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的现象十篇

时间:2023-12-13 17:08:36

温室效应的现象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1

【关键词】地下室;结露;温度;湿度

引言

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屋面、厨房卫生间、外墙门窗以及地下室渗漏等问题要求越来越高,其反应也更为强烈,尤其是地下室结露问题其处理措施难度较大,因此分析地下室结露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对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 结露现象概述

结露即在温差较大、空气湿度较大的季节,当空气内饱和的水汽遇到冷热温差,室内壁表面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或接近墙壁表面温度,则空气内水蒸气则达到饱和状态并液化为水,水凝结后在墙体表面出现水滴附着的现象,水蒸气开始液化时的温度成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一旦环境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则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气将在地下室墙壁或其他物体表面凝结成为水滴。该种现象尤其在地下室内墙壁、地面,特别是当地下室通风不畅并且与地下室外土壤直接接触的地下室内阴角部位表现更为突出,该现象如长期存在则会导致内墙面长霉而影响使用,该现象在北方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在南方则多发生在梅雨季节【1】。

2 地下室结露原因分析

2.1 外墙裂缝渗漏

若地下室外墙裂缝或渗漏则易造成地下室积水,湿度过大最终导致墙体潮湿、结露,该种原因导致的结露往往在裂缝部位存在明显积水、渗水,且地下室外墙内侧普遍结露,同样不存在裂缝的房间内也存在结露现象,若通过对墙面裂缝部位混凝土进行剔凿其内部含水率应从内到外均偏高;

2.2 墙体孔隙渗水

该种现象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外墙内存在孔隙,或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采用商品混凝土为掺加抗渗剂或抗渗剂效果较差,但若由于该种现象导致则其外墙防水也已经失效,若由于该种原因导致渗水结露则对墙体任何部位进行剔凿则内部均为湿润状态。

2.3 地下室湿度偏大

在夏季高温季节,根据热传导规律,在地下室外侧土壤温度、室内温度以及地下室墙体温度间存在以下关系:土壤温度低于墙面温度及室内温度,墙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而结露现象的发生与空气湿度、温度密切相关,当高温雨季空气湿度加大,且该时段地下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并且由于地下室地势较低,内部重的空气流向低处而加大了地下室的空气湿度,并且室内长期不见阳光,导致室内空气湿度接近甚至超过饱和状态,而地下室外墙外侧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且期间温差较大,尤其当室外地下水位偏高,外墙温度偏低,内外温差大,加上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高,因此湿热空气接触到较冷的内墙面时则易形成结露现象,该种现象在新建或刚刚装修过的地下室尤为严重,由于该阶段地下室尚未完全干透,墙体或装修过的砂浆、涂料内的水分水温度上升而逐步挥发出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即增加了结露的诱因,因此更易出现结露【2】。

3 防治措施

3.1 设计要素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下室排湿、通风措施,避免由于排湿及通风不良导致室内外湿度偏差大,而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偏高,因此宜形成结露现象,因此应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通风及排湿措施;而一旦发生结露现象则首先可采用碘钨灯在室内连续进行烘烤以改变室内空气环境装填,加速墙面潮气消失,将墙面进行干燥;处理后则可在地下室外墙内表面做保温处理,利用保温层的隔热作用阻止周围土壤低温不能传递到外墙内表面,从而破坏结露形成的条件,使地下室内环境空气内的水汽不能在外墙内表面凝结为露珠。

3.2 施工要素

在地下室外墙、地面及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防水抗渗要求进行,切实做好防止室外水体渗漏现象,并可通过增加混凝土内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来免除水分对钢筋锈蚀;在进行地下室内墙装修时应尽量将表面做成麻面状,并应保证所有的电气、线路等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潮功能,对外露金属部件应做好防锈处理;地下室内墙壁应喷涂或滚涂防结露涂料,该种材料由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制成,其防结露的机理是其吸湿性,涂料所形成的涂抹具有一定厚度且其本身为多孔性,其内部性成的具有联通的孔隙可容纳表面吸附的凝结水,该种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由于温差在涂抹表面形成结露则结露水被吸收在涂膜内,从而可防止表面露珠的出现以防止结露的出现,并且涂料涂膜的吸附性越强则单位体积内所能容纳的水分越多,其防结露的效果也越好,并且贮存于涂膜内的水分在空气调价发生变化时则会从涂膜内通过蒸发现象而进入空气中,涂膜则逐步恢复干燥状态,而当水分过多导致结露现象再次出现则涂抹又可吸附凝结水而防止结露。该种涂料施工时应先按照一般涂料采用涂刷或喷涂方法进行,使用前必须将其搅拌均匀,若才搅拌过程中其粘度过大则可加入不超过5%的水分进行稀释,该种涂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3kg/m2,在容易发生结露的部位则应加大用量或增加涂刷遍数,在两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应少于8h,在涂刷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应保持表面干燥,整个涂刷过程应在结露现象生成前完成;对具有商业功能的地下室则应通过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措施来避免结露现象【3】。

3.3 结露收集、疏导

对于功能单一、观感要求不高的地下室可通过设置排水沟将结露水收集并排放,过程中为避免收集过程中墙面涂料面层脱落或霉变,可在观感和造价指标要求下选择低标号混合砂浆,并可采用环氧树脂防水涂料墙面,并沿墙面设置截水沟并将其通入集水井内;由于顶面温度变化较墙面变化幅度较大且其影响实际散热效果,因此应根据理论计算的热量与实测散失热量进行比较后决定截排水沟槽。

4 结语

在预防地下室结露现象时为预防地下室湿度过大可采取加强室内通风,通风措施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同时应结合混凝土导热系数偏大的现实可采取地下室外墙内保温或外墙外保温,并选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等措施来降低室内外温差,并可采用专用涂料以降低结露现象,最终保证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寿松,吕志强.从一场虚惊中引出的教训[J]. 建设监理2006年第6期.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2

贴墙布室内多少温度才能贴?

1、一般情况下,在室内贴墙布的时候,室内温度应该超过10度,绝对不可以低于5度。当室内温度低于5度的时候,就不可以室内进行贴墙布施工,若是强行在墙面上贴墙布的话,就会影响到墙布的铺贴效果和施工质量。

2、贴墙布的时候,室内温度不可以过高,但是也不可以过低。假如室内温度过高的话,那么在贴墙布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墙布开裂的现象。假如室内温过低的话,又容易导致胶水凝结成冻,影响到胶水的粘接效果,导致墙布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空鼓等现象。

3、墙布贴好以后,一般都是要自然阴干的,墙布若要自然阴干的话,那么室内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墙布贴好以后,绝对不可以开空调进行吹干,也不可以把门窗打开进行通风,否则容易导致墙布出现开胶、缩缝等现象。

贴墙布的最佳温度是多少?

1、20度左右为贴墙最佳温度。贴墙布的室内温度最低不能低于5摄氏度。

2、贴墙布对温度确实有要求,根据热涨冷缩的物理原理,温度高时帖的容易开裂,温度过低时,胶容易上冻,粘度会降低,造成空鼓、脱落的现象。

3、若室内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不宜墙布铺贴,这样会影响墙布的铺贴质量与铺贴效果。

4、与纸与胶也都有关系,同时要保证墙面基层平整、无空鼓、脱壳现象,贴之前最好刷一遍墙锢或者洁面剂,稳固基层。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3

关键词:结露 保温层 通风 除湿

一、前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全国各地大量兴建室内游泳馆。在游泳馆设计时除需考虑水处理设施外,还须考虑防结露措施。所谓结露,是指室内湿热空气在温度降到露点时产生液态水的现象。由于游泳馆内存在大量水,湿度远远高于其它建筑,此外北方地区游泳馆,除夏季外室内外温差较大,很容易产生室内结露现象。

二、结露现象的危害

1、降低游泳馆使用寿命

受湿热空气及露水的频繁侵蚀,网架、檩条、吊顶、各管道等防腐漆膜寿命降低,漆膜一旦破坏,含氯离子的湿热空气及露水对钢结构的侵蚀将急剧加速,导致钢结构在3~5年内破坏,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照明灯具、消防自动报警设施、电子计分系统、LED大屏幕等电气线路、设备通常不能做到全部耐水封闭,一旦露水沿管线进入电器设施内部或线缆接头部位,轻则加速设备老化腐蚀,重则直接导致接地或短路破坏。

2、热量散失快,增大运行成本。

由于钢结构屋面多采用保温岩棉作为保温层,一旦出现结露现象,保温层会因饱和水而失效。导致室内外发生热交换,热量迅速散失,需要不断加热池水,加大冬季运行成本。

3、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及业绩

出现结露现象后,锈水下滴,顶棚、墙体、门窗玻璃、地面等均会产生黄色锈水印记,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另外锈水可能会滴落到泳池内,影响水质。甚至会直接滴至顾客身上,给顾客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直接影响营业绩效。

三、结露原因分析

1、保温层厚度不足

保温层厚度不足,将导致其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湿热空气中间出现温度差,满足露点条件。目前一些设计人员为了美观,将钢结构屋面的主次檩条隐蔽到屋面板内,降低主次檩条部位保温层的厚度,甚至取消主次檩条处的保温层材料,直接在屋面上设置若干人为“冷桥”。

2、屋面构造气密性不够

目前,钢结构屋面保温层多采用保温岩棉,其下层如不设置封闭性能良好的隔气层,必然会造成游泳馆内的湿热空气穿透保温层,直达屋面上层钢板下表面。温度的差异导致钢板下表面出现结露,使保温层吸水饱和后失效,加剧室内外热量交换,造成结露现象恶性循环。

3、相对湿度过大

相对湿度是导致游泳馆结露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湿度越高,水蒸气的分子压力越大,露点温度就越高,室内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就越小,越容易出现结露现象。所以设计时通常要求相对湿度要低于70%。

4、通风量不适宜

通风量主要是指排风量。理论上说,排风量应等于新风量。当排风量较大时,空调的负荷也较大。如空调负荷不足,则会使室内温度较低;而当排风量较小时,新风量也较小,不能有效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所以控制室内的排风量可以控制室内所需要的热负荷,进而降低日常运行的费用。

四、某游泳馆结露改造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及结露现象

该工程于2012年9月28日竣工,同期投入使用。建筑结构形式及屋面做法:框架结构、空心砖填充墙,网架、双层压型钢板屋面、保温层为125mm厚的苯板。于10月下旬开始出现轻微结露,且随室外温度降低逐渐加剧。至11月下旬,结露情况十分严重,室内电气设备管线、大白工程、地板工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2、原因调查

连续一周内,在不同位置布置多个测控点以监测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实测结果为:温度在26~30度之间,湿度在45%~60%之间。

现场组织技术人员会同甲方、监理和分包单位施工人员,掀开屋面板。经检查发现:屋面板下结满露滴且岩棉保温层含水率接近饱和状态。屋面钢结构主次檩条旁没有保温和断桥措施,且保温层、隔气层及保温玻璃棉与钢檩条之间未充分密封。接近顶棚的墙体未出现结露现象,但顶棚结露严重。说明现室内温度湿度条件下,屋面保温层、隔气层失效及“冷桥”是游泳馆结露的主要原因。

游泳馆屋面消防排烟风机在未通电情况下自转,说明空调回风不畅,室内湿热空气滞留,存在正压。

3、整改措施方案

拆除原有保温层,隔气层。选取憎水性好且不透气的新型防火轻质复合保温屋面板,消除“冷桥”部位;屋面增设无动力排风机,排除室内滞留的湿热空气,同时调节回风量,降低室内空气正压;改造前后屋面做法如图1所示。

如图1改造前后屋面做法对比

4、露点及保温层热阻计算

计算依据为《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屋顶内表面温度θi=ti-( ti C te) *Ri/ R0

θi―屋面内表面温度;

ti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本工程取28℃;

te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本工程取-18℃;

R0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取为0.11。

假定屋顶室内计算温度28℃,查得露点温度为24.2℃,根据经验屋面内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2℃以上可保证不结露,因此屋面内表面温度为26.2℃,带入公式:θi=ti-( ti C te) *Ri/ R0,得R0=2.81 m2・k/w;

(2)屋面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公式:R0= Ri + R + Ri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取为0.11;

Re ―外表面换热阻(m2・k/w);取为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带入公式:2.81 m2・k/w=0.11 m2・k/w+R+0.04 m2・k/w,得R=2.66 m2・k/w,即当屋面围护结构热阻≥2.66 m2・k/w时,满足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室内钢结构游泳馆设计时,应重视防结露措施的应用,保证围护结构保温层的厚度和隔气层的气密性。以上观点是多位专家共同论证,且经过工程实例检验后的设计经验,望各位业内人士应用后加以验证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际游泳联合会游泳设施手册[S]. 2009-2013

[2] 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3]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陆亚俊,马最良.暖通空调(第二版)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 赵荣义,范存养.空气调节(第四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4

关键词 温室大棚;温度;温室生产;气象指标

中图分类号 S625.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186-01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设施农业生产,尤其是利用温室进行生产的模式发展迅速。温室生产不但能充分利用和开发气候资源,更主要的是能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1]。然而,温室内农作物受室内各项气象要素的影响密切,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室内气侯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加强对温室大棚内小气候特征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阳辐射是温室大棚的主要能源,影响温室内小气候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有温度、日照、相对湿度、CO2浓度等多方面。其中,温室内温度的变化对其室内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性作用[2]。本文通过对温室内温度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温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适宜温室内作物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目的是为调控温室生产提供合理可靠的理论依据,更好地为温室经济发展服务。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选取典型的温室大棚观测棚内温度变化数据。观测方式:通过自动气象观测站采集温度数据,观测位置距地面150 cm。观测方法:每隔10 min自动采集棚内温度数值,并上传存储。观测时间:从作物定植至生育期结束进行连续观测。计算室内每日平均温度、每天最高与最低温度,各月统计,并与棚外温度进行对比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室内温度变化规律

2.1.1 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因子。温室内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外界气象条件的变化,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温度有不同的变化情况[4]。影响其变化的因子主要有日照时数、云量、天气状况(阴、晴、雨、雪、大风)等多方面。经观测统计可知,晴朗无云天气,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大,盖帘前温度比较高,温室内储存的能量较高,次日早掀帘前最低温度就较阴天高;一般当N总云量≥7成以上时温室内最高温度比晴朗无云低15 ℃左右,次日早最低温度较晴朗无云温度低2~3 ℃;大风天气温室夜间降温较快;降雪日温室内温度上升缓慢,上升幅度小,太阳辐射能少,棚内储存能量少,直接影响盖帘后温室内温度,次日温室内最低温度比晴天低3 ℃左右。

2.1.2 温室内温度的日变化规律。温室内温度昼夜的变化幅度比外界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依天气状况而异[5]。温室内温度的日变化,随着室外天气条件的不同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晴天时室内温度变化剧烈,多云天气变化幅度小于晴天,阴、雨、雪天气室内温度变化基本趋于平稳。晴天室内平均温度高于多云天气和阴天。另外,温室需要晚上盖帘的月份(11月至翌年4月),棚内最低温度出现时间在早掀帘时。

2.1.3 温室内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温室内的温度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室内平均气温1月最低,6月最高。9―10月,为利于作物缓苗,一般人为控制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这种条件利于室内作物生长;11月后,室内温度随着室外温度的下降而逐渐降低,12月至次年1月是室内温度最低的时期,此期间作物生长缓慢,处于越冬状态;2月后,室内温度随外界温度变化而逐步回升,此时温度适宜作物生长,处于生长旺盛时期;5―6月室内外温差逐步减小,温室内应昼夜通风防止温室内出现高温或日光灼烧。

2.2 温室内温度的变化对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2.1 番茄生长发育的气象指标。番茄为喜温而不耐热的蔬菜,在15~33 ℃的范围内都能生长,但是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 ℃。温度低于15 ℃则不能开花或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等生殖生长障碍。温度降至10 ℃时,植株会停止生长。长时间在5 ℃以下的低温环境下能引起冻害。致死的最低温度为-1~2 ℃。温度升至30 ℃时,同化作用显著降低,升高至35 ℃以上时,生殖生长会受到干扰与破坏,即使短时间45 ℃以上的高温,也会产生生理干扰,导致落花落果或是果实不发育[6]。

2.2.2 辣椒生长发育的气象指标。辣椒属双子叶植物纲,喜温润,怕旱涝,不耐低温也不耐高温。辣椒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是15~30 ℃,低于10 ℃和超过35 ℃都不能发芽。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26 ℃[7]。幼苗期适宜温度为白天25~30 ℃,夜间15~18 ℃。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为白天20~27 ℃,夜间15~20 ℃。

2.2.3 其他温室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指标。除番茄、辣椒以外,温室生产的其他农作物、蔬菜还包括黄瓜、西瓜、甜瓜、茄子、豆角等。这些农产品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室内的温度也有不同的要求[8],具体见表1。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温室大棚内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得出温室内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研究得出各主要温室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受温室内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以及适宜其生长的温度条件,为人工调控温室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以根据各温室作物生长发育的气象指标以及温室内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最大程度地将温室内气候环境调控到适宜相应农作物生长的标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加强对温室大棚内温湿度预测方面的研究,为预防温室内发生各种农业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为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好气象决策服务。

4 参考文献

[1] 刘彩梅,张衍华,毕建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120-121.

[2] 于系民,刘庆敏.霜期农业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82-187.

[3]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4] 郭洪恩,赵红.晴阴天对不同结构温室大棚温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542-544.

[5] 吉中礼,崔鸿文.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规律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1997,6(1):61-64.

[6] 杨树新,刘大俊.绿色番茄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4):16-17.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5

针对气相色谱室因气质联用仪排气集中且量大而导致实验室局部温度高的问题,本文通过设计气质联用仪废气排放系统,对该系统改善实验室环境效果方面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实验室温度及能量损耗情况。

关键词:气质联用仪;废气;实验室温度;冷热抵消

气质联用仪(GC-MS)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因其具有气相色谱高分辨率和质谱高灵敏度的特点,成为现代化实验室分析检测的有效工具。我院气相色谱室承担大量生态纺织品检测业务,实验室安设众多台数的气质联用仪,仪器检测样品完毕后会向外排放高温废气,导致实验室冷热抵消现象严重,局部温度过高影响设备正常使用。针对此现象,本文设计排放系统对气质联用仪高温热废气进行收集和集中排放,降低实验室温度及空调系统能耗,研究分析实验室环境并改善效果。

1 废气排放系统

1.1 设计背景

广州纤检院气相色谱室是生态纺织品检测大型实验室,现共设有53台气质联用仪。检测样品时,气质联用仪的升温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分别对仪器内部检测环境进行加热升温、增压,当样品检测完毕时排气口打开,仪器进行泄压,并直接向实验室排放废气,经多次数据测量总结,确定每一台气质联用仪排气温度范围及排气时长基本一致,排气温度最高达115℃,且整个排气时长持续4min左右,排气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以开始排气作为时间起点)。

排气风速为4.56m/s,则每秒排气体积为:

取排气气体密度ρ=1.205kg/m3时,每秒排气质量约为:

气质联用仪排放热废气与实验室新L产生热量传递,即冷热抵消,造成能量损耗。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热废气与实验室新风冷热抵消损耗的能量等于热量传递过程即排气过程废气所释放的热量,可用公式(4)表示:

式中:c― 物体比热,取空气比热 c=1012J/(kg・℃);

m――质量,kg;t――排气温度,℃;t0――实验室房间温度,℃。

设时间为自变量,温度为因变量,函数为,取时,根据积分原理,在排气持续时间上对废气释放热量进行定积分计算,气质联用仪一次排气损耗的能量为:

(5)

当实验室业务集中时,多台气质联用仪产生大量高温废气,冷热抵消现象严重。根据实验室检测业务情况,平均每天11时开始到15时结束共检测400份样品,16时开始到第二天2时结束共检测500份样品,两时间段平均每小时损耗的能量分别为:

平均一天因仪器排气造成损耗的能量为:

如逢天气炎热,空调系统满载运行都不足以调节降低室内温度,尤其是废气集中排放位置高温不退,影响实验室检验人员及设备工作环境,故针对气质联用仪排放热废气设计排放系统具有必要性。

1.2 系统概述

根据气质联用仪排气口尺寸设计排气罩,该系统在每台气质联用仪排气口增设排气罩与排气管道连接,管道通过地板架空层,分别与实验室现有的排风机相连接,排风机位于实验室天花顶。利用现有的排风机进行排放,可实现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前提下对实验室进行改造。系统能有效将废气进行收集和集中排放,最大程度减少高温废气与新风的冷热抵消,减缓冷热不均现象,降低能量损耗。

2 废气排放系统改进设计及实现效果分析

2.1 降低实验室温度

通过排风机将热废气引导至室外进行排放,大大减少气质联用仪废气与实验室新风的冷热抵消,使实验室空调系统真正有“用武之地”,达到降低实验室温度的目的。气质联用仪高温热废气排放系统安装前后气相色谱室温度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安装热废气排放系统后,气相色谱室房间温度有了明显改善,基本达到实验室总体温度降低2℃、废气集中排放位置温度降低3℃的预期目标,系统有效减缓了实验室冷热不均的现象,使实验室温度维持在空调系统调节范围内。

2.2 减少冷热抵消能量损耗

排气系统排气罩出气口横截面为直径的圆,面积为:

经测量,气质联用仪排气时于排风罩处风速为,排气系统废气收集率为:

按气相色谱室一天共检测900份样品计算,排气系统可减少实验室能量损耗约为:

2.3 改善实验室空气质量

气质联用仪在实验室内排放大量废气,高浓度废气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增设废气排放系统可以有效收集废气并进行室外排放,新风的补充进一步降低房间废气浓度,提高实验室内部空气质量,为检验人员创造一个更舒适、更安全的实验环境。

3 结论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6

【关键词】腹部手术;体温变化;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98-02

体温的恒定可以使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得到有效维持。在临床上将体温不足36摄氏度称为低体温状态。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由于麻醉条件、手术室的环境、器官的暴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处于低体温状态[1]。由于体温过低而导致的寒战现象会增加机体对氧气的消耗量, 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紊乱, 对免疫功能起到抑制的作用, 使心脑血管系统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使患者体温在术中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了对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体会,为今后对该类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手术治疗,使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体温得到有效维持,尽量降低其术后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现象的可能,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腹部手术的临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术过程中采用保温措施和不采用保温措施,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腹部手术的临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年龄在21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45.2岁;其中包括38例男性患者和4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手术时间在1至5小时之间,平均手术用时2.7小时;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在排除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可能后,有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

将抽样中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将补液和冲洗液加温至37摄氏度,已达到保温的目的;B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采取保温措施。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1.3护理措施[3]:

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采取加温补液的方法, 所有术中的补液和冲洗液都要加热至37摄氏度。B组:在常规常规护理基础上, 患者入室后采用普通棉被进行保暖, 术中补液系正常保存后常温下输注。

1.4指标观察:

记录患者在入室时、手术刚开始时、术中1小时、手术结束时的体温。

1.5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体温比较情况见表1。

3讨论

患者在术中过程中处于低体温状态是手术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对于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手术范围比较大、手术时间比较长、患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来说出现该现象的几率更大。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4]: (1) 手术室的温度过低。按照相关要求规定手术室的温度通常情况下要控制在21-23摄氏度之间。为了使消毒的效果得到增强, 通常要使手术室的空气对流增强, 接受手术的患者在这种低温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低体温现象。相关文献报道证实, 当手术室的温度在21摄氏度以下时, 患者机体通常会出现低体温现象。(2)麻醉作用的影响。物能够对患者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体温调节起到干扰的效果,降低机体的代谢率, 减少产热, 从而影响机体温度。(3) 输入液体的“冷稀释”作用的影响。大量输入低温度环境下的液体或血液, 会使患者机体的温度显著下降。低温液体在进入体内后会对机体的热量起到吸收的效果。因此,大量输入未加温的液体或血液是导致患者体温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4)手术因素的影响。患者手术的时间过长, 腹腔及胸腔内容物的暴露时间过长, 暴露的面积过大, 反复使用低温液体冲洗体腔等, 都会将机体的热量带走, 导致出现低体温现象。

另据文献报道证实[5], 加温补液是在手术的过程中使患者的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防止手术患者处于低体温状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除了对补液进行加温之外, 还应该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 努力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维持在正常的水平。此外, 目前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术中体温监测也应作为手术室护士一项常规的重要的工作内容, 应加强对患者术中体温的监测, 及早发现体温过低, 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减少术后并发症, 以利患者康复[6]。

综上所述,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体温会明显降低,对其采取相应措施使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的体温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手术的成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健欣,胡小玲.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下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35(8):495-497.

[2]胡兴国.围手术期轻度低温[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学分册,2007,12(8):263-265.

[3]于文红.围术期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J].河北医药,2008,30(11):18-25.

[4]刘鹏.全麻下患者手术期体温变化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3-4.

[5]文素芳,林高翔.术中低体温的探讨及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S2):285-287.

[6]李海燕,王振香.不同温度输液对妇科术中病人体温及热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6,35(8):459-461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7

根据北京地区实际的住宅建筑方案,针对当地冬、夏季不同的室外气象条件,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计算分析了房间耗热量和耗热量指标随住宅护结构保温状况的变化。通过分析比较,初步确定满足冬、夏季住宅节能要求的护结构保温性能。

关键词:住宅建筑护结构耗热量指标耗冷量指标

1前言

在节能住宅的设计中,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是影响住宅冬、夏季能耗指标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从降低冬季采暖能耗的角度,详细规定了北方各采暖地区住宅围护结构构件传热系数的上限值[1],但这些限值主要是根据冬季的室外气象参数确定的,并没有考虑当地夏季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特点。而对于某些采暖地区(如北京),其室外气象条件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和夏季炎热。此外,作为影响住宅热状况的另一个重要外扰,太阳辐射对各个朝向的作用又是有所差别的。因此,为了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保温效果,应同时考虑室外气象条件变化的动态性和方向性对住宅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地确定住宅外墙及屋面的保温性能。

住宅节能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人体热舒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机械系统的使用能耗。因此,本文以北京地区实际的住宅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软件DeST,分析住宅建筑外墙和屋面保温性能的变化对房间冬季耗热量指标和夏季(6、7、8月)耗冷量指标的影响,并初步确定同时满足冬、夏季住宅节能要求的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2研究方法及工具

采用计算模拟分析的方法。相比于实验研究,这种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研究不同住宅建筑方案在各种内扰和外扰作用下的室内热状况特性(室温和负荷)。

模拟分析的工具是清华大学空调教研组经过20年时间研究开发的DeST软件。该软件对建筑热过程模拟的可靠性已通过傅里叶变换方法,在不同建筑物结构和不同室内外热扰状况下得到了验证。因此,在建筑描述、室外气象条件、室内热扰量及室温设定值定的情况下,可通过DeST模拟分析。住宅耗热量指标和耗冷量指标的全年逐时变化情况。

3研究对象

3.1建筑形式

研究对象为普通的5层居民住宅楼,其标准层的平面布局见图1所示。

为了简化问题,选取取底层、中间层(3层)和顶层的中间段及东、西端头的南、北向房间,分析它们的耗热量和耗冷量指标的变化。这些房间的功能均为卧室,房间的朝向分别为南向、北向、东南向、东北向、西南向和西北向。

图1研究对象的标准层平面

3.2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应保证它们的传热系数不超过新节能标准中所规定的相应限值。各部分围护结构构件的具体构造及其传热系数见表1所列。

表1围护结构构件及其传热系数(W/(m2·K))

构件具体构造传热系数

外墙

内墙

屋顶

楼板

楼地

外门

外窗

加气砼300mm。

砼隔墙140mm,内、外各抹20mm的石灰砂浆

加气砼保温屋面,防水珍珠岩保温100mm,钢肋砼150mm,内、外抹灰分别为15mm和20mm

钢肋砼150mm,上下抹灰均匀为20mm。

砼保温楼地,碎石40mm,聚苯保温150mm,内抹灰20mm。

单层阳台木制外门

单层塑钢外窗,尺寸120mm×1500mm,5mm平板玻璃。

0.96

1.14

0.54

0.70

0.29

6.31

4.70

3.3室内热扰量

住宅卧式内热源(照明灯具、家用电器及人体)的平均散热状况见表2所列。这是通过对100户住宅内热源散热状况的调查数据统计整理得出。

表2住宅卧室内热源的逐时散热状况

内热源人员总数或功率运行模式

人员2人0:00~8:00:100%,8:00~12:00及15:00~19:00:18%,13:00~14:00:60%,20:00:25%,21:00:40%,22:00:50%,23:00:60%。

照明灯具45W0:00:20%,1:00~18:00:3%,19:00:20%,20:00:30%,21:00:40%,22:00~23:00:50%。

家用电器110W0:00:20%,1:00~18:00:3%,19:00:55%,20:00~22:00:80%,23:00:40%。

3.4室外气象的条件

全年逐时的外温和太阳辐射值可通过气象数据随机生成软件Medpha得出,它们能够代表北京地区室外气象条件历年变化的平均状况。另一方面,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住宅热过程的实际变化,在模拟计算中还考虑了南向阳台底板对太阳直射遮挡所导致的南外墙和南外窗所实际接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以及冬季由于门窗缝隙的渗透所导致室内外0.5次的通风换气和夏季的夜间通风。

3.5室温的设定值

冬季的室温设定值为16℃,夏季为28℃。

4冬季耗热量分析

冬季室外气象条件的特点是外温总是低于室温,从而使得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失,而太阳辐射对降低房间冬季耗热量又总是有利的因素。因此,失热与得热这两者对住宅冬季能耗的影响是相反的。首先,图2表示出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在不改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基本状况下,不同楼层、不同朝向房间的耗热量指标。

图2基本状况下的房间耗热量指标

不同朝向房间的耗热量指标相差较大。其中南向房间的耗热量指标最低,并已达到节能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北向房间稍偏高,而东北、西北、东南及西南房间则明显增加。这是由于南向房间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热较大而外墙面积又较小;而对于东北、西北、东南及西南向房间,外墙表面积的加大同时,导致了房间所接受太阳辐射热和室内向室外散热的增加,而太阳辐射热增加的幅度要小于室内室外散热的增加幅度,因此,房间的冬季耗热量指标增加。而不同楼层房间相比较,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对应房间的耗热量指标则相差较小,这说明通过屋面向室外散失的热量与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热基本相等。因此,住宅房间冬季耗热量指标的大小主要与房间护结构的朝向及其面积大小有关。

为了进一步分析住宅护士结构不同朝向及不同面积大小的保温效果,图3表示出各个朝向外墙及屋面单独保温(30mm厚的聚苯板)后,对应于各自的基本状况,顶层各房间耗热量指标的相对变化幅度。其中正号表示耗热量指标减少,负号表示耗热量指标增加。

图3不同朝向结构的保温效果比较

各个房间相比较,南向房间耗热量指标降低的幅度均比对应的北向房间低。因此,南向外墙单独保温的效果不如北外墙的好。而同一房间的不同外墙相比较,东、西向及北向外墙单独保温后房间耗热量指标降低的幅度基本相符,这说明这三个朝向外墙单独保温的效果基本一致。并且这些双朝向房间的所有外墙保温后,其耗热量指标降低的幅度接近30%,要好于北外墙的单独保温效果。而对于屋面保温,顶层房间的耗热量指标反而增加。分析图2和图3可看出,外墙保温效果与房间耗热量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同,即房间的耗热量指标越大,外墙保温后的效果越明显。而对于屋面,由于太阳辐射对室内热状况的影响较大,增加其保温性能反而会增加房间的耗热量。因此,住宅建筑屋面的保温性能存在一个临界值。

根据上述的分析,住宅建筑护结构保温性能的确定,也应根据其朝向及面积小大采用不均匀分布的原则。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由于东、西向及北向外墙的保温效果基本一致而且比南向外墙及屋面的保温效果好;另一方面,东北、西北、东南及西南向房间的耗热量指标要高于北向房间的耗热量指标,而南向房间的则已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因此,除北墙外,应着重加强东、西外墙的保温,而对南墙和屋面不采取保温措施。表3具体列出了均匀和不均匀保温方案的保温状况及保温材料的总消耗量。表4列出了在两种不同的保温方案下,顶层各房间的耗热量指标以及各房间对应于南向房间的相对耗热量指标。

表3均匀和不均匀方案的围护结构保温材料(聚苯板)的厚度(mm)及总消耗量(m3)

东向保温材料西向保温材料南向保温材料北向保温材料总消耗量

均匀保温方案

不均匀保温方案

30

80

30

80

30

30

20

74.5

43.4

表4均匀和不均匀方案下顶层房间的耗热量指标(w/m2)及相对耗热量(%)

保温方案房间朝向总和

南向北向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耗热量指标

(w/m2)均匀13.915.420.520.421.522.2114

不均匀15.915.519.719.619.819.6110

相对耗热量指标

(%)均匀1.01.11.51.51.51.6

不均匀1.00.97

5夏季耗冷量分析

北京夏季室外气象条件的特点是白天的外温高于室温,太阳辐射强烈,从而导致热量由室外向室内传递;而夜间外温则基本处在较舒适的温度范围内。鉴于室外气象条件的特点,住户一般白天拉窗帘,夜间开窗通风,因此,在模拟分析住宅夏季热状况时,应考虑夜间通风,本文设定夜间通风的换气次数为4次。类似于耗热量指标的分析,图4给出在基本状况下,研究对象不同楼层、不同朝向房间的耗冷量指标。图5表示出各个朝向外墙及屋面单独保温(30mm厚的聚苯板)后,对应于各自的基本状况,顶层各房间耗冷量指标的相对变化幅度。

图4基本状况下的房间耗冷量指标图5不同朝向护结构的保温效果

很明显,顶层房间的耗冷量指标要远大于中间层和底层的房间,而不同朝向的耗冷量指标的差异则很小,但房间耗冷量指标随朝向的变化趋势与耗热量指标相似。南向房间的耗冷量指标最小,东北、西北、东南及西南向房间的耗冷量指标则较大,北向房间的介于其中。由于太阳辐射对住宅夏季热状况是非常不利的因素,而南外墙由于南向阳台底板对太阳直射的遮挡作用,使得其接受的太阳辐射热最少;东、西向外墙的夏季太阳辐射得热最高,北向介于其中。因此,护结构接受太阳辐射热的增加相应会提高对其保温性能的要求,故满足冬、夏季住宅节能所要求的外墙保温性能相同。这与图5所示的结果基本一致。不同房间相比较,东外墙和西外墙的保温效果最明显。而同一房间相比较,各房间均是屋面保温后,耗冷量指标降低的幅度要远远大于其它外墙,这是由于屋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热构成了顶层房间夏季得热的主要部分。因此,与冬季状况不同的是为了满足夏季的住宅节能,应加大顶层房间屋面的保温热阻值。

图5还表明外墙保温后,部分房间的耗冷量指标反而有所增加。这是由于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增加不利于夜间室内向室外散发热量。因此,应加大室内、外的夜间通风换气,以充分利用室外的低温环境降低室温而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图6表示在相同的保温状况下,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夜间通风条件,顶层各房间夏季耗冷量指标相对于基本状况的变化幅度。

图6不同夜间通风状况下的保温比较图7顶层房间耗热和耗冷指随屋面保温性能的变化

图6表明:加大夜间通风后,各个房间的耗冷量指标降低幅度都得到明显增加。故为了满足住宅的夏季节能要求,除增强护结构,尤其屋面的保温性能外,应着重加大室内、外的夜间通风换气。

但在上一节的分析中得出:住宅屋面的保温性能存在一个临界值,超过这个临界值,房间的耗热量指标反而会加大。因此,冬夏季不同的室外气象条件对屋面保温性能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图7表示同在外墙不均匀保温的条件下,顶层南向房间的耗热量指标及耗冷量指标,随屋面保温性能的变化趋势。

从图7可看出,住宅房间耗冷量指标随屋面传热系数线性变化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而房间耗热量指标虽然随屋面传热系数的加大而降低,但降低的幅度非常小。因此,屋面保温性能对住宅夏季耗冷量指标的影响要比对冬季耗热量指标的影响大,故屋面的保温性能应主要根据夏季的室外气象条件决定。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8

关键词:植物幕墙;环境因素;植物材料;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做为动物专类园,正致力于引进更加多样化的绿化形式,寻求更多元化的造景方式。北京动物园生态植物墙的建造,正是动物园景观营造的一种新形式,它将平面绿化扩展到纵向绿化,使动物园更加具有新鲜感和现代感。

植物墙是指在垂直立面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基础上,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立面,部分或全部覆盖绿色植物。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生态学、景观学、园艺学、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的垂直绿化形式,是绿墙的一种特殊形式,也称之为植物幕墙。

1 植物墙的结构体系

1.1 支撑系统

北京动物园植物墙采用国际最新专利技术,装置节能立体墙面栽培系统。现共有2处:一处是虎山卫生间的正厅墙面,宽96格、高21格,共计2016格;一处是办公楼门厅植物墙面,宽32格、高21格,共计640格。

1.2 栽培介质

栽培介质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对植物起固定和支持作用,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栽培介质选择以质量轻、保水排水性能好、物理性状良好、化学性质稳定为原则。北京动物园植物墙介质以草炭土为主,介质中含有机质≥45%、腐殖酸≥9%、氮磷钾总养分≥5%,保证了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1.3 灌溉系统

灌溉系统采用滴灌系统,结合人工浇灌方式。

1.4 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是植物墙景观表现的根本。在实际选择中,要结合地点、用途综合考量各环境因素。既要考虑人为因素对植物材料选择的影响,同时,也要兼顾植物墙系统本身的限制条件和植物景观的美学效果。

2 室内环境因素对植物墙景观的影响

2.1 光照

室内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光照,它受季节、天气和室内受光位置、朝向的影响。室内光照强度有2个特点:(1)光照强度弱。(2)室内光照不均。当光照强度低于155LX时,可采取人工补光措施,植物墙宜采用阴性或半阴性植物。

2.2 温度

室内温度一般在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即18~26℃,冬季最低气温要达到10℃以上,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但是室内往往存在热对流现象,导致植物墙上下层温度的不同,因此,室内植物墙面的设计要考虑到热对流对植物生长带来的影响。对于白昼温度变化大的场所,选择的植物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合理配置,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2.3 通风

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植物易生长不良,导致植物发生叶枯病、叶腐病和虫害,因此,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使用植物墙时,需要加装空气交换设备,以保证空气流通。

2.4 湿度

人与植物对湿度的要求不同,人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70%,适宜植物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是65%~85%,因此,当湿度过高时,可通过通风的方式减轻室内湿度,当湿度过低时,可利用加湿器对植物墙进行喷雾。

3 室内植物墙植物选择的标准

3.1 以多年生观叶植物为主

考虑到室内植物墙的植物具有稳定性,绿化的长久性和种植成本的节约性,应尽量减少更换植物的次数,宜选用生命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花期较长,且对环境适应性强。室内植物墙光线阴暗,应以观叶植物为主,室内光照充足可适当选择观花植物。

3.2 观赏性强

室内植物墙是供人们欣赏的活的植物图画,所以,植物的形态、线条、色彩、质感应具有观赏性,以及高度一致、花期一致,色彩和覆盖的均匀等特点。

3.3 根系浅、须根发达的植物

由于种植槽和基质布的原因,要求植物材料的体量、重量要小,主根系强的植物具有较大破坏力,也不宜使用,为便于固定,宜选用浅根系,须根发达的植物。

3.4 生长速度适中

选用的植物生长速度过快,会使植物墙景观效果不够一致,勤于修剪,增加了维护成本;植物生长过慢,植物景观墙效果的形成较慢,因此,在植物选材上要选择生长速度适中、扩展性好、枝叶茂盛、覆盖效率好的植物。

3.5 人性化设计

室内植物墙是为人服务的,植物选材上最好选用能够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不宜选用有毒、带刺,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

4 北京动物园室内植物墙景观调查与分析

4.1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墙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的高温造成植物叶片尖端枯黄,叶片焦叶现象以及冬季低温产生的冻害。发生地为虎山卫生间植物墙,植物墙位于虎山卫生间正厅北侧墙面,面积31.2m2。门厅屋顶采用玻璃设计,光照充足。

4.1.1 夏季的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从对植物墙温湿度观测数据中,选取了7、8月份的数据记录,7、8月份最高温度为39℃,最高湿度为99%,最低温度为21℃,最低湿度为18%。由于公园游人量大,自动门白天设置为开放状态,有1台空气幕安装于自动门上方,以阻隔室外热空气的进入。但由于是玻璃屋顶,光照十分充足,室内升温较快。因空气热对流效应,植物墙上下层温度不同,上部出现热积累现象,使植物墙上层植物叶尖出现焦黄现象。因此,需要加装空调制冷设备与空气幕结合使用,以降低室内温度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4.1.2 冬季低温对植物的影响。选取12月份和1月份记录数据发现,12月和1月植物墙最高温度为25℃,最高湿度为32%,最低温度为7~8℃,最低湿度为10%。由于公园游人多,自动门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寒冷空气进入室内,使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尤其是处于植物墙中下部的植物受冻严重。因此,需要通过改善室内环境,安装供暖设备,以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

由于虎山植物墙四季温度变化大,因此,在植物选择中,结合室内的光照、通风、温湿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筛选出袖珍椰子、鹅掌柴、凤梨、狼尾蕨、青叶碧玉、绿萝、鸟巢蕨、花叶常春藤,这些植物均长势良好。淘汰出不宜使用的植物有:红网纹草、白网纹草、卷柏、合果芋、虎刺梅、肾蕨、观音莲、太阳神。

4.2 通风

通风不良造成植物叶片有萎蔫、黄叶、叶片腐烂的现象。发生地在办公楼植物墙,它位于办公楼门厅的南侧墙面,面积为9.9m2。现采用植物有:凤梨、鸟巢蕨、绿萝、罗汉松,长势良好。由于门厅内没有空调及换气设备,植物墙通风主要为西侧的双层电动门与东侧小门,但两门常年处于自动关闭状态,故通风状态不佳。夏季7、8月份植物墙的湿度在45%~65%,由于通风口通风不畅,造成植物墙侧空气流通不好,无法把植物周围的潮湿空气带走,栽培介质中的水分不易散发,有部分植槽内有霉菌产生。随着植物生长,生长空间变得狭小,使得叶片外层发黄、里层腐烂,直接影响了植物墙的景观效果。因此,需要通过改善空气流动,安装通气设备,合理调节灌溉水量,以降低植物墙侧空气湿度。

5 结语

室内植物墙是北京动物园在公园绿化中突破平面绿化和传统垂直绿化进行的一次尝试,以后会选择合适的地点,如建筑物的外立面墙体、参观通道墙面、兽舍内部进行垂直绿化。目前,植物墙技术和效果还不够稳定,配套和支持技术还有待完善,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加之动物园场馆的特殊性,所以,生态植物墙在动物园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调整适应,期待创造出更具有动物园特色的生态植物墙。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廊坊大田农业正在向设施农业转变,现代化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约12000hm2,包括日光温室、大拱棚等,其中温室所占比例最大,为36.1%。规模化园区92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3个。有研究指出,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已不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用于技术进步的科技投入已成为主要因素之一[4]。为使农业园区在生产活动中科学运用气候条件趋利避害,廊坊市气象部门着力对农业园区开展了精细化气象服务。一是从完善气象观测基础设施入手,加密布设自动化气象观测站点,增加了观测要素,40%的日光温室安装了农业小气候监测系统,实时收集日光温室内外的气温、地温、相对湿度、二氧化碳和光照等数据,其中在广阳区和永清县有3个现代农业园区还安装了物联网智能小气候观测系统,增配了实时查询及智能判断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等功能。二是建成了集信息收集与处理显示、天气预报预警产品制作与于一体的气象业务平台,农业气象服务人员依据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农事农时制作多样性的专业服务产品,对大风、暴雪、暴雨、连阴天、雾霾、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及时预警预报及防御建议,利用微信、网站、电视、广播、报刊、电话、声讯、短信、显示屏等信息平台将产品第一时间公布于众,针对不同园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管理建议等用户定制的精细化服务产品以点对点方式发送,使园区及时采取措施调节棚室的通风、采光、温度和湿度等,优化了植物生长环境。三是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管理者的作用,努力让他们懂气象、用气象。对涉农企业技术人员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农业气象服务云平台和APP的应用等知识培训,使用户学会了读取小气候站、区域站和自动站气象要素信息,并能以此作参考来指导农业生产管理。2017要2018年,廊坊市农业气象分中心与永清县的恒都美业、海泽田和新苑阳光、广阳区的润宝等园区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专门为其提供了温度和湿度预报及管理建议、温室葡萄管理要点、高温灼伤预防、草莓定植期以及蔬菜蚜虫防治等指导信息。特别是对2018年1月温室大棚出现气温和土壤温度持续走低、湿度偏高的现象,立即制作发送了“1月日光温室温湿度管理要点”,指导园区在保证室内温度25益的情况下开通风口进行降湿,有效预防了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为葡萄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对2017要2018年冬季上述园区和周边普通农户的黄瓜、甜瓜、葡萄3个品种收益调查结果显示,园区的黄瓜毛利润为3.5万~4.0万元、成本渊包括人工费冤是0.6万元,普通农户毛利润为3.1万元、成本是0.5万元曰园区的甜瓜毛利润为2.1万~2.5万元、成本渊包括人工费冤是0.5万元,普通农户毛利润为2.1万~2.5万元、成本是0.4万元曰园区的葡萄渊维多利亚冤毛利润为8万~9万元、成本渊包括人工费冤是2.0万元,普通农户毛利润为7万~8万元、成本是1.0万~1.5万元。可见,如果成本中都包含人工费,园区经济效益高于普通农户。这说明包括农业气象服务在内的科学管理发挥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2气象服务于设施农业的思考

实践证明,科学的气象服务有助于园区经济效益增长,而科学的气象服务又来源于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准确的天气预报以及一支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技术服务团队。

2.1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提升各类气象服务的基础保障

纵观近60年的气象发展历程,气象观测的设备、内容、手段及数据交换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观测与气象预报都由人工方式转变为人工智能方式,同时气象现代化建设正在向有关行业延伸。其中,设施农业园区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了温室环境因子数据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存储管理、网络、分析处理[5],为制作更精细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提供了基础信息。

2.2准确的天气预报是做好各类气象服务的前提

气象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除了某行业、某领域开展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需要的气候评估等服务外,人们更加依赖天气预报。准确的天气预报能让人趋利避害,在准确的天气预报基础之上制作出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才有可用性。农业生产更是如此,比如作物病虫害预报、各种生育期预报及生产管理活动安排等。目前,廊坊市常规天气预报产品已实现了0~7d无缝隙覆盖,汛期预报精度可达3h,24h晴雨定性预报准确率达91.2%,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管理对气象服务有了一定的依赖性。

2.3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是做好气象服务的关键

廊坊市气象局针对为农服务工作建立了农业气象服务分中心,负责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近年来,通过调查农情,了解农民所需,掌握作物生长情况,收集各类农业气象信息,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讲座,为农民普及气象知识,使之增强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同时,加强科学研究,与农业专家合作,为农民做好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并与村街推选的气象信息员保持联络,将特色气象服务产品第一时间送达,为他们开展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依据,使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得到了发展[6]。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发生时,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抗灾,灾后做好分析评估和后续管理指导。目前,这支团队已成为设施农业园区参与科学生产与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3存在的问题

设施农业园区是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成功之路,科技服务为园区作物健康生长发育及丰产丰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就气象服务而言还存在以下几方面薄弱环节院一是设施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错综复杂,气象服务产品的种类、数量及针对性难以满足需求曰二是农户对气象条件的应用知识还较欠缺曰三是设施农业气象观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作物关键生长期的农事管理等植保信息。

温室效应的现象篇10

【关键词】 党参;贮存方法;观察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主含糖类有果糖、菊糖、党参多糖和杂多糖;苷类、甾醇、挥发油和生物碱等。本品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状[1]。在贮存过程中,特别是霉雨季节常出现霉变、虫蛀、变色而影响药材的品质。过去用暴晒后贮存法,也未能杜绝此类现象,为药材贮存保管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情况,作者通过几种方法的研究观察,以探求贮藏党参药材的最佳方法。

1 观察方法

1.1 选材 选取新购进色泽纯正、表面光洁、充分干燥、大小均匀的党参,经鉴定为中药党参。

1.2 方法 六月中旬分别称取10 kg,备有四个能贮存15 kg党参的大坛,编为1、2、3、4号,分别为:1号先在坛内放入装有95%酒精500 ml的瓷缸,瓷缸口用纱布蒙上扎紧,后放入党参,盖好坛口,放于室内,常温;2号先在坛内放入装有2 kg石灰的纱布包,后放入党参,盖好坛口,放于室内,常温;3号将党参直接装入坛内,盖好坛口,放于室内,常温;4号将党参直接装入坛内,盖好坛口,放于冷藏室(温度控制在0~8℃)。

2 观察结果

经存放30 d后作第一次检查,1号酒精挥发160 ml(室内温度15~20℃)。45 d后作第二次检查,酒精挥发190 ml(室内温度20~25℃)。两次检查党参均无霉变和虫蛀现象,色泽光润,质量良好;2号在30 d后第一次检查时(室内温度15~20℃),无明显霉变和虫蛀现象,45 d后第二次检查时(室内温度20~25℃),表面已出现明显霉变现象,下部霉变较轻,并发现有小圆皮壳虫;3号在30 d后第一次检查时(室内温度15~20℃),表面已出现明显霉变现象,并有小圆皮壳虫,45 d后第二次检查时(室内温度20~25℃),靠近坛底部的党参出现霉烂现象,上部霉变较轻,但已产生米虫及较多谷蛾,色泽变深变暗;4号(温度0~8℃)两次检查党参均无霉变和虫蛀现象,色泽光润,质量良好。

3 讨论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有药物自身的因素和贮存环境的因素等。中药自身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含水量、细菌污染情况等。中药含水量及污染情况是发霉、虫蛀、变色的重要因素,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较多的中药,易生虫、发霉、遭鼠害,含挥发油多的中药易散失气味,含盐分较多的中药易潮解。贮存环境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和日光等。温度和湿度对中药的贮存影响最大,一般中药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15~20℃的药材成份基本稳定,利于贮藏,当温度升高到34℃以上时,含脂肪油较多的中药,就导致油质分解外溢,形成走油。温度在30℃时,有利于害虫、霉菌的生长、繁殖,致使中药霉变、虫蛀。而温度在0℃以下时,某些鲜活中药如鲜姜,所含水份会结冰,引起局部细胞坏死。湿度一般为含水量10%~15%左右,如果因贮藏条件不当,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使含水量增加。若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中药的含水量会随时增加。含糖多的就会吸潮、发霉、乃至虫蛀。中药在贮藏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和臭氧能引起药材变质。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会促使中药成分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2]。

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应是最能保证中药质量的。充分干燥是贮存好党参的前提条件。但在常温状态下,特别是雨季来临之时,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富含糖类的党参最易发生虫蛀和霉变,应采取有效措施。观察结果表明:如果没有低温冷藏条件,常温贮存党参不使用酒精封存是会发生霉变和虫蛀的。因此,认为用酒精封存法贮存党参是确实可行的,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特别适合在医院药房中使用。

我国很多地区夏秋季节炎热潮湿,室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是药材贮藏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季节。党参含糖量高,吸湿性强,我们更应当注意在夏秋季节做好党参药材的干燥贮藏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