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9:46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篇1

追究根基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隋允康 叶红玲 刘建信 陈实 宇慧平 (7)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断裂过程准则与解析徐世娘 赵艳华 (20)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朱宏平 生 张俊兵 (34)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岩土边坡动力稳定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张国栋 刘学 金星 李勇 肖尚斌 (44)

巨型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邹昀 吕西林 (53)

超高强度钢材焊接截面残余应力分布研究班慧勇 施刚 石永久 王元清 (57)

土木工程学科

薄柔构件钢框架的承载性能特点研究陈以一 吴香香 程欣 (62)

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郑建岚 罗素蓉 王雪芳 (71)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秦顺全 (99)

土木工程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瞿伟廉 (106)

超高层建筑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三维半解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龚耀清 张家彬 (117)

高效、节能、环保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 张季超 楚先锋 邱剑辉 李楠 刘波 曹军伟 李于辉 (123)

随机初始几何缺陷对柱列支撑受力的影响赵金友 张耀春 张文元 (134)

某大跨度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刘文静 李黎 龙晓鸿 (139)

冲击荷载下K8单层球面网壳的破坏类型王多智 支旭东 范峰 沈世钊 (14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的研究陆新征 李易 叶列平 马一飞 梁益 (150)

混凝高轴压比下内藏桁架的土组合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张建伟 曹万林 王志惠 杨亚彬 (158)

地震作用下高耸结构动力响应波动分析方法刘铁林 姜迎春 刘洪飞 (164)

多桩型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丁继辉 袁满 王建国 (168)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自振频率分析熊辉霞 张耀庭 (173)

其他工程学科

核爆冲击波作用下高层建筑倾覆机理分析张正威 宋二祥 陈肇元 (177)

基于4D技术的施工期建筑结构安全分析研究张建平 胡振中 (204)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振控制研究李黎 尹鹏 (213)

组合结构耐火性能研究的部分新进展宋天诣 韩林海 (230)

基于车辆响应的桥梁结构参数的统计区间估计李炜明 朱宏平 夏勇 (254)

裂纹深度及尖端曲率对尖角裂纹周围应力场的影响李成 郑艳萍 孟令启 (1)

刚度非平衡胶接接头的二维应力分析赵波 (6)

螺型位错偶极子与圆形夹杂界面裂纹的弹性干涉金波 赵跃宇 方棋洪 (14)

颗粒弹塑性碰撞理论模型何思明 吴永 李新坡 (19)

考虑相位角的脉动风场模拟贺艺华 蒋友宝 张建仁 (25)

普通卷边槽钢的弹性畸变屈曲荷载姚谏 (30)

半空间饱和土中圆形壳结构对平面P波的散射丁光亚 蔡袁强 徐长节 (35)

柔性动边界梁的弹塑性动力响应分析宋春明 王明洋 王德荣 (42)

弱耦合算法的实现及其应用王彬 杨庆山 (48)

具有多约束连续体结构仿生拓扑优化方法史姣 高红 蔡坤 刘巍 (53)

计及二阶效应的一种变截面梁精确单元刚度阵陆念力 张宏生 (60)

用第一类Lagrange方程求解平面多体系统约束力的方法彭慧莲 郭易圆 王琪 (65)

土木工程学科

火灾下防火涂料破损后钢柱的极限承载力李国强 王卫永 陈素文 (72)

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施刚 石永久 王元清 (79)

基于性能的重力坝-地基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沈怀至 金峰 张楚汉 (86)

基于不完备损伤指标和遗传算法的特大桥损伤识别和传感器布点优化黄朝俊 贺瑞 秦权 (92)

钢管混凝土哑铃形偏压长柱极限承载力研究陈宝春 盛叶 (98)

内嵌碳纤维增强塑料板条抗弯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曾宪桃 成香莉 高保彬 (106)

高耸钢管塔K型结点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鲍侃袁 沈国辉 孙炳楠 叶尹 杨骊先 (114)

锈蚀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应力模型研究徐港 卫军 王青 (123)

两条断续预制裂纹粗晶大理岩强度参数的研究杨圣奇 蒋昱州 温森 (127)

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刘海峰 宁建国 (135)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型试验研究及统计分析赵顺波 管俊峰 张学朋 程晓天 黄承逵 (141)

预应变对不同含碳量钢材疲劳特性的影响苗德华 西田新一 服部信祐 (147)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钢-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机理的有限元法杨允表 吕忠达 (153)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抗扭的试验及分析石启印 蔡建林 陈倩倩 李爱群 秦卫红 (162)

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框架柱弹性稳定童根树 翁赟 (171)

路堤荷载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固结特性参数分析高彦斌 王江锋 刘兴华 (179)

水泥砂浆在围压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薛志刚 胡时胜 (184)

具有区间参数的智能桁架结构自振特性分析林立广 陈建军 马娟 张耀强 (189)

改进动力松弛法在膜结构找形中的应用叶继红 周树路 (194)

机械工程学科

变长度柔性提升系统纵向-横向受迫耦合振动分析张鹏 朱昌明 张梁娟 (202)

其他工程学科

超空泡航行体阻力系数的数值模拟研究曹伟 魏英杰 韩万金 张嘉钟 王威远 张庆丽 (208)

径向压电圆环中的螺位错分析孔艳平 陈长虹 刘金喜 段淑敏 (213)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网开采数值模拟张先敏 同登科 胡爱梅 (218)

舰用主动柔性耦合隔振系统建模研究徐洋 华宏星 张志谊 (223)

双臂空间机器人惯性空间轨迹跟踪的鲁棒混合自适应控制唐晓腾 陈力 (229)

板式轨道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向俊 赫丹 (235)

具有最佳超收敛阶的Galerkin有限元EEP法计算格式袁驷 邢沁妍 叶康生 (1)

螺旋凹槽结构磁流变阻尼器性能分析与试验李忠献 刘建军 (8)

高阶单步拟动力试验算法王焕定 陈再现 王凤来 陶少华 (14)

计算结构可靠度指标的修正迭代算法亢战 罗阳军 (20)

新型柔性铰链的柔度计算张景柱 徐诚 赵彦峻 (27)

屈曲薄膜振动分析李云良 田振辉 谭惠丰 (33)

受弯CFL加固RC梁界面疲劳裂缝扩展行为研究邓江东 黄培彦 郭馨艳 (37)

非均质柔性杆撞击瞬态动力学动态子结构法沈煜年 尹晓春 (42)

土木工程学科

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柱塑性铰区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钱稼茹 刘明学 (48)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粘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徐世娘 王洪昌 (53)

钢管混凝土框架实用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研究王文达 韩林海 (62)

相邻两面受火和三面受火混凝土矩形柱的耐火极限研究徐玉野 王全凤 柴振岭 (70)

广州新电视塔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潘汉明 周福霖 梁硕 (78)

弯斜拉桥中索的主共振研究康厚军 赵跃宇 杨相展 (86)

车辆-路面-桥梁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方志 殷新锋 彭献 (92)

多种混凝土材料的多轴强度模型杨健辉 杨正浩 黄辉 秦本东 方坤河 (100)

非线性土中单桩竖向动力特性分析尚守平 任慧 曾裕林 余俊 (111)

公路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设计表达式可靠指标的误差及改进杨小刚 秦权 (116)

无侧移半刚接钢框架柱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计算长度系数研究王燕 刘慧 郁有升 (122)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Benchmark结构损伤预警试验研究丁幼亮 李爱群 (128)

细观夹杂理论预测湿态混凝土抗压强度白卫峰 陈健云 范书立 (134)

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目标层间位移确定方法邓明科 梁兴文 辛力 (141)

外贴CFRP加固混凝土梁裂缝间CFRP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蔺新艳 曹双寅 (149)

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破坏包络面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武科 栾茂田 范庆来 王志云 (156)

非饱和土中多相流动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胡黎明 邢巍巍 周小文 (162)

活性粉末混凝土冲击压缩性能实验研究王勇华 梁小燕 王正道 安明喆 阎贵平 (167)

绕墙中转动刚性挡土墙极限土压力的严密解姜朋明 陆长锋 沈珠江 梅国雄 (173)

机械工程学科

不同加强措施下N型圆钢管相贯节点力学性能的试验比较李自林 吴亮秦 朱斌 韩庆华 (179)

退火42CrMo钢的棘轮-疲劳交互作用及其失效模型刘宇杰 康国政 高庆 李钊 (186)

其他工程学科

海冰与锥体抗冰结构动力作用的数值模拟武文华 于佰杰 许宁 岳前进 (192)

车桥耦合系统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的虚拟激励-精细积分法张志超 张亚辉 林家浩 (197)

基于Haar小波方法的功能梯度压电材料矩形板三维力学分析张纯 仲政 (205)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研究沈国辉 孙炳楠 何运祥 叶尹 楼文娟 (212)

输送流体的同心圆筒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席志德 陈炳德 李朋洲 蒋自龙 (218)

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研究任尊松 孙守光 (223)

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董亮 赵成刚 蔡德钩 张千里 叶阳升 (231)

具有应力集中的机械零件可靠性稳健设计张义民 高娓 宋相强 黄贤振 (237)

索结构风雨振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何学军 张琪昌 田瑞兰 (1)

模糊参数平面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宋宗凤 陈建军 朱增青 张耀强 (6)

六面体单元体积坐标方法李宏光 岑松 龙驭球 岑章志 (12)

钢结构施工力学状态非线性分析方法郭彦林 刘学武 (19)

子结构位移迭代法修正软管空间形态郭小刚 刘人怀 曾娜 金星 (25)

颗粒复合材料断裂的梁网格模型刘金兴 邓守春 张晶 梁乃刚 (33)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自回归系数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王真 程远胜 (38)

损伤预警的时序方法及其在Benchmark结构试验中的应用刘毅 李爱群 (44)

矩形薄板面内非线性分布载荷下的辛弹性力学解谈梅兰 吴光 王鑫伟 (50)

风力机叶片的非定常气动特性计算方法的改进伍艳 谢华 王同光 (54)

非保守薄壁结构系统的广义拟余Hamilton原理及其应用梁立孚 刘宗民 刘殿魁 (60)

应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表面纳米化后316L不锈钢力学性能郎风超 邢永明 朱静 (66)

线弹性土壤中埋设悬跨管道的屈曲分析邢静忠 柳春图 (72)

扁球薄壳在大挠度下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王新志 李林 王钢 顾小妹 邱平 (76)

反分析确定金属薄膜与陶瓷间界面的力学性能参数赵海峰 (80)

空间网壳结构振动问题的改进神经网络控制郭军慧 周岱 李磊 黄剑伟 (86)

双重弯剪型抗侧力结构的屈曲及其二阶效应童根树 金阳 米旭峰 (92)

冲击消振器Lyapunov指数谱及其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张淑华 尧辉明 张全逾 杜文艳 (99)

变形三重介质三渗模型的压力动态分析张磊 同登科 马晓丹 (103)

基于应变能的预应力平面实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张爱林 杨海军 姚力 (110)

Ⅲ型运动裂纹在两种边界条件下的位错分布函数王云涛 吕念春 程靳 李春雷 (117)

土木工程学科

方钢管-钢骨高强混凝土压弯承载力计算赵同峰 王连广 (122)

上海长江大桥索塔钢锚箱模型试验研究苏庆田 曾明根 吴冲 (126)

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自由振动计算的新方法龚耀清 包世华 (133)

双肢薄壁墩连续刚构桥平衡悬臂施工阶段的三维风效应研究韩艳 陈政清 刘光栋 (141)

基于纤维模型的拱形断面地铁车站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刘祥庆 刘晶波 (150)

GFRP带肋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郝庆多 王言磊 侯吉林 欧进萍 (158)

基于响应面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土坡可靠度计算方法陈昌富 朱剑锋 龚晓南 (166)

带约束拉杆L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的本构关系蔡健 孙刚 (173)

近断层速度脉冲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赵凤新 韦韬 张郁山 (180)

饱和土中桩竖向振动响应分析余俊 尚守平 任慧 王海东 (187)

软土地区弱透水层承压水基坑突涌计算模型研究丁春林 (194)

热态沥青混合料路面振动压实过程ANSYS模拟研究郑健龙 陈骁 李庆瑞 应荣华 (200)

机械工程学科

齿轮啮合过程中安定状态残余应力的数值方法研究原园 徐颖强 吕国志 朱贤飞 (207)

含干摩擦振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丁旺才 张有强 张庆爽 (212)

其他工程学科

用胞胞映射计算被动行走模型不动点的吸引盆柳宁 李俊峰 王天舒 (218)

应用SMA智能阻尼器的结构模糊控制邢德进 李忠献 (224)

水流作用下悬浮隧道锚索的动力响应陈健云 孙胜男 苏志彬 (229)

压电锥壳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王威远 魏英杰 王聪 邹振祝 (235)

分析旋转薄壳的传递矩阵法苏海东 黄玉盈 (1)

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在强震下的失效研究支旭东 范峰 沈世钊 (7)

非线性动力方程的改进分段直接积分法王海波 余志武 陈伯望 (13)

基于DB小波无网格法:二维弹塑性问题刘亚男 肖亚飞 刘应华 岑章志 (18)

快速多极边界元法在大规模传热分析中的应用王海涛 姚振汉 (23)

弹性力学静力问题的SPH方法周岱 陈思 董石麟 李华峰 阳光 (28)

应力强度因子的误差评估黄海燕 林志祥 (35)

平面杆系结构的失效包络图及失效评估赵军 (39)

基于随机激励响应的时变系统物理参数子空间识别方法研究李会娜 史治宇 (46)

基于频率效应的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任文杰 李宏男 宋钢兵 (52)

基于表面涡方法的单列圆柱流体诱导振动及流弹性不稳定研究王沣浩 姜歌东 (60)

一种新型闸门力学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朱世哲 罗尧治 (66)

基于数字图像的混凝土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于庆磊 唐春安 朱万成 唐世斌 (72)

不同拉压模量及软化特性材料的柱形孔扩张问题的统一解罗战友 夏建中 龚晓南 (79)

土木工程学科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桥上移动荷载分阶段识别方法李忠献 陈锋 王波 (85)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某复杂超高层结构中的应用研究邹昀 吕西林 朱杰江 (93)

均匀受压两铰圆弧钢拱的平面内稳定设计曲线林冰 郭彦林 黄李骥 (100)

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最优综合效能法曾国华 董聪 (106)

变截面连续箱梁桥剪力滞及剪切变形双重效应分析的传递矩阵法韦成龙 李斌 曾庆元 (111)

火灾下型钢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研究郑永乾 韩林海 经建生 (118)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杨伟军 陈利群 祝晓庆 (126)

高温下端部受约束的混凝土异形柱抗火性能研究徐玉野 吴波 (134)

不同加载模式下方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郭兰慧 张素梅 刘界鹏 (143)

基于结构可靠度的劣化桥梁维护方案成本优化研究邵旭东 彭建新 晏班夫 (149)

基于Griffith理论岩石裂纹扩展的可靠度分析张浪 刘东升 宋强辉 刘山文 (156)

粘砂变形GFRP筋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郑乔文 薛伟辰 (162)

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式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轴压承载力陈庆军 蔡健 徐刚 吴轶 (170)

钢纤维混凝土方形板的冲切强度统一解杨青顺 魏雪英 赵均海 (176)

弹性参数任意变化的非均匀土层的二维受力分析王冬梅 柯燎亮 于桂兰 (180)

不同竖井侧向开口位置对烟囱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朱杰 霍然 孙晓乾 (187)

浅圆仓贮料压力极限平衡计算方法分析探讨袁海龙 (193)

机械工程学科

基于区间法的发动机曲轴不确定性优化研究官风娇 韩旭 姜潮 (198)

其他工程学科

模型结构对通气超空泡影响的实验研究张学伟 魏英杰 张嘉钟 王聪 于开平 (203)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实验研究谭柱华 庞宝君 贾斌 盖秉政 (209)

基于可靠度的FRP筋材料分项系数的确定何政 李光 (214)

基于非线性气动力的横侧向静气动弹性分析严德 杨超 万志强 (224)

陶瓷金属复合靶板工程模型及耗能分析申志强 蒋志刚 曾首义 (229)

用局部Petrov-Galerkin方法求解不可压超弹性材料问题张勇 胡德安 (235)

复杂结构损伤检测的分段小波变换法于国友 罗晓健 苗青 (1)

屈曲与应力约束下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隋允康 边炳传 (6)

混合边界矩形板的自由振动分析郑荣跃 黄炎 寥一寰 (13)

孔洞在晶界上长大行为的模拟刘文辉 张新明 唐建国 (18)

两自由度系统气弹响应特性研究祝志文 顾明 陈政清 (23)

浮桥大位移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及与动态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江召兵 陈徐均 黄亚新 沈庆 (31)

岩土软化行为的网格依赖性问题研究冀宾 陈万吉 赵杰 (36)

楔形体诱导的非定常超空泡计算张治勇 杨洪澜 张嘉钟 (42)

大跨度拉索预应力带肋单层球面网壳的稳定性及应用研究殷志祥 李会军 (48)

模式识别技术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蒋友宝 杨伟军 冯健 (53)

含多分层损伤的先进复合材料格栅加筋圆柱壳(AGS)的热-机耦合非线性屈曲分析陈浩然 周柏华 白瑞祥 (58)

非协调实体退化厚/薄板单元许德胜 肖汝诚 王燕 凌道盛 (64)

工程结构中的几何位移分析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钱若军 苏波 林智斌 (70)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圆板塑性极限分析刘东 蒋朝志 (77)

土木工程学科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桥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汪劲丰 吴光宇 林泉 项贻强 徐兴 (85)

考虑界面影响的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数值预测应宗权 杜成斌 (92)

考虑地基变形时超高层建筑束筒结构的半解析自由振动分析龚耀清 李珂 (97)

大跨度斜拉桥风洞试验和计算分析的一致性研究李永乐 卢伟 熊文斌 陶齐宇 (104)

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初始刚度计算王素芳 陈以一 (109)

厚薄通用板元在厚筏基础中的应用陈朝晖 郭益 李正良 (116)

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抗火极限安全分析 张宏涛 张荣钢 白玉星 徐秉业 王晓纯 徐彤 张素枝 (121)

复杂应力状态对混凝土梁外贴FRP条带抗剪贡献的影响曲哲 叶列平 陈建飞 陆新征 (127)

双线隧道中单侧隧道内爆炸引起地面建筑的动力响应及滑移隔震研究田力 李忠献 郝洪 (133)

苏通大桥三维颤振分析许福友 陈艾荣 (139)

两端简支曲线梁面内位移精确解李晓飞 赵颖华 (145)

抗拔螺旋桩叶片与地基相互作用试验研究董天文 梁力 王炜 王明恕 (150)

结构在水平与竖向随机地震同时作用下的相关函数和谱密度李创第 李暾 (156)

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剪切强度的塑性极限分析郑建岚 陈峰 (164)

基于DICM的钢管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的转角测量与分析研究孙伟 谢士华 梁书亭 杨福俊 何小元 (169)

弯剪受力下后锚固群锚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谢群 陆洲导 (175)

饱和粘土中挤土桩球形孔扩张的弹塑性分析胡伟 黄义 刘增荣 栗蕾 (180)

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断裂性能试验研究张鹏 李清富 黄承逵 (188)

冲击振动落砂机在1∶4强共振点附近的动力学特性张艳龙 徐慧东 (194)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疲劳特性试验研究姚允武 李春良 程永春 (200)

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及荷载试验研究阚远 叶继红 (205)

代换梁法在自锚式悬索桥上的推广应用李立峰 程翔云 (212)

埋地钢管局部悬空的挠度和内力分析王小龙 姚安林 (218)

工程力学篇2

2.汽轮机高、低压一体化转子材料及性能的研究进展朱明亮,轩福贞,梅林波,王思玉,ZHUMing-liang,XUANFu-zhen,MEILin-bo,WANGSi-yu

3.680MW超超临界锅炉混煤燃烧特性的热重试验及锅炉选型建议曾令大,陈启卷,熊杰,王小华,ZENGLing-da,CHENQi-juan,XIONGJie,WANGXiao-hua

4.600MW超临界锅炉燃烧器区膜式水冷壁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李春燕,阎维平,梁秀俊,黄景立,LIChun-yan,YANWei-ping,LIANGXiu-jun,HUANGJing-li

5.3种型号W火焰锅炉结渣特性的数值模拟方庆艳,周怀春,汪华剑,罗自学,史铁林,FANGQing-yan,ZHOUHuai-chun,WANGHua-jian,LuoZi-xue,SHITie-lin

6.浓缩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冷模试验研究赵静,杨宗恒,张海,ZHAOJing,YANGZong-heng,ZHANGHai

7.锅炉过热器蒸汽侧氧化膜瞬态应力的有限元分析边彩霞,周克毅,胥建群,徐啸虎,BIANCai-xia,ZHOUKe-yi,XUJian-qun,XUXiao-hu

8.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聂立,王鹏,彭雷,霍锁善,姚本荣,NIEli,WANGPeng,PENGLei,HUOSuo-shan,YAOBen-rong

9.进气冷却在微型燃气轮机冷、电联供系统中的应用杨勇平,和彬彬,段立强,YANGYong-ping,HEBin-bin,DUANLi-qiang

10.150MW汽轮机高压缸级内流场的数值模拟戴丽萍,蔡虎,康顺,DAILi-ping,CAIHu,KANGShun

11.可控烟气回流量型低NOx燃烧器流场特性的试验研究范庆伟,惠世恩,周屈兰,徐通模,FANQing-wei,HUIShi-en,ZHOUQu-lan,X(U)Tong-mo

12.直接空冷机组喷雾增湿系统的研究王松岭,赵文升,宋立琴,刘阳,WANGSong-ling,ZHAOWen-sheng,SONGLi-qin,LIUYang

13.下期待摘要预报

14.直冷式空冷机组的负荷-压力动态模型及其特性分析田亮,刘鑫屏,刘吉臻,TIANLiang,LIUXin-ping,LIUJi-zhen

15.直流锅炉风/煤比燃烧优化控制的研究罗自学,刘成永,陶茂钢,周怀春,LUOZi-xue,LIUCheng-yong,TAOMao-gang,ZHOUHuai-chun

16.应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优化直流锅炉给水控制董信光,刘延征,申旭,DONGXin-guang,LIUYan-zheng,SHENXu

17.应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紧凑式换热器崔永正,任禾盛,郝桂梅,CUIYong-zheng,RENHe-sheng,HAOGui-mei

18.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加装下挡风墙的数值模拟周兰欣,李建波,李卫华,田亚钊,ZHOULan-xin,LIJian-bo,LIWei-hua,TIANYa-zhao

19.水煤浆气化喷嘴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及分析屠伟龙,匡建平,刘建忠,周俊虎,何新土,TUWei-long,KUANGJian-ping,LIUJian-zhong,ZHOUJun-hu,HEXin-tu

20.水煤浆真实流变特性的研究陈良勇,段钰锋,刘猛,赵长遂,CHENLiang-yong,DUANYu-feng,LIUMeng,ZHAOChang-sui

21.膜吸收法与化学吸收法分离烟气中CO2的试验比较张卫风,王秋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ZHANGWei-feng,WANGQiu-hua,FANGMeng-xiang,LUOZhong-yang,CENKe-fa

22.焦炭体系下添加剂对CO2重整CH4特性的影响金保升,李延兵,肖睿,张会岩,王芳,JINBao-sheng,LIYan-bing,XIAORui,ZHANGHui-yan,WANGFang

23.O2/CO2气氛下煤粉的燃烧规律与动力学特性牛胜利,路春美,赵建立,郭鲁阳,刘志超,NIUSheng-li,LUChun-mei,ZHAOJian-li,GUOLu-yang,LIUZhi-chao

24.半干法烟气脱硫整体化模型王乃华,滕斌,高翔,骆仲泱,岑可法,WANGNai-hua,TENGBin,GAOXiang,LUOZhong-yang,CENKe-fa

25.Sol-gel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材料及其脱除汞污染物的研究豆斌林,陈晖,葛红花,陈兵兵,吴婷,DOUBin-lin,CHENHui,GEHong-hua,CHENBing-bing,WUTing

26.超临界水氧化后生活垃圾中元素的迁移规律卢申卿,马春元,王志强,衣宝葵,沈晓芳,刘洪贞,LUShen-qing,MAChun-yuan,WANGZhi-qiang,YIBao-kui,SHENXiao-fang,LIUHong-zhen

27.整体型V2O5-WO3-MoO3/TiO2催化剂的制备闫志勇,高翔,骆仲泱,YANZhi-yong,GAOXiang,LUOZhong-yang

28.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及研究方法黄惠兰,张华,张静敏,黄易,HUANGHui-lan,ZHANGHua,ZHANGJing-min,HUANGYi

29.旋流预混合燃烧器基本性能的冷态试验研究董陈,徐通模,周屈兰,惠世恩,DONGChen,XUTong-mo,ZHOUQu-lan,HUIShi-en

30.超超临界机组用SUPER304H钢管国产化关键制造工艺的分析彭芳芳,朱国良,宋建新,PENGFang-fang,ZHUGuo-liang,SONGJian-xin

31.SA-335P92钢的焊接傅育文,王炯祥,卢征然,沙万华,刘信诠,杨惠勤,FUYu-wen,WANGJiong-xiang,LUZheng-ran,SHAWang-hua,LIUXin-quan,YANGHui-qin

32.Ei收录信息

33.用于太阳热发电的铅-铋合金传热特性分析陈德明,舒杰,李戬洪,徐刚,CHEDe-ming,SHUJie,LIJian-hong,XUGang

1.国产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的启动调试和运行樊险峰,张志伦,吴少华,FANXian-feng,ZHANGZhi-lun,WUShao-hua

2.下期待摘要预报

3.900MW超临界锅炉机组节能方略初探动力工程学报 李道林,徐洪海,虞美萍,戴岳,林英红,LIDao-lin,XUHong-hai,YUMei-ping,DAIYue,LINYing-hong

4.循环流化床二次风射流穿透规律的试验研究杨建华,杨海瑞,岳光溪,YANGJian-hua,YANGHai-rui,YUEGuang-xi

5.Z型和U型集箱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韦晓丽,缪正清,WEIXiao-li,MIAOZheng-qing

6.裂纹参数对叶片固有频率影响的研究葛永庆,安连锁,GEYong-qing,ANLian-suo

7.不同翼刀高度控制涡轮静叶栅二次流的数值模拟李军,苏明,LIJun,SUMing

8.椭圆形突片气膜冷却效率的试验研究李建华,杨卫华,陈伟,宋双文,张靖周,LIJian-hua,YANGWei-hua,CHENWei,SONGShuang-wen,ZHANGJing-zhou

9.大机组实现快速甩负荷的现实性和技术分析冯伟忠,FENGWei-zhong

10.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前馈模糊-PI变桨距控制高峰,徐大平,吕跃刚,GAOFeng,XUDa-ping,LUYue-gang

11.基于过程的旋转机械振动故障定量诊断方法陈非,黄树红,张燕平,高伟,CHENFei,HUANGShu-hong,ZHANGYan-ping,GAOWei

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电站机组的运行状态付忠广,王丽平,戈志华,靳涛,张光,FUZhong-guang,WANGLi-ping,GEZhi-hua,JINTao,ZHANGGuang

13.电站机组数据仓库的建设及其关键技术蹇浪,付忠广,刘刚,申鹏飞,郑玲,JIANLang,FUZhong-guang,LIUGang,SHENPeng-fei,ZHENGLing

14.撞击式火焰噪声信号的分形特性分析颜世森,郭庆华,梁钦锋,于广锁,于遵宏,YANShi-sen,GUOQing-hua,LIANGQin-feng,YUGuang-suo,YUZun-hong

15.冷却风扇变密流型扭叶片设计方法及其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王企鲲,陈康民,WANGQi-kun,CHENKang-min

16.考虑进水温度的蒸汽喷射泵一维理论模型李刚,袁益超,刘聿拯,黄惠兰,LIGang,YUANYi-chao,LIUYu-zheng,HUANGHui-lan

17.双排管外空气流动和传热性能的数值研究石磊,邢苍,李国栋,陈俊丽,SHILei,XINGCang,LIGuo-dong,CHENJun-li

18.600MW汽轮机组再热主汽阀门阀杆的热胀及其影响时兵,金烨,SHIBing,JINYe

19.温度和压力对旋风分离器内气相流场的综合影响万古军,孙国刚,魏耀东,时铭显,WANGu-jun,SUNGuo-gang,WEIYao-dong,SHIMing-xian

20.一种新型空气预热器及其性能分析李建锋,郝峰,郝继红,齐娜,冀慧敏,杨迪,LIJian-feng,HAOFeng,HAOJi-hong,QINa,YIHui-min,YANGDi

21.横向风对直接空冷系统影响的数值模拟吕燕,熊扬恒,李坤,LUYan,XIONGYang-heng,LIKun

22.间接空冷系统空冷散热器运行特性的数值模拟杨立军,杜小泽,杨勇平,YANGLi-jun,DUXiao-ze,YANGYong-ping

23.减压管状态对混流式水轮机流场的影响梁武科,董彦同,赵道利,马薇,石崓,刘晓峰,王庆永,LIANGWu-ke,DONGYan-tong,ZHAODao-li,MAWei,SHIFeng,LIUXiao-feng,WANGQing-yong

24.循环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的最新进展段伦博,赵长遂,屈成锐,周骛,卢骏营,DUANLun-bo,ZHAOChang-sui,QUCheng-rui,ZHOUWu,LUJun-ying

25.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及其在电站上的工程应用杨志忠,YANGZhi-zhong

26.应用差分光谱吸收法监测SO2的固定污染源连续排放监测系统许利华,李俊峰,蔡小舒,沈建琪,苏明旭,唐荣山,欧阳新,XULi-hua,LIJun-feng,CAIXiao-shu,SHENJian-qi,SUMing-xu,TANGRong-shan,OUYang-xin

27.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催化剂及其脱硝活性的研究赵清森,孙路石,石金明,殷庆栋,胡松,向军,ZHAOQing-sen,SUNLu-shi,SHIJin-ming,YINQing-dong,HUSong,XIANGJun

28.N2气氛下活性炭的汞吸附性能周劲松,王岩,胡长兴,何胜,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ZHOUJin-song,WANGYan,HUChang-xing,HESheng,LUOZhong-yang,NIMing-jiang,CENKe-fa

29.准格尔煤灰特性对其从电除尘器中逃逸的影响齐立强,原永涛,阎维平,张为堂,QILi-qiang,YUANYong-tao,YANWei-ping,ZHANGWei-tangHtTp://

30.中国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厂的经济性估算模型黄河,何芬,李政,倪维斗,何建坤,张希良,麻林巍,HUANGHe,HEFen,LIZheng,NIWei-dou,HEJian-kun,ZHANGXi-liang,MALin-wei

31.以甲烷重整方式利用气化煤气显热的甲醇-电多联产系统高健,倪维斗,李政,GAOJian,NIWei-dou,LIZheng

32.蓄热介质对太阳能热风发电集热器性能的影响黄惠兰,张华,安恩科,姚秀平,邬志敏,HUANGHui-lan,ZHANGHua,ANEn-ke,YAOXiu-ping,WUZh-imin

33.水煤浆流经渐缩管段的局部阻力特性任远,陈良勇,赵国华,刘猛,段钰锋,RENYuan,CHENLiang-yong,ZHAOGuo-hua,LIUMeng,DUANYu-feng

1.超临界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布置型式的比较俞谷颖,张富祥,陈端雨,朱才广,杨宗煊,YUGu-ying,ZHANGFu-qiang,CHENDuan-yu,ZHUCai-kuang,YANGZong-xuan

2.动力工程学报 下期待摘要预报

3.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选型及水动力研究张彦军,杨冬,于辉,陈听宽,高翔,骆仲泱,ZHANGYan-jun,YANGDong,YUHui,CHENTing-kuan,GAOXiang,LUOZhong-yang

4.锅炉飞灰采样装置结露堵灰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阎维平,李钧,李加护,刘峰,YANWei-ping,LIJun,LIJia-hu,LIUFeng

5.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600MW超超临界锅炉炉内过程的数值模拟曹庆喜,吴少华,刘辉,CAOQing-xi,WUShao-hua,LIUHui

6.一种低NOx旋流燃烧器流场特性的研究林正春,范卫东,李友谊,李月华,康凯,屈昌文,章明川,LINZheng-chun,FANWei-dong,LIYou-yi,LIYue-hua,KANGKai,QUChang-wen,ZHANGMing-chuan

7.燃煤锅炉高效、低NOx运行策略的研究魏辉,陆方,罗永浩,蒋欣军,WEIHui,LUFang,LUOYong-hao,JIANGXin-jun

8.130t/h高温、高压煤泥水煤浆锅炉的设计和调试程军,周俊虎,黄镇宇,刘建忠,杨卫娟,岑可法,CHENGJun,ZHOUJun-hu,HUANGZhen-yu,LIUJian-zhong,YANGWei-juan,CENKe-fa

9.棉秆循环流化床稀相区传热系数的试验研究孙志翱,金保升,章名耀,刘仁平,张华钢,SUNZhi-ao,JINBao-sheng,ZHANGMing-yao,LIURen-ping,ZHANGHua-gang

10.汽轮机转子系统稳态热振动特性的研究朱向哲,袁惠群,张连祥,ZHUXiang-zhe,YUANHui-qun,ZHANGLian-xiang

11.直接空冷凝汽器仿真模型的研究阎秦,徐二树,杨勇平,马良玉,王兵树,YANQin,XUEr-shu,YANGYong-ping,MALiang-yu,WANGBing-shu

12.空冷平台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周兰欣,白中华,张淑侠,王统彬,ZHOULan-xin,BAIZhong-hua,ZHANGShu-xia,WANGTong-bin

13.环境风对直接空冷系统塔下热回流影响的试验研究赵万里,刘沛清,ZHAOWan-li,LIUPei-qing

14.电厂直接空冷系统热风回流的数值模拟段会申,刘沛清,赵万里,DUANHui-shen,LIUPei-qing,ZHAOWan-li

15.考虑进气预旋的离心压缩机流动的数值分析肖军,谷传纲,高闯,舒信伟,XIAOJun,GUChuan-gang,GAOChuang,SHUXin-wei

16.火电站多目标负荷调度及其算法的研究冯士刚,艾芊,FENGShi-gang,AIQian

17.转子振动信号同步整周期重采样方法的研究胡劲松,杨世锡,HUJing-song,YANGShi-xi

18.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法测量气力输送中的煤粉流量孙猛,刘石,雷兢,李志宏,SUNMeng,LIUShi,LEIJing,LIZhi-hong

19.气化炉液池内单个高温气泡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吴晻,李铁,袁竹林,WUXuan,LITie,YUANZhu-lin

20.富氧型高活性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脱汞的实验研究刘松涛,赵毅,汪黎东,藏振远,LIUSon-gtao,ZHAOYi,WANGLi-dong,ZANGZhen-yuan

21.酸性NaClO2溶液同时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刘凤,赵毅,王亚君,汪黎东,LIUFeng,ZHAOYi,WANGYa-jun,WANGLi-dong

22.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石灰石活性的评价郭瑞堂,高翔,王君,骆仲泱,岑可法,GUORui-tang,GAOXiang,WANGJun,LUOZhong-yang,CENKe-fa

23.烟气脱硫吸收塔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展锦程,冉景煜,孙图星,ZHANJin-cheng,RANJing-yu,SUNTu-xing

24.不同反应气氛下燃料氮的析出规律董小瑞,刘汉涛,张翼,王永征,路春美,DONGXiao-rui,LIUHan-tao,ZHANGYi,WANGYong-zheng,LUChun-mei

25.循环流化床锅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及其脱硝系统的研究罗朝晖,王恩禄,LUOZhao-hui,WANGEn-lu

26.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反应动力学的试验研究李庆钊,赵长遂,武卫芳,李英杰,段伦博,LIQing-zhao,ZHAOChang-sui,WUWei-fang,LIYing-jie,DUANLun-bo

27.生物质半焦高温水蒸汽气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赵辉,周劲松,曹小伟,段玉燕,骆仲泱,岑可法,ZHAOHui,ZHOUJin-song,CAOXiao-wei,DUANYu-yan,LUOZhong-yang,CENKe-fa

28.蜂窝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朱崇兵,金保升,仲兆平,李锋,翟俊霞,ZHUChong-bing,JINBao-sheng,ZHONGZhao-ping,LIFeng,ZHAIJun-xia

29.基于Zn/ZnO的新型近零排放洁净煤能源利用系统吕明,周俊虎,周志军,杨卫娟,刘建忠,岑可法,LVMing,ZHOUJun-hu,ZHOUZhi-jun,YANGWei-juan,LIUJian-zhong,CENKe-fa

30.IGCC系统关键部件的选择及其对电厂整体性能的影——(3)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与余热锅炉的匹配高健,倪维斗,李政,福下秀昭,GAOJian,NIWei-dou,LIZheng,SUGISHITAHideaki

31.IGCC电厂的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成本的估算模型黄河,何芬,李政,倪维斗,何建坤,张希良,麻林巍,HUANGHe,HEFen,LIZheng,NIWei-dou,HEJian-kun,ZHANGXi-liang,MALin-wei

32.火电机组回热系统的通用物理模型及其汽水分布方程的解闫顺林,胡三高,徐鸿,李庚生,李永华,YANShun-lin,HUSan-gao,XUHong,LiGeng-sheng,LIYong-hua

33.平板V型小翼各参数对风力机功率系数的影响汪建文,韩炜,闫建校,韩晓亮,曲立群,吴克启,WANGJian-wen,HANWei,YANJian-xiao,HANXiao-liang,QULi-qun,WUKe-qi

34.部分痕量元素在油页岩中的富集特性及挥发行为柏静儒,王擎,陈艳,李春雨,关晓辉,李术元,BAIJing-ru,WANGQing,CHENYan,LIChun-yu,GUANXiao-hui,LIShu-yuan

35.核电站电气贯穿芯棒热老化寿命评定技术的研究黄定忠,李国平,HUANGDing-zhong,LIGuo-ping

1.含表面裂纹T型叶根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计算王立清,盖秉政,WANGLi-qing,GAIBing-zheng

2.600MW机组排汽管道内湿蒸汽的数值模拟石磊,张东黎,陈俊丽,李国栋,SHILei,ZHANGDong-li,CHENJun-li,LIGuo-dong

3.额定功率下抽汽压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郭民臣,刘强,芮新红,GUOMin-chen,LIUQiang,RUIXin-hong

4.汽轮机排汽焓动态在线计算模型的研究闫顺林,徐鸿,李永华,王俊有,YANShun-lin,XUHong,LIYong-hua,WANGJun-you

5.扇形喷孔气膜冷却流场的大涡模拟郭婷婷,邹晓辉,刘建红,李少华,GUOTing-ting,ZHOUXiao-hui,LIUJian-hong,LIShao-hua

6.高速旋转光滑面迷宫密封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研究晏鑫,李军,丰镇平,YANXin,LIJun,FENGZhen-ping

7.微型燃气轮机向心透平的性能试验邓清华,倪平,丰镇平,DENGQing-hua,NIPing,FENGZhen-ping

8.微型燃气轮机表面式回热器的应力分析张冬洁,王军伟,梁红侠,曾敏,王秋旺,ZHANGDong-jie,WANGJun-wei,LIANGHong-xia,ZENGMin,WANGQiu-wang

9.下期待摘要预报

10.大容量余热锅炉汽包水位的建模分析王强,曹小玲,苏明,WANGQiang,CAOXiao-ling,SUMing

11.新型内直流外旋流燃烧器流场特性的研究李言钦,周怀春,魏新利,LIYan-qin,ZHOUHuai-chun,WEIXin-li

12.汽包锅炉蓄热系数的定量分析动力工程学报 刘鑫屏,田亮,赵征,刘吉臻,LIUXin-ping,TIANLiang,ZHAOZheng,LIUJi-zhen

13.吹灰对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熵产影响的试验研究朱予东,阎维平,张婷,ZHUYu-dong,YANWei-ping,ZHANGTing

14.电站设备易损件寿命评定与寿命管理技术的研究史进渊,邹军,沈海华,李伟农,孙坚,邓志成,杨宇,朱志劼,SHIJin-yuan,ZHOUJun,SHENHai-hua,LIWei-nong,SUNJian,DENGZhi-cheng,YANGYu,ZHUZhi-jie

15.ALSTOM气化炉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吴科,吕剑虹,向文国,WUKe,LUJian-hong,XIANGWen-guo

工程力学篇3

【关键词】工程力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现代大学适应于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以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这就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和专业素质训练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根本,强化突出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工程力学课程中含有许多抽象的力学概念和公式、相当数量的课后作业以及大量的工程实例。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比较枯燥、难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工程力学课程组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对新世纪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

工程力学教材大都比较注重自身的系统性,与其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以学生所具备的力学知识作为新的教学起点首先,整理出工程力学课程与其前后续各门课程间内在的联系,确定其前续课程(如大学物理)与工程力学重复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其后续课程(如结构力学)的教学中能应用到的内容,并据此重新有侧重地确定出工程力学的教学内容凡是与大学物理学重复的地方,公式可不再重复推导,只加以解释,省出的时间用于难点和重点的学习,例如静力学中的受力分析等与后续课程有重复的,并且是后续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介绍概念,作为学生自学内容突破传统教材的内容安排顺序,将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整合,形成新的较为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使相关内容的知识更加模块化条理化逻辑化。例如求杆件内力,可以放在静力学基础之后开始学习,把轴力"扭矩"弯矩"剪力放在一章中讲完。材料力学的动荷载可以和理论力学的达朗贝尔原理连在一起讲。实验教学内容也可以完善,如工程力学中的拉压破坏实验,是一个经典的传统实验,但是与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等课程的实验有重复,为此,在实验课上除了使用低碳钢和铸铁这两种材料,还可以演示现代工程上常用且在机械性质上有特点的材料,如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这样,既达到了实验实践的效果,又

使学生增加了新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拿出一个试验,开展创新实验,在实验课之前,学生根据教材和参考文献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各种现象,采集处理实验数据,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学时减少,但教学要求并不能降低。因此,除了对工程力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外,还需对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围绕重点难点精讲多练,对讲授内容注重讲概念、讲思路、讲方法。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即先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使之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将实际结构转化为力学模型,并从力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最后将所得到的结果引入课堂教学的理论部分!因为工程力学所研究的内容大都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从工程实际问题出发,突出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方法,再结合所学的理论进行研究,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所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绪论及每一章开始的部分,特别需要这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讲解分析,将实际结构转化为力学模型,并从力

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最后将所得到的结果引入课堂教学的理论教学部分。

三、结 语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教育现代化的目的在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使教育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现代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创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和掌握知识。但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等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它需要教师们不断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徐鹏,关学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94-95

工程力学篇4

1设计指导思想

工程热力学是动力、热工等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能够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工程热力学课程中,很多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都是通过实际的形象物体经抽象化或再加数学演绎而建立的。许多基本理论都是经过实践而又被实际所验证的客观真理,所以该课程实践性较强。

大量的练习、有比较熟练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是工程热力学学习的基本要求。深化教育改革要求加强实践教育,大幅度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对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将为此做一些探索。

基于.NET的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是以B/S模式为工作方式,利用校园网传输的辅助网络教育系统。网站集成了工程热力学各种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信息网页化,在线考试,人机交互,在线讨论、答疑等功能。本系统旨在成为教与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借助网络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工程热力学。

2网站设计

2.1设计目标

工程热力学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学且枯燥的一门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领域的运用,采用网络技术改进工程热力学教学,成为工程热力学这门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工程热力学学习网站设计目标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工程热力学课堂辅助教学,建立一个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和多媒体先进的表现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体现工程热力学网络教育的仿真性、交互性和实践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具体而言,是以学习网站为平台,建立一个工程热力学的学习园地,使学生通过网络掌握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开发一个在线考试系统,由系统按照要求自动组题,制作动态网页实现网上模拟测试,能及时给出测试分数,能使学生自我评估,实现梯度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激发学习动力;制作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每章节附有详细的解题帮助,可适时获得解题指导;学生可与教师交换信息,相互留言,建立远程教学的沟通渠道;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建库、组题、扩充和修改题库资源,可调阅试卷进行教学讲评,可以查阅学生对各类问题的访问情况,了解练习中的热题、难题,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系统数据库可作为习题课、讨论课的丰富资源。

2.2整体设计

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将实践性、交互性、操作性、仿真性应用于网络教学,力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在线学习交互性强的特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

2.2.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对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首先通过“步进教程”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明白这一概念说的是什么,然后通过“专题讲解”进一步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实质。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与某一基本概念易混淆的其他概念和说法。澄清或纠正自己过去模糊或错误的概念。通过“辅导和答疑”中的思考题、讨论题及习题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叙述概念的定义及实质。

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参考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基本热力学关系、理想气体性质、四种基本热力过程、多变过程、压气机工作原理、卡诺循环、往复式内燃机理想循环等。

网络教育模式中,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至关重要。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2.2开发环境

2.3.1网站首页

根据工程热力学的教学特点和功能模块的设计要求,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网站首页。

2.3.2主要模块功能

(1)学员管理模块:主要提供老师给学员设定登录帐号和密码及访问权限,通过查看学员登录日志,可以了解学生访问网站的情况如图2。同时也提供各学员修改访问密码的功能。

(2)步进教程模块:是主要教学模块,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基本内容以章节目录编组,实现教材的电子化和多媒体化。内容以文字、动画和图形形象直观地讲解基本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题讲解模块:选择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讲解。主要方法是制作大量完善的flas以及教师授课实况视频。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分析提炼,细致讲解,并用flas演示解题思路,给出分析提示。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为学生释疑解难。实验是工程热力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部分实验制作了flash模拟动画、3DMAX实体。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手段展现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为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提供初步认识。

(4)辅导答疑模块:辅导是针对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出错之处,特别对课程要求的计算试题类型重点介绍,突出重点,层层指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有的放矢地复习并顺利通过考试创造条件;答疑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提出疑问,通过即时消息和留言板的形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流。教师可以当即一一回答问题,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也可以集中回答,同时学生可以查询、检索,避免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

(5)知识博览模块:是书本知识的扩充,提供大量的相关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6)习题训练模块:依据书本章节,为每一章节内容编制了适量的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每一练习都有答案及详细讲解。#p#分页标题#e#

(7)在线考试模块: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学习效果测试的平台,同时通过测试结果的实时反馈,协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程度进行自我检查,提高学习的效果。使用SQLServer2000开发试题数据库,制作动态网页实现网上模拟测试,能及时给出测试分数,实现自我评估功能。

2.4安全性设计

工程热力学学习网站设计目的是辅助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减少任课教师工作量,暂时只对开课班级学生开放。由教师给学生分配帐号和密码,设定权限,只有合法用户才可以登录系统浏览相应页面。

用SQLServer2000设计了一个学生信息表,用来存放学生帐号、密码及基本情况见图3。用户只有在登录页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登录页面如图4。

3系统实现

工程热力学学习网站以B/S体系结构作为基本框架,由客户机、WEB服务器、数据库三个层次组成如图5。动态网页通过技术制作,用C#语言编写后台代码,利用访问后台数据库。

.NET是微软公司提出的一种分布式运算的框架,以XML为基础,以Web服务为核心,辅以其他各种技术实现,意在利用Internet上强大的计算资源和丰富的带宽资源,提高工作效率。.NET框架提取出微软组件对象模型COM的精华,将它们与松散耦合计算的精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成了强大、高效的Web组件系统:简化程序员的“管道”操作,深入地集成了安全性,引进了基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NET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通用语言运行库CLR(CommonLanguageRuntime)、.NET架构类库FCL(FrameworkClassLibrary)和。

3.1.1通用语言运行库CLR

它是.NET的核心,负责提供执行环境,管理代码的执行并提供各种服务。在组件运行时,运行库负责管理内存分配、启动或者中止线程和进程、强化安全系数,同时还调整任何该组件涉及到的其他组件的附件配置。

架构类库FCL

它是一套可以使用的统一的面向对象、异步和层次结构的可扩展类库,可以与通用语言运行库紧密集成在一起。FCL由一个提供类、结构、接口、枚举和的层状命名空间组成。通过创建一套跨编程语言的通用API,.NET框架可以实现跨语言继承、纠错处理以及程序调试。实际上,从VisualBasic到C++的所有编程语言,对于.NET框架都是相互等同的,开发人员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想使用的任何语言。

它是创建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模型,该模型由一组控件和一个基本结构组成。其中,控件集中封装了公共的、用于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用户界面的各种小组件(诸如文本框、下拉选单等等)。有了,Web应用程序的构建变得非常容易。

数据库连接

是Microsoft推出的以.NET框架为基础的数据操作模型。并不是ADO的下一个版本,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离线数据和XML的数据操作方法。

工程热力学学习网使用设置在Windows下的IIS服务器,数据库使用SQLServer2000,使用实现数据库连接。

工程力学篇5

关键词: 《工程力学》职业院校课堂教学

学过《工程力学》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工程力学》概念多、理论性、逻辑性强、前后衔接紧密。其理论力学分析、计算灵活多样,材料力学计算公式繁多、复杂、实践性强。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薄弱,不善于思考,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等原因,普遍认为《工程力学》很难学。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好《工程力学》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加以总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制定前松后紧的教学计划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师制订前松后紧的的教学计划,可以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一点会一点,逐渐树立信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有的放矢地教学,以专业课“必需,够用”为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授人以鱼”,引导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可将力学问题和身边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结合起来。如扁担为什么中间粗两头细?在吊杠上做双臂悬垂,怎样省力?你会踢香蕉球吗?这些问题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力学原理,在《工程力学》的不同章节均能找到答案,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如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启带螺纹的饮料瓶盖,并启发其积极思考:手指的用力是属于力矩的作用还是力偶的作用?学生很容易就将力矩和力偶这样一对相互联系紧密且易混淆的知识点区分开来了,而且印象深刻。再如笔者用粉笔让学生实验剪切破坏,用一块绘图橡皮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弯曲变形,将一些由于构件强度不够而导致工程结构或设备破坏所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由于刚度不够所生产出的废品、稳定性不够而导致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等制成多媒体课件安排学生观看,这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当补充数学知识

《工程力学》的教学内容涉及数学计算的相当多,例如,力的投影计算需要运用三角函数,运用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时需要进行方程组的求解,计算应力时需要计算截面面积等。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并不能满足解题的需要,且差距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为学生补充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四、由浅入深地提问

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力学的兴趣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它们。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公式的推导和复杂的计算,只会扼杀学生的兴趣萌芽。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学生会很乐意回答,而且注意力会很快集中起来;如果问题难以回答或回答错误的次数多了,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笔者在阐述一个问题时,首先会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学生容易回答的简单问题,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答案,然后逐步引入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轴向拉伸和压缩杆件强度条件之前,笔者先提问学生:两根长度和材料相同的杆件,截面均为圆形,一粗一细,如果两端用同样的力F拉伸,当力F增加到一定值时,两根杆的轴力分别等于多少?哪一根杆先断?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笔者再问:为什么两根杆轴力相同,但不一起断?在引出应力的概念后,笔者又问:若两根截面均为圆形的杆,直径和长度相同,一根为钢杆,一根为木杆,当力F增加到一定值时,哪一根先断?为什么两根杆应力相同了,还不一起断?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这样通过笔者的积极引导,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思维一直紧跟着笔者的教学思路,在笔者不断地表扬和鼓励下,学生理解掌握了应学知识,由此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五、将复杂问题分解

有些学生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往往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入手,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放弃,次数多了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在学习一套新的广播操时,教师往往会选择让学生先学每一节的分解动作,然后学习每一节的连贯动作,最后从第一节到最后一节完成整套广播操的学习。因为这样学生会感觉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就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动作要领。因此,在《工程力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像教广播操一样,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答,并从中找到解题规律。这样解题过程将会变得轻松,学生也会感到简单容易很多。例如,教师可将强度校核的问题分解为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求解未知力、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绘制内力图、进行强度校核等几个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复习、巩固旧的知识,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若前面的知识点不会后面的学习很难进行,深刻地体会到《工程力学》前后衔接紧密、环环相扣的特点,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并主动地加以解决,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六、适时地归纳总结

《工程力学》的知识点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一些相近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适时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点间的共性,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目的。例如,静力学部分,学生通过平面任意力系的三个平衡方程可以解决平面力系的大部分问题,解题时首先是选择研究对象并对研究对象作出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然后根据受力图判断其所属力系,选定适当的坐标轴及矩心,最后列出对应的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而材料力学部分,各章研究问题的共同规律是: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强度条件强度校核、选择截面、确定载荷。所以大部分问题的求解,学生首先要利用静力学的知识进行外力分析,确定变形类型,然后用截面法求解内力,最后灵活应用公式“最大工作应力=危险截面上的应力/相应截面几何量≤许用应力”去解决三类强度计算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适时地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各知识点的关系,掌握解题规律,使思路更加清晰,最终使《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注重讲练结合

工程力学篇6

【关键词】工程力学 力学实验 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第一生产力,近些年来,我国十分注重科研发展,使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现代化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跟上时展的,应用广泛的工程力学必须要改革创新,在我国的工程项目以及交叉学科中寻求发展,同时,工程力学实验是工程力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要在工程应用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工程力学在我国重大工程中的运用与发展

工程力学作为一门工程基础学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不断涌现出新的课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了满足能源需求,我国相继建设了多座水力发电站,水力发电站的建设需要全面了解基岩的力学性质,只有掌握充足的资料,才能够节约成本,建造更加经济且寿命长的坝体结构,而这个难题正好就是工程力学中的大型结构工程课题。核能发电也是我国发展能源行业研究的热点,进行核能发电的关键是解决结构强度问题,也就是防止核燃料外泄,保证安全发电,因此,这是工程力学面临的一项复杂结构课题。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的重点工程,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民众也给予了高度的配合,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水工力学问题、通航水力学问题、爆炸反馈坝水利学问题、河流动力学问题、岩基力学问题、坝体抗震和抗爆问题等都是技术难题,需要整合全国多家单位进行联合的技术攻关,而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的关键都在于工程力学。近年来,我国近海开采石油以及海上作业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海上采油工程面临的难题是钻井平台的设计和制造,属于新型的高强度结构工程,涉及到海浪、结构、岩石等多个方面的力学问题,也是工程力学学科面临的新课题。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国防实力以及国防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攻击导弹、飞机拦截导弹等武器的研制都需要力学原理作为支撑,将工程力学应用到国防领域,有助于更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现,也有助于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

二、工程力学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

不同的运用形态经常联合出现,一个过程常常既是物理过程,又是力学、化学过程,因此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这就产生了交叉学科,力学以其很强的渗透力,与很多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形成了交叉学科。石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二以上,因此,保证其产量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石油开采是通过勘探、钻井、固井、射孔和采油来完成的,大庆油田的油、气、水在地下分布十分复杂,层间封隔段短,要求进行高质量的固井工程,使用油井水泥对各个地质层进行严格分隔,但是射孔作业很容易损伤水泥环,影响层间封隔效果。水泥石是固井水泥环的构成材料,由于水泥石中包裹着一些没有被水化的颗粒以及小孔,物质分部并不均匀,存在很大缺陷,容易出现裂纹。在水泥石配比中添加填料(纤维、圆形颗粒等)改变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可以提高材料的裂韧性、止裂韧性等,通过不断试验可以获得防止裂缝产生,具有较好抗冲击性能的水泥石配方。这是工程力学在交叉学科中应用的一个例子,研究出的水泥石配方现已在大庆投入使用。

三、工程力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工程力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性

工程力学是和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工科课程,研究分析内容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应力变形分析,还有含物体的材料性能分析,不仅涉及固体力学学科的内容,还涉及到材料力学学科的内容,研究内容比较广泛。一般来讲,力学问题主要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研究对于工程力学的学习与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单来讲,工程力学的实验研究就是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工程结构或构件中的应力和变形,实验研究的重要性与优势就在于,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快速、直接地解决工程面临的问题,还可以对理论以及数值计算之后的结果进行核查以及验证。

(二)工程力学实验研究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础建设工程都立足于实际,因此工程力学要致力于解决工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力学的理论方法给出了应力分析的基本方程式,但是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数学解析的方法往往只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于几何形状或受载复杂的构件就要进行理想化的假设,因此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必须要采用力学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同时,数学解析法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学和计算方面的困难,在解决工程建设中面临的三维问题和应力集中问题时,依靠数学解析法甚至根本不到计算结果。数学解析法的使用要基于正确的数学模型,只有针对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如果面对一些载荷和边界条件未知的问题,就要运用实验方法为数学解析提供必要的参数,得出结果之后依旧要使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力学实验在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完全不受结构形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即便是面对边界条件未知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测量实物得到数据,对于一些只需要知道局部应力和变形的问题,或者只要变形数据,甚至不知道材性能的条件下,实验方法要比数值计算更加简单与方便,并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从总体上讲,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三者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彼此之间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并且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四、结语

我国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建设中,在很多领域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不断缩小差距,促进我国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工程力学承担着十分重大的使命,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力学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在我国的大型工程中进行应用并寻求发展,同时要注重力学实验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一方面为工程师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方面为工程力学找到新的生长点,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工程力学篇7

【关键词】工程力学 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 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11-02

一 工程力学介绍

工程力学作为一门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的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它包含了传统学科中的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学科中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与分析工程技术问题一项必备的基础知识与研究工具,是材料、机械、建筑、机电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内含大量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如约束与约束反力等很多易混淆的名词,概念性强是工程力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死记硬背,必然会东挪西借,一团雾水。抽象性强是本课程的又一特点,尤其在材料力学篇,如材料的轴力、弯矩等内力的概念,学生中有很多疑点,必须给予明确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实践应用性强是它的第三个特点,各种起重装置的设计、减速器中传动轴的设计等都离不开力学知识,都需要经过周密的科学计算才能设计尺寸选取材料。而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工程力学与其说是一门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课程内含大量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门重要的思维方式培养课程。

二 思维方式及其重要性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体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一定的思考方法,使用于特定领域的思维模式。如红军在游击战时期,为了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提出了“16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就是当时最为优秀的思维方式。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以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思维的目的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 。

思维方式是社会意识的形成途径。千百年来人类通过对自然、社会的不断深入了解,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形成不同的思想成果的必备条件,它就像不同的加工车床,相同原料经过加工之后就会出现不同的加工产品。形式虽多样,本质却多有相似,解决方案的确定过程也就是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伏尔泰曾说:“除了野蛮的国度,世界上所有地方都被书统治着。”人类社会之所以能进步和发展,是因为国民掌握了先进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体系。价值体系确定了处理事情的目标与方向,而思维方式就是理解和处理事情的方法,掌握好了就有可以顺利地解决很多难题。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训练良好的思维方式。

三 工程力学中的思维方式

1.工程力学中的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是无矛盾性的,具有确定、绝对、静止、单一的特性,而辩证逻辑中的概念是有矛盾的、具有变化、相对、运动、多样的特征。辩证逻辑思维是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对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工程力学中概念较多,力、力矩、力偶矩、约束、约束力、平衡、弹性变形以及塑性变形等,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高度概括。学生需要从多个个体中分析其联系,抽象总结出其内在本质的统一,进而得到其概念。如从具体的力中抽象出其统一的本质(机械作用),从具体的约束中抽象出其统一的本质(对运动的限制),从具体的内力中抽象出其统一的本质(与外力相关,影响变形等)。力学中很多知识是抽象的,并不是针对某一问题,而是针对一大类工程问题,其解决思路也是一种抽象思维。

2.工程力学中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体现着哲学中的相对性。如平衡方程的多种形式(平面一般力系的一矩式、二矩式、三矩式,体现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将矢量运算简化为标量运算),合力矩定理(合力在某点的力矩等于各分力在该点力矩的代数和)等都表现了该课程中的发散思维,体现着同一目标不同解决思路的发散性,即可以通过转化思维简化问题,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3.工程力学中的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决策型思维

上升性思维是从个别的事物经验中,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出具有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性的思维。求解性思维是寻求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思维。决策性思维是对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予以估计并从中选择最理想解决方案的思维。工程力学中的解题方法的总结实际上是一种上升性思维,而将该方法应用于具体的问题是一种求解性思维,利用该方法对事物的发展的可能性预测并提出解决方案。如结构的强度条件体现了求解性思维,而利用强度条件解决强

度校核问题并对杆件截面的设计则体现了决策性思维。

4.工程力学中的其他思维

工程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力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数学相生相息,两者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力学中的理想模型的建立,蕴含着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去分析问题的思路,力学中的重心、形心蕴含着数学的微积分的思想,蕴含着加权平均的思想,力学中变形与外力、内力的关系则蕴含着内因与外因的哲学思想,联系的观点等。

四 结束语

工程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本文对工程力学中蕴含的思维方式做了小结,对工程力学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秉荣、章秉荣主编.工程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周晚林.改革力学课程 提高学生工程素质[J].理工高教研究,2006(1)

[3]蔡迎军.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及其哲学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1~23

工程力学篇8

摘要工程流体力学在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对工程流体力学的背景,发展,内容,应用,分支和前景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 发展史 内容应用 发展前景

一、背景

在人类历史上,面对河道决堤,洪期到来,人类束手无策的案例数不胜数,还有河田的干旱,河运交通的堵塞给人类带来的不便也是不计其数。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始对河水治理,桥梁建造,农业灌溉,河水航运等有了较多的需求,人类同时也就对水流运动的规律有了较多的需求和经验。但是要合理自如的控制和运用流体,人类就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学科理论去指导,于是工程流体力学的诞生已经迫在眉睫。

二、发展史

中国史上的大禹治水,李冰父子建立的都江堰,就是对水认识的萌芽,古罗马人也在早期就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供水管道系统。但是对流体力学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还是要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写的《论浮体》后,这本书对流体运动做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总结,可以算得上是流体力学的鼻祖了。很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种种原因,流体力学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直到16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科学事业的政策和资金的鼓励,这才给各科学以及流体力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7世纪,人类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对流体有了初步比较深入的研究,他通过不断试验提出了牛顿内摩擦定律,黏性运动的流体符合牛顿摩擦定律。接着拉格朗日和欧拉提出了描述流体运动的二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拉格朗日法着眼于流体个支点的运动情况,研究各质点的运动历程,最后综合来获得总体情况,欧拉法责只着眼于流体经过流场中各空间点时的运动情况。然后有普朗特的混合长度理论,法国皮托发明了测流速的皮托管,达朗贝尔利用这些得出了流体中运动的物体阻力于速度有平方关系。欧拉总结出了欧拉运动微分方程(z+p/ρg+u*u/2g=C),伯努利又对管道流体做了多次试验得出了经典的伯努力方程(p+ρgz+(1/2)*ρv^2=C式中p、ρ、v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速度;z 为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它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在工程流体力学中的具体体现。19世纪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航空方面的运用,导致古典流体力学和实验流体力学的日益结合,逐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现代流体力学。随后流体力学进入新的阶段。

三、研究内容及应用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工程中气体和液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他是基础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以牛顿运动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的。流体力学有三个基本及假设: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连续体假设。

流体力学广泛应用在航天,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武器的爆炸,沙漠迁移等等,但是工程流体力学基本是指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用水,水厂修建水塔,这些就需要计算好各水井的布置位置,水管直径,长度,动力,途径等等。另外在桥梁上,就需要对河水各个数据的掌握,以便对桥梁涵洞,配筋的设计。还有就是在高层建筑中,我们也要运用到空气动力学研究风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在通风内燃机等的设计中,还要计算好空气流动规律,以便控制空气流量,燃气输送,降尘降温等留力学问题。我国的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各大水利枢纽工程就是流体力学的宏伟体现。还有我国近年来航天工程中对流体力学的运用也是淋漓尽致。

四、研究方法

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方法同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大同小异,主要还是归结在现场观测,实验总结,建立理论,数值计算等。由于流体力学理论的不健全性,实验总结和现场观测尤为重要,流体力学应建立比较完善的观测站,另外还需要建立足够实验室去不断实验,不断模拟实践得出总结性结论。

五、流体力学分支

近几十年来,流体力学科学随着现代化生产建设的飞速发展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新的科学分支不断涌现出来,比如计算流体力学,随机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能源流体力学,工业流体力学等等。

六、发展前景

从人类开始接触认识流体力学到现在的2千多年,特别是20世纪以来工程流体力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飞速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用现有的理论体系去解决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但是人类对流体力学并没有完全了解,比如一些复杂的流体运动人类还是无法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只能凭靠经验去解决许多问题,所以流体力学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流体力学还需要我们去完善它的理论基础以及提出新的理论。

参考文献:

[1]禹华谦.工程流体力学.西南交大出版社.

工程力学篇9

关键词 工程力学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ZHOU Ping

(Jiangxi Yu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yu, Jiangxi 3380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for better application of cultivat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ability to innovate,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put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eans, mak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was improved.

Key words Engineering mechanics;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0 引言

工程力学课程是机电、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平衡的规律和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应变、应力、刚度、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受力、传力的规律。课程由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组成,以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为主。该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高中物理联系较多,而职业院校学生普遍高考分数较低,基础薄弱,因而工程力学被普遍认为是难度很大的一门课程。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育创新,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1 教学改革与实践

1.1 理论教学和工程实例相结合

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相对普遍缺乏工程应用实践的职业院校学生比较抽象,在教学基本知识和内容的要求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工程实例及生活中的力学问题,通过对这些实例的观察、分析、建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应用能力。

在材料力学部分的教学中,以带式输送机皮带滚筒的力学分析为教学实例,首先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建立滚筒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滚筒三维模型

然后对滚筒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即力的约束和位移约束,调用ANSYS软件中的通用后处理模块计算分析得到滚筒的应力云图,如图2所示。利用软件的三维可视性直观形象显示滚筒在不同的外力及约束反力条件下,不同位置的应变、应力、变形情况。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实例中的图像,总结出了传动滚筒的应力主要是集中在滚筒轴两端与轴承连接处,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图2 滚筒力学仿真云图

1.2 力学思维的培养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力学问题,掌握力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如在讲授压杆稳定时,首先介绍压杆稳定的概念,了解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进行稳定安全校核,使学生掌握提高压杆承载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力学问题研究方法,如静定平面桁架结构内力分析方法的节点法、截面法、联合法;静定组合结构内力计算的截面法、节点法;超静定结构分析的位移法及连续梁的力矩分配法等。

1.3 教学内容优化

根据职业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放在对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应用上,加强基本力学定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教学。教学内容经有机组合,分为上下两个模块。上篇包括力学基本概念、受力分析与结构计算简图、力系合成与分解、杆件变形形式、组合变形等内容。下篇包括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结构位移计算、影响线、压杆稳定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杆件强度计算,了解结构设计方法,能处理工程中的一般问题。

1.4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工程力学课程的考核采用理论考核、项目任务考核、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1)理论考核:采用闭卷方式对工程力学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测试学生对力学重点公式及基本定理的理解和记忆,选取典型试题,考重点、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2)项目和任务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工程项目力学实例项目解决理解过程中的团队意识、敬业精神、开拓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以及完成情况。(3)平时考核:采用作业、课程设计、力学实验操作相结合,考核学生平时在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教学方法革新

2.1 研讨式教学

通过工程力学专题研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主动吸收和拓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跳跃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设置适当的讨论题目,让学生查找文献,提出解决思路,分析和解答。研讨课上学生通过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方法,期间教师与其他同学对相关疑点提问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研讨式教学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研讨式教学设计

2.2 项目驱动式教学

选择贴近当前企业实际且能够包含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绝大部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的力学设计课题作为课程的教学项目,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具备利用工程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重点是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设计指导书,其中包括:确定完成项目操作的步骤,制定具体的、对学生有指导作用的项目实施流程,配以必要的工程图纸及说明;提出实施项目的要求;给出符合企业标准的项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等。具体项目教学流程如图4所示。

2.3 启发式教学

利用学术讲座、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结合专业背景介绍工程力学的最新前沿知识和发展史中一些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工程力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讲授工程实例,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

图4 项目驱动式教学流程

3 结语

通过分析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付诸教学实践,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掌握理解工程力学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江西省新余市社科课题“依托项目的工程力学课程高职教育模式”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3YGY024

参考文献

[1] 段洁利.工程力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

[2] 王涛.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体会.装备制造技术,2011(10).

[3] 刘新柱.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黑龙江教育,2014(1).

[4] 国洪建.对高职高专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卫生职业教育,2012(7).

工程力学篇10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工程热力学;启发性原则

作者简介:耿凡(1982-),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讲师;王迎超(1982-),男,山东滨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改革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126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76-02

工程热力学相关的热工技术和节能环保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需要深入。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清晰地理解并掌握抽象概念,把工程实际问题更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对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因此,开展研讨式授课的教学模式改革被提上日程。[1,2]

一、研讨式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作用

1.指导思想

根据“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内容及特点,研讨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对具体的热工理论及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必要的实验及模拟手段,探究其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施原则

研讨式教学体现的主要教学原则是学生主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及和谐性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中成为学习行为的主人,始终处于稳定的自主地位,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思考,多动手、多分析、多总结,积极发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有意识地占据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

(2)启发性原则。教师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下以启发为主,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要求教师有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且有熟练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能力。[3]如“门窗紧闭房间可否用电冰箱降温”,据笔者亲身授课经历,这一问题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贴近生活。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便于让学生顺利进入状态,从而逐渐调动其积极性并提高其研讨的兴趣;另外,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对设置问题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也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对一个问题设置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多个梯度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由少到多、由个体到班级逐步理解问题。

(4)和谐性原则。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的问题给学生指出方向,并适时启发学生思考,而学生在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要靠自己来解决问题,这种导与演的情境创设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环境,呈现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3.作用

研讨式教学包括对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各方面,主要或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开阔其视野,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体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点:研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解决“工程热力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依托“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着重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研讨式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从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来看,研讨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可行的。通过教学过程发现: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教学了解和掌握了“工程热力学”的相关知识,但由于课堂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对于抽象概念认识模糊、对主要热工问题的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晰,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限,不少学生对此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尽管引起该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是其重要原因。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十分重要。

“工程热力学”的研讨式教学打破讲授为主的模式,预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以互动为主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认识过程去掌握知识结构,从而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并让其具有对各种“工程热力学”问题进行初步定性定量评价的能力和分析解决热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工程热力学”研讨式教学初见成效后,可将其逐步推广到“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课程中去。

三、研讨式教学改革具体内容

开展“工程热力学”研讨式教学的具体做法很多,本文拟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常规教学为基础

教师应对当前典型热力学教材进行详细阅读,科学编辑,根据学科发展对课程内容进行部分更新和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在已有的较扎实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的基础上,制作与授课专业相符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图、文以及动画等形式为课程教学提供多样化、多视角、立体化的教学信息空间。[4]

2.实例研讨作穿插

教师在课堂讲述中适时引入工程和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在讲“湿空气”时,让学生思考简单问题:“为何什么阴雨天晒衣服不易干,而晴天则容易干?”由此展开研讨式教学,通过教师对实例启发性的分析,把枯燥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实际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完成查资料、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总结经验教训的一体化学习过程。

3.热点问题当点缀

教师结合当前的热工领域的热点问题,如提高热机效率、节能降耗、低碳环保以及日本核电事故等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课后试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问题,或者借助模拟实验手段,鼓励学生多途径分析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分析并撰写小论文。

4.课程本身问题

另外,在学生逐渐学会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总结本门课程的学习,把课程本身作为一个问题去对待,学生要逐渐学会自己分析总结重点、难点和规律等,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疑点问题,在及时反映给教师的同时,要能够独立思考,并通过查资料、分析总结进而消除疑点问题。

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多角度地体会学习的过程。

四、实施方案

1.实时改进教学内容

教师要搜集“工程热力学”方面的教材、课件及教学改革论文,学习前人的教改思路和方法,深入分析兄弟院校的“工程热力学”课程建设经验及精品课程,取长补短。在大体保持传统内容及学时基础上,对教学体系和内容作进一步调整,适当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简化或删去部分比较陈旧的内容。

2.构建实例和热点问题资料集

教师搜集国内外“工程热力学”相关实例和典型热工问题,如针对性地引入日常生活常见的散热器管片、电冰箱和空调等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循环、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热点问题,并运用“工程热力学”原理对具体热工过程、设备及工程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形成与课程相配套的实例资料集。结合构建的实例集,增设课程实例研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重视交流

教师应根据“工程热力学”大纲,明确课程定位,在教学过程重视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兴趣、理解与接受能力。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及疑点问题,鼓励学生根据所学有针对地加强相应习题的训练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4.习题训练

教师针对每一章的重点难点,构建相应题型,通过课题提问形式进行课堂讲授,并针对性地布置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使其独立解决问题,让其在作业同时实现对重点难点的及时掌握和有效巩固。同时,在课后多布置一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或者没有唯一答案的题目,例如“试分别举例说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生产活动或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等,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思考与分析,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活跃了学习的气氛。[4]

五、总结

研讨式教学在“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应用,可以调动课堂授课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集思考、行动、分析、总结于一体,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开发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具体的实施细节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完善。研讨式教学不仅对“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对其他课程的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文希.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体会[J].广西教育学院学,2002,

(5):116-117.

[2]王默晗.“工程热力学”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

(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