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十篇

时间:2023-12-14 17:51:08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1

【关键词】: 保定市;老龄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 A

一、保定市老龄人口现状

根据联合国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时,社会即处于老龄化状态。保定市常住人口中, 15-64岁人口为837.06万人,占74.78%;65岁及以上人口为90.8万人,占8.1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8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9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6个百分点。按照全国老年人口3.25%的递增速度和保定市总人口7.8‰的自然增长率测算,保定市老年人口比例将持续提高,到2015年,预计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87.91万,占总人口的15.5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龄老年人口占绝对比重,但是随着低龄老年人口向中、高龄的过渡,未来保定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为严峻。

二、保定市老龄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1.社会各界对老龄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老龄化产业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表现在对老龄化产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老龄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难以实施,全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

2.农村老龄化产业发展缓慢。保定市是农业大市,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农村,而农村的养老服务网络尚未建立起来,老年活动设施匮乏,缺少投资建设的主体;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条件、水平远远低于城市,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

3.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创新乏力

目前我市的老龄产业,整体上处于一个“小而散”的发展状态。一方面,在传统老龄产业领域,产品及服务单一且层次低,主要在衣食、保健等方面提供低层次的服务;另一方面,在现代老龄产业领域,为老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的产品和服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缺少高科技产品和高质量的品牌产品。

三、保定市老龄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在老龄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应该担负起各自的职责。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市实际,科学地研究制定加快保定市老龄化产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并把它纳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优先立项,统筹安排,调配资源,整合力量,从根本上保证老龄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可以采取小投入带动社会大投入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老龄产业的发展资金。对现有政府投资兴办的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或其他老龄经济实体,可逐步走出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框框,探索福利性起步、社会化扩张、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不仅新办的老龄产业交给社会力量办,而且把原来公办的老龄产业也更多地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真正做到发展增量,盘活存量。这样才能促进统一公平的老龄产业市场的形成,使多种经济成分举办、多种服务形式并存的老龄产业在平等竞争中获得更新、更快的发展。

要统筹规划,加强指导,积极研究和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承办、养老服务机构自主经营的运行机制,依法保护服务对象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保定市可以通过政府投入、信贷、税收、投资、营销和流通等方面给予老龄产业必要的优惠政策和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国内外机构和个人到保定发展老龄产业。

2.实现老龄产业服务对象社会化。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实行面向全社会老年人的服务产业。一方面,要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在社区建立适合老年人需要的为老服务产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驻地单位服务设施的辐射功能,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老龄产业及服务设施。

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建设步伐。我市农村现行养老保障方式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式下,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将难以为农民养老提供稳定的基本生活来源。可逐步推行在有些地区已试点成功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储蓄积累的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账户,实行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在农民进入老年后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额计发养老金。这种方式将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险结合起来,为农民建立了一道比较可靠的养老保障。制定一些特殊办法,给予适当的医疗费用保障。在农村,推行不同形式的农村医

疗合作制度。并可以尝试结合实施财政支农政策,将粮食、种子补贴等原本付给农民的钱,直接转变为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保费。

保定市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高龄人口多的现实情况决定了解决养老问题必须迅速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走出一条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

3.调整老龄产业结构,推动老年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挖掘缺口服务行业的发展空间,保定市应鼓励企业从事老年玩具、老年益智游戏、老年特殊生活用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比如老年人专用手机、多功能拐杖等。对老年用品的科研活动给予有效的支持,采取政府有偿购买社会研究机构的有价值成果,然后免费向社会广为公布的做法,鼓励企业在获取技术的条件下,积极投资老年产品的生产。

现在还有一些老年人保持着“传统”的消费心态,致使老龄消费市场还不够活跃,聪明的商家也应该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未来需求,并着眼于如何培养、开放、引导银发消费市场,而不是不管不顾,把偌大的一个市场冷落一边,或将大好机会拱手让人。总之,他们应将老年人需求注入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与生产中,生产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特种消费品,从而获取老年人的喜爱。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2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 解决措施 经济

“全面开放二胎”一年了,“婴儿潮”不明显,却传出我国孕妇死亡率因孕妇年龄较大而升高的问题,笔者更加坚定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要从经济与文化方面入手的观点,并回想起2015年的种种――“养老金入市”炒得沸沸扬扬转移了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的时候,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又一次引起全民热议。不久后,2015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并经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新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人口措施的频繁行动体现了问题的紧要程度与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确实,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前几年的普遍性预测复杂。本文将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况与带来的有关问题入手,参考人口转变典型国家的问题与决策,深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实质与我国当前的有关措施情况并做出总结与建议。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有关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据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00年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72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7%;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涨到8.7%,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达20%。据联合国的人口老龄化划分标准:0 ~ 14岁人口≤总人口30%、60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7%、老少比≥30%等,我国2000年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世界银行的估算,2014年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已超9%,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进程较快。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已在一万美元以上,而按趋势预测,中国在老龄化水平达9%时,才踏入人均5000美元的门槛,[1]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在老龄人口比例增加的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的结构也在改变。少子化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伴随,而问题的重点在于劳动人口。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9.98亿人,其中15~29岁的人口30615万人,30~44岁的人口28425万人,45~64岁人口69844万人、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由1990年的22%增加到2010年的32.7%。按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基本维持在10亿人左

右,而后逐渐减少,到2045年将降到8.97亿人,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8.7亿人。[2]相比之下,2045年总规模虽大于2000年的8.6亿人,但中间几十年增长的劳动年龄人口已被老龄化“吞噬”得差不多,上面数据体现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低龄劳动人口不断减少、高龄劳动人口迅速增加,劳动人口年龄结构有老龄化趋势的特点。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有关问题

虽然劳动人口有老龄化趋势,但按当前情况预测,在2030年之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会增加,国家较早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和开放二胎政策甚至“养老金入市”,一定程度上与养老压力有关。而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养老压力问题,笔者在此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国家与家庭养老压力大。国家养老压力主要是养老基金不足的问题。据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3000亿元。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曾做过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家庭养老问题更复杂。首先是独生子女一代的“2人养3+4人”问题:夫妇两人照顾自己和1个孩子的同时,还要赡养双方两对父母共4人,这种压力在中国当前平均工资不高的最广大的农业人口和工薪阶层甚至中产阶级都有很大压力。其次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的“失独老人”“空巢老人”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这类人口的数量也在增长并加深对应的社会问题。然后,是老龄化伴随的少子化问题:较低的生育率不协调的男女比例,不仅造成未来更加严峻的养老压力,还会因为性别比、生育观念加大适婚年龄人口的婚配难度并进而造成有关社会问题。

第二,劳动力不足问题。上面已给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各年龄层次的状况,劳动力的供给直接受制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劳动参与率,从年龄层次结构上看,我国的劳动力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出现短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在2011年说 “中国已出现‘刘易斯拐点’,预计2014年前后进入劳动力实质性短缺状况”,各种人口统计数据证明了他的话,我国现阶段人口红利已经不再,劳动力薪资水平期望提高,工厂工人、农民工领域和高端人才或高度技术性岗位都出现“用工荒”问题。而老龄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各行业原先经验丰富的老龄劳动力退休增加,有足够能力的工作年龄劳动力匮缺,

另一方面,我国的应届生与青壮年就业压力年比年大,据《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①显示,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人,2016年更多,相比2014年的期望月薪平均值3680元,2015年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增长了近2000元(均值1830元)而达到了5510元。整体上,我国劳动人口的匮乏实质是人才与适岗劳动力匮乏。

第三,因延迟退休年龄、开放二胎而埋下社会问题隐患。中国人口基数本身就大,当前14亿人口已经超过8亿~9亿人的人口合理容量、接近16亿人的环境人口容量。开放二胎虽建立在低生育率陷阱下,不会造成未来人口大幅增加,但对于我国控制人口总量的任务仍有较大挑战。同时,对应青壮年就业压力增大,老龄人口延迟退休会加大代际资源的矛盾。

二、我国现行措施与其他典型国家对比

(一)发达国家类似问题与措施

德、英、日等西方发达国家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并已普遍构建了相应的养老保障与福利、服务体系。在这些发达国家中,日本人口老龄化水平最高,201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日本总人口的22.7%。据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日本在 2010 年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

总结发达国家的有关措施与经验,有:

第一,加强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并重视老龄人口晚年幸福程度。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西方发达国家最为积极和有效的养老保障策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构建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系统,同时也构建了相对中国更成熟的商业保险系统,而养老社会化以英、美、日为代表。在这些国家,由政府建立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或“老年公寓”体系很健全,同时,这些国家基本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保障老龄人口生存质量与幸福感。

第二,多方面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和养老基金问题。不少西方国家也出台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长法定养老金缴费年限的措施缓解养老基金压力和劳动人口不足问题,但更普遍的是积极实施优秀人才的引进计划,如2002年欧盟颁布“欧盟劳动力流动计划”促进欧盟内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不少国家包括德国,广泛实行具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达到退休年龄但身体状态依然良好的人可以继续进行工作,其中一些国家的退休体制开始逐步从强制性改为自愿性。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鼓励老年人进行创业以发挥老龄人口的劳动价值并减缓社会养老压力。为更好地让老年人创业,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荷兰还在法律上禁止存在任何歧视老年人就业的举措。

第三,鼓励生育。通过增加人口自然出生率来增加青年人数量并增加劳动人口和赡养老龄人口的负担者数量。发达国家为此构建了非常完善的生育保障和有关福利体系,通过税收政策甚至“英雄母亲”荣誉等鼓励生育。

(二)我国当前主要措施

第一,改革养老保险和养老制度并完善有关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养老社会化是普遍趋势与规律,我国一直在完善有关医疗、社会保障体系,但因为人口基数大而经费人均过少等而步伐较慢。

一是养老保险改革的趋势是养老不断加强社会化,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渐渐由市场化管理运营的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来部分替代。人社部已出台《退休人员2016年养老金调整方案》,调整养老保险缴纳制、加强均等分配化等。

二是协调医疗、社保体系与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完善整体体系。据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9日报道,人社部透露2016年将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改革方案,着力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三是延迟退休年龄。虽一定程度上让优秀的老龄人才能继续在岗贡献丰富的经验,但对应中国青壮年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此举无疑也加大了青壮年的就业压力。

第二,开放二胎,缓解国民赡养老人压力。开放二胎主要为缓解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养老压力问题、避免未来劳动力匮缺问题并为养老社会化做配合,但从长远看这仅仅是应急措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国必须也必将出台更深层次的政策。

第三,其他如鼓励老龄产业、提倡尊老爱的措施,目前影响不是特别显著。

三、关于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措施的观点

(一)有关专家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措施的观点

早在1999年我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田雪原就提出“我国人口发展五大趋势”:

第一,到21世纪人口数量将继续增长。

第二,在发展前20年,生产年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就业压力更大,到2020年生产年龄人口将再增1.7亿,劳动力过剩趋势更加严重。

第三,人口老龄化严重,到204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18%,60岁以上老人接近25%。

第四,人口城市化。

第五,人口质量特别是人口教育、科技质量呈现提高趋势,但人口素质低的地区生育率上升,人口素质高地区生育率低。[3]

这五大预测非常准确,2005年田雪原教授也提出了我国防止“未富先老”三步棋:第一步,把高生育率降下来,这一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实现;第二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并实现中国人口的零增长,预计到2030年前后可实现中国人口的零增长率;第三步,人口零增长后,因增长的惯性,人口可能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届时再根据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人口政策。[4]这“三步走”有非常科学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就在这“三步走”之中。

(二)关于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措施的观点

由上面分析可明显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质也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根源是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

有人可能认为,文化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这观点明显缺乏社会学意识。英国人类学家R.费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文化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维系社会运行、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因素上,我国“多子多福”等传统观点、重视生儿子的观念氛围与现在城市人口或新生代因为对子女质量的要求、因人生特别是职业规划而形成节制生育的观念,对我国曾经和现在部分地区生育状况的影响有目共睹。而印度因为民众社会观点和社会体制等,无法推广节制生育政策并造成了许多问题,则是典型反例。

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重视从经济与文化入手,提高经济实力,完善有关经济与社会制度,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水平,加强经济建设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现有措施的基础上,加强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经济水平和生产能力,坚持提倡“优生优育”。

第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继续引导并支持养老保险合理的社会化,通过资本运作形成福利程度较好的养老保险体系,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不要造成国民倒退感,而应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加强高收入者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建立渐进制退休制度,取代强制性退休制度。

第四,提高生产效率,适度推广机械化生产来替代工人的缺失。未来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不代表生产力的降低,在青壮年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改善社会劳动力分配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才是重点。

第五,改革并健全有关经济体制,积极探索并发展老龄事业与老龄经济。保障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的同时,让有经济条件的老龄人享受养老经济的服务,让愿意继续工作的老龄人在老龄事业与经济系统中继续发挥价值并获取酬劳,这样既能实现延迟退休年龄的熟练人才效益,又能从一个角度缓解老龄劳动力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岗位压力。具体措施比如:

一是鼓励并引导平民化养老院、敬老院、“老龄人之家”等等的建设,同时加强监管,严惩或取缔虐待老人等不合法合规的行为。

二是挖掘适合老龄人从事的经济项目或岗位,比如企业顾问、老龄社工团队、老龄人培训师等。

三是完善旅游经济,便利老龄人参加旅游和娱乐,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

第六,完善义务教育体系,巩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实施鼓励优秀人才留在国内或引导人才归国的计划,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通过提高当前青壮年和未来的青壮年的经济贡献能力来填补高比例的老龄人口压力。

注释:①团市委下属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2015年5月28日。

(作者单位为大连财经学院)

[作者简介:郑锦霖,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统计系。荆典,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统计系。]

参考文献

[1] 李建民.中国“未富先老”了吗?[J].人口研究,2005(6).

[2]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人口研究,2007(1).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3

关键词:老年人力资源 开掘 老年社工 理论 视角

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人的生命延续,当步入老年以后,体力、智力等均会趋于衰退,劳动参与的能力也就随着减退。对于某总体人口而言,当该总体人口进入老年型、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候,劳动参与的能力减弱,导致劳动参与率的降低、老年抚养比的提高,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老年人力资源的开掘具有现实条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

首先,从人力资源的概念上分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掘是可行的。所谓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包括法定劳动年龄以外具备实际参与社会性活动能力的人口。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含义,不应受年龄大小和在业与否的限制,其中也包括健康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

其次,老年劳动力供给充足。在65岁以下的老年人口中,在这个年龄段中,大多数劳动者依然身体比较健康、精力比较充沛。而且他们的不少人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和领导管理经验。加之老年人由于工资低,退休金少,年龄的增长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明显,所以许多老年人退休之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大都愿意再就业。

第三,不存在与年轻人竞争岗位的问题。老年人从事填补“拾遗补缺”的岗位,这些岗位由于收入较低、工作量小、耗时较长且不固定,具有明显不同于劳动适龄人口的特点,不符合年轻人就业的空缺,但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又为社会所需要,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又为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机遇;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等为主要形式实现就业,既可以缓解技能人才短缺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可以传授年轻人以知识、经验、专长等,与年轻人之间产生一种优势互补,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科技人才。目前我国已退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80多万,占在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40%。他们中的90%是年龄在70岁以下的低龄老年人,大多数有继续工作的能力和意愿,并且不需专门培养,这为目前我国许多领域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老人施展抱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老年人力资源开掘提供了机遇。那些身体健康而又有一技之长的老人符合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量才录用”原则,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劳动力,用人的标准是能力强弱,而不完全是年龄大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和办公自动化的提高,这有利于老年人凭借其智力和经验优势再次参与到社会生产。现实也证明了老年人再就业过程中,经验技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开掘途径

第一,在国际上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的实践告诉我们,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是一种普遍地现象。我们要利用劳动力暂时过剩的机遇,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投资,使未来的劳动者素质有较大提高。其次,要通过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老龄人口抚养比过高、劳动力负担过重的问题。

第二,倡导和鼓励离退休人员再度创业,转换养老观念。老年人的再就业已远远超出了经济意义,让现代老年人树立起“既有享受退休的权利,也要尽相应的社会义务”的新观念。根据老年人力资源的知识积累优势、经验优势、时间优势、资深辈高优势、人脉优势,结合市场和社会对老年人力资源的需求,老年人力资源开掘应重点有以下几个领域:技术服务和参谋咨询、创办企业、公益服务、代际合作、家务劳动。

第三,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开掘的政策环境。老年人力资源开掘相当部分属于政府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要尽快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呼吁社会重视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开掘老年人力资源作为发展我国老龄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研究规划,把老年人才开发纳入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战略之中。

第四,积极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世界卫生组织已倡导“积极的老龄化”观念,即将对社会的贡献和高质量的生活延伸到老年阶段。因此,努力开掘老年人的潜力,支持他们继续劳动,或者指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来领办、创办一批符合社会需要的事业、企业,不仅顺应了老龄人口的物质及精神需要,而且能够使他们夕阳增辉,晚霞添彩。这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五,推进老年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对基层老年教育的投入,加强基层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基层老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六个老有的老龄工作目标。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的确是对人类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挑战,但是,庞大的老年人口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拥有数量充沛的可供开掘和利用的老年人力资源。只要认识正确,措施得力,通过卓有成效的老年人力资源开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将我国当前沉重的老年人口负担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注释:

(1)“角色理论、活动理论、延续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现代化理论”,参照2012年元月,中国社会出版社,社会工作实务,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理论,P162—P165。

(2)文中“所谓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的定义,引用人力资源管理《实用资料大全》第一模块、基础设置。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舒尔茨(James H . Schulz).熊必俊等译.老年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0

[2]徐光华著.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刘家强.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掘问题.读书网,2010-9-20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4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调整

2005年1月6日是国家有关当局所确定的“13亿人口日”。当天零点后,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幸运地成为我国的第13亿个公民。虽然,这两种命名都是象征性的,但是 “13亿”这一标志却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同时,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问题。

1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 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 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其中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则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对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许多西方人口学家则认为是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所导致。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可知,我国2002年的出生率为12.86‰,比1973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21‰,而我国少年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从39.7%下降到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为即使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老化。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是中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3 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1 “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和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高潮,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上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

3.2 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人问题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顾宝昌. 综论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 周皓.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0(5)

4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9-0085-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9.20

一、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困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我国人口出现严重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过程,其表现为人口年龄中位数的升高。在发展中国家,如若总人口中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10%(发达国家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7%),则这一类型的人口通常称为老年型人口。

201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2%,相比2005年末提高了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9.39%,相比2005年末提高了1.67%。我国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出10%的界定标准达4.32%之多,表明人口老龄化已较严重,“未富先老”已成既成事实。专家估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还会上升至30%,届时60岁以上人口可能达4亿多。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与社会保障问题

(一)劳动力数量逐渐下降,就业供需之间矛盾加深

与人口老龄化相对应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劳动力数量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末最新数据及表1显示,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11年末下降0.6%[1]。由此可看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较大,短期内还有一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及生育率的下降,低龄人口补给的速度较慢,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日渐明显。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衰竭消失,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也会进一步加深。

(二)老年人口负担系数递增,社会与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少子化”的存在,也促使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因为目前我国基本退休年龄为60岁,本文用60岁及以上人数(老年人口数)与15至59岁的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作为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近年我国来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连年递增,由2005年的16.05%递增到2012年的20.69%,未来几十年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仍会递增,养老负担有加重的趋势。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晚且不够完善,曾经为国家贡献了几十年的老员工们正相继退休,而国家的养老保险模式在上世纪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型养老体制转变时,转轨的成本没有明确由谁来承担及落实。另外,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且覆盖范围较窄,于是出现了混账管理、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等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额度已超过2.2万亿,若没有财政补贴,多个省市早已收不抵支。有专家分析,到2015年有可能出现支付缺口,足可见养老金空账问题亟待解决。

(三)空巢、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突出

在我国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等多重政策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其空巢化、高龄化、病残或失能化等特点明显。由于大批城镇或农村青壮年去异地读书、就业、务工、经商、居住等,造成空巢现象非常严重,这给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养老带来了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女不在身边,起居生活没人照料;二是不断延伸的精神需求很难满足。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已达4150万人,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达70%。同时,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已达农村老年人口的37%,2013年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扩大。“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乃至许多农村地区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较大冲击。

(四)社会养老体系薄弱,“一床难求”普遍存在

民政部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已达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还存在养老护理员短缺且专业程度低的问题。据全国老龄办与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预计到2015年达到4000万。因此,即使按4: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也需1000万名,而目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且近一半是文盲。虽然社会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问题较为突出,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并不高,民办养老事业发展缓慢且缺少政府及社会有力的支持。总体而言,目前社会养老体系薄弱,难以满足我国快速老龄化引起的巨大养老需求。

(五)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影响未来经济活力与创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少儿人口(0~14岁)占总人口比重只达16.44%,低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29%的水平,比2005年的20.33%已下降了3.89个百分点,且八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少子化”加剧问题比较突出。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与社会保障发展的机遇

(一)老年人消费需求增加,市场空间巨大

老年人口的增加势必推动老年人相关产品消费的增加。例如,近年来针对老年人开发的护理保险、保险理财产品、老龄手机、助听器、电动车、纸尿裤、多功能拐棍、养老保健产品等,在市场上均取得了不俗业绩。2010年统计局公布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并且还会继续延长。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随着科技医疗水平发展,这一趋势未来仍将保持,这将极大地推动老年人市场需求。

(二)养老需求增加,带动社会基础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老龄化加速,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且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物质生活需求已经不能满足老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需求。目前,国内的社会养老体系还较薄弱,基于老年人的生活居住、护理服务、医疗保健等需求,国家和企业对于养老机构和社区等的建设会带动建筑、家具装饰、物流运输、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各大行业的发展。而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会推动老人教育、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等老龄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老人出游意愿增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各大旅游公司竞相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以老年旅游为主题的各种旅游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因老年人口的特殊性及要求较高的老年旅游服务需求难以跟上,我国老年旅游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仍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据中国老龄委调查,当前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占我国旅游人口总数的20%以上。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有很大发展空间。

(四)刺激科技创新,弥补劳动力不足和满足老人的多元化需求

老龄化加剧造成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若没有替代品产生,劳动力不足将较为明显。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内在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科技创新。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高科技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与机器人作为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二是为抢占巨大的老人市场空间,各大企业也会不断创新,开发各式各样的老龄产品,以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四、应对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柔性提高部分行业的退休年龄,缓冲劳动力下降和弥补养老金支付缺口

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老年的界定也有所变化,提高退休年龄已成为许多国家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举措。中国目前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岁,女性职工50岁(部分特殊行业另有规定)。201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而养老金缺口已达2.2万亿元。若柔性提高部分行业的退休年龄,既可缓冲劳动力的下降又能够弥补养老金支付缺口。据分析,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那么养老统筹基金便可增长40亿元并减支160亿元,即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3]。笔者建议,我国可以考虑一般退休年龄柔性推迟到65岁(男女可以试行同步退休),先在部分发达地区和行业试行,成功后再推广。但需注意两点,一是根据身体实际机能状况,鼓励支持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老龄劳动者,允许推迟退休到更高年龄,而对于实在无法继续工作者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二是参考发达国家对60岁以上的老龄劳动者建立养老金提前支取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尚未达到法定支付年龄的高龄者的需要和利益[4]。

(二)鼓励支持养老相关产业发展,严格监管确保数量与质量

发展养老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督管理。鉴于目前国内各种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国家可以考虑加大对社会公办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适度扩大规模,解决“一床难求”的尴尬,重点帮扶家庭困难的孤寡老人和空巢、失能老人。同时,积极吸纳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缓解社会养老工作的压力。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便捷服务以及相关技术指导,规范我国民办养老产业的发展。另外,可考虑与企业合作建设集老年教育、休闲娱乐、护理服务、医疗保健等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的养老社区和机构,同时鼓励企业、居民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进行一对一帮扶,大力倡导和推动民间力量到养老事业中来。积极做好服务与监督管理,将部分地区成功的经验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推动整个社会养老及相关产业发展。

(三)鼓励创业、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应对劳动力不足

市场竞争及逐步老化的人口状况,会选择性地淘汰部分企业。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劳动力逐步下降局面。第一,出台部分鼓励扶持政策,奖励科技创新,扶持重点产业,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第二,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给予一定幅度的税收减免及优惠,对有困难的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帮扶;第三,基于创业解决就业和带动就业的双重效应,进一步加大对创业人群(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青年、下岗职工等)的支持力度,政府或者社会创业基金组织可给予创业初期启动资金的一定支持,并在初期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提供便捷服务,鼓励银行为其提供国家贴息小额贷款;第四,大力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并进行免费再就业培训。鼓励支持企业招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人、健康体能好愿意继续就业的老年人,根据招聘比例,对于其给予一定补贴或税收优惠。

(四)鼓励支持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完善配套服务及景点安全设施

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给予针对老年团体旅游业务的支持,如高速路通行及进城免费或者优惠,旅游公司老年团体旅游业务收入的税收优惠,以调动旅游公司积极性等;第二,政府和旅游景区开发公司联合完善景区安全设施,加强安保措施,提高其安全保障和旅游率;第三,保监会要鼓励保险公司针对老年人推出适当创新型旅游保险,并加强支持与监管力度;第四,加强对旅游公司老年旅游业务的安全监管,督促其做好安全配套服务;第五,旅游公司针对老年人团体做好旅游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老年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五)推进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属于健康保险范畴,在国外的发展比较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其一般规定是,当被保险人生病或者衰老时,因生活无法自理而需要专业护理或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其支出由保险人承担。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护理需求很大,且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我国在推进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时,可以考虑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双管齐下的模式。社会保险解决老年人的基本护理需求,商业保险解决有购买能力的人更深层次护理需求。在社会保险方面,建议把老年护理保险纳入医疗保险,通过制定相关费率和设定缴费起止年限(例如45岁开始缴费直至退休),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的同时保障退休后的护理需求。同时,鼓励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支持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例如,给予相关税收优惠或补贴政策,协助其扩大市场覆盖率,以保障更多有购买能力的人的深层次多元化需求。

(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辅以差别化职业养老保险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劳动人口众多,职业千差万别,不同工作环境对身心的耗费也不尽相同,退休后的保障需求也有所差异,故养老保险在设计上有必要考虑职业差异性。笔者认为,这种辅助的差别性职业养老保险,应根据不同职业性质,设计不同的费率及相应的退休养老保障制度。这既能增进对不同行业劳动者保障能力的需要,又能很好地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满足国民退休生活的差异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全国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R].2013.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6

关键词:滨海新区;养老产业;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定社会中老龄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一种人口结构状况。国际广泛认同的标准是,一个社会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社会总比重超过7%,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该社会就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尽管目前滨海新区仍处于“人口红利”期,但老年人口总量大,老龄化的压力不断加剧,养老产业市场由潜在需求转向现实需求,作为养老保障支撑点的政府财政,已经无力承担由人口老龄化为主因的大规模扩张的老年保障支出。因此,针对滨海新区养老产业发展的研究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滨海新区养老产业供求现状

1.1 滨海新区养老产业消费需求分析

目前滨海新区老人对老龄产品的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对老年产品的需求仍是潜在的非现实的需求,缺乏把意愿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是他们的子女较多,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集中,对养老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较少,他们主要是1925-1950年之间出生的,其生育高峰在1945-1980年,这段时间正是我国生育率最高的一段,子女较多,更可能造成家庭养老占主体的养老方式,相对减少了对市场和政府的需求。二是他们的收入和积蓄也相对较少,对养老产品的需求不足。三是他们的苦难经历使得他们对养老的期望值较低,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不会过分追求养老的水平。因此,长期形成的较低的消费偏好也会导致他们有钱舍不得花。

1.2 滨海新区养老产业投资需求分析

许多厂家和投资者不愿意涉足老年产业,主要是固守着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低、层次浅、钱难赚等老观念,就形成了生产者不愿做,商家不愿买的矛盾,造成了养老产业投资需求不足,导致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1.3 滨海新区养老产业供给总量不足

养老产业不仅局限于基本生活方面,涉及范围广泛,包括食品加工业、日常用品业、文化教育、旅游业等等。到目前为止滨海新区养老产业还基本上集中于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而对于其他的关联产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以养老机构为例,根据滨海新区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目前新区常住人口当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7969人。与此对应的是截至到2012年3月,整个滨海新区仅有养老院13家,床位1400张,平均每86个老人拥有一个床位。有敬老院8家,床位435个,平均每54个老人拥有一个床位。拥有日间照料服务中心31家,服务站70家。养老机构供给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十几万老年人的需求。在老年用品供给方面,品种少,满意度小,购买困难。

1.4 滨海新区养老产业市场供求存在错位

首先,养老产业在城乡区域上的供给量与老年人口的规模需求存在错位。大部分养老产业部门集中在城市范围内,养老产业在乡镇区域的供给量明显少于城市区域的供给,使得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养老产业中各种类部门的供给与老年群体消费的需求存在错位。目前市场供给没有跟上需求的变化,产业供给仍以老年公寓等服务行业为主,而老年医疗保健及教育、娱乐的供给却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以老年教育为例,目前整个滨海新区只有大港成立了一所老年大学,要想实现老有所学任重道远,而其他较高层次的养老产业供给也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再者,养老产业单个部门中各个层次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老年群体消费的需求存在错位。纵观目前滨海新区养老产业多是为孤寡、特困老人提供基本居住和生活保障,而那些有优质生活愿望的高收入和高学历退休老人的需求还得不到满足。

2 滨海新区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对养老产业认知程度不够

社会各界对养老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一定的舆论和社会环境。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老龄消费重积累轻消费,高层次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精神文化消费较少。

2.2 养老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

养老产业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行业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监管乏力。市场产品参差不齐,难以保证老年消费者的利益,大量企业在获得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丧失了商业诚信。

2.3 养老产业发展不均衡

养老产业发展包括三大核心组成部分:养老服务、养老产品和养老产业链,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的核心内容。滨海新区养老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养老产业的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远远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规模,主要表现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养老产品发展落后,养老产业链没有形成。目前滨海新区养老产业主要是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缺少对老年群体提供农副产品的第一产业和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用品的制造业。

2.4 养老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滨海新区在养老产业发展方面还缺乏宏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尤其在市场培育和开拓方面,缺乏相关的产业发展指导,养老产业还处于自主、无序、盲目发展的状况。再加上职能部门条块分割,难以协调统一,缺乏互补与合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政府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到实处,许多民营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被当作社会一般企业,盈利单位对待,不能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影响了民营资本投资养老产业的积极性,阻碍了民营养老产业企业的发展。其次,政府缺乏统一协调部门,养老产业涉及国民经济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费用征收、银行贷款、财政资金支持等具体规定在实施的过程中难以落实,社会、企业、个人兴办的养老产业投资审批手续繁杂,优惠政策不落实,投资者在财政、金融、信贷等方面很难得到相应的支持。

3 加快滨海新区养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将养老产业纳入经济规划中,制定发展规划与目标

为了保证养老产业健康持续有序发展,滨海新区应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根据滨海新区人口规模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对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科学合理制定新区养老产业结构、布局、组织、关系等方面的规划,将其纳入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中期和近期的总体规划,并提出不同阶段发展的目标、重点。在制定规划中要明确区分养老产业发展的地域、类别、需求的差异及其特点,针对不同功能区的定位,采取不同的措施,扬长避短、形成特色。

3.2 制定养老产业行业的相关标准,强化监管

养老产业需要通过行政部门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在目前国家标准相对缺乏的情况下,相关的职能部门应根据滨海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满足现阶段要求的养老产业经营管理标准,严把产品服务的质量关,通过运用政府机构的监管手段,保障养老产业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保证养老产业依法规范发展。

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老年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基层法律服务和援助机构设立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岗,加强法律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3.3 制定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社会化和产业化并不意味着养老产品和服务完全市场化,而出现政府责任的退缩。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引导和扶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养老产业的发展。一是用地政策,新区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区的特点,统筹安排老年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的用地,尽可能在靠近社区、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地方建立养老设施。二是税收政策,对经审定合格并颁发营业执照的养老产业企业,减免税费。对下岗职工兴办养老产业企业的,按下岗职工和福利企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经民政部门批准兴办的养老产业机构安置下岗待业人员比例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以享受再就业工程的有关优惠政策。三是财政政策,将养老产业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照财政收入的增幅逐年同比例增加。补助资金只能用于养老产业的建设与经营,不得挪作他用。四是行政事业性的收费政策,新区政府应对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项目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用地管理费、土地测量费、土地权属调查费等予以免除。涉及养老产业的企业、服务机构用电按当地最优价格收费,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标准收费,使用电话及办理其他有关电信业务,执行住宅电话资费标准。

3.4 大力发展物质生活类养老产业,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衣、食、住、行、医药等,是满足老年人生存需求的基本方面。因为这部分年龄段的人年事较高,因此他们的需求同一般成年人比较有着不同之处,体现了老年人物质消费的特点,从而影响到生产和产业结构。我们的研究要从这些近乎常识的消费需求入手,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3.5 重视发展精神文化类养老产业,满足老年人更高的文化需求

老年教育产业,与中青年不同,老年教育一般具有非学历性质,突出实用性,目的为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服务,使他们老有所乐。通过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自身的文化教育素质,充实晚年生活。一些人学得一技之长,实现再就业,既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贡献又有效的提高个人收入;另有一些人学习书法、绘画、音乐等专长,组织和参加相应的文化艺术活动,增进了身心健康。

老年体育产业,体育运动是缓解人体衰老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和健康长寿的目的。

老年文化娱乐产业,老年人的压力小于中青年人,但是他们的内心缺乏充实感,需要文化娱乐来调节和充实,文娱活动是休闲时光最好的打发品。文娱的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时代的变换,生活的丰富而不断推陈出新,老年的文娱产业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合老年人的需求。

总之,随着滨海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发展养老产业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应逐步建立全面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养老产业系统,统筹医疗康复、照料护理、养生休闲、生活起居、膳食餐饮、老年教育、居住环境、老有所为等功能体系,促进养老产业专业化、规范化、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力勋.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黄雪辉. 新型养老产业在中国的发展[J]. 科技智囊, 2009(12):38-41

[3]水. 《产业经济学》[A].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7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差异也比较大,基本上是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远远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11月1日,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4%,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世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目前,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上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6%。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数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况则不同。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河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到城市从事务工经商、参加学习和培训等。

(二)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由的771万逐渐增加到2050年的2432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将成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群体。老年抚养比将从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河南的老龄化特点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都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预测数据,河南2030年以前0岁-14岁、15岁-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呈现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短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不会给河南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龄化速度快,河南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比较优势局面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我们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劳动力短缺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之对应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劳动能力衰退,不宜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容易生病误工,加大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劳动力高龄化后带来的知识老化,这将会给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科学史表明,青年人才对科学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天才大多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出成果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南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导致现有农村的农业的人口减少,并且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中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无论劳动力短缺是结构性的短缺还是数量的短缺,都说明适合这种产业的劳动人口在减少。随着河南的经济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将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三)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养老负担的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抚养比来进行衡量,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实际上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河南人口抚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从13.7%上升到54.6%,上升了40.9个百分点。同期,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少儿人口抚养比从1990年的43.1%下降到2050年的28.8%,下降了14.3个百分点。由于老年抚养比增加的速度远远快于少年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导致总人口抚养比从的56.8%增加到2050年的83.3%。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

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养老金的支出上,随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离退休职工也迅速增加,相应的养老金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河南的养老负担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农村的养老保障,由于河南老龄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农村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使得农村的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目前,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城镇。在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与城镇相比,农村面对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四)对储蓄的影响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储蓄的意愿是下降的。我国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从2020年前后开始,我国将由目前的高储蓄率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低储蓄率国家。老年人口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可提高0.37个百分点,远远不及劳动年龄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提高1.47个百分点。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老年人自己的储蓄减少,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中年轻人的储蓄行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基本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家庭来说消费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老年人的消费特别是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储蓄减少的同时,将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河南人口预测数据表明未来少年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未来老少扶养比的总体是增加的,人口负担系数的增加必然会减少家庭的储蓄。

(五)对消费的影响

按照消费经济学理论来说,消费水平的基础是收入水平,一般来说,老龄人口退休后,由于所领取的退休金、养老金只及原来工资活薪水的50%或70%,有的甚至更低。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一般要低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水平,老年人的消费倾向较劳动年龄人口低。现有研究的结论中一般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是劳动年龄人口80%,也就是老年人的消费系数是0.8,这个数字在数据上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估计检验。

三、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与建议

人口问题是河南的基本省情,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河南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关系着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更要认真研究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一)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快河南的科技创新步伐。对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的解决办法是是刺激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在人口不断老龄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利用河南最后的人口红利期发展经济,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经济积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促进河南的经济有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对于老年人也要加强教育培训,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探索实行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健康低龄老年人中的高级专家和经济社会高级管理人员及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老龄化给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老年消费的特点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鉴于老年消费品市场的特殊性,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正确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向老龄产业投资,以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创造机遇。

第四,促进河南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老龄化积累更多的资金保障。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养老基金及证券、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都要求完善的资本市场来保证。这就需要健全河南的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增加老年人口的财产性收入。

(二)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把养老保障放在工作的首位,城市应当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使得所有老年人都享有老年保险;农村也要积极推进老年养老保险,探索和土地结合的养老保险,一定要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把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照顾和扶持。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8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Leslie模型;基金缺口;可持续性

基金项目:[F]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保障事责划分与财力匹配研究”(1YJA840015);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京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优化研究”(1Z03)

作者简介:[F]王增文,男,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10046)

中图分类号:F3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013)030105收稿日期:[F]0130305

一、引言

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决定从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009年试点覆盖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0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收益率财政负担能力等是可行性及可持续性的保证,有必要深入探讨,但相关研究并不多。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缺口方面,刘万运用精算平衡原理,对不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下的个人缴费水平进行测算,认为按现收现付制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小[1],但该研究未对基金缺口加以估算。周慧文认为地方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研究,要立足于定量分析研究所奠定的精算数据基础,编制农村分性别国民生命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但该研究缺乏实践操作。傅新平和SPeng建立了养老保险基金模型,分析了利率、退保率和工资增长率问题,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情况进行预测[3],但该研究未对供给规模进行预测,不能够准确了解实际资金缺口。

基于以上分析,更可行的研究方案是,通过人口预测模型结合农村分年龄妇女生育率测算出农村居民未来0年的人口数目[4],结合现收现付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精算模型,测算未来0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缺口,并根据缺口的动态变化提出应对建议和措施。

二、两个测算模型

(一)人口预测模型

研究相关假设条件:

1不存在某抽样年龄段出现死亡概率为零的状况;

人口增长是平稳的,不存在大型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导致的人口大规模缩减;

3境内外迁移率对未来人口影响可以忽略;

4所有影响农村人口变化的因素都是在整个农村人口平均的意义下确定的,如死亡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别比等;

5将整个农村中现存的人口按年龄的分布称为农村社会人口状态,将婴儿的出生与人口的死亡等指标看成是决定农村人口状态变化的内生因素,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农村社会人口状态的影响,在预测期内中国农村人口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4]。

各变量用以下符号来表示:

三、经验测算分析

本文采用中国农村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表,结合Leslie矩阵,分年龄预测了010—030年中国农村分年龄人口数,再利用“新农保”资金缺口模型预测010—030年“新农保”资金收支规模及缺口变化趋势。相关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计年鉴》、《005年全国1%人口样调查资料》。

1995年到01年农村总人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一是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早婚早育、超生多生逐步过渡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观念;二是由于1995年以来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的速度加快,导致农村年轻劳动力逐步流向城镇,部分农村居民工留在了城镇,从而使得农村人口在减少。而65岁以上农村比例人口却在迅速上升,由1995年的640%迅速上升到01年887%,说明农村的老龄化在加速。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农村“人口红利”有向“人口负债”转变的趋势,势必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

因此本文将“新农保”个体缴费设定为4个费率档次:5%、10%、15%和0%[ZW(1][BF]参照目前已经实施“新农保”制度的省份来确定的,这个比例一般在5%到30%之间。[BFQ][ZW)]。从缴费额度来看,按5%的缴费比例,010年农村居民的缴费额为每月939元,011年缴费额为每月1189元;如果缴费比例为0%,则010年的农村居民月人均缴费额为3755元,011年缴费额为每月为4756元。所以农村月缴费额在50元以下是在农民可承受范围内的。

依此计算从01到030年缴费率与替代率不同比率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状况(如表1所示),按照0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年

1 500元的水平,01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 940元,替代率依次为30%、40%、50%、60%,则居民“新农保”收益额依次为88元、1 176元、1 470元、1 494元。由于“新农保”制度遵循 “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初始制度保障标准的设置不宜过高,从《意见》来看,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相当于每年660元),不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标准的部分。但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刚刚起步,对于已经超过65岁的老人来说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低于目前的农村低保标准,更低于农村五保标准。从长远来看,这个标准会随着缴费率和政府与集体补助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从替代率来看,目前定在30%,也就是农村居民个人年均88元的标准,是比较合适的。这个替代率在缴费率为5%的水平下,从010年到030年不会出现赤字。但是从生活保障水平的视角来看,这个替代率是偏低的,不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的需要。同样在5%的水平下,如果替代率达到50%,则在07年将会出现基金缺口,这个缺口将会从07年的170个亿迅速扩大到030年的90个亿(非累计)(如图1所示)。如果替代率为60%,缺口将会更早的出现,在05年将会出现100个亿的基金缺口,需要各级财政来填补,而且030年这个缺口将会达到660个亿。但是农村居民个人缴费率如果提高到10%,而替代率最高为60%,则从010年到030年均不会出现资金缺口(如图所示)。

从队列平衡来看(如表所示),新农保缴费比例为5%,替代率在60%以内,010年到030年期间均不会产生较大的“新农保”资金缺口。如果把010年到030年期间作为“新农保”资金的一个平衡周期,制度不会存在较大的财政压力与资金缺口。但是,据美国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养老制度改革的长征》[ZW(][BF]参见闫晓虹:《05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达438亿》,中国新闻网,009年04月3日。[BFQ][ZW)],到030年时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要远高于美国,仅老龄化规模就构成严峻的挑战。到050年时,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和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这将是中国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时期。所以,按照缴费比例为5%、替代率在60%的水平制定“新农保”制度的缴费和受益标准显然是不妥的,应逐步提高缴费标准(最高不能超过30%),适当降低替代率标准。

四、政策含义与结论

010年以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重心在城镇,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已经快于城镇。从养老保障的视角来看,农村居民家庭中,仅有少数东部省市的富裕农村居民为其老年积蓄了足够的物质和金融资产,大部分的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模式仍然是“养儿防老”传统方式。随着经济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城乡劳动力流动在加速,农村家庭规模在逐步缩小,农村家庭中也逐渐出现了“4--1”甚至“8-4--1”家庭。所以农村的非正规养老保障模式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挑战。所以,010年以来,政府养老保障建设的重心开始往农村转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建立。本文通过对农村人口结构进行预测,结合缴费率、经济增长率等指标建立了人口预测模型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测算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地区在未来0年间,“新农保”资金支出不会加大政府的财政负担。

从长期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及人口迁移正在改变着城乡社会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势必会影响到“新农保”制度模式及制度的可持续性。从人口预测模型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分布数据来看,中国农村“人口红利”正在逐步转变成“人口负债”,这种转变将在15年左右产生较大财政压力,即从05年以后,“新农保”资金支出的压力非常突出。因此,在建立和完善新型“新农保”制度时,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制度的潜力,多渠道筹资,扩大和充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最终建立稳定可靠的“新农保”筹资机制。

要建立合理、覆盖整个农村地区、可持续和可衔接的基本养老制度的目标,应一方面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在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率的同时,应尽快将县市级统筹层次逐步过渡和提高到省一级统筹层次,并最终过渡到全国统筹。把提高统筹层次与调整财政体制结合起来,使各级财政之间利益均衡。在统筹层次尚难提高的地区,可考虑先建立调剂基金,缓解结构性的缺口压力。另一方面,应逐步把目前的二元甚至多元的基本养老制度逐步转变成一个全国性统筹的制度,通过政府监管、私营机构运营的方式对个人账户进行投资,同时扩大农村补充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1] 刘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可行性研究[J]当代财经,007,(1)

[2]周慧文基于精算模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005,(6)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9

 

关于老龄化国际上的定义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到2000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7.0%,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0.3%,可以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我国人口已经面临老龄化形势。2006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4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1%。据我国学者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3.1亿,占总人口比重20.42%;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高达4.37亿,达到人口总比重的31.2%。“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形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膨胀以及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日益膨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老龄产业的发展将不仅有刺于老龄问题的妥善解决,而且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而研究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老龄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 

(1)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指导。 

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基本制度作支撑。尽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认同老龄产业必须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但到目前为止,针对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进老龄事业的产业化发展,还缺乏一套全面系统的战略思路和行业规划。老龄产业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包括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涉及工商、民政、老龄委员会、财政、劳动、社会保障、计委、国税、地税、物价、银行等许多部门,这样就导致在老年保障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政出多门,难以协调统一,缺乏互补与合力的问题。费用征收、银行贷款、财政资金支持等具体规定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落实,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龄产业投资审批手续繁杂,优惠政策不落实,投资者在财税、金融、地税、信贷等方面很难得到相应的支持。政策与资金的双重缺位,造成目前老龄产业发展后续乏力,使当前老龄市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在规模和结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2)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程度低,覆盖率低,社会养老概念差,家庭养老概念重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老龄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由政府和企业“包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低水平的全民福利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它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进展相对缓慢和滞后。因此,尽管改革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均有显著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和养老金也随之增长,但由于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一些制度和举措尚未落实并实施,个别地方在政策执行中又存在一些失误和偏差(如退休金、养老金的拖欠,医疗费用报销难等),都无形之中增大了老龄人口的后顾之忧,严重抑制了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使相当一部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储蓄,老年人口有支付能力的现实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且增长乏力,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老龄人口消费结构单一和消费需求不足。 

首先,我国老龄市场具有其特殊性,老龄人口的消费行为具有平稳化和退行性特征。老龄人口消费模式多为理智型的消费类型,大部分支出是用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生活消费支出比较少,因此拓宽老人消费结构是中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关键。其次,传统观念影响老龄消费需求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陈旧、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社会化程度低。老龄消费重积累、轻消费。高层次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精神文化消费较少;重子孙,轻自身,很多老年人的消费支出大部分都用在子孙身上。老年人的消费主要集中于生存资料消费、物质资料消费,而享受性、发展性资料的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生态消费、服务消费比重太小。 

(4)老年用品、服务及休闲文化领域发展滞后。 

首先,老年用品供给短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以及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品专卖店,即使有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保健型、方便型、舒适型商品也少之又少。其次,在老年服务业领域,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滞后中的滞后。再者,在老年休闲文化领域,日前我国老年人的娱乐场所主要是在家里、马路上和公园里,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自由支配收入高,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门针对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潜力巨大。 

(5)养老机构缺少行业规范问题颇多。

①报批程序不到位,便急于仓促上马,留下隐患。②入住率低,经济效益低,亏损面广。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急需老龄机构的扩展,但现在市场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老年公寓建好后都大量闲置,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低入住率及其他原因造成政府投入的有效回报率降低,投入效益得不到实现。进而迫使许多社会力量撤出或不进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许多老年人产生“已被隔离”、“打入另册”的感觉。加上这样的老年公寓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一般老人住不起,致使一些已建成多年的老年公寓至今无人问津。④缺少统一行业标准,服务人员素质尚须培养和提高。许多省市的养老机构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其服务质量无法测评和监督。大多数老年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或专业技术培训。这在护理老年人,特别是护理生命脆弱的高龄老人时是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3 推动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并不断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

从国际经验看,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都起着扶持、指导、催化作用,建立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老龄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的立法规章制度,必将为老龄产业顺利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相关的法律文件,为集体、个人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组织及个人在我国国内兴办为老服务机构提供政策依据,也使负责这项工作的老龄或民政部门有章可循,便于操作。

同时,应在调研、试点基础上,尽快制订统一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为各地方制订和实施老龄产业政策提供参照依据。政府有必要在老龄产业发展初期,根据老年人需求的成熟状况和老龄产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将老龄产业的发展加以正确定位,分阶段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制定出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使得老年人的大部分需求尽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解决。

3.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口的购买力

制约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障碍之一,就是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购买力有限,“未富先老”。老龄人口收入的增长有赖于老年人口保障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保障机制的健全,提高老年人购买力水平的一个根本举措就是要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保证并提高老年人收入保障水平,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加大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把商业医疗保险定位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重要补充,多元化运作医疗保险基金,发展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加快经济发展,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尊老敬老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得到合理的经济赡养,解除老年人消费的后顾之忧。

3.3 加强消费教育,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

老年人消费观念更新与否,也关系到老龄产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要促进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必须让老年人意识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适度消费是必要的。今后不仅要加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力度,还要扩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范围,积极引导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同时应加强消费教育,提高老年人消费能力。其中包括:第一,加强基础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终身教育,提高老年人自身文化水平,如开办老年大学等。第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老年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增强维权意识,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犯。第三,通过多种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消费知识,帮助老年人科学消费。

3.4 积极培育老龄用品、服务和休闲文化市场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衣、食、住、行、用、医、娱、学、乐、为等方面,对消费产品和社会服务有不同要求,而这些要求又随地域、性别、文化、习俗、家庭、收入等背景的差异又有不同,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元、丰富多彩的老年人需求市场。老龄产业的发展应充分考虑老龄人口的特点。同时还需加强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改善银色消费的人文环境:在城市,重点建设适量的老年公园,这是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综合活动设施,它包括室内和露天场所。室内场所主要供老人们聊天、下棋、打牌等,而露天场所往往是用来安排健身,如跳舞、打门球、练气功等,在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充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之间需求差异;在农村应以村为单位,设立老年公共文化活动室,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此外还可以社区、单位为基础,组建各种老年人业余爱好组织,如老年书画协会、老年京剧协会、老年象棋协会等。

人口老龄化的优缺点篇10

关键词:社会养老基金需求;社会养老基金供给;社会养老改革;制度变迁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供求严重失衡,资金缺口巨大。研究表明,截至2010年,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17.0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7%,全省已经进入老龄化。在2010年之后,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223.46万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为15.73%,相当于欧洲目前平均老龄化水平;2020年之后老龄化速度更快,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0.6个百分点左右,到204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最高值2090万人。面对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江苏省的养老保险制度难堪重负,截至2006年,江苏省企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在职职工共为1059.25万,参保的离退休人员共为302.38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为28.5466%。离退休人员的快速增长必然带动养老金支出规模的扩张,养老金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理论研究

(一)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在名著《国富论》中提出了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在自由竞争市场的调解下,可以使追逐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并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创建了完整的福利经济学体系,其主张增加国民福利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国民收入。Titmuss(1991)也认为,政府不仅应该提供国家福利,而且应该提供普及性而非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普及性社会福利制度不仅具有天赋人权和自然公正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避免选择利制度给那些接受社会福利服务弱势社群所带来的“制度性耻辱化过程”。Keynes同时提出了消除贫民窟、建立累进税制和颁布最低工资法等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从而为建立失业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养老保险基金供求研究历程

第一,国外研究。目前对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收现付制度和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两者的比较研究是近年来养老保险理论研究的热点。现收现付制的理论基础是Samuelson在1958年建立的叠代模型。即著名的利率与人口增长的生物理论(biologicaltheoryofinterestandpopulationgrowth)。Samuelson借助此模型论证了现收现付制的运行机制,并指出在一个纯粹储蓄型经济中,养老基金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增长。

随着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西方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国家面临着养老保险制度收支难以平衡的问题,养老基金缺口越来越大。Feldstein(1974)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现收现付体制的存在,私人储蓄呈下降趋势;现行的制度对私人储蓄带来负面影响。但Blanchard和Fischer(1989),Barro和Sala-I-Martin(1995),Zilibotti和Dirk,kruger通过构造具有利他主义因素的生命周期模型,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储蓄是外生的缺点,同时指出代际之间的关系,在考虑经济行为人的利他因素的情况下,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保险体系并不一定会减少私人储蓄,并引发了对养老保险体系的储蓄效应的研究。由于现收现付制不能解决老龄化问题,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基金制,并比较研究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模式和方向,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还出现了对养老保险政策变动效果的定量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uerbach与Kotiloff(1987)提出了基于OLG理论创立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又称A―K模型,并以此对OECD四国的老龄化与社会保险体系进行了带有储蓄行为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国内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未来中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选择问题、中国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问题等几个方面。陈志国(2001)指出,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存在着五大缺陷:一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名分实合,部分积累制成为实质上的现收现付制;二是基本养老保险费定价偏高又缺乏弹性,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日趋降低;三是行政管理、投资营运双项职能混同,管理效率、投资效率低下;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缺乏制约机制,管理部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五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严重。

耿志民(2001)认为,选择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考虑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即老龄化趋势问题是否严重;二是筹资模式的经济效应,即它需要符合“适应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转制成本;四是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对养老保险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影响。他通过对三种基本筹资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部分积累制才一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一个合理而明智的选择。李绍光(1998)认为,对于一个经济而言,任何一个同质性结构的养老保险计划并不能保证经济能够沿着最优的路径增长。基金制具有自身的优点,比如具有现收现付制所不具备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资本积累过度时发挥稀释资本的作用。但是基金制能否解决转轨战略问题、转轨融资问题、账户分立问题以及保值增值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证。因此不应该对现收现付制全盘否定。无论是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角度来看,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在功能上都是互补的,这一结论和Davis理论一致。

刘宁、何铁彦(2005)通过融合养老保险宏观和微观主体两方面的“成本―收益”分析,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模型,并以此对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支出限制、保障效益三个方面的考察,并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李洪心(2004)通过运用人口动力学与CGE模型分析了中国面临的人口增长下降和老龄化抚养比例上升带来的挑战,通过模型模拟了人口老龄化和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对资本积累和居民消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未来五十年内,如果现有的养老制度不变,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政府收入以及人均消费水平增长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三、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异议

综合分析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外关于养老保险的理论研究己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也同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的研究则侧重于根据国情对养老保险的实践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还存在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养老保险模式的争论:有学者主张实行彻底的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理由是现收现付体制优点,比如现收现付制便于管理、具有多种互济性、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等;但是现收现付制固有的缺点,比如缺乏激励机制、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使得这一制度面临着挑战。目前比较流行的主张是“部分积累制”,但对“部分积累制”概念的界定存在明显歧义,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制度设计思路:一是部分为现收现付,提供最低养老保障,实现互济,另一部分则存入个人账户,形成实在的基金积累。但是忽略了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现实;二是建立名义账户,但仅作为计发依据,不做实个人账户,目前的做法是在以支定收同时,实施部分积累,用于弥补老龄化带来的缺口。

第二,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核定意见不同:由于计量方法、假设条件以及数据来源等问题,计算的结果也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变化趋势、数值的大小计算结果不一致,这也导致解决缺口所需要的时间不同,进而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型选择的不同;二是对解决缺口所需要的时间和方法认识不足,目前学者的争论集中在模型的选择上,对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所需要的具体措施则不足。

虽然学术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存在异议,但是也有意见一致之处,总结起来大体有以下两点:一是对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缺口,并日趋扩大认识一致,这影响到制度设计目标的最终实现,巨大的缺口主要是由转轨成本、隐性债务等问题引发;二是目前应该采取做实个人账户、避免和解决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实,应该采取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不宜采取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

参考文献:

1、JohnMaynardKeynes.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陈志国.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缺陷及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1(4).

3、耿志民.中国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人口经济分析[J].社会保险研究,2001(1).

4、王燕.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J].经济研究,2001(5).

5、刘宁,何铁彦.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运用[J].兰州大学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