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的认识和理解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1:03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1

关键词: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必要性

审美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针对性地增强他们运用理论到实践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价值素养。事实上,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过多地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价值判断力的重要作用,并不符合国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目前,加强职业学院的学前美术教育,必须重视学前美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并进行对应的课程规划,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分析

从教学目标来看,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会选择幼儿园老师这一职位,担负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职责。所以,作为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潜在对象,必须将教学目标围绕儿童来进行开展。因此,抓住和掌握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十分关键。从内容上来说,审美心理结构是指通过认识和欣赏某种“美”,心理意识的各个主观分子高度活跃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对于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来说,儿童的绘画最能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尽管只是一幅简单的画,从形式上来说是教育产生的结果,但却是儿童审美意识的最直接表现。

由此可见,对于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多教导审美理论知识,注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喜好。所以,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融入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把握儿童美术课程的教导重点和自己学习的研究方向。

2 学前美术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自从我国开展义务教育来说,学前美术教育开展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丰富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时,职业学院设立学前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提升儿童的审美意识。并且,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美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感悟,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目前,学前美术中审美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任务:

2.1 感受美

从成长阶段来看,儿童最容易接受美好的事务,特别是一些缤纷色彩、故事性鲜明的图像,更能获得他们的喜爱。同时,这种感受美的能力也是儿童天生拥有的,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加强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例如,通过色彩鲜艳的鲜花让儿童自行观察和发现,从而想象出自己所感知的内容。

2.2 激发兴趣

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图片或玩具,提供许多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符合他们美术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还能让儿童观察一些鲜艳的事物,鼓励儿童多画多接触,提高他们动手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开发智力

对于学前美术教育来说,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意识,从而实现开发智力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教学,开展儿童喜爱的内容,并适度地鼓励学生进行回忆和创造,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将艺术知识教授给儿童,提升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方法分析

作为一门必需的专业课程,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才能担任幼儿园教学的工作,才能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加强审美教育注意十分关键,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从精神上实现人格的突破,融合艺术世界中。所以,审美教育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3.1 激发审美的欣赏力

近年来,国内现代化科技越来越先进,艺术设计领域也蓬勃发展起来,美的理念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针对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审美活动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作品欣赏和美术绘画,逐渐通过外表美的事物挖掘出内在的有形和无形的美,这种深层次美的内涵,才能激荡学生的思想,启迪他们对美的欣赏。例如,凡・高的《星空》里,如果只是单纯地欣赏星空的色彩,就无法真正地探索到艺术的真正内涵。凡・高的作品大多带有浓厚的生命力,油菜的厚度和线条都是渲染一种夜空的氛围,画面沉浸在一种哲理的微妙光线中。

3.2 培养审美的理解力

事实上,审美的理解力是指在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之美中获得主观性的情感体验,并突破传统的惯性思想,借由色彩、构造、光线、画面等方面把普通的眼光升华成一种审美眼光,从而挖掘作品和自然事物的精神美。同时,这种审美理解力的形成,主要是偶遇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文化共同渲染所产生的结果。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儿童,所以培养审美的理解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逻辑推理方面,而应该注重主观和客观事物的互相融合,把一些抽象、晦涩的理性事物表现成感性事物。例如,彩虹的出现,不能单纯地认为它是光和水分子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应该教育儿童这是天空放晴后,一座通向快乐幸福的彩虹桥。所以,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必须将具化的事物继续进行意象的表达,将思想单一的主题表达的更加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提高艺术审美理解力,才能认识到艺术的真正内涵。

3.3 培养审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职业学院的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不仅要传授理论化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而且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和大自然中,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感受,善于用审美的意识来认识身边的事物,把单纯的主观思想升华成审美的创造力,把晦涩不明的事物进行想象。例如,进行漆画教授时,教师可事先介绍一些优美的蛋壳作品,讲解蛋壳的特殊构造在画面中产生的艺术冲击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尝试的兴趣。并且,教师还提供一些棉花、树叶、铁丝等材料,让学生自行想象和感受漆画的魅力,从而制作出带有学生审美意识的作品。这种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明白艺术创造源泉的多样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孔启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 学前教育 美术理论课

随着学校不断扩招,专业技能课程不断增多,中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也一一显现,其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中职美术教学的发展受到了以往教学的一定制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过于重视技能训练,忽略美术理论教学。美术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提高其创新意识。但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中职美术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一、中职美术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行教育体制对美术理论课的不重视

受我国教育现状的影响,很多初级中学受客观条件和升学压力的限制,只重视统考课,忽视艺术课教学,致使学生缺失美术教育机会。而初中生中学习成绩较差的普遍进入中职,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导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美术知识空白,缺少对美术教育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素养,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对学前幼儿教育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了迎合文件内容便将美术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手工制作和简笔画、素描等容易出效果的课程上,对美术理论知识教育的忽视越发严重。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发,这种理念陈旧的美术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中职学生对美术课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并不会影响升学,学得好与不好并没有关系;有的认为画画要靠天赋,自己将来又不当画家,学不学都无所谓。甚至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更多的是注重技能技法的学习,觉得理论知识并不重要。

3.教师的教学形式单调

现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也更多的是注重技巧的训练,很多美术教师缺乏对美术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美术教育真诚的投入,导致很多美术教师在上美术理论课时教学、形式单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美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教师讲解时大量使用专业术语。

二、解决中职美术理论课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重视美术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审美能力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美术理论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应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加深他们对美的理解,而且开启学生欣赏美的眼睛,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是局限在单一的空间里。美术理论课程必须通过情感传递的渐进方式进行。美术理论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美术理论教育让学生感受美丑,以“善”为美,以“德”为美。

2.了解学生美术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理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真正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从学生常见的、熟悉的画开始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后再选择较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教学。

3.把握学科特点,丰富教学形式

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所以教师既要学会联系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要结合作品所处的社会现状、政治背景等客观因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让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到满足。

三、小结

当前,中职学前美术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美术理论知识教育,才能让学生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从而使美育不停留在口号上。美术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美术教学才能真正走出窘境。

参考文献:

[1]耿洪彦.论美术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3

建筑美术为建筑设计打基础,是建筑设计工作者以画代言、以图表文、以象记实、以形达意的工具和表达手段。基于建筑美术相关专业特色,应在概念上把它和纯美术区别开来。高校中建筑类专业的建筑美术教学和纯美术教学也是不尽相同的。我在建筑院校从事建筑美术教学多年,现结合相关教学实践对建筑美术教学的相关特点和方法略作论述。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文化课相对比较好,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对美术内涵理解不足,艺术素质不高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建筑院校都开设了美术课程。 因为建筑是一门艺术,建筑艺术是理性思维,科学手段和艺术审美的综合体现。因此,艺术修养是建筑学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 在建筑美术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要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有别于艺术类院校的纯美术教学方法。因为艺术类院校学生在入学前就已受过美术专业的训练,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美术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美术入学考试,专业合格才能进入美术院校),他们对于美术学习相对容易上手。对于纯美术教学,入学后关键是培养学生个性,对美术内涵的理解。而建筑院校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美术的基础训练,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要深入浅出的讲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循序渐进的进行课堂训练,应多采取鼓励的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艺术素质条件,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提出目标。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调动其潜能,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 其次,相对于纯美术专业的美术教学,建筑类美术课时非常有限。一般来说,纯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校进行四到五年系统的美术学习,而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本科只有两年美术课,专科只有一年美术课。因而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满意的效果,这就对美术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上必须有一个完整而周密的计划。在学生初学阶段,要讲深、讲透规律性的知识,可多追求共性,让学生理解规律,掌握规律,并能在绘画过程中自觉的运用规律。 素描、色彩的单元作业课时不宜过长,一般为四或八课时。不单纯的追求画面效果和过分注重形体表面的深入描绘,而要重视对形象实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注重行为过程、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的培养。技法表现不做过多要求,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性格的不同,自由发展。 从笔者十余年的建筑美术教学实践来看,必须先训练学生的形体构图能力。一般是先安排大半个学期的结构素描教学,然后进入到明暗的训练,明暗训练也主要是表现性素描和风景。这样,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又注重其构图,培养创造性处理能力,为他们打开设计思路做铺垫。在色彩教学上因为时间关系,只能重点放在风景上,色彩静物只是调色能力的训练,由此马上过渡到建筑风景的练习。在建筑风景练习时,先以临摹为主,而后转入写生训练。临摹训练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把握整体色调和快速掌握构图技法的能力。 总之,建筑美术教学思路要明确、系统、全面;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教学内容要丰富、多样。如素描课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结构素描的内容,让学生对结构和透视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色彩写生中加入建筑风景写生课,让学生亲身感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感受建筑的体量感、空间感和色彩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整体观察、思维、表现的能力。速写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速写主要运用线条表现对象,简洁明快,对徒手绘画是很好的练习。它主要是培养观察、记忆、想象、概括和快速表现力,有助于提高艺术感受和鉴赏能力。 速写练习与建筑设计中的徒手草图联系最为紧密,将来在建筑效果图的快速表现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表现形式不可替代的。 在学生入门一段时间后,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增加讲课内容,把讲课内容分为了解类知识、理解类知识、掌握类知识。了解类知识,只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这类知识作一般了解;理解类知识,需要学生认真分析,理解其内涵;掌握类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能熟练的运用到具体的绘画与设计中去。 这样可以加大授课的知识量,让学生在学习时有重点,有广度,为以后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思路、有目标。 此外,开设艺术欣赏课,是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的捷径。艺术欣赏课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认识、欣赏中外美术大师的绘画作品,提高艺术修养。分析大师的作品,从中体会构图的法则、体会色彩运用中的统一变化规律等通过形式表现内容的方法。了解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艺术流派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欣赏名作后,谈自己的感受。相互观摩同学之间的作品后,指出优缺点或介绍自己作画的体会。这样,对将来分析自己的设计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绘画艺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克服这两者的脱离现象,强化艺术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强化创造力的培养。如教师任意摆放许多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物品,作为组成画面的元素,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艺术审美的理解,从整体印象、空间特征、立体构成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创造性地选择几种适合的元素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一个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特点,有艺术性的新立体空间画面,让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综合化、系统化,给创造观念以升华。它的特点是多维性的、渗透性的,进而激发学生们潜在的智慧,更多更深的进行创造性构思。 目前,在建筑类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非常片面的观点,认为美术教学只服务于建筑表现效果图。由于电脑的冲击,许多学生把注意力转向电脑绘图,而忽视了对美术的学习,过分注重绘画技术,而忽视对艺术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综合审美能力的学习,是对美术教育浅层次的理解。在毕业生的反馈中,他们认为艺术修养是电脑绘图的基础。电脑绘图是一种新的绘图手段,我们不能盲目的加以褒贬,只能更好的加以利用。我认为,提高美术修养是必经之路,让学生认识到技术是发展变化的,而“美”则是长久的,建筑设计的魅力正在于对“美”的创造。但这种艺术修养,并非只靠课堂上几张素描、色彩画就能够解决的,要靠长期广泛而全面的学习积累。因为艺术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建筑美术教学是通过基础的训练,多方位的艺术熏陶,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审美观念的设计人才。美术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学生领入艺术殿堂之门,教会他们遨游艺术殿堂的方法。学生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然后才能设计出有创意、有品位、有内涵的建筑作品。#p#分页标题#e#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4

1 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分析

从教学目标来看,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会选择幼儿园老师这一职位,担负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职责。所以,作为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潜在对象,必须将教学目标围绕儿童来进行开展。因此,抓住和掌握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十分关键。从内容上来说,审美心理结构是指通过认识和欣赏某种“美”,心理意识的各个主观分子高度活跃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对于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来说,儿童的绘画最能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尽管只是一幅简单的画,从形式上来说是教育产生的结果,但却是儿童审美意识的最直接表现。

由此可见,对于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多教导审美理论知识,注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喜好。所以,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融入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把握儿童美术课程的教导重点和自己学习的研究方向。

2 学前美术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自从我国开展义务教育来说,学前美术教育开展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丰富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时,职业学院设立学前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提升儿童的审美意识。并且,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美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感悟,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目前,学前美术中审美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任务:

2.1 感受美

从成长阶段来看,儿童最容易接受美好的事务,特别是一些缤纷色彩、故事性鲜明的图像,更能获得他们的喜爱。同时,这种感受美的能力也是儿童天生拥有的,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加强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例如,通过色彩鲜艳的鲜花让儿童自行观察和发现,从而想象出自己所感知的内容。

2.2 激发兴趣

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图片或玩具,提供许多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符合他们美术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还能让儿童观察一些鲜艳的事物,鼓励儿童多画多接触,提高他们动手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开发智力

对于学前美术教育来说,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意识,从而实现开发智力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教学,开展儿童喜爱的内容,并适度地鼓励学生进行回忆和创造,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将艺术知识教授给儿童,提升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方法分析

作为一门必需的专业课程,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才能担任幼儿园教学的工作,才能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加强审美教育注意十分关键,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从精神上实现人格的突破,融合艺术世界中。所以,审美教育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3.1 激发审美的欣赏力

近年来,国内现代化科技越来越先进,艺术设计领域也蓬勃发展起来,美的理念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针对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审美活动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作品欣赏和美术绘画,逐渐通过外表美的事物挖掘出内在的有形和无形的美,这种深层次美的内涵,才能激荡学生的思想,启迪他们对美的欣赏。例如,凡?高的《星空》里,如果只是单纯地欣赏星空的色彩,就无法真正地探索到艺术的真正内涵。凡?高的作品大多带有浓厚的生命力,油菜的厚度和线条都是渲染一种夜空的氛围,画面沉浸在一种哲理的微妙光线中。

3.2 培养审美的理解力

事实上,审美的理解力是指在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之美中获得主观性的情感体验,并突破传统的惯性思想,借由色彩、构造、光线、画面等方面把普通的眼光升华成一种审美眼光,从而挖掘作品和自然事物的精神美。同时,这种审美理解力的形成,主要是偶遇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文化共同渲染所产生的结果。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儿童,所以培养审美的理解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逻辑推理方面,而应该注重主观和客观事物的互相融合,把一些抽象、晦涩的理性事物表现成感性事物。例如,彩虹的出现,不能单纯地认为它是光和水分子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应该教育儿童这是天空放晴后,一座通向快乐幸福的彩虹桥。所以,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必须将具化的事物继续进行意象的表达,将思想单一的主题表达的更加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提高艺术审美理解力,才能认识到艺术的真正内涵。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民族文化;鉴赏课;教学过程

当代世界,文化多元化带来文化困惑,现阶段在一定范围出现的民族文化认同弱化、审美趣味娱乐化、价值取向上知行脱节,都是文化困惑的具体表现。文化困惑在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此,学校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强有力的文化导向引领学生走出文化困惑,促进学生理性的文化选择。党的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中华美育精神,其深刻内涵对传播知识、启迪思想,增进审美、提升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积极价值。学校教育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美育精神和元素,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民族文化的审美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内容。

一、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的育人意义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应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1]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助推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育人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开展文化鉴赏课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要求。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学习文化鉴赏就是学习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汲取其中精华,随时展对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内涵,使得民族文化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是在多元文化时代,越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适应。

(二)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开展文化鉴赏课是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的要求。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发现美、创造美是人的精神需要,是一个融合人的认知、情感和思维的主动过程,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学习文化鉴赏要求透过感性的文化现象,通过理性的文化分析,从不同角度挖掘文化本质与文化价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象厘清其所以然,欣赏其真善良,分析其得与失,避免人云亦云的盲目和被动,从中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三)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开展文化鉴赏课是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学习文化鉴赏能促使学生树立文化意识,理解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关怀人生,启迪和开发人的智慧的积极现实意义;促使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优秀文化的营养,用现代观念审视文化现象,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促使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文化鉴赏课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一直都是发展民族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学习文化鉴赏使职业教育对接民族产业,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助推文化价值融入现代产业,提升民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升级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高层次文化素养和高品质审美趣味,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的过程方法

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应以文化鉴赏为切入点,透过具体的、表层的文化现象理解和品鉴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一般过程是“观”“品”“悟”,即感知现象———品味意蕴———领悟内涵。

(一)感知现象

感知现象是对鉴赏对象形态、内容的感受,获得对文化现象的直接认知,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感知现象应尽可能全面,“全面”意味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观察和了解文化现象,除了实物实景外,也需要了解其相关的地理环境、历史演进、工艺技术、诗词文章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鉴赏者不同水平和志趣等主观因素,使得对现象的感知和解释必然带有个体差异性,这是文化鉴赏中的正常现象,但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现象的本质,呈现多样性。这个环节是文化鉴赏课的起点,需要教师有明确目的,尽可能多地提供文化现象物化的学习资源,创设和组织能引起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的情境和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感性认识。

(二)品味意蕴

文化现象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但是仅有感觉没有理解,或者仅有认识没有情感,都不可能全面领会文化现象,感觉与理解、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这是文化鉴赏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促使人们产生对文化现象的主题、形象、含义、象征的感受,“品”的过程是提升审美素质所必须的。文化现象的意蕴往往比现象本身更丰富,但也更抽象,需要在感知现象的基础上反复体味,才能领会其中隐含的思想内涵、情感色彩、象征意义,获得精神层面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2]这个环节是文化鉴赏从感性向理性的过渡,教师应当精巧设疑,以疑激趣,还可以综合运用历史梳理、比较分析、联想迁移等方法,引导学生调动经验,或独立思考或集体研讨,以打开思想通道,建构对文化现象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三)领悟内涵

领悟内涵是在感知物象的基础上对文化现象的总体把握,是对鉴赏对象的再理解。应该说,领悟内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伴随在感知现象、品味意蕴过程中的。文化鉴赏不是单纯的感性直觉或者理性分析,而是感性、知性、理性的反复推移深化,在这个反复过程中获得对文化现象更深刻更全面的感受;并在情感态度上获得文化现象的审美价值的判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这个过程强调鉴赏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求综合对文化现象的感知、情感、联想、思维等分析其得失,思考其意义,创新其表现。这个环节综合文化鉴赏过程的多种心理活动,是对文化现象进行再认识的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勇于表达,积极交流,并适时予以点拨和提升,帮助学生由初阶感知递进到高阶思维,由片面感受发展到多元审美的层次,发展和提升情感丰富性和思想深刻性方面的素养。

三、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的案例探讨

以“感悟八桂文化”中“灵渠”一课为例,探讨民族文化鉴赏课的开展。八桂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悟八桂文化”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人文素质课程,课程以文化鉴赏为切入点,介绍广特的文化现象,涉及广西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艺术等诸多领域,观其形象秀美,品其文化内涵,悟其民族精神,以达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的目标。

(一)“灵渠”教学设计

1.主题说明:灵渠滔滔唱融合(2课时)———灵渠作为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体现水利建筑的辉煌成就,并且具有很高的人文内涵。通过品鉴灵渠,对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2.教学目标:①说出灵渠的特点和灵渠之美;②分析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③领会灵渠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3.学情分析及主要解决问题:学生对灵渠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知道它是一条河渠,但对背后的历史功绩和文化价值不甚了解,因此,通过灵渠“申遗”的事件,帮助学生理解领会灵渠文化的内涵,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意与自觉保护的态度。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5.评价方式:通过小组讨论结果,考察学生对灵渠文化“沟通与融合”内涵的认识,以及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提高民族文化鉴赏课实效性的思考

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到,民族文化鉴赏是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其教育方式须生动鲜活,教育效果须让人心灵愉快,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3]。“审美”和“悟理”是民族文化鉴赏课的两个要点,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其实效性:

1.倡导“体验式”教学模式

提高民族文化鉴赏课课堂实效性,倡导“体验、感悟、内化、践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促进体验的教学情境,精选丰富体验的教学资源。按照感知、审美、悟理、内化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即:教师介绍文化现象,提供给学生感性认识;分析文化特点,与学生一起鉴别、欣赏;引入结合学生实际的讨论和教师的感悟,形成理性认识;通过提炼课程主题,引导学生认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2.坚持“三结合”教学策略

民族文化鉴赏课堂的有效推进,需要做到“三结合”,即:文化现象与民俗人情相结合、体验感悟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文化鉴赏与素质养成相结合。民族文化鉴赏课不能流于表面好看、好听,落脚点应在文化体验之后的内化与践行。教师可精巧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文化现象背后的问题,从中感悟道理,提升素养;还要拓展学习时空,引导学生将文化体验应用到课外学习及生活。

3.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其中情境教学法可通过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实施中,可结合当地相关文化活动或民俗活动,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体验,也可以利用当地博物馆、文化馆、民俗街等,进行现场教学,还可以结合主题开展才艺展示或实践活动。

4.推动“合作性”师生互动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的是学习合作伙伴关系,在民族文化鉴赏课中尤其要重视推动“合作性”师生互动。教师创设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素材和参照,引导学生素质的形成;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践行素质能力。教学资源提供体验载体,体验联结师生互动,成为文化鉴赏的“学习共同体”。民族文化鉴赏强调的不仅是认知,更多的是躬行践履、体验生命,其本质是一种发展人的审美素养为主体的生命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因此,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须将“审美”和“悟理”贯穿于全过程,以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美好心灵、文化自信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Z].2013-06-13.

[2]黄艳芳.中国文化鉴赏[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9.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6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09-03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的历史是极其短暂的历史,但人们对管理学“认知”及其“知识”却沉淀了大量明显过时的、不合时宜的论断。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管理学短暂的历史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高速发展的历史往往是混乱的历史,这意味着管理学“认知”和“知识”隐含了一些错误的、不合理的“假设”,这些“假设”甚至是演化成“潜意识”、“想当然”和“理所当然”,这就使管理学充盈着非理性的放荡。

在这些假设中,最为错误的假设是“管理等于企业管理假设”,我们将这个假设称之“企业管理帝国主义”。这个假设几乎成为管理领域内外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甚至认为这个假设是不言而喻的。也就说这个假设在这些人看来是判断管理事实的一个公理。实际上,假设管理是企业管理、是管理,是一种“想当然”的现象,反映了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成熟状况,带有典型的绝对论色彩。

假设管理是企业管理,这种假设反映了管理研究者、管理实践者和社会普通大众对于管理的理解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他们没有形成一种管理理论自觉,甚至可以说他们从来没有注意到“管理”这个词。正是这种管理理论自觉的缺失直接导致管理研究者、管理实践者和社会普通大众将“管理”等同于“企业管理”。

一、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的起源

企业管理帝国主义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它的核心就是假设“管理”等同于“企业管理”。

企业是人类组织演化史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自治史上的重大事件。“不论是对管理的敌意或是友谊,都集中体现在了对企业的态度上。”企业,特别是股份制公司,毫无疑问地是一种真正的社会创新。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这个社会创新之物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上并没有很快得到社会的承认。相反,新出现的企业却被视为激进的、危险的创新。在美国,亨利?亚当斯是美国第一位伟大的社会历史学家,曾写过名为《民主》的小说,他在小说中将企业看成新兴经济力量,并将企业看成是腐败之源。企业先是从自身开始腐败,然后又侵蚀到整个政府和社会。亨利?亚当斯的弟弟布鲁克斯?亚当斯在《民主信条的退化》中将企业看成是民主退化的根源,认为企业的出现就是一个惊天的阴谋。

1933年,美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影响之深远,以至于今天人们谈起它时仍谈虎色变。经济大危机的最大影响在于它加深了人们对企业的偏见。在这个时期,社会普通大众对企业充满敌意,进而对企业管理者充满蔑视,“管理”成为一个可恶的词。同社会普通大众一样,美国社会的知识精英和管理实践者将对企业的厌恶感转化为一种思维恶习,将“企业”和“管理”看成是罪恶之源。为了不与企业混为一谈,公共部门的管理者们开始独立门户,抛弃“管理”这个名称不用,改名为“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并将它单独设立为一门学科,还在美国的大学里设立了有关公共管理的相应科系,使用独自的术语,并形成自己的职业升迁体系。出于对“企业管理”同样的厌恶,当时正处于发展中的医院也开始探索自己的管理认知之路。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Sloan)的弟弟雷蒙德?斯隆(Raymond Sloan)曾成立斯隆-凯特林研究所,专门负责癌症研究的规划,开启了医院管理以及医院管理研究的先河。来自美国医学界的这股管理探索潮,最终将“医院管理”(hospital administration)从管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潜意识,导致了公共行政和医院行政的兴起。从表面上来说,公共行政和医院行政是一种同企业管理分道扬镳的分离运动,但从实质上来看,它却是对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假设的一种“反动”。这就是说公共行政和医院行政并没有同企业管理彻底分离,两者在理论上都是以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假设为基础的,并最终确立了企业管理在管理学中的“帝国主义”地位。

经济大危机时期所产生的“企业管理帝国主义”,还被赋予了一种意识形态色彩。德鲁克曾对此现象做过评论,“不使用‘管理’这个词汇是在大萧条时期在政治上做出的正确选择(political correctness)”。

二、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的形成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结束,“企业管理帝国主义”倾向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得到强化,并最终确立下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确是世界法西斯同反法西斯联盟之间的生死较量,美苏两国在这场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充当了“兵工厂”,为美国的企业提供了展示其“重要性”和“作用”的大好机会。在二战期间,美国企业界配合政府,积极参与抵抗法西斯的战斗,从根本上保障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位德国历史学家在谈到这一点时指出,“美国最终看到其所有战争目的均已达到,除此之外,它以在东亚对日本、韩国的占领而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并重新占领了菲律宾。另外,由于美国的参与,最终结束了这场充斥着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的战争。”这就是说二战的胜利是美国的胜利,说得更明确些,是美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胜利。这正如德鲁克所说“最终胜利的是盟军,取胜的原因是管理。美国人口只有所有其他交战国家的五分之一,参军比例基本持平,但是美国所生产的军用物质比其他所有参战国之和还要多。美国还设法把这些物质运送到遥远的前线,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非洲和西欧。”基于美国在战争中取得的历史成就,美国社会彻底改变了对“企业”的厌恶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人们谈到企业就会联想到管理,谈到管理出也就会联想到企业。“企业”几乎同“管理”是同一个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世界法西斯同反法西斯联盟之间的生死较量,但这种较量并没有改变激烈的思想冲突,更没有改变意识形态的冲突,反而加剧了意识形态冲突。“由于战争,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苏联在美国之后成为世界大国。相反,迄今为止的列强――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却失去了影响。”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时就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在政治上成为一个正确的’研究课题,从那时起,普通大众和学术界就一直将管理视为‘企业管理’”,意味着“企业管理帝国主义”作为一股社会思潮最终确立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德鲁克指出了美国语境下管理的规范意义。“‘管理’这个词是极难以理解的。首先,它是美国人特有的一个单词,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甚至很难准确地翻译成英国的英语。……即使在美国人的用法里,把管理作为一种术语,也是有点差强人意的,这是因为:在工商企业以外的其他机构里,通常很少会谈到管理(management)和管理者(manager)。”在这里,德鲁克强调了三点,一是理解管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是管理研究中一项充满艰巨性的任务;二是明确地说明了管理这个词在原生意义上是一个美国特色的词,难以同其它语言进行跨文化上的对比;三是指出美国人心中“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特别是第三点,对于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这一点说明了将管理等同于企业管理,是同美国社会对管理的理解有关,更同美国人心灵中管理一词的应用有关。简而言之,将管理等同于企业管理,是美国人所理解的管理的基本含义。

三、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的变形

“企业管理帝国主义”形成后,演变为企业管理原型主义和企业管理中心主义,这两种形式是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的变异形式。

企业管理原型主义是一种极大地夸大了企业管理知识在管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作用,这等于犯了将“医学”等同于“产科学”一样的错误。企业机构仅仅是人类社会机构中一种类型,“企业只是这些机构中的一部分,由于历史的巧合成为管理学上的原型”。企业管理帝国主义最严重的错误在于将来自于企业管理得到的认知结论直接移植到其它组织机构的管理之中,极大地夸大了企业管理的认知效应。对于接受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结论的组织机构来说,这种错误就是一种绝对和必然的知识教条,也是一种赤裸裸的机械主义,更是一种比较低极的智力游戏。

如果说企业管理原型主义是极大地夸大了企业管理认知的理论效应,那么企业管理中心主义基本特征就是夸大了企业管理认知的科学性。在企业管理中心主义看来,企业的目标是明晰的,企业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结果是明确的,特别是企业的绩效是明确的,它是可以量化的。这些可量化性的因素被企业管理帝国主义者当成精确的标志,是极其可靠的和可信的。这种认识实际上是一种科学主义迷信的简单翻版,或者说是实证主义在管理学中的机械移植。

企业管理原型主义同企业管理中心主义是相通的。企业管理原型主义的错误在本质上是一种泛理性主义的错误,企业管理中心主义的错误在本质是一种泛科学主义。泛理性主义和泛科学主义是相通的,相通之处在于二者都将理性绝对化。

四、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的新扩张

企业管理帝国主义是极其具有扩张性的。企业管理原型主义在扩张中的机械主义错误是极其明显的,也是极其容易识别的,更易于引起人们的高度的警惕的。企业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运行管理的经验可以移植于其他非企业机构。”即使对企业管理原型主义持有高度的警惕性,也不能排除企业原型主义内在的扩张因子。“这些非企业机构首先应该向企业学习的是,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目标。这样的话,那些非经济机构,例如,大学或医院,就需要完全不同于企业的管理方式,但是这些机构完全可以将企业作为原型。我们亦会像服务于企业一样,服务于其他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的知识和经验是可以学习的,但这种学习的边界确是极其不明晰的,往往是模糊的。正是这种边界的不清晰,企业原型主义滋生出强大的扩张力。

企业管理原型主义内在的扩张性是隐性,其破坏作用的影响是深远的。同企业管理原型主义相比,企业管理中心主义的扩张是显性的,其不良的思想影响是明显的。企业管理中心主义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就显露出来了。英国工党政府一贯主张英格兰银行国有化,但英国工党在走上执政地位后却改变了这个长期持有的观点。英国工党政府开始学习企业管理,从美国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请来顾问,对英格兰银行进行重组,确保其按照企业运行方式来经营。这是企业管理中心主义扩张在新时期的最初痕迹。

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帝国主义扩张集中体现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新公共管理将管理就是企业管理深深地移植到政府管理领域之中,最终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政府再造运动”。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本质就是“管理主义”(克里斯托夫?波利特语),政府理念本质应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戴维?奥斯本语),“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戴维?罗森布鲁姆语)。克里斯托夫?胡德在谈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结构时就明确指出了企业管理帝国主义思想的新扩张,“新公共管理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私人企业管理学结合的产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理解管理的困难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这种困难远远超过了中国学术界和管理实践工作者的想象力。有学者正确地指出“‘management’一词很难找到一个中文字来对应它”,xii这一点无凝是正确的。在对管理的理解上,中国人远比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容易确信和迷信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这不仅体现在上个世纪20-40年代的工业救国论思潮中,还体现在改革开放的思潮中。在改革开放的思潮中,有一种企业家改变中国论的思潮,这股思潮隐含的思想基础就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假设。

五、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的思想根源

企业管理帝国主义在思想根源上深受“世界观的发展”所影响,集中体现在社会观和政治观的影响之上。换句话来说,企业管理帝国主义是政治学贫困、社会学贫困、经济学的贫因和历史学贫困的结果。

管理是企业管理假设是同世界观的发展相关的,特别是同源于17世纪法国和英国的社会观(社会理论假设)相关。社会观是对“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解和解释。马基雅维里最先提出管理是一种政府形式的经典见解。这种见解在17世纪的欧洲演变为一种传统的社会观。17世纪欧洲的社会观是一种单一的政府中心论,也就是说它认为存在一个以政府为单一组织的中心的社会存在。政府虽然具有自我局限性,但却统治着由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的其余部分。基于这种以政府这个单一组织中心的社会理论来看企业有三点是重要的:

第一,割裂社会生活的整体性。“企业是独特的,在社会生活中是个例外”。

第二,割裂社会组织的整体性。企业虽是一个有组织的机构,但它却是政府机构之外的一个例外。

第三,割裂人类活动的整体性。“经济活动”同“其他活动相去甚远”。

第四,割裂人的整体性。“经济问题”不是“人类问题”。

综观这四点来看,欧洲传统的社会观所隐含的意义是:“管理也就被限定在这个特殊的、非典型的、游离于外的经济领域的组织(企业)之中。管理的本质与特性,也就相应地基于商业活动的本质与特性基础之上。‘管理’就是‘管理企业’,反之亦然。”

欧洲传统社会观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的拉特诺正是持有这种观点,他认为企业与“具有影响力的政治与社会理论不相容”。

同欧洲传统的社会观相关,美国经济学也持有相同观点。20世纪康芒斯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一种政府组织形式,这种观点是“美国整个机构经济学的传统”。

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假设也受到欧洲政治观的影响。19世纪的自由国家学说,作为一种信条,“根据这个信条,所有组织的权力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这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中心主义。

企业管理帝国主义还有史学思想的渊源。英国社会学家亨利?梅因爵士在19世纪60年代的著作《古代法》,首次提出历史发展进程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规律”,这种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在于它否认的人类组织发展自主性,将企业排除在人的自治之外。

正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体性贫困,企业管理帝国主义在人类的思想史的大环境中得以生长,最终成为一股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社会思潮。

六、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的破产

管理是企业管理假设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是与事实不相符的。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假设相反,正确的假设是“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这个新假设对管理的理解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具体而言,管理不是企业管理的假设在理论上具有以下四点内涵:

第一,不同组织有不同管理方式。这意味着组织使命、组织战略、组织结构三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关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组织的使命决定战略,战略决定组织结构。

第二,不同组织固然有不同管理方式,但不同管理方式之间差异往往比人们想象要小得多。这意味着不同管理方式的最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各类组织使用的术语上。换言之,组织在使命或挑战上往往更易于倾向相同的。管理的这个理论意义还在于提醒人们需要高度警惕过高估价不同管理方式之间差异性的错误倾向。这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管理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在观念上具有极强的同构性和一致性。

第三,不同组织管理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应用上,而不是体现在管理原则上。这个意义在组织的使命(任务)和挑战不存在巨大差异情况下也是适用的。这就是说管理知识存在一个观念与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的张力,而管理制度的张力更大一些。

第四,在不同组织关心的问题中,90%左右的问题都是普遍性问题。在这些普遍性问题之外,剩下近10%的问题,是真正的管理问题。这意味着最后10%的管理问题才是这些组织独有的使命、文化、历史和专业用语需要解答的问题。这就是说管理学知识的形成路径主要是“问题的界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

管理不是企业管理的假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在20世纪,企业的增长趋势在发达国家开始明显下降,保持增长势头的部门是“非营利性机构”,即政府、脑力劳动者、卫生保健和教育。同时,非营利性社会部门也是今天最需要管理的部门。通过有系统、有原则和以理论为指导的管理,非营利性社会部门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最大的能量。这说明否定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假设,是有现实基础的,终结“企业管理帝国义”是一种现实要求的必要选择。

一旦否定了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假设,确认了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的假设,这就从根本打开了开放管理思想的闸门,管理学从此走上解放管理思想的道路,摆脱了管理同企业之间一对一的线性关系,认识到了管理的不确定性。这可说是人类管理理解上的“思想大解放”。在这个广义的管理理解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最为根本的结论:管理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特殊工具。

七、批判企业管理帝国主义的长期性

企业管理帝国主义作为一股社会思潮,它对管理学成长史的演化是历史性的,但有些学者,即使是最伟大的管理学大师也往往会忽视这种影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乐观的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们开始不再认为管理只是企业管理”,这就导致了对企业管理帝国主义批判的忽视。

企业管理帝国主义长期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民众对企业认知的不自觉之中。在德国,拉铁诺曾是一家新式股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后来曾任魏玛共和国的外交部长,1922年遇刺,是最早的纳粹受害者之一。拉铁诺觉得企业是一个太新的新生事物,它同欧洲传统的政治与社会理论是不相容的,并认为企业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奥地利,卡尔?卢艾格尔是奥地利基督教政党的创始人,他在1897年被选为维也纳市长。卡尔?卢艾格尔的竞选纲领是保护那些诚实、高尚的小企业,抵制恶劣的、不合理的公司。在意大利,班尼托?黑索里尼,曾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新闻记者,通过指责“那些残酷的公司”成为政治明星,走红全国。在日本,涩泽荣一怀着“通过企业来构建一个新日本”的梦想,于1870年放弃了有前途的政府部门工作。涩泽荣一认为企业是一个新生事物,非常具有挑战性,他试图通过引入“儒家文化”来将“企业”驯服,建立一种相克关系。在中国,企业还在民愤中与原罪有关。这些例子说明: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认知不自觉为企业管理帝国主义存在铺垫了深深的土壤。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7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践行者,教师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不断发展和巩固,业已形成规模,为国家教育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样在美国,其走在世界前列的师范教育保障了国家的人才供给,对美国的绝对人才优势功不可没。而师范教育的课程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通过中美两国师范类课程的比较,可为完善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提高教师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词典》、《中国教育百科全书》等教育工具书的定义,“师范教育”是指“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专门教育”。由于美国19世纪“师范学校”(Normal School)主要提供职前教师的培养,因而“师范”的含义相对狭窄。随着美国教育机构的转型,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逐渐取代了师范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师范教育”的范畴,由此,“教师教育”作为“包含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三个层次,涵盖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综合概念”[1],开始被广泛认可和使用。在我国,“师范教育”作为一种习惯用法保留至今,但由于本文主要针对中美教师职前教育,即本科师范生的课程进行比较,并未涉及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层面,故使用“师范教育”的概念加以表述。

 

二、中美师范教育课程目标比较

 

(一)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

 

1.培养爱国、尚德和社会主义觉悟的政治课程

 

在我国四年制本科师范教育中,社会主义价值观课程在通识教育阶段可谓浓墨重彩。师范大学一般设置政治理论类、中国近现展史类及国际教育等课程,旨在培养教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以及自愿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要求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担负起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教师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以积极的态度、宽大的胸怀、崇高的师德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并通过适当的、合法的手段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扎实理论与卓越技能的专业课程

 

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本科阶段课程结构呈通识课程递减、专业课程递增式,且专业课程占总课程比例较大。这里所说的“专业课”应当包括学科基础课、教学技术课和教育理论课三部分。由于存在“学好英语便能教好英语,学好数学便能教好数学”的普遍认识,师范类专业课程更多地侧重专业基础。以海南师范大学师范英语专业为例,听、说、读、写、翻译此类专业技能性课程占绝对比例,旨在培养教师扎实的学科基础,熟练掌握学科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知识。

 

教学技能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教师具备在中小学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我国教师技能类课程通常开设在专业基础课之后,包括学科教学法、教学技术、教师表达等课程,并通过微格教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反复观摩、评价与改进,目的是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技能,灵活自如地组织教学,生动活泼地传递知识,张弛有度地控制课堂。此外,师范教育要求每个未来教师具备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并相应开设“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类课程,使教师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提高控制和管理能力,结合班级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灵活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有序。

 

3.培养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是师范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部分。从观察学习、牛刀小试到独立实践教学与管理,体现了师范教育循序渐进地帮助教师实现理论向实际工作的转变,通过对具体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学工作的直观认识,加强对教师职责的了解;同时,通过求教、反思和扬弃,汲取在职教师的优秀经验,提高对教学技术、方法、管理策略的认识,最终为己所用,掌握基础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科学执教。

 

(二)美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

 

依照美国“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并且应该学习”的教育信念,美国师范教育也以培养“帮助和促进儿童开展学习”的教师为根本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质量的全方位要求,美国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性格塑造和个性发展,并且也一直在儿童教育中践行这一理念。虽然美国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提供的课程类别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与我国一致,但课程目标已不单纯局限于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丰富多样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开阔的视野和知识储备,使之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拥有更多资源与学生交流,引导和帮助儿童学习和成长。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包括讨论、反思和设计等形式,要求未来教师除了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自由迁移,还应站在学科本身和儿童发展的角度研究和探索新的教法与模式,具备“对教育的理论基础、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教学过程开展反思和探究的能力”[2]。此外,实习课程在美国师范教育中受到相当重视,通过实习课程,未来教师应当学会比较、质询、思考、判断和操作。教学与管理的质量要通过教师的具体应变能力来体现,教育的革新与发展也要依靠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探索和创见。因而,美国教育实践课程要培养教师在真实情景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判断、决策和评价能力。[2]

 

中美师范都将学识广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技能熟练作为各类课程的基本目标,但研究型、创新型课程在我国师范教育中开设甚少,因而开发未来教师自身特质和创造力的目标并未得以体现。此外,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科目少,范围窄,相对于美国以学科链接和启发儿童智力为目的的博学教师目标,实施效果尚有明显差距。

 

三、中美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比较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头脑从褊狭闭塞状态中得到解放,学会清晰的、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良好的语言交往技能,以及获得了解文化、遵从道德、善于审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识课程在美国全面深入的开展,体现了对人性素养的追求。美国的通识课程包括语言、艺术、渊源、制度、自然、工作、认同等几大方面,学科种类繁多。未来教师可在大学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形成美学素养,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历史,认识不同体制下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掌握天文地理生态万物的发生原理和规律,确定行业价值尤其是作为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以及从心理学角度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自我认同感,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

 

美国通识课程所占的课程比重从1/3到1/2不等。例如,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专业中,四年制本科总学分128学分,第一学年共31学分,其中通识课程22学分,具体为英语6分,数学6分,基础物理3分,基础社会科学3分,体育4分。第二学年共33学分,通识课程18学分,具体为英语6分,历史3分,人文学科3分,生物学3分,艺术类3分。[3]通过数据得出,该校前两年通识课程占课程总量的63%,且科目涉及诸多领域,对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拓宽视野范围有很大帮助。

 

我国师范教育领域已认识到教师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大有裨益,通识课程在师范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与美国教育体制不同,我国作为教育集权制国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其科目和所占课程比都与美国相去甚远。仍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公共课即通识课程四年学分总和仅占应修总学分的23%。通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军事学和中国近现代史等,占总学分的19%;公共选修课共要求8学分,人文类2学分、自然类3学分、艺术和体育类各1学分,教育类1学分,仅占四年培养计划的4%;专业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共占总学分的67%;另有10%的实践课程学分。从上述比例可以看出,我国通识课程数量本已明显不足,而国家规定科目又占去通识课程的绝大部分,作为扩充未来教师知识储备的可选科目微乎其微,与通识教育所要体现的涉猎广,素养高,有思想的教育人才目标尚有距离。

 

(二)任教科目课程

 

任教科目课程是指未来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科目类别及准备任教的科目领域所对应的课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专业,学生自选的专业类课程在第一学年6学分;第二学年15学分;第三学年24学分;第四学年28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2。[3]较之专业课程近70%的我国师范教育比重偏低。美国师范类毕业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与学科专业学生相比显得薄弱。这也是美国对师范教育专业性质疑和讨论的热点。

 

在我国,师范大学已通过建立不同院系划分了专业界限,从海南师范大学的课程比例分析,专业课虽然占到了课程总量的60%以上,但以专业基础和技能课为主,对于解决该学科“如何施教”问题的课程较少。比如体现英语师范专业特色的“英语教师技能”、“英语教学法”等课程仅开设1—2学期,“教师口语”作为选修课不做必然要求,英语板书等学科教学技能并未受到重视。可以说,我国培养教师的学术性要高于美国;但我国师范专业学生在主观上存在重专业知识轻学科教学技能的倾向[4],与我国教法类课程开设不足是有直接关系的。

 

(三)教育类课程

 

美国的教育类课程由教育基本原理和课程原理两部分组成。其中教育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原理等;课程原理包括课程观念、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占总课时的1/4到1/3。如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师范专业就开设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史、哲学、人际关系等众多教育理论类课程[3],帮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科学原理、了解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而科学开展教学和辅导。

 

(四)教育实习课程

 

美国教师普遍认为教育实习是他们所接受职前教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模拟实习、实地经验和教育实习三个阶段。模拟实习阶段是借助科技手段模拟中小学教育情境,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实地经验是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学与管理的实际情况,观摩和协助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并参与少量的实际教学。实习阶段在美国师范教育中为期18周,由师范生全面亲身实践,逐渐承担备课、授课及班级管理方面的责任,最终独立胜任教师工作。

 

在我国,实习同样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步骤、时间和效果都与美国有较大差别。如海南师范大学实践课程占培养计划总学分的10%,除见习、实习两部分外,毕业论文也算作实习课程学分。实习课程总学分18分,毕业论文8分,因而该校学生真正的实践经历仅占10分,为总课程的6%。见习为期一周,实习为期八周,且由于实习基地和条件的稀缺,分为顶岗支教、普通实习和自主实习三部分,不作统一管理,以缓解实习资源的压力。虽然我国师范院校并非普遍如此,但实习期少于美国且组织性相对较为薄弱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毕业前学以致用的机会并不多。

 

四、美国师范教育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课程知识面和实用性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生个性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小学教师除了要教好本门功课之外,还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初步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因此,包罗万象的通识课程不但使未来教师在传授科目时生动活泼,而且间接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的窗口,通过师生的沟通交流向孩子传递知识,培养知识丰富又个性独特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当看到美国通识教育对社会的巨大功绩。因此,我国的通识课程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前提下,放宽控制,增加课时,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同时,提高通识选修课在总学分中的比例,给未来教师更多空间和自由以充实自我。

 

此外,我国师范教育还应加强课程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和实用性。如美国师范学院开设的法律基础、特殊儿童教育、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课程,对于未来适应中小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师范学院也应增设心理健康、公共安全、教具使用等实用性课程,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言传身教,科学务实,成为儿童少年成才的重要引路人。

 

(二)加强课程的师范特性

 

我国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训练的倾向,即过分强调学术性而忽视师范性[5]。大部分学校仅开设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学法等为数不多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与美国种类齐全的教育课程差距较大。师范课程不足将导致教师工作缺乏理论依托。教师本身是一种职业,除了强调所授学科的扎实基本功之外,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儿童发展规律的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和班级管理才是教师职业特色之所在。因此,师范专业的课程应摆脱与综合大学其他专业课程大同小异的局面,加强师范特色课程以提高师教师职业水平与能力。

 

(三)提高实践课程比重与水平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8

论文摘要:在设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与美学产生联系,现在的设计究竟该以什么作为评判美不美的标准?对产品的造型、结构、色彩、材质等等进行考究的设计固然能使产品以富于美感的外观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这种愉悦是否真正的能经得住考验?产品的本质还是在于它的功能性,它在与人进行交互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友好性才真正能给人带来持久的愉悦感。在现在这个生产力比较先进,阶级利益仍然是人的主要关系构成的社会中,人们审美的角度不同,对美的认识自然也不同。无产者没有条件去享受“十全十美”的产品,只有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哪些产品是对自己有益处的。使人长久受益的设计才是“美”的设计,这一点对资源匮乏的无产者尤为重要。

什么是设计之美?从事设计的前辈们在这方面进行过大量的讨论和研究,大部分都是以产品为出发点的。在这里我试图从人的认识的角度出发去论证设计之美。

设计工作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设计者和委托者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很多时候存在着分歧,设计者首推的方案委托者不一定喜欢,而委托者选中的方案设计者似乎又不是很推崇。我曾经为此感到困惑。在对设计的评价中我们总是遇到这对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审美角度的不同。我认为设计和美是有必然联系的。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吗?

然而在现实的设计工作中却需要调和大量的处于相互矛盾中的因素,尽管矛盾的程度不尽相同。有人说设计是带着锁链的舞蹈,我觉得这个比如非常形象。“舞蹈”象征着设计师对美的追求,“锁链”则形象的指出了创造“美”的难度。众所周知,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它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正是因为劳动分工的出现,设计与制造、销售分离,为了适应高效批量生产,工业设计应运而生。工业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的人对设计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说工业设计可以定义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使用的一切必要手段。有人则认为工业设计是指现代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经创造性的策划使其具有新的品质如:功能的优化、式样的新颖和审美价值等。还有人认为工业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是一门专门研究工业产品在“人——机(产品)——环境”系统中如何寻求最优化的学科。总而言之工业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它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他的艺术活动,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相交叉的产物。那么在工业设计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怎样去衡量设计之美呢?对于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而言,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美的?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美?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美”这个词。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指的是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就产品设计而言,设计的产品的美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形态美、色彩美、结构美、装饰美,这些主要是由人的视觉机能感知的,可以给人视觉上的愉悦;产品的材料美、表面加工工艺美,这些主要是由人的触觉机能感知的,可以给人触觉上的快乐;产品能发出优美的音乐能使人产生听觉上的舒适;产品能溢出淡雅的幽香可以使人产生嗅觉上的享受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对人的感官刺激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我叫它设计创造的感性美。二是设计创造的理性美。产品虽然是以物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作为人的创造物,身上烙下了人类思考的印记,它是人的对世界的认识的物质体现。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所以在探讨设计之美的时候,也应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我们应该通过理智的思考来判断一个产品的优劣,而不是单纯的从感官的感受出发去判断。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产品的本质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功能。使用过程才是对产品的真正的考验。“路遥知马力”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评测表现出好用性的产品就像是好友一样能够“理解”人。我相信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给使用者以真正持久的精神上的愉悦。 转贴于

需要说明的是美是人类认识领域的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对于美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个变革不难看出,各个时代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同时代的设计师对各自意识中美的追求。另外人们对设计之美的理解还具有阶级性的特点。古往今来的经典设计,其实都不是大众所享有的,而是权贵的。水晶宫博览会上展出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王宫贵族奢靡享乐的写照。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的这种历史,而企图让设计为大众服务。设计师所做的这些努力不是没有成效的。纵观设计变革异常兴奋的这200多年的设计历史,现代设计的却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进步的果实,但是,只要是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对设计美的理解就是有阶级性的。在现时代大家依然可以看到以美国商业设计为首的设计是为资本家聚敛财富服务的,只不过他们聚敛财富的方式更加高明罢了。“以人为本”究竟是以谁为本?现实中的设计,为了不断更新产品而进行有计划的废止,为了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过度的包装,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不都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商业利润吗?另外,最近几十年奢侈品消费异军突起,而生活在落后地区过着困苦生活的人们仍然占很大比重。这样的设计方式充斥着现实世界,然而这样的设计方式是美的吗?我认为不美,因为我是一个无产者,他们的产品是美的,但是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却使我的生活更加的困难。然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也是“美”的,因为在这个绝大部分是资本拥有者统治的社会,资本拥有者认为它是美的,它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到这里,我相信对设计美的认识中阶级性已经很显而易见了。

有人说人们对设计之美的理解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市场规律的作用。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功能主义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机器的批量化要求,同时又狡黠地照顾到基本的美学原理,而大众也从批量的廉价产品中得到了使用性的极大满足。但是,市场的反复正如股市的跌宕,当机器越来越多,生产能力越来越强时,广大人民开始不再满足于“用”的简单要求。后现代,这一现代主义的对立派开始在市场上阴谋变革。

单纯的从产品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结论的却具有合理性。如果从人角度去研究其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起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产生对美的认识差异的根源。生产力水平决定我们能设计什么样的产品,而生产关系则决定我们想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因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决定什么样的设计才能真正的变成现实产品,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则决定我们在现实可能性的度的范围内要把产品设计成什么样子。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设计本应该是为了广大的群众服务的,但由于资本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资产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当然想尽办法在意识形态上对无产者进行统治。马克思说人类社会的历史,除了原始社会以外,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作为人的意识的“美”的含义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发展在意识领域的反映。设计之“美”就在资产者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无产者和无产者的反抗中不断的发展。

生活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无疑是我们的幸运,而在这个时代从事设计工作又觉得异常的苦闷。在这个时代,几乎每天都发生着另人惊叹的事。今天我们的“嫦娥”奔月,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真的能在月球居住。这种高速发展在产品领域则表现为不断的淘汰、淘汰、淘汰。这并不是不关设计者的事。一个有责任的设计师应该深入思考社会问题,通过理性的探索来确定到底要设计什么,然后再来考虑要把产品设计成具体什么样子。我觉得经过这样转化思考所做的设计才是美的。这里所说的美是理性的美,是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美。从理性的角度去审美就是把重点放在比较长远的角度是否对人有益上,同时在能力范围内兼顾产品对人的感性刺激产生的美感。我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理性美的认识和我所在的阶级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我认为作为一个无产者,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像资产者一样无所顾忌的享受“美”。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无产者负担不起。资源对无产者来说是匮乏的,一味追求这种“表象美”,我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我们不得不用理性的分析而不是仅仅用感官刺激来做判断,在物质还没有极大丰富还没有能力选择“华而不实”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朴素无华”。并且经过使用的考验之后我们会发现真正能带给无产者喜悦的事物,恰恰是“朴素无华”的。

我把这类美的事物总结了3个特征:首先、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可以使人的生活状态产生质的飞跃。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自然使人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感受美好的事物。其次、以“人类”为本,现在“以人为本”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理念。然而“以人为本”现实确实以少数资本所有者为本。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把产品做的琳琅满目,确实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但是却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我们要求的是以“人类”为本,设计应该注重人类整体的利益。从事设计工作的无产者有责任与这些势力斗争。再就是、可持续发展。在这里我要引用消费领域的一个词:理性消费。人们往往在促销的时候买了很多商品,冷静下来去发现很多是没什么用处的,于是人们发现理性消费的重要性。同样在设计领域也是一样的,我觉得应该在设计的源头就去用理性思考,才创造可持续性发展的产品,使产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样也许会在感官上达不到那么强烈的刺激,但是确实在冷静下来之后的正确选择。

“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使一个物变得美。但是在资源相对不足的今天,“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取舍。所以设计的美,从实质上来说,在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我看来还是功能的友好性。

参考文献:

[1]李龙生.《艺术设计概论》.安徽美术出版社.1999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田颖拓.《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载体》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美术教育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提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①,说明了通识教育在我国任重道远。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专家认为通识教育应努力培养“全人”,这样的人应当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辨别能力”②。实际上,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偏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通识教育,一些高职院校甚至认为只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可,将美术教育看作课余教学活动,未能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存在“有课程无教育”的问题。2.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条件有限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显得比较欠缺。正因为如此,一些高职院校比较注重专业教师,而美术教育方面的师资比较欠缺。在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教师的素质也存在问题。据笔者观察,一些专业并没有开设通识美术课程,而是将通识美术课程纳入选修课,承担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不具备美术教育专业背景。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将大部分教学设备投入专业技能教育,也使美术教学的开展受到影响。3.学生对美术教育的理解程度不够高职院校注重技能教学,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学好一门技术,这种观念导致这些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程,认为学习美术对专业成长没有意义。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比重较大,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美术课程。再加上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都只开设理论课程,较少安排具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学生在缺乏美术基础的情况下更难以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美术理论的学习也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美术知识,也就难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教育策略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 美术教学 文化渗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11-01

1.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美术作为贯穿人类文明史的重要记载之一,其表达艺术形式从传承和记载各个时期不同思想的变迁为主,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向后来人展示了人类文明史的变化过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美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每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被演绎成不同的美术艺术作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里经历从远古到现代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化环境都有所不同,所以至今留存下了多样的文化表现艺术形式。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一,同时具有对远古文化、近代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艺术表达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下的美术教学内容中,美术不仅仅要从理解认识的角度上来理解和学习,还要从丰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来学习。美术艺术的表达形式不仅传承了时代变迁的文化,还呈现出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度里的文化差异,从众多的表现形式当中,我们才能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精妙绝伦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更能理解美术艺术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和意义。所以,在对美术的学习中,要结合对不同文化理念的理解,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认知,将文化底蕴渗入到美术学术中,这样才能对美术艺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运用的更好。

2.美术教学中文化渗入的意义

(1)在高职高专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已经成为事实,是机遇,是挑战,有的国家会崛起,有的国家会被淘汰掉,有的人会崛起,有的人也会被淘汰掉。行业要求专业人才要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的知识储备,我们的学生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应对挑战,适者生存,一个高职高专毕业生对于文化知识掌握的多少也决定了他人生发展的高低。

(2)在高职高专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有感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知识匮乏来参加招聘会“一问三不知”的状况,盛大网络总裁唐骏向大学生再三强调: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而关系知识了解甚少,提高全体高职生的文化品位、审关情趣、人文素养已经刻不容缓,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市场调研显示,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毕业生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胜,必须注重自己知识水平的提高。

(3)在现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改变以往只针对学生美术技术技巧类的培训教学,结合多元化多文化的教学渗入,结合丰富的文化教学,让美术课从认知到掌握其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了解美术这一学科的文化背景,这样会让学生更加乐意去学习美术。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有趣的信息,将美术学习视为文化学习,学生们就会通过喜欢这个教师而喜欢这门专业课,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美术教学中文化渗入的思路

(1)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将文化渗入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系统中,加入跟美术课相关的文化内容,加深学生对美术艺术文化的深入理解,将多彩的文化艺术渗入到传统的教学中来,能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美术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如专题讨论、名著导读、学术观摩、影视评论、名曲欣赏、演讲等,在活动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教师首先要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效地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教师要主动了解更多的综合文化知识。

(2)介绍美术文化,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美术课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不要让美术学习变成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技能、技巧,而且要导人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论,推荐一些相关文化、哲学名著课外阅读书籍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美术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学科内以及学科外的人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审关能力与文化素养。将美术与丰富的人化背景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而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要鼓励学生多学习一些跨学科知识,鼓励学习第二专业,培养自己的特长及兴趣,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眼界开阔、思想活跃、触类旁通,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特别强。

(3)提高文化视野上的国际化。要提高文化视野上的国际化,随着中国走向国际与国际进入中国,美术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比如:设计是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形式,是不同的文化交流、碰撞,国际化向设计人的挑战是一种文化挑战。而向国际,设计人必须在文化视野上做到国际化,努力保持与世界文化同步,对所处的多元化环境有清醒的认识,要接受、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欣赏其他不同文化价值,了解本国及世界文化,心中要有一张世界文化地图,对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关观念以及风俗习惯都应有所了解。

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范围中了解美术艺术不同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灵活运用,美术作为文化的艺术表现载体,能从更多的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文化教育,美术的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知识,练能力,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种文化信息的传递,积极情感的交流和情绪的体验,以及思维的碰撞。让美术学习吸收更多的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等等。

美术院校的教师的确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