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概念十篇

时间:2024-01-02 17:47:45

信息化教学概念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34-02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学生学习法则、性质、规律的重要基础,学生对概念掌握得牢固与否,将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然而,概念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灵活、直观、高效的优点,将声、光、像与学生视、听、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氛围,帮助学生了解概念

快乐的情绪、宽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持续地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数学概念之前,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情境中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森林王国里正在举办一场趣味运动会,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赛车比赛,赛场上摆放了形式多样的赛车,有的车轮是圆形的、也有的车轮是椭圆形的、还有的是方形的……看,比赛已经开始了,小兔用的是一号车,车轮是圆形的,小羊用的是二号车,车轮是椭圆形的,小猴用的是三号车,车轮是方形的,这三位选手,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呢?请大家大胆预测。然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演示了比赛的过程,学生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笑得前俯后仰。教师说道:“大家预测得非常好,为什么小兔会成为最后的冠军呢?”学生们认为其他两辆赛车的车轮因为不是圆形的,所以车子在前进过程中就会忽高忽低,而且速度会很慢。教师追问:“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就可以避免这种弊端呢?”学生们发现圆形车轮上的任意一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此时教师引出了圆心的概念,以及半径、直径……

这样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唤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感知概念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疑难之处,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建立数学概念。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的认识》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对时间的认识和区分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认识和区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1小时=60分,1分钟=60秒,在学生的头脑中难以形成清晰的概念,他们的脑海中对这种概念是一片空白,如果教师一味地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必定是一知半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时间概念,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新颖而又儿童化的课件,并巧妙地配上了音乐,触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活泼有趣的画面,时针、分针、秒针走动的“滴答滴答”声,丰富了学生的概念表象,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感受到了分针在钟面上走完一圈,需要1小时,在体验中理解了1分钟有60秒,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概念教学的形式,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完成探索,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促使学生对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凸显知识的实用性、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主动性。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说、做的条件,多让学生合作交流。同时,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不能盲目灌输,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凸显知识的本质,让全体学生实现共识、共享和共进。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出示了教室的地面长9米,宽6米,然后出示问题:“同学们,如果让你画出教室的平面图,你认为应该怎么画才不会走样呢?”学生纷纷动笔,教师故意问道:“你画的图,长是不是9米,宽是不是6米呢?”“不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是怎么画的呢?”有学生汇报:“我画的是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也有学生汇报:“我画的是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教师(充满疑惑地)问:“大家画的都是同一间教室,但这两位同学却画得不一样大,你认为谁的画法才是正确的呢?”此时学生回答:“第1个同学画的长方形,长与宽的9∶6,化简后是3:2;第2个同学画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也是3∶2,所以本质是一致的。”这时,教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没有按3∶2画的平面图,都产生了变形的情况。然后教师在大屏上展示学生画得正确的平面图,教师指着平面图问:“别人看了平面图,就会知道我们教室的形状,但实际的长和宽不知道,你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别人看了以后,也能知道教室实际的长和宽吗?”学生陷入了沉思中。在汇报环节,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①有学生建议直接写上教室的面积是54平方米。②在图上标长是9米、宽是6米。③我写上1厘米等于100米。④注明缩小100倍。⑤注明缩小300倍……此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大屏幕适时揭示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概念的内涵。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将比例尺的概念植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形成了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活学活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是数学概念教学的最高层次,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概念去解决相关问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将概念转化为技能,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训练过程。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2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中国论文网。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同时,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性能,加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从而促使课堂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生成。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设计一题: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3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概念图的诸多理论基础。文章由概念图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双重储存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图式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的基本要义,讨论了概念图从基础理论中获取的多种滋养或支持。文章认为概念图因其理论基础的可靠和丰厚,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支持教学和学习的优势,并获得长足发展。

概念图是用节点表示概念,用连线及连接词表示关系的一种图示方法,又称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或概念地图(concept maps);前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具体过程,后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最后结果。作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Joseph D.Novak,1984),一般认为概念图包括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四个基本要素。Novak所定义的概念是指事件或对象所具有的共通规则性;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交叉连接是针对概念图中不同群集的概念间,找出具有相关联者,用连接线将其连接,并用连接词说明不同群集概念间的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每一个附属概念应比其上层概念更具特殊性、更不一般化,不同群集的概念图可就某一概念实现超链接。故而,概念图被看作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1]。下图是关于思维的概念图:

一、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与概念图

20世纪60年代初期,行为主义理论未能很好地解释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于1962年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人的学习的认知理论,并在次年发表《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一书。奥苏贝尔认为,教学就是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内容对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非任意性的、非字面上的联系,是实质性的联系,而不是牵强附会的或逐字逐句的。

奥苏贝尔认为,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就必须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要尽可能先传授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和概括性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已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此,必须关注下列三种变量:一是学生认知结构中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是否可利用;二是这些观念与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区别的程度如何;三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是否稳定、清晰。奥苏贝尔提出了组织学习的逐渐分化原则(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和整合协调原则(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并设计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组织者一般在授课的开始引入,将所要学习的材料归纳为抽象化、一般化和高度概括化的材料,既可用文字材料呈现,也可用图形材料完成。

概念图的设计和使用,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注意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那些对新学习起固定作用的概念,为有意义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概念图的层级结构属性,以及用适合的关联词来说明不同层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分支之间的横向联系,都充分体现了认知结构的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原则;概念图还通过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统括各种知识的基本原理,从而为新知识提供了一种脚手架,这种功用正是先行组织者所要实现的。

二、双重储存理论与概念图

双重储存理论亦称双重编码理论,由佩维奥(A.Paivio)等于1975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长时记忆有表象和言语两种编码。该理论的提出基于这样的研究结论:具体性文字中的信息,比用抽象性文字传递的信息,学起来更容易一到二倍。长时记忆中有表象和言语两种编码形式,表象系统用表象材料进行信息加工;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的形式进行信息加工。这两个系统都是以不同方式高度组织起来的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一个系统的活动能够引起另一个系统的活动。表象系统以表象代码来贮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构成了非言语思维的表征方式;言语系统以言语代码来贮存言语信息,具有听觉-运动性质。表象编码更适合加工具体的信息;言语编码更适合加工抽象信息;言语编码是有序加工,即把言语单位组织到一定顺序的结构之中;表象编码似乎是空间加工,即把原始的表象组织到复杂的结构中。Paivio认为,这两个系统并不是静止的,而是能转换和控制信息,以满足各类任务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可以互译,言语编码可以通过译码以感性形象再现,表象编码也可用言语形式贮存起来,双重编码理论得到实验证实,已为大多学者所接受[2]。双重储存理论有着较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提供视觉映像,要求学生在阅读每一句子时,在头脑中想象其情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保持的技能。故而,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最好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一段文章之后,想象其情景。

三、认知负荷理论与概念图

信息加工理论通过其他学科使用的方法来勾勒有机体内部的信息流程图,以这种方式研究学习过程的最有成效的成果之一,即是人类加工信息能量有限论。这一论点原是从电话通讯系统模式中产生的,一根电缆在某一时刻只能从事那么多的通讯系统。由此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能量是有限的。Broadbent(1971)认为,一个人在每一时刻只能加工数量有限的信息,如果一组任务的总体要求低于通道能量,那么一个人就能同时完成不止一个任务了。另外,为防止能量有限的通道拥有过多的刺激,惟有成功地通过过滤器的信息,才能被允许进入能量有限的通道。

Waugh和Norman(1965)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储存在槽道里,当槽道被信息全部占据后,新输入的信息就极有可能挤掉最先进入槽道的信息。信息不断输入,这种替换就不断发生,而短时贮存空间始终保持着有限性。Miller认为,每个槽道只能放进一个组块,组块数必须与槽道数吻合,否则,多余的组块进不了短时记忆的有限贮存空间,或者新的组块将替换最先进入槽道的组块。Klatzky(1975)将短时记忆比喻为一个工作台,它包括工作空间和贮存空间,工作台既可以用来贮存各种项目,也可以用来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操作。Miller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所谓组块,就是在记忆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这意味着,如果把一些信息组织成块,就可以大大提高记忆能力。

认知负荷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非常明确,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以减少机械学习。从认知负荷理论来看,概念图对知识的细化与整理缩减了冗余和重复的信息,大大减轻了工作记忆的负荷。同时,概念图将零散的概念组织成一个新的有意义的整体,也就形成了新的组块,这个新的组块的大小比原来的每一个小的组块的信息量都要大很多,从而在工作记忆存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作记忆的信息量,为思维过程的加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图式理论与概念图

图式是将大量的信息组织进一个有意义的系统结构,把表征一块块信息的命题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有一些较大的信息单元。图式就是指明某个概念、技能或事件应该具有的标准式样或应该采取的步骤。图式理论所研究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

图式将信息组织起来,使得人脑中的信息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就像图书馆中的分类目录可以帮助很快找到有关书籍一样,图式可以使人们将有秩序的信息回忆起来。图式有助于编码,因为图式给新学的内容添加了细节,使之变成一个有意义的结构,而且不管编码效果如何,图式都有利于回忆,因为图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提取信息而不是编码。图式还可以突出重要的信息,在学习新材料时,学生一般总试图把信息放进图式的空间里。不太重要的或可以不用的图式元素可以学也可以不学。

从图式理论来看,概念图能够很好地重现学习者的认知图式,能够激发学生更好地、更多地、更快地将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据此,概念图的制作可被理解为建构学习者所观察到的客观现实世界的一种图形表征,成为一种影响和引导学习者元认知的工具。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概念图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两种途径或方式,使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一种个体对现实世界创造性的理解过程,而理解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建构对象作出解释。据此,概念图的图示结构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构建,着重考察学生对哪些概念有误解或理解不完全,或有缺陷,以及学生是如何组织知识和理解知识的[3]。概念图作为一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具,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的概念交互[4]。

概念图正因其理论基础的丰厚和可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支持教学和学习的优势[5]:作为教学工具和教学策略、学习工具和学习策略的应用渐趋成熟(Novak,2002)[6];表现出提高信息加工能力、提高绩效及提升元认知能力等价值。随着概念图研究和实践的深入,研究者正从多个层面推动其更多价值的实现,其工具价值、技能价值、策略价值等还将会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学庆.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2(10):31-34

[2]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张倩苇.概念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导刊,2002(11):25-29

[4]尚卫平,裴纯礼.利用概念图工具促进远程学生有意义学习初探.现代教育技术,2005(5):33-36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4

关键词:概念图;信息技术综合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48-02

一、引言

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公布至今已整整十年,信息技术课程也早已普及到普通高中,部分地区已纳入毕业会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信息素养”可解读为: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纵观十年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只偏重“信息的获取、加工”,而对于“信息的管理、再现”以及对“信息活动进行梳理、评价的能力”相对薄弱。若教师提问“今天的任务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解决吗?几种方法有何不同?哪种方法更高效?”等这类反思性问题,多数学生将束手无措,这更加印证了这一问题。究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对信息的“管理”、“再现”、“梳理”、“评价”等能力,需建立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而在高中生的认识中,“知识体系”这一概念是模糊的、不可见的,因此,也是难以梳理的。

那么,如何令知识体系变得可见,并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呢?这便涉及到“知识可视化”这一概念,即将知识以“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当前,比较常用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概念图(Concept Map)、思维导图(Mind Map)、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s)等,其中,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工具,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不但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能促进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本文即以概念图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信息技术综合活动课中的应用。

二、案例分析

设计工具:概念图制作工具Cmap Tools。

课题: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2章第4节)

1.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基础:本章前三节“信息及其特征”、“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完成本节课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2)认知能力和基础水平: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特别是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牧区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认识能力差异较大,在教学中需均衡这些因素。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活动主题确定关键词,选择信息来源,并能够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获得信息;能够正确评价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适当取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掌握Cmap Tools的基本运用;能够利用Cmap Tools将所学的知识制作成知识网络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合作学习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主题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画出概念图,形成知识网络。

4.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独立操作,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三、案例设计

1.情景导入

五一劳动节快到了,很多同学都想出去游玩。但怎样在3天时间完成高效短途游,并使花费降到最低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详细的计划: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旅行目的、计划、时间、费用等,设计一个2-3天短途旅行计划。

2.陈述任务要求

(1)分析需求,确定旅行目的、装备购置、路线、时间、费用等情况,并用Cmap Tools制作生成概念图1。

(2)用Cmap Tools做详尽计划(如图2),包括整条线路(以天为单位)、每天的行程(时间、地点、景点、食、宿、行)、预计花费(装备购置、食宿、交通、景点门票)等。

(3)分享与评价:说明该计划的设计理由、考虑的因素及将达到的效果;展示小组成果,进行自评与互评。

3.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参考活动过程。

(1)分组:5人一组,选出组长,落实组员分工。

(2)小组讨论:根据小组需求,讨论完成任务所需信息,列出关键词的提纲,并确定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信息。

(3)收集资料:各组员分头根据信息关键词提纲、信息类型,上网查找,以获取相应的信息。

(4)信息评价: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讨论,对资料进行评价、筛选。

(5)完成设计:制定旅行方案,完成图1和图2的制作。

4.评价

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针对各小组作品展开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概念图以及在概念构图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不足,同时,对制作得特别好的概念图给予表扬。

在评价环节,师生的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生选举小组报告人,报告内容为概念构图活动安排、展开及概念图作品。

(2)教师提供评价量表,学生根据量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3)学生完善概念图,并与同学共享概念图。

(4)学生提交概念图作品、评价表。

(5)教师为各小组概念图打分。学生根据反馈继续完善概念图。

四、结束语

从本课例中,我们看到在信息技术综合活动课中应用概念图,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切合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引入概念图后,教学的目标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因为,学生制作概念图的思维过程也就是信息的获取、辨析、选择、组合、利用的过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概念图对于高中生发展学习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具有非凡的功效和价值,可以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Joseph D.Novak&D.B.Gowin, Learing How to Learn, New

York and an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37.

[2] 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04,(8):42-4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5

1.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具备的良好基础

1.1 良好的政策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环境。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全面推进教改的过程中,需要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恢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进而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以有效政策的落实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并突出强调要实现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基础教育抓起,为人才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就具备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2 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发展成熟。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关注的焦点,相关理论研究从深度、广度上都实现了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不仅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同时还是深入到学前儿童音乐、英语等教学领域。在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上,以苏珊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已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借鉴。

1.3 践行教育信息化较早,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下,学前教育事业积极地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于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学习网站的建立,进而构建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这就为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发展过程也说明了学前教育在践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成功的迈开了第一步,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发展成熟。

2.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2.1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对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测查后发现,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范畴的平均通过率仅为55.4%。入学认知准备分为基本概念和综合概念两部分,其中基本概念共65题,包括颜色、数字/计数、量、比较、形状等五个基本认知范畴,被视为入学准备评估的主要评价标准。在我们的测查中,农村学前儿童的平均通过率为65.4%(见图1)。入学认知准备中综合概念共220题,包括空间认知、社会认知、物理认知、数量认知、时序概念等五个综合的认知范畴,被视为入学准备评估的主要评价标准。在这个方面,农村学前儿童的平均通过率仅为45.4%。该结果显示,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儿童综合概念的获得更加值得关注。

2.2 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范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在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获得方面,基本概念的通过率优于综合概念的通过率,其中数字/计数(89.2%)和量(79.3%)这两项的通过率远远高于其他项目,而时序概念、空间认知、物理认知和颜色的通过率则非常低。这个结果可能说明农村学前教育中儿童学习重点的涉及面窄,教育者较多关注儿童计算能力方面的发展而忽略儿童其他认知范畴的学习。

2.3 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与其学前教育经历密切相关。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我们发现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在性别、民族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与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显著相关。我们将农村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分为四种类型:幼儿园三年学前教育经历(简称幼儿园经历)、学前班一年学前教育经历(简称学前班经历)、学前阶段在小学一年级混读经历(简称混读班经历)以及散居在家无学前教育经历(简称无学前教育经历)。研究结果证实,农村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对他们的入学认知准备影响显著,其中具有幼儿园三年学习经历的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最好,其次为具有学前班一年学习经历的儿童,而以学前班名义就读、实际上在小学一年级混读三年的儿童,他们的入学认知准备与无学前教育经历的儿童没有差异,表现最差。

3.区域性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3.1 合理定位学前教育信息化,进而实现其内涵建设。在教育事业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并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针对幼儿身心发育特点,从幼儿的认知特点着手,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而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教育信息化作用。从以上信息化运用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信息化并非教育的核心,而是实施教学的一个环节。在建设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家长的充分支撑,能够通过家庭教育为信息化教育环节的落实提供支撑;第二,幼儿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支撑以及幼儿园管理质量的支撑;第三,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互动与沟通的支撑。

3.2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学前教育资源质的提升。在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进而才能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而这就要求做到:第一,政府要给予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的重视,在政策上要实现有效的扶植,并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落实教育的公益性与普惠性。第二,要集中行业教师、学者等的力量,实现理论实践的相结合,并不断更新充实资料库资源,确保资源的质与量。第三,要积极的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搭建与国外信息共享平台,以通过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第四,要建立关于优质资源评价的机制体制,以确保信息化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67-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储存和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个体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的保证。”[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起点,要求学生把握可迁移的技术文化要素,提升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确定学习方法,通过自我调控来实现学习目标。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

在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量大大增加,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接受社会和时代的挑战,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也是自身发展的基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课堂中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构清晰的概念图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设计微视频教学资源,主题明确,短小精练,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运用集体的智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 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概念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 概念图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技术[2],它包括概念、命题、交叉连接线和层级结构四个要素,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概念图可以清晰地表述出概念之间的关系,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转换。利用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可以实现课程内容的导航和课堂知识的导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起点差异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领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高一年级信息技术的引导课上使用概念图来展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相关技能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和进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概念图呈现教学内容,展示知识分支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讲授“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按照知识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在每个模块中对主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概括。图1是“表格信息的加工”内容的部分概念图。

在课堂教学中,概念图能为教学导航,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护航。在概念图中可以预留空白,让学生自主预习并进行填充;课堂学习后鼓励学生绘制出本节课的知识概念图,完成学习的反思和知识的内化;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意义的构建,把自己或小组合作的成果用概念图表示出来,及时记录下头脑风暴,捕捉学习过程的一个个闪光的灵感。

概念图优化了知识的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带领他们有目的地进入学习,帮助他们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他们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提升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指导学生能学的内容自己学,想学的内容互相学或跟教师学,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画出来,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借助微视频,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微视频是一种特别的教学资源,是通过计算机手段将文本知识进行技术处理,配合同步的讲解和互动,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的一种视频资源。它短小精悍,适合现代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每个知识点,是学生身边的学习指导者。微视频消除了师道尊严和学生的敬畏心理,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在短时间内向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内容,并提供了可操作的交互方式,学习者可以自主地控制学习的进程,也可以反复观看,彻底理解后继续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教学微视频实现因材施教。课前教师准备大量的学习资源并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微视频制作,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传到学习资源平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微视频的观看和学习,由学生自主分析学习内容;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难度的操作练习;参与微视频提供的测验,结合评价结果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微视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

在图像信息的加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微视频资源,包括图像的类型和特点,常见图像处理软件介绍,按主题功能介绍软件的应用等。这些教学微视频不同于普通的软件教程,它融合了原理知识和操作交互。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微视频的主题灵活,比较单一,比如制作贺卡、美图加工、海报、导航图或者平面图的制作等。在微视频中设置有相关的任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阶段性练习的过程中,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实践和思考,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微视频教学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迅速找到最近发展区,利用微视频的辅助功能,完成内容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借助于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 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应以完成课堂与教学目标为己任,在此基础上有限和有效拓展[3]。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掌控、及时跟进。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总会有一些预设方案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观察,注意细节,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准确判断和适时捕捉生成教学资源的时机,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资源[4]。要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机房的网络环境下,许多突然发生的事情是教师无法预知的。比如机器突然掉电、网络中断、程序运行异常、学生的误操作或者一个提问,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这些资源的价值,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利用,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回归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面对学生突然冒出的问题,教师要勇敢地接受挑战。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在某些方面教师不如学生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和学生一起学习,指导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言传身教,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也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珍惜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资源,让信息技术学科充满人文关怀。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不能因为意外而慌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容忍学生犯错误,接受学生的学习差异,分享学生的学习创意。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实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节,对于错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信息习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会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的作品,并主动体会和感悟,从同伴身上学习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别出心裁,教师要及时分享,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运用,体验技术的魅力。

3 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具体的“信息技术”认知为基点,以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习惯,进而实现信息素养的提升[5]。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超越工具的使用,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本质,在学习化社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国庆,杨南应,贾振洋,等.概念图的布局算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5):32-36.

[3]曾庆伟.论课堂教学从预设到生成性机制的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35-37.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7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概念图 概念图阅读策略

引言

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只关注文字内容的讲授, 而忽视非文字的图形表征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近年来,阅读教学强调运用概念图对阅读内容进行可视化概括与呈现。概念图是一种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可视化学习工具。研究表明,高水平的阅读者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在信息时代,概念图已成为帮助学生应对复杂阅读材料的有效学习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概念图阅读策略能力?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学生概念图制作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分析以及针对学生认知负荷的有效教学设计。当前教育界盛行的认知负荷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 Sweller及其同事于上世纪80年代基于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其基本观点如下:

(一) 人类的认知结构包括有限的工作记忆和无限的长期记忆

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通过工作记忆将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存入长期记忆中。工作记忆在处理信息时都要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如果个体需要处理和加工的信息超过其认知资源的总量,就会出现认知超载现象,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二) 学习的本质意味着图式的建构和图式自动化的形成

当知识以完整的形式被学习者理解时,有利于知识图式的形成,进而降低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大量的训练可促进图式自动化的完成,使工作记忆富余出更多的资源加工其他信息。有效的教学应考虑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优化认知负荷,促进图式的建构和图式自动化的形成,提升学习效果。

(三)基于不同的影响因素,认知负荷可分为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三种类型

内在认知负荷与学习内容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有关, 其大小取决于工作记忆中同时被处理的信息数量以及学习者大脑中的认知图式。若学习材料包含的信息量多,元素交互性高,而学习者知识水平有限时,则内在认知负荷较高。外在认知负荷是由教学资源组织不当和教学步骤不合理所引起的认知负荷,由于它会对学习产生干扰,所以应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加以控制。关联认知负荷是学习者在知识图式建构和图式自动化的过程中所投入的认知资源,因其能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故也被称为“有效认知负荷”。

(四)认知负荷因人而异

不同学习者在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以及知识结构水平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三种类型认知负荷的承载方式及能力各不相同。近来的研究强调考虑学习者个体因素对认知负荷的影响。学习者动机影响学生学习的意愿和认知投入的程度,学习者知识水平影响学习者有效认知图式的建构和发展,因而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学习者各种特征和相关需求,提供富有创造性的多样化教学手段,进行适应性教学。

二、概念图与概念图阅读策略

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一个概念图通常由概念、命题、层级结构和交叉连接四要素构成。 命题是两个概念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处在最顶层的是中心概念,往下依次排列的是重要概念、一般概念和实例;交叉连接表示不同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概念图阅读策略是指运用概念图与阅读内容进行深度互动,加深阅读理解和信息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一幅图胜过一千个字”,概念图阅读策略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学习的状态,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inspiration和freemind等计算机软件绘制概念图已变得十分便利。用软件制成的概念图集图文和声音动画于一体,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概念图制作过程中学生所面临的认知负荷分析

概念图制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其主要步骤包括:(一)确立一个中心概念,即主题;(二) 确定关键概念。从阅读材料中挑选出关键概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概念,形成一张“关键概念一览表”,按照概念包容性的大小将其依次排序组合, 初步形成概念的层级结构;(三)添加概念之间的关系词,形成完整命题;(四)在绘制的整张概念图中寻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的交叉连接,突出不同部分概念之间的深层联系,彰显制图者的高端思维;(五)修改概念图,逐步完善知识体系。

概念图制作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评价与创造等一系列复杂的高阶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由于阅读材料的复杂性以及制图经验的不足,学生承受的内在认知负荷较高。由于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制图过程中面临较高的外在认知负荷。同时,学生满足于对课文中字、词、句的实记式学习和篇章的浅层次理解,很少尝试以非线性的概念图表征方式进行深入地学习,其关联认知负荷处于较低水平,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学生的制图困难主要表现在:不能概括要点,常包含太多细节;不能确定概念名称;不能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连接词连接相关概念;概念图结构缺乏整体性和衔接性以及缺乏事先构思习惯和自我监控能力。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小学课程相比,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增多,内容渐深,难度加大,仅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中即可窥见一斑。所有这些,对于还是以形象化感性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挑战。为有效突破这一难题,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取得化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促难懂为易学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较好地理解、把握、接受和巩固,并较为准确地运用数学概念。

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古语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大于一个人的责任心。实践表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求知的内在动力,只有当他们对数学概念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意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以其音、像、形、文等形式构成生动可感的立体化形象,综合作用于初中生的感知器官,形成课堂教学的直观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有效激活数学学习的思维,从而激活数学学习状态。

如在数学轴对称图形概念教学中,有些学生尤其是成绩落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一时难以全部掌握其准确含义,此时如果仅仅依赖于一般的数学图形和教师的语言讲述,肯定难以奏效。对此,笔者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青蛙、蜜蜂、树叶”等具有轴对称图形特点的物体形象,再借助电教媒体技术手段,对其作了形象直观的演示。再辅之以轻音乐的配合,“轴对称”这一抽象而又理性的概念知识被有效地转化为直观记忆。再如,在教学“图形相似”概念时,笔者针对部分学生掌握不准,尤其是难以准确理解“形状相同,大小可以不等”的含义,采取动画设计和幻灯等形式,将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学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组活泼有趣的动画:在保持图形形状不变的前提下,几只可爱的小动物对一组完全相同的图形分别进行了拉扯和挤压,直观演示了“图形相似”这一概念,使学生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强化学生直观认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往往让人难以理解和把握,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在社会生活中根本找不到原型,如果学生掌握得不好,就无法成功运用这些数学概念。对此,教师可以发挥电教媒体的功效和作用,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把眼前的抽象化概念演变为脑海中的形象概念,增强感观认识,强化数学概念的学用效果。

如在关于“直线、线段、射线”三个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制作这样一种宜动宜静的教学课件:先是在屏幕上显示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然后拉紧以曲衬直,以此显示直线就是“直的线”;接着把拉直的线又向外慢慢延长,显示了“延伸”的动态过程,一直拉到屏幕尽头,说明直线是“无限长”的,让学生从中获得“直线无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的数学认识。在教学射线时,可将一端延伸,另一端始终不动,使学生获得“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无限延伸”的认识。在教学“线段”内容时,只需简单演示“把弯曲的线拉直而不能延伸”即能说明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又使得学生对概念理解更准确更深刻。再如,在教学图形中心对称概念时,笔者意识到其中的复杂性,尤其是学生对于“旋转、重合、180度”等重点词汇理解上肯定会存在理解上的困惑。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动画:首先选择两个中心对称图形,通过鼠标操作,让它们沿着一点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180度分别旋转,学生既产生了学习兴趣,加强了对“中心对称”概念的深刻理解,又从中明白了数学概念中的几个重点知识。

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巩固数学概念学习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9

[论文摘要]信息素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开展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信息素质培养的关键一环,可以从学校调整课时,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进行交叉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素质;在讲授课堂知识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举三条途径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资源己与能源、材料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素质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信息社会中信息利用的主要群体,培养跨世纪人才,就必须在学生中加强信息素质(InformationLiteray)教育与培养,以带动全社会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在我国,学生是未来人才的主力军,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就必须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一、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是指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波尔(PaulZurkowski)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最早将信息素质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后又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耳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信息素养是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信息素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人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将不断改变,这必将影响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理解信息等方式。其内涵由最初的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技术、技能到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再转到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的人。

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特征

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将学习到的理论指导和技能,灵活准确高效地应用到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去,并完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使客观事物达到学生主体合目的性、对象性活动的能力。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具有基本技能的熟练操作性特征。学生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较高的心智活动水平,要能用“心”去体察服务对象即时的需求。其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性特征。操作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必经途径,只有通过具体的操作才能解决信息素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的特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必不可少的,对待信息素质教育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加以分析、评判,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在基础理论上要为专业学习、继续学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结构,形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是不断创新的创造性特征。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是完全有必要的,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开展创新活动也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从大量的实用专利、技术发明、管理服务改革的事例分析来看,创造力是应用能力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三、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途径

第一,学校应调整课时,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进行交叉学习。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必须要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最前沿的信息知识和动向,因此学校对于一些无法反映当前最新科技的课程和教材,用与改革相应的、当前或超前的、新的科学技术的教材。让学生们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主流的科学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使其在走上社会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所学的知识依然具有应用价值,这就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生存力。纯理论课程的课时要适当的缩短,让学生了解其基本和知识和动态即可,增加动手能力强、实用性高、同社会联系紧密的课程的课时,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和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并以选修课的形式相应得开设相关专业得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习的适应能力。第二,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前提。首先,信息意识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的效应。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理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其次是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是学生以后走进社会,从事信息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教师应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时刻灌输给学生,结合信息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如计算机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等案例,以及信息化社会伦理规范的内插及其构建等内容进行培养,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再次是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是渗透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和对信息产业的启蒙和憧憬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技术应用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在讲授课堂知识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举。教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课堂理论教学要在基本概念、方法、工具教学引导中要抓好概念的引入、方法的讲解、工具的特点等环节,使学生在概念学习中深入了解概念的含义,清晰的掌握使用方法及工具的特点,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打好基本功。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思考、探讨并将其掌握,归纳其中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逻辑能力。在讲解使用方法时要以学生熟悉的、认同的东西融入到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活式的感官和思维中接受深奥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把旧概念进行复习,让学生能深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又可以加深对使用方法的理解。对于在对学生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有的课程教学中由于实验教多,所以我们在做实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接受情境。实验前要对学生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讨论,从而分析比较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实验要善于发现学生易于出错的地方,注意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且要及时深化、活化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实验中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国庆.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教育概述[J].图书情报工作,1995.6

[2]张新潮.论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之途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4

信息化教学概念篇10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哪个是种概念哪个是属概念?现代教育技术难道不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属概念?一时众说纷纭,使得许多教师、教研人员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从。

逻辑思维规律“概念——判断——推理”还是在左右着人类的大脑。概念混乱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个一个的概念常常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概念不清,判断就会有误;判断有误,必然会影响行为决策,导致行为失误。人们难保事事正确没有失误,但应尽量避免,特别是我们正投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教育科研的时候。

“现代”和“教育”,作为“技术”的限制性定语,明确了“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内涵。“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对这一概念定义的方法也大致如此,虽然还小有争议。

一、必须明确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囊括常规电化教育技术、新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设计技术在内的属概念。

我国著名教授南国农先生曾经作了较好的言简意赅的概括,他指出: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实验工作,“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观念指导下,用三种技术,做两件事情,实现一个目标”。三种技术即“教学设计技术”和“媒体技术”、“媒传技术”;做两件事情是指“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一个目标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这些,都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观念”指导下进行。

而在“媒体技术”和“媒传技术”中,以现今的观点和发展趋势来看,当然主要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但不可能排斥常规的电教媒体技术(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等和相应的软件)。媒传技术,则主要是指信息传输技术,比如计算机网络、无线电视和闭路电视、广播网络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电教媒体的信息展示播放和传输共享技术等。

从以上定义出发,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系统概念,它包括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的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也不是独立于现代教育技术以外的并列概念。

如果从广义的“信息”(含信息编码)及其传递来理解信息技术替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误差好像也不是很大——但这里又缺乏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内涵的限制——那就是“教育”。所以,我们认为,就教育工作而言,“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是比“信息技术”涵盖面更广更全的概念,更具有系统性。(可参见本文末链接的拙作《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必须确立的几个观念

其一,应该相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的系统化功能,应当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和其它门类的工作一样,是有“技术”可言的。现代教育技术由于其涵盖的系统性,由于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具有相对于传统教育技术和以往常规电化教育技术不可替代的优越性。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全面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以计算机(多媒体)及其网络为标志或以现代多种媒体的组合运用(VCD机、功放、视频实物展示台、多媒体数码投影机等)为基本手段的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和媒传技术,能够实现多种类型的信息传递;可以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象,化微观、宏观为可视,可以任意扩大观察空间,可以把社会生活搬上屏幕引进教室;其动听的声响和鲜艳的色彩、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化难为易。这方面的教学实例举不胜举,在本书所选的实例中也有较多体现。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则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学习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以及远程教育中的异地协作学习;而且在学习具体学科课程的同时,学习和运用了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部正在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及探索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上述理念。

新世纪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尽快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其二,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观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教学设计技术”应列为现代教育技术首位。

行成于思。人们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

学习和掌握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确立了现代教育观念,没有硬件条件就会去创造条件。在有些课程改革实验区,他们那儿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但由于领导和老师观念更新较早,他们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工作起步就比较早,取得的成绩就比较显著。

如果我们要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一定就会先进行教学设计(其实我们平时备课写教案也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用什么媒体、用什么软件或制作什么软件、在课堂上何时使用媒体、怎样使用媒体,这都要进行设计。虽然软件的制作和使用离不开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但媒体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们的运用还是要基于教学设计的要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案直接决定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制作水平,设计一旦有误,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再高超,也会满盘皆输。有些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被淘汰,就是因为当时在设计时教育思想和观念缺乏超前意识,现在真的无法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了——但不可否认制作的技术还是挺高超的。还有的教学比赛中,某些课的教学课件制作的技术水平很高,但这节课去没有获奖,令人遗憾,这就是在教学设计上出了问题。

所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观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教学设计技术应列为现代教育技术之首。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就能全方位地考虑,就不会片面地认为掌握了计算机等媒体工具的使用技能就是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

其三,现代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应当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认知工具,而不可成为代替学生思维和提供“标准答案”的展示工具。

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探索过程中,曾经有过这样的倾向:把本应由学生动脑动手探究的问题答案,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探究的任务。这种弊端即便是早期正式出版发行的某些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也普遍存在。另外,从语文教学来讲,有些场景的文学描写,是应该启发学生联想或创造性想象的,如果一味把描写的场景预先展示给学生看,就代替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不利于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培养,而且太具“唯一性”,学生创造的余地也没有了。

怎样使现代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探究未知的工具而非展示答案替代思维的工具,这是我们在软件设计中始终要重视研究的问题。否则,现代教育技术就徒然只剩下“技术”而没有了“教育”,余下也只是从过去的人为灌输演变为“机器灌输”罢了。

其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有点教育经济学的头脑,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产生优化的高效的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它的教育价值所在。但我们必须看到,其投入也是很大的——不论是人力还是财力。

从人力来说,仅以开发一课教材的辅助教学软件来说,一般而言,从设计、修改到制作成功,少则需1—3工作日,复杂的甚至要10来个工作日,这还不包括精益求精的反复修改。如果超文本结构设计不能兼容其他教师的思路和教学个性,它就只能适应设计者的教学,而不能为别的老师所用。这是人力。

从财力来说,仅就一个标准多媒体电化教室的硬件媒体设备和必备的辅助设备建设来算,就需投入资金10万元左右;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投入资金则更为可观。再如,仅多媒体投影机以及与之相连的其它媒体设备,使用一节课的设备损耗费和电费约三四十元不等(保守的计算)。

较多的投入如果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并不吝惜投入。但如果我们投以大量人力物力,换来的却并不是推进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所追求的高质量的教育效果,仅仅是形式上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展示或仅仅为追求某种与教育本身不甚相干的功利,那就是一种浪费,是不可取的。比如:是否每一节课都需要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去上(除了那些已经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得“天衣无缝”的实验以外)?是否每一节课都需要现代媒体?是否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制作教学软件?……教学决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符合教育规律的事情。

其五,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暨课程改革的要求,关键不在于是否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教育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