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专业十篇

时间:2023-03-15 18:27:53

物流工程专业

物流工程专业篇1

关键词:系统工程;物流业;教学改革

本文由安徽工业大学校教改课题资助(课题号:2009jg3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设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定合适的教材

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从早期的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教育。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着功利性的看法,把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等同于学生马上顶岗的能力,恨不得学生一毕业就能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同高等教育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背道而驰的。高等教育不等同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包括动手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学生应积极参加生产实习等,但这些实习并不能当作最终的培养目标,以免将学生限制在某一固定岗位上,进而限制学生个人的能力和职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宽知识面,这也意味着不可能每个知识面都要求过多,而应当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好基础知识。有了扎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就能自学新的知识,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这对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8年7月转发的物流专业教指委文件《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都明确地提到了厚基础和宽口径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和英语等能力以及物流专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在上述培养目标下,《系统工程》这门课的目标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理和计算机基础。《系统工程》这门课程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各教材在体系、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课程目标,考虑到我校学生和一流学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选定了汪应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系统工程》作为教材,并根据新版推出情况及时更新教材。该教材的优点是思路清晰,对复杂的理论及未有定论的思想不做过多的论述,基本上是按照系统工程的逻辑维,从系统工程中的要素分析、系统建模再到系统评价和决策的思路来介绍常用的建模工具,通俗易懂,易于学生学习。

二、在课程中加强案例教学

对本科学生来讲,系统性思维是重要的一方面,应当加以重视。但由于系统工程学科中的各种思想非常多,各思想之间往往还存在细微的区别,甚至难以统一;本科阶段又是打基础的阶段,过于强调系统性思想会使学生产生重思想、轻基础的错误认识。因此,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系统工程》教学的总体思想是:要求学生以掌握各类定量模型为主,掌握系统工程中的“整体性”思想为辅。

《系统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在实践中的应用以管理和经济问题为主,一些模型所推出的结论仅作为决策参考,并非绝对结论。好的案例对于模型的课堂教学来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减轻理论学习的枯燥程度,加深教学的效果。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在讲授各种模型和系统思想的过程中引入案例,让学生知道各种模型的用处,了解具体的应用过程。目前,很多教材在这方面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学生经常会问:“老师,这个模型有什么用?”笔者和一些同事也经常有这些疑问,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尽可能地针对教材中的模型补充案例。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解释结构模型”在1998年汪应洛主编的高教版《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中有具体的应用案例,但是在2008年机械工业第4版的《系统工程》教材中没有具体的应用。因此,笔者在讲授过程中将原教材中的人口问题案例引入课堂讲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样,在课程的其他方面也尽量使用了各种案例。

三、在课程中加强计算机应用教学

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物流业更离不开计算机。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接受计算机专业知识教育(如数据库技术等),但往往没有专门的课程进行计算机应用教育,尤其是一些高级应用。学生往往只有在进行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时才开始自学一些简单的排版知识,很少进行高级的应用。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有必要将计算机应用教育穿插在各个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与计算机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汪应洛主编的《系统工程》教材中,解释结构模型的求递阶结构的过程本身就是计算机算法,无论它是规范方法还是实用方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手动计算在实际应用时是不现实的;各种状态方程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来求解或预测系统将来的状态;系统仿真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各种系统评价、决策都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来求解。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的教学除了从理论、案例的角度介绍外,还借助于计算机工具来求解,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丰富了教材的内容。例如,层次分析法,可以向学生介绍在Excel表格中的计算过程,通过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Excel表格中的相对地址、绝对地址的概念,了解在Excel中矩阵相乘的方法以及相关的一些函数。对系统动力学仿真,笔者借助于Vensim软件来进行,并补充教材上所没有的内容。对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笔者借助于SPSS软件和Matlab软件来进行。对解释结构模型、状态方程、系统评价和决策,笔者着重介绍利用Excel进行应用。

这些计算机应用内容学生有可能当时无法完全消化吸收,但为他们将来毕业论文、科研和进行高级管理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竟他们通过课程了解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我校2009届学生陈文婕在面试时,就是由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突出而在20多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被法国圣戈班公司录用。这些竞聘者中有知名高校的学生、有研究生等。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

任何教材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对于《系统工程》这门不断发展的课程也是这样,我们选定的教材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教材详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其他教材的体系和论述,发现所用教材的不足。

《系统工程》这门课程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不断地从其他学科接受新知识,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相关的新知识。例如,现代系统工程理论与复杂性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尽管在我们选定的教材中只用了较少的篇幅来介绍这些内容,但要讲好这些内容则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样类似的是现代优化方法中的一些启发式算法。

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和计算机水平,以应对这门课程的要求。笔者所带的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允许学生自由选题,这样会有学生在做与系统工程相关的论文时,用到笔者所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方法。尽管本科应用的层次不深,但对笔者却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提醒笔者时刻注意学习新的内容。

五、鼓励学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等综合性练习

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从2007年开始进行,每两年举行一次。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第二届比赛。通过对大赛案例的分析和学习,我们认为物流设计大赛是一个综合性的练习。大赛案例中除了包括物流专业知识外,还有许多内容可以结合《系统工程》课堂所授知识来解决。另外,一些内容可以结合《系统工程》课堂所授但不作为要求的扩展内容来解决,如现代优化方法。学生通过参加大赛,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知道这些知识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我们决定在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鼓励学生参加下一届的物流设计大赛,并建议教研室将大赛和学生的某一课程或实习的考核挂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学生参加其他类似的综合性练习。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物流工程专业篇2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物流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中国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JG12DB085)。

基金项目:大连海事大学教改项目(2013Z05)。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随着知识总量的激增,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分科课程的弊端和局限愈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引发了理论界对分科课程的反思和质疑,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课程综合化研究的高潮。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以及国家将“卓越工程师计划”列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有一些学者从“卓越计划”的视角,对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课程综合化等进行了探讨[1-4],同时,部分学校也尝试针对物流专业开设“物流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然而,作为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方式,因其独特的课程地位、培养目标和课程价值,物流综合课程设计的实施相对于其他分科课程而言有更大的难度和挑战性,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物流综合课程设计的内涵与特点

物流综合课程设计,是指学生以具有一定工程与应用背景的物流案例为设计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物流理论与专业知识,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独立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物流综合课程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探究。物流综合课程设计不是提供或寻求正确答案的教学,实际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只存在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对还是错,完全受时间、地点、条件等的限制。

(2)以问题为中心。物流综合课程设计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它不空谈一大套理论,也不挖空心思构件复杂的学术体系。它的理论十分简明扼要的,它的体系是隐含在一系列物流案例中的。久经推敲的物流案例中,实际上隐含了科学合理的物流理论和行动过程,因而对学生起着启示和引导作用。

(3)以综合能力为主。物流综合课程设计强调“知识点”的巩固和训练,强调“知识线”的贯通,通过课程设计全面强化训练和考查了学生独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物流综合课程设计的精髓不在于教师阐述理论,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索,从而提高其物流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同时,要学会对自己的决策、管理自我评价。

(4)形成学习机制。物流综合课程设计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不断向学生施加压力的学习机制。这个机制体现在它的教学上,也体现在它的评分上。

二、物流综合课程设计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作用

(1)有利于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物流综合课程设计所提供的案例不是虚拟的,都来自于企业实际,在设计中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2)有利于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最近几年,我国物流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还存在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等情况。与其它专业相比,物流专业是一个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不仅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特点,更要求学生养成系统化、整体化的思维方式。

(3)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单一的物流专业课程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割裂开来,而物流综合课程设计提供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的方法和视野,易于激发整体“顿悟”,有助于培养学生超越已学专业知识相互割裂的界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创造力,比如设计一物流方案,需要熟悉数据的采集、分析、归纳等方法,也会考验团队的分工协调和组织能力。

(4)拓宽学生的视野。物流综合课程设计所提供的案例大多选取能及时反映物流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容纳物流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而提出的新内容。因而,通过物流综合课程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比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更生动,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物流综合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与学生实际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经验、兴趣和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独立的设计物流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因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三、物流综合课程设计内容的拟定

在拟定物流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内容时,除了应考虑教学学时和软硬件条件外,重点应考虑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专业课程结构等因素。

(1)物流综合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无论是物流管理专业还是物流工程专业,其综合课程设计内容都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的一个或几个项目:物流战略优化设计、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物流系统重组设计、物流增值服务项目设计、物流绩效评估体系设计、物流设施设备优化设计、物流标准化运作流程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供应链物流系统集成设计、物流各环节运作的优化设计、物流技术应用系统设计、物流管理理念创新。

(2)不同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方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是管理学,与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共享基础平台课程,如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同时,物流管理专业是物流类专业,应与其他物流类专业共享专业平台课程。

参考文献:

[1]贺政纲等,高校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探讨,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8):158-15

[2]孙慧,物流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物流科技,2010(1):141-142

物流工程专业篇3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改革与实践

资助项目:福建农林大学校教学教改项目[01jg04032,2010YJ14]。

作者简介:邱君志(1974―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专业教学。

生物工程是现代生物学发展与相关科学交融的产物。它涵盖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分离工程等领域,是当今世界和现代高新工程领域最富有活力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1]。生物工程技术以众多的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卷新世纪的画卷,从医药革命到绿色革命,从新能源到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生物工程研究步入了一个迅猛发展时期。据此,作为人类朝阳产业的生物工程,正引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科学革命。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其他传统工程技术类专业一样,生物工程专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

为了让学生及时跟踪当代生物领域中的前沿知识,并尽可能将现有课本知识与科技发展接轨,分流培养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模式,既符合生物工程应用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又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要[2]。采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保证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还能够推动我国生物工程教育和生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物工程是生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是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桥梁,它涉及生物、农业、化工、轻工、医药、环保、材料、能源、信息等诸多领域。

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工程人才需求的增加,生物工程专业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相应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因此国内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迅速,各高校表现出极大的办学积极性的可喜一面,又看到相当一部分高校由于办学基础较差,但每年招生人数仍在不断扩大的可忧之事[3]。国内大部分学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经费不足,力不从心。特别是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人才业务培养目标不明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生物工程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希望其经验能供其他设置有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借鉴与参考。

二、 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

面对当今社会的需求和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该专业人才应该如何分流培养?这是我们办好生物工程专业的当务之急。

首先,需要认真调研剖析我国现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分布、演变由来、学生人数及存在问题。其次,进一步调查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探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与业务目标,明确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计划制定的原则与改革方向。接着,提出适合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在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4]。最后就是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在高校的实践应用。

三、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通过上述改革,需要达到如下改革目标:提出办成一个适合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生物工程专业必备的条件与要求;紧紧追踪生物工程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把传统的经典研究方法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厚基础与重应用紧紧结合起来,重在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在相关高校实践推广,为本专业下一轮人才培养模式修改提供参考[6];在产、学、研相结合中成为我国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技术源泉,使得本专业在培养更多较高水平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同时,为推动海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四、模式改革的具体分工

为了实现上述改革目标,需要有人去调查分析中国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地理分布格局、演化渊源、尚存疑问及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要等,为更好地开展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还要有人根据专业自身特点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设置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工程能力”,确定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本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研究制定计划[7]。同时有人从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着手,创建“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构筑“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教学平台[8]。

还需要有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技能。有人组建综合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更需要有人建立新教学计划运行中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实践和推广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

五、展望

通过改革和具体分工,最终构筑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 新方案,确定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改革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重视理论和实践教学、优化教学体系。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 在国内相关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实践应用。推动我国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生物工程事业更好地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2]韩晓云,赵 辉,李秀凉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之建构[J]黑龙江教育,2010(1): 68―69

[3]居继清,邓 婕专业学生分段分流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 80―82

[4] 陈学红,汪世华,林文雄,李扬裕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13(2): 150―152

[5]李小蕊,韩晓磊,姜 波,陈维霞浅议如何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J]陕西教育,2011(3): 56

[6]朱振洪,马重阳,余 勤,万海同高等中医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 21―22

物流工程专业篇4

关键词:物流工程;专业学位;实践能力

专业学位作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背景下而设置的一种新型学位类型,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与传统学术型学位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着比较独立的教育特征和培养模式,具有明确的职业和专业指向性。在产业结构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经过近几年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促进学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9月,北京物资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从事物流系统领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经过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和论文撰写,学习物流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在校研究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技能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能力。相较于学术型硕士,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掌握的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解决物流工程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对于我校物流工程专业而言,如何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成为提高专业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构建课程培养体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文件,并结合专业硕士未来工作的需求和职业特点,物流工程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差学科,它与管理、交通、工业工程,计算机,机械等密切相关,学校在汲取物管、信息等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在原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理论性与实践性、前沿性与务实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在剖析与就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活动中,在构建了以教育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三层次能力结构的实践体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实习实训等三个培养阶段完成,使实践体系完全融于专业课程体系,并构架与课程体系之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订上,设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制订了课程计划方案,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大部分课程可根据导师和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供学生和导师做到了按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培养。

二、双导师制度

为了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成为专業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为辅,校外导师主要在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几个环节指导工作”。建立双导师制是校内导师队伍借助工作在本领域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等优质资源,来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实现教学风格多样化、教学理念深入化,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借助企事业单位等社会优质资源进行教学,也可进一步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制度改革,进而回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的职业性要求。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与每年校内导师遴选一并开展,选聘领域内专家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落实双导师制,在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实践环节的要求的同时,校外导师须参与校内导师课程,每学期要面向本专业研究生开展至少1次以上的工程领域的学术活动,从工程领域实际出发,内容前沿新颖,要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启发性,激发研究生深入思考,切实提升研究生职业视野。

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近年来我院物流工程专业特别聘请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中关村科技园、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高级专家和学者担任兼职导师。双导师制的开展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学校在搭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平台,通过合作平台来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设立企业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实践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研究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使教师与企业、研究生与职业岗位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是学生步人职业岗位的有利环节,是适合新形势的培养模式。学校本着资源共享、深入参与的原则,使实践教学和资源环节多元化。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与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与地方优秀企业共同搭建了多个企业研究生实习基地,如京东、马坊物流园区、普天物流公司等。

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主要由高校、企业、研究生等三部分构成,在企业实习基地运行中,高校为企业提供科研团队和理论支撑,企业为高校教师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资源,研究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企业基地的建立既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又为高校双导师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良好平台,既实现了专业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相结合,又重点培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新机制,实现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多方共赢的新局面,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建议

1.进一步提高专业硕士导师指导能力,强化年轻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校内专业硕士导师的职业指导能力偏弱,大多数导师都是从事学术研究,横向项目经验少,到企业实践操作的机会少之又少,缺少工程类实践经验和指导经验,因此,在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时,对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度不大,除实践性环节外,专业硕士大多数把时问和精力安排在参与导师的纵向项目或者撰写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方面,缺少工程类耳濡目染的过程。

2.紧跟时代特征,逐步改进培养计划。工程类专业硕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着职业的应用性和职业定向性的培养原则,学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该是连续的,不是间断式的培养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逐步改进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培养计划,使学生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始终围绕着职业和专业指向性开展,紧跟时代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使研究生培养与职业岗位衔接度更加吻合。

3.严把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关。加强一年一度的专业硕士导师遴选的管理工作,细化硕士生导师遴选方案,实事求是。第一,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政治素养高,要有企业工作经验或者具有达到一定横向项目经费的任务指标;第二,对于已获得专业硕士生指导资格的校内导师进行统一培训和指导,对校外兼职导师提出培养要求,设置固定的培养方式方法,把“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按照应有的顺序和程序逐步开展,以进一步切实有效提高专业硕士的职业技能素养;第三,把专业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项目数和参与项目,以答辩的形式,设立中期检查的考核指标,以此来监督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成耀荣,陈锐.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定位及其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3):66-68. 

物流工程专业篇5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物流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众多用人单位反映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职业岗位难以对应,毕业生到企业后难以实现“零过渡”。而反思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型知识结构设计和构建的,强调的是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混淆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结果使本科与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导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社会实际脱节。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专业课程重新开发已迫在眉睫。

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是通过企业调研,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重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有助于知识、能力的对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实现毕业生就业“零过渡”的有效途径。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与原则

(一)开发思路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则是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以职业情景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自我调节的行为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模式,可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开发原则

1.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提高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与地方经济密切联系,符合行业市场就业需求,通过开设有关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要求做到课程体系内部协调一致,避免课程之间作用和内容的重复。具体而言.应确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主次作用,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生基础水平、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统筹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协调发展。

3.特色化原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专门方向的物流人才。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开发实践

我校自2008年起,推行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2009年起,在各专业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效果。所谓物流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即一个大型的典型物流企业,在其生产运作实践过程中,其所属的各个构成子模块、各个工作岗位(群)所需完成的日常典型性工作任务。物流专业“职业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流程体系包括了物流职业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五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图

1.深入企业调研,确定物流岗位群,熟悉各类物流企业的工作过程、岗位及其职责、管理制度、企业对物流人才要求,为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打下基础。然后以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归纳物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进一步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做准备。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广东省物流人才需求较多的岗位如图2所示。该环节是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关键。

图2 物流岗位群调查

2.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对物流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物流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确定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通过专业教师与邀请的物流企业的领导和部门主管一起座谈,采用头脑风暴法将物流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然后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将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提炼出来,并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3.行动领域归纳。根据物流专业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行动领域。如表2所示。

4.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认识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为领域,转换成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根据物流专业的岗位(群)能力以及技能要求,依据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教学分析与设计,分析和归纳关键能力单元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即按照知识技能的关联度,将知识技能聚类,形成“能力――课程”对应关系图,按照从易到难和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排列课程内容的顺序。如图3所示。

5.进行学习情境的规划和设计。学习情境是以某一项目、产品、服务、功能等为载体,真实反映物流活动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单元,学习情境规划是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的过程,是将课程内容以某一真实企业为载体具体落实的过程。比如:我们将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设计了普通货物仓储作业、冷藏货物仓储作业、危险品仓储作业、集装箱仓储作业、仓储型配送、流通型配送、加工型配送、综合型配送八个学习情境。各情境之间体现由易而难或并列与包容的关系,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将每个学习情境划分为若干学习子单元,进行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教案设计、任务书、工作单设计,然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最后以笔试或操作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课后项目评价,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如图4所示。

图4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学习情境设计

四、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以企业调研为基础,课程的结构、内容、组织方法、考核评价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而重构,通过学习情境的规划和设计,展现不同情境下企业完整工作过程,有利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更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浩.基于职业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J].科技资讯,2009(2).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3]阎子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4]杨丽.基于工作边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J].当代经济,2010(2).

物流工程专业篇6

关键词:物流工程;专业学位;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50-02

随着经济和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16.4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6万人[1],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则是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

在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增长的同时,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越发显得重要。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着力点之一。

由于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高校物流相关专业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物流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物流专业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以及实验实践教学等环节都存在较大差距[3]。如何结合我国物流行业的实际情况,快速有效地构建符合国内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是保证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质量的核心问题。

一、质量保障体系在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质量保障体系指某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为满足用户和质量监督的要求所建立的质量体系[4]。这一质量保障体系在工商界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效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率先将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引入高等教育,提出了针对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5]。此后三十多年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关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发展为以政府、社会和高校为主体,通过质量管理、监督、控制、审计、认证和评估等一系列手段,所进行的教学质量持续促进活动[6]。在物流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引入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有以下两点作用。

(一)有助于明确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在毕业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构建物流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时,要加强实践导向,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要着重加强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即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处理好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符合社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的要求。

(二)有助于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

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起步早,已基本形成规范。在构建其本国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他们均积累了许多经验。通过比较各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采纳各个国家的优点,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起符合本专业实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满足社会需求多元化并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

二、构建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加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从物流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实践课以及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要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开设更多的开放性实验设计或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专业实践基地

为保证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平稳过渡,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教学实践是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起步晚,很多院校缺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经验,经常以培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使专业学位硕士在实践能力上严重欠缺,偏离其培养目标。因此与物流工程相关行业企业建立高质量多元化的专业实践基地,实现高校与企业对学生联合培养,确保学生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此外,研究生通过专业实践基地可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活动,有助于提高其创业和就业能力。

(三)落实双导师制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培养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评聘、培训、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积极吸收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合理利用校内导师完整的理论知识与校外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实施过程中,高校应该积极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企业和行业相关部门的专家或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不断扩大专业学位校外导师的规模。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培训交流,确保校内导师能够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学校还应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强校内、校外导师之间的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三、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将实践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融合

专业课教学中,应以物流工程的基础理论课和技术实践课的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重点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学校也可聘请本行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事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讲授,并结合当前物流行业的热点和焦点,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

(二)规范学位论文审核机制

首先,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应遵循校企合作的共同选题原则。学生应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需求,深入调查研究,重点研究严重制约行业发展,并对企业具有明显实用价值的课题。同时,学位论文应考虑到技术难度与工作量,使得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7]。其次,学校应加强对研究生开题报告的管理与审核,对论文技术路线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把关,确保学生论文的研究工作顺利展开。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学校还应及时掌握论文进展,通过文献阅读报告和中期答辩等环节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学校还应积极同物流企业沟通,为论文研究的验证创造条件。最后,论文答辩时,学校应邀请物流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作为论文答辩的答辩委员,对论文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三)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现有的物流工程教育质量评估通常为高等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培养单位一般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活动的经常性和系统性进行评价,检查相关规章制度与方法的适用性与有效性,确保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使学位授予工作与研究生教育活动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一过程主要强调学校相关部门的参与,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估机制,对教学的输入、过程及结果等内容进行评估,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形成学校自我管制的评估体系[8]。

由于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物流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进行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估时,还应努力不断完善外部的评估机制。首先,应该将物流工程相关的用人单位的意见、物流行业对学生的评价以及社会认可度作为评价指标。其次,建立校友网络反馈机制。学校定期与已经毕业的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及其就业单位进行联系,获取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最后,积极开拓社会评价机制,让全社会监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可以通过网站、微信等平台快速获得大量公众对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

进行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构建物流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确保学生提高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和物流行业对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喜,邢郦聪,高强.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基于调查

数据的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2]曹炳汝.基于“三维胜任力结构模型”的物流工程专业硕

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6).

[3]张绪美.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5,(1).

[4]祁保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南

京:河海大学,2006.

[5]裴亚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6]熊玲,扶雄,李忠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

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

[7]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

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

物流工程专业篇7

关键词:物流学课程群;工商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培养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是当前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发展进程,也驱动着我国工商管理类人才向着具有物流知识与技能的人才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培养出国际化人才是一种必然趋势,国际化人才掌握物理管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物流学课程群的内容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当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达到一定限度而不能再扩大、利润不能再增长时,会发现降低在企业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就等价于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所以物流管理也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学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物流学》为基础的,对受教育对象相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的课程群体,通常包括《物流学》、《物流运筹学》、《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相关课程。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国内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目前,很多高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北京大学按“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改革单一的工程专业化的教育体系而成为兼容工程专业、人文、经济、管理和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教学体系,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复旦大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要求,按文理大类在全校实施基础教育,目的是培养通才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广州大学实行“学科基础平台+专业特色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武汉大学推行“通识教育”,以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着力建设复合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从这些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高素质

人才。

国内各财经类和外语类高校对培养应用型国际化商务人才的实践情况比较普遍,但是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并不多见。少数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主要类型可以归纳为:第一,中外高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武汉大学的中法经济学、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等,这类模式多为综合性高校采用;第二,“专业+外语”、“专业文凭+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后一种模式是指本科在校生可参加类似日本精算师考试(IAJ)、美国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CI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ACCA)等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如上海财经大学的“中英ACCA项目”,这类模式多为财经类高校采用;第三,“外语+专业”、“外语+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类模式多为外语类高校采用。

从培养途径上看,有“双校园留学模式”、“国际交换生模式”、“海外毕业实习模式”、“国内本科生-国外研究生”模式等。有的高校倾向于多种具体模式的合并运用。

(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1.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能改变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从而引起课程安排、教学组织评价方式的变化,适应新的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培养目标应包括:要有国际化的思维观念和全球战略眼光;要与时俱进,紧跟世界科技动态和经济态势,掌握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能熟练运用外语,把握不同区域的文化、风俗、思维方式;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独立的思考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制定科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容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内容主要有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高校培养内容有着一定的差异,如清华大学注重课程的国际化,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由于条件限制多是走教学国际化的路子,即是说设置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师资的国际化,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和专业的国际合作。

3.教师队伍国际化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是保证国际化教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实现国际化教育的一条捷径。首先,在观念上加强教师的国际意识,获得教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对学校国际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在师资构成上,采用引进外籍教师和合作办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国际化;第三,积极鼓励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赴境外进修、访问、并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开发,支持本校教师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文章,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4.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并

国际化的人才要充分了解国际发展形势,了解合作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商业习俗,并精通该国语言,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国际交流,例如听取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老师所授课堂,远程参与国际讲座,交换生制度,参与合作办学等。

5.强调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解决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开始提倡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目标,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新的教育模式如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国际化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在培养过程中考虑学生到所学领域的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参观、学校邀请业界著名人士来进行讲座、以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

6.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技术。

由于教育部没有相关的政策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因此,远程教育技术在国际化教育中应用的不多。远程教育可以实现远程的师生互动,节约办学成本。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开展远程教育,这样国内的学生也能接受到海外知名人士的远程讲座,便于国内外学生交流合作,从而使学生能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资源。

四、物流学课程群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物流学课程群丰富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培养目标的合理构建是首要问题。在培养目标体系中,应结合中国实际,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专业国际化人才,同时要结合高校实际和学科优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物流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充分借鉴其他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成功经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二)物流学课程群是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培养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除了借助国际化的教学体系外,还要设国际化的课程。提高国内教师的综合水平,依托国内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或者开展远程教育,接受合作学校的全英文授课,教材方面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增开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尤其是物理学课程群是实现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物流实践教育可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物流实验室打造的以实践和创新为依托的物流学课程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物流学课程群实践教学形式要走向多样化,如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方式进行,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师资队伍,并通过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物流相关的大赛,使得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五、结论

由于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使得高校开始探索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而物流学课程群不仅可以丰富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开发和培养,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懿.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教育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9).

[2]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物流工程专业篇8

[关键词]物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DOI]10.13939/ki.zgsc.2017.09.150

1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国情的变化,大学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出现了不同的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的“机械热”,到60年代的“电子自动化热”,70年代兴起的“财会热”“土建热”,80年代出现了“企业管理热”“经济热”,90年代初开始了“国际贸易热”“国际关系热”,90年代后期至今,风头最劲的专业变成了“网络与计算机热”,21世纪“物流热”被认为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新的热潮之一。

目前,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由于国内500多所高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的课程。但是,我国物流人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方面,物流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大量的是非物流专业人员。另一方面,物流专业大学生所选择的职业大多数以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的居多,涉及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作的很少。物流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但从高校物流人才就业情况看,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又并非本物流专业的工作居多。

2 国内外物流教育的比较

2.1 国内外物流教育学院设置的比较

国外的物流专业多归属于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工业工程学院。物流教育在经济越发达的国家越重视。其中,美国院校最多,其次是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这些国家,所开设的物流课程及专业定位与其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相互对应。并且,物流教育课程分布在经济学院、商学院、工学院、信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里,而很少单独设立物流专业。

国内开设物流专业的各大学,采取了纵向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一些大学设置了物流学院。但是国外各大学虽然已普遍开设了物流课程,采用的是横向一体化的课程专业体系,单独设立物流学院的大学数量比较少。

2.2 国内外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2.2.1 国外的物流专业课程设置

国外的物流课程,是在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内容基础之上设置的。主要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管理、配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

(1)商学院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有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应用、战略采购、管理技术的分析方法、仿真技术、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法律与商业相关之间的学科。

(2)土木工程学院开设的物流课程包括:港口规划管理、运输系统分析、智能交通、车辆系统、运输管理与政策、道路网络管理系统、交通运输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等。

(3)工业工程学院开设的课程包含运营规划与控制、工业物流、库存系统等。

2.2.2 国内的物流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的物流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1)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物流规划、采购学、企业战略、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2)物流工程主要课程包括:物流系统、商业物流系统、社会物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学基础、运筹学、系统工程、技术经济学、物流学基础、物流市场、货物运输与配送、仓储管理与仓储技术、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等。

3 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可参考的教育模式

3.1 瑞士酒店管理教学模式

瑞士酒店管理教学模式,素有“全球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美称。其教学模式为,瑞士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主要是过外语关及学习基础课程。第三学期进入学校的酒店实习。第四个学期学习酒店管理理论。第五学期开始实习。第六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反复如此,等到学生毕业时,全球各大酒店纷纷来学校招揽人才。一部分毕业的优秀学生即可做到某一酒店的部门经理一职。瑞士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值得我们高校物流管理教育效仿。由于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同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实现我们高校培养的目标,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然而国内的教育者总是高高在上,不肯深入企业做一番实际性调查工作,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去检验。学生在如此的教育方式下,只能是变成纸上谈兵,最终只是毫无实际的庸才。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不被物流企业所选择的原因之一。

3.2 高校与企业的联盟

物流管理教育走高校与企业的联盟,构筑物流产业供应链合作关系,是高校物流教育的出路。校企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当前我国物流专业教育的状态。目前,高校同企业的联系较少。一方面,高校教育不能深入企业作一番辛苦的、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只注重暂时的盈利,不能从物流系统角度上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这些都妨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通过校企结合教育方式,可以使大量的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方向转变,丰富其增值服务。同样促进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实现交易内部化,增加物流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另外,企业通过校企结合方式,还可以使高校转变成自己的人才供应商,以确保向现代物流管理转型所需的人才。此外,企业通过校企结合关系,可以将企业内部培训外包给高校,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化培训质量,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水平,打造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高校通过校企结合教育方式,充分利用企业的实操平台,调整教学方向,使理论教学更加合理、系统化,培养出符合企业所需的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管理专才、复合型人才。学生则可以通过该平台,增加实习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校企结合最终能解决物流教学及物流企业发展问题,实现高校、企业、大学生的三方互惠的效果。

走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符合物流管理应用性的特点,也符合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是我国高校物流管理教育成功的有效模式。

3.3 日本“宽口径”物流教育

日本是物流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工业化生产与物流管理相结合最为有效的国家。日本许多大学都设有物流专业,除基础课程外,还包括专业引导型课程和两类专业课程。日本大学的物流教育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型课程、专业课程三大类。其中,基础课程,以英语、数学、物理为主。专业基础型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运输学总论、环境学。专业课程有,运输工学、材料力学、计算机工学、中转站学、交通计划学、交通经济学、信息处理学、运输信息开发学、物流管理学、智能工学、国际交通学、信息系统学、信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经济地理学、运输信息开发学、海上运输系统学、港湾工学。日本的大学专业课课程设置不仅强调多面性,更突出专业性,可以培养物流专业的学生的扎实基础知识。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使数学、物理、计算机、物流管理、信息处理、经济学、环境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知识面变宽,更主要可以适应物流领域专业化的需求。另外,日本的大学通过与物流企业、物流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及时掌握物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物流课程的设置与有针对性地培养物流人才相结合,使日本物流产业的持续发展得以保障。

3.4 美国“实践型”物流教育

美国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名为“技术准备计划”的职业教育计划,而其中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该计划的核心,它不仅是指实习、参观等形式,而且是指一种更为深入的、广泛的、内容全面的教学规划,并且它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及时融入了行业变化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美国已形成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首先,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本科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或设立了独立的物流管理专业,或附属于运输、营销和生产制造等其他专业。其次,在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建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例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若干职业资格。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上述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3.5 英国“模块化”物流教育

英国许多知名大学设有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部分院校还有研究生教育。目前,英国的物流高等教育已被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认可,其中不少课程颇具特色。包括:供应链管理、采购及供应链管理、制造设计及控制、物流及运输管理、供应链应用及政策等。在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制方面,英国实行ILT物流认证体系,其标准及相应的培训课程模块被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众多国家广泛采用。

3.6 德国“双元制”物流教育

“双元制”模式是一种由国家立法、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也即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是德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实行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双元制”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保证产业升级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促使企业方面的培训及时得以落实,并推进校企合作机制,改进学校的教学。目前,已有多所大学开设物流专业,很多高等专科大学也开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专门的物流管理技术人才。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接受物流职业技能的专业知识培训,这种形式称为“双元制”。同时,德国政府非常注重加物流教育推广工作,如组织物流企业向公众推出开放日活动,鼓励建立普及物流知识的网站等。

4 结 论

物流工程专业篇9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技工院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导致学生严重缺乏物流专业的实践知识,与社会工作岗位脱节。

2.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落后,财力投入不足,教学设备陈旧,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些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中“一体化”教师、“双师型”教师和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部分专业教师只是从与物流管理专业相近甚至不同专业转过来的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很好地完成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

3.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有些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实训条件比较差,教学方法还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只能被动吸收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

4.学生综合能力达不到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随着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又要学生学会物流规划的实践知识,还要学会利用最新的物流专业技术进行最优化运作的本领。现代物流涉及面比较广,实践性也很强,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为此,企业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人人具备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去完成现代物流管理活动。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主要是为社会商品流通服务,也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企业需要一流的物流人才,而一流的物流人才最主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物流市场的开拓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够为物流行业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二、完善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对策

1.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岗位要求接轨

课程建设的质量高低,直接对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能否提升产生影响。要抓好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技工院校可以采取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即将以学科理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转变成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来进行改革。这样就将人才培养方案跟职业标准及岗位要求接轨。以行动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在知识内容的处理上,要突出此专业的实用性,相对淡化专业理论知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专业课程教学。二是依照物流管理专业工作岗位的有关能力要求,明确专业课程的目标,合理选择专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突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练”为一体,强化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逐渐改变当前有些技工院校所使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专业模拟训练等新颖教学方式;运用物流行业调查、物流规划及营销方案的制作、实地调研等多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进一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创新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物流工程专业篇10

    目前,我国物流学学科体系是由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构成的,每个学科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内涵、目标和特点。我国物流学科体系已初具规模,学科专业的设置渐趋完善,但在专业培养方向上,高等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大多是粗放型的,在精细化、专业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与研究方向非常相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只有部分院校根据发展定位与资源优势在方向上有所侧重,比如与海洋、交通运输相关的院校侧重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物流工程与技术等,理工科院校侧重物流工程与技术、物流设施与装备等,文科类和大部分高职院校则侧重物流管理、外贸物流、流通经营等。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改革目前的物流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物流业发展与学校定位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物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七大系统构成。从物流工作的活动范围上看,可分为国内物流和国外物流;从物流业务性质上分,又可分为物流管理、物流设计规划、物流技术等三方面。所以,物流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由于物流业务和技术跨度较大,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专业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如,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较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动态、最新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际运作能力,能在物流业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既能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综上,物流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述为: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工具,初步通晓工程理论,具备高等数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物流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能独立进行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等工作的专业人才。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能胜任与物流专业相关的职业层次,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而研究生教育则对理论层次的要求更高。只有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宽口径”和专业知识“厚基础”的结合,才能突出各高校“应用型”或“研究型”的特色。

    二、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适应高校物流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为了让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选送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物流专业办得成功的院校进修学习,引进一些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为教师构筑一个实践的平台。例如,选择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物流企业,让教师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参与一定的业务管理工作;或者利用科研和教学实习活动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增强教师的物流实践能力。

    三、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