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世界经济十篇

时间:2023-12-22 17:52:31

当前的世界经济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1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研究。21世纪初,世界经济会如何发展,同这些问题有很大关系。

一、全面估计美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2年初,人们一度认为美国经济在年中将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情况发展并不是这样。除增长速度不如人意外,失业率、企业投资等情况也远不如人们预料的那么好。7月12日白宫宣称,2002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将高达1650亿美元,大大超过不久前估计的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美国贸易逆差达4114亿美元,占gdp4%左右。2002年的贸易逆差可达4980亿美元。

问题是,迄今为止,我们常常是,或者说,更多地是从增长的角度,而不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美国无疑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种状况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但美国经济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大(注:美国商务部不久前调整了1999年以来的gdp数据。按环比折年率计算,2001年gdp季度数据连续三个季度衰退。商务部将2001年美国gdp增长率由先前的1.2%调整为0.3%,同2000年第二季度5%以上的增长速度成鲜明对照。)。这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常常带有突发性质,因而使其影响更为巨大,也更难以防范。“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大致已经过去了,但它对人们心理等的深层次影响是不可能很快消失的。美国许多公众认为,“9·11”事件是在美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美国对恐怖袭击作了这么多的防备,如果再发生比较大的袭击事件,它对美国的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令人深思的是,“9·11”事件刚刚过去,安然等大公司假账案又接踵而至,并且其揭露也像任何一件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那样地出人意料。到2002年10月,公司丑闻刚刚略为平息,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可能性又因为美国国会同意对伊动武而日益增长,世界油价随之进一步上升。提前出版的2002年10月21日的《商业周刊》的文章说,据goldman,美国一家企业经济研究机构的估计,如果有50%的可能战争不会发生,美国经济下一年度预计增长2.4%;如果有30%的可能对伊拉克动武成功,美国经济可能增长2.3%;如果战争使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区遭到严重破坏的可能性有15%,美国经济可能只有1%的增长。现在看来,美国经济这个火车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世界经济带来增长,也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美国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机遇,又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应付它带来的各种问题。至少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对于这二者,我们应当同样地予以重视。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不但需要增长与发展,还需要健康与稳定;不但需要带动增长的火车头,也需要能够促进稳定发展的因素。21世纪的世界经济应当是繁荣和相对稳定的世界经济。这些,都不是美国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二、欧盟和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432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2.7%。目前,世界并无一个经济体能取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地位而代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抵消由于美国的不稳定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决定了今后一个相当时期,不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不能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发展完全归因于美国,但在21世纪世界经济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中,美国是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也有一些经济体,他们的发展,相对来讲比较平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平衡了由于美国的不稳定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在这些经济体中,欧盟和中国的情况最值得注意。目前美、欧的经济规模实际上是大体相当的。起码相差并不大。2001年,美国gdp为101432亿美元,欧盟为78828亿美元。同1996年比较,2001年欧盟的gdp反而少了8672亿美元,但在此期间,欧盟经济是以1.3%~3.4%的速度增长的,究其原因主要在汇率的变化。如果按1995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001年的美国gdp不应当是101432亿美元,而是90835亿美元;欧盟gdp不是78828亿美元,而是99417亿美元,反而比美国多8579亿美元。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衡。最近十来年大致保持2%左右的增速,通胀率一般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4%。2002年头9个月,欧元区的贸易顺差达233亿欧元,和上年同期的62亿欧元比较,有较大幅度增加。失业率虽然较高,但近年内也已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11%降到7%~8%。欧盟经济的总体情况是健康的。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速度。21世纪,欧洲是促使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重要因素。认为目前欧洲经济处于“停滞、徘徊”状态,并无充分根据。

其次是中国。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贡献,其程度超过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占有的份额。这种情况引人思考一个问题: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影响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一般说来,这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越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密切,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大。但“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和“它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的程度”只是决定这个国家国际影响的两个基本因素,但并非全部因素。一个国家如果能在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以一定的经济力量为依托,采取正确的政策,常常能够发挥比其经济所占份额更大的作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所起的作用,其重要性超过当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就是一个例子。

三、欧洲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它将对21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多年来,欧洲经济的规模虽然和美国不相上下(注:2001年,欧盟进出口总额为46250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美国的进出口总额19114亿美元,但欧盟进出口总额中60%以上(约28380亿美元)为欧盟区内贸易。见wto:2002 annual report,page 22.),但它不是一个整体。为解决一体化问题,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欧洲一直在为建设一个单一的内部市场而努力奋斗,但欧洲单一市场的建设比人们原先设想的要复杂得多。1

993年1月1日欧洲宣布单一的内部市场建成时,只是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实际上全面的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建立。据欧盟有关机构的统计,在欧盟1339条所谓“单一市场规则”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员国按规则作了转化,尚有30%尚未成为成员国的国内立法。即使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行和贯彻也还需要时间。根据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作出的承诺,欧盟要到2003年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统一的规则和法规。里斯本首脑会议还规定,2005年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它们各自为政,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除此之外,目前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各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在企业层面上,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利润税等制度也远未统一。

近年来,欧盟为完善单一的内部市场采取了许多措施。2002年上半年,一个最突出的举措就是欧元如期进入流通领域。欧元和本国货币“双币”流通的时间还从原来规定的半年缩短到了两个月,有的国家甚至提前完成了货币的兑换工作。如法国法郎2002年2月17日便已停止使用。6月下旬,笔者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考察时,欧元已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些国家流通中唯一的合法货币。市场非常平静,没有因为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永远地退出历史舞台而发生任何风波。欧元进入流通领域确实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欧元问世反过来又必将促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有的公众说:欧元问世首先是促进了欧洲人对欧洲的认同感。

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外,2002年欧盟还为金融一体化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比如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方便公司在全欧洲范围内融资的议案。该议案建议,只要公司制作一份文件或发行证券说明书,便能够在整个欧盟区进行融资。该文件将为公司的潜在投资者提供详细信息,内容包括公司的管理及筹资方式。人们认为,上述议案是欧盟在2003年协调其15个成员国的法律差异,建立一个单一的证券市场的关键。它应于2002年9月份提交。

如果说,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期欧洲取得的最大成绩,那么一体化作用范围的扩大将是21世纪初欧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目前,中东欧国家都已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的第五轮扩盟可望于2004年完成。目前欧盟正就东扩问题同波兰等国家进行谈判。一般估计,在今后10~15年内,欧盟将会拥有27~28个成员国,其中包括已经提出加盟申请的中东欧和南欧12国在内,土地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有5亿多人口,gdp将超过11万亿美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欧洲的政治版图,但它也将给欧洲一体化带来新的问题。

四、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加强趋势

2002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加强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其中东亚和拉美地区的区域合作进展最为明显。

2002年东亚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过去一直停留在争论阶段,现正在实践中向前推进。2001年11月5~6日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底,"10+1"领导人会议将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有关各方正为此进行着紧张的准备工作。2003年初将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全面启动湄公河流域的开发。现在,有关国家都已同意,开发湄公河不应以牺牲下游国家利益为代价。另一方面,经过十年的准备,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东盟经济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7月23日在墨西哥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的《宣言》强调,该组织成员将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而加强合作。最后,令人注意的是,东亚地区的安全合作目前有新的起色。2002年底召开的"10+1"领导人会议除了讨论地区经济合作外,还将讨论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合作问题。现在看来,加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解决地区内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地区内安全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二者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都是重要的因素。

受世界经济形势等的影响,目前南美国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许多国家都遭受经济衰退的干扰,有些国家经济危机还在深化,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则分别陷于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内战之中。为了摆脱目前遇到的困难,拉美国家正在加快地区合作的步伐。2002年7月26~27日在厄瓜多尔港口城市瓜亚基尔举行了第二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与会领导人共同签署了《瓜亚基尔关于一体化、安全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共识》的声明。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和能源合作在振兴地区经济中的战略作用。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会议为南美地区的一体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贫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从2002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世界贫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目前的特点是,贫困和失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失业问题中,半失业和隐形失业更加凸显。秘鲁国家信息和统计所提供的材料显示,秘鲁目前的失业率为11%,半失业率则高达57.7%,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54%,其中27%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东亚金融危机后,有的亚洲国家的失业人口一直在增加。印尼目前的失业人数已达3800万。此外,还有“至少5000万人是依靠临时做工养家糊口。”(注:翟景升.失业——印尼的沉重话题.经济参考报.2002.08.07.)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方法,印尼日均生活费用不到2美元的人数已经突破50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以上。

2002年,发达国家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美国劳工部10月4日宣布,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5.6%,比8月份的失业率(5.7%)略有下降。但美国几家大企业近日的最新裁员计划,却为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受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动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美国多数公司目前不愿意大规模增加员工。美劳工部的一项调查表明,由于雇主不愿增加新人,失业者的平均失业周期在延长,目前达17.8周,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记录。美国目前约160万名失业者的失业时间超过了半年。美国失业人群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受教育少的低收入人群和少数族裔雇员受经济衰退的打击最严重。最近的统计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白领阶层和白种人的失业问题,这次更为严重。(注:白卫涛.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参考报.2002.10.15)德国联邦劳工局近期公布的报告说,德国东部地区2002年的失业人数将达140万人,2002年将成为德国统一12年来东部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整个德国的失业率5月份为9.7%,6月份为9.8%。日本的情况也令人瞩目。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失业率翻一番的十年,完全失业率从1991年的2.1%上升到2000年的4.7%。到2002年3月31日为止的最新财政年度,日本的完全失业人口已经连续12个月上升,2002年3月份达到397万人,失业率(5.2%)创历史最高纪录。如果加上隐性失业人数,日本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欧盟。贫困

和失业人群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为解决贫困问题增添了新的困难。

六、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今年以来,源自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有进一步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01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做出决定,对被指控为倾销和进行补贴的外国钢铁企业进行全面调查。2002年3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钢材征收额外关税,受到欧盟、日本和俄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

2.美国在欧洲重要港口派驻海关人员以检查输美货物的集装箱。欧盟担心,此举有可能“使欧洲其他港口的对美运输业务受到排挤。”

3.2002年5月,布什签署了一项新农业法,大幅度提高了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决定在今后十年里,美国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1900亿美元,比旧农业法规定的开支增加了80%。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2

2017年已然过去了四分之一个时段,四月份多数工业化国家新财年开始,到了重新审视世界经济的又一个时点。去年岁末我曾说过,2017年世界经济变数在两大经济体,而别的大经济体可以作为“常量”去看。两大经济体即中美,别的大经济体依次为欧盟、日本和中国之外较大的几个新兴经济体。F在来看,中美之外别的大经济体仍然有些“常量”的意境。

各经济体的表现

工业化经济方面,无论欧盟经济还是日本经济,接下去多半仍将延续以往状态,可以称作“旧常态”,表现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其中欧盟经济,英国脱欧将是个持续数年的讨价还价过程,影响不会突然降临,而欧元区几个重要成员选举中的右翼逆袭在过去,原来的不确定性在减弱,负面影响将不会太大。日本安倍政府再折腾,也难以走出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形成的走走停停的怪圈。

而新兴经济体中较大的几个,表现最好的印度,多半将会给表现差强的巴西、俄罗斯等“对冲”掉。国际权威机构最新预期数据,也多半支持了我这个判断。最新占优的预期是,欧盟和日本2017年经济增速将在1%和1.5%左右,而新兴经济体几个块头较大者,印度7%增长依然与巴西、俄罗斯负增长成对照,至于陷入混乱的秘鲁等经济,灾难性收缩还在延续。实际上,中美之外的这些大经济体的表现,或多或少也受中美经济溢出效应影响。

中美经济贡献率高

中美两国对世界经济的引领地位基于两个规模因素,分别为经济规模和贸易投规模。这一点不可置疑。经济规模上,中美是全球仅有的两个“10万亿美元经济”。美国2016年名义GDP18.56万亿美元,中国名义GDP11.3万亿美元,两国名义GDP加总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41.1%。

贸易投资规模上,中美两国也位居世界前两位,早几年是中国外贸的后来居上,近年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突飞猛进。值得注意的是两国对世界市场影响的互补特征。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最终产品进口国,2016年最终消费品进口占其进口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国则是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口国,一半以上的进口属于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故此两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呈结构性互补:美国2.7万亿美元的进口需求足以左右全球最终产品市场。中国的进口虽比美国少,但在国际大宗原材料和能源市场上的影响超强。

最新估计,2016年中美两国合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其中中国贡献率33.2%,美国贡献率接近20%。另据IMF计算,2014到2015年,中美加总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高达82.2%,其中中国51.3%,美国30.9%。时至2017年,中美两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比之两年前只会增加不会降低。故此世界经济,依然要看中美经济。

稳定与风险

大道至简,我以为要以高度简化的方式看中美经济并预期世界经济,盯住两个线索足矣:一个是增长态势及其可持续性。另一个是潜在的风险及其化解前景。

沿着前一个线索看下去,可以认为,两大经济体增长态势都不错,但美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要强于中国。

美国经济企稳的主要标志有二:一个是宏观指标同时向好。四个宏观指标中,首当其冲的经济增长有望提速。美国经济自2009年四季度走出衰退恢复增长以来,到2017年一季度已经持续扩张了93个月,平均增速2.5%,创战后第二个最长扩张期,目前还看不到收缩的迹象,看到的是,随着特朗普减税承诺的兑现推进,正在促成新一轮投资热,经济有望提速。

第二个指标即就业,表现尤其好。不仅失业率持续走低,几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而一度低迷的劳动参与率也开始攀升。在这同时,工资持续小幅增加。

第三个指标即物价,正在朝着预期抬头。2017年头两个月2.5%和2.7%的通胀率,不仅彻底消除了金融危机以来经济界担忧的通缩隐患,而且为美联储加息及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创造了条件。

第四个指标即经常项目,也有了明显改善。经常项目赤字/GDP比重,由一度的5%以上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

看美国经济最关键的是要看其就业。因为就业不仅直接反映着产业运转状况,且直接关乎到大众收入,后者则有两个延展效应,这两个效应合力,就会导致经济的良性循环:一个是财政内在稳定器效应。美国个人所得税占税收的一半以上,大众收入增加直接推动税收增加,政府财政赤字下降。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赤字/GDP比重在2009年高达9.8%,创造了历史记录,但到2015年降至2.5%。2016年虽然有所反弹,但也只有3.2%。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持平。另一个是消费效应,就业稳定,收入稳定增长,刺激着消费者信心,2017年前三个月接连走高。美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表现在刺激性货币政策撤出对宏观经济未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我们知道,这一轮美国经济走出衰退与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增长,主要靠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放刺激了经济复苏,一度担忧的收缩导致经济收缩效应几乎可以忽略。2016年12月以来的两次加息引出的震荡越来越小,这意味着美国经济从刺激性增长到无刺激增长转换的平稳性在强化。

中国经济企稳的标志较为零散,两个值得关注:一个是构成经济增长动力“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那块即投资企稳。开年头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其中一度增速大幅下跌的民间投资增长提速。另一个是关键的先行指数在走强,包括企业利润、制造业与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似乎都在改善。如此等等。但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较差,下行压力很大。经济增长稳定性最大的威胁来自宏观政策的撤出。我们知道,这一轮经济增长以及“新常态”的降临,是紧随美国超宽松推出的强刺激引出的。时下美国货币政策已放弃超宽松而走上紧缩轨道,中国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某种刺激政策依赖症,刺激下政策难以撤出。货币政策略微一紧,立马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难,甚至经济系统的“钱荒”。这是威胁经济稳定的一大隐患。而面对美联储亦步亦趋的紧缩政策回归,我国货币政策将越来越被动。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3

【正文】

增长减速

为了说明发达资本主义的增长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美国在整个“二战”后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最初的20年,美国全部商品和服务生产的平均增长率基本相同。但1980-2000年间的增长率与1950-1970年间的增长率相比,明显放慢。减慢的意义可以从这样的事实看出来:如果1950-1970年的增长率不持续地减退,那么美国经济在2000年将比其实际水平高出大约20%。

这种显著的放慢也是伴随着技术的重大飞跃(所谓“新经济”)和提高了在第三世界的剥削的全球化的扩大而发生的。像计算机、因特网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即使考虑它们对办公室工作和库存管理等的所有影响,也仍未提供资本主义维持较高增长率所必需的重大刺激。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未接近主导了20世纪大部分经济史的以汽车为中心的地面交通体系的发展所带来的长时间的刺激效果。

尽管有停滞趋势,但核心国家的资本确实从近几十年的全球化趋势中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是在第三世界,情形并非如此,这可以从以下三点看出:(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般工业国的增长率普遍下降;(2)富裕国家对初级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刚经历非殖民化的穷国的较大增长作出了贡献;(3)然而,不平等交换和欠发展的进一步恶化等状况很快抓住了这些贫穷国家。它们中的很多采取了由北方鼓励的战略:增加制造业出口(由寻求低工资劳动力的多国公司所促进,并由寻找新的贷款市场的外国银行融资)。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剩余作为利润和债务利息流向富裕国家。不利的贸易条件、相同市场上日益增加的竞争和核心经济体的增长放缓,共同导致了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和增长率的决定性下降,同时很多贫穷国家出现负增长。

因而第三世界国家除少数例外在增长率上遭受了20年的严重下降,而且很多国家降到零以下。现在,随着一个新时期的全球增长减慢,它们的状况已从严重发展到严峻了,这可以以阿根廷的深重经济危机和最大的外债拖欠为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2000年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写到,使金融不稳特别是威胁欠发达国家的潜在问题还没有消失,1995年墨西哥和1997-1998年亚洲的金融/外债危机很可能是三幕剧的前两幕。2001-2002年围绕阿根廷比索的灾难很清楚地代表了第三幕的开始,——但是该剧的剩下部分如何展开,我们仍不得而知。

资本过剩的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下半期,很多经济学家指出,商业周期已成为过去的事物。“信息时代”的“新经济”如此有效,以致资本家在对当前和未来状况有更确定的了解的情况下,将作出更理性的决定。然而,卡尔·马克思的洞见,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障碍是资本本身”仍然是真理。经济增长减慢的最通常的原因之一是,投资率趋向于超过最后需求的增长。在经济上升期中,为了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增加市场份额所需要的产出的快速增长导致创造出过剩的生产能力(闲置的工厂和设备)。当需求的增长不能达到设计规划时,公司会出现大量未使用的生产能力和未售出的存货。于是进一步的投资被抑止了,因为面对相当多的过剩生产能力,公司不愿意投资——这有时被称为“资本过剩”。

应当清楚的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问题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因为资本不断地面对这一事实:投资的主要障碍是投资本身。尽管投资可能很有用,但是它被它的最后产品市场的最终饱和所限制。每一个大公司在竞争的持续推动下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斗争,最终使投资的有用贡献转化成为其反面。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剩资本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任何一次经济减速中都发挥了特殊的突出作用。寻求保护它们利润空间的大企业往往通过减少其生产能力的使用而不是减价(主流经济理论引导人们如此期望)来保护它们的利润空间。

制造业生产能力的使用最高点在1964-1975年的10年间,而最低点在1975-1984年间。初步的数据显示,自1983年以来,2001年是生产能力年平均使用水平最低的(过剩资本水平最高的)。

像上面所指出的,由于公司极不愿意在面对相当数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和存货时投资,增长减速是自我强化的。这种情形今天在高科技中,特别是在电信领域特别明显。

生产力万应灵丹

面对增长减速,经济学家经常转向以提高生产力作为万应灵丹。生产一般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动机,因为它被期待着能作为内在机制运行以推动这一体系的自我扩张。它被设想成这样运行:(1)技术的提升和/或劳动密集程度的提高产生不断增长的劳动生产率;(2)相应的资本剩余的增加被用来降低价格和/或提高工资;(3)其中任一种方式将导致需求增长;(4)需求的增长又成为资本扩大生产的刺激力量。

在1980-2000年间真实发生的事情和这种教条根本不同。从1980年开始价格没有下降,也没有出现可能支持需求的有意义增长的工资增长。植根于实际工资停滞的每小时产出和每小时实际工资之间的鸿沟意味着,从1980年开始从生产力增长中获得的几乎全部好处被资本作为剩余价值剥夺了。制造业部门既没有降低价格,也没有提高工资,以跟上每个工人产出的增长。这(和新的工厂工作的缺乏一起)不能为产出的增长提供有效需求。相反,就业持续地在服务部门扩大,而服务业中的很大部分工作工资极低或者是非全日制的。

日益攀升的债务

债务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通常的、必然的组成部分。它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推进对外贸易,为季节性产业提供运行资金,补充对私人企业的投资,而且当然也通过国债的方式帮助在税收和支出之间达到平衡。债务也能刺激经济。例如,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积蓄购买新房、汽车或居室家具。当以信用卡购买时,没有房产抵押、信用卡贷款就不能发生的经济活动发生了。当资本家贷款建立一座新厂或一个零售店,或一家医院贷款建设一栋新病房楼时,经济最初由建筑中的工作岗位的创造所刺激,后来由新机构中的人员充实和供给所刺激。

债务作用的重大变化发生在1980-2000年间,正是在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决定性地减速了。从1945年到1980年,全部未偿还债务在GDP中所占比例一直相当稳定。主要和“二战”开支联系的政府债务下降,但相应的别的债务,如公司的、消费者的和金融机构的债务却增长了。甚至在1980年以前,经济相对较快的增长越来越大地依赖私人债务的作用。这种债务刺激消费者购买并推动建立生产能力。但是在1980年之后,未偿还的私人债务的增长以更快的速度飙升。也就是说,它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到2000年,未偿还私人债务总额是GDP的2.15倍,而全部债务(私人加上政府)达到GDP的3倍。生产性经济现在全部地依赖于如山的债务,这种依靠债务而维持的经济生命需要越来越多的债务。

而且金融部门持有总债务的越来越大部分。这里我们又一次将1980年看作经济变化的一个关键点。从1945年到1980年,金融债务占GDP的百分比增加了20%。在以后的20年中,它上升了70%。单单金融部门的未偿还债务总额现在几乎占GDP的90%,并且占非政府未偿还债务总额的35%。

到衰退阶段消费部门债务仍在增长,这是这次衰退迄今为止表现得相对温和的主要原因。尽管十多年来实际工资没有增长、失业率在增加,工人仍力图维持开销。然而要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被突然打断是不可能的。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家庭债务第一次高于家庭可支配收入。

资本主义

如上所述,服务部门是投资和就业的重大领域之一。另一出路是投机,实际上,这只是的另一个说法。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部门不再局限于生产、雇佣和投资的需要的范围之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它已变成一个不断增长的自主挣钱形式,这在衍生市场尤其明显。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从另一种金融工具衍生出价值。例如,一种金融期货就是在未来某一时刻购买某种其他金融工具比如股票或债券的协定。衍生工具倾向于放大收益和损失。如果一种衍生工具所基于的利率或股价上升了,通过衍生工具获取的利益将飙升。另一方面,如果它所基于的金融资产下降了,那么衍生工具的价值可能骤然跌落。金融价值升降的速度增加了个体参与者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整个金融部门和整个经济的风险。

最近安然公司的破产凸显出衍生市场已变得多么大。圣地亚哥法学院教授弗兰克·帕特诺伊(Frank.Partnoy)说:“不规范的场外交易衍生市场,在20年(有些情形甚至10年)前并不存在,现在却构成了总衍生市场的90%,成兆的美元每天在冒险……安然在1985年创立时仅仅是一个能源公司,但是最后它成为一个胀破肚子的场外衍生交易企业。仅在2000年,它的与场外衍生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上升了5倍多。”

美国公司包括金融机构债务的大规模扩大显然是和这种广泛而日益增长的投机活动相关联的。安然只是这种情形的一个放大的例子。结果是,如果作为基础的经济变衰,或推迟结算日子到来的金融工具新形式没有经常地引进,那么金融结构就越来越摇摇欲坠,越来越易于酿成灾难。

无人知晓这将导向哪种结果。最好的情形是,债务堆积和债务结构日益增加的不稳定性将限制经济从周期性的下滑中摆脱出来。最坏的情形是,一个严重的金融崩溃可能进一步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生产能力过剩和金融不稳定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几乎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经济学家》杂志2001年8月25日载文说,“这一次全球衰退”和前半个世纪的衰退有如下方面的不同:“和以前衰退不同,这次衰退面更广。例如,1991年‘世界衰退中,美国经济下降,但是日本、德国和新兴的东亚继续繁荣,从而缓和了世界需求的不足。到今天这次衰退还不深,但是它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多国家同步发生的衰退。这中间有很大的风险。近些年,通过贸易和投资,经济越来越连为一体……由于美国和日本投资崩溃,这些国家大幅削减从东亚的进口。但是东亚国家脆弱得多的需求导致它们相应地削减不仅从美日而且从欧洲的进口。一个更长时期的美国(和全球)衰退的可能性因此大大地增加了。”

处于体系边缘的穷国在世界经济的普遍危机中受到的伤害将最严重。如前所示,不发达国家在过去20多年中人均经济增长率停滞了(除极少几个例外),这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经济问题。

展望“”版权所有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4

1.科技革命空前高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科技的发展,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趋向于科技领域。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曾发生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二战后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技术、合成材料的发明、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从40年代末开始,60年代不断高涨,80年代初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这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两次的是它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影响更大,是世界性的全方位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引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阶级结构以及物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就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而言,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2.世界政治显着进步。二次大战后,政治民主化成为一股潮流,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政治民主化首先表现在国际关系方面。战后,一大批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政治上取得独立,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新独立国家逐渐形成第三世界,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这和战前的强权政治、殖民主义相比,显然是一个大的进步。战后,世界各国国内的政治民主化也不断向前推进。经济与政治不能分割,不同类型的国家在进行经济改革时,都涉及政治民主化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民主化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也吸取沉痛的历史教训,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许多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后,也进行了民主改革,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当然,当今世界仍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军人干政等现象,政治民主化将是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

3.思想文化异彩纷呈。战后世界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同时也表现在思想文化层面。思想文化的发展既折射出当代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它本身也是现代世界文明不断前进的组成部分。战后世界文化高度发展,各种思潮、不同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相互竞争,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此外,新科技革命创造了更高的社会文明,人们可以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介物中得到各种文化信息。据统计,从1945年到80年代末,全世界平均每年发表科学论文500万篇,平均每天约1.4万篇。70年代以来,世界每年出版图书50万种,平均每分钟就有1本新书出版。当代世界思想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最普遍的人类观念到具体的社会发展理论,从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理念到各类学术思潮,从文学艺术到宗教,不同类型的思想文化交融碰撞,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既统一于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又展示出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多样性的统一是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4.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是指关系全人类利益、涉及全球范围、对整个国际社会都构成威胁的消极事态,它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此概念由罗马俱乐部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提出,罗马俱乐部将全球问题又称作“人类困境研究”,专指那些可能导致现在和未来“人类困境”的若干重大问题。全球问题的特点是全球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牵制相互影响,例如人长、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等。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增长的极限》,使全球问题日益引起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强烈关注。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只靠个别国家或组织,只有世界各国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靠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娃认为,全球问题具有如下性质:具有真正的全球的、全世界的性质,涉及一切民族、所有国家及国家集团的切身利益;具有对全人类的威胁性,如果不能求得解决,或将导致文明的毁灭,或将引起人类生活条件的退化、生产力的倒退;具有紧迫性,要求解决,不得延误;具有协作性,要求所有国家、民族、全世界共同努力、协同解决。

二、世界当代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将世界当代史只当作国别史、国际关系史,还应注意科技、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及影响。受苏联教学观念和我国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我国高校对于世界当代史教学长期只注重国别史、国际关系史,教学内容侧重于:美国、苏联、西欧、日本等国战后的发展演变;美苏冷战的形成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第三世界的发展进程。这样,就把世界当代史变成了国别史加国际关系史的综合。由于世界当代史时期发生的事件与现实密切相关,很多内容就是当前世界发展的现实,因而不少学者甚至认为世界当代史不是一门学科,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范畴。这种看法也影响了世界当代史的教学。实际上,世界当代史与国际政治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对此,彭树智先生指出:“国际政治学着重研究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现状,比较直接地为国家现行的对外政策服务……历史学(包括当代世界史)是通过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帮助人们理解过去和现在,并预测未来。当代世界史与国际政治学不同之处在于从历史基本规律方面提供论据,而不是直接从理论上提供论据;在于较强的教育性,而不是强烈的资政性;在于求系统、深入的探讨,而不是及时性、敏锐性。”世界当代史除了讲授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战后发展演变外,不能忽视战后世界科技、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及影响。

战后科技革命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内容、新特点,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当前,重大科技发明、科技发现不断涌现,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战后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也不断加深;战后各种

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层出不穷,指导了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战后思想文化也出现许多新潮流、新变化,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对于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思想文化的繁荣,学生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和切身体会。笔者在授课时,除了用专门的章节介绍战后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在讲述有关国家时,也注意阐述相关国家科技、思想文化的概况及影响,如美国、苏联、西欧、日本的科技政策,西方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新流派等。而各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概况更是授课时的重要内容,如苏联的经济恢复、美国的经济调整、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改革、“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等等。 2.不能将世界当代史当作各地区、国家、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应从宏观视角进行整体分析。二战结束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史学家开始以全球眼光来反观人类社会的进程,形成了以整个人类或全球为研究视角的“全球史观”。“全球史观”由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首倡,是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种观点提倡在世界历史的研究中,要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平等地考察世界上每个民族和各个文明的历史,同时要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从全球宏观和联系的角度进行考察。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说的:“世界历史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研究世界历史所形成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所形成的观点。”但当前我国世界当代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体系总体上仍较为陈旧。

世界当代史的教学,主要仍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大体系、三种力量、各个地区和国别的发展演变,而从全球角度来考察和论述当代世界显得相当薄弱,对于全球性问题涉及很少。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变和世界当代史教学的现状,使得用全球史观与整体史观建构教学体系成为世界当代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全球史观与整体史观指导世界当代史教学,首先必须抛弃“欧美中心论”,把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国家的历史放在平等地位,置于全球和世界整体视角之下。因此,在世界当代史教学中,我们一方面不能否认欧美发达国家在战后世界历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但更要看到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变化及其在世界事务中所起的作用。其次,要从整体史学思想出发,不能仅讲述纵向的时间演变,还要考虑横向的联系,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比较,重视世界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冷战后世界的一体化与多样化;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的作用等。第三,要重视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及影响,并从全球视角阐明世界各国共同合作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世界当代史教学中,除了关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传统内容外,对当前影响人类生活甚至生存的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环境灾难等全球性问题应予以重视,并从全球视角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分析了科学发展所造成的全球性问题:生态不平衡、环境污染、人炸、城市化问题,大规模的移民而产生的混乱和紧张局势。他特别强调这是“全球的责任”,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必须要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感。3.不能将世界当代史只当作外国当代史,还应注意当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历史专业中中国史与世界史教学处于较严重的分立状态。中国史教学较少提及世界史内容,世界史教学也较少联系中国史知识,历史学教育因此很难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缺乏对中外历史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理解。要改变这一状况,从事世界史教学的教师应注意从世界史视角对中国史问题进行解读。世界史教学应努力向学生阐明中国史与世界史一体及互动的观念,即中国史是世界的中国史,世界史是中国的世界史。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世界当代史的重要内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中国的诞生使美国在远东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二战后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

中国的成长壮大,促使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改变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中国的成长壮大,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也进一步加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力不断提升,当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因此,讲授世界当代史,不能对中国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影响视而不见。笔者认为,在世界当代史教学中,至少应在以下方面讲述中国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诞生对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改变;新中国成长促使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对第三世界权益的支持与维护;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参与。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5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内涵、原因及影响

1.内涵:一般而言,所谓“极”即力量中心,是一个综合国力的概念,它包括:(1)经济上在世界中占有一定比重,且具有较重大影响。(2)政治和外交上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和号召力。(3)军事上有较强实力(包括核力量)并在关键时候能使用。(4)有较大的国土面积,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一定数量的人口和较强的科技力量。(5)有较为独特的文化感召力,较高的国民文化素质。

2.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3.影响:(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2)它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共同的威胁――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关系趋于缓和。(3)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4)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的标志

1.力量对比格局的变化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冷战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且它们都和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动有关系。

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的瞩目;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近期面临欧债危机的困扰);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趋势,经济得到强劲发展。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看,这三种变化所起的作用是矛盾的:前两种变化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它们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后一种变化则加强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但这三种变化自从1999年以来都没有发生根本性和逆转性的变化。

从发达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情况来看,目前以及今后几年,美国的经济力量非欧、日所能比,但美、欧、日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将缩小,欧洲经济一体化进展给欧洲带来的整合力将逐渐发挥出来(虽然现在碰到些困难)。这些决定了美、欧、日之间经济力量的不平衡性并不像它们之间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势头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的―个重要特点:多极化的发展并不仅仅限于在发达国家之间。甚至并不仅仅限于大国之间。冷战后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在一个长时期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这使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能够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虽有新的表现,但它未能改变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二次大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和地区战争以及伴之而来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定,主要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发展中国家为战场的,这是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未能得到应有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世界虽然仍不太平,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总体局势趋于缓和。这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总量的规模已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对中国发展的评价或者过于夸张,或者失之贬抑,都不符合实际情况。除中国外,东亚经济目前正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时期。东欧和拉美则处于经济振兴前的准备阶段。现在的情况是,美国经济总体在发展(近几年持续低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在发展。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即使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也难以维持一枝独秀的局面。21世纪世界经济是全球化、多元化、多样化趋势将同时发展,无论亚洲、欧洲还是美洲,发展都还不平衡,但都不可能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21世纪既不是亚洲的世纪,也不是美国的世纪,而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共处、合作与竞争的多极化世纪。

2.反对单极世界的呼声日趋高涨

除了客观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层面的原因外,世界多极化涉及的另一方面原因则和世界各国政府、人民和社会团体为反对单极世界和霸权主义以及强权政治进行的斗争,同它们为争取多极世界所进行的努力,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利用世界力量失衡到处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科索沃战争以来,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表现得更为露骨,引起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警觉。一个由美国独霸的世界,不可能是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美国独霸世界的战略是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相违背的,从而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反对。例如俄罗斯在科索沃战争后表示,决不能允许美国人独断专行,必须要建立一个多极化世界。德国前总理科尔则在科索沃战争结束后表示,世界将继续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时代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他认为,亚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说明了这―点,并且,―个国家发号施令,另一些国家服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目前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往往既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也有对抗美国霸权主义扩张的意图。比如中美洲经济合作委员会、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都把美国排除在外。南方共同市场更有针对美国的因素。1999年8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领导人提出:中亚五国合作已成为地区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我们必须共同致力于多极化。世界各国致力于建设―个多极世界的努力,对于美国实现单极世界的图谋无疑起了阻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的世界将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将取决于上述两种战略、两种图谋的斗争与较量。

三、未来世界格局是不可抗拒的多极化

多极化趋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未来世界格局不可抗拒的多极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1.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和平与发展仍将是世界的两大主题

在不发生世界战争和世界形势趋缓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集中力量于本国的经济建设。20世纪90年代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今后本国经济的起飞创造了充足的条件。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均收人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的新兴工业经济国家和地区将步入发达国家行列;那时将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称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赶超发达国家的世纪。

2.美国构筑的单极世界并未超越多极化的主导趋势

美国因缺乏公认的合法性而成不了世界警察,因缺乏偿债能力而成不了世界银行家,因自身不清白而成不了全球道德家。全球政治注定会变得与一国独掌霸权的状况越来越不相协调。以美国为例,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美国与西方大国及其他重要力量的差距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继续缩小。军事上,美国面临严峻挑战,难以唯我独尊。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及其他先进武器足以构成对美国的致命威胁。而且,美国即使控制北约,也不可能高居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之上。如在欧洲事务上,美国长期进行多方干预,但迄今尚不能排斥欧盟和其他泛欧性组织,欧盟同美国经济上的激烈竞争长期存在,政治上也显示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在全球事务上,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尽管美国在一意孤行地谋求建立以其为霸主的单极世界,但事实是世界格局的单极化不能超越多极化的主导趋势。

3.大国关系调整,促进多极化发展趋势

中国、俄国与美国等大国关系进入相对稳定和良性互动为主的新阶段。俄美元首间的会晤和互访,确立了俄美新型战略关系,翻开了俄美关系的新一页。俄罗斯同北约的关系也得到提升,正式将19+1机制提升为20机制,这就意味着双方进入了新型合作关系的新阶段。中美之间也定期进行元首互访,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上加强了磋商与合作,对维护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两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也进行了实质性和卓有成效的合作,美国第一次将东突定为恐怖组织,并采取措施切断其在美国的财源,推动中美建设关系向前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进入成熟、稳定的新阶段。同时,中国与欧盟、日本的关系也取得显著进展。

欧美关系逆向演变,裂痕也时有显现。2002年欧美矛盾全面爆发和激化,欧盟反对美国退出反导条例,并认为这将严重冲击世界安全体系,打乱世界战略力量平衡,从根本上损害欧洲的安全利益。欧盟还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独立防务能力,加速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为最终实现欧洲安全创造条件。在世界政治格局问题上,欧盟主张世界走向多极化并认为这是实现世界力量结构平衡与稳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础,反对美国推行单极独霸战略。在对待一些第三世界问题上,欧盟不认同美国对其所谓的无赖国家、邪恶轴心进行制裁、封锁、打击以至动武的霸道做法,甚至反美国之道而行之,同其中的大多数国家发展关系、开展合作。这些表明,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抵制与牵制美国单边主义的主要力量之一。总之,大国关系的进展从根本上说是反映和适应了大国利益交汇增多和相互依存加深的客观现实与需要,其结果之一必将是促进多极化发展趋势。

4.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将加速政治多极化进程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6

去年9月,雷曼兄弟银行,由此掀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华尔街,也让整个世界笼罩在金融危机阴霾之下。一年过去,经济复苏的萌芽初现,各国股市也似乎苦尽甘来。

这会是通向经济复苏坦途的开始,还是新风暴来临的短暂黎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及以后危机时代金融格局重建为主题的匹兹堡G20到来之际,《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按照他们的判断以及一些权威机构和人士的报告,做出如下的猜想。

悬疑之一:世界是否已走出危机

答案:是的,尽管根基并不稳固。

该怎么形容这次危机?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口吻,这是“前所未有的”危机;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话说,这是“百年一遇”的挑战;而《纽约时报》的报道,则将其定为“大衰退”。

尽管措辞有异,但各界普遍有一点共识:这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一年过去了,世界走出危机了吗?

政治家们出言谨慎,一些经济学家则警告挑战,但从当前的经济走势看,最严峻的挑战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应该已经走出危机。

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在发给本刊记者的最新报告中认为:世界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尽管能否可持续存在疑问。

看世界经济,最主要的观察点,一是美国经济,二是中国经济。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用布兰查德的话说,“美国不仅是危机的源头,也在世界经济复苏中扮演中心角色。”

对美国经济走势,最具权威的无疑是美联储的报告。在8月中旬的决策例会上,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下滑已经终止,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变小。可作为例证的是,消费开支正处于趋稳进程中,一些地区的住房市场状况则稳中有升。美联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经济衰退正在结束。

这一结论是在8月份做出的,而随后公布的诸如住房市场、工厂订货等一系列新数据更印证了美联储的乐观。另外,按照美联储的判断,美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恢复增长。因此,如果美联储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就完全可以说,美国经济衰退目前已经结束。

从中国来看,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9%。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就对本刊记者说: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已经开始恢复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带领全球经济复苏”。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也对记者说,在当前各大经济体中,中国经济已率先复苏,而且,与以往经济复苏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正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火车头。

但即便真走出危机,也并不意味着坦途的来临。以美国经济为例,美联储就警告,至少在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力度疲软。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穆迪经济学家网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对本刊记者表示,按照他的判断,美国经济的复苏是缓慢的,一方面是美国住房市场和汽车市场仍旧疲软,二是金融体系的困难限制了贷款。

但到2011年,由于这些不利因素开始消失,而且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改善促进了美国出口,美国经济将会出现快速增长。或许,到那时,人们才可以放心地说,世界经济已彻底从危机中走出。

悬疑之二:危机还会爆发吗

答案:肯定会的,这是规律。

危机让世界痛定思痛,G20在匹兹堡召开的第三次国际金融峰会,就应对危机的举措进行了商讨。按照外界的普遍的看法,国际金融体系必须进行深刻改革,以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但危机就不会再发生吗?

可能性似乎很低。在伯格斯滕看来,当前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复苏可持续性的问题,处理不慎,世界经济都将面临“第二次衰退”,即有陷入“W”型走势的可能。

他说:“因此,当前一个微妙的问题是,能否从政府刺激经济的经济复苏转变成由私人需求和投资推动的可持续性增长,我认为这将是未来一年的重要事件。如果这一问题能处理好,复苏将会继续;如果没有处理好,我们可能将面临第二次经济下滑,再度面临衰退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莱尼就认为,现在美国经济就处于反弹的顶点,但一条腿却又已然滑了下去,换言之,美国经济已经出现“W”型的征兆。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经济复苏就是一个巨大的“W”型。当前危机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重复“W”型走势也未尝没有可能性。

按照“格老”格林斯潘的看法,金融危机仍将会重演,只是和上次不大一样。

为什么?“因为它们(金融危机)各种各样,但都有一个基本的根源,”他在不久前一次谈话中说,“那就是人类的本性,当人们处于长期的繁荣之中时,我们自然会认为繁荣会继续下去。”

以这次危机为例,根源是美国楼市泡沫,而房地产泡沫则是美国人过于贪婪,击鼓传花般购买了力所不及的住房。最后,房地产泡沫破裂,美国乃至世界陷入危机。

危机总会隔一段时间发生,这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但正所谓“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至少在短时间内,至少在美国,新的金融危机将可能不会再由房地产泡沫引起。

但在其他地区,情况会怎么样呢?在中国,房市正热火朝天,并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动力。但这会不会成为危机的源头?

曾多次被邀进白宫会商经济的赞迪对本刊记者表示,一些国家或许应该警惕市场的房价走势,具体到中国,房价增长是正常的,但过快增长就可能是危机的隐患。“正当的房价增长幅度应该和居民收入幅度相一致。假如房价增长复苏快于居民收入,那么房价将变得无法承受。”他说。

他强调:“在美国,房价的正当增幅大约一年在4%左右,在中国,房价增幅可能要快一点,但也只能是仅仅快一点而已。”

悬疑之三:主要国家经济转型会成功吗

答案:难说,存在着种种阻力。

尽管仍有争议,但相当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当前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存在失衡。

而世界经济要可持续地复苏,就必须解决当前失衡的问题。按照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的话说,必须实现“精确的平衡”,各国都需在内需和出口方面进行调整。

最关键的两个国家依然是美国和中国。对美国来说,由于个人消费出现下降,而消费是美国经济推动的主动力,作为一个替代措施,美国必须努力增加出口。

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来说,美国内需下滑,出口美国商品将势必会下降,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扩大内需。

布兰查德就指出,中国的出口驱动模式非常成功,但从长远来看,中国要降低储蓄、增强内需,就必须建立更有效的社会安全网、便利居民获得信贷的渠道,同时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在不久前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就转型问题达成共识:美国将采取措施增加储蓄占GDP的比重,美国政府将鼓励家庭储蓄;中方则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在伯格斯滕看来,转型其实已经开始,中国正是由于采取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向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这是朝正确方向迈进。访美的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也指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取得7.9%的增长,就是转型成功的结果。

但转型会一帆风顺吗?真难说。

不错,美国人现在开始压缩消费了,但这更多是出于危机下的谨慎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压缩了消费开支。这其实跟经济学中的通胀预期类似,在通胀高涨的时候,人们通胀预期更高,由此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一旦情况出现转折,事态就会迅速好转。美国人可能也会恢复以往的消费习惯,这就跟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人照样喜欢油耗高、动力足的美国车一样。

悬疑之四:美国真的垮了吗

答案:远没有,外界的臆想罢了。

在世界经济论坛日前的全球竞争力最新排名中,美国第一次丧失了全球竞争力排名头名宝座,瑞士跃居第一。相形之下,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排名则有所上升。

美国排名下滑,自然是拜金融危机所赐。而随着危机占据媒体的版面,任何有关美国经济的负面消息都被放大,以至于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国经济现在一塌糊涂。

美国经济垮了吗?

远远没有。许多实地来访的国内官员就感叹:来之前听到美国的新闻,觉得美国经济一团糟,但到这里一看,餐馆依然顾客盈门,商场到处是人潮涌动,美国经济依然有序进行,此前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经济体,美国经济的抗冲击能力以及发展潜力,要大大强于其他发达国家。这从最近国际货币组织的经济数据,就可见端倪。

从经济增长率来看,按照IMF最新的报告,美国经济今年将出现增长,增幅为0.2%,明年则为0.8%,大大高于欧元区的-0.6%和0.1%。

而且,美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按照IMF的数据,美国目前GDP比8年前增长了约19%,这一比例要大大高于同期法国的14%、日本的13%、意大利和德国的8%。

从人均GDP来看,按照世行的数据,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美国人均GDP达到4.2万美元,比英国高约1/3,比德国高37%,比日本高约38%。当然,如果按照汇率计算,这种差距要相对较小;但购买力平价间的巨大差距,显示美国人均生活水平“风景这边独好”。

美国经济的弹性表现,与美国的经济结构密不可分。美国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和弹性仍高于欧盟和日本,在投资方面,其他发达国家更不能望美国项背。世行数据就显示,2005年美国人均投资额达到8018美元,大大高于德国的4963美元和英国的4937美元。可以说,金融危机虽侵蚀了美国基本面,但并未对美国经济基础构成全面破坏性影响。

而且,美国政府着眼长远,采取了一系列可能影响深远的政策,用奥巴马的话说,美国正在打造“岩上之屋”。“岩上之屋”一词,出自奥巴马今年4月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的一次演讲。在这次精心准备的演讲中,奥巴马引述《圣经》中的比喻说,建在沙上的房子会倒掉,建在岩石上的房屋依然屹立。

按照奥巴马的解释,美国经济就好比一个着火的房屋,要重振美国经济,就必须尽快扑灭火苗,同时替换美国经济的基础,以此打造一个“岩上之屋”。也就是说,美国必须全面改革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增强美国的综合竞争力。

这从美国在医疗改革、金融监管、新能源等领域的一系列积极改革就可看出。以新能源为例,作为一项酝酿良久的政策,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能源和经济领域,还涵盖美国外交、政治、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

通过所谓的“绿色新政”,美国将能掌握世界尖端科技的制高点,确保美国的世界经济领先者的角色。

如果认为当前危机已经使美国一蹶不振,那纯属外界的臆想。即使在金融领域,华尔街依然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虽然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遭受重创,虽然中国的工行、农行、中行现在已包揽了世界市值最大银行前三位,但谁又能说它们是世界最强的银行?

悬疑之五:谁是最大赢家

答案:中国存在机会,但未必是最大赢家。

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也暴露出当前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改革不合理的经济金融秩序,创建适应21世纪的新体制,形成应对危机的合力,成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识。

新的秩序重整,总有失利者和受益者,谁是最大的赢家?从国家层面讲,似乎是新兴经济体。

比如,在以往,决定世界经济问题的,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7国集团、8国集团;但现在,被冠以“国际金融峰会”的参加者,则是涵盖主要新兴经济体的20国集团。由新兴经济体参与决定世界问题,这是破天荒头一遭。

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四国”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外界普遍认为,现在是“金砖四国”整体性崛起的时代。

在这四国中,中国则是最主要的成员。中国拥有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外贸顺差世界第一,更关键的是中国经济仍保持着较快增长。中国自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目标。

但中国真的是最大赢家吗?

对中国来说,这当然是机会。伯格斯滕就表示,中国是一个如此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自然也是一个崛起的金融大国,并在世界金融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很自然的。而且,随着美国模式被否定,也为其他模式、想法和制度安排,提供了机会。

有一得,则必有一失。对中国来说,新体系也意味着更多的约束,这从最近的“中国责任论”、“中国救世论”抬头就可见一斑。所谓责任,其实更多时必然涉及中国的钱袋子,如何既能确保中国利益,又能对国际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对中国的考验。

而且,新秩序的过程也将是艰难的。以IMF份额改革为例,尽管欧盟也认识到其目前的高份额已不合时宜,必须提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性,但削减其手中权力,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改革也将漫漫长远,其间不乏激烈和斗争,这既需要硬实力的较量,也不乏软实力和巧实力的博弈。

因此,在伯格斯滕看来,中国不一定会从金融危机中得利。

当然,区分出输家还是赢家,还带有博弈的味道。对整个世界经济来说,更多的是需要同舟共济。以美中关系为例,美国经济衰退,直接导致了中国出口的下滑;而中国内需的拓展,转而又会带动美国经济的复苏。

这是一个共赢的世界,尤其是对各个大国来说,你死我活的斗争只能是两败俱伤,加强合作则意味着互利共赢。当然,大方向如此,不排除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存在倒退,这从美国最近一系列针对中国产品的保护主义措施,就可见一斑。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7

林毅夫有一个完整的人生路线图,他一步一个脚印,开拓着自己的梦想之旅。 在此之所以用“完整”来注释,而非完美, 因为林毅夫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卸任前的拜访

2012年5月16日,世界银行为自己65年来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世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圆满完成四年任期的工作,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以及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经济学家,由衷地表达了他们对林毅夫的钦佩和留恋:他给世行留下了崭新的理念、视角和挑战。他呈现在世界舞台上的领袖魅力及对世行的贡献将超越时空,永远记录在世行史册之中。

面对数百位顶级经济学界同仁, 林毅夫这样讲述道:“50年代我出生在台湾一个非常贫寒的家庭,但是,在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帮助和厚爱下,我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努力奋发,曾梦想有一天,让自己的家人脱离贫穷,过上富足的生活; 后来我的梦想是一个大中国,我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来到世行,这里的舞台, 让我的梦想又成为世界之梦,我要帮助穷人,要传播希望, 要改变世界。”

2008年5月记者在北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所在地——朗润园的办公室里,与林教授面对面,做了他世行任职前夕的采访。 2012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所在地、林教授世行办公室,再次完成了他世行辞行前的又一次采访。

世行任职四年来,林教授走访了世界60多个国家, 做了数百场演讲、报告。他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的总结和预见,有许多独到之处,大量信息和全文,在网络上都有刊载或者转载。所以关于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课题,并非是本刊记者此次采访的重点。记者竭诚希望拉开林毅夫教授世行背后的大幕,呈现出是什么炼就了林教授这样一位令世界经济学界“震撼”的奇人? 四年世行任期里,林毅夫给世行又带来了什么新的内容与突破?

公众视线之外的林毅夫

北大师生都习惯以“林老师”来称呼林毅夫, 而世行的同仁们已经习惯以他的英文名字 “Justin” 称呼他。 去世行之前,他为自己在华盛顿即将需要安置的家,提出过三点要求:“每天上班路途,不得超过15分钟; 环境要安静; 需要自己能支付得起。”

去世行采访之前,记者向世行办公室索取了林教授的美国住址, 希望自己到林教授在华盛顿的家周围走一走。 从地图上看,办公室与他居住地,绝对距离3英里左右,他的住所为两层的townhouse,坐落在华盛顿边上的乔治城,这里是美国著名乔治城大学所在地,林教授住所不远的地方有一片丛林,是一个闹中取静、鸟语花香、能“闻”到空气的世外桃源。

世行员工正常工作时间为早晨9点到下午6点,而林教授的工作时间,基本在早晨8点到晚上8点区间,即使晚上回到家中,他还要继续完成白天未完成的工作,或者继续他的研究整理。 记者当时给林毅夫教授发出采访邀请邮件是在下午五点多,出乎意料,当晚七点半就收到了林教授的确认回复。

林教授在世行工作的四年里, 大概有40%的时间行走在世界各地。 世行成员国一共188个国家,四年里,他走访了60多个国家。一年四季旅行的人都知晓,人到中年后,倒时差异常痛苦,难道林教授不倒时差吗? 他说:“时差永远都在调整,因为时间永远在变化。”

别人百忙,林教授则要千忙,他的工作量绝对超负荷,尽管他展示给大家的总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一面。 正如世行人力发展网络首席经济学家Ariel Fiszbein所说:“Justin在世行任职的四年里,永远在拼命工作着,他是世行惟一一位没有休过假的人。然而,每一次与他重逢,他精神抖擞的风貌,总会给人们留下错觉:Justin一定从哪个海边刚刚度假回来啦!”当然,林教授有他解除疲劳的秘密,他买了两把电动按摩椅: 一把放在了世行的办公室,供大家享用;另外一把放在家中客厅。

林教授的夫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博士,但她却默默守候在林毅夫身后,理解、支持并陪伴着他。 虽然林教授长年奔波在外,但是,只要他在家,总持之以恒要为夫人献上自己的一丝温情:为夫人端上一杯自己亲手酿制的咖啡。 当然,偶尔,他也会陪夫人去看电影, 这不,刚刚还看了新上映的《复仇者联盟》, 同事问他“电影好看吗?”他却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好像什么也没有记住,因为自己坐在电影院里睡着了。”

当初,林教授是手提两只行李箱抵达华盛顿的。有趣的是,添置的家什里,西方风格的家什为中国制造,而一些中国传统的家什,却由西方国家制造。许多在美国购置的用品,已经无法一一带回中国了,但是,林教授世行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千本书籍,他一定会打包带回北大。一个不追求物质的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一生积累的学识,而这些著作也可谓世行四年赐予林教授的永恒留念吧。

给世行的换位“新”视角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应该是一位国际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要为政策制订以及决策者提供建议。 高级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主要负责和把握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一,有关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二,跟踪分析世界经济变动,提供前景预测;三,收集提供有关发展的数据统计。林教授所主管的部门里有250 位学者,此部门简称为 DEC,其中80多位是高级经济学家。如果把他们研究经历的年限叠加起来,会超过1000 年。作为首席经济学家,林教授个人绝对不代表任何一个特定国家的自身利益,他最重要之使命,就是和世行经济学家一起站在全球的视角,就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经济问题,进行知识上的交流,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世行欢送会上,世行行长佐利克再一次讲述了当初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候选人中,为何选择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一直由欧美世界轮流掌管, 当世界进入新的经济变迁的大时代, 佐利克行长认为应该在世行65年的历史里,起用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 而这位经济学家一定要在世界经济学界有很高的名望和作为。在众多的候选人里,佐利克对林毅夫的背景情有独钟。林毅夫七十年代在台湾拿了MBA学位,然后来到北京大学获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硕士学位,最后又进入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博士学位。

20 世纪下半叶经济学领域的所有重大进展,几乎都与芝加哥学派有关,这里出产了9 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公认为“经济学的麦加”。佐利克行长深知,林毅夫的导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教授,特别重视观察真实世界,继而找寻它背后道理的经济学家。除了林毅夫自身独一无二、丰富的个人阅历之外,他早期在芝加哥大学得到的系统训练,至关重要。

同时,林毅夫参与、见证了一个发展中的中国的经济崛起。 林毅夫一方面是一位经济学界功底深厚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施者,佐利克行长坚信,林毅夫的到来,一定会给世界银行带来新的思路和挑战。

果不其然, 从林教授就任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挑战传统性的思维方式。而他就任的四年,也是全世界经济面临危机的四年。

林毅夫教授给世行带来什么新的突破呢?

首先,他是世行65年历史里,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 其实这个第一,往往是媒体上报道最多的。而世行同仁们一再强调,不能忽略的是,作为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领头人,林毅夫在世界舞台上,以领袖般的人格魅力,打造了一个世行各抒己见、完美的经济学家团队。

在世界经济舞台, 林教授是第一位把中国成功的故事,系统解密给世界的中国人。他与发展中国家深入探讨与交流,努力探索着各种可以借鉴、同时又适合他们各自国家,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推动他们各自国家的经济途径。

正如佐利克行长当初所预见的,一位非世行常规背景的人,一定会带来打破常规理念的景象。所以,在全球粮食与石油危机爆发时,当其他经济学家无不认为危机很快会过去的时候,林教授第一个提出疑问和担忧,提出西方工业国危机将起伏不断,而不会渐渐消失,经济会恢复得缓慢;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逐渐增长。当时做出这样预测的时候,雷曼还没有破产,经济学界仅仅看到的是7000亿美元次贷的问题。

上个世纪60 年代,大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非洲比亚洲更有希望,因为,非洲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其次他们很多国家原来都是殖民地,等于直接沿袭了比较先进的体制。 但是,四五十年过去了,非洲还是原地踏步,有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还出现了倒退。世界银行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解决贫困。对林教授来说,非洲是一个最具挑战的地方, 所以林教授成为了走访非洲国家最多的世行首席经济学家。

众所周知,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65年来,始终轮流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者所掌控。 所以林教授自然成为了第一位在世行平台上,对以往的经济分析理论提出公开挑战、疑问的首席经济学家。过去30多年,国际经济学界不时预测中国经济何时崩溃,但中国经济非但没有崩溃,反而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测中国经济崩溃的都是著名经济学家,不能说他们不了解经济理论,关键是他们的理论有没有问题?” 林教授认为, 以往的分析样板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为背景而建立理论依据的。这些依据和模式,并不适合对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正确合理的评估与分析。林教授在努力发掘新理论下的新解释、依据以及规律。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个经济体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相互牵连,“蝴蝶效应”愈来愈明显,加之信息工业技术日新月异,世行任期内,林教授也是一位努力把世行研究信息公开化的倡导者与领导者。

世行任职的四年里,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林教授从未停止过研究和思考,上任以来他在国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了《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解读中国经济》、《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和《新结构经济学:反思发展理论和政策的框架》等4本英文专著。十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这些书写了推荐语。

另外,他计划在世行任职结束后于今年9月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繁荣的求索》,于年底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球宏观新视角》(暂定名)等两本新著,以提升中国学者在国际理论界、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林教授和蔡昉、李周合作出版了颇有争议的《中国的奇迹》,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没有人再怀疑中国奇迹这件事情。同样,林教授四年任期留给世界银行的新的换位思考和挑战,不是没有争议和质疑的。 然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给经济学界同仁,打开了新的窗口。 谁能预料2008年6月林毅夫教授世行任职伊始,国际经济旋即进入变幻莫测的危机,如果当初世行会有人预料到金融风暴如此席卷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的要职,世行还有勇气从一个发展中国家挑选吗?

“真理需要时间来证实。”即使林教授已经卸任,但是,他所带给世行的反思、震撼和蝴蝶效应,将会持续许久、许久。

当然,记者不得不提到,作为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顾问、参与者和见证人,林教授给世行呈现了一个可以借鉴、可以学习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功案例,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对世行来说,与中国的合作是一个最成功的案例!”林毅夫说。

守望“高处不胜寒”

众人眼里,林毅夫教授是风采照人地度过了他的每一个时刻。但是笔者情愿以 “一位孤独的探索者”来形容自己相识多年的林教授。

1979年他把生命置于身外,从台湾游到无法预料后果的对岸:祖国大陆。这个决定一定是他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独自做出的。

1987年,当他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在中国物质不富足、学术环境还不开放的环境下,义无反顾地回到中国,这个决定,对当时毕业后无不想办法留在美国发展的许多留美学子来说,更是不可思议。

90年代初期,当他向世界讲述中国奇迹时,不要说全世界,就是中国人自己又有多少能想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将会如此强势崛起?

2008年作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他在世界经济危机出现苗头,在风雨还未到来的时刻,率先做出与众不同的预测,当时许多经济学界同仁并不认同。

回首林教授的人生,他超前的决策和行动,都是如此英明和智慧。之所以能与众不同,具备超越常人的远景视线,记者以为:

其一:他从来没有局限在自己的立场看周围、看世界。 他从台湾遥望祖国大陆,看到大陆同胞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祖国前景和潜力; 他来到北京后,以自己在台湾得到的MBA系统训练,突破大陆人的常规思考,审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到了芝加哥大学,又以对台湾、对中国经历的验证,比较中西经济学。正是他勇敢的超越,才换来了超人般的高瞻远瞩之境界。

其二:林教授曾是军人,军人的磨炼,让他成为一位坚韧不拔的勇士。志向在青少年时就已形成,为此,他勇于面对无法预料的未来、为此他耐住无法言语的寂寞。 无论离开可以让他继续“升迁”的台湾,还是放弃原本可以享受安逸生活和研究环境的美国,他所有的付出和抉择,最远离的是对物质生活、个人名利的奢求,最守护的是对理念和梦想的永不言弃。

其三:十年前第一次拜见林教授时,他对记者说:“我是非常幸运的人,我感谢这个时代,正是因为这个波澜起伏的大时代,给了我们许多机会。”记者不能完全排除林教授生命中的幸运成分,比如那天晚上横渡海峡,如果天气、方向感、或者营地查岗有丝毫闪失,也许他的生命轨迹将被改写。

台大有位校友曾问他:“假如当初没有到内地,你现在的情形会如何?”林教授回答:“对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不会去假设。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会努力去工作、去做人。”

其四:林教授对历史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极其深刻,加之自身的修养和底蕴,这些都给予了他博大的胸怀。 他是一位既了解中国,又了解世界的人;是既可以让自己守望寂寞、专心研究,又可以把挑战和激情放飞到世界舞台上的人。

采访之前,朋友们给了我一些采访中可以提问到的有关中国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大问题,大家无不期待着林教授挥手指引、让世界经济摆脱困境。其实走进林教授的世界,不难发现,他并不是神。走进世行大楼任职的第一天,他便把自己比作学生,完成四年任期时,他告诉我:“自己仿佛刚刚上完了一个大学!”还在继续学习。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在北大朗润园万众楼的学堂上,再次聆听林老师的教诲,内容会多了他从世行归来之后的新感悟。

那么四年世行经历给了他什么?也许来世行之前,林教授以了解中国经济为主,即使试图了解世界经济,也是从中国视角出发。 世行之后的岁月,林教授已经站在世界经济舞台,带着对中国经验的认识和积累,重新了解世界。“帮助国内学者及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验教训。”这是林教授的心愿。

采访手记

冥冥之中,人生之旅有他的偶然和必然。1979年5月林毅夫从台湾游到祖国大陆,2008年5月林毅夫任职世行首席经济学家,2012年5月林毅夫在世行圆满卸任,即将返回北大校园。2012年本身又是属龙的林毅夫教授的本命年。

在我的眼里,林教授有一个完整的人生路线图,他一步一个脚印,开拓着自己的梦想之旅。 在此之所以用“完整”来注释,而非完美, 因为林毅夫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谁不想回去看一看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那是注入血骨的记忆,一生一世!”这是林教授的肺腑之言。加拿大电视台采访林毅夫时,曾经问他:“台湾是你出生的地方,那才是你的家。”林毅夫回答:“不,我的家在内地,因为我的祖先都是从内地去台湾的。”

采访之前,我大量翻阅了林毅夫教授的文献,我仿佛看到:许多许多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会在历史书籍里读到前辈林毅夫的名字,也许史书里会这样记载着——林毅夫, 别名林正义,1952年生人,出生在台湾宜兰县, 他一生创造了许多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完成了许多常人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壮举,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用生命书写传奇的人。 也许有一天,林毅夫不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组名词,一个经济学界的符号,一个自豪民族的象征,然后成为一组动词,正如林教授在北大100周年校庆时所引用的豪言:“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只要活着,就要赋予生命一个梦想、一种精神、一种使命。

其实作为作者,我是幸运的。 2004年北大朗润园万众楼上,林毅夫教授为我的新书《因缘际会》做了精彩的推荐:“陈屹的创作是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再进入看山是山的境地。”这是当时我说不明白的心路历程,却让林教授一语道破。十年间,在林毅夫教授经历的三次重要人生转机之时,他赐予了我采访机会。 这次采访之后,我希望与林教授继续保持交流。有生之年,如果再一次面对面采访到林毅夫教授时,希望那一次将是林毅夫作为一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时刻。我们祝福他,我们期待他!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这些年里,Justin 出色地完成了这个历史赋予他的使命,非常幸运与他共事。 他不仅是同事,更是一位朋友。”

—— Robert B. Zoellick(世行行长)

非常荣幸能在林老师世行任职期间,作为他的助理,与他度过许多拼搏的日夜。

林老师,首先是一位充满激情,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的人,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回到家还日日工作到深夜,面对重重阻力,仍不遗余力地推动他的想法。

其二:他是一个不畏困难的人。几年前,产业政策在世行还是一个,林老师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的理论也不断受到来自内部外部的挑战。但他从没有退缩,而是通过更努力的研究,积极的学术争论,从理论和实证上完善新结构经济学,现在世行在这个领域不光有了更多的讨论,而且在非洲的一些国家还开始了一些试点项目,并取得了喜人的初步成果。

其三,林老师虽然是一个专心做学问的人,却绝不是一个书呆子,他将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注重实践和注重实效的精神融入到他在世行的工作中,时时刻刻在探索着如何让自己的理论能够在现实的非完美的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从新结构经济学中对增长的识别和推动的六个实际操作步骤,到和中国以及非洲的同事密切合作,为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谋划策,积极促进中国企业产业升级和在非洲的投资,都是他注重实效工作方式的体现。”

—— 王斌涛(世行副行长办公室林毅夫助理)

传奇.林毅夫

1994年,林毅夫回到北大,联合多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经济界人士,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他曾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是朱镕基总理和总理倚重的经济决策智囊,也是“十五”计划起草人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决策,尤其对农村经济和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极具影响力。

2002年,林毅夫的父亲去世。他向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赴台祭父的申请,台湾“总统府”和“国防部”高官纷纷发表谈话,对林毅夫当年的“叛国”极尽严厉之辞,引起轩然大波,由于林毅夫回台奔丧的问题已被泛政治化,他改变了初衷,最终放弃了返台奔丧的念头,由妻子陈云英代为奔丧。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舒尔茨来到北京大学,林毅夫被选为翻译。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他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父亲林火树给他取名叫林正义,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林毅夫据此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毅夫”。

1987年,林毅夫从美国回到了中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8

在美国金融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世界都受到影响并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包括石油、黄金在内的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大幅度上涨。尤其是石油,不断刷新价格上涨的记录,长期居于以100美元每桶的高价不动。此外,黄金、铜、铝、白银等贵金属以及煤炭、土地等稀有资源价格都在不断攀升,甚至包括大豆、玉米等粮食类的生活日用品价格都没有逃离涨价的命运。在美国金融经济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另一方面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过身主要是由于全球性资源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尤其是全球金融经济、虚拟经济中涌入了大量热钱。资本的本性就是流动性,哪里有利可图,哪里利润来得快,它就流向哪里。但是,当前世界经济体中,只要有丝毫利润的资本市场都充斥着过剩的流动性,包括美国、印度、中国在内的股市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全球性的经济泡沫正越来越大,这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大量的风险因素。追根溯源,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与美国发行并向世界各国输出大量的美元有关,这也是在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

这种行为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廉价的商品和优越的生活,但是却给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危害,尤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美元的世界地位短时期尚不可动摇,世界各国的日常储备主要是以美元为工具。这就使得美国大量发行美元,大力举借外债,加速了美元的贬值,增加了美元储备国的通货膨胀风险。此外,美国还想尽办法诱导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大量发行信贷的办法来克服经济危机,将美联储的招数向世界各国影响推行,促使世界各国不断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世界一体的宽松货币政策产生共振,其结果必然要引起、加剧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正如2011年2月25日的《华尔街日报》所揭露的那样,美联储向不断增加的联邦赤字提供资金,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了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导致世界经济、政治动荡,而这种局势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对美国有利的。

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但其主要的是负面的,如物价上涨、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等,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市场机制的破坏,进而导致对资源的错误引导和配置。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必然会对金融经济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自然离不开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中国金融经济受到全球通货膨胀影响的首要表现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着严重的贬值风险。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汗水,谁都不愿意自己手中的资金发生贬值。因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极力维护中国的外汇储备,促使其保值增值。但是,中国也是一个以美元为外汇储备货币的国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美元大贬值的条件下,中国金融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中国外汇储备的贬值,这对中国经济,尤其是金融经济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全球通货膨胀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人民币的影响上。由于受到全球经济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的人民币出现升值预期,这种不断扩大的预期有可能导致大量热钱的涌入,进而催生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而出现经济泡沫。深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的人民币出现了升值预期,这就会吸引大量热钱的追捧,这些热钱会进一步投向那些人们认为现在价格好不算高的商品,如房地产、大宗商品及粮食等,等待在适当的时候以更高的价格抛出,以获得超级利润。这些都会从各个方面严重扰乱中国的价格市场,进而影响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全球通货膨胀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如长时期的负利率,在这种条件下,广大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与金融产品的矛盾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会加剧。但同时,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经济调节也会出现新的手法,金融经济的繁荣也是可以期待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条件下,也会出现货币政策的收紧,这也可能加速新的融资渠道,这进一步促进债权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将会比银行获得更多的资金,证券行业也会有新的发展机遇。房地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投资品,通货膨胀对其发展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也是两面的,既有消极的一面,也会有积极的一面,在危机中寻求转机才是正确的选择。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9

关键字: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特点;形势

一、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分析

1、经济金融进入复苏和缓慢调整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持续进步,世界经济也处于逐步深化调整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成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美国经济复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工业生产水平恢复较为缓慢,产能利用率依旧较低,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失业率依旧较高。而欧元区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其复苏的力度十分有限。新兴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普遍遭受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2、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确

由于国际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全球股市产生了相应的分化。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然而其复苏是不平衡的。而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趋向明显分化发展。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持续居高发展,市场发展缺乏支撑,在短时期内依旧需要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支撑。然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新颁布的货币供应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向。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趋于缓慢,然而受到通货膨胀压力,较多国家需要颁布货币紧缩政策。全球流动性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聚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货膨胀管理的难度。货币升值压力增加,同时资产泡沫也有所增加。

3、经济再平衡难度较大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再平衡具有较大的难度。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处于长期的发展阶段,要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现象,需要主要经济体消费、储蓄以及投资结构的推动以及调整。其关键以及核心在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以及透支消费结构体系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强制性调整,然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要实现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4、宽松货币政策负溢出效益影响加大

主要经济体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欧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给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太高资产价格,从而帮助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家庭资产负债表,降低利率以刺激国内投资以及消费,压低汇率以及拉动出口,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上具有十分明显的负溢出效益。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利益竞争,提升了资产泡沫;另一方面,流动性泛滥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最后,若是资产泡沫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为了应对经济发展的滞胀局面,则被迫进入加息通道,从而将逆转流动性过剩现象,充分暴露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对实体经济复苏产生影响,并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4、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对经济不平衡调整的冲击

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受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发展影响。这种经济不平衡,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其根本的原因可归结于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以及追逐利益的结果,也是全球产业转移以及重新分工当中,国际资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廉价要素的结合发展。在全球化趋势无法逆转的背景下,资本、要素的不对称分布,难以扭转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将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较快以及明确的成本优势,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一步的强化。世界经济的在平衡发展需要调整各国的发展方式以及治理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实现推动消费并且逐步摆脱过度依靠投资以及出口拉动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对经济利益的重要调整,需要大量的投入。若是不改变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家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依旧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发展阶段。

二、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

1、发达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为了有效应对债务危机而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使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为了有效推动经济的复苏发展,主要的发达国家将持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2、增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管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可了解到,持续大规模的资本流动扩大是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资本流动利弊并存,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和管理,各国政府也应加速监督管理以及改革的发展进程,逐步完善金融框架体系,提高对资金流动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我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严峻,宏观紧急面临调整。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依旧不足,发到经济体的私人需求乏力,美国依旧面临失业率增加困扰,并且欧元面临财政紧缩压力,日本则持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

要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则应抓住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机遇,首先,通过扩大内需,保证投资的合力增长,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尤其是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在推动城镇化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发展机制。同时,还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发展战略,培养我国商品以及服务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尤其是通过体制改革以及政策的配套发展,持续形成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丁斗.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与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J]. 国际政治研究. 2010(02) .

[2]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 共克时艰推动经济复苏[J]. 中国统计. 2009(02) .

[3] 林新波,李小平.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9(02) .

当前的世界经济篇10

《国际通货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6年。《日美欧对亚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展战略报》1988年1月29日。

《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原因及三大经济圈的比较》,《财经论坛》1989年3期。

《论亚太经济圈的若干问题》,论文集《亚太经济合作与辽东半岛对外开放》,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联合》,《世界经济》1995年6期。

《浅析世界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8期。

《90年代前期世界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1996年8期。《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11期。

《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现状与区域经济圈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1997 年11 期。

《APEC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对策》,[日]《亚洲太平洋研究》1998年3月。

《Northeast Asian Ecnomic Cooperation within the APEC Framework and China`s Policies》,《APC journai of Asian-Pacific Studies》1998.5。

《APEC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创造了有条件》,《世界经济(英文版)》1998。

《国际间企业收买合并的新高潮》,《外国问题研究》2000年3期。

《跨国购并的迅速发展及其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5期。

《20世纪90年展中国家对内直接投资的回顾》,《外国问题研究》2001年3期。

《发达国家IT产业的衰退与世界经济的连锁危机》,《学习与研究》2001年6期。

《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郭连成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应对》(中国财政出经济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九章。

《投资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郭连成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应对》(中国财政出经济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十章。

《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与跨国购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期。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展望与对策》,《领导决策》,2003.3。

《全球化新论》,《财经问题研究》2003.5。

《WTO农业谈判与坎昆会议前景》,《国际贸易》2003.8。

《日本WTO农业谈判的基本立场与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3.9。

《WTO农业谈判的破裂及其原因和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