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11-21 18:13:10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舞蹈;制胜;规律;探索

体育舞蹈在得到良好的普及,也是我国在参与国际运动项目中的重要比赛项目之一。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是我国体育舞蹈理论的重点研究对象。我国的竞技体育舞蹈,正在实体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的主要方向发展。需要比赛选手接要接受系统的、规范性的、科学化的训练。使得运动员练就娴熟的舞蹈动作,掌握竞技类体育舞蹈的技巧。促使我国的竞技体育舞蹈走向辉煌的创新之路。本文主要是以竞技体育舞蹈运动的特点作为切入点,探究了竞技体育舞蹈制胜规律。主要内容如下:

一、竞技体育舞蹈运动项目的特点

竞技体育舞蹈,主要是将形体动作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以技能表现为主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是一种竞技化的舞蹈艺术和艺术化的体育运动。其具有明显的文化艺术的特性,也有具体的体育竞赛的形式。体育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竞技与艺术并重的价值取向[1]。体育舞蹈的特点,使运动员必须具备综合全面的竞技能力。运动员需要在参赛史,以体能为主要基础,发挥精湛的体育舞蹈技能。将内心调整到十分稳定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优异的竞赛成绩。总体来说,一名优秀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其竞技状态要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培养。竞技状态对于比赛结果往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优秀的体育舞蹈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要达到合理化配置,培养战术能力以及心智能力[2]。

二、竞技体育舞蹈制胜规律探索

1、竞技体育舞蹈姿态

运动员的身体姿态就是技术能力的最为基础的要素之一[3]。姿态主要就是指,运动员的容貌和身体呈现出的舞蹈风格和样子。在竞技类的体育舞蹈中,运动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动作,来展现体育舞姿。主要的舞姿有闭式位舞姿、并肩位舞姿,以及侧行位舞姿、外侧位舞姿,还有以及影子位舞姿等等。主要的表现形式包含反身、升降或是摆荡等等。体育舞蹈的所有动作组合,基本上都是由男女舞伴的双方配合下,来共同完成的。竞技体育舞蹈的舞姿特点,主要就是要通过双人的肢体的柔韧性配合,以及双人将规定的舞蹈动作来共同完成,以表现身体的姿态美,整体协调[4]。

2、竞技体育舞蹈的平衡稳定

竞技体育舞蹈的平衡稳定,主要是指在动作被移动后,在失去了运动员原有的平衡位置之后。通过尝试,使其回到原来应有的位置的重心上,这种恢复到原來的平衡状态被称之为平衡稳定。其实,在竞技体育舞蹈的竞赛中,运动员身体的平衡稳定性十分重要。动作主要表现在延伸或是在旋转等一些大幅度的动作结束时,身体的中心和重心有十分准确分配。这样一来,运动员的动作在的完成的瞬间,呈现平衡稳定的完美状态。

3、竞技体育舞蹈的移动

在竞技体育舞蹈中,运动员需要变化各式各样的动作,来充分的表现出节奏感和美感。所以,一般来说动作幅度比较大、体育舞蹈的移动范围大,这些就是竞技体育舞蹈的移动。在正式比赛是,裁判员一般都会对移动范围比较大的参赛运动员打出高分。这就要求体育舞蹈运动员,在比赛时需要规范的完成套路动作的同时,还要利用展现动作美,积极的占据有利参赛位置。

4、竞技体育舞蹈的力量

竞技体育舞蹈的力量的展现,需要在完成整个动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很好的控制动作的急停急起,以及转身控体等等不同的动作。这就要求,选手要有十分过人的素质能力,可以将静力与爆发力刚柔并济。

5、竞技体育舞蹈的柔韧性

竞技体育舞蹈是运动员,在柔柔韧度上的体现,一般都集中在肩、胸、腰、髋等等不同关节部位的灵活度上。这些关节部位灵活性,直接影响着体育舞蹈选手在竞技比赛中,动作技术的完成幅度和开度。体育舞蹈不断发展的今天,又提出了更难的肢体动作要求。比如:要求肢体动作要更加的优美,不断开发新的动作,动作要的快慢要协调结合。所以,体育舞蹈是否美的评判标准当中,柔顿已经不是唯一素质,还需要结合其他特点来综合体现动作的速度和力量[5]。

6、竞技体育舞蹈的灵敏性

体育舞蹈的灵敏性,在比赛中集中体现在舞伴之间的引带,以及身体的敏感度反应能力。由于体育舞蹈自身的重要特点,就是所有肢体动作都是在男女双人配合下完成的。这其中男运动员是体育舞蹈的引导者,女伴是被引导者,需要将男伴传达的舞蹈信息,给予反馈和配合,双方产生很好的互动。身体的灵敏度在此时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双方都可以对舞伴所发出的肢体信息,很好的理解和反馈出来。以此达到双方在比赛中的良好配合。双方给予的反应,主要集中表现在舞者之间的体育舞蹈表演欲望和激情的碰撞。

三、结语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体现技术能力,身体素质,表现力和心理能力等四个方面。其中,技术能力是整体体育舞蹈动作的核心要素。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基础要素,也是表现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在比赛中,强烈的节奏感和完美的体育舞蹈风格的展现,将姿态和表达已经融合在一起。在双方良好的互动和配合下,完成整套动作。优秀的竞技体育舞蹈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的合理配合程度,与动作要领的战术能力,以及心智状态同样重要。所以,优秀的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竞技综合能力和水平,对比赛结果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是对竞技体育舞蹈制胜规律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以期,可以为完善我国的竞技体育舞蹈理论知识体系,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作者:王徽 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贝.我国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2]刘昌亭.近十年我国迈向竞技体操强国成因及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2.

[3]徐宏.贵州省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制胜规律探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119-126.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2

摘 要 体育舞蹈被引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但是作为新兴的运动项目在竞赛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竞赛记录管理上还需要改革和完善。本文对体育舞蹈竞赛记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得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体育舞蹈 竞赛记录 现状 方法

一、体育舞蹈竞赛的组织与记录工作

(一)体育舞蹈竞赛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从文艺中演变而来的运动项目,因此在竞赛中它具有舞蹈的风格也有体育的特点。1.主持人制。主持人贯穿比赛始终。2.比赛和表演相结合。3.裁判评分制。4.比赛项目较多。5.采用“淘汰法”与“顺位法”相结合的比赛方式。

(二)体育舞蹈竞赛组别及舞种

中国国内体育舞蹈比赛设有职业组、职业新人组、公开(甲、乙)组、新人(甲、乙)组、丙组(男45岁以上,女35岁以上)、常青组(男55岁以上,女55岁以上)、少年组(10-16岁)、儿童组(9岁以下)、团体舞组(成人、少年)[1]。在国内,中等规模的比赛,项目设置一般在180-240项左右,可以看出,比赛的项目设置繁多,比赛编排和统计工作量巨大。

国内体育舞蹈比赛主要设拉丁舞、摩登舞和团体舞。

(三)体育舞蹈竞赛的组织及记录工作介绍

体育舞蹈竞赛的组织工作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赛前主要是制定竞赛规程、建立组织机构和编排、赛中主要是检录、裁判判分、成绩记录和场地、灯光、器材的综合利用。赛后主要是将竞赛成绩发至各单位,资料的整理和存档。

体育舞蹈竞赛记录工作是比赛的核心,在整个比赛中它与裁判长、主持人、检录处、执行裁判员、成绩公告处、音响部门联系非常紧密。竞赛记录处成绩一旦算出来就要及时送到各部门,以便进行下一环节的比赛,这就要求记录裁判熟练掌握记录工作程序和记录方法,细致算出比赛成绩和比赛名次。目前国内体育舞蹈比赛主要是采用人工记录名次法,记录裁判在整个竞赛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需要制作各种不同用途的表单以满足比赛需求。

二、体育舞蹈竞赛记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力求解决的方法

(一)体育舞蹈竞赛记录的现状

目前国内比赛大多数采用人工记录法,记录裁判在整个竞赛前、中、后期都需要制作赛程表、运动员信息表、淘汰评判表、入围统计表、入围评判表、顺位评判表、顺位统计表、评分表、评分统计表和成绩表等多种不同用途的表。体育舞蹈的表单贯穿整个比赛的始终。

赛前,记录裁判需要制作赛程表、运动员信息表和各项目评判表。

赛中,记录工作者需要及时根据裁判的评判进行记录、统计和计算。并结合比赛进程继续制作各种赛程在各部门的评判表,这就要求记录工作者快速准确的算出成绩,制作成绩表,及时公布成绩,从而确保整个比赛的顺利进行。在预赛、复赛和半决赛赛程里,通常采用“淘汰法”,使运动员入围下一轮赛程[2]。决赛采用的是“名次顺位法”对运动员进行名次判定。总的来说计分的程序是比较复杂和重要的,在名次顺位时可采用英式计分法或日式计分法,也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赛后,记录处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制造成绩册并存档。

(二)竞赛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体育竞赛借助现代科技力量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各种评判仪器的出现避免了人为因素使体育竞赛更具有科学性。软件开发技术在各领域中广泛应用,在部分运动项目中已经采用软件技术。而在体育舞蹈竞赛中关于一套完整的记录管理软件文献资料尚未见到,即使目前个别未公开使用的体育舞蹈竞赛管理软件,也只是处在一个很初级的研发过程中,也只能简单处理入围统计等简单程序,属于半手工操作阶段。大部分地区的体育舞蹈竞赛记录中采用“人工记录”即人的手动操作,这在现代体育竞赛中纯属原始的、落后的记录方法,相对于现代体育竞赛中所要求的“更快、更方便、更准确、更安全的原则”还相差甚远[2]。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选手报名参加各种体育舞蹈比赛,加之体育舞蹈竞赛设置的项目中又具有组别复杂,项目繁多的状况,这就增加了记录裁判员的工作难度,记录裁判员出现错误在所难免。目前的竞赛记录法主要出现以下问题:费人力、费时间、费精力、费财力、竞赛表格太多不容易管理,常常不能快速、及时、正确的传达比赛信息和公布比赛成绩,记录过程容易出错,一旦出错就会影响这个比赛的进程。这就迫切需要尽快寻求含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记录方法,既要紧跟科技体育的主流趋势,更要解决目前竞赛记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

(三)解决的方法

为了尽快解决人工记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达到计算快速、准确、及时反馈的基本要求。查阅和熟悉了相关的体育舞蹈竞赛规则、裁判法和相关的体育舞蹈理论研究以及借鉴其他竞赛软件的研制和应用,走访咨询体育舞蹈专家并结合计算机专业人员将体育舞蹈竞赛算法编入计算机,形成一整套智能型的体育舞蹈竞赛记录管理软件。

体育舞蹈竞赛记录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数据库管理,它包括原始数据提交、数据库还原、数据库备份、清空数据库。第二,成绩统计管理,它包括初赛成绩录入、决赛成绩录入。第三,打印管理,它包括评判表打印、预赛成绩打印、决赛成绩打印。第四,其他功能,它包括选手分组、积分管理、赛程表、成绩册。这些功能的实现将替代人工记录,弥补了人工操作的缺陷,也体现了计算机的科学性、技术性、操作性和管理性的强大特点。

参考文献: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3

舞蹈运动(DanceSport)原名国际标准舞(ballroom dancing),1995年才列入奥委会的比赛项目,在1998年亚运会的表演赛中,我国获得一金一银,成绩辉煌,国人极为振奋,而中国大陆队亦获一银二铜·大陆舞蹈运动的发展,约比台湾迟二十年,为何能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有如此大的成就,令人惊讶!跳水、体操两项运动起源於西方,本非东方人的专长,但大陆都能在短时间内,扬威於亚奥运。“舞蹈运动”也是西方人的专长,大陆是否也能在短时间内窜起呢?这是国人极为关切的问题。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同文同种,身体条件相似,只是政治制度回异,对舞蹈活动的推展,各有不同的特色,若能深入研究,比较分析,撷长补短,采取其优点以为借镜,对於我国“舞蹈运动”的发展必有助益。

本研究以资料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方式为主,先後到过下列地方,并访谈各地舞蹈界的领导人,以了解各地的发展特色:

1.1998年9月21至23日考察南京海峡两岸国际标准舞精英赛。

2.1999年8月24至28日考察上海地区舞蹈训练场所。

3.2000年5月l至4日考察西安建工杯国际标准舞大赛及各训练场所。

4.2000年5月5至7日考察广东舞蹈学校及广州市体委训练场。

5.2000年6月18至19日考察青岛国际邀请赛。

6.2000年6月21至23日考察北京国际标准舞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国际标准舞系、海淀区文化宫,天坛公园舞蹈社团及北京舞场。

(贰)、结果与讨论

一.国际标准舞的发展源起

1980年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民间的舞蹈活动受到政府鼓励,

首先由香港的舞蹈教师将国标舞传入广州,同年六月台湾的舞蹈名师连水生应邀赴广州表演及教学,此後台湾的多位名师黄辉煌、叶荣裕、周志坤,叶荣元、王子文、高承宗等,相继应邀赴大陆各地教学,对大陆舞蹈技巧之提升,舞蹈活动之推广,帮助极大。1985年起陆续成立多个国标舞协会,1989年起首次聘请英国教师赴大陆教学,唯当时舞蹈刚起步,水准尚低影响有限,倒是来自台湾的王子文老师,近十几年来在大陆各地教舞,并为大陆订定各种奖章监定、职业教师资格考试,以及比赛选手分等分级制度,对大陆舞蹈水准之提升贡献极大。

台湾的舞蹈最早是由美军引进的,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一直至韩战、越战,十余年都有美军驻防台湾,很多专为美军开设的俱乐部、夜总会都设有舞厅,1950年代是美国社交舞最兴盛时期,经由美军传入台湾,当时台湾经济落後,生活水准低,舞蹈只限於商人或特殊阶级者的活动,此後由日本回国的台籍舞蹈教师赖木煌、蔡增添带来英国式的舞蹈技巧,才对台湾的舞蹈水准有所提升,在此之前都属於社交休闲式的舞蹈。

1963年政府颁布新生活运动,公教人员不得到舞厅跳舞,民间举

行舞会应向警察机关申请,事实上舞蹈是被禁止的,到了1970年由张

传琬女士发起成立国际标准舞蹈协会,并加入德国的ICAD(现改为IDSF)组织,一时舞蹈风气大开,人才辈出,唯受法之限制,

舞蹈活动仅限於合法的舞蹈协会,私人的舞蹈教室仍不准教授社交舞,一直到1987年法取消,舞禁才完全开放。

二、行政组织

大陆地区目前全国性的国标舞团体有五个1.中国国际标准舞联合会。2.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3.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4.中国体育运动舞蹈协会。5.中国业余舞蹈竞技协会。上述五个协会以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活动最为频繁,每年都办理省赛、全国大赛或国际赛,并派员参加英国公开赛。中国体育运动舞蹈协会属体委系统,曾加入英国职业舞蹈组织(WD&DSC)成为观察员,中国业余舞蹈竞技协会属於奥会系统(IDSF),曾多次派队参加亚洲杯、亚太杯及亚运会之比赛。

省市级的舞蹈团体不计其数。大陆属於中央集权制,跨省市的比赛活动,必须由中央主办,但经费由承办单位筹措,省市内的比赛活动由省市政府主办向中央报备即可,然而舞蹈比赛是花钱的项目,政府无此预算,全靠民间自筹,大陆民间经济不如台湾,故比赛活动较少。

台湾地区舞蹈团体最高主管机构为内政部,目前全国性的舞蹈团体有十七个之多,此外,各县市及乡镇几乎都有舞蹈协会及体育会舞蹈委员会之组织,可说多不胜数,事业主管机构为行政院体育委员会,但只承认体育运动舞蹈协会(CTDSF)为唯一代表中华台北的舞蹈

运动团体。各舞蹈协会的负责人几乎都是职业选手退休者。

台湾是民主社会,任何团体或个人均可主办舞蹈比赛或活动,因

此,几乎每周都有比赛或活动。

三、政府的支持度

就经费支援而言,对於各舞蹈协会几乎没有任何补助,只有为参加国际赛时,办理选拔赛,选手职员几乎都需自筹旅费。

我官方对於体育运动舞蹈协会相当支持,凡申办国际赛都获得补助,参加国际赛除了旅费补助之外,尚有赛前集训补助款,获得奖牌

亦比照国光奖章条例发给奖金。

(四)、选手训练方式

大陆对於选手的培训并不积极,平时由民间自由发展,部份省市在文化局辖下的文化中心、文化宫、青年会等(类似台湾的救国团、青年服务社,YMCA等),有招收国标舞训练班,按年龄或舞蹈水准(如铜级、银级、金级)分班上课,由民众自费报名参加。体委则利用学校体育馆或其他适合场所开班上课,另私人亦有租用学校场地、文化中心、YMCA开班授徒者,但并不普遍,仅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温州等地较为普遍。师资除本土教师之外,高级技巧大都来自台籍教师,偶而聘请英国名师做短期讲习。遇有国际比赛,由中央举办选拔赛,选出优秀选手代表国家出赛,但是政府补助很少,有时有钱出国的人并非最佳人选,跳得好的人不一定有钱出国,因此每次代表选手都不同人,较难累积国际赛经验,目前大陆职业组选手约近百对,业余组近干对,少儿组(6至16岁)约四、五百对。唯分属国标舞学会、体委、业余竞技协会三个组织,只是界限并不十分清楚。

台湾的舞蹈选手大部份属於职业体系,大家依自己的兴趣、企图心及经济能力,在舞 蹈教室接受训练,或赴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进修,自费参加国际赛。遇有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DSF)主办之国际赛,由体育运动舞蹈协会提出申请,选派选手参加,行政院体委会拨款补

助,台湾目前职业组选手约五十对,业余组近百对,青年组数十对,儿童组少数几对。

五、民间风气

大陆各地舞蹈风气盛行,惟以健身、社交、休闲娱乐居多,真正练习国标舞仍属少数,尤其经济条件较差,有钱学跳舞者不多(一小时学费,欧洲名师要价900人民币,接近一般人的每月所得,台湾名师也要500元),所以很多选手只学一点基本步,或参加团体班讲习,然後模仿录影带的动作,勤练招式,也能参加比赛。但大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总计学国标舞者仍相当可观,且比赛风气日益蓬勃发展前景看好,有些出名的选手有较多的资源,可到英国进修或赴外国比赛。而一般父母亲亦鼓励小孩学国标舞,因此少年组选手多。

台湾民间舞蹈风气极为盛行,跳舞场所到处可见,同样足以健身、社交、休闲娱乐居多,但台湾的社交舞法与国标舞相近,稍加训练即可加入选手行列,专业舞蹈教师多,舞蹈比赛多,几乎每周日或假期都有比赛,近十年的统计,每年比赛场次都超过一百三十次,且至少有十次以上属於国际性大赛,大都由民间自筹经费。台湾的经济状况较大陆为佳,每年赴英国进修的教练及至选手近百对,唯年龄偏高,发展性较差,近年来经济衰退,参加比赛的选手逐年下降,升学压力重,很少父母会鼓励小孩学跳舞,等到长大收入稳定,有钱学跳舞时,年纪已大难有成就。

六、学校教育

大陆已将国际标准舞列入正规教育体制之内,目前已知的学校有

1.北京舞蹈学院社会舞蹈系(国际标准舞系)。

2.北京国际标准舞学院o

3.广东舞蹈学校国际标准舞班。

4.武汉市体育舞蹈学校。

5.天津、广州、大连、吉林、四川等体育学院均设有国际标准舞系。

舞蹈班学生(小班九岁入学、中专班十二岁入学、大专班十七岁入学、尚有成人进修班)全部住校,每周除了国标舞之外安排有芭蕾、爵士、现代舞、民族舞等课程,尤其入学考试时竞争非常激烈,有天份、身材条件好者才能考取。2000年6月18日在青岛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述学校的师生都大出风头,可见舞蹈学校专业训练之重要性。

台湾只四十所大专院校的体育课兴趣分组中,安排有国际标准舞

班,但只属於休闲娱乐层次,谈不上技巧训练,部份学校设有国标舞社团,聘请专业舞蹈老师指导,但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水准有限,去年起台北及台中二所体育学院,招收国际标准舞绩优学生,但缺乏专业课程及专业教师,除非自己特别进修否则进步有限。

七、比赛制度

大陆是中央集权制,故比赛制度较为统一,凡参加比赛的选手,均须经过奖章监定金星级以上者才能报名参加,评审委员也要通过评审资格考试才能担任评审。体委系统并未重视此项运动,未将其列入各级运动会之比赛项目。

台湾的比赛制度大都模仿莱国职业舞蹈教师协会(WD&DSC),因自

由社会人人都可举办比赛,因此显得杂乱,裁判员没有资格限制,全凭主办单位聘请。体育运动舞蹈协会,虽订有完善的教练、裁判

参、结训练及考试制度,可惜高水准的选手及教练都不认同,他们都参加职业系统的比赛,而不加入体育运动舞蹈协会,影响国家代表队实力。去年的全国运动会,首次将舞蹈运动列入比赛项目,对此项运动的发展必有正面的影响。

(叁)、结论

一、大陆舞蹈运动发展比台湾晚,但幅员广大人才多,尤其将国际标准舞列入正规教育体系之内,选择有天份的人施以专业训练,将来的发展性较佳,而台湾虽然起步较早,但缺乏有效的培训制度,而民间舞蹈风气也有钝化之感,加上经济衰退舞蹈发展受限,短期之内恐将落於大陆之後。

二、大陆的中央集权制,限制民间的比赛活动,但能选出最优秀选手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赛,台湾是自由民主制,民间随时都在举行比赛,但是政府所支助的舞蹈团体无法吸纳全国精英选手,至为可惜。

三、大陆的舞蹈风气如日之东升,少儿组及青年组选手很多且肯苦练,而台湾青少年组选手很少,现役选手年龄偏高。台湾目前仍保有的优势,仅有少数几对尖端选手及数位优秀教练,以及掌握亚洲区及亚太区的行政权(叶荣裕先生兼该二会之秘书长)。

四、大陆政府及民间,对“舞蹈运动”的经费支援较少,而台湾政府及民间的经费相当充沛,使我们尚能保持部份优势。

(肆)、建议

大陆最大的优点在於“舞蹈运动”纳入正式学制,自九岁起就可接受专业训练,因此,我们再不重视,短期内将丧失竞争力,现提出三项建议:

一、在国内现有的舞蹈实验班中,增设“舞蹈运动”班,培养青少年选手。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4

1.体育舞蹈大赛相关舞种名词解释

2.大赛简介

3.竞赛章程

4.赛前准备

5.现场安排

6.资金预算

7.裁判需知及预、决赛评分表

8.大赛成绩表

9.大赛报名

10.比赛外借设备表体育舞蹈大赛相关舞种名词解释

1.华尔兹舞: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旋律优美抒情,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维也纳华尔兹快三步的变化舞种。19世纪中叶,维也纳华尔兹传到美国,当时美国崇尚舒缓、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于是将快节奏的维也纳华尔兹逐渐改变成悠扬而缓慢、有抒发性旋律的慢华尔兹舞曲,舞蹈也改变成连贯滑动的慢速步型,即今之华尔兹舞。

2.恰恰恰舞:恰恰恰是拉丁舞中的新秀,这种舞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美国的舞厅里首次出现的,是从一种名叫曼波舞的舞蹈发展而来的。紧随着曼波舞的出现,另一种节奏就繁荣起来,最终风靡全球,它就是恰恰恰。它的音乐比曼波舞稍慢一点,节奏也更简单明快。恰恰恰带给人一种快乐,轻松,逗趣,还有点聚会的氛围,后被简称为恰恰。

3.牛仔舞:牛仔舞起源于美国,是由一种叫“吉特巴”的舞蹈发展而来,牛仔舞剔除了“吉特巴”中所有的难度动作,增加了一些技巧。最早对牛仔舞的记载是由伦敦舞蹈教师VictorSilvester于1944年在欧洲出版的一本介绍牛仔舞的书。波普,摇滚,美国摇摆舞都对牛仔舞有着一定的影响。牛仔舞是一种节奏快,耗体力的舞。在比赛中牛仔舞之所以被安排在最后跳是因为选手们必须让观众觉得,在跳了前四个舞之后他们仍不觉得累,还能很投入地迎接新的挑战。大赛简介一、活动主题

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为我校迎评促建添砖添瓦,提升学院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让校园的亮点更多,色彩更丰富。校团委特举办第二届校园体育舞蹈大赛。希望借此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洋溢、梦想飞扬的时代热情;展现新时代弄潮儿深刻的人生内涵,为其提供一个高雅艺术的交流平台,最终推进我院校园文化生活的进一步完善。具体相关事宜如下:二、主办单位、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三、活动时间

2009年*月*日

注:时间为暂定,根据学校有关安排进行调整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目的

1、以次大赛为契机,促进全民健身,在我校营造人人爱运动的积极氛围。

2、体现新时代大学生审美态度,诠释自我、展现自我的观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大赛为辽宁工学院校园生活提供一道极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3、展示校园美丽气质,树立我校山美、水美、校美、人美的美丽形象,发扬校园文化精神,更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热爱校园的主人翁精神。六、活动形式

大赛采取分组报名的形式,在不同组别中由两人在音乐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一种舞蹈。

竞赛章程一、比赛时间、地点

预赛时间:*月*日

决赛时间:*月*日

地点:*******二、比赛组别:

A、新星A组华尔兹、恰恰

B、新星B组华尔兹、牛仔

C、新星C组恰恰、牛仔

D、提高A组华尔兹、恰恰

E、提高B组华尔兹、牛仔

F、提高C组恰恰、牛仔

G、全能组华尔兹、恰恰、牛仔

H、特长组华尔兹/恰恰/牛仔

备注:A、B、C:舞姿标准、脚下技术较。

D、E、F:步伐娴熟、脚下技术较好。

G:三舞种全场竞技

H:为单项比赛,全新展示一个舞种,在三种舞中任选一种。

A、B、C、D、E、F:为全能比赛三、参赛要求:

1.所有在籍学生均可以报名。

2.选手按报名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过期不侯

3.参赛选手每对至少参加一项全能比赛,每对选手至多参加四个组别的比赛。

4.在本次比赛中每人只能与同一舞伴参加比赛。四、选手报名时间、地点

时间:2009年*月*日——2009年*月*日

地点:********南区8舍后

五、录取名次和奖励办法:

1、各组分别设立

一、

二、三等奖3名。

2、预赛采取淘汰制,每个组别取六对进入决赛.预赛成绩将在体育馆指定位子张贴,请选手在比赛20分钟后查看比赛成绩,不予查看未能进入决赛的选手,一切后果自负。

3、本次大赛所有项目:一、

二、三等奖均可获得校团委、校体育部颁发的证书及奖品。兼项成绩有效,按最好成绩实施奖励。六、其他:

1、比赛前10分钟需到体育馆外候场,选手应及时注意司仪的提示。延误时间未能参加比赛者后果自负。

2、比赛服装由选手自备,男生要求穿西裤、衬衫、皮鞋。女生穿斜摆裙,高跟圆头鞋。

3、本章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4、本章程解释权属校团委。

赛前准备一、现场准备工作

1、制作参赛人员的顺序号牌。

2、制作评委与嘉宾的名牌。

3、准备大赛的宣传海报等用品。

4、准备舞台背景所需物品。

5、准备所有参赛人员的名单,供评委打分。

6、准备本大赛的评分标准,作为评委打分的标准。

7、准备评委打分时使用的笔及纸张。

8、准备大赛所需的音乐素材。

11、写请柬,邀请大赛评委及嘉宾。二、会场布置

1、会场外部布置

辽工体育馆外放此次大赛的宣传展板;

2、会场内部布置

舞台布置:悬挂“第二届校园体育舞蹈大赛”条幅;

评委席布置:按位置放好评委名牌,并放好名单、评分标准、笔及纸;嘉宾席布置:按位置放好嘉宾的名牌;

检查音响设备、音乐素材、现场灯光;

布置安排好参赛选手休息场地,观众场地。三、活动宣传

海报的张贴及彩喷的覆盖。

现场演出一、人员安排

1、赛前:

帖字:负责人

气球:负责人贴成绩单:

打扫卫生:观众席——传媒部

会场——其他各部-

2、赛时:

门卫:负责人

出口入口

后勤:负责人

换衣间:

收发号码:

检录:

礼仪:负责人

打牌:

接待嘉宾:

音响:

沟通人员:

写成绩:

机动人员:

场内秩序:

场外秩序:

3、赛后:

打扫卫生:观众席——传媒部和外联部

会场——其他部门司仪的工作职责:1、会场的整体调动2、比赛流程3、突发事件的处理

检录员的工作职责:1、检录2、与司仪之间的沟通传送选手号码单

计分员的工作职责:1、预、决赛的成绩核对2、成绩公布3、计分单的整理收集

现场采访人员的工作职责:

1.采访选手学生对本次比赛的真实想法,并记录。暗访

2.采访校团委、体育部领导对本次大赛的看法,并记录。

3.采访裁判对本次比赛的看法,并记录。

4.采访观众对本次比赛的看法,并记录。二、大赛程序

1、选手出场并定位。依具体情况可省略

2、司仪出场介绍嘉宾、评委,并介绍本次大赛,宣布大赛开始。

3、*号以后选手退场,1号——*号选手开始比赛。

4、校社团联合会“无边舞迹”协会舞蹈队——工舞轩表演。

5、*+1号选手——?号选手开始比赛。

6、体育舞蹈教师舞蹈展示。

7、主持人宣布获奖选手并邀请嘉宾颁奖。

10、主持人宣布大赛结束。

备注:在工舞轩表演时,统计1号——*号得分情况。

在体育舞蹈教师舞蹈展示时,统计*+1号选手——?号选手得分情况。三、赛场安全

1、赛场在每个电源接线处设1名工作人员负责看管电源安全,防止断电。

2、赛场门口设4名工作人员负责观众入场,接待嘉宾、评委,维持秩序。

资金预算一、赛场布置

1、大赛条幅150元

2、评委、嘉宾名牌、选手号码牌30元

二、人员

1、礼仪服装100元

2、工作人员胸签50元

4、摄像300元

5、裁判400元三、奖品

1、选手证书300元

四、宣传

1、海报20元

2、通知20元

3、评分表及报名表的印发40元五、其它

1、摄影胶卷50元

2、不可预见200元

总计1660

裁判须知一、预赛采取淘汰制:

每个组别取六对选手进入决赛,将号码填入预赛评分表内。其他选手被淘汰。

评分标准:1、身体姿态符合体育舞蹈标准,舞架能够始终如一。

2、步伐流畅清晰,二人共舞为一整体,保持同步。

3、在音乐中进行舞蹈,表达舞蹈韵味及二人对音乐的理解。

4、舞蹈的方向及对赛场情况的整体把握。第二届校园体育舞蹈大赛预赛评分表略二、决赛按名次打分:

裁判需在本组比赛结束之前为进入本决赛的六对选手打出名次。在给各对选手打分时举起相应的名次牌。评分标准同上第二届校园体育舞蹈大赛决赛评分表略三、注意事项:

1、着装高雅,不能穿运动或休闲服装进入比赛场地。

2、在进入场地前,裁判需到计分台领取评分表及名次卡。

3、裁判入场需站队在场中央列队,介绍裁判时要出列鞠躬致意。

4、比赛开始之前裁判需按指定位置坐好,如比赛选手较多可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情况下进入比赛场地。

5、每组比赛时间大约一分半钟左右,裁判需在音乐停止之后记入选手成绩,并将本组成绩交于计分员,等待下一组比赛。

6、决赛中,在司仪介绍参赛选手时,裁判需将选手号码记入决赛成绩单上。最终记入名次分。

第二届校园体育舞蹈大赛预赛成绩表略

第二届校园体育舞蹈大赛决赛成绩表略

第二届校园体育舞蹈大赛报名表略

比赛外借设备表项目设计赛前准备事项时间主管单位

******社团联合会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5

四川省体育舞蹈发展研究

一、研究方法及对象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为了满足论文需要,查阅大量和体育舞蹈有关的资料,查阅各学校的研究成果;观察法,通过对内江师范学院、西华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的体育舞蹈班级课堂来进行观察;专家访谈法,走访相关教授、学者、教师,就研究的问题、方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研究对象

内江师范学院、西华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的教师、学生。

二、现状分析

1、影响四川省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制约因素

(1)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对四川省体育舞蹈的影响

通过对四川省师范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3所院校15位专业体育舞蹈教师中,教授人数为1人,副教授4人,讲师为10人。其中硕士、博士为10人,学士学位5人,这些数据表明:当前我省体育舞蹈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比例较低,学历水平较高。四川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很多都是刚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老师。因此就缺乏一些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跟不上体育舞蹈的发展要求。

(2)体育舞蹈的教学问题对四川省高校体育舞蹈的影响

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不合理也影响了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许多高校的体育舞蹈都是技术教学为主,美学,音乐学等课程较少,只有少部分高校是既有技术教学又有理论知识,所以四川省高校的教学内容过于运动技能教学而忽视了理论知识教学。目前体育舞蹈专业的老师懂得美学、音乐学的体育舞蹈老师也很少,体育舞蹈这项体育运动需要音乐的配合。音乐可以说是体育舞蹈的灵魂,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来跳什么样的舞蹈很重要,所以目前四川省高校几乎没有懂得音乐的专业体育舞蹈教师老师。

(3)体育舞蹈的场地不足

场地设施不足也是影响体育舞蹈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来看四川省高校开展体育舞蹈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是开展的学校并没有足够的体育舞蹈场地。例如内江师范学院,体育舞蹈场地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今年是第一年招生场地只能说是勉强可以上课,但是明年、后年再招生的话场地问题就是个大问题了,需要更多的场地来满足需求。设施也是重点,要有镜子、箱子、音响之类的设施才能满足体育舞蹈的要求。

(4)体育舞蹈的竞赛体制不全面

体育舞蹈的竞赛体制不全面,比赛少。通过竞赛活动,对促进体育舞蹈的开展和迅速提高我国体育舞蹈的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和教练员对流行趋势缺乏了解,教练员之间的交流机会少,没有足够的机会,足够的时间给教练员交流。教练员的视野不够宽广,经验不足。学生也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没有给学生很多锻炼的机会。

2、四川省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对策

(1)加强四川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

要加强各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裁判水平。建议四川省高校协会定期举行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也使得教师能在一起做交流教学、技术、规则、运动方向等。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自身知识,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表演经验,要具备一定的讲解能力和规范的示范能力。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外面去专业学习,或者还可以请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到学校来进行专业的训练和指导,以增强教师的相互交流与研究,掌握专业的、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2)制定合理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的选择安排要合理、科学。在没有较好、较完整的教材情况下,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基础,制定相应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尽快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去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来考虑应如何安排教学,怎样教学才是更合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推广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也为了更好的满足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可以在年级的不同而去安排不同的上课方式。还应提高体育舞蹈在教学上的系统化,加大力度来培养学生们对体育舞蹈的表演意识,根据学生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舞蹈动作。多开展一些体育舞蹈编排、组织等一些课程。让学生不光光只是会跳还要会自己组织编排一些比赛。

(3)投入资金来扩大体育舞蹈的场地及设施

各高校应该投入资金来扩建体育舞蹈的场地条件,给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们更多的场地来学习体育舞蹈,也是避免上课没有场地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来学习体育舞蹈,所以建议四川省各高校应该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来完成这个条件。为节约成本还可以增加室外场地,在天气情况的允许下可以进行室外教学。

(4)增加体育舞蹈的竞赛活动频率

组织参加全国各高校间的体育舞蹈比赛、省内高校间的体育舞蹈比赛、校内的体育舞蹈比赛、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育舞蹈运动在高校的普及。设置比赛的目的为了增强学生们对体育舞蹈的爱好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体育舞蹈更好的了解,也是锻炼学生、教师对体育舞蹈的知识更进一步。通过建立学校社团和协会以及体育舞蹈俱乐部等活动,并通过一些社团的比赛来展示表演,使体育舞蹈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总结

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在丰富人们生活和增强人民体质方面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体育舞蹈将会在中国迅速开展,在各个高校迅速开展,因为体育舞蹈具有很多的优点,可以使人们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了解四川省各高校目前的体育舞蹈专业现状来分析以及解答,目的是更好的使四川省高校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得到提高。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四川省高校体育舞蹈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所以写出了一些目前本人觉得可以解决的一些办法。希望可以给四川省高校的体育舞蹈运动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清澍.体育舞蹈[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孙德瑞.体育与健康[M].大连:大连海事学院出版社,2002.8.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6

关键词: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现状;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28 

1 前言 

为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进程和新时代的要求,对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已经慢慢从注重技术的传授转向培养竞赛、表演和编导的全方位应用型的人才。体育舞蹈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已逐步从完全“西化”的发展思路转向要汲取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重艺术性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路径上来。艺术表演舞的设立,则是体育舞蹈发展转向的桥梁。目前,我国越来越注重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的发展,虽然在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只有坚持这条路线,才能保证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在中国主流舞蹈圈占有一席之地。通过调查研究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创作现状,探索其创新发展路径,为提高体育舞蹈的艺术表演能力,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观察法 

通过对两届CBDF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锦标赛和历届CCTV舞蹈大赛国标舞作品进行观察研究,从创作手法、舞蹈语汇、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视频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的发展现状 

3.1.1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的发展历程 

中国国标舞总会早在1998年就在全国的锦标赛中设置了艺术表演舞的比赛环节,当时只有最高组别进入前六名的选手才可以参加,并经中国文联批准将艺术表演舞纳入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比赛范畴,大大提升了艺术表演舞的地位。[1]从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开始,国标舞艺术表演舞作为参赛项目,分为拉丁双人舞、标准双人舞、拉丁编队舞、标准编队舞和艺术表演舞创编舞几大组别。CCTV舞蹈大赛从第二届设立国标舞比赛,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到第七届取消了这一组别,但国标舞创作作品《胡同印象》作为现/当代舞组参赛,首次进入中国主流舞蹈圈。2012年和2013年举办了CBDF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锦标赛,2014年举办了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精品展演,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创作作品。这些平台都为艺术表演舞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展示舞台,促使体育舞蹈真正从赛场走向舞台。自第三届CCTV舞蹈大赛国标舞金奖获得者成兵和瞿腊佳的《别》,开启了中国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创作以来,我国的艺术表演舞发展迅速,以广东文艺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广州市艺术学校和北京国际标准舞学院为代表的院校都开启了艺术表演舞的创作尝试和探索,并创作了优秀的作品,如《十面埋伏》《胡同印象》《画中人》《如梦令》《永恒的心》《姻缘》《凌云》等。 

3.1.2学校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的发展情况 

自1997年开始,国标舞由北京舞蹈学院纳入社会舞蹈系,并设立单独专业开始招生,其后,众多艺术院校和体育院校将其纳入招生范围并成为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制和研究生学历制教育专业。另外还相继成立了一批中专和大专学制的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学校,这些学校招收小学5年级起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专业而系统的体育舞蹈教学。这表示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培训机构——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体育舞蹈专业学制教育培养体系,这保证了我国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从表1可以看出,在对体育舞蹈进行艺术表演舞的探索与实践中,以艺术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职中和附中占了几近一半,其中国标舞创作水平最突出的广州艺术学校最多产且质量过硬,三届比赛共7个作品入围,并且排名都非常靠前。高校的参赛单位以中国舞蹈首府北京舞蹈学院作品最多,共5个,值得注意的是第七届CCTV舞蹈大赛虽然取消了国标舞比赛组别,但由北京舞蹈学院创编的国标舞艺术表演作品《胡同印象》首次进入中国主流舞蹈圈,作为现/当代舞参赛。另外,体院参赛学校有北京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有上海艺术学院、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综合类院校有东北师范大学,这些高校走在体育舞蹈发展前沿,为体育舞蹈艺术表演的发展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从统计结果可知,体育舞蹈创编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州和北京,主要是因为这两地国标舞院校多,体育舞蹈培训中心也很多,有优秀的编导和技术过硬,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广州艺术学校有国标舞界难得优秀的国标舞艺术编导成兵和瞿腊佳老师,他们既有高超的国标舞技术,又有独特的艺术创作思想和全方位的编导能力,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国标舞创编领路人。北京舞蹈学院作为我国舞蹈最高等的学府,早在2001年就创作了国标舞歌舞剧《红舞裙》,2009年又创作了国标舞舞剧《长恨歌》,其先进的编导理论,多元的舞蹈学习氛围,专业的技艺指导和开放的创作氛围,都为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自2007年《爱本该》获得三等奖以来,其对体育舞蹈的创作探讨一直没有停止,在创作手法、融合故事情节、刻画人物、表现民族传统文化上面都做了成功的探索,其作品值得国标人借鉴与学习。 

3.1.3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存在的问题 

表演舞发展的瓶颈在于编导的薄弱上。[2]我国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优秀编导的极度缺乏,导制作品的良莠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学校尚未建立起对体育舞蹈编导人才的完整的培养方案,在体育舞蹈专业编导理论、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几近空白。当下的体育舞蹈创作队伍,很少是体育舞蹈科班出身,多半是体育舞蹈竞技选手或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导转行而来,这直接导致了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要么结构过于简单很像赛场的套路,过分强调技术的堆砌和难度,忽略了舞蹈的立意、情感和艺术性,要么作品的结构、音乐、国标舞语汇的运用等都离开了国标舞的属性,一会儿像现代舞,一会儿又像其他舞。国标舞因其程序化的动作语言,固定的动作情绪和特定的文化传统,使其艺术创作手段受到很大的限制,其艺术创作需谨慎而为,潜心研究。CCTV舞蹈大赛国标舞专场在艰难地举办了几届后,终于明白国标舞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不沉下心来好好发展,培养出一批既懂得国标舞又懂得编导方法并富有创作灵性和丰富想象力的编导,单靠三两个学校高产来填充数量,是很难出精品的。3.2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创新发展路径 

3.2.1走向传统,汲取民族传统文化营养 

任何一种舞蹈都需要文化的滋养,需要融入当地的民俗、传统、宗教和生活,符合一个民族的气质,才能在当地获得可持续化的健康的发展,不然在经过外来文化新鲜刺激的过程之后,终究会因为失去本土文化的滋养而渐渐枯萎。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的30多年,一直崇尚“纯西化”的发展模式,已经获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目前中国的很多选手已可以在国际比赛中摘金夺银,获得很多荣誉,但在国内一直难真正走进大众的心里,毕竟,这种西式的舶来品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中华民族拥有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华文明已经渐渐重显大国文化强势,国际上许多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注重从东方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发展的首要路径便是走向传统,汲取民族传统文化营养。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国各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3]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内容,还包含中国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中庸精神”,其核心是礼乐文化,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指重视群体,实现“人”的本质属性,这种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归宿于“民本主义”。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其重要特征是重视人的自由和解放,提倡“无为而治”“天人合一”,讲究顺其自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齐志峰的《忐忑》《弟子规》《太极》《兄弟》和《各自有道》都是体育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成功探索。体育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演舞,需要把握抓住我们的根,只有根基牢固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磨砺仍能对社会产生具大影响力。 

3.2.2回归生活,关注生活化的身体语言 

生活是人们情感的来源,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语境中总有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经过提炼,艺术加工,搬上舞台,能取得广大观众的共鸣。现在很多艺术作品都讲究“接地气”,这种“地气”其实就是指艺术要从高高的舞台走下来,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创作者要放低姿态,回归生活,关注生活本身,对生活化的身体语言要有敏锐的直觉、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思考,然后对可利用的生活化的身体语言进行审美创造,审美想象,细化为具体可用的舞蹈语汇进行创作表演,实现其应有的功能价值。[4]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编导和舞者注重从生活中提取创作元素,获取情感信息,这样的作品更能够为舞者所表现,也能够在心理上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在这一点上,由北舞创作的国标舞表演舞《胡同印象》是很好的探索实践作品。在这个作品中,创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北京胡同里人们的生活:晨起、叫卖、遛鸟、闲聊、追逐打闹,巧妙地将这些生活化的身体语言与国标舞有机的结合,无论从服装、道具、音乐和舞蹈本身,都无不流露着生活的气息。行走、跳跃、追逐这些日常化的动作,经过艺术加工,简单变异,与国标舞的动作语汇相结合,充满生活化的气息和趣味,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生活是舞蹈艺术广阔的创作来源,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转变愈来愈快,这促使舞蹈要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生活则是这一动力的源泉。 

3.2.3紧跟时代,突显体育舞蹈的现代化 

体育舞蹈的现代化表现在创作手法、人物塑造、主题和舞蹈表现形式上。在创作手法上通过对元素动作的逐一解构,实现对元素的分解、裂变和合成,重构体育舞蹈语言,更新其文化,再造其理念。[5]通过改变舞姿的流动轨迹,重塑时、空、力在双人舞编排中的应用,追求舞蹈形态的变异,使舞蹈动作体现出不规则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人物塑造方面,强调对个人的塑造,对个体的突显和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上海戏剧学院的摩登双人表演舞《不离不弃》表现了当女士遇到毁容时,男士对她的不离不弃。女士在遭遇毁容时心灰意冷,不愿面对人生,对双手捂脸表示对现实的回避,脚下依然保持摩登舞的基本动作,在丈夫爱的感化下重新打开双手,面对生活,很好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传播着社会的正能量。这种对人性的尊重和思考,必定会把对各种价值的反思应用到现代化的体育舞蹈创作当中来,创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在主题选择上,现代化的主题突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命本真、对宇宙的思考等方面,使舞蹈不仅仅能够娱人娱己,更能引起更深层次的反思和思考。舞蹈表现形式的现代化,指在舞蹈表现手段上要能够紧随时代潮流,把高科技的表现手段应用在舞蹈创作当中,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激光的运用、全息影像、3D投影等现代化手段,能为舞蹈表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2.4艺术互融,追求多元化趋势发展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取得发展,它需要吸收其他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手法、表达方式、技术形式等。目前,体育舞蹈与各种舞蹈形式的结合创作变得非常流行,比如在其中融入街舞、爵士、百老汇、现代舞、芭蕾舞、踢踏、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等,这些在体育舞蹈当中都有所尝试,使体育舞蹈变化多端,更加具有开放性,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另外,艺术的互融还包括对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建筑、绘画、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借鉴吸收。形式的突破往往先于舞蹈,它能够刺激编导发挥舞蹈想象,寻找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电影的镜头语言一直在舞剧中应用较多,镜头给予观众多维的观赏角度,能全面展示舞蹈的各种结构美。蒙太奇的电影编辑手法应用到舞蹈创作当中,能起到不同的舞蹈效果。舞蹈的结构可借鉴小说的创作手法和结构,比如情节舞的结构一般分为呈示部、发展部、高潮或转折、结尾或高潮四个部分,这个结构来源于小说,另外在舞蹈创作时还可以运用绘画艺术的留白、建筑艺术的解构主义创作手法,这些艺术形式的创作手法都可以合理利用到舞蹈创造之中。最后,当今社会注重社会分工和合作共赢,艺术互融,多元化趋势发展,单靠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在创作中,需要调动其他艺术人员的力量,比如电影编导、舞蹈编导、民俗学家、舞美专家、服装设计师等,跨界合作,为体育舞蹈的多元化发展而服务。 

4结论 

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起始已有15个年头,时过境迁,它仍然是一个新课题。学校和社会团体作为体育舞蹈人才重要的培养地和输出地,承担着很大的一份责任,现在我们迎来了体育舞蹈的多元化创新发展期,需要重塑形象,需要由内而外地去述说与表达,需要智慧的结构与灵动的创造。目前,各地水平发展不均,在人才培养和编导培养等方面经验还较欠缺,艺术表演舞的发展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体育舞蹈艺术表演的创新发展要从以下四个路径着手:走向传统,汲取民族传统文化营养;回归生活,关注生活化的身体语言;紧跟时代,突显体育舞蹈的现代化;艺术互融,追求多元化趋势发展。从长计议,静下心来,潜心创作发展,使体育舞蹈真正走下赛场,走进人们的生活,真正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沈敏华.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发展的广阔天地[N].中国艺术报,2012-5-28(2). 

[2]王香洁,钟桂萍.体育表演舞创作探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3:195-198. 

[3]谭建斌.现代舞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2010.1:89-91. 

[4]李童.论当代舞蹈语汇的创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4:21-24.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7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舞蹈教学 多元化 精品化 体系化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必须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作为艺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与职业教育的特点密不可分,我在此着重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并谈谈运用这些特点实施教学的实践体会。

一、教学多元化是舞蹈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学中需要有多元化的课程设计。

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形式不同于其它普通职业教育,尤其是在课程建设的主体设置中,多元化的课程形式和理念也一直是舞蹈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

这一特点的成因主要是:舞蹈语汇的丰富程度已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活动。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可以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舞蹈文化源远流长,纵横五千年,记录了世界各民族舞蹈发展轨迹的文物图像和文字连绵不断,种类繁多,不断发展。

根据舞蹈艺术门类多元化的特点,对舞蹈艺术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多元化设计与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呈现。

首先,在课程科目方面比较突出。其次,突出技术技能个人掌握程度的多元化,这种个人掌握技术技能多元化的形式为,除掌握科目教学内容外,还对角色塑造、人物刻化、音乐理解的综合表演的多元化创造空间。最后,舞蹈艺术课程的主体科目的特定形式,决定了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能胜任工作,符合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原则。

如以中国舞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为例,专业技能主干课程由基本功、民间舞、排练、筷子功等三方面组成。每个科目中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舞技术元素内容,如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元素极其丰富,它包容了我国主要民族民间舞种和其他各民族民间舞种的内容,在整个舞蹈艺术中的多元化使用价值较为突出。

二、精品课程作为教学具体内容设置的特点,从课程设置与提高教学水平两方面打造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顾名思交,是突出一个“精”字。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表现工具,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以中国古典舞而论,从源起至今,就经历了上古时期、先秦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近代时期、当代时期等阶段,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舞蹈。如此众多的舞蹈素材,学生在短短几年的中专学习期间不可能学完,需要通过整理教材,提炼元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素材,以精品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学到重点。

因此,以打造精品化的课程为目标,中国舞表演专业主要抓好基本功、民间舞、排练、毯子功四项主干课程,既把整个中国舞蹈艺术的基础贯穿其中,又使学生学习精髓,教学效果良好。

打造精品化课程需要三方面的工作共同作用。

1.具备良好的教学教研活动基础

一是必须具有系统的教学文件,在系统的教学文件中,尤其要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重点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论证,科学地制定出(每学期的授课计划)符合该专业教学的课程流程。例如,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教学中分别要注意和做到的各阶段授课内容,而各阶段的授课内容必须由处个教研组组长负责定期检查,科主任进行监督的两级责任监管教学教学的监控。二是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要制定出每学期的教研计划和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严格规定科主任、教研组长、教务员每学期深入课堂的次数,并要求教师之间培养相互看课的习惯。建立科级和校级两级公开课制度,使教师对教学有一种不可懈怠的责任感,教师教学责任感的提高,也就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要强调师资队伍对教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2.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至少要采用三个措施:一是注意培养学科带头人。如果在不具备学科带头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引进措施:二是在源头上严格把关。严格把关是指引进人才必须严肃认真,确保引进的教师是人才;三是注重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培养年轻教师主要体现在进行教学经验的培养,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培养好的年轻教师对一个学校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3.严把招生质量关

舞蹈艺术有其特殊性,生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就不能达到审美要求是学不好该专业的。

以上阐述的是打造精品化课程必须做到的几个方面,从理论上说具备了条件就有了打造精品化课程表的基础,基础扎实了教学质量就能提高,高质量的教学就能产生精湛的技艺,技艺精湛就能出现好的剧目和好的演员,好节目和好演员的大量产生带动行业提高知名度,这实际上就是一条舞蹈艺术职业教育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这种艺术职业教育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我们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在教学理念上引起充分的重视,这应该也是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所期待的。

三、教学实践体系化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多元化与精品化实现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体系化的设置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生产性、时代性的特点,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舞蹈的学习,具备舞蹈表演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准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舞蹈、组织舞蹈教学的能力。

教学实践实现体系化实际上就是要使学生的教学实践成为一种体系列入教学课程表。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一般由两种形式组成:一种形式是各年级阶段的教学实践,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接触剧目课的排练,采用的教材有教师创编的,也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舞蹈剧目的排练课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上的意义。首先,剧目排练课的本身和实践演出有着内在的关联。剧目排练是成品舞蹈的一个过程,虽然是过程,但剧目的成型是在排练场,成型后还要反复排练,这种反复排练的过程有着同实践演出相同的一面,它所反映的形式是在排练场。其次,实践就是在舞台上,舞台实践是综合艺术的结合。它需要舞台美术、舞台灯光、舞台音响和相关的化妆、服装和道具。因此,前者浅层次的实践,后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实践。另一种形式是参与社会的实践演出,参与社会的实践演出也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参与校内的实践演出;第二个层面是参与各类大型文艺晚会的实践演出;第三个层面是参与专业比赛的各类实践演出。

教学实践体系化是对教学实践的进一步认识,因而必须从一个全面的观点上来考虑这种体系的划分。体系的划分存在三个方面的因素:一种因素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比如每学期的剧目排练课,就是有计划的;第二种因素是阶段性的,比如两年一次的全国“桃李杯”的比赛和其它定期举办的专业比赛;第三种因素是临时参与的,比如一些晚会演出和大型文艺演出,这些都具有突然临时性,但这种突然临时性的实践演出每学年也需要量计划。课堂、社会、竞赛三者构建起的教学实践,使教学实践在三者结合的基础上达到系统化。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8

摘 要 本文以参加2010年11月举行的湖南省首届高校大学生体育舞蹈邀请赛的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从舞伴关系角度出发,探讨与研究男女舞伴搭配关系和默契程度对大学的体育舞蹈训练效果及成绩的影响。并就舞伴关系的影响提出自己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见解与建议。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舞伴关系 大学生 因素

一、前言

体育舞蹈是以男女配合的一种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的该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大众健身爱好者的喜爱。然而,体育舞蹈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个男女搭配的舞蹈。没有舞伴而空有一身舞技,就像藏在黑暗中的宝石般令人遗憾;有舞伴而与舞伴之间配合不默契,也很难将自己的舞蹈水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与舞伴的默契配合及融洽的关系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的前提。

同样在大学生体育舞蹈学习中,舞伴关系也是决定其体育舞蹈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大学生体育舞蹈学习中,因舞伴之间关系僵硬、相处不融洽、配合不默契而导致两人无法继续练习的情况屡数不鲜,舞伴关系融洽程度成为了众多大学生的体育舞蹈成绩的最大影响因素。

二、体育舞蹈舞伴关系的研究现状

体育舞蹈是一种男女舞伴配合练习体育运动,它给大学生提供了满往需要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能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交流的手段除了语言外还包括身体语言,可以通过身体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舞伴之间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等行为,来共同提高相互的舞蹈水平。体育舞蹈通常被定义为跳舞时由一男一女搭配组成一对舞伴共同使用特定的技术步法和艺术表现力展现出不同风格高水平的舞蹈表演。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参加2010年11月湖南省首届高校大学生体育舞蹈邀请赛中的80名参赛选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舞伴关系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在对大学生舞伴关系对与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的调查中显示,舞伴关系好的有18人,他们的成绩有16人在前三名,前八名的有2人;舞伴关系一般的有30人,成绩在前三名的有6人,在前八名的有18人,没进入决赛的有6人;舞伴关系不好的,调查中有27人,其中,只有4人的成绩在前八名,没进决赛的有23人。

舞伴关系好的几对选手,在这次比赛中的名次比较理想,成绩基本在前三;而舞伴关系一般的大部分选手,这次比赛的成绩也是一般,取得前三名的很少;在调查中选择舞伴关系不好的,比赛成绩也相对不理想。这种现象就说明舞伴关系的好坏对比赛成绩有很大影响。

(二)大学生舞伴搭伴的现状

1.大学生对舞伴的选择

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时,舞伴的选择大多是由教师指定占到总人数的60%,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性格,身高等因素进行搭配。其他包括情侣来搭伴,自己随意的选择等。

舞伴的选择,有人说好比选自己的亲密恋人一样的难,在大学生里,每个人的心理已经达到成熟,不像小孩子一样,在成年人的眼中,舞伴就好比自己的恋人。

2.与舞伴的搭伴时间与训练次数

通过调查得出,有36%的人与舞伴搭伴的时间超过一年。不过也有20%的人只搭伴了几个月就拆伴了。与舞伴的相处与磨合是需要时间的只有长时间的与舞伴相处,才能了解对方,才能与舞伴更加默契的配合。在大学的学习中,时间本来就只有4年,如果经常更换舞伴的话,对于自身体育舞蹈的学习没有益处,与舞伴是需要慢慢的磨合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大学的时间,学习体育舞蹈,让自己的舞蹈有进步。

根据调查所知,舞伴之间每周的训练次数基本是3到4次为多,大部分时间是因为上课的需要,而利用其他时间去与舞伴相约去练习的人数比较少,除了上课时间外,学生普遍都不会再抽时间去练习,因素有很多,如舞伴的时间不能凑到一起,有各自的其他课外业余生活等,这也导致舞伴之间的练习不是很频繁,导致默契的培养变慢。

(三)大学生舞伴之间关系的处理

1.大学生舞伴之间相互的性格对搭伴的影响

大多数的舞伴的性格都是相互的,两人之间一个是内向,一个是外向。内向的以女生居多。少数由于性格相同的两个舞者,因为两人内向,经常不说话,不讨论,害怕与舞伴交流,而导致舞蹈的进步很慢,没有突破;而两人外向的,出现的情况却是经常的争吵,各不服输等等。专家提出,舞伴之间如果不能做到性格互补,配合默契,就不可能获得训练和比赛的成功,取得优异成绩就更加是一句空话。外向型男选手更能调动女伴的训练热情,共同用心去练习舞蹈,促进训练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进行舞伴的搭配上,尽量的将性格不同的两人搭伴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9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近年来修订的体育舞蹈大纲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为今后我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和深化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社会体育专业 体育舞蹈 教学大纲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2010级、2011级体育舞蹈教学大纲具体内容以及与其相关的各个要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我院近几年来有关教学大纲及课程内容设置等等,如《体育舞蹈教学大纲》《体育舞蹈选修大纲》,2008年《体育舞蹈专修大纲》《体育舞蹈选修大纲》工作计划及全国各大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学大纲等。

2.问卷调查法:采用普通调查法,向我院2010、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发放问卷60份,体育学院相关师10份,回收67份,回收率95.7%。

3.访谈法:对社会体育专业有关专家、教师、体育舞蹈教练和队员,对体育学院2010级学生进行访问,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的调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舞蹈课的意义与教学特点

从体育教学角度讲,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舞蹈,健美操活动,教适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音乐伴奏下通过协调优美的具有一定韵律的舞蹈动作,使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及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增强身体柔韧,协调灵敏素质,抒发愉快,活泼的感情,增进健康。塑造出健美的体态,美的舞姿,美的旋律,韵律及审美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体育舞蹈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已表明是一种控制学校的最普通的行政手段。是始终涉及及表述对学校系统的期待,是学校里教和学适应新要求的地方,对新教学大纲的呼声一再被提出来。凡对学校效果及其未来适用性有疑问的地方,其教学大纲都受到了检验。通过新、旧教学大纲的研究发现,旧版大纲中教学形式是将教师的讲授、学生讨论和作业等形式结合起来,而新大纲在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能力培养落到实处,除提出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法及要求外,在考核中也增加了实践能力分数的比重,并制定了相应的能力考核方法。

表1 教学大纲能力培养内容的比较表

新大纲 旧大纲

1.实践课中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带准备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通过比赛裁判实习,培养学生技术运用能力及比赛裁判工作能力。

2.通过比赛、裁判实习、培养学生及战术运用能力及比赛的裁判工作能力。 2.采用课堂提、课外作学生间相互评价技术动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教学作业课、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舞蹈技术教学法。

作为社体专业的大学生,应该能够很好地完成中学或大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所有技术动作,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基本社区指导的相关工作。为完成体育舞蹈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设置就成为关键的一环。教学内容的设置应遵循体育舞蹈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适应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为此,我特向我院社会体育专业2010、2011级各班同学发出问卷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需求统计表(N=60)

内容 特别需要 需要 一般需要 不需要

1.体育舞蹈常用名词及术语 58% 12% 19% 11%

2.体育舞蹈记写方法 44% 9% 31% 16%

3.体育舞蹈竞赛组织与裁判 49% 32% 10% 9%

4.体育舞蹈教学方法 23% 21% 39% 17%

5.体育舞蹈的编排 37% 46% 12% 5%

6.普通交谊舞的基本知识 62% 21% 11% 6%

通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需求可以看出,目前我院学生的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主要集中在竞赛组织、裁判法则与普通交谊舞的学习上面。同时这也反映出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们希望对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实用性知识详细掌握,对普通大众群体可以接受的交谊舞比较热衷,但是对于教学方法却不是特别感兴趣,要知道对风格完全不同的舞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与大不相同。例如:活泼奔放的拉丁舞运动员(舞者)的身体外形,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速度,耐力,在瞬间身体的变化所具有的爆发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训练和学习过程中,无论在基本练习,套路训练等方面都与摩登舞相差很多,这就要求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应该详细注明起练习套路,在理论课中更应明确其风格等。

我院体育舞蹈专修现用教材是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舞蹈》,和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出版的《全国体育舞蹈登记考试培训教材》等。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首先应以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为主要依据,除充分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外,更应体现教材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时代特征。我院还没有选用比较规范的教材,与教学指导思想相配套的教材体系还远远没有形成。如能根据本校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拓开选用教材的思路,把众多的运动素材加工改造后引入教材体系中来,不仅大大减少由于教学条件带来的约束,同时也能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体育舞蹈教学的总目标。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院现有体育舞蹈大纲是一种以体育舞蹈技术为中心的教材内容的结构体系,对与学生形成体育舞蹈教学所需的知识结构趋于单一化。在一定情况下与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想脱离,大纲内容过多强调了动作的技术性,难度性,未能体现体育舞蹈的多样性,综合性特点。

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体育舞蹈教学考核内容理论,技术与能力的比例应划分为3:4:3。

(二)在学校体育课程目的基本形成共识的今天,体育舞蹈教学未形成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结合现实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细致研究,选用教材的时效性,合理性问题。我认为这是目前体育舞蹈专修大纲改革最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议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尽快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符合新时期学院体育舞蹈教学的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丞永.体育与艺术关系的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2.

[2] [美]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 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体育舞蹈比赛的特点篇10

体育舞蹈又被称为国际标准舞,有两个舞种,分别是摩登舞与拉丁舞。摩登舞最初是西方的宫廷舞,拉丁舞最初则是南美洲的土风舞,相对而言摩登舞更加沉稳高雅一些。这两种舞蹈都按照审美的规律展示人体,再通过对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后进行二次吸收与演绎使艺术能够反映人们的生活情况,体育与舞蹈具有很大的联系,它们都是通过身体演绎的艺术形式,有相同表达事物的情感,但是体育带给受众的心理感受是强壮,舞蹈带给受众的心理感受是柔美。这是因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内心情感具有活力无限的特点,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则是丰富情感的流露。而且,他们的运动场地也不尽相同,因为体育要以运动会的竞技形式来进行,所以要有面积足够大的场地。舞蹈则一般都在晚会或者庆典中表演,普遍需要灯光与舞台效果的烘托。由于运动与舞蹈的形式与目的都不同,所以二者之间的有机交流会促进其各自的发展。随着现代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表现形式的不断完善、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体育舞蹈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必然。在交流需求的推动下,体育舞蹈比赛这种特殊的体育舞蹈形式出现在广大受众的眼前,体育舞蹈比赛是舞蹈艺术与竞技精神的结合,在比赛的过程中舞者以彰显人体自身的优美,用肢体语言诠释舞蹈艺术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为目标,以竞技的形式向受众展示出体育舞蹈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文化内涵,是现代体育舞蹈的一种集中表现形式。

二、体育舞蹈的分类

体育舞蹈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集体育与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可以充分的展现内心情感。体育舞蹈可以分为竞技性舞蹈与娱乐性舞蹈,竞技性舞蹈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娱乐性舞蹈是体育与舞蹈相融合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体育舞蹈可以根据参与者年龄分为少儿与成人两种,根据舞种可以分为拉丁舞、摩登舞与团体舞。每种舞蹈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拉丁舞可以分为恰恰、斗牛、伦巴、牛仔、桑巴五种舞蹈类型,热情奔放是拉丁舞最大的特点,加上丰富的手势与脚位尽情演绎,使观众也情不自禁的想要加入舞者的行列。摩登舞包含风格多变的华尔兹、快步、维也纳华尔兹、狐步、探戈等五种舞蹈类型。这些舞蹈具有高贵端庄的特点,可以使舞步随着音乐完美演绎。

三、体育舞蹈本土化发展与传播

体育舞蹈的传播可以分为传者、受众与媒介三个部分。最初,体育舞蹈在传入初期受到多方面的阻止,人们大多采取观望态度。它的传播途径最初是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交流知识将知识传播出去。也通过组织进行传播,在比赛的过程中通过新消息与动态将这种新的文化形式传播给其他人。体育舞蹈还通过广播媒体将这种文化形式制成符号加以传播。体育舞蹈传入初期主要是横向传播,这一阶段主要是借助人际进行传播,他们的传播有特定的集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新特点。这种多渠道的传播形式是在舞蹈文化的传播网里进行的,使不同的传播者都能够接收到传播信息,使信息传播具有不确定的特点。体育舞蹈在传入我国后通过组织与大众进行传播,在得到信源后是传播者通过信通对受传者进行传播,最终达到目的,这就是著名的香农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最初是一种电路传播理论,它的传播活动分为三个传播级,第一级是体育舞蹈文化根据赛事传播跟观众的传播级,这种传播级是体育舞蹈文化所特有的,第二级是将体育舞蹈的赛事通过媒体制作将信息直接传达给受众,第三级是利用人际关系使信息保持蔓延。它的模式分为直接、间接、刺激三种类型。最简单的传播模式是直接传播,通过媒介进行春播的是间接传播,通过掌握一定知识进行传播的是刺激传播,这种模式包括膨胀型与迁移型两种形态,通过借助体育舞蹈在核心的发展进行向外传播。膨胀型传播有三大类,分别是传染型、等级型、刺激型与迁移型。传染型是指接触者容易接受的传播形式,这种形式就像并进的传染一样。等级型传播是指舞蹈文化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传播。刺激型传播是指通过因素的影响变化将原有的传播形式进行改变,使文化与新环境相适应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传播舞蹈,还可以创新体育项目。迁移型传播是指将体育舞蹈的位置进行迁移,主要是由战争移民、出国留学、经商与流浪等情况造成的,迁移型传播有占据与变异两种类型。占据传播指的是体育舞蹈由于战争或者移民的原因,将原本属于以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当中,将本土文化塑造成具有其他特色的文化。变异性传播是指在移民程度较小的地区内将经济实力强的地方的文化与本土融合,使不同类型的体育舞蹈相混合。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