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研究分析十篇

时间:2023-12-25 17:43:04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SWOT分析;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0.007

Study of Jiangning Lake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ZHANG Xiao-yan

(Nan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42, China)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jiangning cook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park lake,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analyzed the lake jiangning rip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of internal strengths, weaknesses and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d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for lake jiangning ripe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e parks, ripe for jiangning lake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e parks.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park; SWOT analysis; planning

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1]。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2]。

南京市自2011年启动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来,全市有18个示范区被列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培育点,总投资达22亿元,示范区总面积达5.51万hm2,涉及全市18个镇街、54个村。各园区将园区规划与“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1115”规划及市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对园区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通过规划和建设,多数园区形成了明显的核心区。南京江宁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紧抓新一轮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机遇,秉承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和服务市民农趣休闲消费的宗旨,从整个区域和规划地块的实际出发,以“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品牌农业、带动生态休闲”为发展理念,立足湖熟农业典型特色资源,打造市内一流、省内有影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 江宁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的SWOT 分析

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用来确定分析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从而将分析对象的战略与其自身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有机结合[3-4]。

1.1 优势分析

1.1.1 区位优势明显 示范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中心仅12 km。处于国家、江苏省、南京市构筑的大交通网络枢纽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水运、陆运、空运、秦淮河运、宁杭高速、243省道穿境而过,项目区已经形成了快速立体的交通网络。

1.1.2 自然条件适宜 园区内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1.1.3 旅游资源优越 园区现有一定的旅游基础,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独好,已有尚桥生态园、设施蔬菜等建设。

1.1.4 农业基础扎实 园区内现代高效农业初具雏形,已经形成了高效水产养殖、禽畜养殖加工、高效设施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框架。

1.1.5 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典型代表和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湖熟文化”发轫于近4 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湖熟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街道。湖熟板鸭曾是皇室贡品,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过金奖。

1.1.6 科技支撑强大 湖熟街道与南京市九三学社以及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为深化科技服务工作搭建平台。江苏省农科院在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挂牌成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湖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研究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湖熟设施蔬菜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也把该园区列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培养人才,助力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1.2 劣势分析

1.2.1 资金不足 园区除通过向上级政府申请财政支持外,还必须运用市场化的方法,采取多种模式,积极鼓励企业、个人及外资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入股等方式投资,现有的招商引资力度远远不够,市场化运作还未形成。

1.2.2 参与度低 园区村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积极创业的意识。因此,在规划中要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作为重要的目标。

1.2.3 农业滞后 园区地内的农业尽管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总体上还是依靠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

1.2.4 过于平坦 园区内的地形平坦,缺少起伏变化,缺少景观层次和立体美。

1.2.5 交通不畅 园区内部的道路没有形成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且路面较窄,各个区块的可达性较差。

1.2.6 高铁的影响 规划中的扬州到马鞍山的城际铁路穿过本次规划区,控制带宽度为200 m,在此区域内的规划建设均会受到一定影响。

1.3 机会分析

1.3.1 政策机遇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为主题,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1.3.2 市场机遇 目前,国内外资金、现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逐步进入农业领域,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对优质安全高档农产品的需求,带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1.3.3 空间机遇 农业功能拓展空间大,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农业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空间大,需要发展高效产业,强化农业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产出率,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空间大,需要进一步培育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增强对特色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大,可利用省会城市的科技优势,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依靠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1.4 威胁分析

1.4.1 资金整合难度大,部门协作要求高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持续加大资金要素投入,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特别是农业大县的政府可用财力少,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在国家投资的导向作用下,加之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周期长、低收益等主要特点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脆弱性,影响了其贷款的可获得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些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后劲的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投入[5]。而广大农民则由于受到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自身落后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的限制,长期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导致农民由于经济实力贫弱而缺乏投资能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机制尚待形成,导致农村发展中长期资金不足的问题更为严重。

1.4.2 工程实施周期长,项目管理要求高 “1115”工程项目区规模大、标准高、建设周期长,实施过程有着农业产业的特异性和复杂性,要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管理难度较大,对开发建设者提出了较高的管理要求。

1.4.3 先进技术研发推广难度大 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科技支撑的知识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既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中国其他科研领域的投资强度。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低。

1.4.4 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要求高 在顺应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农业服务体系的转型方面,尚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政策和人力资本支撑。当前,农村结构的转型正在显著加快,农村人口和经济布局的集中化,导致按行政体系配置资源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思路面临严峻挑战;围绕农业产业区、产业带,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显著增强。农户、农民的分化,伴随着农户的专业化及其农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导致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对加快农业组织创新的要求日趋迫切,容易衍生出大量个性化、定制化、特惠式的农业服务,体系的局限性日益突出,改革传统的农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技推广体系的要求迅速增强 [6]。

1.4.5 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江苏省及周边省市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呈现出一批模式多样、类型各异、主体丰富的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确立湖熟农业产业的市场地位,发挥特色优势,开展错位竞争,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 江宁湖熟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以发展农业产业,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为前提,在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上,以景观为骨架和依托,将生态、旅游、文化等通过景观格局构架进行空间和时序上的优化配置和整合,挖掘农业休闲服务功能;以“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品牌农业、带动生态休闲”为发展理念,突出园区的农业展示、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休闲体验、示范带动功能,集合湖熟农业典型特色资源,打造市内一流、省内有影响的高端、精致、特色农业示范区。

2.1 合理利用,特色开发

充分挖掘和利用基地原有生态景观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和土地空间资源,景观规划时对存在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开发,深入挖掘湖熟特色文化,在规划中打造鲜明的特色主题。

2.2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优先保护基地的农田、鱼塘等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敏感区域,维护和强化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物种多样性[6]。

2.3 整体协调,系统发展

解决人与资源各要素在场地规划中的空间关系与时间进度,协调基地面临的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矛盾,促进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的良性互动,形成环境互补、产业互动的共同发展格局[6]。

2.4 集约高效,科技创新

始终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突出集约高效科技创新能力[6]。

2.5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引导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6]。

2.6 弹性递进,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园区发展主线,通过合理分期、科技创新以弹性递进的方式发展经济,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强调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充分利用园区现有交通条件、河湖水系、村庄农田等构建景观[7]格局,梳理湖熟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及景观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规划配置,规划总体布局为“四片一带”,根据规划区内现状,四个片区各有特色,却又紧密联系,形成一条休闲农业示范带,而咸周公路和北干沟则成为联系园区的纽带和骨架。它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园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和谐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6]。

参考文献:

[1] 蒋和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2] 陈栋.农业科技园区的能值评价与实证分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3] 黄修杰,史亮亮,黄丽芸,等.广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247-249.

[4] 张慧,杨建斌.关中―天水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2):1 409-1 411,1 420.

[5] 黄修杰,陈栋.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探讨――以广东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14):6 127-6 129.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中央1号文件

中图分类号:F303.2;G35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948-04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这既为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情报研究是以农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借鉴情报学的方法,通常对反映一定时期某一课题领域进展情况的文献情报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专题情报或系统化的浓缩情报,以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情报研究的服务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几个主要领域,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创新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业生产者等。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按各类参与主体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情报服务,对支撑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指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都需要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支持政策,也就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以大量准确、及时的情报为基础,这就需要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2]。如北京市正在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支撑作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标志,需要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农业科技城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突出特征,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总部研发机构在城内聚集。作为现代服务的一种,面向农业科技城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既有利于各类总部机构科学地进行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决策,把握好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符合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要求。

1.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技创新指引方向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更是如此。只有牢牢把握住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单位,对某一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负有重要责任。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农业科研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需要及时准确的科技情报[3]。另一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各类创新主体竞相发展的多元化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各类主体对有限的科研资源竞争日趋激励。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实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这同样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寻找新的创新点。

1.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农技推广创造条件

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技术装备,实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达到较高科技水平的农业。要满足上述几个方面的条件,仅靠加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远远不够,还需做好相应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说,需要实现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和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而这两方面的实现都离不开系统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离不开情报服务。目前,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整体科技素质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规模效益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科技推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科技推广普及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情报研究的作用,把握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确定适宜的科技推广途径,并了解科技推广普及的进展和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离不开情报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现代科技和装备才能得到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才能得以实现。以北京为例,虽然近几年京郊农村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爱农驿站、文化共享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但是,仅仅能获取大量信息还不够,还需要帮助农民甄别、处理这些信息,并教会他们如何寻找和利用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这就要依靠进一步的情报研究来加以解决。

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是专业化情报研究的一种,在职能、内容和领域方面既具有情报研究的共性特征,也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

2.1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功能具有复杂性

一般来说,情报研究主要具有三项功能:①综合功能,即情报研究可通过对相关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与综合,为服务对象提供高度概括性、系统化的情报资料,以节省他们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②预测功能,即情报研究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在过去某一时间段内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③决策功能,即指以综合研究和预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提出实施方案和对策,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除具备上述三项功能外,还具备引导和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跟踪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前沿,能让国内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把握某一领域科研动态和重大科研进展,以便快速做出反应。教育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还需要把专业化、抽象的科技知识加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提供给基层的农业生产者,从而为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

情报研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其中,对政府主要发挥决策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情报支撑,对企业主要发挥预测功能,为经营决策提供竞争情报和市场预测分析支持[4]。相比之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更加多样,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对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发挥综合功能。而且,由于农业产业链涉及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参与主体也相对较多,对不同的主体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发挥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2.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目标具有单一性

虽然不同的服务对象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需求不同,但是,从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现代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政府而言,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保障食品安全是长期战略目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支撑其做出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其主要职责,也是发展需要,而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最终结果就是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样,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也可以为此提供支撑;对企业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商机;对农业生产者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其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形式

从实践情况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主要采取如下几种形式来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3.1农业科技前沿追踪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选择国内外的农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重点针对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综述报告、专利信息等科研成果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形成具有导向性、前沿性、客观性的科技追踪报告和技术研发全景分析报告等,并结合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评述,为科研部门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提供科技动态参考。

3.2农业科技专题调研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调研、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效果调研、农技推广体系调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求调研等多方面的专题调研服务,形成客观、准确的调研分析报告,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3农业科技定题跟踪

选择国内农业科技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定题跟踪。根据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定题推送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根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对大量期刊、书籍、调研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分析、总结和研究,综合该领域权威专家意见,协助完成关于项目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述报告,便于科研人员快速、及时跟踪在研项目或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3.4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数字资源和数据库平台,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和现有的数据挖掘工具,对海量文献中的特定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跟踪与分析,从文献发表数量、文献质量、趋势、分布、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多角度地展现其科学研究的成果或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形成详细的全景分析报告,提供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以达到帮助科研管理部门摸清机构科研水平,辅助科学研究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目的。

3.5农业科技政策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把握基层农业科技政策需求,了解已有农业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为有关部门完善已有政策或制定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3.6农业发展宏观形势研究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开展农业发展宏观研究,包括农业宏观发展战略、农业发展形势分析、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模式和机制等方面,帮助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4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

围绕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下文简称“1号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建议主要在如下领域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工作。

4.1重点做好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

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这无疑为从事种业科研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创造了条件[5]。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可以进行国外种业科技前沿追踪、特定品种推广应用效果专题调研、重大子种科研课题定题跟踪、种业科技创新文献计量分析、种业科技发展政策分析、种业发展形势分析等研究,为新型种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

4.2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分析研究

针对1号文件中提到的“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等内容,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国内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等内容,面向政府开展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服务,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4.3进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专题调研

1号文件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一直存在“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政府对此采取多项措施,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要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只能通过专题调研了解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真实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此外,文件还提出要实现农技推广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这同样需要通过专题调研来摸清两者工资收入之间的真实差距。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3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中部六省;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2-5651-05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础方向,在中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制度与技术变动的过程[1],具有动态性、区域性、时代性等特征,其进程是判断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顾焕章等[2]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以技术因素为主线,论述了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商品化、农业技术进步相关因素,以及农业体制、农业投资等与现代化的相关关系。柯炳生[3]对推进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行了研究。杨万江等[4]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障二个子系统,对农业现代化的整个系统进行测评,并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目前,中国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定性研究比较常见,但定量研究却相对有限。

农业现代化的定量测评研究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6]。因此,建立一套较为科学且易于操作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能力指标体系,对评价农业现代化水平、监测和准确地判断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1 农业现代化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因素繁多且复杂,对其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构建其指标体系。基于系统性、可比性、综合性、易操作性和代表性等原则,借鉴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先从农业现代化基础、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质量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级指标,随后参照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一级指标所反映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统计数据,通过层层筛选,选取了反映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的6项二级指标和21项三级指标,用其评价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表1)。

2 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能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2.1 数据整理

一份研究报告的价值大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数据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本研究的数据均为2011年中部6省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tjsj/)和中部6省各省201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较新并且真实可靠。中部6省各项指标的具体数据如表2。

2.2 因子分析

农业现代化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7]。因子分析法中各综合因子的权重不是人为主观地进行赋值,而是根据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来确定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决定权重的主观随意性,使得综合评价更为合理直观。由于数据量较大,因子分析过程是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的。首先将中部6省的原始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出相关系数矩阵。通过验证得知相关系数矩阵中的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大于0.3,可以继续用因子分析进行计算。求出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表3的总方差解释表所示,由于前4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95.728%,已经超过了85.000%,所以取前4个主因子来综合描述原来的21个三级指标。

主因子与原有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由因子载荷值即成分得分系数体现。由于初始因子含义不突出,在SPSS软件中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变换,经过25次迭代收敛,得到如表3所示的总方差解释表。同时,将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中各指标系数较大的情况分为四类,结合表4可以重新定义4个主因子。

主因子F1在X2(有效灌溉面积)、X3(农作物播种面积)、X4(机耕面积)、X5(农业机械总动力)、X6(化肥施用量)、X12(粮食人均占有量)、X18(粮食产量)这7个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与粮食产量的相关情况,因此F1可定义为农业现代化基础因子。第一个主因子对全部初始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43.654%,是研究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

主因子F2在X1(水资源总量)、X8(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X13(恩格尔系数)、X19(森林覆盖率)这4个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基本反映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情况,因此F2可定义为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因子。第二个主因子对全部初始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24.619%,是评价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主因子F3在X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增长幅度)、X11(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X14(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X15(平均每一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粮食生产量)、X2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这5个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基本反映了农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生活质量的相关情况,因此F3可定义为农业社会发展因子。第三个主因子对全部初始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17.206%,是评价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考虑的次要因素。

主因子F4在X7(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幅度)、X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16(农产品当年出口金额)、X17(农业总产值)、X20(农业受灾面积)这5个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基本反映了农业生产效益的相关情况,因此F4可定义为农业现代化效益因子。第四个主因子对全部初始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10.250%,对于研究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主因子F4的重要性要相对差一些。

由以上表达式计算得出4个主因子的得分,然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4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通过F= (38.463% F1+24.474% F2+19.559% F3+13.232% F4)/95.728%计算得出各地区的综合得分F(表5)。

2.3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所研究的“物以类聚”问题的方法,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10]。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聚类分析分为R型和Q型两种。R型聚类分析用于指标聚类,Q型聚类分析没有对度量数据之间的亲疏程度给定分类的标准,也没有硬性规定所有数据应该分成几类,而是比较客观地从数据自身出发进行分类[11]。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在SPSS17.0软件上将中部6省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后,采用最远邻元素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群集成员列表(表中分别给出中部6省在分为四、三、二群集时的情况,数字一样的为一个集群)和聚类树状图。如表6和图1所示,当分为4个集群时,第一类是山西,第二类是安徽、湖北,第三类是江西、湖南,第四类是河南;当分为3个集群时,第一类是山西,第二类是安徽、河南、湖北,第三类是江西、湖南;当分为2个集群时,第一类是山西、江西、湖南,第二类是安徽、河南、湖北。

2.4 结果分析

结合上述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可知,因子分析得分先后顺序与聚类分析结果排序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根据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得分将中部6省分为4个层次。

第一层级:河南省。河南省的综合得分为0.537 6,远远高于第二名湖北省的得分0.228 8,属于领先类层次,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中部6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在农业现代化基础这一关键领域,河南省独占鳌头,在农业现代化效益方面也有良好表现,在中部6省中排在第二,而农业社会发展和发展可持续化这两个方面却只排到第四、五名,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水平,今后可以考虑将发展中心向这两个因素偏移。

第二层级:湖北省和安徽省。湖北省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二,与安徽省同属于挑战类层次,在农业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效益两方面均属领先地位,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因素排在第三,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农业现代化基础弱,需要加大发展力度。安徽省的综合得分为0.218 3,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三,与湖北省的分数非常接近,但内部因素却完全不同。安徽省的农业社会发展最为发达,现代化基础也较为扎实,但农业现代化效益和发展可持续化因素的分数拉低了其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得分。

第三层级:湖南省和江西省。湖南省的综合得分排名第四,在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方面有优势,但其他方面较弱,尤其是农业社会发展方面的得分仅为-1.320 5,在中部6省中排名最低。江西省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五,除了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和农业社会发展方面处于正常水平,其他方面均属于落后地位。这个类别属于追赶类层次。

第四层级:山西省。山西省综合得分排名第六,属于后进类层次,农业现代化基础和发展可持续化得分均落后于其他省份,另外两个方面也是排名靠后,农业现代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结语与建议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农业现代化基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质量3个一级指标,农业发展水平、农民生活质量、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个二级指标,以及水资源总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机耕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幅度等21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比较适合中部6省农业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不同省在同一指标分数上相差悬殊,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质和科技资源,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内在驱动力不同,导致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针对中部各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采取倾向性政策。例如,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基础和效益得分较高,而农业社会发展和发展可持续化等核心指标分数落后,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境因素。在政府主导下,河南省应有效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内的土地、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技术,坚持走高效化和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标志的现代农业产业。而农业现代化基础得分较低的省份,在抓好农田基本管理、优先扩展机械化建设、有效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条件的同时,还应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效益得分较低的省份,要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 殷晓岚.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及其启示[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8.

[2] 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3] 柯炳生.对推进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J].中国农村经济,2000(7):4-8.

[4] 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李万明,刘磊磊.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构想[J]. 生态经济,2009(4):42.

[6] 陆相林.山东省17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类及区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403-406.

[7] 辛 岭,蒋和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646.

[8] 吴祈宗.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4

>> 现代农业成果创新与转化探讨 云南现代农业“农超对接”创新经营机制研究 检察与调解对接机制研究 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 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对策 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研究 研究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探索 诉调对接机制研究 贵州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的有效对接机制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湖北省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山东农业产业新体系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村成人教育机制研究 浅谈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创新流转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的对接路径研究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冉学忠,郭立杰,白胜双.对铁铃市农科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29-230.

[4] 薛薇.农作物秸杆还田的作用与途径分析[J].农技服务,2015(6):133.

[5] 许竹青,毕亮亮.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索:以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为例[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3):118-122.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5

关键词:江苏省;现代农业;评价体系

现代化是人类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中央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期中建设现代农业是重点之一,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部署的“多予少取放活”六字方针,在全省各地推广几千年中国历史上从未有的减免农业税的改革工作,并加大力度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科学论断。其次,2006年江苏省财政支持“三农”资金181亿元,2007年财政惠农资金达到了230亿,2008年增加到290亿元,2009年增加到427亿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黄金发展期。粮食自2004年开始连续5年增产,农民收入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也应该发现,江苏省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民收入增长滞后,农业经营规模偏小,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等。江苏现代农业建设已经发展了数年,江苏省过去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怎么样?距离农业现代化还有多远?本文希望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估体系对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作一个客观的陈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代农业概念的最先出现,主要归功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库兹涅茨总结了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解释为在一个长期内为其居民提高越来越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库兹涅茨,1985);而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认为改造传统农业应该引进新的现代化生产要素,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并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1964)。国内学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除了少数学者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与技术要素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外,大量的文献都是属于思辨性和政策性研究过程(赵德余,温思美,2002)。国内学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学者对现代农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作了一些界定,主要是以下几个角度,与传统农业对比认识现代农业(李炳坤,2007;耿黎,2008;王学真2006等);有的学者从实体特征认识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去管理农业(王永江2003);而蒋和平概括了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科技农业、商品农业、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一体化的农业。而袁志清认为现代农业应该是“现代持续农业”,是替代“石油农业”的最佳选择。傅晨(2001)认为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农业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一些学者在分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农业做了一些探索,认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应该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其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最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高照军,2008)

国内目前对现代农业的评价体系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阐述,农业部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从农业外部条件、农业本身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效果三大方面着眼,将评价指标确定为10项: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率、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比重、农业劳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均生产农产品数量、每公顷耕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森林覆盖率。各项指标按阶段性分为起步标准(近期目标)、初步实现标准(中期目标)和基本实现标准(远期目标)。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设计出一套由三级系统构成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标准。

其次,一些学者对现代农业的指标评价体系作了一些探索,赵旭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知识化四个方面,构建了19个指标,同时在指标测评系数和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南京市1995-1996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认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田珍则构建了地区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仅仅是从原则性角度做了一些探索,并未进行细化.

第三,较多的学者通过构建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对现代农业进行实证分析,袁志清主持的研究组对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指标进行了量化,并且在珠江三角洲和广东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农业理论的理论与实践)。蒋和平通过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作了相应的测算(蒋和平,2006);傅晨等则对广东省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傅晨,梁小伊,陈春霞,2005),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单玉丽(1998)对福建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作了评估;赵锋(2006)从农业生产力水平指标、农业科技水平指标、农业产出水平指标、农业商品化水平指标、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七个大类、二十四个小类以及若干辅助指标对广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作了评价,认为广西农业还存在于向农业现代化转变的初级阶段。

目前对江苏现代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赵其国(2009)认为江苏发展现代农业应当进行10项政策,比如规划耕地、提升机械化水平等;许才明(2009)从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对江苏现代农业战略作了一些探讨,认为江苏农业应当达到的功能包括生产、生活保障、文化传承与休闲功能以及生态;通过文献搜索发现,大部分学者对江苏现代农业的探讨是从思辨性和政策性的角度阐述的,乔玉洋(2008)设计的统计指标、权数及标准值和江苏省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江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结构与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条件、农业市场化与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等6类17个指标,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对江苏省2002~2005年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了测评,认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只是出于初级水平。江苏省农林厅、省统计局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和资料采用目标性指标体系,从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角度出发,比照世界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制定了一个由8类17个指标组成的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鲍进,2001)。

综合来看,目前对江苏省现代农业的研究文献非常多,但是通过模型进行实证的研究却非常少,因此,有必要对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现状作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并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2对江苏省现代农业评价体系的一些观点

2.1研究内容

(1)从技术含义、经济含义、制度含义、生态含义等角度,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界定,分析其主要内涵和特征。

(2)通过江苏省农业发展历史的回顾,对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脉络做一次清理,以农业部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构建的现代农业指标体系和江苏省农林厅构建的现代农业指标体系为基础,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尖端技术应用、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化等角度对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量化。

(3)通过多指标综合测度法手段对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作相应的分析,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历史,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如何进行客观评价?江苏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发现江苏省在现代农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升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升江苏现代农业发展速度。

2.2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现代农业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构建的现代农业评价体系作为基础,结合江苏农业发展实际,构建适合江苏省的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主要数据搜集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作实证分析。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6

>>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研究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策略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刍议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探析 对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障碍与促进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本土市民化的就业问题分析 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融入的困境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J].理论前沿,2004(5).

④何朝森.农民工调查报告[J].中国经济报告,2011(3).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2]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J].理论前沿,2004(5).

[3]何朝森.农民工调查报告[J].中国经济报告,2011(3).

[4]杨春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0(4).

[5]韩雪.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初探[D].硕士论文,2011.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7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VAR模型

一、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农产品需求将日益增长,同时,农村土地、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会加速外流,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施展产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步调。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转向城镇,从而使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感性经验和手工工具基础上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对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根据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及就业结构的调整。河南省不仅是一个人口大省,而且还是一个农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努力,2000年底到2010年底,河南省城镇化率已由23.2%上升到39.5%,实现了快速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由农业经济转型到工业经济以及信息经济的必然结果,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使用“城镇化”一词,并号召全国加快城镇化建设。河南省认真贯彻执行党关于“三农”的各项方针,制定和推动了多项政策,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河南省农村和农业经济通过不断地结构调整,取得了全面发展,逐步迈向农业现代化阶段。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中原城市群为主题,其中郑州作为中心城市,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直接带动河南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间接拉动开封、鹤壁、驻马店3个增长极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以驻马店为“中心”的黄淮城市群和以鹤壁为“中心”的豫北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相关研究回顾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和产业调整关系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探讨,把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如吉尔等认为,坚持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增长,第二产业就能为第一产业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工业部门可以用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与此同时,随着农业部门的产量增长,农业剩余增加,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向工业部门提品,以加快工业积累和扩张,形成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赵伟峰等在《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中,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用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杜亚萍提出,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所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有效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农村城镇化,以此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王瑞鹏等认为,造成现阶段新疆城市化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事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过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困难。陈江龙等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出发,对江苏省“三化融合”现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化与工业化上升趋势明显,但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所下降;江苏省“三化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最主要问题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脱节,以及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基于此,文章提出江苏省要实现“三化融合”,必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三化”同步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河南省的还很少涉及,本文立足河南,根据河南省的数据,通过建立三者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河南省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三者之间相互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根据现有研究的指标选取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r)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劳均农用机械总动力(ap)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is)来衡量产业结构。本文的研究以1980年至2012年的河南数据为基础,数据来自历年《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样本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ur、lnap、lnis,对这些数据的一阶差分处理为dlnur、dlnap、dlnis,二阶差分为d2lnur、d2lnap、d2lnis。

(二)单位根检验

我们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此来避免非平稳序列可能会产生的虚假回归现象,我们采用ADF单位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水平,如表1。表1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lnur、lnap、lnis无论在什么显著水平上都不显著,即这三个时间序列式非平稳的;在5%显著水平上,差分dlnap、dlnis显著,这两个时间序列平稳的,但是dlnur不显著;进行二次差分,d2lnur、d2lnap、d2lnis在1%水平上显著,可以认为非常显著,拒绝原假设,认为三者是平稳序列,而且是二阶单整I(2)。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Engle-Granger检验是基于VAR模型进行的,为了方便进行协整分析,首先构建一个VAR模型。由于三个时间序列均为二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EG法检验来确定模型中的协整向量个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三个协整关系,我们选择以lnis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Lnis=0.5053757×lnap+0.2247627×lnur-5.549868各个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对残差e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延迟3阶的检验结果,显示回归模型显著成立,参数显著非零,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上述分析说明,尽管原先三个数据不是平稳的,但是他们是协整的,可以建立VAR模型。

(四)VAR模型的建立

1、滞后阶数选择与方程建立对lnur、lnap、lnis建立VAR模型,根据AIC、SC和LR准则来检验选择最优滞后阶数为3,如表2。通过Stata11软件得出的VAR模型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Lnap=L1.lnap×1.06178+L2.lnap×0.1981839-L3.lnap×0.2049447L1.lnis×0.2646075-L2.lnis×0.017098-L3.lnis×0.1918142L1.lnur×1.190515-L2.lnur×2.251095+L3.Lnur×0.8766093-0.6735846Lnis=L1.lnap×0.4887365-L2.lnap×1.516928+L3.lnap×1.034039L1.lnis×1.240024-L2.lnis×0.4728493+L3.lnis×0.0798602L1.lnur×0.0516709+L2.lnur×0.4697784-L3.Lnur×0.4610073-0.06087Lnur=L1.lnap×0.2625782-L2.lnap×0.1371992-L3.lnap×0.0317638L1.lnis×0.0612601-L2.lnis×0.1246187+L3.lnis×0.0131914L1.lnur×1.122912-L2.lnur×0.5878939+L3.Lnur×0.3733553-0.94358表22、对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图1对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VAR模型的全部特征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之内,表明VAR模型是稳定的。3、脉冲响应图分析从上图可以得出,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城镇化水平有一个正效应,并且在长期内存在,产业结构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与它们相似也相似,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水平的效应基本为零,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在短期内是正效应,长期内为零。比较特殊的一个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产业结构的效应,是随着时间呈现正负交替变化的。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产业结构对农业现代化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并且从长期来看,两者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正效应,对城镇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影响出现短暂为零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增长作用会有较小体现,对农业现代化则具有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比较特殊的一个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产业结构的效应,是随着时间呈现正负交替变化的。鉴于以上结论,推出以下建议:1、继续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增加农业基础投资,推进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改善农业管理模式和手段;3、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强化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作者:冯帅 张芮 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03):1—9.

[5]刘建铭.关于农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4,(02):64—66.

[6]张恒等.基于VAR模型的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关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

[7]马远,龚新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开发研究,2010.

[8]刘玉,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

[9]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

[10]闫肃.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分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2.

[11]苏发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

[12]蒙睿等.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城镇化之关系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

[13]魏勇,李卫国.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分析[J].研究与探索,2013.

[14]赵伟峰,刘菊.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J].技术经济,2007.

[15]杜亚萍.关于推动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县域城镇发展载体.

[16]钟新桥,范志雄.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

[17]赵灿斌.宝丰县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2.

[18]柴继欣.河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19]安士伟,贾学锋.对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建设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技术经济学自创建以来,解决了一些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一)产生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以1981年到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经管总站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地。据1986年在山东青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统计,1984年,全国进行试点工作的有17个省,71个县,133个项目,到了1986年,增加到28个省,659个县,1316个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发展了20多年,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在2003年12月(南京)召开的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农业经济热点问题的调研,得出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分支领域。二是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新的阶段;三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衰落期。就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处于一个建设发展新的时期,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涉及内容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问题。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企业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企业、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问题,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如下表所示:

项目

基本理论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应用领域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科技成果产业化,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效益与计量分析方法

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内容、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定位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条件和经济效果”(顾焕章,1992)。建议今后应将研究领域从“农业生产中”扩大到“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目前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科技新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5、孔祥智,21世纪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9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金融服务

30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村改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起点。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政府的扶持政策从未间断。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已存在多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扶持涉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也成为近些年来政府的重要职责,探讨与实施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农村贷款问题仍然困难重重,金融抑制必将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阻碍因素。本文试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进行评述。

一、国外研究述评

John Herbert Davis and Ray Allan Goldberg (1957)对于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提出“农业一体化”理念时指出,要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率,就必须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投融资体制。McKinnon(1973)、Hoff,Braverman and Stiglitz(1993)提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可以根据贷款人、借款人以及环境等对借款人进行分类,在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之下形成了分割的金融市场,过多的金融政策限制了私有银行进入农业的动力。Kurosaki et al.(2002)研究了保险市场的有效性对于农作物价格的影响,对风险进行了实证和理论上的研究,发现有效的保险市场能保护巴基斯坦农民抵御农业上的灾害。从小额贷款需求方面来研究,Xia Li et al.(2011)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每个省份农户在小额贷款方面的状况,得出农户对于小额贷款的需求受到供给方面的影响,这些需求与小额贷款的发展是同向的,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Thomas Owen Eisemon and Andrew Nyamete(1990)的研究表明,农业发展受到生产融资的影响的同时,也收到学校建设的很大影响,在很多非洲和亚洲国家,学校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生产率有着巨大的关系,文化与现代化投入的使用相结合的更好的教育对应着更高的生产率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教育和文化可以促进对现代化投入的依赖性,能够更安全永和有效的使用现代化科技服务与农业生产,要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及现代化速度,教育质量至关重要。Drabenstott 和 Meeker(1997)通过分析资农业经济中资本的作用,发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研究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从而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以及产品的推广,即增加社区银行可贷资金的、建设农村二级市场、发展农村股票资本市场。Burgess and Pande(2003)对印度的农业信贷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金融机构的扩张过程中信贷的作用日益显著,其不仅激励金融机构发展,同时可以推进农村非农业部门的发展。Giuliano and Ruiz-Arranz(2009)通过对 100多个发展国家样本的研究,探讨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金融产业的发展对融资约束的问题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从而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Jeanneney and Kpodar(2011)研究了金融发展与扶贫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系统为穷人提供了投资平台从而可以获得资本收益,从而改善了穷人的福利状况,创造更多的激励措施,又会推动整体的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发展。

二、国内研究述评

对农村贷款难问题的研究其实由来已久。宋保胜(2012)对加快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并且对河南省农村资金供需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资金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注意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等建议。吴玉国(2011)应用1985—2009年的宏观数据对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存款、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贷款的关系是正相关,即农村信用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是金融推动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而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小农业具有“点多、面广、风险大”的特征,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贷款。使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金融瓶颈的约束,成为近年来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迟缓,农村企业、农民贷款难,根本原因是农村分散的资金需求难以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金融机构开展农村贷款业务的成本高、风险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制度。张亚光、杜浩然、王策(2012)从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视角考察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现象,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在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随着经济发展越发凸显。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表现 影响和原因,探讨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策略和路径,从而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高材林(2012)认为农民融资难、融资贵既是加快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又是改善民生必须关注的重点。发挥农村土地的财产效用和融资功能,将固定在农村土地上的财富动员起来,拓宽农民融资渠道,降低农民融资成本,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民融资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康书生、鲍静海、李巧莎(2006)的研究表明,美国主要由政府农业信贷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商业金融机构及私人信贷组成。这些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及其它服务。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它建立的目的是在农林渔业者向农林中央金库和其它金融机构筹资发生困难时,给它们提供利率较低、偿还期较长的资金,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合作金融主要是农协系统。

参考文献:

[1]John Herbert Davis, Ray Allan Goldberg 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 Division of Research,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J]. Harvard University. 1957.

[2]McKinnon, R.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1973.

[3]Hoff, K., Braverman, A., Stiglitz, J.E. (Eds.) The Economics of Rural Organization: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World Bank, 1993.

[4]Kurosaki, Takashi, and Marcel Fafchamps. Insurance market efficiency and crop choices in Pakista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02): 419-453.

[5] Xia Li, Christopher Gan, Baiding Hu. Accessibility to microcredit by Chinese rural household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11(06): 235-246.

[6] Eisemon T O, Nyamete A. School literacy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Kenya[J].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1990, 34(2): 161-176.

[7] Drabenstott M, Meeker L. Financing rural America: A conference summary[J]. Economic Review, 1997, 82(2): 89.

[8]Burgess, R., Pande, R. Do rural banks matter 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social banking experiment [R].Department of Economics, Yale University., 2003.

[9] Giuliano, P. and M. Ruiz-Arranz. Remittanc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9, 90(1): 144-152.

[10] Jeanneney, S.G. and K. Kpoda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Can There be a Benefit withouta Cost[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11, 47(1); 143-163.

[11]宋保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流动状况调查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9期.

[12]吴玉国:《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3期.

现代农业研究分析篇10

自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分化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股潮流不仅为实现减少农民、集约土地、富裕农村和富裕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与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新常态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入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不断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农民职业分化问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职业分化研究》基于以上背景,首先对当前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首次总结出了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的几大特征:分化程度不断加大、分化态势呈多元化、分化地区差异明显、分化职业多处于竞争性行业和初级岗位、分化不彻底、阶段性明显等。在这样的总体情况下,我国农民职业分化一方面处于一种大趋势大潮流中,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诸多的困境和问题。例如,职业工种的低层次性限制农民顺利融入城市;强兼业性影响农民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多流动性影响了社会稳定;从事职业的低稳定性导致了农民职业分化的不彻底性;农民职业分化的不彻底性又进一步影响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发展的进程。要想促进农民职业分化合理快速发展,客观上的限制也带来了重重的阻碍:一是农民整体数量庞大,农民转移分化任务艰巨;二是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已具有长足的发展,但其对农民职业分化发挥的作用依然不足;三是户籍、劳动等各项制度与政策的障碍;四是目前农民素质总体依然低下,限制了农民顺利分化择业。

为了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该书将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依次分析了农民职业分化的外部环境、农民个体分化的动机与能力、农民职业分化的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并在此剖析了农民职业分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研究得出:农民职业分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等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相互的影响;农民的职业分化决策既是其个体决策,更是其家庭在劳动力安排上的集体决策;农民职业分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人数和抚养人数、社区发展情况以及农民的社会分化网络等各项微观因素,都对农民职业分化的类别选择和地区选择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对农民职业分化的环境与决策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书进一步对农民职业分化的结果即农民职业分化的绩效与报酬进行了比较分析。作者借用了人力资本均衡理论的观点,建立了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与收益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整体来讲,当前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收益效率偏低;较之兼业农民和彻底转移的农民,纯务农者人力资本投入收益水平最低。该项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务农老龄化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示我们,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务农职业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职业地位是保障粮食安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经营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现实之需。此外,只有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价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在各行各业就职的可能性、稳定性和可发展性。

该书的主要亮点在于:第一,数据详实。第二,内容系统。第三,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过程采用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以及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本书贵在不仅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思路,同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也颇具实感,是一本落地性很强的专业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