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概念界定;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12-03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HAO Zhe TIAN Ya-guang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Liaoning 110013)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is the artificial measures of using and transforming nature,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olving the land use problems whi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ches a certain stage.As the current hot topics and new things,som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were fuzzy and indistinct definition.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concept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and its construction were defined.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Key words high-standard farmland;concept definition;connotation;extension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按照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1],2015年我国将建成2 666.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而2020年拟建成5 3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以大规模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工作重点,增强土地资源对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并提出在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时重点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倾斜[2]。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3]。
2012年6月20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4],并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但高标准农田作为新名词新事物,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还存在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诸如: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等,这些问题均亟待作以深入探讨和澄清。为此,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标准农田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1 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界定
对基本概念的严密定义是任何学科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因此,有必要首先澄清有关高标准农田的最基本概念,给予其科学界定。
1.1 高标准农田
1.1.1 农用地、耕地和农田。
(1)农用地。农用地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可见,农用地的范围大于耕地。
(2)耕地。耕地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它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3个二级地类。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hm2左右,人均耕地0.37 hm2;而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1亿hm2,人均耕地0.08 hm2,只占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
(3)农田。目前,对于农田尚未给出准确的定义。就查阅资料来看,农田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2种。狭义的农田就是指耕地[7],中国古代有“已耕者为田”之说,因此农田应为经开垦耕种的土地;广义的农田包括各类农耕生产用地,其范畴应介于耕地和农用地之间。农田分布受水分、温度、土壤、地形等因素制约,尤以水分的影响最大,因此农田多分布在降水量比较充沛或水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年降水量低于250 mm地区农田较少。我国的农田大部分集中在东南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即从大兴安岭起,经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自东北斜贯西南一线的东南部。这些地区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是我国主要农作区。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田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田可分为梯田、坝地、平坝田、冲田、圩田、条田、水田、水浇地、旱地和台地等多种类型。
1.1.2 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
(1)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这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是最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8]。
(2)一般农田。是指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可以用作建设和其他用地,被确定为农业使用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包括:坡度大于25°但未列入生态退耕范围的耕地、泄洪区内的耕地和其他劣质耕地等。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大约为1.2亿hm2,基本农田约为1.13亿hm2左右,其他逾666.67万hm2为一般耕地;而我国粮食主产区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大约占其耕地的95%左右。
1.1.3 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除了与各省市地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有关外,还与其城市化进程等因素有关。鉴于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的高产性要求,高标准农田均属于基本农田的范畴。
1.2 高标准农田建设
1.2.1 中低产田改造。我国耕地中有78.5%的中低产田,其中中产田面积占37.3%,低产田面积占41.2%。在我国传统的土地建设项目中,针对不同土壤的障碍因素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改造好了能长期见效益。改造中低产田的手段主要为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1.2.2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整治后田块更加平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路网林网更加科学便利,田块集中连片程度提高,生产能力增强,耕地质量有所提高[9]。
土地整治历经10余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在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土地整治的目标更加多元化;在内容上,已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内容;在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区域综合型特点更加鲜明;在外延上,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转变,逐步演变为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在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的运用转变[2]。
1.2.3 高标准农田建设。
(1)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氮磷肥力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已有较大改进,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目前靠增加化肥投入量的产量增长已近极限,随之产生的“低、费、污”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已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新一轮核心问题。可见,为继续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靠增加农用化学品和能源投入量的模式是死路一条,只有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藏粮于土,才是建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2]。为解决这种现实困境与潜在隐忧,我国适时提出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提出原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近年来的总趋势是:建设用地的扩张一浪高过一浪,耕地、基本农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盲目攀比,置资源环境问题于不顾;土地产权机制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产权经济机制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参与违法供地,引起部分行业和地区发展失控。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建设用地也呈现“人减地增”的逆向发展趋势,从而对耕地保护造成了一种“双挤”局面。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缓解人地矛盾的最合理途径就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土地整治,从而增加建设用地的流量,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压力,支持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适时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土地整治的一种。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土地整理等方法,对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使农田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如前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建立在以往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应对当前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严峻挑战,提出的高标准土地整治工程。前期中低产田改造和传统土地整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其升华和提升,是土地整治工程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新时期着力打造的亮点。
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界定
随着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开展,需要给“高标准农田建设”界定合乎规律的内涵和外延,一是要求能客观地反映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实践,二是要求能准确地指出新时期下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
2.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目前对“高标准农田”内涵的理解不一,不少实际建设内容仅显露于表象,有的项目其实就是土地平整也被冠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而实际土地质量根本未得到改观。因此,高标准农田的科学内涵必须予以明确。现从以下5个方面界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2.1.1 动态发展过程与系统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与一定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的高标准农田可以这样理解: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科学规划所建设的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产高效,并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农田。高标准农田是科学完备的农田基础设施加先进的管理机制,综合应用农业先进技术为依托的复杂系统工程[10]。
2.1.2 核心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在于耕地地力提高和土壤综合质量提升,有别于以往单纯以增加耕地数量为目标的土地整理模式。目前我国耕地质量问题严重:一是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均,全国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二是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国土壤沙化面积已达15 33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5%,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三是耕地退化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有40%耕地严重退化。因此,提升耕地综合质量,提高农用地等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目标。
2.1.3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2.1.4 创新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点在于高标准,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保证其科技领先,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一流平台。这种创新体现在多方面:以理念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彩色;以管理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量;以技术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效益;以主体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添活力;以考评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保险。
2.1.5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绿化防护、土壤监测等设施完善,使用效率高,适宜机械耕作,便于集约经营,可有效抗御旱涝灾害,确保旱涝保收;二是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符合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支持有机肥积造,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保证土质肥沃,避免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和耕地退化;三是具备节能高效特征,生产成本和灌溉水用量等明显下降,不因提高复种指数而降低土地产出率,不因常年连续耕种而出现年度间的产量大幅波动;四是要能够防御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和防止水土流失,实现田园风光秀美,与自然和谐;五是对农田废弃物、排放物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实现跟踪监测,监控治理效果,提高耕地及水资源使用效率。
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界定思想
科学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区的高标准农田工程,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1 高标准农田界定标准的复杂性。从概念上讲,全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应该是高等级、集中连片的农田。但这种高等级究竟是几等地,由于耕地质量等别区域间的不平衡,在保证一定面积的基础上,各地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也不完全相同,这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成果让耕地有了全国统一、可比的标准。但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针对全国范围制订的,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统一用这个标准来建设高标准农田并不完全适合,必须针对各省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以反映出我国耕地质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决定因素复杂等特征。例如,目前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别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个省份,等别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22个省区。在这种耕地质量国情下,很难一刀切出一个全国通用、对应某个等级的“高标准”。另外,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区域、局部性的耕地资源匹配情况不同,导致耕地质量等级建设难度不同,也会影响各省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结果。
2.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指导思想。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具有完善的排灌系统、肥沃的土壤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便捷的田间道路、适度的农田规模、较高的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界定原则,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协调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主要体现在:经过土地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至少应比整治前至少提升1个质量等别(等别划分据《TD/T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一般来讲,农田每提升1个等级,平均增产粮食1 500~2 250 kg/hm2,生产水平低的农田,增产潜力更大。另外,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高标准农田的农产品产出率和效益率必须高与当地平均水平的40%~50%才属合理。
可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等基础数据,对高标准基本农田里的元素进行检测和评定,查明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和生态地球化学背景等。将“提高1个等级”作为可测定、可考核、可检验的平均标准提出来,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精神。该界定标准虽具可操作性,但过于笼统,具体的质量等级界定应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根据不同省、市、地区土壤特征、农用地类型等分别制定细则,并出台相应的地方行业标准。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外延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就是保证土地建设可持续发展,其外延宽泛,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等层面上,论述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外延。
2.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高标准农田建设,无论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形成的是由水利、土壤、作物、耕作、田间道路、农田林网以及小气候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有综合功能的生态复合系统。该系统以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3.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用高标准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高标准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高标准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高标准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高标准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建设高标准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2.3.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来保证宏观上的有效调控、微观上的协调运作;并需要调动各部门积极性,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很多,相应的科研和设计部门要全面理解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内外相关标准;施工人员也必须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才能担负起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开发任务;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让项目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2.3.4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因地制宜开展有差别化的整治活动。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出台,从国家层面对各环节以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耕作层厚度等诸多要素提出了量化要求。然而,正如“高标准”并非全国通用的绝对标准一样,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一种统筹区域特征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活动。比如,东北平原区应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推行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华南丘陵平原区应注重改善基本农田生态;云贵高原区应将农田整治与陡坡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结合,加强坡耕地整治;黄土高原区应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防治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见,“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更是对农田建设过程的高要求,需要各地从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实施符合当地特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
2.3.5 高标准农田是需要切实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建设项目。以前的土地整治工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项目实施后将土地和固定资产移交给项目区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等管护主体后,整个工程就基本结束了,之后少有问津,这无疑使发挥资金投放效益和工程效益大打折扣。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必须要全面加强工程后期管护:严格界定不同工程的管护主体,做到责任明晰;明确工程产权归属,使受益人、所有人、管护人合一,充分调动群众对于管护工作的积极性;重新审视当前管护经费全部由乡镇、村来承担的局面,考虑将部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跟踪工程管护实效,加强工程管护监管。
3 结语
高标准农田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和新生事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高标准农田及其建设问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深入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4 参考文献
[1] 地球杂志编辑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J].地球,2012(6):12-15.
[2] 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建设4亿亩高标准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7]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5):3-9.
[8] 钟毅,陈超,蒋夙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刊,2012(6):86-87.
篇2
关键词:智库;农业;信息研究
收稿日期:2011-07-20
作者简介:李秀枝(1969―),女,河北怀安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教学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222-04
1 引言
如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加农民福祉,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所在。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十分复杂,特别是在不断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除,新的问题与矛盾又不断显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脆弱,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创新滞后,农民转移就业困难,资源要素流失等瓶颈制约,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使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想使整体农业经济工作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有必要建立农业信息智库,在农业经济不断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从而为农业发展寻求最佳对策,使其在决策过程中确保以上根本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2 农业信息智库的基本概念与任务
智库,又称思想库、脑库或智囊团。其一词来源于英文thinktank,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是指由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对某一问题的信息处理和实地调查,进行研究,从而来为决策者处理某一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与思想的一种研究机构。智库为用户服务,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发挥作用:以广阔的视野从事调查研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认识,提供背景情况,分析估计形势;出谋划策,提出战略、政策、主张、方针和措施,进行预测,开展决策咨询活动;宣传主张,制造舆论,影响决策;沟通各方各派观点,交流看法与信息,讨论并协调政策;智库的主要职能是为决策者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集团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决策出谋策划,提供各类建设与参考意见,致使决策者的决策尽可能地达到最佳。智库主要以提供为基本工作方式,以受托协议为主要服务纽带。因而有别于一般纯学术的理论和应用型研究机构。所以有人将智库比作决策者的外脑,它弥补了决策者在职责与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2.1 智库的特点
(1)其主要形式以政产学研联合研究体制。它沟通与融合了政界、学界和企业界各方面的智力、财力与信息,以解决社会各个方面决策中的重大问题为目标,通过知识的复合、交叉、渗透与升华,提出最优方案,争取获得最佳效益。
(2)注重人才的集体组合,发挥复合智力之长。智库根据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课题的研究需要,尽可能地复合各类专业人才,力求各种学科人才协调一致合理组合。
(3)在组织和研究活动上具有独立性。通过调查研究和现代咨询活动实事求是的客观地给出研究结果,不依服任何单位或个人主张,反对迎合决策者主观旨意的注释性研究。
(4)适应科技革命潮流和社会发展的急剧变迁,从现实出发,望眼未来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未来进行预测,以及相应的决策研究和设计。
(5)内外交流,扩大范围,注重学习,吸纳成果,发展自身,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2 农业信息智库
农业信息智库既是在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一种有序的组织来对当地有关农业的各种问题信息根据需要而进行专题研究,精准地为其服务,为农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研究支持。实现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及劳动生产率,加大信息研究活动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使之信息及知识真正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
(1)为决策者重点解决农业精准施肥、节水灌溉、良种推荐、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等各种适用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提供有效的方案。
(2)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新技术、手段与农业生态集成,在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后,把农民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送到农业领导、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3)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性改造、搞好农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和可行性报告。
(4)通过与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与社会团体的联系,加速农业信息智库的建立以及应用理论研究和制度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在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对农业信息智库认识的基础上,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为农业经济服务的最佳模式,全面为社会农业宏观决策服务。
(5)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多种工作模式的合作与研究成果的相互交流,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要引进先进的研究技术、方法、手段以及资金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促进自我发展。
3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尽管目前我国的农业形势不错,特别是2009年虽然受到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侵袭,但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民生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为我国应对冲击战胜困难赢得了战略主动,提供了基础支撑,做出了贡献。但不能不看到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结构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难、人力资源浪费以及粗放经营没有完全得以改善、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要想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就要在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十分有必要来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有效地来为农业经济提供决策依据,以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3.1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是农村制度建设的有效支撑
要想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要在农村体制改革的环节上取得突破,在农村制度建设上不断创新。而农业信息智库就是以智囊团的作用,用其研究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原则,围绕经营制度、土地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金融制度、城乡经济一体化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遵循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近期与中期和长期政策研究相结合,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期达到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的目的。
3.2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剂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特别需要信息智库在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成为主要农产品的监测预警系统,大力进行市场预测,不断强化其功能,向生产者提供准确的生产导向,以抵御市场风险。在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科技创新,要通过调查研究,拿出适合可行的技术手段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控性,促进节本增效。围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组织社会力量进行研究,结合各项服务内容,探索运用信息研究手段提升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效果,促进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围绕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快重大动物疫情监控与预测、食品安全检测、控制等信息研究系统建设,极大地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
3.3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是农业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具体标志
决策的科学化是指其决策符合客观事实、适应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科学的决策往往又来源于广泛征求大众意见的民主化而得出的。因此,当我们面对当今新技术革命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时,要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的国情,深入了解其本质和运动,并对复杂的农业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多层次考查分析,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来不断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其决策必须科学化与民主化。农业信息智库的建立正是这一进程的具体体现与重要标志。因为智库是利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它是一种知识密集活动,是一种软科学研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决策服务。现代决策系统最重要的两个系统就是信息系统和智囊系统,信息系统为智囊系统提供情报信息资料,而智囊系统为决策系统提供优化方案和咨询报告,则智库就是这两大系统的叠加,是决策的外脑系统,在决策中承担“决策研究”的任务。即主要研究从优选目标到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这就使得农业决策者们在农业经济活动中能够通这种整序的信息流使物资流、能量流、资金流在时间、空间的流量上取得同步协调,农业资源就会被合理地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上。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就一般而言,智库的研究具有独立性,不受行政命令干涉,不受决策者意志影响,完全是按照农业的客观规律办事,是运用专家的集体智力为决策者提供战术与战略的规划、政策、预测等报告。
3.4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是农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
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农业以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种形势的变化必然导致我国农村产生一系列如前所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与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市场之间所产生的矛盾所引起的。所以最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去依靠市场而为。没有了市场,农业结构就无法调整;没有了市场,也难以实现现代化农业;没有了市场,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收入都难以实现。由此可见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是多么的重要。毫无疑问,如果要想真正的把握市场,就必须有市场信息,还必须对其进行精深的研究,以期大力推进农业的市场化与现代化,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信息是市场的灵魂,而市场是农业发展的制高点。无疑作为分散弱质、闭塞落后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最需要的就是信息,而且是经过过滤筛选后的精准信息。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权威性的系统化的信息智库是非常之必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专家的科学预测,最低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才能引导农民真正打开市场这扇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这足以说明农业信息智库是农业走向市场经济最有力的保障。
4 农业信息智库建设路径
农业信息智库的建设应该说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各个环节。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前提下,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因此信息智库的建设首先必须在提高整个社会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意识的基础上,全民参与,形成互动,使得这个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步轨入列。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在农业智库建设上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思想观念落后,现有的信息手段利用不充分,缺少资金和复合型人才,信息研究、咨询服务推广不到位等等。所以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农业信息智库建设应按照如下路径,循序渐进,不断推进农业信息智库的普及与服务效果。
4.1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
从本质上讲,农业是高风险行业,除了市场风险之外还有自然风险。农业信息智库就是可以通过对各种农业信息研究之后提供给使用者,实现有效传递,从而使农业发展的风险大大降低。毋庸置疑,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智库的发展上却不尽人意,以致个人专断、盲目拍板酿成决策的失误时有发生。总理曾指出,“在当前经济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仅依靠经验、靠少数人的智慧是很难做出正确决策的,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009年,以“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为主题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在我国召开,这就像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豁然打开了一扇智者进出的旋转门,使得智慧精英们能够走进决策空间,有了充分表达的话语权。当然这次峰会也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即我国政府对智库的高度重视,并决心推动其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发展难得的机遇,进一步提高对智库的认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尽快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立性强、质量高的官方与民间结合的智库,这样就能在农业决策过程中聚各方贤能达人的合理声音,从而极大地提升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水平,使之决策更加有效,更加准确。来不断强化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加速提升农业软实力,强力把握农业经济命脉,来理性客观地推动农业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另外,目前我国已拉开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国家大规模信息基础建设也为各个产业创造了一次开发的机会,所以农业信息智库建设也要抓住国家经济信息化起步的机遇,以实现信息服务业的新突破。
4.2 集约整合现有信息力量,创建可操作平台
农业信息智库应该说是一个综合性机构,所以它的建设要贯彻联合共建、专通结合的原则,协调各部门之间来共同完成。当然这种联合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一定的组织工作,很快能够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服务平台。要想实现这种可操作性,首先要以农业部门为主,整合农业系统的信息资源和人才,建立一个组织结构松散但研究问题集中的智库,以现有的网络作为平台,面向整个地区服务。其次是要与社会信息机构进行横向联合,建立综合信息智库。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有不少原来从事信息情报服务业的机构,由于体制改革未能真正走向市场,现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所以农业信息部门要主动与其联合,去激活这些信息机构,利用他们雄厚的信息资源来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是要紧紧抓住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社会团体,吸引大量的科研与社会专家参与智库的决策研究,利用他们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以及较高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从而使得科研成果具有无可非议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4.3 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农业信息智库建设是一个社会公益性项目,应该有一定的投入。首先应该要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可先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建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智库建设。涉及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的发展资金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其次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于智库建设项目,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和融资渠道。另外也要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最终要建立健全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主体、高校与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智库的正常运行,保证其研究能力与服务水平。
4.4 广泛吸纳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准的研究队伍
由于智库的性质、任务、对象和功能决定其研究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服务精神。这就需要这些人不仅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知识,还要具有敏锐的嗅觉,高度的洞察力,很强的思维能力和敏捷而明快的判断力。他们是通才,应该既精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建立农业信息智库就应从本系统和社会上招贤纳士,遴选人才,由上述的这种通才型人才来建立一个人才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优化的智囊机构,是一个信息智库具有高水平、高效率服务的基本保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大对现行人才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一致机制、风险吸纳和分担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薪酬、职务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吸引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智库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准的智库研究队伍,来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 锋,若.领导者的外脑――当代西方思想库[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 本刊综述.智库的发展与交流[J].决策与信息,2009(8):30~32.
[3] 王辉耀.中国需要民间智库[J].中国经济信息,201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