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黄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3:47:45

温室黄瓜范文篇1

关键词:冬季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目前谯城区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日光温室黄瓜的栽培面积发展更为迅速。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谯城区温室黄瓜栽培的产量和效益,已是谯城区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现将冬季温室黄瓜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精选品种

根据谯城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抗病、耐低温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或生产的黄瓜销往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选择黄瓜是否密刺、颜色深浅、把柄的长短等特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根据茬口选择品种的属性,一般越冬茬栽培应选择耐寒性强、早熟、早中后期产量均高的品种,冬春茬栽培应选择苗期耐寒性强、早熟前期产量高的品种,秋冬茬栽培应选择苗期耐热、结瓜期耐低温的中晚熟品种等。谯城区目前种植比较多的是冬美-2、冬棚巨峰、冬冠等品种。

2施肥整地

施足肥料是高产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施尿素1500kg/hm2、硫酸钾4500kg/hm2、标准磷肥2500kg/hm2、钙肥2700kg/hm2、镁肥500kg/hm2、有机肥150t/hm2,以上肥料除磷、镁、钙肥全部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外,氮、钾肥留1/2在黄瓜结瓜期进行追施。整地一定要精细,一般黏土或两合土整地做垄时,垄高15cm左右即可;如果是沙土地,做垄时一定要做高垄,一般垄高25cm以上,以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黄瓜根系的生长[1,2]。有条件的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更好,在黄瓜定植行上按行距开沟,沟深25cm,宽60cm,在沟内填入25cm厚的作物秸秆,可以是新鲜的玉米秸秆、麦秸等,然后踏实,这样不仅节省肥料、改良土壤,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3田间管理

在正常苗期管理的基础上,在营养土中适量加入氮、磷、钾速效肥,能促进壮苗,增加雌花的形成。根据多年的实践,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肥沃的非菜园土6份配成的营养土中,添加尿素300g/m3、磷酸二铵1.5kg/m3、草木灰5kg/m3,能促进壮苗,促进雌花的形成。在黄瓜苗期,温室内增施CO2气肥,使白天棚内CO2的含量达到800~1500mg/kg的浓度,可增加黄瓜前期和中期的雌花数,增加产量。黄瓜苗期在防治病虫害时使用烟雾剂,能有效地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促进雌花增多、减少雄花的作用。利用揭盖草帘的早晚来控制日照时间的长短,创造短日照,一般日照时间每天8~10h,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一般上午温度23~26℃,午后22~30℃,前半夜16~18℃,早晨8~10℃,昼夜温差为8~15℃,有利于雌花的形成[3,4]。

4水分管理

土壤湿度70%~80%时,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雌花的形成,比土壤湿度90%以上时雌花多1倍以上,比土壤湿度40%以下的条件下雌花多2~3倍。因此,在育苗时土壤湿度要控制在80%左右,定植后土壤湿度要控制在70%~80%,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和雌花的形成。一般根据黄瓜的生长情况,当卷须呈弧状下垂,叶柄和茎之间的夹角超过45°,中午叶片有下垂现象,此时应该浇水,宜安排在连续晴天的初期。浇水要考虑水温,一般地温与水温的差要小于4~5℃,大于此温差对根系生长不利。因此,应选择上午10时左右进行浇水。采取膜下浇水,在宽行里覆秸秆,以减少水分蒸发面积,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早上揭帘后,棚内温度在10℃以上时,进行短时通风,然后关闭通风口,温度升到20℃时,继续通风降湿,到棚内没有雾气时,关闭通风口进行升温,进行温度正常管理。

5植株管理

在植株缓苗进入正常生长期后,要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瓜须,正常情况下,叶片的功能期为70d左右,之后开始老化、黄化,不但失去光合功能,还要消耗许多能量。因此,对于功能期超过70d的叶片,要及时摘掉,以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并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在黄瓜4叶前喷施50~80mg/kg的乙烯利,能有效控制徒长,促进花芽的分化,增加雌花的比例。

6病害防治

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细菌性病害、灰霉病,这几种病有时单发、有时混发[5],防治时应注意区分,防治霜霉病可选择霜霉威、甲霜灵、冠菌清等防治;灰霉病可选灰霉净等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冠菌清、DT、细菌灵、农用链霉素等防治,在阴雨、雾、雪天气或晴天浇水后,采取烟熏或喷粉防治效果更佳。

7参考文献

[1]马长云.冬季日光温室黄瓜超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8(1):35.

[2]薛世库,张胜菊.冬季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3):17,26.

[3]钟松林.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2(4):44-45.

温室黄瓜范文篇2

论文摘要介绍温室黄瓜结瓜期的主要病症,即花打顶症、瓜皮发黄症、缺瓜症、化瓜症、脆叶症、干叶症、秧蔓“虚症”、真菌病、细菌病等病症,并针对上述病症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黄瓜种植户参考。

日光温室黄瓜结瓜期,因受水、肥、气、温、光的影响,棚与棚之间长势不同,往往表现出影响产量的各种症状。现将黄瓜结瓜期常见的几种不良症状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花打顶症

花打顶即瓜打顶,瓜蔓生长点内缩,叶色黑绿,幼瓜上扬而高出生长点,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产生障碍。这类蔓是一次性施肥过多(尤其是磷肥)或喷农药量过大造成的。防治措施:一是重浇第1次水,随水施入少量粪尿;二是在生长点喷赤霉素;三是追肥应少量多次。

2瓜皮发黄症

3~4月份黄瓜处于结果旺盛期,叶蔓大,生长快,产量高,但往往瓜皮发黄而降低商品价值。瓜皮发黄是缺氮或缺铁所致。防治措施:一是施硫酸亚铁75kg/hm2;二是叶面喷施多元素液体肥(含铁),可使瓜皮由黄变绿;三是增施硫酸钾,促进根系对氮、铁的吸收。

3缺瓜症

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直径达20cm,茎粗超过1.2cm,而瓜数很少,隔节1个瓜或几节1个瓜,产量减少。此症状是由于施氮素化肥过多,磷、钾肥不足造成的。防治措施:一是在20d内不施或少施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氮素化肥;二是立即重施硝酸磷或磷酸二铵等复合肥,首次施600kg/hm2,隔4~5d再施300~450kg/hm2;三是晚揭早盖草帘,降低白天温度和缩短光照时间,10d后就会果实累累。

4化瓜症

该病症是由营养供求失衡所致。因营养生长不良而发生化瓜的,要重施氮素化肥,叶小蔓细的施硝铵可促使叶阔蔓壮;叶大而薄又发黄的施碳酸氢铵可速使叶色浓绿。防病要早,及时喷多菌灵、灰霉净,早揭晚盖草苫棚膜,防止高温高湿伤秧。白天室温应控制在24~28℃,不要超过30℃。晚上控制在14~18℃。根瓜长不大,要早摘;成瓜花开始萎蔫时即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减少化瓜,提高产量。

5脆叶症

叶片颜色黑绿且干皱不平,叶缘下垂,用手指弹即破碎,瓜条小而少,这是有机基肥施量少、追肥单调所致。防治措施:黄瓜定植前应施入鸡粪、牛粪,追肥要化肥、人粪尿交替施用,叶面喷米醋300倍液。如加入少量叶面宝、绿迪乐或光合微肥,可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6干叶症

发生干叶症的原因:一是风灾。如地区3月份以前,气温、风力变化大,如通风口中午出现叶片萎蔫,3d后褪绿干枯。二是热害。3月份以后,棚内温度高达60℃,中前部秧蔓、中部叶片和离棚膜近处的叶片极易干枯。三是药害。喷药浓度过大或用药不当可使蔓全部萎蔫。补救办法:不论何种原因造成叶片萎蔫,都应立即在叶面上喷洒清水,或冲水洗叶片。喷清水后3~5h,再喷丰产宝、多元素液体,以利于恢复叶片功能。

7秧蔓虚症

温室黄瓜于11月上旬定植后,如遇连续晴朗天气,温度高,湿度大,此期若基肥不足,将使瓜秧蔓茎节过长(超过8cm),茎杆过粗(直径超过0.8cm),叶柄过长(超过11cm),叶片过大(直径超过14cm),叶柄与茎杆夹角小于45°;叶茎淡黄,叶片过厚过肥,生长点凸出,卷须细长发白,营养生长过旺;易发病,生殖生长受抑制,幼瓜减少且不膨大,产瓜能力降低,这种现象即为秧蔓虚症。复壮办法:一是追施腐熟鸡粪或豆饼15t/hm2,磷、钾肥各375kg/hm2,重施有机肥,补充多元素营养,防止缺肥饿长。二是将棚内夜温由12℃以上逐步降至5~6℃,低温炼秧5~6d,然后再恢复到12℃左右。三是停止浇水,困秧促长瓜,待60%秧蔓上幼瓜膨大后再进行浇水,以少浇为佳。四是白天加大通风量,增加透光量,降低叶蔓体内含水量,适当失水使纤维变强。五是对缺幼瓜的温室,在上午8~9时施放二氧化碳气肥,或在晚上燃烧麦草(连续烧3~4个晚上),再喷乙烯利增瓜。六是用乙锰、倍得利防治在12月份至翌年1月份光温较低期造成的霜霉病。

8真菌病

日光温室黄瓜早期因低温寡照易感疫病,中期高温高湿易感灰霉病和白粉病,后期高温高湿易感霜霉病,这些都是真菌性病害。防治措施: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喷甲霜灵、速克灵或多菌灵,棚内应保持干燥。3月份以后,每7d喷洒1次粉霉1号和乙锰,遇连阴雨天喷抑快净,以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6~7月份霜霉病发生严重时,可选用1∶1∶240倍的波尔多液,日本产的辛万生、百菌清,美国杜邦产的克露作叶面喷洒。

9细菌病

日光温室黄瓜极易发生细菌性角斑病,随着温室面积

的扩大和连年种植黄瓜,此病会越来越严重,可导致减产10%~30%。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的,均为多角形病斑,不同点是角斑病病斑颜色较浅、发白,后期穿孔,叶背无霉毛,有白色黏液。这两种病往往同时发生。防治办法:一是用5%防细菌粉尘防治角斑病,用量15kg/hm2,7d喷1次,防效可达90%。二是用12%乙滴粉尘和70%多利可湿性粉剂、倍得利、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可杀得、DT杀菌剂综合防治角斑病和霜霉病,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温室黄瓜范文篇3

论文摘要介绍温室黄瓜结瓜期的主要病症,即花打顶症、瓜皮发黄症、缺瓜症、化瓜症、脆叶症、干叶症、秧蔓“虚症”、真菌病、细菌病等病症,并针对上述病症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黄瓜种植户参考。

日光温室黄瓜结瓜期,因受水、肥、气、温、光的影响,棚与棚之间长势不同,往往表现出影响产量的各种症状。现将黄瓜结瓜期常见的几种不良症状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花打顶症

花打顶即瓜打顶,瓜蔓生长点内缩,叶色黑绿,幼瓜上扬而高出生长点,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产生障碍。这类蔓是一次性施肥过多(尤其是磷肥)或喷农药量过大造成的。防治措施:一是重浇第1次水,随水施入少量粪尿;二是在生长点喷赤霉素;三是追肥应少量多次。

2瓜皮发黄症

3~4月份黄瓜处于结果旺盛期,叶蔓大,生长快,产量高,但往往瓜皮发黄而降低商品价值。瓜皮发黄是缺氮或缺铁所致。防治措施:一是施硫酸亚铁75kg/hm2;二是叶面喷施多元素液体肥(含铁),可使瓜皮由黄变绿;三是增施硫酸钾,促进根系对氮、铁的吸收。

3缺瓜症

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直径达20cm,茎粗超过1.2cm,而瓜数很少,隔节1个瓜或几节1个瓜,产量减少。此症状是由于施氮素化肥过多,磷、钾肥不足造成的。防治措施:一是在20d内不施或少施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氮素化肥;二是立即重施硝酸磷或磷酸二铵等复合肥,首次施600kg/hm2,隔4~5d再施300~450kg/hm2;三是晚揭早盖草帘,降低白天温度和缩短光照时间,10d后就会果实累累。

4化瓜症

该病症是由营养供求失衡所致。因营养生长不良而发生化瓜的,要重施氮素化肥,叶小蔓细的施硝铵可促使叶阔蔓壮;叶大而薄又发黄的施碳酸氢铵可速使叶色浓绿。防病要早,及时喷多菌灵、灰霉净,早揭晚盖草苫棚膜,防止高温高湿伤秧。白天室温应控制在24~28℃,不要超过30℃。晚上控制在14~18℃。根瓜长不大,要早摘;成瓜花开始萎蔫时即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减少化瓜,提高产量。

5脆叶症

叶片颜色黑绿且干皱不平,叶缘下垂,用手指弹即破碎,瓜条小而少,这是有机基肥施量少、追肥单调所致。防治措施:黄瓜定植前应施入鸡粪、牛粪,追肥要化肥、人粪尿交替施用,叶面喷米醋300倍液。如加入少量叶面宝、绿迪乐或光合微肥,可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6干叶症

发生干叶症的原因:一是风灾。如地区3月份以前,气温、风力变化大,如通风口中午出现叶片萎蔫,3d后褪绿干枯。二是热害。3月份以后,棚内温度高达60℃,中前部秧蔓、中部叶片和离棚膜近处的叶片极易干枯。三是药害。喷药浓度过大或用药不当可使蔓全部萎蔫。补救办法:不论何种原因造成叶片萎蔫,都应立即在叶面上喷洒清水,或冲水洗叶片。喷清水后3~5h,再喷丰产宝、多元素液体,以利于恢复叶片功能。7秧蔓虚症

温室黄瓜于11月上旬定植后,如遇连续晴朗天气,温度高,湿度大,此期若基肥不足,将使瓜秧蔓茎节过长(超过8cm),茎杆过粗(直径超过0.8cm),叶柄过长(超过11cm),叶片过大(直径超过14cm),叶柄与茎杆夹角小于45°;叶茎淡黄,叶片过厚过肥,生长点凸出,卷须细长发白,营养生长过旺;易发病,生殖生长受抑制,幼瓜减少且不膨大,产瓜能力降低,这种现象即为秧蔓虚症。复壮办法:一是追施腐熟鸡粪或豆饼15t/hm2,磷、钾肥各375kg/hm2,重施有机肥,补充多元素营养,防止缺肥饿长。二是将棚内夜温由12℃以上逐步降至5~6℃,低温炼秧5~6d,然后再恢复到12℃左右。三是停止浇水,困秧促长瓜,待60%秧蔓上幼瓜膨大后再进行浇水,以少浇为佳。四是白天加大通风量,增加透光量,降低叶蔓体内含水量,适当失水使纤维变强。五是对缺幼瓜的温室,在上午8~9时施放二氧化碳气肥,或在晚上燃烧麦草(连续烧3~4个晚上),再喷乙烯利增瓜。六是用乙锰、倍得利防治在12月份至翌年1月份光温较低期造成的霜霉病。

8真菌病

日光温室黄瓜早期因低温寡照易感疫病,中期高温高湿易感灰霉病和白粉病,后期高温高湿易感霜霉病,这些都是真菌性病害。防治措施: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喷甲霜灵、速克灵或多菌灵,棚内应保持干燥。3月份以后,每7d喷洒1次粉霉1号和乙锰,遇连阴雨天喷抑快净,以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6~7月份霜霉病发生严重时,可选用1∶1∶240倍的波尔多液,日本产的辛万生、百菌清,美国杜邦产的克露作叶面喷洒。

9细菌病

日光温室黄瓜极易发生细菌性角斑病,随着温室面积

的扩大和连年种植黄瓜,此病会越来越严重,可导致减产10%~30%。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的,均为多角形病斑,不同点是角斑病病斑颜色较浅、发白,后期穿孔,叶背无霉毛,有白色黏液。这两种病往往同时发生。防治办法:一是用5%防细菌粉尘防治角斑病,用量15kg/hm2,7d喷1次,防效可达90%。二是用12%乙滴粉尘和70%多利可湿性粉剂、倍得利、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可杀得、DT杀菌剂综合防治角斑病和霜霉病,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温室黄瓜范文篇4

关键词:黄瓜;日光温室;早春;栽培技术

黄瓜是消费量较大的大众化蔬菜,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黄瓜面积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日光温室黄瓜早春栽培因具有风险较小、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太原市2009年日光温室黄瓜早春栽培面积已占到日光温室黄瓜总种植面积的50.8%。一般产量达187.5t/hm2左右,产值达39万元/hm2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日光温室黄瓜早春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长势旺盛的品种。适宜栽培的品种有博耐13号、津优2号、津优31号、津优5号等。博耐13号是太原地区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该品种耐低温、弱光能力强,瓜码密,回头瓜多,瓜把短、瓜条深绿色、有光泽,瓜条顺直,商品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

二、播种

播种期应根据各品种的适宜苗龄来确定。黄瓜早春茬一般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上中旬开始采收,7月上旬拔秧。育苗的营养土,必须用未种过瓜类蔬菜的疏松园土和优质有机肥配制,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配合。生产上多采用肥沃园土6份、腐熟马粪和圈肥4份,再加入腐熟鸡粪225~375kg/hm2,或过磷酸钙7.5~15.0kg/hm2,园土和肥粪均匀混合过筛即可使用。营养钵或平畦育苗,将营养土装满营养钵后稍压,紧密排置于育苗床内,播前要烤畦提高畦温,然后在育苗床覆盖薄膜,并在夜间加扣小棚或盖草帘。一般土温达15℃时播种。在播种的前一天傍晚向育苗畦内浇水,以湿透营养土为宜。第2天上午播种,将发芽种子用镊子等工具一粒一粒摆于营养钵中央或平畦8cm×8cm,种子需朝同一方向平放,以便苗期叶片分布均匀,受光良好。播种后覆土1.5cm厚,最好下覆2/3过筛细土,上覆1/3细沙。为加快出苗可覆盖地膜,并按烤畦的方法处理,待幼芽顶土时撤除地膜,依气候特点决定是否扣小棚。

三、苗期管理

苗期夜间适宜低温管理,利于雌花形成,可采取大温差育苗。播种后为加快出苗,减少养分消耗,尽量提高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8℃左右,正常情况下5~6d出齐苗。为防止幼苗徒长,出苗后开始小通风,维持白天25℃左右,夜间15℃左右,当子叶展开至出第1片真叶时,夜间降温至12℃,促进子叶肥厚,防止胚轴伸长。第1片真叶展开时,仍保持白天25℃左右,夜间降温至13~15℃,促进花芽分化;第2片真叶展开直径约1.5cm时,夜间保持10℃左右,2~3d后夜间保持12~13℃,防茎节徒长。定植前7~10d进行炼苗,白天25~30℃,夜间10℃左右。为增加苗期光照强度,应经常清洁薄膜上的尘土来增加透光量,草帘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阴天正常揭盖草帘,雪雨天抓住时机揭开草帘,尽量增加受光量。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前浇足底水,整个苗期可不再浇水,以保墒为主。未覆盖细沙的苗床需进行2~3次覆土,当大部分幼芽拱土时选择晴天中午覆盖干暖土,约0.3cm厚,用土封严裂缝,防止戴帽出土,苗出齐后再覆土,以促进子叶肥大,抑制胚轴伸长。若遇到苗期缺水,应适时使用喷壶喷洒补水,切忌大水漫灌,避免因灌水而使地温大幅度降低,使根系因寒冷而受伤害。

四、定植

日光温室黄瓜早春茬栽培,一般苗龄35~40d,株高10~13cm,茎粗0.5~0.6cm,子叶肥厚完整,具有3~4片真叶,叶色深绿有光泽,茎叶粗大健壮,未出雌花,根系发白,根粗而多时即可移栽。当温室内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选冷尾暖头晴天上午定植。由于黄瓜是浅根系作物,因此在撒匀肥料后必须进行深耕30cm,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深耕后耙平起垄,做垄宽110cm,沟宽30cm,畦面宽80cm、高20cm的小高畦,畦面中央挖1条深10cm、宽20cm的地沟,然后盖上地膜,形成膜下暗灌水沟。采用宽窄行单株定植方式,大行距85cm、小行距55cm、株距28~30cm,栽苗4.5~5.1万株/hm2。定植时将地膜剪成“十”字口,挖穴浇足水,水渗后摆苗,苗坨表面与畦面持平或稍高畦面封好土。

五、肥水管理

定植前10~15d,施腐熟有机肥90~120t/hm2,增施过磷酸钙750~900kg/hm2,或磷酸二铵750~900kg/hm2,过磷酸钙应与有机肥料混合堆积发酵后施用。黄瓜根系吸收能力弱,追肥量不宜过大,以“少吃多餐”为原则,切忌浓肥伤根死苗。追肥以氮肥为主,以氮素化肥与人粪尿等配合施用为宜,不宜单纯施用化肥。一般在浇缓苗水时随水追施腐熟人粪尿6000~7500kg/hm2、磷酸二铵150~225kg/hm2。根瓜坐住后结合浇水追施腐熟人粪尿12t/hm2或硫酸钾225~300kg/hm2。盛瓜期需肥量剧增,追肥次数相应增加,一般每浇1~2次清水后,随水追肥1次,施腐熟人粪尿7500~9000kg/hm2,或硫酸钾225kg/hm2左右。采收后期植株根系吸收能力相对减弱,需进行叶面喷肥,用0.5%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满足果实膨大对养分的需求,以延长结瓜期,提高后期产量。秧苗成活后,浇1次缓苗水。一般在浇缓苗水后不再浇水,适时深中耕垄行间,提温保水,促根系发达,控茎叶生长,促雌花大量形成。待根瓜瓜把发黑、瓜长达10~15cm、叶色深绿、生长点缺乏光泽时,浇催瓜促秧水。进入结瓜期后需水量逐渐增加,浇水宜小水勤浇。结瓜初期一般每隔7~10d浇1次水,盛瓜期需水量大增,每隔2~3d浇1次水或隔日浇水,以促幼瓜迅速膨大。采收后期植株衰老,根系吸收能力降低,结瓜数减少,以不缺水为原则。浇水宜在采收前一天进行,使水分促瓜而不促或少促秧,提高产品的光泽和新鲜度,增加产量,提高商品性。每次浇水后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防止湿度过大导致病害发生。

六、田间管理

定植后3~5d是缓苗期,密闭不通风,白天要将温度提高到28~32℃,午后降低温度为20~23℃,夜间前半夜保持15~18℃,后半夜12~15℃;并勤擦拭棚膜除尘,保持棚膜清洁,增加透光度,以利于提高温室内的温度,促进生长,加快缓苗。缓苗后适当降温,当温度超过30℃时开始通风,保持白天25~30℃,夜间前半夜15~17℃,后半夜12~14℃,不可低于10℃,以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发育。一般缓苗至盛瓜期间的温度要保持白天25~30℃,夜温12~15℃。随着外界气温的不断升高和植株生长,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尽量保持适温管理。当黄瓜幼苗长6~7片真叶时进行吊蔓,即将塑料捆扎绳或细绳的一端拴在黄瓜茎蔓基部,另一端拴在垄上拉好的铁丝上,黄瓜茎蔓不断缠绕在吊绳上,长得高的植株要稍下放,形成生长点南低北高,互不遮光。随着植株的生长,结合缠蔓、落蔓及时摘除病老黄叶,以减少养分无效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养分用于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吊绳长度应是温室高度的2倍以上,瓜秧顶部要与棚膜保持40~60cm距离,过长秧要落蔓,每次落蔓30~40cm。

七、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等。霜霉病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3.75kg/hm2均匀分布放在垄沟内,密闭温室,点燃烟熏,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3~4次。灰霉病发病初期用10%速克灵烟剂烟熏,隔7~10d熏1次,连熏3~4次;用50%多克粉尘剂15kg/hm2喷粉,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3~4次。细菌性角斑病用3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施;也可用77%可杀得2000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d喷1次,共喷3~4次。白粉病发病前喷27%高脂膜100倍液保护叶片,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15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喷雾。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最好采用黄板诱杀和防虫网阻止进入温室。发现蚜虫时,可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和斑潜蝇可用2.4%威力特微乳剂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同时再用22%敌敌畏烟剂或20%异丙威烟剂4.5kg/hm2熏蒸。

八、适时采收

黄瓜采收的标准应按市场需要确定。一般以瓜长25~30cm、皮色鲜亮、瓜条顺直、瓜顶带花为采收适期。采收过早,产量低,反之品质下降。根瓜宜早收,特别是植株生长势弱的根瓜更应早收,以防瓜赘秧。而植株生长势强、根瓜上部没有坐住瓜的植株,根瓜应推迟采收,留瓜抑秧,防止秧疯长。一般盛瓜期应适时早收,采收宜在浇水追肥后的早晨进行。

参考文献:

[1]王虎.日光温室早春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9(2):17-18.

[2]田雪飞,梁春丽,田东旭.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8(7):10-11.

温室黄瓜范文篇5

关键词:黄瓜;日光温室;早春;栽培技术

黄瓜是消费量较大的大众化蔬菜,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黄瓜面积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日光温室黄瓜早春栽培因具有风险较小、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太原市2009年日光温室黄瓜早春栽培面积已占到日光温室黄瓜总种植面积的50.8%。一般产量达187.5t/hm2左右,产值达39万元/hm2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

日光温室黄瓜早春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长势旺盛的品种。适宜栽培的品种有博耐13号、津优2号、津优31号、津优5号等。博耐13号是太原地区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该品种耐低温、弱光能力强,瓜码密,回头瓜多,瓜把短、瓜条深绿色、有光泽,瓜条顺直,商品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

2播种

播种期应根据各品种的适宜苗龄来确定。黄瓜早春茬一般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上中旬开始采收,7月上旬拔秧。育苗的营养土,必须用未种过瓜类蔬菜的疏松园土和优质有机肥配制,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配合。生产上多采用肥沃园土6份、腐熟马粪和圈肥4份,再加入腐熟鸡粪225~375kg/hm2,或过磷酸钙7.5~15.0kg/hm2,园土和肥粪均匀混合过筛即可使用。营养钵或平畦育苗,将营养土装满营养钵后稍压,紧密排置于育苗床内,播前要烤畦提高畦温,然后在育苗床覆盖薄膜,并在夜间加扣小棚或盖草帘。一般土温达15℃时播种。在播种的前一天傍晚向育苗畦内浇水,以湿透营养土为宜。第2天上午播种,将发芽种子用镊子等工具一粒一粒摆于营养钵中央或平畦8cm×8cm,种子需朝同一方向平放,以便苗期叶片分布均匀,受光良好。播种后覆土1.5cm厚,最好下覆2/3过筛细土,上覆1/3细沙。为加快出苗可覆盖地膜,并按烤畦的方法处理,待幼芽顶土时撤除地膜,依气候特点决定是否扣小棚。

3苗期管理

苗期夜间适宜低温管理,利于雌花形成,可采取大温差育苗[1,2]。播种后为加快出苗,减少养分消耗,尽量提高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8℃左右,正常情况下5~6d出齐苗。为防止幼苗徒长,出苗后开始小通风,维持白天25℃左右,夜间15℃左右,当子叶展开至出第1片真叶时,夜间降温至12℃,促进子叶肥厚,防止胚轴伸长。第1片真叶展开时,仍保持白天25℃左右,夜间降温至13~15℃,促进花芽分化;第2片真叶展开直径约1.5cm时,夜间保持10℃左右,2~3d后夜间保持12~13℃,防茎节徒长。定植前7~10d进行炼苗,白天25~30℃,夜间10℃左右。为增加苗期光照强度,应经常清洁薄膜上的尘土来增加透光量,草帘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阴天正常揭盖草帘,雪雨天抓住时机揭开草帘,尽量增加受光量[3,4]。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前浇足底水,整个苗期可不再浇水,以保墒为主。未覆盖细沙的苗床需进行2~3次覆土,当大部分幼芽拱土时选择晴天中午覆盖干暖土,约0.3cm厚,用土封严裂缝,防止戴帽出土,苗出齐后再覆土,以促进子叶肥大,抑制胚轴伸长。若遇到苗期缺水,应适时使用喷壶喷洒补水,切忌大水漫灌,避免因灌水而使地温大幅度降低,使根系因寒冷而受伤害。

4定植

日光温室黄瓜早春茬栽培,一般苗龄35~40d,株高10~13cm,茎粗0.5~0.6cm,子叶肥厚完整,具有3~4片真叶,叶色深绿有光泽,茎叶粗大健壮,未出雌花,根系发白,根粗而多时即可移栽。当温室内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选冷尾暖头晴天上午定植。由于黄瓜是浅根系作物,因此在撒匀肥料后必须进行深耕30cm,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深耕后耙平起垄,做垄宽110cm,沟宽30cm,畦面宽80cm、高20cm的小高畦,畦面中央挖1条深10cm、宽20cm的地沟,然后盖上地膜,形成膜下暗灌水沟。采用宽窄行单株定植方式,大行距85cm、小行距55cm、株距28~30cm,栽苗4.5~5.1万株/hm2。定植时将地膜剪成“十”字口,挖穴浇足水,水渗后摆苗,苗坨表面与畦面持平或稍高畦面封好土。

5肥水管理

定植前10~15d,施腐熟有机肥90~120t/hm2,增施过磷酸钙750~900kg/hm2,或磷酸二铵750~900kg/hm2,过磷酸钙应与有机肥料混合堆积发酵后施用。黄瓜根系吸收能力弱,追肥量不宜过大,以“少吃多餐”为原则,切忌浓肥伤根死苗。追肥以氮肥为主,以氮素化肥与人粪尿等配合施用为宜,不宜单纯施用化肥。一般在浇缓苗水时随水追施腐熟人粪尿6000~7500kg/hm2、磷酸二铵150~225kg/hm2。根瓜坐住后结合浇水追施腐熟人粪尿12t/hm2或硫酸钾225~300kg/hm2。盛瓜期需肥量剧增,追肥次数相应增加,一般每浇1~2次清水后,随水追肥1次,施腐熟人粪尿7500~9000kg/hm2,或硫酸钾225kg/hm2左右。采收后期植株根系吸收能力相对减弱,需进行叶面喷肥,用0.5%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满足果实膨大对养分的需求,以延长结瓜期,提高后期产量。秧苗成活后,浇1次缓苗水。一般在浇缓苗水后不再浇水,适时深中耕垄行间,提温保水,促根系发达,控茎叶生长,促雌花大量形成。待根瓜瓜把发黑、瓜长达10~15cm、叶色深绿、生长点缺乏光泽时,浇催瓜促秧水。进入结瓜期后需水量逐渐增加,浇水宜小水勤浇。结瓜初期一般每隔7~10d浇1次水,盛瓜期需水量大增,每隔2~3d浇1次水或隔日浇水,以促幼瓜迅速膨大。采收后期植株衰老,根系吸收能力降低,结瓜数减少,以不缺水为原则。浇水宜在采收前一天进行,使水分促瓜而不促或少促秧,提高产品的光泽和新鲜度,增加产量,提高商品性。每次浇水后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防止湿度过大导致病害发生。

6田间管理

定植后3~5d是缓苗期,密闭不通风,白天要将温度提高到28~32℃,午后降低温度为20~23℃,夜间前半夜保持15~18℃,后半夜12~15℃;并勤擦拭棚膜除尘,保持棚膜清洁,增加透光度,以利于提高温室内的温度,促进生长,加快缓苗。缓苗后适当降温,当温度超过30℃时开始通风,保持白天25~30℃,夜间前半夜15~17℃,后半夜12~14℃,不可低于10℃,以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发育。一般缓苗至盛瓜期间的温度要保持白天25~30℃,夜温12~15℃。随着外界气温的不断升高和植株生长,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尽量保持适温管理。当黄瓜幼苗长6~7片真叶时进行吊蔓,即将塑料捆扎绳或细绳的一端拴在黄瓜茎蔓基部,另一端拴在垄上拉好的铁丝上,黄瓜茎蔓不断缠绕在吊绳上,长得高的植株要稍下放,形成生长点南低北高,互不遮光。随着植株的生长,结合缠蔓、落蔓及时摘除病老黄叶,以减少养分无效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养分用于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吊绳长度应是温室高度的2倍以上,瓜秧顶部要与棚膜保持40~60cm距离,过长秧要落蔓,每次落蔓30~40cm。

7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等。霜霉病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3.75kg/hm2均匀分布放在垄沟内,密闭温室,点燃烟熏,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3~4次。灰霉病发病初期用10%速克灵烟剂烟熏,隔7~10d熏1次,连熏3~4次;用50%多克粉尘剂15kg/hm2喷粉,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3~4次。细菌性角斑病用3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施;也可用77%可杀得2000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d喷1次,共喷3~4次。白粉病发病前喷27%高脂膜100倍液保护叶片,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15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喷雾。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最好采用黄板诱杀和防虫网阻止进入温室。发现蚜虫时,可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和斑潜蝇可用2.4%威力特微乳剂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同时再用22%敌敌畏烟剂或20%异丙威烟剂4.5kg/hm2熏蒸。

8适时采收

黄瓜采收的标准应按市场需要确定。一般以瓜长25~30cm、皮色鲜亮、瓜条顺直、瓜顶带花为采收适期。采收过早,产量低,反之品质下降。根瓜宜早收,特别是植株生长势弱的根瓜更应早收,以防瓜赘秧。而植株生长势强、根瓜上部没有坐住瓜的植株,根瓜应推迟采收,留瓜抑秧,防止秧疯长。一般盛瓜期应适时早收,采收宜在浇水追肥后的早晨进行。

9参考文献

[1]王虎.日光温室早春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9(2):17-18.

[2]田雪飞,梁春丽,田东旭.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8(7):10-11.

温室黄瓜范文篇6

关键词:大棚黄瓜;苦味;症状;原因;防治

随着温室大棚在黄瓜栽培上的广泛应用,黄瓜带有苦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不但影响黄瓜的品质,而且严重制约了消费,从而大大降低了温室大棚黄瓜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1症状特点

苦味黄瓜嫩瓜和正常的商品嫩瓜外观一致,但生食时涩麻有苦味,花头和蒂头的苦味重于中间部分的苦味;切成片加调料后,稍有苦味,熟食时与正常黄瓜没明显差别。

2致病原因

黄瓜苦味的发生,是由于瓜肉中积累了过多的苦味素(C10H28O5)所致。造成瓜肉中苦味素过多的原因:一是施磷钾肥过少或施氮肥过多,易形成苦味瓜。二是低温弱照生长条件下,氮素化肥施量过多,结的嫩瓜不仅有苦味,而口感涩麻,因为大棚较低温度条件细胞透过性较低,致使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到抑制。三是大棚内高温持续时间过长,使植株同化能力减弱,损耗增多,黄瓜果实中积累苦瓜素。四是湿度。苦瓜素是在干燥条件下产生的。如大棚中空气湿度较大,而土壤湿度较小,就会使植株发生“生理干旱”。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苦瓜素会从茎叶转移到果实中,产生苦味。

3防治方法

3.1选育与选择优良品种

控制黄瓜甘味最好的方法是选育无苦味的黄瓜优良品种。目前,黄瓜育种上多采用国外(如荷兰或美国)无苦味的黄瓜品种与国内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回交和自交,从其后代中选育与国内品种相似、且没有苦味的黄瓜品种。同时,采种时应注意有甘味的黄瓜不应留作种用。

3.2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

当温室大棚环境气温或地温低于13℃时,植物细胞渗透性降低,使养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黄瓜易出现苦味;其次,当温室大棚棚温高于30℃,且持续时间过长,特别是超过35℃,致使叶片同化功能减弱,光合产物消耗过多或营养失调,黄瓜也会出现苦味。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黄瓜大棚冬春季节,尤其是晚上的采暖和保温。通常采用黄瓜定植覆土盖膜、聚氯乙烯无滴膜扣棚、夜间盖草苫子及在大棚四周挖环行防寒沟等技术;光照过强、棚温过高时,应注意采用遮阳网或用水浇灌喷洒等措施,以调节好温度,达到避开黄瓜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

3.3科学的光照

一要保持适宜的栽培密度。目前大棚温室黄瓜的栽培密度一般为5.55~6.3万株/hm2,这就必然存在前期苗小、苗稀浪费地,满架后又因植株繁茂相互遮荫,造成光照不足。为此,黄瓜栽培应采用早期密植,后期稀植的栽培方法。二是棚内张挂铝聚脂反光幕。黄瓜定植后,可将2~2.5m长的反光幕垂直张挂在大棚后柱南侧,后挂上部2~2.5m处拉铁丝,把幕布搭在铁丝上用胶带粘住,下端垂于地面。三是及时揭盖不透明覆盖物,尽量延长光照时数,一般天气要揭去8h左右,即使连阴天也要保持4h;连阴转晴天应陆续间隔揭开。四是每天卷起草苫子后,要将棚膜上的杂草去掉,并每周细擦一遍棚膜,以去掉棚膜上的灰尘和水滴,增加大棚的透光率;同时可采用防尘、防老化的聚氯乙烯无滴膜,并注意及时插架、绑蔓和摘心。

3.4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防止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肥不足。随着植株不断生长,应逐渐增加氮肥施用量,到开花结果盛期应平衡施肥,通常氮、磷、钾比例为5∶2∶6;同时应配合根外追肥;①叶面喷施稀土微肥:苗期、始花期、幼瓜期各喷施1次,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提高含糖量1%~2%。②叶面喷施尿素液:在盛花期和盛果期用尿素7.5kg/hm2对水2250kg/hm2混匀后喷施。③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在黄瓜花期前后喷2~3次新型分裂抗生素通微1号。

3.5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

在黄瓜生产上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和生态特点,及时供给其生育所需水分,浇水应做到少量多次,水温不可过低,应尽量采用恒温水或膜下小水暗灌技术,严防因植株体内水分的亏缺而间接影响酯酶的分解,以避免黄瓜苦味素的形成,并在干燥条件下进入果实。

3.6及时通风换气

适当的放风,可调节棚内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黄瓜徒长,防止病虫害发生,减少苦味形成。在严寒冬季一般不放风,但当棚内温度超过30℃,可在大棚立柱处开小缝放风。当棚内温度降至26~28℃时,停止放风。

温室黄瓜范文篇7

论文摘要:针对临夏州以日光温室为主的保护地栽培中存在的利用率低、阻碍栽培效益的提高等问题,建议广大菜农应适应市场要求,采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模式,发展规模种植,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以日光温室为主的保护地栽培在临夏州迅猛发展,面积不断扩大,蔬菜供应总量不断提高。但生产中依然存在着日光温室利用率低等问题,阻碍栽培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蔬菜茬口安排不当,秋冬茬和冬春茬栽培面积大,而深冬茬栽培面积相对较小;温室蔬菜品种单一,农民在生产中受种植习惯的影响较大,缺乏市场信息;多数温室在夏季处于闲置状态,对光能、土地及设施等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针对这些问题,广大菜农适应市场要求,应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模式,发展规模种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合理安排种植茬口

1.1越冬茬在l0月份播种或定植,翌年6月初采收结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1—5月份。栽培的主要蔬菜有黄瓜、番茄、辣椒、西葫芦、茄子、厚皮甜瓜、香椿等。

1.2秋延后茬在8月份播种或定植,元旦前采收结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种植的主要蔬菜有黄瓜、番茄、西葫芦、茄子、菜豆、芹菜、甘蓝、生菜、筒篙和芫要等。

1.3冬春茬即在12月份至翌年1月份育苗,2月份定植,6月底采收结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4—6月份。种植品种同秋延后茬。

1.4越夏茬即在日光温室内于夏季增种一茬蔬菜,一般6月底定植,9月下旬采收结束。种植的蔬菜为番茄、芹菜、佛手瓜以及生育期短的速生菜等。

2增加蔬菜种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花色品种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引进的蜜世界、状元、女神和伊丽莎白等厚皮甜瓜品种,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引进西芹等特种蔬菜的同时,还引进并推广了青花菜、大叶菠菜、黑田五寸胡萝卜和四季白菜等优良品种,增强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应用先进生产技术

3.1温室配套技术主要是对温室结构的改良,如安装使用电动卷帘机,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喜温蔬菜深冬栽培技术通过改良温室结构,在夏秋季节进行喜温性蔬菜播种,深冬收获上市,蔬菜价格高,菜农的收益大幅度增长。

3.3遮阳网覆盖越夏栽培技术许多蔬菜在高温多雨的夏季生长不良,产量低,品质差,因而出现蔬菜供应的夏淡季。通过覆盖遮阳网,可降低光照强度和温度,防止雨水冲击,减轻病虫危害,保证夏季蔬菜供应。既充分利用了温室闲置期,延长了夏季蔬菜供应期,又增加了收益。

3.4滴灌系统在温室内安装滴灌系统,进行膜下灌溉,既节水,省工,高产,又可降低温室内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使黄瓜混合病情指数降低18%,增产10%,番茄增产17%以上。

3.5应用薄膜防水滴剂在有水滴的薄膜内侧涂抹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并有防病效果的防水滴剂(抗凝水剂)一灭滴灵,涂抹后,能消除水滴,改善光照条件。

3.6施二氧化碳气肥主要采用燃放沼气法,在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可提高温室内温度。蔬菜一般可增产20%~40%,且能提早上市,提高商品性,增强耐贮性。

3.7秸秆反应堆技术示范结果表明,西红柿、黄瓜、甜椒等蔬菜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进行栽培,具有抗病、早熟、座果多、个大、着色快、肉质好、高产优质、不早衰等效果。一般上市期提前10~15d,收获期延长30~40d,增产50%以上。标准化操作不用化肥,少用或不用农药,降低成本60%以上。该技术以秸秆代替化肥,以植物疫苗代替农药,是蔬菜无公害栽培的突破性技术。

此外,还推广了无土育苗技术、大棚香椿密植栽培技术和芽菜生产技术等。

4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

特色农产品是指在特定地区、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注册并正确使用特色农产品商标,逐渐成为提高和保证经济效益的手段。

4.1申请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的途径现阶段,农民申请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由于经营规模小,生产分散,在实践中不太可行。申请商标注册,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以下几种途径:公务员之家

4.1.1由特色农产品协会申请商标注册特色农产品协会是特色农产品生产者自发成立的群众性组织,由该组织申请商标注册,由加人协会的成员或一定区域内的农民使用。

4.1.2由县或乡镇一级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申请商标注册应充分发挥政府农业部门的作用,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广大农民逐步成为能够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生产经营者。

4.1.3由产地的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申请注册由其申请商标注册并使用于进人市场交易的特色农产品,既可吸引农民进人市场交易,又可刺激消费者购买。

4.2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通过制定商标使用规则,规范特色农产品协会会员使用。或申请一般商标,通过签订商标许可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农户使用,然后由农民直接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并从中直接受益。

温室黄瓜范文篇8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症状识别;发病原因;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在陕西省各地均有发生,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特别是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受害较重。黄瓜霜霉病是一种靠气流传播、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病害。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重病地块甚至全株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如何有效防治霜霉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以期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危害。

一、症状识别

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感病初期产生浅绿色水渍状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因而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卷缩,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成灰黑色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二、发病原因

2.1品种存在抗病性差异

不同黄瓜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在陕南月河川道种植的早熟品种,其抗病能力较差,大部分是中感品种。品质好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较差。例如常规种植品种北京密刺和本地种——水黄瓜等,都是品质较好的早熟品种,这些品种历年受害较重。津研系列的黄瓜抗病能力较强。但大部分是中、晚熟品种,品质也不好,上市较晚,不适宜在大棚中种植。

2.2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不同

黄瓜叶片生理年龄与霜霉病的发生关系很大。在成株期,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差异较大,一般植株顶端嫩叶不发病,距地面较近的老叶发病很轻,以植株中间的叶片发病较重。嫩叶不发病的原因是气孔尚未形成或数目不多,老叶片是因钙、氮和糖的含量急剧下降等原因,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有轻微病症出现。因此,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以中间的功能叶片受害最重。

2.3温湿度控制不当

在春季,黄瓜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在发病的季节里温度是比较适宜的,病害发生与流行的关键是湿度问题。在多雨多露的情况下,昼夜温差大,病害流行的速度最快。当棚内湿度大,温度在16℃以上时,便可出现发病中心。陕西省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是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盛期,保护地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发病。病害发生的早晚与气温的回升有直接关系。温室和塑料大棚,如果温湿度控制不当,通风不及时,造成棚内湿度过高,夜间温度低,湿度大,容易结露;叶片上长时间保持水滴,容易加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白天要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在病害盛发期尽量少浇水,将湿度降到不利于病菌侵染为宜。

2.4栽培与肥水管理不当

栽培与肥水管理和病害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地势低洼、土壤质地差、肥料不足、栽培过密、通风不良或浇水次数过多,都能导致病害加重发生。黄瓜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后浇水次数不可过多,白天应及时通风透光,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要增施有机肥料。因为有机肥料养分完全,性质稳定,肥效较长,可以不断地供应黄瓜各个阶段生长的需要,增强抗病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对促进根系发育与机械组织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黄瓜的抗病力。密植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而定,不能过密,密度大了,通风不良,影响光照作用,也是诱发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防治技术

3.1培育壮苗

常规的育苗法大都采用营养钵育苗,以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多施有机肥料,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加强光照,增强抗病能力。

3.2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的黄瓜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推广的大都是垂直抗性的品种,有的品种抗病性容易退化。在生产中表现较好、抗霜霉病的黄瓜品种有津研2号、津研4号、津研7号等。

3.3加强栽培管理

建造大棚时要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及有机肥料。在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结瓜后要防止大水漫灌。出现零星病叶要及时摘除,可以喷0.3%磷酸二氢钾或尿素加糖等进行保护。要注意通风排湿,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湿度保持90%以下为宜。

3.4高温闷棚

春季,当密闭温室气温能达到45℃时采用。在准备闷棚的前一天浇1次大水,次日揭苫后封闭温室,使室温迅速上升到45℃左右,并要保持1.5~2.0h。温度超过45℃时,遮荫降温,不能放风。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开始放风,风口要逐渐加大,使室温缓慢降低。次日摘除枯老病叶后再浇1次水。霜霉病暴发时,第1次闷棚后,4d左右再进行1次。公务员之家:

3.5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病叶及植株底部枯、黄、老叶等。一茬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所有的蔬菜残余植株、叶片及杂草,并远离菜地烧毁,以清除病菌的一切寄主,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温室黄瓜范文篇9

烟粉虱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播和蔓延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高、防治难度较大的危险性害虫,在适宜的寄主植物上具有趋嫩性,成虫喜聚集在植物顶部嫩叶背面活动,在植物的中下部叶片主要是卵及若虫。烟粉虱对植物的为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使受害叶片褪绿萎蔫直至死亡;二是成虫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传播病毒病;三是由于其分泌蜜露引起被害植物煤污病的发生,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影响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据调查,烟粉虱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危害症状,如番茄被害,表现为果实不均匀成熟;甘蓝、花椰菜被害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西葫芦、南瓜被害表现为银叶;花卉一品红被害造成茎苍白,叶黄化;棉花被害,叶正面出现褐色斑,虫口密度高时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近几年我市因烟粉虱危害造成棉花脱落成光杆、茄果类蔬菜减产超过5成以上的例子屡见不鲜。由于该虫迁移扩散能力较强,在发生量大的地区,秋季将大量向城区扩散,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甚至影响居民出行。

2重发原因

据调查,烟粉虱在我市露地不能越冬,保护地可常年发生,呈现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根据调查分析,烟粉虱在我市发生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越冬场所充足

近年来,我市保护地栽培发展迅速,日光能温室、蔬菜大棚为烟粉虱提供了充足的越冬场所,特别是种植黄瓜、西红柿、青椒等烟粉虱喜食寄主偏多,有利于其取食繁殖,为翌年暴发危害提供了充足虫源。

2.2寄主范围广,防治难度大

由于烟粉虱可以危害我市种植的大多数农作物(在我市为害约20科60多种),同时可以在多种农田杂草上为害、繁殖,具有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卵量多、漂移性强、扩散性大等特点,极不易防治。

2.3抗药性强

由于烟粉虱发生世代多、繁殖速度快,对常规农药已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如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农药的抗性都比较高,再使用这些药剂已起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用药,单户单块地用药,而不进行联防联治,很难提高总体防治效果。

2.4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

据有关资料介绍及我市前几年调查观察结果证实,烟粉虱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干旱少雨,在6~9月遇到高温干旱的气象条件,烟粉虱常常暴发危害,但在夏季多雨的年份发生量较低。在近2年调查中发现,多雨天气对烟粉虱种群的发展影响不大,如2006年7月降水324.7mm,比常年多82.7mm,但8月各地调查烟粉虱发生量仍然较大,新沂市调查瓜菜田虫田率100%,黄瓜、甘蓝单叶虫量50~6000头,平均2500头。各地分别于8月底至9月中旬在露地蔬菜及棉花、大豆田达到虫量高峰。丰县植保站9月中旬调查,在40余种寄主作物中,为害达到3级(单叶虫量30~50头)的有6种,为害达到4级(单叶虫量50头以上)的有7种,其中黄瓜、豇豆、花菜的平均单叶虫量分别高达4.17万头、6871.1头、5788.2头,对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

3防治对策

3.1加强测报技术研究,开展虫情监测工作

烟粉虱在我市发生后,市农业局植保站积极组织各县(市、区)植保站进行虫情监测并进行测报技术的研究工作,冬春季重点监测温室内发生动态,夏秋季重点监测露地主要寄主作物上发生动态。各地在主要农作物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烟粉虱监测调查规范,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提高烟粉虱测报水平。

3.2植物检疫

对于从外地引进的花卉苗木,要经过检疫没有虫源代入后才允许进入市场;否则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种植。

3.3农业防治

3.3.1减少越冬虫源。在温室内种植种苗前,清除干净烟粉虱寄主植物,并进行深翻,确保种植的种苗不带虫、卵。保护地蔬菜育苗前熏蒸温室,以减少虫口基数,在温室通风口加1层尼龙纱,阻断外来虫源。温室、大棚附近避免栽植黄瓜、西红柿、茄子、棉花等烟粉虱喜食作物,以减少虫源。

3.3.2清除衰枝老叶。烟粉虱高龄若虫多分布在下部叶片,黄瓜及茄果类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温室内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销毁作物残枝落叶,防止烟粉虱滋生。

3.3.3清除田园杂草。及时做好农田及周边葎草等适生杂草的人工与化学防除,减少烟粉虱的田外寄主。

3.4物理防治

春季在温室内育蔬菜苗时,有条件的可用30目防虫网覆盖,控制虫、卵迁入苗床。利用烟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温室及露地作物田间放置黄板诱杀成虫。其中,春季棚室内1m2插(挂)放1块18cm×9cm涂有10号机油的黄板,夏秋季温室附近的棉花、蔬菜等作物田1hm2放置450~525块1m×0.2~0.3m涂有机油的黄板,作物苗期放置与株高持平,成株期放置黄板顶部到作物株高1/2左右,每7~10d重涂机油1次。

温室黄瓜范文篇10

关键词:烟粉虱;发生;防治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我市棉花、蔬菜等多种旱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自2001年在新沂市部分乡镇首次发现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受其为害,棉花、蔬菜等作物大量落叶、落果,煤污病暴发,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据调查,烟粉虱在我市适宜寄主近70种,包括棉花、大豆、蔬菜等作物及一品红、紫荆等花卉林木,这些寄主作物往往插花种植,播期又相互交错,许多成为桥梁寄主,为烟粉虱种群暴发提供了稳定的食料条件。

1危害特点

烟粉虱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播和蔓延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高、防治难度较大的危险性害虫,在适宜的寄主植物上具有趋嫩性,成虫喜聚集在植物顶部嫩叶背面活动,在植物的中下部叶片主要是卵及若虫。烟粉虱对植物的为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使受害叶片褪绿萎蔫直至死亡;二是成虫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传播病毒病;三是由于其分泌蜜露引起被害植物煤污病的发生,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影响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据调查,烟粉虱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危害症状,如番茄被害,表现为果实不均匀成熟;甘蓝、花椰菜被害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西葫芦、南瓜被害表现为银叶;花卉一品红被害造成茎苍白,叶黄化;棉花被害,叶正面出现褐色斑,虫口密度高时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近几年我市因烟粉虱危害造成棉花脱落成光杆、茄果类蔬菜减产超过5成以上的例子屡见不鲜。由于该虫迁移扩散能力较强,在发生量大的地区,秋季将大量向城区扩散,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甚至影响居民出行。

2重发原因

据调查,烟粉虱在我市露地不能越冬,保护地可常年发生,呈现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根据调查分析,烟粉虱在我市发生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越冬场所充足

近年来,我市保护地栽培发展迅速,日光能温室、蔬菜大棚为烟粉虱提供了充足的越冬场所,特别是种植黄瓜、西红柿、青椒等烟粉虱喜食寄主偏多,有利于其取食繁殖,为翌年暴发危害提供了充足虫源。

2.2寄主范围广,防治难度大

由于烟粉虱可以危害我市种植的大多数农作物(在我市为害约20科60多种),同时可以在多种农田杂草上为害、繁殖,具有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卵量多、漂移性强、扩散性大等特点,极不易防治。

2.3抗药性强

由于烟粉虱发生世代多、繁殖速度快,对常规农药已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如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农药的抗性都比较高,再使用这些药剂已起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用药,单户单块地用药,而不进行联防联治,很难提高总体防治效果。

2.4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

据有关资料介绍及我市前几年调查观察结果证实,烟粉虱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干旱少雨,在6~9月遇到高温干旱的气象条件,烟粉虱常常暴发危害,但在夏季多雨的年份发生量较低。在近2年调查中发现,多雨天气对烟粉虱种群的发展影响不大,如2006年7月降水324.7mm,比常年多82.7mm,但8月各地调查烟粉虱发生量仍然较大,新沂市调查瓜菜田虫田率100%,黄瓜、甘蓝单叶虫量50~6000头,平均2500头。各地分别于8月底至9月中旬在露地蔬菜及棉花、大豆田达到虫量高峰。丰县植保站9月中旬调查,在40余种寄主作物中,为害达到3级(单叶虫量30~50头)的有6种,为害达到4级(单叶虫量50头以上)的有7种,其中黄瓜、豇豆、花菜的平均单叶虫量分别高达4.17万头、6871.1头、5788.2头,对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

3防治对策

3.1加强测报技术研究,开展虫情监测工作

烟粉虱在我市发生后,市农业局植保站积极组织各县(市、区)植保站进行虫情监测并进行测报技术的研究工作,冬春季重点监测温室内发生动态,夏秋季重点监测露地主要寄主作物上发生动态。各地在主要农作物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烟粉虱监测调查规范,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提高烟粉虱测报水平。

3.2植物检疫&nbs对于从外地引进的花卉苗木,要经过检疫没有虫源代入后才允许进入市场;否则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种植。

3.3农业防治

3.3.1减少越冬虫源。在温室内种植种苗前,清除干净烟粉虱寄主植物,并进行深翻,确保种植的种苗不带虫、卵。保护地蔬菜育苗前熏蒸温室,以减少虫口基数,在温室通风口加1层尼龙纱,阻断外来虫源。温室、大棚附近避免栽植黄瓜、西红柿、茄子、棉花等烟粉虱喜食作物,以减少虫源。

3.3.2清除衰枝老叶。烟粉虱高龄若虫多分布在下部叶片,黄瓜及茄果类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温室内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销毁作物残枝落叶,防止烟粉虱滋生。

3.3.3清除田园杂草。及时做好农田及周边葎草等适生杂草的人工与化学防除,减少烟粉虱的田外寄主。

3.4物理防治

春季在温室内育蔬菜苗时,有条件的可用30目防虫网覆盖,控制虫、卵迁入苗床。利用烟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温室及露地作物田间放置黄板诱杀成虫。其中,春季棚室内1m2插(挂)放1块18cm×9cm涂有10号机油的黄板,夏秋季温室附近的棉花、蔬菜等作物田1hm2放置450~525块1m×0.2~0.3m涂有机油的黄板,作物苗期放置与株高持平,成株期放置黄板顶部到作物株高1/2左右,每7~10d重涂机油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