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十篇

时间:2023-12-14 17:51:09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产业;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097-03

一、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某一标准年龄结构比例上升所产生的一种现象,按国际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大于10%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大于7%时,标志着老龄化时期的到来。从老龄化的过程来看,发达国家是自然老龄化,而中国则是政策性老龄化,在1999年中国已成为老龄化的国家。同年,安徽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首次超过10%,达到10.96%,此后安徽省老龄化程度以不同的幅度上升,这预示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在1999年正式到来。安徽省老龄化的特征包括老龄人口基数大且发展速度快、城市老龄人口扶养比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显著以及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1.老龄人口基数大且增长速度快。2003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为13.22%;2005年安徽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为14.57%;2008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为15.96%,达到979.15万,绝对数字十分巨大。2008年安徽省有9个城市的60岁以上人口超过该市人口的15%。据历年统计资料预测,该比例将继续扩大。此外,老龄人口高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1999年到2008年,安徽省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呈总体上升状态(见图1),1999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老龄人口的7.38%,2005年达到了10.09%,2008年则达到了11.15%,绝对数字达112.6万人。

2.城市老龄人口扶养比越来越高。城市老龄人口扶养比是指老龄人口(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一方面,统计数据表明,从1999―2008年,虽然个别年份出现老龄人口的扶养比下降,但总体走势仍为逐年上升(见下页图2)。2008年,老龄人口的扶养比达到16.65%。另一方面,安徽省省老龄人口生活来源还是以劳动收入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为主。2005年全省各市老龄人口靠劳动收入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大多数,分别占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38.34%和45.10%。其次是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占到老龄人口的11.91%。而依靠国家保障救助所占比例较低,只占到2.16%。

3.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显著。2008年,安徽省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5.96%。安徽省内不同的城市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达但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如合肥、芜湖等由于人口输入带来大批年轻人口导致人口老龄化水平低于全省水平。省内流向合肥市半年以上的人口占省内跨市外出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的44.7%,芜湖市居第二位,达到12.43%。经济正在转型,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淮北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其经济正在向其他产业转型,所以外出人口不多。2008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仅为8.57%,而其人口出生率相对高于全省水平。所以在2008年的统计中,老龄化程度为12.26%,成为安徽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城市。黄山市、六安市、安庆市、池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再加上远离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交通条件的相对落后,外来流动人口较少,造成该地区人们竞争意识小,生存压力不大,无形中延长了人们的寿命,导致其经济比较发达但老龄化水平相对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却高于全省老龄化水平的地区,主要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大量剩余劳动力输出而导致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巢湖在2008年的统计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22.34 %,成为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4.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过快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1]。安徽省从1973年开始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允许生育一个或两个孩子,这一举措使安徽省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很快。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以及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进入老年期,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与发达国家独居与夫妇空巢户高达70%~80%的比例相比,中国老年人空巢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2]。据安徽省2005年统计年鉴,靠家庭供养的60岁以上老人有36 853人,占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59.71%。无子女家庭养老和空巢老人的养老风险比多子女家庭养老风险大得多,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必将给安徽省的社会养老机制带来挑战。

二、安徽省老龄产业发展特征

老龄产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它是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综合的产业,是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用、医疗、娱、学、保险、通讯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卫生保健、生活照料的用品、设施和场所提品和服务的各个行业、多个产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产业[3]。老龄产业不仅为老龄人群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效益,同时还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安徽省老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老龄产业占GDP比重不大、老龄产品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老龄产品供给不足。

1.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快,但老龄产业比重不大。据安徽省统计局资料,2005―2009年,每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22%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更是达到了26.5%。虽然经济一直取得较为稳定的增长,但是老龄产业增加的幅度并不很大,几乎不变。老龄产业与环保产业都属于21世纪的新兴产业,未来必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已成为经济全面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2.老龄产品种类少,发展层次较低。随着老龄产业的不断发展,老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在西方老龄产业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的老龄产品市场已经相当发达,企业在开发产品时除了着重质量优异、方便、实用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生产符合老龄人特点的产品。西方发达国家在老龄住宅市场、老龄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国外商家对老龄产品市场进行深度开发,创新研发出符合老龄人特点的特种消费品。而目前中国老龄产品主要以保健营养品为主,其他老龄专用品开发很少。从芜湖市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了解到,老龄用品主要分为老龄生活助用品轮椅、拐杖、升降设备及其他交通和助走器材,专用通讯设备、视听读写用品用具等;老龄营养保健品:营养滋补品、养容保健食品、保健酒类、保健茶、土特产等;老龄生活用品:老龄服装、鞋帽、生活用品、用具、保健用品、绿色环保建材、包装、原材料、半制品等。而大商场中的老龄产品大部分有省外厂商生产,如老龄助用品和保健器材多为上海市、福建省、浙江省生产;老龄保健营养品主要由上海市、江苏、广西等省生产,只有富硒康是由安徽省界首市生产,而富硒康也不是由安徽省自主研发的;老龄服装多为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生产。由此可见,安徽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老年产品太少,各行各业对老龄产品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老龄产品生产处于初级层次,对老龄人的精神需求产品开发欠缺。

3.老龄产业市场需求大,供给出现不足。张纯元是比较早关注人口老化与老年市场关系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中国人口的急剧老化,会给未来消费带来重大的变化,尤其老年人口需求构成市场的变化是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快的必然结果[4]。随着中国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居民消费能量逐渐释放,老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据专家预测,目前中国老年人市场需求大约为7 000亿元~8 000亿元,而实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不到1 000亿元 [3]。从安徽省目前情况来看,老龄物质产品多由外省生产,本身开发创新的老龄产品极少;此外,中国老年教育市场将孕育着无限商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为了能让自己融入现代生活,而加入到书画、养生、保健、英语、计算机、理论研讨等学习行列[5]。安徽省的17个地市虽都有老年大学,但师资力量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受益的老龄群体狭小,而各地市的老年活动中心所提供的服务种类也很少。由上述分析可知,安徽省老龄产业的供给远远跟不上老龄群体的消费需求,一些公共老年服务设施仍需要不断完善。

三、安徽省发展老龄产业的对策建议

1.政府出台政策,带动老龄产业发展。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在老龄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老龄扶养比的上升给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压力。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积极发展,为扶养老龄群体创造经济基础。首先,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安全阀,目前,中国城市养老保险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老龄人的退休金标准也不断增加,2010年2月,养老保险金又不同幅度上调了一些。政府应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老龄人的实际购买力;其次,结合皖江城镇带建设的大好时机,大力引进资本,对发展老龄产品的企业给予一些税收或补贴,对发展老龄产品的企业加以辅助与支持,促使老龄企业产业化。

2.企业转变观念,积极开发老龄产品。老龄产品利润空间仅为10%,而其他产品的利润空间则会大得多,如流行服装的而利润空间则在60%左右[3]。因此,企业不愿意专门生产针对老龄人群的特殊产品。以2008年为例,全省三人户家庭规模的比例最多,占到29.5%;家庭规模在五人户和六人及六人以上户所占比重最少,仅为8.39%和4.73%。由此可见,三世同堂的局面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因此物质生活在子女孝敬父母的方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相应的老龄产品的需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老龄产品的研发,根据自身企业产品生产出特色的老龄产品,该老龄产品又可带来相应互补品的消费。如,开发老龄房地产不仅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对小户型房屋的需求,而且又节约了资源,同时老年人入住后又会带来老年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的消费。

3.成立老龄产业协会,搭建老龄产业平台。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于2010年1月30日在北京成立。广东省、宁夏省等省分均成立了老龄产业协会。老龄产业协会主要功能在于研究制定老龄产业“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依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行业整体利益;参与制定国家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有关产业政策、经济立法等建议;建立老龄产业信息网络,按照规定编发行业刊物;组织会员研发老年产品,引进、推介国外优质同类产品;开展从业单位、社会组织间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考察、借鉴先进经营模式及管理经验;根据需要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组织从业人员的各类培训等;受政府部门或其他有关单位委托,承办与老龄产业有关的工作。因此,安徽省应尽快成立安徽省老龄产业协会,将“银发产业”变成“朝阳产业”等。各地市也应积极成立符合自身地市特点的行业协会,在省行业协会的带动下,共同促进老龄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4.各地市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老龄产业。安徽省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规划中,要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的老龄企业,依托这些地区较为成熟老龄产业基础,开拓创新本省的品牌。如合肥、芜湖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在今后发展老龄产业的时候要注意差异化发展不同的老龄实体产业,在有条件研发老龄产品的企业开发本企业的老龄产品,做到产品专门化、特色化,减少省内不良竞争,而达到互补互利的目的。以采矿业为主的城市,如淮南市、淮北市、铜陵市、马鞍山市,这些正在或可能变成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在各自的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重视老龄产业的发展,成立专门的开发区,发展专门的老龄产品生产基地。安徽省内风景名胜地众多,如黄山(黄山市)、九华山(池州市)、天柱山(安庆市),这类城市在推进老龄产业时应结合自身特色,以开发老龄房地产与老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为主,积极研发出适合老龄人群的养老房屋及方便舒适的旅游产品。各地市旅行社可针对老龄群体推出省内银色旅游,既不耗费太多体力,又能给老龄人带来享受。就芜湖市来看,除一家旅行社推出夕阳红的路线,其他旅行社都没有特别推出银色旅游。

5.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提高老龄产业科技含量。安徽省内科技机构的数目已从2000年的984个增加到2008年的1 533个,科技经费筹集额从2000年的490.06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 545.40亿元;专利申请授权量从2000年的1 482件增加到2008年的4 346件。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安徽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足,在这其中,老龄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更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大对老龄产业的科技投资,积极研发生产出功能齐全,样式新颖的老龄产品。

关注老龄化社会,加速安徽省老龄产业发展,开发老龄消费市场,可以充分满足亿万老龄人的消费需求,提高老龄人的生活质量,丰富老龄人的生活,体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发展老龄产业,可以有力地扩大内需,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增强抗御经济周期的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安徽省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中,应及时抓住老龄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步伐,将安徽省建成中部城市中重要老龄产业基地,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战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比较(双月刊),2007,(1):121-125.

[2]秦娟.老年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32-33.

[3]杨宏,谭博.西方发达国家老龄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6,(11):65-75.

[4]张纯元.老龄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7,(4):14-16.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交,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物质资源的日益丰富,社会成员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人们逐步走向长寿时代,人类社会也开始出现老龄化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口老龄化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国际上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数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数的比例达到7%,那么就表明该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二)人口老龄化指标

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第一,从老年人口比重来看,一般来说,65岁对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是老年系数,这个系数是直接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程度。第二,从老化系数来看,这个系数是衡量人口老龄化所用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数,主要是指老年人和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第三,从抚养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来看,如果被抚养人口占抚养人口的比例重,也是直接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程度,这里的被抚养人口主要是指老年人和少年儿童,抚养人主要是指适龄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二、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导致农村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使得农村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的浪费,影响农村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和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二)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密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步伐来进行建设。但是,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留守老人和贫困老人增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三)阻碍现代农业发展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适龄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由老年人构成,加上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农村的劳动力出现严重匮乏的局面,大量的土地也因此荒废下来,或者承包作为经济作物更种地。这种格局导致农业生产水平却没有得到实质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老化也直接造成农业劳动力资源不足,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农业发展对策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人口老龄化显而易见,政府应当从制度上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进行保障,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做好农村养老保险的宣传工作,要从思想上改变以前农村人认为保险是白花钱这样的观念,认真做好扎实细致的宣传普及工作,广泛运用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介和舆论工具,采取板报、标语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新农保制度的方针政策,使农村老年人自愿参保,积极参保。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要加强对农村养老的投入,总理指出:政府少上项目也要确保对养老保险的投入。所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财政实力增强,各地区要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投资额度。政府要制定出符合新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村老年人养老做到有保障,有依靠。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 养老机构 养老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23-02

由于计划生育、寿命延长而产生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防止老龄化,而是如何应对由此造成老龄化后所带来的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服务。

一、养老机构的现状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保险事业,以及各种服务和公益事业蓬勃兴起,家庭作为消费单位,防病养老的福利与保险单位的职能也部分地甚至全部被社会所代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直接且显性的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家庭的养老职能也逐渐社会化,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日益增加。

(一)养老机构的供需情况

从1999年开始,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加速,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2009年底中国老年人有1.67亿,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就有1899万。目前我国总共有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这些老年人需要针对其自身情况进行照顾。当今国际上的标准是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0张,这样计算的话,我国老年人需要养老床位800万张,可是目前仅有266.2万张;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计算,共需要养老护理工作人员1000万人,而目前我国只有22万名养老机构的员工,这些养老机构的员工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供需之间产生相当大的矛盾。除此之外,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专业技术水平暂时还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二)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

“十五”期间,我国各省市都增加了对福利事业的投入,可是投入力度并不理想。政府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极不适应。总体来说,老龄工作经费仍然严重短缺。设施简陋、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差、护理服务水平较低,部分老年人多层次养老生活的需求,如疗养保健型、休闲娱乐型养老机构难以得到满足。

(三)养老机构的管理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状况,与失能老人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一方面,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人员相对缺乏,专业人员数量还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无异于杯水车薪。我国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自2002年2月开始推行,到2008年底,我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不到3万人,与上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比相差过于悬殊,即使是与上百万已经住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需求相比,也不能有效应对。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经过系统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并不能及时地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没有顺利地参与到从事社会工作中来。

二、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中国目前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情况、社会提供的服务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匹配。尽管这几年大力发展社区为老年人服务设施和场所,“星光计划”也建起了将近3万个“星光老年之家”,兴办了7898所社区服务中心,但是不足以满足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现在我国的很多贫困、边远地区的养老机构由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受关注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较低,因此利用率并不高。

(二)政府支持跟不上老年人观念改变

随着小型家庭规模的到来和家庭组合的变化,以及福利机构设施的改善和发展,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观念在大多数老年人的心中已慢慢消失。大多数老年人为了高质量的生活和摆脱对重子孙的照顾,都愿意入住养老机构。据2003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的一次性抽样调查分析数据显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率高达17.5%,且愿意常住的高达78.9%。但是,我国老龄人口年递增速度高达3.2%,目前大多数政府在养老机构的法律关系、设施标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直接导致了养老机构的秩序混乱、服务水平无法得到保障。有的因经营成本太高而倒闭,有的因设施简陋及服务水平低而无人入住。

(三)资金与服务人员的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不只是简单的硬件投入,人力资源是推动一个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目前养老服务中的一部分从业人员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人,文化水平低,甚至有少量文盲在其中,主要是一些农村无业妇女、下岗或退休职工。老年人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的需求不仅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需求。

三、发展养老机构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实施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省级示范工程、区县级小康工程、乡镇(社区)工程、村社级五保工程。继续实行“星光老年”计划,加强管理、逐步完善其为老服务功能‘实施居家养老护理管理办法。在城镇,建立面向“三无”老人的社会福利院,全力发展老年公寓、养老院和老年护理院,为不同经济状况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特别是高龄病残人群;另外在农村加强敬老院建设,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和生活医疗服务。

(二)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充分发挥市、县、乡(镇、街道)各级政府对养老服务设施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完善和落实各项养老服务法规及优惠扶持政策。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修改地方《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老年人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法规政策制度。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发展基金,构建基金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增长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福利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宣传,营造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大力培养职业工作者

我国政府颁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两部法律。我国是个重视人才的大国,以养老服务行业为依托,必然能吸引大量服务行业的岗位。为此,应该大力宣传,使年轻人,尤其是男性青年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这一行业的需要和发展前途。通过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其他多种形式,培养养老服务行业所需求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四)发展志愿者组织,稳固志愿者队伍

我国目前志愿者存在随意性大、缺乏专业性、技能不强等弊端,急需发展志愿者组织,稳固志愿者队伍。志愿者组织机制是一个和谐社会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内在缺陷的重要补充。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养老服务内容和志愿服务技能的学习,将养成志愿者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这样的志愿者组织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如社会工作、护理等专业建立合作关系,以教学实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到养老服务体系中去,切身感受工作。志愿者以这些专业的学生为主,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实践的良好机会,也能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

[2]陈敏.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经济与社会.2008.1.

[3]邓建敏.人口老龄化及其对城市养老保障发展的影响——以城市养老保障为研究对象.社会工作.2007.

[4]刘畅.老龄化社会与老人养老福利机构.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5]徐祖荣.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江海纵横.2007,3.

[6]谢琼.中国养老模式的中庸之道.山东社会科学.2008,11.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4

关键词:重庆;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为:六十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或者六十五岁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七以上,则说明该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老龄化。重庆作为我国的直辖市之一,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主要源于比较稳定的消费基础;重庆市的基础投资建设广,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有出口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重庆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老龄化也是一大资源群体,如何将老龄化资源合理运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重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

(一)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比重比较大

根据重庆市的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分析,重庆市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比较早,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从一九九四年年底以后,重庆市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每年的增长幅度都比较大,也超出了其他省、直辖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二零一零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普查的数据显示,重庆市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数的百分之十一点五六,位居全国第一。因此,老龄化问题也是重庆市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需要重庆市相关政府机构将老龄化资源进行转型,并让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重庆市老年人依然存在人口红利期

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占据较大,无论幼儿还是老年人的抚养率占比重小,人口结构呈现橄榄球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和地区的社会负担比较轻,最终也能保证国家经济储蓄与投资的经济现象,就是“人口红利”。根据2010年到2012年的劳动力的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市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百分之七十之间波动,并且人口的抚养低于百分之五十。根据相关的结果显示,重庆市的人口红利期可以延长至2028年,由于重庆市人口结构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因而也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系[1]。

二、重庆老龄化的原因分析

人口老龄化现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也越来越完善,疾病的治愈率不断的提升,进而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在二零一一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达到七十六岁,比同等水平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长。

除了国家经济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之外,还源于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如今,人们的经济收入越碓娇碓#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人们从吃饱转变为吃的健康、营养,同时,人们还会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为精神享受、健康投资。再加上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疾病死亡率,延长了人们的寿命。根据2010年调查发现,重庆市人口的平均寿命在七十六岁,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该市人口平均年龄达七十七岁[2]。

三、重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加重了养老保险的负担

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重庆市自零九年起就开始对城乡居民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在一一年就在重庆市大面积的实施,重庆市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针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既可以直接领取国家规定的基础性的养老金,还可以选择一次性缴费,当然要在老年人自愿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缴费后一部分可以额外发到老年人个人的账户中。在该制度推行后,参保的人数剧增,而且人数增长也比较稳定。在养老问题全民展开后,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得公共医疗卫生的消费支出压力也不断增大。

(二)导致社会服务质量急剧下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传统的养老方式以家庭为主,但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老龄化的需求。目前,也实施了集中养老,对养老机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重庆市的养老机构有一千多所,有将近十三万床位,但根据计算结果,平均一千个老人只有二十二张床位,因此,养老的服务机构严重短缺,与养老相关的服务也严重短缺。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将老龄化资源转化为有利资源,进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

(三)社会老龄化将导致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大量缩减

在最近几年,重庆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也比较稳健,对于重庆市经济结构的发展情况而言,主要源于其人口结构,重庆市良好的人口结构使得人口红利期比较长,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同时,由于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而出生率越来越低,最终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劳动力人数下降,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将进一步遏制重庆市经济的发展。

目前,重庆市的少儿增长率逐年下降,并且少儿增长的速度远远小于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而且适龄劳动力的人口增长比重自2000年以来持续下降,随着重庆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现“中前段小,末段大”的人口结构,将不利于其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适龄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需要重庆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就这种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让人口老龄化问题得以良好的解决。

四、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现象已成为普遍现象,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人们正确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进行及时调整政策,根据经济的发展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并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资源,延长人口红利时间。使得人口老龄化现象与经济的发展能够有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丰,张海彦,徐冬.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426-429.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5

【论文摘要】中国人口规模大,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来势猛,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况必然加重国家的负担。人口老龄化还导致劳动适铃人口比重低,劳动力供应不足,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就需要改革与完善社会养老保阵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提倡和鼓励家庭养老,并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组织老年自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口增长过快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及特点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进步了,生育观也从强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觉控制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提高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进步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中国人口规模大,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过程来势猛,老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使得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2000年占世界的2l29%;预计到2050年人口将增加到4.23亿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那时世界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国际上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7%翻番到14%,所用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前西德和英国为45年,美国预计要用75年,日本预计要用26年,中国预计也将用26年,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中国人口高龄化显著。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较早地出现了西方国家高度老龄化社会的所有现象,即80岁以上的老龄中后期人口的比重提高得较快。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而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又快于老年人口。19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不足200万,200(〕年达到了12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0.88亿。

3.中国将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发展具有时滞性。欧美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而来的,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为的条件下,通过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从而青少年人口所占的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上升,这是一种刚性的过程。欧美一些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制定了一系列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说是“先富后老”;而我国进人老年型人口国家时,农村人口占64%,缺乏必要的物质、制度准备,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上面已经提到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形成的,具有刚性特征。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青年人口的比重就小,影响了人口出生率,减缓人口增长速度,能缓解我国人口过多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在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更加严重,老年人口的规模继续增大,在2020年以后,老龄化的弊端就开始暴露,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社会养老负担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同时老年人口的绝对量也增加,老年抚养系数提高,社会用于退休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的负担也加重。老年人的养老主要是由社会和家庭承担的。我国城市的老年人口享有退休金和医保,在经济上社会养老负担大于家庭养老负担,但是城市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是“四二一”家庭结构,即在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他们要面对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这时四个老人中只要有一个生病,便显得十分吃力,如果独生子女夫妻双方面对的四个老人中有两个同时生病,夫妻双方就无暇顾及了;在农村,退休金和医保还没有普及,主要是家庭养老方式,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年轻人口的比重下降,而年老人口的比重上升,就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口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老年抚养系数大。

(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1.适龄劳动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低,劳动力供应不足,而劳动力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但是依据我国现阶段劳动力过多的国情,劳动力数量适当地减少,可以缓解劳动就业压力,缓和失业与下岗问题,但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迟早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劳动人口的高龄化。人口老龄化往往伴随着劳动人口的高龄化,我们习惯上把15一44岁的劳动力视为中青年劳动力,把45一59岁的劳动力视为高龄劳动力。高年龄段的劳动人口技术熟练,但同年轻人相比缺乏进取心,创业精神,思想保守,这样社会的主导精神就会趋向保守,在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社会,容易变得相对落后。

(三)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消费结构是影响经济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消费需求影响着生产调整。不同年龄的人口对衣、食、住、行、用的品种、规格、数量、档次的需求各异。如老年人在吃的方面以方便、质软的食品为主,穿、住、用讲究实用和经济实惠。老龄化使得适合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尤其是某些专用于老年人的特殊项目趋于增加。社会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向老年人倾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医疗保健和劳务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大,出现了一批专门为老年人口生产消费品的行业,以适应老年人的需要。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投资内容和投资重点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社会投资的内容和重点,社会需要增加与老年人的需求有关的项目的投资,如养老院、托老所、老年保健中心,老年娱乐中心,减少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方面的数量投资,而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社会上老龄人口的比重上升,使人们开始优虑经济能否良性运行,老年人往往重储蓄,消费倾向和投资意向趋于保守,从而可能削弱社会的经济活力。

此外,人口老龄化如果越来越严重,就意味着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使人口的发展出现不可持续性。因此,应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实现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为的条件下,通过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的条件下出现的,因此,调整生育政策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源。如果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实行,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这样人口老龄化过程会更加迅速,并将在本世纪30年代进人高度老龄化社会。为了平稳地把人口年龄构成调整得比较合理,现在就要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调整政策时一定要慎重,否则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人口迅速增加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又突显出来,就得不偿失了。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保障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受保障的人数和规模都迅速增加。但是养老保障存在很严重的城乡差异,一方面在城市中的老人退休金不断上涨;另一方面享受退休金的面却很窄,乡村95%的老年人口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因此要逐步扩大老年社会保障范围,使更多的老年人口在离开工作和劳动岗位后享有一定份额的退休金,使他们的经济生活有可靠的社会保障,这是社会的责任,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象征。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继续努力,致力于建设全民全社会健康医疗保险制度。

(三)提倡家庭养老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

1.继续提倡家庭养老。在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时间差”的影响,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适应老龄化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社会供养体系,因此,应继续提倡家庭子女供养老人。另外,即使老年人经济上有了保障,但也未必能适应随着身体老化带来的心理老化和精神老化,还需要子女的关心和照顾。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通常是指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共同心理因素和一定的内在凝聚力的社会群体,生活在一个社区内的人具有比较密切的社会交往关系以及相近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老年人口的健康、医疗、交往、文化生活等超越了家庭的界限,同时老年人又行动不便,因此,社区是他们活动最多的场所。实践表明,加强社区建设和发挥社区功能对老年人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主元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54-03

引言

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不仅使我国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同时也使各地区经济、医疗、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面临巨大压力。鉴于此,本文拟对老龄化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关系进行研究。许多学者已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但对地区差异方面,多侧重分东部、中部、西部进行研究;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仅侧重于经济因素或人口因素等单方面,综合社会多方面因素的研究较少,还不够完善。故本文以我国60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人口和医疗三个方面刻画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将所有城市划分为高等、中等和低等三类发展水平,并构建老龄人口比重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主元回归模型,从而进一步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探讨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指标选取

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X1(‰)、人均GDP X2(元)、城镇化率X3(%)、人均可支配收入X4(元)、医疗水平X5(每千人所拥有医疗技术人员数)、人口密度X6(人/平方公里)这6个指标衡量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以老龄人口比重刻画老龄化的程度。

二、研究方法

(一)系统聚类法

采用系统聚类中的Q型聚类分析,其原理是在样本距离的基础上定义类与类之间距离,将性质最接近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本文根据上述6个指标将60个城市划分为高等、中等、低等三类综合发展水平城市。

(二)主元回归模型

主元回归分析是主元分析方法和多元自回归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基本思想是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较少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该综合指标承载了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1.确定主元

主元分析法选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0%的特征值作为第一个至第m个主元,记为F1,F2,……,Fm。本文将综合因子X分解成若干个主元:

2.引入虚拟变量构建主元回归方程

虚拟变量的使用可达到简化模型、提高模型精度的目的。本文引入虚拟变量D1,D2,D3以区别三类城市,D1表示高等城市综合发展水平,D2表示中等城市综合发展水平,D3表示低等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由于不同的主元对模型的斜率和截距项的影响存在差异,为得到最优回归拟合模型,本文设定如下四种回归方程(见下页表1)。

其中,Z1= D1X,Z2= D2X,Z3=D3X,e1、e2、e3、e4均表示模型残差。

3.模型的选择

通过比较4个模型的优劣选取最佳模型,常用方法有F检验法。模型假设为:

H0,选择模型二(模型三或模型四);H1,选择模型一;检验统计量见公式(2):

服从自由度为(dfl-df1,df1)的F分布,拒绝域为{Fl|Fl F1-a(dfl-

df1,df1)}。

三、实证分析

(一)城市划分

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有城市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类城市各因素均处于最高状态,该类城市经济发达、城市规模较大、城市规划科学合理,为“高等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第二类城市各因素均处于中等状态,该类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为“中等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第三类城市各因素均处于最低状态,该类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人口处于相对年轻状态,为“低等城市综合发展水平”。

(二)确定最优模型

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前3个主元的累计贡献率已超过80%。其中,F1主要由变量X'2、X'4、X'5、X'6决定,故将F1命名为“城市规模与经济因子”;F2主要由X'1决定,故命名F2为“城市人口变化因子”;F3主要由X'3决定,命名F3为“城市医疗水平因子”。由这3个主元得到的综合因子X即为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因子,再利用综合因子X建立主元回归模型,各模型参数(见表2)。

为了得到最优模型,分别对模型二、模型三、模型四进行F检验得到F2=4.4922,F3=6.8541,F4=5.5263,通过比较各模型的结果,均拒绝原假设,表明模型一最优,即确定老龄人口比重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关系模型为:

结论与建议

本文建立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主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故提高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老龄化有缓解作用,但对处于不同水平的地区,缓解速率有差异,对中等地区,提高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所带来的老龄化缓解程度要低于高等和低等地区,这说明老龄化的缓解在中等地区存在较大阻力,一旦突破这一阻力,解决老龄化问题就会容易得多;此外,各因素对老龄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对老龄化影响最显著。针对以上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发展新兴城市。城市发展应着重向城郊地区布局,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镇化率和减小人口密度;建立老龄人活动中心、文化公园等一系列老龄人活动场所,大力推进老龄产业的发展,也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二,积极发展经济。经济因素对三类城市的老龄化影响都很显著,人口政策只有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发挥最大催化效应。故经济较发达、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可抓住机遇,通过经济因素这一强有力的杠杆找到诸多调节政策的平衡点,有效调控老龄化发展速率。

第三,改善人口政策。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政策方案,对现有生育政策优化调配,倡导和鼓励符合再生育政策的育龄人群生育;另一方面,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弥补劳动力不足,变老龄化的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四,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因素对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中等和低等的地区影响较为突出,而对高的地区影响相对较缓,原因是城市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医疗方面的投入较大,且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故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养老压力,必须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姚静,李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数量分析[J].西北人口,2001,(1):45-48.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7

 

一、人口老龄化的生理与行为特征

 

(一)老年人能力下降和精神衰弱

 

到达老年时期,老年人的能力会下降甚至丧失,感觉和记忆能力会下降衰退,对于外部条件的刺激会反应迟钝,记忆力相对比于年轻人而言也有一定的衰退。观察和行动能力也会下降,如实力丧失或者下降,走路时相对缓慢,步幅偏小,经常停靠休息。

 

在精神方面很容易衰弱或者紧张,据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因为长期缺乏合理沟通使得部分老人产生了孤独寂寞感,注入此类的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的心理落差时刻冲击着老年人敏感的神经,长此以往会导致老年人出现一些心理疾病,最终导致精神衰退、失眠、焦虑和紧张等。

 

(二)老年人心理需求特征和行为特征与喜好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主要是受到生理机能、经济收入、社会关系的影响。老年人这个群体相对比于其他的年龄段而言,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普遍偏弱,习惯于熟悉事物。因此他们对于私密感,邻里感,归属感,舒适感等都有比普通人更加强烈的要求。

 

在到了老年阶段之后这份情感的越发强烈。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增加的趋势,老年人逐渐衰弱的身体机能导致老年人的远距离活动大幅度减少,这样老年人的在居住区生活的时间必然会增加,所以老年公寓式的养老模式也备受关注,老年人对景观环境的需求与发展成为了当代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从老年人的视角看城市景观设计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规划———远距离和场地高差问题

 

近年来,城市景观设计发展越发迅猛,但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就是“大城市”的发展为背景的城市景观发展状态与“舒适宜人,以人为本”的响亮发展口号背道而驰。具体的表现为城市景观之间的相对具体较远,城市景观内部的轴线过长,路线与通道的设置不合理,从而造成了各个景观之间节点距离远的现象。

 

再加上过分追求竖向高差产生出的层次感,导致场地各个部分高差悬殊太大,台阶坡道等设施过多。这种距离与不适当的场地高差为老年人在景观环境中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能满足他们对于方便,健康快捷的基本需求。而在天水市调研的三个养老院来看,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

 

(二)布局及其配套设施问题

 

交往空间不“宜人”问题严重,老年人对于自己的居住地区的环境有着多余年轻人的很多具体需求,他们期望着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切身的体验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与邻里之间建立起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景观中的交往空间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的问题,主要是台阶和坡道设置很不合理。

 

例如,台阶过高,整个阶梯之间没有休息的平台,坡道的缺失或者不防滑,弯道过多等等。此外,场地的位置与不适当,例如交往空间设立在楼与楼之间,这往往是周边楼上住户的视线焦点,没有什么私密性。还有一些配套设施不到位,比如交通导向标识不明确,或者直接是错误,服务类型景观设施的缺失等等,这些情况导致了景观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参与或者需求。

 

(三)系统化设施的世界方式

 

(1)交通设施。因为大多数老年人视力衰退,反应时间长,记忆力低的特征,我们需要把交通导向标识设置的更加清晰醒目,更简易辨识;(2)服务与娱乐方式。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的空闲时间都很多且集中,着决定他们一般在景观中停留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服务与娱乐设施就相对的比较重要,其主要设施包括电话亭、卫生间、健身器材、开放式小广场、饮水区等。

 

(四)景观的材料选择

 

再优秀的景观设计,也要依附于合理的材料才能得以实现。针对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行为特征,材料的选择是个重大问题,需要满足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兼顾到健康,方便,快捷等需求,还要具有美观的视觉效果。对于地面材料的选择,无高差、无凹凸类型的防滑砖是最好的选择。一些过道地面则选择用木质地板等脚感比较好的材料铺垫。

 

运动区域则应该用塑胶等软性材料铺垫,运动器材下方则应该选用沙地。对于器材的选择,则尽量避免反光材质,避免炫光刺激老年人本已经够很脆弱的视觉神经。也不要选用透明材料,这样会使得老年人产生误差辨识。入口或者标识物的材质则需要识别性强的机理材料或者色彩,从而增强材质的识别性,这样有利于老年人的识别和记忆。

 

总而言之,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这就意味着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基本需求出发,从而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这样也才能体现出我国“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取向,并且能够更好的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8

论文摘要: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项目,是解决农村人口养老的重要保障。黑龙江省在人口结构上具有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特点。通过对牡丹江等6个市县区部分农村老人进行走访座谈与问卷调查,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人口养老的主要模式,农村老年人口的实际生活仍比较困难,黑龙江省急需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老年人口总量呈逐渐增长态势。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迁移,黑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会更加严峻。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黑龙江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提出看法。

一、黑龙江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一)黑龙江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做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2007年黑龙江省人口抽样调查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 0%。从2000年到2007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 0%1:升到9. 0%,这些指标都表明黑龙江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已完成了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呈现人口老龄化。具体演变进程见表1。

(二)黑龙江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9. 0%,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高4. 41个百分点。自2005年后,黑龙江老年人口增长比例每年都在10%左右,显然,老年人口增长不仅绝对量大,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2.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巨大的城乡差距使得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人城市,使城乡之间的老龄化状况出现了逆转。具体演变进程见表2。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伴随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到来,农村“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空巢化程度加剧。由此使得家庭和社会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料与护理的责任明显加重。农村“空巢老人”不断增多,使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失去优势。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由于他们自身的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的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农村“空巢老人”和独身老人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缺少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必然对社会化养老提出迫切需求。

二、黑龙江农村养老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黑龙江农村人口养老现状,从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走访座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黑龙江农村养老模式、生活现状和养老的观念与期望为重点内容,走访了牡丹江、鸡西、伊春、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等六个市县区的51个行政村、640多个家庭,涉及调查人口79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95. 30%,男性52. 100l0,女性47. 90%。共发放调查问卷725份,回收有效问卷693份,有效回收率为95. 6%。从调查中分析黑龙江农村养老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人口养老的主要模式

目前,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养老解决,家庭养老占了绝对主导地位。据调查,2006年全省参保农民181. 3万人,其中只有5. 1万人开始领取养老金,而每个月只能领到几毛钱养老金的人数占到1/4,人均月领取养老金5. 5元。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农村人口仅占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4. 62% , 95. 38%的老年人口依靠家庭方式养老。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55. 62%的老年人生活来源依靠子女提供,有47. 55%的老年人还从事农业劳动、商业服务等工作,45. 31%的老年人口依靠自己劳动而自我供给或补充供给的。从供养方式来看,以子女赡养或共同赡养为主的占77. 15%,另有18. 69%的老人完全依靠自己而生活,只有4. 16%的老人靠社区或政府供养。

(二)农村老年人口的实际生活依然困难

据调查,有近20%的农村老年人年生活费在200元以下,子女提供生活物品是他们的唯一生活来源;认为生活“勉强维持”的老年人占20. 82% ,有6. 85%的老年人感到“很困难”;近1/4的老年人感到晚年“不幸福”。另外,尽管大多数老年人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由于报销比例低、报销手续烦琐等问题,老年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农村老人“看病难、难看病”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三)农村人口对养老保险缺乏了解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意识还比较淡薄,“养儿防老”观念依旧强烈。近71%的被调查者认为“生儿是为了防老”,回答“希望子女结婚成家后如何居住”时,近72%的受访者“希望与子女住在一起”,所以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子女不孝顺父母”。由于对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缺乏了解,65%的老人不知道怎样去参加保险或“不太了解”,只有3. 17%的老人回答“完全了解。”

(四)农村人口期待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

虽然黑龙江农村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老年人的生活逐步改善,但是在调查“您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现状有什么看法”时,有70. 77%的受访者回答“政府投人不够”,65. 67%的受访者回答“村里没钱帮助个人养老”。在调查“生病时怎么办时”,36.15%的受访者回答“没钱看病”,21.5%的受访者回答“得了重病没人照顾”,在回答“对于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时,选择“建立养老保障制度”和“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比例高达91.8%。从这些调查状况看出,黑龙江农村人口迫切期待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一号文件强调,要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2009年3月5日,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2008年和2009年,黑龙江省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了“民生十大工程”,都突出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有利形势下,黑龙江省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尽管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非常重视,但在实施层面国家还没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黑龙江省虽然制定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但这一制度内容比较宽泛,操作性上还有许多空白,有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筹资方式、政府补贴、待遇调整、工作机制等具体内容的全省性指导政策和实施细则一直没有出台,因而各地模式不统一,试点缺乏操作层面的政策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难以大规模推广,进而影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构建。各级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领导工作和具体制度建设。2009年“两会”后,中央会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建立完善、规范、系统的政策法规,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黑龙江省应针对本地区的发展水平,制定系统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规范、指导各地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以制度的威慑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建设。

(二)扩大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

加强宣传工作是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农民养老保险意识不强,基层干部和群众需要有个提高认识的过程。要通过宣传媒介宣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义和这项工作的基本做法,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障意识。要深人乡村和农户,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讲明、好处讲清,坚持自愿原则,不能强迫命令。宣传力度要到位,宣传方式要灵活。采取标语、广告、广播,街头咨询、散发传单、制作图版等各种宣传方式,在乡镇主要街口要道刷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标语,真正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宣传阵势,不断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要通过政策引导、村民民主讨论等方法,帮助群众解除各种思想疑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群众参加养老保险。

(三)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

在城乡二元的模式下,公共财政的资金对农村社会养老投人严重不足。公共财政用于养老保障的资金投人,绝大部分拨付给了城市职工,而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甚少,只停留在养老救助方面,没有养老保险的财政投人。在黑龙江省,由于中央及省级财政没有投人,建立覆盖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只依靠县(区)级财力。因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面临资金困难以及参保农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同时也影响了体制层面的完善。

首先,中央财政应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列人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预算支出安排。要把握财政投人重点。中央财政应当向中西部地区以及相对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黑龙江省财政在确保省级支农资金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幅度的前提下,新增财力的支出应当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倾斜,建立各级财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专项资金。通过加大对下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力和各地自主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方面问题的能力。其次,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有效运用财政政策,积极探索利用补助、奖励、贴息、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和引导农民把资金投人养老保险上来,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资主体多元化。最后,调动县乡政府主体地位的积极性。地、市财政部门要利用财政政策和相应的资金扶持,发挥县、乡政府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作用,挖掘自身潜在的人、财、物力,杜绝资源使用中存在的浪费。

(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9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社区卫生服务;重要性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层卫生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调整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配置,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国内外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优质、价廉、连续、综合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特点使得社区卫生服务在老年群体的医疗服务提供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也成为国外老年医疗服务的主流途径。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然而,当前我国针对老年人群的社区卫生服务在技术能力、服务功能、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从管理体制能力建设、功能拓展、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系统改进。

一、完善社区老年群体卫生服务的重要性

1、老年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其中

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加速趋势,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特别是慢性病需求也随之高速增长。据统计,我国城市老年人两周就诊率为23.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的平均两周就诊率14.66%的水平;老年人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平均年住院率4.36%高的多。我国卫生资源有限,少数高等级医院显然无法满足数量巨大的慢性病和康复需求,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其便利性和覆盖的广泛性,具备应对需求的潜力。

2、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适合老年群体健康需求

由于老年人在活动能力和身形状态方面的特殊性,使其有着有特殊的疾病、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殊的医疗护理方法。这些情况对医疗保健服务性质、种类、质量等方面有更高的需求。这不仅需要先进卫生设备,更需要专业的、技术更先进的人力资源。目前,庞大的老年人口和老年病人使得医疗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的门诊量压力,医生的平均诊疗时间一再压缩,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人力资源、可及性和覆盖面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使得针对老年人的持续和个性化的治疗与护理成为可能。

二、完善社区老年群体卫生服务的紧迫性

1、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人口老龄化空间上不平衡,地区间差距较大;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未富先老,超出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迫切需要构建新的有效的老年服务体系。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体系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2、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无法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存在人才短缺、结构失衡和服务能力相对不高等问题,专业化的老年护理人员更是不足。尽管新医改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质资源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但人才和服务能力始终未能得到实质性提升。而且,财政投入通常以项目形式为主,其增长机制不稳定,难以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老年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人力资源持续短缺。

3、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在管理上也受到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的影响,协调管理成本加大

尽管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由卫生部门主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但现实中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是一个综合性工作,还涉及民政、工商、物价、劳动等众多的部门。在投入、价格、服务监管等方面出现相关推诿等问题,不利于社区老年服务工作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大量时间精力浪费在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上,客观上也使协调管理成本加大。

三、完善社区老年群体卫生服务的思路与建议

完善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工作需要从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服务过程、监管等多方面同时入手,以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价格和服务便利性方面的优势,继续引导老年社区居民一般诊疗下沉

加大医保政策倾斜力度,从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方面拉开与公立医院的差距,给予社区就诊更大的优惠。在药品使用方面尽可能增加常见病、慢性病药物,扩大基本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满足更多用药需求。同时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分布和规模,在布局、床位、人力资源和设备配备等方面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卫生需求,以最大的体现公平性。

2、重视就医过程因素,使老年居民“享受"看病过程

由于老年人就医频繁、看病花费高、自我照顾能力弱,因此服务需突出服务便捷、人性化以及相对廉价的诊疗与药品费用。同时,由于老年人在价格和自我尊重方面较其他人群更为敏感,因此对于老年人疾病的诊疗,医疗机构应顾虑到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又舒适的服务,提供人性化医疗服务。

3、拓展健康保健功能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方面,而是体现为医疗、生活、精神的综合性需求,这也符合当前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提供基本的健康保健外,还应积极开展基本预防控制、健康知识宣传、精神卫生等多方面的服务,并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内其他组织实现资源整合,共同开展老年人健康相关的服务与活动。

4、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人才建设是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得以提升的根本条件。对于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专业化人员短缺的现象,应从技术能力、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服务能力。从国家层面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并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心。同时,针对老年人健康需求特点,在服务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思路,使得社区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理调适和其他方面的照护,使其提供更好、更有效的老年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一.浅析人口老龄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1).

[2] 黄燕,王倩,李昌琪.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4).

[3] 刘雪荣,于普林.浅析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卫生保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06).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篇10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问题;老龄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122―05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我国不仅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而且仅用三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就实现了许多发达国家用一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型,步入低生育率水平国家的行列,也创造了世界人口发展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我国也提前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199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标志着老龄社会的开始。2010年,老年人口增加到1.7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3.26%①,老龄化程度正在加深。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进入老年,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鉴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以及老龄人口规模巨大的特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必将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老龄化进程:蓄势待发

新中国成立的60年时间,是我国人口转变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死亡率的率先大幅度下降和三次出生高峰,完成了人口转变,基本实现了稳定的低生育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这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蓄积了巨大的潜在能量。

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两次人口出生高峰和死亡率迅速下降导致人口结构年轻化

到目前为止,新中国所经历过的三次人口出生高峰中

有两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30年间,而且这两次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增加规模最大。

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出现在1950―1959年(其中1950―1954年间的平均出生率高达37‰以上),年均出生人口数为2034万人,为人口规模实现“由缓到快”增长提供了基础。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出现在1962―1975年,一般认为是由于灾害后的补偿性生育和年龄推移形成的,年均出生人口规模达到2583万人,其中1963年更是达到2959万人,是新中国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这两次人口出生高峰累计使新中国的总人口规模增加了将近4亿。这两次出生高峰期出生队列也直接导致了当时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1953年的4.41%降低到1964年的3.56%,老龄化程度下降了0.85个百分点。人口年龄中位数也从1950年的23.9岁下降到1970年的19.7岁②。从另一个视角分析,这两次人口出生高峰为60年以后的人口老龄化积蓄了能量。

除高生育率造成的新生人口增加对人口结构年轻化的促进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降低死亡率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也在客观上推进了人口结构的年轻化。根据人口转变的基本规律,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阶段的:死亡率下降初期主要是婴儿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下降导致人口年轻化,死亡率下降后期才会促进人口老龄化。从我国人口死亡率来看,1949年,我国人口死亡率是20.0‰,到1962年迅速降低到10.0‰(三年自然灾害期除外),在1970年代中期则降低至6‰―7‰的低水平并保持至今。同期的婴儿死亡率从200‰左右下降到50‰上下。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从不足50岁增加到62岁。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当时我国人口结构的年轻化现实。

总之,在高生育率和死亡率迅速降低的双重作用下,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人口结构经历了一个年轻化过程,同时为60年后人口老龄化的迅速爆发蓄积了巨大能量。

2.改革开放以来:生育率迅速降低并最终保持低水平和平均寿命延长,启动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改革开放30多年这段时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迅速升高的时期,老龄化水平从初期的7.5%左右上升到如今的12.04%。其间,1999年,老年人口达到1.3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0%,标志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

根据人口转变的一般规律,生育率的转变通常要晚于死亡率的转变,生育率最终稳定在低水平是人口转变完成的标志,生育率下降并稳定在低水平上可以加速人口老龄化过程③。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死亡率水平一直稳定在6‰―7‰的低水平,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目前为21‰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达到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由于强有力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总和生育率仅用10年时间就从70年代初期的5.8降到80年代初期的2.5左右。但是,由于人口惯性规律,80年代形成了第三次出生高峰,年均出生人口规模为2225万人,90年代年均出生人口数量依然保持2097万人。在1992年,生育率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并一直在更替水平以下徘徊,开启了我国的低生育率水平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年均出生人口数维持在1600多万的较低水平。

死亡率维持低水平、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延长、生育率快速下降并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开启了快速人口老龄化的闸门,人口老龄化迅速到来。在1982至2007年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水平由4.93%升至7.92%,其中的27.11%来自生育率下降的贡献,18.67%归因为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人口惯性作用(即年龄结构)的影响最大,对人口老龄化水平升高的贡献率56.06%;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极其微弱地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⑤

二、未来60年人口老龄化态势及问题:全面爆发

作为一个封闭人口,任何一个时点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既往和现时、生育和死亡两个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继往60年所积累的人口老龄化的能量将全面爆发,未来6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在21世纪,我国是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未来将更加突出。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预测,未来6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首先,就绝对规模来讲,21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将始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此后,印度的老年人口将超过我国。同期,在三分区(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199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跨过1亿大关,2014年将超过2亿,2026年将超过3亿,2037年将超过4亿。这几个阶段老龄人口每增加1亿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23年、12年和11年。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比届时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多1亿,比所有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总和多3700多万人,相当于届时的第三人口大国美国的总人口。⑥这种老年人口规模的发展态势在世界上任何人口大国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2.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

20世纪中后期,我国人口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并稳定于低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人口出生预期寿命的逐渐延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缩小和顶部膨胀的双重作用使我国的老龄化水平迅速升高。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化水平为13.26%(65岁及以上老龄化率为8.89%⑦),到2020年将达到17%,之后,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人口增长高峰出生队列进入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态势,这种加速态势将一直持续到2050年。就绝对的老化速度而言,我国的老龄化水平仅用不到50年时间就从10%提高到了30%,而同样的进程,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概用了100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老化速度在人口大国中,唯有日本可以和我们大致相当。

3.高龄老年人口增长最快

一般来讲,刚刚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会显著增加医疗、照料等方面的需求。老龄人口中的高龄人口,因属于高失能人群,生活依赖性强,他们是老年人口中真正需要家庭和社会照料的对象。在整个21世纪,我国面临的高龄人口压力将是世界上最重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规模将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目前,我国80岁以上老人规模大约为2000万,到2020年将超过3000万。到21世纪中叶,我国高龄人口将占全世界高龄人口总量的25%强。此外,高龄人口还将是老龄人口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群体,到2052年,我国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1%增长到23%。21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将以年均4.02%的增长率增加,是同期老年人口增长率的1.68倍。

4.老龄化城乡倒挂,农村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城镇

理论上讲,老龄化最重要的人口学原因是生育率水平的降低,因此正常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的农村地区理应有着相对低的老龄化水平。但在我国,由于存在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人口(2008年底有22542万人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劳动年龄人口,这在客观上提高了农村老龄化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城镇的老龄化水平。在21世纪的前40年,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将始终高于城镇。2000年,城镇老龄化水平为9.68%,比农村低1.24个百分点;到2020年和2030年农村老龄化水平将分别达到20%和29%,而同期城镇老龄化水平则分别为15%和22%。考虑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公共资源分配较少的因素,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5.“空巢”老年家庭数量不断增加

伴随稳定持续的低生育率水平,我国家庭平均规模已缩小到3.13人/户。0―30岁独生子女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58亿,占同龄人口的29.3%。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空巢”时间提前,“空巢”更容易发生。目前,城市“空巢”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49.7%,农村亦达38.3%⑨。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人口,又造成了大批农村留守老人。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关系简单化、家庭类型核心化以及家庭成员流动化,加剧了城乡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迫切性、复杂性和严重性。

6.人口机会窗口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个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都相对较低的人口机会窗口期,这是人口抚养比最低的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是构建老年社会福利体系的最佳时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对我国来说,人口机会窗口期就是1990―2032年的这42年时间。目前,21年已经过去,我们还有21年的机会。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为86∶14,1个老人平均需要6.2个劳动年龄人口赡养,这种压力尚不算大;2020年,二者的比例关系将为79∶21,1个老人的平均赡养者减少为3.7个劳动年龄人口,压力显著加大;2050年,二者比例关系将变化为63∶37,1个老人平均只有1.7个劳动年龄人口赡养,压力更加沉重。

7.“未富先老”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未富先老”将是我国老龄社会的显著特征。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表明,老龄问题影响深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就我国当前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来说,人口转变进程显然已经超前,应对老龄社会各种挑战的种种基础都比较薄弱。首先,我国当前应对老龄社会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以60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10%为标准,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当时人均GDP为840美元,即便是去除人民币被低估的因素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也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略多。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很多人均经济指标依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倍。考虑到城乡老龄化的倒挂现象,农村的养老形势令人堪忧。第三,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早在老龄社会之前或初期就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政策和制度准备严重滞后于老龄化的发展进程。总之,“先老”已经不可逆转,“未富”尚可补救。

三、老龄政策框架构想:切实应对

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十分有限。要加强老龄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政策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和政策体系,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⑩

1.我国老龄政策体系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3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尚处于年轻型阶段,甚至不少年份还出现了年轻化趋势,因此这一阶段我国关于老龄问题的研究很少,只是存在一些针对性很强的老年人政策。

1983年,国务院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设立为常设机构。正式开始了老龄政策的建设。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老龄政策开始走向法制化道路。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的行列,老龄问题逐步显现。200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0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一批纲领性的老龄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出台,标志着我国老龄政策正在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向前发展。

总体来说,我国现有的老龄政策体系已经涵盖了养老保障、老年医疗、为老服务、老年人文化教育、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等丰富的政策领域,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为依据,以《决定》、每个五年计划中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地方性法规等为指导。可以说,我国的老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成型。

2.我国老龄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当前的老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老龄政策局限于老龄人口,不够系统且不够全面。老龄化是全社会的事情,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但目前的老龄政策主要局限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照料、精神文化生活、权益保障等有限的几个方面,涉及领域有限,覆盖面不够,同时现有老龄政策还存在层次关系不明晰、不够系统的问题,很多政策较粗略,操作性较差。第二,老龄政策的“生命历程”视角缺失。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政策从青壮年时期甚至更早的年龄段就开始着手考虑,早已发展到了“事前干预型”的老龄政策体系。而在我国,这方面考虑显然比较单薄。政策制定的目的和初衷通常局限在老龄人口,对未来难以做到未雨绸缪。第三,老龄政策缺乏战略性的长远规划。目前的老龄政策体系多着眼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照料等现实问题,缺乏统筹规划,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第四,老龄政策效力低下。在老龄政策方面,目前仅有《老年法》是法律形式,其他大部分政策都以“通知”、“意见”等形式存在。政策的贯彻实施效力不高。

3.对我国未来老龄政策框架的构想

老龄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老龄政策体系应该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其总体目标应当是降低和调节人口老化给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和实现老龄社会的人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促进在老龄化的人口条件下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结合当前我国老龄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构建未来老龄政策体系应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老龄政策体系应该是系统和综合的,应该是国家在诸多老龄领域公共政策的有机整体。第二,老龄政策体系需要和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所设计出的政策体系不能太超前,也不可太保守,太超前可能导致可行性大打折扣,太保守可能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因此,老龄政策体系同其他政策体系需要相互兼容,保证政策的贯彻执行。第三,老龄政策体系内部各具体政策之间应当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以形成内容完备、功能完善的老龄政策体系。

从上述老龄政策体系应有之义以及国际上比较完善的老龄政策体系和经验教训来看,中国老龄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战略、规划、制度、操作性政策四个层面。

(1)在战略层面,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针对当前我国老龄政策体系不够系统的现状,应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纳入到国家大的发展战略中。在我国老龄政策体系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应处在统领全局的地位,统筹谋划,指导全局。

而且,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还要与国家其他领域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推动我国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具体内容上,国家战略应就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理念、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问题做出规定和说明。

(2)在规划层面,设计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划。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划着眼于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宏观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在整个老龄政策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从属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是中国老龄政策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它要为不同领域和操作层面的老龄政策提供基础和指南。因此,针对我国老龄政策体系重视当前、缺乏中远期长远规划的现状,设计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不仅包括短期规划,更应重视中长期规划。具体而言,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应包括发展老龄事业的基本理念、原则、指导思想、基本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

(3)在制度层面,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具体领域的老龄政策,形成老龄政策集群。针对老龄化所涉及的具体的社会经济领域所设计的老龄政策集群,应是一组成熟、稳定且规范化了的老龄政策,它构成了我国老龄政策体系的中坚地位,起着支撑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发展规划的作用。其内容涵盖广泛,应涉及养老、医疗、服务、教育、文化、就业、住房、产业等多个领域。

(4)在政策层面,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有操作性的具体政策。操作性政策是老龄政策体系的最基本的元素,处于整个体系的最后一个层次。它是针对具体的老龄问题而制定的应对措施、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应具有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等特点。操作性政策可以采用意见、通知、政府令、办法等多重灵活形式,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以及老龄化发展的态势及时进行调整。

注释

①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1年4月28日,stats.省略/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②Department of Economic & Social Affairs and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8 Revision, UN,New York,2009.

③李竞能:《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6页。

④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09 World Population Data,Washington DC,2009.

⑤原新、刘士杰:《1982―200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因素分解》,《学海》2009年第4期。

⑥李本公:《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中国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⑧国家统计局:《截至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2009年3月25日,省略/gzdt/2009-03/25/content_1268173.htm.

⑨郭平、陈刚:《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202页。

⑩《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28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人民网,201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