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2-04 17:58:24

养殖业的重要性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1

存在的难点问题

1水产养殖抵御风险能力弱,易造成较大损失水产养殖业受自然条件、气候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大,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洪涝灾害、冰冻灾害、干旱、病害、污染及人为因素的破坏等,其中自然灾害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具有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集中发生的特点,易造成严重损失。由于高风险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经营水产养殖保险的保险公司平均赔付率超过100%,远远高于70%的盈利临界点。故水产养殖一旦出现灾害,保险公司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赔偿金,因此商业保险公司普遍不愿涉足水产养殖保险领域。

2水产养殖影响因素复杂,定损难度较大水产养殖保险标的即水生动物,因为水生动物在水体中,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不确定性,导致其数量、生长情况等不易观察计数,在发生部分死亡或流失的情况下,很难直观准确地核定损失程度。同时,保险责任的鉴别也存在难度,意外事故如缺氧、泛塘、中毒、污染、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与疾病死亡有时同时发生、相互关联、不易区分,这给出险后的勘查评估、核定损失等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导致理赔难度较大。

3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主要是通过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使损失的“质”或“量”加大,比如故意损毁养殖设施,或任鱼病扩散;逆向选择行为表现为投保人趋向于具有较高赔款预期的渔民等[3]。水产养殖业是照料性产业,保险标的生长状况和最终产出结果与被保险人生产管理的精心程度关系很大,这就使得其中可能含有的道德风险因素难以分辨,最终导致保险公司的高监督成本和高赔付损失,影响保险公司对水产养殖保险产品的提供。

4养殖户保费支付能力有限由于水产养殖户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一般难以支付较高的保险费用;而收成较高的养殖户因收入稳定,且正常年份较少有意外情况发生,也不愿意投保。根据相关报道,以政策性水稻保险为参照,水产养殖户普遍能承受的费率水平为1%左右,但是保证水产养殖保险正常运行的费率则高出很多,如上海安信保险公司淡水养鱼保险,仅承保台风、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所致泛塘和溃塘及漫塘损失,费率为2%,附加恶劣气候泛塘、水质污染中毒、他人投毒损失责任的费率为10%[4]。

5国内无再保险公司分保一旦有较大灾害发生,理赔的金额是目前的保费所不能承担的,而相当多的保险公司不具备承受水产养殖巨灾风险的实力,因此要设法让一部分风险分散出去,但是这种分保机构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国内保险公司对水产养殖业保险没有信心,再保市场基本封闭,只能向国外公司寻找合作,因此经营成本较高。

可行性分析

上述列举的问题在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种植业、畜牧业保险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显现,并不全是水产养殖业所独有的,因此只要充分发挥南京市已有的农业保险工作经验,紧密结合南京市水产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原则和路径,南京市的水产养殖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就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已有一定积累一是组织结构完善,目前已经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发改、农林、财政、气象、人保公司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成立了相应的农险机构,涉农街镇、行政村参与到农业保险服务站、点的建设中;二是实行联办共保,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政府、保险公司、农户等相关方联结成一个共赢体系,实现风险分散,有效降低政府和保险公司风险的目的;三是初步建成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对试点模式、财政补贴、保险品种、保险费率、管理费用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四是通过具体理赔事件,积累了实战经验,发挥出维护农民利益、服务农业生产的作用;五是在南京市各涉农街镇建设了50个农业保险服务站,各行政村建设了675个农业保险服务点,实现了农业保险服务网点全覆盖;六是开展有效宣传,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为后续农业保险品种的出台积累了群众基础。以上成果完全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既保证了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连贯性,从而进一步扩大服务受益面;又可以避免从零构建,从而节约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2南京市水产产业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一是南京市主打特色水产经济,其中全市河蟹产业经济总量超15亿元,淡水虾类产值突破5亿元,加州鲈、鳜鱼、淡水白鲳等特色鱼类产值超过5亿元,可以围绕南京市主打水产品品种确定保险标的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避免水产养殖保险品种过多的问题;二是养殖生产有标可依,南京市已先后编制了河蟹、青虾、加州鲈、罗非鱼、淡水白鲳等主要养殖品种的18个地方性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使健康养殖有了规范化标准依据,为保险责任的鉴别提供了基本准则,也避免了一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三是基础性资料有保证,目前全市拥有667hm2以上连片规模基地13个,66.7hm2以上渔场43个,通过无公害认证、认定的养殖基地29个,建成4个部级、3个省级、6个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各类渔业经济合作组织117个,建有较为完善的生产台账、养殖日志等基础性材料,一旦发生灾、病害事故,在定损时可以有据可查;四是走高效渔业发展之路,提升渔民致富能力强,如高淳县河蟹养殖的平均效益达到55490.3元/hm2,青虾良种的应用推广使南京市青虾养殖的平均效益达到51274元/hm2。较高的收益预期可以充分调动养殖户的投保参保意愿,并且在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的保费补贴之下,有一定经济能力承担余下保费的支出。

3南京市已具有一定的渔业生产风险控制能力一是在国家日益重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背景之下,南京市加强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减灾工作机制,正是有了这套工作机制,南京市通过充分动员和发动,依靠群众力量,实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在2011年的抗旱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尤其是在水产战线上。2011年高淳县养蟹面积15000hm2,产量突破1.3万t,较2010年增产800t,大旱之年仍获丰收。二是具有较为完善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可以有效防范来自水生动物疫病的风险:(1)加强了南京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建设,并且依托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连续3年开展了南京市水生动物重大疫病的监测工作;(2)南京市建立了市、区(县)、乡(镇)三级疫病预测、预报防治体系,形成了高效快速准确的测报体系,能够及时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3)在全市主要的水产产业基地建成标准化基地鱼病医院16家,并配套远程辅助诊断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水生动物疫病的诊疗水平和效率。

开展试点工作的初步设想

1加强组织领导水产养殖政策性农业保险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渔)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工作涉及面广、时效性高,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作。建议在南京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已有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组织体系内增设水产养殖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小组,设计水产养殖保险品种,制订相关计划和措施,组织实施水产养殖保险的认定、理赔方案的核定。

2以保本为主水产养殖生产成本真实存在,可以作为水产养殖保险的对象。以高淳县的河蟹养殖为例,其养殖成本由苗种、饲料、水电、药品、塘租等组成,平均每666.7m2为4033元,与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中1头奶牛的保额相当,故参考相关参数计算如下:保险费率6%,为241.98元;设定各级财政补贴80%,养殖户需要缴纳725.58元/hm2;赔付金额实行动态化测算,即灾、病害造成的实际成本损失,上限为60468元/hm2;同时设定造成25%以下损失免赔,如此可以在发生损失后,通过保险理赔为养殖户提供基本的灾害补偿,让受灾户及时恢复再生产,同时可规避道德风险,易于操作,能够为拓展水产养殖保险长期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3试点模式参照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模式,采取“联办共保”,即:收取的保费在扣除保险公司管理费用后,由市政府和保险公司按8∶2的比例分配管理;发生灾、病害损失时,市政府和保险公司按8∶2的比例分担保险责任,共同进行理赔。

4试点险种和范围结合南京市水产产业发展实际,本着“先起步、后推广”的原则,可以选取河蟹、青虾为试点品种,初期选择2~3个667hm2以上连片的水产产业基地作为试点。待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至全市。

5保险责任保险责任为重大暴发性病害(螺原体性颤抖病、桃拉病毒病、细菌性腐壳烂肢病、烂鳃病、纤毛虫病、蟹奴病、蜕壳不遂病、红体病及其他暴发性流行病等)、自然灾害(暴雨、洪水、风灾、冰雹、雷击、地震、旱灾、冻灾)和意外事故(泥石流、山体滑坡、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所导致的水生动物直接死亡。

6建立理赔机制水产养殖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的处理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农村经管站或保险公司受理灾害损失报案。一般案件由保险公司会同相关水产部门进行查勘定损并制定理赔方案,报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后,由保险公司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赔付。发生大面积灾害或重大疑难案件时,农业保险理赔案的处理由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保险公司和农林、水产等相关部门共同处理。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渔业养殖者合法权益保护对策

《渔业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养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了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规范养殖行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执法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效率,创造和维护良好的渔业养殖秩序,依法打击侵害养殖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努力增强养殖者的法律观念和维权能力,积极鼓励养殖者充分利用现有水域滩涂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依法兴渔、科技兴渔、以渔富民的目标,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当前新形势下,保护内陆水域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殖渔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养殖者的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减轻养殖者的负担,增加渔民的收入,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养殖者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指导,开展送法入户活动,让养殖者懂法、守法和依法养殖,强化养殖者的渔业安全生产意识;让养殖者明白国家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政策和对水产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的重要性。只有持证养殖,合法权益才受法律保护。养殖权是养殖者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水域滩涂从事水生动植物养殖的权利,为了保护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养殖者在取得租赁、承包、使用养殖水体的养殖权时,应当签定承包合同或养殖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可聘请律师代为办理并进行公证,依法完善养殖措施,以有效规避养殖纠纷,减少麻烦,放手大胆地从事养殖生产。只有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法律意识,使其熟知国家发展养殖渔业的政策,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才不会受到侵害。

2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努力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渔业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勤政清廉、亲民安民富民;做养殖者维权的使者,不辜负渔民的期望。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养殖水域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大力发展养殖渔业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自觉尊重他人养殖权的法律观念,对干扰养殖渔业生产秩序,偷捕、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造成他人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事故,要及时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并按照《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调查取证,核算损失,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为养殖者挽回损失。努力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为养殖渔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增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渔民的养殖效益提高了,才有推动养殖渔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对养殖大户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抓点促面,带动整体,发挥部门优势,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送到渔民手中,强化高效渔业基地建设。抓住3个转变不放松:即从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无标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从分散单一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让养殖渔民从中受益,坚持以养为主,推广生态养殖,指导养殖者科学防治鱼病,禁止滥用药物,影响水产品质量,以渔养水,以水养渔,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特色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改变渔民传统的养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庭院渔业和日光温室渔业,全方位、多渠道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3

1增强养殖者的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减轻养殖者的负担,增加渔民的收入,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养殖者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指导,开展送法入户活动,让养殖者懂法、守法和依法养殖,强化养殖者的渔业安全生产意识;让养殖者明白国家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政策和对水产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的重要性。只有持证养殖,合法权益才受法律保护。养殖权是养殖者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水域滩涂从事水生动植物养殖的权利,为了保护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养殖者在取得租赁、承包、使用养殖水体的养殖权时,应当签定承包合同或养殖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可聘请律师代为办理并进行公证,依法完善养殖措施,以有效规避养殖纠纷,减少麻烦,放手大胆地从事养殖生产。只有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法律意识,使其熟知国家发展养殖渔业的政策,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才不会受到侵害。

2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努力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渔业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勤政清廉、亲民安民富民;做养殖者维权的使者,不辜负渔民的期望。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养殖水域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大力发展养殖渔业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自觉尊重他人养殖权的法律观念,对干扰养殖渔业生产秩序,偷捕、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造成他人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事故,要及时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并按照《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调查取证,核算损失,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为养殖者挽回损失。努力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为养殖渔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增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渔民的养殖效益提高了,才有推动养殖渔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对养殖大户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抓点促面,带动整体,发挥部门优势,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送到渔民手中,强化高效渔业基地建设。抓住3个转变不放松:即从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无标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从分散单一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让养殖渔民从中受益,坚持以养为主,推广生态养殖,指导养殖者科学防治鱼病,禁止滥用药物,影响水产品质量,以渔养水,以水养渔,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特色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改变渔民传统的养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庭院渔业和日光温室渔业,全方位、多渠道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养殖业;地方性;培植与开发

1当前养殖业的特点

1.1大众化行业

大多数养殖项目都是传统项目,是广大农民最熟悉的一个行业,适应范围广、生产周期短、易入行、易形成规模,一旦有利润空间,很容易一哄而上,竞争激烈,养殖业由于高峰与低谷的振幅明显而不稳定。

1.2持续消耗型

养殖面对的是动物生长发育,需要不断投入饲料、药品、饲养管理劳力等,一旦积压会大幅度增加成本,导致效益下滑甚至亏损。

1.3鲜活产品运输、中转困难

养殖产品特别鲜活产品远距离运输、中转非常困难,且损耗大、风险高,同时在运输和中转过程中受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受伤甚至感染疾病,如果运输管理不当还可能导致动物的死亡等。

2如何选准适合地方发展的养殖项目

选好养殖项目是发展地方养殖产业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时代,评价一个养殖项目是否可行,主要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是否有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由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和营销能力三个因素决定[1]。而提高养殖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的依赖于原有的客观条件,有的靠后期的培植和建设,对于一个地方而言,首先应当尽量选择发展客观条件上具有优势的养殖项目,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

2.1自然资源优势

养殖都要依赖于一定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域、气候条件、草场、品种等,依托良好的资源可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生产特定品质的产品,从而形成竞争上的优势。以广西天峨县为例,其拥有21.3万亩宽阔的龙滩库区水面,且气候适合、水质良好、水产品品质好,无疑是难得的优势资源。此外,天峨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3.6%,是部级林业县,近年来天峨县林下养牛、养羊、养鸡等不断兴起,不但产品品质好,且成本低、效益显著,因而天峨县的森林资源也是一种养殖优势资源。

2.2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政策、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2]。从养殖业来看,首先考虑所在区域位置是否有利于获取生产资源,是否有利于与消费市场、加工基地衔接等;其次是饲料工业、旅游、交通运输等配套产业与互动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对提高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支持能力等。如天峨六画山鸡过去饲养主要于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一带,以农村农民散养为主、自繁自养,饲养方式落后,发展缓慢,不成规模。

2.3技术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发展养殖业需要多方面人才,如养殖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经纪人队伍、创新人才等。同时,养殖者自身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就是一种优势,从事养殖业提倡“就熟不就生”、“十年磨一剑”,尽量选择发展当地群众熟知的养殖项目,以及当地市场基础好的项目。此外,历史人文因素形成的传统技艺、特色产品、特色品种、特殊技能在产业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如能开发利用,也会形成特殊的优势。如天峨县始终把科技作为提高特色养殖产业的重要支撑,狠抓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实用技术的推广,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相互交流经验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科技能人、乡土专家和农民技术员,涌现了全国科普带头人吕昌发、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法人代表吴国英)等一批优秀的农民养殖专家,这些农民养殖专家对地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2.4区域规模与集群优势

俗话说“一个店铺成不了一条街”,有规模才能吸引资源(包括人才),才便于与消费者对接。区域内的同行不一定是竞争对手,也可能是相互依存的伙伴。单个养殖企业规模难以对接大市场时,通过区域开发形成群体规模也是一种优势。

2.5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调整和扶持措施可以改变竞争关系。目前,国家支持养殖业的途径有12种之多,因势利导地引导群众发展国家重点支持的养殖项目,并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和地方养殖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也是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开发好养殖项目的途径

3.1做好地方性养殖业的科学规划和布局

依据养殖资源、产品市场容量、区域承载能力等因素,在科学评估、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养殖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设置发展规模,合理布局区域养殖生产。如天峨县在推进特色养殖业发展中,始终高度重视搞好产业发展规划,把科学规划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为开发利用好库区渔业资源,天峨县委、政府提出了“开发讲规划、航道讲畅通、坝首讲特色、湖面讲亮丽”的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及时邀请上级专家和组织有关部门经过充分论证后,编写了《天峨县龙滩天湖渔业发展规划》,为库区渔业科学养殖、规范养殖奠定了基础。在山鸡产业发展中,全县同样十分重视规划工作,提出“养殖讲品牌、开发讲规模、销售讲质量、整体讲效益”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天峨县山鸡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天峨县特色养殖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为各产业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3.2构建合理的经营主体结构

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应当避免单家独户的“零敲碎打”做法,立足地方实际,引导培植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形成结构与规模合理,产业与经销一致,利于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营销能力的生产经营格局。同时要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引导,推进养殖业集约化、产业化进程。如天峨县在培植地方养殖业的同时,注重引导养殖户成立养殖企业、合作社及协会等,目前全县有2个股份制企业、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3个养殖协会,这些企业、合作社和协会在养殖业产品的开发及销售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天峨县山鸡产业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县,社员总数172人,年组织销售山鸡苗及成品山鸡100万只以上,销售收入达4732万元,销售纯收入达567.8万元,社员户人均增收1776元。天峨县山鸡产业专业合作社对全县山鸡产品生产和销售发挥重要作用,先后被评为2008年广西养殖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青年示范社,央视一套、央视七套、广西卫视晚间新闻都对该合作社作过专题报道。

3.3找准市场定位

发展养殖业应当根据地方实际,找准市场定位,才能针对性打造区域性产品特色,形成地方品牌。要注重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分析消费者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策划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经营模式,找出特点、亮点,为当地养殖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印象鲜明的形象,才能突出市场竞争优势。

3.4科学规划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

在养殖业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养殖业综合水平,促进区域环境协调,避免发展养殖与环境保护及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矛盾冲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区域动物疫病防治、地方特色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推广、养殖设施外观及建筑特色等方面的因素。要加强对养殖场选址和建设规划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养殖业总体水平,保护环境,保障区域内各行业协调发展。

3.5构筑产品营销网络

养殖产品的销售问题是发展养殖业的难点,更是重点,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同步开展营销体系建设,摆脱产品销售被动,降低市场风险。一是要培植营销龙头,根据当地产品特点和客观条件,通过培植经纪人队伍和提升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形成专业场户带动、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有效的营销方式;二是引导经营主体与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配送中心、生鲜超市等市场网络的对接,积极开发网上营销等多种销售渠道,构建可靠的营销网络;三是发展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拓宽销售途径。在养殖业发展中,还应当高度重视本地市场的开发和利用,因为本地市场是本地产品在区位上最具竞争优势和最易把握的销售途径;四是注重产品包装,要根据生活需要和社会人文因素在新、特、异、精等方面下功夫。

3.6培植地方产品品牌

养殖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品牌对于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日益重要。一是要通过推行地方养殖技术标准,推广地方特色品种、特色养殖模式等措施,打造地方共同的特色并开展宣传、认定工作,如“三品一标”认定等,形成地方特色品牌;二是引导养殖企业注册商标,建立企业生产技术规范和良好的经营理念,并积极申请相关认定,努力培植龙头企业品牌;三是按照国标进行规范养殖,形成自身品牌。以天峨六画山鸡为例,自2007年以来,天峨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天峨六画山鸡这一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加强对该品种进行特色品牌打造,从培育地方品种、申报“中国山鸡之乡”、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等多方面推进,经过努力,中国经济林协会于2008年授予天峨县“中国山鸡之乡”称号,2009年天峨六画山鸡品种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2010年6月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通过对天峨六画山鸡产品品牌的打造,有效地促进了天峨六画山鸡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发展的同时,销售势头旺盛,产品供不应求,2014年天峨六画山鸡出笼130.2万羽,产值达10416万元。

3.7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培植地方龙头企业

人民群众对养殖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养殖业要长足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养殖业科技进步和实用技术推广,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升华地方品牌。引导龙头企业不断加强品牌建设、生产能力建设和营销能力建设,提升其龙头作用。要不断加强产品营销、加工、包装等行业培植,引导配套产业和互动产业发展,为养殖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4发展养殖业常见的误区

4.1项目选择图新图奇

从养殖业的特性来看,新奇的养殖项目和产品,要么依赖于特殊的生产资源,要么只是针对特殊的销售渠道或消费群体,不适宜作为地方性发展项目。此外,越是新奇的东西,越是缺乏技术优势和市场基础,不仅不是优势,反而是一种劣势,发展需要谨慎。

4.2片面追求上规模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技术;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39

1研究水产养殖行业的现实意义

1.1水产养殖行业的经济价值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量近40%。据2016 年y计,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达814万吨,进出口总额为293亿美元。其中,出口量406万吨、出口额203亿美元,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706.8亿美元)的28.77%;进口量408.13万吨、进口额89.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66%和2.22%。贸易顺差113.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62亿美元。水产品国际贸易由降转升,全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00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将达1.69万元,同比增长8.3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养捕产量比例达到75∶25,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逐年提高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900万吨。

1.2水产养殖行业的社会价值

2016年,全世界人均年水产品消费量达到20.5公斤,2006年全球人均消费量17.6公斤,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的富裕,预计2030年,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养殖产量需增长5000万吨。水产养殖使得市场上的水产品增多,人们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增长蛋白质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它在支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减少城镇迁移,创造就业机会及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水产养殖的现状

水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中增长速度最快、效益收入最好、创造外汇最多的产业,带动了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致富。自1985年中央五号文件将“以养为主”确立为渔业发展方针以来,水产养殖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中的重要部分,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如今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从“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转移,促使渔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水产养殖业超过捕捞业的国家。养殖、捕捞、加工是水产业的三大支柱,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品种多样、数量充足的水产品,而且水产养殖品进出口贸易额占了农业出口的20%,出口创汇额在农业各产业中排第一位。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多达50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混养模式和大水面养殖上升势头迅猛。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向虾、贝、鱼、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也由“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传统格局转变,罗非鱼、河蟹等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3 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养殖品食用不安全

水环境的污染有多方面因素,主要源于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我国1200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大量生物死亡,而重金属、农残、药残等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水产养殖品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严重危及身体健康。

3.2养殖中药物滥用,水产养殖品药物残留超标

多品种,高密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加剧了养殖产品的疾病发生。为了减少损失,加大用药、过量用药、重复用药等现象也加重了养殖中药物残留。

3.3养殖产品种质退化,病害泛滥

近亲繁殖、不良养殖条件、亲本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养殖种质退化,就连我国“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种质退化也十分严重。近亲繁殖使得隐性有害基因增多,生命力低,在塘表现活力低。不良的养殖环境使得养殖对象接受自然选择,水生物就会处于生理生态的抑制中。繁殖技术的不完善也使生产中催产素过量使用,造成了品种质量及抗病力下降。

4 发展水产养殖行业的对策

4.1因地制宜,发展健康养殖业

我国在水产养殖病害的病理、病原、药物及免疫防治方法的研究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总体研究不够。面对浅海、滩涂、内陆大水面、低洼盐碱地等水域采取不同的科学养殖方式,首先需要确定养殖容量、然后根据养殖对象确定养殖结构,采用立体利用水域的养殖技术和水域的环境优化及生物修复技术。建立以生态调控为主要病害监测、预报系为辅的养殖体系。

4.2优化品种结构,严格执行选育程序

建立良好的繁育体系,必须建立良好的繁育场以提供优良的亲本。对品质评价和筛选、选育的各阶段,开展优良、抗逆新品种研究。建立雌核发育、多倍体、性别控制、转基因等育种新技术结合生理生态学手段,找出抑制性腺发育和制约早期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性环境和内在因子,在育种技术上严格执行催产的步骤,禁止多催,重复催产。

4.3设施养殖开发,高效养殖

可控程度高、集约化、高密度养鱼技术是推广的重点。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技术中的水质控制、净化处理、增温、自动控制等工艺和设备的普及;开发10米等深线以外离岸海水养殖技术以及高密度养殖海区环境改造和水质改善技术;养殖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推广,加强水产养殖的人工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印,苌建菊.农村水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10).

[2]张世羊,李谷.地下水用于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潜质与风险[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3,(03).

[3]邢丽荣,徐翔.水产养殖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的测度及分析――以不同模式下淡水鱼池塘养殖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04).

[4]科学指导水产养殖用药,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全国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系列宣传活动情况总结.2016,(04).

[5]马驰.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2016,(06).

[6]徐大明.基于机器学习的跨平台水产精准养殖管理系统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2016,(05).

[7]冯正平.服务“三农”是三赢:互联网上水产咨询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05).

[8]康永兴.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05).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冷水性鱼类;养殖;现状;建议;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S965.9.01(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216-04

Current Situation and Healthy Culture Proposals of Cold Water Fish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YU Zhen-hai,CHEN You-guang,JING Ying

(Fresh Water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13, 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d water fish, including area, yield, species and culture mode and the technique problem in culture, was investigated by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cold water fish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healthy culture might develop from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fry breed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feed nutrition according to data analysis for Shandong culture industry, and the cold water fish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t was also proposed carefully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hybrid sturgeon, persisting in thefish culture and reserved broodstock cultivation should be persisted, using the advanced culture mode of ‘company, base and peasant household’ and greatly enhancing the scale of deeply processing to form the industry chain of ‘culture-process-sale’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ld water fish culture.

Key words: cold water fish; culture; current situation; proposal; Shandong province

冷水性鱼类是指生活于冷水水域中、栖息适温在20 ℃以下、繁殖适温在15 ℃以下的喜冷性鱼类和冷温性鱼类[1]。通常我们将以鲟鱼(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为代表的亚冷水性鱼类也称为冷水性鱼类[2]。冷水性鱼类多生活在清凉、流动、无污染的水域中,并且其除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可食比率大,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的优质鱼类[3,4]。冷水性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强、饵料易于解决、饲养技术简单等优点,发展冷水性鱼类的养殖前景在业内非常看好[4]。

目前全球冷水性鱼类的年需求量约为5×106 t,但年产量只有1×106 t;而国内的冷水性鱼类年需求量约为1.3×105 t,但年产量约为6×104 t[5]。国内冷水性鱼类的养殖地域几乎遍布全国,其中山东省的冷水性鱼类养殖发展较快,已经成为淡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每年对冷水性鱼类的需求量将以35%~40%的速度递增[6],市场供需缺口大,但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冷水性鱼类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7]。山东省冷水性鱼类养殖和市场前景的利好,使冷水性鱼类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特色水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现代渔业养殖结构的调整中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促进山东省冷水性鱼类养殖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在对全省冷水性鱼类养殖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山东省目前的冷水性鱼类养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有关建议,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1 山东省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自然条件

1.1 资源条件

山东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11~14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710 mm。但山东省属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水资源具有地区分布不平衡、年际年内变化大等特点[7]。不过鲁中南山区及周边山前平原区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冷水资源,该地区的冷水资源主要为地下泉水和水库底层水,泰沂山脉周围的临朐县冶源镇和泗水县泉林镇都是山东省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著名的部级风景区老龙湾和泉林泉群就分布于此,其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水温稳定在18 ℃左右,是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优质水源。

1.2 区域分布

山东省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冷水性鱼类的养殖,但规模不大,基本上处于试养阶段。直到近几年随着养殖技术的积累和经济能力的提高,冷水性鱼类养殖才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加之政府的引导、科研院所在养殖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冷水性鱼类养殖新技术的普及宣传也深入养殖户中,使许多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养殖。从地理位置来看,山东省冷水性鱼类养殖地多集中于冷水资源较为丰富的鲁中南地区,目前养殖规模比较大的地区主要有潍坊、临沂、济宁、淄博等市。

2 山东省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发展现状

2.1 面积与产量

调查结果显示(表1),2010年山东省冷水性鱼类养殖面积超过3×105 m2,商品鱼年总产量近7×103 t,年产苗种超过7×106粒(尾)。随着养殖效益和市场前景的利好,冷水性鱼类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正逐年提高。许多适合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地区,正在把发展冷水性鱼类产业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如潍坊市正在大力推进“山东半岛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临沂市也在规划集养殖、试验示范、加工贸易及休闲渔业于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园。潍坊市的临朐县、临沂市的罗庄区和河东区等地依托政府的支持和凭借冷水资源的优势,已成为山东省鲟鱼养殖的“领头羊”。

水源的流量是决定养殖产量的关键,由于流水养鱼,养殖水不再循环使用,又受水源流量所限,导致有些养殖场养殖面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达不到设计产量,养殖密度较低。临沂市冷水性鱼类养殖的水源主要为地下井水,平均流量仅为0.4 m3/s,平均养殖单产仅为6.95 kg/m2。潍坊市养殖水源则为泉水,尤其是临朐县老龙湾的平均流量达到20 m3/s,潍坊市的平均养殖单产达到39.32 kg/m2,远高于其他地区。

2.2 生产方式

2.2.1 流水池塘养殖 流水池塘养殖设施以“源水预处理+进水管渠+砖混鱼池+排水渠”为代表模式,流水池塘设施的养殖产量占水产养殖总量的比例虽然很低,但却是高价值鱼类的主要生产方式[8]。流水池塘养殖是山东省冷水性鱼类主要的养殖模式,冷水性鱼类养殖设施多为山泉水和地下水加露天的砖混结构鱼池,其苗种繁育和成鱼养殖对水资源和地域环境条件依赖性较大,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①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可控程度低。冷水性鱼类养殖主要依赖流量和水温,源水流量是养殖生产成败的关键。没有一定的流量很难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高密度养殖用水质量和高饲料利用率的要求,且养殖池塘大多采用串联模式,一旦发生病害,传播极为迅速。②用水量大,养殖排放处理困难。采用流水池塘养殖模式,每生产1 t鱼的用水量达到180~270 m3,是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用水量的10倍以上,相比循环水养殖模式用水量更是超过1 000倍,而且养殖排放易造成水域环境的二次污染。由于养殖流量较大,采用设备处理养殖用水,显然使能源消耗剧增;生物处理是节能降耗处理养殖用水的有效方法,但关于耐低温的微生物、藻类和水生生物进行水处理的研究成果较少[9],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还未见报道。

2.2.2 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设施是一种见效快的集约化养殖技术集成,是内陆湖泊、水库和沿海内湾养殖的重要养殖设施。与流水池塘养殖相比,网箱养殖具有养殖密度大、产量高、生产周期较短的优点,但是山东省多数水库水温较高,库底水难以达到冷水性鱼类养殖的水温要求。因受水质、水温等因素的制约,山东省仅有少数地区使用网箱养殖适温性较强的鲟鱼,养殖面积和产量都没上规模,冷水性鱼类发展有限。

2.3 养殖种类及苗种繁育

2.3.1 鲑鳟鱼 山东省最早于1981年在临朐县引进朝鲜品系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随后虹鳟的养殖技术开始在全省推广。1983年由山东海洋学院率先引进道尔逊氏虹鳟(道氏虹鳟),与朝鲜品系虹鳟相比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单产高的特点,是目前省内主养品系。此后,又先后引进培育了三倍体虹鳟、全雌虹鳟、金鳟等鲑鳟鱼类。在2005~2006年,又从黑龙江省引进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进行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目前山东省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养殖量,仅济宁市泗水县一地,养殖产量就占全国养殖产量的17%左右。哲罗鱼虽然产量较低、养殖成本较高,但营养价值高、市场紧俏。此外山东省还有大西洋鲑(Salmo salar L.)、太平洋鲑(Oncorhynchus spp.)等鱼种,但没有形成生产规模,产量不高。虹鳟鱼、哲罗鱼等冷水性鱼类繁殖对水质水温要求苛刻,培育亲鱼的温度为4~13 ℃,最适产卵温度在8~12 ℃,山东省境内的冷水水温一般在14~18 ℃,达不到繁育水温的要求,如进行人工干预,则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山东省尚没有鲑鳟鱼的繁殖企业,苗种主要从黑龙江、甘肃等省引进,经过长途运输,成活率较低,尤其是哲罗鱼鱼苗,成活率仅为30%~50%。

2.3.2 鲟鱼 山东省最早于1993年在济南市虹鳟鱼养殖场开始一定规模的鲟鱼试养,由于鲟鱼是亚冷水性鱼类,适应性比较强,适温范围比较广,并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所以养殖面积较鲑鳟鱼大,产量也高,经济效益更好。山东省于1998年以后开始大规模的养殖,并且有一部分的养殖户已经从鲑鳟鱼养殖转为鲟鱼养殖。目前,全省鲟鱼养殖种类繁多,主养种类有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Brandt)、俄罗斯鲟(A. gueldenstaedti Brandt)、小体鲟(A. ruthanus Linuaeus)、史氏鲟(A. schrencki Brandt)以及杂交鲟等。与鲟鱼纯种相比,杂交鲟因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强等优点,引起养殖业界的重视[10],现在全省有许多养殖企业已开展了杂交鲟养殖生产。鲟鱼繁殖温度因种而异,山东省主要鲟鱼种类繁殖温度约在9~18℃。鲟鱼的性成熟年龄长,一般在8~10年,且多数鲟鱼种类不是每年产卵而是隔年产卵,在秋冬季繁殖,所以亲鱼养殖的投入很大,省内仅有少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养殖企业开展了培育亲鱼和苗种繁育工作。近年来,由于鲟鱼市场供不应求,促使许多养殖企业开始培育亲鱼,开展鲟鱼的苗种繁育准备工作。如临沂市等地养殖企业已开始鲟鱼的自繁自育,并进行苗种生产。

3 山东省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存在的问题

3.1 苗种繁育与病害防治

原种引种工作滞后,养殖种类单一。山东省的鲑鳟鱼类养殖所需鱼苗基本依靠从外省直接引进苗种或者发眼卵进行孵化,缺少鲑鳟鱼苗种繁育企业。鲟鱼的繁殖情况相对较好,但由于鲟鱼性成熟周期较长,培育鲟鱼亲本需较大的投入以及培育环境受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使鲟鱼的苗种生产也受到限制。此外,当前杂交鲟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性状相对稳定且被广泛认可的种类较少,一些企业自行实施鲟鱼杂交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偶然性,选育目标也不明确,缺乏系统繁育理论的引导。冷水性鱼类最初进行人工养殖时,疾病相对比较单一,且发病率也较低。经过长期养殖后,冷水性鱼类所发生的疾病已从病菌性疾病发展到原生虫类疾病,现在已出现了病毒性疾病,并且在诊断与治疗上都非常困难,发病也比较频繁[11]。在病害防治过程中,不少养殖户还存在着停药期执行不到位、药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少数养殖户还出现误用违禁药物的事例。

3.2 销售与加工

目前山东省尚无冷水性鱼类深加工企业,冷水性鱼类产业产后服务落后于生产发展的水平和市场的需求,冷水性鱼类上市方式绝大多数为鲜鱼批发,也有极少部分小规模养殖户采取直销酒店的形式销售;冷水性鱼类产业还没有形成养殖、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加之冷水性鱼类销售还处于千家万户、自由买卖的局面,存在着不良竞争、竞相压价的现象;并且一些养殖户受眼前利益驱动盲目上马冷水性鱼类项目,缺乏科学指导,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扰乱了市场。这些现象既不利于冷水性鱼类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鲟鱼属大型鱼类,有很大的生长潜力,但苗种培育处于食性转化阶段,成活率低,1龄后抗逆性逐渐增强,成活率提高,因此养殖大鱼的相对成本较低[12]。鲟鱼全身都是宝,利用率极高,鱼肉、鱼皮、鱼骨、鱼卵都可以制成高级食品、鱼胶、皮具等,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尤其是鱼卵制成的鱼子酱被称为“黑色黄金”。目前湖北、浙江等省鲟鱼深加工企业的效益可观,带动了全国的冷水性鱼类产业发展,形成了朝阳产业。山东省因受饮食习惯的影响,鲟鱼养殖到0.6~1.0 kg就作为商品鱼销售,在资源有限、苗种来源紧张的背景下,显然存在着认识的误区,这种生产和消费方式是极不合理的。

4 山东省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建议

4.1 开展健康养殖,挖掘发展潜力

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法,着力研究节能环保、循环水养殖在冷水性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技术,并针对养殖过程中的苗种繁育、病害防治、饲料营养等关键技术展开技术攻关,开展冷水性鱼类健康养殖[13]技术探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水产品品质的提高。开展健康养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现有循环水养殖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应用耐低温的微生物、藻类和水生生物等生物处理养殖用水技术是开展节水、节能、高效的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二是对现有养殖鱼种提纯复壮,加大冷水性鱼类新种类的引进、培育、繁殖力度,需要注意的是鲟鱼杂交研究开展较晚,大量的基础工作尚未完成,盲目开展鲟鱼杂交可能会造成物种的生存危机[11],因此对于杂交鲟的研究与推广要持谨慎态度;三是利用中草药和绿色生物制剂防治鱼病,减少药物残留,降低养殖风险,生产无公害产品;四是规范冷水性鱼类饲料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从营养学的角度生产适合不同鱼种的全价配合饲料。

4.2 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链

借鉴浙江、湖北等省的成功经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点带面,在山东省冷水性鱼类养殖集中的地区,引进鱼肉、鱼胶、鱼子酱等的深加工技术,促使鲟鱼商品鱼以小规格鱼为主的现状转变为养殖成鱼为主,并逐年选留和不断扩大后备亲鱼群体数量,加强现有后备亲鱼的培育,充分挖掘鲟鱼的经济价值。逐步形成“繁养-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冷水性鱼类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冷水性鱼类产业的快速高效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崇智,李怀明,牟振波. 中国淡水冷水性鱼类[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3.

[2] 王 冲.贵州冷水鱼养殖现状及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116-117.

[3] 孙中武,尹洪滨. 六种冷水鱼肌肉营养组成分析与评价[J]. 营养学报,2004,26(5):386-392.

[4] 孙大江,王炳谦.鲑科鱼类及其养殖状况[J].水产学杂志,2010, 23(2):56-62.

[5] 王庆文,朱 未,肖文芳,等. 利用山涧溪水养殖冷水鱼[J]. 黑龙江水产,2006(6):23-25.

[6] 杜 军.四川冷水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07(10):5-6.

[7] 孙艳军.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J]. 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2,23(3):22-27.

[8] 徐 皓,倪 琦,刘 晃. 我国水产养殖设施模式发展研究[J]. 渔业现代化,2007,34(6):1-6.

[9] 陈中祥,曹广斌,刘 永,等. 低温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处理微生物的初步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8):132-136.

[10] 王念民,彭 涛,孙大江,等. 鲟鱼杂交优势的利用及问题[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21,38.

[11] 王 荻,刘红柏,卢彤岩,等. 鲟鱼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J]. 水产学杂志,2008,21(2):84-88.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农村养殖业;问题;措施;市场体系;资金短缺

为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加快养殖业发展,必须尽快摆脱传统的养殖业发展观念和传统的养殖业发展方式,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养殖业发展,要大抓畜禽水产品加工业,加快养殖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养殖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养殖业生产的国际化水平,增强畜禽水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的能力,实现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的历史性转变。

一、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市场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国家对粮食实行了保护价收购,从根本上保护了种粮农户的利益,但对于养殖业,政府没有形成长效的保护机制,玉米、豆粕等用于养殖生产的原料和畜禽及其产品的价格时涨时跌,波动幅度较大,而且养殖户还要承担生产过程中巨大的疫病风险等,养殖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特别是当饲料价格飞涨、畜禽产品价格下跌、畜禽病种增多的形势下,养殖户更是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

2、技术和观念落后

农村养殖业由于问题诸多,使得技术非常落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人工饲养,机械化程度较低。但是发达国家却不同,例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养殖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养殖业机械化的水平到目前为止已经相当高。其发展的主要畜牧机械化设备包括:草原建设机械化、牧草收获机械化、饲料加工机械化和畜禽养机械化,这些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畜牧业的收入。

同时,在农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很多农户无法掌握市场行情,不能根据市场进行有效的改变,而往往根据经验进行饲养活动,使得很多养殖户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甚至有些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使得半途而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观念也很落后,有很多的观念需要养殖户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创新。同时,在农村的养殖户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这种竞争很可能导致价格的下调,甚至是其他恶性事件的发生。

3、资金短缺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投资比较大,仅基础设施建设一项,一般养殖者单靠自己都很有难度;同时,规模养殖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国家虽竭尽全力予以资金扶持,但毕竟是少数。养殖户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金融部门贷款上,但据基层反映,近年来金融部门承诺了相当数量的养殖贷款,却很难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究其原因,一是存在以新贷偿还旧贷的现象;二是贷款门槛高,要求有不动产等作抵押,多数养殖户不符合当前设定的贷款条件;三是养殖贷款期限偏短,而养殖业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有的养殖户还没出售产品,金融部门已开始催还贷款,对推动养殖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还不大。

二、处理农村养殖业问题的措施

1、加强市场保障体系建设

要建立保护养殖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像收购粮食一样,畜禽产品也要实行保护价收购,并适当调控饲料市价,保证养殖户利益。要大力发展或引进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并协调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实行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养殖效益。要加强养殖协会和合作组织建设,通过协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实现养殖户与市场有效对接,规避养殖市场风险。要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建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为养殖户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2、形成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实现区域规模经济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即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通过形成和完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在发展农村养殖业中便不难实现区域规模经济,从而更大程度地降低养殖户的费用,减少养殖户的生产和出售成本。

3、资源的再使用

养殖户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另类“资源”。例如,在动物的养殖过程中,粪便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在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花卉或者大棚蔬菜业,也可以发展能源产业如沼气,从而变废为宝。畜禽粪便的厌气处理或制取沼气理论已经非常成熟,采用该种方式不仅部分解决了养殖企业的能源问题,又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

4、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现代畜牧业是以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特点的养殖方式,这就要求养殖企业和农户在畜禽棚舍、水电路、饲料加工机械和防疫等基础设施上必须达到一定水平。为此建议,一是继续实施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项目建设。参照近年国家采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建设的投入方式,向各地下达规模养殖项目建设任务及市县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场。二是整合多渠道资金。要将畜牧业、农业开发、以工代贩和扶贫等项目资金整合使用,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实现多重效益;三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增加贷款数量,延长贷款期限,实行贷款贴息,切实解决养殖户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四是统筹加大畜水、财政、土地、交通、电力等部门政策扶持力度,为发展规模养殖创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中国家应明确养殖业的战略主导地位,以养殖业为重要核心,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此外,针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科技瓶颈,实施包括动物种业科技创新专项、现代养殖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专项等在内的“养殖业科技重大创新工程”。

参考文献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8

1新农村建设畜牧养殖现状

1.1缺乏技术支持

农村养殖户进行养殖都是凭借以往养几只家禽的经验来进行养殖的[1]。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对于一些不常见的病症无法进行及时的处理,有时甚至乱投医,得不偿失,这一点在农村中极为常见,往往是导致养殖户破产的重要原因。

1.2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问题往往会成为农村养殖户最大的障碍,有的甚至在经营初期就已经没有了可流动的、可使用的资金了。除此之外,国家在农村畜牧养殖业中的投入资金也较少,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原因,真正到达农村养殖户手里的资金其实并不多,不能够很好地帮助农村养殖户开展畜牧养殖。

1.3畜牧产品选择不当

农村养殖户选择合适的畜产品十分重要。但是实际调查发现一些养殖户总是想要跟随追求新的品种,认为新的品种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更容易获得利润。于是,养殖户就忽视了当地环境对于畜牧产品养殖的重要性,导致新品种与当地畜牧品种之间的养殖形成矛盾,进而遏制了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

1.4养殖场地空闲,未得到合理利用

在农村新建设中,对养殖卫生圈舍改造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上级按照这一指令对下级提出了进行养殖户卫生圈地改造的要求,下级为了能够应付上级要求,便会分摊到各户,完成指标,这种盲目改造会造成具体施工项目往往多于实际需求项目,再加上养殖市场本身的不稳定性,只会有极少数的农民选择进行畜牧养殖,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养殖场地空闲,资源利用不到位[2]。

2畜牧养殖扶持发展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策略分析

实际上,针对新农村建设畜牧产业养殖的发展现状,我们更需要立足于当下,从问题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突破点,借此来寻得实际解决方法。在此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畜牧养殖业扶持发展战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实质性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推动畜牧养殖扶持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进行。

2.1加强技术培训、专业人员指导

在畜牧养殖扶持发展中,对农村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是十分必须的,借此能让农村养殖户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更好地处理畜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当地政府需要对此进行积极的宣传,鼓励农村畜牧养殖户积极参加当地的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活动,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学习。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需要指派一些专业人员对当地农村养殖户进行专业的指导,通过实际调查来反映农村养殖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方便农村养殖户的建设。当然,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农村养殖户的选择,要选择发展前景大、长期进行、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养殖户;二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培训内容进行简要和筛选,选择当地农村养殖户能够明白的讲解方式和一些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切实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2.2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畜牧养殖发展扶持模式中需要注意的是资金的投入,加大扶持力度,使扶持工作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一方面国家要重视新农村建设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多设立几项补贴政策,帮助农村养殖户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重视本地新农村建设畜牧养殖发展扶持工作的开展,认识到资金对于畜牧养殖的重要性,继而积极配合上级工作,进行资金的发放。另外,当地政府也可以试着与当地银行进行协商和沟通降低贷款门槛,方便农村养殖户资金的流动和借贷。

2.3品种引进加强管理

在农村新建设畜牧养殖中大力引进新的品种是为了进行血缘更新,更好地扩大优良基因,实现农村畜牧养殖产品的实际收益的增加。但是在引进品种中不能够盲目,需要加强管理,首先,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天气、气候、温度等来选择合适的品种,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品种引进的效率,建议引进一些外地品种与本地品种杂交得到的品种,这样的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更好地成活。其次需要针对该优良品种的具体引进注意事项对农村养殖户进行专业的指导和技术培训。最后引进完成后当地农民养殖户需要向当系畜牧管理部门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管理好新品种的引进,进而更好地发展新农村建设畜牧养殖扶持发展模式。

2.4畜牧养殖场地与实际所需相结合

为了能够避免当地农村养殖户养殖场地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必须在实际项目的开展中与实际所需相结合,有根据的进行项目的开展。对于一些养殖大户、积极性较高的农村养殖户当地政府可以加大其场地建设扶持,扩大其养殖规模,至于一些发展前景不好,工作不积极的农民养殖户则需要依据实际对其进行养殖场地的改进,因需所分不仅能够很好地避免当地养殖场地资源的浪费,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推动下畜牧养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发展。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也可以在了解当地居民的意愿后建立养殖小区,构建合理的、系统化的养殖场地和设施,既能够节省许多的养殖空间,又能够避免与居民环境污染的冲突,十分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扶持,通过加强农村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很好地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还能够很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是一项很大的任务。所以,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积极开展中,必须要及时意识到畜牧养殖扶持发展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要秉持其实际扶持发展原则,为农民养殖户提供更多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响应党的号召。

作者:周鹏 单位:贵州省黎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9

为有效降低牲畜养殖风险,切实提高农牧民养殖积极性,自2007年开始,我国先后在全国试点、推广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养殖保险,增加了农牧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了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牲畜保险缓慢推进

江西省崇仁县巴山镇刘渡村大学生村官周杰军2010年成立了江西东华养殖有限公司,发展养猪业,拥有种猪6头,能繁母猪50头,年出栏生猪近300头,年销售收入200多万元。他为所有的种猪、能繁母猪投保了农业险,1头猪自己交12元保费,财政补贴48元,最高保额1000元。2011年,1头种猪突然死亡,他获得了1000元的保险补偿。“农业保险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周杰军说。

畜禽养殖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种形式,是以人工养殖的牲畜和家禽为保险对象的养殖保险。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和流通规模的迅速扩大,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复杂、发生风险上升,防控难度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隐患增大,养殖户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对牲畜、家禽等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07年,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给养殖业造成毁灭性打击,重挫养殖户积极性。为有效分担和转移养殖风险,财政部印发了《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管理暂行办法》,由此开启了牲畜养殖保险工作的大幕,为全国成千上万个养殖户带来福音。

几年来,畜禽养殖保险有序推进,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保险在全国稳步推进,为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根据保监会的统计,2012年,我国畜牧业保险保费收入409318.96万元,其中能繁母猪186497.50万元,育肥猪85161.06万元,奶牛77340.13万元;畜牧业保费赔付支出250550.53万元,其中能繁母猪赔付109244.48万元,育肥猪赔付53591.18万元,奶牛赔付46888.09万元。

保险范围亟待拓展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养殖户投保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但畜禽养殖保险在全国大面积推广难度很大。生猪保险推广早,力度大,即使这样,一些地方因为推广难度太大而暂时停办此项业务。

中国人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广饶支公司经理王新认为,生猪保险在一些地方出现暂时停办的主要原因:一是保险金额偏低,影响养殖户参保积极性。二是现行生猪保险中的保险责任主要包括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引起的生猪直接死亡,没有包括在实际饲养环节中遇到的某些大问题,不能满足生猪养殖的实际需求。三是理赔承保核实工作操作难度较大,极易产生纠纷。由于生猪耳标佩戴率不高,很难做到承保标的与理赔标的一一对应,存在“少保多赔”现象,滋生极大的道德风险隐患。四是监管不力导致被保险生猪死后未能及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容易引发疫病传播。五是基层动物诊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困难,有很多疾病基层不能进行确诊,如蓝耳病和口蹄疫需要部级的诊断机构才能确诊。

据了解,畜禽养殖保险补贴范围日渐扩大,除了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保险外,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推出牦牛养殖保险,青海试点推行禽类养殖保险。尽管如此,育肥牛、育肥羊等牲畜以及鸡、鸭、鹅等家禽还没有纳入农业保险补贴范围,远远不能满足养殖户的需求。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文军认为,目前我国畜禽保险远远落后于畜禽业发展,成为阻碍我国畜禽业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安全优势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稳步推进畜禽养殖保险,为畜禽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畜禽养殖保险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畜禽养殖存在畜禽疾病发生频率高、暴发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死亡率偏高等特点,同时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也是养殖业保险面临的主要挑战,保险公司承保的积极性不大。从财政角度而言,畜禽保险金额大,给地方财政形成巨大的压力,地方政府推广的积极性也不高。

两种保险谁与争锋

畜禽养殖保险分为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种。纯商业保险在国内非常罕见,以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曾经开展过纯商业保险业务,因为经营风险太大停办了。目前在全国各地试行的是政策性畜禽养殖保险。

山东广饶县今年试点推广奶牛养殖保险,保险标的范围限定在3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山东东营市大地乳业公司成为当地第一家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大地乳业公司总经理杨晓勇告诉笔者,他们公司拥有近万头奶牛,公司为3000头成熟的奶牛投保,每头奶牛交300元保费,公司拿150元,政府补贴150元,最高保额6000元。“以前奶牛没有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想投保都不可能,有了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减少养殖风险,奶牛也可以作为生物资产抵押贷款,解决了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难题。”杨晓勇说。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目前国内生物资产不能直接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物,有了农业保险,养殖户就可以用生物资产作抵押物进行贷款,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推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机制的完善。

山东东营市澳亚现代牧场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澳亚集团投资控股的奶牛养殖场,拥有11000头奶牛。澳亚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成乙麟告诉笔者,他们公司为年龄超过3个月的奶牛投保了商业险,承保公司为英国怡和立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JLT),国内合作伙伴为太平洋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给了公司发展最基本的安全感,但是真正要把奶牛养殖风险降到最低,还是要加强奶牛养殖的科学管理。”成乙麟说,澳亚公司经过科学的管理,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理赔,保险费用逐年下降。

王新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因为有政府补贴,农民所要承担的费用很少,但保险范围有限,难以满足养殖户的需求;商业性保险标的范围大,比较适合养殖户,但保险费用高,一般养殖户承担不起,保险公司因为风险太大也不愿意开展此项业务,推广难度很大。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商业性畜禽保险发展瓶颈没有破除的情况下,必须加快试点、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

养殖业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绿色养殖;畜牧养殖;养殖技术;推广

绿色畜牧养殖主要是指对养殖畜禽的饲养环境、饲养饲料、饲养用水等生产资料使用方面进行严格规定的养殖技术,以确保养殖畜禽各项指标符合标准。由于国内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为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政府引入该技术来改善环境污染现状,在管理、生产和技术等方面加强防范措施。目前,我国以大力宣传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为主,主要目的是提高养殖产品的营养成分,为人们生活安全提供保障。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养殖过程中既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又使养殖出来的产品质量有所保障,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以及人们对食物的要求。本文对绿色养殖业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阐述绿色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1当前畜牧养殖业现状分析

养殖行业主要分为圈养式养殖与放养式养殖法。传统畜牧养殖业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养殖环境、养殖饲料及兽药激素使用方面。例如,传统圈养式养猪场中,把一个养殖厂分割为若干各猪舍,每个猪舍内有十几到几十头,因此其环境卫生不容乐观,饲养饲料中含有大量激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场的总产量,但其所生产的猪肉产品很多都是不符合标准的,人类长时间食用这类猪肉产品便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危害。此外,部分养殖业喂养方式非常不科学,由于养殖人员自身素质与文化水平偏低,所以,掌握的科学喂养方法有限,未能及时完成养殖场的管理及清理,导致大量垃圾长期储存在养殖场内。依赖传统养殖方法,会逐渐加大环境污染程度。随着我国畜牧养殖的快速发展,各养殖厂中的畜禽粪便、垃圾、兽药及污水等是严重污染养殖环境的主要根源,不仅为畜禽的生命带来威胁,也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还有大部分养殖人员对饲料喂养和兽药的使用不当,导致动物之间出现疫病,对于疫苗的使用也是极不规范,甚至在兽药使用量上严重超标,这些药物随着动物的粪排出,影响土壤的质量。

2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活与环境和食物息息相关,传统的养殖方式很容易造成水污染、环境污染现象。例如,养殖户不能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就会使国内养殖经济落后于其他国家,无法立足于国际市场。绿色养殖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满足人们消费标准。因此,大力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既是保障产品质量及人们生活要求的必然手段,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1]。

3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措施及发展前景

3.1做好宣传工作只有宣传工作做到位,才会有更多养殖户了解到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所呈现的价值,并改变传统畜牧养殖的思想,发挥新兴技术的优点。政府可通过广告与媒体大力宣传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包括从侧面宣传不加改善畜牧养殖业现状的危害,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广泛应用到各养殖企业中。借助广告和媒体的力量更具说服力,也是促进该技术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可以改善传统养殖上的漏洞,其更加注重放养式养殖,合理控制养殖产品的质量,生产纯绿色且健康的产品,为人类身体健康提供保障[2]。3.2加强管理,构建监督机制养殖场就是一个企业,企业的稳定运行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而养殖场也是一样,只有加强管理与监督,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顺利进行。通过管理与监督来保障养殖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例如,制定安全养殖制度,并做出相应的流程来规范养殖人员的行为,使他们在饲养过程中充分掌握喂养食物的标准。相关部门在管理的同时,也要对农牧业污染制定防治政策,利用监管部门降低养殖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污染。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严格要求养殖业与养殖人员遵守规章制度,打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为绿色畜牧养殖的产品质量提供保障[3]。3.3培养养殖人员的专业意识养殖人员在养殖企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养殖人员不能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就会出现,不按规章流程操作等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养殖业的整体效益。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养殖人员专业水平的培养,使他们在养殖过程中运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对动植物进行喂养,并及时清理掉养殖场内的垃圾。首先,针对农村养殖户,当地政府要派专业人员下乡传授农户理论知识,包括喂养畜禽时,要掌握饲料的量,并掌握喂养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其次,培养农户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使养殖户对环境污染有所警惕,要经常处理畜禽的粪便以及养殖场内的污水和垃圾,最好使养殖场随时保持干净;最后,提高养殖人员对疫病的防范意识,并传授经验,使农户掌握相关信息,在养殖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3.4做好防治工作越大的养殖场越不好管理,这就需要加强养殖户的防范意识,并做好防治工作的准备。要以预防为主,避免使用含有大量激素的药物,对畜禽所生长的环境合理通风,使养殖场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并定时为畜禽做抽样检查,对其中最小的畜禽和最大的畜禽进行检测,随时掌握畜禽的生长状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不懂的环节要多问,多与经验丰富的养殖人员交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预防处理方法[5]。3.5明确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方向绿色养殖可以为畜禽提供舒适的环境,适合所有动植物的生长,包括温度空气、光合作用等都要适宜,有助于提升畜禽健康生长。通过结合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确保养殖人员不仅要加强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提高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并科学使用药物,对畜禽定时进行检查,提高畜禽的生存率。绿色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各个区域的政府部门必须要完善养殖制度,对养殖业要高度重视,大力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促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6]。

4结语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应从饲养环境、饲养饲料及兽药激素使用方面着手,推广养殖技术工作。只有加大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合理运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才能提高畜牧养殖质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人类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发金.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难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1):46.

[2]王海.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研究[J].当代畜牧养殖业,2014(7):19。

[3]冯卿.如何更好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5(2):39-40.

[4]刘世麟.全面推广绿色养殖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2):9.

[5]于有贵.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J].中国农业信息,2014(7):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