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十篇

时间:2023-12-13 17:51:30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1

关键词:九间堂别墅;传统园林;中式;现代;延续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生活、居住的环境越来越讲究,对今天园林景观的欣赏,人们更在乎的是它的深刻意境和造型里蕴藏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寻求的是时代和历史的完美结合。对于住宅区的景观,它不仅是一个整体的景观体系构架,又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综合体,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各部分设计进行谨慎取舍,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景观元素所采用的传统语汇的度是不同的,忽视这点,将容易堕入单一的复古主义中或者丧失中国文化意境的味道。

金茂大厦、上海新天地、浙江富春山居这3个项目在如何运用中国文化语汇方面尽管程度不一,但基本上都成功地做到了既展现了现代化风格还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意境。

金茂的外轮廓线通过层层收分,从而获得与中国寺庙宝塔相近似的效果;而其平面布局、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十分现代。

地面铺装采用青石板及青砖,和建筑上色彩和谐,传统海派的立面装饰,室内布置及商店标牌十分简约现代。

高尔夫度假会所及别墅采用传统的坡屋顶,色调上也是如此,有黑、白、棕色系等,里面的竹林、紫薇等也是古典园林常用的植物。

在当前许多延续和创新中国传统园林的浪潮中,九间堂别墅区从根本上说应该还是现代小区,但它通过借鉴传统文化意境,将其语汇巧妙地融汇在现代景观设计之中,从而树立了其景观的特质性和创新性,展现在人们眼前一幅中式现代的景观画轴。笔者有幸也参与了其中部分阶段的设计,并且在实施过程及建成后均实地参观过,该项目跨度时间较长,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在精心尽力的打造该景观。试图对九间堂别墅中的景观元素的分析来探讨中式现代的园林景观如何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来诠释传统园林。

1 项目概况

九间堂别墅区位于锦绣路、芳甸路交叉口,西望上海世纪公园,北对水清木华公寓,东靠金色维也纳小区,南临张家浜河道,外部景观环境十分优美。2003年末进行景观方案设计,至2006年末基本建成,历时近3年。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hm2,共有50幢造型迥异、大小不同的豪华别墅及一家会所布置其中。建筑的总体色调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用更为均匀的浅灰色石材做墙身的压顶,以极具现代的圆钢管平行密排做为坡屋顶斜面装饰,局部一些立面还采用了棕色的防腐木板。使得建筑在现代语汇诠释中仍能品味出传统文化的气息。

1.1 景观风格定位

九间堂景观与建筑的风格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即为“中式意境,现代景观”。从根本上说,景观属于现代风格,但通过借鉴传统文化意境,将有中式意味的材料、色彩、植被品种、空间组织方式巧妙地融入现代景观之中,从而树立了九间堂景观的特质性和创新性。

1.2 规划结构

“以水为脉,以绿为纲”,设计中用龙形水系将全区的公共景观串连起来,并结合路网将小区划分为中一岛、中二岛、中三岛和东、西、南、北四区。全区的重点景观都围绕龙形水系设置,并根据实际景观需要用不同特点的植物来烘托气氛,点明主题。

全区公共景观除一条15m左右宽、800m左右长的龙形水系外,还有4个重点滨水花园,即西面的入口花园、北面的耦榭花园、南面的中心花园及东面的香洲花园。

2 设计元素

2.1 元素之一——理水

在九间堂别墅区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者对水景的处理并不是单纯的为做水景而去做,而是从大局出发,用水系巧妙的将公共景观区与建筑单体串联在一起。蜿蜒的水系在平面布局上看似“龙”的形态,水系驳岸分两种方式处理,靠近建筑为直立硬质驳岸,靠近路侧为自然式布置:卵石、乔木、灌木的参差搭配,结合毛石墙、翠竹、缓坡入水、水生植物的点缀形成自然丰富的河道景观。

水体流动方向是由东西两端向中间汇流,即从入口花园和香洲花园向中心花园汇流。为了保证安全及节约土方工程,将水深定为60cm及90cm,该深度对养鱼及种植水生植物来说也较为合适。在水体流动过程中,结合推流方向设置了各式水景,如涌泉、泻泉、瀑布、溪流、荷塘、岛屿、卵石滩等等,避免了景观单调乏味,并强调中式文化意味,既有江南水乡沿水而居的大格局,又有观鱼赏荷、听泉濯足的古典园林的生活情趣,达到以景娱人、以景动人的效果。有道是“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泛泛鱼舟,闲闲鸥鸟”。

2.2 元素之二——石景

石景在布置时需格局严谨,“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散中有物、寸石生情。日本匠师相阿弥在京都龙安寺前庭分组安置了15块石头,每组分二、三、五块不等,从任何角度观看,总是只能看见14块,这一作品很有独到之处,耐人寻味。它说明布置一组置石时,必须反复推敲,认真思考所处环境(包括地形、建筑、植物、铺地等)、石头的形状、体量、颜色等诸多因素,艺术性地处理石头的平面及立面效果。也就是把完全不同的东西(地形、建筑、植物、铺地、石头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创造一个统一的空间,典型化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

在九间堂别墅区中无论是公共景观还是私家庭院,我们都能看见造型奇特、大小不一的石景,有的单置,有的群组。所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在道路的端景,设计者将一座很传统很有古典韵味的太湖石假山设置其中,假山的“瘦”、“透”、“漏”、“皱”与周边景观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又与景墙的“粉墙黛瓦”有所呼应。我想这正是设计者想表达的一种用现代手法来隐喻传统园林的中式现代景观了。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2

关键词:中式园林意境;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

1 中式园林意境概述

1.1 关于园林意境

我国园林的发展可以说是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主要是通过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达到园林的深远意境,实现情与景的统一,意与象的统一,进而形成意境。因此,我国园林自古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美称。园林意境的发展,源于我国传统文艺思潮方向的转变即开始崇尚自然。

1.2 我国传统文化对园林意境的影响

1.2.1 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形成导致了我国人的艺术心境转向与自然的融合,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国的园林设计开始把建筑、山水、植物等有意识的融为一体,基本上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模仿自然美景,然后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提炼,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创造出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尽乎“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1.2.2 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道教最初发展以老子的“道”为最高范畴,经庄子的继承发展形成了“道法自然”即“无为”思想;认为最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原因就在于它充分的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国古典园林开始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再到对潜于自然之中“道”与“理”的探求,形成了以自然仙境为造园题材的园林。

1.2.3 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禅宗美学兴起于中唐时期,禅宗思想的引入,成功的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了“意境”。

2 几种中式园林意境创造手法

2.1 一池三岛,海岛仙山

一池三岛的布置,可以使平淡空旷的水面发生变化,丰富水体空间和景观的层次,立于岛岸,面对碧波,可以产生离尘去俗的感觉;这种蓬岛仙山式的布局一直受到造园者的喜爱。

2.2 名山胜景,自然风光

采用移天缩地、兼容并蓄的方式,把名山胜景、自然风光纳于一园之中,以清康熙、乾隆两朝所建的大规模宫苑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圆明园。但摹仿不是抄袭,而是取各景所长。

2.3 文化典故,神话传说

园林意境取材于文化典故和神话传说,也较为常见。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无锡寄畅园的知鱼槛、上海豫园的鱼乐榭、北京颐和园的知鱼桥、鱼藻轩等均取自文化典故;取材神话传说的如牛郎织女。

2.4 比德思想,人化景物。

2.5 优秀诗文,诗情画意。

3 中式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3.1 与城市建设协调统一

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与文化消费影响下,市民对园林的审美,要求简洁、容易识别但影响深刻。这就要求传统中式园林要体现城市的现代感,体现民众的时代化审美要求。

3.2 注重场所感与归属感

传统园林意境、场所感和归属感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传统园林体现了主人的心理意境,与环境产生共鸣。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居民心理,尽量满足其归属感和场所感,使带有园林景观的城市真正成为居民心中想要的生活场所,成为居民的心灵栖息地。

3.3 体现生态设计理念

传统园林意境中的“自然”情结,即是今天所说的生态设计理念。我国源于农耕社会,对自然有着崇拜及浓厚的感恩色彩,深深的积淀于民族文化结构中。

3.4 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园林的长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思想观念的综合表象,成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映射。中国传统园林中“诗情画意”就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体现。因此,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也要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包含与承载现代社会文明气息;通过特定的空间序列表达城市的文化特色。

4 结语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也应该延续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神韵,这有助于我们设计出既具有古典意境美,又符合现代品位的优秀园林景观。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的模仿上,要更多的从传统、地域、民族与文化等深层结构来认识、建构新的园林景观和园林环境,推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华青,马良,吉文丽.论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5)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3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加强了联系和交流,其中西方文化也通过这项渠道进入到我们的视线,给我国各个领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园林设计中,西方园林设计理念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新方式,并对此进行运用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中式园林景观类型

1.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主要是在景观中带有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特点的园林景观。这项园林景观主要是通过遵循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从而体现出浓厚的古典韵味,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上,根据我国地域的差异呈现不同。1.1四合院。四合院作为我国北方园林景观中的代表,主要是通过仿照北方的皇城格局建造形成的,整体结构十分注重对称以及呈现闭合形式的独门独院模式。四合院主要是以一家人居住为主,并且与邻院的轴线形成对称式的排列状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1.2江南水乡。在南方中主要是以江南地区为代表,这一区域由于水流众多,因此在房屋、园林的建造中就将这一元素运用到其中。根据水势的组团分布,体现出婀娜秀雅的景观意境。2.现代中式园林景观。现代中式园林景观与传统的古典园林景观不同,在现代中在古典园林景观上加入了现代的思想,使之在最终的体现上更加多变和时尚,并且也更加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意识。在对园林景观整体规划上主要是运用丰富多彩的构景和材料在其中的运用。注重对意念进行模仿,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上加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符号,通过现代设计方式表达出传统的韵味。

二、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1.建筑。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首要元素是建筑。这一元素主要是出现在比较大的庭院景观规划中,采用建筑的元素还需要加强对建筑进行装饰,如:细部中运用带有意象符号进行装饰,或者是植物盆栽进行点缀。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还能够体现中国文化意境和韵味。如:在现代别墅中设计中式中庭或者是游廊等。2.山水。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山水也是运用比较多的方式。通过山与水营造出自然的山水环境,增强新中式园林的灵性。但是在新中式园林景观中山水主要是以简单的造型出现,使之与景观融为一体。3.植物。新中式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景观在选材上不是运用带有传统寓意的植物种类,而是采用外来品种进行装饰、点缀。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采用都是带有一定寓意的,如:松竹寓意人品格和意志坚定,梅花代表人的气节等。对营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园林具有很好的烘托作用。新中式园林景观植物运用更多是自然形状的植物和运用修剪的方式,营造文化氛围。4.景观色彩。在景观色彩的运用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园林景观中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的红色和琉璃黄色进行,如在过年时通过红色表达出节日的喜庆。黄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在作为权力的象征,体现出高贵和威严。除此之外还有象牙白和黑色的运用,白色体现出干净、清爽,黑色主要是用于园路的铺装和亭子的底漆,呈现出内敛沉稳的氛围。

三、新中式园林设计手法

1.园林空间布局。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是通过对景观整体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恰当决定的。对空间进行布局,首先是连续性的空间序列,主要是将开始、引导、高潮和结尾部分进行组织,使之联系到一起,规模也是从小到大,简单到复杂。其次是对空间进行巧妙的转换,运用多种方式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和点缀,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空间错觉,使之富有艺术性。最后是看与被看的关系,主要是促使景与景之间的过渡。2.构景手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构景手法的运用可以营造出悠远意境的景观氛围,通过构景实现对园林景观空间的分隔和组合。主要的构景方式有:其一是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之处的景观运用到园林中,达到丰富景致的目的。其二是隔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屏风的形式完成,激发人的好奇心,为景致蒙上一层面纱。其三是框景的形式,主要是从角度上通过画框对景色进行欣赏。3.叠石理水。叠石理水主要是通过山水关系与叠山的形式,对景致进行表现。其中山水关系主要是通过对山与水之间的精妙布局,在形式上可以偏重于山,也可以是水,使之形成不同的园林景观风格类型。而叠山是通过石头渐渐堆积起来的形成的假山,使之成为一项景色,主要是为了呈现出景观的自然性。理水在其中运用是为了增添游览性和对景观空间的丰富。4.花木配置。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花木的配置与传统的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一是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体造型风格上更加具有空间感;其二是植物层次上更加的简单、大方和自然。在植物的选择上通常是由乔木、草、灌木等相互配置的方式。在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上比较注重植物的颜色搭配和修剪。而新中式园林通常是以自然的植物为主,进行修剪装饰,植物色彩的运用上更多体现为绿色,同时与其他花色相配,以此从整体上营造出浓厚的古典园林景观韵味和氛围。

四、结语

本文是基于对新中式园林景观的研究,新中式园林景观主要是通过传统古典园林景观与西方园林景观两者进行融合形成的新中式园林景观形式。在文中对此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新中式园林景观类型,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和现代中式园林景观进行研究,对其中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了解。其次是对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进行分析,主要有建筑、山水、植物、景观色彩这四方面元素分析。最后是对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叙述,对新中式园林景观在我国的设计和运用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小玉.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与传统景观设计的对比应用[J].居业,2016,(5):56-57.

[2]黄丹平.浅析人居环境的新中式园林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995-995.

[3]李士明.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发展与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4]刘清.浅析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常州云山诗意小区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416.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4

关键词:水体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意义

水体景观是一种以自然水为主创造的景观形式,人们针对创建的景观,不仅能欣赏,游玩,还能进行度假、旅游以及康复治疗等。水与自然现象形成紧密联系,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利用水进行设计,不仅能给人们一直唯美意识,还能给人们生活带来清新空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建设也提出较高要求,所以实现多元化的水体景观设计,对环境审美具有重要意义。

1 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形成特点

1.1 静水景观形成的特点

静水景观是根据水的变化形式来决定的,对水体的流动要求比较缓慢,并以一种稳定性的流动状态进行创作。静水景观在设计过程中,是在比较缓慢、平缓的地面上实现的,高度、速度并没有较大变化。静水景观的设计主要为湖泊、水库以及池塘等形式。[1]对于自然性的静水景观,该景观的水体是根据环境的自然变换以及模仿自然因素实现的,如湖泊。对于人工性的静水观,它根据相关形态的建筑物设计,由人工引水创建的,如游泳池。

1.2 动水景观形成的特点

动水景观与静水景观是相对的,它一般设计在地理位置比较大的地区才能产生动态变化。由于动水景观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快的感觉,所以人们在这种现象中,能形成一种快乐、激动的气氛中。[2]动水景观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利用水压,能够形成水向上喷的现象,并形成多种动态变化的动水景观。例如,水在压力状态下,也能形成多种变化形式,如,漩涡等景观,都能在视觉以及听觉上给人一种新的感受。

2 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遵循的要点

2.1 静水景观要遵循的要点

静水景观体现的多样性比较多,可塑造能力强。为了满足人们对审美的不同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三点[3]:第一,遵循水体景观的规则,静水景观在城市环境中,多数都为人工设计,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就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现象、变化特点以及变化规律进行设计,并利用多种形态和特征形成水体景观。第二,根据水体的景观形态,静水景观是在自然景观模仿形式上产生的,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突出主体关系,还要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不仅要划分水体变化的区域因素,还要利用多样性的变化形态,实现和谐性的、生动性的自然形式。第三,还要遵循水体景观的形式,在人工景观设计期间,要根据自然景观设计的不同形式来构建景观。对于自然景观,由于实现的景观面积大,一般体现的是不规则现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静水景观的实际应用和体现的欣赏效果。

2.2 动水景观要遵循的要点

动水景观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呈现的动态设计是一种不规则的流动现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三个设计要点:第一,要实现环保与安全性的统一,在环境发展形势下要做好环保意识,由于水景观在游玩期间也容易发生一定的多变因素,所以应注意安全性。所以在设计期间,要对水深、水道的材料进行优化选择。第二,还要遵循合理的高差形式,由于动水景观的流动变化大,无论在宽度、还是在高度差上都要合理控制。第三,遵循岸线护坡,为了保证动水景观的安全性、减少水流的冲蚀,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根据相关的防洪标准对河道进行有效设计。

3 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

3.1 水的颜色形成的审美意义

在水体景观设计过程中,水的颜色能表现出水的质感。例如,水与不同的动物、植物以及相关物体形成反射,能构建一种多样的、多变的以及多元化的水景观。水在无污染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性液体形式,在现代环境景观艺术设计中,可以根据设计的场景、问题、季节变化等特点进行颜色变化,从而给人们呈现不同感受。例如,莲花在生长过程中,特别在旺盛季节,莲花随着太阳的不断变换,与莲花、莲叶等形成不同颜色与艺术形式。在夜晚,夏天设计的喷泉灯、冬天设计的冰灯都呈现不同色彩。人们在这种设计形式上,再利用音乐以及不同灯的变换形成不同效果,从而给人们展现一种壮观的艺术形式。所以说,在现代艺术环境设计中,利用水体的颜色变化能形成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并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3.2 水的形态形成的审美意义

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它是一种流动的液体。但要改变水的形态,一般借助与蓄水池的形状。在现代艺术环境设计期间,利用一些固定形态将水进行设计,并创造出一种平静的、湍流的以及多种变化的景观。例如,水体景观中的瀑布设计、喷泉设计以及游泳池设计等,这些水景观形态都是借助与周围的建筑物以及框架来实现的,从而实现了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结合方式,并形成了水体环境之美。又如,水在池塘中进行设计期间,要体现出水的形态,主要根据池塘的物体形状进行设计,然后利用相关建筑物以及艺术形式来建立,从而实现不同的水形态美。

3.3 水的声音形成的审美意义

水是一种生生不息、不断运作的液体,在宇宙不断变换发展中,水成为长久性的发展形态,也是一种典型的美学设计素材。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水景观的审美创造,不仅要根据颜色、形态进行设计,还要根据水流的声音来进行设计。例如,小溪、瀑布、喷泉等水体展现的声音特性,通过不同的声音表达,能表现出婉转、清脆以及激流勇进的水体声音变化,并给人在听觉上形成一种审美形式。在水体景观设计期间,人们利用水体的转移、水体的流动,根据这种表达形式,能够在听觉、心理上实现变换并产生不同的听觉感受。

4 总结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水体景观呈现较大的设计审美作用。由于水具有不同的传播魅力,所以其在各个领域都实现了不同的设计类型。设计师将水作为景观因素,并实现良好的造景模式。水体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人类发展和谐环境的重要形式,还是实践与发展的多元化方向。

参考文献:

[1] 丁艺.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21):62-63.

[2] 李双.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5):255.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5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的审美境界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高,人们渴求居住环境更加环保,更加优美。在此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既秉承了古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又创新了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并创新了植物配景方式,从而促进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一、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作为一个载体,它以形态造型,意境的营造来表达当地的人文精神,通过一定的介质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1、因地制宜

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园林景观也表现得不尽相同,例如北方气势壮观宏伟的皇家园林,南方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还有上海的园林在传统中融入美、日等国家的风格,使得园林杂而不乱,独树一帜。园林景观设计根据人工及自然要素来表达思想,通过园林设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使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的美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根植于本土文化,设计出与本土文化相和谐的园林景观作品非常重要。

2、园林景观设计

需要在不同的地域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地域文化可以为园林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设计人员通过对当地地域文化深入地理解,分析挖掘出文化内涵,然后应用到园林设计中,体现出当地的人文关怀,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作出更好的诠释。地域性人文精神和自然特色可以给设计人员带来非常巧妙的灵感,同时,设计人员的巧妙设计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园林景观设计为人民生活服务,要能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这就要求设计师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诠释当地的地域文化。

二、景观设计为什么需要文化的传承

文化传承就是有效的将自然景观元素和人文景观元素艺术化的融入景观设计当中。总的来说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反映了文化的线索,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解读“文化景观”是理解地域上曾经和正在生活的人们如何生存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途径,保护和延续文化景观也就是保护和延续了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类群体的文化。

1、提升文化含量是景观发展的趋势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群体的差异不断减小,需要保护地方文化保护及其生存的环境、保留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也是营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景观的要求。

2、提供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们对环境的认同,除了其提供的物质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感受和体验空间内的文化,来印证自己的意象,进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3、精神上的享受

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意境的营造,能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美的享受。

4、景观创新的前提

系统而完整的保护和延续了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类群体的文化,也是景观创新的前提。

三、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借代

“借代”是创造符号时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手法在景观设计中也是运用得最为普遍,即将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原型或者局部直接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例如河北省园博园中的承德园设计元素,就是利用整体借代的方法着重提取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庙的古建、山石、水体和历史事件,用以诠释“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园真谛。我们还可以采用符号中的某一两个元素,而这个元素是整个景观的视觉中心,在人们心中可以起到“借代”的作用,例如很多景观的辘轳和井台,就代表着一个有水井的传统农家庭院的景观。

2、抽象简化

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只需要一个形象、简单的、整体的概念和意象时,将传统的具体、繁琐的细节简化掉,只保留一个视觉的、抽象的轮廓或简化的形体。这样我们不仅能表达它所蕴含的的文化韵味,还能加强景观的视觉形式美。例如秦皇岛奥运公园的主体海鸥形象的雕塑,就以抽象的手法展现了秦皇岛海洋文化的特色,并蕴含了奥运的精神与文化。还有河北省园博园邯郸园,它的主题雕塑胡服骑射,就运用了简化的手法。这样的雕塑相比圆雕,可能损失了一些细节,但具有更精练的标识效果,在绝大多数视角下都有着相同且完整的视觉印象,加上沧桑的质感,能够成为该展园的经典标识。

3、夸张变形

夸张变形就是利用当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地域文化元素加以夸张放大,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感官效果。在景观设计中经常应用于具有某种导向性的构筑物或标志性雕塑上。例如西安大雁塔广场的入口雕塑,是一本巨大的摊开的书本,仿佛在导引人们进入这个历史定格的景观场所中一样。书本的雕塑是一种符号,夸张地变形可以让人联想到书本里述说的历史故事。还有秦皇岛秦皇求仙入海处的秦始皇雕塑,就极其夸张地展现了千古一帝俯瞰万物、傲睨千古的帝王气势。

4、元素重组

把传统景观符号中的一些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单体符号规律地域随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完整的体系。可以是同类符号的对比组合,也可以是异种符号的相应组合。例如河北省园博园的张家口园,它的景区入口主题浮雕,就是将不同时代、类别的文化元素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主景长城城墙也是由八个段落组成,按时间顺序组合一起,展示了八个朝代变迁的历史。

5、场景再现

就是把历史事件或传说中部分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直接体现出来。这样能使人们联想起某一时代的生活,某个地域特定的传统景观,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加具体和感性。场景再现在景观设计中通常应用在墙体、铺地、景观柱和场景小品组合等方面。例如河北园博园中的保定园,以保定古城文化的载体之一――“直隶总督署”为创作素材,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总督署”牌坊、《御题棉花图》等元素,以传统的园林形式,融入丰富的文化内容。反映了保定“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槐杨荷花”的古城风采。还有北京北环水系浮雕、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景观雕塑等都是将地域文化场景进行再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景象。

四、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景观位置和形状设计中体现

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地方的园林景观的地理位置和形状都各具特色,就如同当地房屋的建筑设计一样,其地理方位和外形都包含着当地地理文化特色,也使得当地的园林景观与其城市建筑物的外形和位置能够达到和谐和统一。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居住房屋的设计都融入了当地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精髓,使得其园林景观能够与当地建筑交相辉映,从而向游客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魅力。

2、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思想中体现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思想不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园林景观设计重点也不一样。这都说明了不同地域文化艺术思想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地区的园林景观,就像我国南方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来的就是小巧玲珑、精致;而我国北方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来的就是粗犷、大气和庄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园林景观设计艺术表现的侧重点和其文化思想艺术的深层体现,使得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游离于当地园林景观的设计之中,充分的传达了其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3、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具体景观设计细节中体现

地域文化特色不仅在当地园林景观外形、地理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上得以体现,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些具体景观和细节的设计上能够得以表现。像现在很多园林景观中的路灯、凉亭、小桥、小路、花坛等等一些休闲场所和标志,都能够在给我们带来休息和舒适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鲜明的、独特的的本土文化特色。这些园林景观的风格、特色形状都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当地的地域风情,给游客带来一种别具特色、别开生面的文化艺术作品。

五、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成份

1、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园林景观的各种设计理念也一次次被提及:文化理念、和谐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理念等。但无论任何理念都是在探索现代景观的审美、构图布局、材料选择和文化诉求的基础上,提炼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造景手法融入现代艺术的创造手法,进而通过重组、简化的方式抽出古典园林的精髓,营造全新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2、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先进技术已被应用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园林景观设计也不例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中既秉承了古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又采用了现代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其不仅使现代园林景观自然化,而且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加的美观。在我国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特别注重对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以及山水的组合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同样也关注了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以及山水的组合方式,但是,其还加入了现代先进技术,这大大改善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以及设计方法。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其也为园林景观设计注入了更多的设计素材。

3、植物配置的创新

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要想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园林景观,就必须对植物配置的方式有所创新以及突破,并将植物配置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我国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非常注重树木之间的搭配以及配置形式,从而实现因地制宜,进而达到适宜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植物配置的方式。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应精心挑选植物品种,并敢于尝试全新的植物配景手法,同时其还应善于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对植物进行养护,进而充分利用植物配景。

【结束语】

在当今文化互动融合的时代,将传统艺术和城市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再生”和创造,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设计作品。在设计艺术的开放与互动精神中发展,尊重文化差异和传统,用开放的头脑面对未来。合理地利用好传统的文化元素为景观艺术设计服务,更好的挖掘本民族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对城市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6

居住区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西方文化的冲击正在使中国居住区风格景观失去原有的特色,这对传统文化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以便于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出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新颖的现代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所以,在这里,我对当代居住的新中式风格景观的设计做出了探究分析。

“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的内涵

“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是在立足于当代居住文化的前提下,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出能为人们所认可和喜爱的新的居住风格景观。“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堆积在一起,而是经过分析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选择积极健康的传统文化,然后将它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根据现代人的需要创造出具有更大的魅力与特色的居住风格景观,既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现代气息,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在目前来说是非常流行的,因为这种居住风格景观不仅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还借鉴了现代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它减少了传统居住景观的缺点。“新中式”风格景观是当代人的居住景观,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不仅有古典美,也有时尚感。

设计“新中式”风格景观的原因

1.国情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革新居住区风格景观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居住区风格景观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

2.国民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也懂得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古老的居住风格景观已不再被人们所青睐,人们迫切需要革新旧的居住风格景观,创造新的、更加有特色的、能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新中式”风格景观,以彰显现代化潮流下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3.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

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了新的积极因素,当代文化也为我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新的、更加有特色的文化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下精神需求提高了,这就更加使创造富有时代特色“新中式”居住风格景观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

“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1.景观特色

“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使居住区风格景观既有传统文化的特色,又有当代文化的气息,从而形成一个既古典又简约的“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而现在有一些“新中式”居住风格景观并没有将简约和古典进行好的结合,从而使“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不具备它应有的既古典又简约的特点,导致“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达不到它应有的特色。而且,居住区风格景观过度强调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不能很好地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过渡坚守民族文化,也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很好地相结合,同样不利于“新中式”风格景观的设计。所以,在设计居住区的“新中式”风格景观时,一定要将中国传统的居住风格景观与当代文化、西方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有特色的“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

2.风格景观的规划

在设计“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时,要做好景观的规划和立意。设计“新中式”风格景观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稍有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在初级阶段就要做好“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的规划和立意。要通过一系列的建筑物、绿色景观等来体现景观的特色。也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增加景观的特色。

3.施工材料

“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在施工材料的运用中,也必须从中国传统居住景观出发,并结合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在景观设计等方面创造出有特色并且适合当代人民的居住区。

结语

总体来说,“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式”风格景观是适应社会发展并适合人类居住的珍贵的文化财富,做好“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的设计和完善工作将为祖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福音,同时,它也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增强我国国力做出贡献。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7

1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分类及特点

1.1分类

现代景观建筑依据使用性质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并重的现代景观建筑,如一些设计新颖的展览馆、车站、办公建筑、交通类景观建筑等。也包括那些精神功用超越物质功能的建筑,如亭、台、廊、榭等。第二大类则是指那些只具有精神功能基本上不具备任何使用功能的现代景观建筑,如雕塑、喷泉、水池、花坛、标志等。

1.2特点

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创作理念。在相关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景观因素的详细分析,然后进行景观评价,进而确定其在景观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其主要特点为:一是现代建筑空间特征的真实写照:如环绕的廊架与参天的大树组合而成的休息亭既保护了生态,更有树亭的艺术效果;二是现代建筑形式特征的表现:在相应环境背景下,现代景观建筑的特质表现需要通过其“建筑语言”和艺术构图综合体现。三是现代建筑材料特征的体现:建筑材料多样,极富个性,通过不同材料来表现不同的景观建筑特征;四是现代建筑结构特征的表象:通常,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理念和空间形式新颖,再加之用材大胆,因而所创造的新颖、独特的建筑作品也日益增多。这些新颖、独特的作品往往会成某地的象征性标志。

2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语汇

2.1形状

形状可以说最直观的东西。它所呈现的是建筑的外表的特征,这一点人们很容易通过视觉捕捉到。当人们看到建筑物的外表特征时,就可以产生相应的联想,尽管这个联想会因每人的生活阅历、文化水平、职业等因素而不同,但这个形感却是建筑物给人的最基本的感受。

2.2色彩

色彩也是建筑美学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也是设计师的一个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色彩的特性、情感的表达以及合理的运用都是一名设计师所需掌握的技巧。设计中,只有综合协调好这些因素,才有可能形成的理想的现代景观建筑形态。在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形态的元素中,色彩可以调和包含颜色本身在内的所有基本元素,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因此,掌握、运用好色在有利于我们对建筑形态的表达。

2.3肌理

肌理就是质感,简单可以理解为物体的材质,因为物体的表面的纹理、光滑度等会给人不同的触觉。在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元素中,其有自己的特别之处,而其他的元素则没有这样的功能。由于现代景观设计材料多种多样,众多的材料也质感繁多,人们会有不同的感受。现代景观建筑的形态效果的表达通常是根据模仿自然物质和景色来达成的。

2.4光影

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环境汇集了各种空间功能,在其间有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光和影的变化。光影的变化参与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及创造比较多,光的强弱、明亮度以及阴影对建筑物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如凸显、弱化、强调、修复以及弥补等。

2.5形态场

在一定环境中,人们会因为一种物体的存在,对整个场景产生特殊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就是形态场感,亦即形态场。在一定的环境中,设计时如果想把关于形态的设计意图表现出来,那就必须通过一定的物体,而这个物体就是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一种,其中内含建筑物本身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体等。而由这些基本元素所构成的建筑物的细部、局部、整体、总体和场景。

3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立意与风格定位

3.1历史文脉的传承

历史文脉具有双层含义,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它。首先,它具有横向时空的关联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即“共时性”;“历时性”是它的第二层含义,它代表着纵向的关联时空。同理,实用性现代建筑也包含着两层意思:首先它是一种实物,有其特有的物质形态;此外,它的存在还代表着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蕴含着某种涵义,可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中,创新和传承始终是一对矛盾体,如何解决好他们而这之间的关系,首要的一点就是统筹、把握好“共时性”和“历时性”这两个因素。就拿深圳万科第五园来举例(图1),这是一处很典型的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住区),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体,在现代时尚元素中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处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充满了传统的古典雅韵,同时又有后现代主义的简练,是由形态(简洁)和色彩(白墙黑瓦)以及上述其他几种设计元素共同勾勒出来的。

3.2借鉴艺术的表现形式

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可为景观设计师们提供借鉴的形式语言,作为设计师还要综合考虑三位一体中的生态、社会、功能等因素。借助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否定自身;二是宣扬个性艺术;三是舍弃美丽。在艺术的3个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尽管在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中,丰富的形式语言和独特的设计理念的提供,艺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搞“纯艺术”,也就是说做事不能走极端。

3.3汲取现代建筑风格

21世纪,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风格、流派正向多元化发展,这些都是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社会文化多元性等相关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作为一种景观建筑,也同样会受到与社会同步的当今建筑设计发展多元化的影响。因而也需要不断从中汲取养分,来滋补自我,进而丰富和完善园林景观建筑形态的设计和思想理念的表达。当然,就如同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一样,我们在对现代建筑风格语言的借鉴上还是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8

0引言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要素,它与园林中的地形、水体、植物等要素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形式。在当前国际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创造自然的园林植物景观成为当代植物景观的发展主流,但是由于现代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所呈现出的“百花齐放”局面[1],又对园林植物景观风格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包容。但是,近年来国内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领域并非如此:要么过分地强调原生态,要么简单复制古典模式,要么突出平面布局,要么将艺术美简单化、程式化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又多侧重于从具体应用中分析植物景观的局部表象特征或者植物空间模式的具体塑造等,很少从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当前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呈现“多元化”的根源。因此,本文立足于此,以类型学为依据,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探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以期对当前背景下我国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有所启示。 1类型学与园林植物景观风格 1.1类型学 分类意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分类现象称为分类学,而在社会领域的分类行为则称为类型学(Typology)。实际上,类型学是人类认识到不同的事物之间可能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类特征而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思想意识。“类型即一类事物的普遍形式(或者说理想形式),其普遍性来自类特征,类特征使类型取得普遍意义。”[2] 1.2园林植物景观风格 “景观”与“风格”是具有多层含义的词汇,本文引用“景观”在视觉审美方面的意义,“风格”则指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以某种结构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因此,本文引用“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是指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上所反映出的普遍性特征。它既包括能为视觉等所感知的外在表层结构,又包括抽象的、概念性的内在深层结构。前者主要反映在:植物个体本身的自然形态,通过人工整形后的造型形态,通过艺术组合后形成的整体性景观形态等。后者在现实中是无法通过视觉概括的,如西方园林中植物景观隐含的逻辑和几何秩序,东方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拟人化倾向和象征意义等。 1.3发展与演变 “发展”指变化的趋势,“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本文将两者并用重在强调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在设计实践中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对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发展演变的探析是基于类型学,以各时期的园林类型为线索,并以时间为轴的探讨和分析。 2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现代园林在不同思潮背景下的类型特征,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脉络可分为三个阶段:现代园林系统观初成时的植物景观风格,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植物景观风格,以及生态思想盛行时的植物景观风格。不同时期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依旧是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应用的主潮流,并形成了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中“社会、艺术、生态”的三维评价尺度[3]。 2.1现代园林系统观初成时植物景观风格 自18世纪现代园林初露头角至20世纪初风景园林学科的确定和初步发展,受社会背景影响,园林植物景观一方面体现着自然风景园的造园思想,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工艺美术印痕。 2.1.1自然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主义、追求自由平等”的先进思想使反对理性约束并能够自由抒感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成为当时理想园林形式,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4]。自然风景园林不仅满足了公众对园林功能的基本需求,而且更好地适应了园林由私有向公众的转化。反对将树木进行人工修建、提倡任其自由生长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恰恰顺应了时代需求:植物种类与配置手法纯净简洁,以风景画为蓝本近乎纯粹模仿自然创造一种静态的景观效果;开敞的草坪是风景园的构图中心;草坪中的视觉焦点是自然式栽植的树丛;周边以自然式林带组织和范围空间;园林局部保留了装饰性栽植风格,虽然延续了构图重视几何关系的传统,却放弃了巴洛克艺术严谨的对称秩序,体现了规则式与自然式园林的结合。自然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体现在现代园林实践先驱们,如英国风景园林师布里奇曼(CharlesBridgeman)、威廉•肯特(WilliamKent)以及布朗(LancelotBrown),德国风景园林师弗里德瑞奇•路德维格•范•斯凯尔(FriedrichLudwigvonSckell)等人的相关作品中[5]。 2.1.2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在趋于成熟的同时也遭到业内人士质疑,如英国风景园林师威廉•钱伯斯(WilliamCharmbers)指出“布朗的园林太自然……艺术已被逐出园林……自然不经过艺术加工是不会赏心悦目的,必须以艺术补救自然不足”[4]。中国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受到追捧,并影响着此时的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植物景观将艺术手段融入其中,开始重视花卉、树木等植物景观在空间塑造上的艺术组合,强调植物种类、姿态、色彩以及季相变化等;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折中式植物配置手法成为艺术化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特征。这在雷普顿(HumphryRep-ton)、钱伯斯,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nOlmsted)等人的相关作品中均有体现[5-7]。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还推动了现代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陈列珍稀植物也成为当时园林建设主要内容。选种、育种、创造新的栽培变种等园艺栽培手段在园林建设中运用广泛。由乡土和外来植物共同形成的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在色彩、植物类型以及空间组织上更加丰富,如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KewGarden)。#p#分页标题#e# 2.1.3工艺美术式的园林植物景观 19世纪晚期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不仅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反映到园林领域,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具有明显的“以唯美为原则,为艺术而艺术”的工艺美术印痕:提倡以随机的、入画的方式组织园林植物,花镜出现并得到推广;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强调空间组织的整体结构性;自然的园林植物材料和传统的栽植形式相结合成为园林空间过渡与转换的常用手法;重视以植物的季节特征和色彩为主题组织植物景观,常见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园以及红、白、蓝等色调园;重视专类植物展示,常见某类或者某种植物专类园,如月季园、沙生植物园、岩生植物园、迷园等,并出现以收集植物品种为目的植物园;为扩大空间感受,也有案例以植物花香的嗅觉感受来组织空间;重视植物在体型、轮廓等方面特征,常见轮廓鲜明、对比强烈的园林植物景观。如在英国园艺家杰基尔(Ger-trudeJekyll)和建筑师路特恩斯(EdwinLutyens)的作品中,色彩斑斓的自然式植物景观成为软化规则式线条和体现乡土景观不可或缺的元素,花镜也成为杰基尔的标志性设计语言[8-9]。 2.2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植物景观风格 园林与艺术、建筑密不可分,源起于1920年代后期的现代艺术使得现代园林所遵循的艺术准则和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园林植物景观产生了多元化的艺术倾向和追求。 2.2.1以立体图案表达植物雕塑情结 受立体主义影响,在园林设计中以大色块整形修剪植物塑造雕塑感强的立体图案是现代思潮影响下常见的园林植物景观。这种整形修剪不同于古典形式,更多的是从现代立体画派中汲取营养:以色彩和现代几何构图组织空间。如法国建筑师古埃瑞克安(GabrielGuevrekian)于1925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以三角形为母题,园中水池周围的草地和花卉色块以不同的坡角形成立体图案,色彩以补色相间,绿色草地对比深红色秋海棠,橘黄除虫菊与蓝色藿香蓟相对[10]。 2.2.2以建筑语言寻求植物空间秩序 将建筑空间扩展到园林中,运用建筑手段表达园林设计要素,强调以整洁的植物种植划分和组织空间,将其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语言,体现出一种建筑秩序,是现代思潮影响下的主要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美国现代园林奠基人之一丹•凯利(DanKiley)是该领域的重要实践者。这位用古典设计语言营造现代空间的结构主义大师擅长用植物塑造空间。他认为:植物的形态、高矮、枝叶的疏密、冠幅的大小、季节的变化对于空间效果至关重要[11]。在他的作品中常以建筑的秩序为出发点,用整洁的植物材料和配置形式将建筑空间扩展到周围环境中去:绿篱是墙,林荫道(树列)是自然的廊子,整齐的树阵是一座座由许多“柱子”(树木)支撑起的天然敞厅,场地的结构性和空间秩序得到清晰表达,如米勒花园(MillerGarden)。 2.2.3以传承的理念实现古典原型重组 传承是园林的典型特征,以古典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元素为原型,结合现代艺术思潮,对传统植物景观视觉元素进行重组,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是现代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趋势[12]。这主要体现在绿篱、花镜等园林植物景观形式的具体运用上。传统绿篱被予以新的景观形式,如1970年比利时风景园林师维尔兹(JacquesWirtz)设计的斯科腾(Schoten)花园,从日本传统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技法中获得灵感,将绿篱设计为云状有机形式。产生于中世纪的“结节园”也发生了变化,在美国风景园林师费佛弗(AndrewPfeiffer)的作品中它被抽象为简洁的几何形式,在沃瑞(RosemaryVerey)的作品中,它成为交错式的编织图案。传统花镜的发展,不再以植物色彩为主要依据,植物形态上的对比关系得到重视,如丹麦风景园林师杰克布森(PrebenJakobson)设计的福瑞斯特(Foresters)住宅花园中的花镜。 2.2.4以新视点实现自然原型的概括和抽象 自然是园林设计的源泉。在现代艺术视野下,以新的视点和方法审视自然,并对其进行概括和抽象,形成了新的园林植物景观表现形式[12]。如捷克风景园林师奥组巴(IvarOtruba)设计的巴诺大学植物岩石园,以间断的混凝土墙和错落的金属栽植槽象征自然界中的山地结构特征,布置低矮的高山植物,实现了对传统岩石园的新探索。这种抽象和概括还非常注重人的感官及心理体验。如法国风景园林师拉苏斯(BernardLassus)设计的视觉花园,设计者通过视觉色彩的科学分析,以现代概念艺术的设计手法充分表达了园林植物色彩、质感的对比关系。日本流行的“植物配置五感设计”[13-14],也是建立在对人感官的刺激特征上,这在特殊园林空间中运用广泛,如近30年兴起的康复花园(healinggarden/landscape)[15-16]。 2.2.5以大地艺术手法塑就场地空间脉络 20世纪60年代左右被视为自然与人工、生态与工业连接纽带的“大地艺术”(LandArt,EarthArt)在艺术领域流行。园林设计领域中,以“大地艺术手法”体现场地空间脉络的做法也受到推崇。因此,立足于“大地艺术手法”的植物景观在场地空间脉络的塑造中担当着重要角色。[12]1960年代,由风景园林师索伦森(CarlTheodorSorense,1893—1979)设计的丹麦奥尔胡斯(Aarhus)大学校园的露天剧场,半圆形的草坪台地和用橡树围合的空间是“大地艺术手法”的体现。1990年,英国设计师詹克斯(CharlesJencks,1939-)设计的宇宙思索花园中也是以“大地艺术手法”营造园林植物景观突出场地空间脉络。 2.3生态思想盛行下的园林植物景观 1960年代后,在绿色革命号角下,以科学、哲学以及“现代主义”理性为基础形成的现代园林设计思想和范式,开始将“生态主义”的审美观与方法论视为现代园林设计主流。生态系统论的思想指导着各尺度层面的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在自然化和生态化的途径上积极地探索着。#p#分页标题#e# 2.3.1关注乡土植物运用 塑造本土特色景观乡土植物不仅可以真实反应当地的季相变化,而且对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并体现着地方景观特征。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魅力塑造本土特色景观是生态思想盛行下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突出特点。如巴西当代著名风景园林师布雷•马克斯(RobertoBurleMarx),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对巴西乡土植物情有独钟,在他的设计中,被当地人视为杂草的乡土植物大放异彩,创造出了地方特色浓郁的植物景观[12]。某些重大事件的园林绿化尤其强调以乡土植物塑造本土景观,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相关研究机构开发了蓝花棘豆、甘野菊、野鸢尾、百里香等多种能够反映京城本土风貌的乡土植物充实园林植物素材。 2.3.2关注地带性植物群落构建体现生物多样性 地带性植物群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城市生态系统、创造和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不只体现着地方园林植物种类、群落类型和地带性景观特色,更是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乐土,是城市绿道和生态园林城市的根本[17-19]。在园林植物景观表达中,采用地带性植物种类,从美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角度出发,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以求在实现人与生物之间新秩序的基础上体现园林景观的生态美、艺术美、文化美和科学美等多层美学意义。如日本爱知县世博园,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均体现了这一原则。 2.3.3关注原初植被的修复与培育体现场所精神 在生态思想下,保存自然界的长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成为风景园林的重要任务,因此能够反映场地特征的野生或原初植物景观的修复和培育,成为该思想指引下体现场所精神的重要手段,这在棕地改造项目中体现最为显著。如德国当代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彼德•拉茨(PeterLatz)规划设计建造的萨尔布吕肯市(Saarbrücken)港口岛公园(BürgparkHafeninsel),美国当代著名年轻风景园林师哈格里夫斯(GeorgeHargreaves)设计完成的圣•何塞市的呱哒鲁普河公园(GuadalupeRiverPark)[12],日本当代风景园林师加藤修设计的八王子•枥谷户公园[20]等,均充分体现了对场地原初植被景观的恢复与培育。 2.3.4关注垂直绿化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的融合 在城市环境中,园林植被被证明是一个净碳汇[21-24]。今天,在以生态思想为指导构建低碳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园林植物被视为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融合的重要因素,屋顶花园、绿化墙等垂直绿化形式成为低碳景观营造的重要探索途径。如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由日本建筑师栗生明设计的“生态肺(Bi-olung)”绿化墙展示了“APS花墙”、“拱形墙”、“休憩墙”、“植物屋顶组合墙面”等多种垂直绿化技术[25]。由世界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团队SWAGroup设计的、具有“全球最绿色的博物馆”之称的美国加州科学院屋顶花园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26]。2010年艾勒斯利(Ellerslie)国际花卉展也体现了以植物不同种植形式探索低碳景观营造模式的思想,如新西兰风景园林师克雷格•波考克(GraigPocok)设计的“PoolHire”[27]。 3结语 从上述归纳、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与演变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思潮转变的最好印证,是“艺术、自然与科学”的巧妙交融。时下,在风景园林学科面对多元文化共同挑战的背景下,作为其主要元素,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时代特征,更应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已经共存的多元文化,体现多元化的园林景观特色。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9

【关键词】古典园林设计;现代居住景观设计;应用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居住区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现代居住区景观,不只为遮风挡雨的地点,应该为提供人们观赏和休息的场所,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如何科学、合理的对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进行完善,并具有中国民族和古典园林设计的特色,为当前主要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古典园林的特征

1.1神似:古典园林一般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以植被当成装点,因为山水植被为自然风景的重点装点内容。然而,古典园林并不是通过模拟原态的方式将历史的构造重现,需要人们通过其原始的状态进行改造和适当的调整,并加工,形成一种神似的境界。

1.2诗情画意:诗情画意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表现方式,并属于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其所要创造出来的意境,为古典园林基本的特征之一。园林的意境一般会以构思创作的形式,将园林景观达到形象化和典型化,而这也是自然环境所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涵韵。其和花草树木一样,能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中国园林还可以叫做“文人园”,一般和很多的诗文、书画、楹联可以联系到一起,其给园林景观也增添了诗情画意的感觉。

1.3可与自然有机结合: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把物质方面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相联系到一起。自然的山水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的建造了离宫别馆,以及亭台楼阁等。通过上千、上百年的累积,人们建筑景观已经把自然的山水增添了名族的特色和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园林建筑的种类繁多,其具有多种形式和作用,均和山水、植被能够联系到一起,达到相互衬托的效果。一部分的建筑将园林景观作为主体,即为构图中的重点内容。

2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发

2.1古典园林为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灵感

古典园林设计的根本思想为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的主要内容,古典园林属于风景式的园林,人们会通过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内容可通过多种方式,把山、水、植被和建筑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将其达到美化自然环境的效果,形成人工和自然紧密联系到一起的美。

2.2以古典园林掌握本土地域文化

风景园林的设计人员应给予风景园林本土研究方面更多的关注,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地域文化的探索中,以便可以设计更多的优质园林作品。园林艺术为直观体验的艺术类型,即为不通过专业的知识进行教育,即可感受到其园林的艺术。此外,这种直观的艺术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时代的变化、文化艺术的变革等。

3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

3.1风格问题

现阶段,很多居住区的景观的设计内容,从设计到构造首先会考虑的内容为其外观的美观,不能感受到其功能的重要性。很多开发商为达到美观性,一般情况下会以促销的方式,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加大了投资方面的成本,且提高了人们的房款和物业管理的资金。如,北方地区的居住区将南方的景观列入设计的内容,会以南方的树种为主进行大面积的种植,并建造面积非常大的水体。客观来讲,北方居住区的景观,在设计方面应体现北方景观自身的特征。居住区内的景观的设计,需要满足因地制宜的要求,特定区域的设计应该满足区域特征居住景观的要求进行设计。

3.2意境问题

由于现代居住区当前为居民聚集最多的地点,因此活动的空间非常多。如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场地,这些基本的设计均为尺度比较大,多将铺装作为重点内容,对围合方面密闭空间没有合理的进行设计。古典园林主要将景观的内敛和曲径通幽的感觉进行表现,人们能够在私密的空间进行休息或洽谈。现代居住区景观一般会表现出“一览无余”的效果,娱乐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均为人们正常视线下可以观察到的。还有部分的景观设置在居民的住家下,对于居民来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3施工问题

随着社会和时代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型建造技术涌现出来。施工人员通常情况下,更加依赖高科技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于传统的技术和工艺完全摒弃。很多居住区能够直接看到水泥仿制木材所构建的亭台和楼阁,毫无传统工艺的特色。

4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古典园林的作用

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应该从观念上作以改变,应针对古典园林造园方面的理念设计方法进行学习。把园林景观设置到具有特殊的环境内,而不仅仅为对古典园林的方式形象材料和工艺方面进行调整,把理论和文化的背景、生活几方面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传承古典园林设计好的理念。

4.2贯彻天人合一的意识

自然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其具有用不完的能源。古典园林所要达到的思想,是为了达到任何自然相融合的效果。自然文化为中国园林的中心内容,而古典园林一般多以自然规律的方式建造园林,将自然的景物和艺术进行重现。和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现代居住区的设计应全面的考虑到场地的发展情况,尽可能合理的规划基地植被。

4.3以现代的方式完善古典园林的设计

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需要按照一定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的范围,将地平线设定成空间参照,以确保和地域景观相互融合,其和古典园林所需要达到的无限外延空间整体理念是相契合的。小中见大的古典园林,在比较局促的空间内应通过对比、突出、加强的方式,以环形游线的形式构成散点的视点和视线,防止出现“一览无余”的园林景点。同时,可通过山体、屋顶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天空,进而达到扩大空间感的效果。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以有限的空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效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5总结

当前,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得到更多专业人士和人们的关注。新社会体制下,新功能的要求和技术的条件下,需要不断学习并传承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好的方法。而不仅对其外在的形式进行模仿,施工粗糙、形式过于简单均会都整体的设计和日后的建造造成直接的影响。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只有在古典园林设计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将其功能和外观持有同等的关注,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和建造。

参考文献:

[1]邹伟周.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1(11).

现代中式的景观设计篇10

关键词:艺术思潮;景观设计;平面构成

1现代艺术思潮的产生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1.1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可以从2个层面上进行释义,第1层是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从建筑学到设计艺术、绘画、音乐学,从文学到历史学,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第2层面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向衍生。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后,在高科技与信息计算机时代中一种交错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对现代主义过份强调理性主义、机能主义,而将人类对于自然情感、历史情感的喜好和依赖切断的一种直觉反应。

1.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由破坏和分解结构主义的演化而来的哲学思想,逐渐向其他文化艺术领域所辐射。从哲学分析,解构主义哲学是批判哲学,它从批判对象的理论中抽出典型进行解剖、批判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意识而建立对于事物真理的认知。其代表人物是哲学家巴尔特和德里达,德里达认为,结构主义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形而上学基础上建立的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因此他力求推翻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打破事物间原有确定、有序、稳定的连接关系。解构主义影响下的景观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与文脉特征。以建筑师屈米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想拓展者,在其建筑与景观作品的设计中运用解构手法。其中对于传统园林平面布局、构图的解构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1.3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兴起于50年代的美国绘画行业,后来主要在雕塑方面形成了主要的特征,发展成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雕塑运动,是一种非具象、非情感的艺术,主张艺术是无个性的呈现,以极为单一简洁的几何形体或数个单一形体的连续重复构成作品。极简主义呈现出的是客观、冷静的一种艺术表达流派,中性,不掺杂个人情感的艺术特性。在极简主义绘画与雕塑流派的影响下,一部分建筑景观师出于个人的喜好,开始将极简主义的思想渗透的景观规划之中。对景观的整体把握以及抽象、形式化的运用是极简主义景观的特征表现。

2景观平面构图与现代艺术思潮的联系

2.1景观平面构图的重要性

在整个景观规划中,对于景观平面的布置是设计过程中最基础的步骤。从大设计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艺术作品都需要经过平面布局来完成。例如一幅风景画,需要几何透视关系的排布,远近景物的衔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平面构图,景观平面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需要透过平面营造丰富的立体空间,从而满足设计的功能需求。因而,景观平面构图实际上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及关键的一环,以下就平面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具体说明。2.1.1平面线条。线条是形成几何形状的要素之一,线条的排布、闭合方式,直线或曲线能够决定整个景观区域的路网走向,地势高低,使用功能等。传统的西方古典园林讲究序列、几何的中心排布原则,在这样的平面布置中线条的变化层次较弱,呈现的平面构图也较为生硬。而采用自由的线条能够使整个景观平面更加自然与生趣。2.1.2平面尺度。良好把握景观平面尺度是避免空间资源浪费、使用功能障碍等问题的主要一环,也是景观设计初学者的基础必备。一味地追求平面几何图形的形态而忽略尺度上的问题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之一。2.1.3平面色彩。景观平面色彩是指在设计中搭配景观材料,例如水体、植物、铺地等相互搭配。丰富的色彩搭配是在景观空间上满足使用者视觉体验的要求。颜色多样的植物能够营造出景观区域内植物多样性、观赏性高的特点。

2.2景观平面构图的要素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