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31 23:38:56

班级管理方案

班级管理方案篇1

一、班级基本情况

我班共有50人,男生23人,女生27人。大部分学生品质很好,当前最重要的是锻炼他们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通过自我管理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二、班级管理措施

1.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要将落实学生常规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重视晨读、午唱、班会等机会进行教育。要突出抓好纪律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其中班级纪律、班级卫生、课间秩序、爱护公物等项目作为重点抓实抓细,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措施:卫生区域、公物包干到人、责任到人;班级纪律、课间秩序实行小组督查,小组长负责制。)

2.加大力度进行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指导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精英和骨干,要想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需要一批能力强、素质高、有魄力、善管理的学生干部管理队伍。为了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每月可安排一次专题学习时间,进行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强调学生干部工作中要注意自身思想、素质、文化、综合能力的提高,要着重培养自己组织、协调、表达、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强调工作中注意活动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事前认真策划,事后认真总结,将工作做圆满;强调学生干部工作中注意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在任务下放与安排上把握好尺度,使整个工作处于一种有序有责的状态。我倡导: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人,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设文明班级。

3.建全班级管理档案

档案的建全有助于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考评,以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联系要突出特色,采取灵活的联系方式;与家长交流沟通要注意方式、策略,多肯定少批评。

4.搞活班级活动,活跃班级文化生活

要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素质,掌握四种本领(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要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活动过程中全员参与,学习小组轮流组织活动(由计划、组织至总结过程),每名学习小组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职责。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准备,尽可能做到有知识性、趣味性;学习小组要发挥全员力量集思广益,不能流于形式;每次活动都要由其它学习小组评价并指出不足,以做到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收获。

5.完善班级考核制度(小组间评比,组内各人评比)

学习成绩,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的表现,要进行统计,在各人及小组内展开评比,创设良好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6.严抓早晚自习的考勤和纪律

要让学生学习时间更充足、积极性更高、更有效率,让每个学生的在校时间得到合理利用。

三、掌握好处理自然群体的尺度

现在的学生,思想、性格大多活跃,在平时很容易形成自然群体。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班主任就必须掌握尺度,用合理、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首先不要极力阻止。一般来说,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时往往“一人有难,众相帮忙”,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群体的集体力量,班主任要把这一点加以引导。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有利于同学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但自然群体是无组织的,往往很容易涣散,不利于班级管理。因此班主任要掌握好尺度,正面引导,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伙伴。

班级管理方案篇2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班级管理;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的背景

高校班级是按照一定的编班原则组织建立起来的群体,这一群体是由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生活习惯,在能力、生活背景和知识结构方面都各不相同的大学生组成的。

随着学分制、高校扩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班级管理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自己的专业之余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不同的课程和教师;高校扩招使班级容量增加,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使班主任的压力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使得班级管理不再是教育教学必需的组成部分。

要发挥班级这一组织的积极作用,班级就应发展成为一种健康的班级,这种班级具有以下特征:①共同的班级管理目标;②与班级目标相适应的班级管理制度;③师生关系平等、和谐;④极强的班级凝聚力;⑤学生间互助、协作、共同发展;⑥班级管理民主、和谐;⑦干部体制健全、合理;⑧非正式群体、任课教师发挥应有的作用;⑨学生能进行自我管理。(蔺国霞:《中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语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5页)

二、个案情况

本个案涉及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内容,无法面面俱到,仅选取具有典型意义且能体现班级管理主要内容的几个方面来谈。(这些情况主要来自访谈、观察和班级的日常记录)

(一)基本情况

班级概况:高等师范院校××系××班,教育学专业,总人数41人,男生7人,女生34人。其中外省8人,本省33人。有27%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性格属于内向型,42%的学生表示属于内外兼有型,其余属于外向型。

班主任和学生四年的活动大致如下:

1.第一学年

(1)开展班会,使学生了解新学校、新同学。第一次班会的内容摘要如下:①班主任介绍院系概况,鼓励学生好好学习;②介绍班级班委的设置及其职责和应具备的素质,叮嘱即将产生的班委做好份内事,相互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③新班委竞职演讲,通过竞选建立班级干部体制;④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⑤总结军训所得。

(2)建立班级干部体制,全面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采用竞选的方式,让学生参加竞职演讲,建立班干部队伍――班长:学生A(男),团支书:学生B(女),学习委员:学生C(男),宣传委员:学生D(女),组织委员:学生E(女),文艺委员:学生F(女),体育委员:学生G(女),生活委员:学生H(女)。

(3)开展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

(4)不定期召开班会。

2.第二学年

(1)根据上学年的情况,评定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学金获得者。获得者的评定主要是根据《学生手册》中的规定来进行的,主要包括其成绩、学生选举、班主任意见等几个方面,这些学生均来是一学年的班干部。

(2)重新选举班干部,进行班干部轮换:班长:学生B(男),团支书:学生I(女),学习委员:学生C(男),宣传委员:学生D(女),组织委员:学生J(女),文艺委员:学生F(女),体育委员:学生G(女),生活委员:学生K(女)。

(3)开展活动。这一学年开展的有特色的活动有:创办班级刊物,元旦包饺子、表演节目,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利与弊”辩论赛,定期的团日活动等,其中元旦包饺子和定期的团日活动均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的。

(4)发展学生党员。根据学生成绩、平时表现、同学意见、班主任意见(占50%)发展入党积极分子。这一学年中被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均来自班委,有个别同学反映班主任对其他学生有偏见。

(5)不定期召开班会。这一学年总共召开班会12次,其中由班主任主持的有6次。

3.第三学年

(1)定期召开班会。这一学年总共召开班会24次,其中有5次是由班主任主持的。

(2)这一学年学生忙于准备英语四六级、考研,其中准备考研的同学占2/3,他们的学习都是自己一个人在阶梯教室或图书馆进行的,班级中也没有举办过特别的活动。据了解,在这些准备考研的同学中,有一半的同学反映自己的目标并不明确,完全是随大流。

4.第四学年

这一学年学生参加实习或忙于找工作,在班级记录中没有找到更多的信息。

(二)其他情况

(1)班主任:专职班主任,同时担任系里另外5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与班级中的班委、党员接触的最多。

(2)学生:在第一、二学年有属于自己班级的固定教室,由于教室有限,在第三学年教室成为新一届学生的教室。中间存在若干个非正式群体,其中最显著的有:因为都来自于外省,经常聚集在一起而成为朋友的小团体;在每次创办班刊时发现的有共同爱好而自发成立的宣传小组等。

(3)班干部:这主要是指第四学年的班委,他们主要是由个人自荐,学生选举产生的,参加自荐的同学均成为这一届的班委。在这一学年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合并,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合并,在6个班委中有4个来自同一宿舍。

三、个案分析

通过个案的情况和良好、健康班级管理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班级呈现出较为健康的面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

1.班级目标不明确

在开学之初,班级就未制定属于自己班级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在第一学期的生活是比较茫然的,自身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更不用说团体目标意识了。

2.制度不完善

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班级的活动只是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并未制定与班级管理目标相适应的学业考核制度、班干部任用制度、优秀学生选举制度等,一些制度完全是依照学院和系里的要求进行的,并没有依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培养班级的特色。

3.班级凝聚力不强,学生之间沟通不够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只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在活动时常以宿舍为单位,这无形中使学生对其他宿舍成员或班内更多同学了解的机会减少,导致班级合力不强。

4.非正式群体没有发挥其作用

一些独立于正常班组织、团组织之外的非正式群体没能得到重视,在他们之中所产生的核心人物完全在班主任的重视之外,他们的领导能力没有得到肯定,非正式群体起到了消极作用,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5.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低

从每一学年学生担任班干部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学四学年中只有不到1/3的学生担任过班干部,其余学生充当的都是被管理者,接受来自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安排,完全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展示和发展。

6.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不够

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只局限于班委、党员和个别优秀学生之间,对于更多的学生基本上是一无所知,只能叫出名字来而已。原先由班主任主持的班会也逐渐由班干部代替主持,有些同学与班主任的关系也就很平淡,这就使个别学生对班主任有意见,认为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存在偏见,给班级管理埋下隐患,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四、个案启示

要使班级良好、健康地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管理绩效

个案班主任同时担任着五个班级的班主任,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对于班级学生的了解也就有限,工作很难做到位,容易使班级管理呈现弱化趋势。这是现在高校班级管理者缺乏的表现,这就要求院系要加大班级管理者队伍的建设,通过严格的选聘机制选拔更多的优秀中青年来充当高校班主任,缓解当前班主任的压力。提供各种形式的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合理化建设,使班主任在年龄、专业、性别、性格各方面都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

2.减短班干部的轮换时间,加强学生自治

推行班干部轮流“坐庄制”,将原来一年的轮换时间减为半年,使班级中所有成员都能体验班级管理者这一角色,使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提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制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责任感得到了增强,他们也会自信地确立自己的目标,正确对待挫折,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为了自己的目标和团体的目标不断努力,同时增强与其他同学的了解,缓解班主任的压力。

3.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寝室长联合会议制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同宿舍的学生相互接触较多,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寝室长联合会议,其成员由各个宿舍的宿舍长担任,并选出正副主席各一名,接受班主任的直接领导,不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可以作为团支部和班委会干部的有效沟通机制,将宿舍成员的意见反馈给团支部和班委会,再由团支部和班委会在随后的班级工作中纠正。(兰军瑞:《高校班级民主化改革新模式》,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1页)

4.利用网络,改变班级管理的方式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对班级学生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并进行整合,建立便于班级学生沟通的信息渠道,并将管理权交于独立于班委之外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5.班级的创新管理

从个案中班委所尽的职责可以看出,班委所完成的都是一些表面性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或者完全接受来自院系和班主任布置的任务,仅有创建班刊这一特色活动,创新氛围不浓。当前高校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活动方式,由班级成员共同协商。比如在遵守大学生守则的前提下,定期开展“头脑风暴集体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开动脑筋,广开言路,谈论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班级管理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班级管理方案篇3

第一条:所有同学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准时进班参加早自习等;

第二条:副班长对全班同学每天的出勤情况登记;

1、每迟到一次扣5分,不请假者未到校的每次扣5分。

2、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无特殊原因)每缺一次扣5分。

3、在校内穿拖鞋,男生留长发,女生佩带首饰等,每次扣5分。

二、纪律

(一)早读认真:(责任人:值日班干部)

1、早晨到校先快速、安静地交好每天的家庭作业,然后主动早读,读书姿势端正,不和同学交头接耳;齐读时,声音有感情,不影响他人早读凡被领读的同学表扬的同学加5分。

2、凡被领读的点名一次能主动改正不再犯不予扣分,凡被点名第二次仍不改正的同学扣5分。

(二)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课前及课堂纪律(主要责任人:课代表和纪律委员)

第一条:上课铃响后,全体同学要立即进入班级,做到“快、静、齐”,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第二条:如因特殊情况班级纪律混乱,相关责任人要及时提醒大家保持安静,等待任课老师上课;

第三条:上课时间,不交头接耳、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课堂上传纸条、讲笑话、乱扔杂物;交头接耳、嬉笑打闹;擅自换座位、离座者扣5分。

2、课间制造噪音、滋扰同学,无事生非者扣5分。

3、上课期间在课堂上打瞌睡或因不专心听讲而影响上课老师情绪的,被任课老师点名或课代表登记的扣5分。

4、凡任课老师向班主任反映该堂课纪律不好,则全班每人扣5分。

5、上课举守发言积极得5分,(由任课老师评定),被老师特别表扬再得5分。

6、做眼保健操时,同学必须认真做操,不得讲话、睡觉或者睁着眼睛做违反者扣2分。

7、做操能做到快静齐,进入场地踏步排队伍,做操动作整齐到位,退场时要不要推拉,整齐退场,否则扣5分。

8、每天都得排路队回家,故意拖拉不整齐排队的扣5分。

9、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不打架,发现一次打架扣5分。

10、不听从班委管理,并顶撞、辱骂班委者每次扣≥3分。

三、卫生

1.认真做好值日工作,逃跑者重新2天值日,并扣5分;值日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被组长发现的,每人每次扣1~2分。

2.培养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不乱丢粉笔、纸屑、果皮等垃圾,违者扣5分。

3、卫生保持期间,在自己责任区内发现垃圾的,每人次扣1分。故意向他人责任区内丢放垃圾的,每人次扣5分。

4.向窗外投掷杂物、倒水的,扣5分。

5、不得在教室内吃零食的,发现一次扣5分。

四、作业

1.各位同学必须认真及时完成作业,作业检查每缺一次扣5分,缺签字扣2分,未全部完成的视情节严重扣1—4分。

2、课堂作业得一次A+加5分。

3、家庭作业认真,全对者加5分。

五、其他

1、到营业性网吧、游戏机室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玩耍的,发现一次扣10分并罚抄全册课文。

2、积极撰写广播稿和在班级博客上上传佳作,每篇加5分。

3、损坏学校公物,视情节严重扣1—5分。

六、特殊奖励:

1、如当天的学习活动中,由于默写或劳动其他原因被老师表扬者可每次加5分(此项可重复加分)

班级管理方案篇4

关键词 班级档案 博客 模块设计 建设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是学校管理的前沿阵地和工作重心。班级档案是自班级组建至毕业生离校过程中,班集体各项活动开展及班级成员学习、工作、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是学校档案的重要信息来源。班级档案着眼于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及学生个人成长发展,丰富了学校档案内涵,使档案的表现形式更加鲜活具体,是建设特色学校档案的切入点。

目前,班级档案建设工作并未得到重视,多数学校缺乏将班级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归档的理念,班级相关材料仅体现在新生名册、课程表、成绩单、贫困生数据库等有限表现形式,信息量单薄且分散存管于不同职能部门。此外,无适宜的构建平台、学生档案意识欠缺也是阻碍班级档案建设的重要因素,直接导致一些珍贵的班级史料因存管不善而遗失或随着学生毕业而离散。所以,如何规范档案管理机制或引入迎合学生需求的班级建档模式,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本文尝试从班级博客角度展开探讨,在博客平台上进行班级档案构建。

一、以博客作为班级档案创建平台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学习交流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腾讯QQ群、BBS论坛是班级群体最重要的网络沟通工具。毋庸置疑,这些交流平台具有强大的即时交流和一定的文件、共享功能,但是在文档处理、数据归类和信息群际共享方面尚存在明显不足,不适于作为班级档案的建设平台。比如,QQ群和BBS论坛不支持WORD、EXCELL排版格式,影响文章的及可读性;难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登陆空间,对信息共享利用造成障碍;空间栏目基本固定,影响个性化平台的构建;聊天页面按日期排序,无法实现信息的过滤和分类;留言及回复随意性强,有用信息常常很快被无关内容刷屏。

1.博客技术特点

博客(Blog)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用于自由表达的网络载体,起始被定义为个人写作或流水记录的工具,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其作为交流讨论工具的功能日益凸显。博客分为个人博客和群组型博客。群组型博客面向的是具有相同目的或意愿的群组,博客使用者通过发表博文表达个人认知观点,上传、转载或链接精心筛选组织的材料到博客空间,其他成员及游客可以与其进行即时评论互动。班级博客的本质也是一类群组型博客,是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进行思想交流、资源共享而互助共进的公共交流平台。班级博客通过对平台数据自动归类,按照文章时间、栏目类别及文章主题分类等方式进行整理,保证资源方便快捷地提供共享和利用,有效提高学生的认可度,为班级活动、党团建设、学习交流等档案素材分类存档提供可能。班级博客还可提供私有空间,使用者通过在某个栏目下申请设置个人文件夹,将个人材料、图片等上传到博客空间并对文档进行阅览权限设置,为个人数字化成长档案提供了存储空间。

2.基于档案建设目的的班级博客模块设计

以班级档案建设为目标的班级博客模块设计,首先应满足一般群体博客的基本记录、交流及共享功能,同时应参照档案立卷编目常规方法,对博客栏目进行特殊设置。基本栏目可有:“规章制度”(与学生相关各级管理制度整合汇编)、“班组建构”(班委、宿舍长、课代表岗位人员配置及职责要求)、“学生概况”(学生姓名、性别、学号、生源地、宿舍、联系方式等基础个人信息)、“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每位学生自建子档案,内容包括课程修读情况、奖惩信息、社会实践证明及任何有价值的个人档案素材)、“主题班会”(涉及班会时间、地点、主持人、班会内容及开展效果)、“班级活动”(按活动项目分别立卷,内容涵盖活动立项、策划、实施、总结全过程文档及图片材料)、“党团建设”(内容包括历次评优评先、推优育苗、党员发展时间、对象名单及基本概况)、“学习交流”(学科教学或学习信息交流)、“通知公告”(登载临时信息)、“心情日志”(群组成员分享心路历程)、“交流空间”(自由论坛)、“休闲娱乐”(美文、歌曲、视频上传或浏览专区),可根据需要对栏目设置进行调整。通过迎合学生心理的特色设计,吸引学生关注并习惯使用班级博客,从与同学、老师的即时交流和评价互动中获得进步,促进班级发展及班级档案材料的积淀。

3.班级档案博客的管理模式

班级博客是班级成员共同维护管理的社区。作为以班级建档为目的的博客,应在某些栏目中设置明确的管理权限。比如“规章制度”、“学生概况”栏目应由班主任负责,对不宜全面公开的内容设置浏览权限;“班组建构”、“主题班会”、“党团建设”可委托班委进行管理维护;科任教师可通过学习交流专区学科知识,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也可共享有价值的资料和大家进行深度交流探讨。通过给予平台成员不同的管理权限,使各个栏目都能充分发挥功能,同时在对信息进行连续完整记录的基础上,确保档案材料的采编质量和来源可靠性。

二、班级博客对班级档案建设的意义

1.班级博客是班级发展历程的记录载体

合理的栏目设置可充分发挥班级博客对班级事务的多维度、多层面流水记录功能,班级从组建到解散期间发生的事件、班级成员的生活感悟、学习体验、情感交流都有了承载的平台。其中的每一则博文,每一帧图片,甚至每一条留言回复都是班级真实存在的反映,从无到有,日积月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打造出班集体和班级成员的成长档案。这样的建档模式,可真正体现档案连续性、历史性和真实性内涵,使档案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更具个性化特征。

2.学生成长历程的电子档案袋

学生档案袋实体存管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无专门存管场所或馆舍不足,未配备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或人员缺编,无专项资金投入或资金投入无法满足需求等诸多现实困境,建档工作缺乏严格的制度监管,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参加课外活动记录等信息材料未放入学生档案或材料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在校表现。此外,档案的封闭管理模式为档案工作蒙上了神秘色彩,学生接触不到自己的档案,认为档案材料的累积和归档与己无关,因而缺乏主动搜集个人档案材料的意识。基于博客平台的“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构建,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实施主体的模拟建档过程。通过对课程修读情况、奖惩信息、社会实践证明、技能证书及任何有价值的个人档案素材的持续的积累、增补和更新,一则可以充实学生实体档案,有效避免毕业生档案材料信息不足或档案材料缺乏个性,二则可引导学生重视档案,了解档案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从而注意规范自身言行,杜绝违纪失信行为,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为积累一份优秀档案而努力。另外,基于博客平台的建档过程,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档案材料构建模式,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其他同学的非保密个人档案信息,在对比中发现差距,查找不足,从而激发朋辈间良性竞争意识,促进优良学风的酝酿形成。

3.动态的数字化建档模式,有效规避了传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班级博客为班级建设提供了记录承载平台,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记录行为贯穿班级存在始终。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个性发展、成长体验等多个维度记录学生个人及所在班集体的成长轨迹。在班级建设中建档,以建档方式完善班级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生动再现班级建设过程,从而真正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在过程中持续积累档案素材、由事件亲历者主动建档、以互动评价体系做支撑的基于博客的数字化构建理念颠覆了由第三方执行的传统阶段式的实体档案袋建档模式,可有效避免实体档案管理造成的馆舍压力、有价值档案材料的遗失、档案不易存管及专职人员增配的问题,方便档案的备份、存储、转递及查询利用,使档案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4.丰富了班级档案内涵,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博客提供了更便捷的师生交流渠道,班主任可以发表日志表达个人思想、观点见解及管理理念,这种以平等真诚的方式更易博得学生认同,从而获得足量的信息回馈,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班主任还可通过浏览学生博文、上传材料及其对他人的评价回复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通过对班级活动进行点评,在学生日志中留言或参与学生的自由讨论,逐渐拉近师生心灵距离并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

班级博客的班级常规事物管理媒介及无障碍交流评价平台的功能,还可吸引学生、教师共同关心关注班级事务,有效促进班务公开化;可向学生家长公布班级博客网址,邀请学生家长为班级建设建言献策,促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在学习交流专区引入教学模块,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丰富授课模式,可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及教学设施配置受限而引起的个别化辅导不够、课堂讨论参与度不高、知识呈现方式单调等系列问题,使教学容量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得到延伸,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这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班级成员间形成主动学习、共同学习的氛围也大有裨益。

此外,博客特有的倒序排布特点可使最新的消息在所属栏目置顶显示,从而方便了信息的传播散布,扩大受众范围。诸如活动方案征集、班级事务通报公示、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都可通过班级博客平台进行,群组成员仍可随时发表个人评价或对评价做出回复,但所有的评价或回复只能附属于正文之后,无碍于主体信息的置顶地位。在这点上,班级博客也优于以即时交流为特色的QQ群、BBS论坛等交流媒介。并且,这些临时性的通知公告也属于建档范畴,同其他栏目的材料共同展现了班级建设发展历程。

将博客理念引入班级档案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尝试。通过班级博客,不仅可以实现班级档案材料的收集组建,将承载班级师生成长记忆的珍贵史料永久保存,而且突破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出网络平台的思想教育及交流学习功能,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晓.班级博客平台的创建与应用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 刘陶,胡卫星,任爽.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班级博客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3).

[3] 张强.互助型部落―班级管理的新途径[J].教育与管理,2013(12).

班级管理方案篇5

班级文化建设中缺乏一定的指导思想和文化建设的效果评估,很多管理模式都采用以往的管理方法,忽略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影响,从而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当产生学生不满直接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性,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另外,老师全面放开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自己管理,很容易造成学生走弯路,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老师在其中的作用,老师和学生相互结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很重要的作用。

2.完善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关系,班级管理水平与学校的管理水平存在很大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班级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精神文化发展,凝聚学生的潜力,推进班级发展的可持续进行,实现班级的管理的长远发展。

2.1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实行,加强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在完善校园文化的同时提升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一个班级在文化的影响下,创建自身的特色,实现班级管理的提升。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实行文化建设评估方案,定期对文化建设以及班级管理效率进行评估。学校领导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重视,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估机制,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提升。

2.2学校的物质保证提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有效管理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班级文化建设反应一定的精神文化,从物质层面出发,体现一定的职业特色。物质文化建设体现在座位以及教师墙壁板报的设计,例如在班级座位编排上,好的编排方式能够使班级不失活力,学生还能够遵守纪律。在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中,可以加入职业道德等内容,从而彰显文化特色。

2.3完善文化建设的制度性为班级管理提供保证班级文化建设具备更多的保证,文化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基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身评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也可以采用自我激励的形式,加强学生公信力,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在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及时的帮助学生建立好自身的职业导向,为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3.结束语

班级管理方案篇6

关键词: 毕业班 班级活动 方案设计

心理学、集体教育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大量研究证明:班集体蕴藏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潜力。班级是学生个性发挥和发展的舞台。《新基础教育论》明确指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对于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即将到来的中考让他们不适应、压力感日增,甚至有学生对学习表现迷茫,有丧失信心之感。有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或离异,有的学生和继父母一起生活有很深的隔阂等。为了有效解决毕业班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笔者总结以往带毕业班的经验和思考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征,在班级进行了一系列班级活动创新方案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一、通过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班级活动方案设计

要有效解决毕业班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感受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能力,对于班级活动方案设计,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首先,从一节好的班会课开始,与学生谈想法、谈活动,帮学生释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方案设计。让学生一起商讨、想方法,设计一些有创意的班级活动方案设计,将更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

其次,通过班委,集思广益,收集学生的班级活动方案想法,进行整理和讨论,交出一份班级活动方案设计报告。

最后,班主任监督,班委负责,进行毕业班活动方案设计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活动方案。

二、毕业班活动方案设计的实践

1.我是班主任。让每个学生都来当副班主任,使学生真正参与班级管理。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在期待中准备当副班主任,先把全班学生的名字写在字条上,放入一个瓶子中,然后每天抽取一张纸条,以确定第二天谁当副班主任。当然,对副班主任的职责有明确的要求,同时给他们一些自主空间。

副班主任实行以后,效果不错,当过副班主任的学生都有以前没有过的体会:“一旦当上它,就要得到大家的信任,就要将每一件事做好,当同学们碰到问题热情地喊自己的时候,不能推让。虽然有些事做不到,但能做的事也要尽心尽力地做好。”“做了班主任,才知道班主任的辛苦,才体会到班主任的不容易,我以后上课不讲话了,要学会体谅老师。”“每做一件事,首先要看自己有没有做好,然后,在自己做好的基础上,再去管别人有没有做好,这样别人才不会说你多管闲事。”“当了一天就觉得累了,可想而知老师你带了我们三年,有多辛苦了。在这里我想对你说:‘您辛苦了!’”……

有的时候,换换位子,让学生当当你的角色,让他们从你的角度看待自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让节日五彩缤纷。从教师节开始,由班委领头组织过好每一个节日。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进行活动安排,如教师节、中秋、一二・九、元旦、清明、五一、五四等节日都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身影,每一个有学生设计并实践的节日活动都是缤纷的。尤其是在一二・九毕业班文艺汇演上,他们用自主编排的《老师,你辛苦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之心。在节目中,他们加入学习信息和方言信息,以诙谐的表现手法进行表演,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获得第一名。

3.让活动无处不在。在毕业班,除了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篮球比赛、书画比赛等外,学生还自主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利用班会课和课余时间进行活动,如“成语大比拼”、“常识抢答”、“才艺展示”等,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增长了知识。

4.留下我的脚印。学生为了记住毕业班的点点滴滴,着手轮流每周制作一张卡片,卡片上记录着一周中班级发生点点滴滴之精华,毕业以后翻到这些卡片,甜蜜的回忆随之涌出……

三、反思

班级管理方案篇7

关键词:农村;班级参与式管理;思考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国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改革,但以前大多数教育探索和改革是集中在学制、教材、教法和课程领域。现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很多问题,如班主任仍然缘系着传统的“专制型”、“权威型”的管理;教师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协作;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缺少应有了解,进而对孩子的教育缺少监督和管理;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到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也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结果。“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贯彻这一理念需要体现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实际行动之中,据查阅的资料来看,上述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关注还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些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农村实施有效的班级参与式管理,将有利于解决上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村学小学的教育效果。

一、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概念界定

目前,在查阅到的资料中还未见到有关这一概念的界定,据此,笔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对这一概念作如下界定。

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是指结合农村班级管理和小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特点,以学校的有关管理者为主要负责人和组织管理者,吸引或者是吸纳学生、家长及任课教师参与管理班级中的与其身份和能力相匹配的管理活动。一是农村学校实施班级管理与城市有区别。表现在安全管理、留守儿童管理、家长的参与能力和沟通方面与城市班级管理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二是要结合小学的特点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农村小学实施参与式班级管理,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和侧重点、激励小学生参与的办法、任课教师和家长参与等方面与初中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方面的特点来组织和实施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活动。

二、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的优越性

参与式管理是针对传统的“命令式”、“专断型”的管理方式提出来的。参与式管理一方面要求重视弱势群体和重新评估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增加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建议权;另一面就是要改变发展决策模式和管理方式,实施参与式管理以达到激励组织成员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的目的。目前在农村学校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就是要对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和能力做好公正客观的再认识,从各方面吸引或者吸纳他们参与班级管理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存在问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存在如下突出问题急需研究和解决。一是缺少班级参与式管理的目标和计划制定,导致参与的过程没有评价标准和方向指导,最后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二是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哪些问题没有清晰地界定,致使要求家长合作的很多问题往往与家长的想法相冲突;三是人、财、物的缺乏影响到班级参与式管理的实施;四是缺少外部的激励;五是班级参与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缺失,规章制度是进行管理的保障,由于规章制度的缺失,参与管理也就无章可循,会导致自由懈怠。

四、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的思考

(一)制定好农村班级参与式管理的目标体系。一是要建立好多方参与班级管理的总目标;二是要建立好家长、学生、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分目标;三是要确立好每一参与管理活动的目标,例如学生参与班级考勤、卫生、纪律等具体目标,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监督问题等的目标,任课教师参与讨论和管理班级的目标。

(二)明确各方参与班级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多方参与班级管理,并不是说各方都要参与班级管理中的所有问题。由于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身份、年龄、思维水平、社会阅历、以及对教育的认识等差别很大,参与班级管理首先是要积极调研,明确班级管理中的什么问题需要学生参与管理和讨论、什么问题需要家长参与讨论和管理、什么问题需要任课教师参与讨论和管理。只有明确了各方参与的相关问题,才可能制定出符合各方利益的相关策略、方法和手段。而就目前查阅到的资料和调查研究,这个问题在查阅的文献中没有学者作系统和深入的讨论。

要在农村建立好多方参与班级管理一是积极调研,了解家长、学生和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中关心的问题;二是构建多种参与渠道,分别与各方讨论并确定需要参与管理和讨论的问题。三是征求各方的参与意见,总结和整理出其中一致认可的问题和实施办法。四是根据实施情况的反馈,对提出和新发现的问题再做出讨论,再次明确需要改进的问题和实施办法,这样可以持续改进各方参与的问题。

(三)制定参与计划的程序。遵循实地调查、因地制宜、一致性和激励性等原则,确定各方参与的问题和目标,收集相关信息,确定计划制定标准,拟定初步计划,确定参与管理计划,实施参与管理计划,评价计划实施的效果,反馈和跟踪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四)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保障班级参与式管理实施。在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本来基础就薄弱,不仅表现为学校的软硬件条件,还表现在农村学校内外的教育氛围差,教育观念老套和陈旧,信息闭塞,教育所处的社会大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益变得复杂和多变。因此,一要建立多种可行的、流畅的参与渠道,比如合理选择口头沟通、合理选择书面沟通、通过班组活动和机构沟通等;二要综合选择激励机制。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观中外激励思想,在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主要可以采用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强化激励、榜样激励等措施。

(五)建立好班级参与管理有关的档案。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应建立相关的档案,而建立好有关班级参与式管理的档案是改进和提高这一管理方式的又一保障措施。

班级管理方案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活动(见《百度百科》)。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序有效的常规管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优良的班风有着极为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常规管理有序有效的班级中,每个个体才有在学习上、能力上、行为上取得进步、获得发展的可能。

职业学校在生源选择上处于劣势,生源选择的劣势也直接造成了职业学校班级组成的复杂和班级管理的困难,因此,班级常规管理在职业学校更为重要、在实施上也相对艰难。

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要求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们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重视和组织;而生源的差异和常规管理实施的艰难,更要求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们必须运用智慧去重视和组织。这些班级常规管理的小智慧、小举措、小坚持,往往会改变班级的大风貌、改变学生的旧想法,推动班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而我,也是愿意发掘班级常规管理小智慧的班主任。

方法一、抽屉可做大文章

【背景故事】一年级报到的那一天,我看着每位同学桌上堆放的新书,提出了一个规定――班级抽屉不允许放书。霎时,班级里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但毕竟是新生,学生之间都不熟悉,也没人敢站起来反驳,于是议论声很快消散了。我知道,她们在小学甚至初中时,书本都是放在学校抽屉里的;我也知道,在我们学校,不给在抽屉留书的班级几乎为零。但是,我还是坚持制定了这样一个创新的常规要求。因为我不想让学生带着小腰包、拎着小挎包来上学;我也不想看到班级抽屉就跟杂货铺一样,零食与书本并存、垃圾与知识同在。三年了,这项常规一直在班级的管理条目中,没有更改。

抽屉能否留书,恐怕很少有班主任会将它与班级常规放在一起去谈,但我却将“抽屉不留书”作为一项班级长期的规章制度,纳入常规检查和考核。在我看来,抽屉不留书,是一个常规管理上的大问题。

首先,清空抽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始于对课本的珍惜和尊重。只有将书带回家,才有回家后看书及作业的可能;只有将书带回家,才会将书本丢失的概率降到最低。

其次,清空抽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整理个人学习物品并井井有条的开展学习,现下竟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的技能。将所有课本留在学校,省去了整理这一步,其实也就丧失了提高生活能力的机会。在班级里,带齐书本和交全作业都是基本的常规考核,最简单的两件事,其实反映了深刻的个人行为习惯培养的问题。

第三,干净的抽屉利于建立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利于维持班级的卫生状况。我告诉学生不要“徒有其表”,外表上清爽整洁,结果抽屉里却什么都有、什么都放,要讲卫生、要“内外兼修”;而学生的小抽屉干净了,整个班级的卫生情况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卫生常规自然也就好了。

方法二、会说话的小席卡

【背景故事】新生报到时,我拿出一堆小号的席卡套,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学生拿着这个小小的席卡套,一脸茫然。我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让别人认识你、也是将你自己推广出去的有效途径,你所要做的,只是裁出一张与卡套大小相当的纸、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且将它放入卡套内。在开学初的二个月时间里,你都必须将这个席卡放在桌面上。

一枚小号的席卡,开启了新生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一步。在学生看来,他们只是按照一个“好事”的班主任的要求,完成了任务。但对于我而言,这枚小号的席卡,告诉了我许多有用的信息。

首先,放置席卡初步建立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进入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就是双重的,一重身份是学习者、另一重身份是准职业人。学校如同大社会、班级如同小单位、课桌如同办公桌,那么,放置在学生办公桌上的席卡,无疑让学生感受到一丝压力我已经是一名准职业人了,如果我做一些不妥的事情,别人会通过席卡知道我的相关信息。

第二,放置席卡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利于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熟悉班级。新班建立伊始,陌生感的消除是工作的难点。学生与学生之间是陌生的、我与学生之间是陌生的、课任老师与班级之间也是陌生的。而一枚代表自己的席卡,正好可以作为陌生感的消融剂,同学通过席卡上的信息相互了解、我通过席卡上的信息了解学生、任课教师走入班级需要提问时,看着席卡上的名字可以与学生亲切交流…新班级尴尬的陌生问题,就因为一枚席卡而得以解决。

第三,席卡的制作可以一探学生的本性。接手新班,每个学生对我而言都是未知的。报到时,她们都隐藏了自己,展现给我的,往往是最好的一面。而从布置给她们的第一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中,我却多少探得了她们面具后的真实模样哪些学生办事拖拉、哪些学生没按时完成任务还喜欢找借口、哪些同学保质保量完成了、哪些同学只是随便扯了一张练习本的纸写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些,都是第一手的资料,让我在给每位同学安排工作时,有了原始的判断依据。事实也证明,那些认真完成我的第一项工作任务的学生,在之后三年的学习中,都成为了班级中的得力干将和学校中的骨干力量。

方法三、沉甸甸的档案袋

【背景故事】建班二个月后,我到文具店买了44只牛皮档案袋,并且在每只档案袋的左上角用铅笔写上了每个学生的名字和学号。班会课时,我抱着它们走进教室,学生纷纷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告诉学生,这只档案袋就是你们每个人在校四年的成长档案,在这四年里,你所获得的奖状、有价值的荣誉证书、写的检查甚至于拿到的违纪单,都会放在这只档案袋里。四年后,当你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这只沉甸甸的档案袋就能说明你高职四年所有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学生接过档案袋,将我的铅笔痕迹擦去,郑重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学生的所有奖惩材料,都会由班长一一放入档案袋中。每学期结束前,我都会将档案袋发下去,让学生自己整理、检查,同时也回顾自己一学期的收获与不足。检查档案袋时,班上都很热闹,有同学会感叹好友的成绩、也有同学会唏嘘自己的不足,但是我看到更多的是她们将这学期的档案袋检查完、系起时,脸上那自我鼓励和憧憬的神情。

班级常规管理的一项工作,就是记录、整理并积累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成长。而档案袋,正是完成此项工作的便捷方法。

首先,档案袋的利用,使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一个学生一份档案,奖惩情况都在其中体现、成长的点滴都能在其中找到。当我需要对一个学生做出评价时,我只需要打开他的档案袋,就能获得我想获得的信息。

第二,档案袋的利用,能够提高班主任和学生的工作效率。班级集体荣誉的申报、学生个人荣誉的申报,都需要很多材料去支撑,而档案袋,能够提高申报工作的效率。我或者学生本人需要相关佐证材料时,第一时间就能拿到,省去了等待学生回家拿的时间。

第三,档案袋的使用,可以教会学生收集自己的材料,激励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带班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待荣誉的态度十分随意,拿到奖状或证书后,就随手放在抽屉里,等需要的时候,才发现已经丢了。使用档案袋,学生会逐渐培养自己收纳材料的习惯,珍惜自己的荣誉。同时,学生在收纳和整理材料的过程中,看到档案袋从空洞到饱满、看到自己的成绩从无到有、从大到小,对他而言,这一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激励的过程。

制度四、温馨的班级表彰会

【背景故事】每学期,我都会利用一个早自习或者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开一场班级表彰会。表彰的对象是班级学生、表彰的项目是常规表现,比如一学期里从不迟到、满勤的学生、比如一学期里打扫卫生没有扣过分的小组、比如一学期里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文明宿舍成员…第一次的表彰会,学生很惊喜、很激动;到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表彰会时,学生已经从惊喜转为了努力和期待。她们会努力地做好常规,争取表彰中的一个名额;她们也会静静地期待某一个早自习或者某一节班会课,表彰会的召开。表彰会时间不长、不会超过30分钟;表彰会的奖品很小,只是一份小小的零食,但是学生们对表彰会的重视程度却大大超过了我的预计和想像。我知道,她们的重视绝非因为一份小小的奖品,她们已经逐渐重视起常规表现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准职业人而言,有什么比尽力的满勤、团队的努力、友爱的合作更重要的呢?

班级常规管理通常通过一项项的规定和制度来实现。班级的各项规定和制度会打印在一张A4纸上,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学生不要触犯。国有国法,班有班规,规章的制订对于班级的常规管理而言不可或缺。但是,是不是只要制订了这些严格冰冷的制度,班级的常规管理就一劳永逸了?学生就一定能改变自己不妥的常规习惯了?

对于学生而言,这张印满常规约束的A4纸是没有感情的,他们不喜欢但是却无力改变。比如,一位学生迟到10次,我就会给他发一张违纪单,因为班规上写有这一条。这位学生会因为害怕拿到违纪单而谨慎地不再迟到,这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如果有一天,违纪单的恐惧没有了,这位学生还是会迟到。如果这位学生平素就比较调皮散漫,根本不在乎违纪单,拿了一张又一张并上升为一项纪律处分,但是他还是不在乎,那么这项班规的制订就等于无效,教育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所以,常规的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冰冷的制度约束十分必要,但是温情的引导也十分重要。这也是我决定召开班级表彰会的初衷。

首先,班级表彰会的召开反映了班主任对常规管理的态度。每天,班级的各项各类常规考核都在进行,我通过召开班级表彰会告诉学生,我一直在积累着各项各类考核的数据,我重视着这些数据并会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纳,并不是形式上的记录而已。

其次,班级表彰会的召开激发了学生对常规的重视。传统的教育,使学生重视成绩多于重视常规,常规在她们心中的地位相当低下。但是对于职业学校的这些准职业人而言,常规的评价往往会超越对成绩的评价。做事先做人,连最基本做一个称职的职业人的素养都没有,如何在社会上立足?我的班级表彰会,每一类表彰项目都是常规评价,通过这个另类的表彰会,告诉学生学校对常规的重视、社会对常规的重视,也渐渐唤醒了学生对常规的重视。

班级管理方案篇9

完善推行《年级工作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建立班级考核内容及指标体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以习惯养成教育为落脚点和突破口,指导各年级组分年级段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在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中实行“绝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承诺。

(2)在班主任队伍中开展“我尽我责”的教育活动,倡导每位班主任都要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时坐班,深入了解班情,采取妥善办法解决处理班级问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班主任培训工作

有针对性对班主任进行管班培训,尤其是对小学部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从管班方法和工作态度两方面入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跟踪、监督、引导、评估,促使小学部班主任工作效力有所提高。

3、班级管班工作,规范完善三个考核方案,并认真实施。

(1)《年级组长工作考评方案》

(2)《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

(3)《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

4、习惯养成教育

(1)小低年级组以《入学宝典》学习习惯为重点,逐条训练。

(2)小中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课堂纪律、课间秩序、专心听讲、在家自学为重点,长期坚持训练。

(3)小高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学习、勤奋学习为重点。

(4)初一年级以行为规范、学生常规、听讲、复习、预习等习惯为重点。

(5)初二年级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课外阅读、行为规范为重点。

(6)初三年级以行为规范、勤奋好学,主动学习为重点。

5、学年末开展“优秀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学期末开展“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活动,进行奖励。

6、家长学校工作

(1)外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2—3次。

(2)组织召开家长会一次。

7、结集印制有关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要求,组织全体班主任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8、安全工作

(1)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每周一),开展禁毒防毒、水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事故防范管理制度、安全事故问责制度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3)组织法制教育活动。

(4)严格执行保安值勤制度,加强学校保卫工作。

三、具体活动安排

8月份:组织初一新生军训。

9月份:(1—4周)

1、开学教育、稳定秩序

2、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看电影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检查各班级学生仪表着装。

10月份:(5—9周)

1、组织新分配老师、新调入老师学习

2、启动初二年级的课题研究

3、安全教育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家长学校开课

11月份:(10—13周)

1、中段考迎考工作

2、组织召开家长会

3、法制教育

4、组织学生看电影

5、“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12月份:(14—17周)

1、家长学校活动

2、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3、交通安全教育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XX年1月份(18—21周)

1、期末迎考

2、评优奖励

3、安全教育

班级管理方案篇10

关键词: 留级生 高校学生管理 案例分析

2006年7月我成为北京联合大学的一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担任了一个本科班的班主任。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艺术,它有足够的空间让班主任展示个人能力和才华。

班主任的工作具有常规性的特点,是跟学校学生管理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将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具体实施。这些工作的落实,要占用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体现在开班会、宿舍走访、跟学生谈心等这些日常工作行为当中。常规性的日常工作虽然繁琐,但是只要了解其特点并把握住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班主任工作是可以有效并出色完成的。但对一些特殊或非常规的问题,就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对留级生的管理是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工作。

一、案例简介

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学生手册》《北京联合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第六章中关于留级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作留级处理:

第二十四条:学生累计不及格课程(不含公共选修课)超过18学分者,由学院教务部门按学期给予书面警示。

第二十五条:学生累计不及格课程(不含公共选修课)超过24学分者,应予留级。

对学生的留级处理统一安排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初进行。学生在留级后一学年内,应随编入班级学习应修课程;在此基础上应申请随低年级重学相关不及格课程;有能力的学生经学院批准后,可先修高年级课程,先修的高年级课程纳入学籍处理。为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与效果,留级学生每学期所学课程总学分最高不应超过30学分。

大三第一学期,有两名2004级春招本科学生留级到我班(2004级秋招本科)。这两名学生的留级给我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首先,这两名学生不及格科目很多。留级后的学习既包括新开课程又包括重修未及格课程,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另外,这两名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完成学业的阻力比较大。因此,他们分别在大三第二学期提出了退学申请。其次,由于从春招降至秋招,这两个学生的管理很多地方有别于其他学生,增加了管理难度。比如,所选修的课程与其他学生不同步、对学费住宿费的缴纳有异议等。最后,作为留级生如何让他们更快融入新的班集体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案例思考

1.对申请退学的学生应怎么处理?

2.高校学生留级的原因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杜绝?

三、案例分析

通过从各个方面对这两名学生进行了解,我感觉到,他们从内心深处还是想完成学业的,只是他们对自己的现状无能为力,对完成学业没有信心。具体表现在:在留级的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中,他们又有多门课程不及格,达到留级警示学分,再次留级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对他们来讲,可能将面临一种恶性循环;对家长来讲,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他们在大三第二学期开学时提出了退学。

退学意味着放弃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件大事,需要慎重操作。我首先跟两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电话沟通,告知了学生现在的情况,征求他们对学生退学的意见。虽然家长表示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从其无奈的语气中可以听出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把剩下的一年学业完成。同时,家长希望学校能够采取措施来“挽救”他们的孩子。作为班主任,面对要退学的学生,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退学对这两名学生和管理者可能是一种解脱。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完成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必备的条件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让他们和其他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顺利步入社会。因此,针对他们的情况,我有步骤地采取了措施。首先,分别找这两名学生谈话,对退学的利害关系,对他们自己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谈话中我发现,这两名学生最缺乏的是对学习的信心。如何让他们重新对学习充满信心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学院在学期初会组织上一学期的不及格科目的重考,而重考相对来说要简单些,我劝说他们先好好准备开学初的重考,只要通过重考就不会有再次留级的危险。同时,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有时间再好好考虑退学的问题,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经过耐心的说服,他们决定先参加重考,再决定是否退学。在重考的过程,做到及时跟踪这两名学生的动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他们的努力、我的帮助及家长的配合下,这两名学生通过了所有重考,这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他们最终决定坚持完成学业。

四、案例延伸――对留级生的管理建议

如何对留级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1. 深入了解留级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改变现状。

留级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累计不及格课程过多。如果能够找出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对症下药”,那么就能够解决根治留级问题。

2. 对留级学生的管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我班的这两名留级学生为例,作为留级生,按照留级规定,他们应该由四年学制延长为五年学制。但这两名留级生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是由春招降为秋招,实际上学制只延长了半年。由此又带来学费及住宿费缴纳的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处理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在请示各管理部门领导之后,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对留级生要更加关心和爱护,不能歧视他们。

留级生本身就有自卑心理,尤其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会更加明显。作为班主任要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关心,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减轻精神压力,尽快地融入新的集体中,和其他学生和谐相处。这样才有利于改变他们的现状。

五、案例小结

通过本案例,我发现对于留级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留级生要关心和爱护,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进步。另外,在解决非常规性问题时,班主任要通过认真全面地思考,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让班主任工作做得更有实效、更专业、更出色。

参考文献:

[1]徐红波.留级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01):57-59.

[2]马慧琴,刘庆言,尹春亮.对高校留级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