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十篇

时间:2023-11-27 17:32:36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1

在美术活动的分享评价环节中,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评价、师幼共同讨论、幼幼互动等方式,梳理、总结、整合幼儿习得的知识经验,不断将其完善,帮助幼儿由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分享评价环节是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大多数美术活动都采用“欣赏导入——创作表达——分享评价”的三段式基本流程。然而遗憾的是,活动最后的分享评价环节常常流于形式。为了优化分享评价环节,提高美术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对以上传统的“三段式”流程作了扩充、调整。

下面我们以中班美术活动“妈妈肚子里的我”为例来加以说明。

一、“妈妈肚子里的我”活动过程简述

“妈妈肚子里的我”是在临近感恩节时开展的中班美术活动。活动共分为六个环节:初步欣赏——自由创作——分享评价——再欣赏——再创作——再分享评价。这看起来只是将传统三段式流程整个重复了一次,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具有即时螺旋上升功能的重复。其中第一次分享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经验:第二次分享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幼儿通过对自身进步的肯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以便在未来能够更加自觉地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应用这些经验。从实施后的总体效果来看,幼儿有了更多情感体验、自我表达、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机会。

初步欣赏。伴着优美温馨的音乐,教师展示了许多幼儿妈妈怀孕时的照片。这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都比较投入,并不时伴有讨论。之后,教师展示了一张胎儿的侧面照(见图1),并对照图片对胎儿的身体结构(头、身体、四肢)作了介绍。幼儿对这张胎儿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为幼儿接下来的自由创作提供了关于胎儿身体结构方面的经验。

自由创作。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和表现妈妈肚子里宝宝的形态,重点是帮助幼儿对人体基本结构有初步的整体认知。幼儿在教师提供的粉红色圆形纸上作画.

分享评价。教师选取了幼儿所画的不同身体姿势(正面、侧面、倒立)的宝宝,围绕“你画的宝宝在干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和幼儿共同进行一一对应的意义解读(跳舞、爬高、翻跟头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意见。从幼儿第一次完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于宝宝身体结构总体上掌握得不错,对于不同身体动态也有相应的想象、表达(见图2-6)。

再欣赏。教师呈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打呵欠、扭动、倒立等胎儿典型动态定格图(见图7—9)。这一环节主要是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拓展其对宝宝动态的直观认识,为下面的再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此过程中,幼儿积极思考,与教师和同伴热烈讨论不同的宝宝动态。

再创作。幼儿在教师提供的各种形态的妈妈底板上作画。、或站着、或躺着的微笑的妈妈形象为幼儿提供了情境支持,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使其与妈妈之间形成情感上的联结。作画时,大屏幕上循环放映的胎儿动态定格图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表象支持,有助于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作画时会不时地与同伴比较、交流,也会向教师解释其绘画意图。将幼儿前后两次创作的作品进行对比可以看到,第二次创作的作品在身体结构的完整性、身体动态的表现、情感的表达等方面都要丰富得多。

再分享评价。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将“妈妈”送到“大草坪”上晒太阳。之后,幼儿和教师共同围坐在“大草坪”前教师选取了翻跟头、双胞胎、多胞胎、长头发宝宝四幅图进行分享(见图10—13)。在此次分享评价中,除了从身体姿势和作品意义两方面来解读外,教师更加注重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如:“翻跟头的宝宝不要把妈妈踩疼了哦!”“两个宝宝都笑眯眯的好开心!”“多吃东西就能快一陕长大出来见妈妈了!”幼儿开心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余幼儿则认真倾听,有时也会向同伴提问。

二、分享评价环节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

分享评价环节作为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土要目的在于对幼儿已有经验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拓展深化,帮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分享评价环节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

1梳理创作思路

与他人互动能够为幼儿更加关注自己的认知过程提供必要的刺激.幼儿在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形象讲给教师和同伴听的过程中,会努力洞察与反思自己的情绪情感、创作意图和表现能力。

本案例中,在回答教师“你画了一个什么宝宝”这个问题时,幼儿会试图回溯并描述自己最初的创作意图和情感体验,这也是幼儿对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的再次梳理。如,当他人回应“你的宝宝还画了鼻子、头发和脚趾呢”时,幼儿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检视自己的想法,继而有意识地作出自我评价。在此过程中,幼儿渐渐养成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自我反思并不断完善的良好学习品质,这对于幼儿今后学习的自我管理和监控能力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2分享他人观点

在分享评价环节,通过集体分享讨论,倾听同伴的创作意图,幼儿能逐步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尝试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欣赏作品.在此过程中,幼儿逐渐去自我中心,懂得美术创作并无对错之分以及同一幅作品可以有不同命名和解读,继而慢慢形成一种看待人、事、物的多元价值判断视角。

在本案例中,一个幼儿看到教师出示了一幅头朝下的宝宝的画,便大声说:“老师,她的不对,画反了!”在接下来的分享评价环节,教师特意让画倒立宝宝的小作者说说她的想法。原来小作者是有意要画“翻跟头”的宝宝。如此一来,之前从自己立场出发去评判他人作品对错的幼儿便会思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不同之处,进一步了解不同人看问题的观点、立场和角度是不同的。

3.迁移学习方法

创作表达需要广泛而坚实的方法、策略的积累。幼儿可以获得教师或同伴分享的学习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指导自己进一步创作与表达。毋庸置疑,幼儿积累的学习方法越多,越能对自己的创作与表达形成有效的支持,也更有助于自己将好的方法和策略迁移运用到相似的学习情境中。

在本案例的第一个分享评价环节,幼儿了解到,可以把纸倒着或倾斜着画不同姿态的宝宝,可以参考屏幕上宝宝动态定格图来画,可以现场观察同伴的身体来画,还可以想象弟弟妹妹的样子来画。在此基础上,幼儿在进一步创作时对原有经验与新经验进行了创造性的“重组”,这是顺应幼儿内心需要自然展开的,而作品质量的提升又会帮助幼儿获得对自我评价的积极体验。幼儿在获得运用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后,就会将好的方法迁移运用到以后的创作中.

三、优化分享评价环节的教育建议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活动中间增加分享评价环节后,幼儿能从中获得创作素材和灵感以及学习方法,并能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应用。

我们认为,教师除了在美术活动中增加分享评价环节外,还要注意从以下三方面优化分享评价环节,以避免该环节流于形式。

1.更加注重“倾听幼儿的画”,拓展幼儿表达渠道

日本教育家鸟居昭美曾说:“幼儿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我们这里所讲的“倾听幼儿的画”,不仅仅是指教师要用耳朵听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意义,还包括当幼儿采取其他表达方式,比如用肢体表达时,教师能够解读幼儿传递的信息。教师不只是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去感受、去接纳不同幼儿的审美表现、需求表达。

之所以要拓展幼儿的表达渠道,一方面是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在发展中,多渠道表达有助于教师解读幼儿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的表达风格不同。传统的分享评价环节大多采用语言表达方式,这比较适合听觉偏好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幼儿。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幼儿可能在分享时说不出来,或对别人单纯用语言描述不敏感。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采取其他表达方式。

具体到本案例,做法可以是:对于语言表达偏好的幼儿,教师可以让其说说这个宝宝在干什么:对于形体表达偏好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其用身体语言表达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跳舞的样子:对于综合性艺术表达偏好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其表现机会,让他表演一下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各类审美、表达经验,从而拓展其表达渠道。

幼儿作品是幼儿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他对外界事物、对美的独特认识和情感体验,是其丰富多彩内心世界的反映,是幼儿个性化心理需求和情感的表达。教师如果只对幼儿作品本身进行解读,那就可能只能窥探到其内心世界的“冰山一隅”。所以教师要重视、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幼儿的多种表达来读懂幼儿的“画”。 2.运用“追问”策略,提升师幼互动质量

在分享评价环节,当幼儿表述有困难时,教师要能解读潜藏在幼儿不完整语言背后的意义,运用追问策略帮助幼儿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述清楚。特别对于幼小儿童来说,他们可能会出现说不清楚、只说半截话、词汇贫乏、语法错误等情况,这时,教师就要适时介入,不断追问,引导幼儿逐步学会用精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当幼儿的问题意识薄弱、反思能力欠缺时,教师也要采用追问策略,针对具体情况,帮助幼儿先对问题进行定位、定性(问题在哪里,是什么),然后引导幼儿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把握追问的契机,洞悉幼儿的所思所想、情感体验、问题和疑惑,同时引导幼儿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分享评价时,教师可问:“你们在作画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画不出来)时可以怎么办?”经过教师不断追问,幼儿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开动脑筋努力寻找解决之道(向同伴学习,请教老师,看大屏幕等)。

3.提供更多幼幼互动的机会

教师要更多地把评价的话语权让给幼儿,引导幼儿相互评价,幼儿与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往往比单纯由教师评价更有效。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2

关键词: 美术课 幸福探源三色卡 探究学习 运用策略

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是幸福、快乐的,新课程目标导向的美术学习是多元、综合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中探究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美术探究学习体现自主,融入合作,笔者用幸福探源课前预设卡、课堂分享卡、课后拓展卡的形式(“三色卡”是三种形式的练习纸),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体验,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与学习,享受美术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一.幸福探源三色卡运用策略

1.幸福探源预设卡,促进课前预习,产生问题,以问导学。

要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欲望,针对相应内容的课可选用预设卡导学的办法,引导学生养成课前资料搜集,思考并产生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完成的预设卡内容进行梳理,了解其认知与困惑,精选探究学习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可在课前展示学生的典型问题与资料。如四年级《看新闻、画新闻》一课,让学生用剪报或文字、草图等形式搜集一则最近发生的有价值新闻,并提一个问题。经梳理后,我发现学生主要问题集中在:(1)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闻?(开始关心新闻了)(2)为什么要画新闻?(还有学生提出,新闻看看报纸就行了,干吗要画?——这都是对画新闻的好处缺乏认识)(3)怎样才能画好新闻?(这是大多数同学的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用画面展现清楚)综上所列问题,我发现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于是在课程导入部分,出示了一则社会上受关注的新闻,用文字、照片、绘画三种表达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新闻画的好处在哪?经比较学生很快发现新闻画的自由组合形式与突出新闻关键要素的表现能力是独特的,一目了然的,随即再出示一些新闻画,不但帮助学生了解了最近的新闻事件,而且增进了对新闻画组合法运用的认识,为学习画新闻提供了形象化的指导方法。再者,学生对新闻的认知接触面少,许多孩子没有养成关心时事的习惯,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新闻素材,能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新闻,关心身边、社会上的事,这也是本课认知层面的目标之一。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搜集资料、信息的方法,如寻找和搜集资料的途径;使用哪些资料;怎样使用资料。在提问方面,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怀疑、转换思维、类比与移植、深入探究现象等;鼓励学生质疑多问。还可在美术教室中设立一面“金点子问题墙”,展示学生提出的优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2.幸福分享合作卡,培养探究能力,提高合作效率,体验合作乐趣。

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美术课可针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精心选择合作内容,考虑合作的分工与要求,提供必要的素材和资料,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学习与探究活动,体验绘画创作与表现。从操作上看,“课堂幸福分享卡”是一种实用便捷、目标性强、高效的课堂作业练习形式,笔者在实践“课堂分享卡”的模式上进行探究,总结出学习形式有以下几种。

(1)出示合作探究卡内容(在课堂导入阶段后,即欣赏并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与形式后进行,一般让学生欣赏、了解优秀学生作品,直观感悟美术的表现形式),小组内先就合作内容进行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稍作内容及合作上的归纳、引导。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3

张XX教授关于《高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针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使我对高效教学的概念有一个清楚的界定,了解了高效课堂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法,对我指导课堂教学有现实意义。XX老师的《美术教育论文写作》务实有效,帮助我在美术论文写作时的观点树立、论点佐证,同时他为我开启美术理论探究的路子。陈XX教授《美术从技术走向艺术》,帮助我清晰地判断纠结在美术创作与辅导的两个观念,知道美术辅导时,自己在做哪方面的努力,同时明确了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元素是唤起学生的艺术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具体二:师德得到砺炼

本次培训,我看到好多令人感动的场景,我们中学员老师突然生病,XX老师立刻开自家车送老师去就医,其他老师相互照顾,体现了骨干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范。在学习中大家相互帮助,不分彼此,将温情留在课堂。特别是本次培训黄XX老师做的《差点教育》,让我扭转了对差生的看法,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从尊重个体生命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后进生,承认其个性差异,努力教师“差点”转变成“优点”,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具体三:专业技能得到锻炼

作为术科教师,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掌握本领域的专业技能一直是我们不断追寻的东西,我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本次培训专家、教授带来的营养,周XX教授娴熟的国画人物技巧深深的烙在我印象中,他寥寥数笔就将写生人物栩栩如生的表现在画面中,同时他边画边向我们传授要点,如何把握结构、虚实关系、笔墨表现等,他毫无保留,我只恨时间过得太快。方少华院长的油画人物写生,同样展现了华师优异的师资实力,他落笔肯定,形体把控到位,虚实相及,从普通的裱画布到人物的整体色调都能耐心传授,他还使我对油画这一艺术语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罗XX教授的《xz主题摄影》镜头语言特别丰富,他让我置身异域高原,对xz人文有深入的认识,特别是罗教授的治学专研精神,深深使我感动。通过这些名家指导,我的专业视野得到提升。

具体四:交流获得共享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4

关键词:合作 共享 创新 探究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由此可见《新课标》倡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多向的情感体验,可以丰富情感,提升人格和张扬表现欲,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平台。由于美术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本人尝试了“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意识地将动和静、快和反、兴趣浓厚和兴趣淡漠的学生组成静态小组。或根据创作内容结合学生特长机动组合,建成动态小组。活动中采用了组内、组间资源共享的组织形式,即从材料工具的资源共享到表现的形式、方法技巧学习创作过程共享再到作品展示评价的心灵共鸣的共享。让学生在共享整个学习过程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共享的快乐,体验到共享成功的喜悦。

一、组内交流,共享资源。

1、美术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自主表现,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大胆创造,大胆创新。”要求过程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不以学生的作业结果为主要目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在活动当中的探究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找到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分工合作,共享学习过程。美术教学中,很多内容是无法在课堂上单独按时完成,需要组织固定小组或动态小组,按不同内容进行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如在教学《下雪天》这课,我采用了以强带弱的方法。班内有的同学擅长画人物,有的擅长画建筑……。让有特长的同学自己选择伙伴组合成动态小组,充分发挥每个人特长等等,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在全班同学的努力,教师帮助下,很快完成作品,完成质量之高,真让人不敢相信。

3、自评互评,共享学习进步。新课标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自评和组内互评是评价的形式之一。经常性地组织小组交流评价,组内共享,由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互相将作品的优缺点,讲给组员听,既是一种展示方式,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自我矫枉过正,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同时又锻炼了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组间交流,共享资源。

小组之间的共享不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团体精神,更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使课堂气氛显得更活跃。

1、 组间竞争,共享激情。以小组为单位的共享学习中,多采用竞赛方式,对于发挥学生能力和潜力有促进作用.个人竞赛多数会挫伤一方的积极性,组间竞争把个人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中,小组成员有着为共同目标而努力.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带来的恐惧感,激发了主动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小组汇报,共享资源和信息。在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问题多思考,自己积累资源、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3、小组分工,集体创作,共享成果。集体创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观念,也使有些较复杂的作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大鱼和小鱼》一课,通过大鱼、小鱼的造型表现,让学生感知大小对比的原理和表现方法,先把全班分成四组,明确各自的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一组撕小鱼,另一组撕大鱼,其余两组撕水草等其它海底生物,把撕好的作品,根据老师的指导,贴在备好的大画纸上,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从中体验与他人一起创作的乐趣和需要,并且共享成功的喜悦。

4、集体评价,共享成功。

新课标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中除了要完善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观念和方法,还应让学生在学会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评价,激发学生再创造欲望.如教学二年级《泥娃娃》一课,学生制作的泥娃娃作品,上台“展卖”,由老师主持展卖会,采用拍卖的方式,按所获小红花的数量来评出“可爱奖”和“创意奖”、极大保护了学生持久的创作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5

一、抓住契机,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

美术活动——“美丽的海底世界”是湖南省邵阳市蓓蕾幼儿园(以下简“我园”)青年教师在我园及送教下乡(三个地方:邵阳县、邵东县、隆回县)上的观摩课。在活动导入部分,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教师先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海底世界的感受:你们觉得海底世界漂亮吗?它哪里漂亮?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了解和加深海底世界体现出的美。接着通过PPT欣赏范画,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探讨出海底生物的表现方法,在分组合作创作时,让幼儿自由结伴,合作制作。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幼儿扮演小鱼离开活动室。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创作氛围:及时用肢体语言表扬肯定幼儿的不同见解,如摸摸幼儿的小脑袋说:“你用绿豆装饰鱼身体的花纹,这个想法真不错。”同时,创设了富有艺术感的活动空间:适宜的灯光、创作中播放好听的轻音乐、丰富多样的富于美感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中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身心得以愉悦。

二、尊重幼儿,让幼儿享受学习的快乐

《纲要》明确提出“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即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美丽的海底世界”虽然是一节大班的活动,但由于我园的孩子与县区的孩子,以及县区之间的孩子都存在明显差异,我园大班孩子:橡皮泥是小朋友经常开展的手工活动材料,孩子们喜欢并会制作出许多动植物的形象,而送教下乡的三个县区中仅一个县的小朋友玩过屈指可数的几次。于是,教师在课前经过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情况后,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改动。如:在本园上课时,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是不同类型的范画——蜡笔创意画、泥工画、手工制作画、水粉画等,而在县区,则是以泥工画为主,展示用橡皮泥做成的多幅“美丽的海底世界”范画。孩子们在创作活动中,本园的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各自喜欢的材料在不同的小组(有蜡笔组、泥工组、手工组、水粉组)中完成制作,而县区的幼儿,则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结伴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完成泥工作品。教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将活动目标、内容的难易程度做了变动,让每个幼儿都享受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

三、 注重提问,启迪幼儿快乐思维

美国的教育家德加默说:“提问提得好就教得好。”有效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提问的艺术性,激发幼儿快乐思维。如:在活动开始环节幼儿欣赏《海底世界》视频后,教师问:“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感觉怎样?”等。在组织幼儿分小组讨论时,教师这样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创作海底动物?你打算怎么创作?你想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什么?你会怎样做?”……教师提出的问题紧紧围绕活动的重点难点展开,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问时,教师的语言抑扬顿挫、恰如其分并配合眼神、手势等略感神秘的体态语来诱发幼儿对问题的兴趣。通过开放性、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提问模式如“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有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四、有效引导,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始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是与幼儿一起学习的同伴、朋友,要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加入到孩子中间,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孩子,去聆听他们独特的见解,欣赏他们的独出心裁,支持他们的异想天开,鼓励孩子们尝试、研究、探索、创造的行为。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们喜悦,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在本园上课时,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有名幼儿在制作螃蟹时遇到了难题:不知怎么做大鳌,于是教师和他一起回忆螃蟹的形态,知道大鳌的特点后,然后鼓励他再试一试,那名幼儿不一会儿就做出来了,拿着自己的作品向老师和同组的幼儿炫耀“哈哈,螃蟹出来了!”成功的喜悦洋溢在脸庞。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6

一、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欣赏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能发生持久的兴趣,养成他们观察自然界或艺术品的习惯以及感觉器官的敏锐性,通过与杰作艺术的接触、对话和欣赏,在不知不觉间吸收艺术大师们的构图、作画方式,对色彩的运用技巧,画面的总体感觉,甚至某些艺术语言,能够感受艺术、欣赏艺术,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富着他们的艺术感觉,提高着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美术欣赏如此重要,对小学生而言,只采取说教式教学是不行的,只有通过美术欣赏实践教学,才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美术欣赏重要性的认识。

二、把握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和习惯要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我们首先要熟知他们的美术欣赏心理和习惯。这点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等特点看出。首先是强烈的色彩刺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欣赏兴趣,比如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绿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等;其次是他们通常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另外是他们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他。如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还有就是喜欢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如城市的小学生很难感受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河滩上散乱的石头也是一种美丽。对于以上小学生的这些欣赏心理和习惯,我们必须了解,并充分地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

三、激发学生的欣赏美术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希望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导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获得美术欣赏教学的良好效果,就必须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前面提到: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以感觉与情感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这种心理活动形式与教师的引导及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小学生一般都具有符合自身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的欣赏习惯,他们通常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熊。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7

论文摘要:文章从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的概念、特征、功能、结构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研究状况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指出了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信息共享空间(InfomrationCommons,IC)是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新型服务模式。自1992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现以来,已在北美尤其是美国大学图书馆迅速普及。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及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尤其是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基本具备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的条件。因此,介绍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

1.1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

1999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ladBeagle在(IC构想》一文中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分析了IC的概念、构成元素以及服务方式等。DonladBeagle界定了IC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种是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服务.通过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馆藏以及其它数字资源。此类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搜索、帮助和获取搜索结果功能的综合网站:另一种是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

美国教育委员会(theAmericanCouncilOilEducation)将IC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图书馆的调整,即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增加具备基本生产软件、资源存取和其它一些功能的计算机实验室:另一种是图书馆机构的一种变化,即增加一个计算机实验室,装有大量的多媒体创作软件,能够访问所有资源,广泛地将空间、资源和人员整合到综合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平台上,从而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服务。

Bailey~UTierney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细分为三类:①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②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nmons)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③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commons)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多数图书馆采用第三种类型的信息共享空间.即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图书馆资源结合,由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和多媒体工作者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咨询服务。

MacWhinnie把信息共享空间描述为“共同学习的场所,多媒体工作站,高科技教室以及小组研究空间”RussellBailey在《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用户需求的提高、数字资源和学术出版的进化》一文中认为,IC作为一个场所,既是用户知识享受的空间。也是满足其不同需要的最恰当的地方。

AndrewRichardAlbanese对IC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IC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个可以升级的一站式购物体验。”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Kranich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

尽管围外学者对IC作了各种各样的表述.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承认IC是指图书馆设立的一个拥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专业馆员及计算机专家的物理空问。这个空间为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研究、教育及学习提供全面的服务。

1.2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

国外学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并没有形成共识.其中RobertA.Seal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obertA.Seal把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归纳为:(1)无所不在(ubiquity)(每台机器都有一个相同的界面和检索电子资源的软件);(2)适应性(utility)(旨在适应各种读者用户的需求);(3)伸缩性(flexibility)(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技术的发展);(4)群体性(community)(提供共同合作的发展空间)。其中,群体性是信息共享空间在大学图书馆很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因为该空间提供的高性能计算机、彩色打印机、扫描仪、高清晰显示器以及运行在电脑上的各种软件是学生们自己的电脑无法比拟的。另外.在这个空间。他们可以直接从图书馆员和技术专家那里获得比较专业的帮助。从RobetrA.Seal对IC特征的描述不难看出。IC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用户的合作性和对用户信息技能的支撑性四个方面。

l、3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

DonaldBeagle和MartinHalbert以及PhilipTramdack认为Ic需要提供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①为用户获取各种形式信息资源的用户提供向导和技术支持;②提供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处理所获取的信息,并为这些软硬件提供支持;③提供适当的物理空间支持用户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④明确指定这个机构的职责、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以及创作、支持和维护这些组织和服务的工作人员;⑤提供一个鼓励、指导以及支持不断改进的文化环境和机制。归纳起来,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主要是凭借先进的设备、独立方便的物理空间、高水平的馆员及技术专家为用户的学术交流、研究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

1.4信息共享空间的结构

NancyAllmang认为IC由物理空间(PhysicalCommons)和虚拟空间(VirtualCommons)构成。其中,物理空间是IC的实体,包括个人工作站和小组工作站、会议室、无线网络、写作实验室和休闲室。另外,还应配有图像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物理空间主要由技术和各类设备支撑。虚拟空间着重于“开放”,即开放存取空间。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结合起来.即构成了IC的完整结构。

WilliamBaer等人根据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等八所大学图书馆的IC实践,认为最好的IC应该拥有以下八个组成部分: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协作学习室、电子教室、多媒体丁作站、商议站(ConsultationStations)、写作实验室(WirtingLab)、延长的时间(ExtendedHours)、休闲区(Lounge)和附属IC(SatelliteInformationCommons)。

DavidBollier将IC分为物理层、逻辑层和内容层三个层次,物理层包括电磁光谱、电缆、电线等;逻辑层包括一些软件和技术协议;内容层包括信息、语言表述和文化等。另外,他还分析了不同层次上存在的应用壁垒,如对上网计算机的管理、为各种软件设置许可协议和序列号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IP地址限制等。对图片等多媒体加入DRM控制等均妨碍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共享.图书馆建立IC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合法的框架内消除上述壁垒。

J.Koelker和M.Bobich在《德克萨斯教会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德克萨斯州教会大学(TCU)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思想。该IC由四部分组成:(1)一个安静的含有计算功能的个人空间(配有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2)一个含有计算功能的集体空间;(3)一个安静但无计算功能的个人空间(即“无声”学习区);(4)一个嘈杂的但不含计算功能的集体空间。

由于IC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因此.学者们关于IC的结构并没有达成共识。各图书馆的IC结构也是各不相同。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是IC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空间是灵魂,没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就没有IC。

2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实践

国外最早开展IC服务的是1992年8月.美国衣阿华大学图书馆开放的“信息走廊(InformationArcade,IA)”。IA投人经费共ll9,2万美元,其中包括私人赞助的79.2万美元以及大学拨款40万美元。1994年进一步扩建.将名称改为IfnormationCommons。IA由图书馆、学校信息技术办公室(orr)和学院三方合作,其目的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连结传统印刷型资源和新型电子资源,支持校园内跨学科教学和研究。IA的工作人员来自图书馆、OIT和学院教师,并聘用兼职研究生和本科生助理。图书馆负责提供信息资源;图书馆员负责资源使用方面的参考咨询;OIT专家负责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支持.并为教师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学院教师负责制作课件和多媒体数据库、评价教学方法、推选信息资源和软件,并利用这些资源从事教学和研究。IA中还配备了电子教室和小组讨论室等设施,由多方工作人员共同支持读者的学习和研究.甚至进行一对一的指导。_l]目前,衣阿华大学Hardin图书馆的IC,拥有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技术设施.既有高端的多媒体开发工作站、网络电子教室、学习室和会议室.也有提供数据库查询、网络信息资源查询、电子邮件收发和简单文字处理的普通计算机。

ARL现有成员馆123个,其中大学图书馆占90%。2004年7月,ARI在其成员馆中对IC实施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返回问卷的74个馆中,已开展ICt]~务的占30%。在建设资金方面,45%的馆得到上级部门专项拨款,41%的馆得到了私人捐赠。19%的馆设专项运行资金.预算为38.5~155万美元,平均ll0万美元。在服务设施配置方面,57%的馆开设新的务区。在资源方面。除了内容丰富的电子资源外,仍然配置大量的印刷型资源.64%的lC配置印刷型工具书。在人员配备与培训方面。绝大部分IC采用全职和兼职相结合的人员结构。在返回问卷的20个IC中.90%配备全职人员,75%配备兼职人员,40%配备即呼(oncal1)人员,90%雇佣学生助理,85%配备图书馆员,55%配备1T:工程师。

加拿大Clagary大学图书馆于1999年创建了IC.并将其定位为连接用户和信息的桥梁。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Clagary大学图书馆的IC受到了校内外用户的热烈欢迎。Calgary大学图书馆的IC的信息服务模型是3层结构,核心是专家工作人员,次是技巧、信息、技术支持和设施,最是信息资源、空间、设备和通讯技术。IC由专家工作人员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以期达到四个方面的成果,即技巧、信息、支持和设施。

Calgayr大学图书馆lC的核心服务理念是:IC是大学各个社团成员探索学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IC提供定向服务.即针对用户的提问帮助用户解决问题;IC是教学辅助设施,为学生进人未来社会做准备;IC坚持根据用户的需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IC是一种综合设施,为用户识别、定位、检索和操作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Clagary大学图书馆IC的核心服务方式是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即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以及多媒体工作者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允许用户获取硬件、软件、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用户只需要通过一个平台或窗口,就可以享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服务,获得各类形式的信息资源,直接得到各种问题的解答,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为了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跑遍整个校园,也不用费劲地为不同的专业问题寻找适合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或专家。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方式是IC的灵魂.是IC得以创建和使用的关键所在。它不但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更方便快捷的学习研究环境,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在1994年创建了它的第一个IC,在得到广泛的好评后,又建设了第二个IC,如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利维图书馆的IC规模很大,提供几百台计算机并设有多个媒体实验室和写作中心等个人或小组学习空间。

1998年,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在BelmontAbbey大学图书馆馆长leDonaldBew的领导下组建了IC任务组.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随后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实施了该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J.Henning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McPherson图书馆参考服务部的负责人.他在2004年l0月2日~2005年3月31日访问进修期间,对23个美国大学图书馆和2个加拿大大学图书馆的IC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结果放在了他的个人网站上。从调查结果来看.在物理层面上,实施IC的图书馆都具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大多数都有独立的研究室。在人力资源层面上,大多数除了配备参考资询馆员,还配备了IT专家。IT专家有的来自学校的IT部门.有的是IT研究生.有的是图书馆的IT技术人员。

3 IC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3.1数字信息资源是IC基本的物质基础

信息共享空间的核心是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服务。通过此项服务,可以使用户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获得所需的全部文献,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研究与交流,达到增长知识、交流信息、启迪智慧的目的。因此,信息共享空间的物质基础之一是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没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信息共享空间将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尤其是21I:E程大学图书馆均在大力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各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大都超过了文献购置总经费的30%.有的图书馆甚至达到了50%.这就为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3.2馆员素质是决定IC成败的关键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IC的大多数用户并不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用户的信息技能。这就要求信息共享空间的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各类专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对用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提高现有馆员的计算机技能外,还应在人员招聘时重点招聘计算机技能较强的人才。同时,还可以招聘计算机技能较强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担任技术指导工作。至于国外图书馆实行的由学校IT部门人员负责技术指导问题,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3-3科学的管理是IC的灵魂

IC建设不仅需要配置互联网、计算机设施和各种信息资源.需要技能熟练的各类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而且还要配套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和装潢舒适的馆舍空间。做得好.效果会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咨询,做得不好,效果可能仅相当于咨询台周围的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因此图书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有必要对读者需求做充分分析,根据现有的服务流程以及馆舍布局、设备和人员情况进行规划,以达到用较低的成本投人,获得较好的服务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8

根据教育部在2012年的时候对我国高校的仪器设备资源总体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高校仪器设备的总价值将近2000亿人民币,4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有近5万台,价值500多亿元。

一、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与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样两张图,一个是台数的情况,另外一个是金额的情况,大体上大家会有这样一个概念,无论是台件数还是金额,这些好的大型仪器设备,它的将近一半是在985高校里的,985高校加上211高校会超过60%。仪器设备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但是使用的情况怎么样?用得如何?“机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概念。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于4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要求年使用机时要超过800小时。教育部2012年的信息统计表明全国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平均使用机时刚刚超过800小时,985高校的平均使用机时要略高一些。但是如果大家没有设备管理的经历,可能对“机时”没有概念, 800小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大体上一年的工作日是200天左右,如果说在工作日里这些设备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在使用的话,那么一年就是800机时。对于那些运转得非常好的设备,完全可以白天黑夜都在使用中,节假日也可以在那里运转,所以对一些使用非常充分的设备来讲,每年用两三千个小时,甚至更多是完全可能的。对于高校中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均只有800小时左右的使用机时的现状,我们认为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高校中的这些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是集中在985、211的高校里,在地区之间的统计也表明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或者是高等教育的大省,小省相对资源少一些。从使用的机时来看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前几天中组部人才局的李志刚副局长在介绍我国的人才战略时讲到,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我们的设备投资60%以上要靠进口,当然他讲的是整个国家的情况。这些数据和我们所了解的高校中的情况是一致的,当前我们大量昂贵的高精尖的仪器设备都是进口进来的。国家花了大量的钱,买了这些设备,那么这些设备是不是充分地发挥了作用呢?是不是用得很好呢?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我这儿还有一些数据给大家看看。

第一个是我们对清华大学40万元以上的设备使用情况的考核。大家看得出我校的大型设备用于科研的是最大量的,其次是公共服务的部分,用于教学的只有较小的一部分,但是用于公共服务的设备机时是教学科研的两倍还要多一些,看得出来作为公共服务的这些设备的利用是很充分的。此外,我们去年对在京的部属高校仪器设备资产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各高校资产价值参差不齐,但是4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占学校仪器设备总资产的比例非常接近,说明各高校在投入的时候,重视自己的优势学科,强调特色发展,对自己的重点学科都有较多的投入。这些大学校都有相当一批大型仪器设备,有开展开放共享工作的基础条件。

高校为什么要开展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工作?

1.为了让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充分地发挥作用。这是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责,要把学校现有的资源尽可能充分地用起来。高校里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他们大家手头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不可能自己去购置太多昂贵的仪器设备,但是这个年龄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好的年龄。如果学校能够创造条件让他们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充分地使用学校所拥有的所有仪器设备,那对他们的研究是大有好处的。只有学校的仪器设备都开放共享了,才可能做得到这一点。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了,学校所拥有的仪器设备才能够得到充分地使用,充分地发挥作用。

2.可以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配置。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的仪器设备资产量显著增长,但是重复购置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没有开展起来,虽然学校已经有了同样的设备,利用也不是很充分,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供别人使用的机制,其他老师依然强烈希望能够购置。由此可见,如果开放共享的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高校中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是必然的。

3.真正将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地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大型仪器设备比较值钱,实验室里的实验技术人员怕学生将设备用坏了,不让学生直接使用设备,我觉得这个现象特别不好。我们提出“实验室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它的人才培养的直接作用就在于培训学生使用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培训学生和维护设备两件事,而不是总是直接的操作设备。要明白大学的实验室和工厂的生产线的本质区别在于大学实验室是生产知识的地方,真正的知识生产者是研究人员,是用户,而不是实验技术人员。如果是实验技术人员,更多的像生产线上的工人,如果他做出来的结果不是他所期望的,他往往以为这个结果是错误的。但是作为研究者,在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不是他预期的结果则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科学发现,这二者的视角是非常不同的。此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验室基本上都是24小时开放的,但是我们的实验室很少是24小时开放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开放的机制,也不注意尽可能培训学生让学生来使用设备。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实验室的开放工作也会大大地前进一步。

二、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

2011年夏天,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组织一批我国高校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处长们对美国的一批好大学的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对我们很有启发。美国的常青藤大学都是私立的,人家都在讲中国的大学是国有的,是集中管理的,应该有更好的政策资源以实现学校各方面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和他们相比我认为我们在资源的充分利用上还是有差距的。我这里举一个哈佛的例子,我们访问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主管的副院长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管理工作,他们在学院里建有一些设备共享中心(Service Center)。他们为什么要建设这些共享中心呢?对方列举的理由是:1)允许研究者使用更加广泛的设备和资源;2)资源能够让全校的科学家受益,而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室;3)通常有专业化的技术人员来维护设备、培训用户;4)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那么他们每一个中心是如何管理的呢?每个中心有一个中心主任来负责设备和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 学校或者是教授利用自己的项目经费买了设备,他把设备放到这个中心来,由这个中心负责维护,做用户的培训等工作。所有的研究人员都会被收取一定的费用,外部的用户同样可以来使用,但是所支付的费用要稍微高一些。

我们参观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几个实验室,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个-BAUER实验室,是做生命科学研究的。我们当时去的团队里好几位教授自己就是做这个方向的,一看他们的条件确实非常好。对方重点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管理机制,他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年都要做一个年度报告,以收支为主线,列出来过去一年收入多少,服务多少,这个报告是做给所有的用户来听,最后讲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根据收支情况和服务情况调整收费标准。这种机制保证了这些中心和用户之间有充分的沟通,相互了解,相互理解以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通过在这个中心的参观,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和测试服务的中心。而且很好地做成了一个科学思想交流的中心。因为它有这样一个集中的场所,不光是哈佛的,周边的学校都有研究者来这里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这些年轻研究人员就会很好地交流他们的思想、研究的思路。实验室主任讲,他们中心的宗旨就是“让教授们满意,让学生们方便。”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哈佛大学的纳米中心,这个中心和国内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等校级共享平台十分相似。在此我只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他们中心的实验技术人员主要有如下四项工作职责:1)用户培训,大概占40%左右的时间,培训之后让用户自己使用设备;2)仪器设备的维护,大概占30%左右的时间;3)服务咨询,大概占20%左右的时间。主要是和用户讨论实验方案、实验结果等,帮助用户得到用户所期待的结果;4)技术革新和研发等,大概占10%左右的时间。第四项职责虽然占时不多,但是他们也很强调,因为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如果说实验技术人员仅仅做技术服务工作,而没有时间去学习,直至开展一些研究性的工作,很快就会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被淘汰掉。

另外给大家介绍一种开放共享的模式,是我们在美国南部的莱斯大学所了解到的。它有个机构叫SEA(Shared Equipment Authority),可翻译成共享设备管理机构。这个SEA做什么事情呢?因为莱斯大学规模不大,不像哈佛有四五万学生的规模,它只有不到一万学生,而且本科生很少,研究生的数量也很小,但是它在世界上的排名还是很靠前的。学校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但是都分散在不同的院系和实验室,大学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对于那些非常昂贵而又被不同院系的教授所广泛需要的设备依靠系级管理是有碍于大学的研究工作的。因此,学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SEA),制定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政策,对校内的大型设备实行统一的管理(但依然分散放置在不同的院系),实现了对学校所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SEA所罗列的自身的主要价值有:1)帮助学校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科学家。2)为设备确定合理的内部、外部的用户费用。3)让莱斯大学和外部的研究人员获得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权利。所以在美国的大学里,我们觉得这些制度设计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而是基于一种理念,一种使命。就是要保证所有的设备都能得到很好的维护维修,让设备被更多的用户充分使用。

综合上述介绍,我认为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1)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机制有利于促使校内已有的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利用;2)有利于减少设备的重复配置,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3)可以建设校级、院系级和实验室级等不同层级的共享平台;4)在同一个平台上要有统一的管理政策和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9

关键词:音乐;体验式教学;审美;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231-0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面对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心理学是从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教师如何“体验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对音乐与情感的审美体验的过程,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体验式教学”,突出音乐听觉体验

音乐体验式教学注重“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它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与培养情感为目的,以培养儿童的审美体验与丰富情感为核心。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的审美特征,指导音乐与情感内涵的把握学生的整体形式,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经验,享受音乐教学过程的美。

音乐体验教学强调从“体验”出发实施“音乐知识”。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教学方法与一般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应当重视音乐教育的潜在性: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堂音乐课,每一首好的歌曲、乐曲,都是一种积极的体验。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主动地去体验、理解、探索,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才能现对音乐的欣赏和创造。如:通过反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的变化,能用语言简单描述情绪或运用体态、律动、线条、图案表现音乐等。

二、丰富“体验式教学”内容,强调音乐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指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学生的情感应该与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得到艺术的心理满足,从而达到真正的精神修养。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知道如何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让他们的感受得到释放和共鸣,从而真正地去爱,了解音乐。

1.寓教于乐,在听赏教学中“动”起来。在听赏教学中,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点,以丰富教学内容和生动生动的教学形式,结合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愉悦地参与教学,在听赏教学中“动”起来。

如在听赏打击乐《鸭子拌嘴》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大钹、小钹、双响筒等打击乐器并学习敲奏方法,结合音乐、欣赏生活实践,让学生参与音乐和乐器的演奏和学习敲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舞台上表演,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情感化,寓教于乐。让“聆听”成为音乐体验教学的独特景观。

2.巧用多媒体教学营造氛围,在情景表现中体验音乐情感。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摸他们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其高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是对儿童情感场的长期忽视,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情境教育,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音乐情感。

在唱歌教学中,创设歌曲相关的情景和环境,渲染音乐气氛,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歌曲《热爱地球妈妈》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情感。要发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闲的动物生活,用优美的背景音乐和教师有感情的阅读解说,给学生带来审美教育。然后画面转换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动植物死亡,造成遗憾,教师解释这些现象的深沉的声音,让学生有一个强烈的对比感,使他们的心灵震撼,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意义。通过情感氛围的对比渲染,在学唱《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情感之中,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3.积累实践经验,在创造中体验。《音乐课程标准》在“创造”中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用各种方式或唱或跳或奏来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唱《小鸟,请到这里来》时,利用多媒体广播森林图片,用鸟唱歌,和音乐营造一致的氛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爱的作用,一边听音乐一边即兴创作。随着音乐在“森林”的即兴,一些学生玩的旋律,鸟类,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唱歌;一些学生张开双手如花盛开;一些学生打扮成树摇曳在微风中。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对美的享受。学生不仅要从舒展、轻快的运动体验到歌曲的心情,还要用明亮、自信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创编表演实践中,师生还将提出交流、互评,逐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能力,激发审美与情感,获取积累情感体验。

4.在联想中体验音乐的美。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联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细心的倾听和细致的体验音乐作品,在想象的情景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体验。

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中,先让学生闭目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告诉学生音乐的想象没有统一的答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静谧的树林里照射进第一束阳光,小鸟在枝头鸣唱。小动物们都被吵醒了,人们也从晨曦中醒来,伸伸懒腰……多么美的画面啊!在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完全放开了,回答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听音乐改变学生的模仿鸟鸣的声音和力量,使学生很自然地想到音乐主题是描写早晨的音乐,然后引导学生想象早晨的场景,通过对苗族音乐素材使用的旋律特征的分析,最终联想到这是苗岭的早晨。一堂课下来,学生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陶醉在音乐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无限乐趣。

5.投其所好,在d趣爱好中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根据小学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师应尝试搭配,丰富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喜欢音乐欣赏和教学的学生,拓宽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爱好中体验。如: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喜欢听动画片的主题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小鲤鱼历险记》等,高年级喜欢听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棉花糖》等。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音乐,聆听不同的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情感。例如:小提琴协奏曲《化蝶》表现了凄凉之美;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表现了雄壮之美。琵琶独奏曲《金蛇狂舞》则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器乐合奏《龟兔赛跑》,更是趣味十足,体现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消除对课本音乐的厌恶,逐步喜欢上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产生的美妙感觉。

总之,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巧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氛围,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参与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身体验,丰富审美情感,培养审美想象力,深化审美认识,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意境,培养高尚情操,培养音乐兴趣,为学生学习音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音乐研究性课堂中的体验性教学[Z].

[2]俞加平.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04).

[3]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M].

[4]李慧.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金色年华:下,2010,(5).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篇10

在姹紫嫣红的春日,去游览如画般的山水,感慨繁花似锦的美景;围坐在电视机旁为荧屏上的人们的悲欢离合叹息,欢悦……这都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的表现。美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得杂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享受。而高雅健康的审美享受又总是和道理情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认识和欣赏的主体是课堂中天真活泼的学生,每一堂课所见识和教授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美的客体,要让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领会深刻,教师就必须在美术教学中去引导学生逐步感受美,领悟美,进而,让稚嫩的心灵进入超越和创新的最佳境界。

直觉感受在美术课中,学生对教师揭示的内容进行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并在学生已经积绽的理智、情感的基础上作审美认识感受,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接性。学生在直接接触教师出示的教具中,不经过逻辑判断和理性思维,而是由感官对教具形象的直接感受。这是事物的外在审美特性的其感性形式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被大脑接纳后的直接反应。这一反映引发出一种特殊情绪或情感,觉得它美或者不美。如:在上《滑稽小丑》这课时,教师一开始就拿出小丑木偶展示在学生面前,只见它歪带黑礼帽,帽沿下三角形的眼睛斗睁斗闭,面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圆圆的红鼻子,它正做阗令人发笑的鬼脸,配上滑稽的录音,摆头晃腰地向大家问好:“小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认识……”这时,孩子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激动地望着小丑的表演,有的孩子禁不隹笑出声来,有的惊讶地欢叫起来,还有的甚至学着小丑的样子,互相做着鬼脸。通过这声情并茂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丑的美,是他的可爱滑,为学生制作小丑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上室外课《简易风筝制作》时,教师以给学生展示并放飞一个个精美的风筝,作为这堂课极富吸引力精彩的开头。如:艳红的金鱼风筝在风中轻盈地摆动着长尾翱翔于蓝天;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正展翅飞舞在百花丛中;又一只翠绿色的蜻蜓正徐徐飘向茫茫的田野……这一切,让学生惊叹得拍手叫好,手牵手欢快地追逐着风筝,激发起他们最强烈的兴趣和愿望。显然,直觉感受是认识和欣赏美的基础,是上好一堂美术课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学生开始各所获得的审美享受在感受,还在于深层的领悟和超凡脱俗的超越。

领悟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在直接感受事物的外在美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感性形式的多角度把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去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事物所包含的内在形体,结构,变化等意蕴,从而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这种更深一层的感悟是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来完成,这种不是瞬间,被动地完成的学生美术作品,往往能促使学生饶的兴趣地反复品味而逐步深化对美的认知,而达到较高的领悟水平。学生所展开的想象和创造美的情感波澜,激发的美感把学生带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我为一,人我为一的境界。通过活跃的想像,深刻的理解,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透过事物外在有限的形式的把握,去领会和品味其蕴含的内在的无限意味。例如:在上《滑稽小丑》这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小丑与生活中的人进行比较感受,让几位学生到讲台前,把自已化妆成小丑的形象,老师在其化妆过程中,逐一对小丑的形象作细细的分析;小丑的眉毛是弯弯的,比小朋友的眉要长得高些,小丑的眼睛可以是三角形的,正圆形的……小丑的鼻子比小朋友的要大得多,红红的好似一个小圆球,小丑的嘴巴有点像弯弯的小船,又有点像长长的香蕉……于是,一个丑陋的小丑就妆扮好了,再让他带上礼帽,贴上小胡子,学着卓别林耸耸肩,拐着脚一伸一缩地走路,逗得全班同学个个捧腹大笑。由此而总结到:正是如此丑陋的小丑,却时常带给人们欢乐和笑声。让学生领悟到小丑虽“丑”,却“丑”得可爱,领悟到小丑的滑稽可爱之处就在于它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夸张的眼,鼻,嘴,服饰,动作。从而引导孩子们去设计出自已心目中最可爱的小丑形象。在认识事物的内涵时,一方面,学生原先触及在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得到了体验,同时,学生的思想感情又在对事物的深入体验和领悟中得到陶冶和升化。事物的美被学生所吸收和提炼,化作学生心中向往的美。

超越创新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在通过直觉认识美的基础上,反复领悟事物的内在美,透过对事物美的哲理把握,再升化到:至美至乐:的精神高度和自由的审美境地。人认为,这个境界就是超越。不是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欣赏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因为只有美好的事物才具有无穷的意味和永恒的力。在美术教学中,也不是任何学生在认识和欣赏同一事物时,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它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知识修养,和强烈的审美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和激发。又如:在上《剪画瓶子和罐子》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完瓶罐的基本结构特征后,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想象,并进一步体现瓶子,罐子的形态特点,于是,悄悄地在布袋里装上瓶罐,让几位好奇的学生把手伸进袋里摸一摸,感觉它究竟是什么形状,有什么质感,从感觉中想像它们的形状,学生们个个都好奇地皱着眉,积极思维,互相讨论猜测,这时再让他们立即剪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瓶罐的不同形状。大家兴致勃勃,剪好的瓶罐形状竟比原有的更漂亮,更奇特,更新颖,这时,教师再乘势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有翅膀,用自己所带的材料给这些瓶罐进行装饰美化。于是,孩子们用自己的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脑袋,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有的给瓶罐颈围上一条美丽的丝带,有的给罐子贴上了可爱的天使,有的给它们剪出了镂空的花纹,还有的用自己的小嘴在上面吹出了五彩缤纷的……这些学生们设计的各式各样精美而新颖的瓶罐让老师们也发生了惊叹:“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神奇!”学生们掌握了瓶罐的结构特征后,已经超越了具体瓶罐呆板形态的局限,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专著于自己头脑中所想象和创造的瓶罐形象,随着思潮的起伏和情绪激越,使他们进入到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创造超越的空间,因此说,超越和创新总是伴生的,有超越,才会有创新。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美的认识过程,步步落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觉感受,内涵体验,才能引导他们超越创新,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健康又完整的审美观,把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作为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道德风范培养的切入点,完善学生对美的认知,使学生成为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