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特征十篇

时间:2023-12-26 18:05:59

互联网思维特征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1

“互联网思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刘奇葆指出:“要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借力发展意识,发扬攻坚破难精神,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新认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共识,为此,领导干部要把互联网思维思潮转化为提升为领导力的重要驱动源。

互联网思维科学涵义及主要特征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思维就是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全面审视、系统化的一种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有如下特征:

1.互联网思维追求不断探索创新和改善

互联网运营的特点是一头聚集着引领企业创新的客户需求,另一头是实现这些需求的解决办法。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企业产生很多新的模式、新的产品、新的形态、新的传播方式、新的消费观念、新的体验、新的价值等。这个改善从人们思维意识、思考方式、行为习惯、营销方法上都有体现。如在海尔的空调实验室,技术人员不断探讨研究新型空调及有关设备。近年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里,有关部门每天都有技术改善讨论会,研究用户提出的五花八门的新想法。比如手机丢了,怎么帮我找回;在黑暗中,手机如何直接变成手电筒等。数以千万计的小米用户成了小米研发的外援团,每天大量对手机的需求、意见、建议,都会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的渠道传递给小米,根据不同需求,小米手机的系统每周都会更新,每次更新都会几个甚至十几个功能,这其中有三分之一就是由用户提供的。小米公司这种不厌其烦地时刻追求技术改善、产品卓越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就是互联网思维不断追求探索创新的行为方式。

2.互联网思维追求用户的信任(口碑粉丝)

从苹果到小米,因为粉丝的拥趸,造就了一个个神话。传统企业讲消费者、用户,时下讲粉丝,三种群体看似是一类人,却有不同。消费者是购买者,这类人或许会成为使用者,即最终用户。但也有些人不是用户,如粉丝未必是购买者,但也对产品产生情感,有忠诚度,并愿意与人分享这个品牌。口碑的真谛是超越用户的期望值。粉丝的力量及对产品忠诚度的热情不可小觑,他或许乐于与企业紧密沟通,愿意参与到企业产品创新、营销中来。某种程度上讲,粉丝对产品的这种信任度为企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带来巨大正能量。

3.互联网思维追求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互联网思维,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背景下思考企业发展、产品创新、营销推广,将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圈。很多企业羡慕小米的发展,但是传统企业都是用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路径前行,企业内部是不是协作、开放、分享,内部的沟通、流程是不是冗长繁琐,等级分明、大而全是否反而制约了发展,对用户和对员工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制度化的例行公事?这些是成为一个互联网思维企业要思考的。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没有中心节点,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4.互联网思维追求知识共享信息互动

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本质是让互动变得高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人机交互。互联网思维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想。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互联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和普遍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

5.互联网思维追求注重人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与厚度决定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不开放,就无法获得更多的连接。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经济,提倡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互联网思维给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启迪

1.要转变旧执政理念,不断探索创新领导方式方法

互联网思维强调“不断追求创新”,及时“改善技术与提升服务”,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生存的重要法宝之一。同样,领导干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创新领导方式是应对适应新形势新局面新挑战的重要前提与途径。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转变传统施政观念积极探索领导方式方法与工作思路是各级领导干部活力源泉和立身之魂。领导干部要以互联网思维方式审视自己的工作价值观,要有文化自觉意识,把“我从哪里来?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是干什么”作为新的常态来践行。做好以下转变:一是变官本位为民本位观念,由管理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二是由原来替民众做主、强加于人转变为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智于民、与民众协商;三是由单向政策宣传动员转变为与民众互动交流、获得民众的理解支持;四是由面对问题回避转变为与民众坦诚沟通、共度难关;五是由“暗箱”式决策执政转变为公开、透明、科学决策执政。

2.要把“以人为本”表态文化内化为实际执政行为

互联网思维导引下的“用户至上”,讲究尊重用户、尊重粉丝,提倡交流协商、强调公开透明、民主互动。领导干部要秉持以科学发展为引领,把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真正落实在执政的每个环节,做到五个升华:由单纯重视货币资本的意识向重视人力资本的意识升华,从以物为中心回到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由“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感公益心等升华,使政绩建立在道德层面上;片面追求对自然的索取和征服向建设生态文明回归升华,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伦理精神有机统一意识;由集权管理向科学、尊重民意、扩大民主参与增量升华,从权力官僚至上的管制思想,向法治德治并举的科学善治的思维模式转变,达到政府治理向善治迈进;由简单以GDP论英雄的绩效考评模式向着重塑造公信力及政府质量升华。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2

互联网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问过,其实,它确实是个问题。

当前互联网上女性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表面上看,女性在网上更喜欢社交、购物等等,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而且都是在说女性本身在怎么样。

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说的是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整个互联网。这里的“女性”是一个隐喻,不是指身体意义上的女性,而是“自我”意义上的女性。说的是互联网对自我有什么改变。

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西苏,曾把“男/女”作为最基本的二元对立,用来代表一系列涉及自我的二元对立,如“理性/感性”、“文化/自然”、“可理解的/可感觉的”“中心化的/去中心的”、“一元的/多元的”、“左脑/右脑”等等。

现在一说互联网,想到的多是客体上的变化,如船坚炮利,认为主体没有变化,还是老一套。探讨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意义就在于探索主体的变化。

正如每个人身上都有“左脑/右脑”一样,每个人的自我中,都有一个“男/女”原型。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个原型的结构。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互联网上女所代表的意义,就会豁然在男性身上也同样看到,从而有一种对互联网看山、看水都不一样了的新视角。

互联网与女性主义的内在关联

如果说互联网与女性的关联,是一种表面现象上的关联,那么,互联网与女性主义的关联,则是一种内在关联,是在人的本性上的根本关联。

最近一次遇到这个问题,是在三年前的一个下午,当时我开车刚从二环拐向蓟门桥方向,正与吴伯凡聊互联网。当时我提到,互联网越来越具有感性化特征(强调体验)、反基础主义的特征(强调分布式计算)等等,吴伯凡说,这都是女性主义特征。把我吓了一跳,开车差点走神。吴伯凡向我推荐了拉康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的书。打那以后,我对女性主义就多了一分留意。

依“女性”是按生理性别划分,还是按思想特质划分的不同,女性主义可以分为两大分支。按身体的生理性别来划分的,如女权主义,所有男性自然被排除在外。这是早期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为波伏娃(《第二性》)、西苏和依利加雷。若按思想特质划分,男性也可能被包括在内(例如说一个感性的男人具有女性主义的思想特质)。这是后现代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为拉康、克里斯蒂娃和巴特勒(“酷儿理论”)。

拉康是一个奇怪的例子,他个人站在女权主义的反面,却被他人公推为女性主义。有人认为这代表着女性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否定女权主义的女性主义。从此,女性主义更主要是与自我认同有关,而不再与男女性别相关。克里斯蒂娃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她主张用一种多元流动的“女性特质”概念来取代本质主义的“女人”概念。

拉康和克里斯蒂娃的意图,是要把问题聚焦于主体的自我认同,而不是性别本身。这件事就与互联网具有了极大关系。涉及蒸汽机时代的自我,与互联网时代的自我,有没有、或有什么根本区别。

在蒸汽机时代船坚炮利的技术表象背后,现代性的自我就是笛卡尔说的“我思”(我思故我在);而在互联网时代电脑网络的技术表象背后,后现代性的自我则变成了拉康说的“不思”(我思的反义词,比如理性的反面是感性,意识的反面是潜意识)。

这样一来,西苏原来说的那一堆“男/女”二元关系,就成了“我思(笛卡尔)/不思(拉康)”之间的二元关系,也就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二元关系,或用时下的话说“工业化信息化”的二元关系。

工业化那些父权制的特征,集中表现在笛卡尔理性之中,派生出同质性、一元性、中心化、集中化等等思想特质。女权主义最初把与笛卡尔理性相反的那些感_生特性,例如异质性、多元性、去中心化等,当作女性独有的。与其说是反抗男人,不如说是在反抗笛卡尔,也就是工业化本身。克里斯蒂娃作为拉康的学生,深得老师思想精髓,她指责西苏她们把异质性、多元性、差异性、他异性这些思想特质,仅仅归给生理上的女性,用女性反对男性,没有抓住问题实质。例如伊利格瑞在那篇模仿尼采口气的《看哪这女人?》中说:“但事情明显着,我是女人。谁能认为一个女人长于思辨呢?”好象女人反对我思,是出于生理性别原因。

在后拉康女性主义者看来,实质问题是,女性和男性,都要从我思式的自我(主体性),转向不思式的自我(心物、主客一元化)。不仅女性出于生理原因自然地摆脱笛卡尔理性,男人出于社会的原因也要摆脱笛卡尔理性。因此女性的解放,实际是人类的解放。

而发生这种改变的驱动力量,就是互联网。如果说蒸汽机是现代化的推动力量,互联网就是后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凯尔纳和贝斯特在《后现论》一书中分析道:“后现代对多元性、差异性、他异性、边缘性以及异质性的强调,深深吸引了那些发现他们自己被边缘化、被排斥到理性、真理和客观性声音之外的人。因此,从这一点上讲,后现论作为对现代性和现代话语的一种批判,对女性主义以及别的社会运动非常有利,它为女性主义批判及纲领提供了新的哲学武器”。由此,人们可以理解到,互联网与女性主义的内在关联,远远不是女性上网这么简单,它关系到现代化思想特质的转变。

女性主义者对互联网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最初是从女权主义的立场上,认为互联网会为女性带来虚拟增权(virtual empowerment),有人因此提出网络女权(cyberfeminism)的概念,认为网络可以成为反抗父权体制压迫的工具。在中国,第一本谈互联网的女性化的专著,是上世纪“网络文化丛书”中的半本书。作者是卜卫,她不像我们其他作者一人写一本,而是两位作者不同主题的两本书挤在一本之中,这就是现在看到的《生活在网络中》。卜卫是在中国刚刚接通互联网的第二年就上网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她第一次上网受到的鼓动,就来自这样一种女权主义主张:“妇女要想获得性别平等,就必须学会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记得卜卫当时兴高彩烈地跟我解释,Grrl这个词不是Girl的锴别字,而专指在线女性。用这个词就是要去掉以往女性的那种弱者形象。在书中(实际是书的下篇)卜卫一连用了三个标题:“网络开始女性化”、“网络需要女性化吗”、“谁来女性化网络”。整整十五年后,卜卫当时出的题目,开始变成时髦话题。

“网络开始女性化”

从现代化思想特质的转变这个高度,再回头看女性上网,就具有了一种特别的意义。这个特别的意义就在于,女性不仅像ComScore的研究报告《女性在上网:女性如何影响互联网》说的,喜欢猜谜游戏、搜索、使用移动网络的偏好、视频、社交网络、在线购物等鸡毛蒜皮的事情。女性对互联网的最大影响,在于通过她们的行为,正在改变我们这个时代男人和女人的共同的思想特质。

让我们看看那些以往只被认为是女性特征的东西,如何借助互联网,成为全人类的思想特质。

1)当代思想的体验化

随着互联网发展,体验经济正在兴起。女性可能更适合体验经济。因为相较男性更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更加感性,更长于体验。当男性也加入体验经济时,人类的思想特质,就从理性化,转向了感注化。

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暴跌时,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互联网不够理性(不够“男性”化)造成。但我却与所有人的判断相反,一连写了十多篇文章,认为互联网将向体验经济的方向发展。后来,网上游戏、娱乐、社交的兴起证明这个判断是对的。2004年,我把这些文章,结集为《体验经济――来自变革前沿的报告》一书。记得当年讲演时,我就对听众讲,搞体验经济,女性会有天然优势。我预言体验经济会形成直觉派和理性派两种搞法,前者是女性、艺术家,用感性的直觉去把握用户体验;后者象派恩那样,用数据化的方法一对一把握用户个性特征。

读图时代到来,是互联网体现女性主义特征的一个显著标志。米歇尔在《图像理论》中分析道,按工业化理论(他称之为“一个古代传统”),“语言是人的本质属性”;而“形象是亚人类的媒介”,这些亚人类“包括野人、‘不会说话的’动物、儿童、妇女和大众”。但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解放了形象,也使女性从“亚人类”变为了主流人类。

但是,这不仅意味着女权兴起。读图时代把男性、女性一起卷入进来。读图最夸张的是,在日本,官方每年的白皮书一般都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文字版,一个是漫画版。漫画版的政府白皮书当然不光是给女性看的,日本的男性现在可以在最严肃而理性的政府报告上面,用女性主义的思想特质来进行本质直观了。用不识字的六祖的话说,叫顿悟。就是不经过概念化(男性化)的左脑,用形象思维(女性化)的右脑,直接把握事物。近日,湖南移动的一位客服人员“温暖小辣椒”在新浪微博了一系列“漫画白皮书”,大受网友欢迎。湖南移动公司以“漫画白皮书”的形式将业务内容以“搞笑漫画”的形式告知给移动用户。让人们明白,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

男性不要因为直觉是以往女性的专长而难为情,事实上,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利用直觉洞察进行快速决策,是像拿破仑这样的卓越统帅才具有的思想特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即拿破仑战争艺术总结报告)讲的就是用体验这种女性主义思想特质来指挥战争的艺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克里斯蒂娃发明用“思想特质”这个词来概括女性主义,比那些女权主义者的高明之处:思想特质也适用于男性。

2)互联网的情感化思维

情感化,又是女性公认的思想特质。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陷入奥斯汀《理智与情感》那样的矛盾,玛丽安是理智不足而情感有余;约翰・达什伍德夫妇则是理智有余而情感不足。在生意场上,只有象葛朗台那样的冷血动物才能笑到最后。互联网又一次改变了人类的思想特质,女性主义的情感化思想特质,成为时代新女性和新男性的共同优点。中国互联网的情感化,是从1995年瀛海威的情感小屋开始的。我多次问张树新,当年感动了许多人的ROSE,真的存在吗?她总是笑而不答。这也是只有女性才会想到的美丽传说。

如今在互联网上,情感不再是传说。FACEBOOK就是以爱这种情感作为纽带,而不是以自私这种理智作为纽带,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FACEBOOK和MYSPACE一个上天堂,一个下地狱,区别无非一个是熟人网络,一个是生人网络,而生熟之间的主要区别,就在情感浓度的不同上。而在高情感浓度的地方,女j生总是占上风。Aileen Lee在《为什么妇女统治互联网》中道出其中的数据:女性成为社交网站的主要用户,她们比男性在上面多花了30%的时间,而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者55%是女性。女性占领了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生意场。

这同工业时代形成对照。在巴尔扎克笔下,几乎所有女性都是失意者,因为多愁善感的她们,总是处于生意场的边缘,并因此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物。生意场上的规则,是以自利为中心,排斥利他的规则。生意场是千的世界,而非湿的世界。如今,互联网的未来是湿的。技术上的互联,激活了情感上的互联。女性通过社交,把市场变成了情场。当以爱的力量赚钱,比靠自私赚的钱还多时,任铁打的男人,最冷血的动物,心肠也会变软,也要改变自己的思想特质,主动去寻找智商与情商的平衡。

扎克伯格就是向女性主义的思想特质靠拢的男性,他的商业灵感不是来自巴尔扎克笔下的父系社会,而是来自印第安人的母系社会。他说:

“你知道馈赠型经济吗?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相较于市场经济,这是种非常有趣的非主流经济形式,我拿出一些成果分享给大家,出于感激和表达慷慨之情,人们会回馈给我一些东西。整个文化就建立在这种彼此的馈赠框架下。”他说的就是莫斯发现的母系社会的礼品经济。而礼品经济的要诀,就是中国人都知道,而经济学中从来不讲的一条:礼轻情意重。

当重情意的企业一天天火起来,而无情无义的企业一天天出事时,人心的向背开始发生变化。

3)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思维

中心化思维,是男性思想特质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到帝国主义的“中心-”结构,小到家庭中的一家之主,传统社会凡事都讲围着组织的中心转。女性主义者依利加雷把这一倾向命名为“菲勒斯中心主义”(phallocentrism),它是指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中心控制倾向。而女性和互联网一样,都具有天然的“分布式”特征。依利加雷甚至用女性的性感觉是四周分布而非象男人那样集中于一点这一事实,来说明女性特质中的非中心性、多元性、流动性、开放性、关联性等。

如果我们不象依利加雷那样女权主义的话,就会发现事实的真相在于:中心化是一切机械系统的特征,而去中心化是一切生命系统的特征。女性与去中心化的真正联系,在于她们长期被排斥在男性主导的机械系统活动之外,而与生儿育女等生命系统活动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反过来说,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在去中心化这一方面,更内在的联系在于,互联网正向社会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因此产生出更多的节点之间自组织、自协调的特,生。

阿里巴巴的组织,不再象卓别林《摩登时代》中那种中央控制的机械系统,而更象女性主义倡导的自组织、自协调、去中心、流动而开放的生态系统,尽管马云个人仍然是那样男子汉气概十足。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去中心化这一女性主义特质,并不是通过女性的身体,传导到互联网上,并对互联网加以影响的。因此按女权主义逻辑阐释的女性对互联网的影响,并没有说到点子上。相反,拉康和克里斯蒂娃的逻辑,更顺理成章一些。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由真实、想象和象征三种结构组成。真实代表物理方面,想象代表心理方面,而象征代表符号方面。去中心化对人们(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的思想特质的影响在于,透过想象与真实的心物二元,人们到底把什么样的自我,投射到符号构成的人生大屏幕上。他们正确地解读出,笛卡尔时代那个因为物化而中心化的主体,正被互联网时代因为生态化而去中心化的活的自我所取代。

女性在互联网中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可能出于身体、心理的适应性,而比男人先一步如鱼得水,但这不等于说只有她们才能觉醒。男性也可能顺应潮流,从船坚炮利的幻觉中醒悟过来,改变自己以往固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特质。女性通过自己本能的互联网实践推动了这一过程的出现,不是比仅仅改变自己,更大地改变了世界吗?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3

关键词: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客户细分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移动互联技术不断创新,在不同行业和领域都出现了突破性的应用与发展。近一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就是移动互联技术在金融领域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催生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融通、支付结算、货币发行等。以银行、电商、互联网企业等为发起主体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方兴未艾,掀起了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潮流。

然而,在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浪潮中,精准的目标客户定位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服务业的典型代表,传统金融业务已经经历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的定位变迁,以客户为中心也早已成为线下金融领域竞争的核心要义。当传统金融业务转而通过互联网介质谋求发展,不同名称、各具代表性的创新性互联网产品不断出现,并由最初的“新”逐渐转为“乱”,究其根源,未能准确定位发展中心、一味追求快速出新是造成混乱局面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热度高涨之际,思考其定位与发展问题,未尝不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捷径。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只是介质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无需白手起家、从头做起,而应充分参考与借鉴传统金融业历经上百年发展所积累的经验。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重心经历了从“产品”到“客户”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则应在此基础上谋求创新发展,进一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这一现代化高科技介质,更好地为客户提品与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与服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依托对客户需求的全面收集与深入挖掘,形成精准的、基于需求的客户细分,从而为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服务的配套与跟进等提供可靠依据,进而成为吸引客户的有效手段。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率先精准定位细分客户,将赢得指向明确的发展先机。

在互联网金融当前的发展态势下,涉足其中的各类客户也处于不断摸索与适应的过程中,正在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与方式,一些企业已经通过对细分客户和细分市场的分析与挖掘,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核心竞争力。

一、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兴盛与发展,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领域,都已经展开了面向客户的研究与分析,以支撑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探讨与研究。

国外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已经出现了较为典型的围绕客户要素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客户使用互联网金融渠道及产品时的行为意图(Laran和Lin,2005)、客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渠道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Barati和Mohammadi,2009)、客户接受度技术检测模型(Viehland,2007)、客户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时的体验(Valcourt、Robert和Beaulieu,2005)等方面展开。多数此类研究都支持了互联网金融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创新性意义(Riivari,2005),且应从客户需求的视角人手进行产品及服务的设计与提升的观点。

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跨越式发展,学者们也分别基于不同视角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客户要素展开研究。巴曙松等从客户细分的视角出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研发与营销等环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互动与融合的精准客户匹配的思路。吴晓灵提出以客户细分视角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思路,认为在与传统金融业务竞争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业务存在单笔金额小、整体数量多等特点,应从较为熟悉的客户群体人手,定位熟悉的细分客户市场,从而增强竞争力。刘峰等将客户行为分析融入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中,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客户行为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来继泽在其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研究中引入了客户数据挖掘的理念,运用对通过互联网积累的大量客户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与偏好的思路,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类似的研究揭示并引领了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化、精细化与体系化的研究趋势,也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借鉴。

二、基于需求的客户细分基本思路

随着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推广与普及,数据挖掘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与生俱来的数据优势,具有支持数据挖掘技术的良好应用基础。同时,因互联网金融的介质独特,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主要侧重于信用风险评价等方面,在客户细分方面的应用探索还比较少。

基于需求的客户细分(如图1所示),是围绕互联网金融客户在不同层面上(如产品、营销、流程、渠道、售后、结算、金融与非金融等方面的需求)的诉求而展开的深入分析、分类与挖掘,基于需求的异同界定不同客群的边界,针对不同客户群的无差异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旨在通过指向精准的产品与服务实现不同客户全方位需求的满足,实现对客户的吸引、粘合与持续性保留;同时,结合盈利性分析,定位能够带来更多价值的目标客户群,围绕这些客户群的实际需求研发、配套对应的产品与服务,实现客户细分与需求挖掘的交互提升,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一定规模的数据基础,基于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客户细分所需的数据一方面来自于线上交易数据、线上行为数据的收集,日常数据的充分积累能够为数据挖掘提供良好的支持,此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存量客户的日常交易行为,对存量客户的细分与差异化维护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持。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不会仅仅停留在存量客户的维护上,更多的还是要不断拓展客户、吸引新的客户。因此,产品与服务的研发设计还需定位于大量潜在客户。日常线上交易所积累的存量客户数据就难以满足需要,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数据挖掘所需的数据。此外,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数据购买等形式获得所需数据。后面两种数据来源往往指向性较为明确,对数据挖掘结果的精准性大有裨益。

基于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客户细分主要可以从两个思路入手,即强制性细分和探索性细分。通过这两个思路的分析与研究,在得到不同的客户细分维度体系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不同细分维度下客户的属性特征和需求特征集合。基于需求的探索性客户细分方法与强制性客户细分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在收集客户需求时,细分维度是不确定的,是面向样本客户收集需求后再分析其属性特征;而强制性客户细分方法中,在收集客户需求时,细分维度是已经确定的,是面向特定属性的客户收集需求。在实际业务应用中,需要两种方式配合,建立较为全面的、体系化的客户细分体系。客户细分体系可以直接作为业务部门制定客户差异化维护策略的依据,如业务部门可结合整体发展战略,锁定特定细分客户群体,并结合该群体客户的需求特征进行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以及服务方案的制定等。

三、基于需求的强制性客户细分

基于需求的强制性客户细分的主要思路(如图2所示),即通过对典型客户维度指标进行收集、归类及汇总,选取标志性区分维度(如客户个人属性、行业属性、经营与财务属性、金融消费属性等)作为分析基础,同时对目标客户在产品、营销、流程、渠道、售后、结算、金融与非金融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定位与收集。通过对同一区分维度下的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进行比较,找出需求差异化较为明显的区分维度,并作为典型单一维度抽取出来。

例如,通过对处于不同区域的客户在上述诸方面的需求进行收集、汇总与比较,若发现处于不同区域的客户在产品、营销、结算等一项或几项需求方面的差异化明显,那么区域维度就可以作为典型的单一维度被抽取出来;反之,若不同区域客户在任何需求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化,说明区域维度并非典型细分维度,可不予抽取。

在实际业务应用中,不会仅仅用单一维度指标对客户进行细分,往往会采用多维度指标对客户进行分片、划块,甚至更复杂维度的切分。因此,在单一维度需求分析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交叉维度的需求分析。结合具体业务需要选取要进行交叉的维度,通过对可行交叉维度进行需求差异化分析测试,找到具有明显需求差异化的交叉维度,并作为典型交叉维度抽取出来。通过将抽取出的典型单一维度与典型交叉维度整理汇总,同时对上述维度划分下客户的需求差异进行分析与记录,形成强制性客户细分体系,并通过建立常态化体系优化机制,对强制性客户细分维度体系不断进行完善。

具体业务实践中,客户细分维度是多种多样的,且在不断变化中。由于篇幅限制,本文选取典型资产类客户细分维度为例,对强制性客户细分的思路进行分析。

在实际差异化比较过程中,分布趋势是分析的主要侧重点,如图3所示。两个区域的客户对还款方式的需求除在随借随还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外,在其他方式上的需求分布基本类似,则区域因素在分析产品的还款方式因素时为非典型维度。但因两区域客户在随借随还方式上存在非常明显的需求差异,则应将区域维度作为分析随借随还方式时的典型维度,在实际业务分析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存在此类单一指向维度,也应将其纳入强制性客户细分维度体系中,此类维度往往对客户细分及其应用更具现实意义。在实际操作中所选择的城市类型会更为复杂,但分析方式和结果类似。通过研究发现,区域、行业、资产规模、年销售额、持有产品等因素在基于需求的强制性客户细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在区域与行业、行业、资产规模与持有产品等交叉维度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典型性。

然而,一经建立的强制性客户细分维度体系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客户的消费习惯等行为要素是不断变化的,随时间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原本不是典型细分标准的维度,也可能会变成典型维度;原本属于典型细分标准的维度,也可能会变成非典型维度,这也说明客户细分工作需要不断地优化与调整,通常调整周期为6-12个月。

四、基于需求的探索性客户细分

基于需求的探索性客户细分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选取一定的样本客户,样本客户不应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属性特征,而需能够代表客户全体(如图4所示)。通过问卷等形式收集客户在产品、营销、流程、渠道、售后、结算、金融与非金融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在问卷中通过客户属性问题的设置实现对客户属性的多方面描述。基于样本客户在上述需求方面的偏好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具有相似需求特征的多个客户群体,在对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同时,分析不同客户群体在客户属性特征方面的共性特征,并结合属性特征与需求特征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界定,从而构建探索性客户细分体系。而探索性客户细分体系也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与完善。

本研究以某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依托,抽取800名目标客户,以互联网金融客户对资产类业务的相关需求为例,对互联网金融客户细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通过聚类分析的相关指标发现,样本客户可以被分为五类,结合其属性特征及需求特征将其分别命名为:结算型客户、基础型客户、发展型客户、竞争型客户和综合型客户。

通过分析,各类客户中所占比重最高的就是基础型客户(322人,占比40.25%),其次是发展型客户(254人,占比31.75%),综合型客户(103人,占比12.88%)、竞争型客户(68人,占比8.50%)和结算型客户(53人,占比6.63%)。

通过对五类客户在贷款需求、产品定价需求、产品额度需求、产品还款方式需求、产品期限需求、渠道需求、结算需求和综合需求这八个方面特征的分析(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①结算型客户的贷款需求较弱,因此其在产品额度、还款方式等方面的敏感性不高,但其结算需求非常强,因此其在渠道方面的需求也偏强,但其综合需求较弱;②基础型客户具有很强的贷款需求,对产品定价和产品期限敏感性较强,但对贷款额度和还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不高,同时,此类客户的结算需求很低,综合需求也较低;③发展型客户整体需求较为均衡,具有一定的贷款需求和结算需求,在产品具体要素需求和渠道需求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综合需求较前两类客户有所增加;④竞争型客户具有明显的贷款需求和结算需求,但与发展型客户的最大区别在于对产品定价敏感性不高、对产品期限要求较短,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综合需求,属于典型的优质客户;⑤综合型客户具有中等偏低的贷款需求和中等偏高的结算需求,对产品额度和还款方式要求较高,对产品定价和期限的要求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综合需求。

上述客户的需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属性特征相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偏好多数可以通过对其属性特征的分析来解释。在对五类客户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五类客户在成立年限、资产规模、年销售额、风险水平、互联网金融习惯五个方面的属性特征进行定位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①结算型客户成立年限一般在三年以上,资产规模、年销售额较低,风险水平也较低,此类客户尚不适应互联网金融方式;②基础型客户成立年限相对较短,一般在三年左右,资产规模中等偏低,年销售额处于中等水平,但此类客户的风险水平较高,少量此类客户对互联网金融方式有所涉足;③发展型客户的成立年限一般是三到五年,资产规模、年销售和风险水平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此类客户对互联网金融方式有一定的接触;④竞争型客户的成立年限一般也都在三年以上,资产规模居中,却具有较高的年销售额和相对较低的风险水平,同时对互联网金融方式的接触程度在五类客户中居于首位;⑤综合型客户成立年限较久,一般在七年以上,经营相对稳定,具有相当的资产规模和年销售额,风险水平较低,对互联网金融方式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接受度。

五、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在五类客户中,竞争型客户具有明显的贷款和结算需求、对利率敏感性不高、风险水平适中,属于典型的优质客户;且其对互联网金融接受度较高,占客户构成比例却又较低,因此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属于互联网金融应积极拓展的战略性客户类型。

其次,应重点发展综合型客户,此类客户经营年限长、整体风险低、持有一定数量的闲置资金,有利于结算与理财业务的拓展。同时,此类客户对互联网金融也有较高的接受度,在总体客户构成中占比也相对较低,适合加以拓展。

锁定具体细分客户群体后,应结合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特征进行差异化维护策略的制定,如产品方案的研发设计、渠道方案的拓展设计、营销策略的匹配设计、增值服务的提升设计、投资理财等金融与非金融服务配套设计等,生成指向明确的业务提升方案,形成以客户为中心、对客户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核心竞争优势。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4

关键词:“互联网+”;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80后”逐渐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中流砥柱,“90后”开始厚积薄发,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特征。“00后”即将步入高校,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力量。因“00后”多是独生子女,多受到家庭保护与父母的娇宠,其优越感超级明显,时代特征鲜明。“00后”与“80后”“90后”相比,更加追求潮流,追求自我,同时抗挫折能力较弱,这意味着对“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新的网络时代,高校管理者要依托“互联网+”的强大优势,构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1“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1“00后”大学生思想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00后”这一届准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与社会接触,实践机会也多,他们敢于去想去做,思想成熟的较早。同时,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使得年轻人员有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受年轻创业者的影响,其更加注重金钱的作用,经济意识强,更加懂得综合各种关系,也变得更加务实。

1.200后”大学生思维更加独立,自我意识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改变着传统学生教育模式,教育变得更加的民主。“00后”的这一届准大学生思想更加独立,自我意识强,获取信息与知识能力强,喜欢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理念落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0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

1.3“00后”大学生行为方面假性成熟

因“00后”的这一代人,学习锻炼机会多,对新鲜事物与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表现出超龄的成熟。外在表现得更加成熟,但因其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远远超过“80后”与“90后”,使其独立生存能力变弱,实际上又不是很成熟,依赖心理表现的极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抗挫折能力弱,害怕失败的假性成熟极为突出。

1.4“00后”大学生情感方面浮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00后”这一代人生活在物质生活极具丰富的时代。同时,物质生活的丰富容易让人们产生攀比心加重,使人们变得浮躁。浮躁的社会环境造成“00后”大学生情感方面的浮躁,虚荣心加强,精神世界变得空虚而迷茫。

2“00后”大学生给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带来的挑战

“00后”大学生其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时代特征明显,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极强,个人的主观意识也强,这给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过于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缺乏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不利于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容易造成教育管理主客体之间的矛盾[1]。同时,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用成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学生,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差异性的教育管理,不利于“00后”大学生鲜明个性的发展。再者,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灌输式,采取主客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00后”大学生具有自我需求感强,主动学习能力强,求知欲强的特点,不能达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管理。

3“互联网+”背景下,构建“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教育管理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同时,更是改变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老旧化、被动化、枯燥化等特点),使学生的教育管理更加有特色,教育管理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2]。再者,应用“互联网+”这个新媒体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积极构建学生教育管理新方式、新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管理的时效性。

4“互联网+”背景下,构建“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新途径

4.1正确看待“00后”,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要正确看待“00后”大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特点:思想社会化、思维更加独立、自我意识强、情感方面浮躁等。不能以异样的眼光去批评“00后”,应该改变思维模式,去正确对待“00后”凸显的个性特征。抓住“00后”对网络的挚爱,对网络上学习能力强等特点,以“互联网+”为载体,把线下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转移到线上,开展新模式的教育管理工作。

4.2以网络平台为抓手,因材施教进行学生教育管理

“00后”的大学生其思维活跃(跳动性强)、个性鲜明(亮点突出)、思想差异显著。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以网络平台为抓手,建立差异化的学生管理数据库,数据库记录不同类型的学生思想、行为、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制定不同的教育管理手段,因材施教进行学生教育管理,“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

4.3“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多层次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依托单一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显然是不够。因此,要适应新的形势,依托网络平台的优势资源,构建多层次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新模式。积极发挥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力量,尝试把这些学生组织在网络上建立办公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模式,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4.4依托“互联网+”媒介,强化“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0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抗压与受挫能力弱,其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不能真正教育管理好学生。现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多是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由心理咨询老师或者辅导员等,担任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存在误解,怕到心理中心咨询,会被人看成异样,受到同学的歧视。这使得学生不愿意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这样就达不到帮助学生的效果。根据“00后”学生喜欢从网络上获取知识、聊天交友等习惯,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构建校园网上心理咨询中心,在网上学生与心理咨询老师双方都看不到对方,同时学生在网络上咨询可以有效避免被同学看到的尴尬现象,消除了学生的顾虑,提升了学生心理咨询的效果,强化了“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5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 认知过程 行为特征

    世纪,人类最大的科技成就莫过于计算机发明及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化革命的最新体现,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特别对青少年而言,在为其知识获取、技能掌握、心理沟通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使其心理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依赖等。这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特定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也是受网络特点的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应用,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和使用电脑,并成为网络的主要受益者。但作为具有特定发展特点的青少年,在使用具有特定特点的网络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问题。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影响。

    格拉尼克和拉梅研究发现互联网的自组织的特性可能导致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出现个方面的变化:要素主义思维转向虚幻感;情境化的批判思维技能的发展;体现自我同一性的元认知的出现;思维流畅性增加;效能感的发展(Granic & Iam-ey. )。更为具体地说,由于互联网的使用,以线性的要素主义为特征的现代人的思想模式可能转化为后现代主义的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奥尔森认为,这种转变可能类似于那些在中学阶段由于大量知识的学习而导致的认知过程出现的大量的变化,如抽象思维的发展、普遍道理的学习(Olson, )&#;也有的研究者发现,互联网的时间感、空间感、现实的知觉( peioeption of reality)、自我感( sense of self)会在互联网中发生改变。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行为过程的影响。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会从互联网的使用中受益;但对一部分人而言,当使用变成滥用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就可能会出现病理性的行为问题,如互联网成瘾、互联网依赖等(Hess,)。

    互联网对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交往技能可能产生影响。有人发现互联网成瘾者主要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会交往,而不存在与互联网相关问题的人则使用互联网来保持已有的人际关系(Tong, )。也有的研究表明,网上聊天与发送电子邮件正成为人们认识新朋友的一种非常平常的方式

    而在我国也有不少上网成瘾的报道,尤其中学生由上网所引起的自杀、出走、碎死事件值得引起关注。

    (三)互联网对青少年情绪情感、自我意识的影响。

    互联网使用不仅对人的认知、行为过程有影响,它同时对人的情绪情感以及自我意识有影响作用。

    首先,互联网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斯普劳尔认为互联网这种社会性技术可以给用户以归属感和人性支持(Sproull & Faraj , )。其他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使社会联系增加,让用户感觉舒服与力量感。但是,互联网的使用也会给用户的情绪情感带来消极影响。特克勒发现一些被试因为上网交友而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的产生(Turkle, )。也有的研究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具体地说,他们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过多使用,即使是因为交流而使用互联网,也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幸福感降低。

    其次,互联网使用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大多数的互联网使用者独自使用互联网,“电子化的个体”正在逐步增加。因此,互联网较可能对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人格的倾向性产生影响。

    最后,某些网上活动可能会给具有较好计算机技巧的人赢得尊重与地位,可能对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

    二、应对青少年网络问题的措施 >(一)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的作用与影响。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推广,由于特定发展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并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由于其双刃剑性,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一方面,青少年可利用其下载有用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青少年可能利用其浏览一些非法网站,借以满足其特定的好奇心和心理需求。因此,要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的影响的同时,要客观地把握、评价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要把网络媒体的影响估计过高,也不能估计过低。

   (二)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社会是人类开拓的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由于其短暂性,基本上还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来约束自己,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旧规范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觉察和监督,而不象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来维持。目前出现的一些网络犯罪问题,就是利用了网络规范的不完善性。

    目前我国也认识到了加强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中规定了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的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积极建设教育网络。

    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的健康发展是育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今天我们为青少年创设什么样的网络环境,就决定了明天的青少年的成长状态。因此,借助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青少年教育工作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青少年教育工作网站,就是根据青少年发展的特点,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使综合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青少年网站建设严重滞后,对青少年影响不大,吸引力不强。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如何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应该成为建立青少年网站的首要考虑因素。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通过学习、交友、网上调查、心理咨询、网上竞赛等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从而建立吸引青少年的强势网站,更好地发挥自主阵地的作用。

    (四)加大对青少年上网场所的监督力度,规范网吧经营行为。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6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手段;计算机

一、互联网的显著特征

互联网以及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复杂的技术,广泛的应用性,拥有无限的信息容量,传播速度极快,可以达到即时传播的目的,同时传播面积之大,可以覆盖整个地球,影响具有全域性,互联网对每一个人或者组织甚至是整个国家都有很深的影响。其最主要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归根结底是一门技术、一种方法。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以计算机、网络为首的新技术不断出炉,技术不断创新,不断的推动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影响着教育领域,使其逐步步入信息化领域,同时还激发了不同种类的教育和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得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使得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优化。互联网的运用提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

2.互联网同样是一种思维,互联网同样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创造,是人们对世界不断的思考,对科学不断的思辨,对自然不断的认知而后产生的一种思维模式。于互联网而言,联网具有普遍意义,而不联网具有特殊性。正因如此,互联网世界里,这种积少成多的效果已经影响网络传播的速度及效果。现在网络上的微博等的影响已经将这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人的言行受到一个人的关注,这一个人将其传播出去,影响了十个人,十个人继续传播,将会影响一百个人,就以这样的速度传播,使得一个人的言论影响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人。

3.互联网还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世界,网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知晓世事,应有尽有,互联网就像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一样,我们开始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这种依赖具有双面性。如果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是有利的那么将对我们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相反,如果其传播的是消极的将对我们有害。

二、互联网思维对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尊重互联网时代学生主体性。应该以用户就是上帝的思维模式来搭建起各种服务平台。互联网体现一种人人平等,注重个体价值的精神。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在互联网世界里,个体的价值得到了不断的放大,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个体价值被重新定义,这种变的意义十分重大。现在,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组建成了互联网生态群,而这种群体有自己的思维、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个有智慧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是非常强大的,这些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么制作一种让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站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解决的一大难题。如果这个难题得到良好的解决,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提供一个好的信息平台,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传播和信息反馈速度,同时,学生可以再互联网平台上体现其真实的想法、感受以及生活状态,学生的利益诉求在这里都会得以体现。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更多的关注的就是学生骨干的教育,希望能够通过他们进一步带动其他的群体。但在这个网络时代,则会对每一个个体都加以关注,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显著。

2.利用互联网思维的平台战略,所谓的互联网平台战略就是以互联网为入口,用特殊的服务价值链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而产生闭合的产业链价值。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教育工作这应对学生需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梳理出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就业以及德智体美其他方面的价值关联点,并将这些关联进行有机链接。可以推出一种平台,围绕他们在学校的整个成长过程而展开设计。该平台应注意结合实用性、时尚性以及易用性为一体,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

3.互联网思维的产品应集简约、创新等为一体。在普通的互联网站中,其极致的互联网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样在学生工作中也应做到这一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比较难开展的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就是内容相对较为单调。工作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可以有机结合,那么将事半功倍,想突破这一难题,可以从互联网传播入手,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结束语

互联网的特点主要在于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注重个体言行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尊重和体现互联网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互联网平台战略的利用,创建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简约的一个互联网平台,同时还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更容易让学生介绍,而不是官方的表达方式,使更多学生不再厌烦思想教育,相反被其吸引,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永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7

毫无疑问,互联网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而且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和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战略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凸显了互联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但是在媒体造势和资本追捧下,互联网成为企业转型、个人创业的面子工程,拯救实体经济的万能处方,似乎不向互联网转型就不叫转型,不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就不叫创业。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氛围中,很多企业实施互联网转型,或简单粗暴地开网店,建网络渠道,称之为O2O战略;或不切实际,人云亦云地建互联网平台,脱离了企业发展,并不解决实际问题,反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在过去的一年来,很多传统制造、零售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后,依然没有走出困境,反而可能被电子商务的大量投入拖累业绩,削弱了传统制造业务和实体门店零售;大量怀着拯救实体经济美好愿望的O2O创业企业,因经营不善或者融资不畅而歇业。

另一方面,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在快速发展后呈现的问题也在近期集中爆发,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阿里巴巴平台上肆虐的假货,百度的“魏则西事件”等等。很显然,假货、虚假宣传等侵权、违法违规行为并不依赖于互联网而存在,但是互联网企业向公众广泛提供的虚拟空间和信息服务,扩大了这些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互联网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互联网实质上就是基于TCP/IP协议的信息网络,其开放的特征使之区别于局域网成为世界连接节点最多的信息网络。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变革了人类信息处理的方式,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可以说,互联网是通过信息层面来作用于生产、交换和消费环节,比如帮助控制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消费的信息不对称水平,提高交换效率,减少库存水平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离不开物质基础。因此,实体企业转型决策中,必须要从自身实际问题出发,了解哪些环节和流程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解决和改善,全盘否定实体是不可取的。

而因为短期的泡沫和负面影响,否定互联网也是不可取的。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趋势是不可逆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泛在的互联网对社会经济信息处理能力将更完善和智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全面和深远。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置身于这样的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环境下,互联网化发展是必然选择,不拥抱互联网将意味着被时代淘汰。但拥抱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建官网、开网店,或是复制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等诸多形式层面上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自身实际能力出发,要理解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理解互联网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深层影响,掌握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使企业的思维方式真正实现互联网化,即用互联网思维组织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真正把互联网的信息处理能力融入企业发展中。

互联网思维实际上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开放的,传统的思维只要符合互联网时展规律也同样是互联网思维,比如雷军把引领小米走向成功的互联网思维归结为专注、极致、口碑和快,这其中要诀同样存在于传统企业的成功经验中;互联网思维是多元的,不同行业和专业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生态经济、平台经济、粉丝经济等都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获得成功;互联网思维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人类应用互联网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

尽管互联网思维的外延广阔,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离不开一个基础和一个中心。一个基础就是互联网思维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分享、透明”的精神之上。其开放性、去中心化以及平等性的技术和结构特征共同升华为互联网的精神,这是互联网之所以拥有如此巨量用户的重要原因,而巨量用户产生的需求是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动力。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8

An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ng Library Based on "Internet

Abstract It is the necessary way of combining "Internet +" with libra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ng library. This study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key conception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 and it expounds that "Internet +" acts as the crucial impetus to dri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y.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integrating library, and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solved.

Key words Internet +; library; integrating library; interconnection; smart service

1 引言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快速演变,不仅体现于技术层面,更是引发了经济社会认知模式和思维理念的大转变。2011年,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首次提到了互联网思维,并强调传统产业的发展问题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以此寻求其解决方案[1]。在此背景之下,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率先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并认为在未来,所有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将被互联网所改变。这一理念是对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思维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2-3]。2014年11月,主席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了互联网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4]。随后,在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相关工作部署[5],并在同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并重点提出了“互联网+”的主要发展方向与行动领域[6]。不难发现,国家的大力度、全方位支持,以及业界的大胆探索,极大促进了互联网协同各个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

图书馆作为支持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快速发展的重要服务提供者,面对“互联网+”这一重要思维模式和服务理念的冲击,如何将“互联网+”快速转化为自身发展动力,重新认知用户需求,积极转变服务理念,重组业务流程,改变管理模式,是值得引起图书馆界重点关注和深入探讨的。

2 “互联网+”驱动图书馆转型

2.1 “互联网+”的核心理念与典型特征

目前,对于“互联网+”的内涵界定和应用实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曹国伟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可以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的演变[7]。此外,汪玉凯教授提出,互联网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技术革新,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支撑,加速造就了无所不在的网络,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软件,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及其便捷的获取方式,无所不在的创新。因此,“互联网+=互联网2.0+创新2.0”,其本质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8]。就理解而言,在信息经济环境下,“互联网+”是面向知识社会创新的形态演进,其核心是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对接融合并作用于传统业态,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重组业务流程、重构商业模式等促进传统产业形态的升级,并形成以创新转型为主要模式的新业态。

通过对大量的文献分析和实践调研,笔者发现,“互联网+”通过依托互联网,以泛在联合和深度融合的方式,采用开放、互动、合作的形式,作用于不同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的优化和创新。因此,“互联网+”具有两个典型特征:①泛在联合。又称泛在互联,是“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充分体现。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新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大数据的模式完成各行业之间数据的最大化交换,形成传统行业线上和线下相联合协同的新常态,如互联网与交通、金融、零售业等行业的联合,极大优化了生产结构,提升了供需平衡;②深度融合。又称融合转型,是“产业升级+模式转型”的具体体现。在泛在互联的基础上,传统产业通过行业大数据的不断融合,生产资源的全面整合,服务平台的跨界融合,以此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数据为驱动,以用户为导向,创新服务产品,改进生产方式,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进而升级行业的管理体系、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

由此可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理念和转型模式,对于图书馆的技术、管理和服务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9]。图书馆只有敏锐感知互联网思维,深刻认识“互联网+”的优势,快速适应新的信息环境,重视关键信息技术的引进,才能在社会变革环境中提升自身服务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升级和顺利转型。

2.2 “互联网+”给当前图书馆带来的转变

借助“互联网+”的全新思维与理念,图书馆将成为提升信息资源配置能力,加快信息服务效率,增强科研创新驱动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互联网+”也不断促使着图书馆更加注重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开放融合,以及面向用户体验的智能化服务。

(1)在技术层面上,图书馆应从传统的信息系统技术向新型互联网技术进行转变。传统管理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针对用户资源信息、馆藏资源信息以及馆员服务信息,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采集、存储、组织和管理。这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泛在化信息环境的冲击以及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加速,传统分散式、异构化的信息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多样化用户的信息或知识需求,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化设备等)的发展,使得图书馆为多样化用户推送情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知识服务成为了可能。不难发现,掌上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和复合图书馆等的广泛普及充分证明了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

(2)在管理层面上,图书馆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应逐渐转向基于互联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10]。由于互联网具有平等、开放、快捷、高效、互动、去中心化等显著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图书馆作为服务主体,自身具有面向互联网思维的显著特征,如用户思维、开放思维、服务思维等。而且,这种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的创新管理模式,能够促使图书馆深度化嵌入用户情景,公平化获取动态资源以及精准化营销创新服务,从而为图书馆管理变革和服务创新提供重要基础。

(3)在服务层面上,图书馆应逐渐向以跨界融合为基础的服务生态系统转变。跨界融合主要是指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平台与用户的空间、活动以及情景进行深度的交融,强调知识创新主体的多元共存、多向支持、互动共赢的协同服务模式。将传统以被动式服务方式向主动式、推送式、预测式方向转变。这种跨界融合涵盖了服务方式融合、服务平台融合、服务内容融合、服务关系融合、服务价值融合等,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生态系统。此外,这种服务生态系统更加注重以用户服务需求分析、服务资源组织、服务方式设计、服务内容可视以及服务结果反馈的整个服务生命周期过程的统一与融合。

3 “互联网+”:融合图书馆的“基因”

3.1 融合图书馆的内涵

融合图书馆是依托“互联网+”及其相关新型信息技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为图书馆提供大数据资源管理以及为用户提供情景化知识服务的新形态。通过对图书馆服务所涉及到的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智慧互联,以此实现服务内容更加个性化、服务层次更加多样化、服务方式更加便捷化。因此,融合图书馆主要在以资源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数据互联、以群体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人人互联的基础上,以新型信息技术为支撑,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如实体图书馆、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进行智慧互联和深度融合,通过数据驱动和用户驱动的方式,实时、动态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用户的专业化、深度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并且嵌入用户需求的产生、分析、解决和效果反馈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基于需求预测的智慧化知识服务(见图1)。

(1)数据互联与人人互联。一方面,数据互联的前提是资源的融合,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和多边界的交叉数据资源融合是整个图书馆大数据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利用大数据的计算编程模型、接口泛化、应用框架和资源管理等多个层面对数据资源进行融合,在用户信息资源化的基础上,借助专家领域模型,对数字化馆藏资源、网络化信息资源、机构知识库资源等采用自动化学习机制,进行相关资源溯源和关系互联。与此同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进行数据资源的实时采集、组织、整合、分析、监控和管理;另一方面,以图书馆为中心,对整个图书馆所涉及到的不同层次群体进行全面感知和互联,包括用户与用户的互联、服务人员与用户的互联、服务人员之间的互联等,从而实现跨时空的立体化互联[11]。通过以“用户个体实时感知用户群体动态感知强化用户关系品质形成多层次用户池服务人员感知服务人员群体智慧感知用户和服务人员互联”的路径,深入发现、感知和追踪用户偏好、行为、心理等情景知识,为全面、系统、准确感知需求提供参考。另外,在数据互联和人人互联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与物互联,包括服务主体与数据互联,服务客体与数据互联,人机互联等。据此,图书馆真正实现以互联为契机,促进其全面共享,促进协同创新和融合创新。

(2)关键技术支撑。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融合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与保障。首先,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传感器网络、智能感知技术、移动终端技术,针对所有的个体化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的小数据进行高效地、不间断地采集、组织、分析和融合,精确感知双方的需求模式、行为习惯、社会关系、反馈过程等一系列的数据集成描述[12]。另外,对图书馆内外数据资源的产生和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其次,移动互联网具有高度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和位置感知性的特点,这些显著性优势为用户需求的获取提供了方便,又为服务内容的推送和服务效果的反馈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方法;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过高度互联和融合的大数据作为融合图书馆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借助云计算的海量存储和计算模式,对其进行高效分析,动态挖掘,结合用户即时情景,实现需求的精确把控以及服务的高度个性化推送。当然,在“互联网+”背景下,融合图书馆的技术支撑远远不止于此,如通信技术、普适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种综合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亦是融合图书馆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前提。

(3)以数据驱动和用户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多类型图书馆全面融合。融合图书馆是在现有类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如实体图书馆、云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的基础之上演变的结果,其强调将“互联网+”作为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转型的战略突破口。一方面,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技术,将各种碎片化的数据串联成互联化的信息,对各类图书馆进行深度的数据整合和广泛的数据互联,以此实现馆馆互联、库库互联;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兴趣偏好、物理环境、网络环境等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进而导致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聚焦时间,应用深度和体验效果各异,在此背景下,将各种类型图书馆进行跨地域、跨领域、跨部门的互联,以用户驱动的方式,进行人馆互联、人库互联和人人互联,从而提升图书馆的需求预测能力和服务应对能力。

因此,“互联网+”作为融合图书馆的关键“基因”,是图书馆实现智慧互联和科学发展的最强有力保障,决定了融合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存在形态,而互联和融合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将深入渗透到融合图书馆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服务流程中,促进当前图书馆在新型信息时代的快速转变。

3.2 融合图书馆的特征

3.2.1 互联化

交互的网络化、资源的数字化以及服务的移动化只是融合图书馆的外在表征,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全方面、多层次和跨平台的立体化互联。这也是充分展现了“互联网+”核心要素在图书馆服务理念、模式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应用。因此,融合图书馆的互联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物理环境的互联化,其主要涵盖了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所涉及到的物理空间互联,这种互联是跨越部门、跨越国界以及跨越行业的,是三网融合的重要体现;②数据资源的互联化,其主要是图书馆管理系统、数字化资源系统、用户管理系统、馆藏资源系统等所涉及到的图书馆业务流程和服务的系统互联和数据互联,另外,面向用户的感知数据,也是融合图书馆互联的重要对象;③图书馆内外人与人的互联化,一方面,服务人员与用户的互联,形成需求获取和服务推送的有效关系途径;另一方面,服务人员之间的互联,保证了数据共享和能力协同,提升了服务的全面化和一体化。因此,互联化成为融合图书馆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构建融合图书馆内外共享协同的主要标志,充分体现了融合图书馆反应的即时性和适时性。

3.2.2 智慧化

融合图书馆作为移动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等多种类型图书馆的一种全新发展形态,以智慧化设备和技术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的服务原则,构建了面向用户自组织的自主化知识空间,形成了立足于行业的数据驱动创新服务环境。因此,融合图书馆的智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智慧化需求感知。通过物联网、RFID、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全体用户、数据资源、服务人员进行全面的自动感知,将个体用户情景与群体相关情景进行融合,并结合用户在图书馆内外的环境信息,智慧化预测用户的潜在需求变化、实时需求表征以及动态需求发展; ②智慧化服务推送。融合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以密集型知识服务为主,并充分发挥客观知识的拥有者、整合者和启发者的核心作用[13],帮助用户在知识应用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知识创新,提升智慧。因此,这种服务是基于数据驱动和用户驱动相结合的深度知识挖掘,是一种有品质、高价值、重发展的高层次智慧服务。

4 “互联网+”环境下构建融合图书馆的关键问题

在“互联网+”环境下,融合图书馆的研究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笔者在对当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融合图书馆的构建及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期为融合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1)用户信息的安全管理。一方面,用户与服务人员的互联、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联,必然涉及到融合图书馆用户基本信息、情景信息、服务信息的获取、分析、应用和共享,这就需要融合图书馆加强以面向用户信息资源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监护和管理;另一方面,在用户信息资源与其它数据资源的互联融合过程中,用户信息资源要素广泛渗透于融合图书馆的业务活动中,如何在既保证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图书馆数据业务的管理和建设,是融合图书馆必须面对的问题。此外,开展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对用户有针对性的深入了解,但是用户个人信息获取和感知愈充分,就愈容易导致用户敏感化的隐私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14],对于以互联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图书馆而言,对这一平衡的把控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2)数据资源的互联融合。数据资源是融合图书馆实现智慧化知识服务的保障,而这类服务的提供是建立在海量、复杂、多样的数据资源基础之上的。一方面,融合图书馆作为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服务提供者,其涵盖的数据资源不仅涉及各种不同层次的非结构化用户信息,还包括各种信息资源库(如电子资源数据库、音频资源数据库、图像资源数据库、专家知识库等),对于这些资源的全面整合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另一方面,传感器设备、可穿戴感应设备、移动网络设备等在全天候的进行用户相关情景信息的获取和收集,对于如此庞杂数据的管理、互联和融合也是融合图书馆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多类型图书馆的协同。融合图书馆是多种类型图书馆的高效化互联和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和整合,并逐步形成一个跨部门、跨地域、跨国界的大型图书馆联盟。一方面,由于每种类型的图书馆都拥有自身独特特点以及形态各异的基础平台和服务层次,促使其进行便捷化的信息共享协同不仅需要一定技术的支撑,更要求管理观念、文化氛围的协同;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业务流程的限制、管理思维的固化,大多数图书馆仍然只重视实体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忽视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协调发展,如移动图书馆、云图书馆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之间的共享协同和优势互补。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9

关键词:网络热词 思维 转型期 民意表达

思维一般指“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马克思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现代社会,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空间,它使人类思维半径加宽,深度加大,精确度加深。这种思维方式变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即是网络语言的变迁,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网络热词的产生。网络热词,折射出一定时期内网民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现象,反映了网民对现实社会的观点与立场。某种程度上,网络热词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符号,体现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及其背后的公民意识。

网络热词是民意表达的外化表现

网上产生并流行的热词常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关,是网民情感和意见的表达。以互动百科的2010年十大网络热词为例,“涨时代”是网民对2010年物价疯涨现象的感慨,“蒜你狠”、“苹什么”、“糖高宗”等,生动形象地说明物价疯涨对百姓心理底线的挑战。“炫父”指炫耀父辈的权势和能力,以为凭此能搞定一切的社会现象,该词源于一起校园车祸案中肇事者“我爸是李刚”的叫嚣,表达出网民对这种骄横行径的集体不满。3Q战争意指360与腾讯的纷争,由于QQ和360在各自领域垄断性的覆盖率,多数网民被迫卷入这场互联网战役,两家公司对用户的绑架行为最终引发网民的声讨浪潮。

“西毕生”、“恨爹不成刚”、“一个艰难的决定”等热词,高度浓缩且形象、精准,可以感染多数网民,形成网络民意。而网络的普及、网民群体的扩大又反过来推动热词的形成和传播。网友乐此不疲地创造并使用热词,既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聚焦,也是“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民生热点的关注、对不良现象的批评”,属于网络民意表达的方式之一。

网民个体意见表达的思维特征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思维形成并积累起来的。网络热词是网民表达个人意见的载体,热词的产生和发展在微观上即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不仅具备思维的一般特征,也有着自身的特色。

间接性和概括性。对思维的定义虽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大都持“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一说。思维的间接性指思维活动常“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网民通过热词表情达意时,通常不是直陈社会弊端,而是借由相关事件中的典型词语间接反映观点与倾向。如“躲猫猫”、“俯卧撑”、“压力差”等,都折射出网民对于相关事件或现象的不满与思索,以及对社会弊端的无奈调侃。网络热词是网民对社会事件关键词的浓缩与提炼,是对社会现象核心意义的总结,具有概括性。“恨爹不成刚”代表普通民众对“官二代”享有各种优待现象的不满;“给力”可以用到任何表示赞扬的场合;“压力山大”则概括了现代白领面对的各类困境与挑战。

针砭时弊,目的性强。思维是“有目的的”,总是“指向于解决某个任务”。网民创造热词的目的首先在于总结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其次为引发关注,进而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舆论影响现实。具体说来,当某个新闻事件或某种社会现象出现时,网友为便于描述和交流,需要一个代号指称这一事件或现象。这种需要转化为个体的思维任务,网民分析并抓住问题的核心,总结出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简练的词语,并运用到网络中。当该词在实际的网络交流中被认可,乃至在现实社会中被广泛使用时,我们可以认为网络热词就此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多数网友的意见或倾向。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热词有意识地创造、使用,网民意见在网络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引发传统媒体关注,而这种关注可能改变政府决策或民众社会行为。

个性化和社会化兼有。从宏观上讲,随着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思维的主体,即人自身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网络平台的便捷、平等、自由使人们利用网络生产、传播、交流信息越发灵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随之得到充分发挥。任何个人都可能参与热词的创造和传播,借用个性化的表达,通过互联网扩散,形成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共同意见和统一称谓,原本个性化的描述也因此有了网民共享的意义空间。典型的如“神马都是浮云”,该词本是天涯社区网友蓉荣在帖子《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中的惯用语,随着“小月月”的爆红及“拜月教”的兴起,“神马都是浮云”备受网友热捧。

隐喻式批判。现实社会中,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分配不均、公权力滥用等,都会诱发民众的不满甚至愤怒。罗兰・巴特说:“活在我们这个矛盾已达极限的时代,何妨任讽刺、挖苦成为真理的代言。”在网络环境下,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网友无法通过激烈的言辞表达,只能转而借由简洁俏皮、调侃戏谑的词语表现适度的无奈和愤怒,用一个个幽默的隐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如“被自杀”、“被就业”等。“被自杀”一词来自一些案件报道如“俯卧撑”、“鞋带吊死”等,其中警方关于受害人死因的结论无法令人信服,热词便成为网民表达不满的工具。“被就业”则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出现的。有高校毕业生在网上发帖庆祝“被就业”,称自己早已就业却毫不知情,就业协议书上的签章名是一个从未听说的公司。近年来,很多高校为提高就业率“帮助”学生就业,“被就业”是深受其害的网友对现实的讽刺和挖苦,也是一种隐喻。

多样性和娱乐化。网民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语言群体,有着个性张扬、追新求异的心理特征,网络热词中的民意表达因而也有了多样性的思维特征。仅从来源上说,就有源于方言的如“给力”、“帅锅”;源于汉语谐音的如“鸭梨”、“神马”、“杯具”;源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如“蒜你狠”、“姜你军”、“羊羔体”;英语音译如3Q(Thank you谢谢你)、IC(Isee我知道了)等等。网络热词的丰富多样也体现出网络民意表达娱乐化的思维特征。“躲猫猫”、“楼脆脆”、“打酱油”、“俯卧撑”等,将原本严肃甚至悲哀的事件或现象通过充满戏剧元素的词语表达出来,戏谑的口吻反映了网民的娱乐心理。更有甚者,“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热词本身并无实在意义,却可以风靡网络,表明多数网友仅仅想通过这种象征性符号,在空虚无聊中寻求刺激、互相娱乐而已。

网民群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审视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空间和环境,网络社会群体随之形成,并有着交往空间大、更具亲和性、成员自由度大等特征。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个体已经被社会化了,成员为取得各自在网络世界的社会地位,实现群体归属,必然会自觉遵循群体规范,模仿群体主流行为,从而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同,求得自身的安宁。

网民群体社会角色认知:具有独立思想和观点的网络公民集合。社会角色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网络社会具有数字化、去中心化等特点,网络身份的认同过程也随之改变。在互联网中,网民可以自由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扮演什么角色。不同时段或场合,这种身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互相冲突。这种情况下,网民预设情境也随之改变为:上网时任何人都可能遇到,要用一种“可能的、可行的、冲突性小的行为方式进行交往”。如此一来,网络认同兼容的可能性反而增高,逐渐形成客观对话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因为没有面对面人情的压力,网友可以自在地表达意见,让不同的立场与观点彼此交锋。网络空间日益具备公共领域的特点,网民可以针对共同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现象公开讨论,产生对事件或现象的一致描述(即网络热词),形成共同的意见或倾向。这里,网民群体逐渐进化为具有独立思想、个性和观点的网络公民集合。

网民群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动机:交往与自我实现。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称动机论)认为,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可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反观网络社会群体上网交流的目的,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把网上交流当做工具,为某种目的而与网上的符号和人沟通;二是把网上沟通本身当做目的,即享受网络沟通给人带来的愉快和充实之感。对照马斯洛的动机论可以发现,网民群体通过热词进行交流和意见表达的动机主要有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4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1.6%,网民群体趋于年轻化。他们不再满足于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而勇于展示个性,彰显自我。网络热词个性化、前瞻性的表达特点契合网民的生活态度,满足了网民群体的自我实现需求。同时,热词以其丰富的意涵,准确精练地诠释出相互交织、渗透的诸多复杂情绪,被网民广泛运用到网络交往中,在网络民意表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络热词折射民意表达的心理动力:从众。从群体心理角度来看,网络热词的广泛传播是借助网络社会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实现的。群体施加压力使个体从众有两种形式:信息性压力和群体规范压力。目前,网络是人们接收和交流信息最重要的途径,对网络热词的创造、使用和传播成为网民辨别同类人群的主要标志。为了避免遭受信息压力,网民群体积极参与“全民造词运动”,网络热词随之不断涌现。

此外,群体成员相互交流彼此影响,会形成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评判标准。群体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指出,个体在群体中会有意无意地将群体的行为方式强加于己,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唯有如此,个体才能感到自己确实属于某个群体。基于群体心理的推动,新颖且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旦出现,便会迅速成为在线交流的新范式,逐步被网络社会群体成员接纳,成为网络热词。经过时间的发酵,网络热词将逐步走出虚拟空间,进入主流话语体系,塑造出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大辞海编辑委员会:《大辞海(哲学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赵国祥:《心理学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4.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塞奇・莫斯科维奇[法]:《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薛国林:《网络热词的表达为什么“怪”》,《人民日报》,2010-12-02。

10.张九海:《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世界的思维特征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1.汤建民:《从“思维是什么”到“如何思维”――关于思维分类和思维定义的再思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

互联网思维特征篇10

月薪过5000,在高级写字楼上班,用MSN,被视为中国白领的象征。但曾经的象征之一MSN即将毫不留情地抛弃中国白领——微软宣布,将在2013年3月15日暂停全球所有MSN服务。

一个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即时通讯软件就这样被停止了。一个员工对我说:“MSN通讯慢,我忍了;收不到邮件,我也忍了;要收费,我还是忍了;现在居然要停运,我忍无可忍了!”毕竟,MSN是一个拥有一亿多用户的即时通讯软件——在MSN服务质量每况愈下的这些年,世界各地居然还有近一亿人在支持它,这也是一种情怀下的一个奇迹。

MSN曾风光无限。它的用户界面及全球性等特征都成为中国网友特别是白领的首选,也成为互联网免费时代的身份体现。那时中国的小企鹅QQ刚刚开始,一个国外顶级品牌和一个国内品牌的PK战显得实力悬殊。但很快,互联网时代不再以品牌论英雄,不断满足用户体验变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就在2002年,当时我是微软中国总裁,一份市场调查报告称,MSN在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份额正在被QQ侵吞,且QQ的市场增长十分迅速。报告还指出,QQ的独特功能“可以和陌生人聊天”是侵吞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这个功能符合中国人的个性,更符合互联网的需求。

我们立刻向微软总部递交报告,“强烈建议”在MSN中增加“与陌生人聊天”、离线留言等功能。如果不增加这个功能,MSN在未来和腾讯QQ的竞争中会失败。报告讲述了互联网和产品的区别:产品是不断提供新的功能去引导用户,而互联网是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高举高打”是产品的精英模式,而互联网需要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平民草根模式。

我以为我能说服微软总部,结果证明我错了。微软总部不同意的理由很简单:第一,全球产品一体化是公司的战略,不可更改;第二,如果要为中国改变,除非能在中国地区保证大量的收费客户。

我知道微软的产品战略是全球一体化,但是我更知道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思维方式是落伍的。然而我更不敢保证中国互联网的收费用户能增长到满足他们的要求。当时我只能选择放弃。

放弃的结果是,MSN在中国市场失败了。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的MSN还可以继续使用,但另一端的人已经不再用MSN了,中国用户总不能把MSN当纪念品放在桌面。放弃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当时的腾讯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我要是坚持一下,也许MSN就不会和我们说再见——也许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失误,让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微软很着急,为了在互联网时代继续辉煌,不惜代价试图收购没落的雅虎,更不惜85亿美元重金收购被eBay丢弃的Skype,微软在互联网时代真的有点把握不住自己了。

微软是精英,无论是创始人盖茨还是微软的员工,还有微软的产品,无一不展现着一种精英形象和气概,他们用精英模式创造了时代的神话,但互联网时代是平民草根时代,如果坚持用做产品的精英思维方式去从事互联网事业,微软可能还会继续付出代价。

虽然MSN无情地要和我们说再见了,但是我们还不会和微软说再见,因为我们还需要微软,至少现在,我们对微软还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特别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更不用说我了。

唐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