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12-01 17:41:39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1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建设“平安”、“和谐”的根本要求。

我镇农村历来就有每逢乔迁、祝寿、结婚、生子、丧事等红白喜事而在家中举办宴席集体聚餐的习俗,但是由于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够严格,存在较多食品安全隐患。各村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大力倡导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坚持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从简办事,移风易俗,从源头上杜绝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明确职责,促进农村集体聚餐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开展

(一)建立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

本通知所称农村集体聚餐,是指农村家庭或单位因婚庆、丧事、做寿、乔迁、生子、升学、建房、开办公司等事宜,宴请亲朋好友等较多人员,在非经营性场所举办的非营利性宴席。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实行部门负责、辖区落实责任制,镇政府负责对监管工作的组织调度,研究出台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卫生院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监管和指导,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各村对辖区内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负总责,以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健全监管制度,制定配套措施,落实集体聚餐申报制度,其他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搞好食品市场整顿,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农村群众饮食安全。对因集体聚餐监管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和管理工作

1、建立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管理制度。凡集体聚餐一次桌人以上的,各村委会要及时督促举办者按规定履行办理上报报备资料,向举办者提供《农村家庭宴席登记表》和《举办农村家庭宴席卫生要求告知书》各一份,并告知举办者要按告知书要求内容逐条逐项落实防制污染环节,如实填报《农村家庭宴席登记表》和提供每餐供餐食谱、厨师有效健康证明材料,

2、加强对农村流动厨师的管理。对农村流动厨师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凡从事农村集体聚餐的流动厨师,由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织进行登记,并按照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督促其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患有可能影响食品卫生疾病的农村厨师不得上岗。流动厨师的健康体检和培训,由镇卫生院负责安排。

3、完善农村集体聚餐污染环节的控制和管理。镇政府将组织工商所、卫生院、兽医站等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进行环节检查,把好关口,严禁聚餐举办人采购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建立食品及原料检查制度,对加工场所和用具进行清洁消毒。对超过桌的集体聚餐所用菜肴实行48小时留样备检。

(三)健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理制度

一旦发生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宴席举办者要及时把患者送往当地医院(卫生院)救治并立即向村委会和镇政府报告,镇、村将按照《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启动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并迅速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使事件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卫生院、村委会及宴席举办人要积极配合市食安办、卫生等部门开展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救治工作,主动提供菜肴留样、剩余食品、原料及相关物品,确保应急处置和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积极探索,完善农村集体聚餐规范化运作模式

鼓励具备条件的餐饮单位或厨师成立“农村家宴服务公司”,推行市场化运作,实行微利有偿服务,为农村集体聚餐提供仪仗、餐饮具、菜肴等全套服务。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2

2018年8月15日,***镇召开了食品安全百日会战动员大会,***镇镇长、主管副职、食安办人员、包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各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参加了此次动员大会。根据上级要求,***镇迅速安排部署,制定《***镇食品安全百日会战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村加大宣传力度,累计印发各类宣传单3000份、广播宣传20余次,辖区4万多群众普遍受到了食品安全教育。形成了全社会“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小摊点登记备案工作。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三小”集中整治行,根据去年“三小”排查底数,进一步摸清底数,查漏补缺。充分发挥食品协管员作用,督促小摊点来镇食安办进行登记备案。截止到目前,我镇共登记备案小摊点32个,备案登记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二、农村集体聚餐上报工作。由包村干部统计各村大灶、小灶及帮厨的姓名、电话,现已整理入档。对我镇19个村开展红白事的人家,由包村干部或村两委人员按时发放《农村集体聚餐登记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要求告知书》、《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承诺书》,目前已备案35次农村集体聚餐。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新形势;食品监管;药品监管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商家受利益的驱使,在食品和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做出违规行为,这危害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食品药品的监管工作十分重要,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监管工作,食品药品监管有其特殊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这样才能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质量。

一、认清新形势下的任务,做好重点工作

1.认清面临的发展机遇

深刻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大政方针,政府要明确其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保证。各级各部门不仅要大力建设进行食品药品监管的基础设施,还要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同时,注重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力度。加强监管队伍的建设,完善制度建设,保证政府监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做民众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2.认清食品药品的安全形势

诚然,目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食品安全方面,初级农产品的源头污染比较严重,食品的生产与加工领域质量堪忧,食品流通环节管理存在漏洞,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在药品安全方面,部分制造假药的窝点向乡村转移,偏远山区的进药渠道仍然混乱,质量没得到保障。销售药品的过程吃回扣现象普遍,不合理用药现象较多。要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食品药品的监管工作,就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食品与药品领域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问题不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威胁,还影响到国家形象,助长社会不正之风。政府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切实解决食品药品监管方面的问题。

三、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为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夯实监管工作,有效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药品监管模式。大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加强领导,靠实监管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成立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市监所成员为业务骨干,横向到镇属各单位、纵向到村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镇党委专题研究分析全镇市监工作形势,及时召开全镇市监工作会议,与各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靠实监管责任。按照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两个责任”进行大约谈的要求,对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小学校校长及相关负责人、辖区内餐饮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靠实了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二是狠抓重点,强化整治排查。镇市监所组织业务人员深入中小学校、饭馆、商店和诊所等重点场所开展日常巡查,查看《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健康证》等相关证件,督促没有办理和到期的个体户及时进行办(换)证,重点检查中学食堂和中小学营养早餐是否进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早餐发放管理登记情况,商店是否存在销售的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药店是否存在过期药品,对各项存在安全隐患点进行分类排查,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提出整改意见和时限。在特殊时间节点,突击行动,进行专项整治。特别针对五毛食品和麻辣食品进行了集中整治,对食品药品经营者进行责任告知,并对麻辣食品做了下架工作。

三是突出问题,加强聚餐监管。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实行“报备制”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并与举办者和承办厨师签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农村自办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书》。镇市监所组织人员实际到农村自办宴席的加工场地,对卫生条件、食品原料采购查验、厨师和帮手健康状况、用水等进行监督检查,要求落实加工场所和用具清洁消毒制度。同时,督促农村流动厨师进行健康体检,办理健康证,进行持证上岗,共同为农村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负责,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截止目前,共报备农村集体聚餐5家。

四是强化宣传,狠抓自身建设。利用各村文化广场、中小学校园宣传橱窗和主街道,采取张贴传标语、举办专题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向广大群众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常识,引导群众增强饮食用药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辨别“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药品的能力。同时,组织镇村两级食品药品监管人员认真学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认真学习、李克强总理和省市县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批示精神,认真学习省市县局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开展食品快检、电子追溯业务培训,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平。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4

一、明确职能职责,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

(一)各村(社区)职责。各村(社区)对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和协调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落实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目标责任和工作措施;建立健全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配备好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按照相关程序报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协助上级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

(二)监管部门职责

1.镇食药监所:负责本辖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安全等相关产品及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许可的受理、初审上报、现场复核、现场监督检查、采样等工作;负责辖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相关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取证、采取必要控制措施,并提出处理意见;对辖区违反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案件开展调查取证,提出行政处罚建议、协助开展行政处罚工作。

2.镇农工办:负责农药残留整治,规范种植行为;食用种植业产品和有关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3.镇兽医站:负责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整治,规范养殖行为;畜禽养殖和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以及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

4.镇水利站:负责水产品药物残留整治,规范养殖行为;水产品养殖及水产养殖业投入品的监管。

5.镇林业站:负责依法保护管理林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案件;食用林产品和有关林业投入品的监管。

6.镇卫生院:负责办理健康证、食品安全标准、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协助镇食药监所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

镇农工办、镇兽医站、镇水利站、镇林业站、镇卫生院要与镇食药监所做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入管理与批发市场准入管理的无缝衔接。

(三)相关部门职责

1.工商所:负责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及保健食品广告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违法行为的查处。

2.镇经发办:负责做好食品(含酒类)药品工业发展规划、计划及相关政策的拟定和组织实施,并监督企业做好食品药品产品质量。

3.镇治理办:负责对占用街道、校园周边、广场、公路等公共场所的经营食品(含农副产品类食品)摊点进行监督管理。

4.派出所:负责侦办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

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形成与监管部门密切协作联动机制。

二、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

(一)健全食品药品基层管理工作体系。一是成立以镇长任主任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食药安办),统一组织、协调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二是镇食药监所与镇食药安办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镇食药监所接受镇党委、政府和区食药监局的双重领导,承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三是在村(社区)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和信息员,承担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等职责。

(二)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按照“市县(区)整合资源,乡镇配备人员,分级确定重点,检测全面覆盖”的要求,科学编制检验检测机构设置规划,明确职能定位和设备配置,为一线执法人员配备先进适用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提高现场监管效率和水平,加快建设步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三)加强食品药品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监管人员的执法行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坚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切实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形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廉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队伍。

(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和应急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统一技术要求,建设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诚信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以大中型食品药品生产企业、食品药品流通企业、餐饮服务单位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加工过程、食品原料、添加剂、包装材料、成品销售的信息化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预案演练,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和查处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建设,储好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五)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群众监督网。公开选聘一批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群众威信高的社会人士充当社会监督员,拓宽信息渠道,提高公众参与度,构筑及时有效的群众监督网。建立和完善有奖举报制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大力宣传举报奖励政策,动员全社会参与共同监督。

三、突出重点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加强种植养殖环节监管。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反应灵敏的农兽药等残留监控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生猪行为。

(二)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分类、分级、分等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监督检查、产品抽样检验等制度。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实行生产企业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

(三)加强食品药品流通环节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食品药品市场巡查制度、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及食品药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加强食品药品经营主体自律制度建设,规范食品药品企业经营行为。全面落实经营主体食品药品安全索证索票等制度,完善食品药品抽检和退市制度,建立销售者主动退市和监管部门责令退市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加大对城乡食品药品批发、零售连锁药店、超市和食品批发企业等重点环节和医疗器件、食用油、肉类、酒类、儿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全力推行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电子监管模式。

(四)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加大对餐饮服务、特色小吃、集体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推进餐饮业、集体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强化对餐饮业、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监督抽查和食品卫生例行监测制度。落实监管网格化管理,城区范围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率达到100%。

(五)加强农村群体性聚餐工作监管。农村群体性聚餐工作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实行申报备案和现场指导的监管方式。全镇食品安全监管实行“镇、村、社、户”四级网格化管理,村(社区)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和信息员。村(社区)要建立健全辖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负责辖区内流动厨师的备案管理;做好农村群体性聚餐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健全完善农村群体性聚餐工作档案,及时准确地统计上报各类工作信息、资料。对已申报的农村群体性聚餐按规模实行分类指导,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或信息员负责50人以上200人以下的群体性聚餐活动的督促和指导,镇食药监所负责2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群体性聚餐活动的督促和指导,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聚餐活动提前报区食药监局备案,由镇人民政府、镇卫生院联合开展督促、指导,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

(六)加强重点薄弱区域监管。将监管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对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各类乡村药店、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食品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的监管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加强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七)严厉打击食品犯罪案件。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合力。对于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及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及时将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决不能以罚代刑,以起震慑作用。

四、强化组织保障,确保监管工作正常开展

(一)加强领导。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建设“平安、和谐”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将该项工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实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经费保障机制,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点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管能力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并确保各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5

一、推动制度建设,完善过程监

(一)根据国家总局工作安排,按照风险管控、分类许可原则,改革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推进食品经营许可数据库系统建设和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二证合一”。

(二)加强餐饮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台账登记、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卫生管理、餐厨垃圾处理等制度。

(三)扎实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以等级评定和公示为抓手,开展寻找“笑脸”就餐活动,逐步提高寻找“笑脸”就餐认知度,实现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覆盖。

(四)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监督和指导,继续健全完善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厨师持证上岗、食品及原料检查、加工场所和用具清洁消毒等制度。积极探索学生“小饭桌”、“敬老院食堂”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五)完善旅游景区“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旅游景区服务安全监管。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日常监管

(一)认真开展餐饮服务监管业态调查摸底工作,详实掌握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状况,建立健全餐饮企业监管数据库,推进餐饮监管信息化建设。

(二)大力推进餐饮服务监管重心下移,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日常监管。

(三)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完善日常监督检查通报制度,及时在网站和媒体上公开监管信息。

(四)加强农村餐饮服务监管,提升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

(五)配合教育部门开展春秋季学校食堂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督检查。确保学校食堂配备一名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着力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三、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监管手段,强化监管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二)完善监管体制,实施网格化、痕迹化、精细化管理,构建监管网、督查网和巡查网,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三)积极推进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工作,明确建设任务和考评标准,重点是大中型餐饮企业、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现餐饮服务操作过程可视,提高学生家长和餐饮消费者的安全感。

四、开展专项整治,提升防控水平

(一)强化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突出大中型餐馆、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等大型聚餐消费场所,开展重点防范,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强化对餐饮服务环节不合格食品处置情况的督查,特别是监督抽检及投诉举报中问题产品的处置,及时追根溯源,严肃查处。

(三)继续推进小餐饮整顿规范工作,在巩固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小餐饮示范店、示范街创建工作,今年新创建100家小餐饮示范店、1条小餐饮示范街,确保年度整规任务完成,全面提升小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开展食品添加剂、野生蘑菇、冬季火锅、夏季凉菜、年夜饭等专项监督检查。

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监管能力

(一)广泛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举办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讲座,提高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发挥“四员”作用,健全完善基层监管网络体系,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宣传工作。

(二)组织开展餐饮服务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通过多种手段,采取普训、轮训、专题培训、模拟演练等方式,加大监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技能。

六、推进诚信建设,构建社会共治

(一)健全餐饮服务信用管理档案,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开展餐饮企业约谈工作,对苗头性问题、发生过较大食物中毒事故、已暴露问题又不及时整改的企业要及时约谈当事企业和当事人,提出警示告诫,确保整改到位。

(二)实行餐饮企业“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规违法餐饮企业,查处后及时在媒体和网站上曝光,惩戒不良失信企业。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6

一、抓党建,促进科学发展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把组织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一是创新机制激活力。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切实做到及时总结查找问题、及时研究处理措施、及时予以解决落实,做到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大事先办、凡事必办。进一步依托区位比较优势,加大全民创业扶持文秘杂烩网力度,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引导和扶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党员带头创业。二是创新制度强保障。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作用,进一步扩大民主,集中民智,切实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广泛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评判,接受社会的考核。建立更加规范、更加可操作的工作绩效评判机制,推动干部考核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数量化,促进党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结合。三是创新环境保稳定。全面认识和掌握矛盾的内在规律,重点围绕促进和谐稳定,深入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和政策接轨等问题,及时发现,主动介入,妥善解决,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兴农业,促进稳定发展大力扶持和引导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推动富民工程,建设全面小康。一是着力发展高效农业。进一步放大传统养殖优势效应,着力引导发展清真牛羊、生猪、菜鹅和免疫鸡养殖业;充分发挥临近的区位优势,着力引导发展大棚蔬菜、菌菇、花卉苗木等项目;充分发挥境内“八库一圩”丰富的水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实施联片开发,着力引导发展“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二是加强支农惠农服务。落实扶农惠农补贴政策,按标准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真正得实惠,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三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探索建立镇、村两级土地流转的工作机制,加快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转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帮助风鹅、牛肉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农产品流通营销队伍,拓宽农产品外销流通渠道,年内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

三、强工业,促进跨越发展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方式,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一是壮大工业发展实体。落实各级扶持政策,加大现有传统轻工业、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电力电气等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坚持以现有46家规模企业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扩建力度,鼓励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和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促进企业增量增值,确保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亿元,新增规模企业8家以上。二是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出路工程”来抓,创新方式,推动产业招商、以商引商。进一步加大温州工业园项目洽谈力度,凝心聚力打造集聚度高的特色产业和“亲商、安商、爱商”的行政、投资、创业环境,确保招引项目15个以上,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62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0万美元,实际招引民资11亿元,完成民资注册5.5亿元的目标任务。三是推进园区、项目建设。新辟园区用地300亩以上,新建园区标房8万平方米以上,进一步完善道路、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快5000平米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度,缓解原始积累不足的投资经营者进园创业。扎实推行效能督查机制,切实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衡量镇、村干部工作成绩的第一指标,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量化考核办法,确保在手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四、筑基础,促进持续发展围绕农村城市化、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集镇规模,全面提升集镇功能,着力改善集镇面貌。一是倾力打造宜居××。严格按照集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房地产开发进程,积极实施商务中心、信合大楼、联盟新区等集镇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亮化、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强化集镇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安定、有序的集镇环境,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富有特色、景色优美、宜商宜居的环境优美乡镇。二是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严格按照新一轮村庄布局规划,以扎实的措施,全面推进新一轮村庄规划建设;按照“全面达小康”总体目标要求,以农村新六件实事工程为抓手,突出改水改厕、环境整治等重点,加大全面小康宣传力度,确保路南村创成扬州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万集、老坝、圣棠等5个村创成全面小康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三是致力发展服务行业。充分挖掘餐饮特色文化,放大××五香牛肉、草炉烧饼等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应,积极开发餐饮特色街区,做足××餐饮文化;进一步发展“道口”经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大型超市等商贸流通业,引导发展金融、保险、法律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继续提升玩具辅料、粮油等特色专业市场的商业集聚水平,吸引更多的商家到××镇安营扎寨。

五、构和谐,促进协调发展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一是优先发展文教卫事业。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抓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认真落实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进一步显现“世代服务”品牌效应。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全镇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提高参保率。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措施,做好民政优抚工作,继续推进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孤寡老人、五保户、困难户、危房户排忧解难,做到应保尽保,集中供养率达85%以上。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突出安全生产,加大烟花爆竹、液化气站等特种行业监管督查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大检查密度和力度,预防和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7

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大会,今天。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等下,县长、主任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食品安全监管成绩,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

年,我县以“建设食品安全县”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整顿,着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强化食品安全保障,全县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1、综合监管合力全面形成。一是各级各部门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食品安全专题会议,制定出台《望城县年度建设食品安全县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有关问题;县食安委及食安办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大力加强综合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扎实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各乡镇和食安委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本辖区、本系统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二是综合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明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许可、谁监督”的原则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县食安办大力健全例会制、督查督办制、工作责任制、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积极实行平时检查、阶段性督查、年度考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2、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食品安全知识巡回讲座以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和从业人员培训,发放宣传资料、手册、教材10万余份;电视、报刊报道50余篇次,编印简报18期;开展“拒绝垃圾食品,关注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评出了优秀作品70篇和组织奖5个。通过深入宣传,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3、综合监管措施不断强化。一是预防为主,狠抓源头治理。对全县300多户种植养殖场(户)、498户农资经营户、1279家食品经营户、13家集贸市场、540户餐饮服务户、131个学校食堂和69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动态摸底,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台账和重点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对全县374名农村流动厨师重新进行登记造册和健康检查;积极排查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隐患,取缔旺旺路棚户违章经营户91家。二是突出重点,整治薄弱环节。在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示范创建的同时,突出抓好了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的防控工作。全面加强农村聚餐申报备案与指导工作,累计申报、监管农村集体聚餐761次;加大学校、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开展春、秋两季中小学校和夏季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强化了学校、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三是实施专项整治,落实全程监控。针对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紧扣“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先后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人次,车辆180多台次,深入开展奶粉、豆制品、酒类、肉类等14项专项治理行动,有力地震慑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净化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境。

4、示范创建深入推进。一是实施品牌战略。坚持监管与扶持相结合,指导、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育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和品牌企业,提升了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全县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1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525亩。斌辉农业有限公司荣获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称号;乔口渔场、开天新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国家农业部生态示范场验收。二是注重典型引路。按照“建设一个,辐射一片”的要求,在执法部门、乡镇、食品种养殖基地、食品加工企业等八个领域开展示范创建评选活动。黄金镇、星城镇成功创建长沙市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质监局荣获长沙市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县卫生局、工商局等14家单位被评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二、正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足,准确把握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关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食品安全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食品安全形势还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挑战。各级各职能部门一定要准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1、个别乡镇和职能部门认识不到位。个别乡镇和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思想不重视,工作主动性不强,流于形式,随意应付了事,对食安工作的感觉是只要不出事就行,只要事不出在本单位、本辖区就行。

2、乡镇、村(社区)食品安全机构不健全。去年,食安工作机构、网络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有相当部分乡镇和单位有名无实,除高塘岭镇、新康乡外,绝大多数乡镇食品安全专干身兼数职;全县14个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绝大部分挂靠在社会事务办或科教文卫办,个别挂靠在党政办;各村的信息员都由村卫生所的村医生兼任,村级无专人负责,大多数村信息员在进行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时,知道的就上报,不知道的就不报,导致农村集体聚餐监管严重缺失。

3、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仍然不顺。突出表现为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与执法缺位并存,存在监管盲区。比如,无证无照小作坊的监管没有明确责任部门;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职能还未调整到位,监管责任不能完全落实;检测机构设置分散,检测力量相对薄弱,检测标准不一,部分检测工作流于形式,监管力量和检测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的统筹,稀释了监管能力,削弱了监管力量。

三、突出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新局面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县食品安全工作要按照“优服务、重创建、抓整治、广宣传、强基础”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加快食品安全县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全县食品安全水平。

1、要深入实施“四个放心”工程。一是实施放心猪肉工程。以乌山镇和高塘岭镇为重点,推进生猪定点屠宰规范合理,严打私屠滥宰。开展饲料、兽药等生猪养殖投入品的专项整治,坚决打击违法使用“瘦肉精”等行为。二是实施放心蔬菜工程。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开展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专项整治,做好基地蔬菜质量分析报告、索证索票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加自检、抽检频次批次,加大蔬菜入市检测力度,有效监控农药残留。三是实施放心作坊工程。积极推进长沙安全食品园创业基地建设,扶持一批具备基本条件、通过提质改造可以达到生产要求的小作坊入园生产,并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四是实施放心餐饮工程。以学校食堂及周边环境整治为重点,在县域内开展以托幼机构、中小学、高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及酒店的集中整治,严格属地管理,落实学校、建筑企业、餐饮企业的主体责任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严格实施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制,深入落实原料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和监测工作力度,确保饮食安全。

2、要广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在年示范创建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示范乡镇、示范学校、示范企业、示范餐饮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一是开展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监管网络,落实食品安全承诺、进销台账和索证索票等制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以辖区内农村集体聚餐为重点,同时开展对小餐饮、小门店、夜宵摊担和农家乐等场所的整治,健全申报登记制度,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秩序,坚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二是开展示范餐饮店创建活动。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原则,结合餐饮消费环节专项整治,全面推进餐饮业示范店建设。对申报的示范店,要求做到:卫生制度、餐饮服务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承诺书、温馨提示牌统一上墙,并从台帐制度、硬件设施、原料采购、餐具清洗、社会责任等方面对示范创建标准进行具体要求,提升食品安全信誉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打造群众满意的品牌店。三是开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种养殖企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质量认证,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打造优良品牌和优质企业。逐步提高食品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品牌经营。加强食品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四是开展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督促指导工作,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完善“从采购到餐桌”全过程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宣传,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同时,从学校食堂、商店和饮用水三方面着手,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打造一批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的食品安全示范学校。

3、要不断强化宣传引导。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两周年系列宣教活动。推进食品安全知识“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加强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加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及信息员、农村厨师、社会监督员的专题培训。二是要强化社会舆论引导。进一步健全宣传网络,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载体拓宽综合舆论监督渠道。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制度,加大食品安全正面宣传力度,及时、准确食品安全信息,引导社会客观、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由食安办面向全县各界聘请20名社会监督员,强化食品安全社会监督。

4、要突出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举措。要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基本食品、重要食品、重点环节、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重点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早餐食品和豆制品、农业投入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油和餐厨垃圾、猪肉和腊制食品、乳制品、酒类等八项专项整治工作,强化重大节会食品安全监管,加强保健食品综合治理,切实保障重点品种和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

5、要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根据省、市、县机构改革要求,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垂直管理单位移交县人民政府管理,与县食安办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运作。各乡镇要相应统一设置乡镇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明确1-2人专(兼)职负责,保证食安工作正常运转。明确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为村级食安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要明确1名班子成员负责食安工作;明确乡村医生为村(社区)食安工作信息员,其工作纳入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的工作考核内容。二是要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严格实行食品安全责任制、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乡镇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加大本辖区内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全覆盖。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晰责任分工,做到无缝隙监管。要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依法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整个食品行业的守法意识和自律能力,严格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三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督促检查和应急管理。充分发挥县食安办牵头抓总的职能,实行专项交办、限期承办、跟踪督办制度,促进形成部门联动机制,提高综合监管效能。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警、指挥决策、应急队伍反应及应急监测、报告和处理等多项机制,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8

(一)农村食品生产流通消费情况

由于目前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农业种养殖环节的污染严重,食品行业整体设施管理水平较低,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食品生产企业相当一部分为家庭小作坊,特点是“小、散、乱、脏、差”,这种生产单位缺乏合格食品的基本条件,食品标准难以达到要求,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农村餐饮流通消费的主要形式有:

一是以集镇为主的小餐饮店,主要针对场镇居民、当地企事业单位接待和过往客人用餐。这些小餐饮店使用不合格食品,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是其突出表现,变质的猪肉等食品大多都消费在这些地方。

二是农村“农家乐”,主要针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用餐。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周末去感受乡村的宁静已经是大多数城里人度假的首选,加之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农家乐的发展,现在的农家乐经营规模较大,营业收入较高。而部分小型农家乐基础设施落后,只有一个烹调间,拆菜、洗菜经常在院坝进行,服务人员多数为业主家里人或亲戚,不具备餐饮服务人员的要求,和集镇小餐饮店一样,也是不合格食品,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的重灾地。

三是农村自办或请人承办的家宴,主要针对农村一定范围内的村民用餐。农村的这种聚餐普遍存在食品原料采购比较随意,食品加工、保存不符合要求。这种形式的聚餐,人员集中、数量较大,极易发生大面积的食物中毒事件,其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四是农村中小学食堂,主要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用餐。由于校园学生集中,消费量可观,加之学生辨别能力差、防范心理不强,学校部分餐饮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的个人利益驱使和“节约”的观念,导致使用不合格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剩饭盛菜较多。

五是景区特色餐饮,主要针对各地游客旅游用餐。我市的剑门关、昭化等景区特色餐饮服务火爆,虽然某些食品可以说是垃圾食品,但是他们还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食用,因为他们代表了一种特色,一种味道。这些在景区景点附近的小型餐饮店中,环境卫生较差,经营者为了图方便,用便宜的食材和油较为突出。

(二)农村药品生产流通消费情况

主要是以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以及单体药店、连锁药店和个体诊所的形式经营药品,由于多年来农村实施了“两网”建设,药品的购销都较为规范,村卫生室的药品均由中心医院提供,药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但在部分单体药店、连锁药店和个体诊所,特别是在村医中,为了追求更多利润,不从正规渠道采购药品,出售、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现象还是较为突出。有的村医和药品零售商继续使用明令淘汰的药品,由于经常性的监管不到位,有的存在超范围、超方式经营,一些过期药品没及时清退,继续销售给老百姓的现象。

目前,农村群众在药品消费上,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大多数老百姓在就医用药时比较注重方便、便宜,主渠道仍以乡、村医疗机构为主,而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偏小、品种不足,价格较高,给农村群众用药带来不便。加之农民对用药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对用药安全知识了解不多,购药时不看说明,不看生产日期,一些老百姓还存在到集市上的游医药贩摆摊点购药的现象,农村药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一)____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取得的经验

1、____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较好,生产经营持证率不断上升,监管频率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近年来,没有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2、创新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初步探索出了适合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的模式。在青川县初步建立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为统领,县食品药品监督稽查大队和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执法和技术支撑,基层片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为基础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架构。在剑阁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原内设机构变成独立参公事业单位后,依据全县地理特点和市场分布,该大队成立下寺、武连、普安、白龙、开封5个中队。青川县的3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和剑阁的5个中队,对保证两县的基层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常态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____市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现状,

1.执法人员数量已远远不能适应和承担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

目前,我市共有各种餐饮服务单位9800余家,现有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0家,药品经营企业及门店209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68家、涉药涉械使用单位3697家。而全市现有食品药品监管人员300人,这300人肩负着全市310万人的饮食用药安全,执法人员数量已远远不能适应和承担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

在农村,执法人员的数量更少,食品药品监管乏力,农村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户分布比较散,执法人员要把辖区内农村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户检查一遍,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有的边远山区可能一

年都难去一次;还有一些农村处于两县或几县交界地段,情况复杂,往往成了监管空白。正是由于监管周期较长,对农村季节性无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边远山区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户、餐饮店等到监管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假劣过期食品“转战”农村市场。2.农村监管网络缺失,与兄弟系统相差较大

目前,我市除青川分片区设立竹园、清溪、木鱼三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外,其他县区未设置乡镇派驻机构。由于我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人员少,监管范围大,机构体制难以适应任务的要/,!/求。乡(镇)村级没有监管机构,现有的制度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制约力,他们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加之配套政策不完善,因此实际上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食品药品监管在乡镇只是属于安全生产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不受重视,甚至没有纳入大安全监管范围,农村监管网络严重缺失。

以青川县和剑阁县为例,青川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总编制100人,实有人数90人,在乡镇设置12个基层所(队),总人数60人,平均每所(队)5人,每所(队)平均管辖3个乡镇,由省财政支付经费。青川县食品药监局在乡镇的监管能力是全市最强的一个县,也仅有3个乡镇派驻机构,总人数10人,平均每个派驻机构管辖13个乡镇。

剑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基层设有10个所,另设有1个运输所和1个经监大队,基层管理人员在岗为62人,每个所为6人,监管力量对比为:工商平均1个所监管约6个乡镇,每1人监管约1个乡镇,1人监管1万余人。而剑阁县食品药监局没有乡镇派驻机构,他们1个中队监管至少11个乡镇,1人监管3.8个乡镇,1人监管4万余人。剑阁县餐饮和保化品过去的监管部门县卫生部门,在拥有触角延伸到村的医疗机构和较强的疾控监控系统(约70人)的情况下。其执法单位卫监所共有人员42人,是目前食药监局总人数的135.5%。

3.食品安全配套法规立法滞后和监管体制不健全

一是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摊贩的管理要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具体办法,至今无相关法规出台,食品摊点无监管法律依据。保健食品的管理要国务院制定具体办法,目前监管使用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是1996年的,此办法依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而制定,而《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显然已不实用。

二是《食品安全法》确定的多部门分段监管体制,看似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监管部门职能交叉,职责难以明确划分,多头监管现象突出,常常会出现一个经营使用单位由卫生部门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由卫生部门监管,由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食品药监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一个单位接受多部门监管,增大了经营者的负担。多部门分段监管的体制在运行中客观存在监管“缝隙”。相关部门分段监管衔接不紧密,相互推诿,既形成监管盲区,又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4.监管保障能力滞后,严重影响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执法装备严重不足。各县区执法车辆和装备都是严重超负荷使用,不能同时满足分片和快速应急处置,加大了执法监管周期,制约了监管工作的开展,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的有效性相对减弱。由于经费少,检测手段比较简单,有的甚至连检测设备都没有,仅凭眼观、手摸,对于简单的食品药品标志不清、不齐,未标注名称、厂名、厂址,没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以及相关证照不全或无证等还能检查识别,但对于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规定、食品药品的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等却没有办法检测,极大削弱食品药品监管效果。

二是监管队伍建设亟需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成立时间短,亟需加强执法队伍的培训;垂管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人、财、物不受地方管理,监管处罚力度较大,打假制劣威慑力较强,取消垂管方后,地方干挠,说情等现象增多,有处罚过轻或放松处罚的现象。

(一)落实乡镇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要求,强化乡镇政府对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全面担负起对本行政区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的职责。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让乡镇真正把食品药品监管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二)设立乡镇监管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急需建立一套从上到下的监管网络体系,使日常管理常态化,实时开展隐患排查,违法案件举报和科教宣传等。借鉴青川县的模式,在乡镇分片区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站,或者在乡镇限额内加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牌子,也可依托乡镇安全生产办公室增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增设食品药品监管员人员编制1-2名。每个行政村要至少聘用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1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覆盖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9

按照“五级监管”体系的要求,坚持“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以及“属地和行业共同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镇食药安委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指导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各项工作。督促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各项监管措施。

各村(社区居)委会:负责本辖区春节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组织领导工作。

食药监所:负责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以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保健食品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农技站:负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加强对蔬菜、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对存在农药残留超标、违法使用禁用物质等安全隐患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全面治理。

兽医站:负责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对存在兽药残留超标、兽药和饲料违法使用禁用物质等安全隐患的畜禽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治理。

派出所:负责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严厉打击农产品种植养殖、畜禽屠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问题。

镇食药安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共同开展好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工作。

(一)农产品种植环节

重点对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合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蔬菜直销便民店。

重点品种:正季蔬菜、甜橙、食用菌等品种。

重点内容:察看生产基地周边是否有污染源,农业灌溉用水是否受污染,生产基地环境是否达标;基地是否存在农膜、农药袋、肥料袋等废弃物;基地相关管理制度是否上墙;查看生产基地田间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购买库存和使用记录是否按要求归档保存;上市前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自检是否开展;是否坚持实行产地准出制度并保留准出证明存根;“三品一标”农产品是否按规定包装标识上市,询问基地日常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坚持杜绝使用违禁农药和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是否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是否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检员制度;是否经常接受各级农业部门技术指导。抽取即将上市的农产品样品,现场封存,送市综合农业检测中心进行定量分析检测,作为检打联动的依据。

(二)畜禽养殖屠宰环节

重点对象:畜禽养殖场、屠宰场、饲料生产企业、兽药饲料经营市场。

重点品种:生猪、禽类。

重点内容:

1.畜禽养殖场: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及库房、防疫及诊断治疗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记录。

2.生猪屠宰场:生猪进场及查证验物记录、屠宰检疫及记录、无害化处理及记录、人员当班记录。

3.饲料生产厂:原料企业的资质查证验物记录、饲料及添加物原料购进记录及票据、饲料及添加物原料出入库记录、原料检测记录及留样记录、产品生产记录、产品检测合格及留样记录、产品销售记录、不合格产品及原料无害化处理记录。

4.兽药饲料经营批发企业(户)或连锁总店:产品企业的资质查证验物记录、饲料及添加物购进记录及票据、饲料及添加剂销售台账。

(三)水产品养殖环节

重点对象:水产专业合作社、江河船型网箱养殖单位(含个人)。

重点内容:水产生产记录,资料齐全;投放的种苗健康无病;使用国家批准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渔药,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使用国家批准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渔饲料,不得使用“三无”渔饲料;自己配制的渔饲料不得对外销售。

(四)食品生产环节

重点对象:城乡结合部、集中性生产区域、日常监管存在问题或社会关注、反映情况较多的生产单位,日常监管时季节性停产的生产单位,可能利用节假日突击生产热销食品的生产加工点。

重点产品:酒类(白酒、配制酒)、米面油、调味品、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糖果、糕点等品种。

重点内容:企业原料库房、生产关键控制环节、半成品库房、成品库房和检验室。核查是否采购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和失效变质的食品原料或不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特别是白酒中使用甜味剂);是否严格控制危害性食品添加剂使用(特别是腌腊制品的亚硝酸盐);是否存在为提高产能擅自减少关键生产工艺、降低食品主要成分、虚假(提前)标注生产日期或产品未经检验合格出厂等行为;是否存在伪造、假冒、夸大企业信息或产品信息等标签违法行为;是否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特别是配制酒);核查小作坊基础卫生环境,不得存在对食品有直接污染的因素;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健康证明;不得采购使用非食品原料、失效变质或回收原材料,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等相关产品应当清洁无害。检查的同时针对可能存在问题的生产企业、近期未进行产品抽验或曾经抽验发现问题的小作坊以及其他环节反馈存在问题的生产单位进行产品抽验,按照抽验结果及时依法从严处置并跟踪控制问题产品。

(五)食品流通环节

重点对象:城乡结合部、乡(村)镇、社区、车站、码头、

旅游景点的副食店和摊贩;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和食品店、蔬菜直销便民店等重点单位。重点品种:乳制品、肉制品、米面制品、禽蛋制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糕点、调味品、食用油、酒类、腌制食品、冷冻食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种。

重点内容: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是否经营超过保质期或被污染的食品;预包装食品无标签或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无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食品与非食品混放,储存条件不符合存放要求的食品;肉类食品无检验检疫证明;蔬菜直销便民店等固定经营场所销售的农产品是否符合准出制度的相关要求;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有形市场内现场制售行为是否符合要求等。要以快检初筛、监督抽检等方式排查食品安全风险、消除隐患,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六)餐饮服务环节

重点对象:旅游景区、庙会、游园会等人群聚集场所及周边的餐饮服务单位;农村坝坝宴、集中承办节日聚餐活动和宴席的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

重点行为:餐饮服务单位超范围、超能力接待行为;加工制作存在安全隐患的野菜、野果和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行为;非法使用亚硝酸盐等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重点内容:主体资格是否合法;食品加工处理区域环境是否整洁,凉菜等专间操作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规范,冷藏消毒等设施设备能否正常运行;餐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的数量和大小能否满足供餐需要;是否严格落实餐具清洗、消毒、保洁措施;食品贮存场所是否符合要求;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回收利用废弃油脂的行为;是否按规定配置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从业人员中是否存在无健康证明的人员,是否安排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是否佩戴口罩,是否穿戴好工作服、帽;原辅材料的购进与储存是否符合规定,餐饮制作加工质量控制和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农村坝坝宴是否按要求进行备案指导等内容。

(七)药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环节

重点对象: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心城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以及客运站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

重点品种:处方药、抗菌药物、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疫苗、终止妊娠药品、特殊药品。

重点内容:

1.药械生产企业:检查其是否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是否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

2.药品经营企业:是否严格执行GSP的标准;是否从无证企业、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是否确保药品来源流向的真实、可追溯;

3.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抗菌药物是否凭处方销售,是否非法销售、非法使用疫苗、终止妊娠、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等药品。

4.医疗机构:重点检查药品购进、储存、调配和使用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从无证企业和个人购进药品。

(八)、农村群体性聚餐指导环节

重点对象:农村群体性聚餐举办业主。

重点内容:

1、宴席加工场地和食品贮存地远离禽畜圈舍、开放式厕所、垃圾堆、沼气池以及其它污染源,并事先进行环境清理,采取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条件。

2、不得采购使用《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不得销售的农产品。

3、宴席加工服务人员身体健康,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和近期有腹泻、发热、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症状的人员,不得进行餐饮食品加工制作。

4、配备足够数量的加工、贮存、清洗、消毒、保温、冷藏、冷冻等设施设备,加工过程所使用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容器等工具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5、餐饮具和盛装熟食品的容器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

6、加工用水应使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或安全的井水,不得直接使用河水或田间水。

7、在制作加工前应当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及原料,不加工使用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有毒有害、病死毒死禽畜肉及鱼类、超过保质期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原料;不加工制作野生菌、发芽土豆、新鲜黄花等容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

8、需要熟制加工的菜品应烧熟煮透,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凉菜卤菜慎用、少用,确需应现食现做,当餐用完。

9、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较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条件下储存。隔餐食品再次食用必须彻底加热,食品中心温度不低于70℃,菜饭色泽正常、无臭味及其它异味,感官异常的不得食用。

10、供餐的每种食品应在冷藏条件下留样48小时以上,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在清洗消毒后的容器内,每个品种留样不少于100克。

11、农村自办宴席举办者应加强农药、鼠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及就餐场所放置有毒有害物质;加工好的食物应妥善保存,严防投毒等不安全因素,并做到防鼠、防蝇、防尘。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春节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工作,充分认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责任意识,把抓好春节食品药品安全检查作为当前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任务。早动手、早安排、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二)制定方案,明确工作责任

根据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的总体要求,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详细的工作方案,投入足够的精力,提早部署、精心组织,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的职责落实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的集中治理。要密切配合,搞好衔接,做到部门联动、区域联动,构建严密监管网络,形成工作合力,保证政令畅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迅速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影响,确保我镇春节食品药品安全。

(四)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多渠道、全方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社会广泛参与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牢固树立法律、道德、诚信意识,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主体责任。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倡导健康消费。

(五)加强联系,密切信息沟通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健全信息互通工作制度,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加强舆情监测,随时处置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隐患。大检查活动结束后,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对有关情况认真进行

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篇10

专项整治工作中,市食药监局发挥牵头作用,工商、质监等部门强化配合,各辖市区政府均高度重视,开展多部门联合行动,将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一)整治效果明显。目前,全市已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885户,立案查处137件,罚没款66万元,开展食品抽检527批次。丹阳市查处1起涉嫌猪头肉非法添加案,样品已送省有关机构检验;句容市取缔无证照经营2户;扬中市查处的销售假冒饮料案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京口区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件,罚没款0.5万元;润州区查扣侵权仿冒食品24公斤,立案35件,结案25件,罚没款12.67万元;新区查处了1起超市销售以次充好大米案,罚没款15万元。

(二)整治覆盖面广。各地以清理无证无照、规范采购途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加强农村自办家宴管理为主要整治内容,集中开展检查治理。结合农村整治行动,统筹开展了“两节”、中高考食品安全保障、火锅底料专项整治、生鲜乳制品现场制售调研、农村集中聚餐调研等多个专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其中,对全市103家中高考考点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进行了监督保障,在7个辖市区开展了30批次的火锅底料抽样送检工作。各地结合地方行业发展实际,开展特定产业专项治理行动。丹阳市已完成对食醋企业、桶装饮用水、肉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下一步,还将对面包、糕点加工门店开展专项整治;句容市组织开展了农村散装白酒专项整治;扬中市对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开展了专项检查。

(三)整治措施扎实。一是开展摸底调查,掌握监管底数。采取网格化责任到人方式,按区域清查。丹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底数基本摸清,扬中3个乡镇完成了清查名册上报工作。句容掌握了辖区内白酒小作坊、散装白酒销售的基本情况。二是规范主体资格,清理市场秩序。对中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业务指导,督促其落实整改,依法办理经营证照。对拒不改正的,依法查处。截至目前,已查处无证无照经营食品案28件。三是加强监督抽检,强化隐患排查。丹阳、句容、扬中、丹徒、新区根据上级要求和地方监管实际,科学制定抽检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抽检工作。四是保持高压态势,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各地依据全程治理、重典治乱的原则,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生产加工不合格食品、非法添加、伪造食品生产日期、销售假劣、标签不合格食品,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五是发动社会共治,指导农村聚餐。丹阳、扬中要求镇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加强对流动厨师的登记管理,做好农村自办家宴的申报登记,规范农村自办家宴行为,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饮食安全。已备案指导2180户次。

二、发现的问题

从督查情况看,全市农村和城郊结合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五小店”食品安全监管成为目前难点。由于“五小店”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且法律意识淡薄,城乡结合部小店无证照经营现象较多,处于监管空白点;有的食品经营场所面积狭小,设施、环境、卫生情况较差,逐步成为目前监管的难点;此外,校园周边食品小摊贩问题易反复。

(二)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前期,市食药监局做了大量工作,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基本形成,但在基层落实上,有的辖市缺少专职人员,人数上存在不足,同时,基层食品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镇(街道)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和发挥。

(三)部门协同快速反应有待磨合。当前由于食药机构调整改革正在进行,有的还没有完全到位。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和流动摊点商贩的监管以及食品“五小店”的监管职责分工、具体办法都没有完全落地,基层一线在开展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矛盾和困惑。

三、工作建议

当前气候呈现高温高湿状态,食品安全的风险明显上升,各地对此应高度重视,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继续将整治工作推向深入,确保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

(一)突出工作重点。即将于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明确要求将“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行为和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的情况,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以及宣传材料中有关功能宣传的情况;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事项”作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重点事项,同时将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列为餐饮环节重点单位,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本地区此类品种或业态监管,掌握其基本状况,加大监督抽检的技术支撑力度,做好技术资料的汇总分析,加强市场巡查和隐患排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到位,谨防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