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十篇

时间:2023-11-15 17:56:03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1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风险 原因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风险也是可以预防和降低的。集团公司的发展是与风险相竞争的过程,要防范和控制风险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集团公司界定

集团公司是一种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是集团公司的核心,必须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它可以是一个大型生产、流通企业,也可以是资本雄厚的控股公司。母公司不但拥有子公司在财务上的控制权,而且拥有经营上的控制权,并对重要人员的任命和大政方针的确定拥有决定权,甚至直接派人去经营管理。子公司的资产全部或部分地归母公司拥有,但经济上和法律上都相对母公司而独立。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多极产权主体的组织,其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复杂的,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经营诱发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出路总的来说只有两个: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从理论上来说,集团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可以获得范围经济创造的价值、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分散经营风险等好处。但取得这些好处也是有其必要前提的。如果不具备条件盲目扩张,在多元化业务中的每一项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而缺乏优势,或企业实行无关联多元化经营战略,进入不太熟悉的行业或从事不了解的业务,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财务控制主体对客体的信息拥有量不可能是完全的,有无限接近完全信息的趋势,但永远不能达到。尤其是在集团公司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集团公司存在层层的委托关系,委托者所掌握的信息永远小于者所拥有的信息量,一直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而者又不可能拥有其竞争对手、产品的消费者、材料的供应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全部信息,母公司难以全面了解所有的情况。

3.集团公司组织形式导致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主要采取的是母子公司制的治理结构,严格地说,这种制度有效地把子公司的经营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母公司不会因为子公司经营失误而遭受更多损失,更不会侵害到其他子公司的利益。但在实践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有诱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一旦某个链条出了问题,将给整个集团造成灾难性后果。

4.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带来的财务风险。集团作为子公司的投资者,对子公司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其向子公司董事会派出的董事、高层管理人员来实现的;母公司在子公司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并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在整个集团的分工上,母公司主要将精力放在股权的投资管理上,致力于整个集团的资本经营和投资策划;子公司则在其董事会的领导下,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决策层次上,母公司除了生产经营决策外,主要负责宏观战略方面的决定;子公司董事会所做出的决策则较倾向于实务操作。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处于分离状况,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提高,经营者追求的是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实现会计账面的“利润最大化”,出资者监督缺位的情况会经常出现;信息的不对称、董事会权力事实上的被架空,可使经理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实质性经营管理控制权,借助信息不对称优势、即内部人地位,最大限度地谋求内部控制利益。其结果必然会有损于投资者的权益资本,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5.集团公司的监管漏洞所产生的财务风险。目前集团公司监管制度存在诸多漏洞,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下属子公司对母公司仍存在过度依赖和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现象;二是投资决策制度不科学,由于集团内部风险决策的权限不明确,或者完全放松对子公司投资决策权的控制,造成子公司权限过大,投资失控;三是财务报告披露和处理制度不健全;四是集团内部财务审计不健全,我国不少集团公司没有专设审计部门,即使有审计部门也不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对子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往往是等到子公司出现大的漏洞或严重问题以后,母公司才知道,结果已造成不可挽回的风险损失。

6.人员素质所产生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因其面对的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对各类人员的素质要求应格外严格,尤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协作精神,因为人员素质不高,往往会使建立了的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不仅与其内部原因有关,而且也与其外部原因息息相关。从外部影响角度来看,影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外部风险一般表现为经济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国际环境风险、自然灾害性风险和技术风险。

1.经济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是指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导致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与经济环境不协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经济环境风险一般表现在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税收政策变化、经济政策变化、财政政策变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等方面。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在环境因素,这些外在环境因素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这给集团公司控制经济环境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增加了难度。

2.市场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及相关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集团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价格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影响集团公司财务收益甚至危及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而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加剧了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

3.国际环境风险。国际环境风险是指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军事环境的变化对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相互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和军事环境的变化对集团公司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4.自然灾害性风险。自然灾害性风险是指由于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影响集团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破坏性影响,给集团公司带来财产损失,如火灾、水灾、地震、天气灾害、环境污染等。虽然自然现象灾害性风险不能控制,但可能通过保险来降低灾害损失。

5.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所产生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集团公司有可能不能适应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环境,导致技术落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影响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最终导致财务风险或财务困境。技术风险源于创新环境的变化、替代新技术的出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集团公司追求规模化经营,重视以收购、并购和控股等资本运营手段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其效果非常显著。但是集团公司的快速扩张往往导致集现金流不足,相互担保贷款的资金链条不断延伸,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集团公司技术不足,影响其长远发展和竞争能力。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2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生成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新京集团重庆置业有限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笔者在其中负责万州的财务工作。因此,本文将围绕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在此,笔者从公司“以人为本、严格管理”的企业管理方针出发,提出了应该严控财务风险,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企业能否持续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那么,笔者就认真分析了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生成原因,并针对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从而降低或避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内涵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本质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作为资金量庞大且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其财务风险控制是其财务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财务风险本身也就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从微观层面来说,房地产企业主要通过资金筹资来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旦融资活动出现了偏差,或者筹集来的资金管理不当,就会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大为降低,进而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变化的时候,更容易增加这些财务风险的不可预测性。此外,房地产企业的现金管理与应收账款管理等工作也直接影响到其财务风险的大小。如果一些房地产企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将有可能会陷入到财务困境当中去,最终在无法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生成原因

(1)房地产融资环境日益恶化。我国房地产企业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其信贷业务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这就使得其融资工作越来越困难。而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发展是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的,这就使得其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2)房地产道德风险日益加剧。房地产企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经济活动主体,其很容易遇到道德风险。当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在运用大量资金时,一旦道德滑坡,就容易滋生一些腐败行为,进而对他人或集体的利益造成巨大的伤害;(3)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薄弱。房地产企业的前期投资较大,而资金的回笼周期又较长,这就使得整个建设项目的调整能力不够好。一些房地产企业的领导盲目的征地与投资,并没有全面考虑到土地成本与资金运转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也无法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让项目的投入不断增加,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最终让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掌握在几个关键人物手中,他们对于财务的管理或者是过于严格控制,或者就是疏于管理。真正处于一线的财务管理人员反而只是做一些简单的财务记账工作,并没有能够把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能全面且充分的发挥出来。此外,还有些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对专业的财务知识,财务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缺乏高水平的财务会计实务。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切实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房地产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模式较为特殊,很多房地产业内人士都认为,只要我国经济不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房地产行业就不会出现崩盘的严重后果。然而,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方面,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经营与未来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变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认识与态度,强化自身对于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意识,在努力争取政府的政策倾斜以及大力支持的前提条件之下,更要从管控意识方面入手,真正为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发展与壮大提供思想基础;(2)加强资金链的风险管理工作。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它的资金链风险问题。这是因为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一旦失去了足够的资金支撑,就有可能会陷入到经营困境当中去;(3)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灵活性。房地产企业的一些财务风险发生,主要是由于一些市场与政策的变化而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一些市场与政策的变化,尤其是防止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而导致的集中爆发灾难。尽管我们说一些政策环境的变化会给房地产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这些政策变化也有可能会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而陷入财务风险。这就需要我们的房地产企业及时且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动向与政策的变化趋势,提高其对市场与政策变化的应变力,要能够使用正向和逆向思维来进行各种财务决策,尽量保持房地产企业的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最大程度的控制财务风险,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目标;(4)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房地产企业应该在面对财务风险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应该尤其重视自己的资金流中所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这是因为房地产企业涉及的资金量较大,一旦发生了资金问题,尤其是现金流问题,就容易引发较为严重的经营问题。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严控资金流风险,并以现金流量作为这种财务风险的识别标准,重点关注现金流的预算执行情况,一旦发现其中的差异性与异常波动,要及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管控,尽量把资金流风险扼杀在萌芽之中。我们必须对一些资金流异常状况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分析,发现导致该状况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一些根本性的解决对策,从而确保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结构与来源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真正有效防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5)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还需要从财务人员的素质方面入手,因为他们是房地产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因素之一。一旦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较高,房地产企业才有可能会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呢?首先,我们就应该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获取更多有关的财务业务知识学习机会,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好的适应新情况与新问题。其次,我们还应该强化对这些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道德水平的引导与培养工作,让他们成为职业道德修养高尚的财务人员,有利于让他们的财务管理职能更为合理且充分的发挥出来。此外,我们还应该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提升中引入考试与考核机制,让他们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中不断意识到自身素养提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让他们自觉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房地产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提升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结束语:总之,房地产企业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为了确保房地产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就必须认真分析其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生成原因,并针对其提出一些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比如说,逐步落实财务管理预算化,加强经营环节管理等,并逐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应对体系,为各种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工作,真正促进房地产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永红.关于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1(7):50-51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3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宏观、微观原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中小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规避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具有多样化、不可控的特点,而财务风险越高,企业发展的阻力就会越大。因此,有效的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风险的原因

(一)宏观层次的原因

伴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政策条件、市场环境、法律制度、资源供给等都发生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信贷环境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非均衡等这些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风险的宏观原因。

1.国家政策的调整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政策的调整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会产生不可预期的风险,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投资、融资、存货管理等方面带来不稳定性。首先,信贷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动,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再贴现率的调整,当国民经济发展过热,出现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会适时的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收紧信贷规模,贷款利息上升,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的贷款受到限制;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削弱,致使中小企业的负债风险逐渐增大。其次,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所从事的行业往往是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与当前产业发展趋势极不适应,加之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国家势必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进行“撤、并、改”的调整,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政策的扶持,无疑会加剧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2.市场环境的影响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市场环境中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原材料成本变化以及物流运输等方面都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环境中,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使得企业资金回笼速度减慢、周期延长,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保证,当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时,企业资金回笼周期缩短,现金持有水平提高,有利于减轻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同时,市场上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物流成本的增加都将对中小企业的生产、销售、运输成本增加,利润低于预期值,甚至会导致企业亏损,加大财务工作的风险。

(二)微观层次的原因

1.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缺乏必要的认知,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工作定义为简单的成本核算、借贷记账。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少监控,资金来往较为混乱,产品销售到资金回笼周期拉长,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企业资金使用的风险。同时,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的缺失,使得中小企业对企业未来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和判断,导致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2.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缺位

中小企业为了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财务岗位人员相对较少,甚至会计、出纳由一个人负责,并且所聘用的财务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财务管理经验有限、风险意识淡薄等特点,制约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制度的建立。致使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存在各种潜在的、不确定的风险,势必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筹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往往受制于国家金融政策、商业银行信贷的变化。中小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偏低、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致使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了避免信贷风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制定了相对严格的审查制度,加剧了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加之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进行融资,资金的制约使得部分中小企业选择其他风险性极高的债权性质的融资方式,势必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增强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一的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量和成本优势的竞争发展到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经营战略等的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增强企业管理者管理的风险意识,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的规避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是现代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并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逐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优化财务工作的人员结构,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采取有效地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法将财务风险分解、弱化和规避,尽可能地将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当前,在中企业的内部几乎很少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财务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监控。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及时地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内部财务监督和控制制度,从企业的成本核算、资金流动、投融资监管等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着手,逐步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制度,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全程监控,为企业及时有效地规避和分解财务风险建立起必要的防范屏障,达到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优化企业资本的构成

资本结构是反映企业各种资金来源构成及比例关系,在中小企业融资时,除了利用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外,还要积极地拓展企业社会融资的渠道,以降低融资风险。通过逐步壮大企业的规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信誉度,增加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渠道。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行业合作、资金合作、技术合作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最终实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青枝.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会计师,2013年6月.

[2]何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0月.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筹资风险、生产经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便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的强调了如何有效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因此本文就首先从对财务风险的基础认识开始,逐步加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一、财务风险认识中的几种不同观点

现实工作中要想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首先应该对财务风险有个明确的认识。现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在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使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规模经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又不得不想方设法筹借经营性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因此现代企业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客观现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筹资风险即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必然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这样的过程使财务风险不断形成和积累,最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的风险和财务成果的风险。财务成果即财务收益(或现金净流入)及获利能力等;财务状况即企业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等。从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于是财务结构做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这两者要共同构成了财务风险,即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的综合结果。在管理企业财务风险时,这两者同时要纳入到财务风险的监测体系中。

通过对上述三个观点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主要有:1.对风险的描述是一致的即认为风险是当一项活动会产生几种不同的可能结果且这些结果的概率和可能性可以推算时,则认为这种活动是有风险的。2.都包括筹资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即认为筹资所带来的风险是财务风险的基本组成部分。上述三种观点的区别主要是:1.三种观点对财务风险的内涵认识不同。第一种观点只是强调了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筹资风险,认为筹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全部而忽视了企业其他方面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将财务风险的本质等同于财务风险,这样就混淆了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第二种观点从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来认识企业财务风险,较全面的涵盖了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实践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种观点是从财务管理者的角度认识财务风险的,认为财务风险从企业资本垫支开始就产生了,随着企业生产程序更替而产生和积累了其他方面的风险,最后从影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习性划分为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2.三种观点对财务风险认识的外延不同。第一种观点仅认为企业货币资金无法偿还企业到期债务时而产生的风险,第二种观点则是从财务活动的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来全面认识财务风险的,将财务风险产生的各种可能因素都包括进去。第三种观点同样也是从企业资本流通的各个环节全面认识财务风险,将影响企业财务运作的各种财务风险因素都予以考虑。

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只是注重了财务风险的本质,而忽视导致本质产生的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观点虽然对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从风险认识角度来分析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问题明确之后那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在这里根据上述后两种观点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这是从财务风险的本质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2.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使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这是从企业经营的动态角度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3.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4.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直接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给企业带来的确实致命的打击,因此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武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2.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即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3.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其次,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一系列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个复杂的问题,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风险,主要有企业内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外部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等。这些不同的风险构成了企业需要面对的复杂的风险系统。各种不同的风险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企业。例如当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时,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有增大的趋势,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的风险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德武,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

3.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刘小梅,张淑琴,论企业风险管理,社会科学论坛,2005(10)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5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措施;研究

一、前言

一般来讲,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指事业单位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够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存在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任何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势必会给事业单位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充分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原因,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客观性是事业单位必然存在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改变的,事业单位的经营策略转换,竞争对手的变换等都可能够导致事业单位产生财务上的风险,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不确定性主要是指风险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下,发生的几率是不确定的,风险发生的后果也是不确定的。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在运营的过程中谨慎的对待风险,在不影响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尽量的降低风险。复杂性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既有市场的原因,同时也有经营者的内部原因,不仅有可预测的原因,也有不可预测的原因。它涉及到了事业单位在运营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诸多原因

1.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

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征,在事业单位的经营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负债经营,发生财务上的风险。目前,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缺少相应的风险意识,对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单纯的认为利润就是事业单位的发展关键,认为只要事业单位取得较好的利润就能够不发生财务风险,这些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是造成事业单位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另一个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缺乏大局意识,只是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局限在资金风险,并没有认识到经营风险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相关性,没有在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

2.事业单位财务决策不科学

目前来讲,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管理者在对事业单位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只是经验决策,认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就应该快,不习惯受到监督。以上这种情况导致了事业单位在资金的使用上不能够实行大额资金的集体研究,只是由事业单位管理者一个人决定,这种现象造成了事业单位资金极大的浪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极大的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偿还债务的能力,给事业单位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3.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的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是有财务活动,那么必然也就存在着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单纯的认为只要是管理好资金,就一定不会出现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浅薄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4.事业单位面对的环境较为复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风险的外部原因。比如通货膨胀,使得资金供给持续的短缺,实物性资金相对的升值,资金的成本逐渐的升高;比如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通过外贸、金融等对于我国实体的经济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分析

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在各类的风险管理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流程上的管理,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到事业单位的价值链当中,在事业单位的运营当中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强化各个部门对于风险的重视度,使事业单位的员工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地位,逐渐的将员工被动的执行转化为主动的维护控制,从而形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个风险管理的水平。

2.构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第一,应该建立涵盖全员、全方位及其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的各个要求都要融入到公司管理的流程当中去。第二,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开展事业单位的风险预警体系,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有着灵活性,对于风险比较高的事业单位应该设置比较低的报警点,相反,设置比较高的报警点。第三,需要健全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完善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体系,使得财务风险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还能够及时的解决,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

3.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素质越高,就越能够更好的驾驭市场,管理风险就越小,这就更需要经营者得职业判断,对于事业单位的环境、方法等进行合理的估计,从而培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得风险意识,及时的发现潜在的风险。此外,在采取规避风险的对策时,也必须要以事业单位科学的管理作为基础,对于管理者得要求越高,就越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

4.制定科学的风险政策,保持好的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的一些投资活动虽然能够使事业单位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但是会造成资金的紧张,并且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产生势必会造成财务危机。所以,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需要实时监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时的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对策,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充分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对于资金的需要。

五、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管理是当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充分的分析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不断增强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使事业单位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6).

[2]海洋.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控措施[j].价值工程,2010(10).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6

【关键词】 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地强调了如何有效地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新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筹资风险即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必然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最终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于是财务结构作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两者共同构成财务风险。

以上定义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的原则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明确之后那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二)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三)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总之,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由此需要制定如下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二)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

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三)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总之,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房地产业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但是,深万科、金融街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在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做出及时预警,笔者提出如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它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预警。它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于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地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从企业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企业总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企业本部、下属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3.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

(四)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企业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筹资风险、生产经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便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的强调了如何有效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因此本文就首先从对财务风险的基础认识开始,逐步加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一、财务风险认识中的几种不同观点

现实工作中要想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首先应该对财务风险有个明确的认识。现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在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使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规模经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又不得不想方设法筹借经营性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因此现代企业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客观现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这样的过程使财务风险不断形成和积累,最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

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只是注重了财务风险的本质,而忽视导致本质产生的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观点虽然对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从风险认识角度来分析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在这里根据上述后两种观点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这是从财务风险的本质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2.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使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这是从企业经营的动态角度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3.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4.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武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2.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即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8

关键词: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企业进行任何活动都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财务活动作为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力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核心内容。如何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并能够对财务风险正确预测和衡量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财务风险的内容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是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财务收益发生偏离,是由于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及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而狭义的财务风险仅仅指筹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下的集中体现,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它从价值方面反映了企业在理财活动以及处理财务问题中所遇到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管理以及安全密切相关,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

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现代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现代企业多数是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导致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现阶段,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对企业来讲,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现代企业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应该把负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就会对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会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导致企业破产。

(二)企业获取的信息失真。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是信息管理,谁拥有信息谁就拥有了市场。然而由于企业部门层级多、人为制造信息孤岛、各部门竞争导致不团结等原因,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不同程度地截留信息,使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报表不真实,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

(三)现代企业赊销比重大。现代企业之间都有存在着商业信用,有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科值,扩大市场占有率,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的角度看,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对客户的信用了解不够,盲目进行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导致企业破产或倒闭。

(四)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独特并且重要的系统,企业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系统的与企业的特点相适宜的内部财务临界控制度。而现代大多数企业虽然有财务监督制度但执行却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对财务管理的纪律视若无睹,没有制定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难以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五)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我国的企业活动长期在低风险下运营,导致企业管理者逐渐淡化了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然而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

(六)企业的财务活动跟不上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企业进行财务活动要受宏观环境的制约,现代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多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引起的。这些因素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原因,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测,对外部环境变化缺乏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防范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不仅要有合理构成,而且要有稳定的来源,并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制度规范,符合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将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恶性循环。同时要谨慎负债,负债计划应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理想是控制在60%以下。

(二)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科学准确的财务预测对防范财务风险有重要作用,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准确地预测和分析,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规避方案。如可以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来控制投资风险。同时,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监测经营的发展状态、发展过程,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代企业普遍实行电脑操作,如果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或者内部稽核制度,就会为企业内部人员挪用公款、越权交易提供了可能性。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包括交易处理程序适当、审计客观独立、组织建设权责分明等,这样才能有利于消除内部隐患,才能有效防范内部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有敏感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知识。另外,他们会以规范、科学的管理为基础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防止因对策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侯鸿雁.浅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0).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9

Abstract: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s to reduce financial risk, reduce the loss of risk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Enterprise shoul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t and efficiency in management,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and scientifically develop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risk management;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23-02

0引言

财务风险伴随着企业的出现而产生,无时无刻处处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疏忽财务风险管理将让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会破产倒闭。如国外企业:英国巴林银行、美国安然公司、德国基尔希集团……;国内企业:巨人集团、秦池白酒、蓝田股份……

1财务风险的涵义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损失或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只有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财务风险,有助于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风险具有如下特征:①客观性。财务风险根源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因素,如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以及企业人、财、物等内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信息传递的复杂性等。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财务风险是不能完全消除的,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造成的损失。②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中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③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种不确定性是由财务风险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决定的,让人无法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财务风险的发生。④可控性。财务风险尽管具有不确定性,但是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根据相关信息,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并对各种结果发生的概率作出主观估计和判断,采取各种风险管理措施来预防、转移和分散财务风险。⑤收益与损失共存性。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收益与损失共存性让企业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应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自身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又要加强对财务风险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准确把握时机,科学决策,获取财务风险回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3财务风险的类型

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投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筹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

3.1 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存货管理风险、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等。

3.2 投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违约风险等。

3.3 筹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等。

4财务风险的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评价,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科学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企业安全正常开展,保证企业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管理策略。

4.1 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作为指导。

4.1.1 均衡原则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财务风险管理要以“在风险中谋取收益”为前提,使风险与收益加以协调、均衡,达到期望效用与原效用相等。

4.1.2 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是由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所决定的。企业经营决策时要把握投资者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的最佳分配比例,要寻求赊销决策与资金收回风险的最佳点等;企业投资决策时要充分认识影响投资收益和支出的各项因素,避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企业筹资决策时,要谨慎从事,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克服筹资风险的不利影响。

4.1.3 适时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管理者要具有前瞻性,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要及时关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经济周期波动情况等,并及时调整财务风险管理政策,使之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4.2 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评价等环节。

4.2.1 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识别就是指综合考虑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中与企业利益相关的重大经济变量变化因素(如原材料、产品的价格,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竞争对手策略等),运用各种方法全面定性分析企业财务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及其形成的原因。

4.2.2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指依据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资料,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定量和定性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4.2.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①界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强度;风险持续时间;风险发生的区域及关键风险点。②界定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否会引发其他的相关风险;风险对企业的作用范围等。③界定风险后果,即如果风险发生,对企业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果避免或减少风险,企业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企业冒了风险,可能获得多大的利益?如果避免或减少风险,企业得到的利益又是多少?

4.2.4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 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所带来的损失。风险控制的方法:①防护性控制,在财务活动发生前,就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的一种控制方法;②前馈性控制,通过对实际财务系统运行的监视,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使差异得以消除的一种控制方法;③反馈控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实际财务活动或调整财务计划,使差异得以消除或避免今后出现类似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

4.2.5 风险管理评价风险管理评价是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以此来评判管理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

4.3 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

4.3.1 规避风险一是在作出决策时,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做一套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尽可能予以回避;二是实施方案过程中,发现不利的情况时及时终止或调整方案。

4.3.2 预防风险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例如,企业销售产品形成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较高时,应对客户信用评级,确定其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从而降低坏账发生率。

4.3.3 分散风险财务分散是企业通过多元化的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等措施分散相应风险。如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可以涉足多元化经营,用以分散财务风险。

4.3.4 转移风险可以通过保险、签订合同、转包等形式把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但同时往往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如保险费、履约保证金、手续费、收益分成等。

5财务风险的防范

5.1 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考评与激励等过程中责、权、利关系的全面规范,明确了企业各部门、各层次以及个人所要达到的具体预期目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加以统筹规划,进而全面落实企业的各项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由制定预算目标、设计预算编制的流程和建立预算管理的组织体制三个环节组成。

5.2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确保财务结构平衡①要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②要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负作用。③要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实现资金成本最低化。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

5.3 加强资产营运能力,增强盈利水平企业资产对负债能力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短期影响,即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对偿债能力的影响。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可用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负债能力的高低。另一方面是长期影响,即企业资产营利能力对负债能力的影响。企业资产保持高盈利水平往往是企业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

5.4 树立风险意识,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树立风险意识,正确承认风险,是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①建立起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即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使从决策、实施到评价得到有效全面的监控。②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资本营运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③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健全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管理者、员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对每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责任制。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无处不在。企业管理者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现金流通以应对危机,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

[2]中华会计网校:.

[3]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经济出版社,2004.

[4]赵春菲,王统林,张宁主编.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86种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篇10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预警,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内外环境中难以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因而造成企业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1]而所谓财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有财务活动,就必然有财务风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有不少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

财务风险控制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始终。财务风险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风险发生前的控制,即风险预警,这种控制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运用。

一、财务风险的事前控

预警是指事先知道并发出警示,以避免或降低可能的损失。财务风险预警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

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有六大功能:信息收集功能、监测功能

1.信息收集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风险预警,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

2.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

3.预报功能。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

4.诊断功能。诊断是财务预警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

5.治疗功能。财务风险预警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能帮助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

6.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平息波动和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

风险预警是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的警示,而当财务风险已经不可避免的

二、财务风险的事中控

财务风险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而采用的规避风险的手段,它可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

具体而言,常用的财务风险处

1.降低策略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策略。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

2.转移策略<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策略。转移风

(1)风险财产转移。风险财产转移是指将担有风

(2)风险财务转移。风险财务转移主要是通过签订合同和提供保证书来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风险财务转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带有局限性,因为

(3)保险转移。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企业经济损失提供的赔偿。对企业而言,保险是

3.分散策略<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

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风险预警,

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

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说,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

4.回避策略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5.减弱策略<

通过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机会或削弱损失的严重性,以控制财务风险的损失。实施减弱策略,不仅要有技术力量、人员

这几种财务风险的处理策略各具特点、相互补充,企

三、财务风险的事后控

风险的事后控制就是在风险发生后查清导致风险事故发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企业外部的也有企业内部的,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宏观环境的复杂性

宏观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其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等直接影响财务决策的因素,还包括对企业财务决策产生间接影响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这些环境因素存在于企业

与宏观原因相对而言,微观原因是指企业特有的、只影响个别企业的因素,微观主体自身存在的缺陷是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不同的企业其内部原因表现不同,但总的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金管理不到位;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功能不完善风险预警,财务管理活动缺少必要的监督;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决策缺少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等。

之外,对企业而言,可能是一种机遇,也可能是一种威胁,并且是难以预料和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加上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和易变性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而微观主体自身存在的缺陷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3]

生的原因,减少或杜绝同类情况再次发生。

制——成因分析

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运用。

和法律方面的保障,而且在经济上也要是可行的,即预期收益大于或等于预期成本,否则,就不宜采用此策略。

br>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投资的风险。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

险,股权投资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的风险,证券组合投资可以分散有价证券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

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风险预警,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br> 一种极其重要的风险转移机制和方法。通过参加保险,实现完全风险的转移。

对合同条款的执行和法院的裁决常会出乎企业预料之外,造成极大的被动。因此,合同条款的法律解释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损失。

险的财产或生产经营活动转移给他人。

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br> 在全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

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化;补救方法主要是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之处,杜绝和避免类似财务风险的再度发生。

制——风险处理

发生时,就应立即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还可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

制定有效措施更正企业经营中的偏差或过失,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企业回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

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经营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

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风险预警,找出偏差,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

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收集也是一个贯穿财务预警始终的活动。

、预报功能、诊断功能、治疗功能和健身功能。

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模型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制——风险预警

事中控制是指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损失加大并减少损失。当损失发生之后必须查清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行动减少或杜绝同类情况再次发生,这是事后控制。[2]

财务风险,从而导致一系列财务危机的发生[3],因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已经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务风险控制就是指在财务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之上,管理者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因素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即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减少损失的目的。[2]

【参考文献】

[1]余永亮.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 财政监督,2009.6:54

[2]许新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构建与控制策略研究[J]. 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9:139

[3]李红梅.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 会计之友,2009.10(中):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