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十篇

时间:2023-08-14 17:39:32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1

关键词: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关联性教学

历史事件是指人类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对社会甚至后世起着重大积极或消极作用的事件。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一个时空的演进过程。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它们深深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历史教学中不但要正确讲授历史事件,更要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复杂多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事件。那么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就很难从广阔、宏观的视角再现历史的主题和历史事件,无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剖析,还原历史真实。如果靠生硬的说教,只会把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事件讲得无血无肉,根本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历史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一、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演进

1.让学生从丝绸之路的学习中发现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但使西域和中原联为一体,而且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初中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对“丝绸之路”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安排为单元探究。学生在探究这一主题时,往往会就事论事。因此,教师要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做适当引导,使学生明白历史上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或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丝绸之路的形成和畅通,就与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很难设想,历史上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会有丝绸之路的形成、畅通。同时,还需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小组的探究,历史资料的呈现,学生对比张骞出使西域图和丝绸之路图,交流这些历史事件相互之间的联系,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因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中外使者、学者、商人、僧侣不断往来,为汉朝以后唐宋时期的高度开放、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唐宋文明的发育创造了条件。

2.辩证地看待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从小就知道汉朝饱受匈奴之害,而他又是有着雄才大略的帝王,始终胸怀大国之梦。当时,匈奴单于杀害大月氏国王,大月氏人对匈奴是恨之入骨,但苦于没有同盟军可以和他们一起对匈奴作战。此时,汉武帝看到了一个潜在的同盟。于是,他从国家战略高度决定联络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张骞受命出使大月氏。在教学这个历史事件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梳理张骞将面临的困难:茫茫大漠,大月氏远在天边,如同传说。汉朝没有一个人去过西域,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甚至有生命危险的任务。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张骞勇于担当、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先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公元前138年,张骞和他的随行人员一路向西。很不幸,在途中,他们被匈奴抓住并扣留在匈奴国,一待就是十年之久。张骞被迫在那里娶妻生子,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匈奴人也对他放松了警惕,以为张骞不可能再回归汉朝。然而,匈奴人错了。大漠孤鸿不能让张骞忘却使命,崇高的民族大义,深沉的使命感,深藏在张骞心中。某一天,张骞和他的随从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一路向西跑了十多天,辗转到了大月氏。但是时过境迁,大月氏人早没有向匈奴人报仇的心意了,张骞虽然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联络到大月氏,但是两国夹击匈奴的事情,却无法达成。纵使这般,张骞还是毅然决然地返回故土,回朝复命,汉武帝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张骞对国家的忠诚,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张骞的行为,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无疑会有积极影响。

因为张骞对西域各国的熟悉,在公元前119年,他向汉武帝建议,用丰厚的财物赠送乌孙国王昆莫,招引他往东迁移居住到浑邪王控制的地方,那么这就砍断了匈奴的右臂。如果成功,乌孙国西边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引来,作为大汉王朝的外臣属国。汉武帝便派他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是顺利抵达乌孙,但乌孙国王没有答应东迁。命运似乎一直捉弄这个意志坚强的使者,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对付匈奴的宏愿未能实现。对于张骞出使西域,我们该如何评价呢?教师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给他们创造一个民主的氛围。例如:学习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时,学生会从历史背景、出使目的、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表达对事件的理解。学生也会有争论:常人以成败论英雄,故张骞不是英雄;张骞虽身处逆境但他有顽强的意志力,不忘国家使命;张骞不值得抛弃妻儿回到朝廷;张骞是个不会享受生活的人等。但是学生会得出最后的主流观点是:张骞勇于担当,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他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恰恰是当今社会的中学生必须具备的。那么,张骞出使西域又有什么意外的收获?通过引导,学生不难发现:张骞虽然未完成出使西域的使命,但命运之神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他穿越西域诸国的创举意义非凡。其意义何在呢?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学生也能梳理归纳出:首先,他让西域诸国了解了一个强大实庶的汉帝国,引来了后世的万国朝奉,同时也让汉帝国了解了西域诸国,将汉族人的视野扩大到遥不可及的罗马帝国(西方),也练就了汉朝以后中国人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其次,促进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经贸、文化的交流,西域的葡萄、胡桃、石榴等物产以及珊瑚、玳瑁、琥珀、玻璃、象牙等物品,随之传入汉朝,汉朝的炼钢技术和利用渠道引水的技术传到西域各国和欧洲,提高了这些地方区的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中国精美的丝织品使西方人叹为观止,连接东方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开始慢慢形成、开通。再次,扩大了汉帝国的版图,正是因为张骞穿凿于西域诸国,使中国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第一次触及到现在的新疆地区。此外,张骞的出使也促进了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学生自然会得出结论:没有张骞出使西域这个历史事件,也就不会有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形成、开通。通过这些教学实践,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生成智慧,提升了学生认知历史事件内涵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辩证法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丝绸之路后的收获

丝绸之路的畅通、演变使其成为世界的一个陆地贸易轴心,享誉古今中外。学生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探究,或多或少了解到它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汉朝以后唐宋文明的发育,唐朝社会的博大开放、兼容并蓄、充满着创新活力,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范。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与丝绸之路的畅通是紧密相关的。教师要结合国家政治、经济和现代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教学。这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的时代意识还需慢慢培养。因此,要给学生适当的点拨、指导,让学生去发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中亚、西亚国家的共同点。学生会通过互相合作,在世界地图中的相关资料中了解到:这条古今贸易轴心的西侧,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石油,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在这条古代贸易轴心的东侧,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制造大国――中国;夹在中间的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大多是资源丰富而经济总量低下的国家,拥有强大、潜在的购买力和市场。一旦互通贸易,古老的丝绸之路必将恢复活力,沿线国家的经济水平会整体提升,则大陆贸易的强大优势必将重新显现,新丝绸之路国家的经济实力必将重新崛起,并影响着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求学生关注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活动。2013年9月,国家主席专程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7个中西亚国家,并提出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也是沿着我们国家古代与东亚、西亚包括欧洲国家交往的思路而提出的,这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同年12月初,国家总理出访中东欧国家,与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会谈,在经济合作方面有一些新的合作举措。古代丝绸之路到中亚,现在我们的新丝绸之路又延伸到了中东欧地区。在学生学完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及探究丝绸之路的形成的知识后,教师应再补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去发现一些历史事件相互联系及影响的特征。

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张骞和副使抵达了西域的很多国家。他确实起到了在西域穿针引线的作用,促进了大汉帝国和西域诸国的相互了解,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各种零散的史料、资源等融合贯通成为一个系统,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会明确古代丝绸之路可能仅仅是条通道,而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实际上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网络等多方面合作的综合载体,是这些国家共同发展的截体,这里的“新”指的是历史时空的对比。以上这些教学实践,让学生穿越时空,穿越历史,打开了学生的眼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历史与社会不是一门无趣的学科,学习这门学科要与时俱进,这就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二、历史事件关联性教学的思考

1.历史教学中应重视挖掘历史事件相互的关联性,发现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原因

张骞二次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形成,虽然不是在同一时期,但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他两次出使西域,因为多种客观原因,没有完成原定的任务,如前文所述却增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了解,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汉武帝的大国之梦的实践,保证了后来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的畅通又为唐宋文明的发育奠定了基础。这些充分体现了历史事件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

2.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适应时代、与时俱进的意识

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与现代有关的事件,而历史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并结合科研适当增加日常的收集、积累,以高质量的新颖信息,丰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不断唤起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因为历史教育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基于时代性价值取向,整合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将教育目标指向人和社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要补充“史料”,做一些时空上的衔接处理,这是很有必要的。让历史事件本身说话,这也有利于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自己从历史中去感悟历史,继而得出结论。

3.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用全球战略的眼光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史为鉴,服务当代的社会发展,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各种零散的史料、资源等融合贯通成为一个系统,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穿越时空,不再认为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是“最无关紧要的”,而能自愿地去学习历史事件,保持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从而主动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财富,形成当代中学生应有的素养和能力。

4.在历史事件的课堂教学中,充分重注学生的自主探究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给予适当指导,让学生有选择地从图书馆和网络及报刊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和讨论。学生可以谈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再进行梳理、整合,从而使他们对历史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认识,做出客观评价。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辩证法的思维能力。

其次,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成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原则。“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常人在智能强项和弱项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认识方式上也有不同。当学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探究学习时,教师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对于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会有各自不同的评价,也会对丝绸之路的形成以及汉王朝保证丝路畅通的措施有各自的看法。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都必须尊重其表述。“因为智能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以不同的方式显现。所以对智能的评估和开发,都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至于新丝绸之路,教师应做适当的补充、引导,让学生自己通过报刊或网络去了解,发现这三者的关联性。

5.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历史教师必须领会新课程的时代立意和历史学科的时代性特点。因此,在整合“史料”时,要注意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确立和有利于积极的人生观树立的内容。张骞对国家的忠诚精神,需要何等的意志力,国家使命高于一切。这些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人生观等教育,都是最好的教材。笔者认为,正能量的培育,应该是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许倬云.许倬云观世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4.

[2]杨宝军.新闻真实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应义斌,金娟琴.加强与科研结合,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1998(6)35-36.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2

关键词:丝路开发;丝绸之路;文物保护

前言:中国丝绸源源西运,东西方交通得以畅通,形成了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犹如一条绮丽多彩的锦带,从我国古代的长安城(今西安市)穿行河西走廊,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北缘,越过伊朗高原『绵亘万里,邀通西去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东岸和北岸。这是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后中国同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古希腊、罗马友好往来之路经济文化文流之路。这条路上不仅有众多的文物景点,还有漫漫平川茫茫高原,也有雪山冰峰。开发丝绸之路,再现其当年雄风是丝路申遗的重要措施之一。丝绸之路沿途存在着大量神秘现象、难解之谜,这将会激发人们探险旅游的热情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活动认识和了解在自然与人类社会中存在着的种种神秘现象和知识,并加以研究、解决。丝绸之路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旅游热线同时,丝绸之路的重振将会推动丝路沿线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丝路沿线文物遗址的保护工作。

一、开发丝绸之路的必要性

丝绸之路驰名中外。近年,西北各省大都有程度不同的开发措施,但未形成气候更未形成规模,市场成熟度不足,设施滞后,仅处于初期阶段。为此,建议乘丝路申遗的大好机遇加大开发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财流发展人文观光旅游促进文物保护。

1、有利于保护文物

丝绸之路上留下了无数汉唐古墓、千佛洞、古城池、古烽隧、古建筑,历经千年沧桑受尽无情风雨剥蚀又有人为破坏。倘若不采取措施,这些古迹将被继续破坏,造成人类文化的巨大损失。

2、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丝绸之路是汉唐文化开放的历史见证,是世界史展开的主轴也是中化民族的骄傲。在这条大道上当年汉武帝、唐太宗曾活跃一时张蓦、班超、甘英、法显、玄类、慧超、长春真人、马可波罗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展示这些文化遗产有利于启迪后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丝绸之路是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里不仅有兵马俑、汉阳陵、西夏王陵(中国金字塔)、法门寺、莫高窟、楼兰古城,也有华山、太白山、祁连山、天山还有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幽深的湖泊,是人们回归自然,追寻自然野趣的天堂也是亚洲探险、旅游的乐园。

二、开发丝绸之路的依据和背景

丝绸之路大约在十一世纪之后,其国际贸易逐渐由海路进行,加上西部地理环境恶化民族变迁等因素丝绸之路日趋衰落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它的路线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吞没,它的光辉历史也被人们遗忘。1895年1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玛千沙漠腹地惊奇地发现了一座被沙漠掩埋的古城―丹丹马里克,又于1900年3月在死亡之海―罗布泊西岸发现了楼兰古城遗址。斯文赫定的发现在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于是瑞典、俄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纷纷派考察队来访古寻宝。 丝绸之路被重新发现史学家陈寅格教授对此慨然叹道:“丝绸之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历史把丝绸之路推向世界。一个世纪以来对这些文物文献的研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驰名中外的学者如陈寅格、陈垣、季羡林、冯承钧、张星粮、向达、黄文弼、马雍、李学勤等卓越的学者。他们中有许多人把终身献给了丝绸之路的研究事业,为丝绸之路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丝绸之路沿线文物遗址保护现状

纵观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遗址的保存历史和调查研究历程,保存基本现状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古城址数量变化方面来看,发现大量的古城址处于逐步减少和消失的状态。翻检建国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调查研究资料,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古城保存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各类城址多达1300余座,若加上明清时代堡碧800余座,可达2100多座,而且大都存在,有迹可循。相反,现在田野调查发现,有好多虽然有记录,但实地已经不复存在,现存城址减少的数量在逐步增加。从这次调查的整体结果来看,新疆、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古城址保存相对较好,保存数量较大,但存在着各种破毁和消亡的威胁。陕西、河南地区的古城址相对保存数量较少,大部分地面已无存,尤其是洛阳至三门峡和关中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开发和城镇工程建设利用率高,对古城址的保存是一个挑战。从古城址本身的保存状态来看,除了极少数交通便利、保存条件较好、开发利用前景乐观的较大

型古城能够得到修复延续外,绝大多数保存状态较差,大部分存在倾纪坍塌、风化雨蚀、人为摧残的不利状态。

从保护管理的角度来看,除了极少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址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和修缮外,绝大多数处在无人看管、自生自灭的自然衰败状态。即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城遗址,也有存在现场无保护碑和保护围栏、未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游人肆意攀援城垣,造成一定的破坏。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古城遗址,能够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就更加微弱,周边环境较差,基本上不能保证城址保存的安全。

总之,丝绸之路古城址的遗址外部环境威胁加剧,遗址内部环境持续恶化,农民生活与保护矛盾突出,保护管理方式亚待改进。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遗址的保护出现这样的生存状态,主要是这些古城都属于废弃的露天土遗址,自身预防安全威胁的条件差,而且大部分地处交通不便的荒滩、耕地区域,保护监管的难度较大。再者,长期以来对其保护管理重视不够,保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存在无力保护的情况,再加上环境恶化、自然侵蚀、突发灾害和

缺乏科学依据的修复等自然和人为破坏因素,使古代城址的保护出现了众多难题和困难。

四、开发丝绸之路和沿线文物遗址保护的设想

总体设想是以长期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前提,以美化丝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西部经济大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学术交流与旅游景点开发相结合,使其成为历史文化内涵深,科技含量高娱乐参与性强的一道新旅游热点。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此建议首先建设好丝路之源工程:

第一,复原汉长安城西门,设立丝路饯行仪式;

第二,在汉长安城遗址筹建“丝绸之路博物馆;

第三,设立丝绸之路保护开发研究中心;

第四,成立丝绸之路保护开发利用联合管理机构;

第五,定期举办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活动;

丝绸之路饮誉海内外倘若加大开发力度不仅有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效也会非常显著。丝绸之路的开发,必将成为西部经济增长热点之一。丝绸之路旅游观光的兴起也必将促使人们更加重视沿线文物遗址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赵海英、李最雄、韩文峰等《西北干旱区土遗址的主要病害及成因》,《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增刊20

[2]孙满利、李最雄、王旭东等《干旱区土遗址病害的分类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第6期,722-779页。赵海英等《成纪古城发育主要病害及保护加固研究》,《敦煌研究》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3

[关键词]追寻张骞之路;国际文化考察;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2-0005-03

一、本次活动的缘起

此次“追寻张骞之路国际文化考察活动”的缘起,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大夏、月氏等国家,成为开通丝绸之路的标志性人物和标志性事件。此后,中国通向西方的道路就在同中亚、印度、欧洲和阿拉伯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及政治军事活动中不断延伸、发展,并且产生了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固定名称,它们是以后形成丝绸之路的基础。公元前后,《史记》、《汉书》及南北朝史籍最早出现有关丝绸之路的记载是“西域南道”、“西域中道”、“新北道”及“河西道”等。隋唐时期,又产生许多较详细记载亚欧贸易交通路线和名称的著作,如裴矩《西域图记》、韦节《西番记》、王玄策《中天竺》、程士章《西域道里记》、韦弘机《西征记》、玄奘和辩机著《大唐西域记》,以及作者姓名不详的《隋西域志》、《西域道里记》、《诸蕃国记》等。这些古代历史文献和有关资料虽然记载了很多关于中国与西方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往与联络,但对其具体路线并没有概括为一个专有名称。直到德国著名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68~1872年七次到中国西部地区进行考察后,在其1877年出版的著作《中国》中指出:“公元前127年至114年间,中国与河间地区(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叫做‘丝绸之路’。”后来,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等西方学者进一步阐述和使用这个名称,他在 1910 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中,根据新发现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石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但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局部特征。因此,“丝绸之路”就成了从中国始发,横贯亚洲腹地,直达地中海沿岸,进而联接欧洲和非洲陆路通道的总称。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区域,东联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国与中亚密切合作,势在必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项考察活动也具有开创性。

第二,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凿空”西域中亚的壮举,标志着官方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张骞的开拓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强国之梦”,是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所在。这种精神应该传承、发扬、光大。

第三,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首访中亚四国,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如果说2100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帝国的战略构想而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话,2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国家领导人再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样是一种伟大的战略构想,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四,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号召,作为重要文化建设内容的“丝绸之路”必然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五,201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敦煌历史文化名城”重要举措,敦煌是丝绸之路重镇,是“华戎所交一都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经济往来、宗教传播、艺术传承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鉴于以上几方面原因,我们觉得有必要动员相关的力量,组织相关人员,发起“追寻张骞之路国际文化考察活动”。

二、本次活动的主题思想和宗旨(价值论证)

本次活动的主题词是挖掘丝路价值,传承华夏文明;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伟大复兴。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追寻张骞的足迹,在政府主导,文化机构、企业、专家学者、经济专家、社会学家、新闻媒体共同参与下,重走丝绸之路,感受2100年前以张骞为代表的汉帝国有志之士,为了国家的利益,舍身忘死,持节矢志不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的借鉴,同时为重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供历史的营养。

第二,历史上,丝绸之路在推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经济繁荣、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儒家文化的输出、佛教等世界性宗教的输入,以四大发明和丝绸、瓷器等为代表的中华物品走向世界,以葡萄、苜蓿为代表的西方物产及琉璃器、金银器、香料等为代表的西方奢侈品传入中土,均是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外交使团、僧侣、商人、艺术家甚至下层胡旋女、奴婢们共同的贡献,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新时期铭记的历史和需要发扬光大的人文情怀、文化使命。丝绸之路所含摄的文化正能量,必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源泉。

第三,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为国家的大发展、民族新崛起、世界繁荣做出的新贡献,更是为中国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新格局背景下谋求新发展的新思路。如何按照的战略构想,在这条古老的政治、经济、文化古道上,在古代文明的启示和有力推动下,把现代文明融入进来,以现代化的思路、手段和技术,打造一条新的国际丝绸之路,最终建设一个新的国际文化、经济合作区域,拉动中国经济向前迈进,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多元的后动力。

第四,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旨在通过对甘肃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结合横贯甘肃东西全境的丝绸之路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存,通过政府力量的推动,把中华民族先民们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沉积下来的厚重的历史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保护、研究、弘扬,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打造文化强省、文化富省,最终为文化强国打基础。因此,有必要以丝绸之路为基点,通过全景式考察,深入挖掘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内涵,为全方位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理论支持。

第五,敦煌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从某种意义上成了丝绸之路的代名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敦煌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点。而敦煌地区保存下来的自十六国北朝以来1000余年时间营建完成的800余所佛教洞窟、6万余平方米壁画、3000余身彩塑,以及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5万余卷中古时期写经、写本、佛画、民间档案文书等,被誉为世界艺术的长廊、历史百科全书、学术的海洋。这些丰富的中古历史遗存,记录了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重镇敦煌、河西走廊、西域中亚、长安等地发生过的真实的历史,因此,敦煌成为历史的档案室,也成为我们今天解读历史的一把钥匙。而如何利用和使用好这把金钥匙,为丝绸之路的再繁荣、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中华文化的再度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就成为我们今天建设敦煌、保护敦煌、研究敦煌、弘扬敦煌的重要课题。因此,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敦煌历史文化名城,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战略高度出发的深思决策。而如何建设敦煌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今天摆在政府、文化机构、企业和有识之士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次活动即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设计构思的考察活动。

三、本次活动的路线方案

张骞的线路给我们带来的是精神的启发。本次考察不但要参照张骞的实际线路,还要发挥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完成张骞未完成的使命。

第一阶段:国内西行。具体路线为:陇西郡(临洮,出发)―金城(兰州)―乌鞘岭―武威―张掖―沿黑河―居延―新疆巴里坤(车师国)―奇台―吉木萨尔―昌吉―伊犁―阿拉木图。

第二阶段:出境中亚。具体路线为:阿拉木图―切姆肯特―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朋吉肯特―杜尚别―安集延―奥什―纳伦―比什凯克―卡拉库尔―伊塞克湖―喀什。

第三阶段:中亚境内考察。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阿斯塔纳(城市游),南部突厥斯坦城的Ahmad Yasavi陵墓,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天山、碎叶城遗址(李白出生地),贾拉拉巴德一带费尔干纳盆地。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撒马尔罕,希瓦、努库斯(苏联20~30年代先锋艺术馆),乌尔根奇(新乌尔根奇),沙赫里萨勃兹(帖木儿老家),铁尔梅兹(中亚河港,历史古城),浩罕,马尔吉兰。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山区风景、古迹。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城建,Nisa,Mary,旧乌尔根奇古城,沙漠,“地狱入口”,恐龙足迹,大宛古城(天马故乡)。

第四阶段:国内东归。从境外入新疆到喀什―叶城(蒲梨)―皮山―和田―于阗―民丰―且末―若羌―罗布泊以南―阳关―敦煌―酒泉―张掖―扁都口―西宁―乐都―大通河―兰州―天水―宝鸡。

四、本次活动的成员构成

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成员有历史、考古、文化学者、文学界人士,包括丝绸之路研究、西北史地研究、粟特研究、敦煌学研究、西北考古、中亚历史、民俗学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开发、旅游经济管理方面学者,中国政治前沿、战略研究、中亚经济研究、国际形势研究专家,电视台、网络、杂志新闻人员,企业负责人、企业相关人员,旅游方面专家,摄影方面专家,其他自由行俱乐部。

五、本次活动的目标

第一,加强甘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敦煌作为丝绸之路集大成者、贸易交流中心的地位;第二,挖掘与探索途经之地的旅游、商贸、文化资源,收集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第三,与各国当地商会、商贸机构建立联系,准备合作开发丝路市场。第四,考察制作出多条线路,成为常态线路,每年举办一次,并邀请境外的游客自驾游来敦煌。第五,与各国当地商会、学者、专家、民间文化组织建立联系,形成交流机制,共同探索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商贸等方面的开发。

六、本次活动的成果

本次国际文化考察活动的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为在甘肃建立丝绸之路文化、商贸交流体验中心提供了基础。第二,为政府提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敦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方面的书面理论考察报告支持。第三,沿丝绸之路线路开展旅游资源调研、民俗风情调研、文化市场调研(歌舞演艺、工艺美术等)、土特产品市场调研、经贸市场调研、丝路文化的交流、促进和研讨,形成详细的分门别类的考察报告。第四,考察期间邀请相关电视、网络、新闻媒体机构跟踪采访和报道,分别形成第一时间的报道和事后的专题纪录片,全景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经济。本部分分别由随队考察的新闻人员和媒体单位完成。第五,考察活动结束一年内,正式出版考察队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撰写的有关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人文等考察纪实或研究专著,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第六,出版考察全景纪录专刊,本部分由《丝绸之路》杂志社负责。第七,围绕考察成果,召开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研究等相关专题会议,并出版论文集。

七、本次活动的意义

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内陆地区,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是气候异常干燥,降雨量极其稀少。丝绸之路中部地带,有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以其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着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兴都库什山等山脉,冰峰峡谷,行走困难。另一地貌特征是多戈壁沙漠。此外,横亘在干燥地区的雅丹地貌也是重要的地理障碍。虽然如此,在远古时期,东西之间并非绝对隔绝。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前31世纪,产自今阿富汗巴达克山的天青石就开始出现在中国、印度和埃及。这意味着中亚地区的商旅贸易比这一地区部分国家的诞生还要早。诸多考古发现还证实,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大致北纬50度线附近,存在着一条由许多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衔接而成的草原大通道,从黑海北岸经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过咸海北岸,转向锡尔河和楚河,然后沿伊犁河进入天山北麓,最后到达蒙古草原。

由于种种原因,近百年来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主要来自西方世界,并且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从东向西的考察则很少,最有影响的是中瑞联合组织的“西北考察团”。中国改革开放后,不断有学术机构或民间团体组织的考察活动,但都存在很大局限性。本次(系列)考察活动在借鉴前辈探险、考察、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整个丝绸之路,在空间和时间上辐射到的所有地区,整合各个领域的学术资源和学术成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服务。

[参考文献]

[1]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 (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3]史苇湘.敦煌研究论文集[C].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李正宇.古本敦煌乡志八种笺证[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5]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4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一带一路;世界史;非线性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5)04-0001-04

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亚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上首个跨国申遗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以下简称“丝绸之路”)被顺利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它与同日也被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另一申报项目――中国大运河,都属于线性文化遗产[2]。后者虽长达1 011公里,但均在中国境内[3];而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一度曾东展至河南省洛阳市),但在穿过甘肃省河西走廊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天山南北地区后,即越过国境,进入中亚,之后又延伸至南亚印度河流域、西亚、北非与欧洲,是横跨亚洲、非洲与欧洲广大区域的一条陆上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路线[4]。这条极为重要的联结东、西方多个国家的陆上交通路线,早在史前之新石器时代就已为先民们所开通。在中国,到西汉武帝(前140~前87)建元三年(前138)与元狩四年(前119)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①,遂使之成为双方主导的中国中原王朝与西方诸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大道。之后,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来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后,在其名著《中国》(又译为《中国亲程旅行记》,或《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第一卷中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因“丝绸之路”一名形象生动又切合史实,所以一经提出便得到中外学界与政界、商界的广泛认同,纷纷采用。还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不断对其路程与内容加以扩充。如关于丝绸之路西方的终点,20世纪20年代德国历史学家阿尔伯特・赫尔曼就在他写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绸路》与《从中国到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等著作中,即将该路的西端由中亚内陆地区向西延伸到西亚濒临地中海的叙利亚,进而到达南欧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甚至还有学者将丝绸之路之两端分别延展到太平洋岸与大西洋岸[5]。由此可见这条大道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之大,影响之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国家主席先后于2013年9月、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后,关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列为中国之重大战略,还得到国外许多相关国家的纷起呼应,一时间,从国内到国外,从政府到民间,包括从事国际关系、军事战略、经济贸易、历史文化、民族宗教以及环境科学等人文社会学界均对建设“一带一路”这一涉及全球的发展战略表示关切并开展研究,发表了不少观点与建议。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颇感疑虑的看法。为切实推进“丝绸之路”之学术研究,并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作出具体贡献,现根据近来对相关问题的学习与思考,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问题陈述一些个人见解。

一、当前注重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前已述及,丝绸之路历经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迄于当今的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涉及亚洲、非洲、欧洲整个旧大陆广阔地域,包容多个国家、地区与民族,历史演变曲折复杂,而各地区与民族、国家之文化又多种多样、丰富深厚。尽管在中国自公元前后之西汉、东汉时之大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在他们撰写的史学名著《史记》之《大宛列传》及《汉书》之《西域传》开始对之有所记载,之后在相关的史籍与诗文中对其记述更不绝如缕;在国外,恰如李希霍芬在其名著《中国》中论及“丝绸之路”时引述的公元1世纪无名氏撰写的《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中曾描述的公元前后中国与印度以及中亚地区的巴克特里亚,即大夏间的交通、贸易状况。自那以后,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使者、商人也不断风尘仆仆地来往于丝绸之路上。其中最著名的是13世纪后半叶,即中国元代初年沿丝绸之路东行来华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他所著的《寰宇记》,也即后世通称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丝绸之路与他所到达的元代帝国相关地区之自然状况、风俗民情、宗教运动,特别是经济与商贸状况作了翔实精彩的记载。尽管如此,面对丝绸之路历时长近万年,地域广达数千万平方公里这一庞然大物,对于其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揭示、研究与论述都是十分不足的。当下,在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带一路”又成为全球发展战略的形势下,对丝绸之路之历史文化加强研究,尤显重要与紧迫。

(一)这是强固对丝绸之路这一重大历史事实认识的根本之举

前已述及,尽管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学名著《史记》之《大宛列传》记载了“张骞凿空”的史迹后,中外学界对这条连接中国中原王朝与中亚、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的交通贸易大道就屡有记述与研究,但迄今仍有学界中人提出种种质疑。如以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之路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如还认为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给出“丝绸之路”命名前,中国人缺乏自觉性,也缺乏主动性,而此后又滥用“丝绸之路”的名称[6]。诸如此类的辩难言词还有一些。这就表明,对丝绸之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中国人对丝绸之路究竟有无贡献以及有何贡献等基本史实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拿出更为翔实可信的史料与研究成果来强固学界与民众对丝绸之路这一重大历史事实的认识。

(二)这是激活丝绸之路内在生命力,并使之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蓬勃生机的必要之举

大凡言之,丝绸之路这一在世界上已存在了数千年,迄今仍鲜活地呈现于世人面前的历史综合体,如果路网是其血脉,它所涉及的区域或国家是其肌体,路网上往来输送的名贵货物以及政治、科技、宗教等讯息是其血液,那么蕴涵于它们之中的文化则是其灵魂,是其得以长期延续下来的内在生命力。所以,唯有在进一步全面而又精当地揭示出它的形成与发展的史实的基础上,深刻、精准地剖析出上述种种史实的廪赋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激活这一内在生命力;并使当代学人与政治、经济、科技各界有识之士,为其培养新内涵,并使其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蓬勃生机,继续发挥它推进世界历史前进的巨大作用。

(三)这是推进当前“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稳健实施的有效之举

如前所述,近年来自中国将“一带一路”确立为重大发展战略,并将之推向世界时,一方面不少相关国家群起响应;另一方面,也出现不少疑虑。这除了前已述及的国内有学者质疑丝绸之路并非中国人兴建推行的以外;国外也出现了一些误读。如有人将之解读为是中国的“西进战略”[7],还有人将之称为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8];更有人竟将之说成是推行中国式的“天定命运”,为了谋求“海上霸权”,甚至是推进“新殖民主义”[9]。为了破除上述种种误读与偏见,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除了一方面发挥政治智慧,正面宣示中国政府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本着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原则,加速与各国的经贸、政治与文化往来,增强互信互利的友好关系,共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意图之外;另一方面则可通过对“一带一路”之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充分展示华夏先民数千年来通过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友好往来互济互利的优良传统以及共同推进了世界历史不断发展的史实,来映证中国政府的诚意,从而为稳健有序地推进这一重大战略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有鉴于此,笔者很同意兰州大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专家郑炳林教授提出的“文化先行”的建议。针对中国现在提出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响应,但也有个别国家和地区对此不是很了解这一现象时,郑炳林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建议实现文化先行,先从文化领域推进:“让更多的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诚意。”[10]笔者也由此认为,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是当前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稳健实施的有效之举。

二、当前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应确立的几个新观点

为回应“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需要,也为在承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笔者认为应首先确立以下3个基本观点:

第一,全球史或世界史观点。鉴于以往国内学人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大多着眼于国境内之内容,很少对国境外之相关内容着力开展研究。所以不仅多数成果均为国内之史实,而且其基本观点也都是立足于中国史,仅从中国历史发展角度说事。上述研究在当时来看是有价值的,值得肯定,但在今日来看,就显得太狭隘了。究其原因,当然主要还是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条跨国、跨洲的国际间大通道,要对其全貌有深入认识,需要从局部区域个别路段做起,但最终毕竟要对全路段加以整合,特别是要从世界史的观点来加以统揽提升,发掘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天加以发扬光大。所以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研究首先还应对国内部分继续开展研究,但应有关照世界史的眼光与胸怀,要跨出国门,对国境外的相关内容,或独自进行,或与所在国家、地区学者合作积极投入,以便推进对“丝绸之路”整体历史文化的全面深入研究。

第二,区域性观点,也即非线性观点。以往不少人将陆上或海上之丝绸之路看作是跨国、跨地区的交通线路,具有显著的线性特点。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与“中国的大运河”同时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2014年6月23日《光明日报》与6月25日《中国文物报》分别在头版头条报道这一重大喜讯时,称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在之后的媒体宣传中也就着重介绍了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沿线之节点城镇及重要文物古迹遗址,这就更强化了其线性文化遗产的认识。然而通过不断深入的研讨,特别是国家确立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大家已经认识到,“一带一路”不仅具有带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开展的功能,还承担着构建国际性区域新合作格局[11],契合国家大战略的历史性重大任务[12]。因此有专家明确指出,“一带一路”这一富有战略意蕴的原则概念,重新划定了以沿线60多个发展中国家为优先范围的“朋友圈”[13]。还有学者形象地譬喻道:“一带一路”,实际上不是两条线,而是一张巨大的网张弛《“中国式全球战略”解析》,载《凤凰周刊》2015年第11期。。当然上述见解都是将“一带一路”看作是国家重大战略而作的解读。而作为落实国家这一重大发展战略而必须先行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很显然就不能局限于对其沿线重要节点的研究,而是应扩大到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这一广大的面上,也即一个广阔而又恰当的区域上。唯有这样才能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区域之历史文化研究。

第三,注重文化比较研究的观点。从前述可知,丝绸之路贯穿人类整个历史时期,涉及之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仅论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国家之某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即含有不同的表现;而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就是同一种文化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林林总总的文化现象,既有因历史时期的演变而造成的前后不同,也有因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多种表象。因而我们在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时,在厘清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前提下,开展各类文化现象的研究时,要遵从世界史观点与区域性观点,还应遵从比较式的观点。面对丝绸之路所包容区域形形、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既要将它们各自的内涵与特色研究清楚,还当将它们历史上前后时期因演变改造的不同与不同地区、国家因不同条件(包括自然与人文因素)所形成的差异揭示明白,再加以对照,探寻彼此的异同及其导致的原因,这样我们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研究就会更加丰富,也更深入,因而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应也会更为重大、更加彰显。

也正是在注重文化比较研究观点的指引下,我们可在深入研究了丝绸之路在历史时期各阶段之各地区或国家文化之主要内涵与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可顺势开展下述研究工作:各历史阶段各地区或国家间之文化交流的内容与方式;各历史阶段各地区或国家间文化之相互影响及其效应;当前各地区或国家间文化交流之新特点与新手段以及政府和民间应采取的回应措施、态度。

很显然,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必须秉持世界史观点与全局性观点,特别是文化比较观点方能做好。而其所研究成果,无疑对强固“丝绸之路”历史事实的认识,激活“丝绸之路”内在生命力、切实推进“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的稳健实施都是有着具体的学术价值与现实的社会效应。

三、结语

当前随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又加上中国政府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确定为重大战略决策,并公开推向世界之后,已引起相关国家政府与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及热议。可以肯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协力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过程中,对丝绸之路之学术研究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之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其规模与成果及其社会影响都大为超越历史时期。作为学界中的一员,而且又是长期生活与工作在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城市――西安的历史地理学者,自当积极投身于正蓬勃兴起的新一轮丝绸之路研究热潮之中。作为前期的一个成果,先仅就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如何顺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先奉献几点个人见解。自认为有几分新意,以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当之处也敬请大家批评匡正。

参考文献:

[1] 李韵.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融会 反映中国人民高超智慧 “丝绸之路”“大运河”联袂入遗[N].光明日报,2014-06-23(1).

[2]佚名.大运河丝绸之路双入世遗名录[N].中国文物报,2014-06-25(1).

[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大运河[N].中国文物报,2014-06-25(3).

[4]周伟洲,丁景泰.丝绸之路大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

[6]张春海.中国主导丝路开辟有史为证――“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古丝路全新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3-30(A02).

[7]陆航,张翼.“丝绸之路经济带”绘制亚欧经济新版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9-30(A02).

[8]张鑫,杨海泉.“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2-13(A07).

[9]黄日涵,丛培影.“一带一路”的外界误读与理性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5-13(B02).

[10]周龙,方莉,宋喜群.开放是丝路繁盛的基础――访丝路文化研究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N].光明日报,2014-07-22(09).

[11]王金波.构建“一带一路”区域新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7-01(A07).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5

【关键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124-01

丝绸之路有陆、海二道,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路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贸易通道,广东的广州、福建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等,它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起过不同的作用。它兴起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繁荣于宋元,衰弱于明清,它与陆地“丝绸之路”南北呼应,相互补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对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原因

1.海岸线绵长,自然条件优越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3000Km,位居全国第二,而海岸线的曲率则占第一,因此天然港湾较多,有120余个。不但海阔水深,可当作优良的港址,而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进行海外贸易。泉州北连莆田、福州,南接厦门,东隔宝岛,泉州港位于泉州市东南部,古代名为“刺桐港”,已有1500多年历史,该地气候适宜,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气温适合,年平均气温20.5℃ ;水文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泉州港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享誉世界,联合国认定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泉州经济繁荣发达

泉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在先秦以闽越族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闽越地区,闽越人对造舟航海非常擅长。秦始皇立闽中郡,至汉朝,闽越人开始向汉族迁移,同时北方人口南下,促进了汉族和闽越族的经济交流,但显然闽越族经济较为落后。西晋时期,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爆发,受其影响,北方许多阶层的人都先后来到福建,生产方法和技术工具也随着劳动人民涌入,为闽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海外贸易逐渐繁荣,宋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

3.人口数量增多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口数量有所增加,唐朝初年到天宝年间,这段时期,福建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更多的人口迁往福建,泉州和福州当时的人次分别达到约61000人、76000人,与唐初相比,此时两地总人数超过了初年的整个福建省。随着人口的增多,各项生产活动先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好的发展,泉州已有农业灌溉之事。唐朝贞观年间,泉州凭借自然优势凿塘灌溉、大兴水利,农田灌溉面积达千余顷。之后,水利建设进一步发展,耕地规模逐步扩大,平原和山区均得到开发。茶叶及种桑日益流行,为开辟丝绸之路提供了各种商品。另外,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更新,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产生了许多外销商品,以宋元时期瓷器为例,福建当时窑址众多,如惠安、浦城、晋江、松溪、同安等。而丝织业更为发达,泉州尤甚,生产的丝绸绢销往世界,是海上丝绸贸易的重要部分。

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外的影响

1.为中国产品的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

丝绸、茶叶、药品和瓷器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输出商品,泉州的丝绸全国文明,茶叶产量多,瓷器行业发达,加上泉州港的港口便利,很适合发展海上贸易,将各类商品输出。据元朝《岛夷志略》一书描述,从泉州输出的各种商品销往海外60多个国家,以丝绸为主,贸易相当频繁,“刺桐缎”在当时享誉海外。宋朝时,泉州的丝绢等物在朝鲜、东南亚地区均有销售,贸易进一步扩大,此时以瓷器为主,如泉州青瓷、德化白瓷等,远销海外,广受欢迎。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105年,有李姓商人从泉州出发,载白绫、生绢、瓷器等物东渡至日本进行贸易。同时宋朝,福建建阳生产的黑釉器是一种重要的输出商品,该物俗称“建盏”,形如漏斗,口大底小,质感温润,颜色碧丽,黑釉上有一条兔毫状的银光细毫,故又名“兔毫盏”,传入日本后,被当作国宝级文物收藏。

2.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福建的文化也高度发达,在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时,除了实质商品,还有丰富的中华文化。以刻书为例,当时麻沙享有“图书之府”的美称,刻书规模最大,刊刻内容涉及儒家经典、文学艺术以及日用百科等。这些刻书从泉州港向海外传播,对中外文化交流有重大意义。至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十分发达,从泉州逐渐传入日本,直接推动了日本的印刷术,随后日本开始模仿刻汉族书籍及各种佛经。可以说,由福建出版的书籍,通过泉州港的传播,促进了汉字文化在亚洲的重要发展。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无法超越的高峰,不但推动了国内文化的高度发展,还传向海外,促进了航海的大发现,而火药的传入,对欧洲封建骑士阶层的摧毁起着重要作用。

3.有利于吸收海外文化

在我国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引进了海外文化,为国内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交往国家来看,宗教文化的输出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均源于南亚和西亚,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这些国家交往甚密,不但经济联系密切,而且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融合。在宗教文化的交往中,许多精神思想传入我国,对当时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泉州,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道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诸多宗教共存的局面,是世界级的宗教文化宝库。如今,还存有开元寺、清净寺、老君岩、摩尼光佛等许多石刻,是古代泉州宗教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见证。

三、结束语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担负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任,为我国与海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起点,其作用在历史上永放光辉。

参考文献:

[1]涂师平.从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看世界多元化融合[J].收藏家,2012,(10):143-144.

[2]黄德旺.浅谈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港[J].福建文博,2009,(4):132-133.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6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最早在1877年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FerdinandvonRichthofen,1833~1905),不过它最初所指的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后来,经过后世学者补充和修改,逐渐形成了目前公认的概念,即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经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根据其具体走向,一般分为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①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物资交流在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更是中西方多种文化交汇发展的桥梁。不管是作为经济交流的一般等价物、还是作为政治文化的载体,钱币在这条历史道路上的左右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钱币学研究热潮的不断兴起,有关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一、我国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对象涵盖极其丰富,从大类上讲,分为经它流入的外域钱币和流出的中原钱币两大部分②,这其中又尤以对前者的研究为主,不仅包括了安息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波斯萨珊帝国、贵霜帝国、大食国、粟特国、印度德里苏丹国等外国历史货币,也包括了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突骑施汗国、黑汗国(喀喇汗国)、于阗国、回鹘汗国、龟兹国、突厥汗国、高昌国等少数民族政权货币②③。其中,波斯萨珊帝国、黑汗国(喀喇汗国)、察合台汗国钱币出土数量较多②③。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对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不仅在传统的钱币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编撰图录、专著,分析成分等〔④⑤⑥,在古文字分析(如佉卢文研究⑦),宗教传播研究⑧等方面也起到了补史和正史的作用⑨,成为了整个中国钱币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我国对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还存在着几点较为明显的不足:

(一)研究地域相对狭窄由于田野考古出土实物的地理限制,目前进行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的省份主要限于新疆和甘肃,特别是新疆。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70%以上的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相关研究成果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其他省份中,作为丝绸之路不同时期起点的陕西、河南,相关研究成果远少于新疆、甘肃;而不在丝绸之路上的省份,如湖南等省份,仅零星的见有研究成果公开报道。

(二)研究人员职业分布相对狭窄由于相关钱币珍罕度相对较高、相关古文化知识相对艰深,目前从事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的人员主要局限于考古文博口和钱币学界内部,范围较小。遍布于社会各界的广大钱币爱好者和收藏者,特别是新疆以外的钱币收藏者和爱好者还没有投入到其中去。这不利于“群策群力”,无形中限制了对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力度。

(三)研究内容相对狭窄目前对于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存在这两个明显的偏向:一是重外域钱币,轻中原钱币,研究成果多针对于外域钱币的考证和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忽视了大量中原钱币的流出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欧亚各国在钱币学和其他文化领域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二是重钱币,轻文化,研究成果多针对于钱币本身的各项属性,对丝绸之路钱币在政治、经济、宗教发展中的作用而言,研究深度还不够。由于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其钱币学研究也不同于其他地域的钱币学研究,在这其中钱币本身可能退居其次,而其上所承载的文化元素可能是更加重要的。也许,在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中,文化研究不是钱币研究的“锦上添花”,相反的,钱币倒应该成为串起各领域文化研究的“金线。”针对上述这三点不足,笔者提出了三条对应的新思路,时间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惟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在全国、特别是在内地省份的大范围兴起。

二、突破地域限制,扩展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地城

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可以分两条不同的道路实现:

(一)针对其它处于丝绸之路上和在丝绸之路附近的省份,要加强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在当地整个钱币学研究中的比重,强调其研究的重要性和潜在成果的丰富性。以陕西和河南为例,长安(今西安)、洛阳、汴梁(今开封)都曾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但由于这些城市本身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古都,是殷商、秦汉、唐宋等文化的中心,钱币文化研究的重点也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中国古代钱币之上,使得丝绸之路钱币文化成为了“偏门”、“冷门”。事实上,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地域也是绝大部分外国钱币流入中原的终点,研究条件与其他内地省份相比,依然十分优越;同时,作为历史上的文化中心,这些地域也是进行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相关文献研究,特别是中原钱币外流研究的最佳地点。所以,它们完全有理由成为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的新中心。

(二)针对其它内地省份,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丝绸之路钱币出土极少,零星的传世品往往又缺乏清晰可靠的历史传承信息,缺乏实物,难以开展钱币具体历史信息的考证研究。所以,可以主要开展“研究”,即不主要依赖钱币实物的研究,例如古文字研究、相关文化领域的拓展研究等。这其中,各级钱币学会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采取提供研究素材(图片、数据、实物等)、定期组织研讨活动等方法推动大家的研究热情。不同地域的钱币学研究者具有不同研究风格,必然能为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丰富研究成果的多样性。另外在这些省份,丝绸之路钱币的实物收藏,虽然难以通过出土或传世的途径获得,但在网络咨询和网络交易十分发达的今天,个人购买丝绸之路钱币也变得逐渐容易;而对于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而言,通过海外征集等手段也能弥补在本地难以直接征集的客观困难⑩。同样,研究信息交流,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特别是众多钱币收藏论坛的桥梁作用,实现跨地域的零距离共享。

三、突破职业限制,壮大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队伍

如前所述,目前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队伍的人员职业范围较为狭窄,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对提高研究的专业性不无好处,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限制相关研究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这项研究及其成果的传播也必然受到阻碍。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各级钱币学会之力,大力在不同职业范围的钱币爱好者中播撒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研究的种子。他们或许不是丝绸之路文化的专家,但他们大多是分布在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作为钱币学爱好者,将自身专业特长与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研究相结合,突破职业限制和地域限制,将可望在交叉学科领域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以安徽为例,钱币学爱好者中不乏对徽商经济文化研究极具造诣的专家,如果开展丝绸之路与徽杭古道钱币文化的对比研究,就有可能得到非常有意义的结论。同样,山西开展晋商钱币文化与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对比研究,比较研究晋商钱票与丝绸之路“飞钱”在流通中的异同,也将必定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7

摘要: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印发,其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体系”,即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历史学科是典型的人文学科,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体系”具体到学科的主要任务,则是通过历史课程培育历史学科素养,充分发挥历史独特的育人价值。其实,早在教育部2011年制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这是新时期历史教育教学的方向。因此,历史学习、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用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即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丰富完善人性、提升人类教养,从而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学生学习、历史教育的角度看,人教版教材所选用的一些素材就凸显这一作用,特别是七年级中国古代史部分,在“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民族特点”上能蚍⒒踊极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设计;中学历史;丝绸之路

G633.51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本课主要内容是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虽然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的要求来编排历史素材与内容组织。但如果仔细研读新旧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关于本课内容的“课程内容”基本相同,2011年制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变为“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并建议“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中未必就要通过 “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这些时事热点来提升本课的主题,而是可以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以张骞出使西域的活动及影响为主线来塑造人物性格,折射出那个时代这些开辟丝绸之路的先辈们(其中有各族使者、商人、旅人)的艰辛,从而彰显出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亚非欧大陆各个璀璨文明的作用。通过师生在走进、理解和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凝练出人文关怀,从而升华出学生自己的见识和价值观,所以本课的重难点应该在于如何让七年级学生通俗易懂地感悟历史人物和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科书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由于历史学科的内容极其广博,教科书的选材是非常有限的,让学生在品读时可能感受不到历史丰富而饱满的味道,有时候就像美国历史教师菲利普・比格勒在“论教学”中所说:“课本选择的话题本身是有吸引力的,但却将之抽干成一两句话,剥夺了历史的生命。”再加上相关历史知识距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七年级学生受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年纪阅历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历史概念认识模糊、价值观偏差的缘故,使得学生感悟历史的难度增加,教学时如果仅使用干巴巴的抽象教学和难以消化的历史文本,是很难激起学生兴趣,产生对历史的亲近感的。虽然学生可能对“丝绸之路”“沙漠”“戈壁”这些名词已不陌生,甚至对于鲁迅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能朗朗上口,但对在莽莽黄沙、茫茫戈壁中开辟道路的种种艰辛却缺乏想象和感知。因此在分析学情、查阅各种资料并实践反思(利用公开课之际反复磨课)的基础上,首先,我不断地寻找合适的材料,从第一次课的学生讲漫画故事的方式叙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到后来公开课上通过视频片段――重庆电视台大型系列电视片《信念之张骞》――以视觉感官的冲击、震撼学生的思想,将张骞的形象生动化、形象化,再通过层层的师生对答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张骞的爱国、坚持不懈、“持汉节不失”的信念,达到情感共鸣,既为张骞的两次落难而揪心,也为他的爱国气节而感动,更为他的成就而喜悦,在了解感受张骞出使所遭遇的困难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往来于这条路上的各族人民的艰辛和努力。其次,通过设计两个虚拟历史情境“西域商人的专卖店”“汉朝外交官制定护送罗马使臣回国的路线”,运用图文结合、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注重证据意识,用时空观念来考察历史知识,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铺垫,从交流的物品、途径知道丝绸之路对于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往所起到的沟通交流作用。最后,通过一组配乐(歌曲《梦驼铃》)组图《丝路掠影》,精选在教科书中出现的那些丝绸之路名胜图片:古城、驼铃、黄沙、雪岭、遗址……,配上简单文字叙述,在沧桑悠远的乐曲中去感悟张骞那种“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的这种责任担当情怀,然后把画面定格在“张骞顶着风沙扬节出使”的画像和“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这句歌词中,再度回归主题感悟人物的精神。这里不去刻意的提升,但我想在学生的心里已经有了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鲜活形象了。

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

师:上一课,大家已经学习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多媒体出示《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指图说明)我们知道,在这数十年的战争与和平的洗礼中,中原地区与祖国西北边疆地区之间关系日渐密切。随着战争的进行,大家都想更深入的了解对方,所以交往日渐频繁。今天我们这一课就来学习这两个地区加强联系的两个重大事件。请大家翻开课本82页说一说这两件大事。

学生看书回答: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

师:是啊!我们要了解的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有的同学从课题就马上知道了。因为我们课本的标题是每节课的精华,从标题就可以知道本课的内容是什么。(出示配乐课题)

一、张骞通西域

师:刚刚下课时老师听说大家平时都是用导学案上课,但老师没有带,因为我们今天要做一份“特殊”的导学案。它需要大家凭借自己的听觉、视觉、记忆力、观察力来完成,用手中的笔和纸,一边观察,一边把你认为关键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份特殊的“导学案”是一段相关影片资料。

播放视频资料大型电视系列片《信念之张骞》的片段,学生认真观看,记录关键词

师:请哪一位同学来展示你所记录的这份导学案的“关键词”?

生1:张骞是在公元前183年出使西域,行程8千多公里,从长安到大月氏是一趟远征,有七千多公里是沙漠地段;中原的手工艺品传入西域,西域的食物、音乐文化都传到中原

生2:张骞出使西域路上被匈奴抓了10年,借机逃离后,后来又被抓了,趁着匈奴内乱逃了出来。……

师: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关键词,并在纸上记录了下来。我们没办法一一起来回答,那没关系,你可以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来验证你查找的关键词是否准确?

师:首先我们来看,我们要找的第一关键词是什么呢?这份导学案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生:张骞

师出示课件《张骞出使西域骑马图》和张骞(qiān)

师:这个字的读书要特别注意,有些同学会把它读成sài,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下面是个“马”字底,张骞是骑着马去西域的。我们要了解英雄人物,首先要清楚他的名字哦!好,那么,张骞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出使西域

师:第二个关键词――西域。谈到这个关键词,我们就要来探讨一下西域是什么地方呢?要去这个地方得先弄清楚西域到底在哪里!

生:大月氏那边;沙漠;匈奴……

师:结合一下课本82和地图册28,看一下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能不能在地图上指出来?

生上台在地图上找出

师:她找到了,同学们找到了吗?北为玉门 关,南为阳关。这两个地方也许我们没有还没到过,但我们从哪里已经听说过这两个地方?

生:古诗,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很好,刚才马上有同学脱口而出,可见这些诗是背的非常娴熟的。(展示图玉门关和阳关遗址)。当时人们就把这两个关卡以西的地方称之为西域。西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指两关以西所能到达的地方,本课汉通西域主要指的是新疆地区。在古诗里面: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提到了这个两个地方。这是很有意境的两首诗,大家品读一下这两句诗,想想诗中所描写的情景:羌笛、杨柳、春风不度、酒、无故人,再想想刚才看的影片,大家想象一下,张骞出使西域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生:被匈奴给捕获了两次……;人烟稀少,水源紧缺;食物短缺会饿死;可能还会被沙尘所困……

师:从大家所说的我们归纳一下,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另一个是匈奴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匈奴的困扰都阻碍着西行的张骞,为此他花费多少年?(13年)“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段时间可不短呦!那么你们觉得在这13年中,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坚持下来,并且最终完成任务。

生:持汉节不失;他非常爱国(出行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使命);为国家带来和平;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将来的繁荣富饶……

师:从大家的回答当中,知道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张骞坚持下来是凭借着一股信念:忠贞、爱国,这股力量是张骞在当时那种环境背景下体现出来的精神,那么对于现在的我们有没有什么启示呢?

生:张骞的坚持不懈可以在我们学习当中体现,他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只有热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才能更加强大;他爱国、忠诚的信念;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

师:张骞的魅力还是很大的,大家课后可以再去品味品味。

正是带着这么一股强大的信念,张骞持汉节不失,他几乎走遍了西域。

那么他出使西域的情况如何呢?他为什么去?取得了什么成果?请同学根据课本82-83完成表格。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分析要点,纠正错误

师:第一次时间,目的?第一次没有完成任务,却有什么好的效果?

生:探查西域的地形,西域的文化,西域民族想和汉朝来往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视频中月氏王的态度)

第二次时间,目的,结果?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渐频繁。特别是公元前119年,汉军取得了漠北战役的胜利,打击了匈奴,匈奴无力再与汉朝对抗了,战争日渐减少,往来的人们逐渐增多,货物也玲琅满目,对于有些商人来说,那可是有喜有忧啊!喜的是可以大赚一笔了,那他们愁什么呢?这里就有一位西域商人,看看他烦什么?

这么多物资商品的流通都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大规模出现,由此我们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好处在哪里?(促进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师:张骞通西域后也使西汉的版图发生了变化,请看地图(展示汉初地图和强盛时西汉地图)

对比观察地图可以发现,西汉领土多了哪部部分?(西域)

中原和西域交往频繁,西汉的繁荣强盛对西域各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西域各族纷纷归附。汉政府为了加强对当地的管理,设置了一个机构(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立)这个事情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意义可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它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师生总结张骞通西域的重要结果

过渡:好了,通过以上学习,对张骞出使西域我想大家已有深入的了解。后来汉朝政府对于西域的管理始终没有放弃。东汉时也派人出使西域,他就是班超。请大家翻到课本P84页。班超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英雄人物,在他身上也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了解。请大家课后去了解,相信能从他身上得到不少启示。

二、班超经营西域

这是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和张骞的路线几乎一致,他在西域长达30年,深得西域人民的爱戴。在班超经营西域时,曾派部下出访外国,带去我们的友好问候,因此外国也派使者回访我国。最早的中西国家交往就在东汉。公元166年,大秦王使臣访问洛阳。大秦就是古罗马。

情境活动:这里老师又需要大家帮忙了,大秦使臣访问结束要回国,假如你是汉朝的外交官,奉命护送使者回国,你该怎么走呢?请结合我们课文83、84页和地图册29页的资料,找找使者回国的路线有哪些?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三、丝绸之路

师:这是当时世界上两条重要的中西通道,是在张骞通西域后,众多的使者和商人就通过这些道路往来于东西方,通过他们的汗水、血泪甚至生命不断开拓巩固这些道路,使它们畅通繁荣昌盛。由于我们的丝绸在当时的商品别出众,深受喜爱,因而现代人把它称为丝绸之路。这条道路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现代人都仍旧赞叹不已。

师:这些是世界上的著名古代文明,他们是人类历史上一颗颗宝贵的明珠,各有特色,而我们的z绸之路就像一根金丝把这些明珠串成一条项链,沟通了东西方。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外国的三大宗教就是通过这条路在东西方往来传播。大家发现丝绸之路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沟通了古文明;促进了中西的友好往来

四、本课小结

师: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两项内容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是汉通西域的第一人,他出使西域以后的友好交往使得中原与西域之间往来日渐的频繁。正是感受了汉朝的强大,西域各族纷纷归附。西汉政府为了加强管理,设置了西域都护,时间是公元前60年。汉朝政府始终维护国家的统一,没有放弃对西域的管理,东汉还派了班超前去经营西域。也是这是先辈们的努力,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联系,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出来的丝绸之路,成为了沟通亚非欧大陆各个文明的重要桥梁,促进了中外交流。

五、品味历史

师生欣赏丝绸之路的风光,配乐《梦驼铃》,自动播放《丝路掠影》组图,师生共同品味,最后画面定格

师:从这首歌曲的韵律当中,从这些图片的信息中,我想大家在心里应该有这样一个画面:黄沙吹老了岁月,但吹不走张骞持节不失的情怀;风沙再大也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那十年的漫漫西行之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景仰学习。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8

[摘要]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跨地域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可行性;旅游合作开发的战略,即“政府主导型”合作、“点―轴”式发展合作、“增长极”发展合作、“核心―边缘”发展合作、区域分层开发合作、跨越式发展合作和产品创新合作等战略;提出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开发的对策、建议等。

[关键词]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05-06

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的张骞从古长安(今西安)出发,开通了西域,开创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出现了“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殊方异物,四面而至”的景象。这条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沟通了亚、欧、非洲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来往,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大通道。东西全长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不仅把中国的丝绸、陶瓷等物资带到了亚、欧、非沿线各国,而且把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联系在一起,使古老的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古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在这里碰触、交融。丝绸之路也使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得以传播,并对亿万人民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科学发明,也通过它传遍了全世界。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更是超出了丝绸和其他商品的贸易范围,被中西学者誉为“东西方经贸交流的桥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运河”、“东西方科技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于估量的巨大作用,同时,也使各国人民通过商贸交流能够领略各地风光,考察文化异趣,了解异域风情,为原始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是亚欧原始国际旅游的“源生带”。

在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联合大发展的趋势下,复兴丝绸之路、振兴丝绸之路旅游的声音和反应越来越强烈,丝路沿线各国政府及国内省市对加强丝绸之路旅游联合、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的愿望和行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因此,切实、有效地加强丝绸之路旅游开发与合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相关研究表明,旅游业的产业化和国民经济所处的发展水平间存在一种必然联系。只有在进入工业化,尤其是经济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后,旅游业才可能进入成熟产业化阶段,且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旅游业在一定阶段,特别是发展的初期阶段,并非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

丝绸之路国内段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丝绸之路旅游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旅游业发展也不平衡,总体上还处在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交通可进入性、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舒适便利及安全保障总体较低。目前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发展现状是:东段旅游发展较好,中、西段旅游发展较弱;局部地段中、小尺度旅游发展较好,大尺度的旅游发展较弱;国内旅游发展较好,国际、洲际旅游发展较落后;航空交通线发展较好,地面交通线发展较滞后;合作相邻地域合作较好,非相邻地域发展较滞后;部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较好,多数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较弱。

(二)丝路旅游跨度大、地域广,合作难度大

丝绸之路是一条“线形―廊道式”线路。在我国境内全长4000多公里,涉及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区。而“新丝绸之路”则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10个省区,还辐射到湖北、四川、河北、内蒙等省区。沿线地区人口约4亿,占全国人口的30%,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7%。开展大尺度旅游合作难度较大。

(三)旅游合作存在非物理

当前,丝绸之路国内段沿线省区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联系度不断扩大。尽管沿线各省市在促进旅游交流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丝绸之路旅游过程中,人为的非物理性壁垒还是制约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利益间博弈造成旅游的速度慢、效率低,路程长、游览少,游客多有不满,严重阻碍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发展。

(四)自然及交通的物理障碍

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导致丝绸之路沿线交通网络不畅,交通目前仍然是制约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1.交通、通讯干网的密度低,技术水平不高

丝绸之路中国段西部省区目前铁路网密度和人均拥有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77%~79%,公路网平均密度和人均拥有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81%~83%,电话普及率也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而且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低,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占铁路营业里程的比重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另外,沿线地区综合通讯能力仍然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2.沿线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运输能力不平衡

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东部地区地区铁路、公路较密,西部地区较稀。民航机场尚未形成支干合理分工、衔接配套的合理布局,目前只有区域航班,很不适应旅游交往的需求。陇海、兰新线的总体通道水平比较低,骨架十分薄弱。

5.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协调机制滞后

目前和丝绸之路基本一致的新亚欧大陆桥路轨已经接通,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如车站、仓储、通讯、供水及后勤保障系统等都不健全。

(五)信息化程度低

21世纪已是一个崭新的信息化世纪,因此,丝绸之路将不再只是铁路、公路、航运连接的物理通道,还将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建立起来的信息通道、数字通道。丝绸之路廊道横贯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信息获取能力的差距。这种差距表面上是综合经济实力的差距,如人均GDP产值、人均收入或电信投入不足等造成的,实际上是人对信息认识的观念和能力的差距。

(六)旅游淡、旺季明显

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结构的影响,旅游业淡、旺季十分明显,旺季时旅游供给不足,淡季时旅游供给又相对过剩,既降低了旺季时的旅游服务质量,又抑制了淡季时的旅游经济效益。

(七)旅游资源开发粗放,缺乏统筹规划与协调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划指导, 旅游精品开发较少,开发项目类似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地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略了旅游业的增长质量,导致旅游景观退化、旅游环境恶化、旅游效益降低,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不相符,不利于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由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障碍。

(八)旅游资源开发与世界级资源品位不相称

一般的旅游资源都脱离不了资源的属性――原真性,即未经人为加工的原生态资源。而品牌旅游资源则经过加工改造,可以作为产品出售。如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都具有资源的原真性特点,这是由资源的申报门槛决定的。所谓加工是指从行、吃、住、游、娱、购考虑,解决旅游所必须要求达到的基本条件,使旅游资源变为旅游产品。这些资源属于世界级或部级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及其开发与各地的经济状况密不可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确实拥有许多特级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地处偏远,缺少开发的经济实力,不能把这些旅游资源包装成品牌旅游产品,使得它们缺少能影响游客进行旅游决策的吸引力,旅游者的匮乏又使得他们缺少资源加工的资金动力,进而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顶级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是其致命的创伤。因为只有顶级旅游资源经过开发转变为现实的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型的旅游产品,才是旅游业的核心吸引力,才能真正转变为旅游经济优势,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腾飞。

(九)旅游企业总体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丝绸之路地区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较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区域旅游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同时,旅游产业结构也还处于不完整、不深入、不对称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门票等基本收入,使得旅游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不突出。

二、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与开发的可行性

(一)不可替代的资源垄断性决定其开发潜力巨大

古丝绸之路有其显著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神秘性

古丝绸之路的神秘性既有人文景观方面的,也有自然景观方面的。这些神秘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使古丝绸之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文化性

古丝绸之路开通至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条国际闻名的大道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性。在古丝绸之路上,宗教文化影响极大,佛教、伊斯兰教等都宗教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大量的经卷、寺庙、礼仪、教规等都是宗教文化兴盛的象征。民俗文化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园地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剪纸、雕刻、泥塑、传说、建筑、制陶、皮影、戏曲等。这些民俗文化展示了丝绸古道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3.经济性

古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在 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的商贾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进行着经济贸易活动,促进了中西方经济的联系和发展。随着亚欧大陆桥――“新丝绸之路” 的开通,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积极实施,将会使古丝绸之路的经济性特点重新显现,在促进沿路经济发展中重新发挥重要作用。

4.多样性

丝绸之路沿途既有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峰、茫茫无垠的戈壁沙漠,又有碧野万顷的高山草原、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既有湍急奔泻的河流、广阔平静的高山湖泊,又有阡陌纵横、水网交织的戈壁绿洲。人文景观也呈多样性的特点。古丝绸之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是世界上任何一条旅游线路都难以比拟的。

5.民族性

古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又是多民族居住之地,有汉族、回族、裕固族、东乡族、维族、哈萨克族等众多民族。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又努力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精华,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丝绸之路文化。

古丝绸之路独具特色的特征,正是旅游开发的资本和依据。因此,将丝绸古道建设成为21世纪的国际旅游热线有其独特的优势。

(二)经济合作为旅游合作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用曾说过,“中国与欧洲的丝绸之路是早期的全球化”。从丝绸之路的形成历史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欧亚大陆各国、各民族经贸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形成,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对话与合作的共同需要,是早期国际经济合作的直接体现。

(三)旅游合作是实现中西部经济合作最易行的方式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由此推动着国际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经济全球化通常以多边合作机制为基础,而区域经济合作则以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大力开展便捷、高效、可靠的大陆桥运输,以缩短运距,减少运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拥有世界人口40%的亚太地区的趋势更加明朗,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交流不断扩大。因此,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实施新亚欧大陆桥地带开发、开放战略。

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旅游资源密集度和影响力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是我国中西部丝路沿线各省市共同发展的最好切入点。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极大,对经济刺激作用迅速、辐射作用强。因此,加强旅游合作,是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市整体合作的最好切入点,是实现各地域经济合作的最简单易行的形式。

(四)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建设为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

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今天,任何地区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地区而获得单独的发展。丝绸之路旅游已经被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这一象征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平台所推进,且地域影响更加广泛。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全线贯通,引起沿桥地域的高度重视,许多省市纷纷制定相应措施和对策,以期利用这条经济走廊加速经济和旅游发展,达到国际和国内双向交流和辐射。

新亚欧大陆桥堪称“新丝绸之路”,是贯通亚欧大陆、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交通线路,为中国西部地区走向中亚、西亚和欧洲,为形成统一的欧亚市场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预示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长期发展前景,为传统丝绸之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Fikret Akcura 先生说,古老的丝绸之路通过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商品交换和思想观念的交流,从而保障和提升了丝绸之路沿途地区人民的生计条件。因此,今天的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各地区应该在交通运输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方面相互学习,团结合作,通过开放旅游和实现游客、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重现丝绸之路的繁盛。

三、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战略

(一)“政府主导型”合作战略

在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参与主体中,要明确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和分工。政府的作用应突出地体现在建立跨区域政府协调机制、制定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规划和运用政府引导企业合作行为等方面。旅游企业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在政府的规治下,自发地在成本分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框架下构建与实现共同的利益空间,通过反复的“博弈―均衡”,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共赢”的内在机制。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定位,可以构建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框架。区域性合作组织在合作机制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政府规治和市场机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区域优势资源整合的功能。

(二)“点―轴”式合作发展战略

丝绸之路地区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有所发展但发展程度不高、旅游开发空间结构还不完整的区域, 但有交通干线与之相连与外界相通便捷的区域,特别是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对丝路旅游合作开发的作用重大。因此,丝绸之路区域最适用于“点―轴”开发战略。在旅游开发初期,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不平衡,随着开发进程的延伸(轴线和“点”的延伸)和扩展,“点”和轴线的等级差异变小,相对均衡的状态开始形成,即“点―线―面”的空间开发和发展状态的形成,从而实现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

“点―轴”开发可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在空间上集聚成点,然后产生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对区域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点―轴”系统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规律,按照“点―轴”系统开发模式组织区域旅游开发,可以科学地处理好丝绸之路区域集中与分散、公平与效益、从不平衡发展到较为平衡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增长极”合作发展战略

根据空间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化和扩散过程。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其发展能形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比重的日益提高从而占据主导地位。当旅游产业在一定空间集聚到一定规模,从而形成城市发展的增长极,而旅游业发展的极化过程也是资金、资源向中心地域集中,从而表现出某一城市旅游业增长极化效应,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线路跨度较大,要全线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在现有条件下,先期的发展只有通过点的增长来带动。因此,应该首先开发丝绸之路跨国旅游发展基础条件好的各国重要节点城市,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旅游经济区域,成为区域内的旅游增长极。利用这些热点旅游城市在区域旅游经济带建设中的“增长极”作用,向其周边扩散,起到辐射和聚集的效应,以推进丝绸之路全线旅游的整体发展。具体可选择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喀什为重点旅游发展城市,在约五年时间里形成丝绸之路旅游廊道。

(四)“核心―边缘”合作发展战略

运用空间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对旅游资源所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空间辨识,突出世界级、部级和地区级旅游资源的地位,以它们为核心,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增长极。对“核心―边缘”资源区的认知不是任凭这样的格局继续存在,而是贯彻邻近联动原则,突出“核心―边缘”结构中的资源优势互补,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支撑,以专题旅游线为纽带,以旅游交通线路为廊道, 建立几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区,构建旅游资源区域的网络体系。

(五)区域合作、分层开发战略

区域合作开发的目标为“世界背景,国家意志,区域规划,城市协调,企业开发”。即利用国际社会和各机构对丝绸之路区域的发展项目和资金的机遇,在旅游合作中建立实际可行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对周边区域旅游合作项目协调管理;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促进周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制定周边区域旅游合作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对周边区域旅游合作的综合研究。

(六)跨越式合作发展战略

丝绸之路旅游的发展是整体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按常规模式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较慢,因此,必须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应超前于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超前于旅游业的平均发展水平。行业得以跨越式发展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外部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利用内部资源优势,集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

1.外部资源的引入

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开发离不开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如联合国亚太社经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这些国际组织的执行宗旨中几乎都涵盖了支持发展中国家优势产业发展及拯救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应在合作框架协议下集体争取国际相关组织的资金支持,在完善保护的基础上扩大宣传,大力提升丝绸之路旅游在国际上的整体旅游形象。

2.内部优势资源的集中

旅游产业是由众多行业和部门组合而成的综合性产业。因为旅游者需求的多重性,需要多行业和部门的协调支持,即通过协调有效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经济手段、市场行为、技术手段等来整合、配置区域内的相关要素,从而形成功能与优势互补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集群,推动本地区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区域经济的发展可通过点―线―面结构而进行全面提升。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可通过建立产业链管理模式,围绕相关丝绸之路旅游核心产品,将一切前向供应商和后向用户集中到产业链上来,形成旅游产业各行业之间在国民经济中的网络关系,使旅游产业链上各环节形成战略伙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相关行业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集中,不仅能使旅游业获得更广泛的经济领域拓展空间,而且能促进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式提升。

(七)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创新模式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我国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国线产品、省线产品和专项线路产品, 产品开发中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得到了加强。进入90年代后期, 旅游产品创新进入区域系统型发展阶段,旅游产品开发以一个旅游目的地为中心放射成面进行旅游板块系统建设。

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应重点进行跨地区的区域性产品创新。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要求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加强横向沟通和协作, 共同进行区域旅游产品规划设计和区域旅游产品形象建设。

1.区域内旅游产品的发展转变

丝绸之路国内段全长4000多公里,贯通全线的整体旅游难以实施。因而,首先要鼓励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实现两个转变:国内旅游向丝绸之路入境旅游转变,丝绸之路中小尺度旅游向大尺度旅游转变。

2.成熟产品优先发展

首先开发比较成熟的旅游线路,继而开发潜力型的旅游线路,把发达地区旅游市场和崛起中的旅游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达到贯通整个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的发展目标。

3.重要节点旅游城市优先开发

利用中心地和“点―轴”开发理论,先期开发各国的重点旅游城市,利用这些旅游城市的辐射和扩散效应,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扩展轴线的发展。重要节点旅游城市包括洛阳、西安(丝绸之路起点、古都长安)、天水(陇东重镇、古秦州)、兰州(古金城)、银川(西夏古城)、西宁(丝路重镇、古湟中)、武威(河西走廊重镇、古凉州)、张掖(河西重镇、古甘州)、酒泉、嘉峪关(边陲锁钥、古肃州)、敦煌(河西重镇、古沙州)、哈密(丝路重镇、古伊吾)、吐鲁番(丝路重镇、古高昌)、库尔勒(丝路重镇、古渠犁)、库车(丝路重镇、古龟兹)、阿克苏(丝路重镇、古姑墨)、喀什(丝路重镇、古疏勒)、和田(丝路重镇、古于阗)、伊宁(丝路重镇)等。

4.多元化线路开发

为满足现代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在常规旅游形式的基础上,着重开发自驾车旅游、专列专机旅游、专题文化旅游等,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发展体系。根据季节变化,提供“一路多线”、“一线多样”的复合性旅游产品线路,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产品的主题可分为飞越丝绸之路观光体验游、丝绸之路休闲观光游、穿越丝绸之路自驾车探险游、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朝圣体验游、中国丝路环游线路观光体验游、丝绸之路佛教文化探秘游、玄奘取经追踪体验游等。

四、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与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推进丝绸之路沿线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

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全世界的共同呼声。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要按照完整性、系统性、原真性原则,认真进行丝绸之路遗产类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按计划、分步骤、依程序积极推进申报工作,使这项多国受益的工作早日获得成功。

(二)积极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

加快丝绸之路沿线各旅游中心城市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建立统一的区域协调机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求得共识。重点是通过加强信息基础网络的建设,真正做到网络互通、功能互用、信息共享,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质量,并将旅游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辐射到周边地区,以减少和消除区域内发展的不平衡,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先易后难,以梯度方式推动丝绸之路旅游业合作发展

丝绸之路旅游的发展具有梯度推移的特点。一些资本、技术和基础设施集中的地带,旅游的发展和市场化速度较快。因此,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城市群和特大城市地域首先应得到快速发展,然后向周边地区辐射,形成产业优势和地域发展特色。这种梯度推移不是传统的经济开发的均衡推移方式,而是“蛙跳式”的推移方式。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城市是“蛙跳”的支撑点,不仅要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驱动力,同时,也要肩负区域内旅游产业扩散和应用的责任,最终实现丝绸之路全线旅游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四)创新旅游合作模式,消除旅游合作开发非物理障碍

从发展远景和实践运作层面来看,创新旅游合作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为使丝绸之路旅游合作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应建立丝绸之路沿线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制度,以期通过开放旅游,推动旅游业发展。

非物理障碍也是制约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从合作制度、优惠政策、服务质量、旅游安全等方面入手,建立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双边、多边地区间良好的旅游软通道,有力促进丝绸之路旅游的全面繁荣。

(五)建立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协商机制

形成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协商机制,建立相对固定的,由各地政府相关领导、主管部门、专家学者、旅游商等多方组成的,高层磋商协调机构,就旅游区域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进行协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横向联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形成规模优势;开展对旅游政策的清理,废除制约跨地域旅游区域合作的政策障碍,使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尽快实施。

(六)积极实施“核心―边缘”合作发展战略

为实现“核心―边缘”合作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几点:树立大旅游观念,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丝绸之路旅游廊道;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塑造和保护其独特性和个性魅力;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丝绸之路沿线文物古迹的资源保护;突出投资重点,进行多渠道筹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加强旅游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丝绸之路沿线旅游网络体系;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各地的产业旅游合作,发挥产业联动开发效应。

[参考文献]

[1]耿升.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1).

[2]严珊.复兴丝绸之路[J].经济月刊,2003,(10):58~59.

[3]刘睿文,刘衡.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模式的引入――以丝绸之路为例[J].经济地理,2005,(2):236~239.

[4]高伟江,徐新荣.基于经济合作的丝绸之路开发[J].改革与管理,2005,(3):1~3.

[5]李明伟. 丝绸之路贸易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6]冯之俊,黄保勤,石培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田秋生.入世后的西部大开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8]陈勇勤.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集中体现在转变思维[J].丝绸之路,2002,(2):51~55.

[9]崔林涛.加强陆桥区域合作共创现代丝路辉煌[J].中国软科学,2001,(10):1~3.

[10]王圳.重视区域合作 推进与中亚经贸交流[J].国际经济合作,2003,(1):24~27.

[11]李并成.论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4):52~54.

[2]王宗元,李并成.丝绸路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13]安旭.旅游文物艺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4]张旭亮.丝路文化及其旅游研究进展综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3):25~27.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9

张骞没有想到,汉武帝也没有想到,他们联合月氏,“断匈奴右臂”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却自此凿通了一条中西方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交流融合的大通道,不仅使得现今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并密切起来。中原文明自此传播至西域乃至更远,西域诸国的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传播到了到中原。而从此,敦煌这个名字在史书上有了记载,也自此拉开了中西方文化等诸方面交流融合的大幕。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的《张骞出使西域图》形象地记录了这一场景(图1)。

时隔700余年之后的隋大业五年(609)三月,一个后来饱受诟病的帝王――隋炀帝率领率文武百官、嫔妃、侍从及40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出发,出陇西,经狄道、临津关、西平、长宁谷(今西宁北川)、月星岭(今达坂山),横渡黄河、浩(今大通河),穿越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今甘肃民乐县东南,甘、青两省交界处的扁都口隘路,自古为甘肃河西走廊通青海湟中的捷径),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在这里,他召开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登上燕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境内焉支山),接见了高昌、伊吾等西域二十七国国王及使者。这次张掖盛会,《通鉴》如是记载:

(六月)壬子,帝至燕支山,伯雅、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Y,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帝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以通西域之路。

据此观之,此次盛会盛大异常,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首屈一指的,隋炀帝此举功不可没。(由山丹当地书画家陈希儒创作的巨幅国画《隋炀帝西巡焉支山》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见图2)

另据《隋书・西域传》称:“万乘西出玉门关。”宋人傅佐良《武经总要》也说隋炀帝最西到了玉门关。据说大业五年(609)六月,隋炀帝穿越大斗拔谷后,西向出玉门关,巡视河西。直到九月,返回长安。也就是说隋炀帝在河西地区活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文件中有一《甲具弓箭堪检牒》残片,这是一件有关大业五年(609)六月十五日对甲具弓箭等武器进行严格管理的文书,而此时正值隋炀帝西出玉门的前后时间段内。这件实物史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整个河西地区处在状态,以确保隋炀帝的出巡安全。但隋炀帝是否真的继续西行,到达玉门关外,迄今并无实证材料。舞剧《丝路花雨》中西域二十七国在敦煌举行盛大交易会的壮观场景,即以这段史实为题材。另外,在隋代立国的37年中,敦煌莫高窟开凿了100多个隋窟,是现存前200年洞窟的三倍,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当时敦煌佛教的繁盛。隋炀帝三次颁舍利于天下,第一次的三十州中,就有敦煌,《广弘明集》和《续高僧传》记载隋代仁寿元年曾在敦煌崇教寺建舍利塔,但这件事在敦煌地方文献中并无留下明显的痕迹,《广弘明集》和《续高僧传》的记载也相当简略。敦煌遗书中有三份适用于曹氏归义军时期的《董保德重修普净塔功德记》,其中的一份长期被忽略,王惠民先生通过综合研究,考证出正是这份未受重视的《功德记》中所提到的普净塔有可能即是隋代崇教寺舍利塔。若果如是,那么,隋炀帝西巡的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已不需要再作过多说明。

但无论怎样,隋炀帝此次西巡,经常被后人说成是穷奢极欲之举,这显然是不够客观的。因为正是由于此次西巡,取得了亲征吐谷浑的巨大胜利,迫使吐谷浑主南遁,内部分裂,势力大减,有效保障了陇右地区的安全,为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安定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西巡和大规模的设郡置县(先后在今青海湖东岸、青海湖南,今新疆罗布泊南、新疆且末县设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各辖二县),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些新附地区的有效管理和统治。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西巡解决了长期以来中西交通不畅的现实,中原与西域、西亚交往的所有道路全部畅通,南北门户洞开,为后来丝绸之路贸易的更加繁荣奠定了基础。张掖举办的大规模的经贸文化盛会,不但向域外各国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与富有,更向各国表达了与之进行经贸文化交流、友好交往的强烈愿望。

当然,这次西巡的决定和张掖盛会的举办还需要提及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裴矩。隋炀帝时,任裴矩为驻张掖特使,主管同西域各国商业和文化的联系,并导使西域各国首领入朝。就这一点来说,裴矩无疑是成功的。他对西域各国的山川、风土等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发现自东汉以后中国对西域各国情况知道太少,遂在张掖、武威管理商业交通事宜的同时,广泛地采访了西域各国的商人,收集了这些地区的政教、风俗、山川、交通、物产等大量资料,写成《西域图记》三卷,叙述了四十四国的情况,上奏朝廷,并也因此促成了隋炀帝的西巡。

一个郎官的创举,一个帝王的巡视,终于奠定了一条中西方文化交流大通道的坚实基础,从此,在这条道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东来贸易,西行求法者络绎不绝,而敦煌(沙州)、张掖(甘州)、武威(凉州),一个又一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也由此兴盛起来,尤其是敦煌,这个丝绸之路三道汇集之处,俨然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日渐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军政中心和文化商业重地。

1000余年之后,公元1877年,这条以长安为起点,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然后分南北两路,分别出玉门关和阳关,通过塔里木盆地,到达疏勒,越过帕米尔高原,穿过伊朗高原,一直到达地中海东岸的陆路大通道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定下名称。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德文作Seidenstrassen, 英文作the Silk Road)。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 Herrmann)在 1910 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但这条道路,实际上远不止是一条中国的丝织品传播之路,也是一条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文化之路、科技之路……

与张骞凿通西域的壮举相隔2000余年,与隋炀帝西巡相隔1400余年,与李希霍芬为丝绸之路定名100余年之后,时光的指针指向了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盛大启幕。这是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中唯一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部级平台和国际化盛会,是根据敦煌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敦煌文化巨大的当代社会和人文价值,提出的进入国家战略规划的重大节会平台。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85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的95个国外代表团会集敦煌,回顾东西方文化悠久历史,展望“一带一路”建设的广阔前景。同时,本届文博会举办的文化年展总陈展面积为3.6万平方米,共展出61个国家和国内15个省(区、市)送展的8000余件展品,涵盖了历史文物、美术摄影、创意设计、动漫制作、非遗保护、图书发行、丝织印染、瓷器烧制以及我国航空航天技术成果等10余种品类,它以文化为纽带,将穿越千年历史的东西方文明鲜活地展现在世界面前。其中,由甘肃著名画家莫建成先生主创、甘肃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主笔,历时近两年完成,在文博会中国馆展出的巨幅长卷《敦煌印象 丝路虹霓》生动展现了丝路文明发展的历史(见图3)。

文博会的举办不仅打开了一扇敦煌乃至甘肃面向世界的窗户,更是提供了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共赢的广阔平台。这是开放的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切实举措,也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机遇。这次盛会的举办,与千年以前隋炀帝在张掖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有着根本的区别,并不是通过夸耀“以示中国之盛”,而是抱着平等合作的态度向世界敞开襟怀,共同谋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的福祉,共同携手实现“美美与共”的新愿景。可以这样说,张骞是凿空丝绸之路第一人,隋炀帝奠定了丝绸之路逐步走向兴盛的良好基础,而千年之后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则再次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崛起、经济发展搭建好了前景广阔的平台。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10

[关键词]丝绸之路;佛教;石窟寺;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K8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6-0105-03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了中国内地。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开辟了有利于中西交往的丝绸之路,从而为佛教传入中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而来,丝绸之路因而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佛教石窟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这些石窟即以长安以西的丝绸之路沿线最为密集,它们的始凿与续建,事实上都与丝绸之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印度佛教通过丝绸之路最先传入了古代西域(今新疆地区),西域是佛教传人中国的主要通衢,随之在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石窟群。西域石窟主要以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和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分布在天山南麓。以龟兹为中心的西域石窟主要有拜城县克孜尔石窟、台台儿石窟、温巴什石窟、喀拉苏石窟、萨喀特喀石窟、阿克塔什石窟、玉开都维石窟、都干石窟和库车县库木吐拉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玛扎伯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阿艾石窟、苏巴什石窟以及新和县托乎拉克埃肯石窟。从地理条件看,龟兹北依天山,陡峭的沙岩崖壁使凿建石窟具有良好的地质基础,龟兹石窟大都开凿于天山的支脉确尔达格山上。龟兹境内又有发源于天山的木札提河,塔里木河等河流,现存龟兹石窟正是沿河岸崖壁而凿。以高昌为中心的西域石窟主要有柏孜克里克石窟、胜金口石窟、雅尔湖石窟和吐峪沟石窟等。高昌北依天山东部主峰博格达峰,南临库鲁克山,中间是绵延200多公里的火焰山。柏孜克里克石窟和胜金口石窟都开凿在火焰山的崖壁上。龟兹和高昌之所以凿有如此众多的石窟,主要是因为它们处于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上。其中,龟兹石窟占西域石窟的3/5左右,因为龟兹是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上至为重要的一个交通中心。介于龟兹和高昌之间的焉耆(今新疆焉耆县),是西域石窟分布的次一级中心。历史上,焉耆是西域石窟分布较多的地区,可惜现存的只有七格星石窟。焉耆在历史上之所以成为西域石窟分布较多的地区,也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天山南路北道从此通过,因而这里很早就成为佛教圣地。

佛教从西域向内地传播,必经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丝绸之路上的河西石窟的创建晚于西域石窟,但其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先后建立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和北凉等几个政权,凉州(今甘肃武威)长期成为河西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地佛法源远流长。凉州在晋末即为禅法最盛之地,开窟造像在河西地区因之如火如荼。唐人释道宣称凉州石窟“连崖绵亘,东西不测”。①丝绸之路上的河西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河西石窟西起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向东依次主要有五个庙石窟、榆林窟、东千佛洞、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等。就其分布情况看,大多在丝绸之路重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地附近。敦煌地近玉门重关,位当丝绸之路总绾,莫高窟就在敦煌东南,敦煌西南则有西千佛洞。安西与敦煌毗邻,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而兴建有榆林窟和东千佛洞。酒泉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大漠,自古是戎羌通驿之途,文殊山石窟就建在酒泉城南。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丝绸之路东段重要的都会,在其南面有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千佛洞石窟、观音洞石窟等。武威,史称姑臧、凉州,位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东端,襟带西蕃,商旅往来,无有停绝,也是当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都会,天梯山石窟就坐落在武威东南。

丝绸之路陇西段有一条路线是由长安沿渭河西行过陇关,经天水、临洮、临夏、永靖,到临津关渡黄河,再经青海西宁的西北方向翻越祁连山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陇中炳灵寺石窟正处在这条交通要道上。炳灵寺石窟是陇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此外,陇中石窟还有景泰五佛寺石窟、靖远法泉寺石窟和寺儿沟石窟等,景泰和靖远都是丝绸之路上的要隘。

渭河上游沿岸的今甘肃省天水、甘谷、武山等陇南地区古属秦州,其地东接关中,南邻巴蜀,西控甘南,北扼陇坻,向为关陇之会的锁钥之地、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在这里也形成了一个石窟群。陇南石窟主要有天水麦积山石窟和武山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木梯寺石窟以及甘谷大像山石窟,其中,麦积山石窟开创历史最久,窟龛数目最多。天水自古以来就是陇东南人文荟萃之地,“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麦积之状,故有此称”。②麦积山地势险峻,风光秀丽,成为历代佛教徒修炼习禅的理想之地,因而于其峭壁之间开窟造像,镌石成佛。

陇山以东的今甘肃省庆阳和平凉两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宁夏、内蒙以及河西的关隘。这一带是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北往陇东高原,越过陇山,经宁夏固原、海原等地,到达甘肃靖远、景泰,渡过黄河,抵达武威而进入河西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陇东地区成为佛教石窟寺的繁盛之地。据不完全统计,陇东地区大、小石窟有20余处,规模较大的著名石窟寺有庆阳北石窟寺,泾川南石窟寺和王母宫石窟,泾川罗汉洞石窟和丈八寺石窟,镇原县石空寺石窟,华亭县石拱寺石窟,合水县保全寺石窟、张家沟门石窟和莲花寺石窟等,大多创建于北魏到唐代,主要分布在泾河两岸及陇山和子午岭中。泾州是屏藩西北的重镇,丝绸之路北线由长安出发,沿泾河西行,必须经过泾州。泾河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两岸的红沙岩层则适宜雕刻,在这里形成了一条奇特的“百里石窟长廊”。考古工作者发现,在泾河两岸泾川段山壁上分布着512个石窟和5眼窟中石井,石窟依山脉走势错落分布,连绵百余里。这512个石窟中,既无塑像亦无壁画的禅窟、僧房窟有400多个,比敦煌北区同类窟多近一倍③。

陇山北部以固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石窟群,主要有须弥山石窟、石空寺石窟、天都山石窟、无量山石窟、禅佛寺石窟等,皆属固原地区。固原地处黄河中游,自古以来是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北魏时为高平郡治,北周时为原州治所,“当关陇之要”。④汉唐丝绸之路北道经过固原,固原因而有“关中咽喉”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固原为中心的石窟群,其中须弥山石窟规模最大。须弥山是陇山的支脉,海拨1800米,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又有石门水(寺口子河)从山前徐徐流过,曲径通幽。须弥山石窟就开凿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须弥山东麓。

地处关中西北山区的彬县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必经的重镇。彬县大佛寺为唐代京右之大刹,造像时代延续较长,从北周到晚唐,造像将近1500尊,成为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刻造像群。地处关中西部的麟游县位于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南、北两道必经重镇――彬县与凤翔之间,又是皇家别苑隋仁寿宫、唐九成宫所在地,石窟摩崖龛像也十分丰富,主要有慈善寺石窟、石鼓峡石窟、东川寺摩崖、白家河摩崖、麟溪桥摩崖、喇嘛帽山摩崖等。

佛教徒之所以要开凿石窟塑佛画像,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对于佛教传布者来说,通过佛像或佛画,能够形象地宣传佛教教义,可以使“观者听,听者悟”,“进可以击心,退可以招劝“,比之艰涩难懂的佛经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第二,对于佛教信仰者来说,大花钱财开凿洞窟塑佛画像,他们希望得到百倍千倍的报答,不仅幻想自己升入无量的佛国,而且还企盼惠及子孙后代。第三,对于佛教修炼者来说,根据佛经中修行法的规定,修行不仅要观佛,还要礼佛或对佛作供养,这样的修行是离不开石窟的,特别是早期佛教更是如此。⑤在印度,最早的佛教石窟是开凿于公元前3世纪的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是佛教石窟开山之作,其后,印度佛教徒相继开凿石窟百余处。印度佛教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随之最先形成了西域石窟群,进而东渐,在丝绸之路沿线形成了为数众多的石窟寺。这些石窟寺在地理分布上的一个共同点是,远离闹市,但不会过远,最远的距离也就五六十公里,而且依山傍水。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在地理环境上的这一共同点,与北方佛教重修禅的特点有关。

中国佛教“南重义学,北重实行”,“北土佛徒,特重禅定”。⑥历史上,曾经驻锡丝绸之路地区的大德高僧鸠摩罗什、玄高、罢无谶、法护、智严、道进、智猛、昙摩蜜多、惠览、昙曜等人都是著名的禅师。夫坐禅者,宜山栖穴处,则凿窟以禅居,亦意中事。⑦禅经中说,参禅须先观像,《坐禅三昧经》卷上云:“若初习行人,将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谛观佛像相好。”《五门禅经要用法》云:“若行人有善心已来,未念佛三昧者,教令一心观佛。”因为观像就如同见佛。《思维略要法・观佛三昧法》云:“人之自信无过于眼,当观好像便为真佛。”释迦牟尼即曾跏坐观像,因而得道成佛。《法苑珠林・敬佛篇・观佛部》引《迦叶经》云:“有一菩萨,名大精进……有一比丘于白毡上画佛形像,持与精进,精进见像,心大欢喜……既得出家,持像入山,取草为坐,在画像前,结跏趺坐,一心谛观此画像,不异如来……佛造迦叶,昔大精进,今我身是,由此观像,今得成怫。若有人能学此观,未来必当成无上道。”可见,观像是修禅的一个必经步骤。⑧

禅经说观像的场所是石窟,因为习禅所见的多种化佛形象,多在石窟中。《观佛三昧海经》卷3《观相品》云:“是时世尊欲令大众见佛色身……佛即化精舍如白玉山,高妙大山犹如须弥。百千龛窟,于诸龛窟影现诸像与佛无异。”同书卷7《观四威仪品之余》云:“尔时如来敕诸比丘皆在窟外,惟佛独入自敷坐具。敷坐具时,令此石山誓为七宝。”又云:“观佛影者,先观佛像,作丈六想,结跏趺坐,敷草为坐,请像令坐。见坐了了,复当作想作一石窟,高一丈八尺,深二十四步,清白石想。此想成已,见坐佛像住虚空中,足下雨花。复见行像入石窟中。入已,复令石窟作七宝山想。”禅经还说,禅僧应在石窟中坐禅。《付法藏因缘传》卷2云:“山岩空谷间,坐禅而龛定。风寒诸勤苦,悉能忍受之。”

禅经不仅说修禅的场所是石窟,还明确指出修禅宜山栖穴处,习禅要有安静的环境。《坐禅三昧经》卷上云:“闲静修寂志,结跏坐林间。”《禅秘要法经》卷中云:“出定之时,应于静处,若在冢间,若在树下,若阿练若处。”同书卷下云:“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佛四部众弟子,若修禅定,求解脱者…… 当于静处,若冢间,若林树下,若阿练若处,修行甚深,诸圣贤道。”《观佛三昧海经》和《付法藏因缘传》对在山间修禅的环境描述得更为具体。《观佛三昧海经》卷7《观四威仪品之余》云:“摩诃迦叶,徒众五百,化作琉璃山。山上有流泉浴池.七室行树。树下皆有金床银光,光化为窟。摩诃迦叶,坐此窟中,常坐不卧,教诸弟子,行十二头陀。”《付法藏因缘传》卷1云:“于是迦叶即辞如来,往耆^崛山宾钵罗窟。其山多有流泉浴池,树林蓊郁,百兽游集,吉鸟翔鸣,金银琉璃罗布其地。迦叶在斯,经行禅思,宣畅妙法,度诸众生。”

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寺在地理环境方面与上述情况并无二致。武周圣历元年(688)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云:“奠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V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尊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⑨乐V、法良开凿的洞窟很难寻踪,但是莫高窟为禅僧始凿,了无疑义。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在中西交通重镇敦煌,又远离闹市敦煌城,开凿于鸣沙山麓,古宕泉(今名大泉)的泉水从山前蜿蜒流过,形成一块小小的绿洲。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⑩的茫茫戈壁沙漠中,这里别有天地,自是凿窟惮居的好去处,《高僧传・玄高传》云:“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从学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弹道。”玄高(402~444)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的禅法宗师,可见,天水麦积山石窟与禅僧有关。麦积山乃陇右名山,“为秦地林接泉之冠”。永靖炳灵寺石窟位于黄河北岸雄伟壮丽的小积石山中。小积石山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炳灵寺石窟前临大寺沟,这里有一条溪水从大寺沟流出,石窟就开凿在大寺沟右侧的悬崖上面。拜城克孜尔石窟位干河河谷的北岸。库车库木吐喇石窟的绝大多数洞窟集中在确尔达格山山口以内西北方向渭干河下游河谷的东岸。敦煌西千佛洞和五个庙石窟前临党河。安西榆林窟前临踏实河。张掖马蹄寺石窟位于马蹄河两岸,金塔寺石窟前有大都麻河流过。庆阳北石窟寺旁有蒲河,泾川南石窟寺前临泾水。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远离闹市,居于山区,加之旁有山泉或河流,使石窟寺更添了几分幽静和秀丽。石窟寺大都位于当时比较重要的交通道路沿线,尤其是和丝绸之路密切相关,因为这样更便利于佛教徒的佛事活动。

总而言之,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弥山跨谷,星罗棋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宏大。中国有四大石窟,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就占其一半。从创建时代看,早在东汉末年,丝绸之路沿线就有石窟开凿。此后,历经十六国北朝如火如荼地开窟造像,乃至隋、唐、五代久盛不衰,直到宋、西夏、金、元、明各朝,连绵续建。丝绸之路沿线开窟造像时间之早、经历朝代之多、绵延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世所罕见。佛教石窟寺是丝绸之路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绚丽多姿、溢光流彩的佛教石窟造像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内涵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

[注释]

①《大正藏》卷52,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②《太平广记》卷397引《玉堂闲话》。

③《甘肃泾河两岸惊现百里石窟长廊》,《光明日报》,2002年7月16日。

④《周书》卷25《李贤传》。

⑤ 韩翔、朱英荣:《龟兹石窟》,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5~48页。

⑥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4页、第552页。

⑦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9页。

⑧本文关于石窟与禅的论述,参见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