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十篇

时间:2023-12-01 17:32:32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每周时评;嵌入;“概论课”;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61-02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堂嵌入“每周时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源于“概论”课的核心课程地位与学生对该课程的反映和评价较低的巨大落差。“概论”课主要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及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普遍对该课程重视不够,热情不高,育人效果不够理想。这一巨大落差正是该课程必须要改革的动力。“概论”教研室从2008年开始探索提升“概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方法。鉴于“概论”课自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在吸收同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教研室将“每周时评”作为该课程的一个“固定栏目”引入课堂。具体做法是:在“概论”课上课之前,由主讲教师用十几分钟时间对上一周的国内外大事进行讲述或者通过新闻视频进行回顾,然后教师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每周时评”的教师很多,但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总结的较少。而与之相关的研究即“新闻教学法”却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宜春学院的王晓春教授主持的“江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所谓的“新闻教学法”就是研究如何将社会新闻有机地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建立新闻教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新闻教学实施过程包括了研读教材与收集新闻材料、教案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师生交往系统与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安排、教学考核、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等环节[1] 105。“每周时评”和“新闻教学法”各有优缺点。“新闻教学法”在计划性、教学效果可控性等方面明显优于“每周时评”;而“每周时评”则更能体现新闻的时效性、机动灵活性等特点,而且不需要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不会额外增加教师的备课负担,在这些方面又优于“新闻教学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时评”对提升“概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作用,“概论”教研室设计了纸质调查问卷,对A学校体育学院、医学院2009级两个本科专业共13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2份。本文以本次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的分析为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每周时评”嵌入“概论”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统计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7个问题,除最后一道是开放题型外,其他均为单选或者多选题。具体的统计结果如下。

1.“每周时评”深受学生欢迎,增强“概论”课课堂吸引力效果明显。在调查问卷的第1道题“‘每周时评’嵌入‘概论’课有没有必要?”的调查中,114人认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3.44%。第5道题“你认为‘每周时评’是否有助于‘概论’课的学习?”的回答中有93人持肯定态度,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6.23%,反映出学生对该“栏目”持欢迎态度。

2.新闻题材的选择要“关己”。针对第2道题“你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的回答中,52.45%的学生对“杀医生事件”和“中菲黄岩岛冲突”等“关己”的新闻有较为浓厚的兴趣。相比较而言,学生对“叙利亚危局”、“利比亚危机”等中东问题与对“反腐倡廉”和“唱红事件”反映一般。

3.学生对新闻栏目有较为明显的选择倾向。在第5题“你喜欢的新闻栏目?”问题的回答中,64人次选择“新闻1+1”栏目较多,占总人数的52.46%,而对中央电视台的“今日关注”、“深度国际”及凤凰卫视的“社会能见度”等栏目认同度一般。

4.“每周时评”不能取代《形势与政策》课。第6题“‘每周时评’是否可以取代课”的回答中,54.91%的学生同意替代,占微弱优势,说明“每周时评”还不足以替代现行的《形势与政策》课。

(二)统计结果分析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对“每周时评”嵌入“概论课”持欢迎态度,但不代表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嵌入”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如下有益启示。

1.“每周时评”要在“关己”方面下工夫。“概论”课一般在高年级开设,而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一方面普遍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对“中国崛起”感兴趣。这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和中国迅速崛起的态势有关。“每周时评”的内容选择上,若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听课率都会提高。

2.“每周时评”要在“讲真话”、“讲个性”方面下工夫。学生之所以对“新闻1+1”感兴趣,这与该栏目的形式、内容以及主持的个性等有很大关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新闻1+1》,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而且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的敏感议题,并充分挖掘图像评论的功能意义。此外,主持人白岩松敢“讲真话”的个性特色,也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3.“每周时评”要在师生互动上下工夫。通过多年的摸索,“概论”教研室逐步形成了“看新闻—与学生互动—老师点评”的“三步模式”。通过对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看(问卷调查的第7题),学生多半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要表达,所以,这里考虑加入与学生互动环节,让学生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然后老师就学生的疑惑进行点评,适当地引申,能够与教材的内容结合进行引申效果会更好。

4.“每周时评”与“形势与政策”课因在定位、功能和授课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能相互取代。《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 56-57。其授课方式普遍采用的是每月1次,一学期有4次授课时间。而“每周时评”的定位是提升“概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主要讲授每周发生国内外热点要闻,两者在新闻的内容选择和时效性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所以两者不可以相互取代。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每周时评”有新闻时效性强、机动灵活、不需要编写教案等自身的优势,但缺陷也很明显。

1.“每周时评”有新闻与教材不能结合的矛盾。新闻每天发生,内容各有不同。每周评述的内容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每周时评”的新闻与教师按正常教学进度计划表进行的授课内容可能“不搭边”,这就是所谓的为“讲新闻”而“讲新闻”。如何能够让“每周时评”与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达到用新闻诠释教材、例证教材的目的,在实践中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出这样的做法:“每周时评”尽量与以前讲过的教材内容相联系,实在联系不上的,让学生作为“案例”储存起来,等讲解到相关章节时再重提该“新闻”。

2.“每周时评”应吸收“新闻教学法”的长处。“新闻教学法”具有提前预知性、与教材结合的较好等特点,但与“每周时评”相比,其新闻时效性和机动灵活性较差。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概论”教研室形成了固定的时评内容。比如,通过“马加爵杀人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考上公务员我们就一定幸福吗”、“考研还是工作”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这些内容在当时是“新闻”,但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些“新闻”就沉淀为“新闻案例”。这些“新闻案例”经过精心挑选,然后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有针对性地放在教材相应章节。实际上,该做法已经超过“每周时评”的边界,属于“新闻教学法”的范畴。

3.如何避免为了迎合学生而造成的“偏食”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中国崛起”等“关己”话题比较感兴趣,对于国际新闻,尤其是中东问题比较冷淡。教师要提高“每周时评”的“收视率”自然倾向于“关己”新闻。但是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健康成长来讲,可能会出现“偏食”现象,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调整“每周时评”的内容,适度增加中东、非洲等“冷门”话题,做到既涉及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又兼顾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建构。

4.对教师的知识面、口才、思维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每周时评”的新闻题材是每周都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对一周内的国内外所有大事进行梳理、比较,找到最有代表性、可能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新闻作为“时评”对象。同时,在点评时,要求教师有宽广的知识面、多元的思维方式和较好的口才。

总之,对“每周时评”嵌入“概论课”的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没有固定“程式”可以借鉴,但我们努力的方向是确定的,那就是提升“概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该课程成为受学生欢迎、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时政新闻;新闻资源;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65-03

2003年秋季新课程标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1]这些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围绕“生活”这一主题,注意吸收一些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并注重考虑学生成长特点而对课程资源做出整合。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没有丰富和恰当的课程资源,再好的课程改革理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2]。新闻资源,作为最能及时鲜活反映社会动态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集知识性、时代性、针对性、广泛性于一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利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一步挖掘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利用价值,需要对于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运用情况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梳理。为了加深新闻资源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利用的认识,以便今后对其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在对此方面研究比较全面的分析基础上,对于新闻资源的课堂利用情况做进一步探讨。

一、新闻资源含义

要弄清楚新闻资源概念,需先从新闻定义入手。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由此得出新闻资源的解释是,一切关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性、评论性的文本都属于新闻资源。它来源多样,可以源自报刊、广播、电视甚至网络。它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消息、通讯、评论、速写等都是新闻资源的类型。

理清新闻资源这个概念,还要对政治教学中常见的“时政新闻”作一说明。单就字面理解,新闻资源的范畴要大于时政新闻。根据《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的解释,时事就是“最近期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时事侧重指各种大事情本身。适用于最近期间所发生的事[3]”。由此可见,在时政的语境下,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等方才进入时事范畴,而一些地方性、个体性、评论性和部分网络言论等新闻资源则不包含于内。故本文所提的新闻资源利用不完全等同于目前思想政治课程研究所提及的“时事教育”和“时政教育”,而是比这些概念的范畴更宽广,将不被时事新闻所包含的地方性新闻、新闻评论、普通社会新闻、网络热点言论等也包含于内。

二、研究进展分析

为了增强本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笔者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共检出了相关图书2本,相关期刊论文63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7篇。关于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利用的论文中,以一线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居多,而在新闻资源分类中,对于时政新闻在思想政治课的利用研究占绝大多数。由于时政新闻也属于新闻资源范畴,笔者也将其纳入研究对象。

1.发展阶段。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目前所存在的阶段梳理研究很少,而对于这一特定对象的阶段梳理多是被其他的书籍、论文顺带提及,针对性不强。总结一些论文、书籍的观点,大致可以把新闻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利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建国后35年(1949~1985)适应政治形势的新闻资源使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着眼于社会政治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政治服务功能[4]。对于新闻资源的利用也以当时的政治形势为主,配合宣讲当时的政治活动[5]。新闻资源的使用方式为完全与教材孤立出来,单独开辟时事思想政治课。这种情况以前1951年最为突出,教育部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做了统一规定: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增设《时事政治》每周一学时。

(2)1985至2003年课改背景下的新闻资源利用。期间经历的三个阶段的课改过程,不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而且还加强了理论性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的结合,强化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6]。此背景下的新闻资源利用情况与上一阶段相比较,淡化了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7]但是由于学科性质的束缚,课程结构的单一,所采用的新闻资源仍是以时事热点讲解为主,教学目标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思想教育目标。

(3)2003年至今新课程标准下的新闻资源多方位利用。新课程标准下,融合式综合课程的建立,突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课程形态与学习方式的综合[8],新闻资源运用到更广阔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相较前两个阶段的新闻资源使用,这一阶段,新闻资源无论是从数量和还是种类上在思想政治课的运用数量都比较大,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需求,对于新闻资源的使用方式更为丰富。

2.内容分析。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3

新闻学概论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总结材料

新闻学是为新闻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刚刚进入到专业领域学生适应专业的学习的基础课。本课程全面而概况性的讲授新闻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本课程的重点是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夯实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这些原理、原则分析与指导新闻实践。同时,作为学科基础的理论课程,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本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使用上,力求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和形式把教材内容传播到学生的脑海中。考虑到新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用生动、丰富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教师将一些新闻热点理论引入课堂,采用小组式探讨的形式, 引导学生通过表层现象,探索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4

以前,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上是老牌综合性大学,其人文社科专业开设比较齐备,云集了人文社科的许多专家、学者和大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在校学生有机会听到很多高水平的人文讲座、选修各种人文课程、参加各种人文气息浓厚的社团、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相处。在这种学校里成长,学生受到人文氛围的熏陶,容易养成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必备的人文素质。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受传统和现实因素的诸多限制,无论在办校思路、制度安排、学科建设、课程开设、讲座邀请、社团设置、活动举办等诸多方面,都普遍缺乏人文方面的考虑和相应的氛围。以讲座和学术会议为例。笔者所在的学校绝大多数讲座,是“务实”性质的,它基本上与经、管、法、税、商、金融等学科有关。请来开讲座的,更多的是各级官员、各行业的行政管理者以及总裁、经理之类的业界精英;讲的内容,很多是对具体政策法规的解读、对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的解答,对业界实操经验的介绍。

缺乏人文氛围,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人文课程份量,或可有所弥补。但遗憾的是一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为了突出本校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不是增加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人文课程的设置。

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不管如何探索特色,不能忽略它人文性质浓厚的学科基础。一般的理工类、专业类院校办新闻传播专业,既缺少人文氛围的熏陶,又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人文学科相关课程的设置,学生要在以后的新闻传播实践中走得更好更高,恐怕有点难。

二、培养目标贪大求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程学习疲于奔命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总想发展自己的特色,在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学生学习课程过多过杂、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个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往往秉承这样一种宗旨,既必须努力保持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基本面貌,又想依托本校一些龙头学科的教研条件,形成培养独特的学校烙印鲜明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优势。为达成这样的宗旨,其培养目标难免贪大求全,教学课程难免大包大揽,学生课业负担难免过重。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也容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种甚至多种:一、课程过多;二、学时学分过多;二,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浅尝辄止,学生的课程学习往往蜻蜓点水,难以深入。

请看某法商类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7级)。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和宣传部门从事传播方面的工作,能在法律、经济部门从事宣传、文秘、管理等工作,也能在党政机关、出版部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管理、编辑出版、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本专业依托法商专业,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领域,跨专业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修读第二学位,成为有法学、经济学或管理学专长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这所高校在开办新闻专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2002级——2004级),竟然把微积分概论等设置为学位基础课必修课(对02级的学生而言,还有统计学和经济学概论,且每门课都是54课时3学分)。看起来,这是一个对学生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十分全面,对学生的出路考虑十分周全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但是,这样的目标和方案难免给人贪大求全、难以实现、流于形式的感觉。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学深新闻传播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当困难。

再看某体育类高校新闻专业的本科课程方案(2007级)。看起来,它像是体育新闻专业新闻学专业与体育学专业的简单叠加。除涵盖一般新闻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外,又增加了数量可观的体育课程,以及由新闻学与体育学交叉嫁接出来的所谓体育新闻类系列课程。在具体的方案里,体育概论、篮球、体操、体育科研方法等9门体育课程,文学概论、逻辑学等7门人文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12门新闻传播课程,全是它的基础课或主干课,此外,它还要学生学量的公共选修课、方向选修课、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如活动、专题调研等),加上公共必修课程,面面俱到,学生须完成165总学分,57门课(不包括实践课和校本课程)才能毕业。此外,要拿到学位,还需满足“英语必须达到全国英语四级水平,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达到计算机水平测试二级等级的要求”等条件。在一个以体育生为主的院校学习新闻传播专业,许多学生本身也是体育生,要都达到这样的要求,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现象,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张德胜教授感触很深:“在教育部三令五申减少学时学分,减轻学生负担,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积极创新的今天,连北京大学等名校都在努力把授课总时数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下,而部分学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授课总时数却高达近3000学时,如此一来,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上课,几乎没有实践或娱乐的时间。”学生不仅仅是没有实践和娱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大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每日忙于应付各门功课,疲于奔命。学生当中甚至出现了“不想做课程学习工具”、“希望能更多享受读书思考乐趣”等说法。专业教育,看来也要减负,尤其是一些理工类、专业类院校培养目标贪大求全的新闻传播教育。

三、新闻传播教育专业资源匮乏,完整的专业培训体系难以形成

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许多理工类、专业类高校不同程度上存在本科教育职业技术化的倾向,努力构建一个有特色的专业培训体系。为了避免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易产生的学生“坐以论道容易、站起动手困难”的弊端,也为了避免在就业市场上与综合性高校的传统强势正面对撼,它们想走一条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道路:一方面,努力把学生训练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专才,偏重于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翻译、摄影、摄像、传媒新技术应用等技能、技巧的训练;另一方面,努力在课程设置、实践形式、实践内容上与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有所不同。

这本来是一条很好的思路,但是一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资源的匮乏,却使它们的专业培训体系难以形成,尴尬百出:

首先,师资庞杂多元,专业培训力量难以整合。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其师资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来自传统新闻学院的,来自业界的,来自邻近学科的,来自校内所依托的特色专业的。其中,要整合前三类师资,已有相当难度,因为大家的专业背景难免有一定差异。要把第四类师资也整合进来,难度更大——你的专业教育特色要依赖它才能形成,许多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都由它的老师来上,但它的专业背景与你却相差十万八千里。长此以往,多好的课程设置和体系设计可能都流于形式。

其次,学科处于边缘地位,专业培训体系建设举步维艰。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当然不是新闻传播,一般而言,处于这些学校边缘地位的新闻传播专业,师生的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分配经费,有一套物竞天择的运作体系;计算酬劳,有一套偏重本校优势学科的成熟方案;申报课题,无论校内校外你基本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样的环境里办新闻传播专业,难免这样一些后果:一、很难吸引本专业的著名学者、教授;二、难以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三、难以引进“双师型”老师(同时具备业界职称和教师职称)——业界一些想进来的业务精英,受学历、职称、理论、教学水平的限制,往往无缘高校教职;四、相关实验设施和培训经费的投入难以得到保障。缺少办学经费、合格师资和相关设施,又难以充分调动现有老师的积极性,如何建设正常运转的专业培训体系?

再次,缺乏业界人脉和实体资源,缺少像样的实训和实习基地。业界的人脉和实体资源优势,不是一朝一席可以形成的。一般的理工类和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要拥有广泛、深厚的业界人脉和足够实体资源,还有待长时间努力。

四、人才培养定位强调特色,却难以摆脱新闻传播行业用人惯性的支配

新闻传播业是一个没有严格专业门槛的行业,近年南方报社等新闻单位招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所占的比例已经从过去的大部分降低到现在的约20-30%甚至更低。新闻单位用人,越来越强调从事某类报道的采编人员的专业背景。尽管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在办新闻传播专业时八仙过海,各具特色,但是,其毕业生基本上仍然被用人单位看成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而不是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外国语、计算机、信息科学、体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学生。新闻单位用人所说的专业背景,指的是后者。很多理工类、专业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本校的“特色教育”下忙活了几年,到头来发现,无论实习还是工作,新闻单位考察他们的,首先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功,并没有把他们当作有特殊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来看待和使用,在“专业竞争”中,他们仍然难以与具有真正专业背景的毕业生相提并论。特色办学,却依然难以逃避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面临的共同尴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要让自己培养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得到业界认可,绝不是贴个标签那么简单。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不突破这些瓶颈,让学生人文素养整体不足、培养目标贪大求全、培训体系资源匮乏、特色人才的培养难得业界认可等现象继续长期存在,理工类、专业类高校走有本校特色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道路的追求,难成现实。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5

【论文摘要】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是从西学东渐开始的,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虽然现今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呈现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在这种繁荣气象下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通过课程设置来研究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希望从中可以为现今的新闻教育提供借鉴,对中国新闻教育未来发展找到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到现如今新闻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路程。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闻教育的重要性,新闻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1912年,我国的报界就有一种认识:“欧美名记者,往昔佥谓报馆为最佳之报学馆,实用方法恐难于教室内教授。故报业教育初兴之时,颇遭报业之轻视。然自此种人才(受过新闻教育)加入报界之后,觉成绩优良,远过于未受专门训练者,于是报界之怀疑始去,而乐与教育界携手。”①由此可见,我国早期对于新闻教育就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将从中国新闻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来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萌芽及创立时期(1918~1927)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成立,它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开端,标志我国新闻教育从此步入正轨。

在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京大学。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得益于与有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合作。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本系学则》指出:“新闻学乃多方面之学科,与人生任何部分均有关系。因此,新闻人才,不但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训练,对于各种学识皆宜有清晰之概念。所以本学系对于专门学识极为注重,而同时对于其他与新闻有特殊关系的学科亦为重视”②

燕京大学新闻学课程,按这一要求分为四类:

1、必修基础课:国文一年、英文两年,16学分;法学院政治、经济、社会学基础课2门;理学院数、理、化、生物基础课选一门;历史基础课一门;共20学分。并按全校本科生必修体育的规定,修完三年体育,共6学分。

2、主修课:新闻专业课程,包括实习(共有三方面:(1)本学系之刊物;(2)报纸杂志之投稿;(3)假期间及毕业后在报馆之实习。)和论文,共44学分。

3、副修课:选定一门学科,不得少于20学分。

4、选修课:依本专业学习需要及本人志趣选修其他学科,约30学分以上,4年修满136学分。学生编级,按各人所得学分编定。

当时美国新闻教育已经开始融合多学科,这种理念也影响了中国的新闻教育。燕京大学新闻专业课程约只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而副修课相当于让学生有了第二专业,多学科的选择非常符合美国当时的通识化教育。而多方位的实习理念,就更加贴近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的特色,它的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对于新闻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就是: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③由此可见,在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之初,是完全沿承美国的教育模式,通识化和职业化教育十分明显。

二、初步发展时期(1928~1949)

北伐战争之后,******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至此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在这期间,战乱平息,内外政策重新制定,使得新闻教育在这一时期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国新闻教育由此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一阶段一共创办了33所新闻科系和院校,超过了以往的总和。④虽然此时新闻院校数目繁多,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是燕京大学和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1929年9月调整科系,原中国文学科分为中文和新闻两个系,新闻专业从中文系独立出来,谢六逸担任新闻系首任系主任。当时的《复旦大学新文学系简章》规定4年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养成本国报馆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施教方针“则在灌输新闻学知识,使学生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及充分之文学技能,更使之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各种知识,而有指导社会之能力”。⑤课程设置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精神,安排4类课程。第1类为基础知识(必修课),如中国文学、英语、第二外国语、心理学、伦理学;第2类为专门知识课,如报学概论。新闻编辑、新闻采访、报馆组织与管理、广告学、发行、照相术、绘画、印刷术;第3类为辅助知识课,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地理、外交概论、法学概论;第4类为写作技术课,如评论练习、通讯联系、新闻写作、速记术、校对术等。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与辅助知识课,三四年级注重专业知识与写作技术课。在业务实践方面,低年级结合课程学习,去报社参观;高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减少,除去报社实习外,在校要参加校刊《复旦五日刊》的采编工作。从上述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较新闻教育初创时期,此时的新闻教育更加注重专业课的技能训练,比如速记术,照相术,绘画术之类的技能也首次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但是,我认为,由于专业技能课程的增多,减少了相关扩展学科比如自然学科的安排,美国的通识化教育在此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值得提出的是,复旦大学的实习安排相对合理,明确指出了不同年级的学习重点,为以后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1942年9月,陈道望新闻系主任。他主张“做一个记者,除熟悉新闻业务之外,最好还掌握一门专长”。这个时期的课程设置增加了政治外交和三民主义等政党性课程,从一定侧面开始体现中国特色的新闻教育,到现今,这种政党特色依然鲜明。另外,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出现了按兴趣分组这一全新理念,这种设置可以让学生们真的“有所专长”,在现今的大学中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这一阶段的新闻教育是以技能化教育为主,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专业性记者的培养初见端倪,政党性教育也开始发展但是相比萌芽时期通识化教育有所淡化。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在战争频发的年代,这种发展也是得来不易的。

中国的新闻教育在曲折中开始,也在曲折中发展,虽然经历各种难关但依然顽强发展。回顾这近百年的新闻教育发展史,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认为初创和发展时期的课程设置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模式,这个时期的新闻教育,沿袭了西方教育界的职业化和通识化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是全面的,可以直接上手的,也是现今社会急需的。所以我认为,各个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各自的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精心研究出一份适合当下的新闻课程安排,为学生的未来做好科学的准备。

参考文献

①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

②李寿朋、王士谷等:《燕京大学史稿》,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

③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6

1 认知建构主义和发现式教学的内涵

认知(cognition)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的过程。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首先是对环境的重视,即情境性: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其次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即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对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视。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

发现式教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当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提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其后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有相同论断,认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从理论角度诠释,发现式教学的思想指导基于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主动建构自身的学习和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以自身为主体,以自己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去探索外界知识,并伴随着对原有知识体系的丰富和修正。而发现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就是强调的以学生为主,指引其积极主动“发现”新知识,感悟新理论。本文将从认知建构主义的视角下对新闻传播专业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2 新闻传播专业发现式教学模式探析

2.1 “情境”在发现式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认知行为都是在一定活动情境中进行的,无法脱离特定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现式教学要求学生有充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的学校和教师就要创造和学习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正确的探索性思想活动。

无论是实物、模型、音乐还是语言描述等情境模式,首要的是情境的轻松愉悦可接受性和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性并不一定指客观实在,其真正内涵在于基于建构主义“图示”概念,教育者所提供的“情境”能够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对事物的知觉理解和思维方式较为完美的契合,以助于学生对新知识、新刺激的同化,达到理解上的真实,而非左耳入右耳出。

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的“情境”,一种是存在于实践性教学中,如新闻摄影中的实践操作,报刊媒体和具体新闻的分析,自己动手撰写新闻稿、编撰刊物等等。这些是从属于新闻实务方面,但在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专业主义的理论素养方面,“情境”应用并不理想,仍存在“灌堂式”的行为主义学习。新闻传播理论性课程并不枯燥,枯燥的只是教师营造出的并被学生所感触的学习情境枯燥。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课前准备,借用超媒体、多媒体等手段营造直观的情境,如用历史事件的影音资料和解释新闻理念的典型案例实物图片加深思维刺激、加深印象、引发思考;用新闻理论的组织结构图,给学生以思维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情境从来都是直观手段和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教师良好、恰当的语言描述能够提升感知的效应。情境的好处在于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更在于知识的不仅仅存在于白纸黑字上面,而存在于鲜活的情境、事例上,让学生自己于情境中总结经验。这样总结出来的传播理念在旧有图示的同化过程中更容易达到建构主义所描述的平衡状态。

2.2 “互动”在发现式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新闻传播发现式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可以采用换位的方法进行,即首先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即建构主义中的旧有图示),自己进行新知识、新理念的融合、同化,这个同化的时间不能过长,在学生已有大概新知识印象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开展互动交流,让不同的理解和理解方式进行碰撞,让学生发现碰撞的异同点、优劣点并产生趋同一致的理念图示。此过程要有教师的引导,避免误入歧途。最终导向正确的课堂知识。

2.3 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中学生故有的新闻传播经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学生,尤其是高等学府的学生对于网络、媒体等传播媒介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潜移默化中就具有了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图示。仅以08年南京师范大学高山冰对江苏数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每天花在报纸杂志上的时间为42分钟、广播30分钟、电视95分钟、互联网131分钟。”这表明,一方面,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在课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丰富的媒介传播经验,甚至可以说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已经亲身参与到了信息传播过程当中。这在教学当中,其优势是学生很容易联系自己的经验图示和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发现之旅。

3 重视发现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发现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发式的知识探索。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发”带来的另一个定义,“盲目”。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认知理论上说,它反映了客观的差异性。认知建构主义所揭示的学生在传播学上的旧有图示则加剧了这种差异性,因此,发现式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角色。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师生之间是一种交往和共同创造意义的关系,是一种“你——我”关系。教师要积极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且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加以引导,在学习的阶段性时期加以解释和拓展,在学习终了加以总结与评价。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综上所述,认知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发现式教学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努力做好新旧经验融合,建构新的传播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在恰当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开展独立探讨、知识的互助交流、互动式教学,产生知识的碰撞、融合,在教师角色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建立起新的传播经验图示,实现由抽象知识到科学概念的转变。(说明:本论文为衡水学院教改课题成果论文之一,课题编号jg2010012)

参考文献

1 姚勤华.温特建构主义哲学观解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 (5)

2 温彭年等.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3 鲁锋.浅谈对“发现式教学法”的几点思考.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17)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7

事实上,新中国的新闻教育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也经历了与个体命运相似的车辙:从1957年到1976年,中国社会的政治高压给刚刚起步的新闻学带来了长达20年的停滞与倒退。而张允若从1958年被错划成“”而贬谪内地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政治名誉、转入新闻教育岗位的际遇,也恰恰印证了国内新闻传播学在历经坎坷后的恢复与重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老人饱经风霜的眼神里始终流露着言语也诉说不尽的感喟。访谈那天,我静静地与他对坐在书房的一角,感受着这位鹤发学者命运中流淌的点滴起落。他的语速和缓低沉,说到激动时也会偶尔拍打沙发的扶手,但最令人动容的,却是他几次突然间的停顿,眼眶里飘闪过的红润和惆怅,静默了那段不可往复的时空。

“苦难就是人生的学校”

张允若老师将他的人生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成长期,从1935年出生到1957年夏天;二是挫折期,从1958年被划为“”到1978年底;三是新生期,从1979年拨乱反正到2003年;四是反思期,从2003年离开教学岗位直到今天的安享晚年。他说:“我的人生,饱经沧桑和坎坷,但正因为此,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张允若出生于江苏海门的一户农家,祖父生前务农,父亲早年就读于师范学堂,后在家乡行医,被人们敬称为“张先生”。“他们这一辈生活的年代,正值农耕经济开始解体、近代的工业经济开始兴起之时。尽管乡间多数人家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但是我的父辈却已受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开始摆脱乡土的局限,开展多种经营,或是到城市去寻找新的生活出路了。在20世纪前期,这种动向在我的家乡算是比较新潮的,它使我的父辈在经济上有了某些改善,尽管这种改善是有限的、极不稳定的。”1948年,年少聪颖的张允若通过了上海市中等教育研究会举办的贫困生考试,被号称为“民主堡垒”的教会学校——上海市麦伦中学录取,并在那里接受了革命的启蒙,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的种种活动。一年半后,受时局影响,张允若转学至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就读,1950年夏天,他又顺利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我当时还不满15岁,是全校年龄最小的少年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良好,政治积极上进,被选为系、校学生会干部。当时的大学生都是国家出资培养的,1953年,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需要,政务院决定全国各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同时毕业。我在提前修完了专业课程后,被分配到中央军委工作,后来又转到中共上海市委。”

1957年是张允若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当时正在上海市委工作的他,认真响应号召,“积极鸣放”“向党交心”,在党的会议上如实汇报了对时政的看法以及对“反右”做法的质疑,不料却被视为“的一丘之貉”,在“反右”补课中被凑数上报,当了“反面教员”。“先是批判、斗争,后来就扣上了帽子,被发配到市委下面的农场劳动,过了几年说是改造得不错,给我摘帽,继而又下放到江西从教。我先是在抚州地区的一个中学教书,后来调到了南昌。在南昌一开始也是教中学,‘’被粉碎后,上海市委来人说要为我改正历史问题,认为我这是大材小用,于是把我调到了江西财经学院教英语。到了1984年,当地的江西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准备分出来设立新闻系,很需要人,于是我又调到了江西大学。”张允若继续说道,“我当时认为既然是错划,现在要改正,按情理就应该让我回归上海,毕竟我是江浙人,父母亲和岳父母都在上海,可是上海当时有几十万知青等着回城,户口很紧张,我就被卡住了。直至1987年底,杭州大学中文系的新闻专业要扩展成新闻系,我才从江西调到了杭州。”

张允若坦言:“这场‘反右’运动对我人生的影响,那是不言而喻的,它葬送了我的全部青春,毁了我的大半个人生。不过,被毁的不只是我一个,而是一整代人,而且被毁的不只是我们这种打入另册的人,即使侥幸免于大难的朋友,那些年华基本上也被糟蹋了。所以当我‘重回人民队伍’的时候,发现我和幸免于大难的朋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这些朋友甚至主动告诉我,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果然,后来经过一番努力,我还是赶了上来。”

回首这段过往,张允若有着一番自己的解读:“苦难从来就是人生的学校。在此期间,我逆境中求生的毅力和耐力大有长进;而且告别了官僚机构,来到了社会底层,得以直接体察民间疾苦,从教之余也有了较多时间读书进修,这些都是挫折中的前进、压抑中的成长,倒也聊可。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我个人的人生苦难,再加上我所看到听到的亿万人民的苦难,我确实对世事‘洞明’了不少。记得那位至死未获自由的大人物说过,经历了‘’的劫难,让人有了‘大彻大悟’。我对此颇有同感。许多人至今还没有‘彻悟’,在我看来实在有点悲哀,我倒要为之叹息。”

“终于回归了新闻专业”

张允若老师的新闻教育生涯是从1984年进入江西大学新闻系开始的。“我盼望着到新闻专业来,这是我的回归,回归我的专业。”张允若谈到这里,言语间充满了欣慰。

“回归到这个岗位以后,我主要承担了三门课程,一门是新闻理论,一门是传播学,还有一门是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理论是老课程,我在学校的时候就比较感兴趣。当时正值新闻理论界在对过去的理论体系和观念进行反思,我也参与其中,做过一些讨论和研究,写过一些文章。比如说在大众传播理论的背景下重新构建新闻理论体系;对新闻做出新的定义,并对与新闻相关的概念(新闻的延伸概念、与新闻相关的并立概念)做出辨析和澄清;对新闻的社会功能进行科学的阐述,对新闻和宣传、新闻和舆论、新闻和广告的区别和关联做了辨析;对一些热点问题,如人民性、党性、商品性等问题做了探析;对新闻自由问题做过系统的阐述和论辩。许多问题人家国外早就解决了,我们固步自封走了几十年的弯路。”

说到这里,张允若继续如数家珍:“第二块是传播学。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尽管50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郑北渭老师介绍过这一信息,但基本上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直至80年代,国门打开后它才真正被介绍了进来。复旦大学新闻系在王中先生的倡议下,1978年7月出版了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季刊),1980年3月改名为《世界新闻事业》,翻译介绍国外新闻事业的一些资料,其中也包括有关传播学的一些信息。这些刊物取材于当时已经开始订阅的某些外国报刊和开始少量进口的港台和外国书籍。译者有郑北渭、舒宗侨老师,还有最早几位新闻学研究生,如居延安、俞旭、俞璟璐等人,如今他们都在国外。后来复旦大学出版了正式刊物《新闻大学》,取代了早先的内部刊物;人民大学出版了《国际新闻界》,两家都有对国外信息和传播学理论的译介。在传播学方面除了上述教师外,早期还有张隆栋、陈韵昭等人的文章。直至80年代初,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施拉姆等人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1980年)以及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1984年),许多人才得以直接接触原著,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传播学,各校新闻系也开始设立传播学讲座或课程。1982年,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牵头召开了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以后连续开了多次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1986年在北京、1993年在厦门、1995年在成都、1997年在杭州、1999年在上海、2001年在南京……”

张允若回归新闻教育岗位的时候,正值传播学在国内的起步与发展之际,而他也恰好成为国内较早一批参与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我是1985年开始讲授传播学的,在我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着重辨析和澄清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包括传播、信息、讯息、媒介、渠道等;努力构建了便于教和学的传播学教学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同时,我还对西方传播媒介的四种理论,特别是社会责任论作了系统评析;对新兴的网络媒介的性质、定位、功能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张允若继续饶有兴致地说:“至于外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我花费的时间是最多的。这门课程也是‘’结束以后才开设的。国门打开后,复旦大学和人民大学除了在上面说到的刊物上陆续译介外国新闻事业的材料之外,又开始购进港台和国外有关的书籍。我当时还在江西,大陆的学校没有这等条件,便去复旦和人大查阅,并且一批一批地进行复印。当时复旦大学的舒宗侨先生开设了外国新闻事业史,人大的张隆栋、傅显明老师开设了外国报刊史,他们是这门课程的先驱和开拓者。当时大家根本没有教材,课堂上总是老师讲、学生记。1984年《国际新闻界》连载了‘外国报刊史讲授提纲’,这是当时全国最早正式刊发的外新史讲授提纲。1985年全国新闻教育学会牵头在黄山召开了‘外国新闻事业教学研讨会’,有14个学校的主讲老师参加,由张隆栋老师主持。会议经过讨论,对课程的名称、地位、教学目的和内容进行了探讨,达成了重要共识,并推举由我来执笔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我从1984年开始讲授这门课程,以后编写了多本教材,直至2006年彻底退出为止。”

综观张允若的学术生涯,他在外国新闻事业史方面的成就的确是最多的。从自学考试大纲,到自学考试统编教材,从普通高校新闻专业适用的部级教材,到供学生自学考试使用的题库、练习册,张允若虽然自称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但作为早期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他是功不可没的。而对于此,张允若还有着殷切的期待:“我希望年轻的后来人,能够把国外可资借鉴的东西研究得更充分一些,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闻事业与政治权力、新闻事业和经济势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动关系。要有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通过研究历史,更好地揭示新闻事业内部和外部的发展规律。我已经力不从心了,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相信年轻的后人一定会做出比我们更加辉煌的成绩来。”

“我们面临着保守思想的阻力”

实际上,无论是新闻理论、传播学,还是外国新闻事业史,每一步的前进都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阻力,经历了许多斗争。这些阻力主要来自‘极左’的保守势力,来自僵化的保守思想。特别是传播学,有人总把它视为资产阶级的理论,加以歧视甚至批判。至于外国新闻史的开设,尽管阻力没有传播学那么大,但也并非没有,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系的负责人不重视,认为业务课才是真本事,重业务、轻史论。二是教学思想仍然受到‘极左’观念的干扰,讲西方总是批判当头,对共产国际和苏俄总是一味膜拜。所以,在教材编写和讲授过程中,思想斗争也是不可避免的。新闻学理论研究也是这样,经常碰到干扰或者是抵制,说这些研究不符合思想,那些不符合阶级斗争学说等等。”关于此,张允若还专门举了几个例子:

“1985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牵头搞了一个传播学研讨会,并且请了一些外国专家过来,结果开完会后,与会的我国学者被要求留下来集体‘消毒’,要对外国专家的资产阶级观念进行批判,肃清影响、肃清流毒。当时传播学一直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成果,不是真正科学的东西,直到后来才慢慢地摆正了它的学科位置。”

“至于外国新闻事业史,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我们除了长期讲解苏联的新闻事业和党报理论之外,对其他国家的情况介绍几乎是没有的。”张允若不无感慨地说,“实际上涉及苏联,我们的总结也是远远不够的。1991年苏联解体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他们的学者对自己的历史已经研究得比较深了,连俄共中央书记都认为苏联之所以解体,是经济垄断、政治垄断、思想意识垄断带来的后果。可是我们有人还在为苏联的解体惋惜,却不去深入研究苏联体制的教训,包括新闻事业方面的教训。”

不仅如此,张允若还略带激动地回忆起了当年他参与的我国新闻理论界的几场重大论争。“1998年,复旦大学的《新闻大学》发表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喻权域的长篇文章《对新闻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姚福申、陈力丹(笔名李位三)、孙旭培、刘建明和我等人先后在同一刊物上发文,对喻文在理论上的错误和逻辑上的混乱表示异议。这场论争涉及了新闻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例如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商品属性、党性和人民性、新闻自由、新闻体制等等,对澄清观念、明辨是非、推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因遭到外来干预,没有能够充分展开。《新闻大学》在发表了5位学者的质疑文章和喻权域的强词辩解后就被迫中止了进一步的讨论。”

对于这一段历史,张允若的话显得意味深长:“近代以来,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始终存在着民主和极权、自由和控制之争,20世纪40年代以前,新闻自由的口号是很响亮的,它是中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以来,新闻自由之说被作为资产阶级的东西打入了冷宫。其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将其视为异端,不愿或不让别人谈论;有些人为保生存,避而远之,不敢谈论;有些人心里明白,但觉得无力回天,说也白说;当然,也有些人不事张扬,默默地为人民的民主和自由努力着,并且做出了许多牺牲。说到底,新闻理论界的许多命题是与社会责任息息相关的,比如新闻自由,只有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会有对它的真正渴求;只有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着眼,才会有对它的勇敢追求。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都是在破除重重阻力的过程中前进的。并且在不同的时期,这种阻力还会以不同的形式和面目存在,甚至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绝不应该为研究而研究”

尽管如此,张允若老师还是不无欣慰地谈到,“现在看来,这几门课程在30年间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首先,它们的学科地位已经得到了正式的肯定,传播学已和新闻学一起被列为一级学科,许多学校都设立了传播学的硕士点或博士点。外新史也被公认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它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的肯定。其次,传播学已由引进、吸收、消化而进入了自主创新的阶段,人们正在为创建中国自己的传播学而努力。同时,外新史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这两门课程都有了较为成熟的教材,还有了一定规模的师资队伍,其中有些人直接在国外学习过、考察过,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

不过,张允若语重心长地指出:“我认为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讲授和研究这几门课程都不能脱离现实,都必须为推进和改革我们当今的新闻事业服务。我认为,传播学研究要反对从概念到概念,甚至故弄玄虚、捣弄概念的学风,要反对钻进象牙之塔、满足于创建新名词、炫耀新花样、发明种种并无实际价值的‘新理论’。传播学研究也不能满足于那种只研究传播策略和手段以便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或商业需要服务的做法,这是雇佣文人的实用主义研究。要加强对传播体制、传播思想的研究,要研究传播怎样免遭权势的控制、怎样有助于社会的变革进步和良性运行。外新史研究,更要重视总结和探讨新闻事业发展的内部规律、新闻事业和政治经济的互动规律,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推动现实的新闻改革和政治改革。”

“对未来新闻传播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我总的希望是要加强和社会现实的联系。不管是论、是史,绝不应该为研究而研究,不应该脱离现实去做纯理论的研究,去做无聊的概念游戏。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众传播领域和新闻事业领域,有许多值得关注、值得研究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思考、去破解。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心,以天下为己任,让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切实推动现实的变革和进步,为实现政治民主、社会公平、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切实贡献力量。”

“我们做了这代人该做的事”

当被问及如何评价同时代的学者对新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贡献时,张允若略微停顿了一下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代,我们做了这代人该做的事。”

“我们这一代新闻人,同这一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从而形成了一些共同特点。一般来说,这代知识分子都受过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也都受到过民主革命思想的洗礼,多数人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追求政治民主、社会公平、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多数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较高的道德操守,执着地追求真理,愿为国家和人民尽责效力。我们以无比的热情迎接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受尽折磨历经坎坷之后,又认真地帮助党和国家总结教训,拨乱反正,寻求正确的前进道路。几十年间,新闻教学和研究领域是‘极左’路线的重灾区,先是全盘苏化,照搬苏联党校的全部理论和资料;后来是阶级斗争为纲,最后发展到全部下厂下乡,正常的新闻教学和研究全部中断。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这一代新闻人破除了‘极左’思潮的桎梏,破除了‘新闻无学’‘新闻就是政治’等谬论流毒,认真探索,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了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所以,我国当代的新闻学基本上是拨乱反正后起步的,而我们这代新闻人,实际上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我本人有幸成为这代新闻人中的一员,参与了重建我国新闻学和新闻教学体系的工作,在继往开来、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在互相交流探索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绵薄之力。”

张允若曾经在他的文集里写下过这样一段话:“我自问体内还有点中国进步文化的基因,血管里还流淌着中国正直文人的血液,哪怕再苦再难,也要做个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做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以回报养育了自己的社会和人民。”这是一个历经苦难的老人在回忆自己人生轨迹时依旧无悔的独白,也是他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过后,始终执着坚守的寄托。

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人经历了苦难便获得了话语权”。这其中的分量,沉甸得令人敬畏。

张允若告诉我,退休以后,他在好几个网站上开设了专栏或博客,并且将注意力从学术研究转移到了历史和时政问题上。

“是因为历史问题不研究好,现实问题就解决不了吗?”我问。

“对,不反思历史,就无法推动现实向正确的道路前进。”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杰出新闻学者口述实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0CXW00;特别鸣谢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学生莫思思为本文整理原始录音素材)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8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http:///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

参见马里兰大学PhilipMerrill新闻学院网页:journalism.umd.edu/courses/baclass.htm。

刊于《中国记者》2005年第6期,亦见《中国记者》网络版:/newmedia/2005-06/24/content_3131216.htm。

参见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网页:journalism.columbia.edu/cs/ContentServer/jrn/1165270069177/page/1165270069195/JRNProfileList.htm。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9

关键词:新闻教育;战时新闻学;复旦大学新闻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6-0130-03

一、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新闻教育情况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陪都”不仅是战时全国新闻传播的中心,同时也是战时全国新闻学教育的中心[1]。许多大学新闻院系的内迁和新闻机构在重庆落地,为战时的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众多新闻人才。

(一)三类新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新闻院校和机构

1.进步新闻教育思想:复旦大学新闻系

淞沪战争爆发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于1938年1月迁至重庆,在渝时间八年零五个月。在渝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由《中央日报》社社长程沧波兼任系主任,后由陈望道出任新闻系主任[2]。陈望道进步的新闻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显现出来,他主张新闻教育必须坚持和宣扬真理、推动和改革社会。陈望道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引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逻辑学和伦理学。前后共计举办了一百来次的“新闻晚会”,讨论时事、进行学术研讨。这些晚会正是复旦大学新闻系进步的新闻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

2.实用主义新闻教育思想: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顾执中在战争环境下继续开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他创校的目的是为中国新闻事业培育人才,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正义感的新闻后备军。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成为了我国业余新闻教育的先例,在新闻教育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创办的落脚点放在了后备军的培养上,以至于在重庆时期新闻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几乎都偏重于采写编评摄的实践学习,而对新闻理论的探究则很少。

3.政党新闻教育思想: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

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是国民党新闻教育的典型代表[3],该校教学的目的是为国民党培养新闻人才,其“党化新闻”“政党新闻”的思想较为突出。这些具有政党特色的教育理念以“三民主义”为基础,要求学生为国民党党业和新闻事业服务。

(二)战时新闻学兴起并影响新闻教育思想

新闻学研究在中国兴起后不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这使得新闻学研究的重心,转向了“战时新闻学”,1938年《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规定实施战时教育方针。战时新闻学的核心理念是:新闻如同前线战士手中的钢枪一样就是新闻工作者手中的武器,在文化宣传战线上“冲锋陷阵”[4]。战时新闻学强调的是新闻的工具性价值,这一思想在1936年萌芽,平津新闻学会召开的会员大会中集中讨论了战争爆发之际新闻界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其中就涉及训练新闻人才、创办新闻学术等方面。参加会议的许多新闻工作者都曾在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教育学院和机构任教,这也佐证了战时新闻学的思想,并不仅仅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实际新闻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当时的新闻教育思想中。在战时新闻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新闻教育模式也在转变中逐渐形成。

二、战时新闻学影响下的课程与师资

战时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应战备之需,与抗战紧密相连。这种战时新闻学对新闻工具理性价值的主张也体现在从事新闻教育学者的思想中。

(一)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陈望道担任系主任时期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作了较大的调整,在必修课中加入了哲学与伦理学,强调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开了写作和实习的课程,并且给了学生课程上的选择权,注重培养学生更广泛的知识基础。作为战时新闻学倡导者之一的杜绍文也在系中任教,教授报馆管理、新闻政策法规、中国新闻事业概况三门课业[5]。

战时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都比较注重通识教育,非专业性的课程占比较大,增开的时事研究课程能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战争和社会的现实状况。这样的新闻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新闻后备军更能切中时弊。战时的复旦新闻系在师资上表现出来兼职和专职结合的特点,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有新闻业界的实践经验,且有着多元的学识背景,这成为复旦大学新闻系能够培养通识的新闻工作者的条件之一。

(二)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偏实际需求,他们的新闻教育指导思想是实用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新闻人才[6]。学校所教授的重点是采写编评等实务课程,所授的外语语种根据战时具体需求有所变化。以1943年开设的课程为例,科目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新闻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则是通识知识,包括外语、时事分析、国际公法、军事常识等,理论课只有新闻学概论这一门课程而已。

顾执中在建设师资队伍上广邀各行业的社会工作者,任用专业性极强,且战时新闻实践经验极强的新闻工作者。他邀请舒舍予教授新闻写作,冯玉祥教授军事常识,自己则教授新闻学概论。顾执中正是受到战时新闻学的影响,才树立了为战时中国新闻界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培养学生方面强调新闻工作的工具理性,侧重于技能性新闻课程的开办。

(三)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

大量使用兼职教师是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教育的一大特色,新闻系专任教师只有马星野与俞颂华两人,此外都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不仅能够直接指导学生的实践,且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工作岗位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使得他们的教学也带有强烈的战时新闻学的色彩。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的系主任马星野,原本依照美国新闻学模式办学,但在战时的国情下,马星野在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上很明显的偏向了戰时新闻的需求。三、战时新闻学影响下的学生新闻实践与研讨

实践是新闻教育的最后一环,在抗日战争艰苦的条件下,各新闻教育的院系和机构在教学中仍加入了实践环节。

(一)多元的校内实践方式

陈望道注重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1943年复旦新闻通讯社恢复,由陈望道任社长,学生负责具体事宜,从此复旦新闻通讯社刊物的文本具有鲜明的“抗日”色彩,复旦新闻通讯社成为了抗战时期沟通大学校园和社会媒体的重要桥梁。1944年该系先后创办了三份报纸,其中《复旦新新闻》,是为了解决学生实习问题而专门创办的,办报的全部工作都交由新闻系的学生负责。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注重学以致用,创办了民治通讯社供学生实习,要求学生在第二学年全部都要参加民治通讯社的工作,在顾校长的亲自指导下,进行采编等实习。在课程上,实习工作被专门作为一个类别单列出来。

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一直延续着学生校内实践的制度,该校新闻专修科的学生于1941年出版了报刊《南泉新闻》,该刊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其学生不仅致力于采写、编辑、出版,还将该报刊拿到社会上去售卖。

(二)针对理论开展学术研究

对战时新闻学理论的探讨研究成为当时新闻教育的一大特色。复旦大学新闻系从1943年秋季就开始举办新闻晚会,新闻晚会以探讨学术、研究时事为宗旨,每周六举行一次[7]。晚会的主题多样,所讨论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校园和书本,转而更加关注社会现实这个战争环境,并且更多地去思考战时新闻学的相关理论。

在探讨方面,新闻系的师生拓展了战时新闻学的研究范围,理论上包括对战时新闻政策、新闻自由的探讨;操作层面对战时新闻人才的培养以及战时新闻的采访与编辑都进行了研讨。其中杜绍文认为报纸、杂志等文字图画的出版物是时代的新文器,先天具有浓厚的战斗性。

四、结语

重庆随着国民政府战时陪都地位的确立,成为了当时全国新闻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许多知名的报人和新闻学者汇集到重庆。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跳脱出了之前仿照西方的局限,发展形成了符合战时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这些新闻教育的科系和机构还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多个方面的进步使得中国新闻教育在战争环境下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篇10

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曾说:“改革中国的新闻教育,首先要对新闻学有一个开放和诚实的认识: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①基于这一认识,他在上《新闻采访写作》课时,尽量采用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快速、清晰、准确、深入的高质量的采写报道能力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他的课堂上,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不是老师问自己“我今天要讲什么?”而是问:“我的学生今天该做什么?”他把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称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我国新闻媒体经历了多年的粗放型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而新闻专业招生规模不升反降,面对这种情况,院校的新闻教育应重质而非重量。提升新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新闻人才,更需要新闻教育工作者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一、当前高校新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部分老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校主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新闻单位的职责,应该由新闻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只有在新闻单位的锻炼才叫新闻实践,在新闻单位实践期间所采写和发表的稿件内容才是新闻。这种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也和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有关。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分数决定升学、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现实,使我们的学校,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或无暇顾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现象到大学也依然没有改观。

然而,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实践教学的建设带来了误导,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认识偏差,致使学生认为校园里没有新闻可以采写,在上课期间也就没有实践的必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假期也不到新闻媒体实习,就等着院校的安排。怎么样才是新闻实践,新闻到底在哪里?而实际上,时时处处有新闻,处处时时可实践,新闻就在我们身边,锻炼的平台就在我们眼前。其实,院校里面有许多值得采写的新闻,而且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新闻媒体,这就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舞台。同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到媒体实践。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又缩短了在媒体正式实习的适应期。

2.实践教学经费的缺乏

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就要有经费的支持。请专家学者到校园开讲座,送学生到媒体实习,带领学生到实地采访,学生办报纸、搞新闻摄影等都需要经费,而很多学校在经费上又严重不足,更缺乏实践经费,所以学生不能出去实践,甚至还存在着广电专业没有摄像机、编辑机,新闻专业没有照相机、电子采编系统等。新闻专业相关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部分学校开设了新闻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的缺乏使得实践教学基地流于形式,而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匮乏

这是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中最为关键和突出的问题。我国高校的新闻学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当然在实践教学方面就难以有所作为和突破;还有的教师既没有系统学过新闻,也没有从事过新闻工作,就上课讲授新闻;更有甚者,有的大学没有教师,便让文学院、中文系的教师改行教新闻,其结果是教师抱着书本讲,学生抱着书本听。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编辑和记者是如何采写新闻的教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弄明白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在美英等处于全球新闻业发展前沿的国家,情形却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强调新闻学专业教师的新闻从业背景。比如,全美新闻院系里几乎所有教授新闻实践课程的教师都有新闻从业的职业经历。

4.实践教学管理的不规范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高校实践教学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高校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同时,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另外,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沿用已久,而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改进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新闻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总体来说,笔者认为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明确新闻实践意义,培养实践意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在新闻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让学生明确新闻学是应用型学科,新闻学习应为实践服务,新闻应为传媒改革服务。新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只研究理论,那么该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实践。这点也应一直贯穿于新闻专业课程的学习始终,无论是从事新闻业务还是从事新闻研究,都不得脱离实践。

其次,明确实践的真正含义。在新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师生都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对实践的理解却比较狭隘,认为会新闻的采写编等实务能力就是实践能力的全部,其实实践性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关注。新闻就是通过专业操作能动地再现客观现实世界,如果没有对社会、民情的关注,采写能力再强也不会产生优秀的新闻作品。这首先要求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新闻业和社会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能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并能将自己的观点及时形成教研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明确实践性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此外,我们有些学生在选读新闻专业之前并未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入学后就出现了新闻专业学生不看新闻的现象。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接触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 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闻职业荣誉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兴趣。

再次,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意识不等同于理论对实践的被动盲从,否则难以指导实践和适应时展。新闻理论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新闻媒体的需求作出正确的预测与判断,如准确判断网络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状况,或大传播时代的新闻传媒人才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修正培养目标,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适应未来的各种变化,也一改当前新闻教育在传媒界被动、滞后的局面。

2.建设过硬教师队伍,密切联系媒体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讲好新闻的相关知识的,如果教师的新闻知识都是从书本到书本,那么他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的能力。因此,新闻院校应有一支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教师队伍。现在新闻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新闻院校自有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而这部分教师尤其教业务课程的必须要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这不仅是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也是搞好新闻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一般来讲新闻院校都要有一批在媒体做兼职的教师,通过做兼职的方式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还有一方面是从新闻媒体聘请有资历的老记者和老编辑担任院校教授。他们对新闻业界比较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对各个新闻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相当清楚,有助于新闻专业实践更好地开展。

3.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建立实践基地

高校还要加强新闻实践教学的投入。要让学生能看到电视,能听见广播,能上互联网,能看到国内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报纸和国外一些重要的报纸,避免出现新闻专业的学生看不到新闻的现象。要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费,使学生可以走出去,也可以把一些专家和名记者、名新闻人请进来。

此外,还有必要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新闻实习的需要,这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做法。如我院和《辽西商报》共建新闻与传播教研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业务探讨活动,组成大学生记者团。《辽西商报》支持学生到该报实习,并定期派有经验的记者带领学生去采访或开设新闻专题讲座。同时,两家单位还针对报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性问题共同开展探讨和研究。这样的做法使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虽在校内学习,但同时受到来自新闻单位的培训和熏陶,这样的学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认可,从而解决高校教学与媒体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正像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所说:“今天新闻媒体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无法在抽象、空洞的某种理论中找到科学答案的。那种完全脱离新闻实践的教学无法解决中国新闻媒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新闻学院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的传播学理论教育,而是传授学生们最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基本采写技能和基本价值观,使学生们在走进复杂的社会从事新闻报道前受到过严格的专业基础训练。这种新闻学基础训练的严格性类似医学院、法学院对学生的训练。”②

4.重视学生新闻实习,安排灵活有序

学校可以从不同方面安排学生的实习:一是安排好学生的毕业实习。这是新闻专业学生主要的新闻实践时段,是新闻实践教学的重头戏,在这一特定实践时段里,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一定量的实习任务,而且院校也比较容易对这段时间的新闻实践进行联系、组织和管理。学校应帮助学生落实实习单位,与之经常保持联系,解决实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增强新闻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践。二是在校上课期间进行实习。上课期间可以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如结合《新闻摄影》课安排学生到校外的风景区、旅游点等地搞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或者到校外抓拍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等;结合《新闻采写》课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内的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行初步实践锻炼。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可以自主创办自己的媒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对什么是新闻及新闻基本运作有个初步认识。三是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进行新闻实习。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院校提供的锻炼舞台还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假期时间比较集中和充分,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深入到新闻采写实践当中,所以,还是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安排学生利用时间较集中的假期进行实习。如果学校能很好地利用起来,进行认真的组织和安排,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有帮助的。

5.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突出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的一句套话、空话。新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常常存在缺乏支撑性理论或者理论不能有效结合实际展开论述等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理论素养较低,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新闻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新闻学概论》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侧重于新闻基础理论的讲解,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概括,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这些理论很难理解。那么,如何讲好这门课程,如何将新闻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变化的、活跃的新闻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相结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笔者在讲解这门课程时,每周(周三学时)都会专门留一节课给学生评说新闻,初期要求学生选一则新闻加以评说,给每位上讲台的学生5~10分钟时间,首先简要阐述新闻及新闻来源,然后从新闻客观性、倾向性、真实性、新闻价值等角度加以评说,中后期把评说的范围扩大至对一类新闻、一种媒体、一类媒体等,就媒体责任、媒体伦理、媒体环境、媒体运营方针等展开评说,评说之后学生相互点评或补充,然后由老师加以点评总结。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生广泛阅听新闻,密切学生与新闻现实的联系,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与能力。

注释

①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system/

2007/08/01/0509173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