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断学十篇

时间:2023-12-07 18:01:55

兽医临床诊断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1

关键词 执业兽医师 兽医临床诊断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F医临床诊断学》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地位

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涉及到动物医学专业的15门专业课,其覆盖面非常广,考试具有相当的难度,每年的通过率不足20%。《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临床课程的入门,又是基础课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以各种动物为对象,研究动物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本课程为临床各科如《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等提供诊断疾病的通用方法、原则以及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为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和必要的条件。2016年,在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考察内容包括19个单元、79个细目、270个要点。考试除了要求考生对《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外,还着重考察考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综合分析2009年到2016年执业兽医考试的试卷,其中涉及《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考试内容占临床科目的20%左右。在综合应用科目中也有较多《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内容。可见该课程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大纲不适应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的教学大纲都把牛马疾病及症状的诊断作为《兽医临床诊断学》讲授的重点,对于犬猫禽等小动物的疾病诊断涉及较少。这与执业兽医师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的内容不符。而且很多学校讲授的内容不全面,不能覆盖执业兽医师考试的所有内容,导致考生考试的时候普遍觉得兽医临床科目的试题难度较大。

2.2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传统的《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但是《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和生产密切相关。如果只是老师讲授,则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效果差。而且实验课也多以演示操作为主,真正需要同学主动思考和创造性开展的实验很少。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目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视实践和病例的要求也不符。

2.3课程考核方法单一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考核以考试为主,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过大,导致同学们普遍在考前进行突击备考,考试成绩不高,而且也不利于大家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传统的考核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点的记忆,这与执业兽医考试重视实践和应用的要求相距甚远。

3以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改革《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与考核

3.1调整教学大纲

以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应试指南,重新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使其内容上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要求。当然地方院校的教学还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调整大纲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地方畜牧产业的现状以及发展的方向。

3.2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同学们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传统的大班加45分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效果交差。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多从网络上进行。利用在线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课题组与高教出版社合作,建立了《兽医临床诊断学》在线课程。将教学视频、作业、测验以及其他辅助学习资料都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线下自学,进行测验,教师根据学生测验的情况以及在讨论区提问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延伸。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每一组布置一些研究题目,使大家能够充分的进行资料查阅,研究成果整理和汇报,教师可对其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呵呵指导。通过这些方式,真正的是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过程。

3.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我国动物医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现代动物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其掌握教学重点内容,增强其综合思考、自学和应试能力,编写了《兽医临床诊断学学习精要》。系统介绍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并在每个章节附上导学、复习思考题,目的是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本学科的知识的理解,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掌握。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型和内容的熟悉,将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中考核过的所有兽医临床诊断学题目纳入题库中供学生自测之用。使考核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视频观看、平时测验、线上讨论、期末考试等。

4思考与展望

不管是在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中,还是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兽医临床诊断学》都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课程改革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以及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我国兽医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2

关键词: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兽医临床诊断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畜禽为研究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本课程主要培养临床兽医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内科、外科、产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五大临床专业课之前必须掌握的通用的入门基础课,是沟通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学生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临床综合诊疗水平。搞好《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课程建设,将成为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有必要对本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调整《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培养的业务要求,即本专业学生要学习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动物体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以及诊断、治疗、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动物保健、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从往届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反馈的情况看,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直接从事兽医临床诊疗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在生产第一线的重新学习,说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需求存在脱节,这不符合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所以,为了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和为社会培养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合格的兽医专业人才,我们在2002年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统一要求调整了专业教学计划,将本门课程的学分从4.5降到3,学时从80学时压缩到60,其中理论学时从54降到40,实验学时从26降到20;但仍然保持一周教学实习的学时不变。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我们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临床检查法,并能较为准确地应用于本地区有代表性畜禽疾病的临诊实践。在熟悉畜体正常状态的基础上,能发现和辨认常见的、主要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现象,并可根据症状,将产生的原因、条件或机理相联系,理解其基本的诊断意义。初步掌握血、尿、粪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并对某些血液生化、肝功、瘤胃内容物等检验的内容、方法和应用意义有一定的理解。具备兽医X线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初步了解心电描记,超声探查等特殊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意义。了解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及建立诊断的一般步骤,方法和原则;能书写较为完整的病历;并可结合实际初步分析常见的典型的病例,再通过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经过反复、不断的临诊实践,以巩固并逐渐提高其分析和解决临诊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兽医临床诊断学》授课计划和课程内容的调整

我们结合当前学校大幅度扩招的形势和新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及时调整了授课计划和课程内容。我校动物医学本科专业一个教学班的人数达到二百多人,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相对减少,不能达到高等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矛盾,我们根据当今兽医临床的诊疗技术现状,精炼了课堂讲授的内容,增加了实习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临床一般检查方法

包括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及传统的辅助器具(体温计、血压计等)对病畜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即可提出初步诊断。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要求学生牢牢掌握这一套基本功,这部分是课堂讲授的重点,也是实习课上重点练习的内容。

(二) 实验室检查

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方法对病畜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组织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组织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临床检查和特殊检查的结果,对病畜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实验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健康评价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内容全部放到实验课中讲授,让学生边学边练,节省了理论授课学时。

(三) 特殊检查

就是用X射线、超声波、心电图、各种内镜等特殊仪器设备,对病畜组织器官结构或功能进行检查,可以得到更客观和准确的结果。其中X射线检查、B超在兽医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多,要重点讲述并分配一定的实验学时;而心电图和内镜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得很少,讲授时可以一带而过。

三、《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高素质人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要求,我们和许多学校一样,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

(一)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课时减少的现状。

传统教学方式是用板书来传道授业,每节课讲授的知识信息量是有限的。板书既浪费了时间,有时又不很规范,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现在我们通过计算机的三维动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上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在局域网上共享,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这既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又适应了授课学时减少的现状。此外,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性和友好的交互性等优势,让学生既学会利用电子信息手段,又沟通感情,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由于有些典型症状如静脉怒张、观星、劈叉等在临床实习时很难碰上,教师也难以描述到位,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又如肺叩诊区的画法、奔马调等心音音响,若学生们看到示图、动画和影像,听到音响,数次后便产生感性认识,理解和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且有利于左右脑和谐发展,故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课堂教学目前仍然是理论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一言堂”式,学生属于被动地听讲的地位。本门课程应该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广播者,而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我们探索“合班课”和“小班课”相结合的模式,将实验课和实习课都按照每班30人左右的小班进行授课。增加分班授课的学时,便于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向有机会参与、发现、探究的主动地位转变,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增强教学效果。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常见多发的典型病例,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补充,来完善学生对该问题的分析。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分为实验课、教学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几个方面。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使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临床检查法,并能较为准确地应用于本地区有代表性畜禽疾病的临诊实践。合理地设计实验,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保证每个学生都具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实验课的前20分钟左右,教师讲解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练习过程中,个别学生出现操作不正确时,及时给以纠正,重新给予示范,并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在实验结束前汇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保证学生学到规范的诊断操作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课题。让学生在闲暇时间进实验室,自觉自愿地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以此来消除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教师可以借此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增加了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又有利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四)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

要改变期末单一的考试方式,采用综合评定方式。把学生出勤、课堂提问、随堂测验、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实验或实习的报告、实习口试或操作、期中或期末的开卷或闭卷考试等考核方法,合理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分别占到一定的比例,既注重了学习过程,又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3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56-02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动物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目标,分析和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该课程在兽医临床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本课程的需要,我们组织全国十几所高职院校共同编写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一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为1:1(30/30),为配合该课程理论教学,我们临床教研室积极申报了校级教研项目: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光盘)制作。从而对该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一、《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整体思路

整个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可分四部分:临床诊断技术;实验室检验技术;影像技术和临床治疗技术。每一部分内容要求从兽医临床实际出发,有选择的进行项目筛选,使之更加贴近临床实践要求;每一项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标准规范;配音语言简练准确;设备仪器使用要求先进实用,代表当代兽医临床诊疗水平和发展趋势;实验动物要求全面(马、牛、猪、羊、犬、猫),根据情况所有内容每种动物都应做一次,以利于实践教学需要;所有操作人员都要穿戴整齐,老师和学生穿白大褂;录像环境要求美观、整洁。努力使整个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制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更好的为兽医临床和教学服务。

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具体内容

(一)临床诊断技术部分

各项临床诊断技术按照本课程计划要求,将各项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内容在不同动物身上按照要求操作一遍,进行实时录像。

(二)实验室检验技术部分

以上五种实验室检验技术打破以往学生在实验室靠手工操作模式,考虑到实际临床需要,除少数项目外,一律采用实验室仪器操作,如血球自动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以便与临床保持一致,有利于学生进入动物医院工作。

(三)影像学检查技术部分

影像学检查所有内容均在我校动物医院进行。

(四)临床诊疗技术部分

每一个临床诊疗技术操作项目整个过程要求内容完整、操作到位。

三、《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后期制作及刻录光盘

以上四项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初步完成后,我们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临床教研室老师进行观看,征求大家意见,对一些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录,请有关专家进行剪辑和后期配音工作,最后刻录成光盘。这套光盘配合教材发给每位学生,配合理论教学进行观看学习。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4

关键词:兽医;病理诊断技术;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53-01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是现在动物疾病研究、治疗与控制的常用技术,不仅在动物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解决动物医疗纠纷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病理学诊断技术检验的结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为动物疾病的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同时病理学诊断技术具有经济适用的特点,技术较易掌握,在实际诊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将对病理诊断技术以及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诊治中的作用做简单介绍。

1 病理诊断技术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是利用病理学原理与技术,对动物疾病组织或是患有疾病的动物尸体进行病理学检查,再依据形态学的观察与判断得出疾病诊断的技术。因为病理学诊断技术是通过宏观的病变观察配合微观的疾病特征,做出的诊断结论,因此相比于通过动物疾病临床症状与疾病时动物生理体征分析得到的临床诊断结论,更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对于动物疾病的成因,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只有将病理学诊断与疾病的临床特征等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出最终的、科学的、较为准确的确诊结果,因而,病理诊断又时常被称作最终诊断。

2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诊治中的作用

2.1 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是通过用眼睛直观的对动物体征病变观测,可依据动物器官、组织与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及外在体征变化判断出动物患病的类型与性质。例如:当鸡患法氏囊病时,会造成法氏囊内黏膜出血,胸肌、腿肌弥散性出血,排黄白色粪便等,这些都是法氏囊病的特征性病变,当患脑脊髓炎时,会出现点头、后退等外在体征表现,这就属于特征性中的行为特征,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动物的大多疾病都有此类典型的特征病变行为,通过对这些疾病体征变化的观察与研究,可大致确诊动物疾病的类型。病理诊断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特点是具有较快的诊断速度、技术易于了解掌握、极少会受到场地的限制等,病理诊断技术在目前是兽医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手段。

2.2 为动物疾病的诊断与研究指明方向

动物疾病的类型非常多,当动物患病时,较为常规的做法一般为先做流行病学调查,之后在对临床症状观察,最后做病理解剖,通过此三项,初步诊断动物患有疾病的种类,从而制定大概的诊疗与研究方向,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这两项工作,会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病理解剖技术可通过动物已经发生病变的观察进行初步的诊断,在有典型病理变化时就可以确诊,如果没有典型特征病变,只能根据已经表现出来的病变,列出可能的患病类型,在根据更详细的因素或是其他资料,进行仔细的排查,从而缩小疾病种类的范围,为研究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

2.3 为动物医疗纠纷的医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5

一、临床诊疗失误的背景与现状

认识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研究与考察。有的剖析方法,把事物分成很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科目、不同层次来分析事物的内在规律。兽医临床诊疗属于兽医诊断学、兽医治疗学的范畴,但现有的兽医诊断学和治疗学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既不能完全揭示诊疗失误的规律,也无法避免诊疗失误的发生。诊疗失误正是从兽医诊断学和治疗学中相对独立出来,研究和探索诊疗失误的规律,以达到正确失误治疗提高诊疗水平。

二、兽医诊疗失误的原因分析

1.服务对象的种类和品种繁多;诊疗对象不会自述病情;诊疗场地和仪器设备限制;临床兽医后继乏人和水品限制。

2.畜主对病因、病史和病情了解不详;畜主对病因病情和病情夸大或遗漏;畜主隐瞒病因。病史病情及畜主医护不配合。

三、诊疗失误的后果

诊疗失误不仅造成人力、药品、财务的浪费,同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四、对待临床诊疗的态度和避免诊疗失误的方法

在临床的诊疗谁也不愿意看到失误,但实践中诊疗失误时有发生,有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是不应该发生的,对失误是十分敏感的,一旦发生诊疗失误采用什么态度对待十分重要。有的发生错误怕负责任,怕有损自己的声誉,则采取回避的态度;有的一旦出现诊疗失误,认真分析发生失误的原因,处在的问题在哪里等,以防再出现类似的失误。

五、避免诊疗失误的方法

1.全面的问诊

问诊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态度要好,特别碰到责任事故的病畜,有时作思想工作,解除顾虑,使畜主讲真话,说实情才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2.全面系统的视诊和检查

视诊和检查必须是客观的,具体的,防止带主观成分,更不能有想当然的认识观点,才能使认识于客观实际相一致,因为临床上许多疾病的表现,既有其一定的共性,又有它的独特的个性,既有同症异病的特点,这就要求临床对每个病畜进行客观的。仔细的观察和检查。

3.加强实践

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其认识也不断的深化和提高,实践又能返过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临床有很多病由于历史条件、设备条件、医疗者本身等因素,对一个疾病真正的原因难一时搞清楚,但在认识方法上,不能就此止步,应该不断实践、研究和探索。只有在思想上永不满足现状,常思考,不耻下问,深造学习。临床水平才能提高,诊疗失误才能防止或减少。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6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二要有利于教师采取便捷但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扩大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不断掌握操作技能。重视小动物疾病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注重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同时,还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例如将学校动物医院的临床病例作为教学材料,给学生直接演示诊断治疗过程,并安排学生跟踪观察病例的治疗全过程。制作临床病例资料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与教师的临床实践相结合,将目前国内外小动物疾病方面最先进的理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融入多媒体课件。教学生如何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先进仪器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将教师在临床上接诊的新病例拍摄大量照片,尤其是涵盖某病例的完整的诊疗过程(诊断时、检查过程中、确诊依据、治疗中、手术照片、痊愈后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联系到临床实践,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展了一些新的实验课,比如课前教师制作犬的某几种疾病的病例模型,让学生自己诊断,并写出诊断过程及诊断结果。再由教师示范诊断检查过程,与学生一起讨论。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患病动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的发现的问题,由教师在下次课上统一分析。这样使学生更身临其境的掌握各种知识点。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开展该门课程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加深学生对疾病诊疗过程的感性认识与理性理解。学生自主地参与该课程的学习和对该学科的建设有迫切愿望,能够在客观上解决当前教学中出现学时不足的矛盾。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兽医临床知识竞赛、兽医手术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小动物外科手术室的开放试验项目例如一些创新的手术,临床前沿的手术方法,研究热点等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申报学校主办的挑战杯项目,例如:犬的脊髓造影技术、犬的皮肤移植术、犬的角膜移植术、犬的肾移植术等项目。此外,在课余通过组织开展学校动物医院外科病例讨论、创新手术等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该学科的建设,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7

兽医内科学是兽医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必修课,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兽医内科疾病的发病规律、临床诊断、防治原则及措施,了解动物和宠物新型突发疾病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1]。传统讲授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一般以系统地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各种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成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其笔试成绩虽然很高,但实践能力差,遇到现实的临床案例不知所措,不会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且内科疾病主要按各个系统器官疾病各章节讲,各个疾病又包括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造成学生普遍感觉内容复杂繁多,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尽管配合有相应的实验课程,学生仍难以系统掌握[1-2]。兽医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实验课程则是关键环节,实验课程的学习对于掌握疾病临床诊断要点,培养学生对兽医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基本操作技能和病例书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普遍感觉与临床实践相差甚远,不能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临床实习具有诸多优点,如结合临床实际,时间充裕,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近年来由于招生人数多、实习经费少、实验条件差、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兽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3]。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善兽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对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2CBL教学模式及其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是在可控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其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在实际案例场景中,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综合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决策。CBL教学模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信息,提高临床实际操作的技能;二是由教师或学生设计、提出病例或问题,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查找资料获得答案,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方式,为了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必须阅读大量资料、充分备课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该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四是增强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4]。在兽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从3个方面进行CBL教学的探索应用[5]。一是多媒体演示病例,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临床病例图片、录像、化验单、诊断步骤、治疗方法等演示出来,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内科疾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是课堂讨论临床案例,在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针对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采用启发式、诱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准确结论,最后教师作归纳总结;三是现场学习临床案例,先与学校动物医院取得联系,然后组织学生现场观摩临床病例,学习临床兽医如何与畜主交流询问病史,怎样做临床检查,如何分析鉴别症状,如何正确合理地诊断和撰写处方等,结束后,组织学生谈体会,进行总结点评,以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如果学习效果良好,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临床病例的实践,使其真正体会到临床兽医所必需具备的能力。

3PBL教学模式及其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8

关键词:兽医 临床 不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畜禽养殖的巨大利益,纷纷加入。有的搞养殖,也有的从事兽医诊疗等活动。规模化的养殖场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规范科学,而以家庭为主的一些中小型养殖场由于技术、资金上的缺乏,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养殖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特别是在使用兽药上,更是一无所知。而基层兽医,由于技术不足或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用错药、乱用药的现象处处可见。通过对养殖场和基层兽医在临床用药的了解,发现存在有诸多的问题,本文对用药存在误区及对策进行阐述。

一、用药误区

1.诊断与用药不科学

不能及时准确诊断疾病,盲目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等。基层兽医缺乏诊疗设备和实验室诊断条件,往往凭习惯经验和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对病畜禽开展诊疗活动。基层兽医不论何种疾病都使用抗菌素、解热镇痛药和激素。滥用抗菌素不仅使致病菌耐药性增强、胃肠道菌群失调、热型混乱,掩盖疫病真相,甚至造成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等,造成药品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有的导致畜禽不良反应和动物性食品的兽药残留。见泻就止,也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毒素。畜禽发热和腹泻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和排除体内毒素及有害物质,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

2.对药物适应症不了解

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性不了解,只能按药品标签说明书上的“病症”描述或凭自己的习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

3.没有掌握治疗剂量和疗程

有些基层兽医不认真或不会计算用药量,也不懂药物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有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者用药量不足,结果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产生、药物中毒、过敏反应等,加重动物病情或加快患畜死亡,反之,则因用药量不足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有些药物给药1次即可奏效,如解热镇痛药,但大多数药物必须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多次给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抗菌素要求有充足的疗程才能保证稳定的疗效,并避免产生耐药性,绝不可给药1~2次出现药效就立即停药。例如:抗生素一般要求2~3d为一疗程,磺胺药则3~5d为一疗程。有的基层兽医在疫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导致治疗失败,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造成病情反复,甚至转为慢性病。在有些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导致延误最佳控制时期,严重的造成疫情扩散蔓延。

4.给药途径错误或操作方法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内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灌注等。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一般来说,给药途径取决于药物的剂型,如注射剂须作注射,片剂作内服。不同的给药途径,由于药物进入血液的速度和数量均有不同,产生药效的快慢和强度也有很大差别,甚至产生质的差别,如硫酸镁内服起下泻作用,若作静注则起抑制中枢作用。另外内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受动物种属影响较大,如单胃动物内服容易吸收,反刍动物则吸收很少,许多药物可在瘤胃分解破坏。家禽由于集约化饲养、群体给药时,为方便给药多采用混饮或混饲的给药方式,但要根据不同气候、疾病发生过程及动物吃入饲料或饮水量不同,适当调整药物浓度。

5.不合理联合用药

有些基层兽医在临床上常发生盲目联合用药,以致出现颉抗作用及配伍禁忌,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例如在静滴酸性药液中加入磺胺嘧啶钠(SD)注射液,SD在PH值降低时便可析出结晶,引起药效降低及不良反应;青霉素和四环素合用出现颉抗,在四环素的作用下,细菌蛋白质合成迅速抑制,细菌停止生长繁殖,青霉素便不能发挥抑制细胞壁合成的作用。

6.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没有分类管理,违规使用违禁药物

为了保证动物性产品的安全,近年来,各国都对食品动物禁用药品种作了明确规定,我国兽药管理部门也规定了禁用药品清单。但一部分兽医和动物饲养场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使用违禁药物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未遵循休药期规定,标签外用药等造成动物产品的兽药残留,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安全。

二、对策

养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畜禽健康成长,少投入,多收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养殖重在养,而不在于治。把精力重点放在饲养管理上,多考虑如何减少疾病的发生,没有疾病,也就无需用药了。有这样一个疾病控制理念很不错的,那就是:一个畜禽养殖场在疾病控制上,需要花50%的精力做好环境控制,30%的精力做好畜禽保健、免疫和预防,20%的精力做好药物的预防和治疗。在发现动物有患病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隔离病畜禽,及时调查病因,确定病情,大群没发病畜禽对病用药进行预防,发病畜禽隔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请专业的医生来诊断治疗,制定合理的治疗疗程、给药时间以及药物的剂量,同时考虑药物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配伍禁忌;在用药的时候要防止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做一个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注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动物如发生急性肠胃炎,除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外,还要用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体液,以及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平衡等。

总之,在动物防治疾病过程中,要求用药者不但要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毒理、药性、适应症以及用法、剂量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和问题,而且使用兽药时应遵循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经济实用、对人体无害的原则。才能避免进入用药误区,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陈杖榴.兽医药理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李细牯.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其联合用药[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9(4):32-36.

[3]梁金平,张洪友.兽医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7,12(1):14-15.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9

1 制定专业技能训练纲要,以“纲”施训,是上好技能课的基础

中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规划教材没有专门的技能教材,教与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强,影响学生技能培养的质量。

在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教学时,结合畜牧兽医市场需求,循序渐进,制定纲要:1)常见动物的保定方法(重点讲猪、牛、犬、兔的保定方法);2)常见动物的给药方法(重点讲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给药、鸡的免疫给药方法);3)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重点讲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4)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病畜登记、问诊、现症的临床检查);5)整体及一般检查(重点讲整体状态的观察,心跳、呼吸、脉搏的测定);6)各大系统的临床检查(重点讲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检查);7)临床诊断的建立(重点讲诊断建立的步骤和依据);8)畜禽疾病的治疗方法(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对因对症结合治疗);9)常见外科手术(重点讲猪、牛、羊、犬、猫、兔的及一般外伤的处理、一般外科病的治疗等);10)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的设计与技术管理(重点讲猪场、羊场、禽场)。

实践证明,按照该技能训练纲要由浅入深实施强化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熟练掌握畜牧兽医的基本技能和系统技能。

2 技能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以身示范,是上好技能课的前提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课活体教学较多的特殊性,决定了技能课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备课,包括每一个细小的操作环节;课前精心准备,包括一些不起眼的器械;课前精心操作,技能课教师上课前自己必须先做,能熟练操作后方能走上课堂。

如猪病诊断是一项比较困难而复杂的工作,猪病诊断三部曲“三看二查一问”是综合诊断猪病的简便新法。“三看”即一看皮毛,二看粪便,三看鼻镜。“二查”即一查体温,二查口腔。“一问”即通过向饲养员询问猪只发病时间、发病前后摄食量、活动等情况,并把问到的情况与前面看到的现象联系起来,把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原体与外界环境因素联系起来,把各种猪病流行季节和各阶段的发病规律联系起来,再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找出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症治疗。

3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践,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熟练技能的保障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课内容多,涉及的动物种类多,单靠每周的技能课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参与各种形式技能训练的机会。1)学校建立动物实作场,饲养少量常见动物,供技能课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训练。2)学校开设动物门诊,服务周围养殖户,丰富技能实践内容,作为课堂教学补充。3)带学生出诊。教师出诊可以带上几名学生,不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锻炼学生。4)双休日、节假日集中实践。学校可以联系附近养殖场,抽双休日、节假日把学生分组轮流派到不同养殖场实习;尤其是寒暑假时间较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可以利用赶集天,向农民朋友发放养殖兽医资料,解答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以对口帮助养殖专业户,鼓励学生独立行医和独自创办养殖场。也建议学校开办规模养殖场,实施校企联合,建立畜牧养殖产业链等,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教学质量。

4 毕业前技能综合训练,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关键

兽医临床诊断学篇10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治疗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犬均易感,该病有两种病型:一是以剧烈的呕吐、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肠炎型;另一个是引起幼犬非化脓性心肌炎的心肌炎型。该病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为其特点,是危害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以上特点,对其进行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以便为防控此病提供科学的数据借鉴和临床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期间来本站就诊的200例犬细小病毒病病例随机抽查100例,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1.2 调查方法 通过亲自回访、电话采访和翻阅病例等方法进行调查。

1.3 调查内容 对患细小病毒病的病犬从不同品种、发病日龄、发病季节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展开调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犬品种调查 由调查可知:藏獒这一品种的发病率最高,为62%。

2.2 发病犬日龄调查 由不同日龄的发病情况统计结果可知:本地区60日龄~90日龄的幼犬发病率最高,为41%;其次为90日龄~120日龄的幼犬,发病率为24%;而30日龄以内犬发病率最低,为2%。

2.3 发病犬季节调查 由不同季节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情中可知:本地区夏季的发病率最高,为40%;其次为秋季发病率,为37%;而春季和冬季的发病率较低。

2.4 发病犬治疗方案调查 由试验中可知:病犬处在发病早期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治愈率最高,达63.6%;而病犬处在发病中晚期采用单纯性治疗方案,治愈率为33.3%。由此说明发病病程的长短与治疗方案选择得当与否可直接影响犬细小病毒病的治愈率。

3 讨论

3.1 关于发病犬的品种 经调查分析,易发病的犬是从外地购进或较纯的品种传代而来的,比如藏獒、金毛、松狮和京巴,存在发病率高且治愈率较低等特点。而杂交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自身抵御外在病毒感染的素质是较强,治愈率较高。

3.2 关于发病犬的日龄 通过调查,30日龄左右的幼犬不易患犬细小病毒病,而60日龄~90日龄的幼犬易患此病。

3.3 关于发病犬的季节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夏季和秋季多发。

3.4 关于发病犬治疗方案 采用抗体中和抗原的特异性疗法,能提高治愈率,王彤光证实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效果较好,通过临床实践,确实如此。据陈国灿等证实静脉滴注治愈率明显高于肌肉注射(P

3.5 关于疫苗免疫 在临床上母源抗体的干扰会导致免疫失败,因此,科学的免疫程序对防控此病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张锁浪对幼犬在出生42d开始第一次免疫接种,随后每隔15d免疫接种一次,一年内共免疫三次。成犬每年免疫接种一到两次这种免疫程序是合理的,这样一来注射疫苗的犬即使发病,治愈率较未注射过疫苗的犬也要高的多。

4 体会

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于治疗的恢复期,可给予少量稀软易消化的流食,比如小米粥,少量多次的喂,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饮食。同时要注意是否是混合感染,做到诊疗的有的放矢。值得更加注意的是:康复犬也可长期带毒,并且随时通过粪便和尿液向外排毒。针对CPV对乙醚、醇类、氯仿、去氧胆酸盐有抵抗力,而福尔马林,β-丙内酯、次氯酸钠、氨水、氧化剂和紫外线能使其灭活的特性,一旦犬群暴发犬细小病毒病,应及时隔离,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对犬舍和饲养器具采用合理的消毒方式消毒,这样才能从源头切断传播途径。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100例病例从不同品种、发病日龄、发病季节和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品种犬中,尤以藏獒的发病率最高达62%;各种日龄的犬均易感,尤以60日龄~90日龄的幼犬易感性最高达4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季和秋季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0%和37%;采取综合性治疗的方法可使治愈率显著提高。

(1)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生死亡。(2) 根据病犬呕吐和腹泻发生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和粪便的变化、全身状况,综合考虑,合理用药,方能提高该病的治愈率。(3)输液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和输液量,认真观察,发现病犬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异常现象要及时放慢速度或停止输液,否则会造成治疗失败。(4)接种疫苗可成功地预防该病的发生。但是应及时对母源抗体降至难以抵抗该病感染而快要断奶的幼犬作预防注射。接种过早,幼犬体内母源抗体浓度较高,将会使疫苗失去应有的效力;接种过晚,由于母源抗体消失,幼犬有可能被犬细小病毒侵害。

参考文献

[1] 张智勇,韩庆功,李英桢. 犬肠炎型细小病毒病的诊治试验[A].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 2009

[2] 郭志廷,梁剑平,王学红,郭文柱,刘宇,尚若峰,华兰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犬细小病毒病[A].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 2009

[3] 冯敬业,毛军福,高进东,邹杰,宋军,王佳妮. 犬冠状病毒病的防治[A]. 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4] 王祥生,甘学雄,江春对,王亮. 免疫复合剂二联王对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病疗效观察[A].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 2009

[5] 陈国灿,钱志坚,聂金荣. 犬细小病毒抗体在该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中的应用[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6,Z1:218.

[6] 康宁. 也谈犬瘟热的诊疗[A].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