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系统理论总结十篇

时间:2023-12-25 17:50:20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1

关键词:统一战线学;统战学科;统一战线;中央统战工作会议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1-000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统一战线。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局面,助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基点

学科构建的基础是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系统的理论根基、相应的研究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研究要紧紧围绕重大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现象及统一战线规律作为学科对象进行研究。要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上逐步构建统一战线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科学或其所属的各门学科要能单独成立,必须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现象、统一战线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这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别的学科可能有所涉及,但不能替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备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其研究对象主要涉及12个方面: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华侨、归侨及侨眷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理论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理论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具体包括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它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构建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1.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作的《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讲话,既是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精华,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和各主要领域统战工作的方针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在多党合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民族宗教工作、“一国两制”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架构,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战略性,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的基础。2.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理论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地位作用以及多党合作、知识分子、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多个方面的统一战线工作。统一战线理论依据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总结统一战线的新鲜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统一战线理论是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又一科学指南。3.统一战线理论。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工作,对统一战线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完善了多党合作、人民政协、党外干部、民族、宗教、港澳台侨等方面的政策和方针,形成了系统的“同心”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务实性和实践性,为有效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指明了方向。4.统一战线理论。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就政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2]位、履职原则和努力方向。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及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事业具有根本性、全局[3]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的最新成果,凸显了大统战工作格局思维,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辩证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1.经验总结法。历史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试点法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不可忽视的研究方法。历史法是运用文献史料对统一战线进行研究的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和比较法从研究国内外的统一战线现象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总结经验、揭示本质,形成统一战线理论。试点法把握因果联系、普遍联系,抓住典型,以点带面,形成经验。这是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创新与理论创新值得重视的方法。2.学理提升法。一是理论提升法。要围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政策成果。二是思维创新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工作面广线长,涉及众多领域和层面。思维创新法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方式进行判断、推理、想象、创造的方法,能够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3.系统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是现代科学方法发展的一个重大成果。其鲜明特点是重视研究的目的性、整体性、综合性和优化性。系统研究法在综合的过程中把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从综合出发,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再回到综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其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从总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才能对其进行科学把握和认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内核

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一般总是发生在时代需要和实践发展水平的结合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内核由其涵义、逻辑、规律构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内在涵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现象、统一战线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质和中国气派的创新性、复合型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是一门科学。同任何一门新兴学科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而是时代的产物。1979年3月,李强调“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1985年2月,指出“统一战线包括民族、宗教,是一门科学”。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指出“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2015年5月,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明确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内在逻辑

每一门学科都是由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组成的、有内在逻辑结构的学理系统,有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和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有两个核心概念、两对基本范畴、三大基本规律。统筹利益、战斗联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两个核心概念。统筹利益是出发点、着眼点,即逻辑起点。战斗联盟是着力点、落脚点,即逻辑终点。同与异、和合与分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两对基本范畴。求同存异规律、统筹共赢规律、因势利导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三大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逻辑具有客观性,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著述各有体系;具有开放性,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逻辑包括总体论、战略论、共识论、契合论、态势论、载体论、代际论、保障论、规律论等9个方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总体论。总体论在揭示学科构建标志的基础上,依次论及形成过程、学科标志、学科内涵及逻辑体系、学科意义、理论支撑、知识参考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战略论。从思想发展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为统一战线提供战略方位。从现实需要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对统一战线提出战略要求。从学科演进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科学为统一战线提供战略支撑。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共识论。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最大共识。横向整合刚性资源、柔性资源、活性资源,是统一战线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基础。纵向广泛凝聚经济包容力、政治协商力、文化同心力、社会和谐力、生态平衡力,是统一战线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中传承复兴使命,是统一战线助力实现中国梦的保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契合论。基于长期目标、阶段目标、当前目标,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有着一致的愿景追求。基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主体的合作参与,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有着共同的实践主体。基于以制度化为基础需求、以系统化为关键希求、以成效化为核心诉求,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有着相通的实践要求。基于统一战线优化国家治理、国家治理巩固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有着协同的实践路径。基于科学思维方法、务实调研方法、互动学用方法,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有着同样的实践方法。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态势论。在新常态下,统一战线要聚焦“升级版”的中国改革、“系统性”的中国发展、“驱动型”的中国创新,更加重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设,巩固思想基础、凝心汇智聚力,围绕发展中心、服务改革大局,推进战略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融入“一带一路”、拓展国际统战,发挥鲜明优势、彰显独特作用。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载体论。新媒体是统一战线的新兴载体。要从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含义、特征和归属出发,明确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统战工作的重大意义,梳理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统战工作的经验。要以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统战工作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加强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考。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代际论。青年历来是各国政党争夺的重点对象。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的做法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统战机理:先进思想与远大理想互动引领,先进组织与优秀队伍互动培育,先进作风与党群关系互动联结,先进制度与创新创造互动发展,工作保障与环境优化互动前行。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保障论。法治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坚实保障。法治能够使统一战线运行规范、功能优化、务实高效。要把良法作为统一战线工作法治化的前提,在宏观上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把效力作为统一战线工作法治化的核心,在中观上构建高效有序的体制机制;把善治作为统一战线工作法治化的目标,在微观上创新方式方法。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规律论(下文详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内在规律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稳定的本质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基本规律包括求同存异规律、统筹共赢规律和因势利导规律。1.求同存异规律。求同存异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根本规律。它意味着统一战线是同与异的有机统一。求同存异规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就是要讲团结,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实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2.统筹共赢规律。统筹共赢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核心规律。它意味着统一战线是多元的开放性与鲜明的指向性的有机统一。统筹共赢规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就是要讲和合,坚持和谐共生、和睦相处,追求精诚合作、统筹融合。3.因势利导规律。因势利导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重要规律。它意味着统一战线是显著的社会性与永恒的发展性的有机统一。因势利导规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就是要讲进取,坚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追求共同进步、齐驱并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目的性、价值性和意义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意义集中体现在学科定位和重要课题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学科定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是一门综合叉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研究对象深刻揭示了统战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研究的是统一战线领域里的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其研究对象是政党规律与政治规律的有机结合,是在政党规律作用下的政治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研究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充实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综合性意味着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民族学、宗教学、党建学、领导学等学科紧密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具有较强的整合力,能够充分吸收管理科学、治理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有益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是一门前沿性战略科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涵盖广泛,事关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强调指出:“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4]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这揭示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规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工作的实践经验与知识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专门学科,能够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它既要符合理性思维与学理思维,又要满足战略需要和实践需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重要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有着广阔的研究领域和丰富的研究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有5个重点研究领域——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其重要课题分布在如下3个方面。1.开放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研究要批判继承古今中外有关统一战线的宝贵精神遗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比较式、扬弃式的课题研究。要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古今中外有益的统一战线思想资源进行合理吸收、借鉴,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研究视野。2.应用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研究要树立问题导向,关注统一战线的实践状况,不断吸收新经验、新成果,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经济统战、文化统战、社会统战、国际反恐统一战线等方兴未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如果不把这些新问题新情况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丧失生机活力。从当前工作实践和发展趋势来看,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少。它们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引导问题、统一战线法规体系完善与实施问题、民族宗教事务依法管理问题、政商关系问题、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统一战线工作创新问题等。3.基础性课题。统一战线的客观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基础研究课题。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加强对统一战线规律的研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必然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实践性、复杂性,需要规律的指引。只有有效利用统一战线规律,才能准确把握统一战线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它们正确与否要由实践检验,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现实与未来有机结合,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学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5).

[2]俞正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5-03-14(2).

[3]孙春兰.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15-06-04(7).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统一战线仍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法宝。

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面具有的特殊优势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始终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统一战线不断扩大,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进入新世纪后,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更加复杂的国际背景下,统一战线对于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有着更加突出的优势。

1、具有人才、知识、技术密集的优势。当今世界,科学和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中,汇集大批专家学者和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具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是四化建设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人才库和智力集团。这些同志不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更有强烈的爱国心和为祖国现代化出力的热切愿望。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参加者和组织者,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生力军和重要力量。

2、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和海外联系的优势。对外开放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统一战线的许多成员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和海外联系,团结了一大批各方面的海内外有影响有声望的人士。这些社会关系和海外联系,是发展经济、进行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发挥统一战线的这种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扩展我国同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交流,为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

3、统一战线在全国各种组织,包括各级人民政协、各派、工商联、侨联、、海外联谊会等人民团体,形成了健全的组织网络,可以在为四化建设、改革开放服务中发挥出集团和群体的功能。

4、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协调关系的职能,可以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统战工作是做团结人的工作。它是通过正确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以及政治的、思想的、心理的、文化的、道德的形式,服务于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趋势。统一战线能够直接听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了解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不同声音,加上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诸如广交朋友、民主协商、安排人物、合作共事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得统一战线能够调节、沟通、疏导和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为持续稳定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可以看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基础上的大团结、大联合。它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调节社会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任务更为繁重和突出;同时它也成为党的群众工作特殊的组成部分。

二、创新始终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灵魂

统一战线要发挥优势作用,统战工作要开拓进取,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加以指导和推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力量十分弱小,革命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包括全民族大多数在内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思想,并明确了革命和建设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实现了统一战线史上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对统一战线的性质、战略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解决了有关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同爱国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团结得到发展;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实现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第二次飞跃。

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统一战线担负的艰巨任务出发,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纲领。指出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矛盾统一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致性和多样性有着不同的内涵;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强调要实现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方针。而这也必须调动和依靠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统一战线最大最迫切的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各个方面,包括各派、民主人士、各族各界爱国人士,都必须以实际行动认真学习和坚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方针,各尽所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既要当好党的亲密战友,又要当好党的忠诚诤友,参大政、议大事,敢于直言,为完成历史赋予我们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一员的光荣任务不懈努力。

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在新时期,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要发展、要建设、要提高,就必须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勇于理论创新。就要求我们提高认识,拓展思路,切实做到:

1、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理论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呼唤着理论创新,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源泉。因此,理论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创新。我们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不断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探索规律,把实践的经验总结出来,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观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范围、领域越来越广,对象越来越多,为统战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统战理论研究不能游离于现实生活和工作实际,而要把当代中国生动丰富的改革和建设

实践以及统战工作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和强大动力,将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围绕统一战线工作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讨,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2、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没有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探索真理的执着精神,不可能开创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但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指导,理论创新就容易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理论,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正是这种理论品质,使它能够适应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国家的国情,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有害的。理论创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谱写新的理论篇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都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开展新时期统战理论研究和创新的指导思想。

3、理论创新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科学的飞跃,都要求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结果。新世纪、新形势给统一战线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也要求我们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根据时代的特点对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从而在思想上不断有新的解放,在理论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的创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开展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推动实践的发展。

4、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科学方法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加速化、信息传递的即时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迫切要求各项工作跟上时代步伐,理论研究必须充实内容,更新手段,改进方法,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研究,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统一战线理论是一门综合学科,只有拓宽研究范围,加强研究深度,将它同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并吸收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才能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为政策的制定和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3

【关键词】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控制总线;现场总线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楼宇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控制技术,控制技术中的总线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远程操控,信息反馈等功能,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建筑电气的控制总线系统还可以对楼宇中的设备进行信息集中管理和通信,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控制系统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仪表控制系统到计算机集中式控制系统(CCS)再到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下面就论述一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及其在建筑智能楼宇中的应用。

1.现场控制总线系统的特点

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其实只做到了半分布式控制。现场控制总线系统(FCS)采用智能仪表将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现场模拟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现场和后台控制器的双向通讯传输。现场控制总线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器件信号全部数字化。在建筑电气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不在有传统的模拟量信号,取而代之的是全部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数字信号。

(2)控制系统完全开放。现阶段采用的建筑电气控制总线系统是开放型的结构,所采用的通信协议符合统一标准,这就可以使各种设备实现交互操作,方便了系统的集成优化。

(3)现场总线系统的总线把现场的设备和仪表与通信网络互连起来,构成了现场设备或仪表互连的现场通信网络。

(4)现场控制总线系统采用各功能测量的分散模块,然后再通过先进的控制软件集中管理,最终可实现综合自动化。

现场控制总线系统(FCS)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实现了全数字化、容错能力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通信方面变现为通信速度快,信息传递时节点多,方式灵活,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2.几种常见的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自产生到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几种生命力较强的现场总线,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下面就介绍一下常用的现场总线技术:

2.1基金会现场总线(Fieldbus Foundation)

基金会现场总线,简称FF,它是一个非商业的国际现场总线标准,由两大集团合力开发。基金会现场总线最大通信速率为2.5MPbps,最大通信距离为1.9km,传输媒介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四种之中的任意一种。

2.2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

Profibus现场总线是由西门子公司为主的多家德国公司开发推出的。这种现场总线Profibus是作为德国国家标准和欧洲国家标准的现场总线标准。该总线网络模型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采用主从式的网络操作系统结构。该总线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2Mbps,最多可挂接127个站点且成本较低。

2.3 LonWorks现场总线

LonWorks是由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的。它的特点是具有特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七层网络模型结构,传输距离可达2700m,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成本低的特点,在楼字自动化和工业控制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3.以太网控制总线技术及其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

随着楼宇智能化程度的增大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述的一下现场控制总线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建设的需求。上述的现场控制总线技术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表现在数据传输速率低,互联性较差,后台控制软件的维护费用高等方面。现阶段,采用以太网通信技术进入控制总线已经可以实现,并且获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3.1以太网控制总线的突出特点

(1)以太网控制总线在数据传输和发送控制信号时具有传输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优点。

(2)网络存取技术完善,网络互联性好。

(3)以太网的CAN总线网络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方便灵活。

(4)CAN总线的传输介质可以选择光纤,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5)以太网的控制总线系统具有很强的网络扩展性。

(6)成本低、性能高、技术开发潜力大。

(7)通信过程中采用世界通用标准TCP/IP协议,具有接口功能齐全特点。

3.2 CAN总线控制系统在建筑电气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

下图为基于CAN总线的建筑电气智能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该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位机的监控系统由计算机和组态软件构成,然后通过CAN适配卡接入CAN总线。上位机监控系统设在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PC机实现对现场设备的监视,接收楼宇节点发来的数据,并可以发送指令对现场楼宇内部的设备进行控制。

现场的智能节点的组成核心是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传感器传来的现场信息,然后通过CAN总线控制器,再经过CAN收发器传入上位机监控系统,实现通信功能。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发送命令给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再发送信号给控制器实现对现场照明、空调、给排水、电梯、消防、安全等设备的控制。

4.结束语

建筑电气的控制系统智能化是科技高速发展与建筑需求结合的一种必然产物。建筑电气的控制总线技术解决了现代楼宇中电气设备多,设备布局分散,需要测控的数据多等难题,且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强,可以进行互联操作的特点,方便了物业中心对小区的管理,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随着控制总线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相信它将会在智能化楼宇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锦标.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1997(02).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4

关键词:人均居民消费;线性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29-0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人均消费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把各个因素对人均消费的影响从定性化转化为定量化?就个消费而言,个人消费主要受到个人收入、商品价格、个人消费偏好的影响。其中个人消费的影响因素个人收入和商品价格是很容易数量化的,至于个人消费偏好可以考虑前期消费量,因为前期消费可以反映个人消费偏好。那么,我国人均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确定为人均收入、商品价格、前期消费,上述分析符合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基于人均消费受到人均收入、商品价格、前期消费因素的影响。从中国统计年鉴找到了从1989-2004年人均消费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商品物价指数的官方数据。想借此来分析我国人均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具体是如何对消费产生影响的。

2 数据的分析

数据涉及四个变量:人均居民消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前期人均居民消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看成是人均收入,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消费和收入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另外当年的消费和前期的消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因为前期消费反映消费者偏好,而消费偏好又影响当年的消费。一般说来,一个国家人均消费去年消费1000元,那么今年消费不大可能是10000或者100,多半会在1000左右。当商品价格总体上升时,消费者为了维持原有水平的消费,那么支出就会增加。

根据上面的分析今年的消费受到今年收入、去年消费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那么如何数量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在数学中,比较简单和常见的数量的关系是线性关系。设人均消费水平为y,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x1, 前期人均居民消费为x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x3。

3消费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1消费模型的建立

由数据和2.1数据的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理论,可以知道y与x1、x2、x3存在线性关系,可以建立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μ(3-1)

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结果

= 0.212419 +0.370297 +2.018759 -220.6946 (3-2)

3.2 消费模型的统计检验

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拟和优度检验:由R2=0.999211知,可以说这是很好的拟和结果了。

方程显著性检验:由F=6330.419,给定一个显著性水平a=0.01,查F分布表,得到一个临界值,显然有F=6330.419>F0.01(3,12)=3.49 在99%的水平下显著成立,即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9%的水平下显著成立。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对于x1 t=11.44541对于x2 t=7.131840

对于x3 t =8.298938对于C t=-4.115839

给定一个显著性水平a=0.01,查 分布表中自由度为12、a=0.01的临界值,得到ta2(12)=3.055,可见+|t|ta2(12)=3.055,所以包括常数项在内的4个解释变量都在99%的水平下显著成立,都通过了变量显著性检验。

3.3 消费模型基本假设的检验

先来检验共线性,检验共线性的方法之一有判定系数检验法,即使模型中每一个解释变量分别以其余解释变量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计算,并计算相应拟和优度,也称判定系数法。如果存在xj=a1x1+a2x2+…ajxj中判定系数较大,则说明 可以用xj,x1,x2,…xj 的线性组合代替,即xj与x1,x2,…xj 之间存在共线性。分别以模型中x1,x2,x3 为被解释变量,以x2与x3、x1与x3、x1与x2为解释变量,利用统计软件可以得到下列表格。

4 总结

应用线性回归模型,首先要选择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选择变量时,还要考虑变量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后判断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实际中可以通过直接置换法、对数对换、级数展开等把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于线性关系的判断,可以通过统计软件来作散点图,结合散点图来选取变量关系的模型。确定变量的线性关系或把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后,就可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统计软件求解出线性模型后,可以先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包括拟和度检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后对模型的基本假设检验,检验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性、异方差检验、系列相关检验。在模型满足统计检验和假设检验后,还要比较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如果相对误差较大,那么还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5

关键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配电网;断线故障

在电力系统中按接地处理方式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电抗接地和低阻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系统中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3kV―60kV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

小电流接地系统网络的线路分支多,分布面广,特别是在一些条件较为恶劣的地方单相断线故障较为常见。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一般是通过检测零序电压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发生接地。当零序电压3U0>(15~20)V时发出“接地”信号,但是在系统出现单相断线时同样存在3U0>(15~20)V,同样会发出“接地”信号。所以在运行中不能仅仅根据是否发“接地”信号来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接地。

发生单相断线故障,将导致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的不对称,系统处于非全相运行状态,会出现负序电流,将使电能质量变坏,对用户产生不良影响,如使电动机转子产生附加损耗及发热,破坏其正常工作,减少出力,降低寿命,同时还对继电保护产生影响,并造成系统损耗增加,影响运行的经济性。因而一旦发生单相断线故障后,需要及时正确地处理事故,了解这种故障的特点,否则,很可能会因为误判断,造成处理延误,而扩大事故范围。

本文以镇江地区电网中发生过的一次35kV线路单相断线未接地事故的现象及处理为例,应用电网基础理论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断线现象,探讨该类事故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事故简介

目前,镇江地区35kV中高压系统主要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接法。发生断线故障的但未出现单相接地所在配电网的具体线路情况如下图:

故障前系统运行情况:220kV丁卯变1#主变供35kV正母线,带三条35kV线路,分别为341线、343线、347线。

故障经过:3月16日21:30丁卯变35kV正母线电压为:Ua=18.5,Ub=19.4,Uc=29.1,22:42,丁卯变:拉开啤酒343开关,电压恢复正常,17日3:36拉开江心洲35kV过江电缆开关, 343线路恢复供电,电压依旧不正常(19.2/20.1/26.3kV)。后查出啤酒343线路17#杆跳线C相烧断,处理后送电,系统恢复正常。

二、对于35KV配电网发生单相断线时故障分析

35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先画出此电网的等效电路如图1:

其中EA、EB、EC电源电动势,CA、CB、CC为全网A相、B相、C相对地总电容,RA、RB、RC为全网A相、B相、C相对地总泄漏电阻,可取RA=RB=RC=Rψ,Z1、Z2、Z3为三相总的负载阻抗。因中性点不接地,故流入地中的总电流为0。于是有方程(U b+E )Y +(U +E )Y +(U +E )Y =0

图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网的等效电路

当取EA为基本准相量时,由上式可得(a=ej120)

其中、于是上式可化简为

在通常情况下,(Yψ,ψ=A、B、C)中的电容电纳jωCψ要比泄漏电导 大得多,故可忽略不计。于是,上式可简化为当系统正常运行时,CA=CB+CC,则断线故障后系统简化分析C相对地电容明显减小,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先假设完全断开,即CC=0,设Eψ(ψ=A、B、C)=22kV,则母线对地电压根据现场情况,我们可以认为C相有近一半线路断开,即CA=CB,CC=CA,根据如图2所示相量图,则得

图2 出现C相断线后向量图

母线对地电压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断线故障引起的断线相对地电压升高主要原因是断线造成系统中各相对地电容变化,导致变压器中性点偏移,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还是较相符的。同时,因为我们测定的电压为母线电压,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母线电压有影响如:主变压器低压侧阻抗、负荷电流,但这些因素对中性点的偏移影响不大,为简化计算,所以我们在分析时可以不予考虑。在实际运行中为更好区别单相接地故障与单相断线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单相接地现象比较容易判断,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李润先.中压电网系统接地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王岩鹏,赵丽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几种现象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9.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6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有效教学;探索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for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Liao Shouyi, Zhang Hexin, Zhang Guoliang

The Second artiller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710025, China

Abstract: The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includes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control system modeling, system analysis and system design. Such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s abstractly concept, much terminology, greatly mathematics content, strongly engineering practice, require that the course to explore teaching method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course were researched and explored. Good teaching result was achieved by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years. Thi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making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effective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支撑我校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的主干课程,自1959年起即为测控工程专业学员开设,目前已面向全院本科学员,是全院性的专业基础课,选用胡寿松教授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教材。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基本概念和术语多,数学推导多。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复变函数、模拟电路、电工技术等课程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工程素养。特别是随着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充实(教材的第一至六章和第八章),讲授对象也日渐广泛,而课程学时却一再压缩(课内60学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所选用教材的内容特点往往使学生因缺乏工程实践,缺乏对实际控制系统的感性认识而感到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分散、公式多、推导多,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总之,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让学员感到难学,教员感到难教。该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是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指技合一”复合型军事人才培养,我们对该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实践。

1 基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教学方法探索

1.1 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分析思路

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总是遵循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这一规律,这种过程也是认识论所倡导的规律。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目的是让学员掌握控制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对实际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理解控制的概念比较容易,但要实施恰当的控制则比较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这一认识过程,帮助学员掌握整个课程的分析、学习思路,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般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分析是定性分析,但是光知道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实际的系统要能够进行工作,必须对它进行定量分析,也就是要分析其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指标。为了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必须对系统建立模型,这个模型就是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和频率特性,正好是教材第二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数学模型是实施定量分析的基础,有了模型并能够对其进行求解(拉普拉斯变换和反变换)的基础上,我们就能够对系统进行定量的认识。例如对快速性的认识,是通过对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性能分析来建立起动态性能指标;对于稳定性的认识是通过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和劳斯—赫尔维茨判据、奈氏判据、对数频率域稳定判据来进行的;对于准确性的认识是通过终值定理和静态(动态)误差系数法求稳态误差来进行的。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因为定量分析有公式,计算简单,容易得出结果;而定性的结论,多属定量分析的结果、文字性结论以及相关的描述性结论。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定量分析比较容易,难的是从定量分析上升到定性的结论和定性分析上去,也就是对这些定量的公式、结果的分析。例如,稳定性与参数之间的定性的关系;动态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稳态误差随系统参数变化如何变化;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高阶系统增加闭环零点和闭环极点对系统有什么影响等。

1.2 从开环系统分析闭环性能的策略

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反馈,反馈就可使一般的开环系统变成闭环系统。因此,系统的开环与闭环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开环系统容易分析和理解,也容易获得其数学模型,因为开环系统一般是由各种典型环节组成的,可以很方便地求得开环系统的零点和极点。因此,为了分析系统的闭环性能,常常从开环系统传递函数、开环性能出发来研究和分析。

例如,为了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劳斯判据需要知道闭环特征方程,而闭环特征方程正好是1+Gk(s)=0,其中Gk(S)就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而用奈氏判据直接通过开环幅相特性曲线Gk(jw)就可判别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也是从开环传递函数出发的。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时,对于型如tm或其线性组合的输入来说,可直接通过对开环传递函数的型别v和开环增益k来得到静态误差系数从而算出稳态误差。绘制根轨迹时,由1+Gk(s)=0可推导出根轨迹方程,最终可直接采用开环传递函数Gk(s)来绘制闭环根轨迹,并根据闭环根轨迹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稳定性等信息。

从开环系统分析闭环性能的策略可以帮助学员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出发基点和分析目的。由于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概念、术语多,从什么条件出发分析系统的什么性能在学员学习过程中经常引起混淆,往往课程教学已经结束了,学员还不知道用什么传递函数来绘制什么(开环、闭环)系统的根轨迹,用什么传递函数来计算(开环、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1.3 从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出发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内容繁杂,基本概念、定义、术语、公式多,学员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全貌,难以建立课程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大部分学员只有靠机械记忆来掌握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从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出发,将课程体系有机联系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是“稳、准、快”,因此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就是对这三个字进行分析,即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稳态误差)和快速性(动态性能指标)。首先要求知道它们的准确含义,其次要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最直观的是时域分析法(第三章);其次是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的时候,系统的性能如何变化,可采用根轨迹法进行分析(第四章);除此之外,如果系统的输入是正弦波,对系统的分析可采用频域法进行(第五章);如果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则必须对系统进行校正(第六章)。

当然,对于每一种分析方法,其分析特点和目的也不一样。时域分析可提供时域指标的全部信息;根轨迹法分析具有时域分析的特点,但它可以提供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闭环系统的根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分析系统的时域指标;而频域分析由于方法的特点,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裕度,但不能提供直观的时域指标。

1.4 线性叠加的思想

自动控制理论讲授的主要是经典控制理论,研究对象是线性定常系统,其主要特性是叠加性和均匀性。在系统分析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策略是叠加。从一般的多输入产生的输出是采用叠加原理,到开环对数幅相特性曲线的绘制也是将幅频特性相乘变成对数幅频特性的相加从而简化运算。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时候,串联校正采用的是线性叠加,而反馈校正不具有叠加性,但通过进行一定的简化,最后进行反馈校正进行设计时,也是通过近似的线性叠加的办法。因此,叠加的思想在课程中运用得相当普遍。

2 教学实践体会与教学效果

2.1 多从工程的角度进行教学

自动控制的基础是微分方程的求解,但精确求解微分方程却不是本门课程的重点。自动控制理论是从工程实践中发展并提炼出来的。因此,虽然求解微分方程具有逻辑严密性和精确性,但数学特性却不是该课程的主要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的是其工程性。它的工程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近似、简化的方法,例如对非线性系统的小偏差线性化法近似成线性系统,这种近似在工程上是应用得非常多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再例如在一定条件下将高阶系统简化为一阶或二阶系统。二是大量公式的推导过程应该注重工程背景,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推导教学,严密的数学推导并不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即不能将本课程讲成一门纯数学的课程,而应该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简化、近似、适用范围等工程使用条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授。

2.2 适当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控制系统的分析;二是控制系统的设计。我校所选用的教材是以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为主线,在控制系统的分析方面内容比较详尽,各种分析方法都有介绍,知识点成体系,但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则讲得较少,也就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如何利用分析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学员学完该课程之后,掌握了许多控制系统分析的方法,但对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没有思路,总感觉无从下手。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强调基础分析方法的同时,引入另外一条控制系统设计的主线,以一个导弹控制系统仪器为例,从其控制原理、数学模型、时域响应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分析以及频率域校正方法出发,对该仪器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既增加了学员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此外,原教材的知识内容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面虽然篇幅较少,但是涉及相关设计的内容都已经融合在相关知识点中。比如对一阶、二阶系统的参数分析与调节,对系统开环增益的调节作用等,实际上对被控对象或系统增益的调节已经是系统设计的内容了。事实上,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节。如果参数调节不起作用,则需要采用校正方法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地强调系统设计的内容会牺牲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引入以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这条主线,应当处理好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握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之间的“度”,这个“度”就是在不牺牲课程内容体系、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设计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精选,引入Matlab编制的辅助教学软件等措施,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益的尝试。

3 结束语

近三年来,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与以往的教学情况相比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有学员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很容易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全貌。对于青年教员来说,通过这样的实践,能够让他们尽快地理解掌握课程体系和内容,尽快帮助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员。当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能够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加强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7

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近期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首先就是要把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各民主党派发展的根基和源泉。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国各民主党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更是时代的需要。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学习重要讲话,就是要理解和充分认识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新评价和新要求。指出:“这些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的讲话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是指导新时期统一战线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的讲话把对统一战线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随着进入新常态,统战工作较以往更为重要,因为今天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决定了统战的范围比以往要更加广泛。留学人员成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和重点团结的对象,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也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团结人群,而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希望他们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成为真正的“创二代”。如何发挥好这些新生力量的作用,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毛泽东曾说过“是人多好些,还是把许多积极因素赶走好些呢?还是把积极因素团结起来好。团结了更多的人,阻碍就少些,事情就容易办得通”。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说过“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邓小平也说过“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的讲话继承和发展了毛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统一战线“重要法宝”的科学论断,还科学地回答了新形势下需要不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以及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创新性地发展了统一战线,是指导今后统一战线发展的的行动指南和重要法宝。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则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法制保障。

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使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服务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上有新的作为,切实履职,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干革命离不开统一战线;搞经济建设,同样离不开统一战线。这次会议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体现了新时期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8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一、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前景

国家有关部委召开了关于现场总线技术会议,成立了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制定了现场总线技术发展的前景目标,并由国家拨出专款用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科技攻关。华北电力大学现场总线实验室的筹建申请已被国家电力公司批准,FCS的应用研究即将展开。前景目标是:截至2005年,在技术上要基本完成从目前模拟现场仪表系统到基于现场总线的全数字开放的自动化系统的转化,使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的技术水平赶上世界技术发展潮流。2005年以前将是HART仪表与FF仪表的交替时期,自动控制系统将由以DCS为主的控制模式转换成以FCS为主的控制模式上。就工业生产过程来说,一切努力都放在提高质量、产量和可靠性上,FCS是一个对工业生产过程有巨大效益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一旦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出台,它立刻就会广泛地应用到电力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电气控制纳入DCS的范围主要为发电机系统和主厂房内的厂用电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高压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低压厂用工作变压器、低压厂用备用变压器及低压厂用公用变压器等的控制和信号测量。保安电源系统、直流系统和不停电电源系统也要纳入DCS进行监视。另外,发电机励磁系统、自动准同期和厂用电快速切换更要优先考虑纳入DCS。部分电气控制纳入DCS,迈出了炉、机、电一体化的第一步。1台单元机组仅设1位主值班员,因此,电气控制必须与汽轮机、锅炉控制形成一个整体。

二、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革新

传统的DCS因检测、变送和执行等现场仪表仍采用模拟信号(4-20mADC)连接,无法满足上位机系统对现场仪表的信息要求,限制了控制过程视野,阻碍了上位机系统功能的发挥,因而产生了上位机与现场仪表进行数字通信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起,出现了智能化的现场仪表,如智能变送器等。这些智能化的现场仪表的功能远远超过模拟现场仪表,如可对量程和零点进行远方设定,具有仪表工作状态自诊断功能,能进行多参数测量和对环境影响的自动补偿等,深受用户欢迎。智能化现场仪表的出现,也要求与上位机系统实现数字通信。由此建立一个标准的现场仪表与上位机系统的数字通信链路,FCS也就应运而生了。

三、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改进后的经济效益

采用FCS取代DCS比采用DCS取代模拟仪表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如“变千百根电缆为一根”,可节约大量电缆;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使控制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实时性、快速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国际标准化后,可使不同厂家的产品互相连接和操作,消除了目前自动化的孤岛现象;省去I/O端子柜和控制柜后,使控制室占地面积大大减少并使系统简化,带来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费用的降低及工作量的大大减少;由于机组控制室(指2台机组共用1个控制室)只有两根同轴电缆或光缆和几根紧急停机开关的电缆进入,大大有利于控制室的防火和火电厂的安全运行。目前,尽管存在着多种现场总线模式,但最开放、功能最完备和最有应用前景的现场总线当属基金会现场总线FF(Foundation Fieldbus)。它除了具备一般总线的特点外,在客户服务、功能模块调用、设备描述、诊断和保护、通信方式、数据精确传递、本安供电、设备的即插即用等方面,最能体现国际先进水平,是受到国际大多数地区和国家赞赏的总线标准。

四、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改进后的科技价值

现代控制理论于60年代形成,它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输入、多输出(多变量)、变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它对多变量有很强的描述和综合能力,其局限在于必须预先知道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数学模型。现代控制理论是在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上于90年代基本形成的。智能控制的提出,一方面是实现大规模复杂系统控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计算机使控制技术的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给智能控制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智能控制是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它基本解决了非线性、大时滞、变结构和无精确数学模型对象的控制问题。从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到今天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历了约50a时间。40-50年代,形成了经典控制理论,该理论基于传递函数建立起来的频率特性、根轨迹等图解解析设计方法,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极为有效,至今仍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传递函数对于系统内部的变量还不能描述,且忽略了初始条件影响,故传递函数描述不能包含系统所有信息。智能控制就是利用有关方法或知识来控制对象,按一定要求达到预定目的。未来的输出及其与给定值之差,并据此以某种优化指标计算当前应施加于过程的控制作用。

五、结束语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9

关键词:CAN,DSP(TMS320F2812),监控系统

 

1 引言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在各行各业中获得广泛的应用,造船业的自动化集成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船舶动力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集成度的提高。为了保证船舶动力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为管理人员的操作提供可靠、准确的实时信息,以及减少人为因素的错误判断和人力的极大浪费,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该系统提高对船舶动力设备参数的实时检测,可以实时显示设备各重要的运行参数和状态。。当检测到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故障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记录故障;同时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对远程设备的控制。

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Bosch公司提出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的模型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信号传输介质是双绞线,通信速率最高1Mbps(40 m),直接传输距离最远10km(5Kbps),每条总线可挂接设备多达110个,特别适用于实时性要求很高的网络。CAN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应用在电磁噪声比较大的场合。本文正是利用CAN总线技术的这些特性,以CAN总线技术为基础构建一种以PC机为上位机,以DSP系统为下位机,利用多种传感器对船舶机舱与人员、设备及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柴油机转速、燃油进机压力、燃油进机温度、主轴瓦温度、滑油进机压力、滑油进机温度、滑油出机温度、涡轮增压器滑油进口压力、海水冷却水压力、淡水冷却水进机压力、淡水冷却水出机温度等方面相关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机舱报警系统结构图

2DSP选择与CAN模块功能设计

TMS320L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集成了增强型CAN总线通信接口,该接口与CAN2.0B标准接口完全兼容。它有32个可配置的接收、发送邮箱,支持信息的定时邮递功能。可以使用该接口构建高可靠的CAN总线控制或检测网络。TMS320LF2812处理器的CAN控制器为CPU提供完整的CAN协议,减少了通信时CPU的开销。CAN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CAN模块主要由CAN协议内核和消息控制器构成。

图2 CAN模块结构图

CAN协议内核主要完成两个功能:根据CAN协议对CAN总线上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码,向接收缓冲发送解码后的消息:CAN协议内核的另外一个功能是根据CAN协议在CAN总线上传送信息[1,2]。

3CAN通信模块的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通讯模块,要担负至少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支持现场操作,包括数据采集、人机对话等;二是与上级节点进行数据交互,作为网络测控系统的底层设备。

CAN通信模块主要由DSP、CAN控

制器、CAN收发器、光电隔离电路、存储设备、I/O等构成。其中DSP和CAN总线控制是核心部分。

TMS320F2812内带CAN控制器,使整个电路的设计简单化,可靠性也得到提高.考虑到CAN总线数据传输的高速率和抗干扰性,CAN通信方案做了如下几方面设计:DSP的CANRX和CANTX先通过74LVC04A进行3.3 V与5 V的电平匹配,然后再通过高速光隔TLP113与TJA1050连接,实现了总线的电气隔离;采用了TJA1050作为驱动器代替以往的82C250,TJA1050的优点是完全符合ISO 11898标准;高速率最高达1Mbit/s;电磁抗干扰性能好;不上电的节点不会对总线造成扰动;输出驱动器受到温度保护;至少可以连接110个节点.数字电源VCC和GND是用小功率隔离模块DC/DC进行一次隔离后得到的,增加了通信的抗干扰能力.CAN通信接口电路如图3所示[3]。

图3 CAN通信接口电路

4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部分主要是各种数据采集和控制程序,以及CAN的通信程序[4]。CAN的通信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子程序、发送子程序、接收子程序以及总线异常处理子程序。

初始化程序设计主要设置CAN控制器的通信参数。初始化的工作主要包括:工作方式设置、基本参数设置、接受屏蔽寄存器和接受掩码寄存器的设置等首先进行CAN总线的初始化,若不通,进行故障诊断并向用户打印出错信息。

发送子程序先将所需发送的数据打包成符合CAN协议的帧格式,再写入缓存区,最后发送出去。数据包中的数据部分可以由1个字节到8个字节不等。在发送之前必须先查询上次是否已发送完毕。

5 结束语

船舶机舱智能监控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监控网络,成功地解决了监控系统中数据传输瓶颈和数据冲突、数据同步等一系列问题,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易扩展,易操作。基于这种方式的监控系统是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TMS320F2812原理与开发[M]苏奎峰、吕强,2006年12月

[2]基于DSP和CAN总线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J],李业兴、康晓恩、邓志杰、田建文,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2月

[3]基于DSP和CAN总线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J],李业兴、康晓恩、邓志杰、田建文,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2月

[4]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J],许焰,汪 劼,朱善安,机电工程,2007年2月

线性系统理论总结篇10

[关键词] 艺术学 共通性 单线串珠 网络联结 线性思维 非线性思维

艺术学一直以来都被规定了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即它必须揭示出艺术的“共通性”或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根本性质。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共通性”的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艺术学是否为学”的问题,即它是艺术学是否作为科学学科的判据。但艺术学却面临尴尬局面:它所追求并被认定为是自身存在基础的艺术“共通性”或“一般性”似乎离它越来越远。即使不管随时发生的艺术创造活动对原有的艺术世界的颠覆或背离,就是在已有的艺术种类之间都难以找到一致性,甚至在一个极其具体的艺术门类之内,其艺术作品之间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每一作品都在张扬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而拒绝将自己纳入某种类的一致性之中。

因此,艺术“共通性”问题是艺术学基础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路在何方?

如果能够转变思维方式,我们将发现,艺术学成立的基本条件并不依赖上述所谓的“全局共通性”,而是建立在“局域共通性”的基础上。

一、“全体共通性”、“单线串珠”与“线性思维”

一般来说,对艺术“共通性”的寻求就是要在所有的艺术种类或艺术品之间找出某种或某些一致的特性,而这些一致的特性是艺术得以区别其他人类社会的产物和自然产物的判据。如果我们把这种认识形式化或形象化,就可以得到一个模型――“单线串珠”。因为,所有的珠子,不管大小、形状和质地,都可以用一根丝线或绳子串联在一起。艺术的“共通性”问题就在于寻求这种首尾一致的“丝线”将不同的艺术门类或不同的艺术作品串联起来。

实际上,这种对“共通性”的寻求是由于人们习惯于将事物作为一个个有着自身内在本质的个体来看待,并认为它们之所以可以归类是因为其中每个个体其内在本质特性中可以分离出至少一种一致的或类似的特性。这样,人们就忽视了一个极其真实的事实,即事物总是处在多种多样的关系之中,而其所谓品质正是是由它与众多他者之间的关系所决定或赋予的。例如,一个好丈夫的品质必然是以他与妻子之间以及他与其他异性之间的诸种关系为前提的;又如,一个有着良好或不良好道德的人的品性也总是在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诸种关系中生成和表现出来。

不难看出,“共通性”或“单线串珠”模型是一种简化,它将事物的诸种关系仅仅简化到只有一种(这种简化过程就是内涵的不断脱落过程),所有的事物在这种框架里只有一种因果关系――因同一而联结。单线因果所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它将导致认识的贫乏化,因为它只有两种选择:是和非。因此,“单线串珠”模型是一种地道的简化模型。这样的系统是简单系统,是“透明的”,即它作为整体的功能性质直接可以在组分上发现或找到,或者说是“线性叠加”的。

这种对“共通性”的追求实际上与“线性思维”密切相关,“单线串珠”的解题模型正是这种思维的直接产物。“线性思维”是一种经典的简化还原取向的思维方式,它不顾及事物之间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而进行人为的、硬性的拆解,并认为这种简化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1]当然,寻求“全体共通性”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即形而上学的偏好,对绝对知识的诉求。

二、“单线串珠”模型的封闭性、静态性与脆弱性

追求所有艺术的“共通性”必然带来一种封闭性。想想看,假设我们暂时找到了所有艺术的“共通性”,那么,它们必然首尾相接形成环状,而不可能有其他的形式。因为只要有开口,即有起始点和终端点,那就是有分别,就存在不一致性。这也是选择常见的“珠串”来作比拟的原因。在“珠串”中,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位列完全是任意性的,因为它们只服从相似联结这种单因单果。“共通性”在很多程度上是与“可定义性”相联系的。大家知道,寻求下定义,也就是在共通性的基础上做出界说。在对艺术进行定义的努力中,没有不尝苦涩滋味的。原因就在于下定义是一种圈界活动,而没有完全封闭的疆界却是艺术世界的现实。

这种“单线串珠”的模式在“封闭性”的基础上具有典型的静态性。它不允许有成员的出入,不允许有变化。我们加一个不同的珠子或改变一个珠子的性状,都会破坏它的“共通性”。

“单线串珠”的模式在前此二者上必然导致脆弱性。因为它仅以一根或一股“丝线”将所有的“珠子”串联起来。其载荷可想而知是多么巨大――不谈这有没有可能。只要谁弄断了那根“丝线”就能使其全部解体――日常生活中谁没有体会过不小心弄断丝线而珠撒满地带来的烦恼呢?

我们以现成品艺术《泉》为例来探讨这种“脆弱性”。1917年,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将一工业制造的小便器贴上“泉”的标签送到艺术博物馆展出,从而对艺术世界造成了巨大震荡。此举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根本看法,它是对传统的艺术定义或认识的一次严重挑衅。传统认识是通过“美”来将艺术统一在一起的。但是这种“美”的共通性极其脆弱,仅仅是一件现成品被接纳为艺术后,就使整个以“美”为“丝线”的“珠串”断裂而全部散开。

简言之,寻求所有艺术的“共通性”便是在构造巨大的“珠串”,而从以上分析来看,这种工作只会是徒劳,而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只要有一件艺术品不符合原有的“共通性”,就会“线断珠散”、整个系统崩溃。

艺术世界的复杂性拒绝简单化、拒绝“单线串珠”、拒绝“线性思维”。

三、“局域共通性”、“网络联结”[2]与“非线性思维”[3]

谁也不能否认在艺术门类或艺术作品之间存在局域“共通性”或相似性。艺术没有全局的“共通性”但却有局域的“共通性”,这一事实使我们可以去构想艺术系统的其他结构或存在方式。

立体网络结构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而这种结构方式的重要性正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在当代复杂性研究中,建立在对人的大脑功能结构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得出了一种“网络联结”的模型。这种模型通过自组织可以模拟人脑的学习与记忆功能。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局域的共通性”。这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启发价值。

“网络联结”模型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为我们消解掉“全局共通性”问题。没有“全局共通性”的前提,艺术系统的整体结构仍然可以存在,因为网络是通过局域的联结或共通达到系统整体结构的。例如,设有三个系统A、B、C,它们之间的共通性以rx来表示,A系统与B系统之间具有r1共通性而相互联结在一起,B系统与C系统具有r2共通性而联结,而A系统与C系统之间则有r3共通虽然其间它们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共通性,但是通过局域共通性联结,A、B、C三者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一个上层系统。当然,艺术系统内部组分众多,结构远比这要复杂得多。但无论其结构如何复杂,总是以局域联结为其基本结构方式。

这种“网络联结”模型中的每一位点都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来源于其空间位置上的多线联结,它有着不可忽视的与其他组分的关系,处在多因多果之中。这是一种复杂系统,其整体功能性质并不能落实在单个组分之上,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因此具有典型的复杂性。

这种对网络结构的理解需要“非线性思维”――能够理解关系在形成物体功能特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事物的多因多果性。“非线性思维”是“整体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或精致化。

四、“网络联结”模型的开放性、动态性与适应性

“网络联结”模型由于其多线交叉的结构方式,使其能够面对比较复杂的情形,同时,正由于它的多线性,其中某一组分发生变化甚至脱落,或增加一个乃至多个组分时,系统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非线性复杂系统的自稳特性。当然,另一方面,正由于其一个组分与其他多个组分相联结,该组分的变化也必然造成与其相连的其他组分的不同变化;有时如果受到某种机遇的影响可形成巨大的涨落,造成系统宏观变化。模型的开放性是与其动态性紧密相关的。

这种开放性和动态性也是该系统可以通过自组织而适应环境的根本特性。适应性是一个活系统的根本特性和存在条件。现实的艺术世界是变动不居的,因此,艺术系统必然是一个活系统,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网络联结”模型是这种复杂适应系统的最佳说明。

五、“网络联结”模型在艺术学基础研究中的作用

“全国艺术学研究生教育暨庆贺张道一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7至28日在南京召开。此次大会富有成果。在27日的小组讨论会上,上海大学蓝凡教授指出:对艺术的共通性的寻求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客观因素,人的生命时间以及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使得艺术的通才不可能出现,对所有艺术种类的掌握就只能成为一个永远的梦想了;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趣味选择也妨碍人们去进行全面的艺术体验,更遑论打通所有的艺术了。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但如果“共通性”问题在实际不可能的情况下还必须作为艺术学存在的基础,那么情况就不妙了。

那么,艺术学基础研究中属于比较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共通性”的难题。当然这一难题本身还与研究对象的确立、研究方法的选用这两个方面紧密相关。

在艺术学基础研究中,首要任务便是要确立艺术学得以存在并用以区别其他学科的独特研究对象,以及区分其内部各子学科的相应对象。现代学院科学体系中学科的划分基本上是以研究对象为依据的。研究对象一旦确定,研究秩序也随之能够得到保证。但是研究对象的确立又并不是那么简单,它必然涉及一定的先在理解和理论基础(发现事实总是从某种特定的角度出发的)。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密不可分。

无疑,艺术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但是艺术世界内部却纷繁复杂,单单几个大的门类之间就很难统一,更不论具体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千差万别了。因此,建立专门性的门类艺术学是艺术研究专业化发展的必要。但是如何将艺术门类统一、区分,甚少把千差万别的艺术事象统一起来,就必须在艺术学下建立一门超越门类艺术学的科学――普通艺术学或一般艺术学。这种统一、区分的科学必然需要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方法。考察科学大环境,复杂性科学研究不仅是21世纪的科学,而其研究取向具有综合性。因此可以暂时借用复杂性综合研究方法,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艺术系统”,即一般艺术学是把人类艺术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

在科学研究中,模型的建设是重要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以上所述及的“网络联结”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该模型的基本结构方式是通过局域联结而达到整体结构,它的系统整体不需要全体成员的“共通性”,而只需要局域的“共通性”。并且这种模型显示出开放性、动态性和适应性。因此非常适合作为艺术系统的建设模型。

从这种模型出发,我们可以把门类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艺术系统的子系统来对待。子系统由局域共通性而联结,例如音乐系统与舞蹈系统具有某种共通性而联结,音乐与戏剧戏曲相通而联结,音乐与电影电视相联结、戏剧戏曲与电影电视相通而联结,美术与电影、戏剧戏曲相联结……而系统整体由这种子系统的局域联结而组织结构起来。

这样我们就消解了那种求解“全体共通性”的难题。并且,在进行一般艺术学的具体研究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进行局域子系统的共通性的研究,如对音乐与舞蹈的共通性研究,因为这是对局域联结的研究,而局域联结恰是“网络联结”的基本结构方式,是系统整体的基本组织方式。

六、“网络联结”模型与“非线性思维”的理论思想来源

“网络联结”模型的理解和建设排斥“线性思维”而要求“非线性思维”。即它排斥那种简化性的单极观或单线因果观,强调关系本身的价值。这一点使得这种认识与马克思的见解一致,即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中包含了对关系的深刻认识。

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发现事物间的错综复杂关系,而摈弃“线性思维”。他提出的“家族相似”基本原理与“网络联结”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由于他始终站在否定的立场上,没有发挥这种“非线性思维”的积极建设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族相似”原理作为唯一有效的理论指导着人们对艺术复杂性的理解。

在自然科学里,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物质”概念的不适用性,它被能量和场概念所取代。自然实体被消解为功能和关系。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威廉姆斯•詹姆士就认为“意识”不是实体而仅是一种功能。

“非线性思维”总是从整体出发,注意到整体之内的各种关系的不可忽略性,并且承认自亚里士多德就已明确认识到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功能与关系)的原理。在这一意义上,“非线性思维”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一致的,也与中国古老而朴素的辩证思想相沟通。

当代复杂性科学研究集中开发并高度发展了“非线性思维”,并发展起复杂性科学研究范式。[4]范式的发展使这种思维不仅在自然科学内得以广泛运用,并且逐渐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复杂性范式是“网络联结”模型得以发展起来的最直接的理论思想源泉。

七、结语:“非线性思维”可作为艺术学基础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

艺术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是充满复杂性的世界。这一复杂性的世界是强烈抗拒简化、抗拒使用单线因果将其贫乏化。“非线性思维”是当前应对复杂性最为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我们也已然看到这种思维方式的解决难题、克服困难的威力了。因此,在艺术学的基础研究中我们必须拒斥简化的“线性思维”带来的误导, 而需要接受“非线性思维”,以使我们的研究更接近艺术复杂性的真实。

参考文献

[1][美]尼古拉斯•雷舍尔. 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 吴彤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38-39.

[2] [南非]保罗•西利亚斯. 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M]. 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23-24.

[3] [德]克劳斯•迈因策尔. 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 曾国屏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导言.

[4] [法]埃德加•莫兰. 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 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