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十篇

时间:2023-12-21 17:18:15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1

山地垂直带,一个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人类很早就发现山地垂直带现象的存在,并对此进行记述和研究。山地垂直带研究是传统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认识和研究山地的基本方法。我国早期有关垂直带的描述见于战国时期的《管子》,该书描述了华北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和阴阳坡差异,堪称世界上关于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最早记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对天台山山顶和山麓不同的物候作了描述,并对比了恒山南北坡的植被差异。西方最早的山地研究著作是盖瑟(Gesser)的《山地片断的描述》,该书记述了作者于1554年攀登瑞士卢赛恩附近的皮拉图斯山峰(Pilatus)时发现的植被随海拔变换的现象。进入19世纪以后,由德国学者开启的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并科学地表述地域分异规律,成为山地垂直带规律发展和深化的巨大动力。德国当时出现了诸多的地学家,如李特尔、赫特纳、彭克、柯本等,他们共同推动了地理学的巨大进步。其中,李希霍芬在19世纪中叶提出了“自然分异”的术语,随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真正地对山地垂直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德国自然地理学者洪堡对南美安第斯山的科学考察。在他发表于1807年的《关于植物地理学的概念》一书中,根据植物的指示性,按海拔高度将南美洲赤道安第斯山的景观划分为7个带。

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对全球主要山地相似垂直带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比较,特别是雪线及森林上限的全球比较。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注重研究垂直带与水平地带的关系。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是国际上垂直带研究的繁荣时期。德国景观生态创始人特罗尔(Carl Troll)提出山地景观的三维地带性观点,倡导创立了国际地理联合会高山地生态学分会。一些著名的国际山地、植被研究的期刊也相继创立。自1966年第一次山地生态学大会在墨西哥举行以来,世界山地及高山生态学的研究,以及不同气候区中地理现象的垂直带分布规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植物学者在云南考察时,已认识到自山谷到山顶的山地垂直带相当于从热带到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所出现的水平植被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垂直带研究进入繁荣时期,特别注重研究垂直带与水平带的关系,概括出湿润森林地区和干旱草原荒漠地区两种垂直带区域变化模式,并建立了“垂直带结构的地带性原则”,即垂直带从属于水平地带性。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针对青藏高原及其边缘的横断山系、喀喇昆仑―昆仑山系进行了3次大规模科学考察,为研究这一垂直带谱类型最为丰富、变化最为复杂的区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更有学者试图“师法自然”来模拟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巨大的地球生存压力。这一时期有许多学者,从生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大大小小的山地,分析山地植被的分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垂直带谱的划分及特点、植被与山地环境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山地植被垂直自然带谱的数据,为进一步的山地植被垂直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山系、区域和大陆

研究山地垂直带谱的三个尺度

学者们总是试图看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些相似或者迥异、无限丰富且色彩斑斓的垂直带谱。对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归类无疑是认识带谱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好的方法。而且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垂直带类型进行分类,也是掌握垂直带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前提。植被、土壤是这种垂直分异最显著的外在表现,因此往往以植被垂直带或土壤垂直带来对山地垂直带进行划分与表述。

地球表面,各个气候-植被区域都有不同高度的山地存在。山地植被随海拔高度有序更替的现象,便是山地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一个足够高的山,从山麓到山顶更替的植被带系列类似于从该山所在的水平地带到北极的水平植被地带系列(只是类似,并非相同)。严格来说,每一个山体都有自己特有的植被垂直带系列(谱),因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结构和每一垂直带的群落组合,一方面受该山所在水平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山体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山坡在山地中的位置等地形因子和局部气候(如逆温层)的影响。

但是,同一山系、相似区域甚至大陆尺度上,山地植被垂直带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似性。找出不同尺度上山地垂直带系列(谱)的相似性和联系,就是对垂直带分布规律的归纳的过程。地理学家和植物学家已经从不同尺度上分析和归纳过垂直带分布规律。

区域尺度上,自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区域性山地垂直带结构分类工作。如欧亚大陆温带山地、新疆山地垂直带谱分类、川西滇北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结构类型、河南山地、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山地、天山山地等。这些分类体系的建立大多是基于带谱结构或植被区的气候类型,而且都建立了2~3级的等级体系。

大陆尺度上,德国学者和前苏联学者做了许多工作。19世纪初叶,德国自然地理学者洪堡(Humboldt)发现了植被分布的水平分异性与垂直分异性。后来,德国景观生态创始人特罗尔(Carl Troll)又提出了关于地球表面地理实体、景观型和生态系三度空间排列的比较地理学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地理学家们通过调查结合文献记录的方式,在全球尺度上对森林带、树线、雪线等特殊垂直带规律做了很多的研究。

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分布特点

回顾国内外科学家们在研究区域尺度上山地垂直带的分布规律所取得的成果,将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分布规律总结如下:

1.中国山地垂直带谱分为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两个系列,东部山地垂直带谱系列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西部山地垂直带谱系列受大陆性高压气团控制。温度条件是影响东部湿润型山地垂直带谱分布的主导因子,水分条件是影响西部干旱山地垂直带谱分布的主导因子。山地垂直带谱系列的特点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或水平自然地带,即植被的垂直地带性从属于植被的水平地带性。东部湿润地区足够高的山地上部的高山带植被直接过渡到冰雪带,不存在或只有很狭窄的亚冰雪带。由于坡向和地形的差异造成水分热量的再分配,干旱地区的垂直带内部具有较多样的植被类型组合。干旱地区的阴坡分布着属于比当地纬度偏北上百公里或比当地海拔偏高数百米的北方或高海拔的植被类型,而阳坡则出现比当地纬度偏南上百公里或比当地海拔高度偏低数百米的南方或低海拔的植被类型,这是由于阳坡的温度偏高而土壤湿度偏低。这就是所谓的“超前适应法则”。

2.从南向北,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基带随自然纬度地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植被垂直带数目减少(热带山地能有7~8个带,到寒温带的泰加林地带仅有3个带),带谱结构变简,植被垂直带的分布高度逐渐降低。对于东西向的巨大山系来说,由于山体对冷暖气流的阻挡作用,山体本身形成气候与地域上的界线(如秦岭、天山等),南北翼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因而处于不同的自然地带甚至温度带之中。南北翼不但基带不同,而且同种或相似垂直带发育的高度可以有较大差别甚至相当悬殊。例如在昆仑山,山地荒漠在北坡上升到3000米,在腹地可上升到4500米,相差1500米。东喜马拉雅山南、北翼的差异也是较好的例子。短距离内的这种大梯度变化可以称之为“突变模式”。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2

1.考纲要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高考热点:(1)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特别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2)从考查形式上看,往往以区域分布图、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等为载体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特点;(3)从考查能力上看,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

3.考点分布:2011年上海地理卷第58题;2012年山东文综卷第1~2题;2012年天津文综卷地理部分第10~11题;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26~27题;2012年江苏地理卷第1~2题;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4~5题;2013年北京文综卷第40(2)题。

4.命题趋势:利用模式图、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区域地图考查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二、特殊自然带及成因

全球陆地自然带绝大多数具有地带性,并且与气候类型相对应。各种气候条件影响下都能形成与之相对应的陆地自然带。所以一般情况下,依据某地的气候类型就能判断出其所在的自然带。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全球陆地自然带中,由于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有那么几处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并不对应,从而形成了特殊自然带。总的来说,特殊自然带的形成一般与水、热的变化有关。特殊自然带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类。

1.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现象,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湿润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3.局部环流和洋流。如位于信风带的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形成沙漠。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范围到达60°N,这是因为该地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局部水分和矿化度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又如位于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增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形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等活动都可以使自然带的分布发生改变。

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侧沿海的热带雨林带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信风来自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暖流增温增湿热带草原带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埃及尼罗河沿岸形成“绿色长廊”尼罗河水的灌溉热带荒漠带 [HJ2.4mm]

三、高考真题

例1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26~27题)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1)~(2)题。

[TPL14.TIF,BP]

(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A (2)B

【解析】 本组题考查的内容是:不同温度带地表植被、不同海拔高度与风速的关系。据图可看出①为下层有灌木的针叶林,说明自然带垂直分布明显,所以四五十米处风速较大;②为下层有灌木的阔叶林,说明该地处于温带;④为下层无灌木的孤立的针叶林,防风效果不是很好。防风效果最好的是茂密的、自然带垂直分布明显的森林。因此,第1小题选A。华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第2小题选B。

例2 [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40(2)题]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回答问题。

[TPL15.TIF,BP]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答案】 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各种自然带的成因。①地出现热带雨林景观属于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②地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异。

四、强化训练

1.读世界上某种自然带局部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自然带的分布地区中,甲地区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陆地的纬度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2)据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可知北半球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现象,而南半球缺失这两种自然带,其原因是( )

A.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B.受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影响

C.受地形与地势的影响

D.受热量与水分条件的影响

2.下图中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的自然景观,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TPL17.TIF,BP]

A.该景观表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林地、草地的成因是此地降水丰富

C.林地、草地可能是因为附近有高山冰雪融水而形成的

D.林地、草地的形成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3.下图中甲、乙两地纬度相近,但两地自然带明显不同。请写出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气候带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结合材料一,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原因是什么?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谱非常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乞力马扎罗山森林带和草原带的分布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请分析其原因。

[JZ] 参考答案与解析

1.(1)A (2)B

【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一般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部。该自然带在非洲西南部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S,这主要是受陆地纬度分布的限制,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低于35°S。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因为南半球该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是海洋。

2.C

【解析】 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偶尔会有绿洲分布,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有大量的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这里的绿洲是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形成的。

3.甲为温带荒漠带,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因:乙地受西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地地形为高原,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荒漠带。

【解析】 甲、乙两地均位于西风带内,乙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带,受西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地表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甲地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且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地带,降水稀少。正是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才使得温带落叶阔叶林不能继续向东延伸,从而使山脉东部形成温带荒漠带。

4.(1)南北对称分布。

(2)A地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

(4)南坡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植被类型的分布可得出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第(2)题,A地为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而B地为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在地形、盛行风和洋流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3

从考查内容方面看,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现象等主干知识。从能力要求方面看,主要侧重对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推理能力、阐释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呈现形式方面看,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地域分异规律,二是以区域图为依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特定区域中的表现和应用。

[基本概念扫描]

1.陆地自然带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在陆地表面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植被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构成的自然带在空间上的规律性分布。地域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其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非地带性现象

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地区表现出与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或者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不很鲜明,这类现象统称为非地带性现象。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大气循环等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知识梳理]

1.陆地自然带

(1)世界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模型及其对应关系。如下图。

(2)运用整体性原理探究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决定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进而影响了气候类型、洋流的分布,并最终制约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带的分布。例:赤道附近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东岸受暖流影响,热带雨林带向高纬延伸)。北半球中纬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受沿岸暖流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高纬延伸)。

经典研习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图2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5.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答案:4.B 5.D 6.C

解析:本题组以区域遥感影像图为载体考查气候、自然带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强调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推理及对自然环境各要素间联系的理解与认识。第4题,由该地区位于“45°N附近”可推断该区域受西风控制。图示东、西两地区相距不远,但地表植被差异显著,结合图中山脉等信息可作出合理解释:西侧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植被茂密;东侧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少,荒漠广布。第5题,根据前面的推理,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第6题,根据“45°N、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可判断山脉西坡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2.地域分异规律

经典研习

(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答案:3.A 4.D

解析:本题以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图示信息的解读及原理规律的迁移是其考核的目标所在。第3题,图2中③一②一①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落叶阔叶林”的信息和大兴安岭、贺兰山在气候上的分界意义可以判断②、①分别为草原、荒漠。第4题,图2显示我国东部森林带越往北宽度越窄。调动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我国东部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因此森林植被分布变窄。

3.地理环境整体性

[方法技巧归纳]

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技巧

(1)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2)山体所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

(3)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副热带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雪线低;喜马拉雅山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全球变暖,冰川退缩,雪线上升。

2.非地带性现象的分析方法

(1)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从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人手分析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

(2)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属于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经典研习

(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卷)40.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14,回答第(2)题。(节选)

(2)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答案:①地: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景观。或②地:地处山区,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随之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解析:本题依托达尔文南美考察路线考查非地带性现象和垂直地域分异的成因,对阐释成因的能力要求较高,同学们要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图中①地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景观,需要从纬度位置、地形、盛行风、洋流等角度综合分析其成因。回答②地现象的成因(安第斯山植被垂直变化的成因)时要注意把握因果链:海拔升高一水、热变化一气候带变化一植被变化。

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解答问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不仅是基本的地理原理、规律,更是重要的地理思维方法。下面以河流为例说明整体性原理在分析解答问题中的应用。

(1)河流特征。从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判断、推理河流特征,如:水文特征:地形、地势决定河流的落差、流速: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结冰期;流域内的地貌特征、植被覆盖状况影响含沙量的大小。水系特征:地形、地势决定流向、水系结构;支流发育、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是地形、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河流与地形、地貌。根据河流特征判断地形、地势特征: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向心状水系指示盆地地形,两流域的界线为山脊,河流流向指示地势高低起伏。河流塑造地貌:上游地形坡度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多形成沟谷、峡谷地貌;河流流出山口处易形成冲积扇地貌:中下游地区河流流速减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貌。

(3)植被与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对河流水文特征及中下游地区环境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

(4)河流与灾害。上游地区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较严重,多发滑坡、泥石流灾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泥沙淤积,易发洪涝灾害。

(5)河流开发利用。上游地区落差大,水能丰富,可开发水电;自然景观多样,可发展旅游;地形坡度大,应加强水土保持,适宜发展林牧业。中下游地区流速减缓,流量大,可发展航运。干旱区流域开发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严格控制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经典研习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

(4)我国西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解析:本题以“引种速生桉”为素材综合考查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对考生过程描述、原因阐释的能力要求较高。第(1)题,先要锁定地下水是沼泽的稳定水源补给,进而按图索骥,以“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为主线从“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进行描述和阐释。第(2)题,对照两图,找出种植桉树前后天然次生林、灌丛、沼泽的变化,根据图示地下水位的变化解释其原因。第(4)题,比较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与西南地区季风气候降水条件的差异,可从降水多少和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原因。………。

[创新习题]

下图为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联系框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⑧分别表示(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C.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

D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2.该图主要反映出(

A.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分布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序号①所代表的植被

A.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

B.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上

C.能促进全球的水循环

D.破坏之后能快速恢复

4.序号②―⑤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草原、苔原、阔叶林、针叶林

B.苔原、针叶林、草原、阔叶林

C.针叶林、阔叶林、苔原、草原

D.阔叶林、草原、针叶林、苔原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气候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各气候区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I区冬季多雨是由于受冬季风影响

B.Ⅱ区极端干旱是由于深居内陆

C.Ⅲ区夏季多雨是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D.Ⅳ区多雾是由于受暖流影响

6.阴影部分示意世界著名的“绿色坝”工程,该绿化工程中最常见的树种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下图为我国部分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图反映出

A.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B.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C.降水量较多的山区,最大降水量高度相对低些

D.山顶降水量―般比山麓少

8.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的是

A.曲线1代表的山地

B.曲线2代表的山地

C.曲线3代表的山地

D.曲线4代表的山地下图为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10.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下图中a为某地海陆水循环示意图,b为该地甲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区域 (

①地势起伏大

②冰川侵蚀作用强

③夏季降水多④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若甲山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有

①坡面汇流速度加快

②水汽输送量减少③蒸腾、蒸发量加大④地下径流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14.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15.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又有非地带性。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2)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

(3)分析丙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16.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地图及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科隆群岛是厄瓜多尔在太平洋中的火山群岛,地处赤道附近却凉爽宜人,降水稀少。

(1)科隆群岛全年昼夜长短变化幅度________,岩石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凉爽、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说明基多气温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3)指出利马附近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该地区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17.读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________(填序号)。简述该环节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绿色植物被破坏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1.D 2.A 3.C 4.D 5.C 6.B 7.C 8.B 9.A 10.A 11.C12.D

13.D

14.C

15.(1)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

(2)热带雨林带;未横穿大陆是由于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影响,再加上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丙地气候极其干旱。由于水分不足,丙地地表径流很少或有季节性河流,风力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植物稀少。

16.(1)不大玄武岩(岩浆岩)寒流降温减湿

(2)特征: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成因:地处赤道附近,地势高。

(3)热带荒漠呈狭长的带状分布。原因:受高大山脉限制难以向内陆延伸;沿岸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热带荒漠向低纬延伸。

(4)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侧降水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荒漠。

17.(1)④化石燃料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4

摘要:地质成矿作用研究始终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的高度重视,其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宏观和定性方面,特别是地质找矿深度研究薄弱,开展和加强此项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既可了解成矿规律,又可提高找矿效率,减少找矿的盲目性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是地质找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今后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地质找矿 找矿深度

地质成矿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成矿系统。其研究始终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的高度重视。研究内容及其广泛,涉及地层、侵入岩、构造、成矿等,截止目前研究成果堪称丰硕。主要包括:成矿系列、成矿规律、成矿物质来源乃至成矿系统等等。上述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研究了地质成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使地质成矿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系统,从而推动了我国地质找矿研究、地质找矿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宏观和定性方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找矿工作也逐渐向定量方面展开。目前此项工作还很薄弱,特别是在当前地质找矿工作中应大力加强,意义重大。

例如地质找矿深度研究,以往只注意从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共生组合进行研究,并确定其形成于地壳还是地幔,或者是使用矿物温度计、矿物压力计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等研究成矿深度,而忽视了或忽略了同一矿种或紧密伴生的矿种在成矿深度上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以及在同一地区乃至全球垂直方向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和对比。这样就使得地质找矿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乃至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盲目施工、盲目开采。所以说在当前地质找矿工作中,针对不同矿种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并受物理化学条件制约形成于不同深度,应该分门别类地在同一地区不同深度上寻找不同矿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地质成矿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性的。如河北省涞源县王安镇杂岩体多金属成矿规律:在水平方向上,由岩体接触带向围岩,成矿由含铜磁铁矿矿化向铅锌矿化转变,矿床类型由接触交代型热液型。在垂直方向上,成矿也表现为有序性:早期(氧化物阶段)形成温压较高的含铜磁铁矿矿化,晚期(硫化物阶段)形成温压较低的铅锌矿化。即使相同的矿种在空间上成矿也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如产于王安镇杂岩体围岩裂隙中或远离该杂岩体的围岩裂隙中的连巴岭矿区的铅锌矿床,在岩体边部或接触带,铅锌矿化较普遍,主要沿闪长质岩脉两侧或蚀变破碎带产出,形成深度较大,即海拔高度较低,由开采平硐海拔高度可知,一般在900m以下800m以上;但在远离岩体的围岩裂隙中或蚀变破碎带中形成的铅锌矿化,形成深度较小,即海拔高度较高,由开采平硐海拔高度可知,一般在1400m以下,而以上海拔高度均无开采平硐,表明该海拔高度无铅锌矿化。

上述事实说明铅锌矿化无论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的成矿深度表现为一定的深度范围。在地质成矿过程中不仅铅锌矿化如此,其它金属成矿同样具有这种现象和规律。因此在当前地质成矿中除了注意研究有关矿种的成矿系列、成矿规律、成矿条件、成矿构造环境,更重要的是应该注意研究有关矿种形成的区域成矿深度及其相关的地质体剥蚀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地质找矿具有针对性、可比性,减少盲目性,提高找矿效率,并将取得较大的或重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很大的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程裕祺等,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J],1979,第I号,33~38.

[2]翟裕生、姚书振、崔彬等著,成矿系列研究[M],1996,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卢作祥、范永香、刘辅臣编著,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学,1981,武汉地质学院勘探教研室.

[4]季克俭等,热液矿床的矿源、水源和热源及矿床分布规律[M],1989,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5

一、考纲分析

第一,“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第四,学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高考对这部分的要求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如逆温现象、全球变暖、城市热岛效应等现实问题,对于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和风的受力分析等较难理解的内容,新课标修改说明已经有所删减。

二、学情分析

基于高三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有了一定掌握,所以高三复习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和重点、难点、疑点的突破及方法规律的总结。学生在高一高二期间受学习方式转变和课时缩减的影响,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在复习中对主干知识的回顾和梳理是很必要的,对重要的原理规律也要放慢节奏,不留疑点。

三、教学思路

步骤一,以现实的大气环境问题引入。

步骤二,针对每个主干知识,先带领学生简单梳理主干知识,再结合2-3个重点问题精练精讲,并总结规律和方法。

步骤三,理清考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知识体系。

步骤四,精选近年典型高考题和模拟题进行针对训练。

四、复习目标

1.能运用图表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

2.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原理,熟练掌握风向的确定方法。

4.培养认识和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科学思维。

五、教学过程

导入 2010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了第16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共同商讨全球气候变暖!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变暖?(CO2)实质上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导致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这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空气受热不均就会引起大气运动。这节课,我们一起复气专题的第一问题: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师:这节内容是整个第二章的基础,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一共有三个主干问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上大气的水平运动(板书)。对每个问题我们先梳理知识点,再结合典型问题加深理解,然后找出知识联系,建立知识结构。最后结合典型高考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1.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梳理】(约4分钟)

学生:据图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师:我们通常用三句话概况这个热量传递过程?

生: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师:在整个过程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同时进行并相互转化,维持地表一定的温度。其中,大气发挥了两种作用。

1.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板书)。

2.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板书)。

生:说出右图中各环节辐射名称或热力作用?

①大气的削弱作用②太阳短波辐射③地面长波辐射④大气

逆辐射⑤大气长波辐射

【师生互动,突破重点】(约10分钟)

通过典型问题加深理解相关知识。(学生分小组合作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例1.阴天的昼夜温差为什么比晴天小?

例2.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例3.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例4.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010天津高考)

生:……

师:通过分析这四个问题,得出气温的高低反映了大气吸收热量的多少。而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那么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呢?

小结: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大气状况;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过渡 师:总之,太阳辐射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

【知识梳理】(1分钟)

师:关于热力环流我们把握三点。(边板书边回顾主干知识)

1.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3.实例:小尺度(海陆风)中尺度(季风环流)大尺度(三圈环流)

【师生互动,突破重点】(14分钟)

例1.把右图中的热力环流图补画完整;

例2.按气压由大到小排列A、B、C、D、E、F六点;

(A>F>D>C>E>B)

生:板画并说明原因 师:点评并小结:

①近地面气压和气温呈负相关 ②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方向而言。

③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

例3.城市规划的工业卫星城和绿地布局合理的是?(卫星城1;绿地A、B)

过渡 关于热力环流,热力是引起环流的根本动力,环流有垂直和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即风是怎么形成的。

3.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梳理】(1分钟)

高考对风的考查主要是风力大小和风向判断,有三个主干知识。 1.直接原因: 2.作用力 3.类型 (板书)

【师生互动,突破重点】(8分钟)

例1.图为近地面风向及受力情况。判断A、B、C、D分别表示什么?

例2.在下右图中画出A、B、C、D四处风向,风力最大的是?

例3.南极洲“烈风”天气的成因?

①极地高气压势力强②冰雪覆盖,摩擦力小③地势高,冷空气顺势而下

小结 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摩擦力 ③地势 ④距离风源的远近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由于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下地面状况不同,大气状况不同以及人类活动差异导致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由于受热不均产生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原因是热胀冷缩,包括上升和下沉,大气水平运动即风有三种作用力,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特点的高空和近地面风。这就是这节课的知识结构。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主要是基本原理的应用,特别是结合当前热点问题如全球变暖,清洁能源开发,城市规划和治理等。

【典型考题练习】

(2007宁夏高考)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试题分析:略)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6

高三是每个人重要的阶段,世界上没有不付出就成功的可能,想要高考取得好成绩,扎实的复习必不可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知识点资料,希望能够让更多的高三学生更好的复习,并祝愿高三学生一朝金榜题名!

高三地理知识点资料1⑴按能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矿物能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②新能源:目前技术水平所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地热能、核能。

③来自天体引力的能量(日、月对地):潮汐能。

⑶按资源性质分类:

①非可再生能源: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应该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②可再生资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续利用。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最充分利用。

⑷能量是否转换分类:

①一次能源:上述四种分类中除沼气外的各种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②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热水、沼气、液化石油气、激光等。

⑸清吉能源:指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如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

高三地理知识点资料2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

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

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

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

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高三地理知识点资料3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

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

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

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旱涝灾害寒潮

发生的时间夏秋季节春夏秋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7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抗剪强度 SBS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抗荷载变形能力,对于高等级公路来说,应注重考虑抗车辙能力;对于低等级公路来说,应考虑抗推移、拥包等。高温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材料、级配、混合料等方面,沥青类型是原材料中影响高温稳定性的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剪切破坏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的重要表现,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和剪切推移,致使路面出现车辙和拥包等现象。抗剪性能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主要有三轴压缩试验、单轴蠕变试验、间接拉伸试验、轮辙试验等方法。

三轴试验是测定混合料的C和内摩阻角两项指标,以此计算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该方法采用闭式三轴试验,其受力模式模拟路面材料在荷载作用的受力状态。单轴蠕变试验:采用圆柱形试件,施加一定的荷载,则试件将产生压缩变形,以变形速率评价沥青混合料抵抗流动变形的能力;间接拉伸试验是沿圆柱试件的直径方向施加垂直压缩荷载,在垂直压缩荷载作用下,沿垂直于荷载作用方向产生间接拉应力,试件在径向荷载作用下呈二维受力状态,其受力状态与现场路面状态比较符合;轮辙试验则模拟实际路面的受力状态,采用试件变形1mm 车轮行走次数即动稳定度值评价沥青混合料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

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试验方法众多,本研究参照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等学校的单轴贯入试验方法评价混合料的抗剪强度。

2试验方法及原材料

2.1试验方法

单轴试验方法,其试件内的剪切应力分布与实际路面车辆荷载的剪应力分布相似,能校准确的模拟沥青路面实际的破损状况。压头直径采用25.2mm,试件尺寸为φ100×60mm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沥青混合料试件采用轮碾仪成型板钻心取得,贯入仪加载速率取50mm/min,试验温度采用60℃。采用多功能道路材料贯入强度仪,速率范围1mm/min~50mm/min, 采用循环水浴控制试件温度。

2.2原材料

本文采用同一种石料,不同沥青类型对AC-25M级配进行研究。石料选取石灰岩,沥青结合料选取SBS改性沥青、SBR改性沥青以及改性的埃索90#基质沥青,沥青混合料原材料试验结果见表1所示。

表1混合料指标汇总表

3试验结果分析

几种不同类型沥青材料的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见表2及图1~3所示。

表2 不同沥青类型混合料抗剪强度试验结果

图1最大抗剪强度随软化点的变化图图2粘聚力随当量软化点变化图

图3内摩阻角随当量软化点的趋势图

由表2中试验结果及图1~3中数据分析可知:

(1)软化点的变化规律同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成直线关系,表明沥青的高温性能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2)沥青的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阻角影响较小,主要通过改变沥青的粘聚力而影响混合料的抗剪性能。

(3)3中沥青类型对比可知,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最好,基质沥青最差,SBR次之,因此可以通过添加SBS改性剂的方式来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

4结论

1沥青软化点的变化规律桶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相同,沥青的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阻角影响较小,主要通过改变沥青的粘聚力而影响混合料的抗剪性能。

2 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最好,基质沥青最差,SBR次之,改性沥青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彭勇,孙立军,石永久等,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肖源杰;蒯海东;都敬丽;;粗集料形状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J];上海公路;2006年03期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8

淄河与孝妇河贯穿博山区南北,森林覆盖率52.3%,南部鲁山主峰海拔1108.3m,北部海眼一带只有130.0m,平均海拔高度450.0m,是山东省24个纯山区区县之一。博山区东南部6镇方圆百里为水源保护地,无污染企业,多为土家肥种植自给自足模式,土壤富含有机质,有机农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博山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7333.3hm2,其中,中药材2666.7hm2、林果2666.7hm2、杂品1333.3hm2、猕猴桃333.3hm2、茶叶200.0hm2、蔬菜133.3hm2,有33种农产品得到有机认证或转化认证,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桔梗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有机中药材、猕猴桃生产基地。

2气象条件对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1温度温度是影响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1]。博山区气温地理分布较为复杂,随着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气温呈现着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从《淄博市博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2]和近几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表1)可知,博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3.2℃,平均最高18.2℃,平均最低7.9℃,平均气温日较差10.3℃。气温日较差春秋较大,盛夏及冬季较小。板栗、桔梗、“黑五类”等生长季节为3~11月,在此期间,博山区平均气温日较差10.5℃。昼夜温差较大,白天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夜间减少高温呼吸消耗,对生育非常有利。山区气温垂直递减率冬小夏大,春秋次之。在400~600m高度层中,一年四季都有相对逆温,夏季气候凉爽,适宜越夏蔬菜等喜凉作物生长,也不易形成猕猴桃、茶叶等高温热害;冬季“暖带效应”为茶树、金银花等安全越冬创造了良好气候条件。由表2可知,博山区无霜期的垂直递减率呈现高层最大、低层次之、中层最小的分布规律,也证明了山区“暖带效应”的具体存在[3]。

2.2水分由于博山区西部山脉为南北走向,垂直于盛行风向;南部山脉为东西走向,平行于盛行风向,受地形动力作用,西部降水多于东部,呈现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分布规律。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最多年降水量为1147.2mm(2005年),最少为442.2mm(1989年),相差705.0mm。博山区1~12月平均降水量分别为7.9、11.7、18.4、33.9、51.5、97.4、184.3、160.7、71.2、44.7、21.1和10.6mm,可见,降水量季节分配基本与气温同步变化。这种水热同季变化特点为有机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夏季降水占全年的63.4%,且降水强度较大,春、秋、冬季较少,表现出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也给春、秋季生产造成一定困难。因此,果园选址应靠近塘坝、淄河等水源,并修建完备的排、灌设施。

2.3光照据研究,农作物产量的形成有90%~95%来自光合作用,而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物质(氮、磷、钾等)仅占5%~10%。博山区最少年日照2069.9h(1992年),最多年日照2771.2h(1979年),年平均日照时数合计2424.7h,日照百分率55%,属北方长日照地区。主要有机农作物生长期(3~10月)内,各月日照时数都在200.0h以上,完全能满足其生长发育与开花结果的需要。博山区年日照时数地理分布总体上呈西北部和东南部高、大部地区适中的趋势。可利用日照时数空间分析模型[4],计算不同海拔高度各地点的日照时数:Sa=-5235.188+0.227h+176.598φ+10.517λR=0.716373439,F=4.91式中,Sa为年日照时数,h为海拔高度,φ为纬度,λ为经度。猕猴桃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随着树龄不同而异。幼苗期喜阴凉,成年植株要求光照充足,喜通风透光,但开花结果期怕强光暴晒,易造成“日灼”果和叶片焦枯。因此,猕猴桃大面积种植区应为温和半湿润的源泉镇河谷阶地及山前阶地,接近其自然分布状态。茶树扩大种植区为鲁山北麓的温凉湿润区域,符合其喜弱光、耐阴习性。考虑板栗喜光较耐旱,其规划区为海拔在700m以下、避开寒风口的丘陵地带。

3“十二五”有机农业区规划布局

根据对博山区温度、水分、光照分析和前期种植等地理分布,提出了“十二五”有机农业区规划布局(图1)。规划种植区内,森林植被好,空气湿度较高,土壤多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多为微酸性(pH为5.5~6.7),生物防治病虫害,远离化肥农药,所产桔梗、猕猴桃、茶叶等有机农产品品质独特、质量上乘。

4有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规划种植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机作物生长过程中常遇到冻害、霜冻、大风、高温热害、冰雹等多种气象灾害,影响产品的产量和品质[5-7]。

4.1冻害因地势落差大,下垫面复杂,积雪融化时间较长,局部最低气温甚至达到-20℃以下(极端最低地面温度-27.7℃,最大冻土深度44cm),易造成作物冻害。小猕猴桃采取全株地下覆盖法;不易卧倒的大植株,可用秸秆、杂草、塑料薄膜等裹缠防寒;茶树可构架温室大棚越冬。

4.2霜冻早春气温回升至10℃左右时为萌芽展叶期,若遇“倒春寒”,会造成猕猴桃抽生,结果枝少,或茶叶出现“麻点”,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为防霜冻,必须采取塑料薄膜覆盖,或搭设风障、地面熏烟等方式改善小气候条件,满足其生长生理学要求。

4.3大风果树易受强风危害。早春大风会导致新梢折断、嫩叶受损,风大也会造成气温降低,幼苗及嫩叶易萎蔫,甚至枯死;秋季风大会造成果实擦伤。博山大风日数较多,果园选址应避开风口,或在风口设置防风林带。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9

    1.油水乳化与转相研究

    由于油水流动黏度及摩阻损失主要取决于油水乳化程度与流型,稠油掺水混输工艺设计的难点之一就在于油水流动过程中油水的乳化程度及流型变化规律难以确定。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研究对象包括实际稠油-水与模拟稠油-水等体系,而研究手段涉及水平与立管环道模拟瓶试制备与流变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Ashrafizadeh等[2](2010)研究了两种伊朗油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和黏度特性,指出乳状液中原油体积分数上限为60%,当含油量超过该上限时,才能形成W/O型乳状液。段林林等[3-4](2010)研究了BZ28-2S混合原油的W/O型乳状液的转相特性,指出乳状液转相点是一个条件性参数,同时分析了辽河稠油加剂乳状液的稳定性转相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液滴形态与混合液流动性之间的内 在联系。熊小琴[5]等(2007)研究分析了沙河街原油乳化程度的影响因素,指出搅拌速率搅拌时间掺水量掺水温度对乳化程度均有影响,而搅拌时间和搅拌速率的影响较显着。黄敏[6](2010)利用试验环道模拟了新疆九6区和九8区单井稠油掺水的流动特性,研究了油水混输的乳化程度及转相点流型与压降规律,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Vuong[7]等(2009)实验研究Lubsoil油(0.22~1.07Pa?s)-水在内径为50.8mm的水平管和垂直管内的流动规律,分析了稠油黏度对油水流的流型压力梯度和持水率的影响。陈杰[8]等(2003)建立了油-水两相管流流型转换的新准则,对分层流的预测效果优于对混合流型和分散流型的预测,适用于现场钢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型的预测,但这些结论主要基于白油-水和柴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实验获得,对于稠油掺水混输流型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Xu[9]等(2010)研究了白油(黏度44mPas密度860kg/m3)-水两相在垂直上升管和下降管内流动时的转相特性和摩阻压力梯度,指出在垂直上升流中入口含油率约为0.8时达到转相点,而在垂直下降流中入口含油率约为0.75时达到转相点;当油水混合液含水达到转相点时,其摩阻较小;采用适当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油水乳状液的转相点。此外,Ersoy[10]等(2006)利用基本热力学及质量守恒方法预测油水乳状液的转相点,指出表面活性剂性质油滴大小及液相化学势时控制乳状液转相点的主要因素。

    2.油水流黏度测定

    黏度是流体流动摩阻计算的必要参数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压降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符合度。目前,油水混合物黏度主要通过旋转流变仪与环道试验装置测定,或者通过经验公式计算。Einstein[11](1906)实验研究发现,对于分散相(水)体积分数小于0.15的W/O型乳状液,其黏度仅与连续相黏度及分散相体积分数有关,因而基于水珠为刚性球体水珠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的假设提出了第一个计算W/O型乳状液黏度的经验公式。Cengel等[12](1962)研究了水包油(O/W)型乳状液在水平管和竖直管内的层流和紊流流动特性,提出了O/W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计算式,指出垂直管紊流中的所有O/W型乳状液均可视为牛顿流体,而水平管中分散相体积分数大于0.35时O/W型乳状液呈非牛顿流体性质。Pal[13](1993)建立了水平管道层流与湍流下水为连续相的油水混合液黏度关系式,而Pan等[14](1996)提出了受掺混程度影响的两相混合液黏度的计算公式。蔡继勇等[15](1999)研究了水平管内油水乳状液的流动特性,指出当含水率低于0.1或大于0.9时,油水乳状液可视为牛顿流体,而其余含水率下的油水乳状液呈明显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同时建立了油水乳状液表观黏度的新计算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4.2%。陈杰等[16](2001)研究发现,当油水混合液流速较高时,其流动呈分散流型,有效黏度主要取决于内相浓度,且随流速增加略有波动,可选用合理的关联式进行计算;但对于其他复杂流型的油水混合液,其有效黏度的影响因素多规律复杂,难以建立通用的相关式。王尤富等[17](2001)分析了常用黏度计的适用性,提出了油水混合液黏度的细管流变仪测定法,给出了井筒油水混合液黏度的室内测定方法。刘文红等[18](2002)采用内径为40mm的有机玻璃管,实验研究了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的阻力特性,指出油水两相流的黏度与相分布状况密切相关。宫敬等[19](2004)通过三种高黏油品的油水水平管流试验,建立了基于有效黏度与混合流速的压降公式,并指出建立有效黏度理论预测模型的必要性。李梦坤等[20](2005)分析了特高含水原油体系及其管输特性,给出了环道装置测定流体黏度的原理和步骤。姚海元等[21](2006)研究了渤海稠油-水的流动规律,建立了油水两相环道管流的流型图及黏度确定方法,对比分析了利用该方法确定的油水环道流黏度值与环道试验中在线取样的旋转黏度计测定值,指出当管流为W/O型乳状液时,后者测定值偏高,且含水体积分数越高或混合液流速越大,则两者偏差越明显,同时阐明了利用旋转黏度计代替环道试验开展相关研究的必要性。徐孝轩等[22](2006)指出油水混合液黏度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强烈依赖于实验条件,缺乏通用性。冯丽[23](2008)指出油水混合液的表观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剪切速率,因而提出了考虑剪切速率的油水混合液黏度计算方法和公式。韩晓强等[24](2009)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剪切速率含水等因素对新疆九7区九8区稠油黏度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

    3.油水流型与摩阻预测

    油水流摩阻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稠油掺水混输管道设计及动力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而油水流型的正确判断与油水流动黏度的可靠确定或测定对油水流摩阻预测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在油水流压降摩阻模型的建立及其可靠性验证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Lockharit等[25](1949)率先提出了两相均为牛顿流体的流动压降经验通用式,Faraqui等[26](1962)进一步研究了竖直管内O/W型乳状液的紊流流动,指出当分散相体积分数小于50%时,O/W型乳状液可视为牛顿流体,其管壁摩阻力因数可按Blasius公式计算。Angeli等[27](1999)研究了在公称直径为25.4mm的不锈钢管和有机玻璃水平测试段中低黏油(黏度1.6mPa.s密度801kg/m3)-水体系的流动规律,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钢管和有机玻璃管中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图和摩阻压降相差很大,指出基于有机玻璃管的流型转换规律不适宜直接应用于现场钢管内的油-水两相流。蔡继勇等[15](1999)提出了利用雷诺数和摩阻因数的关联式计算油水乳状液摩阻的方法。陈杰等[16,28](2001)通过环道模拟了白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和压降,提出了考虑相界面相互作用的油水两相分层流动的压降模型,对比分析了各个流型下油水两相流动的压降规律和油水混合液的有效黏度,指出有效黏度法只适用于油水分散流的压降预测。Abduvayt等[29](2004)指出流速与管道倾斜角将影响持液率和压降,当油的表观速度超过一定值时,垂直管流压降随其增大而呈指数规律下降。姚海元等[30](2005)利用环道研究了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和压降,分析了含水率混合流速温度破乳剂等的影响规律,指出流型是影响压降规律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流型下同一因素对压降规律的影响不同,因而准确预测流型是选择合适的压降模型的前提。Chakrabarti等[31](2005)研究了直径25mm水平管中煤油-水流动时的压降特征,提出了不同流型下的压降预测模型。申龙涉等[32](2005)通过环道模拟研究了塔河稠油掺水的压降规律,基于罗宾诺维奇-莫纳方程拟合其流变参数,提出了辽河稠油掺水混输的摩阻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比现场实测值偏小,最大误差为15%。魏建光等[33](2006)分析了油相黏度和含水率等主要参数对水平管中油水流摩阻的影响,指出当油相黏度达到临界值时,含水率对压降几乎无影响;当油相黏度高于临界值时,油水流摩阻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反之增大。康万利等[34](2006)应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波动方程,推导了水平管内高含水油水流在各种流型下的压降预测模型,其预测值与实验结果较吻合。康万利等[35](2006)回顾了国外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压降预测理论与技术,指出流型是影响油水两相管流压降的最重要因素。白云香[36](2007)实验研究了水平管内的油水两相流,建立了考虑相界面作用的油水分层流三层流和混合流型的压降模型,以及分散流的压降计算式。Kumara等[37](2009)实验研究了倾斜管路中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和压降规律,指出油水两相流模型可预测分层流的压降和持液率,含水率较高时均质流模型不能预测分散油水流的压降;两相流模型和均质流模型对二元连续流的压降预测值偏大。李丹[38](2009)基于油水两相流的基本流型流型过渡准则及其压降预测模型,编制了稠油掺水分层流动的压降计算程序OWSTPD,根据胜利油田8条稠油掺水混输管道取样测试的脱水油黏度与油水比数据,分别利用OWSTPD程序与PIPEPHASE软件计算8条管道的摩阻损失,OWSTPD程序计算结果比实际值普遍高50%左右,但优于PIPEPHASE软件的预测结果。Zhang等[39](2010)在分层流中增加了管壁水润湿率的封闭关系,所得修正模型可显着提高高黏和低黏原油-水两相流压降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刘海飞等[40](2012)研究了稠油(20℃,密度860kg/m3,黏度1680mPa?s)-水在45°倾斜管中流动的流型和压降变化规律,分析了油水比与混合液流速对油水流摩阻的影响,根据管内油水流的流型,可确定油水混合液的连续相及相应的摩擦因子计算式,进而有效预测两相流摩阻。

    油水流摩阻预测误差分析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篇10

关键词:垂钓;休闲旅游;绿色发展;千岛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41-03

1 引言

千岛湖是垂钓爱好者的理想之地。湖畔森林茂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湖中岛屿星罗棋布,鱼类繁多,湖岸线曲折,钓点机动,具备江、河、湖、溪、塘都有的垂钓条件,随着千岛湖有机鱼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旅游大众化时期的到来,将垂钓提升到生态化的高度,与千岛湖休闲旅游产业的绿色发展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相协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体现。

在当前这个世界聚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人凝心聚力谋划美丽中国发展的时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新时期的发展方向[1]。十报告特别强调,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因此贯彻党的十精神,推进千岛湖的垂钓休闲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对于“以湖兴县,蝶变淳安”,建成小康社会,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千岛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千岛湖的山水资源创造了良好的钓鱼自然环境

2.1 森林植被

茂盛的湖区森林植被环境,美化了湖区,使千岛湖荣获了“绿色千岛湖”的美称。在这山青水秀的湖畔垂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悦耳的鸟鸣和阵阵松涛声、湖水拍岸声,如入禅境。

千岛湖湖区森林覆盖率(不含水面)高达89.5%,以马尾松近熟林为主。林下植被茂盛,为乔灌草结合型的森林植被,植物种类极其丰富。据浙江大学2007~2012年调查显示,已记录到的维管束植物有900余种。在广阔的范围里,为鱼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天然饵料。春天,到马尾松扬花时节,湖面飘浮着片片淡黄色的松花粉,成为某些鱼类直接或间接的饵料,这时正是垂钓黄金时节。在不同季节也有花粉随风或随水落至湖面上。如冬初盛开的柃木花(Eurya muricata Dunn)(俗称“野桂花”),分布很广,数量多,森林里极其丰富,它不仅是蜜源而且也是鱼类的好饵料,每当初冬西北风或东北风劲吹时,就有大量的柃木花粉飘至湖水里。

森林植被产生的落叶、腐殖质、森林动物的排泄物,被雨水带入湖里就更多了。为湖中的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优化了湖泊的生态环境,使森林植被――鱼类饵料――鱼类间的生物链关系更为密切。从这个关系看,千岛湖及其水系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使生物间、生物与非生物间、生物与人类间的关系统一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2.2 水体

千岛湖为大型人工湖泊,于1959年9月因建新安江水力发电站截流新安江而蓄水形成,湖中有大小岛屿1000多个,故有千岛湖美称。多年平均水位90.3m,湖水面积在水位高程达108m时为573km2,为西湖面积的108倍;蓄水量为178.4亿m3,相当于3184个西湖或太湖容量的4倍;湖水平均深度为30.4m,近电站大坝为最深,有99m。千岛湖以优异的水质著名,水质总体保持在国家Ⅰ-Ⅱ类水质标准,全湖年平均湖水透明度达4.9m。巨大的水体,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许多种鱼类在千岛湖中共存和不同程度的发展。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千岛湖的鱼类有102种。

千岛湖是个“调温器”。每年8月至次年3月为释放热量时期,前后约8个月;每年4月至7月为吸热期,前后约4个月,有规律地调节着水温和沿湖山地小气候。

水体垂直水温变化很有规律。从水面到以下10m深处,水温在10~31℃间来回变动,此为变温层。中层,即以下10~25m间为温跃层,水温随深度发生变化,以7~8月间变化最显著,大约从26℃降到10℃,水深每降1m,水温下降1℃;1月水温变化不显著,从水面到25m为10℃;从水深25~35m至湖底为滞温层,水温常年保持稳定,其中上半年的滞温层为25m以下,下半年为35m以下,水温常年保持在10℃左右,这对冬钓是十分有利的。

千岛湖水质清澈,但湖中(特别是上游湖区)浮游生物还是比较丰富的,浮游植物以绿藻、硅藻为主,为鳊、鲴等鱼类提供了饵料;还有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生物量不少。湖区上游浅滩底部生长螺、蚌等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植物的碎屑,它们是青、鲤、鲫、鲴等鱼类的主要饵料。

流进千岛湖的大小溪流有千余条,其入湖地段的河床比较平缓,流水有急有缓,水质清中带浊,饵料丰富,是钓鱼的理想之地。千岛湖湖湾港汊地形变化大,风光优美,环境幽静,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都可以找到垂钓的好地点。千岛湖水位变化大,当水位下降时,露出许多水田、旱地、缓坡,在春秋季节里杂草丛生,开花结籽。水位上升后,被淹没的地段是鱼类产卵孵化的好场所,饵料足而鱼类活动频繁,都是垂钓的好去处。

3 千岛湖垂钓休闲旅游产业的现状

自从1982年千岛湖第一个景点开放以来,千岛湖钓鱼产业伴随着交通的改善与千岛湖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尤其是近几年,通过中国名牌农产品――淳牌有机鱼的品牌经营、中国有机鱼之乡的建立、中华一绝――巨网捕鱼项目打响,中外合资千岛湖的建设营业,及2006、2008、2011年三届成功举办国际钓鱼比赛。再加上当地政府对休闲农家乐项目的鼓励与扶持,千岛湖垂钓已成为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休闲的好项目。同时,千岛湖渔业文化展示中心――淳鱼荟萃已对外开放,及鱼拓文化的研究也进一步丰富了垂钓产业的内涵。

3.1 有利条件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旅游需求发生变化,现代旅游者追求“生态”与“个性”需求的多样化,城市环境的恶化和都市生活的压抑,人类期望重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关系,休闲垂钓旅游由于具有诸多益处,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势必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旅游类型。

3.1.1 发展机遇难得

2003年来,浙江省为在全国率先建成休闲渔业大省,加快培育休闲渔业,在全省打造“都市型休闲渔业带”、“黄金海岸休闲渔业带”和“生态休闲渔业带”等三大休闲渔业产业带。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规划建设以优美的山水风光与朴实的渔人生活相交融的生态休闲渔业带。2010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我省生态渔业建设的若干工作意见》指出,生态渔业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就是大力引导传统渔业向休闲渔业、景观渔业方向发展,积极拓展产业业态,实现渔业空间的拓展。近年来,淳安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整合提升观光旅游,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旅游产业发达、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旅游经济强县,创建5A级风景旅游区。成为长三角首选、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形成了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3.1.2 发展优势明显

千岛湖位于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具有一流的生态环境,随着杭千高速等出口大动脉的打通,千徽高速的规划建设,千岛湖与赣、皖、闽的名山游进一步拉近,其区位优势将更加显现。作为国际花园城市、部级卫生城市、5A级风景旅游区,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旅游品牌优势突出。同时,经过十余年品牌自然资源丰富。千岛湖水土气自然环境优越,可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水产品,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获取安全食品的要求。加之淳安县水产养殖比较发达,有成熟的生产管理技术为休闲渔业提供生产角度的技术支撑,为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休闲渔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1.3 发展动力强劲

千岛湖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提出了“全县景区化”,打造全国首个县域大景区的发展战略。2011年,千岛湖景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6万人,其中购票下湖游客208.5万人,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3.1亿元,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18亿元。带动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164.72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经济总收入1.65亿元,且以每年20%以上的比例快速增长。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城郊旅游休闲活动逐日兴起。近年来,垂钓娱乐活动快速发展,垂钓休闲已成为一些城镇居民及外来游客日常休闲的重要内容。在这样背景下,千岛湖将成为世人向往的休闲垂钓旅游圣地。

3.2 制约因素

3.2.1 禁鱼期

为了保护鱼类繁育环境,增加鱼类资源,当地政府规定每年5月5日至7月5日为禁鱼期。主要水系的入湖地段,因鱼种丰富,产卵、孵化期各不相同,禁鱼期还要延长一个月左右,在禁鱼期不许捕鱼,对垂钓也有所限制。

3.2.2 鲢、鳙鱼的特殊性

鲢、鳙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除滤食水体中的浮游藻类外,还滤食有机腐屑和细菌。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鲢、鳙鱼是一种抑制水华的“生物操纵”者,就是说在水体中放养一定密度的鲢、鳙鱼可直接或间接利用水体浮游藻类,防止其过度繁殖,并且还可改变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群落结构,提高水域生产力,降低水体中磷的浓度,净化水质,从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千岛湖内的鲢鳙鱼由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现杭州千岛湖发展公司)实施养捕一条龙经营,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捕捞千岛湖内的鲢、鳙鱼。如果不对钓刹鲢鳙鱼进行严格限制与管理,对湖内鲢鳙资源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3]。

3.2.3 开放式的大湖岸不利于垂钓管理

以海拔108m水位千岛湖最外层湖岸线为界,湖岸线长度1406km。如此广袤的湖岸线,加上交通便利程度的提高、自驾车出行垂钓的盛行,给垂钓管理无疑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4 千岛湖垂钓休闲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思考

4.1 基本原则

4.1.1 生态优先,注重保护原则

在符合千岛湖环境保护要求,林渔业生态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垂钓的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同时严格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和统一发展。特别是严格禁止钓刹鲢、鳙鱼,通过鲢、鳙鱼的合理放养,可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使千岛湖水域环境的保护和渔业生产得到同步发展

4.1.2 与休闲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原则

必须把千岛湖的垂钓管理与休闲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单纯的垂钓与开放式的大湖岸不利于管理,对资源破坏难以掌控,只有集中人力和物力开发功能完善、经济循环、服务优良的融垂钓与休闲旅游一体的产业,才能形成产业互补的生态化旅游产品。

4.1.3 特色化、品牌化运作原则。

实施一体化、品牌化、国际化和特色化战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带动,以创建“垂钓天堂”为载体,充分利用千岛湖的区位特色和渔业资源优势,将放鱼、钓鱼、品鱼、购鱼、鱼拓制作、水上休闲运动等融为一体,力求营造以钓鱼体验为核心内容的全新休闲模式,打造休闲垂钓旅游第一品牌。

4.2 总体思路

4.2.1 总体定位

主题定位:打造国内一流的垂钓天堂。功能定位:农家乐+休闲垂钓+度假养生+渔业文化。形象定位:规范千岛湖垂钓产业的发展,丰富千岛湖整体旅游,提升千岛湖整体旅游品质。管理定位:乡镇主管+经营自管+部门监管。

4.2.2 发展目标

根据千岛湖实际,优化生态环境,突破传统理念,拓宽钓鱼产业发展视野,积极培育集休闲垂钓、度假养生、渔业文化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型钓鱼产业,用现代产业经营的先进理念和组织经营模式,来改造传统的渔业经营方式,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

4.2.3 总体布局

在千岛湖选取数个沿岸及水域建立垂钓区,包括沿岸经营性垂钓区、水上渔村、娱乐性垂钓区、库湾经营性垂钓区、(船)艇垂钓比赛区等五个不同类型的项目功能区。

(1)沿岸经营性垂钓区:充分依托千岛湖沿岸丰富的渔林资源,以千岛湖经营性垂钓区沿岸边上的林场、农家乐为经营主体,按照住在水边、食有湖鲜、观景垂钓、观光游玩的思路,建设沿岸综合休闲垂钓基地。

(2)水上渔村:经渔业主管部门规划建设,实行设施统一规划检验、经营统一招拍准入、管理统一标准规范,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场所――水上渔村,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真实的渔家生活,住渔家屋、做渔家菜、吃渔家饭、干渔家活、品渔家乐。并通过综合规划,纳入旅游景点范围。

(3)娱乐性垂钓区:娱乐性垂钓区是按会员制成立钓鱼协会,娱乐性垂钓区钓鱼是一个专门为向往获得钓鱼乐趣的游客所设立的钓鱼场所。来这里钓鱼的游客无需捕捞证,只需交纳相关钓鱼协会费用,就能够在钓台上享受钓鱼带来的快乐。

(4)库湾经营性垂钓区:充分利用千岛湖镇周边库湾及06省道库湾,建成以自助娱乐为主,经多种捕捞方法、多种食用方法、多种养殖方法为休闲项目核心的鱼乐园。

(5)(船)艇游垂钓比赛区:(船)艇游垂钓比赛区是按会员制成立钓鱼比赛俱乐部。这里主要以乘艇观光和水上垂钓比赛为主要项目。

5 结语

(1)综合效益有潜力。钓鱼产业可增加教练、鱼童等就业岗位,直接带动相关就业数千人;通过产业建设致富库区移民,减少渔业或其它行业违法潜在人群,打造和谐、平安湖区;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知名度,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的综合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挑战自然的时尚追求。通过生态化经营,对千岛湖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推动作用。

(2)强化管理是关键。为保障千岛湖休闲垂钓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出台扶持相关政策,将钓鱼规划纳入全县一盘棋,制定严格准入制与管理措施;科学发展养殖产业,为钓鱼者提供垂钓品种(如鲈鱼);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破坏渔业资源与违法经营行为打击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雪梅,孙秀艳,杜 榕.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N].人民日报,2012-1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