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十篇

时间:2023-12-04 18:01:36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1

第一条为保障本世纪末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在大部分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对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市、市辖区,下同)进行评估验收。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评估验收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三条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初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五年、六年制的教育;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三年、四年制的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教育。

第四条评估验收工作,应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分期分批进行。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在2000年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和初级中等教育普及情况,分段或一并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教育阶段普及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小学三年或四年义务教育的县,可组织阶段性评估。

第六条评估验收以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实施义务教育的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

第二章评估项目及指标要求

第七条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入学率:

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都能入学;其他县达到95%左右。

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达到80%左右,其他县达到60%左右(含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下同)。

辍学率: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应分别控制在1%以下和2%以下;其他县应分别控制在1%左右和3%左右。

完成率: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一般达到98%左右。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文盲率: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识字人口含通过非正规教育达到扫盲要求的,下同)。

全县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评估验收。

第八条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县城和集镇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大多数能入学。

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控制在5%左右。

适龄女童入学率、辍学率和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文盲率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九条师资水平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教师都能达到任职要求。

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小学达到90%以上;初中达到80%以上,确有实际困难的县在1995年前亦不得低于70%。

实施义务教育后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均符合国家规定。

小学、初中校长均经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条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的设置符合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小学、初中校舍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标准要求,做到坚固、够用、适用。校舍中的危房能及时消除。

小学、初中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配备标准要求,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第十一条教育经费的要求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做到了“两个增长”。在教育支出总额中做到了以财政拨款为主。

财政拨发的按年度每生平均计算的公用经费达到省级制定的标准,并逐年增长。

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在城乡均按规定足额征收了教育附加,并做到了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坚持依法集资办法、捐资助学,开展勤工俭学。

第十二条教育质量的要求

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凡本章已量化的指标,各地不得自行降低要求;凡本章未量化的指标,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区别不同类型地区制定具体标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对已经普及初等教育,但居住特别分散的边疆地区、深山区、牧区等,因自然条件不利,达到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确有困难的,省、自治区可对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的要求做适当调整,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的村办小学,可先要求做到:班班有教室,校校无危房,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教师教学有教具和必备的资料。

第三章评估验收程度

第十五条按省级确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期限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先根据本办法认真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提出申请的县,应组织教育和财政、人事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按本办法进行评估验收。凡达到各项要求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核准,即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县。有关评估验收的报告、资料等,应于每年10月底以前报国家教育委员会。

地级人民政府在评估验收工作中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报评估验收材料进行审查,如发现有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可责成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复查,并有权对复查结论进行最终审核。

第十八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义务教育规划的实施工作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进行评估。

第四章表彰和处罚

第十九条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相应的称号,发给奖牌,并予以奖励。

第二十条凡被省、自治区、直辖市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称号的,经审查,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的,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公布名单。

国家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评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先进县,并予以表彰。

第二十一条国家教育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评估结果,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表彰。

第二十二条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在接受评估验收后,必须继续采取措施,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

第二十三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撤消其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称号,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一)在评估验收活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连续两年(非常情况除外)不能保持本办法规定各项要求的。

第二十四条经评估因工作失职未能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目标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38条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2

一、明治时期义务教育的实施历程

从1872年明治政府以太政官布告的形式《学制》到1911年修改《小学校令》出台,明治政府多次出台、修改义务教育政策。以这一时期日本义务教育政策的变迁为依据,笔者将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历程分为义务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修改、法制化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形成四个阶段。

(一)“学制”时期义务教育制度初步确立(1872-1877年)。

1871年明治政府组建了负责草拟“学制”改革方案的学制调查研究委员会。委员会在研究、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并兼采日本古代教育制度长处的基础上草拟了《学制》。他们制定的《学制》于1872年以太政官布告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颁发实施。《学制》与次年颁行的《学制二编海外留学生规则神官僧侣学校之事》、《学制追加贷费生规则》和《学制二编追加》统称为“学制”。

《学制》规定“此番文部省告定学制、渐改教则,望自今以后一般人民(华族、士族、农、工、商及女子),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这条规定以“必”表现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将义务教育的实施法制化。说明明治政府推行的义务教育是平等的,是面向每一位国民的。“学制”时期的小学分为接收6至9岁儿童的下等小学和接收10至13岁儿童的上等小学。由儿童就学的年龄段可知,“学制”时期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8年。由于明治政府认为教育能够使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而遂其一生”,是为个人发展服务的。因此,国民应适当地承担教育费用。故“学制”时期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学生缴纳的学费、民间的捐赠款和国库补助的委托款三部分,其中委托款是最为次要的。这样的经费来源为“学制”时期义务教育普及中出现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明治政府将小学学校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将奖励和督促儿童入学作为地方官必须完成的任务。各府县遵照文部省的精神,大力发展小学,鼓励儿童入学。在明治政府的努力下,这一阶段小学的学校数、学生数和教员数逐年增加,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但是由于义务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经验的缺乏使得“学制”令尚有不足之处:人民负担的教育经费过重、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教学制度脱离实际等。这些不足使这一时期出现了学校规模较小、学龄儿童就学率低、教师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民众对“学制”及相关政策的不满使得各地暴动事件不断。在这种背景下1879年明治政府废止“学制”令,颁行“教育令”。

(二)“教育令”时期义务教育制度的修改(1879-1885年)。

由于“学制”令不能适应日本当时的国情及人民的教育需求,1879年明治政府以太政官布告的形式颁行“教育令”,从此日本义务教育的发展进入“教育令”时期。在1879年颁行《教育令》之后,明治政府分别于1880年和1885年对《教育令》进行修改。“教育令”中有关义务教育条款的实施建立起了不同于“学制”时期的义务教育制度,使义务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小幅发展。

三次颁行的《教育令》“均用了‘使学龄儿童就学,应为父母及监护人等之责任’”[2](P70),突出强调适龄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的“责任”而不是政府和民众相互的义务。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立法者的立场:接受义务教育的受益者是民众,民众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这一阶段国家取消政府补助金的原因之一。“教育令”时期为了让学龄儿童可以接受义务教育,政府对义务教育政策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不能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适龄儿童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接受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期限也比“学制令”时期的八年缩短和放宽――1879年的《教育令》规定学龄期间至少要接受16个月的普通教育,每年接受不少于4个月的普通教育;1880年的《教育令》规定小学学习期限为3年以上、8年以下,每年授课32周,每天授课3~6个小时[2](P70);1885年的《教育令》再次放宽条件,允许儿童用半日、夜间接受普通教育,每日授课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从1880年到1885年松方财政的经济萎缩使明治政府在1880年出台的《教育令》中取消了国家对学校的政府补助金。这一规定在1885年的《教育令》得以延续。在学费方面,1879和1880年的《教育令》规定依学校情况决定是否征收学费,1885年出台的《教育令》则没有关于学费的规定。

在明治政府的努力下,这一阶段的义务教育规模有所扩大,但是增幅较小。相对宽松的义务教育年限在某种程度上对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起到消极影响。这一时期,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从1879年的41.16%上升到1883年53.05%的最高值之后有所下降,到1885年回落到49.62%。这一时期针对前一阶段义务教育年限过长、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弊端的改革使日本义务教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此外这一时期义务教育的实施及各派的论战为日本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做了思想准备。

(三)“小学校令”时期义务教育的法制化(1886-1899年)。

为了适应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森有礼担任文部大臣后即着手于教育制度的改革。1886年明治政府以敕令的形式公布了《小学校令》对小学的就学、管理、经费、教学内容等进行了规定。1890年日本政府对《小学校令》进行了修改,“确立了教育法规的敕令主义原则,构成了《国民学校令》之前的日本初等教育法制的原型”[2](p.102)。在这一时期,日本义务教育较上一阶段有一定的发展,其课程开始孕育着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1886年颁行的《小学校令》规定“儿童学龄为6岁至14岁的八年间,父母及监护人等有使其学龄儿童获得普通教育的义务”。1890年修订的《小学校令》延续了这种“义务”的表述。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法令,《小学校令》是以敕令的形式颁布的,因此这一阶段面向全体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较前两阶段有所增强。《小学校令》规定四年制寻常小学是义务教育。也就是说这一阶段,义务教育的年限不再像“学制令”时期那么长,也不像“教育令”时期那么宽松。这种从国情出发的义务教育年限对日本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886年颁行的《小学校令》规定“父母及监护人应支付其儿童之学费,以充小学之经费,其金额由府知事县令规定”。这说明当时日本的义务教育是有偿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义务教育。

由于政府政策得力,这一阶段学龄儿童的就学率有较大发展,从1886年的46.3%增长到1889年的85.1%,增幅达38.7%。尤其是女子义务教育,1889年女童的就学率比1886年增长了30%,高于男子23.1%的增长。此外,在这一阶段初等教育中开始加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到1890年,《小学校令》将徒弟学校、实业补习学校也纳入小学范围。但是这一阶段的义务教育是有偿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本阶段义务教育的局限性还体现在军国主义思想开始通过修身课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影响。

(四)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形成及法制化发展(1900-1912年)。

在这一阶段,明治政府先后于1900年、1903年、1907年和1911年四次修改《小学校令》,将义务教育的年限明确为4年,之后又延长至6年;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了实业教育的内容。这一阶段的政策调整与实施使日本确立了普及六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制度。

经过政府多年推行义务教育,民众逐渐认识到送子女上学的益处及国民教育的意义,积极协助政府发展义务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1900年明治政府通过修改《小学校令》将义务教育的年限统一为4年,并规定“市町村普通小学不得征收学费”,在制度层面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为义务教育修业年限的延长打下了基础。1907年,明治政府再次修改《小学校令》,将义务教育的修业年限延长到6年,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义务教育的财政方面,政府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采取了相应措施:将1896年的《市町村小学教员教龄津贴国库补助法》和1899年的《小学教育费国库补助法》统一在一起,公布了《市町村小学教育费国库补助法》,为教育发展拨出专款,并建立相应的法律,保证教育基金的使用。

在1900年修改《小学校令》,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学龄儿童的就学率有大幅增长:1900年学龄儿童的平均就学率比1899年增长了8.7%,女童的就学率增长了12.7%。到1912年,学龄儿童的平均就学率已经达到98.2%,男童的就学率更是达到98.8%,基本上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在教学内容方面,实业教育的内容逐步受到重视。1900年的《小学校令》已经规定高等小学可以设置农业、商业等课程,1907年修改的《小学校令》将“理科”、“图画”列为初等小学的必修课,高等小学必修“理科”,1911年修改的《小学校令》在规定实业课程为高等小学必修课的同时,增加实业课程的授课时数。

二、明治时期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特点

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在基本国策“文明开化”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于全国范围基本实现了六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这一举措为日本培养了大批具有读写知识等基本技能的国民,为此后日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分析总结这一时期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历程,为我国义务教育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一)政府重视,国民支持。

政府的重视是明治时期日本义务教育迅速发展的首要原因。明治政府意识到要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他们从国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并根据国情变化及政策实施效果,及时调整、修改相关政策。政府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发展。此外,明治时期义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初期,民众尚不理解送子女上学的益处,且当时义务教育的经费需要国民负担,因此国民对政府普及义务教育行为并不理解,更谈不上支持,于是出现了“一年级注册入学率比较高,以后逐年减少,到毕业年级则所余无几”[3]的状况,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导致相关政策的修改。在明治后期普及义务教育时,百姓懂得送子女上学的重要性和国民教育的意义,积极协助政府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大大提高当时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入学率。

(二)政策调适,立法保障。

从“学制令”到“教育令”再到“小学校令”,明治政府出台的每一条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都经过多次调整和修订。这样频繁的修订并不是朝令夕改,而是根据国情变化和之前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普及义务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为例,最初“学制令”颁行时,以8年为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8年的期限给人民带来过重的负担,因此在随后的“教育令”时期,政府缩短修业年限,并放宽修业时间。而政策的实行表明这种宽松的政策并没有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作出贡献。在之后颁行的“小学校令”中政府规定寻常小学的四年为义务教育,在1900年修改《小学校令》的时候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4年。此后随着国力的发展,1907年修订的《小学校令》将其延长至6年。这样适时的修改调整,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从“太政官布告”到具有无上权威性的“敕令”,以及相关配套法令的颁行,不难看出“日本正是通过教育立法的手段,利用国家机器的强制性,保证普及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4]。这些科学的决策和强制的法令为日本义务教育的顺利推行保驾护航。

(三)增加投资,加强管理。

日本义务教育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及有效的经费管理措施。在最初普及义务教育的“学制令”初期,日本经济拮据,民众负担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严重挫伤民众送孩子入学的积极性。因此,日本政府根据国情调整政策,在《小学校令》颁行后,市町村对义务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相对减轻民众的教育负担。学费的减免大大调动民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促使学龄儿童入学率迅速提高。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到“1900年,日本公共财政支出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2%”[5]。同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免费的4年制义务教育,开启日本义务教育的新里程。此外,明治政府还注重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1896年颁行的《市町村小学教员教龄津贴国库补助法》、1899年的《小学教育费国库补助法》及其后的《市町村小学教育费国库补助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库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并要求监督经费的使用,确定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

(四)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3

霍邱县202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021〕4号)、《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培训工作的通知》(皖教秘职成〔2021〕23号)和《六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六安市202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的通知》(六教基〔2021〕8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招生管理,切实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总量大体相当,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确保2021年度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二、工作目标

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98%以上,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达92%以上,职业学校招生稳中有升,基本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科学规范学区划分,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受教育权利。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1.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各乡镇中心学校和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下同)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招收特长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由乡镇中心学校统一组织,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

2.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各乡镇中心学校要根据本乡镇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班额规定、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本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方案,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学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各乡镇中心学校要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对方案进行论证,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同时积极做好宣传,确保社会稳定。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要求,按照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区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违规招收学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乡镇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由乡镇中心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在乡镇内确定招生范围。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应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县城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主要面向县城区招生,优先满足县城区学生就学需要,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直接录取;剩余的招生计划由县教育局统筹,可适当跨乡镇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通过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或认定的系统实施电脑摇号,邀请纪检监察机关现场监督或公证部门现场公证,学校不得自行选择性录取。未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录取的,由乡镇中心学校安排在原学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民办一贯制学校七年级招生可根据家长意愿,采取直升的方式确认录取,直升人数未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按上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要求执行。

3.依法保障入学权利。各乡镇中心学校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中心学校批准。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切实履行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发挥联控联保工作机制作用,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小学入学年龄原则上截至2021年8月31日年满6周岁,在学校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但截至2021年12月31日须年满6周岁,对于放宽年龄招收的,必须公开规范办理。各乡镇中心学校要认真排查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社会培训机构等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行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全面落实均衡分班要求。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起始年级全面落实均衡分班要求,不得通过考试分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非起始年级不得以升学为目的重新组建加强班、尖子班、升学班等。

(二)全面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

1.统筹确定招生规模和计划。县教育局严格落实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目标,依据国家、省有关办学标准,综合考虑本县生源情况、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普通高中教育总体资源等因素,科学编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严格防止产生新的大校额、大班额,起始年级班额不得超过55人;县教育局将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依据办学条件、办学行为、本地生源等情况具体分解到校,招生计划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根据省教育厅安排,2022年将建成全省统一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网络平台,以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实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

2.合理确定招生范围。普通高中实行属地招生。全县的公办普通高中在本县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范围与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实现同步招生;生源不足需调剂的,可由市教体局在市域内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

3.保持示范高中指标分配政策。按照不低于当地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80%的比例切块分解到初中学校,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得单独设置指标到校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从2020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开始,调增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录取指标,按85%比例分配并逐年提高,直至取消统招计划,招生计划均调整为定向到校指标。到校指标原则上根据各初中实际在籍且就读满三年以及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毕业年级学生数,按比例切块分配,指标分配向乡村初中和薄弱学校倾斜,严禁将指标分配与初中升学率挂钩。

4.严格规范招生行为。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市教体局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严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招收已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录取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达到考试所在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或未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的学生;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学费;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必须报请市教体局审核同意,且名额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招生录取名单须通过门户网站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对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或整改不力的普通高中,适当削减其招生计划。

5.从严控制政策加分。除以下加分政策外,其他政策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不得重复加分。

(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规定的加分对象和标准;

(2)烈士子女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3)台湾籍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4)少数民族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

(5)援疆和援藏人员子女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上增加10分投档;

(6)军人子女考生、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考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考生加分政策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全面加大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力度

1.加强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各乡镇中心学校要通过动员会、推进会等形式加强职业学校(含技师学院、技工学校,下同)招生工作,加强工作部署,加大宣传力度,要印制招生宣传手册,广泛宣传到各初中学校、初三班主任、教师、学生及家长。

2.支持职业学校招生。各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在全省范围内招生,如需跨省域招生的,要及时申报跨省招生计划。各学校不得在招生及宣传过程中设置门槛。要加大职业学校招生政策解读,鼓励和支持考生到职业学校就读。

3.拓宽招生渠道。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积极引导历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士兵、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以及农村地区新成长劳动力等接受职业教育。

4.严格招生资质。必须按照省教育厅统一公布的2021年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质清查结果进行招生。未经审批的学校及专业不得招生,不得办理中职生学籍。

(四)全面统筹特殊类型和群体招生

1.规范特殊类型招生。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双语班”等名义招生。普通高中举办的各类实验班、试点班,必须到市教体局审核登记,报省教育厅备案,同时要严格控制规模,健全科学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加强跟踪研究和阶段性评估。严格规范公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班”等招生行为,纳入招生统一管理,实行计划单列,录取分数应达到同批次学校录取要求,学生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本校或同层次学校普通班级。

2.保障特殊群体教育。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落实“一人一案”,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为重度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全面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回户籍所在地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予以统筹安排。落实随迁子女考试招生政策,在流入地参加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录取的,与当地学生执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回户籍所在地参加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录取的,享受与户籍所在地就读考生同等政策待遇,具体录取办法由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另行公布,户籍地和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妥善做好考生考试报名服务工作。按有关政策,做好军人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外籍人员子女和招商引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子女等就学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工作责任。各乡镇中心学校要认真贯彻省、市、县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要求,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积极稳妥推进招生工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202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报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实施方案同时报县教育局。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执行好省、市、县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平稳有序。

2.严格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十项禁令”,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禁向社会公布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备案的招生简章、招生广告和自主招生方案,严禁虚假宣传、欺骗学生和家长。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简章、招生广告、招生方案等的监管,县属民办学校招生简章等需报送县教育局审核同意;在统一招生前,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媒体宣传、学校网站等方式向社会统一招生计划、招生简章、招生时间、招生方式、收费标准等信息,便于学生和家长选择。将中小学招生管理工作纳入办学质量评价和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教育督导部门要适时对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

3.严肃追责问责。要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及时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对违规招生的学校和属地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员要予以约谈,学校及个人均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对违规招生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民办学校不得拒收学生、不得变相迫使学生放弃入学和转学;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依法依规处理,违规行为及整改情况作为核定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追回地方有关奖补资金;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含筹设期间)不得招生。对普通高中违规录取的考生,不予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不予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4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底,力争使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   ——摘自《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化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就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问:教育部新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先提出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再一次把农村教育摆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能请您谈谈这样做的理由吗?   答:农村教育面广量大,中小学在校生多达1.6亿。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离开农村教育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广大群众受教育水平和接受教育机会明显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要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教育。   问:《行动计划》在加强农村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我们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期实现西部“两基”攻坚、中部“巩固提高”、东部“双高普九”的目标,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此过程中,特别要做的工作如下:一是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力争到2007年底,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二是贯彻落实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意见》,确保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四是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五是建立和健全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六是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七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问: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主要目标:一是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扫除600万文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二是到2007年,西部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分别实现各自的“两基”目标,有条件的省(区、市)通过国家的“两基”评估验收。截至2002年尚未实现“两基”的372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个团场,到2007年绝大部分要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极少数特别困难的县也要达到国家“普六”标准。   完成这些目标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扶持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大力加强西部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明确各级政府在“两基”攻坚中的责任等。中央主要是对“两基”攻坚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必须对本地“两基”攻坚目标的实现切实负起责任。各攻坚县要结合中央、省级“两基”攻坚目标,制定出县域内分年度、分项目的具体发展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问:《行动计划》对于中部和东部的农村教育作何考虑?   答:除了“实现西部两基攻坚”外,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现“中部巩固提高成果、东部‘双高普九’”的目标,目的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   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要巩固成果,提高质量。要以加强农村初中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要加大控制初中辍学的力度,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要加快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2010年全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将建立起“双高普九”的任务目标责任制,将有关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县,以县级(市、区)为单位组织实施。要在使所有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优质学校的数量、扩大优质学校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提高校舍建筑质量和生均校舍面积,全面消除危房,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要建设符合国家建设和卫生标准的学生宿舍、食堂和学校公共卫生设施;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使学校的教学仪器配备、图书藏书量及生均占有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体育、美育设施达到国家或省级规定标准。   问:在加强农村教育过程中,农村师资队伍的素质问题将会凸显。这方面我们有何考虑?   答: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素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的充分重视。首先,这次振兴行动计划包括了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提出要加强编制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要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基础上,小学、初中专任教师的大部分要达到专科、本科学历,其中一部分要达到研究生学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在职教师培训制度,使所有在职教师能够定期接受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等的培训。建立起完善的校长选拔任用方式制度,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本报记者符德新)   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建立和健全助学制度,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   ——摘自《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宁夏:奋力攻坚势在必得   “两基”攻坚,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成为宁夏人民最熟悉的词之一。   从黄河两岸到六盘山下,10年间宁夏几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区近600万回汉人民,打响一场气壮山河的“两基”攻坚持久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成果:1998年年底,在占总人口55.4%的北部川区13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了“两基”目标;2003年秋,在“贫苦甲天下”的宁南山区,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目标。如今,漫步在酣战“两基”硝烟未散的宁夏山川大地,人们所见到的最漂亮的建筑大多是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灿烂的笑容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在宁夏“两基”攻坚的“三部曲”中,前两部已经完成,眼下宁夏再次向南部山区“普九”攻坚发起最后冲刺。   盐池在宁夏山区九县(区)中今年将率先完成“普九”任务,日前记者来到该县大水坑镇中心小学,看到“普九”的春风已吹到了这所远离县城的学校。校长张云兴奋地告诉记者,自治区副主席刘仲、教育厅厅长蔡国英几天前刚来过学校,当听说学校有2000人规模,办学质量也不错时,领导们非常高兴,鼓励他们要借“普九”之机,使学校的基础建设、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张校长充满信心地说,“普九”的政府行为一到位,师生们的心里就踏实多了。今年,学校教师办公楼和学生饭厅的建设及校园美化的硬件建设都有望得到解决,到了秋天当你们再来时会发现学校变得更美。   日前,记者从宁夏“两基”攻坚指挥机构——自治区教育督导室了解到在2003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各项社会事业必须全面提速,到2007年在宁南山区实现“普九”目标。决心下定,自治区及时召开了宁南山区“普九”攻坚大会,自治区政府与各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完成“普九”任务的时间表。   实施宁南山区“普九”攻坚,重点和难点在于民族教育。为此,自治区在投入近3亿元深入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回民中学重点工程,打造回族教育优质骨干学校体系的同时,又决定实施回族教育“五个一”工程,即:乡村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一个都不能少,乡村和学校巩固学生一个都不能流失,在每个回族人口超过50%的乡镇各建设一所示范性初中和小学,自治区一个直属机关单位帮扶一所初中,干部职工广泛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以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快速发展,为如期实现“普九”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相信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宁夏一定会在全区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两基”这个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宏愿!(本报记者陈晓东)   河北:多措并举巩固“普九”成果   河北省在全部实现“普九”目标并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后,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开始转入全面巩固提高阶段。   从2000年起,河北省委、省政府在认真分析了全省义务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后,把“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列为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的考查目标,并要求市、县、乡建立目标责任制,省政府为此下发了《关于做好“普九”巩固提高和复查工作的通知》。2001年起河北省对各县(市、区)进行每三年一轮的“普九”复查,到去年年底,全省172个县(市、区)全部进行了普九后的第一轮复查。“普九”复查制度促进了各地大力提高“普九”水平、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积极性,使“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普九”水平大大提高。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省接受“普九”复查的县(市、区)用于“普九”巩固提高的总投入达到54.7亿元,共新建、扩建校舍335.23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343.8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河北省大力调整学校布局。据统计,3年来,小学由46465所减为28433所,校均规模由175人提高到237人,初中由4191所减为3908所,校均规模由982人提高到1109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明显加快,大部分学校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整体业务素质迅速提高。据统计,小学专任教师中具备专科学历的由2000年的22.22%提高到目前的41.2%,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由8.92%提高到13.6%,与此同时,学校的管理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稳步提高。   河北省还对“普九”巩固提高做出了中长期规划,到2007年,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现存危房的改造,初步建起具有本省特色的远程教育体系,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建立起“研训一体化”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到2010年,全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河北省已开始全面推进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标准化要求实现均衡发展,努力转化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山区、边远地区和坝上地区建设寄宿制学校。(本报记者杨占苍)   福建:“双高普九”潮涌八闽   日前从闽南晋江市传来喜讯:通过为期4天的严格评估,晋江市顺利通过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双高普九”评估验收,成为该省第7个通过“双高普九”验收的县级市。   实施“双高普九”是福建省推进“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重大举措。2002年初,福建省教育厅根据全省“两基”工作不断发展的实际,及时作出了实施“双高普九”工程的部署,决定从2003年起启动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评估验收工作,并规划“十五”期间分批对经济基础较好或“两基”工作较巩固的34个县(市、区)进行“双高普九”的评估验收。验收工作分三年完成:2003年安排7个县(市、区),2004年安排10个县(市、区),2005年安排17个县(市、区)。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经省政府同意,福建省教育厅及时制定了“双高普九”评估标准和验收办法,把评估标准分为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扫盲工作等6个项目,并逐项进行了细化,从28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省里还对验收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在县(市、区)自评的基础上,经设区市核查,基本具备验收条件的,再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验收。经验收达标的,由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称号。但“双高普九”的荣誉称号并非终身制,获得称号后,如有明显退步,先予以警示,整改期限之内仍未改变面貌的,将取消荣誉称号。   厦门市开元区是全国“两基”工作的先进地区,在实施“双高普九”工程中,全区喊出了“做福建省‘双高普九’的排头兵”的响亮口号,区委、区政府明确把“双高普九”工程摆在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区里一举投入3670万元建设区电教中心,完成区教育主干网和区教育中心的建设;投入4800万元进行校舍扩建和改造。接受验收前,又筹集240万元完善区属小学劳技室、语音室、体育器材设备等,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双高普九”水平。   泉州市鲤城区当年“两基”验收时小学校舍面积仅4.9万平方米。在“双高普九”工作中,区委、区政府优先保证“普九”的投入,并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多渠道筹措改善办学条件资金,全面抓好乡镇中小学“十配套”建设,使全区中小学校舍面积迅速增加到11万多平方米,新添中小学电脑2430台。同时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推进课改,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把育人放在首位,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3%,辍学率0.98%。   在涌动的“双高普九”热潮中,各地各有关部门、各区辖街道都积极行动起来,把支持教育、实现“双高普九”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力协作,积极主动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如财政部门及时追补不足的教育经费;城建部门为学校基建大开绿灯;人事部门优先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公安部门积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在校园设特别保护区,设立综治副校长;关工委、妇联与社区主动配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多、拆迁户多、空挂户多是2003年7个首批接受“双高普九”验收县的共同特征,为了解3岁至24岁人口文化情况,各区所辖街道(乡镇)克服人员流动性大、人难找、证难取等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普及程度和扫盲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 。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5

近几年来,**县义务教育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加大,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去年年末“两基”工作已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顺利实现“普九”。但是财困民贫、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经费缺口大、教育投入不足、人口素质偏低,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制约着**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认真研究**民族基础教育工作,找准**基础教育落后的成因,研究和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其意义非常重大。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介于北纬23°29′—24°28′,东经104°31′—105°36′之间,东连富宁县,南接麻栗坡县、西畴县,西与砚山县、丘北县毗邻,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接壤,在建的衡(阳)昆(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云南通往两广和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之一。县城所在地莲城镇,距州府文山城167公里,距省会昆明市485公里。**历史悠久,5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是秦朝句町古国故地,1913年设置**县,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县辖18个乡(镇)、174个村委会(社区)、2958个自然村,国土面积7810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7%,境内最高海拔2035米,最低海拔420米,年平均气温16.7℃。居住着壮、汉、苗、瑶、彝、回、蒙古、仡佬等十一个世居民族。20xx年末总人口7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12万人,占总人口的94.64%,少数民族人口47.28万人,占总人口的62.0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8人。全县耕地面积62.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7亩。20xx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3914万元,财政总收入1363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88万元),财政总支出54643万元,教育总支出19979万元,教育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6.56%。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农民人均有粮300公斤。目前,全县尚有绝对贫困人口14万人。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二、20xx年-20xx年**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1)、20xx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942所(含教学点378个),其中:普高5所(含1所民办高中),职高1所,中心学校21个(所辖初中25所),幼儿园17所(含15所民办幼儿园)。全县教职工总数6314人,其中:代课教师66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0.4%。全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中50.7%,初中72.3%,小学84.36%,幼儿园100%。全县在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35220人,其中:高中在校生5394人,初中在校生34482人,小学在校生93144人,幼儿园(含学前班)2200人。全县校舍建筑面积643661平方米,中学生均5.2平方米,小学生均4.7平方米,全县危房面积39600平方米。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91%,辍学率为0.73%;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94.14%,年辍学率为3.89%,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5.2年,“普九”人口覆盖率100%。

(2)、20xx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908所,其中:高中5所(含一所民办高中),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所,中心学校23所(含附设初中),完小494所,教学点362个,民办幼儿园2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6601人,其中:在职在编教职工6008人,代课教师593人,代课教师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9.0%,比20xx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全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完中47%,普通中学75.68%,职业中学76.36%,小学86.07%,幼儿园100%,均比20xx年有所提高。全县在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28660人,其中:高中6357人(含职业高中),初中34273人,小学85217人,幼儿园(班)2813人。入学率:高中20.56%,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30%,小学99.11%,幼儿园(班)21.00%,分别比20xx年上升2.1、2.16、0.20、9个百分点。辍学率:初中3.43%,小学0.71,分别比20xx年下降0.46、0.02个百分点。全县有校舍建筑面积673724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3006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40817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1217平方米。全县初中学生均校舍面积8.0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0.61平方米;小学生均建筑面积5.0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0.4平方米。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5.95年。

(3)、20xx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园)559所,其中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 、完中4所、职高1所、民办高中1所、初中24所、小学501所(其中完小341所)、教学点365个、幼儿园27所。有小学教学班3105个,在校生83987人;初中教学班622个,在校生35679人;高中教学班144个,在校生7546人。有小学专任教师3549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和其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合格率97.35%;有初中专任教师1955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和其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合格率95.40%。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27%,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0.62%;初中阶段入学率97.01%,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2.63%;7—15周岁“三类残疾”入学率71.31%;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2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2.23%;现有青壮年总人口435146人,其中青壮年文盲人口3197人,文盲率为0.73%,抽考复盲率2.50%。全县小学校舍建筑面积429124平方米,生均5.11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285584平方米,生均8.00平方米。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6.07年。

从以上三年的数据来看,我县教育发展发展势头较好,响应了国家提升教学质量集中办学的政策,校点逐年减少,教师逐年增加,校舍逐年改善,入学率逐年提高,教育的各项指标均呈良性发展,去年年末“普九”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是全州最后一家实现了“普九”验收。

三、**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

根据我县“县大、财困、民贫,人口多、基础差”的实际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云南省“两基”攻坚计划》,在认真算清实施普及教育的“总人口帐、贫困学生人口帐、普及帐、校舍帐、教师帐、资金帐”的基础上,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县两基攻坚方案》、《**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暂行规定》、《**县普九工作责任追究制》和《**县县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挂钩联系普九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各级、各部门明确了“普九”工作的责任。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顺利实现“普九”,我县各级各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法律法规,讲解实施“普九”的重要性、必要性,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普九”。 一是全面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义务教育法》宣传活动。县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法》印制、张贴到学校、村寨、集市、街头醒目位置,并将《义务教育法》摘要印成册发到各乡镇学校和村寨。 二是利用有线电视播放《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致全县适龄儿童少年朋友的一封信》,努力营造防止适龄儿童、少年外出打工的社会氛围;以“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大打‘普九’攻坚战”为主题的宣传动员;每天滚动播放“普九”宣传标语,及时报道“普九”专题快讯。 三是利用标语的宣传功能,在公路、学校、村寨等醒目位置制作宣传牌100多块、宣传标语1万多平方米,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国家、省、州有关义务教育和“普九”的要求。 四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九”宣传活动。几年来,县、乡召开“普九”工作专题会议515次,宣传、研究和布置“普九”工作,各乡镇利用标语、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车、派出“普九”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普九”文艺演出等形式,对“普九”工作进行宣传,全县仅出动“普九”宣传车辆就多达2100多辆(次),“普九”专题文艺演出378场,“普九”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60000多人(次)。宣传工作基本上做到了“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墙壁上有文字”。“普九”工作在我县深入人心,引起强烈的共鸣,社会各界支持“普九”、参与“普九”的氛围较为浓厚。如珠街镇老山坡村小组长魏仕才看到本村8名学生开学两周后还没有上学,他挨家挨户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卖了自家的耕牛帮助8名学生解决生活费,并帮学生扛着行李走了10多公里的山路将8名学生送回学校;篆角乡沙牛村张昭福积极配合“普九”工作,经常到村民家宣传《义务教育法》,每年还组织村民举办“普九”文艺演出,在他的宣传动员和教育下,该村70户人家65名适龄少年,几年来无一人辍学。在**,像魏仕才、张昭福这样支持“普九”、参与“普九”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四、**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情况

为使我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管好、用好,切实保障贫困学生学有所助,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管好用好义务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用在学生的身上,做得专款专用。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财政经常性收入,20xx年为5255万元,20xx年为6034万元,20xx年6804万元,20xx年为7513万元,增长比例三年分别为14.82%、12.76%、10.42%;财政对教育拨款20xx年为10803万元,20xx年13135万元,20xx年1543万元,20xx年18407万元,增长比例分别为21.59%、17.50%、19.26%。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xx年969.57元,20xx年1041.36元,20xx年1310.19元;初中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xx年1002.67元,20xx年1086.20元,20xx年1482.19元。财政拨发的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20xx年152.26元,20xx年241.63元,20xx年258.02元;初中年生均公用经费20xx年252.76元,20xx年272.57元,20xx年337.70元。城市教育费附加:20xx年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223万元,并全部用于教育。20xx年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共2071万元,用于教育980万元,其中用于义务教育980万元,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合理。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开展勤工俭学:20xx年全县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195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学生。勤工俭学收入小学131万元,生均14.77元;初中75万元,生均21.20元。教职工工资:全县教职工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按时足额发放,无拖欠现象。

二是认真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和结对帮扶政策。为使“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我县制定了《**县贫困生救助办法》。20xx年全县共有4940名教师结对帮扶了19531名学生,献爱心补助金额达117055元。639名小学、初中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和享受免杂费补助,总金额为3683156.52元,其中免费教科书为2014706.52元,免杂费为1668450元,同时有913名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享受免除“一费制”补助,金额为85640元。20xx年,全县共有77981名中小学生享受春秋两季学期免费教科书补助,总金额为595.92万元,全县有127316人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学金发放1586人,发放经额30.52万元。20xx年全县有77981人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补助,争取到上海南汇区万祥镇商会教育扶贫捐资6万元,全县各乡镇募集到贫困学生助学资金达50.6万元,挂钩乡镇的县级各部门,也通过捐资捐物,加大了对乡镇贫困生的救助。“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多渠道、多途径帮扶的开展,基本解决了中小学生因贫辍学的问题。通过以上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初中学生辍学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由20xx年的11.70%下降到现在的2.63%;初中阶段入学率由20xx年的76.33%提高到现在的97.01%。年末,“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教育部已认定我县实现“普九”。

五、制约**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提升的因素

虽然我县民族教育发展势头良好,“普九”得到省人民政府验收,贫困生救助长效机制效果明显,有效地推动我县“控辍保学”工作,扫盲与成人教育取得新的进展,职业教育发展较快,非义务教育的办学力量不断发展壮大,重点项目实施顺利,学校建设加快,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加,校园文化建设上了新台阶,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质量取得新成绩。但由于我县农村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等因素制约了我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提升,给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巩固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提升的主要因素。

我县通过实施“普六”和 “普九”工作,全县各校点的校舍得到完善,各所中学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项设施明显改善,但为实现“普九”,大部分校点撤并,现有的校舍非常拥挤,给学校的安全带来隐患,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住在校外或投亲靠友寄宿的现象。一些校舍非常简陋,老的危房还没有得到改造,新的危房又出现了,排危工作迫在眉睫。大部分农村校点配套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宿舍拥挤,食堂不够,厕所紧缺,实验仪器配给率低下等硬件设施都需要投入,需要进一步投入继续完善。

(二)经济落后,人口素质低制约了我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提升。

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后,农村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已得到缓解,但仍有大部分家庭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上高中和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形成了农村说的“孩子读书不成气难,孩子读书成气更难”的说法。由于我县贫困面大,中央和省级下拨的“两免一补”经费难以满足贫困地区的办学支出和贫困生多、面广量大的缺口,学校实行收费“一费制”后,给教育公用开支带来压力,办学经费紧张。由于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家长对供孩子读书问题漠不关心,平时不注意和关心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甚至放任自流。有的家长让孩子上学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含义也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在我县的苗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中表现比较突出。

(三)教学点多,代课教师数量大,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我县教师缺口过大,现仍有代课教师553人,代课教师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8.09%,边远地区校点教师素质偏低,加上教学任务过重和社会活动频繁,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配置不尽合理影响了边远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教师配备中,素质好、有教学方法和能力的教师多数集中在城镇和条件较好的校点任教,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些最需要良好教育的地区难以留住好的教师,造成了老师不安心、家长不放心、学生不用心,师资配置形成城区超编,边远山区师资不足的反差。

(四)教育督导功能不健全。

教育督导和办学评估跟不上,学校自主办学成果的评估没有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对办学成果缺少客观评价,不能及时向社会公布教育改革的成果。

六、加快**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几点建议

针对制约我县民族基础教育提升的因素,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重视、政策倾斜、加大投入,把发展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作为最大的扶贫工程来抓。

虽然我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仍然比较薄弱。造成这种落后状况有其客观的原因,但也和我们长期以来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认识程度不够有一定关系。建议上级党委政府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作为当前最大的扶贫工程来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责、权、利划分,保证和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在农村实行“一费制”以后,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更应该强化政府在公用经费投入上的责任,不断加大政府主导和统筹的力度。落实和完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优惠政策,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支持。我县经济落后,财困民贫,要在经费投入、资金安排、人力调配等方面始终坚持向民族地区倾斜的政策,探索因时因地制宜的创新发展模式,并给予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提高入学率,巩固好“普九”工作,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能够优先适度超强发展。建议县政府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国家财政投入,改善当前校舍拥挤、教学设备不全、师资不足和提高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入学率问题。

(二)坚持依法治教,强化执法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是办好教育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建议把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单列,直接划拨给教育职能部门,并确保逐年增长。对违法挤占、截留、挪用教育专项经费情节严重的单位、个人依法严肃处理。加强社会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建立公示制度、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发挥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的作用,成立义务教育经费督查组,依法定期检查教育经费的划拨、使用情况,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投入,抑制可能出现的侵占、克扣、挪用教育经费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建议加大对雇佣童工的企业等行业和接受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的查处力度,杜绝适龄少年外出动工,确保入学率。

(三)整合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质量。

建议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引进和培养培养短缺学科教师,改善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建议把城区的部分师资分流到边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去任教和支教,缩短城乡师资差距,提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评定教师职称上,教育部门应适当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的教师中、高级职称的职数。应多培养地方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队伍,能吃苦耐劳,乐于贡献,在边远民族地区能蹲得,教好书,改变边远地区教师紧缺问题。现在我县代课教师还有553人,其待遇非常低,并且其前途渺茫,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应增加编制,列入财政预算,解决教师严重不足问题。同时重视好代课教师队伍工作,对部分优秀代课教师应降低门槛,把他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因为他们已扎根在农村,是边远地区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6

一、适用范围

1.承担义务教育的小学、中学适用本指导意见。

2.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二、岗位类别设置

3.义务教育学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4.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学校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包括具有行政、党群等管理工作职责的岗位。

5.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义务教育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义务教育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学科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义务教育学校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科研和日常运行等需要设置。

义务教育学校可实现社会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应按照中小学编制标准,原则上以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确定。岗位设置要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岗位。对寄宿制学校可适当增加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初中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超过15%。普通小学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超过10%。

三、岗位等级设置

8.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一般设6个职员等级。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0.义务教育学校现行的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五至十级职员。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全国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小学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的实施办法之前,暂按现行的教师职务制度实施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

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共划分为9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暂按6个等级划分。现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三级。小学中评聘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按现行规定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

13.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现状,结合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合理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农村地区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与本地城镇同类学校大体平衡。

教师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到十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之间的比例为5:5。

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的义务教育学校(或教学点),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可以学区为基础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

高级、中级教师岗位的设置要兼顾不同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总结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

15.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6.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7.义务教育学校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8.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义务教育学校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特点和义务教育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义务教育学校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规定的程序确定。

20.特设岗位不受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1.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2.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名称:中学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名称: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3.义务教育学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设置参照相关行业办法和标准执行。

24.义务教育学校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教师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5.义务教育学校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义务教育学校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6.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27.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义务教育学校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以及本单位职员的具体条件。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9.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0.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

31.义务教育学校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条件。

3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义务教育学校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33.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4.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五)义务教育学校校长

3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受聘校长岗位的人员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管理岗位基本条件,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团结同志,作风民主;具有中级(含)以上教师职务任职经历;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身心健康。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6.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7.义务教育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总量、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额等事项。

38.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学校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39.县(县级市、区)所属各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并报县(县级市、区)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高等学校附属普通初中、小学的岗位设置的程序,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人事管理权限,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4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39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义务教育学校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1.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2.义务教育学校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内,按照学校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自主进行岗位聘用工作。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用工作,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教师高级岗位聘用,应向优秀班主任和其他优秀教师倾斜。

43.义务教育学校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44.义务教育学校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45.义务教育学校要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健全聘用组织及监督机制,确保岗位聘用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校要成立聘用组织,负责岗位聘用的有关工作。

46.义务教育学校与受聘人员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聘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以及聘用合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当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聘用合同期满前,义务教育学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岗位调整等决定。

47.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特点,在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原则上应直接从事部分教学工作,其他管理岗位人员及工勤人员应积极实行一岗多责,提高用人效益。

48.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对岗位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义务教育学校(或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

49.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特点,对义务教育学校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教师,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0.义务教育学校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51.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义务教育学校,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以及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义务教育学校,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及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

52.义务教育学校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53.各地应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所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聘用教师,满足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对各级各类岗位教师的基本需求。要坚决制止在有合格条件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对学校按规定要求聘用的人员,经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及时办理相应人事关系,兑现工资待遇,严禁产生新的代课人员。

54.地(市)以上教育督导机构要按照国家和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的指导标准,以及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依法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人员聘用及配置状况的督导检查。按照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城镇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地区同类学校之间的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保持相对均衡,保证农村地区学校不低于城镇同类学校标准。

55.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八、组织实施

56.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工作事关义务教育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分工协作,加强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标准、职责任务等作出具体规定。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核定各义务教育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持续健康和均衡发展。

57.岗位设置工作是义务教育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要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58.各地在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打击报复、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义务教育学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9.本指导意见由人事部、教育部负责解释。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结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1.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适用本指导意见。

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岗位类别设置

3.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4.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学校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5.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特点,其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学科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可实现社会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在确定岗位总量时,应根据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正式工作人员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实行动态管理。岗位设置要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岗位。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教师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其他岗位原则上不超过15%。幼儿园教师岗位占幼儿园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8%,其他岗位原则上不超过12%。

三、岗位等级设置

8.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学校各类岗位及结构比例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性质和特色,特别是适应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紧缺专业建设和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管理岗位一般设6个职员等级。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现行的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五至十级职员。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全国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专业技术岗位与相应教师职务序列相对应,设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共划分9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设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设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设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

幼儿园教师岗位等级划分,参照普通小学岗位等级设置的规定执行。

13.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职务结构比例现状,结合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合理确定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与本地普通高中相协调。

教师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至十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之间的比例为5:5。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在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

15.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6.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7.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8.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技能操作任务较重的中等职业学校工勤技能岗位一级、二级的比例可适当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特点和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规定的程序确定。

中等职业学校可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设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办学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20.特设岗位不受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1.中等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高级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高级讲师二级岗位、高级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助理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助理讲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普通高中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幼儿园使用小学教师岗位名称。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设置参照相关行业办法和标准执行。

23.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教师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4.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5.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26.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主管部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职员的具体条件。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8.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9.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其中,受聘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关实践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

3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条件。

3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主管部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3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3.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五)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校(园)长

34.校(园)长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聘任。受聘校(园)长岗位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岗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应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具有中级(含)以上教师职务任职经历;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身心健康。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5.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6.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总量、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额等事项。

37.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学校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38.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政府所属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9.县(县级市、区)所属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并报县(县级市、区)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4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38条、第39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2.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3.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聘用人员,应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和岗位结构比例内,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在严格掌握聘用条件,完善考核评价办法的基础上,依照有关规定程序,由学校自主聘任到相应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用工作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在教师高级岗位聘任中,应向优秀班主任和其他优秀教师倾斜。

44.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45.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46.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要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健全聘用组织及监督机制,确保岗位聘用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校要成立聘用组织,负责岗位聘用的有关工作。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的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47.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与受聘人员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聘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以及聘用合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当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

48.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作的特点,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原则上应直接从事部分教学工作,其他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应积极实行一岗多责,提高用人效益。

49.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相关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50.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作的特点,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1.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以及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及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聘用合同期满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岗位调整或解聘的决定。

5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53.各地应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以及幼儿园所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聘任教师,满足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对各级岗位教师的基本需求。要坚决制止在有合格条件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对学校按规定要求聘用的人员,经教育主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及时办理人事关系,兑现工资待遇。

54.地(市)以上教育督导机构要按照国家和当地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的指导标准,以及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依法加强对上述学校人员聘用及配置状况的督导检查。

各地在实施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后,幼儿园教师参照小学教师职务管理办法执行。

八、组织实施

55.地方人事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分工协作,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岗位设置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标准、职责任务等作出具体规定。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周密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核定各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确保学校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持续健康发展。

56.岗位设置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要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7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我县虽然于1994年首批通过省“两基”评估验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县“两基”工作总体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难以保证,个别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进一步加强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对于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消除文盲,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中小学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坚持不懈地抓好我县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2、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普及与提高、规模与效益的统一,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通过建立规范的保障制度和良性的运行机制,确保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取得成效,为我县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今后五年,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毛入学率达95%以上,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按时毕业率明显提高,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明显提高;视力、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85%以上;全面扫除有学习能力的青少年文盲(15-24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复盲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脱盲人员巩固率逐年提高。经过不懈努力,使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投入明显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明显优化,形成农村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

二、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4、以加强农村初中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具体目标是:力争在5年内使我县的初中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标准。各乡镇、各中小学要加大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力度,提高生均校舍面积,提高校舍建设质量,大幅度降低危房率和55人以上大班额比例;要高度重视学生宿舍和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寄宿学生的食宿条件和学校公共卫生设施条件,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要符合国家建设和卫生标准。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初中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建立实验设备和图书的更新机制,使各乡镇中心小学、中学、县直学校、九年制学校的教学仪器配备、图书藏书量及生均占有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农村完小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并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学校体育、美育设施。

各地要遵循“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要根据当地实际,重点加强农村寄宿制初中和寄宿制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同时,为避免因就学路程较远有可能造成小学生失学、辍学,对于地处偏僻的教学点予以保留。

5、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各乡镇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各项要求,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县政府将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确保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经费,确保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按规定标准执行,确保新体制健康运行。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专题报告。各乡镇要设立扶助家庭贫困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专项资金。县教文局要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制止各种形式的乱收费行为,制止向中小学生推销除教科书之外的任何读物、教辅资料和其它商品等。

6、加大控制初中辍学的力度,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各乡镇、学校要将降低初中辍学率作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重点,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控制初中辍学任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强化职业培训、加大帮扶力度等作为控制辍学率的重点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辍学问题。乡镇人民政府对动员组织本地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控制初中辍学负主要责任,要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系统,及时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流动情况,向未按规定入学和辍学儿童少年的家长或监护人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督促其送子女入学或返学。学校校长和教师要积极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及时就学,要及时向县教文局报告学生入学、辍学情况,协助当地政府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动员工作。

7、进一步巩固扫盲成果,提高扫盲工作质量。要广泛开展创建无青壮年文盲乡村活动。在扫盲教学中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普及科学技术常识,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信息和电化教育设备开展教学活动。要设立妇女扫盲和巩固提高项目,大幅度降低妇女文盲率。

8、加快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各乡镇、学校要根据国家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开发多样化的、有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对初中学生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实行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切实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积极推进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加强“绿色证书”教育师资和生产实习基地建设。

要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法制、诚实守信、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要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或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建设和管理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

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学校评价体系,改革初中升高中考试和招生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9、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充分考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抓紧完成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保质保量地为农村中小学配备教职工。要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到2007年,小学教师、初中专任教师要全部符合国家规定学历,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有50%以上分别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要积极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努力杜绝教师严重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要严把教师入口关,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人员担任教师,优先聘用具备教师资格且学历层次较高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要建立小学短线教师流动教学制度,保证小学能够按照国家规定开齐课程。要建立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定期培训和校本培训制度,使教师掌握课程改革精神和必备的教学技能。要大力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尽快在县城内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骨干教师队伍。严格按照任职条件聘任小学、初中校长,并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主要的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

10、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教育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县教文局要组织实施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利用初中计算机教室、小学卫星教学收视点和小学教学点的教学光盘播放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加强教育资源和软件开发,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硬件软件一起抓,积极为农村“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等服务。

11、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各乡镇、学校要建立完善资助家庭贫困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到2007年,力争使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失学、辍学现象。要建立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要进一步提高女童初中阶段入学率,在达到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设适合女童需要的课程,有关助学资金要注意适当向女童倾斜。要配合流入地政府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对返回原籍就读的学生要及时办理就学手续。

12、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计算机学籍管理;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降低重大事故发生率;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学校管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创造良好育人氛围,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加强行政、后勤管理,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保障;要根据农村中小学办学特点,改进学校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建立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

三、加强领导,进一步做好“两基”巩固提高的督导评估工作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8

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平等和教育质量平等,是保障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成功概率平等的基本条件,这也体现了教育法的平等精神。如果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将导致教育偏向社会的某一阶层或群体的利益,社会的弱势群体难以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法律精神所禁止的。法律赋予每个适龄儿童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处于何种社会阶层,都有平等享受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权利。正如罗尔斯所言,“获得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应当依赖于一个人的阶级地位,所以,学校体系———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应当设计得有助于拆除阶级之间的藩篱。”[1](P57)为此,政府需要建立基本的财政供给体系,保障公正的竞争环境,对处于竞争中的不利群体给予补偿性教育。如果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那么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掌控着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就需要以其强制力和权威手段对资源进行分配和整合,从而对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进行调节,使之达成一种合理的分配,实现维护社会公正的目标。公正的教育制度体现教育资源平等享有的精神,使每个人都能依靠教育,发展个人的潜能,提升生存能力,为未来的职业、收入、成就奠定基础。这是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需要政府给予保障。

高层级政府是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根源在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层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比例不合理,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上责任缺失。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在实践中,“地方”的界定含混不清,责任不明,存在把义务教育经费责任层层下放的做法,导致县级及以下政府成为义务教育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例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在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仅为2%,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政府负担部分合计起来只有11%,县级及以下政府负担87%[2](P108)。在“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教育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绝大多数都投向了高等教育,而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很少。譬如,2008年国家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为5549.1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仅为22.50亿元,占义务教育经费的0.4%,而这些有限教育经费只投入到“中央属”的中小学[3](P4)。省级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也主要用于“省属”的中小学,而各县区的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则由县(区)财政独自承担。这种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如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墨西哥、西班牙、英国等国的中央政府投入占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大致为20%-80%;而爱尔兰、意大利、荷兰、韩国等国,义务教育投入中超过80%的资金来源于中央政府,有的甚至完全依赖中央政府[4](P54)。可见,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层级政府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份额明显偏低;与各地方政府相比,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最终导致城乡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这看似是教育问题,实质为受教育者发展机会、生存质量和社会未来走向问题。一个受压抑的而得不到发展机会的阶层能够安心服务于使其受到压抑的制度是不会持久的,必然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必须明确高层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地位,并严格履行其责任主体的义务,切实保障高层级政府对教育资源的供给。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尤其让县级政府承担更大责任是难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因为县级政府在教育均衡化上所能做到的只能是从本地的财力状况出发,在辖区内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这种义务教育发展策略造成农村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直接损害了农村儿童的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发展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法的规定,国家有责任积极地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国家拒绝提供或者不足够提供,均构成了对儿童所享有的义务教育权的侵犯。我国新《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这就意味着,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投入上应履行更大区域范围内教育均衡化的责任,并承担较高比例的教育经费投入。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城乡一视同仁,从而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平等的、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考虑到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必须统一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国家标准(包括经费、师资、设施、设备的数量与质量标准),并基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核算各地财政实际水平,明确各级财政的分担比例。这种分担比例的重心应当是向上移动而非向下移动。在公用经费、基本建设、危房改造等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分类分担,明确高层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责任。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处境不利地区和弱势群体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并向这些地区和群体倾斜,尤其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缩小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义务教育上的差距。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尤其对弱势群体采取补偿原则,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分配给处境不利的人,以改善最不利者的长远期望”[1](P77)。因此,健全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实施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政策,是彰显教育事业公益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需求。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9

2017年3月3日,2017年重庆市基础教育工作会召开,对今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增强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基础教育七个问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三大计划,全力推动全市基础教育跨越发展。本刊特刊发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赵为粮同志的讲话稿摘编,以进一步凝心聚力,不断把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落实2017年全国、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新一年基础教育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2016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是关键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2.54%,在园幼儿普惠率达到75%;新增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11个(累计达到26个),通过率已达65%;义务教育学校校标准化率达到8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2%,“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超过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7.8%,入读优质高中比例超过72%。

二是保障能力M一步增强。教育投入力度增大,2016年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300元,调整后补助标准最高公办园为700元、民办园为800元;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100元,达到700元和900元;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寄宿生计算生均增加了200元;首次出台民办普通高中学生生均500元的公用经费补助政策。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年安排中央、市级义务教育“改薄”经费19.17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50.06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地61.36万平方米,购置教学和生活设备3.74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98所。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新招聘农村“特岗”教师1369人,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到23.1%。

三是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2016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在渝召开,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受到教育部相关司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入选部级优课2276堂,位居全国第四;我市与教育部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 教育部将重庆市确定为全国研学旅行实验区,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政策制度设计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会议交流发言;重庆市中小学生参加全国体育、艺术、科技竞赛均获佳绩。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全国义务教育年度体育与健康、数学两个学科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重庆市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高于全国均值2.4个百分点,居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水平良好和优秀水平的比例高于全国均值9.8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

二、大力实施基础教育三大计划

(一)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进普及普惠发展

总体目标:到2020年,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普遍建立,幼儿教师配备、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幼儿园办园行为普遍规范,“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解决“有园上”的问题。坚持“公民办并举”,加快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服务的能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在城市地区,加强城市新区和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在农村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向乡村覆盖。

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解决“上得起”的问题。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举办者投入和家长合理分担的成本分担机制。要坚定不移建好办好小区配套幼儿园,并将其办成公办园或委托举办成普惠性民办园。建立学前教育投入增长常态机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

三是着力提高保教质量,解决“上得好”的问题。按照规定补充配齐幼儿园教师,强化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岗位培训,打造一支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重点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加强小学附设幼儿园的独立设置与管理,坚决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加强农村地区保育教育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开展好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二)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优质均衡发展

总体目标:到2018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明显提高,区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补短板、促均衡。大力加强乡村教育,将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乡村中心学校一并考核,加快补齐村小教育短板。继续加强初中教育,重点加强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初中学校布局规划,重点推进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城镇单设初中、农村初中优质学校,推动有条件的高完中实现高、初中分离办学。

二是提质量、促公平。围绕课程要素,抓德育品牌、学科创新、实践创新;围绕整体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狠抓骨干教师培养和集体教研;围绕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围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抓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建设,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是建机制、促发展。探索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带动农村学校学科建设。总结并深化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经验,着力在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帮扶等方面深入探索,加大对薄弱学校、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三)实施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促进特色优质发展

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局面基本形成,育人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抓薄弱,抬高发展底部。一方面,优化普通高中校点布局,合理引导学生普职分流,必须办好的农村普通高中要建设好学科实验室、功能室,完善体育、音乐、美术等设施设备,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深化优质高中对口帮扶薄弱高中工作,通过影子培训、跟岗研修、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高中管理干部和学科教师素质,增强薄弱高中发展后劲。还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是抓重点,提升整体水平。目前,全市已经建设了77个市级课程创新基地和300门精品选修课程。通过建设课程创新基地,整合同一学科的专家资源,开展协同研究、协同创新和协同培训,真正把基地建设成为开展全市高中学科教学研究、培养学科教师、开发学科课程资源的专业平台,通过基地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整体提升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建设市级精品选修课程,整合各方资源,建设涵盖知识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社会实践等四大类别的选修课程资源,让全市普通高中学生共享课程资源,满足部分学校师资开发能力不足、选修课程资源单一、学生个性发展得不到满足的问题。

三是抓关键,适应高考改革。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新高考改革将分别于2017年、2018年全面实施。各区县要准确把握改革方向,未雨绸缪,加快研究制订高完中学校剥离现有初中的方案和新高考制度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案,尽快解决普通高中教室资源不足、教师数量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新课程、新高考制度下的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等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2017年全市基A教育重点工作

(一)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

强化管党治党责任,把中小学党建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位置,置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按照《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选好配强校长书记,开展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理顺党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做好党员发展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服务,推动实施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和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双培养 ”制度。指导中小学建立完善校长负责制及其相关配套工作制度、“三重一大”等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制度,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完善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条件保障机制。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在内容上,教育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爱人民,强化“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的“三爱”教育,旗帜鲜明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开展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感恩社会教育、孝敬父母教育等专题教育;在渠道上,坚持课程育德、文化育德、环境育德、活动育德,坚持全员育德、全程育德、全方位育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入学校常规管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在方式方法上,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注重落细落小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地气、沁人心、见实效”。全面启动德育品牌建设,开展品牌学校、品牌活动、品牌课程、品牌基地、品牌网站以及“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等内容的德育品牌建设,形成一批课程育德、活动育德、管理育德、网络育德、环境育德的优质品牌项目,带动全市中小学德育优质特色发展。高度重视家校共育工作,积极创新家校共育模式,建立起家校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中小学实践创新教育

大力加强创新教育,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深入推进课程整合,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各个学科之中,发挥好科技特色学校和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中学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好一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鼓励广大中小学生在创造发明、科研论文、机器人工程设计、科学幻想绘画、科技实践活动等方面创造更多更优秀的成果。持之以恒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让更多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高中学生走进高校、走进实验室。深入推进实践教育,建好部级、市级综合性、专项性实践基地以及区域性、学校实践场所,解决实践场所问题;建好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等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解决实践内容问题;建好安全管理、经费投入、交通保障、实践时间等机制,解决实践对象问题;抓好研学旅行试点工作,解决示范带动问题。

(四)加强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大力实施中小学美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落实美育理念提升、美育课程建设、美育师资保障和提升、学校美育设施设备改善、美育制度创新、美育特色推进等5个子计划,将“美育行动”化作区县行动、学校行动、教师行动、学生行动以及社会行动。多措并举提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重点做好保障场地设施、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五)加强减负提质工作

一方面,依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标准》办学,重点落实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合理布置与指导学生作业、控制学生考试次数和难度、规范学生教辅材料使用、加强学生竞赛活动管理等减负提质“双十条”规定内容。另一方面,科学提高教学质量。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灵活采用走班选课、长短课时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展优质课、精品课及教师基本功竞赛,持续抓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

(六)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和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利。继续开展“小升初”招生专项治理,突出“三个重点”:即重点监督43所市级重点监测学校和各区县重点监测学校,重点整顿招收择校生和收取择校费、提前招生、组织小升初招生考试等行为,重点防止社会培训机构暗中参与“小升初”招生,坚决防止义务教育违规招生现象反弹。高中招生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准突破计划招择校生;二是不准优质高中、主城区高中在全市掐尖抢生源。按照国家关于民办教育分类登记、分类管理政策新要求,开展对“公参民”学校的规范管理。公办学校已经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按照“一校一策”原则完善和实施工作方案,达到“五独立”要求。从今年起,不得利用财政性资金、政府融资性平台融资资金举办民办中小学校,市教委和区县教育部门不得新审批公办中小学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优质公办中小学已经参与举办的公办学校、分校或对口帮扶学校招生,一律不得与任何楼盘开发挂钩。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篇10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权利教育权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5)05―0017―03

[作者简介]高立平,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江苏南京210097)

教育公平,包括公正和平等。平等是指在教育权利方面享受相同的待遇,公正是如何合法地保障并促进所有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教育公平从教育实践道义论的视角来说是一个美好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从教育实践的目的论视角来说则是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合法性要求。教育公平既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概念。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教育公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对教育公平关注的着眼点是有差异的,从初期较多地关注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资源及可选择机会的平等等客观内容到开始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态度公正、公平对待等问题。教育公平首先关注的是权利问题,即公民的基本的教育权利及其保护问题。一是接受教育的权利(equalaccess),包括教育机会、资源,这可以视为宏观视角;另一个是平等对待的权利(equitabletreatment),即在校内教育环境中的平等对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学校对学生的态度、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态度,这可以视为微观视角。在目前对教育公平的讨论中似乎更多的是关注前者,对后者的关注并不充分。由权利的保障我们又引出教育权力问题,教育权力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问题。教育权力一旦形成,如果运用不当,有可能会失控和膨胀成权威化暴力,有可能出现权力腐败和权力滥用。本文仅就教育公平的两个核心概念,即教育权利与教育权力作一点讨论,以请教同行。

一、教育权利的平等

在历史上关于平等的理论纷呈:古希腊思想家偏重以美德为基础的机会平等;启蒙思想家提出著名的“人生而平等”的命题;后来的自由主义者的平等观是,人们能平等自由地实施自己选择的生活计划,而社会主义的平等观则认为关系到所有人的事应由所有人来定。在当代,关于平等问题的讨论和争论进行得十分热烈,其核心问题是“什么东西的平等?”(equalityoffwhat?),在我们进行教育平等问题的讨论时也同样在讨论“什么东西的平等?”。在2000年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上,会议达成的共识是:“教育公平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这是对教育公平所做的一个全面的概括。但是我个人更倾向于把教育公平划分为教育资源平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教育资源的平等应包括:教育机会、选择教育的自由、师资及物质资源的相对平等占有等。教育资源的平等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平等的教育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平等的学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和人格上的平等对待。教育过程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的实现。教育结果的平等,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目标,即使是在教育资源平等、教育过程平等的前提下,我们也不可能希冀实现教育结果的平等。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和各自的价值追求不同,人们把起码的社会性好处转化为他们最珍视的东西的能力和效率是大不一样的。

教育资源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平均占有。教育资源(尤其是物质资源)的平均占有在现实社会当中是达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历史因素、地区差异,要区分基本教育权利领域和公共教育资源领域以及非基本教育权利领域和非公共教育资源领域,按照“坚持基本权利领域和公共教育资源领域的平等原则、非基本权利领域和非公共教育资源领域的不平等原则”。所以在现阶段要特别关注义务教育问题,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领域。

最近在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时,有人质疑义务教育究竟是国家的义务还是家庭的义务。虽然我国在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但《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并不意味着义务教育的完成,也不意味着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同时在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通过一组数据我们就可以有一个较直观的了解。首先在生均经费方面。2000年我国普通小学和初中生平均预算内事业拨款分别是479.28元和668.08元,但地区差异悬殊,最高的上海(小学2756.71元,初中2725.60元)与最低的河南(小学251.45元,初中409.19元)分别相差2505.26元和2416.41元。普通小学和初中生平均经常性经费支出分别为755.16元和1118.65元,最高的上海(小学3478.12元,初中4106.89元)与最低的贵州(小学375.71元,初中616.72元)分别相差3122.41元和3544.17元。从各地经费最高和最低的差距看,小学预算内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太大,高低倍率达到10.9倍。其次是物质资源方面。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校舍面积偏小,危房率高,图书达标率低。就小学而言,1999年,西部省区教学仪器达标率为34.47%,东部为45.35%。东西部小学的图书达标情况相差25.31个百分点,差距十分明显,而且不同省区的差别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