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十篇

时间:2023-12-25 17:50:19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1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防治方法

一、无公害防治技术概述

森林病虫害严重阻碍了林业发展,防治过程中大量应用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采用无公害技术手段后,病虫害防治方法更科学环保,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增强森林的抵抗能力,发现害虫后会采用物理方法对发病树木进行隔离,避免灾害面积进一步扩大,治理手段也是以物理方法为主。解决了传统防治理念中虫害对药物产生抗体的问题,林业发展效率也因此得到提升,这是传统技术方法中很难到达的。开展无公害林业灾害防治,对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森林与周边环境融合在一起,健康生长,感染虫害的几率也因此而降低。

二、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营林方式不科学

人工培育种植的森林,在树木品种上比较单一,生长阶段森林内部并没有形成生态系统,对大部分病虫害不具备抵御能力。我国营林方法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内容,过于注重经济收益,缺乏结合生态环境的探讨设计,在树木生长养护阶段,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一旦虫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可逆转的。树木种植阶段预留间距不合理也是常见问题,树木生长时光照与通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没有充足的氧气,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几率也会因此而增大。阴暗不通风的环境也使得虫害繁殖传播更加快速,这也是林业发展中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2、天然林比例较低

人工建设的森林虽然能够缓解林业资源紧缺的现状,但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天然林区的维护,导致天然生态林面积逐渐减少。生态系统也变得更加薄弱,增大了病虫害感染传播的几率。与天然林区相比较,人工建设的森林防御能力相对较低,需要天然植物的保护,比例不协调问题导致生态系统恢复受到影响。比例不协调问题是林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协调好建设园林与天然林区之间的存在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计划能够在基层高效落实,成本投入也更能合理的控制,高效治理病虫害。缺少大部分病虫害的天敌,这就为害虫的繁衍提供了理想环境。虽然许多病虫害对天然林危害较小,但是却能够给人工林造成巨大破坏,导致林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3、农药使用不规范

传统防治理念中,是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来解决病虫害问题的,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农药是专门用于控制和消除病虫害的重要药剂,农药的发明和应用给农业发展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农药的不规范使用和过度使用,不但无法达到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甚至会导致病虫害的快速蔓延。现实中,部分林业工作者缺乏对病虫害疫情的深入了解和评估,造成农药使用类型的不合理以及浓度和数量的不科学,最终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收效甚微。使用大量农药,还会给人工林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使得有益生物死亡或数量减少,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与控制。

三、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对林木种苗的检疫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从林木自身入手,加强对木苗的培育工作,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抵御能力,以更好地抵御病虫害对苗木的危害。林业工作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苗木的培育和检疫工作,积极培养抵抗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和抗逆性强的苗木,消除病虫害的繁殖场所,增强木苗的抵抗能力。此外,在苗木的栽种过程中,应适当采取“穿插种植”的方式,将两种或者多树种进行混合栽种,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同时还能够降低某一类病虫害所造成的影响。

2、森林抚育及管理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坚持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根据地形和土壤特点选择合适的苗木,并尽量挑选长势较好、没有病虫害且抵抗能力较强的品种进行栽植,提高苗木抗病虫能力,以充分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其次,要进行封山育林,尽量保证林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尽量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森林对病虫害的防御和自控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为防止病虫害的产生和蔓延,必须要加强对林木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并定期进行土壤施肥,及时开展抚育和除草工作,清除受病虫危害的枝叶,清理病枝、病叶、病果等,并集中烧毁,预防病虫蔓延扩散。同时,严格日常管理,杜绝人和牲畜对林间环境的破坏。特别是要严格杜绝乱砍滥伐的现象发生,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对林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完善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

预测预报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对于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及爆发有着重要作用。森林病虫种类多,各种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各不相同,但每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都有着自身的规律。因此,摸清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建立和形成一套完善的林业病虫害检测预警机制,可以提高对病虫害的反应能力,避免和杜绝病虫害现象的蔓延。林业管理人员应根据岗位制度定期开展林间巡逻工作,及时了解林区的气象、土壤等情况,并做好定期统计工作。同时,林业工作者必须要加强与气象监测站的合作,及时获取天气和气候变化信息,以调整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计划,针对病虫害的具体特征及时进行防范。此外,在检查和发现病虫害隐患或早期病虫害疫情后,要及时采取治理或者隔离手段,以避免危险性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

4、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科技含量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应该降低对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依赖,尽量提升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多样性,强化林业生态系统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也可以采取生物处理方式即引入昆虫的微生物天敌,及时杀灭有害昆虫。目前,针对不同病虫害,市面上已经出现多种生物农药,林业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次,可以采取引进益鸟的方式来遏制病虫害问题,如啄木鸟、麻雀、喜鹊和山雀等鸟类,都是大量昆虫的克星。在林中,还可以建造大量的鸟巢,吸引鸟类进入森林生态系统当中,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物理、机械防治包括:①人工机械捕杀。包括鼠夹捕鼠、人工抹卵、人工捕杀幼虫和成虫等方式。另外,可利用害虫的某种趋性采取适当的方法诱集,再进行集中消灭。例如,可在林中开阔的地方设置黑光灯,每8.0hm2设置3盏灯,以诱杀金龟甲。又如,可以用糖酒醋液制成诱饵毒杀黏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害虫。②阻隔。包括围扎塑料薄膜、树干刷白、涂胶、涂药等,以阻隔害虫上树。③高温。用高温处理杀死害虫或病原菌。在烈日下曝晒林木种子,是常用驱杀害虫或防治害虫侵害种子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龚云华,黄国成,陈秀东.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04).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2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原因分析;防治方法

1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并且损失严重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样,给我国森林植物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坏。我国有的省份在短短十几年间病虫害的数量就从25种增加到了40种,其中有从外地传入的,也有当地发生的。在病虫害发生面积上,每年因为病虫害导致的木材减少面积有几十万平方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

1.2 顽固难治,易暴发 很多病虫害在经过治理之后就不再暴发,但是有少数的病虫害会多次重复出现,这就给病虫害的治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比如说松毛虫以及天幕毛虫等病虫害在其发生的早期就表现得非常顽固,并且大多数都会出现暴发现象而很难得以根治。

2 造成林业病虫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2.1 从人工造林角度分析病虫害频发原因

2.1.1 在人工造林过程中缺乏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首先表现在人工造林大都是使用单一树种,即用单一树种甚至是单一的系号营造出纯林,这样就会因为人工造林的植物群落的物种结构等较为简单而导致生物多样性较低,从而造成人工造林的系统较为脆弱而降低其抗御病虫害的能力。比如在我国人工造林的重大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因为树种组成过于单一以及配置不够合理,树种检疫和监测工作不够完善,最终导致病虫害如黄斑星天牛等在三北防护林涉及到的几百个县大范围地蔓延,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1.2 在引进树种上没有充分考虑病虫害问题 如果引进的树种并不适宜在植入地区生存,就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比如我国辽宁省在20世纪50年代就从内蒙古自治区引入了樟子松来进行固沙造林工程,以期起到很好的防止风沙的作用。但是从9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病虫害现象,其主要诱因就是气温较高以及水分失衡,从而导致病虫害蔓延,森林开始衰退。

2.1.3 在造林过程中缺少管理 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对天然林的保护。但是因为很多地方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以及技术规定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具体执行上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很多地方已经全面地放弃了对于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导致森林卫生健康状况恶化,容易出现病虫害暴发。

2.1.4 林业政策与森林防治之间存在矛盾 从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来看,野兔以及沙鼠等都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对象,对这些生物等执行非常严格的禁猎措施。但是随着对这些野生生物的保护力度加大也导致其密度急剧增加,而且野兔以及沙鼠等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种林业政策与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了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上加难。

2.2 从内检工作分析病虫害频发原因 (1)林业检疫工作不够充分。因为现在许多地方在林业检疫上缺乏有关法律知识或者受到利益驱使,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森林植被逃避了该有的检疫。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有数百万株从外地运到新疆的林种等没有进行检疫,这就导致这些没有进行检疫的林木把许多病虫害带到了新疆。(2)检疫站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以及城市绿化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造林,这样对于树种的种类以及数量和批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提高了病虫害的传播几率。但是因为我国目前建设完成的树种检疫站数量较少并且在布局上不够合理,所以很难满足实际需要。(3)由于人们在开展社会活动时没有周全的考虑,使一些社会活动忽视了对生态园林保护,从而把大量原始园林被纳入到开采和使用的范围,无法杜绝的砍伐天然林的现象加剧了林业的病虫害危机,天然林的生态系统也在其长期超负荷采伐的情况下被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林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不仅破坏了林分原始结构、森林生物多样性,还影响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从而加剧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是病虫害频繁的原因之一。(4)化学农药使用不科学、不规范。农药作为控制病虫危害的“功臣”,可以说是对付林业病虫灾害的首选。另外,防治手段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无法适应,使得施药机械的落后很难使防治效果达到理想,特别是与林业特点相符合的防治药剂和药械十分缺乏,有些地区还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再加上制造工艺和技术性能都比较落后,不仅雾化质量差、雾滴大,防治效

率低。

3 林木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3.1 要抓好监测,提高预警 病虫害测报网建设应不断完善,根据地区内不同的生态类型、不同植被、病虫发生区域差异以及小气候不同的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划分片区的形式建立并完善测报站,在适当的情况下合理增设测报点,使覆盖面能够达到90%以上。测报网的不断拓宽,还可以促进病虫预报工作的网络化,在传递速度上得到提高,从而使得病虫防治的及时性得到保证。

3.2 提高应急防治能力 在做好监测预警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地区的应急防治能力。“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治所需坚持的,这就以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控制病害系统为基本要求。依据现有的基础,进行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扩大专业防治队伍、充实器械和物资装备,并把开展植保防治提到专业化的深度,尽量减少胡乱用农药的习惯,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农药利用率,还可以使农药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缓解,确保了安全、生态的治理过程。

3.3 搞好林业检疫工作 目前,我国在引进外来树种以及在不同省份之间进行树种交流过程中导致的重大病虫害呈高发态势,这就要求我国林业部门必须注重树种检疫工作,从而提升我国树种检疫水平,严格防止出现病虫害传播的现象。在已经出现了病虫害的地区要立即进行隔离,以避免出现病虫害的蔓延。尽快地建立起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监测网络,采用常年监测以及定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网络建设。通过完善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来建立起病虫害监测预告体系,形成快速的反馈体系。

3.4 做好树种搭配,营造混交林 在我国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中,要积极地营造多样树种以及多形式的混交林,尤其是要大力栽种乡土树种,引进优良树种来做好树种搭配工作,不仅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同时还利于病虫害防治,混交林的比例不可以低于3成。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需要选用抗逆性较强的经济树种进行造林,实现灌木以及草木、经济植物的立体开发,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5 合理规划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工作,并不是单纯拒绝所有的砍伐行为,而应该把经济林与生态林加以区分,并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开放一部分山林用以发展地方经济,并通过封山育林的形式对开发过度的山林进行保护。因此,应以各类的选育措施到位为前提,兼顾林木生长的需要和辽宁地区的经济条件来进行封山育林措施,从而增强现有的树种抗病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来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林业系统内的每个部门以及每个工作人员都要知晓病虫害发生的特点等,并且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实现病虫害的真正防治,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韩卫东,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3

【关键词】树木树干;病虫害;防治方法

近年来林业生产和园林业发展十分迅速,不仅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对于环境改善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近年来树木树干病虫害的影响对于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经济损失。当前树木树干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林业生产,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林业生产管理者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树木树干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更好地保障林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1.当前树木树干病虫害现状

林业生产当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质量有所下降。林业生产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城市的生态建设。但是林业生产中近年来树木树干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当前林业生产中树木树干病虫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当前树木树干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林业生产中的树木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的数量和种类也有所增加。由于林业生产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树木种植,这对于树木树干病虫害的传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另外由于林业生产中一些树木种类是由国外或者是外地引进的,这也给病虫害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一些林业生产的管理人员由于缺少相关的管理经验对于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导致一些病虫害的蔓延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了林业生产的质量。

1.2当前树木树干病虫害的危害增加

当前树木树干病虫害的危害逐渐增加,导致林业生产的经济损失增加。当前由于一些病虫害是由国外引进的,对于林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另外由于一些新的病虫害未能及时研究出防治的方法,导致大量的林业生产损失,影响了树木的生产。随着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很多病虫害的免疫能力也有所增加,一般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未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导致林业生产的大量损失。

2.树木树干病虫害防治方法

近年来林业生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林业生产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树木树干的病虫害也逐渐增加,造成了大量的林业生产损失。树木树干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应该重视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更好地保障林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2.1加强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当前林业生产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加,因此做好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对于林业生产的损失。一方面需要对树木树干进行定期的病虫害预防工作。作为林业生产的管理者应该定期对树木树干进行药物治理,杜绝病虫害的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定期对树木树干进行农药喷治,尽量减少树木树干病虫害的产生,以免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病虫害的宣传工作。林业生产的管理者应该有专门的人员对树木的生长进行有效地监控,及时了解相关的病虫害的动向,做好树木树干的病虫害预防工作。在一些病虫害易发时期采取有效地措施及时治理或者是预防,尽量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保障林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2.2采取药物质量树木树干病虫害

药物质量是比较常见的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对于不同的病虫害所采用的药物质量方法并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对于林业生产的影响。当前采用的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采用农药埋施法。将农药埋到树根部位,树根吸收农药之后可以传输到树叶和树干部位,当害虫吃到树叶或者是树干其他部分之后会死亡,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如果将农药和肥料一同使用也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效用。二是树干注药法。将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注入到树干中,传输到树叶等部位,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死病虫害,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对于这一方法的注药量需要根据林业生产管理人员的指导进行注射,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树木的生长,减少病虫害对于林业生产的威胁。

2.3提高树木树干病虫害防治人员的素质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林业生产的管理人员也有所增加,但是当前林业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的树木树干的病虫害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增加,这对于林业生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管理人员应该提高病虫害的预防意识。作为林业生产的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增加对病虫害的知识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作为林业生产的管理人员应该尽职尽责,及时对树木进行管理和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时治理,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另外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生产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水平,更好地保障林业生产。

2.4对树干进行有效地保护

树干病虫害对于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应该注重对树干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危害,保障林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一方面可以采用树干涂白的方法。我们经常见到很多树干被涂白,这是对树干的一种保护行为,这样可以防止像天牛等害虫在树干上产卵,从而减少病虫害的隐患。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树干的溃疡病,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树干受冻。另一方面可以树干涂胶法。在树干上涂上一些粘虫剂可以有效地防治一些病虫害的产生,比如松毛虫,杨毒蛾等。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产生,更好地保障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结语

随着林业生产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大,树木树干的病虫害也逐渐增加,这对于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当前树木树干病虫害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增加,林业生产的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地措施保障林业生产的质量,保障树木的健康成长。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需要做好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确保林业生产的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于伟,张建民.简析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J].民营科技,2009,(7).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4

1林业病虫害发展的原因

林业病虫害对树木的成长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轻则会影响林业的健康成长,重则会导致整个林业生态系统失衡。结合工作实践,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人类对林业资源的破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林业资源出现过度消费,例如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种植人工林,人工林具有单一物种,这样一旦出现病虫害就会快速地传播,威胁到林业资源生态平衡。二是不合理农药的使用。在现代林业种植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快速追求经济效益,而选择使用化学肥料,容易造成水土污染等,引发病虫害。例如农药的过度使用容易造成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危害性。三是林业病虫害繁衍能力强,外来物种多。近些年由于过度使用农药等,导致病虫害的繁衍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例如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繁衍能力,而且属于外来物种,对林业危害巨大。

2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于病虫害的监控是预防病虫害工作的前提,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基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2.1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有待提高。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新常态发展下,加强监测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具有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受限于监测人员数量、技术以及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于病虫害监测处于事后治理的阶段,而没有很好地做好预防工作。2.2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防治效果低。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的就是利用大型设备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的方式,虽然此种方式能够预防病虫害,但是其对于环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例如药物大面积喷洒会污染水源、增加病虫害的抗药性等等。另外在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没有掌握喷洒的时间,导致药物效果不理想。2.3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意识有待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属于系统工作,工作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因此部门人员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缺乏事前监测防治的意识,例如部分人员认为只有发生病虫害时才进行喷洒,而忽视前期防治的重要性。

3强化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3.1提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全面开展防治工作。基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新常态发展的要求:一是要加强相关部门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且要建立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二是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宣传活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因此要加强对林业保护的知识宣传,例如向人们宣传杜绝携带外来物种进入林区的相关知识,以此避免因外来物种的入侵而导致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三是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让相关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病虫害防治知识。3.2创新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提高生物药物防治比例。基于采取传统农药防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考虑到构建生态林业资源需要在以后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创新方法,大量应用生物药物进行防治:首先需要创新病虫害防治方法,尽可能利用生态链资源实现林业病虫害的自我防治。以美国白蛾为例,虽然美国白蛾具有繁衍快,防治难度大的特点,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以虫治虫”地方式消灭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主要是一种寄生蜂,它可以有效地消灭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害虫。此种方式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具有生态环保的性质。3.3做好林业的日常管理,降低病虫害发展。一是要修枝清园。集中消灭病虫,结合春季修剪,细致剪除树木上的病虫枝、摘除病虫僵果以及破除害虫虫卵或虫茧等,清扫落叶、残次落果,连同杂草一起烧毁或深埋,以降低病虫基数。二是树干涂白。春季树干涂白时间应在涂后晾干不结冰的前提下,涂白高度在0.8~1.2m之间,涂液时要干稀适当,重点涂在树干主枝中下部、树皮缝隙、洞孔、树杈等处要重复涂刷。三是刮治腐烂病、粗皮病,重点检查主干、大枝、枝杈、剪锯口以及腐烂病旧疤,一经发现,及时刮治,并用皮腐康或植腐灵涂抹病斑,刮治后的病残体和其他病虫枝,要集中烧毁深埋处理。

参考文献:

[1]米晓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

[2]毛义成.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园艺,2013(07).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5

治工作能力。

关键词:林业生态;病虫害;防治效果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森林管理与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工作人员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森林

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力度,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一、森林病虫害问题严重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病虫害问题严重会影响

森林苗木的正常生长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都无法逃避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苗木造成的巨大伤害。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会对苗木的不同部位造成影响。当病虫害在森林内蔓延时,会使大量的树木同时出现健康

问题,治理起来是非常麻烦的。我国森林丰富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问题,这是森林工作的主要困扰。

(二)病虫害问题严重会影响

森林生态环境和经济收益当病虫害开始在森林里蔓延时,区域范围内的苗木的形态都会被侵蚀,整体生态景观被破坏,生态运行系统也被破坏,使生态环境无法平衡。病虫害问题严重不仅会影响生态环

境,还会带来经济损失。森林中的林木具有经济价值,是森林的主要收入来源。病虫害毁坏林木,就会导致经济林木销量降低和经济收入降低。

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

(一)对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和治理方法缺乏正确认知

负责森林管理工作的有关人员对于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和治理方法缺乏正确的认知,这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森林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中40岁至60岁的比例很高,这

个年龄段的工作人员对于森林病虫害的认知水平不高。针对有关的病虫害的种类、危害与防治措施等专业的内容更是不甚清楚了解,加上组织学习与培训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导致大部分负责防治森林

病虫害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工作能力,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是非常不合格的。

(二)投入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资金不充足

由于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够重视,投入到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方面的技术和资金也是远远不足的,这导致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技术手段都是非常落后的,去除病虫害的效果也是不如人意的。

在我国使用最普遍的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方法是无针对性的广范围的喷洒多种有机农药。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也是缺点最多的。另外,大范围的喷洒农药还可能会对不具抵抗性的某些树木产生危害。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体系

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所处于的阶段是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较落后,无论是细节方面的认知和技术,还是整体方面的防治措施体系。我国森林保护和管理部门的针对森林病虫害展开的工作主要是治理

方面的,而对于防范方面的措施则非常少。等到病虫害已经出现的时候才开始治理,就已经出现损失了。如果及时做好防范的话,可以避免一些病虫害的出现和损失。

三、采取措施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能力与效果

(一)提高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的知识与能力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范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意识和态度方面下手,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后期开展一系列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写入

具体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需要严格执行的准则,从而增强其在工作人员心目中的地位。每个季度都要组织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招聘具有新思想和专业能力的年轻工

作人员,为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注入活力。

(二)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科研工作的资金与技术投入

地区范围内负责森林管理与保护的部门应当通过向上级审批专项资金或其他方式来增加对森林病虫害科研工作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开展技术研究工作并购买先进的设备投入使用。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采

取的措施种类有很多,并不局限于投放有机农药,还包括喷洒生物农药、做好不同种类树木种植计划等。首先,在森林地区内种植树木时,可以考虑不同种类树木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培育混交林来抵

抗病虫害。其次,要增加生物农药的喷洒量,降低有机农药的喷洒量。生物农药的副作用比有机农药低很多,这就需要通过技术研究发现有效的生物农药,然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三)依据森林病虫害产生原因建立积极的预防体制

良好的预防机制体系所采取的措施能够避免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森林病虫害问题,从而无需增加资金支出进行病虫害治理工作,也避免造成森林范围内的经济损失,所以建立积极且完善预防机制是

非常必要的。首先,在不同的季节开始之前,要明确哪些病虫害容易在该季节出现,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并针对这些原因做出具体的防范措施,破坏森林病虫害产生的环境。其次,要做好检测

监察工作,利用现代遥感技术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向,立即做出诊断是否为森林病虫害发生前兆。最后,人造林最好种植混交林,通过不同种类林木之间的关系来抵抗病虫害的危害,多种植抗虫

害能力强的树木。

(四)针对森林病虫害存在具体问题制定恰当治理方案

当森林病虫害主要伤害的是幼小的苗木时,这时最好不要用有机农药,因为有机农药可能会对小苗木的生长产生消极影响,要用生物农药来对抗那些病虫害。举例来说当苗木被国槐尺蠖伤害时,要用生

物药剂Bt乳剂来治理。当森林病虫害只是对某一范围内的某一种树木造成伤害时,坚决不能在范围内直接喷洒有机农药,因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种类的树木。要选择对其他树木无影响的农药类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利于为建设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做贡献。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需要提高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的知识与能力,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科研工作的

资金与技术投入,依据森林病虫害产生原因建立积极的预防体制,针对森林病虫害存在具体问题制定恰当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韩彦荣.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中国农业信息,2014.

[2]梁东武.增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现代园艺,2015.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6

关键词: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

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工程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大幅度增加了对林业建设的投入,社会各行各业投资造林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对肇东市林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森林资源持续增加,绿化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生态肇东、和谐肇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在发展林业生产过程中,也一定程度存在重造轻管和对森林病虫害重视不够、防控不力等问题,造成了森林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面积的相应增加,给全市林业建设造成了重大影响,对全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保护造林绿化成果,促进肇东市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1提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林业,林业也是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产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将直接导致林木生长和质量下降,甚至造成林木大面积死亡,特别是检疫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将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毁灭性危害,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所以在认识上要充分提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

2在具体防治措施上进行强化,提高防治效果

2.1加强宣传报道

按照国家林业局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要“强化舆论宣传”的要求,制定出台了《肇东市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的指导思想、任务、宣传重点、途径与形式、奖励措施、组织领导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全市各级森防站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要一抓到底。

2.2认真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要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市、乡两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及时掌握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和动态。要充分发挥测报站点的作用,及时对本地主要森林病虫害特别是危险性和突发性重大森林病虫害搞好调查,在查清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及时预测预报信息。落实森林病虫害测报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测报工作和主测对象,加强对测报人员技术培训管理,逐步提高测报水平,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内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展趋势,为防治提供准确依据。同时,要进一步改善测报系统,完善测报方法,建立测报信息档案数据库,定期森林病虫害测报信息,努力提高测报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2.3突出重点环节,科学除治

各地要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除治工作。对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下达限期除治通知书,依法督促责任单位和个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根据肇东市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森林植物种类分布状况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坚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大力推行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无公害防治技术,提高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比例,保证人畜安全,保护有益生物,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2.4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

各乡镇要积极采取有效办法加强防控,保护地方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安全。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引入渠道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检疫调入物品,严防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引入我市。二是要及时收集、掌握国内外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和发生动态,积极开展专项调查和普查,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三是要制定本辖区《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实施方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发现疑似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等异常情况,要根据《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的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理;一旦确认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要立即启动应急实施方案,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蔓延。

2.5加强检疫工作

森林植物检疫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有效预防性措施,各地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规范检疫执法行为,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违规检疫等行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森林植物调运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播。二是建立和完善产地检疫合格证制度,特别是林木种苗的产地检疫要有新的突破,努力把检疫对象堵截在调运之前。三是开展调运进入我市的森林植物的复检工作。将结合种苗管理和木竹加工经营市场管理,采取集中检查和平时复查相结合的措施,重点加强调入我市的种苗和木制品的复检。四是严格执行“两证”(运输证、检疫证)查验制度,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检疫执法联合大检查活动,林业、农业、铁路、交通、邮政、商检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和技术交流,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检疫工作,严厉打击违反检疫规定的不法行为。

2.6加强科研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各乡镇要结合肇东市实际情况,加强对森林病虫害基础理论和防治应用技术的研究,重点研究主要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生物制剂、仿生制剂和无公害防治应用技术。同时,要从规范引种管理、品种选育、林分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等方面加强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纯林、低效林进行全面改造,优化林种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系统自我抵御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要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制,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推广先进实用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防治水平。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防治示范等形式,帮助各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和水平。

3加强领导,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事关林业生产安全,关系到林业事业的成败和生态建设大局。各乡镇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组织机构建设,实施人才战略,把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来,确保此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提高防治能力。要明确防治的责任制度,解决好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三是要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落实防治责任,提高防治效果,确保肇东市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作者:孙涛 单位:肇东市林业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J].北京农业,2015(6).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7

关键词:病虫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071-02

收稿日期:2011-11-30

作者简介:邓友梅(1971―),女,江苏宿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种苗引进、繁育、推广、林业生产管理、抚育、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等技术性指导工作。

1 引言

随着全市杨树产业年的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杨树资源得到快速的增长。目前全市拥有杨树成片林17.3万hm2,所有农田全部建成微型化,林网化率达100%,林木蓄积量达1 500万m3,每年可采伐利用120万m3,年林业增值达24亿元,人均林业增收超过600元。全市林木总株数已达1.25亿株;由于杨树资源量的扩涨,导致杨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的面积、爆发的次数、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此,近年来笔者根据本地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治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杨树主要病虫害

杨树主要病害为溃疡病、黑斑病、红心病、冠瘿病;主要虫害包括食叶性害虫,即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杨黄卷叶螟、杨尺蠖、黄刺蛾、柳蓝叶甲等;枝梢害虫,即草履蚧、白杨透翅蛾;钻蛀害虫,即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地下害虫,即蝼蛄、地老虎、金龟子。

3 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

3.1 林相不齐、树种单一

杨树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表现在林相参差不齐,因杨树基地林为人工造林,由于管理不善,其次树种单一,加之经营管理措施不当,给森林病虫害创造了有利繁育和繁生的环境条件,导致重大病虫害相继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3.2 防治工作不被重视

杨树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来得慢,致使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再者由于森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病虫害发生前期一般比较隐蔽,不明显,危害轻,不能及时发现,也不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一定程度导致病虫害发生的蔓延,造成局部地区大爆发,才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此时已错过防治最佳时期,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控制密度。

3.3 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测报、防治、检疫基础十分薄弱。绝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开展病情虫情预测预报必须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缺乏森防检疫专职技术人员,预测预报预见性差,无法准确掌握病虫发生的情况及规律;检疫技术措施不当,从事木材运输检疫工作上,实际是重收费轻检疫,致使病虫从一个地区携带到另一个地区,引发病虫害大爆发的原因;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才能达到强化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采取化学防治,存在与森防所面临的防治工作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杨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4 防治经费无法落实

宿迁市每年需要防治的杨树病虫害发生面积约5.3万hm2,因资金缺乏,无法购置足量防治机械和农药,导致病虫害发生逐年上升趋势。各县区均没有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无法实施统防统治,防治难度较大,营造林经营管理不统一,无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各县区大部采取分散防治,防治时间不统一,治一片留一片效果甚微;杨树属高大乔木用低程喷雾机,射程无法达到树高,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多,对环境污染大;对蛀干类害虫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防治病虫害,采用打孔注药法防治,因功效低,劳动量大,药液腐蚀木质部,伤口不易愈合,影响材质,且药效短而低,防治效果不明显。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远远不适应林业资源的发展。

4 杨树病虫害防治对策

4.1 推进杨树综合性营造林措施

营造林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从种苗抓起,加快推进无检疫对象苗圃建设,科学合理选择地点建设隔离苗圃,统一引种管理,降低引种风险,以有效降低国内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同时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地实行多树种、多林种、多种形式的混交林,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加快林相改造力度。

4.2 加强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加强防治体系建设既是当前病虫害防治的迫切需要,也是抓好防治工作的长久之计,在现有薄弱的基础上,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建设力度,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建立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高效病虫害防治体系,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情报,为领导和林农提供病虫发生趋势信息,适时防治,做好服务。

4.3 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宣传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提高全民对病虫害的危害性、防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宣传病虫要治早治小,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各级领导和林场经营者在病虫害防治担当的责任,及时传授科学防治的技术方法要点。

4.4 增强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做好病虫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研究,选一块实验林作为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加大各级林业人员和林农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病虫害简报,作为防治指导信息。实施综合防治,一方面采用仿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以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采用刮除清理病枝、扫除虫卵、深翻冻死越冬虫卵、捕杀成虫、胶带阻隔、灯光诱杀等人工方法清除病虫害。再者加强鸟类和天敌保护,释放赤眼蜂、黑卵蜂、肿腿蜂、寄生蝇等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4.5 强化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坚持和完善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危害的程度、成灾率的面积作为相关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把病虫害防治作为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真正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8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169-01

林业病虫害严重影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林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1]。该文就浙江省温州地区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当地林业工作的发展。

1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 人工林面积与病虫害同步增长

人工林生态结构单一,自身防御与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极易遭受病虫害侵袭[2]。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温州地区森林总面积为7 075.00 hm2,人工林面积为4 336.98 hm2,占61.3 %。在过去的30年内人工林面积增加了40%,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增加了约40%。可见,二者大致为同步增长。病虫害的不断增加给当地的林业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1.2 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

传统的林业经济主要依靠木材生产,因此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的原始森林资源被人们肆意地砍伐、破坏。滥采滥伐影响到原有森林生物的多样性、林分结构等,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而导致害虫天敌的大幅减少,为病虫害的生长与流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3]。

1.3 营林方式不科学

在营林过程中人们过于看重林木的速生丰产,而极大忽略了营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林木管理方式不当,种植密度不合理,不抚育导致林间通风不畅,透光与透气性差,致使病虫害大幅度上升。

1.4 滥用化学农药,缺乏健全的防治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利用农药来治理森林病虫。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不少有益生物,并且害虫会逐步产生抗药性。因此,滥用农药制剂,极易破坏林业生态系统,使林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温州地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比较滞后,缺乏创新,未跟上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要求。另外,当地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未切实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由于经费限制,使温州地区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还不健全,有关基础建设滞后,工作设施与方式滞后,监测预报环节比较薄弱。

2 开展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意义

无公害防治是指在森林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借助生物技术达到防治病虫害、保护环境、维持林间生态平衡、构建和谐森林生态系统的多重目的。通过构建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多重效益。同时,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也是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重要体现,大力倡导和谐、健康森林的理念[4-5]。通过这一举措,不但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而且不会伤害害虫的天敌,进一步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3.1 森林抚育与管理

首先,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开展造林工作,挑选长势良好、没有病虫害、抵抗能力强的品种栽植。林间生物应保证多样性,如配置乔、灌、草等植物,以提高林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抵抗能力。做好育苗消毒工作,应挑选适宜的场所作为苗圃,避开那些低湿的地方,避免引起苗枯病。此外,还需对苗圃实施轮流作业,防止引起病虫害,并及时进行翻土施肥。然后抓好封山育林工作,及时除草、施肥、修枝剪叶,将部分病枝及时除去,避免虫害进一步蔓延。尽量降低人、畜对林间环境的破坏,并适当增加害虫天敌数量,以起到防控害虫的目的[6]。重点保护害虫天敌及现有的天然林,不准随意砍伐树木,禁止所有破坏林木生态系统的行为。

3.2 重点完善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机制

坚持预防为主,首先必须把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摆在首位,形成一套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预报机制。要针对温州地区林业病虫害的主要特征、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监测预报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全面性,真正实现早发现、早防治的目标。同时,要抓好对林木的检疫环节,避免各种危险性病虫传入当地。

3.3 提高森防科技含量,综合治理

为实现温州地区林业生态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林分质量,强化森林对病虫害的自我抵御能力,采用微生物、生物、生物农药等进行无公害防治。一是引进昆虫天敌,达到防控虫害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确保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二是引进益鸟,通过鸟类防控病虫害,如啄木鸟、灰喜鹊、山雀等。通常可利用造鸟巢等办法吸引益鸟前来,消灭病虫害。三是微生物防治。例如,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四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这是目前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同时,对于部分严重的病虫害,该方法的防治效果较好,但是使用农药防治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还会杀死有益生物。因此,如条件允许,应提倡采用无毒性、绿色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此外,还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攻关,并大力推广新技术,借助各种生物物理技术、光、电、温度、器械等方式实施综合防治,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

总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求林业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方法,掌握病虫害发

生的具体原因及特征,切实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实现温州地区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龚云华,黄国成,陈秀东.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科技向导,2012(12):207.

[2] 刘启斌,闫双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1):205-206.

[3] 张毅,孙兴全.上海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2(7):145-146.

[4] 韩卫东.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49-150.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9

关键词:病虫害;原因;对策

随着全局杨树产业年的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杨树资源得到快速的增长。由于杨树资源量的扩涨,导致杨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的面积、爆发的次数、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此,近年来笔者根据本地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治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杨树主要病虫害

杨树主要病害为溃疡病、黑斑病、红心病、冠瘿病;主要虫害包括食叶性害虫,即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杨黄卷叶螟、杨尺蠖、黄刺蛾、柳蓝叶甲等;枝梢害虫,即草履蚧、白杨透翅蛾;钻蛀害虫,即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地下害虫,即蝼蛄、地老虎、金龟子。

2 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

2.1 林相不齐、树种单一

杨树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表现在林相参差不齐,因杨树基地林为人工造林,由于管理不善,其次树种单一,加之经营管理措施不当,给森林病虫害创造了有利繁育和繁生的环境条件,导致重大病虫害相继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2.2 防治工作不被重视

杨树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来得慢,致使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再者由于森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病虫害发生前期一般比较隐蔽,不明显,危害轻,不能及时发现,也不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一定程度导致病虫害发生的蔓延,造成局部地区大爆发,才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此时已错过防治最佳时期,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控制密度。

2.3 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测报、防治、检疫基础十分薄弱。绝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开展病情虫情预测预报必须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缺乏森防检疫专职技术人员,预测预报预见性差,无法准确掌握病虫发生的情况及规律;检疫技术措施不当,从事木材运输检疫工作上,实际是重收费轻检疫,致使病虫从一个地区携带到另一个地区,引发病虫害大爆发的原因;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才能达到强化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采取化学防治,存在与森防所面临的防治工作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杨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4 防治经费无法落实

宿迁市每年需要防治的杨树病虫害发生面积约5.3万hm2,因资金缺乏,无法购置足量防治机械和农药,导致病虫害发生逐年上升趋势。各县区均没有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无法实施统防统治,防治难度较大,营造林经营管理不统一,无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各县区大部采取分散防治,防治时间不统一,治一片留一片效果甚微;杨树属高大乔木用低程喷雾机,射程无法达到树高,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多,对环境污染大;对蛀干类害虫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防治病虫害,采用打孔注药法防治,因功效低,劳动量大,药液腐蚀木质部,伤口不易愈合,影响材质,且药效短而低,防治效果不明显。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远远不适应林业资源的发展。

3 杨树病虫害防治对策

3.1 推进杨树综合性营造林措施

营造林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从种苗抓起,加快推进无检疫对象苗圃建设,科学合理选择地点建设隔离苗圃,统一引种管理,降低引种风险,以有效降低国内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同时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地实行多树种、多林种、多种形式的混交林,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加快林相改造力度。

3.2 加强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加强防治体系建设既是当前病虫害防治的迫切需要,也是抓好防治工作的长久之计,在现有薄弱的基础上,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建设力度,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建立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高效病虫害防治体系,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情报,为领导和林农提供病虫发生趋势信息,适时防治,做好服务。

3.3 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宣传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提高全民对病虫害的危害性、防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宣传病虫要治早治小,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各级领导和林场经营者在病虫害防治担当的责任,及时传授科学防治的技术方法要点。

3.4 增强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做好病虫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研究,选一块实验林作为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加大各级林业人员和林农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病虫害简报,作为防治指导信息。实施综合防治,一方面采用仿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以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采用刮除清理病枝、扫除虫卵、深翻冻死越冬虫卵、捕杀成虫、胶带阻隔、灯光诱杀等人工方法清除病虫害。再者加强鸟类和天敌保护,释放赤眼蜂、黑卵蜂、肿腿蜂、寄生蝇等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3.5 强化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坚持和完善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危害的程度、成灾率的面积作为相关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把病虫害防治作为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真正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吴瑞云,郑红波.不同杨树品种系的生长特征[J].中国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3~37.?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篇10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及发生情况

区幅员总面积106731hm²,其中林业用地72349.1hm²,占幅员面积的67.8%;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61072.7hm²,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4.4%;2013底全区活立木总蓄积46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3.0%。

区主要森林植物种类:针叶树种有:杉木、柳杉、水杉、湿地松等,面积19866.7298hm²;竹类有:慈竹、杂交竹、绵竹、麻竹、水竹、斑竹、楠竹等十多种,面积33666.7hm²;阔叶树人工栽植主要有桦木、桤木、桂花、银杏、麻柳、旱莲(千丈树)、黄角树等,天然起源主要有丝栗栲、栎类、苦皮、盐夫木、楠木等,面积13333.3hm²。

我区林木病虫害以竹子病害、长足大竹象、竹笋禾夜蛾、赤腹松鼠等为主。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逐年上升,对我区造林绿化成果构成威胁。

近年(2011-2013年)来,区发生的森林病虫鼠害主要有:杂交竹枯梢病,水竹丛枝病、粗梢双条杉天牛、柳杉长卷蛾、水杉红蜘蛛、竹笋夜蛾、竹芽虫、长足大象、竹螟、垂臀华枝修、麻柳叶甲、赤腹松鼠等。发生面积分别为:2011年3.898万亩(其中:病害0.45万亩,虫害1.949万亩,鼠害1.499万亩);2012年3.496万亩(其中:病害0.3万亩,虫害1.697万亩,鼠害1.499万亩);2013年3.985万亩(其中:病害0.3万亩,虫害1.695万亩,鼠害1.99万亩)。每年对发生的病虫鼠害均指导林农或业主进行了积极防治,防治率、无公害防治率分别在99%以上和96%以上。

2014全区发生病虫害总计3.85万亩,其中:病害0.25万亩,虫害1.6万亩,鼠害2.0万亩。发生病虫害种类有:竹子枯梢病、水竹丛枝病、竹笋禾夜蛾、长足大象、粗梢双条杉天牛和林木鼠害等,竹子害虫—长足大象、粗梢双条杉天牛和林木鼠害将发生严重。长足大象主要分布在、、、、等乡镇慈竹林分内,粗梢双条杉天牛主要分布在、、、、、对岩等乡镇柳杉中幼林林分内,林木鼠害主要分布在、、、、等乡镇和国有林场后经、等工区柳杉、杉木中幼林林分内,因此,上述地点是今年发生和防控重点区域。

(二)森防机构及人员现状

我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个5人,全区测报站(点)26个,各森林管护站及林业工作站配有一名专(兼)测报人员。

(三)测报、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全区森防测报和防治工作主要依托26个测报站(点)开展各项工作。每年制定《区主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方案》,强化森防目标管理,主要监测长足大竹象、赤腹松鼠、竹子病害的危害情况,积极开展越冬前后及发生期病虫情调查,按时开展病虫情况测报,及时病虫情报,提供防治依据,并适时组织开展病虫防治。积级开展森林植物调运检疫和种苗产地检疫工作,形成测报、检疫、防治三个环节,相辅相承。

在防治模式上主要采取专业队防治和群众防治相结合,重点防治和一般防治相结合,限期防治和自觉防治相结合的模式。对主要通道绿化树木、退耕还林树木、天保树木、名木古树等进行重点防治。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信息、简报以及印发宣传资料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对本辖区的苗圃、种苗繁育场所、涉木企业进行检疫登记和检疫登记核查,并开展产地检疫,确定执法重点。同时,林业部门积极筹资备药和推荐购买药物,主要领导亲自抓防治工作,技术人员不辞劳苦,深入发生区调查虫情,指导防治。从而保证了林木的正常生长,有效地保护了我区的造林绿化成果。

(四)监测防控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不断加强和完善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体系建设,为保证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顺利实施,区林业局成立由森防站站长任组长,相关科室、片区林业站负责人、乡镇林业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协调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每年开展培训,提高素质,利用多种形式搞好技术服务,推广森防新技术,确保有虫不成灾。

二、森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区森防机构级别低(股级)人员少,经费不足,且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基层森防人员少、素质偏低、并且不够稳定,工作缺乏力度。

(二)测报、检疫设备简陋,测报手段落后,缺乏系统性,人员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测报、防治和检疫工作的质量。

(三)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且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病虫害同步增加。

(四)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病虫害发生后,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较低。

三、全面提升森防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森防工作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中的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病虫害防治贯穿于森林资源培育的全过程,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在营林的各个环节如选种、育苗、选地、造林、经营、抚育及采伐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提高树木抗性,是实施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

(二)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一是要完善营造林的有关标准和方法,从制度上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逐步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二是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健全和完善主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加快各级测报点建设速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三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抓好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依法建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堵塞漏洞,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

(三)搞好预防是实现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必须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以营林为基础,综合性营林措施是防治病虫害的治本之策,要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工作的始终,逐步实现森防工作的“四个转变”,切实把森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工作上来。

(四)应加强森防法规宣传,普及森防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森防工作的认识;不断建立健全森防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森防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靠行政手段转变到依法管理、依法防治上来,要对重大危险性病虫害推行防治通知书制度,提高除治工作的强制性;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强化执法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