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十篇

时间:2023-12-20 17:43:27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1

关键词:中学生盲目从众心理;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19-02

情景一:初三某同学在周记中写到:“人家在看、在谈,我不看、不谈,显得太傻冒、太老土;人家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寒酸、太落伍;同学们在一起看、一起聊,我不关心、不加入,就跟不上时代,就显得不合群。所以……”

情景二:班级的几位女同学相约假日上街买衣服,A同学看见一件漂亮的毛衣,式样和面料都不错,她觉得这毛衣就是平时自己一直想买的,怎么看怎么喜欢,可试穿时其他的同学都说不好看,不适合她,可A同学自己就是喜欢这衣服,可在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她犹豫了……

以上看似平常的两种情景,却折射出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也就是常说的随大流。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它可分为积极的从众和盲目的从众。从众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进入初中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在迅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知识、经验相对不足,自制力较差,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特别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时有体现。盲目的从众心理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不利青少年学生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盲目的从众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盲目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学生所处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心理的不利影响。家庭和社会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说每位家长都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不可否认,有些家长和他的亲友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带有一些世俗观念,如“入境随俗,要遇事随和,不要做出头椽子,不要标新立异,人家怎么样,你就怎么样”。长此以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很容易形成无主见,“遇事墙头草,两边倒”的盲目从众心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长不够成熟,知识阅历不够丰富,这就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而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2.社会规范的压力的影响。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因而按照规范行事,成了一种心理准则和定式。应该说,这些规范在大部分时候是产生积极作用的,但有时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使中学生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比如生活中常出现的“少数服从多数”规范往往使学生倾向于从众而避免枪打出头鸟。情景二中A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就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在作祟。

3.生活中的经验压力和情景压力的影响。经验压力引起从众的情况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能力较低的同学,这些学生往往会觉得,别人的成绩好、能力强,自叹不如,就只好跟着大家,这类现象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较为明显;第二类经验压力,即有的同学将大多数同学的错误判断看成是正确的,或者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但因不能“标新立异”,或怕别人挖苦,从而表面从众,内心保留自己的看法。由于一时的情景所引起的盲目从众,在中学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一个班级中,假如好人好事没人表扬,坏人坏事没人批评,那么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较易产生盲目从众行为。

二、盲目从众心理的克服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并不容易,采取的方法不当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更不利学生的发展,要克服中学生身上存在的盲从心理,我认为以下几个方法是可行的。

1.努力践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俗话说“无知出偏见,真知出灼见”。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盲从心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知识,缺乏阅历,学生有了真知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远离盲从。这就要求:一方面老师要努力践行素质教育要求,改变原有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单一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不是只习惯于按老师的意志和命令办事的方式,不是只习惯于“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合作、自主学习中去,自己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也要求同学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对原有的自己认为有问题的知识体系要敢于质疑。只有在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提出自己见解的过程中才可能慢慢远离盲目的从众。

2.要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建立在学生的真知基础上。现实中,很多同学的盲从是在无法拿定注意的情况下开始的,这就说明了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质疑,并为此创造一些条件,如经常举行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专题辩论会、讨论会,给学生以分析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做到不盲从、不迷信、善鉴别、有主见。有了真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就能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样既可以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2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营销理论及传播理论的发展,广告传播实现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飞跃。这一飞跃使现代广告逐渐脱离了单纯推销商品的特性,朝着人本主义的方向迈进。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创造与革新、经典广告盛出、各种广告观念和广告传播理论层出不穷的世纪。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纵观20世纪美国的广告传播史,广告传播也实现了从“以制造商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展望未来全球广告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清晰可见广告传播理论的人本主义发展走向。

20世纪是广告业飞速发展的世纪。美国是广告大国。所以,当今社会,只要人们一谈起广告就会想到20世纪,想到20世纪的美国。可以说,广告传播理论的起步,发展及走向成熟都集中于20世纪的美国。19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一流工业强国,其社会经济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与此相对应,美国广告业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批量生产的包装上有品牌名称的商品开始出现在全国性的广告上。此前,人们忽视商品包装和品牌名称。随着批量生产的增加和商业竞争的加剧,商家逐步认识到,采用一个便于记忆的商标名称和令人注意的包装,不仅有利于商品的销售,而且还能让消费者记住这个产品,这种有意识地关注、塑造商品的做法,一改先前广告仅仅只是单纯地叫卖、吃喝,告知有关商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售的“惯例”,慢慢地将广告引向如何使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区别开来、使消费者对一种商品过目不忘、点名购买的理性之路。虽然严格地说来,这还谈不上是完整、规范的理论,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为20世纪初期广告人的理论探索提供了基点,指明了方向。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人,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逐渐从生产资料的生产转向消费商品的生产,一个消费型的社会逐渐形成。许多成功的市场销售商都认识到市场推销的重要性,制造商们也大张旗鼓地用广告来宣传其商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广告的普遍认识是将之看作是纸上推销术,其代表人物有约翰·肯尼迪、克劳德·霍普金斯。从推销的立场出发,他们认为:“(广告)应该提供一种合情合理的原因,说明这种产品值得购买的具体原因”。销售理由从何而来?当然是从产品中来,从产品的独特品质和个性中来。广告关注的是产品,广告的诉求也围绕着产品展开。如霍普金斯为喜力滋啤酒创作的著名广告—喜力滋啤酒瓶是经过蒸汽清洗消毒的—就是独具匠心地为喜力滋力啤酒找到了一个其他同类产品没有意识到的、独特的产品特征,将之作为说服消费者购买喜力滋啤酒的主要原因,进而取得极大成功。鉴于他们往往以产品为出发点,寻求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并以之作为广告诉求的主要内容,人们便将他们归之于原因追究法派,将他们的广告表现手法称之为硬推销。如果说,19世纪末期注重商品包装和商标名称的广告还只是将目光停留在商品的外表,使商品不至于彼此混同,那么,原因追究法派的广告则将探究的触角深人到商品之中,从逻辑上寻求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20世纪2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乔治·盖洛普开始向读者做问卷调查,以测验民意。盖洛普的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广告行业,广告制作人也开始为自己的工作寻求科学的依据与基础。为使广告更好地吸引公众注意,针对消费者的动机调查逐渐普及。由此,美国广告业走上了崇尚科学之路.40年代,达彼斯广告公司在其广告运作中提出了独特的销售主张理论,即著名的usp理论。ups理论的中心仍然归结于产品。在他看来,广告成功与否,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产品的独特的销售主张。那么,什么是产品的独特的销售主张呢?usp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你需要明确的主张;买这件产品,你就可以得到特定的益处;第二,它必须是一个独特的主张,其他竞争者无法提供或不提供的主张;第三,这个主张必须能销售。即ups理论与先前的原因追究法派的观念一脉相承,其精髓都是突出产品,突出产品所蕴含的值得人们购买的原因、理由。但ups理论也有超出前者之处,那就是更强调科学与调查,更具有理论的完整性。

这种以产品为主导的广告观念在20世纪前50年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较少受到其他思想和观念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当时社会发展程度及经济环境的影响。50年代以前,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整个社会均处于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即使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产品积压,也并非真正的产品过剩,而是社会购买力的严重下降所致。因此,产品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只要是有特点、适销对路的好产品,再佐以一定的广告宜传,就根本不愁销路,在这种条件下,广告人无需煞费苦心,只要将有关商品的信息明白、准确地传达出来即可,产品本位的广告自然大行其道。当时的美国的传播学界正盛行所谓的“魔弹论”,人们坚信大众传播具有无穷的威力,在大众传媒如“魔弹”般的信息攻击之下,受众毫无抵御能力,就像一个个应声倒下的“靶子”。面对这些一中即倒的受众,传播者自然很少怀疑信息传播的效果,因而也就很少有意识地去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去探寻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和技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强化了产品本位的广告传播观念。这种局面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以打破。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被称为变革的时代,当时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促成了广告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其变革也引发了美国广告业上的创新革命。一些新型的广告公司为满足客房的要求,更多地把工作重点放到创新意识上,由此戏剧性地带动了广告传播业的重大变化:广告的侧重点逐渐从产品性能转人产品形象与个性,广告人的目光逐渐从专注于产品转向分析、研究消费者心理,广告诉求的中心从突出产品特征转变为注重受众的心理期待和接受效果。其杰出代表和先驱是大卫·奥格威、李奥·贝纳、威廉·伯恩巴克等。

大卫·奥格威秉承了克劳德,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观,同时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霍普金斯的广告观。奥格威认为,人们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由此他主张要给每个广告一种与之相称的风格,创造出其正常的个性特色。而产品的风格与个性综合在一起,便形成其独有的品牌形象。如大卫·奥格威广告中那个穿着海赛威衬衫、戴着一只眼罩的男人,赋予海赛威衬衫难以抵御的“新的吸引力”,使默默无闻一百多年的海赛威衬衫知名度大大提高,迅速成为风靡全国的畅销货;李奥·贝纳塑造的万宝路广告,一改以往女性香烟柔媚、亮丽的传统,描绘了一个充满男性的强壮、粗犷、豪放的文化偶像,这个最具男人气、最具美国风格的万宝路牛仔一下子征服了无数美国人的心,他们竞相购买原来根本不屑一顾的万宝路香烟。抽一支万宝路香烟,则似乎是在一定程度上体验美国的生活方式,于是,一个世界级的著名品牌由此诞生。以上两个成功的范例充分显示了品牌形象的威力,在广告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再是产品特征,而是通过品牌独有的个性和意蕴打动、征服消费者的心灵。

自此,广告人的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他们把广告诉求的重点放到了注重消费者接受心理与消费心理上,力图在广告中树立产品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无数受众,或通过广告激发受众强烈的好奇心、同情心以及购买、使用的欲望。这与前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的产品本位的广告风格已有较大差别,受众的接受和反应开始成为广告人关注的重点,广告人纷纷为创作新颖、独特、具有非凡吸引力的广告探索各种创意方法和表现技巧。于是传统的产品至上的广告观逐渐转向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广告,运作广告。

事实上,这种转变的发生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传播学的研究开始摆脱以往视受众为被动、脆弱、中弹即倒的“靶子”的陈旧观念,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移。这些理论强调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决定性,认为受众并非如魔弹论所言,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影响,而是依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去寻找、选择信息。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营销领域,传统的产品推销观念已让位于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的一切活动不再是紧密围绕着产品进行,而是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自身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研究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注重广告的创意和表现的广告传播理论的出现,正是顺应传播理论、营销理论重心的转变,接受传播理论、营销理论的指导而做出的及时的理论回应。

但是,这种理论回应是不彻底的。虽然60年代的广告传播理论强调了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但它仍是站在推销产品的立场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旧是产品。可以说,20世纪前60余年广告运作的传统都是“将产品直接推向大众消费者”,到了20世纪70年代,大众的概念开始被“分众”的概念所代替,一些广告创意人员主张所有好的广告,起始于对受众的基本了解,广告应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进行有的放矢的信息传播,至此,广告传播领域从产品本位向受众本位的彻底转变才真正得以实现。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3

【关键词】新闻效果;异化;受众;认知心理

新闻传播效果是一切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评判新闻传播质量的重要尺度。然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的效果会偏离传播意图而发生异化。导致新闻传播效果异化的因素很多,但作为新闻传播接受终端的受众,其认知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受众认知心理背景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所处的心理背景状况往往决定他们对新闻的接受态度和解读结果。受众的心理背景主要包括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心理准备、心理需要以及原有的态度倾向。

受众的心理准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受有一个心理准备过程。受众的心理准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他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态度。如果对一则信息事前毫无准备,则有可能产生不安和恐惧,严重时,还会引起社会恐慌,从而直接导致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如非典初期,新闻媒体对其传染性、危害性的报道不够重视,致使人们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因而,当非典造成巨大危害时,甚至有些人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和恐惧的扩散者。对非典的过度反应造成的损害,超过了非典本身,给社会的健康运行和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受众的心理需要。受众能否接受新闻信息,还取决于受众当时的心理需要。传播者只有掌握受众接受新闻时的心理需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转型期的中国,受众当下的心理需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安全感”的需要。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化加剧,受众往往希望从媒体获取信息以消除忧虑和不安全感。其次是“情爱感”的需要。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急需填补情感与心理空白,于是受众在解读新闻过程中寻求情感归属的需要变得分外强烈。再次是“根基感”的需要。社会转型时期,生活的动荡不安会使人产生一种回归传统、寻求宁静的心态,这便是“根基感”的需要。若媒介报道与受众强烈的心理需要背道而驰,会助长社会转型期中受众本身潜在或显在的心理阴影,导致新闻传播效果的异化。

受众的态度倾向。美国传播学家卡兹·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中介因素”中,受众既有的态度和立场会对大众传播的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人们总是会注意到不违背他们坚持的态度与信仰的那部分信息,而忽略违背自己的立场且会导致心理上不舒服或不和谐感觉的那部分信息。受众在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在接触到新信息时,往往会有一个将外在的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信息进行比较的思维过程。如果外来的结论与自己原有的态度相抵触,马上会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排斥情绪。

受众认知心理现象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受众在对新闻进行认知加工时必然会形成诸多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反过来又会对受众新闻接受的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能使他们对信息的加工和判断出现误读,从而使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定式心理。定式心理是指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及其观点。定式心理往往会使认识僵化,趋于保守或出现偏见,甚至形成认知偏见。在解读新闻之前,定式心理会“自以为是”地为受众替媒介作出解释。它会干扰受众对媒体内容的筛选、理解和接受,从而可能会导致错误信息、干扰信息的传播。例如,有媒体称板蓝根冲剂对肝炎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有些人就放弃其他更重要的预防措施,结果又影响了预防肝炎。因此,受众定式心理可能使得新闻媒体的影响异化。

反射心理。反射心理是指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把自己的经验、情感反射到类似事物上的一种心理现象。反射心理可以帮助受众体验和理解媒体内容,但也可能因为受众的主观导致偏见、消极情感。尤其是批判性的报道,对受众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所谓“四大名爹”的报道,使得恃强凌弱的卑劣行为、群众的谴责行为等等,因为反射心理,受众容易出现对政府的不信任。再如“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报道,受众往往在谴责道德滑坡之时,也会暗自庆幸,或者相互忠告。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异化现象。

预期心理。预期心理是指受众对媒体持一种预期,以满足其希望和要求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传播活动中,如果媒体传播的内容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传播将获得积极的结果;反之,受众很容易出现认知偏见,新闻传播有可能形成负面的传播效果。现在,新闻媒体的作用越来越被受众期待,他们希望媒体报道能够解决关注的问题,并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一些经济案件、刑事案件的报道,往往对犯罪过程不厌其烦,但对政府的作为甚少提到,于是受众容易归咎政府部门反应迟钝、打击不力,从而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这也是一种异化现象。

归咎心理。在社会知觉中,人们还会试图对行为原因进行探求,这种探求行为原因的心理过程就是归咎心理。当受众接触一则新闻时,他们在获取新闻事件表面信息的同时,往往会对新闻中人物的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探求,并希望媒体能给予解释。如不少受众在获知贪腐新闻事件的同时,还会对导致这些事件的成因提出疑问:为何国家干部的职位能够成为个人私欲的温床?某些干部为何能滥用权力?在这种归咎心理的作用下,受众不仅会迁怒于媒体,也会对政府的人事制度产生怀疑,甚至对政府对党产生不信任感,致使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受众认知心理效应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受众认知心理效应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一些心理惯性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下面主要探讨受众解读新闻过程中常见的几种认知心理效应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之间的关系。

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传播者或媒介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受众的心理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一方面,传播学研究认为,当受众把传播者或信息来源确定在高权威性、高可靠性的位置上时,这种认定对实现传播意图而言无疑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这种心理效应也会使受众无意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给予甄别与证实,甚至不加选择地将其作为确定自己生存状态与生存目标的参照系统,完全陷入媒介化生存状态。1938年美国一家广播电台播出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剧本,广播剧播出时人们真的以为火星人在进攻地球,世界末日已经来临,社会一片混乱。这与该节目原本想给受众提供娱乐的传播意图明显违背。

逆反效应。所谓逆反效应是指受众因某种预存立场、思维定式的影响产生了与传播者的观点相反的情感或心理倾向,是对新闻传播信息作简单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由于这种心理意识的作用,受众往往会同传播者之间形成一道抵御信息的心理防线,从而使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值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导致新闻传播效果的异化。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有三种:一是评价逆反,即受众对新闻的判断,与传播者所持的判断呈相反状态;二是情感逆反,即传播者在传播中所蕴涵和表现的情感,不仅未被受众接受,反而激起反感;三是行为逆反,即传播者企盼受众采取某一种行为,受众却反其道而行之。

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在信息接受时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者纽曼认为,在新闻信息接受中,大多数受众都力图避免被孤立。单一受众若确定自己的意见同占据优势的观点不一致时,随后大都改变看法,和优势意见保持一致。由于受众的意见和情绪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操纵,在解读新闻时不重视个人的体验,不能明辨是非真伪,而奉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媚俗从众的姿态消除内心的压迫感和冲突感,直至产生误读,从而导致新闻传播效果的异化。

参考文献:

[1]杜俊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王甫.电视新闻的视觉传播优势[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4]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4

关键词:勒庞;群体心理;理性;本能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069-02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o Le Bon)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是群体社会心理学的首创者,被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1]。其代表作为《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一著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我们理解群体心理,探究群体无意识的成因、服从与责任的关系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乌合之众――颠覆传统价值观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是历来学者研究的重点,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在古希腊城邦时代,整体主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个人只有在城邦中、积极参与城邦事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整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保存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崇尚集体主义的我国,这种观念更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充分说明了人们所认同的集体智慧与力量。然而这种传统的集体观念是否是无懈可击的呢?勒庞的群体心理思想对此提出了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逐渐进入韦伯所说的理性除魅的世界,个体信仰的崩塌,使人们逐渐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原子化的个体,在面对世界多样化的过程中,原子化的个体日渐感觉到自我的渺小,而从原先那种归属感的社会解放出来的人们,导致了一种个体身份的消失,自我焦虑的人们急于寻找认同,由于这种需要是一种集体的,出于对世界的恐惧与逃脱,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在分散化的个体社会中,能够给人以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一是数量上的集体认同,另一种是寻找权力的自发认同,于是便出现乌合之众。

勒庞所说,群众便是正义,便是道德。数量上的优势使人们寻找到一种认同,而为了强化这种认同,人们模仿他人,获得一种集体安全感。正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1。当解除时,人们欢呼自由的时代到来,道德上的个体主义在面对集体迷失时,竟然选择回归集体,自由难道真只是一种集体的产物还是真正的个体自由终究只是一种道德神话而无法实现?但是也应该看到,出于自由的逃避而集合在一起的人们终究只是一种原子化的个体,而无法实现一种真正意义的融合,集体不只是数量上的集体,更是一种拥有共同善的集体。

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变得冲动、易怒,出现极端表现。正如托克维尔所认识到的那样,民主将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民主却极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而这种多数人的暴政比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暴政更加可怕,其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在政治领域形成一种专制,而且携带着多数人形成的道德正义感裹挟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社会专制,处于其中的人们受到暗示、传染而形成无意识,以至于出现各种极端。法国大革命便是最显著的例证。

勒庞的群体心理思想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什么个人在群体中会逐渐丧失理性、失去自我,变成原子式的个人?群体无意识的成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答的问题。

二、追根溯源――乌合之众之成因

人是具有理性的,理性的个人具有独立性,会做出独立的判断,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众多理性的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独立性,使之理性被压倒,本能被释放,形成受“群体心理”支配的乌合之众呢?

1.从众心理

个人与群体相比是渺小的,群体力量的强大总是使人心生畏惧。“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情愿放弃自己的观念而去迎合众人,认为‘众人’不仅代表了力量,而且代表了真理。作为“真理”的意识形态如掌控群体心灵的魔法一样使个人如同波浪里的水滴,失去了自我控制力,只能随着群体的波涛肆意汹涌。”[3]“人多势众”以及“少数服从多数”的观念使得独立的个人逐渐丧失了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个人淹没在群体的大浪里,成为原子化的个人。像古希腊苏格拉底那样,为了真理而不盲从,始终保持自身独立性,充当牛虻角色,甚至献出自己生命的人是少有的。

勒庞所说的“群体精神统一的心理学规律”就是指群体中个人的从众心理。从众使人云亦云,使个体丧失了独立性,整齐划一,成为统一体,这是乌合之众形成的主要原因。勒庞认为传染现象与接受暗示也是乌合之众形成的原因。在群体中个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传染现象普遍存在,这使之极易达成一致,“群体在相互传染之下,很容易接受暗示,犹如进入催眠状态,一切思想完全受催眠师左右,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个体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产生某种思想或采取某种行动。”[4]

2.法不责众

“集体责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集体责任”存在与否是我们判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进行归责的重要参考系。受法不责众思想的影响,个体在群体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逃脱惩罚,所以极易产生冲动、过激的行为。法不责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对群体行为进行归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法不责众是否意味着群体行为可以免责?这一难题应该如何破解?

美籍犹太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是反对集体责任说的,认为在对集体进行归责时要还原到个人。当今频发,这一观点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此外,在群体中极易产生“搭便车现象”,为个人的懒惰提供空间,“三个和尚没水喝”便是最好的例证。这与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所阐述的观点也颇为相似,大集团效率低,“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乌合之众产生的原因之一。

3.权威与服从

乌合之众产生的群体无意识使之极易服从权威,受到领导人的煽动与蛊惑,二战时期的德国便是典型。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是政治学中的重大课题。勒庞的群体心理思想与阿伦特的“恶之平庸”思想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艾希曼审判是20世纪的重大审判之一。阿伦特以《纽约客》记者的身份亲赴审判现场进行报道。以此审判为基础,《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恶的平庸的报告》一书于1961年出版,阿伦特借用其丈夫布吕歇尔的讽刺性说法,提出了“平庸之恶”的观点。此书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招致了众多的批判。在经过独立的思考后阿伦特发现被奉为恶魔的“艾希曼只不过是庞大的官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在纳粹意识形态这种包罗万象的世界观的强大力量下,个人只不过是纳粹实现其统治世界的政治野心的一颗棋子。”[5]艾希曼与所谓的恶魔相差甚远,他只不过是一个被去个性化了的普通人,肤浅与无思使他失去了判断力,使其对纳粹官僚体制无条件服从,导致了“平庸之恶”的产生。

“平庸之恶”的思想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它打破了我们关于恶的一维思考方式,使我们对个人与集体、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个人在庞大的官僚机器中失去了自我,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才能保持自身,因为反抗的代价远远大于服从的代价。肤浅与无思使个人丧失了独立性,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无思、易冲动、缺乏推理能力的乌合之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打破这一困境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寻求坦途――走出乌合之众的泥淖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是一本影响广泛而又具有针对性的著作。他看到了群众运动作为一种趋势将是势不可挡的,但是法国大革命的暴动与骚乱,让他担心与忧虑。因此他不得不质疑群众运动,可是暴政的出现有着各种环境因素。如让人们集合起来;社会有着各种压抑与不安;同时有着不怀好意的领袖不停地通过断言、重复等煽动情绪。因此在一个平和的社会,在一个矛盾冲动不是很激烈的社会里,在一个话语权不断分散的社会里,在一个解构领袖的社会里,乌合之众的出现不是一个经常性现象。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的社会里,公平与正义的诉求日益强烈,而网络政治的发展,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表达感情,各种情绪化的发泄极易形成煽动性运动,而网络大V与草根领袖们不断释放形象化的思维,传染、暗示,造成偶像崇拜,这极易形成网络上的暴政。这也是勒庞所没有告诉我们的,那就是既然群众是极端的、易怒的、非理性的存在,那么在一个政治参与日益发展的社会里如何走出乌合之众的泥淖,避免这种乱政?

勒庞所没有告诉我们的,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他思想家那里寻求。托克维尔在论述美国民主时,给出的一个观点就是教育,通过教育提高群众素质,可一旦出现群众运动,人们真能如此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至于被传染、暗示吗?

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矫正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她认为只有进行不断的思考,培养个人的独立性与判断力,使人积极投入到公共领域中去,参与政治生活,形成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才能有效地避免“平庸之恶”的产生。实际上阿伦特是从古希腊思想中汲取营养,是在吸收了古典共和主义的思想的基础上来力求实现政治生活的复归的。“这种阿伦特意义上的政治生活的复兴,或许是克服现代社会潜在危机的一条出路,是抵制现代社会极权化危险的一种药方。”[6]282

阿伦特力求实现政治生活的复归,实现古典的共和制度,这对于我们走出“平庸之恶”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然而在政治实践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不断探索,寻求避免产生乌合之众发生、逐步完善现有体制的方法。勒庞对群体理性持一种悲观态度,有没有一种制度上的设计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才是一种认真的对待。

1.通过参与型政治社会化使“社会人”变成“政治人”、“会思考的人”

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每一个独立的个人都具有社会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个人可以通过政治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意识与政治人格,形成判断政治好坏的标准,从而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达到个人与政治的良好互动,避免陷入盲从。从“社会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是个人独立政治意识形成的过程,是个人学会“思考与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养成个人分辨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使其运用理性反抗邪恶的政治制度,运用良知抵御作恶的诱惑,从而保持个人的复数性与差异性,不再成为“庸人”,做回真正的自我。

个人在群体中丧失独立性,失去理性与判断力,导致了群体无意识的产生,形成了乌合之众。所以通过政治社会化,培养个体的政治人格,使之独立思考与判断而不陷入盲从是避免乌合之众产生的重要路径。

2.建立一种政治沟通机制,避免群众压抑性的释放造成动乱

政治沟通机制对于政府与大众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群体的诉求需要有良好的渠道来表达,如果其诉求得不到回应,长期受到压抑与管制,那么大众就会用其他非合法的方式来表达,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我国频发,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形成合理的政治沟通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也许在政治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寻求建立政府与大众之间良好沟通机制的方法。不过此事仍旧任重道远。

3.完善政治透明化,避免使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

政治的透明度是衡量政治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当今政治是民主政治,实现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为了防止公权力的无限扩张,对其进行限制是必要的。权力的内部制约与社会的外部制约等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才能防止暴政独裁的发生,形成良善的政治制度,使政府获得公信力,合法性基础更加坚定,从而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个人也可以摘下“面具”,生活在真实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人”,从而使乌合之众失去存在的土壤。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为我们了解群体心理、重新认识大众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个人在群体中如何保持独立性,不丧失理性与判断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使个人在理性与本能之间找到平衡点,不陷入盲从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勒庞的群体心理思想虽然存在诸多缺陷,但其却是群体社会心理学的首创者,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参考文献:

[1]段艳.“世纪末”与勒庞思想的形成――由《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说开去[J].社会科学论坛,2013(4).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蔡禹僧.群氓崇拜与大众民主神话――关于勒庞的《乌合之众》[J].书屋,2007(11).

[4]祝琴.浅析群体心理――读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理论视野,2010(1).

[5]涂文娟.邪恶的两张面孔: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的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7(1).

[6]陈伟.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7][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孙传钊.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9]孙钦浩.革命时代的群体心理――读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J].理论观察,2011(2).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5

《走向自主》,是科教版《思品》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准确了解从众生理的缘故原由及制止悲观从众的方法或途径。作为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从众征象已有准确的了解,本框题承接前面的内容,并深入到探究从众生理的缘故原由与制止悲观从众的方法或途径上;同时,本框题为背面讨论“偶像与自我”的话题做足了的铺垫,本框题承先启后,处于比较重要的职位地方。

二、说学情

青春期的中学生开始向往和追求独立自主,交往重心开始转向同学和朋友,会面临合群众的盲从、独立与自主、崇拜与自我等问题,确立自我、寻找真正的自主这些主题构成了处于青春期的八年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个体认识、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心理品质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模仿能力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从众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决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三)知识目标:懂得怎样避免盲目从众,直到克服消极从众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发展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二)教学难点:克服消极从众,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五、说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轻音乐)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爱的故事》(壁虎的爱),请学生谈谈看完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第二步,老师引导:质疑故事的真实性,怀疑它在煽情。一只壁虎正常的寿命可以有10年吗?即使有10年,一只健康的壁虎自己生活尚经常出现困难,还要十年如一日地养活另一只壁虎,而且那只被钉住尾巴的壁虎,光吃不动,一活就是10年?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壁虎是能自我断掉尾巴的,这只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没有断掉,难道这只壁虎的尾巴不可以再生?壁虎的尾巴果真能被钉住吗?为什么有人只会感动、惊叹而不去发问呢?盲目从众是非常有害的,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怎样在生活中避免盲目从众呢?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走向自主。(任何事情都有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也不例外,我们要真正做到自主,就必须知道从众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1.从众的原因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故事《苏格拉底的苹果》

第二步,将全班分为3大组,请每组讨论如下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写在大白纸上(问题:最后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这反映他的一种什么心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产生这样的心理呢?)

第三步,每组派出一名“发言人”与全班交流本组的讨论结果,老师适时引导与总结。

第四步,请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举出一个具体的从众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五步,全班交流,老师小结与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导致从众的原因很多,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是导致从众的两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采取什么办法去克服盲目从众心理,使自己走向自主呢?

2.克服消极从众

(1)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明辨是非

第一步,用多媒体展示《农夫与驴》的故事。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第三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故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第四步,请学生4人一组,交流“如果你是故事中做作业的小朋友,你应该怎么办”

第五步,全班交流,老师给予积极引导。

第六步,请学生就对以上两个故事的启发各抒己见。

第七步,老师小结:无论是故事中的农夫还是教材中的小朋友,他们都面临消极从众心理的影响,而要克服这些消极影响,就要求他们凡是有自己的主见,能明辨是非,不盲从别人。以上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分辨是非,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不呢个你盲目地随波逐流。对于自己确信的目标要敢于去实现、去争取,不要怕别人议论,总之,要学会明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此时板书: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2)自主选择,勇于负责

第一步,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60页的故事《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第二步,请学生谈谈这个故事给大家的启发。

第三步,请学生4人一组,讨论“在生活中面临很多选择时,如何处理”。

第四步,全班交流,老师给予积极引导。

第五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页《善于拒绝》和第63页《梨无主,我心有主》的内容,并请学生4人一组完成教材63页“反思”中的内容。

第六步,全班交流,老师小结:心中有规则,我们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意愿行动,而不是轻信他人。其实抵制外部不良诱惑的方法有很多,用心中的规则时常约束自己,自觉抵制来自多数人的不合理的意见,自主做出并坚持正确的选择,那么,盲目从众的现象就会从我们身上消失。

3.自我独立我来测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自我独立测量表》,请学生按照测量要求,进行自评。(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测量结果,不需要交流。)

第二步,请学生结合测量结果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表格《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

呈现自我(存在的不足)

完善自我(解决办法)

第三步,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并归纳总结独立型的培养方法。

(三)总结升华(2—3分钟)

第一步,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并及时巩固知识。

通过本课的讨论,了解了导致从众的多种原因。我们要克服消极从众,就应当: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明辨是非;要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

第二步,课后作业:“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请学生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结合所学知识,从自己最容易从众的某些行为(如:起哄、模仿时尚等)入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抵挡不合理压力和抵御外部不良诱惑的能力。

板书:

走向自主

(一)从众的原因(两个重要原因: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

(二)克服消极从众(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自主选择、勇于承担)

总之,对讲堂的计划,我始终贯彻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央,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只管即便做到两个突破: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6

关键词:新闻; 娱乐化; 受众; 市场; 影响

   上中学时,每到晚上7点,家里人都要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那时主持人给我的印象就是严肃、刻板地播报着一些国际国内重要时政新闻,我本人可是不愿意看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慢慢的,我发现现在的严肃新闻越来越多元化了,越来越多的新闻播报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琐事,越来越多的节目主持人也摘下了凝重严肃的面具,露出和谐可亲的笑容,就像和你在唠家常。于是,一种新闻娱乐化现象应运而生。随着新闻娱乐化在新闻报道中成为一种流行,它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虽然目前还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但从各媒体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上还是能略见端倪: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性新闻“软”化,新闻中娱乐因素大量增加,严肃性新闻节目的比例减少,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以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新闻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的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从而更加贴近观众。

1 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2003年,许多电视台都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形式进行创新,为了使报道营造出一种进程紧凑、扣人心弦的戏剧化效果,编导们借鉴体育比赛的报道方式,以“比分”的形式密切关注每日双方战况,并让战况分析家现场评点,适时分析预测。娱乐化元素的加入,自然会使人们的注意力转移,有意无意地削弱或淡化了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实际上,这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趋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媒介市场环境和受众选择心理。没有受众的认可,新闻娱乐化无法在媒介上得以生存;没有市场竞争,新闻也难以娱乐化。

1.1 受众选择心理决定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新闻娱乐化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然而它与受众心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受众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的目的就是解闷消愁,摆脱烦恼,释放情绪,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几个心理特征。

1.1.1 惰性心理决定了受众既易于又乐于选择娱乐性新闻信息

人是有惰性的,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往往乐于选择省时省力就能获取的信息。美国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曾经设计了一个数学公式:可能得到的报偿÷需要付出的努力=选择的概率。意思是说,预期报偿(满足需要)的可能性越大,而费力的程度越低,选择某种传播渠道讯息的概率就越高;相反,预期的报偿很小,而费力程度很大,那么选择的概率就很低。有了这一理论支持,就不难理解新闻媒体为什么要“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文学化”了,这就是受众的惰性心理需求决定的。

    对于受众来说,新闻信息带给他们娱乐的过程就是同化的过程。娱乐顺应了受众原有的认知系统,受众在获得快乐和兴奋的过程中不需要做出太多的思考,只需要顺应媒介传播内容。因为现代社会的紧张和压力让许多人更加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而大众传播媒介所炮制出来以博得受众欢心的娱乐化的新闻,能让大众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情感报道,生活写真也就更加成为受众乐意选择的节目。比如湖南卫视的《晚间》,它的组成不再是一条接一条的新闻消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个新闻小故事,在观看这些节目的时候,不需要僵硬的去接受与处理信息,而是在一种很放松的状态下去感受形式多样的生活故事。

1.1.2 接近心理让受众同媒体真正融为一体,产生心理的共鸣

技术的发展让受众能通过视觉和听觉直接感受到新闻现场,也可以参与媒介的娱乐活动,甚至在家中就可以参与到节目中,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所持观点和意见。新闻娱乐化的一个外在表现就是强调受众的参与性,不仅仅让受众知晓新闻事件,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受众亲身体验媒体的运作,不单是身体上的接近,同样也有心理上的接近,这样才能使受众认同媒体节目的表现形式。同时,这种接近心理特征也让受众感觉到媒体对他们的重视,消除了“媒介受众”单向进行传播的逆反心理,达到一个良好沟通互动的效果。受众作为读者、听众、观众、嘉宾或网民踊跃参与热点话题、新闻事实的评说,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也达到了新闻事实传播中观点平衡的作用。比如贵州2台的《百姓关注》节目,每期都会设置一个“有一说一”板块,请受众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参与某一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的讨论中来,并在播报新闻节目的过程中穿插这种话题讨论,这种为受众提供成为传播主体平台的方式备受受众的喜爱。

    另外,由于有现代通讯技术、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支持,新闻节目不断创新,新闻节目的现场报道成为新闻播报主流,其新闻表现力更加优于演播室播报的方式。因为现场新闻满足了他们的接近心理,受众的接近心理包含着对新闻第一时效的新鲜感,也包含着对现场画面冲击的刺激感。现在绝大多数的电视新闻节目都注重抓“现场”,因为直播这一现代传播手段,几乎可以说是传媒满足受众接近心理的最完美形式。

1.1.3 宣泄心理使受众将娱乐化的新闻作为既能了解时事又可缓释心理压力的方式

在提倡个性化生活的今天,受众不只是单纯地想通过媒体来了解时事新闻,更多的是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获得身体上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满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众只是通过新闻节目获得时事政治、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有人会意识到新闻还能让人身心放松、缓解压力,通常认为只有电影、电视剧、文娱节目等才能满足人们寻找快乐心理的需要。从另一角度来说,如今随着生存压力的逐渐加大和心理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媒介报道的集中轰炸,人们常常会感到抑郁、失落、苦 闷,受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某种宣泄情绪和缓释心理压力的平台。同时,媒介也会顺应受众的心理需求,通过改变新闻策划和新闻播报的方式来满足受众的需要,从而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满足自我宣泄与表达、忘却愁苦和烦恼。现在的许多新闻节目中就包含了民生新闻,里面有生活琐事,情感生活,人情世故等等生活中的小故事,在记者的叙述和镜头的捕捉中,受众可以感受到他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一过程满足了受众对他人世界探知心理,填补心灵的空缺。此时的新闻即具有信息性质也具有娱乐性质。受众常常通过娱乐使自己潜意识中的缺憾得到宣泄和释放,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但是如果这种满足超出了受众的预期,那么将过犹不及,如新闻内容不讲品位、降格以求、猎奇媚俗、刊发失实报道往往让人产生反感。受众期望通过媒介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精神世界的最大满足,需要媒体在新闻策划过程中将具有高层次和深层次的价值内涵生活化、娱乐化。

1.2 媒介市场竞争环境促使新闻娱乐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在市场形成的初期,各家媒体还是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节目,注重舆论导向。由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并存,使得媒体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市场的份额是有限的,当其中某一家媒体打破了传统“游戏规则”,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丰厚的回报之后,其他媒体也争先效仿,为此各家媒体大显神通,开始了“圈地运动”,抢占市场。2007年1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与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原本是一次政治色彩很浓的事件,但是总统的爱犬给整个会谈带来了些许乐子,将众多媒体的目光从会谈转向了这只拉布拉多母猎犬。《普京爱犬闯进会议大厅 默克尔花容失色》成了报道主题,如此一来,整个严肃的新闻变得趣味横生,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一事件。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媒体也看到了新闻和娱乐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媒体要将新闻报道、娱乐节目、受众心理三方面结合起来打造产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赢得利润,因为追求娱乐是人的本性,也就构成了新闻为娱乐服务,娱乐反哺新闻的市场环境。我国的新闻媒体具有“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媒体即承担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任务,同时还要去追逐市场份额,要想尽一切办法从传播过程中找到利润点。报纸、杂志追求的是发行量,而广播、电视追求收听收视率,这成了评判一切成败得失的标准,同时也成为媒体获取高额利润的来源。当娱乐文化像商品一样畅销的时候,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也就被市场改写,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些曾被重视的新闻理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重铸出来的是经过媒体精心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媒体想尽一切办法从传播过程中找到利润点。原本作秀、炒作等一系列本属于娱乐界所热衷的手法,自然就被某些媒体顺理成章地运用到对各类新闻素材的处理上。受众的“眼球”被吸引过来之后,广告也就自然接踵而来,利润也随之而来。

2 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影响

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当代社会中已经不能忽视,从它产生以来,新闻媒介和受众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的审美情趣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媒介也不得不顺应市场的需求,运用新的方式来传播新闻信息。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媒介表达更加灵活

在新闻娱乐化现象还未出现之前,媒体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新闻表达手法,如消息、通讯、专题等新闻形式,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受众在接受模式化新闻的时候,渐渐对新闻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新闻娱乐化的引入使得新闻表达开始了传统意义上的改革,使得编辑思路更加宽泛,文字、照片、影像、音乐、动画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的表达手法。在内容方面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而是将新闻的表达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在有效娱乐化的表达上,反映了新闻事实。同时,语言表达上也更加生活化,口语化。

2.2 改变了传统的节目主持方式

以前新闻节目主持人留给大家的形象是正襟危坐,用词标准,语速均匀。而近几年,主持人形象逐渐朝着衣着休闲、表情丰富、语言生动等趋势发展。在央视《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贵州4台《四面八方》等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以站立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手里拿着稿件播报新闻,语言轻松活泼,整个感觉就像与观众在进行着交流,令人倍感轻松。

2.3 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性

娱乐化的新闻形式与内容贴近受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使受众更乐意接受新闻内容。网络通讯技术的采用,受众对节目的直接参与性更加增添了受众的兴趣。由于新闻的娱乐化趋势,对受众知识结构,文化层次的要求降低,加之参与形式的便捷如手机短信答题、手机互动讨论等,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其中。

当然,新闻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大大增强了媒介的传播功能,产生了“新的新闻叙述方式”,扩大了受众群体;另一方面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会导致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失准。新闻娱乐化放大了新闻的趣味性、人情味等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如果电视、报纸每天都充斥着软新闻,当然,这对解除疲劳,营造开心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势必会让人懒于思考,头脑变得简单,一个缺乏思考的社会是不会进步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新闻娱乐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总之,我们既要重视和尊重市场经济下媒介产品的娱乐功能,也要完善和发展新闻娱乐化的手段和内容,实现受众群体的最大化;还要毫不动摇地遵循和坚守新闻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7

[关键词] 现代市场经济 商标翻译 受众心理

随着跨国贸易的日益频繁,商标也日益具有国际性,使得商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商标的英汉互译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更要符合受众的商标心理。商标是各种价值信息的结合体,是企业产品的标志,它本身还具有广告宣传的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标词的良莠直接影响受众心理,因为商标是商品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第一张脸,可以为受众提供多种信息,所以受众的商标心理对商标认可与否会造成销售业绩上巨额的差异。在收集商标译例的过程中,笔者从一些成功译名的经验和失败译例的教训,总结出商标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心理,翻译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标翻译必须符合受众的审美心理,展示商品内涵

审美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涉及到政治观点、宗教观点、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受众审美心理就更是如此;而商标又是一种面对受众的重要宣传手段。它不仅要遵循社会文化习惯和投合受众审美心理,而且在影响和形成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方面起着重要作。从审美心理上讲,受众一旦进入节奏感的欣赏或是感知当中,就会产生一种期待的心理。商标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应考虑这种受众审美心理。

例如中国人喜欢喜庆、祥和、吉利。从中国受众审美心理角度看,受众对红色情有独钟,所以商标词中也会用“红”字添彩。“红旗”牌轿车就是其中一例。它象征着中国人自己的轿车,受众对其商品有着独特的民族自豪感。但若按字面把它们翻译成“red flag”,非但不能把带给原来受众的审美感受传递过去,反而把“美”变成了“丑”,因为在英语中,“red”象征“极端”与“危险”。西方人眼中,“红”常常跟“鲜血”与“战争”连在一起,所以“红”根本就是“危险”和“恐怖”的代名,他们惟恐遁避不及,更不用说将其用于相关产品之商标中了。所以译者比较了原语和目的语的受众审美心理后,采用了简单的音译,翻译成“hongqi”。

另有相同一例,我国“金鸡牌”闹钟在国外有较高声誉。但先前将它译成“Golden Cock”似嫌欠雅,因为在中国“金鸡”是个美名,但却不符合异域受众的审美心理。“Cock”在英美等国家除有“雄鸡”一义外,还有“雄性器官”之义,使此译名显得粗俗。为使译名变雅,后把cock换成了rooster。这一改基本可使原受众与异域受众具有同样的审美感受。

所以,在进行商标的英汉互译中,一定要深谙两种文化的差异,了解异域受众审美心理;否则商标翻译中一旦出现败笔,就会直接影响销售业绩。

二、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标翻译必须符合受众的联想心理,保持商品文化意蕴的传真

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象联系的纽带。它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象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受众对商品认知的同时伴随着其对商标的联想,这有利于促进受众对商品的认知、理解,为受众提供购买某商品的理由。所以受众对商标的联想心理是受众心目中与某商标相关联的一系列事物,是商品特征在受众心目中的具体体。正因如此,制造商或商人都会极力让受众对自己的商标产生丰富积极的联想,以赢得受众的好感和信赖,从而提高销售业绩。那么在进行商标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我们也应遵循符合受众积极联想心理的这一原则,并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保持商品文化意蕴的传真。

比如我国生产的一种口红,商标叫“芳芳”,在汉语文化中给人的感受是“清新芳香,婉约美丽”。所以我国受众一看到“芳芳”二字就不禁在心中升起美的联想:仿佛不仅看到了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象还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可这商标用汉语拼音将它汉译英成“Fangfang”时,却让异域受众心中不由得生起恐怖之感。因为fang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意是“狗的长牙”;“蛇的毒牙”,于是异域受众联想到的并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美丽少女,却是条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恶狗或毒蛇。由于翻译中的败笔,此商品的销售大概是不难想象的。但同样有一例口红的英译汉笔者认为实在翻译得很妙。那就是将“Kiss Me”翻译成“奇士美”而并非直译成“吻我”。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含蓄的民族,尤其对性和爱的表达始终是“欲语还休”,将“Kiss Me”直译成“吻我”显然不易被中国受众认同。所以将这种口红音译为“奇士美”,“奇士”与“骑士”同音,与“美”结合,给人以英雄美人的形象联想,在顾及我国受众心理的同时,同样表现出了Kiss Me所要表现的内涵。

另有一则脍炙人口的商标译名,那就是“四通”&“STONE”。

“四通”是我国生产的电脑商标,它在汉语文化中有多种有益联想,可以理解为“四通八达,无所不能”,既象征科技的尖端,信息的敏锐,也象征市场的广阔。译为英文商标“STONE”后,虽然原商标中的中国文化内涵被转换,但“STONE”字面意思是“石子”,喻意为“坚如磐石”,让人联想到一种敢于挑战的坚忍不拔的硬碰硬的竞争心态。这样就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要想让商标深入到国内外受众的心里,在英汉互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能唤起受众积极联想的心理,以创造出较高的销售业绩。

三、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商标的翻译绝不是简单的问题,其中它与受众心理之间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种好的商品,加上一个符合受众心理的好的商标,这无异于锦上添花。本文提出的观点无非是想说明,在商标意识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在商标翻译上也要多下工夫,仔细斟酌。

参考文献:

[1]贺川生:商标英语[M].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7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8

一、 我对这次教育活动的理解

这次党中央下决心、下力气在全党范围开展这次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及时和必要的。为什么这样说,我的理解就是两点:一是形势所需,二是形势所迫。

首先,这次教育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需要。

古语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任何政权和政党,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先后失去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失掉民心、脱离群众却是共同的、根本的。苏联解体期间,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以“苏共代表谁”做的社会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这说明苏共已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垮台实在也是势所必然。

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最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保证。那么怎么才能让群众看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信我们会把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归宿呢?说到底还要靠每名党员的身体力行,去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利益。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做得还很不够,因而经常出现群众有意见、有怨气,甚至上访事件,这说明有些问题,因为我们个别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意识不强,工作做得不好,而远离了群众。

另外,我们个别党员因自我要求不严,放松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做了与党员身份不符的事情,如职务犯罪、参与黄、赌、毒等等,都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蔓延和发展,必然会使我们党形象受损,民心渐失,进而影响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其次,这次教育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党员的思想受到冲击和考验的形势所迫。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理想信念动摇、拜金主义泛滥,已开始在个别党员甚至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上显现。

大家可能还记得,慕马案中的夏任凡,他在反省犯罪原因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他看到一些原苏联的党政要员,摇身一变,成了当时的富翁和企业家。这原本是原苏联治腐无力、痛失民心的惨痛教训,而他却感到中国也会很快再蹈覆辙,而大捞特捞,把大量国有资产据为已有,梦想自己也有摇身一变的一刻。

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夏任凡能走到这一步,其根本原因正是从他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开始的。

我在网上查到这样一组数字;仅在去年全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就有3万6千多件,涉案4万多人,这些涉案人员上到省部级领导,下到一般党员干部,各层次都有。虽然这在我们近7千万党员队伍中,只是极个别分子,但却反映了在我们个别党员干部中理想信念产生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自毁党员形象的现象已开始危及我党的生存,因为每个党员都我们党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哪个细胞发生病变都会影响整个肌体健康,可以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及时地组织开展了这次教育活动,以期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我们每个党员的思想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观,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二、 我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解

通过学习,首先我认识到,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有其自身的先进性的。

回顾共产党的发展简史,我们会看到,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中,被共产党或者自我宣布为共产党性质的政党所统治的国家一度达到21个之多。但星移斗转,世事变迁,到20世纪后期,短短几年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丧权亡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时处于低潮。但就在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化中,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却如中流砥柱,巍然屹立,极大地巩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究其原因,我们不能不说是我们党的自身先进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50多年的执政历史中,我们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执政为民的思想宗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一句“发展是硬道理”,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把立党、执政、兴国三者统一起来,我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自身的先进性,而正因如此,才使我们在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时,我们国家才能稳如泰山,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

其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们做为这个先进组织中的一员,理应是这种先进性的最直接体现。

我的理解是两方面。

一是作为党员,应是党的先进思想、理念和政策的忠实实践者。就是说,作为党的一分子,不论在何岗位,在任何时候,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忱,带头干好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战争年代,为了人类解放事业,党员应该带头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在所不惜;在农村改革中,党员要做劳动致富的表率,带领农民摆脱贫穷;在生产一线,党员就要像王进喜、许振超那样,甘于奉献、勤于钻研,提高生产效率;而像我们在身党政机关,则更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在为基层和群众服好务的同时,一丝不苟的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党的先进思想和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总之,党的治国安帮之宏图伟略,要靠我们每名党员的努力,使之落实到细微之处,这是我们体现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最好行动。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9

一、 我对这次教育活动的理解

这次党中央下决心、下力气在全党范围开展这次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及时和必要的。为什么这样说,我的理解就是两点:一是形势所需,二是形势所迫。

首先,这次教育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需要。 古语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任何政权和政党,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先后失去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失掉民心、脱离群众却是共同的、根本的。苏联解体期间,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以“苏共代表谁”做的社会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这说明苏共已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垮台实在也是势所必然。

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最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保证。那么怎么才能让群众看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信我们会把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归宿呢?说到底还要靠每名党员的身体力行,去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利益。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做得还很不够,因而经常出现群众有意见、有怨气,甚至上访事件,这说明有些问题,因为我们个别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意识不强,工作做得不好,而远离了群众。

另外,我们个别党员因自我要求不严,放松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做了与党员身份不符的事情,如职务犯罪、参与黄、赌、毒等等,都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蔓延和发展,必然会使我们党形象受损,民心渐失,进而影响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其次,这次教育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党员的思想受到冲击和考验的形势所迫。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理想信念动摇、拜金主义泛滥,已开始在个别党员甚至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上显现。

大家可能还记得,慕马案中的夏任凡,他在反省犯罪原因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他看到一些原苏联的党政要员,摇身一变,成了当时的富翁和企业家。这原本是原苏联治腐无力、痛失民心的惨痛教训,而他却感到中国也会很快再蹈覆辙,而大捞特捞,把大量国有资产据为已有,梦想自己也有摇身一变的一刻。

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夏任凡能走到这一步,其根本原因正是从他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开始的。

我在网上查到这样一组数字;仅在去年全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就有3万6千多件,涉案4万多人,这些涉案人员上到省部级领导,下到一般党员干部,各层次都有。虽然这在我们近7千万党员队伍中,只是极个别分子,但却反映了在我们个别党员干部中理想信念产生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自毁党员形象的现象已开始危及我党的生存,因为每个党员都我们党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哪个细胞发生病变都会影响整个肌体健康,可以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及时地组织开展了这次教育活动,以期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我们每个党员的思想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观,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二、 我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解

通过学习,首先我认识到,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有其自身的先进性的。 回顾共产党的发展简史,我们会看到,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中,被共产党或者自我宣布为共产党性质的政党所统治的国家一度达到21个之多。但星移斗转,世事变迁,到20世纪后期,短短几年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丧权亡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时处于低潮。但就在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化中,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却如中流砥柱,巍然屹立,极大地巩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究其原因,我们不能不说是我们党的自身先进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50多年的执政历史中,我们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执政为民的思想宗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一句“发展是硬道理”,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把立党、执政、兴国三者统一起来,我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自身的先进性,而正因如此,才使我们在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时,我们国家才能稳如泰山,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

其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们做为这个先进组织中的一员,理应是这种先进性的最直接体现。

我的理解是两方面。

一是作为党员,应是党的先进思想、理念和政策的忠实实践者。就是说,作为党的一分子,不论在何岗位,在任何时候,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忱,带头干好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战争年代,为了人类解放事业,党员应该带头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在所不惜;在农村改革中,党员要做劳动致富的表率,带领农民摆脱贫穷;在生产一线,党员就要像王进喜、许振超那样,甘于奉献、勤于钻研,提高生产效率;而像我们在身党政机关,则更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在为基层和群众服好务的同时,一丝不苟的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党的先进思想和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总之,党的治国安帮之宏图伟略,要靠我们每名党员的努力,使之落实到细微之处,这是我们体现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最好行动。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价值;精神生活;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有意义且广受人们推崇的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其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不但能有效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而且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精神需求。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相应的文化需求也就呈现出递增态势。群众文化作为构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巨大。因此,文章针对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概述

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在工作时间之外,自我开发、自我娱乐、自我参与的一种具有社会性特征的文化活动。同时,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主要以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作为基础,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说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以来的关键构成部分。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在社会文化不断深入的带动下,已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体系的灵魂与核心,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群众文化具有显著的民族风采与地域特色,主要表现为文化建设与文化现象两个层面。

(一)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表现之一即是群众文化,同时也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拥有自己的文化事业与工作队伍,包括文化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与文化活动,其中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是同步发展的,且与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文化现象

群众文化是人们长期适应的结果,长期以来广大群众不但会从事谋求生存的职业,而且会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进而达到身心娱乐的目的。然而,社属于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包括自然、人类与文化,这就使得群众文化归属为参加人数最多、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类型。[1]另外,群众文化还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领域、各个地区等都有存在。所以,群众文化是每个地域、每个民族与每个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宣扬主导文化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多种文化手段的传播与发扬,以此促使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进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而要想促进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文化策略,其中群众文化作为最佳的传播方式不容忽视。群众文化因其独特的寓教于乐的功能,能够很好地宣扬主导文化,并使得主导文化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生根发芽,以此充分发挥主导文化在我国整体发展中的价值与效用。

(二)发展精英文化

文化建设包括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两个重要部分。其中,群众文化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到的对象较多,且主要以平民百姓为主;而精英文化本质上属于文化建设的升级与提高,涉及到的对象主要以高技能、高学历的精英群体。[2]由此可见,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即精英文化的升级与提升离不开群众文化这一基础与前提,而群众文化的广泛普及也需要精英文化予以指导。因而,群众文化不但是群众生活的直接反应,更是发展精英文化的重要基础。

(三)带动文化产业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方面的重要内容。其中,文化事业是服务于国家公益事业的一项重要事业,而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航向主要是以文化市场的经济效益为主导。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即对各种事物的审美能力、日常生活的品质要求等大幅提升。[3]同时,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产业进步的出发点,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市场份额增加、市场活力增强以及可持续健康发展等提供动力源泉,有助于带动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发挥路径

(一)文化产业发展遵循按需服务原则

从宏观视角分析我国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已进入明显的老龄化阶段。在此阶段要想最大程度发挥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就必须从乡村、社区等一系列基层单位的实际文化需求出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进行有序发展,即遵循按需服务的原则,不但要满足广大学生与青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要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事业发展遵循层次化的构建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层次化的构建原则。而文化事业的层次化发展,需要文化服务人员切实贴近现实生活,从而实现层次化特征的充分体现。诸如,部分地区针对老年人群体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遵循的就是层次化的构建原则。[4]因此,我国文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赖于层次化的群众文化构建原则。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从其本身而言就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属于所有文化的基础与根源。为推动文化产业、精英文化以及主导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群众文化的发展体系,从广大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断更新群众文化的发展观念,确保在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化的发展,从而为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大力提高群众文化的广泛性与普及性,以此实现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2-14.

[2]祈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词祭”引发的一点思考[J].三峡学院学报,2009(02):32-33.

[3]吴演.出型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田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