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化艺术十篇

时间:2023-12-22 18:03:22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1

1.丝绸之路

西汉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洛阳、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路运往西域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因而被称为“丝绸之路”。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2.丝绸之路中的中国艺术文化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了一起,也大大展现了中国灿烂丰厚的艺术文化魅力。正是这些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国,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天文学、数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番薯输入中国,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如果把中国的艺术文化比作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符号的话,那么丝绸之路就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将这些珍贵的传播符号给传播出去,发扬光大。综上所述,无论是灿烂的中国艺术文化,还是西方的一些技术文化,要想实现两者的相互借鉴,就始终离不开一条筋脉,这条筋脉便是传播,传播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丝绸之路上,中国艺术传播是条筋脉

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传播作为贯通连接东西方文化的一条筋脉,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吸引受众,进而将美传播出去。丝绸之路充分体现并且肯定了中国的艺术文化,并通过传播的手段将中国的艺术美宣传、发送出去,因而传播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被说成是一条“筋脉”。有了这条重要的、基本的筋脉,艺术和文化才能如血液一般地在其中畅游,将中国古老、神秘、美好的艺术文化带到西方,传到全世界。人文研究艺术的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艺术接受既是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也是接受者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艺术接受还可以对艺术家乃至客体世界予以精神性的反馈,从而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它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使艺术活动融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宏大系统中,并在其间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艺术的接受与被接受都是通过传播来完成的,可以说,没有传播,艺术再美好也只能孤芳自赏,而得不到外界认可和欣赏的艺术,也只是伪艺术。因此,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灿烂的艺术文化的一种肯定,并且让外界知道、认可、欣赏,对自身艺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促动作用。

三、中国艺术传播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

中国的丝绸、绘画以及其他特色技术通过传播大批大批地输送到西方世界,这样一种独特的中国艺术传播途径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传播就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铺设了这条道路,东西方的艺术文化才得以充分交流。自张骞通西域后,汉代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宝也输入中国。从9世纪末到l1世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东南沿海转移,阿拉伯世界兴起,东西海上往来逐渐频繁;同时,丝绸之路上的安全也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这就降低了这条陆上通道的重要性。元代统治者西征,甚至直接统治了中亚、西亚的广大地区,使东西驿路通畅,欧洲许多使者、教士和商人都沿此路东来中国,丝路又繁荣一时。明朝建立后采取闭关政策,陆上丝路作为中西交通路线已远不如海路重要了。在这里,如果把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通道比作一种传播手段的话,当这条传播道路繁荣顺畅时,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利益就都得到了保证;当这条传播道路被阻塞时,双方的经济文化利益就远不如以往了,甚至会走下坡路。因而,中国艺术传播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这一路上不断地呈现着精彩的东西方文化。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2

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年来,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积极支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响应“一带一路”伟大倡议,迎接“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西安)峰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合作发展大会”的召开,开创文化艺术产业全新局面,大唐西市集团历经数月,精心筹备的ACBD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盛大起航,成为我国文化企业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又一新举措。

大唐西市以文化产业为主导,融合文化旅游、文博艺术等多领域的发展,秉承“文化创造价值,产业做实梦想”的理念,以“传承文化、续写历史”为使命,积极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双轮驱动、民营文化事业和民营文化产业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成为中国民营资本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再次推出全新的文化金融项目――ACBD,以“艺术+金融”的新时代视角,感悟丝路文化前沿思考,洞察21世纪艺术与经济发展之道,为艺术、经济、学术等各界搭建起一座新世纪的桥梁。

ACBD准确的解释是Art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Art是艺术品,CBD则是中央商务区,结合起来便是――“艺术品中央商务区”。未来在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建设运营大唐西市ACBD项目,集合博物馆、艺术品街区、风情文化体验街区、精品艺术酒店等高端设施,打造文化艺术综合服务体。

为适应时展,创新艺术金融全新模式,大唐西市集团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和全新发展理念引导下,潜心探索艺术与金融的关联方式,悉心打造了ACBD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是大唐西市ACBD一期体验项目,也是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引人注目的文化艺术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它以丝路文化为中心,以艺术、金融为发展动力,以艺术品、丝绸、宝玉石、茶等“五品”为服务臻品,以艺术品展示交易、金融服务等为经营模式。

1400年前的西市,以繁荣的市场体系、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撑整个丝绸之路的贸易体系。今日的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将致力于整合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优质资源,谋求艺术与金融的联姻,开创新型的艺术活动等配套服务,再现西市昔日辉煌。

ACBD,立足现在,着眼未来。ACBD将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品+金融+互联网”平台;整合最具艺术水准的艺术家资源,荟萃类别最丰富的艺术臻品;建立具有公信力,具有行业标准的鉴定评估体系;搭建高效便捷、拥有国际资源的艺术品交流通道;探索分享前沿的艺术信息,创新示范性的艺术品金融化模式。提供艺术品展示交易,艺术金融完备的产业链服务体系。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3

【关键词】丝绸之路;中国古代音乐;交流融合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91-02

丝绸之路,指的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由于在这条路线上运送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研究中,丝绸之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丝绸之路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广义的丝绸之路则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本文所研究的丝绸之路主要是狭义丝绸之路,即陆上丝绸之路,以下文章中简称“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由长安西行至敦煌后,在新疆境内分为南北两道。南道出阳关(今敦煌西南),沿昆仑山北麓至于阗(今和田西南),然后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向西可到大月氏、安息、条支、大秦,向南可达身毒。北道出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沿天山山脉南麓至疏勒(今喀什)等地,再越过葱岭,可到大宛,向西北可达康居、奄蔡。这是一条重要的中西陆上交通干线,不仅是东西方商贸交易之路,更是中国和亚欧各国政治、文化、艺术交流的通道。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均通过此路传入中国;同时,中国的纺织、制瓷、绘画、建筑、凿井、造纸、医学、儒学、道教等,也通过此路传向西方,因此丝绸之路对彼此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构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人民以其勤劳与智慧,造就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从中也孕育着辉煌的中国音乐历史。就音乐作品的性质而言,中国音乐可分为传统音乐和创作音乐两大部分。以时间为序,中国音乐的发展经过了古代音乐、近现代音乐和当代音乐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发掘的河南舞阳贾湖骨笛,以科学的依据将中国音乐的可考历史推进到八千年前,自此中国音乐历史序幕拉开。回望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演进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远古―春秋战国)、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歌舞伎乐阶段(秦―唐),以及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古俗乐阶段(宋―清)。其中,在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歌舞伎乐阶段,伴随张骞丝绸之路的开辟,西域音乐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形成了中原地区与西域诸国或诸民族之间极为密切的音乐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丝绸之路带来的音乐文化交流的表现

丝绸之路开辟后,民族间的大融合带来了音乐文化上的繁荣景象,大量具有异域风情的乐调、乐器传入中国,一些擅长乐器、歌舞的乐人也随着本族音乐的传入而进入中原定居、生活并与中原人民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在乐器方面,竖箜篌、凤首箜篌、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羯鼓、都昙鼓、鸡娄鼓、铜钹、羌笛、笙、箫等都是这一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有些乐器经过中原乐工的改进,与中原固有的琴、筝融合,构成了丰富的音响。如西域传入中原乐器中的曲项琵琶传入时四项无品,以木拨鼓弦,到唐朝开始废木拨改用手指弹奏。

在歌舞乐方面,凉州(今甘肃敦煌)一带《西凉乐》逐渐形成,西域的《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康国乐》、《高昌乐》以及古印度的《天竺乐》,古朝鲜的《高丽乐》等等都纷纷传入中原,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自然交融,中国民族音乐与外国音乐的长期融合,为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西域音乐的大规模传入,一批西域音乐家也进入中原,与汉族人民一起创造着中国古代音乐的灿烂文明。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曹妙达为代表的曹氏家族,他们对于我国琵琶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外一位著名的西域音乐家是龟兹人苏祗婆,他不但擅长于龟兹琵琶的演奏,而且精通龟兹音乐的宫调理论,他带来了龟兹音乐“五旦七调”乐律理论,并将“五旦七调”乐律理论传授给中原音乐家郑译。到了隋代,音乐家万宝常和郑译便在苏祗婆“五旦七调”乐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八十四调”乐律理论。这一理论的产生,适应了汉族传统音乐和外来的西域音乐交流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古代音阶、调式发展演变中的一个历史里程碑。苏祗婆对于促进西域和中原地区的音乐交流,以及对于后来隋唐燕乐宫调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大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改变了上古时期华夏文化的发展相对处于封闭式状态的格局(这是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中国大陆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开启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崭新篇章,开拓了中外艺术文化交流的新纪元,大量的乐器、乐舞、乐人以及音乐理论从西域传入中原,与中原的音乐相融合,形成了更为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众所周知的唐代大曲《霓裳羽衣舞》就是中原、西域乐舞艺术的集大成者。从中古时期开始,中国古代音乐逐渐形成了以华夏音乐与西域音乐相互交流融合为特征的音乐文化面貌,对促成中古时期音乐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丝绸之路的历史性贡献,在于它沟通了古代人类之间文明的交流,不仅使汉唐音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多民族的音乐在古老的中国音乐文化中积淀下来,形成了多样性的音乐文化传统。从丝绸之路开辟的西汉时期开始,我国古代音乐艺术形式就从先秦时期单一的乐舞走向多样化的汉唐歌舞大曲,体现了各民族人民在艺术文化方面的互相吸收和合作交流。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开始,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一直在多民族交流、融合的传统中延续、发展并逐渐走向辉煌。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繁荣,丝绸之路中的文化艺术交流,对促进中西文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丝绸之路音乐艺术的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发扬与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因此,无论从音乐理论研究层面到音乐理论的实际应用层面、从汉唐时期的音肺幕到当今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从国内和国际音乐文化的交流等诸多方面来看,对丝绸之路音乐的高度关注与深入研究都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丝绸之路从古至今在音乐文化交流方面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在古挥了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一条重要的文化艺术长廊,在其沿途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和文化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寻觅到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身影。新时期,在党中央“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我们将通过多样性的音乐文化与教育合作,使作为文化交流与融合象征意义的“丝绸之路”继续延伸并发挥重要作用,孕育音乐创造的内在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再生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12).

[2]陈应时,陈聆群主编.中国音乐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4

湖丝传人

“我从17岁进丝绸工厂工作,到今年总共有41个年头,命运已经把我变成了一只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梦想成真心始干,我决心和我的员工,共同为民族丝绸事业,为民族丝绸品牌呕心沥血、肝胆尽献。”几十年来,凌兰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古以来,湖州丝绸就名甲天下。2002年,湖州丝绸整个行业陷于困境,所有工厂停产歇业,上万人的丝绸工厂面临改制下岗,一时间,“丝绸之府”成为“丝绸之苦”。“当时,仅‘昌荣’一家被列为改制企业,停产一年多,2989个工人要下岗安置。招商拍卖的公告刊登了100多天,无人问津。”凌兰芳如此说道:“这家企业里的几千员工曾经和我朝夕相处,这些年纪在40、50岁左右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岗位待了几十年,一两万块钱就把几十年的工龄买断,对这样的处境我深有体会。他们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如果我不收购,不仅一支队伍散了,而且他们走出工厂踏上社会后如何生存呢?”

“我有饭吃,你们不会喝粥:我有粥喝,你们不会喝汤!再要下岗,让我老婆先下。在我老婆下岗之前,你们不会再下岗!我们抱团前进,相拥取暖,艰苦创业,共同做到退休。”

在“当掉裤子也要上设备”的闯劲下,在“再苦再难也要咬紧牙关”的坚韧下,在“要实现缫丝自动化、织造数码化、服装品牌化、家纺国际化”的宏图下,凌兰芳带领“4050”员工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还使企业走向了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湖丝在他的手里也重现辉煌。

从投资5000万元建设集制丝、数码织造、丝绸服装、丝绸家纺产业链一体化,到收购家纺研发中心,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跨出浙江,发展丝绸”战略的实施,到“丝绸进入家纺领域,家纺进入丝绸时代”概念的提出,从借助世博《富春山居图》一鸣天下,到创立“欢莎”品牌:从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到成为中国丝绸家纺产品色彩研发基地,通过创新发展,凌兰芳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一个传统制造型企业改造为了一个拥有自主研发、自主营销、自主品牌的先进制造型的大企业,并使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完美结合,丝绸之路在双轮驱动下,实现了双翼齐飞的快速发展。2010年,丝绸之路实现销量达20亿元,利税6000多万元。

首次进京“赶考”

300平方米的展位典雅华贵,精美的丝绸制品、舒缓的音乐、柔和的灯光……奢美中国丝绸在传统与时尚中流淌。难怪一位来自西安的客人在留言本上这样写道:“哇,中国丝绸可以做到这么美丽富贵,真是神马神力神功”;还有一位来自意大利安特卫普的客人写道:“Silk Road is in credible,I couldn’t believe it(丝绸之路太神奇了,我太难以置信了)。”展位前人流涌动,仅当天就已有80多家境内外客商洽谈合作方案,总意向金额达到3亿多元人民币。据悉,这次是丝绸之路集团首次在北京参加展会并亮相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也是服博会上唯一的丝绸服装家纺大品牌企业。

“丝绸之路的工艺亮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数码制造新技术。丝绸之路集团以前是通过外交做生丝和坯绸出口的,但近几年来我们觉得这样做还不行,我们国内的衣食住行,通过30年改革开放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老百姓都讲究生活品质,讲究生活文化。我们的品牌欢莎系列产品大胆采用了暖色调和冷色调,推出了最新的丝绸科技成果。二是挖掘传统时尚的魅力。丝绸是传统的民族产业,一讲起丝绸就跟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跟博大精深的丝绸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但是要把丝绸融进时尚元素,要能够体现国际一流的流行趋势,这中间有很多的文章要做。目前,我们在法国和意大利设立了工作室,成立了自己的设计研发团队,我们在努力打造两条微笑的曲线。”凌兰芳介绍:“今天,丝绸之路第一次上京赶考,我们交出了两份答卷,分别是丝绸服装和丝绸家纺。亮点有二:一是我们的科技工艺,遥遥领先的数码织造技术,精美的提花印花绣花三合一的制作;二是我们的设计创意,自主、原创、唯美、高雅。”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在听完凌兰芳的介绍后,高兴地说:“凌兰芳对丝绸的热爱和执着,令我们心生感动。对于丝绸之路集团这几年转型升级的成果,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们期待他取得更大成就。中国京剧有个梅兰芳,唱出了民族京剧的国际品牌,现在中国丝绸有个凌兰芳,希望你能创造出民族丝绸的国际品牌。”

精益管理 创新到底

“3年时间,我们的企业效益要倍增,我们的员工收入要倍增。精益管理是我们转型升级战略得以成功的必然选择,是我们把传统制造业做成先进制造业的唯一途径。”对此,凌兰芳强调,“企业要发展,必须苦练内功。推行精益化管理一定要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时时激励处处改善。”他指出,要精益化发展,只有不断建立和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各项技术管理要实行标准化,全面推行6S管理和ISO9001质量体系,逐步向ERP微机化管理推进。并在做好做精常规产品的基础上加强产品研发,大力推进真丝大提花织物生产,才能不断扩大利润增长点。

除了先进的设备、工艺,丝绸之路还积极运用和推广自动缫丝先进操作法和《新型自动缫丝机工艺设计办法》,特别是“缫丝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企业的竞争优势越发明显。凌兰芳表示,“今后几年,我们还将不断打造高档家纺以及高档丝绸产品市场,并投资4个亿使其销售点达到960个,届时整个集团销售收入要达到33亿~35亿,每年的利税要超过5亿。”

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制丝、数码织造、丝绸服装、丝绸家纺一体化的形成,大大提升了丝绸之路价值链。“今后,我们还将以丝绸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如涉足影视业,以丝绸之路广袤的时空富蕴的丰富题材发掘炼制出优秀的影视作品,演绎人性光辉,展现民族精神;出版业以及工业旅游,把丝绸工业园区建成文化园区,除了完整的缫丝、织绸、服装、家纺等产业链上各生产流程外,我们还要配建丝绸展示馆和博物馆等。”凌兰芳介绍,丝绸之路将建立集传统丝绸工艺博览、丝绸科技展示、丝绸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的丝绸工业文化大园区和先进的技术中心,借助文化和科技的提升,丝绸之路有着最新鲜的血液。

“2011年是丝绸之路精益管理的关键一年,

必须要全面落实,把创新贯穿到管理的每一步、每一个细小环节,只有坚持创新,坚持精益管理,丝绸之路才能华丽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凌兰芳表示。

高品质打造民族品牌

近几年从蚕丝被的火爆再到全套真丝绸大家纺的推出,丝绸只不过三、四年的时间就在家纺领域赢得了大市场,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质的提升,用舒适温馨的家用丝绸来装饰铺陈最恰当、最精美。于是,丝绸之路瞄准商机,进军丝绸家纺。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当听到刘欢与莎拉・布莱曼同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凌兰芳当即拍板,丝绸家纺的商标就定为“欢莎”,寓意四海一家、和谐欢爱。欢莎问世以后,立即引领了中国丝绸家纺的色彩和款式之先。2010年6月,由中国丝绸协会在深圳举行的全国丝绸创新产品奖表彰会上,丝绸之路集团“欢莎”丝绸家纺再获创新产品金奖。“欢莎”丝绸家纺作为丝绸之路集团转型升级的成果品牌,一问世就受到追捧,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进入包括杭州大厦在内的全国一线大都市的20多家高端品牌商厦和遍布十多个城市的加盟店。半年来,我们仅丝绸家纺一项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3000多万。

欢莎家纺的产品风格之所以得到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其富丽堂皇、款式新颖,更重要的是工艺面料贴适肌肤,做工精巧,工艺独特,印花、提花、绣花三大工艺都富含吉祥隆庆、高洁典雅的风格,婚庆、乔迁、赠礼三大系列既展现了丝绸的雍容华贵又融入了现代工艺的精美工巧,同时还克服了真丝绸产品色牢度和洗后缩皱的不足。丝绸之路力做中国最好的丝绸家纺,打造百年品牌。“凌兰芳凭借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厚的丝绸情结,远大的振兴丝绸抱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博学睿智的文化底蕴,不仅成了一名丝绸专业人才,更是一名丝绸研发创新的领路人,值得我们丝绸业界各位同仁向他学习。”中国丝绸协会秘书长钱有清赞誉道。

转型布局赢走未来

目前,丝绸之路已适时推出的“湖商牌”蚕丝被、“欢莎牌”丝绸家纺以及与之配套的丝绸家居服、丝绸洁卫用品、丝绸地毯挂毯、丝绸书画等,力争用天然绿色华贵的丝绸给消费者创制一个美丽温馨的丝绸之家。

面对未来发展,凌兰芳早已胸有成竹。“丝绸之路‘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主要有五项。第一,创建一个民族丝绸的国际化品牌。中国是一个丝绸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丝绸强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是我们企业生存的生死牌。中国人做不好自己的传统产业,还能奢谈什么纺织强国呢?第二,打造两条微笑曲线,企业微笑主要是提升企业研发和营销能力;产品微笑主要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第三,做好三个丝绸:品牌丝绸、科技丝绸和文化丝绸。赋予丝绸国际化的时尚,赋予丝绸以现代化的开发,赋予丝绸以人文化的承载。第四,加快四大改造,把老设备、老工艺、老产品、老市场改换成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市场。第五,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把丝绸主营业务做到50亿,利税达到5个亿,全员人均年收入5万元,全球5大洲有500个国际化营销渠道。”凌兰芳自信地说。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5

朱乐耕:我早就在关注这些课题了,也写过不少文章。今年北京两会期间,我提交了《有关建立丝绸之路上陶瓷贸易研究的提案》,我认为:“在丝绸之路的历史研究中,丝绸和陶瓷是联在一起的,加强对陶瓷的研究,不仅能进一步发现新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可以丰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活动。”我认为这个提案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2.《财富堂》二问:中国海上贸易的商品很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院长,你为什么选择陶瓷,是不是因为你是陶艺家,对陶瓷特别有感情?

朱乐耕:我经常去国外的各大博物馆参观,发现中国陶瓷在许多博物馆都有,保存情况也相当好,是我们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依据。但是同时期输出的丝绸却存不住,随着时间的流逝都腐烂了。也就是说,陶瓷承载的信息是永恒的、可靠的,对解释历史来说,是有力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有新的发现,还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增加文化内涵,获得沿路国家与民众的更大呼应与支持。所以说,不是我选择陶瓷,而是陶瓷本身最有说服力。

3.《财富堂》三问:你认为陶瓷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位在哪里?

朱乐耕: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与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贸易有丝绸、瓷器与茶叶等,其中最精彩的是瓷器,瓷器是中国的发明,远在东汉,中国的瓷器生产就趋于成熟,出口到周边国家。隋唐以后中国的造船技术得以高速发展,这时的瓷器通过海运,从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通过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进入印度洋,到南亚,然后进入波斯湾,到中亚和西亚,同时到达红海,进入北非和东非市场。比15世纪兴起的地理大发现早了近千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又绕过好望角到达欧洲,到清代横渡太平洋到达美国。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贸易,代表了古代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发达的手工业国家,当时中国的GPT达到了世界第一,其中的瓷器贸易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4.《财富堂》四问:你认为,对丝绸之路上的陶瓷研究应该把握哪个关键点?

朱乐耕 :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往的深化,许多学者都开始加强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研究,但要说清楚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与人文基础,这方面的研究还远不够深入和完善。我想,作为出生、成长在景德镇,现在又落户北京创作的陶艺工作者,不仅有实践,还有理论积累,我可以在陶瓷研究这一块上做出一点贡献。

今天我们一直在说要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软实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上。从历史上看,许多受惠于丝绸之路的国家都是通过中国陶瓷了解到了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华民族,以及具体到某个城市以及某个行业的中国人。所以我觉得通过研究丝绸之路上的陶瓷文化与贸易,可以丰富所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而且中国当代陶瓷发展得很快,也可以让国外看到中国当代陶瓷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我们除了有历史的辉煌,还有现在的璀璨。

5.《财富堂》五问:从中国陶瓷上的纹饰和器型也可以看出历代中国人对世界和看法和心灵的表达,中国陶瓷上的艺术主题都是宣扬和平和真善美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世界通用的语言和模式来讲真善美的故事,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抵消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妖魔化,消除某些人、包括政治家们对中国崛起的疑虑。

朱乐耕:确实如此,中国的瓷器贸易向世界输出的不仅是一种器物,更是一种文化,中国的陶瓷体现了成熟优雅的生活方式,影响了贸易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瓷器上的绘画也承载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给予世界不同国家的巨大影响。而且有意思的是,中国在向外输出成品时,也吸纳了贸易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比如中国的作坊和工匠根据外国商人提供的图案与器型进行烧造,这就是来样订货的形式,那么这些工匠在烧造时,也了解了遥远国家的文化与风俗习惯,打开了一扇眺望异质文明的窗口,这就是由经贸推动的文化交流,与现在建设“一带一路”很相似。

所以今天我们通过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民众真切地认识到,从中国汉代以来的海外贸易,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和影响力,同时还可以看到中国是一个吸纳不同国家文化营养发展起来的国家。

6.《财富堂》六问:“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并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后来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等也曾踩着同行者的足迹,一窥中国文化的神秘。当然,由于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也导致许多无价之宝的流失,至今散落在世界各地,所幸这些文物现已都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传播。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开始实施了“丝绸之路考察”的十年规划,其主题是“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的综合考察”,进一步奠定了这条商路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你认为在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中,中国人应该体现怎样的主动性?

朱乐耕: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研究中国文化,中国人应该体现优势。以往的丝绸之路虽然是以中国为起点,希望以这次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让中国的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里取得世界性的前沿成果,并将这一成果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这一历史,也让更多国家的人了解这一历史,这不仅能增加中国人的自信心,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可以促使这条道路的经济发展,并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7.《财富堂》七问:你对此项研究有没有具体的设想?

朱乐耕:我想目前最迫切的有几点。一,设立一个研究课题,组织一支学术队伍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出版相关的研究著作。二,课题组除写作外还可以组织一支考察队伍,沿着当年的丝绸之路,到沿途不同国家的博物馆做考察,与博物馆内的专家学者交流,有可能可以沿途发文章,或带上电视记者做现场报道。考察队伍中除有学者外,还有当代中国一流的陶艺家,可以在一些重要的博物馆展示中国当代一流的陶艺,将中国学者的研究著作送给这些博物馆,将中国陶瓷历史的研究与展示延续到今天。这是一个中国文化走出去,全面立体宣传中国文化历史的极好方式。三,为了关于组织可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召集相关的学者共同参与,推进这一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经费可以由中国艺术基金会资助。

8.《财富堂》八问:研究成果预计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呈现?

朱乐耕:相关的研究成果展示可能大致规划为三大方面:一个是相关学术研究的著作出版以及相关展览,再一个就是中国现当代陶瓷的学术交流。因为现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中国的陶瓷都有很多,但是多为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陶瓷文物,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陶瓷在国外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中几乎处于空白地带。这使得国外对于“中国陶瓷”的印象很多时候还停留在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陶瓷样式及工艺。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当代陶瓷发展特别快,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进行良好的国际交流,这对于我们了解中国陶瓷的历史以及今天的现状都是很有意思的活动。

9.《财富堂》九问:你曾经向有关方面建议在首都建立一个国家设计博物馆?

朱乐耕:是的,那是前年的事吧。我觉得中国要想从制造大国转型成为一个创造性大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设计产业。因为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文化创意和艺术形式,还涉及到人机功能、科学技术、市场营销等,它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

10.《财富堂》十问:今天我们中国的工业设计能力还比较落后,与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不在同一水平上,与东亚一些国家也不能比。陶瓷是工业设计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景德镇的许多企业里,说句实话吧,也没有看到多少能够进入国际视野的陶瓷艺术品和日用产品。

朱乐耕: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好的设计,缺乏尖端技术,文化含量不足,这些都跟创新精神有关。因此,我们要使中国的设计有较大的发展,提升层次,要有设计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及设计教育的基地,还要有历史的记录与反思。而部级的博物馆就能具有如此的功能。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设计博物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应该关注到这一点。从丝绸之路的陶瓷上也可以看到,在长达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并不缺少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有些陶瓷器具的设计是站在世界前列的,放在今天也是绝对时尚的。所以我们要从丝绸之路遗物中重拾信心、汲取灵感、增强动力。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6

杭州素称“丝绸之府”。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早就显示出杭州丝绸的悠久历史。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赞美了当时杭州丝织品的精美。明清时期的杭州丝绸已经有绸、缎、绫、绢等十几类品种。今天杭州仍以琳琅满目、精美鲜艳的丝绸织品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坐落在杭州西子湖畔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已成为以中国丝绸为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敦煌是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而飞天是敦煌艺术不朽的艺术品,那婉蜒婀娜的飞动之势,使每一个观瞻者神往。

敦煌飞天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只凭借飘曳的衣裙和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此时的飞天形象明显地给人以更多的灵感,于是人们自然联想到丝绸。

敦煌莫高窟中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古代实用的丝绸织物,特别是藏经洞中保存了—大批以丝绢制作的绘画、幡、经帙等艺术品。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千缕百衲—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的保护与研究”展2013年12月29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以来,古老的敦煌丝绸得以在古城杭州展示其绰约风姿。这次展览历时近三个月,既介绍敦煌丝绸考古的发现、敦煌丝绸在世界各地的收藏,也展示敦煌丝绸文物保护修复的成果。让浙江乃至国内外观众近距离感知丝绸之路,欣赏丝路之绸,从而领略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览第一版块为敦煌丝绸考古发现,以图文形式介绍考古工作者的贡献;第二版块为敦煌丝织品的保护与研究,集中展示从南北朝、盛唐到元的62件纺织品文物;第三版块是敦煌丝绸在世界各地的收藏与相关研究成果。

1900年,王圆箓道士在清理莫高窟第16窟前的流沙时,意外发现了藏经洞(现为第17窟)。洞中除发现大量纸质书籍外,还有不少丝织品,包括幡、伞盖、经袱、佛像以及各种丝织物残片。这些年代久远的残片,经过神奇的修复,又闪烁出动人的光彩。

半个多世纪后的1965年,敦煌文物考古所在莫高窟第125和126窟前维修时发现北魏时期的刺绣品。同年,在第130窟內和第122、123窟前两处,又发现盛唐时期的丝织物60余件。

时间过去了20多年,1988年至1995年间,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北区的所有洞窟进行了科学、全面、系统的清理发掘,出土了一批隋末唐初至元代的丝织品和其他织物。

北区石窟作为敦煌石窟的生活和埋葬区,出土的织物特点是时代相对较晚,而且多为残片,但它们为敦煌丝织品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北朝是莫高窟营造的第—期。北朝时佛教发达,僧尼众多,兴盛时佛寺三万有余。佛事所用丝织品也广为流布,当时用于布施的幡动辄就达数千口。而佛寺之中用作供养或宣示威德的,除却金像之外,还有绣珠像、金织成像、金缕绣像等。此次展览的“长斋绣佛前”这个单元展出的“北魏刺绣说法”图即属绣像一类。我们看到僧尼日常所用的许多丝织品,其中也有用零碎布帛补缀而成的各式百衲。

幡是佛寺中最为常见的什物。“诸佛前,宝幡悬胜幅”,各式各样的经幡都用丝织品做成,有的还施以金银泥。展览的“宝幡映晚虹”这个单元陈列着不少经幡,虽经过漫长岁月,仍可见其富丽。

元代敦煌丝绸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使用金线。丝织品上既有传统的鸾凤、花卉等,也有较具时代特征的鹿纹类图案。尤为可贵的是还有红色莲鱼龙纹绫袍。这是敦煌北区石窟所出土的为数不多的服饰遗存。

在展览的一列展柜中,有两件一大一小、款式相同的红色莲鱼龙纹绫袍静静地陈列着,在灯光下映照下特别显目。这两件绫袍见证了敦煌与杭州因丝绸而结缘的可喜情景。

原来考古队员们在莫高窟北区标记为121号的洞窟內发现了一具遗骸。根据遗骨测定,这原是一位约20岁到22岁的女子,她身上的衣物在岁月的侵蚀、摧残下,只剩下了零碎的丝绸残片。残片包括绫、绢和棉。2013年夏天。这位女子身上的衣服残片被精心保护、包装后,千里迢迢运达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纺织品修复专家们,经过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终于将衣服精心修复。红色的整体色调,精致的裙摆和腰褶,细腻的花纹,表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鱼龙戏水的莲塘小景。

中国丝绸博物馆从2013年5月开始分三批从敦煌运来62件文物,派8位专业人士投入修复工作。此次展出的敦煌丝织品大多是丝博技术人员的修复成果。丝绸织物是艺术和技术的结晶,但是很难长久保存。在这之前很少有专家对其进行修复和解读,所以这次展览也是丝织品修复工作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

敦煌文书中有着大量关于纺织品使用的记载,包含的丝绸纺织品信息非常丰富。一大批研究者据此探讨敦煌丝织物的品名与花式、丝绸的贸易与流通等。

2006年起,东华大学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开始了对世界各地所藏敦煌丝绸的整理,目前已与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及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出版了《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与法国集美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出版了《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法藏卷)。俄藏、印藏和日藏的敦煌丝绸卷也正在整理中。与此同时,东华大学又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完成了《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

无论是藏经洞内发现的绢画还是莫高窟现存的壁画和彩塑,都有大量的服饰品与纺织图案的描绘。对此,常沙娜等学者在莫高窟进行临摹,开启了敦煌服饰图案研究的先河。东华大学敦煌服饰艺术研究中心拓展了以图像为主的染织服装研究,进一步推进了对敦煌丝绸的保护与研究。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7

作者:(美)芮乐伟・韩森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丝路花雨,异彩纷呈。丝绸之路上不只有驼铃黄沙,还有文化传播、民族融合,更有中华文明的兴衰落寞。耶鲁大学历史教授、著名汉学家芮乐伟・韩森长期关注丝绸之路,她在原始文献和优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一手调查资料以及对馆藏文物的广泛研究,对丝绸之路进行了描述,撰写的《丝绸之路新史》颠覆了人们对丝绸之路的传统印象。

本书精美的插图生动展现了在中亚绿洲间行走的商人与驮兽,他们不仅运载着商品、思想、艺术、音乐和宗教,还有丝绸之路的历史。文书是本书的核心,这些文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鲜活的过去,我们从中所了解到的丝绸之路是一个穿越了广大沙漠山川的、不断变化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事实上,在这些艰苦的商路上往来的货物量很小,但是丝绸之路确实改变了东西方的文化。

作者试图告诉我们,这条“路”不仅运输了货物,还传播了思想、技术。从来没有一条单一的、连续的丝绸之路,有的只是东西方之间的一连串市场。中国和古罗马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贸易活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伊朗地区的居民。丝绸并不是这些商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中国发明的纸张对欧洲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而金属、香料和玻璃与丝绸一样重要。相比之下,这些商路上传播的思想、技术和艺术图案具有更大的意义。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8

走进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千年桑树园、亿年木化石林、灵气生动的桑浮雕勾勒出了极具特色的达利生态工业园,这样的工业旅游景点与传统丝绸文化及产品融为一体,折射出丝绸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无限魅力。

创新抵御寒冬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平经常用这样两句话激励自己。2009年,在严峻的形势下,公司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扩大了市场份额,取得了不错的效益,抵御了严冬的不利形势。

尽管2009年产品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因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重的增加,公司利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客户不断压低价格,压缩公司利润空间,但新产品、新技术有效地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金融危机下,美国、欧洲主要客户需求下降,面对此种情况,公司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发展中小客户,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增长。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调整市场力量,加大了国内市场销售力度,今年1~6月份,公司发展了丝绸家纺成品(蚕丝被等)加盟商及经销商50家,丝绸成品国内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以上。预计今年可发展加盟商及经销商200家。公司发展的根本在于人,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公司实现了不下岗、不减薪的承诺,还引进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及意大利籍专家,并成立了美国San Francisco研发中心,加强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公司通过内部挖潜,实现了从产品开发到成品一条龙的清洁生产,环保节能,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以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

达利丝绸拥有国际最先进的织造及其配套设备,专业生产真丝梭织/针织面料、真丝家纺成品、真丝领带及各类真丝纱线等,是全国最大的高档真丝绸面料生产基地。年产各类真丝梭织绸缎1200万米,真丝针织面料1000吨,真丝家纺成品300万件,真丝领带300万条,针织服装200万件,各种规格的包覆纱丝和加捻厂丝1000吨。达利丝绸在新产品研发和新材料、新技术运用方面先人一筹,2001年被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指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丝绸产品开发基地”,是中国丝绸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中心。2004年又被中国丝绸协会认定为“中国丝绸产品研发基地”。2007年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公司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多年来连续荣获全国纺织产品开发贡献奖。

达利丝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2006年,“达利发”真丝绸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荣誉。2007年,“达利发”牌真丝绸被评为“中国名牌”和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纺织品牌。2008年色织宽幅家纺面料系列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企业发展愿景是,经过五年的发展,达到全国丝绸行业第一,世界丝绸行业第一。

文化打造未来

中国拥有7000多年的丝绸文明史,丝绸之路中外闻名,那是中国文明走向世界的标志,源远流长的丝绸史其实就是一部悠久的中国文明史。“以文化为依托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全力打造中国丝绸的新形象,也许是中国丝绸未来发展的道路。”林平说。达利丝绸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挖掘中国7000年的丝绸文化内涵,并结合江南丝绸特色,以工厂景观化、景观主题化为原则,开辟了千年桑树园、万年乌沉木、亿年木化石林等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主题景点,积极发展丝绸工业旅游。

丝绸故事,统领着达利集团旗下包括雅慕,遨世、达利发、丝绸世界、丝绸1号等诸多品牌。在丝绸故事品牌系列中,雅慕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雅慕新产品的研发是在国家丝绸产品开发基地、国家丝绸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中心的背景下,不仅注重专业化,同时不断提升研发速度,每年均有近百款新品上市。

雅慕,AUGUSTMOON――八月的月亮,以丝绸文化激荡家居文化,将东西方历史、艺术等多元经典要素,以风格化创意设计共炼一炉,带着独特且历史弥新的经典韵律,将现代丝绸优雅、柔美、精细的特点,演绎的完美而不凡。雅慕家纺以“雅致生活,慕尚于心”为品牌理念,长期坚持把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作为产品研发的基本出发点,全心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健康优质、华贵雅致、温馨舒适的家居环境。雅慕家纺产品研发在传承中国传统丝绸文化底蕴的同时,本着“品味高雅、追求卓越、推陈出新、引领时尚”的产品定位和创作原则,不断发掘传统丝织艺术元素,融合现代东西方前沿设计理念,利用当代一流织造技术,锐意打造中国丝绸新形象,古典神韵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更加体现出现代丝绸的时尚、文化、风格和艺术魅力,在创新中形成亲和时尚的品牌风格。产品涵盖了套件、枕芯、被芯、毯类、家居服和家居用品等六大真丝系列产品,近300个品种。

同时,企业还严把产品质量管理关,始终坚持将“品质至上”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战略之中,不仅高标准要求产品原材料采购,还不断斥巨资更新国际先进的大型生产设备,以保障产品生产工艺与效率持续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日常的生产作业也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要求,成品检验更是苛求100%的合格率,一件产品要经过多道全检、抽检等环节后,方可出库流通。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9

时光回溯到西汉时期。汉王朝的西进及与西方世界进行交流必须拥有一个巩固的桥头堡和后方基地。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和两关(玉门关、阳关)的设置,主要是在政治和军事上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此同时,围绕“保畅通”的战略目标,开始有计划地强化边疆防务。甘肃有史可查的边防设施建设始于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国在甘肃东部沿黄河河套修筑长城。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 。仅汉一代,在河西的疏勒河流域修筑了包括烽燧、城障和长城在内的绵延千里的边防线,东接秦长城,西至盐泽。甘肃现存秦汉等早期长城里程全国第二、明代长城里程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长城故乡”。

20世纪初期开始,河西地区的汉塞和烽燧遗址陆续出土大批汉简,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汉简、武威汉简等。这些简牍主要是屯戍机构和人员来往的公文、档案、书信以及契约和生活方面的记录,为研究当时河西边塞地区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情况和汉代屯戍制度提供了宝贵而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甘肃不仅是发现汉简最早的地方,同时也是出土汉简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出土总数八成以上。拂去覆盖在简牍上的岁月风尘,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同辉,金戈铁马印证峥嵘岁月,一个不朽帝国的光荣与梦想流传至今。

甘肃被誉为“石窟艺术之乡”。这一称号和丝绸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历史与地理渊源。佛教文化艺术发源于印度,学术界认为早在公元前25年左右,在南亚大陆已经出现了将佛陀人形化的作品。到公元1世纪,来自西方的外国商人已经在塔克拉玛干的绿洲城镇拥有了自己的居住区,商人们毫无疑义成为佛教的传播者。佛教最先由印度传入中亚并在此兴盛和取得支配地位,以后逐步蔓延至东亚成为那里主要的。在中国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这条通商大道,一种外国宗教首次传入了中国”。甘肃是中西交通的要道,入玉门关后首先到达河西四郡,即十六国时代的五凉和西秦,这一地区首先接触到佛教及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迭经战乱,而河西地区在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政权统治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亦持续发展。《资治通鉴》载,隋唐时期,“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阎文儒先生在《中国石窟艺术总论》中总结道:“在中原大乱时,黄河以北种族斗争与阶级斗争极其尖锐,而河西却比较平静,因而文化是相当发达的。十六国及北朝时代的统治者利用、推广、传播宗教,因此甘肃便成了佛教的中心,作为宗教艺术的石窟,也就居全国之冠了。”沙漠中的美术馆――敦煌莫高窟,东方雕塑陈列馆――天水麦积山石窟,中国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甘肃石窟寺以其历史悠久、艺术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而系统全面地反映出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兴衰的全过程。

甘肃是中国“彩陶故乡”。东部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是甘肃彩陶之肇始,距今8000年前后,先民们在这里生产了我国第一批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中部黄河、湟水流域及河西走廊一带,孕育了著名的马家窑文化,成就了甘肃彩陶的鼎盛阶段,器物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青铜时代,在中国其他地区彩陶难觅踪影的情况下,分布于甘肃各地特别是河西走廊的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文化,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有魅力。安特生在1925年出版的《甘肃考古记》中写道:“此次甘肃考古,足迹所涉,几及甘省大半。所得结果,颇出意料所及。盖不仅器物丰盈之仰韶纪遗址,为吾人所获,而多数前古未闻之重要葬地,亦竟发现。其中完整之彩色陶瓮多件,类皆精美绝伦,可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甘肃彩陶自此闻名世界。今天,彩陶有可能是甘肃民间知名度和普及程度最高的收藏品,在全国亦有相当影响力,成为代表甘肃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符号。

甘肃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民族交汇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此最早接触、杂居,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此交融、荟萃。先秦时期的戎族,西汉时期的匈奴,东汉和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氐、羌、鲜卑,隋唐至宋代的吐蕃和回鹘,对甘肃的历史发展都有过重大影响,各民族围绕丝绸之路繁衍生息,多元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多种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处,多样性民族文化在这里互动发展,使甘肃成为西北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摇篮和国家统一与边疆稳定的见证地,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独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悠久的民族历史与灿烂文化。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会地带,自古以来就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文化通道区位优势,为中原连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在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特别是文化地理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甘肃以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引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秦汉至唐代前期,甘肃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风向标。丝绸之路上佛教东传,丝绸和四大发明西去,证明了甘肃是中西文化交流第一站。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与文化融合的杰出范例,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沿着丝绸之路这条东西贯通甘肃全境的文化线路而搏动,丝绸之路沿线的甘肃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因而也具备了相当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包括佛教石窟寺、长城、大遗址在内的若干类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早已具备了成为世界遗产的潜质。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莫高窟和嘉峪关(与长城其他关隘共同以“万里长城”名义入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标志着有甘肃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开始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莫高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了甘肃的代名词。甘肃的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亦逐渐与国际全面接轨,并在世界遗产地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为时隔27年再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是典型的文化线路遗产。早在1988年,为研讨中西相遇时的复杂文化交流并帮助塑造多元文化特性及丰富欧亚大陆的共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主题为“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丝绸之路的浓厚兴趣。1990~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围绕该项目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次国际性考察。2006年8月,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在新疆吐鲁番召开“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签署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吐鲁番初步行动计划》,标志着丝绸之路跨国(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联合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甘肃省申遗工作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八年。2006年下半年,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正式启动后,甘肃省文物局迅速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和申遗备选点的推荐、遴选工作。2007年,成立申遗领导小组并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13处申遗备选点的基础资料;经过专家考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水帘洞石窟群、榆林窟、马蹄寺石窟群、锁阳城遗址、骆驼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果园―新城墓群、张掖大佛寺11处被列入申遗预备名单。2008~201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申遗备选点的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周边环境治理、陈列展示、遗产监测、保护性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展开,相关地方政府陆续公布实施了申遗备选点的保护管理办法或保护规划。2011年12月,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商会确定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名称先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2年2月,国家文物局初步确定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张掖大佛寺六处入选丝绸之路申遗首批名单。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我国22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名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入选;同年10月,五处申遗点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评估。2014年1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8届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该申报项目命名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并一致同意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的新成员。至此,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地总数增至七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

甘肃省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宛如七颗璀璨的宝石镶嵌于长达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咽喉段,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丝绸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的交通、文化线路基本涵盖了甘肃省大部分市州,至今保存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由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整个丝绸之路的起始路段与分布于天山山脉地区的交通路网组成,它从中国古代的长安/洛阳往西,经甘肃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山脉地区,路网跨距近5000公里、总长达8700多公里,主要包括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境内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诸多帝国或汗国的都城或宫城、中心城镇、商贸聚落、佛教石窟寺、古道、驿站、关隘、烽燧、长城、城堡、水利管理系统、墓葬等考古遗址和多种宗教建筑与代表性遗存。它连接了多种文明地带,见证了东西方之间持续而广泛的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动,体现了亚欧大陆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征,促进了洲际间多种文明的协调和共同繁荣,是亚洲大陆上建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广泛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的杰出范例。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篇10

丝绸之路生态文化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中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技术的创新,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手段、途径、工具和方法。研究生态文化中生态制度的创新,将为人们提供行为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保护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研究

(一)构建丝绸之路文化贸易的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进入国际市场,是实施丝绸之路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合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民俗、文脉、生态资源等,着力解决主要制约因素,构建起提升丝绸之路文化贸易的发展战略。

(二)构建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本身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产品、生态产业和生态制度等五个方面。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既要大力普及生态知识,也要培养弘扬丝绸之路生态精神,又要注意发展生态产品、生态技术、生态产业以及加强完善生态制度。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丝绸之路文化、经济发展的保证。

(三)开发丝绸之路生态产品基于生态文化的视角,分析开展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产品的价值提升,从文化价值、产业价值、品牌价值、市场价值、生态价值五大价值的维度进行分析,以期实现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产业在十后的跨越式发展。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产品开发,以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核心力等六个方面为主。

(四)拓宽丝绸之路生态产业建设通过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等,拓宽丝绸之路生态产业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发展带。根据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特色,在沿线的中心城市或重要文化所在地区建设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衍生新的生态文化要素,例如与文化艺术业、出版印刷业、信息产业、动漫业、影视业等产业的对接。

(五)提升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对外传播丝绸之路自古以来,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之一。名片上书写着它的精神、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和人民。将这些要素融合,并合理的构建起文化生态环境,构造起能被世界认可的现代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品牌,提升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丝绸之路文化贸易战略与生态文化建设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是文化产品交易主体与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生态平衡的自我调节机制来实现。重点研究文化产业生态结构平衡、文化产品交易主体结构平衡、文化产业生态内部制度环境平衡、文化产业生态外部环境平衡等四个方面。建议兴建集丝绸文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消费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产业园,建立具有特色的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产业带,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产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