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十篇

时间:2023-11-16 17:27:26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1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防治;重要性;优化策略

随着花生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受到病虫害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不彻底,将会严重的影响到花生的产量,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下大力度开展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降低其消极影响,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花生在生长过程当中出现的病害种类较多,如叶斑病、茎腐病、青枯病、烂果病等,面临的虫害则主要是食叶虫和金龟子。诱发病虫害的原因较多,人为因素、气候条件、周围作物影响等,如果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将会严重的威胁到花生的生长,由此可见,做好花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在花生不同的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下面本文就对不同时期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第一,花生播种前期的病虫害防治重要性。在花生播种前期,出现较多的病虫害就是真菌性的病害,如果其大面积的爆发,将会威胁到花生茎基部、茎部、根部和叶子的成长,这一病害主要在每年的6月为高发季节,7到8月再次进入高发季,因此说,在这一阶段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能够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确保花生根部以及叶部的健康成长,并为后期花生的成长打下基础。因此说,做好花生播种前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是保证后期花生成长的重要举措。

第二,花生幼苗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在花生幼苗期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是冠腐病和红蜘蛛。当花生幼苗迁入到花生田之后,花生开花前和花期这段时间内,将会出现较为严重病害,做好这一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确保下一阶段花生正常开花结果,并保证了花生的质量和产量。在这一时期一定要确保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开展到位,不会对花生的开花和结果带来负面的影响。

第三,花生结果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在花生结果期,也会发生两次较大规模的病虫害,即6月中旬和8到9月份,病害通常出现在叶子上,同时花生的茎部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害,尤其是当天气变冷之后,潮湿地区的病害会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花生病害的防治工作,能够保证期后期的健康成长,这一阶段是花生最后的成长期,只有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够确保花生的总产量。

总体来讲,花生病虫害的科学防治,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危害,将农民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并有效的保证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在防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这一工作贯穿于花生生长的始终,并增强种植人员的防范意识,做好田间的水肥管理工作,并要第一时间发现病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和效果。

2 花生病x害防治的优化策略

上文中简要分析了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下面本文就重点对病虫害防治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培育抗病虫害的花生品种。随着技术的发展,抗病虫害的花生品种逐渐发展起来。花生品种的抗性就表现了其在逆境当中对于不利环境的反映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花生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机会就会降低,尽管其产量也会相应的减少,但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称之为一种科学的防治措施。从目前来看,当前种植的花生在抗性品种的选择上已经有了较好的普及状况,尽管产量低,但品质较好,农民的经济效益也会相应提升。所以说,在今后防治病虫害的过程当中,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品种成为防范病虫害发生的首要任务,可以借助于技术的优势确定优良的花生品种。

第二,农业防治病虫害的优化措施。一般情况下,在土壤以及种子当中会带有花生病害菌越冬,如果连年种植的话,将会使得花生植株的生长较为衰弱,如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带有菌的化肥,将会带来大面积病虫害的爆发,在这一情况之下,就需要对农业的防治病虫害措施进行优化升级。可以通过深耕深翻的方式将田间的病株残体去除,降低病菌的携带率,不能够使用带有菌的化肥,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排通积水,防止出现洪涝灾害,这样能够更好的提升花生植株的抗病能力。

一块田地当中要合理的轮作,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花生的产量。在种植花生之前,最好是种植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并且要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种植,实行水旱轮作。同时需要注意,在播种之前可以通过短期灌水的方式,将田地间的病菌杀死,这样就能够为后续的种植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花生收获之后,也需要及时的深翻天地,减少病菌,为确保下次种植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第三,现有防治措施的优化升级。当前,对于花生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的是物理措施和药物措施,而要想更好的实现防治的优化升级,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具体来讲,就是利用花生病虫害同样存在天敌的食物链特征,寻找花生病虫害的天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花生的保护,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对于物理防治,则可以在现有的水平之下,优化灯光诱捕的方案,多设灯源,并且将灯源的高度调制最佳状态,在灯下设置水源或者是胶质网,诱捕害虫。同时,也能够将引诱剂放在灯源附近,这样能够加大对于害虫的吸引力,更好的诱捕害虫。

对于害虫的防治,最为有效的方法还是药物防治,但是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老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合理的使用药物防治方法。需要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并且要控制好使用的方法和时间,使药物的使用不能够威胁到食品的安全。

第四,花生种植技术的优化升级。对花生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要提升花生的种植技术,就需要借助于技术的力量,为此,要配备好现代化的农机具,实现集成播种、施肥、保墒合垄等全套技术,并用现代农艺操作代替传统的播种技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为了更好的降低病虫害,在花生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构建起花生种植防控机制,形成区域保护,将可能会引起花生病虫害的因素排除。

3 结束语

花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为了能够确保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一定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本文就结合自身种植实际,对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花生病虫害防治的优化策略,希望对于今后的种植工作能够有所帮助,通过优化措施的应用,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提升花生种植的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慧艳.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J].现代农业研究,2016(11):62.

[2]李彬.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J].吉林农业,2016(10):96.

[3]王磊.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6,36(12):100.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2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重要性;优化

1 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近年来,花生的种植范围日益广泛,花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做好防治工作一方面可以为花生的生长发育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确保花生的最终的产量,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之一,更是现代文明的催化剂,我们必须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花生病虫害会导致产量的急剧下降,其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加强花生病虫害的防治,优化防治措施需要每一个生产者的努力。

2 花生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2.1 病虫害加剧

随着花生的种植面积的增大,病虫害加剧,呈泛滥趋势,其中最主要的有根腐病、青枯病、烂果病、食叶虫等。花生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目前大约有上百种病虫害,给花生的健康生长带来极大隐患。

2.2 农药使用不科学

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在花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手段,尤其是在r药的使用上存在不少问题。花生的防治对农药的选择有较高的要求,这需要工作人员根据花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选取合适的农药产品。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病害部位都要求不同的农药类型,这样才能把握最佳的病虫害防治阶段,提高花生病虫害防治的实效性,否则会产生相反的防治效果,对花生的生长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次,农药的使用不当还体现在农民未能按照科学的配置比进行配药,这导致药效不足或者是过度防治,阻碍了花生的正常生长。

2.3 缺乏综合防治意识

大多数农民依赖传统的化学防治病虫害措施,缺乏综合防治的意识,这使得花生的病虫害收效甚微。传统的化学手段效率低,质量差,副作用明显,对花生的生长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一些残留农药还有可能给消费者造成生命威胁。新时代背景下,农民还需要加强综合防治的意识,采取多种防治手段为花生的生长创造条件。

3 花生病虫害防治的优化策略

3.1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科技的发展给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带来了新的思路,花生的病虫害防治不再是以往单一的防治方式。人们可以以预防为主,建立专业防治系统,综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加强综合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改进防治手段,根据作物的患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最低的投入实现最好的防治效果。

3.2 加强病虫害监测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从每个环节入手,在最初阶段就需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信息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实时监控花生种植区的病虫害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泛滥。花生的种植面积大,人们实地跟进难度较大,互联网很快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其高效和准确性为花生病虫害的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3 培育优良花生品种

病虫害的泛滥与花生的品种生命力有一定的关系,优良的花生品种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在较差的生活环境中也能健康生长。研究人员需要做好花生品种的培养工作,培养更多优良的品种,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培育优良品种的做法在初期会耗费大量的研究资金,但是其后期效益更大,对此我们要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问题。研究人员要选择优质品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培育,从长远来看,这样能够更好地减少后期的病虫害防治的资金、人力的投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4 规范农药市场

农业生产发展带动了相关的农业产品,市场上的各种农药眼花缭乱,一些农民缺乏对农药的认识和基本的判断能力,被花里胡哨的宣传所迷惑,导致最后选择的农药效果并不理想,花生的病虫害依然泛滥。对此,必须加强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核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严加处理。市场中的一些不良奸商或者是一些非法经营者都要予以严惩。做好农药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行为,确保市场的有序运行,另外还要对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标注,防治农药的滥用。

结束语

花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国的花生栽种面积呈现扩大的趋势,对此,必须加强人们的病虫害防治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另外,我们还要深入探究花生病虫害防治的优化措施,在实践中改进防治手段,提高花生的产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品绩,姜振祥.莱西市防控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生产及产品加工的技术措施[J]. 中国农技推广. 2016(11)

[2]朱卫红.搞好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 河南农业. 2016(22)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3

一、农业防治

1.挑选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在选用品种时要挑选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无病菌的种子。此方法防治病害,简单效果明显。

2.精细整地,清洁田园。清洁田间枯枝落叶,清除田间杂草,同时进行深翻土地,加速病株分解腐烂。另外还要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

二、生物防治办法

1.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主要利用瓢虫、蜘蛛、寄生蜂、青蛙等天敌消灭害虫,减少农药用量。

2.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性信息激素防治。昆虫调节剂被称为第四代农药,比如,灭幼脲,可以有效阻断害虫的正常退皮而杀死害虫,对于菜青虫、粘虫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利用农用抗生素防治害虫。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农药功能的次代谢物质。这种微生物农药属于活体制剂,对农作物基本无污染、无残留。比如用阿维菌素2400~3000倍液可以防治红蜘蛛等;利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4000倍液防治细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效果。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高温杀死种子和土壤中的虫卵,及利用光、色、味道诱杀或者驱避害虫。

1.种子的处理。用温水浸泡种子,可以对带菌或者带虫卵的种子进行消毒或者杀卵。

2.诱杀。可利用黄板诱杀,因蚜虫、白灰虱对黄色具有强烈趋色性的特性诱杀昆虫。利用黑色灯可诱杀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和蝼蛄等害虫。利用蚜虫对银灰色的负趋向性,可以用银灰色来避蚜,用以预防病毒病。

3.人工捕杀的办法。经常在田间检查,如发现虫卵、幼虫、或者成虫集中地,及时进行人工摘除消灭,还可以利用一些害虫的假死性来捕杀。

四、不同生育期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1.播种前的防治。精耕土地,提前做好排水准备,避免花生根结线虫病及青枯病等进行传播。加施有机肥,防止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还可实行轮茬间种,选用抗病品种。结合早春耕地,在花生播种前,用氯化苦处理土壤。

2.播种期的防治。用多菌灵拌种,或者用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直接或拌毒土盖种,可以有效的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同时对苗期蚜虫也有比较好的防治作用。

3.苗期防治办法。花生苗期病虫害防治重点是在播种期没有使用内吸性药剂盖种的地块;以及蚜虫、叶螨等害虫的防治。可用氧化乐果乳油或者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施防治蚜虫和蓟马,以减轻各种病毒病的传播危害。苗期要注意田间检查,发现病毒病的植株要及时清除。

4.果实期管理。花生进入结荚期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左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等,依据病情发展,每隔十天喷一次,病害严重的喷2~3次。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4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37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在食用的同时,也是工业原料及饲料加工原料。近年来,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在增多,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为了保证玉米优质高产,就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1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是指玉米从播种到拔节期,这一时期是玉米生长非常重要的阶段。苗期因玉米苗较小,正处在生长阶段,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病虫害,发病后如果较严重会导致幼苗死亡或断垄现象。玉米苗期是地下害虫活跃的时期,此时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综合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不仅要关注幼苗的强壮与否,还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苗期如果有植株叶面发生病变,就要及时将叶片摘除,或将整个玉米植株拔掉,以免感染整个玉米田。利用化学防治方式进行防治时,可在出苗后用烟嘧磺隆等药剂将田里杂草清除掉,破坏病虫害生存的环境。进行轮作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科学的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灌溉和追肥等,都能促进玉米对营养的吸收,提高玉米根系的生长能力,增加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在苗期防治蚜虫主要选好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加玉米的抗逆性,发生蚜虫虫害后要及时用氧化乐果进行植株茎的涂抹。苗期防治地老虎时,可用甲胺磷和麸皮混合直接向田间泼洒。如果苗期病虫害非常严重,就要用辛硫磷乳油进行植株灌溉,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

2玉米穗期病虫害防治

玉米穗期是指玉米从拔节到雄穗开花期,这一时期玉米营养需求量比较大,同时玉米生长比较快。在穗期玉米的抵抗能力比较强,所以患病几率较低,这个时期容易患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茎腐病、褐斑病。纹枯病和褐斑病主要是通过土壤传染,防治有难度,所以要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茎腐病是寄生菌引起的,病菌会随着风或雨水到玉米的心叶或叶鞘上,当玉米出现伤口时就会侵蚀玉米。穗期比较常见的是玉米螟虫害。玉米螟幼虫会钻到花里破坏雄花,导致雄花被折断,当雄穗出现后玉米螟会钻到穗中吸食花丝,并损坏玉米颗粒。玉米螟在高温时发生的几率比较大,严重会导致玉米植株枯死。对于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采取生物防治,投放赤眼蜂,利用赤眼蜂寄生在玉米螟幼虫虫卵中,破坏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率,达到有效防治。穗期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做好农业防治,首先要做好田间管理,对患病植株及时清理,防止病症传染,化学防治对于玉米螟可以用氰戊菊酯灌芯,对于蚜虫可以用吡虫啉,对于纹枯病可以用井冈霉素,对于褐斑病可以用三唑酮等。

3玉米花粒期病虫害防治

玉米花粒期主要是指抽雄到完全成熟,@个时期玉米已经完成植株生长过程,由营养需求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这个时期是决定玉米籽粒饱满的关键。在整个花粒期,根系和叶子经过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已经为籽粒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这一时期玉米抵抗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多种病症,主要有黑穗病和茎腐病等。这一时期主要注重田间管理,根据玉米生长需要及时补充营养,进行合理灌溉,田里有多余水分要及时排出,以保证田间通风能力和透光能力,提高玉米抵抗力。在收获时,如果发现玉米病症比较严重,要进行秸秆还田处理,将秸秆进行深埋,以减少病虫害在第2年种植的发生几率。

4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

4.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选取抗害能力强的品种。一是要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的秸秆及感染病症的病源体,以减少第二年玉米种植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二是在发病时要及时清理掉病叶,防止病害扩大面积;三是要进行轮作以及深耕,将病虫害深埋于地底;四是要避免在玉米田间插种高粱或谷子。

4.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防治。赤眼蜂可以寄生在玉米螟虫卵中,降低玉米螟成虫的存活几率,从根本上解决玉米螟的危害。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种绿色环保、成本低、省时省工的防治方法,但是放蜂时间、放蜂数量等方面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方法来处理,以达到最佳灭螟效果。

5结语

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会发生病虫害,对于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玉米病虫害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治。虽然病虫害很多,防治难度也很大,但只要选择好品种,科学种植,做好田间管理,可以有效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并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玉镇.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21).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5

关键词 花生;蚜虫;危害情况;发生规律;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53-01

南雄市花生种植面积每年约0.4万hm2,蚜虫是花生作物上的常发性害虫,常年发生较重,从播种出苗到收获,均可受到蚜虫危害,防治不力常导致严重减产[1]。同时,蚜虫是花生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除自身危害外,往往带来暴发性的病毒病害。花生蚜虫的发生危害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在干旱、少雨、高温的适宜条件下,蚜虫繁殖很快,对花生危害猖獗。同时,这个时期也是花生病毒病发生的高峰期[2-3]。笔者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花生蚜虫的绿色防控措施,在南雄地区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1 危害情况

花生“顶盖”尚未出土时,蚜虫即钻入土内为害幼茎嫩芽。花生出土后,多在顶端心叶及嫩叶背面吸取汁液,始花后聚集在花萼管和果针上危害,使花生植株矮小,叶片卷缩,影响开花下针和正常结实。严重时,蚜虫排出大量蜜汁,引起霉菌寄生,使茎叶变黑,能致全株枯死。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45%~55%,甚至绝产。此外,蚜虫是花生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往往带来暴发性的病毒病害。

2 发生规律

2.1 生物学特征

花生蚜虫为苜蓿蚜,俗称蜜虫、腻虫。卵长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后为草绿色至黑色。幼蚜体小,灰紫色,体节明显。成虫可分为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

2.2 发生规律

花生蚜虫1年发生20~30代。主要以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沟边、路旁的荠菜等十字花科和地丁等豆科杂草或冬豌豆上越冬,少量以卵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在越冬寄主上滋生,3月中下旬当地温回升到14 ℃时,产生大批有翅蚜,先后向荠菜、春豌豆等寄主植物上迁飞,形成第1次迁飞顶峰。4月中下旬花生出土后,田间的荠菜等寄主植物延续老熟枯败,又产生大批有翅蚜,向花生田迁飞,形成第2次迁飞顶峰。进入5月中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滋生,大批有翅蚜在花生田内外蔓延,形成第3次迁飞顶峰。在干旱、少雨、高温的适宜条件下,蚜虫滋生很快,通常4~7 d就能完成1代,田间虫口密度剧增。这是蚜虫对花生猖狂危害的时期,也是花生病毒病发生的顶峰期。花生收获后,有翅蚜又从花生落粒自生苗和菜豆上移向荠菜等寄主上危害和越冬。

3 绿色防控技术

要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现代植保,科技创新”理念。坚持预测预报为前提,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整套技术治理措施。

3.1 农业防治

(1)种植地块选择。宜选择砂壤、排灌条件好的种植地。

(2)合理轮作。避免2年以上在同一地块种植花生。

(3)覆膜栽培。覆膜花生保水、保温、保肥性能好,实现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可提早收获。覆膜栽培花生,苗期具有明显的反光驱蚜作用,特别是使用银灰膜覆盖,可以有效减轻花生苗期蚜虫的发生与危害。

(4)加强肥水管理。花生属喜钾作物,故底肥可施氮磷钾复合肥。花生田多为砂壤土,保水性能差,应适时排灌。

3.2 生物防治

花生蚜虫的天敌种类多,控制效果比较明显,在使用药剂防治蚜虫时应避免在天敌高峰期使用,以充分利用和保护蚜虫天敌。花生蚜虫的主要天敌有草蛉、瓢虫、食蚜蝇等。

3.3 物理防治

(1)使用银灰膜覆盖反光驱蚜。由于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播种后出苗前使用银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反光驱蚜作用,可有效减轻花生苗期蚜虫的发生危害。

(2)黄板诱杀。由于蚜虫对橘黄色有正趋性的习性,可以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花生蚜虫。

3.4 化学防治

花生苗期蚜虫的防治宜早不宜晚。可于花生播种时用3%克百威颗粒剂37.5 kg/hm2盖种,花生种子吸收了这些内吸杀虫剂,出苗后蚜虫迁飞危害时即可致死,还可以兼治蛴螬、金针虫、蓟马等其他害虫。

花生生长前期防治蚜虫,应选用高效、低毒、持效期较长的农药品种,如30%蚜克灵可湿性粉剂、2.5%扑蚜虱可湿性粉剂、10%高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叶面喷雾防治,药效可维持10~20 d;花生生育中后期的伏蚜,应选用低毒、高效、速效性农药品种,如25%快杀灵乳油、特杀灵乳油、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等,对花生基部喷雾防治。

开花下针期可用农药熏蒸防治蚜虫。花生进入开花下针期,发现蚜虫危害时,可用80%敌敌畏1 125~1 500 g/hm2,加细土375 kg/hm2或麦糠112.5 kg/hm2,加水37.5 L/hm2拌均匀,顺花生垄沟撒施,在高温条件下,敌敌畏挥发熏蒸花生植株,杀死蚜虫,防效可达90%以上。

4 参考文献

[1] 程翠玲.花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12(6):18-19.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6

[关键词] 花卉;农药;防治;技术

由于花卉对观赏性的特殊要求,在花卉病虫害防治方面,比大田作物增加了更多的限制性因素。笔者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烟熏剂防治花卉病虫害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花卉病虫害防治的特殊性

花卉主要以株型、色泽等观赏性要素为其价值体现,一旦株型、色泽受到损害,其经济价值便大打折扣,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花卉与大田作物有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大田作物,提倡容忍哲学,在病虫害达到一定的防治指标或经济阈值时才进行防治,允许病虫危害部分茎、叶、花、果实,对植物完整性、株型要求较低。而花卉生产中,对病虫害防治上更多时候采取杀死哲学,防治指标极严甚至不容忍病虫害危害,病虫危害损失的那部分茎、花、叶,有时是其他部分的茎、花、叶所不能替代的,甚至会导致整个植株失去价值;在用药品种、施药方法等防治措施上,要尽量考虑减少对花卉株型、色泽、整洁度的影响,以免降低其产品品质。在花卉产品等级区分时,高等级产品一般不允许存在病虫斑点或病虫造成的缺刻等,否则,即严重降低产品等级,影响其价格。

二、花卉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烟熏剂的优缺点

烟熏剂(简称烟剂)是由原药、供热剂(燃料、氧化剂等助剂)经过加工而成的农药剂型,是防治保护地蔬菜、花卉病虫害的一种理想剂型,熏烟法是指烟熏剂在热源作用下燃烧产生带有农药有效成分的烟雾,从而进行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施药方法。在北方进行花卉生产,尤其是高档花卉品种生产时,一般要采用高档玻璃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大棚等保护性设施,十分适宜使用烟熏剂防治病虫害。

与传统的喷雾法相比,应用熏烟法防治花卉病虫害,除防治效果好、使用方便高效外,还具有以下优点:避免喷雾法对植株、叶、花朵,尤其是幼嫩花瓣的淋伤,容易保持植株、花朵的完整性;不在叶面、花朵产生药液痕迹、污渍,对花卉色泽、整洁度影响较小。应用熏烟法的缺点主要有:现行烟熏剂品种相对较少,防治对象范围较窄;只能在棚室生产条件下使用,且受棚室密闭性能影响较大,一些密闭性能不好的棚室效果可能有所降低;不同花卉品种敏感性不一,若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大面积药害等。

三、常见烟熏剂使用技术

1.常见烟熏剂品种

一类是杀菌剂,主要成分多为百菌清、腐霉利(速克灵),如市场上常见的有45%百菌清烟剂、20%百·腐烟剂、15%异菌·百菌清烟剂、10%三唑酮烟剂等,这类杀菌剂对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根部病害、土传性病害、病毒病效果较差。第二类是杀虫剂,主要成分多为敌敌畏、异丙威等,如22%敌敌畏烟剂、10%异丙威烟剂、12%哒螨灵·异丙威烟剂等,适宜防治蚜虫、白粉虱、红蜘蛛、斑潜蝇等个体小、繁殖量大的害虫,对个体大、抗药性强的害虫如菜青虫、棉铃虫以及地下害虫防效较差。

2.使用剂量及方法

使用剂量可根据棚室空间大小、使用药剂品种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常见烟熏剂的一次用量为0.3~0.4g/m3,如10%腐霉利(速克灵)烟剂亩用量在200~300克左右,22%敌敌畏烟剂亩用量在400~600g左右等,但空间较小的棚室及花卉幼苗期时要适当降低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施药时,可将烟剂放在砖块或铁丝架上,以免受潮,在棚室内均匀放置,从棚室内部开始依次点燃,将烟熏剂点燃后吹灭,使其正常放烟,最后退至棚室门口,关闭门窗。施药时间最好在傍晚进行,次日早晨通风后即可,既有利于烟粒沉积,提高防效,又不影响白天田间管理。若在阴雨天时使用,一般情况下,需密闭棚室6h以上,才能达到较好防效。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7

关键词:水生花卉;病虫害;综合治理

水生花卉姿色秀丽、色彩斑斓、香味馥郁、高雅大方,且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1]。然而,水生花卉在生长与繁育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的侵袭,造成形态失常、枝叶残缺、凋零枯萎,乃至死亡。水生花卉病虫害的发生,与植株的生长势、适应性、气候因子和外来侵袭因素有关[2],不能单靠化学药剂防治。必须制定“以病虫测报为前提,病虫检测为手段,栽培管理为基础,生物、物理和生化诱杀为协调,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为急救”的综合治理策略与措施。为了维护水生花卉产业的发展、控制病虫的危害,现将其综合治理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病虫测报

病虫的发生遵循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轻到重的客观规律。只有对每一种病或虫的有无和动态掌握清楚,才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为此,将当地水生花卉种类可能发生的病虫种类和往年易发生的病虫种类都要详细调查与记录。在此基础上,列出病虫易发生的种类为监测重点。并将重点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条件掌握清楚,随时掌握发生与动态,做到将病虫控制在点而形不成害。

2病虫检疫

水生花卉病虫检疫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经济、简单而方便的防治手段。许多病虫是通过花卉的球茎、根茎和苗木调运而传播和蔓延的,特别是蚧虫,北方温室植物的蚧虫90%是随南方苗木传入的,部分种类可在北方越冬,随之成为北方的重要害虫。水生花卉中的荸荠枯萎病和球茎灰霉病、慈菇褐斑病、美人蕉芽腐病、花叶病以及锈病等都是在球茎、种茎和病苗中越冬,可随调运传到北方。因此,在从南方调入水生花卉的球茎、种茎和苗木时,必须严格检疫,严防调入病虫种苗,以预防水生花卉病虫害的发生。

3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直接影响水生花卉的生长、发育与开花。从选种、施肥、整枝摘叶、中耕除草以及水质、水位管理都是为水生花卉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促其生长健壮,增强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虫侵袭的环境条件[3]。选用抗病品种或在发病区域中选健壮无病的单株留种,均为防治病害简单易行的经济有效方法;科学合理施肥是促进花卉生长发育的必需方法,能改善水生花卉的营养条件,使其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施肥不当,会造成一些植物生长不良而易罹患病害,如氮肥过多,枝叶徒长、组织柔软,易遭蚜虫、病原物侵害,氮肥过少,枝叶黄化纤细、抗病能力差;缺少磷肥,影响花芽形成或落花;缺少钾肥,叶片皱缩,枝干纤细,降低抗病能力。大部分水生花卉的整个生长周期均是在水中进行的,水质不好、pH值过高,有些种类不适应,无法生长。必须栽植前检测水质,选择适宜品种。整枝摘叶是培育花卉美观和利于生长的手段,也是摘除病虫枝叶并烧毁避免蔓延重遭危害的好方法;经常铲除池塘边和浮水杂草,既能保证花卉生长又能防治病虫害孳生;按照花卉不同发育阶段和冬季越冬的需要,可随时调节水位,是有利于花卉生长、防冻害的必要措施;合理轮作也是提高花卉生长和防止病害的有力措施。

4生物、物理和生化诱杀

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的生物天敌或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控制病虫害发生与繁衍,如微生物中用白僵菌、青虫菌、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Bt乳剂、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水生花卉中大蓑蛾、黄刺蛾等[4]。运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的井冈霉素、链霉素防治茭白纹枯病、美人蕉芽枯病等。利用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益鸟防治虫害也是极好的方法,如运用捕食性昆虫瓢虫、草蛉、食蚜蝇防治水生花卉中的蚧虫、蚜虫和螨类等。物理防治方法也很多,如温水浸种、糖醋诱杀、灯光诱杀、人工摘除病枝叶和人工捕杀害虫等,如刺蛾、斜纹夜蛾、棉水螟、莲潜叶摇蚊、金龟子类等虫害均可采取物理防治法。生化诱杀是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害虫雄成虫,如诱杀大蓑蛾、斜纹夜蛾等。

5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当病虫害猖獗或突发性发生时,选用化学农药作为急救手段,是行之有效、经济、方便的方法,但要注意合理用药。其措施:一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吡虫啉、辛硫磷、敌百虫、敌敌畏和拟除虫菊酯等,大力推广应用白僵菌制剂、Bt制剂、粉虱真菌制剂等微生物农药和鱼藤酮、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除虫脲、卡死克、扑虱灵、抑太保、杀蛉脲等。二是减少用药次数和药量,只要1次用药解决问题,绝不用2次,尽量选用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农药,如防治蚜虫的吡虫啉,有效成分用量只有氧化乐果的1/40,防治叶螨的阿维菌素有效成分用量只有三氯杀螨醇的1/56;喷雾方法尽量采用小容量、低容量或超低容量,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常规大容量喷雾,真正落到植物体上的只有20%~30%,其余都流失到环境中,而其他容量喷雾使用率可达60%以上。三是改变用药方法,有些农药内吸性极强,通过茎叶上抹药,传导到植物各个部位,既杀虫又不污染环境。四是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可以采用不同农药种类和品种交替使用。五是保管好农药,勿造成人畜中毒。施药人员作业时身穿防护衣、帽子和口罩。风大、雨天、顶风不喷药,作业后洗脸洗手,确保人身安全。

6参考文献

[1]赵家荣.水生花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林焕章,张能唐.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8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农田生态调控;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156-02

棉蚜、棉铃虫、棉叶螨和棉花枯萎病、黄萎病俗称棉花的“三虫两病”,以难防治、难根除的特点严重制约着棉花的高产。利用农田生态调控技术对其进行综合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次,保护有益生物和环境,降低防治成本,提高棉花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使某一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维持一定的种群密度,这种密度称为种群的平衡密度,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控制。据估计,自然界中97%的生物均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而种群维持在平衡密度的过程称为自然调节过程,它是生物密度制约因子(如种间竞争、天敌的捕食寄生作用和植物的抗性等)的结果。

在棉田生态系统中,棉蚜、棉铃虫、棉叶螨和棉花枯黄萎病严重制约着棉花的高产,属于棉田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它们的种群密度受生物密度制约因子和非生物密度制约因子的制约,利用这种制约来防治棉花病虫危害即用棉田生态调控技术防治棉花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农业生态防治为基础

1.1 种植玉米诱集带

棉田四周套种玉米,可引诱棉铃虫成虫在玉米上产卵,减少棉田落卵量。作为诱集用的春玉米应选择高产早熟品种,力求做到玉米抽雄与2代棉铃虫产卵盛期“二者吻合”,可利用棉铃虫成虫在玉米心叶中潜伏的特性进行人工捕捉[1]。调查发现,点播春玉米的棉田有天敌13~41头/百株,未点播春玉米的田有天敌0~8头/百株;6月22日调查,点播春玉米的田块,有蚜虫53~104头/百株,受棉蚜危害株率2%~3%,未点播春玉米的田块有蚜虫334~649头/百株,受棉虫危害株率为4%~11%。

1.2 杨树枝把诱蛾与喷磷驱蛾

利用棉铃虫成虫对半枯萎的杨树枝把有驱性的特征用杨树枝把诱杀成蛾[2]。这是由于杨枝中含有杨素(C20H22O8),它经过水解后所产生的单糖及邻位苯醇对蛾子有吸引作用。

喷磷驱蛾以减轻产卵,在棉铃虫产卵盛期,喷磷酸二氢钾,使其与棉叶分泌出的草酸化合物沉淀为不溶性草酸钙,失去诱蛾产卵的作用,从而获得驱除棉铃虫蛾、减少产卵的效果。

1.3 深翻与轮作倒茬

在秋季棉花采收后,将棉田地膜拣拾干净,用大马力机车带一铧犁深翻耕地,深翻深度保持60 cm左右。深翻后立刻打埂灌水,翌年浅翻28~30 cm,重施底肥,正常播种。

土壤深翻作业,使土壤的病原菌与秸秆中的病残体埋入55 cm的深土中,因原有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其很难存活,有效减轻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率。深翻使寄生在秸秆上的害虫、卵和土壤中的虫蛹被翻入深土中,减轻了翌年棉田的虫害[3]。

根结或根腐线虫病严重发生区可将棉花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等作物轮作;同时清除寄主杂草,越冬代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集中在田边杂草上产卵或越冬,铲除田边杂草可控制越冬代成虫和1代幼虫。

1.4 加强田间管理

秋翻冬灌,破坏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越冬场所,消灭土壤中越冬虫及病原菌,可提高越冬蛹或幼虫死亡率,减少棉田虫害1代的发生量[4]。控制棉田后期灌水,控制氮肥用量,适时喷缩节胺防止棉花徒长,可降低棉铃虫、棉蚜危害。

2 以棉花健株栽培为重点

2.1 推广抗病虫品种

目前南疆地区推广的棉花品种,如新陆中28、606等不仅高抗棉花枯黄萎病,且对棉铃虫也有较强的抗性[5]。调查表明,种植这些棉花品种的田块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率较低,田间棉铃虫的危害率也较低。

2.2 增施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不仅能为棉花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而且其中有益微生物与之构成食物链,可大量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病原线虫等,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6]。

2.3 培育合理株型

合理株型可以恶化病虫害产生的条件。实践证明,合理的棉花株型和群体结构是抵御病虫危害的关键,以棉蚜为例,控制棉花氮肥投入,防止棉花旺长,可以预防棉蚜的发生;防止棉花受旱可减轻棉叶螨的危害[7]。

对于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来说,培育壮苗和合理的水肥投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其发生。

3 保护天敌,慎用化学农药

注重保护天敌,以控制棉花害虫。赤眼蜂、瓢虫、草蛉和胡蜂等天敌,对棉田害虫虫卵及初龄幼虫控制作用显著[8]。开发天敌的增殖技术和方法,是控制棉田害虫暴发成灾的有效途径。合理作物布局,种植诱集带,减少用药,改进施药方法;保护棉田丰富的天敌资源,以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发生为害[9]。

在棉花的“三虫”防治方面,使用化学农药时要特别注意对天敌的保护,使棉田生物生态保持平衡。采用生态调控技术防治棉花主要病虫害,相对于化学防治而言,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谢建新.棉花病虫害规范化综合防治[J].农村科技,2012(5):36.

[2] 王新民.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吉林农业,2012(3):78-79.

[3] 贺庆华,周凤礼,李慎环,等.棉花病虫害的特点及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56-157.

[4] 李学英.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176.

[5] 李子,朱朝阳,杜树春,等.新疆南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11(2):35-36.

[6] 沙德汗·巴依吐拉克,王钊,迪丽孜拉,等.伊犁棉花病虫害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J].新农村(CN23-1552/S),2010(9):89.

[7] 曹喜正,王要伟.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07(11):34.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9

西充县是四川省重要的桃生产基地。但在生产中常受到多种病虫的为害。介绍了西充县桃常见病虫害的种类、为害、桃果品安全生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降低病虫来源及基数,利用生物方法、强化农业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搞好预测预报等简要介绍了不同物候期桃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对川北地区桃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西充县桃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

目前,西充县桃栽培有20多个品种,面积1800hm2,产量2.8万吨,是四川省重要的桃生产基地,产品畅通省内外。但是在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品种、栽培、环境的互作,常受到各种病虫的为害,常见的病害有2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有缩叶病、细菌性和真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炭疽病、黑星病、白粉病、白锈病、灰色膏病、软腐病、流胶流、根癌病、根结线虫病、红叶病、黄化病等。

虫害方面,常见的有30余种,由于我县蔷薇科果树栽植较多,又是国家柑桔、蚕桑基地,使害虫食谱加宽,比单一种植桃树的产区受害更大,其中为害果实的食心虫类有:桃蛀螟、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及桃虎,枝干害虫有桃红颈天牛、枝天牛,为害新梢、嫩叶的蚜虫类有桃蚜、桃粉蚜;蚧类有桑白蚧、朝鲜球坚蚧、龟蜡蚧等,叶梢上有桃小蜂,桃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苹小卷叶蛾、潜叶蛾,为害花器的有苹毛金龟子(幼虫为蛴螬、取食植物幼根),此外还有蜗牛及蛞蝓(为害叶片、枝条皮层、果实)等软件幼物。

2 桃果品安全生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病虫来源及基数

桃树体眠期强化冬管,是全年桃病虫防治的关键措施。包括清园、翻园、剪除树上病虫枝、干枯枝、僵果、落地腐烂果、刮除翘皮、老病皮、清除地下部枯枝落叶及杂草,移除园外集中烧毁,在萌芽前集中用药,以使用石硫合剂、硫悬浮剂、波尔多液等矿物源农药为宜,降低病虫来源及基数,可大大减少生长中后期用药量,在梅雨季及果实膨大期,树下采用反光膜(或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果面色泽及内在品质,防止土传病原菌及害虫上树浸染为害。我县在国家现代农业园区探索桃园内种植害虫喜食的植物矮秆向日葵,引诱了大量桃蛀螟等食心虫来啃食葵花,摘除用于饲养葵花鸡,集中消灭虫源,效果良好。

2.2 充分利用生物方法控制桃园有害生物

我县桃园通过果园生草,种植豆科绿肥,间作中药材、矮生蔬菜等有益植物,改善果园生态系统,延长天敌生物链及改善栖息环境,增加天敌种群和数量,并试验引进捕食螨、性诱剂等。由于采用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产品安全,延缓害虫抗药性,对有害生物具有可持续治理等特点,已成为我县果树病虫无公害防治及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手段。

2.3 强化农业防治和物理机构防治

增加能量和物质投入,加强土肥水管理,控制果实负载量,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桃树自身抗病耐病能力,采用灯光、诱饵、潜场诱杀、捕和驱避剂、阻隔法、人工机械捕杀,改变果园内光照温度、湿度环境等,作为辅助防控桃园有害生物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3 不同物候期桃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休眠期(11月―2月)

此期是防治桃病虫害的重要时期,主要防治枝干及树体上、下的越冬病虫。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僵果、清除地面落叶、落果、杂草集中烧毁,刮粗皮、翘皮及清除树干上越冬病虫,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清防治螨类桑白蚧、穿孔病、缩叶病、流胶病等。

3.2 芽膨大~开花期(2月~3月)

主要是防治缩叶病、褐腐病、穿孔病、蚜虫、螨类、小绿叶蝉。此期要注意选择药剂,并合理使用,以免对花、新梢、嫩叶造成伤害。在芽苞露红时选用大生M―45或退菌特丙森上等药剂防治缩叶病,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尼索朗、螨克氯氰菊酯等防治蚜虫、螨类(兼治卵)、桃小绿叶叶蝉等。

3.3 谢花后~果实生长期(3月~8月)

重点防治褐腐病、穿孔病、黑星病、流胶流、软腐病、桃蛀螟、梨小食心虫为害、折断新梢和炭疽病病梢。谢花末期至幼果期,喷杀灭菊酯、康宽、垄歌等2~3次防治食心虫类蛀果,果实套袋,防止果面受病虫为害,喷大生M―45、代森锌等防治穿孔病、炭疽病、黑星病、褐腐病。刮治流胶病。病斑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食心虫类等,用性诱剂对蛀果害虫进行发生期预测,捕杀红颈天牛成虫,使用鳌合铁防治桃黄化病,清除病虫果及时销毁,使用硫酸铜液或茶籽饼浸出液对树盘、树体喷雾,防治蜗牛和蛞蝓,悬挂反光彩带或安装智能语音捕鸟器,防鸟害。

3.4 采果~落叶期(8月―11月)

此期是花芽分化和秋梢抽生期,根系生长高峰期、螨类、蚜虫、天牛、卷叶蛾、潜叶蛾、黑星病、炭疽病、穿孔病等为害较重。

喷速螨酮、浏阳霉素、三唑锡、吡虫啉、除虫菊等防治新梢、叶片害虫,用磷化铝等药剂堵塞虫孔防治天牛幼虫、喷退菌特、百菌清、武夷菌素、丙森锌等防治炭疽病、黑星病、穿孔病等,落叶后刷白干,减少越冬病虫来源及基数。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果园,落叶后喷一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可降低多种病虫基数,减少来年发生为害。

参考文献

[1]园艺植物昆虫学 李照会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园艺植物病理学 高必达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材 果树病虫害防治学(各论)蔡如希、沈言章编著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9年第1版

花生的病虫害及防治篇10

关键词:临朐县;花生;病虫草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93-02

Succession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Peanut Disease Pest and Weed in Linqu County

Liu Xingjun

(Linqu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Linqu 262600,China)

Abstract:We analyzed that the evolutionary changes and the reasons of disease pest and weed of peanut field through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basis of plant protection in Linqu since the 1980s,and put forward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Linqu County;Peanut;Disease pest and weed;Control

近些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品种更迭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临朐县花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逐渐增多,为害逐步加重,成为影响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分析花生田病虫草害的发生演变特点,掌握其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对于实现临朐县花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的特点

1.1 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为害基本得到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及花生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由于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肥水条件的提高,花生生长健壮,改变了地下害虫适生的环境条件,加之连年大面积推广药剂拌种和包衣技术,特别是呋喃丹、涕灭威的应用,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为害基本得到了控制。

1.2 常发病虫害持续危害,危害程度加重 花生蚜虫、叶螨、叶斑病、青枯病是花生常发性病虫害,在临朐地区持续连年危害严重,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常年发生面积在6 500hm2,占花生种植面积的2/3以上,发生频率高,花生产量损失重。30a花生蚜虫中度发生以上年份达26a,中度以上发生频率占86.7%。

1.3 病虫主次发生变化,新发病虫不断出现,病虫种类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前,花生棉铃虫、甜菜夜蛾在花生上发生很轻,1992年开始棉铃虫在花生大面积为害,1993年二斑叶螨也传入临朐县,在花生上危害严重,1997年甜菜夜蛾在花生上大发生。花生茎腐基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未推广花生地膜覆盖以前仅零星发生,随着地膜覆盖的推广,加之连年重茬种植,花生茎腐病呈加重趋势。2012年调查发现,全县花生茎腐病4 300hm2,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花生叶斑病原来以褐斑病、黑斑病为优势种,现在发展为网斑病、轮斑病上升为优势种。据1997年统计,造成花生产量损失的主要病虫害有7种,其中病害3种、虫害4种,进入21世纪,花生病虫害种类增加趋势明显,2012年田间调查,花生病虫害达53种,其中病害14种,虫害37种。原本花生上的次要病虫茎腐病、网斑病、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逐渐上升为新的主要病虫害,同时疮痂病、白绢病、新黑地珠蚧等新病虫不断出现,给花生生产构成了较大威胁。根据近几年的系统调查和普查,发现临朐县目前花生主要病虫优势种有花生网斑病、轮斑病、褐斑病、茎腐病、棉铃虫、甜菜夜蛾、蚜虫等10余种。

1.4 杂草群落演替快,优势种变化大 20世纪80年代,临朐县花生田杂草主要是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占杂草总数的78.2%~89.6%,其次为马齿苋、反齿苋、灰绿黎等阔叶杂草,虽然种类多,但数量不大。2002年调查统计,则发现禾本科杂草与阔叶型杂草混合发生,狗尾草、马唐、牛筋草为主禾本科杂草的占杂草总数的65%左右,而马齿苋、苋菜等阔叶杂草上升较快,占种群数量的30%~35%。2013年调查统计,发现很多花生地中马齿苋、苋菜、灰绿藜、莎草科杂草数量进一步上升,占杂草总量的50%以上。

2 花生主要病虫害草害演变原因分析

2.1 耕作栽培制度改变 20世纪80年代,临朐县花生主要与玉米、地瓜、黄烟、大豆轮作间作,重茬连茬面积较小,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花生经济效益的提高,黄烟、地瓜、玉米面积逐年减少,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耕地面积的限制,花生连茬种植。据调查,花生连作面积占花生总面积的70%以上,最少的重茬2~3a,最多的达20a以上,花生重茬,为蛴螬、金针虫等害虫和叶斑病、茎腐病、青枯病等病源菌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花生地膜覆盖、起垄双行播种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花生种植密度逐年加大,氮肥的施用过多,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基本不用,花生植株前期生长过快,中后期植株高大,营养生长过旺,田间郁闭,通风透光较差,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2.2 气候因素变化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尤其是温室效应,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但春季和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最明显。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出下降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春节降水量有上升趋势外,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1]。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多[2]。冬季气温高有利于多种病虫越冬,提高了棉铃虫、甜菜夜蛾等越冬基数。5~6月份干旱,降水量少,有利于蚜虫的繁殖与为害。7~8月份降水量多,阴雨天多,日照时数少,有利于花生后期病害的流行,如2011年7、8月份雨天多达32d,降水420.4mm,花生叶斑病发生重;2014年同期雨天18d,降水173.3mm,花生叶斑病发生相对较轻。

2.3 防治措施不当

2.3.1 重治轻防,综合防治意识差 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忽视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的运用,使得农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天敌等自然控害作用减少,害虫抗药性增强,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发生。另外,对于部分病害缺少了解,缺少有效的防控措施,例如,花生茎腐病和叶斑病是近年来影响花生产量中的重要因素,这些病害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极易大发生,造成花生提早落叶光秆枯死,影响光合反应,进而影响花生的成熟度和产量。调查发现,大部分花生种植户对上述2种花生病害缺少识别能力,缺乏防控技术措施,甚至个别种植户还认为花生病害只有后期才发生,没必要防治。

2.3.2 除草剂应用不合理 长期使用单一类型的除草剂是花生田草相变化的根本原因。临朐县花生田除草剂多年来连续使用乙草胺等除草剂,由于这一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高而对多种阔叶杂草防效较低,连年使用使绝大多数禾本科杂草得到有效控制,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但同时阔叶杂草和莎草由于缺少禾本科杂草的竞争,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发生数量不断上升,成为花生田杂草的优势种群。乙草胺多年连续芽前使用,使用量逐步加大,加之苗期容易受低温影响,药害严重,主要表现出苗率降低,胚轴弯曲,生根少,叶片不舒展,植株生长缓慢,抗病性减弱等症状,造成大幅度减产。

3 综合防治对策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倡导绿色植保理念,以花生田生态平衡为主攻方向,从维持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出发,以提高花生抗逆力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自然因素作用,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构建协调共存的有害生物治理体系,将病虫草害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损失允许范围,实现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3.1 农业防治 选用潍花9号、鲁花11、鲁花14、花育31号、花育36号等丰产品种;合理布局花生种植区域,与小麦、甘薯、玉米、黄烟插花种植。推广丰产健身栽培,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哈次木霉、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肥,增施钙肥、钼肥等中微量元素肥,加强田间管理,促使花生生长健壮。

3.2 物理防治 结合农田改造进行秋冬季深翻,利用冬季低温,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减轻发生。田间设置杀虫板诱杀蚜虫,推广棉铃虫、金龟甲性诱剂在花生田应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3.3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花生田天敌,积极推广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春雷霉素、农抗120、灭幼脲、农用链霉素等生物制剂防治。

3.4 化学防治 按照花生不同生育期,分阶段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播种期选用农药做好种子包衣和拌种,可选用2.5%咯菌腈FS300~450mL/hm2与70%噻虫嗪FS300~450mL/hm2混用种子包衣,预防花生茎腐病、病毒病及苗期蚜虫等,对蛴螬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种种衣剂包衣同时促进种子萌发,促进花生生根,达到苗齐苗壮,提高了抗逆力。播后使用96%精异丙甲草胺EC1.2~1.5L/hm2喷雾芽前除草。苗期到开花下针期以防治花生蚜虫、叶螨、茎腐病为主,可选用5%吡虫啉EC、3%啶虫脒EC等喷雾防治。荚果期是多种病虫害混发期,主要有棉铃虫、甜菜夜蛾、网斑病、灰斑病等,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与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或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混用,达到一次施药病虫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日鲜.潍坊市近56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267-272.

[2]张娜,崔日鲜.潍坊市近56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272-277.

[3]张广民.山东省花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农药,1997,3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