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效应十篇

时间:2023-03-24 04:40:48

质量效应

质量效应篇1

公元2148年,人类在火星上发现了外星文明地下遗址。

公元2149年,人类在冥土星轨道上发现质量效应中继站,实现第一次恒星际航行。

公元2157年,人类首次与外星文明接触,在短暂而血腥的交火之后,双方缔和。人类成为银河“神堡理事会”内最年轻的文明种族,将自己的种群散布在漫天的繁星之间。

在许多方面,人类和小孩子没有区别:天真,并且得到很好的保护。他们还不明白,在美丽而又冰冷的银河中还有许多人类尚未准备好去面对的……

序章

“正在接近大角星。断开超光速驱动核心。”

舰载内部通讯系统中响起舵手的口令,特勤战舰“新德里号”上,星系联盟海军少将乔恩·格里斯姆——地球及其三个刚开发的恒星际殖民地上最著名的人物——向上方瞥了一眼。他马上明显感觉到舰体质量效应场发动机减速产生的巨大颠簸,“新德里号”也从超光速旅行回到了爱因斯坦宇宙的常规速度。熟悉的红移宇宙景象像鬼魅一样泼洒进小小的舷窗,随着战舰减速渐渐冷却到正常的颜色。格里斯姆痛恨观景舷窗——联盟战舰完全依靠仪器导航,根本不需要任何目视参考。但为了照顾到对星际旅行的古老浪漫想象,所有的战舰在设计时都留下几个小型舷窗和至少一个通常安装在舰桥上的大型舷窗。

联盟一直尽力保持住这些浪漫的理想这对征兵极为有利。对于仍然留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未被探索的广大星际空间仍依然充满神奇。人类穿梭于星际之间的扩张是一部壮丽的冒险史与发现史,神秘的银河系依旧在等待人类揭开面纱。格里斯姆明白,现实比大家的想象要复杂得多。他亲眼看过冰冷的银河有多美丽,既宏阔又让人心生惧意,而且他还知道银河中还有许多人类尚未准备好去面对的未知之处。今早他从“山西”基地接收到的机密传输信息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许多方面,人类和小孩子没有区别:天真,并且受到很好的保护。这并不令人吃惊。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直到最近两个世纪人们才挣脱地球的束缚,前往冰冷的外太空探险。而真正意义上的恒星际旅行——能够前往太阳系之外的目的地——也才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事实上连十年都不到。那是在公元2148年,也就是九年之前,一支采掘队从火星地下深处挖出了一个被遗弃很久的外星研究站的遗址。这被证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发现的先兆,独立改变了人类的一切。在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面对无可争议、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他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全世界的所有媒体都一拥而上报导此事:这些神秘的外星人是谁?他们现在在哪里?他们现在灭绝了么?他们会回来么?他们对人类过去的进化有何冲击和影响?他们将怎样影响人类的未来?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哲学家、科学家还有自封的专家们没完没了地在新闻节目和信息网上激烈讨论这项发现的伟大意义,有时甚至暴力相向。

这项发现深深震撼了地球上每一个宗教的核心,新的信仰系统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他们绝大部分以干涉主义进化论为基本原则,狂热地断言这项发现证明所有的人类历史都被外星力量指导和控制。许多已有宗教则试图将存在外星种族的现实融入到当前的神话系统中去,还有一些信仰根据新发现匆忙开始拼凑、重写自己的历史、纲领与信条。有少数顽固派拒绝承认此项事实,声称火星堡垒的发现是为了长期愚弄民众并欺骗自己的信徒,将他们从正确的道路上误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甚至现在,长达十年之后,许多宗教还是试图把这项发现与自己的信仰捏合起来以自圆其说。

通讯喇叭又噼啪作响,打断了格里斯姆的思绪,将他的注意力从恼人的观景舷窗拉到天花板上的舰载扬声器上。“我们现在可以在大角星上着陆。估计到达时间大约12分钟。”

他们大概花了六个小时从地球来到大角星,这是在太阳恒星系统之外最大的联盟基地。这段旅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格里斯姆都蜷在一个数据屏幕前面,查看统计报告,评估人事档案。早在几个月之前,此次行程就被规划为一次公关活动。联盟希望格里斯姆对毕业于大角星士官学校的优等新兵毕业生发表讲话,象征火炬从过去的传奇英雄传到了未来的领导者手中。但是就在他们出发之前的一个小时,来自“山西”基地的信息彻底改变了此次航行的主要目的。

过去的十年就像光辉的梦景一样,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年代,而他现在准备用严酷的现实击碎美好的梦景。新德里号即将到达目的地,他将离开自己的私人舱室,也离开自己的平静与孤独。他把人事档案从自己的数据终端传到一张微型光盘上,放到联盟军制服上衣口袋里。接着他退出系统,有些僵硬地从座椅中站起来。他的舱室又小又狭窄,所使用的数据工作站也远远谈不上舒适。联盟军舰上的空间都非常有限,私人舱室通常仅为战舰指挥官独家保留。在绝大多数任务中,甚至连受邀贵宾也不得不和船员一起起居,分享小小的公共睡舱。但是格里斯姆是活着的传奇,可以为他例外。这一次去大角星的短期行程,就是船长慷慨地向格里斯姆提供了自己的私人舱室。

质量效应篇2

一、引言

企?I委托问题的存在是审计工作产生的根源,审计作为监督方式的一种具有其特殊性。而作为判断审计工作效率高低和效果好坏的衡量指标便是审计质量。国外学者DeAngelo[1]较早对审计质量的定义进行解释,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将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者揭露的联合概率。审计师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可靠性,降低委托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欺诈案件的增加,不仅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财务公信力,而且对社会独立审计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巨大的利益驱动会严重损害审计师审计独立性,易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失,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Francis[2]通过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分所发现,一旦某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所出现了审计失败,则该分所的审计质量会系统性地低于其他未发生审计失败的分所。该研究为研究人员和监管者打开了业务分所这个“黑箱”,初步揭示了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分所内部对审计质量产生系统影响的制度因素,为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行业实务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刘明辉等[3]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制度以及员工的行为模式影响,存在低审计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质量会系统性地低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即会计师事务所的低审计质量存在传染性。余芳沁等[4]在Francis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基础上,对造成审计质量传染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执业区域越广,分所的自我意识就越强、越容易失控,也就越有必要对其加强监管。

追溯前人对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研究,理论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以往关注点集中在较为宏观的会计师事务所层面,从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两个方面找寻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事实上,审计师是审计工作的当事人,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主体。在会计师事务所对外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审计师才是造成审计失败、引发低审计质量问题的根源,监管部门对审计市场的监管也应当重点了解审计师的工作,事务所应当强化对审计师业务质量控制系统的监督,考察其审计业务流程是否存在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缺陷。

本文以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签字审计师为研究对象,在对审计师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对现阶段我国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问题进行研究,以帮助审计师和事务所在掌握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防范措施,促进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因低审计质量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不仅可以满足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而且是有效的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审计师认证的会计信息在指导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存在不仅会损害公司的信誉,同时也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信用。一旦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对客户存在低审计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也会受到质疑,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在审计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困扰审计理论、实践和审计行业发展的问题是审计师自身的独立性而不是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师在对外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审计独立性面临威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审计业务的委托人有权选择其他审计师,这种情况对审计师继续维持客户关系产生严重威胁。实际上,审计师更关心在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的客户要求,“为投资者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变为“为客户服务”。在这种环境下,试图让审计师考虑投资者的利益,承担其行业的责任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李树华[5]认为,经济动机是独立审计贡献的重要来源,使得审计师能够以无偏见的态度来准确报告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违反真实、公允原则的所有方面。假如审计师存在低审计质量的情况,会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造成事务所客户的流失和经济损失,事务所失去了客户便失去了经济来源,也就谈不上生存和发展了。另一方面,外勤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整个审计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影响到审计效率、审计质量、与客户的关系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为审计项目复核人员的项目经理,其收入的多少直接与所承接审计服务的数量密切相关。受利益的驱动,项目经理很可能为了追求审计项目数量而轻视审计质量,因此极有可能引发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多个审计师对客户存在低审计质量。

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发生通常意味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低审计质量源于审计师的个人因素,如专业胜任能力、任期等。袁春生等[6]研究发现,独立程度高、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更能制约公司舞弊行为;当独立性较弱时,行业专长抑制财务舞弊的作用更为重要,独立性与行业专长互为替代关系。另一种则是受到审计师所在的事务所环境的影响,如事务所本身的业务控制质量就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对审计师审计质量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那么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存在是否是由于审计师自身因素,审计质量是否在客户之间存在系统性偏低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的低审计质量是否会存在传染效应。首先研究的是审计师对某客户的低审计质量是否会传染给其他客户。

基于上述的背景和观点,本文提出了第一个假设。

H1: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对某一客户存在低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那么该审计师对其他客户也会存在低审计质量。

社会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会通过社交网络传播,理性的“经济人”会选择观察或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来判断自己的行为选择。事务所内也存在着一个社交网络,同一事务所的审计师也会存在着相似的行为模式。审计师的行为方式通过事务所向社会网络进行传播,其中资历浅的审计师会受到资历较深的审计师影响,逐渐在事务所内形成一种统一的观念或行为。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资历浅的审计师会学习或模仿资历深的审计师行为,包括审计工作思维、与审计客户相处的方式等,逐渐地在审计师之间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模式。一旦这种行为模式存在缺陷,会对审计师审计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引发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存在,并且这种行为模式会在同一事务所内部传播,引起事务所整体审计质量的降低。

此外,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也会影响同一事务所内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事务所内部业务质量控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不同声誉的事务所由于制定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差异导致审计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二是同一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对审计师之间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影响。在研究审计质量的文献中,多数研究人员会考虑到事务所声誉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事务所声誉与审计质量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事务所的声誉依赖于高审计质量的服务,同时高审计质量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事务所的声誉。对于不同事务所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会受到事务所声誉影响,而对同一事务所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则会受到审计师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影响。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涵盖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同一事务所审计师的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即在相同质量控制情况下,审计师之间的审计质量可能存在传染效应。事务所除了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要求外,还会根据本所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受到人力成本的影响,因此对于执行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审计师之间可能存在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

综上分析可见,事务所审计师的理性思维模式和质量控制会对审计师的独立性形成较强的影响,这会导致事务所已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进而降低事务所审计报告的质量,而这种审计质量的降低是一种系统性降低,会在事务所内部进行传递。

据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如果某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对客户存在低审计质量,那么该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审计师对客户也存在低审计质量。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

根据上文提出的两个假设,本文参照已有文献,选取部分指标,并构建合适的定量模型。

(一)数据来源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文以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签字审计师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为标准,将签字审计师分为受到处罚审计师和未受到处罚审计师两类。2009―2015年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35家,受到证监会处罚的审计师为70人,本文以受到处罚的70人为惩罚组样本,以其他未受到处罚的审计师为参照组样本。研究样本根据如下标准进行选择:(1)根据证监会2012版行业分类划分行业类别;(2)剔除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数据;(3)剔除签字审计师为空的数据;(4)剔除其他不可测的数据,不可测数据包括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为空的数据以及新行业分类中上市公司数量少于5家的数据①。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本文数据处理工具为Microsoft Excel 2007和Stata 14.0。

(二)指标选择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审计质量,衡量审计质量具有多种方法,如审计师的执业时间、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以及审计意见报告等,但是这些指标很难获取,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往往采用会计信息质量作为替代指标衡量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其中可操作应计利润被广泛运用到学术研究中。本文使用琼斯模型和修正琼斯模型估计可操作应计利润,并用可操作应计利润绝对值评估审计质量,可操作应计利润绝对值越低,审计质量越高,可操作应计利润绝对值越高,审计质量越低。

本文主要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设定

根据本文假设及指标选择,建立两个模型分别验证上述两个假设。模型1用来验证假设1,模型2用来验证假设2。模型中变量符号定义见表1。

AbsDA=β1size+β2lev+β3turn+

β4cash+β5grow+β6isbig+β7cont+

β8Ln_fee+ε (1)

AbsDA=β1punish_ind+β2punish_col+β3isbig+β4cont+β5Ln_fee+ε (2)

AbsDA变量包括AbsDA1和AbsDA2,由于可操作应计利润估计方法的产生了两个序列,AbsDA1和AbsDA2可以作为一个相互替代的工具变量衡量模型估计的稳健性,同时为了更好地评估模型的稳健性水平,本文也选择了DAcc1和DAcc2指标作为稳健性评价指标。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列出了非虚拟变量的全部观测值的描述性统计特征,表3至表5分别按照审计师是否受到处罚、审计师同事是否受到处罚和事务所声誉三个虚拟变量列示了AbsDA1和AbsDA2的描述性?y计特征,表中上面一行为AbsDA1,下面一行为AbsDA2描述性统计特征。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变量的极端值、离群值较少。为了直观比较审计师的审计质量是否受到虚拟变量的影响,本文分别根据审计师是否受到处罚、审计师同事是否受到处罚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三个虚拟变量描述被解释变量的基本描述性统计特征。统计结果见表3、表4和表5。

表3按照审计师当期是否受到处罚描述可操作应计利润的描述性统计特征,从表3中可以看出,无论AbsDA1还是AbsDA2,审计师当期受到处罚的可操作应计利润高于审计师未被罚的可操作应计利润。

表4按照审计师同事当期是否受到处罚描述可操作应计利润的描述性统计特征。从表4中可以看出,无论AbsDA1还是AbsDA2,审计师同事当期受到处罚的可操作应计利润高于审计师同事未被罚的可操作应计利润。

表5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描述可操作应计利润的描述性统计特征,从表5中可以看出,无论AbsDA1还是AbsDA2,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操作应计利润低于非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操作应计利润。

(二)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从表中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可以看出可操作应计利润绝对值与调整可操作应计利润绝对值的相关程度较低,因此运用可操作应计利润作为调整可操作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结果检验可能存在较高的可信度。从表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发现:可操作应计利润绝对值与其他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可能导致模型的某些变量回归系数不显著;调整可操作应计利润绝对值与其他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也较低,也会导致模型的某些变量回归系数不显著。从表中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发现: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从而避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传染性,本文运用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7。从回归结果整体看:尽管模型的调整可决系数较低,但F统计量的值高于1%的显著性水平值,即所有模型整体回归比较显著。从单个模型的回归结果看个别系数不显著,但多数变量的系数比较显著。

从不同模型回?w系数结果看:从第二列和第三列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中业务连续性变量的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显著,事务所声誉以及审计费用变量在AbsDA1中显著,而在AbsDA2中不显著;用来描述审计师不同客户间的客户公司规模、财务风险状况、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客户公司成长性等指标在AbsDA1中比较显著,而在AbsDA2中除客户公司规模和营业收入中现金含量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比较显著。因此从模型1的回归结果看,可以认为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在不同客户之间存在传染性。具体来说,随着客户规模、财务杠杆、现金流量、公司成长性的增加,审计师审计质量存在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随着盈利能力、收入中现金含量的增加,审计师审计质量存在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推断审计师在面对不同客户时,其审计质量存在传染效应。

从第四列和第五列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中业务连续性和审计费用变量的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显著,事务所声誉变量的系数在AbsDA2中显著,而在AbsDA1中不显著;用来描述审计师同事间审计质量传染性指标在AbsDA1和AbsDA2中比较显著。因此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看,可以认为审计师的低审计质量在审计师之间存在传染性。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将模型1和模型2进行整合,得到综合的回归结果,见表7中的第六列和第七列。从表中可以看出在AbsDA1中模型的各个系数都比较显著,而在AbsDA2中除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审计费用、公司规模、营业收入中现金含量变量的系数不显著外,其他变量的系数均比较显著。可以推断本文的假设1和假设2均成立,审计师低审计质量在不同客户和审计师之间存在传染效应。

五、研究结论

(一)稳健性检验

为了增强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将可操作应计利润值作为工具变量,对模型1、模型2以及整体回归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8。从表中可以看出结果仍然与前文的回归结果一致,即可以推断本文的假设1和假设2均成立,审计师低审计质量在不同客户和审计师之间存在传染效应。

(二)研究结论

质量效应篇3

一、质量控制的内涵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给出了一个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没有将质量限定于产品或服务,而是泛指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或过程,可以是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以上各项的组合。质量的含义,一是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并符合一定的预设质量标准;二是质量也意味着合格或者没有缺陷。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让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的内涵标准,我们必须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把实际测得的质量特性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并对出现的差异或异常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从而使工序处于控制状态。具体是为了监督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各环节上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使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活动。在服务和管理领域,质量控制是指针对服务现场的措施和状态予以的现场检测和纠正,以达到服务对象感觉满意的程度。

二、质量控制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意义

经济管理的含义包含两层:一是宏观概念,统指政府在履行宏观调控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二是微观概念,指在企业和部门中凡是有关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管理的目的都在于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统筹规划、工作实施以及质量控制,因此作为经济管理工作范围内的组成部分,质量控制对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质量控制可以促使经济管理工作更有效率。只有实施质量控制工作,企业和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才会更有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和部门的领导早已感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缺乏质量保证的产品或服务,会让企业和部门遇到很多问题,如产品的返修、服务的投诉、甚至对顾客进行的赔偿.

如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让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的是放心使用和满意的评价,那么我们就能更专注于企业发展或部门的建设,从而给整体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更高效率。因此,作为企业和部门领导,他们就要选择一种管理模式来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从工程角度看,多数企业为规范质量控制选择了运用国际ISO9001等标准进行管理;从检测实验室看,多数单位选择了质量管理资质认定体系和实验室认可体系,相应的其他各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几乎覆盖了所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而对政府部门,由于提供的是无形社会服务,因此更多依靠制定更加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与考核规定来进行质量控制。

2、质量控制是评价经济管理工作好坏的必要因素。质量控制通过监控与调整预设质量目标的过程,达到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经济管理工作的好坏,需要有质量控制的标准来参与评价。实际工作中,不进行质量控制或者形同虚设的质量控制很难对经济效益和健康管理带来促进作用,这也反映了经济管理工作离不开严格的质量控制。将质量经济效益分析作为评价企业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意义。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否有效,一定会在企业和部门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上做出反映。企业和部门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如果经济效益都提高了,那么质量控制就是有效的。反过来,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必须拥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否则评价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将会片面,整个经济管理工作也缺乏进步的推动力。

3、质量控制可推动经济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在质量控制工作的推动下,企业和部门提供的产品更完善,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更满意。从社会的角度看,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越做越好,实际工作将更上新台阶。依照市场营销理论,消费者需要的是满意的产品,同时随着更多满意产品的出现,消费者的期望也不断提高,这反过来会促使企业和部门更加注重质量控制,于是企业和部门相互之间自发的竞争在质量控制的作用下,会推动整个社会产品质量的不断进步。经济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提升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经济管理工作也获得了进步,表现在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秩序的完善、经济状况变得更好等方面。

三、质量控制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效应篇4

关键词:莴笋;有机肥;产量

中图分类号:S63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60

所谓有机肥,指的是来源于植物或者动物,施加到土壤当中,为土壤中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主要养料的物质。在有机肥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收集到植物、动物的废弃物以及残体,结合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后,清除掉其中残存的有害物质,产生大量的有益物质;要对其进行工业化处理,使其变成工业品,才可以销售给r民,施肥到实际的作物中,促进其快速有序的生长。

莴笋又称为莴苣,别名还有很多,比如青笋,茎用莴苣、莴苣笋、莴菜、香莴笋、千金菜、莴苣菜。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菊亚纲。莴笋属于菊目,是菊科的植物,亚科则属于舌状花亚科,是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我国莴笋的产期在1~4个月左右。莴笋的茎生长于地上,可供人们食用。莴笋对于土壤的酸碱性反应非常敏感,比较适合在弱酸性的土壤中生存,如果土壤的属性呈现碱性,则不利于莴笋的生存。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非常重视生产效率,各式各样的技术引入,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量相比于传统手工种植技艺,提升了许多。在此其中,有机肥的使用就是最常用手段。合理的施加有机肥有利于莴笋的生长,但过量或者不合理的施加则会严重扰乱农业生产,不仅会影响莴笋的产量,甚至可能会对土地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有机肥在莴笋种植过程中的使用展开相关的研究很有必要[1]。

1 施加有机肥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1.1 有机肥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有机肥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产量上。只施加某一种有机肥难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如果是几类的有机肥共同使用,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的农业部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施加有机肥比同环境条件下,不施加有机肥农作物产量提升3%左右;我国南方地区农作物施加有机肥比同环境条件下,不施加有机肥农作物产量提升35%左右。施加有机肥的效果显而易见。在我国用于农作物生长的有机肥大多为秸秆、豆粕、棉粕、动物粪便以及一些工业废弃物,比如食品工厂的废弃物等。

1.2 有机肥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有机肥不仅对农作物的产量有所影响,对农作物的品质也有影响。根据我国的现行标准,农作品质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维生素含量、糖分含量、硝酸盐含量、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矿物元素含量以及外观因素等,外观因素则包括有农作物的形状、大小、长短、粗细、色泽、薄厚、好看与否等等。据相关的统计数字显示,施加有机肥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维生素、糖分、硝酸盐等含量略低于不施加有机肥的对比组,且其形状和外观因素也不如同对比组。以本文研究对象莴笋为例,施加有机肥的莴笋实验组维生素C含量比未施加有机肥的莴笋实验组低2%~70%,平均低25%。可见有机肥的施加会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在营养指标上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感觉红薯等糖分较多的农作物,不如以前的甜。这也是最好的体现[2]。

1.3 有机肥对农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农作物生理指标参照主要考虑到叶绿素和酶活性。叶绿素作为农作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不可小视。结合对比试验的效果发现,对农作物来说,施加有机肥有助于提升农作物的叶绿素含量。以本文的研究对象莴笋为例,施加有机肥之后,其叶绿素含量的整体的综合值比不施加有机肥的整体综合值多了35%。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机肥施加含量的不同会导致提升的情况各异。施加1/2有机营养液+1/2沼液的莴笋生长比对比组施加了1/2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莴笋生长要快,且叶绿素a的含量高了50%,而叶绿素b的含量却低了20%。有机肥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酶活性影响也相同[3]。

2 有机肥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影响

2.1 有机肥对莴笋性状的影响

正如上文所述,有机肥对于农作物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本节将结合具体研究对象莴笋的生长特点,展开具体的研究。在莴笋的生长过程中,莲座叶的生长是最重要的参照指标。连作业的生长属于莲座期,所谓莲座期,指的是农作物在长出多片嫩叶之后,直到具体包心的整个复杂过程。结合对比实验发现,施加有机肥的莴笋组在生长过程中,莴笋的整体大小要比没有施加的大30%左右。在莲座叶生长前期,在1kg的土壤中,施加0~2g的有机肥会提升莴笋生物量2%左右,施加2~4g有机肥会提升莴笋生物量10%左右,施加4~6g有机肥会提升莴笋生物量15%左右,而施加6~8g有机肥会提升莴笋生物量5%左右。由此可见,有机肥的施加的确有助于提升莴笋的生物量,改变其生物性状,但过量的施加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莲座叶生长后期,在1kg的土壤中,施加0~2g的有机肥费会提升莴笋生物量15%左右,施加2~4g有机肥会提升莴笋生物量30%左右,施加4~6g有机肥会提升莴笋生物量25%左右,而施加6~8g有机肥会提升莴笋生物量12%左右[4]。

叶片数方面的统计显示,在莲座叶生长前期,未添加有机肥莴笋生长组叶片数为10片,而在每kg土壤中,添加1g有机肥莴笋组叶片数为15片,添加2g有机肥莴笋组叶片数为18片,添加4g有机肥莴笋组叶片数为19片,添加8g有机肥莴笋组叶片数为17片。整体的变化情况非常明显。可见添加有机肥有利于促进莴笋叶片数生长,但必须注意控制使用量。

在株高方面统计数字显示,在莲座叶生长前期,未添加有机肥的莴笋生长组株高为20cm,而在每kg土壤中,添加1g有机肥的莴笋组株高为30cm,添加2g有机肥的莴笋组株高为40cm,添加4g有机肥的莴笋组株高为43cm,添加8g有机肥的莴笋组株高为45cm。整体的变化情况非常明显。可见添加有机肥有利于促进莴笋株高的增长[5]。

2.2 有机肥对莴笋品质的影响

对于莴笋而言,硝酸盐含量的高低非常重要。施加有机肥可以明显地增加莴笋的硝酸盐含量,但总体不会超过3000m/kg的国家要求最高值。以实验对比组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未施加有机肥的对比组,莴笋硝酸盐含量只有1800mg/kg,而在土壤中施加有机肥,土壤施加1g/kg有机肥,莴笋硝酸盐含量会提升到2000mg/kg,土壤施加2g/kg有机肥,莴笋硝酸盐含量提升到2200mg/kg,1kg土壤施加4g有机肥,莴笋硝酸盐含量提升到2800mg/kg,而1kg土壤施加8g有机肥,莴笋硝酸盐含量会提升到3000mg/kg。维生素的变化情况和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类似。可见有机肥对于莴笋品质的影响非常明显。

3 结语

施加有机肥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莴笋的产量和品质,但必注意有机肥施加数量,不要过少也不要过多。在实际农业作业过程中,也要注意因为施加有机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利用有机肥,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谷守宽,陈益,袁婷,等.不同土壤氮钾肥配施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6(3):177-183.

[2]王菲,李会合,王正银.缓释复合肥对不同品种莴笋光合特性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7):

56-63.

[3]黄容,高明,叶夏伊,等.莴笋-空心菜-莴笋种植模式下不同改良剂对退化土壤中植株养分利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6(7):148-157.

质量效应篇5

其实《质量效应3》里莫丁牺牲才是正确的选择,莫丁是为了赎罪,是当初对克罗根母星投放“基因噬体”的小组成员之一,亲手投放了病毒,对这件事莫丁内心深处一直感到内疚。这也是莫丁自己本人的意愿,薛帕德于情于理都应该尊重莫丁的选择。当然莫丁牺牲的那段剧情还是很令人感动的。其实塞拉睿种族的寿命本来就短,以莫丁的年纪已经是高寿了,本来就没几年可活了。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质量效应篇6

4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60-01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的重要场所,其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危。手术室的工作需要不同层次的护士完成,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使整个护理工作程序化、整体化、规范化,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综合质量一直都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热点。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我院手术室自2013年以来对护理工作采用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手术室护士共10名,其中女性8名,男性2名,年龄20-43岁,平均32.4±7.6岁。在职称方面: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6人;未婚2名,已婚8名。在学历分布上:中专2例,大专7例,本科及以上1例。工作时间2-12年,平均6.5±2.8年。质量控制前后我手术室护理人员并未发生明显变动。

1.2质量监控的实施方法

1.2.1计划科室成员成立由护士长、组长和责任护士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检查和完善制度、流程及管理等内容,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指引,建立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组织学习培训(手术室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操作、消毒隔离、术前访视等),制定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层层分解,做到责任到人。

1.2.2制定手术护理流程术前对仪器、设备、器械进行彻底检查,确保仪器、设备、器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术前1d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介绍手术内容及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信心手术日在手术室门口迎接交接患者进行手术(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内容进行手术配合)手术结束时,配合医生为患者包扎伤口,用温生理盐水擦拭干净患者身上的消毒液、血迹,妥善固定引流管送患者到病房详细交班补充手术间物品、清洁灭菌。

1.2.3质量持续改进由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对护理工作的实施进行质量监控。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护士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措施,建立一个个性化、全方位、主动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①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护士行为规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安全管理、手术室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操作、环境管理共9项指标,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工作质量越好。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患者对护理过程、护士的服务及治疗环境的评价,满分100分。实施前后各调查20例患者。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质量控制实施后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护理技能操作、手术配合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

质量效应篇7

一、强化企业计量管理,加大企业计量投入

1、制定计量管理目标,确定计量工作原则和思路。

企业领导重视计量基础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把计量管理纳入整体工作规划,把计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2、加大计量投资,为计量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3、设置计量管理网络,强化计量管理工作,为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服务。

按照iso10012-1标准完善计量保证体系,建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生产、综艺、设计、能源、计量、质检、供应等部门组成的计量管理网络,为企业的计量和测量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在各部门配备兼职计量员,编制计量管理制度文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使计量工作得到全员和全方位的管理,也为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计量服务。版权所有

4、加强计量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计量工作的有效性。

为保证计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有效运行,配备专职计量人员。为他们提供选析测量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加强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并对生产过程中使用测量器具人员进行指导,确保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和测量数据的准确一致,提高全员的计量意识,增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二、加强对计量金策设备的管理,做好校、验工作,保证在用计量设备的完好率。

1、做好强检工作,加强数据管理。

为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数据的溯源性,对企业的最高标准、强检和未建标的测量设备,按时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和检定。

2、严把计量测试设备购置关。

计量检测设备的购置、校准、修理、报废各环节均由计量部门统一管理。新购置的设备凡没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和cmc标志的,决不允许采购,实行计量部门把关验收制度。

3、做好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落实计量检定、检查工作。

根据准确度、贵重成都、稳定性等要求,对测量设备实行分类管理,依此安排周期检定。

4、做好测量设备的维护修理,坚持俭省节约的原则。

在测量设备的维护修理方面,坚持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原则,能修复的坚决修复,能自修的自修,确实无法修复或无修理价值的才实行报废。

三、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质量效应篇8

绩效技术 高校学生 质量评价

我国的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质”与“量”的协调发展,社会各界更为关注的是教学服务质量本身的评价研究。其实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只是影响学生质量的因素之一,并不是拥有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就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所以我们在评价教育质量时,就要有针对性的建立起学生质量的评价体系,运用绩效技术对学生质量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一、绩效技术的含义

绩效技术是一个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但又相对陌生的概念,又被称为人力绩效技术,它所关注的是投入――产出、成本――效益以及绩效结果。绩效技术在现阶段在企业培训领域应用比较广泛,而在教学领域中,主要应用于教学设计与分析、开发、操作、评价等系统方法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中,通过绩效技术来提高教学绩效。绩效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只是部分的包括教学技术,但不能取而代之。不过,运用绩效技术的概念的确可以对教学技术处理的定位做出清晰的解释,即教学技术处理仅仅是组织进行改善的一个维度。把绩效技术运用到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中,不仅可以细化教学评价的结构,还可以以绩效为目的,找出学生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质量评价的有效性。

二、学生质量绩效分析

(一)绩效目标――学生质量评价的指标

1.道德素养

学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那么其所做的事情对于社会的贡献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汶川地震中名扬整个中国的“范跑跑”,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可以说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耻辱柱,而由他引发的“全民道德大讨论”也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缺失。因此,在评价学生质量时,道德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首要指标。

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也可以说是意志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但如果无法将之付诸应用,那么知识就失去了价值。社会上出类拔萃的人,都是勇于创新的人,社会、科学会得到进步和发展,都仰赖于人类的不断创新。因此,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评价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于我国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团队合作能力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合作的结果,而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也向着协作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每个企业单位也都把“打造团队精神”当作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人们早已意识到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因此,大学生在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专业能力,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可以理解团队建设的目标,并和谐地融入到团队中去。

4.自主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学习知识,二是学会学习,即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能力,还要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果学生只会在校园中学习却不知道在社会上学习,久而久之必然落后于人。因此,在评价学生质量时,其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二)绩效问题――影响学生质量的因素

1.社会因素

首先,从社会适应性来看。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都与其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适应工作环境是大学生体现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前提。然而现状是大多数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从集体宿舍中的小争执到校园犯罪,从高中时代的佼佼者沦为大学校园里的问题学生,从自信到自卑,从好学到好玩儿等等,这些都是无法适应学校环境的表现。而就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大学生对于社会工作环境的不适应: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无法抗压的“草莓族”,期望过高的就业心态,因期望值与现实产生落差后消极的工作态度及至消极的人生观等。这些对于学生的质量都有着不良的影响。

然后,再看人际关系。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时无法和谐的处理同学与老师的关系,而进入社会后,也处理不好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当与他们产生争执时很少考虑自身的原因,一味的将责任归于“职场规则”、“勾心斗角”等,无法正视自身所处的环境,对于改善和他人的关系也缺乏兴趣,从而影响其团队能力的提高,最终影响其质量。

2.学生自身的问题

上文中提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个能力的综合,这其中就对学生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洞察力提出了要求。首先,是学生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要实现自己的各种目标,就要具备坚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也要有耐得起寂寞、承受起孤独的心态。但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我控制在其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自己的欲望总是不加克制;此外,学生还要具备相应的社会洞察能力,可以对社会的问题和现象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并将这些能力应用于人际交往或者事务处理中去。但很多学生并不具备这项能力,特别是对于网上一些言论、现象、潮流盲目跟风,不仅失去了自身一直强调的“个性”,而且对一些消极现象还起着混淆视听、推波助澜的作用。

3.教育因素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可以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阻碍”,尽管其在知识普及、全民素质的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其存在的蔽端仍需我们正视。由于社会各界对于应试教育的研究如汗牛充栋,故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赘述。

三、学生质量评价的绩效干预

在分析了学生质量的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后,我们就可以针对原因找出对策,从而对学生质量的评价进行有效的绩效干预。在对学生质量评价实施干预措施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概念,但是在干预学生质量评价时,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老师可以针对上述影响学生质量的原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传达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还可以消除学生被评价的恐惧感,使得学生自主的关注评价干预,提高干预的有效性。

四、学生质量的绩效评价

现代教育理论和绩效技术理论都强调对评价学生的质量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其评价内容不仅是单纯的考试成绩,更注重的是形成性评价,即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过程等方面的评价。并且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也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出适用的评价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质量,实现预期的绩效,所以绩效评价也要以这一核心为目标,以影响学生质量的指标为参照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当然,绩效技术作为教学服务中的一个新生事物,笔者对其研究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并且学生质量的评价体系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因此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从而将绩效技术更加深入、广泛的应用于教学活动的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9).

[2]刘国皇.高等师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探索[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1).

质量效应篇9

1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2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南省长沙市410004

【摘 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模式用于改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检验科样本不提供PDCA循环(对照组),同期检验科样本提供PDCA循环(观察组),比较两组检验样本中健康体检、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检验合格率,分析其质量控制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通过提供PDCA循环,检验标本检出的不合格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标本上,不合格份数占比分别为0.26%、0.29%和0.21%,对照组未提供PDCA循环,其不合格例数相对更多,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标本上,不合格率依次为1.07%、1.45%和1.00%;两组相比,观察组不合格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检验过程中提供PDCA循环模式,有助于规范临床检验程序,提高检验样本的合格率,从而有效控制检验质量。

关键词 PDCA循环;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在我国,临床医生通常根据临床检验结果及相关指标,来诊断和治疗某种疾病。

可见,临床检验质量关系到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需建立起完善的管理系统。PDCA循环,是美国休哈特博士于上世纪初率先推出的管理模式。

凭借其高效、可靠和时效性等优势,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PDCA循环,即通过数据采集、管理技术以及实施等,服务于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笔者将P临床检验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应用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2年2月-2014年2月,对我院检验科1200份检验样本提供PDCA循环,以保证其临床检验质量(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共470份,门诊、住院检验样本分别为385份、345份。另取同期我院检验科1000分检验样本,未提供PDCA循环(设为对照组),健康体检共300份,门诊及住院患者样本分别为375、325份;比较两组检验样本中健康体检、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检验合格情况。

1.2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检验科1200份检验样本提供PDCA循环,观察其质量控制效果,另取同期1000份检验样本予以对照,比较两组检验样本中健康体检检验标本、门诊及住院检验标本的合格例数、合格率,探讨PDCA模式实施的效果,及其对医院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检验样本分开进行检测,并统计两组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标本的不合格率。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SP14.0软件统计本研究相关数据,用代表计量数据,并样本t进行检验,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通过提供PDCA循环,检验标本检出的不合格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标本上,不合格份数占比分别为0.26%、0.29%和0.21%,对照组未提供PDCA循环,其不合格例数相对更多,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标本上,不合格率依次为1.07%、1.45%和1.00%;两组相比,观察组不合格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表1。

3讨论

PDCA循环,是美国休哈特博士于上世纪初率先推出的管理模式。之后,美国戴明博士(统计学家)对该模式展开深入研究,并予积极倡导,从而形成“戴明环”[1]。

该模式,凭借其高效、可靠和时效性等优势,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充分认可了PDCA循环模式,PDCA的由来,包含下列几层意义:P表示Plan(即策划),主要涉及医疗方针、目标制定,整个活动计划的落实等;D表示DO(即实施),具体是指执行某些操作步骤,从而完成计划中目标;C代表Check(即检查),具体为归纳和总结整个执行计划及其结果,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执行效果,并找出其中问题;A代表Action(即处置),也就是最后核实和处理检查结果。若检测结果准确,则应予以肯定、推广;而若结果失败,则应予以认真总结;针对本循环无法处理的问题,下个循环应继续重视和处理。

(1)策划。即有效部署临床检验程序,结合检验项目来设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包含检验前、中及后等环节,为检验做好准备。

同时,应细化检验目标,并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重点,确保各个检验员、护士等均能落实到位。

(2)检验实施。这是检验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与样本的检查结果、临床疾病诊断有很大关联,同时还可体现出医院检验水平的高低。

(3)检查。临床检验中,我们需结合具体的检验标准,控制好检验前质量:如认真填写检验申请单;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测项目,合理采集检验标本,并标注好姓名、床号及时间等;采集到的标本,需于2h内进行送检,若无法,则需行低温保存;送检标本需足量,且不可回收,如有必要,需重新予以取样。

(4)检验处置。检验步骤结束后,应对样本数据进行核实,并观察剩余血清。检验科可实施有效的签发机制;待报告生成,由审核检验师予以评定,并逐一予以签发。

(5)效果评价。认真记录检验过程并做好检查,依此评估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2,3]。

现阶段,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患者的疾病诱因日益复杂,对检验结果的要求也在显著提升。临床检验指标,如血清钙、PAPP-A浓度等,对临床医师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基于此,临床检验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判定,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临床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医院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检验科样本不提供PDCA循环(对照组),同期检验科样本提供PDCA循环(观察组);结果发现:观察组通过提供PDCA循环,检验标本检出的不合格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标本上,不合格份数占比分别为0.26%、0.29%和0.21%,对照组未提供PDCA循环,其不合格例数相对更多,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标本上,不合格率依次为1.07%、1.45%和1.00%;两组相比,观察组不合格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上述说明:通过对临床检验工作提供PDCA循环,有助于减少检验不合格样本,降低不合格率,使临床医师、患者能拿到更准确的检验结果,帮助医生做出科学诊断,进而有效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总而言之,医院通过应用PDCA循环,可实现临床检验科学化、程序化,降低检验样本的检测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艳军.PDCA循环在医院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2,11(04):564-565.

[2]吴海峰,杨青杨,王群.PDCA循环在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1,29(05):466-467.

[3]陈洁,李淑君,李燕妮,秦建,翟智超,董海蛟,王聪.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771-772.

[4]罗明达.药剂科PDCA循环发现问题及计划实施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9(05):466-467.

[5]朱剑武,陈宇,任春霞,陈客宏,李勇.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医院专利申报与授权的管理[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3(05):72.

质量效应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护理人员17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2.7±6.8) 岁,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6人,护士8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6人,大专8人,中专2人。所有护理人员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自愿参加实施品质管理活动。

1.2推动方法

推动方法如下:(1)成立QCC组织,确定圈名为“阳光”,推选出圈长1名(由科室护士长担任),副圈长2名,负责整个小组的策划和组织。其他成员14名,根据职称、工作年限、负责区域组分成2个活动小组,每组8人。(2)组织成员学习QCC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从而使护理人员对使用QCC的开展和应用有充分的了解。(3)通过头脑风暴法[5]结合患者访谈法围绕可是护理工作中儿科病房管理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挖掘、发现,逐一进行充分的探讨,找到质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4)针对总结出的质量问题,制定达到目标值的具体对策和实施方案,要求每一位组员都要按照制定的方案和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位。(5)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将讨论结果和实践成功经验补充到QCC管理内容中,不断完善QCC计划方案,巩固和扩大管理成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共分5类:(1)观察QCC实施前后儿科患者病房护理质量总体情况,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患者家属满意度等四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2)观察QCC实施前后护理查房检查评估情况,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工作纪律、病区环境、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等方面,满分100分。(3)观察QCC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变化,主要包括:生活护理、护理操作技术、团队协作能力、荣誉感与责任心、服务态度等无方面,满分100分。(4)观察QCC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三个等级。(5)针对护理工作的投诉情况。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完成,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用率表示,比较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P

3讨论

由于患者群体年龄较小,情绪波动大,家长情绪易激动等特点,儿科的护理工作不同于成人护理,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但工作量较大、工作节奏快,往往由于家属的不冷静行为和过激情绪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更加紧张,给正常地护理工作造成很多干扰。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和病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患儿缓身体上的痛苦,对保证治疗效果和稳定患者情绪,特别是家属情绪,减少争吵、阻挠或谩骂等不和谐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需求中起着重要作用。“品管圈”(QCC)应用于护理工作,可使护理管理由经验性管理逐渐转向科学化管理,实现由点及面、由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质量管理活动[6]。

本院通过将QCC方案和病房护理管理有机结合,旨在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手段,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通过持续实施QCC,使儿科病房护理质量总体水平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成员们能够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成员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7]。护理查房评估结果有了新的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且较去年同期,投诉护理的事件下降明显。通过QCC的实施,增强了成员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临床护士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8]。综上所述,QCC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Wang LR, Wang Y, Lou Y, et al.The role of?quality control?circles?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quality.Springerplus, 2013, 2(1):141.

[2]王爱娣."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品质中的作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73-74.

[3]许海鸥.QCC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3(12):121-128.

[4]孔响方,包映晖.品管圈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1):872-873.

[5]潘爱芬.头脑风暴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2,26(4):355-356.

[6]赵艳,郝楠,李丹.加强操作培训对提高年轻护士素质的作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630-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