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十篇

时间:2023-12-16 16:34:02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1

一、北京市初中校园暴力的现状

校园暴力,也叫做学校暴力,本文对“校园暴力”的定义为: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或者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上学、放学路上发生的,运用躯体的力量,主观上故意,客观上侵害了他人的身体权、健康权或生命权,行为主体和相对人至少有一方是在校学生的行为。

笔者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市丰台区和朝阳区的七所初中校园暴力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力图找到北京市初中校园暴力的特点,校园暴力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以及相关处理的不足。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450份,调查问卷回收后,经过剔除无效问卷和空白废卷,共获得有效学生问卷380份,调查的有效率为84%。结果分析如下。

1.“在学校遇到过的”暴力的类型及频率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校园中比较容易遇到的暴力及威胁的排序如下:20.2%的学生选择了“被老师或同学(包括一群人)恶意侮辱”;18.9%的学生选择了“身体受到严重的攻击和威胁”;15%的学生选择了“强行要钱,抢钱或抢东西”。

2.“在学校参与和实施的”暴力类型及频率

承认自己或身边同学参与和实施的校园暴力中,发生频率比较高的有:20%的同学承认“公开扬言要报复某人(教师或同学)”,18.7%的同学承认“经常故意找茬、欺负弱小”;16.8%的同学承认“事前做了些准备(找人帮忙或带工具),再找某人打架”;16.1%的同学承认有“结伙打架、滋事”。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3.校园暴力现状与特点

正确评价校园暴力的现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评价时既不应该夸大其词,也不应该讳疾忌医。从笔者所调查的北京市部分初中的数据来看,初中校园既不是远离暴力的一方净土,但也不像某些媒体渲染的那么恐怖、那么严重。校园暴力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同学间的打架、欺负弱小和敲诈勒索钱财等,而这几类校园暴力的发生概率大约在1/5左右。将暴力扩大化的倾向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心理的恐慌和对学校的不信任。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暴力对于学生心理的伤害可能是相伴一生的。儿童并不像其他动物,出生之后即具备成熟个体的生存能力和技巧特征,而要经历十几年的不成熟期。换句话讲,儿童期的脆弱和无助,难以独立承受任何形式的暴力,造成的心理阴影也将伴其一生。因此无论校园暴力的范围有多小,只要存在就不容忽视。

二、北京市校园暴力处理方式的现状调查

暴力行为是双向的,青少年不仅是施暴的主体,也是被害的主体。当遭遇校园暴力,学生会怎么做?家长会怎么做?学校会怎么做?学生、家长、学校又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和保护受害者,而且可以减少或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基于此,校园暴力处理方式也应当成为调查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1.学生处理校园暴力方式的调查分析

问题1:如果你遇到了校园暴力,通常情况下你会采取哪种方式处理?

当自己遇到学校暴力的时候如何处理?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70.5%)还是会选择“不正面发生冲突,告诉老师或父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持“以暴制暴”观点的同学也为数不少。22.6%的学生选择“坚决反抗,他打我,我就打他”;15.3%的学生选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找几个朋友,计划报复,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当这两类学生碰到校园暴力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的不断升级和扩大化。

还有少部分同学会采取“忍耐、妥协”的方式。8.2%的学生选择“忍,不告诉老师或父母”;5.5%的学生选择“花钱买平安,他要钱就给他好了”。当这两类学生碰到校园暴力时,这种容忍和妥协的方式会助长施暴者嚣张的气焰,会变本加厉地扩大暴力的程度和范围。另外,还有同学采取了其他方式,如5.8%的学生选择“转学”,57.4%的学生选择了“和多个同学一起上学、回家,或让父母护送上学放学”。这类学生主要抱着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观念,只要自己跟校园暴力不沾边,就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

男生和女生在采取“斗勇”还是“斗智”的方式处理自己遇到的校园暴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选择“不正面发生冲突”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远远高于男生,女生中82%的人会选择此项,而男生只有62%,形成了显著性差异。另外,在选择“以暴制暴”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这说明初中的男生更容易采取“斗勇”的方式,而初中女生更倾向于“斗智”的方式,这跟男女生体质上的差别和男生争强好斗的性格有关系。

问题2:当你看到在校园的某个偏僻的角落,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你会怎么办?

当看到校园暴力发生在其他同学身上时,学生如何看待和处理也是影响校园暴力处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校园暴力不仅仅是某一事件特定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两方面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任何校园暴力都是与全校师生休戚相关的。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待正在发生的“别人”的校园暴力,这些学生的处理态度和方式各不相同。将各种处理态度和方式归类,比例如下。

“见义智为型”:78.4%的学生选择了“不正面制止,先去报告老师或打110报警”;22.8%的学生选择了“回去找几个同学,人多好办事,大家一起出面,帮助被打的同学”;

“无可奈何型”:17.9%的学生选择了“觉得被打的同学也挺可怜,但是没办法,惹了那伙人没好处,只好假装没看见,走开”;

“溜之大吉型”:13.3%的学生选择了“溜之大吉,省得惹祸上身”;

“拔刀相助型”:9.8%的学生选择了“立刻站出来见义勇为,制止他们的行为”;

“视而不见型”:7.8%的学生选择了“这是同学之间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没必要管,不必张扬”;

“袖手旁观型”:6.9%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旁观,看事件的发展”

“幸灾乐祸型”:1.4%的学生选择了“觉得打得过瘾,被打的人自己没本事,纯属活该”。

碰见“别人”的校园暴力该怎么办?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受害者,还可以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保护学校安全;反之,不正确的方式有可能把自己也牵连进去,纵容和漠视的态度终有一天会使得“别人”的暴力变成了“自己”的暴力。使我们震惊的是,选择“无可奈何型”和“溜之大吉型”的学生差不多占20%,这类学生虽然也痛恨校园暴力,但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校园暴力只能力求自保,当有一天自己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的时候,他们更多的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而不是主动寻求解决方式。而“视而不见型”、“袖手旁观型”属于对校园暴力麻木不仁,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当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付诸于校园暴力的方式。“幸灾乐祸型”的学生属于“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崇尚暴力,认同拳头就是权力,这类学生最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帮凶;而“拔刀相助型”,虽然说是痛恨校园暴力,见义勇为,但可能会结下新的怨恨,从而导致更大的暴力隐患。

问题3:如果有人冲进教室里面,拿着刀砍人,你会怎么做?

当集体遇到校园暴力危机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是学校和学生安全最重要的课题。2004年9月30日在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广宜乡中心小学发生了一起精神分裂教师砍伤18名学生案,[4]其中有两个聪明的同学躲在桌子底下没被砍伤,才免遭厄运;有的孩子吓得大叫反而将凶手吸引到自己面前,有的孩子试图跑出去却更快地遭到了凶手的毒手。面对这样的校园暴力危急时刻,学生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关联着自己的安全。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学生所选择的处理方式如下所示。

81.3%的同学选择了“瞅准机会溜出去找人来,或者打110报警”;37.5%的学生选择了“赶紧躲在桌子底下,以防被砍伤”。这两类学生在暴力危机中,能够有效地自我保护,避免受到校园暴力的伤害。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的处理方式还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其中,46.1%的学生选择了“大声呼救”,33.8%的学生选择了“往教室外面跑,逃命要紧”,而21.8%的学生认为自己会“奋力抗争,努力制服歹徒”;5.5%的学生选择了“吓呆了,不知所措”。诚然,在形势有利于整个集体的情况下,“大声呼救”和“奋力抗争”也是有效地制止暴力的措施;但是,一面是势单力薄、毫无准备的初中学生,另一面是有预谋、有武器的穷凶极恶的歹徒,这两种做法并不适当。

性别同样在危机性校园暴力的处理方式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男生选择“奋力抗争”的概率是女生的两倍(30%的男生和15%的女生选择此项),而女生更多的选择“躲在桌子底下”或“瞅准机会溜回来找人”,两者都形成了显著差异。这表明初中的男生比较崇尚英雄主义,而且男生“斗勇”,女生“斗智”的现象又一次表现明显。

2.家长处理校园暴力方式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没有设计家长问卷,对家长处理校园暴力的方式是通过孩子的眼光来看的。虽然可能不够全面,但是更能反映出家长对孩子有效处理暴力情况的影响。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或者因为家长处理方式不当而引发更大的伤害。

问题4:如果你父母知道了你在学校被人欺负,他们通常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将家长的反应分为三类:“理智型”、“老好人型”、“火爆型”。

理智型:这类家长一般会将权力交给学校,通过学校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绝大部分学生(87.5%)认为自己的家长会选择“去学校找老师或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处理此事”,这说明大部分家长还是能够比较理智地处理此类暴力问题的。

老好人型:这类家长当得知孩子遭受到校园暴力时,通常会采取消极的方式希望求得相安无事或者“眼不见心不烦”。如:20.2%的学生认为家长会“劝你忍忍,觉得对那种人,惹不起躲得起,少理他们那一套就行”,7.1%的学生认为家长会选择“转学”。这种“逃避”式的处理方式,说明这类家长把校园暴力当做是孩子之间的一种小吵小闹,没有顾及暴力对孩子心理伤害,在国内这两类家长为数不少。

火爆型:这类家长一旦听说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欺负了,立即火冒三丈,要么“去找对方或他父母算账”,1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会这么做;要么责骂孩子没出息,“他们打你,你不会打他们吗?”8.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会这么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呵护、爱怜和期望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也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此,当听说自己的“心肝”受到欺负了,一部分家长肯定就会“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不能吃一点亏”。这两类家长的处理方式容易误导孩子,让孩子也学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问题,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有的孩子受了暴力侵害也不敢跟家长说。

3.学校的处理方式分析

学校是校园暴力的发生地,最有条件对校园暴力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但是很多学校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处理校园暴力。对校园暴力的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伤害的加重;或者引起积怨加深,导致变本加厉的暴力报复或者暴力的恶性循环。另外有一些学校可能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或者出于招生压力,不愿将其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以寻求帮助,更不愿采取相关措施,任校园暴力横行。这种“不闻不理”的处理态度会助长校园不良风气。

问题5:当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你所在的学校一般采取什么措施?

处分是学校用以惩罚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的最主要的手段,在问卷调查中发现,91.5%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会“调查事情的情况,对参与暴力的学生做出处分(包括记过、停学、留校察看)”;31.9%的学生认为学校会“为发起暴力的学生和受害者提供心理和法律咨询,并继续关注他们的行为”;31.1%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会“将有暴力的学生送到工读学校”;28.2%的学生认为学校会“开除几个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而4.0%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会“把事件压下去,不让其他学生、家长和社会知道”。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校更多地是倾向于“罚”和“禁”,力图通过各种处分使学生不敢使用暴力;而不是提供给学生更多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手段、方式或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仅仅“开除参与暴力的学生”而没有其他替代的教育方案,可能会侵害到学生的受教育权,而且将这些学生推向社会实际上是转嫁自己的责任给社会,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更有甚者,学校会“把事件压下去”,这种处理态度以默许的方式容忍暴力的存在,这样暴力势力就会越来越猖獗,学生对学校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学校有正确、公平的处理校园暴力的义务。一旦发生了校园暴力,学校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查清事情原委,对受害者和施暴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和法律帮助;否则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三、结语

校园暴力看似是个别的、独立的社会现象,是施暴的一方对受害者的侵犯,但它并不简单是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事情。放眼世界,校园暴力充斥着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在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济状况的国家都有发生,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已经被定为社会公害。校园暴力的原因也不简单是校园内部的原因,还具有复杂的社会性。校园暴力的发生、学生以暴制暴或忍耐纵容的不当处理方式,都源于家长、教师和社会相关指导和教育的缺失。从校园暴力的现状与校园暴力处理方式的调查及分析可以看到:校园暴力现象虽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有恶化和升级的趋势,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成长;但是,对校园暴力的处理却只是凭学生和家长的个人经验、知识和技能,没有系统的方法和知识。这样,日益增长的校园暴力与校园暴力处理方式不足形成了一对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学校应当承担起责任来,因为正确处理校园暴力不仅仅是学校的权利,更是学校的义务。同时,政府应当制定规范,让家长、教师和社会学会运用正确的处理知识和技能,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建立保护体系,减少校园暴力。

注释:

[1]关注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使净土不再平静[EB/OL].,2004-08-16

[4]精神分裂教师砍倒18师生[EB/OL].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2

[论文摘要]:校园暴力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加强其研究无疑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论证。揭示了校园暴力的内涵及其边界,阐述了校园暴力的内在起因和相关概念,提出了校园暴力的预防与整治的构想。

校园暴力早已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突出的表现。当前,我国校园暴力发生频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预防和阻止校园暴力的产生,对于学生权利的维护和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一、校园暴力的内涵及其范围界定

校园暴力,以社会实践为背景可以作如下分类:第一,从地点分析,可分为校园内暴力和与校园有关联的暴力两种情形。前者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例如发生在校园内的抢劫、持刀杀人、强奸;后者是指侵害行为发生在学校,结果却在校外,例如,老师轻打学生头打出了麻烦无数。我们为什么将与校园有关联的暴力行为归人校园暴力的范畴?这是因为:一是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二是行为人亦有过错。第二,从暴力行为侵害的法律关系客体看,既有纯粹侵害人身权的,亦有侵犯与财产权相关的人身权的。但是大多数情形前者较多。第三,从主体看,一是教职工对学生的暴力事件;二是学生对教师的暴力行为;三是学生之间(包括中小学生、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的暴力,可分为两种情况:学生单个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和多数人之间的行为(包括一方为数人,另一方为一人或双方都是两人以上)。四是校外人员对教职工、学生的暴力行为;第四,从行为的起因看,一是报复性暴力行为;二是取乐性行为,如用脸盆装水放在教室门上,一推门,脸盆砸下伤人;三是迁怒性行为,如因受教师批评或同学的指责而实施的暴力行为;四是模仿性行为,如模仿电视、电影、电脑以及其他媒体中的杀人、打人、强奸的暴力行为。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典型或极端暴力行为,即伤害身体或使身体器官受损的暴力行为,其表现为殴打、捆绑、残害、禁闭、伤害、凌辱、肆虐、冻饿、毁容、断肢、强奸、性虐待等。那么恐吓、体罚,讥讽、辱骂、言语刺激、威胁、诽谤、胁迫、侮辱、罚跪、罚站、用木尺打手心、强迫过度劳动等是否是暴力行为?笔者认为判断一行为是否是暴力行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明确暴力的内涵。什么是暴力?《现代汉语词典》对暴力的解释是,暴力是强制的力量或武力。《英汉法律大辞典》中暴力( Violence)一词的含义是指过度或不适当的武力。《牛津法律词典》关于暴力,一是刑事暴力(Criminal Violence),指的是对他人使用暴力的任何罪行。这些罪行包括强奸及有关性行为的侵犯,纵火、放毒以及对生命有危险的损害财产的犯罪行为;二是家庭中暴力,见被殴打的妻子《Batter Wife},是指受到丈夫所施加的肉体上暴行的妻子。上述词典关于暴力一词的阐述,无一例外地将其解释为具有武力或强制因素的行为,换言之,没有这种强制性的特点就不能称之为暴力行为。第二,从作为手段的暴力行为看,根据暴力内涵,我们可以将上述行为分为三类:(1)具有强制力量的行为,例如殴打、捆绑、肆虐等。(2)没有强制内容的行为,例如讥讽、辱骂、诽谤等。(3)根据行为实施时有无武力之因素,将其分为具有强制性因素的行为和无强制力量的行为。前者可认定为暴力行为,例如使用暴力手段,迫使受害人从胯下爬过,又如用武力逼受害人吃苍蝇[a]。后者不能划入暴力行为之范畴,例如用非暴力手段,针对受害人的生理缺陷对其进行羞辱,又如用婚前与他人性行为的隐私,贬损其人格。第三,从损害的结果及程度看,校园暴力行为必须具备损害结果之要件。否则,不承担暴力行为的法律责任。因此如果实施暴力行为,没有造成损害结果或损害结果极其轻微就不能让行为者承担责任。根据上述分析,恐吓、体罚、威胁、罚跪、强迫过度劳动造成损害后果的,应该定其为暴力行为。否则,反之。讥讽、辱骂、言语刺激、诽谤、侮辱、用木尺打手心、罚站等,按上述分析,一般不能确定为暴力行为。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者暴力行为在校园、损害结果在校外,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之间或校外人员对教职工实施的侵犯其身体或导致其精神失常具有损害后果的行为。从该概念我们可以抽象出其特征:第一,校园暴力行为是具有强制力量的行为;第二,其主体是校内人员之间、校外人员对教职工实施的导致人体或精神伤害的行为,暴力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少数情形是教师;第三,暴力行为造成损害后果发生。

二、校园暴力行为的起因

要对所有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归纳是困难的。但是对暴力行为大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是可能的。根据暴力行为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1.教职工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依据其主体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教师和职工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方面,一是教师对“犯(违)规或学业不良”学生的暴力行为。这种情形是教师实施暴力行为最多的原因。例如,1977年11月,某小学体育教师董某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向左、向右转,由于学生李某没有听到口令,没有转身,董某很生气,上前踢了李某的下身,致使李某阴茎损伤,包皮红肿,存在轻度失禁排尿障碍。二是教师因方法简单而实施的恐吓体罚致使学生患上精神分裂病。例如,“幼儿园老师采取恐吓、体罚等手段,使幼儿身心受到极大损害,以致患上了儿童精神分裂症”。三是教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教师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和工作之便,奸淫、狠裹女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有上升之趋势。例如,北京市通州区永顺小学数学教师陈友海涉嫌狠裹、奸淫在校幼女数十人。第二,学校职工方面,除大量的暴力行为是教师施行的之外,也有小部分是学校职1所为。例如,2000年11月29日晚,黑龙江省龙江中学保安夏炳山为管教该校14岁学生刘某,将其打得耳膜穿孔。

2,学生之间、学生对教师实施的暴力行为 第一,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争执、打架、斗殴而实施的暴力行为。这是学生施行的最大量、最常见的暴力行为。例如,2000年9月6日早晨六时左右,山东省教育学院一女生宿舍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其中一名女生将另外两名女生刺伤后从5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第二,为钱财而实施暴力,由于社会的市场化程度加深,该类案例有所上升。例如,大连市工读学校在校生中,侵财犯罪者高达98.9%,侵财的主要方式有盗窃、抢劫甚至暴力抢劫。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愿望,不顾一切地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财,如果得不到钱,就实施暴力行为。第三,因色情而实施暴力行为。目前,淫秽物品的失控对青少年性犯罪影响非常严重,据某少管所的调查,性犯罪青少年中有超过七成的人接触过淫秽书刊、录像、CD,VCD和网上色情资料。学生色情暴力行为案例明显攀升。第四,以大欺小、恃强凌弱。1994年,日本学者尾关先生出版了《共生的理想》,他在书中写道:为欺侮所苦恼而发生初高中学生的自杀从1994年5月起,每个月都不断发生;有的学生为取乐而施行暴力行为,例如某校一高中生以逗初中生为乐,实施攻击行为。第五,羞辱、殴打导致精神失常。例如,山西临汾职业技术学院102宿舍一女生丢失20元钱,张某因家穷被怀疑,宿舍同学羞辱、殴打她,班主任不制止还卡她舌头,致使她人校40天即患上精神分裂症。

3.校外人员入校施行的基力行为校外人员在校园实施的暴力行为,从成因分析,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寻衅滋事。例如,“英语老师在家中遭殴打”,“班主任伸张正义被打成‘脑震荡”’,“大白天学校的铁树被挖走’,。第二,女生遭强奸。女生遭外来人员强奸已成为目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学生是弱势群体,女生又是学生中的弱势者,其不但受到教职工的性骚扰和狠裹,而且受到社会上不法分子的严重侵害。第三,进校园抢劫钱财。例如,“校园内抢劫钱财两学生勇擒歹徒”。

三、校园暴力与相关概念之甄别

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概念有家庭暴力、学生伤害事故、惩戒、教师体罚。

1.校园幕力与家庭基力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禁闭、捆绑等强制性的力量或武力为手段,侵犯其家庭成员人身权利,并造成其身体、精神损害后果的行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校外人员对教职工实施的侵犯其身体或导致其精神失常的行为。其联系表现在:一是其行为都具有强制性,二是引致了损害后果,三是以强制性力量为手段。其区别:一是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与被害人是近亲属,校园暴力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校外人员,受害者主要是学生,少数情况是教师。二是家庭暴力具有连续性、隐蔽性特点,即家庭暴力受害者不愿或故意不让别人知悉其受害事实,而校园暴力不具有该特点。

2.校园基力与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指的是在学校管理职权范围内的校内校外教育教学活动中,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事件。两者的区别:一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受害主体是学生,而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是学生、教师、职工。二是学生伤害事故的侵权者在主观上主要是过失,校园暴力的实施者在主观上主要是故意。三是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财产内容。校园暴力造成的损害,不但包括人身伤害,也包括财产权的侵害。四是轻微的学生伤害事故不能称之为暴力行为,只有严重的且有意为之的行为才可能称之为暴力行为。两者的联系:一是两者都给当事人一方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既可以是人体,也可能是精神。二是两者行为主要发生在校园。三是两者有交叉与重叠,严重的且有过错的伤害行为才可称之为暴力行为。

3校园暴力与教师体罚教师体罚除了指损害受教育者人格尊严和肌体健康外,还包括各种行体罚之实的变相体罚,即间接使学生感到肉体痛苦的作法,如罚站、罚饿、罚劳动、罚抄作业等等。两者的差异:一是体罚行为比校园暴力行为更宽泛,它不仅包括校园暴力的一些方式,例如殴打、捆绑、打耳光、教鞭抽,而且也包括校园暴力没有的一些形式,例如罚做俯卧撑、罚坐、罚擦地板、罚扫地、罚做作业等。二是体罚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违法行为,校园暴力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校外人员对校内人员实行的行为。前者的主体范围比后者更窄。三是体罚的动机主要是教师渴望学生成才和遵守校纪,为学校、为教师争光,做一个好学生。校园暴力的目的主要是施暴者恶意而为之,具有侵害对方人身的故意。两者的联系:一是体罚超出了必要限度就会伤害学生身体,这种情形的体罚就属于校园暴力的范畴。换言之,以暴力方式如殴打、捆绑、击头的体罚就是暴力行为,这时两者是重叠同一的。二是体罚与暴力都具有强制的因素。

四、校园暴力的预防与整治

校园暴力由于其主体的特点因而重点在于对其的预防,将校园暴力阻却在其产生形成之初,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有利减少和降低处理校园暴力的成本。但是当校园暴力造成危害时,应坚决予以打击,决不能手软。

1.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认为可采取下列措施:第一,制定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的会议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学习法律的时间;第二,对教师、学生定期进行普法考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目的在于不断学习,并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第三,新生进校要进行法律法规教育;第四,在师范生中要增设教育法的课程,学习、掌握我国教育法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法治教,用教育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五,在提高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和观念,形成一个人人遵纪守法之局面,提高其依法维护权利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教育立法的状态是:一是一些重要法规尚告胭如,如学生伤害事故法、教育合同法等等;二是教育法规极不完善,目前急需建立起校园暴力的防治机构和学校调解、申诉、仲裁制度。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3

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在参加两会时曾接受记者采访,说他的提案是关注校园暴力。近两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曝光。我们惊骇地看到,校园暴力不仅愈演愈烈,而且呈低龄化现象。面对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者同龄人身边的事件,我们的孩子怎么看?他们又将如何保护自己?为此,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的叶水华老师引导孩子进行了大讨论。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学生说

1.你认为什么是校园暴力?

李晔:我认为校园暴力,轻一点的就是同学之间打架、吵架、骂人等,严重一点的就是媒体上报道的那些学生伤人事件了。

郑思O:除了李晔刚才说的,我认为,学生之间以大欺小也是。

~茗兰:以多欺少,以大欺小,群殴某个低年级学生或是弱小的群体。一个小矛盾就可能引发打架甚至是杀人等行为。

2.你在校园里看到(遇到)过校园暴力吗?当时有什么感受?觉得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是什么?

蔡恺岑:昨天,我在上学路上看到我们班一名同学被高年级的学生要钱,这位同学不愿意给他,就高声叫喊。高年级学生恼羞成怒,拉着他的衣领,使劲往墙上撞。这一撞使得我们班同学头破血流,缝了好几针。我看得既生气又害怕。

吴锦丞:我倒是没有看到过校园暴力,不过,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过相关报道。听说,某个初中的六名女生把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关进黑屋子里,不停殴打,还用烟头烫,吓得我头皮发麻,好不害怕!怎么有那么可怕的女生,就像童话里的巫婆一样坏!

3.如果是你遭遇(看到)校园暴力后,你会选择怎么做?

柯昱鹏:假如我遇上这种事,我会报告老师或者家长!只有这样,我才能不受欺凌,不被伤害。假如我看到别人受欺凌,我也会报告老师,不会姑息坏人坏事!

叶宇晨:假如我是受害者,我会选择在第一时间报警,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和教育,否则,将来他们走上社会,还会危害更多的人。对恶势力的屈服就是在助长恶势力的威风!

4.为了减少甚至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雨劭:要想解决它,就该抓它的根。首先,学校要加强管理,就没有学生敢抱有侥幸心理。其次,要加强教育,告诉所有同学暴力事件的危害,最好是播放一些少年犯在监狱里忏悔的视频,告诫大家不要铤而走险。

叶宇晨:我的建议是:多增加一些保安,对校园进行常态巡逻,一旦发生校园暴力,就将施暴者制服。同时,学校还要邀请警察定期走访学校,给我们开讲座,让大家学会知法守法。

叶茗兰:我觉得学校应该经常宣传法律知识,严惩施暴者。

吴锦丞:我询问了父母的意见,总结如下:(1)让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让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2)平日教育孩子时,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否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3)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视起校园暴力问题,加强打击力度。

蔡亚婧:未雨绸缪。学校要对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开设心理课,让大家学会调节情绪,学会更好地与人沟通。

老师说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4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一】 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

(一)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校内外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这伙中学生与另一伙中学生相互殴斗的现象,也称为学生打群架。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

(1)放学 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

(2)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是生非,易发生打架斗殴。

(3)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串联的,其中有因过去的仇恨而算账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

(4)课外游乐活动时间。不少学生喜欢到校外去打桌球、玩电子游戏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

(5)节假日。由于休息时间,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跑到外面去,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

(二)强索钱财。

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小学校门口或附近地区,大年龄的中学生向低幼学生强索钱财,以暴力相威胁,逼迫低年龄学生交出零用钱或学习用品等,并不准他们告诉学校和家长。此类事件不仅摧残了被袭击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造成许多家长人心惶惶,对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担惊受怕。

(三)毁坏物品。

有的中学生由于心中的不满、怨恨等情绪作用,通过毁坏物品来表现和发泄。在一些中学生里可以看到被学生破坏的课桌椅、墙壁、门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学生发泄情绪实施攻击的结果。这类攻击行为的目标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争风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早恋给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往往会因为女生而产生嫉妒、排挤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为缺乏沟通和引导而酿成打架甚至凶杀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碍。

青少年攻击行为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所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具有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意识障碍、幻觉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碍、情绪情感激烈等。在这种异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引起攻击性行为,给他人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极端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见的少年多动综合症,表现为多动、多话、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并会干扰社会秩序。有多动综合症的少年行为,常有攻击性,一次性精神症状有突然发怒、行为冲动的表现,二次性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暴力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显得喜与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障碍,造成行为混乱,在兴奋之下会伤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经常惹是生非,发生打闹等冲动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攻击。鉴于这些攻击行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碍,而是在精神障碍的情形下发生的,所以应提醒人们给予特殊的注意。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暴力病态在向校园延伸的结果。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隐患。这种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造成的校园恶瘤,如果不在校园内得到应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一)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师对学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

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

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而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暴力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暴力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归纳有关校园暴力常见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后为事件里的主人翁出主意,教主人公几招预防暴力的办法。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5

关键词:校园暴力;校园安全;校园警务

校园警务是指以警察为主导的公权力机关,通过与校方有效沟通,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拟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增强在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形成一种防控可能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违法犯罪的警务模式。校园警务模式,作为新兴的社区警务的一种,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警务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抵御校园暴力,预防犯罪和预防被害并举,维护校园环境的和谐安宁。

一、当前校园警务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警务执法依据不足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存有关于任何校园安全问题的专门立法,校园警务也正处于试行探索阶段,地方政府、公安部门、学校仅仅凭借公安部的“八条措施”和教育部的“六条措施”设置校园警务或者校园警务室。诚然,公安部和教育部出台的措施的确赋予校园警务设置的政策性依据,然而这些原则性的政策由于缺乏细化规定也为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惑。首先,校园警务人员对何种程度的校园暴力行为享有处罚权,享有何种处罚权?这样的处罚权应归结于行政处罚权还是刑事处罚权,法律尚未明确。其次,校园警务执行人员中何类执行人员享有处罚权?毋庸置疑,由派出所特派刑事侦查的校警,因为其法定身份,国家赋予的职权,肯定其具有相应法律处理权,那么这个权限范围如何界定?而且在紧急情况下,教职工组成的治安联防队、学生组建的治安服务队、学校聘请的社会保安人员是否有权紧急处理校园恶性暴力事故,其权限大小又如何界定,均存疑惑。最后,与校方共管的警务人员以何种形式来肩负校园安全护卫职责?以本职工作为主,兼顾校园安全,还是赋予专职警务工作,直接以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商榷和探讨。由此可见,为了惩治校园暴力,维护校园安全,《校园安全法》的制定迫在眉睫。只有通过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警务人员相应的执法权,固定其基本工作职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保证校园师生的安全,使校内治安工作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同时也可改变当前学校保卫部门既无行政职务,也无处罚权力的尴尬处境。

(二)师生对校园警务认识偏颇

不少学校误以为校园警务就简单理解为将警察权的触角蔓延至校园,机械地让警察入驻校园保卫处,对于校园的安保环境完全依靠警察、公安的力量予以保障,认为只要有警务介入校园潜在暴力威胁就可迎刃而解。然而校园警务并不等于校园派出所。实际上,校园警务除了要求通过警务力量联合学校安保外,还要求学校通过自身最大的努力来保护校园良好的治安环境,避免校园恶意暴力犯罪所酿成的悲剧。校园警务与其认为是警力扩张还不如认为是警务工作社会化。师生对校园警务的错误理解,将防控校园暴力责任完全转嫁于校警身上,这无疑过度加重校警负担,破坏了整个校园暴力防控体系的完整形成。此外,由于在校学生和警务人员沟通不良,“警务人员的角色会被青少年误解为一种权威对弱者的压制,而青少年的角色也被警务人员视之为麻烦的制造者。”①警务人员与在校学生彼此之间的角色冲突便出现了,造成双方的敌对关系。同时不少校园警务工作的开展只是走过场,挂块牌子而已,而实际民警甚少在校园警务室工作,往往依靠教职员工或者学生志愿者来为学校服务。

二、校园警务的建构

1.制定《校园安全法》。校园安全社会关系具有复合性,它不仅包括具有纵向隶属性特征的教育行政关系,还包括具有横向平等性特征的教育民事关系,甚至还包括具有惩治性特征的教育刑事关系,这表明校园安全关系具有行政法、民法和刑法所不能单独制约的独特性。在我国,尽管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当中都有保护在校学生人身安全的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是目前有很多校园安全问题是上述法律不能解决的,还存在立法空白。②所以笔者建议在《校园安全法》的立法过程中,对校园警务这一维护校园安全的新兴警务工作模式予以定名,用正式法律文件将其固定下来,促使校园警务工作有序展开,警校和谐构建有法可依。

2.区别开展校园警务。校园警务工作,应该有计划、有原则、有区别的开展。中小学校和高校在开展校园警务抵御校园暴力侧重应该有所差别。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应侧重于法制宣传,安全知识普及以及加强校园周边安全保障等方面。高校则不然,高校在校学生正处于少年与成年之间,心智和心态尚未完全达到成人的标准,即便生理上已完全具备成人的条件,仍不应当简单粗暴地将其作为成人看待。对待这样青年人组成的校园环境,校园警务应侧重于校园安全治理,利用高科技的治安防控手段来监控和防治校园暴力。不仅如此,针对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也应有所区别。就一般小学学校而言,应以启蒙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低年级中学如初中,则重点学习与日常行为有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培养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而高年级中学如高中,则增加一般基本法律知识和权利义务教育。区分对待只是原则性的建议。毕竟每个学校招收学生类型,学校周边环境,学校安全设施等方面都各有不同。校园警务工作的开展,应当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拟定学校专属的校园警务工作细则。只有将警务工作做细做好,提出针对性安保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其应有的效果。

3.加强普法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校园警务工作着眼点不应局限于暴力犯罪事后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损失,而应将更多的力气投入到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及减少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潜在威胁。就现有校园警务制度运作实践来看,存在不少弊端,其中一项就是普法教育和安全宣传流于形式。校园警务工作对校园暴力防控的重点环节在于教育。普法宣传和安全知识的传播主要从校园暴力犯罪的主体方面来控制校园暴力。

注解:

① 陈欣欣:《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现代警务工作实践:澳门飞鹰计划》,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6

关键词:校园暴力;行拘年龄;刑事责任

1 引文

2017年1月16日,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取消了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限制性规定,同时将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年龄范围从之前的“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修改为“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将行拘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网上也大多是两种意见,一种就是反对或者说这种将行政拘留的执行年龄降低至14周岁值得商榷,是侵犯人权;另一种认为降低行拘年龄又不是降低刑拘年龄,这种做法可取,可以适当约束哪些行为危险的未成年人,尤其是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但是又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公安部之所以这样的举措,应该是与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有关。

2 何为“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准确来说应该叫“校园欺凌”,严重的就叫“校园霸凌”。它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3 我国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现实状况

早在十余年前,据有关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就较20世纪90年代提前了2-3岁,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120%,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280%。[1]10-13岁的低龄犯罪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70%。[2]

2015年4月20日北京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2015年《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一项对14-18周岁犯罪人群的调查显示,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从2001年的12.3%上升到2014年的20.11%。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18日公布了共计67起校园内发生的刑事犯罪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件所涉及的地方包括北京市、四川省、河北省以及福建省,这67起校园刑事案件发生的时间分布从2007年至2014年之间。就犯罪人的年龄跨度而言,被告人平均的年龄分布是15岁到17岁之间。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中小学在校学生之间实施的暴力犯罪案件65人,经审查,批准逮捕39人;受理移送审查160人,经审查,117人。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成年人组织、教唆、胁迫、引诱、帮助中小学生实施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犯罪案件30人,逮捕14人;受理移送审查25人,21人。

现如今,你随意在网站搜索“校园暴力”一词,便会看到满眼的新闻以及令人发指的视频。如:7女3男扒光一女生、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江西永新女生遭围殴1人被刑拘、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龄人扒衣拍、福建南安两初中女生暴力3分钟、小学女生被扇25巴掌、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以及女生99秒被扇32记耳光等等。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孩子稚嫩的面孔,你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未成年孩子做出来的事。

4 “校园暴力”事件的现实解决办法是否有效

我认为如果仅仅定义为“暴力”,那么就是客观行为所造成的伤害。[3]但是这类事件往往造成受害者的精神伤害更为严重。由于受害者正处于青少年期间,本身心理与精神都比较脆弱,有些所谓的暴力事件已经不在事件的的殴打,而是变成了辱骂,精神伤害,这应该叫“欺凌”。因为现在只要出现这种校园事件,我们一般都会想到是校园暴力事件。所以才给了校方、施害人家长等监护人、施害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他们可以将此客观行为定性为理性不足的孩子们的嬉闹、打闹,所以大多是批评教育为主,并没有实质上的解决,最多也就是施害人及其家L的赔礼道歉和一些赔偿金的支付。但是,问题真的解决了吗?看似皆大欢喜,其中隐藏的问题却值得人深思。

首先,如果遇到哪些本来就对孩子管教不当的家庭,此类事情发生后,似乎对施害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也许事情风声结束后,他们还会继续施暴。其次,受害人会认为他受的伤害并不是所谓的赔礼道歉或者支付一些赔偿金就能弥补的,他可能会认为社会的不公,校方与施暴者的草草了事,他今后的生活该如何继续,身体上的伤害可能很快痊愈,那心灵上的伤害呢?可能他本来是个成绩优秀的孩子,经历了这件事后,他一蹶不振,前途无限渺茫......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对待“坏人”的做法就是将坏人绳之以法,当然这里的坏人可以理解为“违法者”。但是对于这方面行为事件的“法”都没有,何来以法绳之?你可能会说,站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角度说,他们还是个孩子,他们还没有较为健全判断力,他们的心智还很不健全。可是近年来持续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现在这种视频也比比皆是,似乎那些施暴的“孩子们”觉得是欺凌别人并拍下来上传到网络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这真的很令人寒心。再次就是一些潜在施暴者的青少年,在看到之前的施暴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学校对其的处罚也是很轻微的,所以他就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反正我还没有到法定的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甚至是在年龄处于14-16周岁的青少年认为只要自己不实施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抢劫、放火、爆炸、投毒、贩卖这八种犯罪行为的,就可以逍遥法外,肆意妄为。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是无意识的行为,而是带有主观恶性的想法施暴,他们就是想要欺凌这些受害者。

5 总结

纵观各国关于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由于德国刑法的影响,几乎整个欧陆法系国家都采纳了14周岁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但是“已满14不满16的人只为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抢劫、放火、爆炸、投毒、贩卖八种犯罪承担责任”却是中国特色的规定,在德国刑法第19条、日本刑法第41条,中国台湾刑法第18条都仅规定不满14周岁者,不承担刑事责任。我认为,时代变了,我们并不是要改变刑法的基本原则,而是适时修改其中的一些法律规则。好像只要说到修改法律,很多人都认为这会使法律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偏见,会故步自封,有些法律规则是从前立法者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的,如今国情变化了,难道不应该改变法律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吗?从《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可看出,降低承担刑事责任年龄势在必行,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参考文献

[1]李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建议[D]西南政法大学,2011.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7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老师打学生的,有学生打老师的,有学生打学生的,也有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联系在一起……

来自学生:

老师没收学生手机被学生割喉致死

2013年9月14日11时26分许,江西临川二中雷某玩手机被班主任化学老师孙某收走,要求通知家长,随后雷某手持一把水果刀进入办公室,在孙某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其割喉,导致孙某当场死亡,案发现场惨不忍睹。受害者孙老师今年32岁,2008年毕业后教书5年。其结婚不到2年,女儿仅9个月大。为不影响教学,一直住校,长期和妻女分离,曾获评优秀教师。

广西小学生杀害肢解同学只因妒忌其美貌

13岁的周某就读于广西省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仁广小学,与不满13岁的覃某是六年级同班同学,平时两人关系比较好,且两家都是同一条街上的邻居,住房相隔不足150米。覃某因同学们喜欢与周某玩耍,并曾议论她长得胖、不及周某漂亮,而对周某心生嫉妒并怀恨,在心。

2012年4月10日傍晚,覃某邀请周某到家中玩耍,周某到覃某家中后,两人在家中看电视时,覃某乘周某低头玩手机之际,用木凳砸周某头部并至其晕倒。因害怕周某醒后告诉老师和家长,便从家中找来菜刀、啤酒瓶、割纸刀、剪刀等凶器,对周某行凶,致周某当场死亡。后覃某还将周某头颅、手臂砍断,装进塑料袋,并清理案发现场血迹。

广西公安机关认定被告覃某故意杀人,因其作案时未满十四岁,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对覃某收容教养三年。广西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被告人父母赔偿原告各项费用10.8万元。

来自老师:

殴打虐待学生 舞蹈老师被开除

近日,一段舞蹈老师授课过程中,多次脚踢学生腹部,抽打学生头部的视频在网上引来关注和指责,经证实,打人者系北京一舞蹈学校的老师,该校有学生称,这名舞蹈老师已被校方开除。

来自社会:

学生遭校外人员刀砍1死1重伤

3月1日凌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发生一起恶性案件,该校酒店管理系大二学生王焦武被一伙校外男子砍中数刀,在送往医院后于3月2日清晨去世。据了解,当时被打的还有该校多名学生,其中吴立思伤势严重。校方称,事发当晚有学生违纪晚归,与社会人员发生口角。

遭到殴打的除了王焦武,还有其他多位学生。王焦武的同学王某脸颊、手臂等身体多处有明显外伤。王某说,1日凌晨1点多钟,他和王焦武等6人在学校小吃街吃夜宵,在赶回宿舍的途中被10多名手持刀棍的陌生男子包围,随后就遭对方殴打。“那些人我都不认识,像是社会青年。”

各方看点:三分视角看待校园暴力

学生:多采取忍受或回避态度

学生们面对身边发生的暴力事件,往往采取消极回避或忍受的态度。他们共同的心声就是渴望远离校园暴力。在收到的900份学生问卷中,关于“你身边有校园暴力吗”的问题,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暴力;18%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并不是很安全;有78%以上的学生认为暴力事件经常发生在校外,酒吧、网吧和一些偏僻的路段往往是学生打架斗殴的地方,而22%的学生则认为校园暴力发生在校内的操场角落、厕所等不易被老师发现的地方。当问及“哪些学生容易成为施暴者”时,48%的学生认为施暴者多为不爱学习的或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的学生。

家长:学校管理松懈

就为何校园暴力频发,部分家长认为学校管理松懈所致;有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和家庭没有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个别家长认为学校对法制教育的疏漏和对违法学生的姑息使校园暴力猖獗;只有极少数家长认为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败,一些孩子为了寻找心理平衡,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制造者。

“您认为如何才能让孩子远离暴力?”一部分家长回答:让学校加强管理,严惩施暴者;一部分家长表示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家长表示家长和学校都应加强对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引导教育;一半以上的家长则表示应该让孩子远离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不与不良少年接触、交往,放学早回家。

教师:根源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面对同样的问题,老师们则普遍认为校园暴力发生的根源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因此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人文化的校园教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学生自己的努力四者合一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

家庭教育失败是主因当问及“您认为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及和谐的社会风气,对防范校园暴力事件能否起积极的作用”时,有98%的老师认为能起作用。老师们普遍认为造成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而这种环境好坏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流浪学生危害校园调查中,23%的老师认为校外一些流浪学生成了校园暴力的主要制造者,这些学生多半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校又因成绩差而受到冷落,过早地流浪社会,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这些学生一旦自己受点委屈就勾结校外的社会青年对同学进行殴打报复。

专家探讨: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谁之过

滋生校园暴力的五大原因:

1、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

2、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

3、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

4、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后问题归属的误判。

5、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从暴力倾向到景仰“黑老大”――部分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跑偏了

有3.2%的孩子存在暴力倾向,2.9%的孩子景仰黑势力“老大”,还表示了对欺负他们的人可能采取以牙还牙、以暴治暴的办法……这是前不久,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一项抽样检测中发现的新情况。人们不禁要问,为何现在的少数中小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他们的“道德底线”是什么?

调查显示,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竟有2.9%的学生表示景仰黑势力老大,还有35%的学生表示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崇拜父母的孩子比例是最少的,另外,部分学生在基础道德方面存在认识与行为脱节。问卷还表明,有3.2%的学生存在暴力倾向,对欺负自己的人将要采取以牙还牙、暴力解决的办法。当公与私发生矛盾时,有26.9%的学生表示公私兼顾,不会放弃私利。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对父母缺乏感恩的心,以及社会上的暴力现象、影视作品中的打杀镜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很失败,只知道溺爱孩子,不但没有让孩子懂得感激,反而丧失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长时间对于孩子的溺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心态:凡是我要求的,父母都应该给,如果父母做不到,就是他们的无能。”

为什么我们苦心塑造的英雄、榜样无法成为中小学生的崇拜对象呢?有专家认为,成功的教育应触及孩子们的心灵。“如果孩子能亲眼看到山区的贫困,比我们说上一百句‘珍惜现在的生活’效果要好得多。”今天的德育教育距离孩子生活太远了。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文化市场传播的、色情、凶杀、暴力、迷信等出版物和影音制品屡禁不止,相当一部分网吧老板为追逐利润而对学生浏览不良内容听之任之,包括以贵州方言为特点的网络低俗歌曲的出现并很快流行,大众传媒又缺少适合未成年人发育成长的栏目和内容,再加之可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限,等等,这都是容易造成孩子形成不良心理品质的社会原因,冲击着孩子们的“道德底线”。

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课题组组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加绵指出,自己几年前在做一个心理课题时发现,辽西一所城市某小学46人的一个班,竟有22名同学信教,不难看出目前的中小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确实存在着重大的偏差和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来自家长不当的言传身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主义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

王加绵建议,现在学校的德育必须改革,应当针对新新人类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特点,更新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其次是对成年人的信仰危机进行系统干预,因为许多孩子的信仰盲从于家长。此外,社会各界要加强责任感,共同净化社会环境,引导孩子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经验共事:如何让暴力远离校园

校园暴力的话题异常沉重,面对校园暴力,学生无所适从,而教育者也是束手无策!校园暴力的发生有很大的偶然性,对其遏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么,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怎么做才能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率,这个现实的问题已摆在全社会的面前……

第一、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

第二、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碰到‘施暴’应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惊慌,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施暴’者的人数和体貌特征,以便事后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告诉学生们,最好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进行周旋,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坏人的最佳效果。

第三、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告诫大家: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害怕而选择怯懦,不报警只能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他们不仅还会不停地来纠缠你,而且还会继续危害其他同学。

为了预防遭遇“施暴”,特别提醒学生要远离学校周围一些游手好闲、奇装异服的人;在上学、放学时和同学结伴而行;尽量走人多的大路,避开僻静的小巷:随身携带的财物(如随身听、手机等)也不要轻易外露;放学后一定要及时回家,不要到游戏室和网吧去,因为在这些场所里玩耍最容易被坏人作为“施暴”对象。

近年来,勒索钱物、恃强凌弱、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这已不是个别学校的个别现象。较突出的校园暴力有如下几种:

一、勒索钱物。

勒索钱物的现象近年来较为常见。这类暴力活动常常是以团伙形式出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他们早已了解好的目标。

二、聚众斗殴。

一些学生由于受社会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粗俗港台影视片影响,崇拜那些“草莽英雄”、“黑社会老大”,还有一些同学大讲“哥们义气”,因此在学校拉帮结派,常因一些小事聚众斗殴,这类暴力事件涉及人较多,造成的危害也较大。

三、随意伤人。

部分中学生唯我独尊,缺乏起码的法律意识,在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或个人的利益受到损伤时,甚至采取了恶性的手段,并且大都发生得较隐蔽,但其反面影响是极大的。

学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学生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

每个同学都要树立正气,这样才会形成学校的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按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养成举止文明、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和好习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

①要举止文明,不要口出脏话,随意骂人。

②要自尊自爱,不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③要尊重他人,不要出口伤人或戏弄同学。

④要团结互助,不要欺弱怕强。

⑤要礼貌待人,不要打架斗殴。

⑥要强身健体,不要喝酒、吸烟。

⑦要友谊为重,不要早恋。

⑧要参加有益活动,不要看不健康的影视图书。

⑨要遵守秩序,不要围观、起哄。

⑩要加强法纪学习,不要个人意气行事,我行我素。

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在校园内若遭遇“施暴”报警时,应讲明事发地点、“施暴”人数及明显体貌特征。

各方声音:校园暴力大家谈

@好奇害死猫:看似简单,实际上校园暴力就是青少年犯罪的温床,不论对施暴方还是被打的学生心理上的影响远大于实际的危害,知道美国的校园枪击案都是怎么产生的吗?表面的单纯现象却揭露了本质的严重问题。

@包子铺:中国教育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只注重30%学习优秀生的学习,其他大多数学生几乎到了没人管的程度,这些职高生基本是社会的弃儿,他们不思进取,打架斗殴,早恋,上网,拉帮结派,我们只能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救救孩子!!救救孩子!!

@潘容会上树:滴血的回忆,我今年38,当年高考前遭遇校园暴力,被几名同学打伤。而且在考试前的关键时刻还不断的受到几人骚扰,其中有一人后来凭借关系被保送。可你们知道,这段经历当时对我的心理影响有多么大?我在强烈的痛苦和复仇心态中考上大学,可这种耻辱的经历整整影响了我20年,改变了我一生。校园暴力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于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小鸟联会: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第二,精神空虚。第三,受影视等诸多不良作品影响,特别是日韩港台的暴力动漫,游戏的负面影响。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8

关键词:校园暴力;霸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年龄

近年来,一系列恶性校园暴力事件接踵发生,中国校园暴力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与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在近几年中“校园暴力”逐步体现出4个基本的发展趋势:第一,随着校园安全的加强,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基本被杜绝(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北京市初高中基本都实现了封闭性管理,在上课时间外人如不经登记基本上无法进入校园。各个初高中学校的领导对于校园中的人身伤害事件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关注),因此,校园暴力多发生在熟人之间,这与日本近似而不同于以陌生人间冲突为主要特征的美国校园暴力[1]。第二,由于学校对于校园内的突发安全情况控制较严,冲动性暴力行为逐步发展为团伙性的、计划性的、学校周边地区的暴力行为。尤其是未成年人之间运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组织、合谋现象较为普遍。第三,侵财案件高发,而且通常表现为未成年人之间、熟人之间恃强凌弱的长期性敲诈勒索。第四,未成年侵害者懂法、知法而不守法的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不再是一些学者想象中“法律意识淡薄”的产物,而是知道法律漏洞之后的理。比如一访谈对象表示“我们打人的时候都知道轻重,避着能打出事的地方,扇几个耳光,踢几脚,警察根本不管,家长找到学校也最多就是道个歉、做个检查”。简单而言就是“不打死、不打残、不就没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中的校园暴力正显现出西方国家校园暴力中“霸凌”现象的某些特征。主要为实力存在明显差距的同龄人之间,强者通过长时间、多频次地对弱者施加肢体、言语、心理等多角度的暴力侵害,以达到羞辱、排挤、控制弱者,给弱者造成身体、心理等多方面持续性严重伤害的行为。它的暴力程度虽然未必严重,但是其对受害者人格尊严、精神状态以及校园风气的危害性极大。然而,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尚未对这一变化予以充分重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对于校园暴力普遍存在着反应迟缓、处置偏轻、应对不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也许是执法者素质不高,执行不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应的制度建设并没有跟上快速变化的社会事实,从而造成了在“校园暴力”现象中,较为普遍的法律缺位。

一、对未成人违法犯罪的主观恶性估计不足带来的刑事责任缺位

我国的立法部门与管理部门对未成年施暴者的主观恶性认识不足,习惯性地认为校园暴力是理性不足的孩子们的嬉闹、打闹,其发生原因是施暴者的认识错误。因此以教育而非惩戒为主的应对方式。但是就世界范围而言,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明显较高[2],我国《刑法》只规定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大多数的14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与12~13岁青春发育期的未成年人都是在刑法调整范围之外[3]。显然,这种几十年来一贯的立法与执法思路,已经严重落后于社会现实。早在十余年前,据有关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就较20世纪90年代提前了2~3岁,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120%,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280%[4]。10~13岁的低龄犯罪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70%[5]。未成年人在今天的社会氛围之下,其发育之快、成熟之快以及堕落之快、习得残忍之快,已非几十年前生活于单纯、封闭环境中的父辈可比。在现实生活中,12~13岁的未成年人大部分已经理解了刑罚的性质、功能与后果[6]。一些青少年凶徒之所以施暴,往往并不是对法律无知,而是深知法律对其很难有严格的约束[7]。

二、对校园暴力的社会危害性估计不足带来的保护缺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青少年犯罪做出了严格的限定。第六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发生,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第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这种立法思路实际上是以物理后果作为判断危害性的主要依据。这种思路不仅在刑法上有所体现,而且也是民事、行政法律中常见的思维惯性。然而这种思路明显将侵害不同类型客体的“校园暴力”进行了混淆,这导致了以侮辱人格、压抑被侵害人心理的校园“霸凌”行为往往由于其物理危害较低而处于无法可治的空白状态。所谓“霸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汉语词汇,而是音译自英语中的“bullying”。挪威学者DanOlweus认为,霸凌就是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8]。与当前中国近似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美国,霸凌行为并非如现在般是一个饱受社会关注的话题,而被作为一般的暴力行为看待。甚至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学生们在校园中需要经历挫折磨难来使自己变得坚强,彼此间发生的暴力冲突是校园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观点对无论是霸凌者还是受害者都造成了严重损害。就受害者而言,霸凌行为使其长期处于恐惧、抑郁、痛苦、焦虑、沮丧的精神状态,严重的可导致受害者终身性的精神疾病[9]。受害者因惧怕霸凌而逃避校园生活、干扰正常学习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受害者因不堪忍受而自杀[10]。而霸凌者同样受害颇深,霸凌行为可导致其潜在形成暴力倾向及犯罪心理(有些霸凌行为本身即已构成犯罪)。根据Olweus的研究,霸凌者成年后的犯罪率极高,高于普通人约37%,其他诸如酗酒等个人问题也更为普遍[11]。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有关机构与研究者对霸凌行为的关注都相对匮乏,立法机关忽略了霸凌行为的危害性已远远超出一般暴力行为的范畴。相当多的人单纯将霸凌行为视为校园暴力的一种,用对待一般校园暴力的观念眼光和手段措施来对待霸凌行为[12],而忽视了霸凌者的施暴原因远非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的年少无知、误入歧途等因素。霸凌者主观上抱有的侮辱、炫耀及足以比肩成年犯罪者的主观恶性,远非一般暴力行为者所持有的愤怒心态可比。而此类行为却通常由于物理伤害轻微而逃脱法律惩罚,甚至只被作为孩子间的小打小闹,对其解决手段仅仅局限于当面制止或口头批评,根本无法达到对受害人的保护。在已经发生的多起校园“霸凌”事件中,被害人常常处在心理几近崩溃,但是刑法无法追责,民法赔偿偏低的不利局面。在司法实践当中,尽管有关管理部门对于受害者的心理重建、转学等事宜进行多方面的帮助,但这些成本往往并不由加害者承担。侵害方往往仅就医疗费、营养费进行补偿,其精神赔偿通常极为有限。除了极个别的人身伤害事件之外,“校园暴力”对于未成年人最严重的伤害往往就是难以愈合的心理阴影,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与司法层面,对于未成年人精神与心理健康这一最易受损且最难恢复的权益却处于保护缺失的状态。

三、对校园暴力治理资源投入不足带来的纠治缺位

一方面,虽然我国高度重视校园暴力,但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治理机构与治理经费。相比较而言,美、日等西方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反校园暴力机构,并拨付经费。美国教育部专门设立有安全无毒校园办公室,年投入经费在500万美元左右。日本教育行政部门也组织实施了专门的干预计划并拨有相应的预算。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以监外执行、社区矫治为主,而相应的机制尚有待完善。以四川省为例,现在全省仅一所少管所,容量为2000人。除了犯有重伤、等严重罪行的未成年人之外,大多数未成年罪犯尤其是对于在校未成年罪犯,都以缓刑和监外执行为主。这种制度设计,主要是从未成年罪犯的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而并未侧重于防范校园暴力。事实上,尽管有部分的未成年人罪犯的确改过自新,但有相当比例的人仍然会重新犯罪。值得指出的是,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尚待完善,一些社区、派出所对于未成年人罪犯的监督与帮扶流于形式,甚至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罪犯的社区矫正与监外执行,更是近几年基层法律工作的难点。

四、应构建全方位的法律责任体系以防范校园暴力

刑事责任、保护功能与纠正制度的缺位,让法律治理“校园暴力”常常面临“管不了、护不住、治不好”的尴尬境地。除非有极端恶性的事件发生,法律基本上难以有效约束校园中的未成年侵害者。这让中国校园中“轻暴力重侮辱”的霸凌现象成了当前未成年人保护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恰恰造成了常为人所忽视却极为严重的普遍性后果。在社会现实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呼吁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应考虑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2~3年,或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制度,以当事人的恶性补足其年龄,从而使得部分未成年人不能凭借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来逃避正义。另一方面,则应在司法实践中纠正有关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片面从轻的工作惯性[13]。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需对“霸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立法,以填补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中的法律空白,针对性地惩治校园暴力中的霸凌行为,以确保未成年人的人格与人身利益得到有效的救济。

参考文献:

[1]宋雁慧.中日校园暴力防治措施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9,8:17.

[2]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42.

[3]张婷.论犯罪低龄化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改革分析[J].法制博览,2014(5).

[4]李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建议[D].西南政法大学,2011.

[5]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N].法制日报,2003-06-01.

[6]吴培娥.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7):67-68.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9

如果,每个社会公民都能用“法”约束自己的行为,每个青少年从小做到“法治在我心中”,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拒绝校园暴力,那么,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安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青少年暴力事件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青少年暴力事件观后感1说起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原本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教育我们成才的地方。可是校园欺凌和暴力就像是美丽校园中的病毒,时时刻刻威胁着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我认为欺凌不应该被认为只是“成长的一部分。”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心以及家庭。如果我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那么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

我认为远离校园欺凌,一定要学会宽容。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矛盾发生后,我们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迅速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如果危险发生,可用自己的书包、扫把、凳子、桌子等物来挡,可以躲避受到的打击;若是隔壁班发生危险情况,要赶快关紧自己班级的门、窗,不让歹徒进来。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报案。任何时候须以保全生命为第一考虑。

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自己这朵开得灿烂,也要让周围的花朵开得鲜艳,相互衬托,才能构成最美的风景。从我做起,抵制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共建平安校园、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之人,共建我们友善和谐的校园!

青少年暴力事件观后感2老师每次对我们进行“法制教育”,都会使我使我受益匪浅。因此,我也非常关注法制教育。但是,今天晚上,我无意间看了网上的一个新闻――致命的欺凌,心,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近年来,校园欺凌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电视。它们如同一个个充满毒液的肿瘤附生在校园里,使美丽的校园变得可怕。致命的欺凌《》主要讲了一个学生在网吧中被几个同学围殴致死的事情,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经过四小时的毒打就这样没了,面对四小时的毒打的学生的朋友也没有来劝架或者通知家长,而出了事情,督学人员竟然说谎不知道学校的校长叫什么名字….

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暴力,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

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

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你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性的不断完美。

青少年暴力事件观后感3校园,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探索者的天地,那里充满了我们快乐的身影,洒满了我们成功的泪水,到处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声,校园,就是我们青年学子的海洋,海洋虽然美丽,但其中依然存在那凶神恶煞的鲨鱼,校园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不良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平安,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教师,希望同学们平平安安;家长,希望孩子平平安安;我,更希望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学姊,学长平平安安……

我认为校园不平安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来自校园的主要有校园环境隐患、不当的教育方法以及同学们之间的语言欺凌。来自校外的主要有抢劫、勒索、交通事故和意外伤亡等。在校园里,只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我保护的常识,学会安全自护,才能消除、减少生活中的隐患,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生活。一旦校园里发生火灾,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逃生或自救方法。为了给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我校领导、老师们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组织我们听“遇火灾,地震在校如何逃生”的讲座。前些日子,我们全校同学,在老师和消防护卫队的带领下,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救火演习,在长达10分钟的“救火”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配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那次不同寻常演习中,虽然我们没要参加到救火中去,但我们也同样认认真真地观摩了救火的全程,懂得了许多……

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园的起点是每一位同学的维护,每一位同学平安!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吧!让这些令我们不安与无奈的坏人坏事永远的烟消云散,让草儿不再枯萎;让花儿不再凋谢;让我们的笑容永远挂在脸上;平安校园永远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

青少年暴力事件观后感4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在学校,也有学校的规矩。可在原本应该平安和谐的校园中却屡屡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件,校园暴力普遍存在:有一名初二女生,她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幕:几个男生把她摁倒在地,使劲打,踢,甚至撕扯她的头发,在这过程中,她只能拿撮箕挡着自己的头,也没有办法过多反抗,只能稍稍反抗一下,怒斥一下。而打她的男生,却说是纯属娱乐。更有人拿手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在拍摄的过程中,还有人兴奋地说:“别挡着我拍!”……

这个事例,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说?近年来,校园暴力这4个字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新闻、报纸上,每一次的报道,总能让我震惊。

也许不知什么时候昨天还欢笑的脸,今天就已消失不见;昨天还充满活力的身影,今天就只剩下冰冷的躯壳;昨天还怦怦博动的心,今天就已经停动。生命是如此沉重,沉重得让我不敢直视。这些孩子在花季的岁月里就失去了生命,给家人留下了无限的悲痛。生命无价,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在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懂得爱惜他人的生命。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像这种事小孩之间开开玩笑嘛,有什么不可以的。或许有人会这样说。那就再看看下面的事例:

郑某、李某、郑某某与被害人王某是同班同学,2012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扫,郑某便以此为由与王某发生口角,而后郑某、李某与郑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质扫把、钢板等作案工具,击打王某,使王某头部造成了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还有,2006年10月25日晚,被告人王某与李某、李某某预谋绑架其舅舅的孩子以勒索钱财用于网络游戏。李某未表示参与。次日下午,王某将表妹邵某骗离学校,在一土坯房处,王某让李某某将邵某“做掉”,李某某将事先准备的砖块将邵某打死。如花的生命就这样离去。如果当时他们遵守了法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惨剧。如果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既爱惜自己的生命也珍视他人的生命,这样的惨剧也不会发生……

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恶事小而去做,善事小就无视它。同样“小恶不制,必然发展。”因此,我们少年儿童预防犯罪要从预防不良行为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爷爷也曾说过:“法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确,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法”无处不在,它不是生活的负担,它是生活的准则,是人们用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

青少年暴力事件观后感5又看到一条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六名未成年女生围殴一名女生,并逼其喝不明液体,这样的新闻看的让人触目惊心。

都是同学,还都是未成年,本应该一起课间玩耍,跳绳什么的,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校园暴力,什么愁什么怨,谁都是父母的宝贝,不知道是现在时代变了,还是我老了。

我小学初中的时候就只知道读书,课间也会一起玩耍,生气也就是吵几句,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同学,不过现在的小孩已经变了,不像当年的我们,每个小孩都有智能手机,还总会发些矫情和找男女朋友的帖子,在他们眼里,十四岁都是老了的。

校园暴力一直都存在,发生的时候都会有人录下视频发到网络上,看着视频里的小孩围着一群,有打人的,有哈哈大笑的,还有抽烟的,男女生都有,真的不理解录这视频是在炫耀吗,不过也应该谢谢这些录视频的人,让我们都看到她们做了些什么,那些根本就不是什么祖国的花朵,就是一些恶势力。

发生校园暴力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的,这样的事对当事人是很大的伤害,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终身心理阴影。

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文化语言暴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29-07

语言是人际交往和社会沟通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人类的文明知识,传达着人类的情感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言谈是否文雅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志,民间也存在着大量规范约束,用以谴责不文明的用语,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学生作为国家精心培养的社会栋梁之才,其语言的文明不仅关系到自身人格的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风纪风貌,更重要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文明,引领着一个社会的风气,并最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大学生语言的和谐文明格外值得我们关注。

一、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现状

何为语言暴力?2006年《南国都市报》将语言暴力比较具体地描述为“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然而,不文明的语言一定是语言暴力吗?语言暴力的构成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采用了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形式;存在语言暴力的施体和受体;无论语言施体有意或无意实施语言暴力,只要其语言形式破坏了受体的正常逻辑,使受体感觉痛苦就构成语言暴力,反之则不构成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是暴力在语言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不文明的语言。“暴力显现在语言中,就是用语言霸权的形式剥夺他人的平等交流的权利……从而对他人的思想或者心理上产生某种程度的伤害”。所以,语言暴力是使人精神上或心理上感受痛苦、伤害、反感或不舒服的行为,不文明的语言因语气、语调、场合的不同,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久别好友重逢,相互叫嚷寒暄:“妈的!这么长时间你跑哪去了!”这时的脏话通常已经异化为口头禅或交际用语,而不能被看作是语言暴力,因为其非但不令人反感,而且增进朋友感情,可谓是一种“社交融合剂”。另外,文明的语言有时却构成语言暴力,如有些女生喜欢“八卦”,编排他人,造谣生事,间接使他人名誉等受损,用文明语言行使不文明行为,类似于俗语所指的“骂人不带脏字”。总之,语言暴力是使人精神上或心理上感受到痛苦、伤害、反感或不舒服的不文明行为。而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是大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采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谩骂、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行为,致使他人精神上或心理上感受痛苦、伤害、反感或不舒服等,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伤害和暴力行为,通常发生在大学校园或校园附近场域,包括学校的宿舍、食堂、教室、操场、学校附近的网吧、歌厅、餐厅、台球厅、医院、商店等物理场域,以及囊括其中的制度、文化结构、人与物等相互之间多元存在的复杂关系网络。

2011年6月~7月,针对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调查在昆明市的五所高校展开,即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根据各院校网站上的信息,截止2011年6月,各院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计13.3万人,其中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各约2.5万人,云南民族大学约1.9万人,云南财经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各约3.2万人。由于总体规模较大,为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在经费、人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在各大学分别随机抽取40名男生和40名女生进行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66份,有效回收率91.5%。这也是本研究的一项不足,即受样本量的局限,研究结果可能对被调查的这366名学生更具有代表性,而是否能够代表昆明高校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总体情况,还有待今后研究给予检验。从调查对象的性别与民族分布来看,在有效作答的366名大学生中,其中男生181人,占49.45%,女生185人,占50.55%;汉族学生271人,占74.04%,少数民族学生95人,占25.96%。从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与科类分布来看,在本次调查中,团员有233人,党员有115人,群众有18人;理工科学生112人,占30.60%,文科学生254人,占69.40%。经过实地调查访谈与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从大学生语言暴力的发生情况、影响、成因及应对四个方面对昆明市五所高校的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情况概括如下:

首先,学生遭受语言暴力的情况。调查设计了多选题“您认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来源于何处”、“在最近半年内,您有自己经历过或看到、听到别人遭受过哪些语言暴力”、“您认为哪类学生最容易遭受校园语言暴力”,单选题“在最近半年,您是否自己参与过或看到、听到过校园语言暴力”,共4个问题来考察学生遭受语言暴力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最近半年内,有227人即超过六成的学生,曾作为校园语言暴力的实施者、受害者、旁观者或旁听者接触过语言暴力,5.74%的学生充当了校园语言暴力的实施者,14.48%的学生遭受过校园语言暴力,41.80%的学生曾看到或听到他人间的校园语言暴力。在语言暴力的使用上,男生实施语言暴力的次数、恶劣及粗俗程度要明显高于女生;理工科类学生要多于文科类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14%和5.12%,理工科类与文科类学生曾作为校园语言暴力的实施者、受害者、旁观者或旁听者接触过语言暴力的比例分别有64.29%和61.02%。其中,在“您认为哪类学生最容易遭受校园语言暴力”一题中,位于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脾气差的学生、品质不好的学生、话多的学生。(见表1)

(二)学校教育管理缺失

学校是孕育知识与文化的象牙塔,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主要场所。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国内一些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学与科研,法治、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作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对于违公德的亚文化、反文化,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坚决地摈除或净化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职业道德滑坡,对学生没有耐心和责任心,动辄采取责令、歧视、挖苦、贬损的态度,给学生贴上“问题学生”、“不良青少年”的标签,使处于话语权低位的学生丧失话语权,造成部分学生丧失信心,暴力情绪得到激发,在感觉自尊心受到强烈伤害后,以更为严重的偏差甚至暴力行为,做出适应、防卫和反击。调查中,个别授课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化,通过语调的变化、土话或变向的挖苦某位同学来吸引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而根本不去考虑这些暴力用语会不会被学生效仿、传播与使用,更不会考虑被挖苦学生的感受,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教会了学生使用语言暴力,并在无意识中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父母管教方式不当与家庭结构存在缺陷

校园语言暴力的发生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经过建模过程习得的,个人在观察他人时学会攻击反应。家庭人际关系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对子女暴力倾向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处于溺爱型、放任型、失和型以及单亲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其家庭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形式上或实质上破碎、不和谐、经济水平低、暴力冲突不断、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父母染有恶习或者犯罪行为∞。家庭结构不完善,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使子女感觉不到家庭温暖,在得不到关爱的同时也不关心他人,自卑、焦虑、性格敏感、脾气暴躁,容易产生压抑、紧张、恐惧和攻击性心理,既可能遭受他人的语言暴力,也具有一定的语言攻击性。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对子女的语言暴力没有及时制止,甚至听而不闻,会使子女错将语言暴力养成习惯。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攻击、暴力行为,会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模仿家庭成员的行为,为语言暴力埋下隐患。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子女考入大学后,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过多依赖学校教育,而且只重视子女的智力发展,对于子女思想变化和精神需求较少留意,教育方式也延续传统的家长制作风,缺少民主和谐的沟通方式。调查发现,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父母文化素质较低.受不良风气影响,经常参与酗酒.不但对子女的情况不闻不问,而且经常酒后动粗,使子女感受不到亲人的关爱,即使在学校发生不愉快的事也不愿和父母倾诉,常通过语言暴力等方式来发泄内心的压抑;有些学生考试作弊受到学校处罚或同居意外怀孕,父母不是对他们进行教育,而是又打义骂,使学生更加自暴自弃,产生攻击心理和行为;还有一些学生父母长期不合、争吵不断、家暴时有发生,子女虽在学校却总是感到担心、紧张、不安,唯恐父母离异,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学校中一旦和同学发生矛盾便很容易发生过激语言或行为。

(四)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道德法制观念有待内化

大学生在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桥”的淘汰式严格筛选之后,主要精力仍局限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对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人生极为脆弱的时期。一方面,生理成熟使得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对爱情、性、自我实现与肯定等的需要。然而,现实社会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失业保障匮乏下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的同时,老师、家长又不给予理解支持,反而归咎于学生自身不够努力,学习、升学、工作、竞争压力的沉重,一些同学开始抱怨社会、嫉妒同学,对未来丧失信心,存在心理健康隐患,为标新立异、彰显个性而将一些不文明用语挂在嘴边。同时,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迷茫、无所事事、精力过剩,使他们容易心烦气躁,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或他人言语攻击时,容易冲动,认为不反击会显示自己很软弱,在同学中很没面子,所以采取“以暴制暴、以怨报怨”的方式,反唇相讥,在充当语言暴力受害者的同时,又演变为语言暴力的实施者,使语言暴力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淖。另一方面,心理发育不成熟又使他们在人际关系、生活琐事、学习与爱情等方面表现得不是很游刃有余,对新鲜事物判断能力不够,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容易心理不平衡、叛逆、嫉妒、爱出风头、看不起别人等。如大学生对话语的理解不尽相同,在个体性格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一些学生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态度偏激,过于敏感、小气,甚至只是出于搞笑、好玩、标新立异等目的就使用语言暴力,虽无大害,却严重违反了中华民族谦虚、谨慎、温和、宽容、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通过谈恋爱来消磨时间,弥补心灵空虚,当双方感情、性格不合时就大爆粗口,伤害对方。一些大学生认知能力不强,道德观念薄弱,主体意识淡薄,在朋辈群体的不良影响下,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觉得语言暴力无所谓,甚至刻意去模仿,将不良偏差行为当作一种时尚,自认为在话语中带上语言暴力很酷,逐渐养成使用语言暴力的习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文化与生活习惯的不同使得他们常自我封闭起来,敏感、焦虑、不自信,总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以致脾气语言变得粗鲁暴躁。总之,当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困难,受到孤立。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在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遭遇挫折的时候,容易一蹶不振、萎靡消沉,在消极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排解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引发语言暴力行为,用以发泄内心的压抑与不满。

三、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防治

(一)动员多方力量齐抓共管

政府作为国家力量的集中代表,掌握着组织动员社会资源的权威力量,通过政府的影响,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倡良风益俗,净化社会环境,同时结合社会控制与道德约束的力量,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各类偏差、越轨及犯罪问题。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偏差行为,同样应从政府层面考虑应对措施。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在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同时,必须确保两性平等的话语权,维护女性权利,减少对女性的歧视,在语言规划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其次,国家应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法,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原则、内容和方法,把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并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以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再次,大学生语言暴力也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暴力,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校园暴力法,明文规定预防校园语言暴力的条款,明确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各方的责任,进一步落实《民法》、《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维护学生人格权、名誉权等的有关规定,确保大学生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最后,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制止网络语言暴力,强行关闭一些、色情、暴力网站,对不文明的网络用语进行屏蔽,严格限制网民制造、使用并传播网络暴力语言,确保网络的用语文明。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教育、公安、司法、工商、文化、建设等部门应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加大力度清理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对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对向学生出售黄色、暴力书刊、暴力影像资料的商贩进行严厉查处。国家有关部门应对媒体的价值导向进行监督,严禁渲染社会不良之风,并通过制作公益广告等,利用媒体进行文明语言使用的宣传,以社会公德约束人的行为,对不文明用语、语言暴力予以纠正,并施以舆论压力,充分管理好并发挥好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加强社会文明风气建设。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余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无不将谈吐文雅、举止文明作为对个人修养的最基本要求,并以社会舆论、道德谴责等方式对言谈粗鲁之人予以惩罚。如云南少数民族德昂族,以一串野果穿织而成的项链,褒奖言谈举止和思想品德出众之人;而口吐脏话、假话、丑话之人,头上将上一根荆棘,直至被罚种竹,并由全寨群众给予当面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我们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语言美作为“五讲四美”活动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在全社会展开。语言文明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认为,传统是不断被现实发明出来的,并随着现实的需要而不断改变。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净化整个社会的语言环境。对少数民族学生,我们要充分尊重其民族习惯、民族心理和民族信仰,消除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通过举办一些有关民族风情展示的活动,增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创和谐发展的友好关系。同时,我们要发挥社会、学校、同辈群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校园语言暴力的预防与控制,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紧镶嵌在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长河之中。

(二)整合学校各类资源

学校是孕育知识与文化的圣地,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学校要加强法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其法律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爱情观,从而在根本上杜绝校园语言暴力。首先,学校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设法律基础知识等课程,定期邀请专家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同时,明确相关管理制度和处罚条例,用行为守则、校规校纪、班级班规等规范学生的行为,利用培训讲座、校园海报、校园广播等宣传法律知识与学校纪律,对违反学校规定、肆意使用语言暴力、对教师同学出言不逊、在校园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等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乃至纪律处分;对品德美、语言美、行为美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其次,学校应开设有关人际交往、职业规划、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课程,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礼仪培训,提高就业指导与信息服务,组织学生深入社会锻炼实习,让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学会待人处事之道,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对学习充满热爱,对未来满怀希望,不断完善自我,摆脱迷茫与焦虑。最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在每个学院或系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让学生有地方倾诉心中的委屈与苦闷、宣泄心中的不满和怨愤。教师不仅需要教书,还需要育人。要对所有任课教师加强心理学知识培训和心理技能训练,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正常的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掌握真诚而有效的沟通技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避免使用语言暴力。

同时,和谐、文明、积极、健康、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本身即是对校园语言暴力的最好屏障。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硬件设施和物质环境的建设,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巡逻工作,禁止校外不良人员出入校园,对学校的失窃案件、暴力行为立案、查处并予以解决,为学生营造安定祥和的校园环境;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重点是健全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班主任、辅导员管理、监督、评价和投诉机制,严肃处理大学生打架斗殴、夜不归寝、嗜酒成性等不良行为,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健康成长,满足学生获得安全感的需要;严厉禁止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表不恰当言论,对课桌、墙壁、厕所等公共设施上的文字及时清理,并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对肆意在校园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制造垃圾文化的学生给予警告和处罚。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宽松、乐观、健康、高尚的校园精神风貌。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橱窗等展现学生的风采,宣扬宽容、礼让、勤俭、奋斗等主题思想;通过班集体活动、迎新晚会、送旧晚会、大学生运动会、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学术研讨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充实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在积极、文明、健康的环境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校园语言暴力会随之减少。

(三)发挥家庭积极作用

学生进入大学后,与家人的接触、沟通相对变少,但是家庭的整体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大学生从小养成的习惯等却仍然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防治校园语言暴力是一项持久战,需要父母从家庭教育的源头做起,强化家庭教育功能,以身作则,以嘉言懿行作示范,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言行习惯,防微杜渐,避免语言暴力放任自流,将语言暴力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要教导子女正确处理问题,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和社会责任感。调查中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与同学发生矛盾,会打电话向父母诉苦,此时,父母正确的引导对学生日后处理同类问题起到关键作用。如果父母采取“你傻啊,别人骂你,你不会骂他啊?!怂恿说:就会大大增加学生日后诉诸语言暴力解决问题的几率;如果父母问明原因,帮助子女正确地分析和面对问题,并对子女给予劝慰,抚平其伤痛与气愤,教导子女与人为善,那么就会大幅减少其日后使用语言暴力的冲动。

优化子女成长环境。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有效防治校园语言暴力,离不开健全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分居、离异、再婚、死亡或家庭内部冲突暴力不断,对子女缺乏关爱、照顾或过度溺爱都会助长学生语言暴力的使用。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主动调整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调节好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重视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使子女在父母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在亲子沟通中应遵循尊重、理解、宽容、信任、激励的原则,善于用“良言”去挖掘子女的闪光点,捕捉子女的进取心。当子女达不到要求时,也不要急躁恼火,要以平常心、慈母情去对待子女,切不可处处指责,事事挑剔,更不能时时咒骂。总之,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养成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内心光明磊落,没有不良情绪的积累,自然能避免使用语言暴力。

(四)学生强化自我管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发生语言暴力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解决语言暴力的态度与方法。调查中,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语言暴力对他人的伤害与对自身形象的损害,然而,发现问题是一回事,愿不愿意、能不能、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则是另一回事。正所谓“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大学生要培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善意的批评和意见,要端正态度,严以律己,正视自身不足,积极征求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及时弥补缺陷,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对于他人的失误或过错,要避免意气用事,不要得理不饶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做到心平气和、心胸开阔,多一点忍耐,少一点心浮气躁。要加强防范意识,同学问相互监督,恪守原则,一旦遭受到语言暴力侵害,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或征求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或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免使问题复杂化、严重化、恶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