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十篇

时间:2023-11-21 17:55:26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1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21

1 棉花病虫害的理论概述

1.1 棉花病虫害

棉花的生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疾病的侵扰,甚至因为各种疾病而死亡。疾病会影响棉花发育和产量。例如慢性枯萎病,植株出现枯萎病况,慢慢地萎缩,变小,部分叶子有黄色脉络。到了棉花产棉铃时才发现这种病状,不很明显,但会对植株的发育和棉花的高产产生影响。有些疾病是非常严重的,比如立枯病,在棉种还没有出土时就会产生,一旦发生这种病害幼苗就会枯萎腐烂,就此而丧失生命,有的是到了植株长出后在接近底面的部分会出现黄色斑点,不断延伸,病情加重时,还会渗透到根茎部位,出现下陷、枯萎直至夭折。除了病害还有虫害,像棉铃虫、红蜘蛛等,还有最近几年新出现的虫害如:斑潜蝇、棉盲蝽等等

1.2 棉花病虫害的特点

目前棉花病虫害的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棉花病虫害的种类日益增多,以前棉花疾病较少,主要是虫害,虫子又集中在棉铃虫、红蜘蛛等几种虫害,现在棉花的疾病增多,有立枯病、棉花炭疽病、又有黄化型、青枯型、紫红型、皱缩型的疾病等等,虫害除了以上几种还有出现了多种新型的棉花虫害。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多,病害多发,主要的虫害已经不是棉铃虫,而是其它虫害。病虫害发生比较隐蔽,不易发现,潜伏期较长,虫害来源广泛,危害程度较大 。以上是近期棉花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的特点,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2 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意义

2.1 棉花病虫防治技术

加快研究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对策,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成为当前棉花种植中保证棉花产量的技术保障。针对各种病虫害特点,研究出防治的对策,提高防治的水平和技术含量,促进棉花病虫防治技术更加的完善,促进为农业科技的发展。

2.2 农业经济发展

防治棉花病虫害发生,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的影响,有利于棉花增产增收,尤其是棉花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对农民的收入,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十分突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和技术转化为经济要素,推动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农业的其他技术相结合,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及对策

3.1 目前防治的现状

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播种前对棉种进行防治病虫害的处理,植株长出后,一旦发现有枯叶、红叶、卷缩等现象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喷洒农药,对于出现的各种虫害,能够利用农药进行抑制虫害的蔓延扩散。总体上来讲,能根据目前出现的棉花病虫害的特点,进行有效防治。但是从科学防治的角度来看,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单一主要是药物防治,对环境的危害较大,长期使用出现病虫害发生变异,防治效果不稳定;面对频发的病虫害,防治起来有些应接不暇,尤其是新出现的病虫害,棉农不了解情况,加之缺乏科学的指导,对病虫害的防治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于一些长期潜伏性的疾病,缺乏认识和有效的防治手段,一旦大面积的存在,导致病虫害的危害很大,防治不及时,损失不可估量。

3.3 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对策

采取多种方式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种植棉花的田地进行冬天翻地,使地下的病虫害在低温下大量死亡,进行冬天灌溉,进一步消灭虫害,播种期间在棉种的周围撒上防治虫咬的毒饵,植株长大后对于虫害采用多边喷洒,不断换用农药,以增强灭虫的效果。除了采用农药,还要采用人工捉逮的方法,用强光源诱杀害虫,种植玉米诱杀地带,集中喷洒,集中杀灭害虫。采用生物杀虫法,养殖大量赤眼卵蜂,研究使用生物捕杀方法。充分利用田间套种,培养天敌的方法,消灭害虫。在使用农药时不至于把大量的天敌资源消耗掉,选用对害虫杀伤力大,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有效保护天敌资源。对虫害,棉种能够有效的掌握,对于一般性的常见病害棉农也是能够解决的,但是对于新虫害,罕见的或者突发的疾病,则需要专业科技人员的指导,建立起一套棉花病害问题解决的有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科技人员,科技人员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研究,找到防治的对策,传授给棉农进行有效防治。科技人员在发现病虫害后通过新闻媒介告知棉农进行有效防治,增强防治的主动性,把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中。

4 总 结

棉花病虫害在近几年出现了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防治棉花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2

关键词 月季花;病害;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8;S68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54-01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素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应各类植物的生长。由于该县境内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热冬吸,最高海拔1 634 m,年均日照时数1 514 h,年均气温19.2 ℃,年无霜期305 d,具有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立体气候特点,为广大农户种植月季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但由于农户缺乏月季花病虫害防治知识,月季花发生病虫害后,因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置,导致疫情发展和蔓延,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通过调查,册亨县种植的月季花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蚧壳虫、红蜘蛛、卷叶虫等。为此,笔者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花卉病虫害防治知识,帮助农户防治月季花病虫害,并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就月季花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 月季花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1.1 白粉病

1.1.1 发病症状。通过观察,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1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嫩叶染病后叶片反卷、皱缩、变厚,有时颜色变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稍膨大,向反面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被覆白粉霉层,花姿畸形,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1-2]。

1.1.2 防治方法。对月季花白粉病主要采取2种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经常检查,发现病枝叶立即剪除烧毁。控制浇水,少施氮肥,细致修剪,使树冠内膛通风透光良好。二是实施药物防治,在发病期喷粉锈宁1 000~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早春萌芽前喷3~4 °Bé石硫合剂,还可用0.1%~0.2%可湿性硫磺粉悬浮液防治。平常5~7 d喷1次,病重时2~3 d喷1次。自制硫磺粉悬浮液的方法是:将硫磺粉包在粗布里,放在清水中揉搓即成。

1.2 黑斑病

1.2.1 发病症状。月季花发生黑斑病后,初期叶面出现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12 mm或更大,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上生许多黑色疱状小点。有时病斑周围大面积叶组织变黄,病叶极易脱落,严重时,仅剩下光秃的枝条,有时病斑连成一片。嫩枝、叶柄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花瓣、花梗上的病斑较小,不甚明显。月季黑斑病为真菌病害。其病原为蔷薇放线孢菌。病菌在病叶和病枝上越冬。

1.2.2 防治方法。针对黑斑病的病理特征,一是推荐农户选载卡罗拉、明星、祝福、淑女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二是及时清除枯枝落叶;三是选择通风透光的环境栽培,并加强肥水管理;四是采取药物防治,主要用200~300倍的波尔多液,每14 d喷1次预防。发芽前喷3~5 °Bé石硫合剂。夏初每10 d喷1%波尔多液1次。发病时喷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1 000倍液。

2 月季花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

2.1 蚜虫

防治上,一是经常检查植株,发现蚜虫后及时杀灭或摘除;二是在发生严重时,用40%氧化乐果1 2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灭蚜松乳剂1 500倍液,或2.5%鱼藤精1 000~1 500倍液喷杀。

2.2 介壳虫

防治上,一是刚出现介壳虫时用牙刷或竹签剔除。二是对于发生严重的虫区,通过更新修剪烧毁虫枝,或更换栽培地点;在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磺乳剂1 000倍液,或50%辛硫磺2 000倍液喷杀;在休眠期用3~5 °Bé石硫合剂喷杀,并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等。

2.3 红蜘蛛

防治上,一是清除枯枝、老叶、杂草,或实行圃地灌水,以消灭越冬虫源。二是在红蜘蛛发生期喷0.5 °Bé石硫合剂,或40%三氯杀螨醇乳剂2 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砜1 000倍液。

2.4 蛀茎害虫

防治上,结合修剪在产卵裂口处压破卵粒和杀死初孵幼虫,并及时剪去病虫枝及有虫害的嫩梢。在幼虫孵化期喷20%的杀灭菊酯3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3 000倍液,保护和利用寄生蜂。

2.5 卷叶虫

防治上,一是采取人工捕杀幼虫;二是用40%氧化乐果3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3-4]。

3 参考文献

[1] 范培林,王邦磊,孙新杰,等.南阳市月季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3):157,159.

[2] 马俊青,卢绍辉,袁国军,等.切花月季的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12(4):74-75.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3

关键词 棉花全生育期;病虫危害;防治措施

为保障棉花生产安全,现将棉花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植保措施介绍如下。

1棉花播种前主要植保措施

棉花播种前,在做好土、肥、水等农事操作的基础上,应重点做好种子消毒处理、药剂拌种、土壤化学处理除草等工作。种子消毒处理、药剂拌种可预防棉花苗期病害、枯黄萎病、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是保证棉花苗齐、苗全的关键措施,能为棉花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1.1种子硫酸脱绒及药剂拌种

现在市场供应的棉种多为已脱绒包衣的种子,播前要注意晒种,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如果使用的为毛籽,在做好晒种的同时,必须进行硫酸脱绒和药剂拌种。

1.1.1种子脱绒。硫酸脱绒可以消灭种子表面所带的枯、黄萎病、角斑病、炭疽病等病菌,而且棉籽光滑便于播种,还较易吸水和发芽。其方法为:每100kg棉籽加浓硫酸15~20kg(比重在1.6以下的稀硫酸不能使用),先将棉籽加热到30~40℃,硫酸加热到100~120℃,然后将硫酸倒在棉籽上,边倒边搅拌,待棉绒脱净、棉籽变黑发亮时,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水色不黄、无酸味为止,然后晾干备用。

1.1.2药剂浸种与拌种。药剂浸种可防治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褐斑病、黑斑病、枯黄萎病等病害。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配成有效成分为0.3%的药液在常温下浸种14h,捞出晾干备播。防治地下害虫、苗蚜等虫害,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11.25~15.00kg/hm2拌种。

1.2播前除草

播种前7~10d,用40%氟乐灵乳油1 125~2 250mL/hm2,对水450~600kg/hm2喷在土壤表面后立即交叉混土,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既省工又省力。

2苗期主要植保措施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的一段时间为苗期,大约经历40~45d。此期由于气温仍然较低,幼苗嫩小,抗病力弱,极易受病虫危害造成缺苗断垄,或使棉花生长受阻,影响壮苗早发。苗期根病类病害可引起烂种、烂芽、根腐、茎基腐等,常见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叶病类可引起子叶、真叶、幼芽和嫩茎的局部坏死和焦枯,常见的有黑斑病、褐斑病、棉疫病等,同时,棉花枯、黄萎病苗期即可发病。棉花苗期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棉蚜等。

2.1病害防治

2.1.1枯、黄萎病。枯、黄萎病是影响棉花生产的重大病害,特别是连作3a以上的棉田发病较重。枯萎病在棉花幼苗期即可发病,但以棉苗现蕾前后发病最盛。黄萎病在棉株4~5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在棉花开花结铃期发病最重。发病引起叶片卷曲、失绿、维管束受害变褐,影响水分运输,常造成大量死苗,或使棉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土壤、种子带菌为主。因此,在防治上以播种前的种子消毒处理为关键措施。

苗期田间如发现零星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发病较重田块可用棉枯净450g/hm2对水675kg/hm2,或用80%乙蒜素、12.5%速效治萎灵、15%水杨菌胺等药剂加磷酸二氢钾、绿风95等叶面肥,采用喷雾与灌根相结合的方法,每株用药液50~100mL,每5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未发病地块,应喷洒黄腐酸有机肥或绿风95、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提高棉株抗病力,减少发病。每7d喷 1次,连喷2~3次。

2.1.2立枯病、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可在病害始发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7d喷1次,连喷2~3次。

2.1.3棉疫病。为害幼苗和棉铃。苗期子叶及真叶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后逐渐扩大,病斑周围暗绿色,中部呈灰褐色;最后形成不规则形枯斑,在高湿条件下,病斑蔓延迅速,可延及刚抽出的幼嫩叶片,心芽枯黑致死。苗期多阴雨,土壤湿度大,利于发病。

防治棉疫病可用85%疫霜灵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5d用药1次,连续用药3~4次。

2.1.4茎枯病。茎枯病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苗期、蕾期发病较重。叶片受害,边缘初生紫红色,中部灰白色小圆斑;后病斑扩大,呈不规则形,病组织常破碎、凋落。气候潮湿时,叶片上初呈稍带水渍状病斑,蔓延迅速,严重时叶片像用开水烫过,萎垂变黑,脱落成光杆。茎上呈现暗褐色的长条形溃疡,逐渐扩大,中央凹陷。气温低、连续阴雨、蚜虫发生重有利发病。

发病田块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5d用药1次,连续用药3~4次。

2.2虫害防治

2.2.1地下害虫。小地老虎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常造成植株死亡,缺苗断垄。发生较重的田块可用40%辛硫磷乳油500~800倍液灌根,或用1.5%1605粉30~45kg/hm2拌细土300kg/hm2撒施,结合浇水进行防治,可兼治蝼蛄、蛴螬等其他地下害虫。

2.2.2苗蚜。苗蚜是棉花苗期的主要虫害。当田间棉株卷叶株率达20%以上时,应立即用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 500~4 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应轮换使用。

3蕾期主要植保措施

棉花从现蕾至开花的一段时间为蕾期,大约经历25~30d。此期是棉铃虫、盲蝽象、棉红蜘株、棉枯黄萎病、茎枯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期,如防治不利,常造成死株或引起蕾、花大量脱落,影响成铃与棉花品质。

(1)棉铃虫。棉花蕾期正值2代棉铃虫发生危害期。由于现在大多种植的为抗虫棉,对2代棉铃虫抗性较好,一般不需用药进行防治。

(2)棉盲蝽象。以成、若虫刺吸棉株汁液,造成蕾铃脱落棉株破头破叶、破枝丛生。棉花生长旺盛、蕾花较多的棉田发生较重。随着近年来抗虫棉的普及,棉田用药次数的减少,棉盲蝽象发生日益严重。棉花蕾期正值2代盲蝽象发生危害期,应注意进行防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注意用药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相邻棉田应尽量采取统一用药防治。

(3)棉红蜘蛛。多集中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棉株组织机械伤害,同时分泌有害物质毒害叶片组织。棉叶受害后,先出现失绿的黄白斑点,继而出现局部红斑,红斑扩大、焦枯,状如火烧。在棉花生长中期有几次发生高峰,应注意进行查治。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2 000倍液,或20%哒螨灵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4)枯、黄萎病。由于枯萎病在棉花现蕾前后发病最盛,因此,棉花蕾期应特别注意枯、黄萎病的查治,特别是头年发病较重的连作棉田,更应做好防治。田间如发现零星病株,应及时铲除,以防传播蔓延;如发生较为普遍,应立即用药进行防治,方法同苗期枯、黄萎病防治。

(5)茎枯病。防治方法同苗期。

(6)适时化控。对棉株现蕾后长势旺盛的棉田,应适时进行化控。一般用缩节胺15~30g/hm2对水225kg/hm2,均匀喷洒在棉株顶部。对于棉株生长不一致的棉田,化控时只对大棉株进行化控,小棉株不进行化控,以平衡棉株生长,使棉株长势一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花铃期主要植保措施

棉花从开始开花到吐絮的一段时间为花铃期,大约经历50~60d。此期由于气温较高、棉田郁蔽,是棉铃虫、伏蚜、棉盲蝽象、棉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烂铃病等病虫害多发时期,常引起大量蕾铃脱落及烂铃,使棉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应注意做好上述病虫的查治工作。

4.1.1棉铃虫。花铃期是3代、4代棉铃虫的发生危害期。抗虫棉对3代、4代棉铃虫的抗性逐渐减弱,因而,3代、4棉铃虫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3代棉铃虫发生危害盛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4代棉铃虫发生为害盛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当棉田百株累计落卵40粒或百株有低龄幼虫5~10头时,即应用药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结合田间整枝打杈,人工灭卵灭虫(棉铃虫卵主要散产在上部叶片上或顶尖上)。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毒死它乳油、20%棉虫双杀乳油450~750mL/hm2对水450~600kg/hm2喷雾防治。

因3代、4代棉铃虫防治时,棉花植株高大,施药时应注意喷匀、喷透,用药时间以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最好,同时注意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

4.1.2伏蚜。7月中下旬到8月份为棉花伏蚜发生危害盛期。当气象条件适宜时,其繁殖速度快,可造成猖獗为害,应注意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同苗蚜。施药时应注意喷匀、喷透,防治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

4.1.3棉盲蝽象。棉花花铃期是3~5代棉盲蝽象的发生为害期,应注意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同蕾期。

4.1.4棉红蜘蛛。防治方法同蕾期。

4.2病害防治

4.2.1棉枯黄萎病。黄萎病在棉花开花结铃期发病最重,枯萎病在入秋后可有第2次发病高峰,应注意进行查治。

4.2.2棉红叶枯病。是棉花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棉花在生长旺盛的开花结铃期肥水供应不足,造成棉株钾素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生理性早衰。棉花初花期即可发病,7月底、8月初棉花开花结铃盛期发生严重。发病植株中下部叶片叶脉间出现黄色、红色或紫色斑点,叶脉仍为绿色,叶片变厚,皱缩发脆,叶缘下卷,全叶逐渐变黄发红。

防治方法:加强棉田肥水管理,多施有机肥,重施花铃肥,增施钾肥。在施基肥或追肥时施钾肥37.5~75kg/hm2,对棉红叶枯病有一定的防病效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根外追施1%尿素液,并加入适量硫酸钾或过磷酸钙,能减轻发病。

4.2.3棉铃病害。棉铃病害主要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等,常造成烂铃。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肥水管理,花铃期施肥,避免单独、过多施用氮肥,增施复合肥料,防止棉株徒长及株间郁闭。连续阴雨后,及时开沟排水;及时整枝、摘心、打顶、除老叶,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烂铃发生;田间出现烂铃时,及时摘除。当田间出现零星病铃时,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等药剂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d 喷1次,连喷2~3次。

4.3化控管理

棉花花铃期应针对棉田长势,进行化控管理。

4.3.1徒长棉田。初花期株高70cm以上、株高日增长量3cm以上、至盛花期株高达1m以上的棉田,为徒长棉田。此类棉田应在7月10日左右打顶尖,分期打边心。化控掌握在初花期至盛花期每隔7~10d进行1次,每次喷缩节胺45~60g/hm2。同时可在疯长棉行的一侧进行深中耕,切断棉株部分须根,破坏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以控制棉花的营养生长。

4.3.2健壮棉田。初花期株高50~60cm、株高日增长量2~2.5cm、到盛花期达85~90cm的棉田,为健壮棉田。此类棉田应在7月上旬末打顶尖,分期打边心。化控应在初花期至盛花期每隔10d进行1次,每次喷缩节胺45g/hm2。

4.3.3一般棉田和瘦弱棉田。初花期株高40~50cm、株高日增长量2cm以下、至盛花期株高70~75cm的棉田为一般棉田;初花期株高40~50cm、株高日增长1.5cm、至盛花期株高不超过60cm的棉田为瘦弱棉田。一般棉田和瘦弱棉田应在7月上旬打顶尖,一般棉田可在7月下旬一次性打群尖,瘦弱田一般不打群尖。一般棉田化控可在初花期至盛花期轻控1次,喷缩节胺30~45g/hm2,瘦弱棉田不进行化控。

5吐絮期主要植保措施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4

关键词:月季;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39

1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1.1月季白粉病

1.1.1发病症状 月季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很容易发病为害蔷薇科植物,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23%~99%均可发病,潮湿环境易发病,月季受害初期,叶面、嫩梢上会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叶斑初起不明显,水渍状褪绿。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白色粉霉斑,并可连片布满全叶。病叶皱缩卷曲,从叶尖、叶缘起变褐枯萎,提前脱落。病叶肥厚或扭曲,布满白粉,色黄有时发紫,逐渐枯黄脱落。嫩梢病部布白粉略肿畸形,有时枝梢顶部向下弯曲。枝梢受害可枯死回缩造成“回枯”,病株生长衰弱。花受害时也被白粉,轻者花小、花少或畸形,重者花枯或不开花。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

1.1.2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及时摘除病梢、病叶,冬春结合修剪彻底去除病枝、病芽,集中烧毁;萌芽前喷洒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浇水不要过多,最好晴天的上午浇。控制密度,通过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温室加强通风;合理施肥,氮肥不要过多,增施钾肥及钙肥,提高植株抗性;发病期用石硫合剂,或25%粉锈灵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

1.2月季霜霉病

1.2.1发病症状 月季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速度快,为害十分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为害月季的新发枝条及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不规则形的淡绿色斑块,后逐渐扩大且呈黄褐色和暗紫色,最后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较深,渐次扩大蔓延到健康的组织,无明显界限。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相似,但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黄脱落,新梢腐败而死。

1.2.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清除感病叶片、病茎和病花,减少侵染来源;湿度过大是诱发霜霉病的主要因素,降低空气湿度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目前霜霉病没有特效药,可用70%百菌清700~1000倍液、58%雷多米尔1000倍液、80%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保护和预防。用百菌清、乙磷铝锰锌等药物进行烟雾熏蒸。

1.3月季灰霉病

1.3.1发病症状 月季灰霉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起初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可阻止花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灰霉病菌也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入侵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侵染部位。

1.3.2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部,减少侵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应及时剪除;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温、湿度;药物治疗,发病初期喷药保护,使用霉止30毫升对水15公斤叶片喷雾。发病后期,使用霉止50毫升+大蒜油10毫升喷雾。

2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1蚜虫

2.1.1发生规律 蚜虫是月季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其中对月季为害最严重的是月季长管蚜。主要是在春、秋两季以群居的方式为害新梢、嫩叶和花蕾,它可以导致月季的长势衰弱,使其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不能开花。并且还会导致煤污病和病毒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月季的观赏价值。月季长管蚜一般情况下一年会发生10代,但是根据地区不同发生的次数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成、若蚜主要是在寄主、草丛、落叶层中越冬。最适宜其生长的条件,是气温在20℃左右,再加上干旱少雨,这时蚜虫会大肆繁殖。盛夏阴雨连天不利于蚜虫发生与为害。到秋季蚜虫成虫会又迁回月季等越冬寄主上为害与产卵。

2.1.2防治方法 冬季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且进行集中烧毁,这样可以消除越冬的成、若虫。减少虫源;在月季进入休眠期,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每次剪花高峰过后结合修剪,剪去有蚜虫的枝叶集中销毁。化学药剂采用80%敌敌畏熏蒸,利用硫磺蒸发器每天夜晚(15~20毫升/100平方米)熏蒸1小时,关闭大棚到天亮,连续2~3天即可有效控制蚜虫为害,熏蒸时注意密闭大棚四周。此外,叶面喷施用乙酰甲胺磷、20%蚜螨灵、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等进行防治。

2.2蓟马

2.2.1发生规律 蓟马成虫有翅,有很强的飞翔能力。生长繁殖较快,一年发生10代左右,成虫和若虫隐蔽在花朵内为害,卵埋于花瓣和花蕊的表皮下。食性杂,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多雨和强风不利于此虫发生。蓟马特别喜欢危害香味浓的花朵,采花期主要在花瓣中为害,无花期转移为害新梢、幼叶。

2.2.2防治方法 清除枯枝杂草,就地烧毁;温室种植农药熏蒸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喷洒蚍虫啉等药剂防治;施呋喃丹、铁灭克颗粒剂等药剂防治。蓟马熏蒸可以在早上或傍晚温室内温度稍高时进行以达到良好药效。切花运输前用溴甲烷再次熏蒸可以基本达到出口检疫要求;农药防治每亩用80%敌敌畏300~400毫升熏蒸1小时,关闭大棚8~10小时;也可用吡虫啉类农药进行防治,如5%吡虫啉1500~2000倍液、5%蓟虱灵1500~2000倍液、250EC杰将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此外,傍晚用38%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24%万灵1500倍液,在大棚内空中喷雾后,关闭大棚8~10小时。

2.3金龟子

2.3.1发生规律 金龟子是鞘翅目害虫,为害月季的主要有铜绿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白星金龟子、豆蓝金龟子等。多数种类于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及花蕾,夏、秋季为害最盛,常大量咀食嫩叶、花蕾及花朵,尤喜钻入浅色花朵内咀食。成虫、幼虫均能为害植物,且食性杂。成虫啃食叶、芽、花蕾,影响苗木花卉的观赏价值。成虫常常将叶片吃成网状,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并啃食嫩枝,造成枝叶枯死。幼虫啃食苗木根部和嫩茎,影响生长,并可使苗木枯黄,同时根茎被害后易造成土传病害及线虫病害侵染,致幼苗死亡。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5

论文摘要 介绍了皖北地区葡萄常见病虫害如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紫纹羽病、葡萄透翅蛾、葡萄斑衣蜡蝉、葡萄红蜘蛛及金龟子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皖北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葡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害侵害,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如不及时防治将会给果农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皖北地区葡萄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

1主要病害防治

1.1葡萄黑痘病

该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特别是在春、夏多雨的地区发病严重。该病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均能侵染。病情严重时,会导致病部以上枝梢、花序枯死。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病原。落叶后结合冬剪清扫果园,清除病枝、病叶、病蔓、病果等,集中烧毁。②选用抗病品种,如巨峰等。③药剂防治。初花期后连喷2遍杀菌剂,即可控制此病害。也可喷1∶0.7∶20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科博500~600倍液。

1.2葡萄白腐病

又名腐烂病,是对葡萄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在15%~20%,病害流行年份果实损失率可达60%以上。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原。发病时,及时清除树上和地面的病穗、病粒和病叶等,集中深埋;秋季落叶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②药剂防治。可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用福美双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2份混合后撒在上面进行防治,用量15~30kg/hm2。

1.3葡萄炭疽病

该病是葡萄成熟期最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果粒,严重时可使病果逐渐干枯,变成僵果。

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剪消灭越冬病原。②果穗套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果期,对果穗进行套袋。套袋前喷洒退菌特600倍液,果实成熟前1周去袋。③药剂防治。从幼果期初次出现孢子时开始喷杀菌剂。常用药剂有50%退菌特500~600倍液、科博500倍液、3°Bé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等,连喷2遍,以后每隔10~15d喷1次。

1.4葡萄紫纹羽病

此病是葡萄的根部病害,皖北地区的黄河故道地区较为常见。感病植株树势衰弱,新梢生长量少,叶片黄化,早脱落,数年后感病植株便枯死。

防治方法:①土壤消毒。要彻底清除残留的树根,栽植苗木前,用土壤杀菌剂对园内土壤进行消毒。②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先将病株的根部挖出,晾7~10d,然后用50%多菌特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

2主要虫害防治

2.1葡萄透翅蛾

该虫以幼虫蛀食枝蔓,树体受害后会造成营养输送受阻,叶片枯萎脱落,枝蔓枯死。

防治方法:①剪除虫枝。结合冬剪,将被害枝蔓剪下烧毁。②6~7月,在粗枝上发现为害现象时,可从蛀孔注入80%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再用黏土封孔,以熏杀幼虫。③在成虫产卵和幼虫为害嫩梢时,每隔7~10d喷1次50%杀螟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连喷3次为佳。

2.2葡萄斑衣蜡蝉

该蝉虫俗你“花大姐”,以成虫、若虫为害枝条和叶片,吸食汁液,致使叶片失绿变白,甚至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剪,清理园内落叶和杂草,刮除越冬卵块,集中烧毁。②人工捕捉若虫。③药剂防治。成虫及若虫期,可喷90%晶体敌百虫1 500倍液、2.5%吡虫晽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 000~2 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乳油1 500倍液。 转贴于

2.3葡萄红蜘蛛

又叫葡萄短须螨,它对嫩梢、叶片、果穗等都有危害。受害的叶片先由绿色变为淡黄色,之后变红,最后焦枯脱落。叶柄、果穗、新梢等受害后,表面变为黑褐色,极易折断。果实受害后,果皮粗糙龟裂,含糖量降低。

防治方法:①冬季刮除老粗外皮,集中烧毁,把枝蔓上越冬的雌成虫消灭。②春季葡萄发芽前,喷施5°Bé石硫合剂。在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喷施5%霸螨灵乳油1 500倍液、30%哒螨灵乳油3 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4 000倍液。

2.4金龟子

为害葡萄的常见金龟子有铜绿金龟子、东方金龟子、苹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6

园林植物的病害常由真菌、病毒、细菌等生物性病原和气候、土壤、光照、水分、温度等非生物性病原引起,因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降水少的原因造成土壤冻结、板结现象严重,土壤通气透水不良,加上近几年工业发展导致的空气环境破坏,对植物的生长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例如大气层破坏使太阳辐射加重,阳光直射植物表面导致植物被灼伤,水分流失严重而萎蔫,土壤受污染使植物吸收过多毒素导致的各部位斑点、溃烂、抵抗力下降等,这些都使得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器官早衰、生长畸形、农作物低产甚至死亡,造成其观赏和功能失去价值。因此,本人觉得很有必要将在龙沙公园工作中积累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经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原则

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城市内绿化因其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绿地通风透光性差和密集的灯光引诱,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种群关系常被打乱,以致造成病虫害的高密度发生。部分绿地内园林植物品种单一,种植密集,病虫害易流行,防治难度大。城市内部分部门、单位因其绿化是附带的一种事业,普遍缺乏园林养护的一般常识,管理上常常不到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各种生理性病害(如黄叶、干尖等)时有发生,加重了侵染性病害及虫害的发生。城市人口密集,不适合用常规的、污染性大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城市绿地病虫害防治原则,城市绿地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采取一些物理、生态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进行综合防治。防治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态、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的特点, 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一些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措施,使城市的园林绿化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从而发挥城市绿化的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1、减少侵染来源,公园绿地、苗圃的卫生在减少侵染源上起着重要作用。绿地、苗圃中的病虫植株残体和枯枝落叶要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深埋或用化学药剂处理),杜绝滋生病虫侵染源。植物生长季节应及时摘除病枝叶、拔除病株,并对病土进行化学药剂处理。如湖里公园的湿地松落叶,若不及时清理会招致白蚂蚁为害,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枯死。及时拔除杂草也非常关键。因杂草是许多植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杂草寄主增加了某些病虫的来源(如酢浆草常常招致蜡虫危害),同时杂草丛生提高了植物小气候的湿度,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也有利于越冬害虫的生存。调查发现,湖里公园的杂草寄主中有红蜘蛛、蚜虫、地老虎等多种害虫生存。

2、直接消灭病虫害,当病虫害大量发生危害时,直接喷药防治当然是最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方法了,但是湖里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品种繁多、数量较大,病虫害种类特别多,形成了多种病虫共同为害的发生态势,因而必须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季节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春季主要对花灌木类进行病菌防治。因病害一经发现,一般只能控制蔓延,而不能根治,故而必须提早预防。春节一过,应立即喷施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粉锈宁等药剂预防七里香白粉病、紫薇白粉病、杜鹃褐斑病、茶花炭疽病等等。春暖花开季节,主要以病害防治为主,此时防治能抑制植物病菌的传播与蔓延,为植物抵御病虫害打下坚实的基础。夏季为病虫害发生盛期,必须特别重视,否则就会造成花、草、树木大面积缺叶、断枝、穿孔等,大大影响观赏效果。尤其是暴食性害虫,此时,要加强“两查两定”,即查病虫发生数量,定防治对象;查病虫发生程度,定防治适期。对虫口密度大的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触杀力强的农药进行防治,如杀灭菊酯、敌敌畏、氧化乐果等。使用的农药要防止单打一,否则会使某些植物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故而应多备几种农药以供交替使用。喷药时要求适量、适时,并要做到喷布均匀,尤其是叶背喷药很重要(如红蜘蛛的防治)。冬季主要采取人工捕杀方法。组织人力集中挖茧、挖蛹。对蛀干性害虫,可用棉球或废纸团浸氧化乐果或敌敌畏药液塞于蛀洞中,毒杀幼虫。此外,结合整形修剪,将带病虫枯枝、叶剪除集中处理,可有效地消灭越冬的虫卵、幼虫及成虫,减轻竖年的防治压力。

3、其它防治措施,采用喷药防治,虽能快速、直接地消灭某些病虫害,然而,有些农药不仅能污损花木,影响美观,有时还可能污染环境,影响游人的健康。因此,将改善栽培技术措施,贯彻于花木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加强植物检疫、应用物理方法和逐步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显得更为重要。如,公园采取设置黑光灯诱杀、在树上悬挂鸟笼招徕益鸟等措施,其园林植物的虫口密度明显降低。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7

关键词:蒙自石榴;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36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蒙自石榴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其种植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的逐渐增多,尤其是一些防治难度较大的病害的出现,加大了蒙自石榴种植管理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规模。因此,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蒙自石榴规模发展未来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针对蒙自石榴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蒙自石榴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就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1 病害防治

蒙自石榴在该产区最常见的主要病害是干腐病和褐斑病。

干腐病和褐斑病在通风及透光条件不良、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较易发病,干腐病通常在每年的4月上旬―8月下旬发病,褐斑病常在每年的5月中旬―9月中旬发病。

1.1 干腐病防治方法

干腐病主要对石榴的枝条和果实造成危害,枝条中出现突起的小黑点往往就是感染干腐病部位,果实在幼果时期萼筒周围出现许多无规则的褐色病斑时通常可确定感染了干腐病。

干腐病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幼果成形后至雨季到来之前,将石榴幼果萼筒内的所有干花丝逐个掏除。在发病初期可用代森锰锌、氟硅唑或百菌清,用专用喷雾器喷淋防治,隔20~30d喷1次,连喷3~4次,药剂交替使用。

1.2 褐斑病防治方法

褐斑病主要会对石榴的叶片造成危害,感病的叶片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的小斑点,感病后易造成叶片在早期脱落。

褐斑病的防治可用脒酰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用专用喷雾器喷淋防治,隔20~30d喷1次,连喷3~4次,药剂交替使用。

2 虫害防治

蒙自地区石榴种植中常出现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棉铃虫、榴绒粉蚧、麻皮蝽蟓、豹纹木蠹蛾等。

蚜虫和蓟马开始危害的时间通常在春季的2月下旬―3月上旬,虫口密度在进入雨季后陆续减少。棉铃虫每年繁衍6代,其中会对石榴造成危害是第2代的幼虫。榴绒粉蚧的危害通常会在气温持续15℃以上的3月上中旬开始,越冬后的成虫在这一时期开始活动,到5月中旬―9月中旬会发生较严重的危害。麻皮蝽蟓活动开始于3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在这一时期出蛰活动,4月上中旬开始发生危害。豹纹木蠹蛾常在4月中旬―6月上中旬开始化蛹,其蛹内是藏在被害枝干内越过冬的老熟幼虫,6月中下旬开始危害。

2.1 蚜虫防治

蚜虫主要危害叶片,以刺吸方式对叶片造成危害。

蚜虫的防治方法:用黄板诱杀有翅蚜虫;大面积发生蚜虫害时,可喷洒啶虫脒或吡虫啉进行防治。

2.2 蓟马防治

蓟马喜欢生活在温暖、干旱环境,若虫和成虫锉吸植株花、叶片、幼果、枝梢等幼嫩组织的汁液,使受害的嫩叶或嫩梢发生卷曲变硬枯萎,导致植株的生长变得缓慢,节间大大缩短;幼果被害后硬化,易造成早期落果。

蓟马的防治方法:用灭扫利乳剂、多杀霉素水剂或吡虫啉喷雾,蓟蚜虱净防治。

2.3 棉铃虫防治

棉铃虫的1龄幼虫初孵后吃卵壳,在叶片背面或心叶栖息,第2天开始在果、枝嫩尖处或生长点取食嫩叶,这一时段的危害不是很明显;2龄幼虫取食害嫩~外和幼蕾;3龄以上的幼虫会自相残杀;5~6龄幼虫开始暴食。幼虫多有转株为害习性。棉铃虫的成虫习惯夜出昼伏,羽化后吸食花蜜或蚜虫分泌的蜜露。成虫的飞翔能力很强,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对刺、柳、风杨、槐杨等萎蔫枝散发的气味也有趋性。

棉铃虫防治方法:在未接通电源的果园里,用性诱剂或杨树枝诱杀成虫;在接通了电源的果园里,用黑光灯+糖酒醋毒盆组合诱杀成虫;棉铃虫喜食玉米,因此在石榴园周围栽种玉米,让棉铃虫危害玉米,然后将其杀灭;在幼虫进入3龄(约3月中下旬)以前用高效氯氰菊酯加Bt乳剂或乐斯本加Bt乳剂喷雾防治。

2.4 榴绒粉蚧防治

榴绒粉蚧主要危害十年生左右的石榴树,其最大的危害是间接造成石榴干腐病的大量发生。

榴绒粉蚧的防治:刮除树干及枝条上的虫体;越冬榴绒粉蚧幼虫出蛰后,将草绳缠绕在树干上以诱集榴绒粉蚧幼虫,然后焚烧草绳同时杀灭榴绒粉蚧幼虫;若发生虫害,喷洒乐斯本或噻嗪酮进行防治。

2.5 麻皮蝽蟓防治

麻皮蝽蟓的若虫和成虫主要吸食花蕾、嫩枝、嫩梢、叶、幼果及果实汁液,易导致受害枝叶枯萎,果实畸形。

麻皮蝽蟓的防治:若虫和成虫危害时期有假死性,利用这一特性,在早晚进行人工震树将其捕杀,尤其在成虫产卵前震落捕杀,效果更好;若虫3龄前,用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2.6 豹纹木蠹蛾防治方法

豹纹木蠹蛾的幼虫孵化后,从上部新梢腋芽处蛀入,枝上会出现多个排出椭圆形粪便的排粪孔,其蛀食使受害枝上部变黄枯萎,遇风易折断,此时,幼虫从枯梢爬出蛀入新梢开始新的危害。

豹纹木蠹蛾的防治:在卵孵化期,用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全园喷雾;在树枝见有多个孔且有椭圆形新鲜虫粪排出时,证明幼虫已蛀入,可将来赛波凯乳油、福灵乳油或水胺硫磷乳油注入孔内,并将孔堵住,以杀死枝内害虫;成虫夜出昼伏,具有趋光性,可在接通了电源的石榴园里安装黑光灯以诱杀成虫。

3 注意事项

石榴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其防治应在早期,防治时因石榴树对敌敌畏和氧化乐果这类农药较敏感,且农残较严重,因此石榴病虫害防治不要用此类农药;久效磷和甲胺磷这类农药易伤蜜蜂,使授粉受到影响,因此花期不要用此类农药。

4 小结

随着蒙自石榴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直接影响了蒙自石榴的质量和销量,因此有效防治病虫害是确保蒙自石榴优质高产、种植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方法就是合理密植,剪除细弱枝和过密枝,注重肥水的管理,注意保护树体,避免造成伤口,以便控制榴绒粉蚧的危害,树体喷生石硫合剂或石灰水以减轻发病率;入冬后应对石榴园进行清理,剪掉病枝及干僵果、清理园内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对于越冬成虫的害虫,应在其出蛰活动前期,堵树洞、刮粗皮,与整地一起集中焚烧处理,可消灭部分越冬的病源和虫源;充分利用病虫天敌的作用。总之,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应加强石榴园的管理,适时观察石榴树的长势,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治理。搞好蒙自石榴病虫防治工作,不仅能提高产量、质量和果园的效益,扩大蒙自石榴的规模发展,而且还能为第2年树体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丽,马琳,陈登楚,王坤宇,李君毅.石榴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现代园艺,2015(07):117-118.

[2]冯玉增,张存立.石榴病虫草害鉴别与无公害防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傅万和.石榴病虫害及其防治[J].山西果树,1989:26-28.

[4]张素英.石榴的病虫害防治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 (19):84.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8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青枯病和丝黑穗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等。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1主要病害

1.1玉米大斑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1]。

(2)发病规律。该病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在18~22℃高湿时发生偏重,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流行发生。

(3)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②农业措施。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可减少初侵染源;发病初期,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适期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③药剂防治。用40%克瘟散乳剂500~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必要时隔7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1.2玉米小斑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锤形,呈黄褐色或灰褐色,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2)发病规律。该病病原为玉蜀黍平凹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高于25℃和多雨天气发病重。

(3)防治方法。同玉米大斑病。

1.3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

(1)症状。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

(2)发病规律。玉米矮花叶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种。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除传播病毒外,对玉米的危害亦很严重。蚜虫刺吸的同时吐出一种唾液,影响生长和扬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秃顶。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该病毒可在灰飞虱的若虫体内越冬,也可以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麦苗中越冬。

(3)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③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1.4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1)症状。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2]。

(2)发病规律。由镰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3)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在栽培措施上应注意排水。③用金雷多米尔、康正雷或盖克1 000倍液灌根。

1.5丝黑穗病

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开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危害相当严重,俗称“乌米”或“灰包”。

(1)症状。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症状表现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开花发病的植株一般无花穗,刚抽出的花轴顶端变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有时开花抽出后小花畸形变为叶状物[3]。

(2)发病规律。病菌厚垣孢子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土壤温度较低比较干燥时,玉米出苗迟缓,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发病率高。本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

(3)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深耕。实行3年以上轮作,基本上可消灭土壤中病菌的危害;深翻土壤可减少菌源,减轻发病。③早期拔除病株,把病株拿到地外深埋或烧毁。④药剂防治。在苗期利用药剂预防病菌的侵入,将会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2主要虫害

2.1玉米螟

又叫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

(1)症状。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部分幼虫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4]。

(2)发生规律。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1年可发生1~6代,以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发生期极不整齐,并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在虫口基数大、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往往危害严重;在高温高湿的6~9月容易发生;玉米品种不同,被害差异不同。

(3)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心叶期、穗期选用药剂及时进行药物防治。③利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④选用抗虫品种。

2.2蚜虫

(1)症状。以成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受害植株叶片卷缩,禾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2)发生规律。蚜虫的繁殖与一般害虫不同,具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所以其生活史比较复杂,往往出现几代“同堂”,1年可发生20个世代以上,虫口密度很大,危害时间又长,对玉米造成的损失也较严重。

(3)防治方法:①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也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5kg/hm2加水75~90kg/hm2,在被害玉米的茎基部,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②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

2.3红蜘蛛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9

摘要总结了棉花夏季常见病害如棉蚜、红铃虫、棉铃虫、黄萎病的为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棉花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症状;防治

棉花为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危害,造成品质下降,产量损失[1]。笔者就棉花夏季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1棉蚜

1.1为害症状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2]。

1.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两季铲除田边、地头杂草,早春对越冬寄主喷洒氧化乐果,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结合间苗、定苗、整枝打杈,把有虫苗、虫枝带至田外,集中烧毁。

(2)农药防治。10%吡虫啉50~60g拌棉种100kg;44%丙溴磷乳油1 500倍液、40%灭抗铃乳油1 200倍液、43%新百灵乳油(辛·氟氯氰乳油)1 500倍液、90%快灵可溶性粉剂3 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必要时将上述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

2红铃虫

2.1为害症状

(1)蕾、花被害。从花蕾顶部蛀入,蛀孔为针尖状黑褐色,蕾外无虫粪。幼虫在蕾内吃花蕊,有的蕾内花蕊被吃空而脱落;有的不脱落,仍能开花,但花发育不良,部分花瓣粘连扭曲,不能张开。

(2)青铃被害。从基部蛀入,产生黑褐色蛀孔,不久蛀孔愈合,在铃壳内壁形成不规则的突起。较老青铃受害,壳内壁有幼虫钻蛀的虫道。幼虫侵入后蛀食棉籽。被害棉铃遇雨霉烂,被害铃室成为僵瓣。

(3)种籽被害。蛀食虫粪在棉籽内,种仁被吃掉,成为空壳,壳上有虫孔。

2.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可根据气候特点采取不同措施,如东北棉区,可利用低温条件,实行室外或冷库囤棉,以消灭越冬红铃虫。棉仓灭虫,可在贮花前用石灰或泥浆刷平面墙,填平缝隙,成虫羽化期喷80%敌敌畏乳油800~900倍液,隔3~4d喷1次。也可安置3W黑光灯诱杀成虫。尽量在5月前将需要榨油的棉籽榨完,以减少虫源。

(2)化学防治。低龄幼虫期,叶面喷雾好当先25g/L乳油750~900mL/hm2、2.5%溴氢菊酯7.5~15.0g/hm2、功夫菊酯15g/hm2,或西维因1∶250倍稀释液使用。

3棉铃虫

3.1为害症状

(1)2代(蕾铃期)为害症状。生长点被害,幼虫将顶心周围小叶芽为害成缺刻形或孔洞,有细虫粪,叶展开后呈畸形;生长点常被破坏,使棉茎顶部停止生长,从顶部以下几个叶腋处长出粗壮的徒长枝,上面基本不长花蕾,使整株棉花变成只长叶、杆不结果的光杆棉,俗称“公棉花”。顶部嫩叶被害被吃成许多小穿孔。蕾被害,幼虫藏在苞叶内蛀食幼蕾,蛀孔处有虫粪;被害蕾苞叶张开,很快脱落。花被害,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为害,被害花往往不结铃[3]。

(2)3、4代(铃期)为害症状。棉铃基部有蛀孔,孔口附近有虫粪,蛀食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部位成为僵瓣,蕾被害症状相同。

3.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利用杨树枝把、高压汞灯、性诱剂等,进行大面积诱蛾,可减少田间落卵30%~50%。种植玉米、高粱诱集带集中灭蛾,喷磷驱蛾都可减少田间卵量。

(2)生物防治。在1、2代卵盛期,可用Bt固体制剂7.5kg/hm2或含1亿个/mL孢子的Bt乳剂7.5L/hm2,加水450~600L/hm2喷洒,3~4d喷1次,连喷2~3次,防效可达80%。也可喷核多角体病毒药液450~600L/hm2,连喷2次效果较好。

(3)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棉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齿唇姬蜂、侧沟茧蜂、绒茧蜂等捕食卵和幼虫,对控制棉铃虫有良好作用。

(4)化学防治法。25%溴氢菊酯1 000~1 500倍液,辛硫磷、敌敌畏1 000倍液,防治3代棉铃虫可选用40%辉丰1号乳油750mL/hm2、25%快杀灵900mL/hm2、5%氯氰菊酯与50%辛硫磷乳油混合喷洒或轮换使用。棉铃虫孵化后1~4d为防治适期,应及时防治。

4黄萎病

4.1 症状

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划分为落叶型或称光杆型、枯斑型或掌状枯斑型和黄斑型等。常见为落叶型,该菌系致病力强,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现褪绿萎蔫状,病叶由浅黄色迅速变为黄褐色,病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病铃、包叶变褐干枯,蕾、花、铃大量脱落,仅经10d左右病株成为光杆,纵剖病茎维管束变成黄褐色,严重的延续到植株顶部。有时黄萎病和枯萎病混合发生2种症状在同一棉株上显现,但症状常与侵入病原菌种类及数量相关,出现较复杂的情况,可通过剖检病茎鉴别[4]。

黄萎病、枯萎病都可引致维管束变色。黄萎病变色较浅,多呈黄褐色;枯萎病颜色较深,多呈黑褐色或黑色。发病重的棉株茎杆、枝条、叶柄的维管束全都变色。必要时镜检病原即可确诊。常见于6~7月,地温25~28℃最适宜发病,现蕾期始发,始铃期盛发,花蕾期多雨重发。

4.2防治方法

多采用化学防治,可用“可杀得2000”药液500~600倍液(即600g/hm2“可杀得2000”对水300~360kg/hm2)灌根,同时结合“可杀得2000”1 000倍液+“金云大-120”1 500倍液(即225g/hm2“可杀得2000”+150mL/hm2“金云大-120”对水225kg/hm2)叶面喷雾防治。种植前也可选用16%氨水或氯化苦、福尔马林、90%~95%棉隆粉剂等进行土壤熏蒸或消毒。

5参考文献

[1] 张卫红,谢成利.棉花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18.

[2] 刘文红.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对策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54,157.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篇10

[关键词] 胡椒 栽种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94-01

引言

胡椒是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植物,对阳光、水分等需求量较大,尤其是适宜生活在年降水量大于2500毫米的热带地区,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一段干热的间隔时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是胡椒的主要出口过,胡椒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含有挥发油、胡椒碱、粗脂肪、粗蛋白等物质。在胡椒栽种过程中,除了加强对栽培技术的控制与管理之外,还应该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提高胡椒的产量与质量。在胡椒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要积极结合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加强对生态防治方法和农业防治方法的应用,并且配合药物防治手段,提高对胡椒病虫害的控制效率。

1 胡椒病害的防治

在胡椒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胡椒瘟病、细菌性叶斑病、花叶病等,对于不同的病害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1.1 胡椒瘟病及其防治方法

胡椒瘟病是一种是由疫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具有强烈的传染能力,胡椒瘟病能够对胡椒的很多器官都产生影响,但是影响最为严重的部位是主蔓基部,也就是椒头部位。如果感染胡椒瘟病,则在表土下15-20厘米处的主蔓会变黑腐烂,有时还会流出黑水,患病的根部也会变黑,最终导致根部无法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整个植株枯萎死亡。患胡椒瘟病的植株,其叶片颜色也会改变,在叶片上会出现墨黑色圆形病斑,而且病斑的边缘有放射状黑线,严重的时候胡椒会逐节脱落,然后从断开的伤口上继续感染。胡椒瘟病在每年的3-5月最容易发生,其主要原因是降雨过多,空气潮湿,可以通过水、风、雨水等传播。

胡椒瘟病对胡椒的质量会产生严重影响,在胡椒栽种过程中必须要对这种病害进行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新植区进行严格检疫,对于进入栽种区域的胡椒苗,应该要加强检查,确保苗木没有出现感染,一旦发现幼苗感染胡椒瘟病,则应该要立即放弃病苗,防止病苗⒑椒瘟病带入健康园区。在栽种管理过程中要定期对枯枝落叶进行清除,并且要及时培土,旱季的时候可以进行松土,一旦发现有病情,要及时隔离控制。第二,采用药物进行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治疗可以对胡椒瘟病进行治愈,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则会对整个胡椒苗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其死亡。在发病初期,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使用浓度为1%的霜疫灵或用农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在每一株胡椒树之间,也要进行消毒,使用浓度为1%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当土壤湿度较大的时候,可以采用硫酸铜粉拌砂土,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上进行消毒。对于患病的植株,要及时对其病叶进行摘除烧毁,并且要对患病胡椒喷施浓度为0.5%的霜疫灵或喷波尔多液。在胡椒瘟病流行期间,应该要在园区的进出口撒上硫酸铜粉进行消毒。

1.2 细菌性叶斑病

细菌性叶斑病也是胡椒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症,是仅次于胡椒瘟病的病害,在任何时段都可能发生。叶斑病主要对胡椒的叶片、枝蔓、花果等产生影响。感染细菌性叶斑病的胡椒叶片,其病斑呈多角形水渍状,而且会不断扩散,扩散之后病斑的中间呈褐色,其边缘会逐渐变黄。如果枝蔓感染叶斑病,则会逐节脱落,最后枯死。细菌性叶斑病在全年都可能发生,但是在春夏季节的发病率更高,尤其是在大风天气,很容易导致细菌病毒的传播,从而导致胡椒染病。

对于细菌性叶斑病进行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园区进行管理,防治病苗进入园区。第二,对园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改善,并且要定期对枯枝落叶进行清除。第三,要及时检查园区的情况,一旦发现感染叶斑病的植株,要及时将其病叶摘除,并且剪掉其病枝。第四,采用药物进行防治,在每年春季风雨到来之前使用喷波尔多液或者浓度为1%的霜疫灵进行预防。

1.3 花叶病

花叶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感染花叶病的胡椒,其嫩叶会逐渐变小、卷曲,并且会出现黄化,花穗短,结果很少,产量低。

对花叶病进行防治,也要从园区管理着手,防治患病植株进入园区,在栽种之前要及时施肥,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高胡椒的抵抗力,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将其挖除,并且要补种。

2 胡椒虫害的防治

在胡椒种植过程中也很容易爆发各种虫害,虫害对胡椒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胡椒种植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虫害情况进行防治。

第一,对于介壳虫类进行防治,介壳虫类主要对胡椒的嫩叶、嫩芽和主蔓产生危害,导致胡椒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供给不足,而且会引起其他疾病。

在预防过程中,可以采用乐果500-800倍喷2-3次,同时要保护虫害的天敌,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对虫害进行控制。

第二,对盲蝽进行控制。盲蝽主要对胡椒的嫩叶、枝叶以及花进行危害。

在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1000-1500倍液敌百虫、乐果500-800倍液进行喷施,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

另外,胡椒栽种过程中的病虫害还有很多,例如蚜虫、刺蛾、蚂蚁、金龟子等,可以采用均有机磷进行喷杀,也可以结合生物防治以及农业防治方法,及时对虫害进行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胡椒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感染各种病虫害,在胡椒栽种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栽培过程的管理,通过农业管理手段可以对一些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另一方面还应该要结合药物防治方法,根据胡椒在不同阶段出现的虫害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对药物比例和浓度进行控制,从而对胡椒虫害进行防治。同时还应该要结合生物防治方法,例如保护害虫天敌、灯光诱杀等方式,对胡椒病虫害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符策保.胡椒高产稳产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