本位”的课程改革模式 

    即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目标”组合成相应的“能力课程模块”,按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规律组织实施教学,是着眼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美国加拿大“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法国“能力单元”的教学模式,即是这方面的代表。 

2.4.2教学主体多元化垮养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实际上都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联合培养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学主体,解决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改革培养手段、培养方法和培养途径,使整个培养过程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完成。 

2.4.3学生主体个性化垮养模式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是一种松散、自由的培养形式,充分体现大众化终身教育的思想,将“职业准备”与“升学准备”融合在一起考虑,学校用“学分课程”排列菜单,以修满一定的学时和学分为要求,培养目标无固定的职业指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是一种“准预备型”职业教育。美国的社区学院多采用这种模式。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4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幕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何使高等中医教育传承优秀的中医药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是中医教育学界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时现行中医药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中医药的基础是继承,但是创新才能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中医院校也应担负起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医药学生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统计学、系统论等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学,以便于能够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同时要避免一律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5

[关键词] 药用植物;中医药;应用;基地

[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a)-0152-02

Discussion on the medicinal botanical garden appli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JI Baoyu PEI Lixin CHEN Suiqing

School of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 Medicinal garden of botany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es,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beautify the campus. Over the years, we are always taking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 centre, the practice as mainline, the service as aim for years, and actively make some valid of exploration and reform. The author makes a discussion with persons in the same industry on the application of botanical garden in schools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Medicinal plants;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Base

中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理论独特,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中药发展的一项突出的任务,而药用植物园是收集药用植物的专门场所。药植园作为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承担着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科普等任务,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药用植物园势在必行。

1 中医药特色与药用植物园的关系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药用植物园以其作为教学、科研、科普基地的方式来向人们展示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医药学的博大精深[1],可在大学生中形成争做中医药传人的浓厚氛围,以特色立校、文化铸校。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医林兴盛,名医辈出。我校建立药用植物园还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中医药的热爱之情,让医圣精神薪火相传,把传承医圣医药思想、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打造中原药都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目标。

2 我校药用植物园概况

河南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位于省会郑州市,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 727亩,是河南省省属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用植物园坐落在市中心的东明校区,占地2 000多平米,自20世纪80年代筹建至今已充实药用植物200余种。园内有南北各异的木本、草本、藤本药用植物,其中以河南的道地药材为主,如山茱萸、连翘、金银花、柴胡、丹参、冬凌草、菘蓝、杜仲、桔梗、沙参、银杏、酸枣、薄荷、何首乌、构树、葛根、地黄、天麻、山药、牛膝、茜草、红花、地榆、山楂、、黄芩、天南星、半夏、淫羊藿、白芷、牡丹、芍药、石竹、瞿麦、枸杞、黄精、贯众等。种类几乎涵盖了《药用植物学》教材中所罗列的科属,如菊科、豆科、兰科、薯蓣科、桔梗科、唇形科、石竹科、蔷薇科、十字花科、蓼科、毛茛科、百合科、天南星科、伞形科、鼠李科、小檗科、银杏科、芍药科、石竹科、五加科、茄科、茜草科,是一个身处繁华闹市之中、物种丰富却又极其恬静的药用植物王国。

3 作用

3.1 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药用植物学是我校中药学、中药英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实践和野外实习等教学环节,其中野外实习是巩固和加强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中药学、中药英语专业的学生去实习基地野外实习,但是对于药学、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却没有野外实习计划。任课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批次带到“百草园”鉴定药用植物,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材中、板书上、课件里的药用植物更为直观、真实和立体,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学生也切身体验到“进山探宝”的乐趣,达到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弥补了不能到野外实习的缺憾。

此外,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等专业课程也可以把药用植物园作为第二讲堂,如笔者主讲《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扦插、嫁接、压条、种子繁殖、间套作、确定适宜采收期等教学实验项目都在药用植物园现场操作,改变了学生对以往在实验室中做试验的单调、枯燥、乏味的认识。而制作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和生药学等课程课件中所需的图片都可以在药用植物园中随时、随地拍摄,打破了野外采集、拍摄受季节、地域和经费的限制,还可以跟踪连续拍摄一个药用植物整个的物候期。如金银花,我们可以在课件中展示花蕾期、银花期、金花期、落花期等各个关键时期的植物形态,让学生在对形态学特征认知的同时也对其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植物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远,学好它并不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劲头也倍增。

3.2 提供科研平台

3.2.1 为部级、省部级、校级课题提供田间试验场地 2001年科技部批准正式组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河南)基地。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把发展中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列入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制订出了符合河南省实际的“河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程计划”及“关于河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规划意见”。借此机会,我课题组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中标部级、省部级课题数项,其中笔者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南道地中药材连翘野生抚育研究,就把百草园作为连翘种质资源(实物)库,移种、引种、驯化、种植全国各地的连翘近百个种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组织培养、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和常规育种相结合,提纯复壮优良品种,提高药材的有效成分和抗性,选育适宜无公害栽培的药材新品种,为河南省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学校为鼓励青年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每年专门划拨经费设立“苗圃工程”(校级科研项目)予以资助,为节省经费支出,规范化种植、引种驯化、野生抚育类课题均在百草园内进行,确为理想的试验基地。

3.2.2 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为龙头,积极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在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终审决赛中我校获得了优异成绩,参赛的3件作品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全国校级优秀组织奖。其中三等奖获得者药学院吕晓飞同学的《冬凌草的规范化种植研究》实验过程中的田间管理、盆栽等试验大部分在园内完成,每一个奖项的背后都倾注了老师和同学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奉献教育,服务学生,做学生的好老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在这个小小园内的田间地头得到了最真切的诠释。在全国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上,我校参赛的4件作品又喜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再次获全国校级优秀组织奖。这说明药用植物园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给了大学生展示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舞台。

3.3 美化校园环境,培养人文科学情怀

我校药用植物园力图创造一种新型园林体系,以“天人合一,众生和谐”的思维框架为理论基础,以“园林的外貌、科学的内容、中药的特色”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综合“生态学”、“社会学”、“中医药文化”、“植物分类学”和“园林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使整个药园具有怡养心神、调摄情志的养生之地,师生的后花园。园中建造的中医药文化碑廊与一方幽静的荷塘相辉映,使我们的校园更加静雅,文化氛围更为浓重。闲暇之余漫步在鹅卵石小路上,晨夕之间驻足于园内朗读本草古籍之时,倾听着清脆的蝉语蛙鸣,欣赏着珍贵的奇花异草[2],怀揣着激情的梦想,憧憬着美好的明天,一幅幅和谐的画卷缓缓展开,此情此景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让我们在欣赏自然美和生态美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人文美的渲染。

3.4 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百草园内种植了200余种植物,其中不仅有传统中药(柴胡、山茱萸、山药、板蓝根等),还涵盖了生活中的米(薏苡)面(小麦)油(栝楼、油菜)茶(冬凌草、银杏、金银花、杜仲)等药食同源的植物,也被老百姓所熟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药用植物资源,充分发挥其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

我校内有幼儿园,附近有经三路小学、纬四路小学以及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基于此,我们对幼儿园小朋友、周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药用植物园,并集中安排学科教师或者中药标本馆管理人员给予讲解。考虑到百草园紧邻我校第三附属医院以及延伸百草园的社会服务功能,我们将百草园周边原来的铁栅栏去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开放,来医院诊疗以及住院的患者可以很自由便捷地到百草园中“采撷百草”,看看什么是乌须发、益精血的何首乌;什么是有“国老”之霸名的甘草;什么又是河南的“四大怀药”。因此,我校百草园是进行中药天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教育普及的重要场所[3]。

3.5 充当“花卉”新角色

有的药用植物不仅可以入药,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月季、牡丹、芍药、一品红、一串红、叶子树、虞美人、彩石竹、荷包牡丹、羽衣甘蓝、等,种类之多、形色之美令人惊叹。当学校或院系举行一些大型活动或重要会议时,需要花卉布置会场,校内的药用植物园基本可以满足这一需求[4]。结束活动后还可以重新搬回园内进行管理,以备下次再用,以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这不失为一种低碳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时尚潮流新的方式。

4 讨论

笔者根据药用植物园的应用实践基础,以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药用植物园在中医药院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可得出以下结论:①以药用植物园为中医药院校的前沿阵地,在教学质量的提升、科研平台的搭建、校园环境的美化、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科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②基于目前我校将整体搬迁至新校区,药植园规划面积大幅增加,因此,需建立现代化温室以便更多地引种一些非本土珍奇药用植物;同时为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需求,我们将逐步完善对药植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如在校园网内建立“百草园”电子地图;日常管理(喷、灌、施、排水肥)系统程序化、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赵荣华,罗天诰.药用植物园的建设构思及美学思想[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22(2):49-51.

[2] 黄宝康,秦路平,郑汉臣.药用植物园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1):34-36.

[3] 许再富.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及其发展[J].生物多样性,1996,4(1):52-53.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6

【导语】河北专升本考试频道了解到,河北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考试科目河北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附件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法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生物科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电子信息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服装设计与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工程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高等数学;2. 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土木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口腔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麻醉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医学检验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医学影像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针灸推拿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中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动物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河北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河北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河北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7

【导语】重庆专升本考试频道了解到,重庆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考试科目重庆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附件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法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生物科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电子信息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服装设计与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工程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高等数学;2. 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土木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口腔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麻醉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医学检验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医学影像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针灸推拿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中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动物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重庆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重庆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重庆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8

【导语】山西专升本考试频道了解到,山西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考试科目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附件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法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生物科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电子信息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服装设计与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工程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高等数学;2. 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土木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口腔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麻醉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医学检验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医学影像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针灸推拿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中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动物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山西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山西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山西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9

考试科目重庆渝中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中医药科普教育篇10

考试科目广东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