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方法十篇

时间:2023-04-11 11:06:49

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方法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执法;施工

引言:

一、充分认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是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政府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管的主要手段。贯彻实施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市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和促进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工程质量监督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要加快建立健全以抽查和巡查为主要方式、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强化过程巡查执法,切实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增强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威慑力;要分清职责,认真履职、正确履职、规范执法,正确把控监督工作涉及的范围、深度、重点;在保证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将控制投诉反映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通病以及引导整个行业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要把深化监督模式改革和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义务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质量检测机构等单位为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其中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履行《办法》中有关质量义务。各质量责任主体必须建立质量责任制,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认真履职,实现由“被动管质量”到“主动管质量”的转变。所有工程质量验收由质量责任主体组织及参与,对工程质量及验收结论负责。

四、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质量责任主体不履行有关质量义务的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同时应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信用惩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

五、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认真落实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治理质量通病,深入开展优质精品工程创建活动,使之成为我市特色,并做好技术推广、传承。把提升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水平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重点工作来抓,努力争取我市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精品工程在“质”和“量”上有新突破。

2、对相关建筑工程材料,必须实行登记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抽测、抽检不合格的材料将按规定清除出我市建筑市场。

3、适时执行房地产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制度。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颁布房地产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后,我市将积极按照保证金管理办法要求,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质量保修责任。

4、加强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抽查及竣工验收监督。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大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抽查及竣工验收监督力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影响使用功能的问题必须责成责任单位整改到位,同时,对验收过程中不认真履职甚至弄虚作假的责任单位及个人应加大处罚力度。

5、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开发企业)应将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相关人员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在有关网页进行公示,同时应制定质量投诉处理预案,并在小区醒目位置公示,保修期内发生质量投诉的,由第一质量责任人建设单位首先负责处理。

6、在施工之前,设计单位要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质量管理要求,将质量管理的要求融入设计方案当中。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对工程施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加强设计方案中关于工程质量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

六、施工设计方案的制定,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建立起以法人、专业技术人员、施工质量管理专家为主导地位,质量管理人员为基础管理主体的质量管理架构。

2、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在整合每个设计人员专业项目的基础上,发挥专业人员的强项,以此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

3、设计方案要抓住设计的关键点,统筹安排设计工作,提高各个环节的设计效率,以此提高方案的质量。对于工程所要求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要加强对技术和材料的可行性分析和验证,保证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不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

4、当设计方案选定之后,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细化和量化专业部分。另外设计部门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设计任务的开展注入新生的力量,提高设计的综合水平和竞争力。

结束语

技术和管理是国民经济系统中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技术很重要,管理更重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就是一个形象的说明。质量管理是管理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质量的含义也不断丰富和扩展,从开始的实物产品质量发展为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和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之总和,再发展到今天的实体,即可以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如某项活动或过程,某个产品,某个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他们的任何组合)的质量。来源于传统手工业的质量检验管理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和其他工具之后,就进入了“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后来质量管理与系统工程结合又迈进了“现代质量管理”阶段;进而逐步完善并从管理科学体系中脱颖而出,派生成“质量管理工程”。决策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态度。领导如果不重视质量,员工就可能会更无所谓,一旦如此,质量的防护链条断裂势所必然。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内容包括设计、施工和监理三大方面,这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工程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监理阶段掌握存在的影响工程质量提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做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薛晓刚.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与措施[J].科技风.2012(15).

[2] 狄心伟.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所面临的职业压力[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5).

质量管理方法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IS9001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中职学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每况愈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处于下游水平,学习主动性差,行为习惯、意志力差、厌学等成了他们的“通病”。他们多数来源于初、高中,他们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家庭背景各异。我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的数据表明:20%的学生父母离异,这些学生由于家庭不健全或感受不到家庭温暖,造成他们怯懦自卑、抑郁孤独的心理;有44%的学生来自农村,且其中的63.2%学生为多子女家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家长占50%以上,家长文化素质低,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些现象无疑给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与压力,中职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如何做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提高服务学生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是值得每个学生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转变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2008年,我校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目的,引进IS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服务和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学生处作为学校的一个子系统,参与并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与完善学生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1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创新管理,完善科室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室管理亦是如此,科室制度是科室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按照学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写修订《学生教育管理控制程序》、《学生宿舍管理控制程序》、《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等程序文件,规范工作流程;制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与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确保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按照IS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通过内部审核,发现问题,积极采取纠正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学生,需要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因此,科学地制定工作计划,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制定科室工作计划,确立工作目标,提出具体措施,按照IS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有工作程序按照P(计划)―D(实施)―C(检查)―A(反馈)的过程进行。对学生管理的每一项工作做到“做有计划、变有手续、查有记录”,同时做到职责清,任务明,有监督,有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工作中的随机性、随意性的毛病,杜绝了只有计划,没有总结,只有制度,没有监督的现象,保证各项工作及时完成到位,真正做到“有章可循、科学有序”,使我校学生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迹。

建立管理与考核制度,依据不同岗位设定明确的岗位目标和工作标准。建立科室每周例会、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和公寓管理员例会等相配套的例会制度,通过例会总结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和公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管理干部的考核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通过领导评议、科室评议、班主任评议以及自评汇报的程序,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依据班级量化考核结果、《班主任工作日志》、《学生信息册》、《与学生家长沟通》、《班会记录》、《学生个人量化考核》等记录的检查情况以及每天工作时间、工作职责完成情况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评价。

2 制定可量化的学生管理体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制定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班级量化管理和主要管理者的班主任量化管理体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班级量化从学生纪律(课堂出勤、夜未归等)、卫生(教室、宿舍)、仪容仪表、班级主题教育、班会组织等方面量化分值,由学生会纪保部进行考核,班级量化考核与班主任考核挂钩;明确仪容仪表考评要求,规定学生不得烫发、卷发,不化浓妆,不符合学生身份的衣着不得入校;实行值周制度,值周小组负责学生一周早操、上课、晚自习、就寝等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的督查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检查学生的迟到早退、课堂纪律、请销假情况,并将一周的检查情况形成书面总结,对一周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好人好事提出表扬,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提出要求和改进。所有工作均在《周班级量化考核表》、《值周记录本》、值周交接班记录、值周总结中做出详细记录。

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生考核办法,从学生的纪律、出勤、仪容仪表、夜未归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比如:通过《班级学生信息册》,记录学生的学习经历,对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以及自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依据《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和《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对班级管理进行评价;依据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规范学生违纪处理程序,制定学生处分流程图和学生违纪帮教跟踪记录,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好学生的帮教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帮教工作有计划、有资料、有结果,与学生谈话有记录。各项评价做到记载详细,依据评价结果设立奖学金制度,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做到真正的管理育人。

建立学校学生资助体系。成立学生资助中心,负责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按照班级民主评议、班主任初审认定、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学校国家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的认定程序,由班主任收集申请学生的相关材料并进行审查核实,学生处进行综合认定。引导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3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开展满意度调查

很长时间以来,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是管理的对象,而疏于对学生的教育,忽略服务于学生。IS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是学校的顾客,学生交学费到学校就是一种消费,学校必须做到让顾客满意。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一味地讲道理,尤其对于处于叛逆青春期的中职学生。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用活动融说教,用活动促奋进,寓教于乐,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团课、班级文化建设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顾客”真正满意。同时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在学生及家长中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家长对学校育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对顾客满意度调查所取得的调查结果,对学生管理工作及时总结分析,形成详细的分析报告,查找学生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整改。

4 质量管理体系的显著成效

我校自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以来,学生管理体系运行良好,学生管理工作也在以下几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

(1)实施IS9001质量管理体系后,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更健全,学生管理更规范、更科学,资料保存更齐全,记录更完整,从规范与科学的双重角度提高了学生管理质量,促进了我校学生管理健康、可持续发展。

(2)思想意识得到转变。IS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增强了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学生,使“顾客满意”逐步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同时也增强了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有了思想意识的转变,在工作就会主动按照规范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3)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程序。通过制定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克服了懒散、随意的毛病,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在班主任招聘、国家助学金审批、发放、学生宿舍日常管理、顾客满意度调查等各项工作中都能按工作职责和流程进行操作,规范有序。

(4)学生工作各项服务更加周到。以公寓管理为例,公寓管理员24小时轮流值班,有效控制公寓盗窃、安全隐患的发生,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床上用品勤换洗、各种维修服务更快捷及时。管理员每天按时打算公共卫生,全天保洁,楼道、厕所整洁干净,住宿环境得以改善。

(5)严格、规范的管理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学生的文明意识、公德意识、自主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风气在我校已悄然形成,师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

质量管理方法篇3

【关键词】河道治理;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一、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1河道内存在大量永久构筑物,影响工程的防洪、泄洪能力

一些河流周围有桥梁和天然气管道以及电缆等,这些构筑物的存在影响了河流的正常走向,严重时,还会阻碍水流的流动,导致河流的作用被弱化,发电和泄洪能力下降,给河道治理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加大了河道治理工程的难度。

2 资料管理混乱,致使施工过程监管困难

由于河道治理工程规模较大。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很容易出现资料管理纰漏,同时,河道治理的申报、审查等程序较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导致监督工作开展困难。

3地方行政干预情况严重,削弱了监督检查职能

一些河道治理工程受到当地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导致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 群众的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群众错误的思想阻碍了河道治理工程的顺利开展,他们过分的夸大了河道治理的效果。认为河道治理后,河流不会发生洪水。在河流周围进行耕种。一些群众还利用旱季在河道内采砂,导致河流流通受到影响。这些现象影响了河道治理工程作用的发挥。同时,威胁到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5 河道管理力量不平衡,个别地方人员不足、资金困难

由于破坏严重,对河流的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导致越来越多的河道治理工程出现。给水利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繁重的任务,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河道治理工作人员明显力不从心。一些政府对河道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河道治理工程开展困难。

二、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1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审查

河道治理工程规模大、施工复杂,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由于河道治理工程的特殊性,因此,河道治理工程规划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①保证河流平稳流通。根据河流流通的实际情况,并总结过去治理经验,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保证河流河道宽阔,能够发挥其泄洪能力,保证周围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加强河道,巩固河堤。一些河流的泥沙含量较大,泥沙堆积容易导致河流流通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宽河道。同时巩固河堤,帮助河流畅通,减少泥沙淤积。⑧采取生物措施加强对河道的治理。生物措施是河道治理中较长使用的一种,可以在河流周围种植树木花草,起到巩固河岸的作用。

2细化法律法规条款,完善办理程序

加强对河流治理工程申报和管理的控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系统的申报程序,缩短申报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上下级,同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借鉴治理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3上下一盘棋,做到标准统一、口径一致

从地方政府到河道主管部门,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大原则上,要做到标准统一,口径一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依法管理项目,树立河道主管部门的权威,确保河道主管部门的合法权益。

4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河道治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全体民众的支持,因此.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宣传,帮助人们认识到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保护河道治理工程和河流。向人们普及法律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水利知识。同时,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该做好作画宣传活动,比如,利用警示牌提醒人们河道治理工程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如果发现有群众无休止的采砂,应该及时制止,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河道治理工程。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使河流治理工程的工作人员和周围的居民都投入到河流保护中去。

5加大河道管理工作资金投入,配备人员合理化

当地政府应该扩展河道治理工程的融资渠道,不能仅仅依靠中央政府的支持 一些知名度较低的企业迫切希望在短期内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时,政府就可以与这些企业合作,吸纳他们的资金用于河道治理施工,同时,这些企业也能够借用河道治理工程达到其目的。政府还应该正确对待河道治理工程,加大对河道治理工程的投入,完善相关机制,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待遇,保证河道治理工程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提高河道治理管理水平。

三、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管理

1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

设计是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的前提和基础,保证设计单位的质量对于提高河道治理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河道治理工程复杂多变,因此,必须选择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担任设计工作,如表1为河道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资质表。

表1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资质表

2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

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与其他部门取得联系,对施工中的任务分配和责任协商一致。同时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对河道进行清理,并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

3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

监理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作为工程的第三方,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监理措施,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监理效果和监理水平,从而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

4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应该对河道治理工程质量负责,不能将质量管理任务完全交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作为工程的业主,应该定期巡视现场,检查施工工序是否正确,确保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和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工作负责。

5 质量监督单位的质量管理

质量监督单位具有权威性,因此,在河道治理工程质量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作用,行驶监督权力,为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贡献一份力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河道工程质量管理首先需要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和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监督单位应该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应该及时沟通。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因此,应该加强宣传,使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加大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鉴于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工程效益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桂荣,巴洪涛.浅谈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平衡[J].民营科技,2011(02).

质量管理方法篇4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担负抢救任务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手术室必须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手术任务。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科,每日除完成各科择期手术外,还要应付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参加手术人员,实习、进修、参观人员多,手术器械繁杂。

    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把好管理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1 无菌技术管理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关键,关系到手术切口的感染和病人术后愈合的情况,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洁净度、空气和手消毒及细菌培养监测、污染性手术后处理),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术中配合的无菌技术操作。

    1.1 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护士每月必须完成空气培养,手培养以及物品培养,并且记录培养结果,每季度做一次紫外线监测。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手术后手术间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污染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导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伤寒、结核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手术间门、窗、桌、床踏凳等,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pu /m3,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如化学消毒剂、高压消毒物品、护长可根据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认真总结消毒灭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1.2 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管理: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清整一次,过期器械、敷料应重新消毒灭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日检查、添加更换、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

    1.3 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2 器械保管及维护情况一般器械由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精密仪器定位、定人专管,采用登记本,由使用者签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负责,及时制作补充。

    3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配合器械班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手术器械准备用物本以确保手术用物齐全、适用、合符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病情、手术方案、方式和体位,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做到技术熟练、准备、主动、工作细致。

    4 差错事故的防范手术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较多,如接送患者、手术部位、器械的准备、术中用药和输血、标本的送检、异物遗留体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1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在岗位在,谁在岗谁负责,健全规章制度使之成为习惯。

    4.2 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做好以老带新,新老搭配排班,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3 定期组织讨论,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借鉴其教训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5 提高护士长的自身素质手术室护士长要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才干,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组织能力领导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科室凝聚力,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质量管理方法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贯穿全过程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就是施工质量的管理,其实这是片面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伴随着整个建筑程序而产生的。从可行性研究到建设方案的决策阶段,然后是地质勘探、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开工准备、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保修及用户回访阶段,所有以上各个阶段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可以出现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项目的方案决策质量,关系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绿化率、容积率以及周边的消防通道、抗震结构的整体性能、公共设施的配套,这些质量的管理都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地质勘探质量不高,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准确,就直接影响地基基础的设计。地基承载力不够,将对工程造成隐患,若不均匀沉降将造成裂缝甚至倒塌;设计质量不合规范或不合理,将导致工程质量隐患,降低使用寿命,并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设计不合理,使用就不方便,而且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造成施工中偷工减料,施工粗制滥造而形成浪费;工程建筑材料不合格、品质低劣,会造成质量隐患,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在施工中不注意安全管理,会造成安全事故,这些都将给人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施工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竣工验收质量,应该做到层层把关,严格要求,对不合格的工艺应令其整改,直至合格以上;对不合格的材料应通知其更换,对隐蔽工程不合格的,应提出补强方案,消除一切不合格因素,保证工程质量在合格以上;在保修阶段,应对用户进行质量回访,服务过程中应有礼貌,态度热情、诚恳,守信用,耐心听取意见,迅速排除故障,指导用户合理使用产品,而且为用户服务应做到主动、及时、周到,以建立企业的良好服务信誉。以上各个阶段的综合质量管理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管哪一阶段出现管理失控,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低下。

二、完善的体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

任何管理的到位与完善,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来依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已经逐渐做到有法可依的程度。但是,有些立法还相对滞后,有的法规还有待调整和完善,现在工程项目已基本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也逐步向监理制度过渡,材料的检验也将实行见证人制度,实行质量管理终身制。但目前尚有一些单位的工程项目未实行项目法人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和发展,所有这些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和制度都需要配套进行,缺一不可。

建立项目法人制度,可确保责任到位,明确各层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这将有利于科学管理,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招标与投标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法规,它既可以防止超越生产能力和水平承揽任务,又可以禁止无资质或资质不够格的单位从事勘探、设计、施工、监理工作,也可以防止“暗箱”操作,有利于选择最佳生产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制度,有利于杜绝由于试样弄虚作假而出现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实现工程监理制度, 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旁站、巡视、平行试验等手段,全过程监控工程质量,在实践中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有些建设工程项目在这方面是有名无实的,仅仅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是不够的,其优越性还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必须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理;合同管理制度是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的法律依据,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因为建设单位和承包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以及监理工程师的职责都应全部写入合同中,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必须依据合同,而工程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也必须全部依据合同中有关条款及规范的要求;只有完善体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三、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通过对工程质量管理失控的分析显示,大多数质量管理问题都是出在人员的身上,出在领导和组织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身上,这恰好应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断言。我们在现阶段固然需要完善体制,但更需要依法办事,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招投标的“暗箱”操作、施工上层层剥皮、偷工减料、监理制形同虚设等现象在工程建设中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执法不严,监督力度不够。因此,依法从事工程建筑管理是对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业法人的基本要求,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在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与建筑工程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签订合同,将参加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参加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各个法律部门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保护和监督。因此,只有依法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四、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通过认真管理,可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基本的保证。但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创新的,制度也是通过人去制定和执行的,只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贯彻实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此,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主人翁的身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应思想觉悟高,政策观念强,行业道德高尚,有现代管理科学、心理学和法律基础知识,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具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其次,还必须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加上实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质量管理方法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建筑工程

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能源等消耗巨大,而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适应性的高低,直接维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1.1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早在公元403年就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做出了类似“审曲面势,以饰五材”的描述。在上个世界五十年代,“百年大计,质量为一”的工程建设方针的提出也为中国建设初期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总体领导纲领,引导工程建设人员大力组织、精心设计与施工,并且进行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实现了比如人民大会堂、历史革命馆等一大批优秀建设工程的创建和营造。一九七九年伊始,我国陆续向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启了我国企业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局面,进入初级阶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股IS09000族标准的热潮逐渐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兴起,标志着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开启了新的局面。

1.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我国现存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已经实现了建立健全,包括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质量监督监理制度、施工图纸审查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较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得到了初步确立,并处于不断完善中。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这一标志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走上法制化道路的法律性条文的颁布。在这项重大法制化建设成果的指引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实现行之有效。然而,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但是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不容小觑,亟待解决。首先,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水平不高,破旧立新进行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其次,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建筑产品的使用质量、数量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求逐渐提升,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再次,建筑工程投资效果不佳、使用寿命不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提升不了等问题犹在。最后,众多诸如地面墙面开裂、消防设施不完善或者不达标准、门窗开合不灵等不安全隐患以及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中的质量通病没有得到适当的、充分的处理。虽然问题偶有发生,漏洞问题仍处于发现、排查、解决、防治阶段,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建筑工程的质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不能全盘否定,要由果溯因,全面分析,才能找到问题源头所在,实现问题的解决。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的具体描述

2.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中的四个阶段

要对建筑工程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就必须在一定原则、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程序,全方位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可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的每个因素,实现全面的质量监测,对建筑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严格把关。这个过程可以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活动的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首先是制定相关目标、方针和活动过程在内的计划阶段。施工设计人员要在对具体施工环境进行充分的施工基本信息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施工计划的制定,在制定计划时要保证各种具体化指标的设定,保证其可操作性。其次是实施阶段,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计划,进行严格的具体实施,落实计划中的每个细节。再次是检查阶段。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人员要对计划的执行和细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测和排查,查漏补缺,从漏洞处理的分析过程中总结出教训,从成功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最后是处理阶段。具体做法是将第三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处理,总结危机处理过程中吸取的众多经验和教训。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循环进行。这个循环靠施工单位的高效组织进行不断的推进。转动的效率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扎实程度上升而上升。

2.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中的八个步骤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程序中,除了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以下步骤来有序推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运行。第一,对建筑工程建设现状进行深层分析,重点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第二,深层调查分析这些问题可能的出现原因。第三,针对这些原因,探索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第四,根据这些因素,进行改进措施、手段、模式的制定。第五,对制定好的计划和措施进行执行和实施。第六,对计划执行的具体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反馈。第七,对新增的和原本的制定措施和标准进行效果的巩固。第八,找出当前不能解决的遗留问题,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2.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中的七种工具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实践中,施工设计人员可以将数理统计作为绝佳的工具,通过对确切数据的掌握来实现施工质量状态的掌握,进而得到所面临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通过对数理统计中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等“老七种”统计型工具以及关联图、系统图、矩阵图等“新七种”情理型工具的运用,各种质量要素的相互关系能够得到充分的了解,实现工程质量的改进、提升和建造成本的降低、工期的缩短。

3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为本的时代里,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实现了巩固、完善和自我丰富。相关的建筑工程建设研究人员应该在把握社会以及行业整体形势的基础上,对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层的探索,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宋博 单位: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伟俊,陈骏.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1,30(25):66.

质量管理方法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建筑使用的效果与安全性,如果不对工程质量予以严格的把控,就很有可能导致质量安全隐患的产生,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人员与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建筑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人们对建筑质量的关注度越来高,对建筑工程予以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1.1施工工艺的选择

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方法、人员技术水平、设备与材料质量等内容,它对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施工工艺贯穿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对其展开控制与管理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由于监理人员对工程建设过程的了解不足,监理工作很难有效落实,施工工艺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施工人员可能会引进质量较差的材料或者器械,这对工程建设质量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1]。

1.2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

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观因素,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如果设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与现实需求不相符,工程结构就很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甚至是严重的质量缺陷,这种缺陷在后期的管理中是难以发现或更改的,例如某开发商为降低成本投入,授意设计人员将高度为33.3米的商品房结构设计为底层框架加九层砖混结构且其顶层框架未使用现浇结构,以至于整个建筑的刚度与质量不均匀,商品房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裂缝;第二,如果施工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与现实需求不相符,工程建设中就很可能出现不达标的地方,这种质量问题是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而避免的。

1.3质量管理力度

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质量问题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提升质量的重点在于如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施工过程予以管理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找到问题,但是就我国建筑施工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质量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强,制度管理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工程管理工作基本依赖人力完成,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如果现场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就很可能忽视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导致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例如某玻璃厂建设的厂房工程建设结束后,参建各方项目负责人认定工程质量合格,但是厂房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二天就发生了垮塌,鉴定结果显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与监理单位均未按照相关规定与方法对工程予以质量控制。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2.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完善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与保障,政府部门应当从法律层面上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进行规范,让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提高监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度。各方参建单位也应当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予以高度关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与工作机制,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各方单位应当对管理模式予以创新,传统的方式主要根据施工过程展开各项工作,以至于工程量与工作难度都较大,为了有效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在监管中管理人员应当以施工对象的特征为依据展开工作,这种管理模式更具针对性,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找到建筑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2]。

2.2全面控制质量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

通常情况下,建筑建设中容易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因素均为隐性,从表面上很难看出来,而风险因素一旦产生却会对建筑质量与建筑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对风险因素予以全面的分析与把控。就当前的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包括多个方面,第一是资金,资金供应的充足程度影响着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如果资金落实不到位,施工单位就很难将高质量的设备与材料引入并投入建设,继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第二是施工设备与材料,材料与设备是工程建设展开的基础,除了要保证引进与购买的材料、设备具有高质量外,还需保证材料的存储符合规范,设备定期接受清洁与维护;第三是人员技术,一方面要保证设计人员设计的工程建设方案无质量缺陷,另一方面要保证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可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2.3实现质量管理控制全员化与全程化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与有效,应当努力实现全员化与全程化质量控制。全员化是指除了工程管理人员与工程监理人员外,基层施工人员也应当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通过规范自身行为等方式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无论是风险控制还是质量管理都要依赖于整个施工队伍,全局风险意识的树立是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关键[3]。全程化是指对建筑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都需予以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避免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施工建设展开以前,应当安排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避免建筑设计存在较大的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当与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交流,了解其设计意图,以便于更好的安排施工人员与施工计划,明确各自的责任与分工,在施工开展以前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为后期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技术手段等予以全面的控制,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相关部门还要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根据相关标准对工程进行检验,检验工作要分批、分项、分部进行,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自检程序,监理单位严格依照旁站、巡视、平行检查制度进行监理,在交接过程中也应当有专业负责人检查,确认质量合格后才可填写交接的各项文件。

3结束语

建筑工程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规模与建筑数量都有极大的提升,为了保证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应当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予以关注。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材料、施工设计、人员技术水平、管理力度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建设中,施工与监理等各方责任单位应当从这些角度入手,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努力实现全员监管与全程监管。

参考文献:

[1]徐盟.探究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

[2]周秉佳.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民营科技,2014,(2).

质量管理方法篇8

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有: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其中方法。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来源:文章屋网 )

质量管理方法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建筑工程领域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当中,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不断加强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概述

(一)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和协调,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随着建筑领域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建筑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对质量管理水平进行强化,从而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1]。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不但施工步骤、施工人员、施工工艺等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后期的验收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都应当切实的实行质量管理工作。

(二)意义

建筑工程通常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主要包括施工过程、竣工验收、施工监理、前期设计等诸多环节,施工难度较大,工序也十分复杂。在质量管理当中,施工过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于该环节的质量管理,不但要确保在竣工验收时满足设计要求,还应当对施工的难点和细节进行把握,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这样,才能够对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施工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因素都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2]。同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较为有限,对于工程质量的认识不足,因此难免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对此,在施工当中,应当基于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来约束施工人员,从而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应用

(一)质量管理知识的普及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应当通过各种措施,对质量管理的知识进行普及。可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样,在实际工作当中,管理人员能够对自身的行为和决策加以规范,认真的执行质量管理策略和措施。另外,由于很多施工人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对于质量管理知识不够了解[3]。也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从而使其能够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施工当中提高重视程度,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信息化质量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社会中,信息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来说,信息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良好的意义。建筑企业应当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平台的搭建,让企业的员工都能够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利用信息平台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规范其监督管理行为,使其能够在建筑工程中真正发挥出良好的监督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部提供保障。同时,建筑企业应当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代化科技,实现无纸化和数字化办公,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此外,基于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发展情况,应当制定和建立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要求,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质量管理效果。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进行,离不来有效的管理体系支持。建立合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使质量管理拥有更为充足的依据。具体来说,应当对建筑工程的具体信息进行掌握,从而确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4]。详细的列出施工计划和施工目标的各种细节,并在实际施工中加以注意。在施工之前,应当做好充费的准备,明确相关问题的责任人。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制定监督和管理方案。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在施工之前,还应当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推演,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质量的管理当中,可根据合同中的相关要求,对质量管理的细则进行制定,对合同中规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严格的落实。在制定管理方案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其可行性与科学性,不但要满足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质量管理方案的落实。此外,还应当那个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根据事前、事中、事后的顺序来制定质量管理的细则。另一方面,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管工作,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监理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到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只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跟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论

建筑工程领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会影响建筑企业的效益和名誉,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通过各种测试,充分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定洋,王君波.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J]. 科技资讯,2010,06:163.

[2]肖孟,叶艳兵,魏然,骆汉宾. 武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01:48-52.

质量管理方法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一、施工管理问题

1.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益,很多水利企业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但是有些企业并没有将施工质量管理口号真正落实到实处,其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的设计,导致管理目标制定过程中的盲目性,难以落实好工程质量的相关建设标准。工程建设完毕后,其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性的保证,难以满足现阶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出现了一系列的豆腐渣工程,不利于促进地区基础经济建设的发展,不利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国家巨大的资源浪费状况。

水利水电系统比较复杂,其涉及的专业非常多,再加上外界各种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及管理容易出现问题:有的企业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工作人员难以落实好相关的工程施工标准,导致实际施工与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产生了差异,产生了一系列的违章操作状况,难以满足现阶段施工规范的要求;有的施工单位不能做好施工监督目标的制定工作,难以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性管理,不能如期完成工作指标。

2.国家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投资者,国有资本是施工单位投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普通的民营企业,这些国家投资的施工企业具备良好的工程资源,其工程技术、工程设备比较先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水利施工质量管理的理念不断发展改变,然而有些施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理念,这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另外,有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各部门之间的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难以实现建设程序的有效性管理,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施工人员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要素,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施工程序繁多,涉及的施工人员众多,不同施工程序间的联系也十分复杂,如果不能做好施工模块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

二、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1.水利水电工程包括线型工程和点型工程,涉及的建筑物种类繁多,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而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系统对其进行控制,才能使水利工程满足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质量管理单位要遵循国家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与所建的水利工程有关的规范、标准,在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工程同时满足经济性、美观性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也需要管理单位在施工|量管理过程中,协调好施工准备环节、建设实施环节以及竣工验收环节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案,实现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有效性管理,为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达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时在对工程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现行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使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监理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保证业主、监理、施工等各参建方均能按照相关规范及合同的规定,落实好各自的责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参建方有关人员也均有权利向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工程质量问题的反映。

2.如果想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健全施工质量检查体系,实现质量管理机构内部组织的协调,全面建设质量管理机制。工程准备阶段,要做好施工组织环节及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的全面检查;工程竣工后,及时做好质量验收及签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全面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优化质量保证方案,做好岗位质量规范的制定及完善工作,实现质量责任制度的健全。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单位需要提升质量保证体系的应用效率,落实好相关的工作质量责任及考核方法,实现质量责任制度的强化及落实,落实好三检制的相关工作要求,实现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及控制。

3.建设单位的项目法人需要承担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责任;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中的工程相关人员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做好工程责任的落实工作;相关的质量监督机构需要落实好自身的质量监督责任,但不能取代项目法人对监理环节、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等的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各方参与者需要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工程质量的反馈工作。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个参建单位的管理者需要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责任,各个单位的领导者对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各个单位的工程技术管理者需要强化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好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责任,具体工程技术管理者为工程技术质量的直接负责人。

4.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质量监督体系。政府部门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人员需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做好相关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该工程的质量监督部门需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机构需要做好管理范围内的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与质量检测单位的规划协调工作,并做好相关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各个直辖市、省、自治区都要建立本地区的质量监督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及质量检测单位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并做好相关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

在整个质量监督体系中,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它需要落实好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工作,还需要在资质等级允许范围内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协调好设计质量、监理质量、施工质量等。具体来说,质量监督机构需要按照国家水利行业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以及设计文件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监督机构需要做好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确保监理单位具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资格和能力,并定时对监理工作进行抽查,确保监理单位能够以最优的监理方案圆满完成对水利工程的监理任务。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范及标准,全面履行监理合同的有关内容,采用先进的监理方法,落实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

5.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必须重视对先进的、科学的质量管理策略的应用,必须重视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推广,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合理性运用及施工方案的选择,必须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必须重视对新型材料及方法的应用,以圆满完成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争创优质工程,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效益,相关工程负责人需要做好质量法制的教育宣传工作,定期开展一系列的质量法制教育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法制观念,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实现管理人员及内部职工质量管理安全意识的全面提高,并对表现优秀的部门以及个人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何培玉.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3(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