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1 17:52:40

创客教育的意义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1

关键词:创客;客教育;理论基础

一、引言

《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指出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撑。创客教育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创客教育凸显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而创客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创客教育

创客运动席卷全球,创客教育方兴未艾。创客运动与教育的碰撞,正在慢慢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创客是一个充满造物精神、努力将灵感变成现实的群体。创客教育是一种致力于终身学习,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个体DIY、分享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取向,通过创客空间、相关课程及活动协同推进众创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创客教育也是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创客教育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让每一个人的创意“照进”现实,其价值特征体现了以全人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以专业能力作为教育基础、以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核心、以协同环链作为教育关键[2]。

创客教育的基本特点:

切身性――创客项目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复杂性――创客项目一般涉及的方面较广,需要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将先前学习到的知识与经验运用到创客项目,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

资源充足――创客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例如在实践中需要用到的具体事物(如3D打印机等)和各种数字资源,为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现实条件。

互动和合作――创客活动中,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各自的创客项目。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彼此的沟通交流中,实现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合理的时间安排――学生需要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时间来完成创客项目,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共享性――创客项目的成果应可以与他人共享,而基于共享的动机将促使学生更愿意参与互惠学习,也更愿意提出并分享自己的创见[3]。

新颖性――参与创客活动的学生所完成的创客项目是有所不同的,学生在创客项目中学习和运用的知识也是不同的。

三、创客教育理论基础

(一)做中学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中有“做中学”理论。在教学上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做中学”主张学生与具体的事物进行接触,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感知事物,根据这一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知识来思考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通过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杜威主张的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情境学习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在1990年前后提出了情境学习的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有三个核心概念:

一是实践共同体,指的是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组成的“圈子”,而新来者将进入这个圈子并尝试着从中获得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实践。

二是合法的边缘参与,所谓合法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各方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人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因为知识是存在于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中,而不是书本中。

三是学徒制,也就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创客教育获得了情境学习的机会,可以在实践共同体中,围绕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指导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三)建造主义理论。

建造主义是西蒙・派珀特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之一、LOGO语言的发明人)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建造主义支持建构主义的观点,即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者,但也更强调外在作品的建造和学习者分享创意。建造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透过建造外在、可分享的人造物与知识建立个人关系。不仅如此,建造主义亦富含社会建构主义的面向,认为人际间的互动是知识学习的重要历程。

在创客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技术工具、导师或者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亲自操作来使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作品,并且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分享给别人。这一过程非常符合建造主义的理论观点,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来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又可以让学生与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创意,共同学习。

(四)联通主义理论。

联通主义的思想是加拿大学者西蒙斯在《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个体是联通主义的起点,个体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体网络,来供个体继续学习。

四、总结

创客教育的内涵是创新、实践、合作、共享。创客教育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与挖掘,让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和幸福地成长。创客教育理论根基于传统教育,也使传统教育得到了发展与革新。

参考文献:

[1]王佑镁,王晓静,包雪.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5:38-46.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2

摘要:创客教育在过去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于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性,它对于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进步意义,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创客教育在高等教育具体的规划路径是不同的,要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因此在大力推广的同时还要和学校的具体教育环境、课程安排和课程设计有机的衔接。本文通过对创客教育的历史回顾,对创新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实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创客教育;发展历史;前景展望

一、创客教育的发展沿革

创新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21世纪也是创新的时代,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哪一民族掌握了创新的要义,就能在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先导位置。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创新教育的发展,在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时候创新思维能力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创客这一词的广泛应用起源于美国《连线》杂志,其指的是具备在某一领域内的创新和实践先导思维的人群,在自身爱好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现代科技而将创意转化为现实。这一专用词汇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已经有渊源,从四大发明到F在改革开放的一些列成就,都展现了创客的文化精髓。在新中国建设初期,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十分落后,为完成农业技术革命,创新人才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进入21世纪以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创客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比如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都在快速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创客文化指的是以DIY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而成的文化,通过手工和实践实现新的物品的创造。这一理念也引起了教育者的注意,希望借助创客文化的传播能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育体验,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客教育。

二、以学生为主的创客教育模式开发

创新教育比简单的智力教育更高级,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创造,而是产生新的想法、定义新的问题并对创新方法有良好的推广能力,这也是创客教育发展的宗旨,适应了我国现在的国情并满足了教育界的发展要求。

创客教育的引入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其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征,有独特的思维见解以及擅长的领域,这也就决定了创客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首先,不同学龄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发展程度不同。相关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以前的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具体的计算为主,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会出现学习兴趣的改变,也就是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年龄较小的学生还存在心智不成熟,相比于安静的学习,对外部的动态的事物会更感兴趣,在学龄增长的过程中慢慢增加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科学知识的认知也在逐渐打开。而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抽象思维,能够控制自己的身心进行学习,也能借助现有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来解决问题,能探究周围的世界,形成了社会责任感和粗浅的世界观,他们的数理化学习能力也有显著进步,但是在信息环境中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成型,对未来的规划也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习,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也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其次,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心智和认知规律也对其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有种重要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创客教育首先要培训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这是为了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世界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三观的雏形,其次,创客教育要教育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通过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主要提及两个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其一是手工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二是科学研究,能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感知新的理念;高中阶段要学生学会探索,在实验中得出有用的知识,这本来是指在实际的职场中潜移默化发生的学习,但应用在高等教育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三观日趋成熟稳定,如果单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难以满足其不断进阶的需求,因此创客教育提出要感受真实情境下如何不断的充实自己,将学生的学习与现实工作联系一起,展现开放的课堂。

三、我国教育中创客教育的发展路径

到目前为止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的创客教育已经在高校有了较多的实践案例,也形成了较为普遍的三种路径,其一是以创客兴趣小组的模式进行课堂设计,这样的模式主要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活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交流;其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结合综合性的教材和其他学校的学习经验来针对某一项目进行深入的学习,这种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创造的机会;其三是将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有机联系,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桥梁,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结合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第三点也是从“课堂式教育”向“实践式教育”转换的重要一步,前者注重由老师进行单向传授,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后者注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探索,通常会建构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逻辑思考能力才能得到答案,同时也没有最佳答案,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种解决方法,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创客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总结了一系列的创新能力和智力发展的模式,通过对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的分析,开创了不同阶段创客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达成了一下观点:首先,创客教育对于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进步意义,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和学校的具体教育环境、课程安排和课程设计有机的衔接。其次,创客教育在高等教育具体的规划路径是不同的,要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再次,创客教育在进行的方式上可以分为兴趣小组、实践创造小组以及信息技术小组。最后,进行创客教育的实践要充分的应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多重的资源互享,也能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育体验,通过对传统教学设计的更新和革命,让学生和老师在利用创客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最大程度的提升,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最优化培养。

参考文献: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创客文化;创业教育;教W方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5.046

0引言

自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概念,创业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十指出的“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系列政策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创客文化”对创业教育的意义

所谓“创客文化”就是指在创新精神指引下,每个人都可以像发明家一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资源将自己的创意转变为现实。近年来,“创客”们不断升级为引领全球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已将“创客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欧洲许多国家的高校已经引入配备先进数字制造工具的“创客空间”。2015年1月在国务院会议时总理也专门提出要“培育创客文化,让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1.1围绕“创客文化”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重点就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发展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系统地、科学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潜能,所以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必须紧密联系职业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实际,培养具有择业能力、创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持。

围绕“创客文化”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有效的将高职教育由单纯的课堂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在“创客文化”氛围下的动手实践课程。在“创客文化”背景下,将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培养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将极大的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影响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也就水到渠成了。

1.2围绕“创客文化”开展创业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有效保证

当前高职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方面,生源减少,院校扩招,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经初步显现;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断发展,提升品牌专业、师资力量、管理效能、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原来的课堂教学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将“创客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有效提高品牌专业的专业特色;在“创客文化”特有的体制机制下促进教师动手实践能力,有效的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比例;把“创客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将化被动管理为主动发展,有效提升院校的管理效能;由普通师生转变为“创客”,师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必将大幅提升,这一切的转变都正是顺应社会潮流,提升院校竞争力的表现。因此,围绕“创客文化”开展创业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有效保证。

1.3围绕“创客文化”开展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注重技能培养还应注重通识教育、情商和财商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在理论学习能力上相对较弱,但他们乐于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围绕“创客文化”开展创业教育,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转变角色,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转变为主动实践的“创客”,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施展个性特长和挖掘潜能,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围绕人才培养,推进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出在“创客文化”背景下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对于更好的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化,促进高职院校由传统的“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对于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创客文化”与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强调教育本身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基础知识、创业实践技能等方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首先着眼于创业教育课程中,其次还要贯穿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最后还要体现在实习实训的教学和课外的社会实践之中。

第一,创业教育要与“创客文化”相融合,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轴贯穿于创业教育与“创客文化”之间,让“创客文化”、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创客文化”是无数个个体实现自己创意的一种现象,其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体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开发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可能的未来企业家为最高目标的教育。可以说,创业教育与“创客文化”的关键点都在于创新教育,皆因创新教育的实现为基础。

第二,创业教育要与“创客文化”相融合,就必须让“创客文化”走进课堂、融入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或模拟创意实现的工作情景,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将“创客文化”融入到课程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培养领导力、执行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机会,除了在创业教育中融入“创客文化”,还应在专业和基础课程中融入“创客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的实际情景。课堂上的课程应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式、集体研究式、实践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三,创业教育要与“创客文化”相融合,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创客”走出教室,将学生的创意在一定的空间内去实现,汲取创业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创业教育最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完全内化为自己所用,“创客文化”的引入可以有效的将创意的实现成为学生实践创业知识的最佳平台。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薛窑科研实训基地“星创天地实践班”均来自于植物保护、园艺技术等涉农专业,学生上午半天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课堂上会有很多关于奇思妙想,早晨、下午学生都在田间地头种植,实施自己的种植项目,实现自己的创意。

3基于创客文化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根据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创业教育课程实践性较高的实际,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已不能符合要求,应当说基于“创客文化”开展开放式、研讨式、案例式、实践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效果会更好。

3.1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就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或主要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形式。教师作为引路人,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创客”,针对创业过程中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如:关于创业者基本素质。学生可以假定自己是一名“创客”,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进行思考及讨论。之后由老师带领“创客”们将所思所想罗列与黑板,同时对照自己还需增强哪方面的技能。通过这样具体问题的课堂讨论,学生很容易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已经拥有的创业者基本素质,一类是自己仍需加强的基本素质。这样学生讨论之后,不仅懂得了创业的理论知识,还将此内化为今后学习的动力。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把真实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从而阐述教学涉及的理论观点。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是案例呈现。这是案例讨论的准备阶段,教师根据需要事先准备好案例,课堂上可以自己讲述案例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展现案例并提出思考的问题。二是案例分析。案例熟悉后学生开展广泛讨论,可以通过集中式或自由式讨论,由问题贯穿讨论中心,通过讨论使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业”的含义及成功创业的艰辛。三是观点陈述。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阶段。教师通过引导,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启发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或观点具体陈述,借此调动学生成为“创客”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四是总结归纳。陈述完毕之后,教师对陈述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肯定“创客”们讨论中的科学分析和独创创意并合理引导,让学生有所收获。

3.3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是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场所,如:企事业办公室或生产车间,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研究或亲身体验,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一是社会调研。结合创业教育的特点,教师可组织学生作为“创客”到企业一线进行调研活动。“创客”们通过亲临现场,听专业介绍、看企业资料、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等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品质和技能,对实现创意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评估。二是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并邀请厂方的专业人员、创业成功者上课,在企业一线环境中加深学生对创业及企业管理的理解,拉近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距离,“创客”们可以与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各自创意实现的有效途径。三是参观考察。组织学生近距离参观考察多个同类型企业。有助于学生从实践层面加深对创业的理解和感悟,了解创意应当在什么类型的平台才能实现,创意实现需要“创客”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3.4实习实践法

实习实践法就是为了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模拟或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师生共同进行实操活动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在一定的实习实践环境中转变角色,成为“创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分小组对某些创意进行虚拟实现或真实再现。如通过搜集信息、分组讨论共同策划小企业创业方案;或对某个产品进行销售,进行创业探索。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这对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4

【关键词】高校创客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工程训练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C-0053-02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的实验室,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里共享资源和知识,实现创新创意的作品。创客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永无止境地追求创新的精神,这一精神无关乎性别、是否创造出物化的制品,只关乎做事的态度,这种态度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目前创客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地参与到创客教育的实践中,努力发展创客教育。

一、创客教育的含义

创客与教育的结合,提倡以创新为导向,以兴趣为纽带,鼓励跨学科交流和协作,为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士搭建开放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培育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推动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创客教育倡导素质教育、开放式教育,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客教育及创客精神的逻辑图如图1所示,其通过培植众创文化,培养具有创客精神的人们,然后通过实践,提高国民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因此创客教育是符合时代要求、能够促进国民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创客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创新精神,在高校开展创客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这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

创客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客精神的学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人们基于共同的兴趣,在开源、科学、工程、数字或者电子等领域进行交流、合作、创造新事物的工作空间、实验室、工坊等。创客教育其理论包含了最新的创新教育理论,是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它融合了最新的教学法,即项目式学习法,配合学生体检式教学,并结合DIY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客运动的开展,营造众创文化。创客教育的开展其核心是培养创客精神,创客精神的发展促进个体的个性开放,自强进取努力创新;促进社会的协同发展,融合创新,共同分享;促进国民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共同发展,因此发展创客教育是时代的选择,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发展需要。

二、促进工程训练创客教育基地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为了积极响应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号召,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创客”教育,努力探索符合本校发展的创客教育模式。而各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在校大学生工程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公共大平台,具有良好的实践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稳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是开展“创新、创业、创客”教育的最理想场所之一,因此把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变成发展创客教育的基地,引入创客教育,是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课程改革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来满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第一,开展边玩边做边学(learningbydoingandplaying)的创客教育,推行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的全新教育理念。教师在开始工程实训课的同时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传统的工程实训课中,教师会要求学生学习自主加工一个零件,而这个零件是事先所讲例题的内容或者说加工方法与教师所给出的例题是相类似的,这样教学内容比较呆板,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创造学习的目的。另外,由于课时的压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加工方法之后就没有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创意想法的实现,这也是传统的工程实训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地方之一。所以,引进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新理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以兴趣为纽带,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聚集一起,通过场地、资源、创意成果等全方位开放式管理,分享各自在创客活动中的得与失,以促进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创业能力等各能力的协调发展。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承担着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训课,因而这里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这无形中创造成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师生交流平台,而这正是发展创客空间、推动创客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開展以兴趣为纽带,注重将学生的创意、想法快速现实化,在工程实训中心有场地、有师资、有设备,还有做出原型的加工工具,这些也都是促进创客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开阔的场地、丰富的资源、开放式的管理平台,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师生交流中心的条件,以兴趣为主导,积极发展创客教育。

第三,开发新课程,把创客教育的新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以丰富的内容开展一系列系统的课程。从工具使用、结构认知、电子技术、编程技术、技术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入,通过技术、管理、商业等不同角度建立全面的认知结构,提升创新能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课程融合,要注意学科的交叉整合,为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发新课程要注意层次化,开发适合零基础低年级学生的基础课,以及适合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的专业课,形成从工具的认识使用、结构认知、电子技术、编程技术、3D打印技术等不同专业学科的交叉整合,形成一系列的综合化、层次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第四,通过与国内外创客团队的不断学习与交流,逐步建设一个在区内外具有较好示范辐射作用的创客教育平台。加強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一些优秀的创客教育教师,作为创客运动的发源地,美国最先开展创客教育,许多高校开设了创客空间,如面向不同年龄、不同学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等。现如今我们应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的做法,建设创客空间,引进创客教育优秀导师,加强合作与交流。另外,应积极主办各种创客赛事,促进成果展示和交流共享,营造创客嘉年华的气氛。注重成果展示和交流,包括生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交流、不同学科的交流等,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三、营造创客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第一,整合校内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等,并联合校外企业,成立校内外的创客联盟创造中心。创客教育应该是有不同学科的交叉、不同专业学生的交互学习的过程,应倡导一个资源共享、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为创客者提供良好的校内外创客服务,包括信息咨询、技术培训、设备使用等,通过校企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快速发展创客教育。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引进一些创客教育导师。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创客教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指导者,还应该是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角色的变换,变成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小小创客空间。这样高要求的专业素养,需要对教师进行创客教师的培训,培养专业型创客教师。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已经有一些生产制造经验丰富的教师,这是一大优势,然而还需要引进一些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的创客导师,包括国内外的、企业里的一些优秀的创客,加强合作与交流,相互促进,共建创客空间,发展创客教育。

第三,创客嘉年华活动。积极主办各类创客作品比赛,包括一些创新设计制造的比赛,努力宣传,营造众创文化,实现创造的现实化以及成果的展示。在创客教育的实践中,提倡不同学科、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学生组队参与,鼓励学生勇敢地进行实践,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把知识转变成现实,加强创客之间的共享与合作,创造创客嘉年华活动,使创客教育蓬勃发展。

第四,创客教育文化建设,营造创客教育氛围。在校园里加强宣传创客教育的活动,打造一些创新制作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鼓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促进合作交流,共同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在校园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创客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精神风貌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远远超过课堂教学的作用,积极的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创客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素质教育,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社会发展、人民的和谐健康有重大意义。高校应积极参与到创客教育的实践中,为社会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2]张茂聪,刘信阳,等.创客教育:本质、功能及现实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6(2) 

[3]谭立章,钱津津.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4]林健.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4) 

[5]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5

【摘要】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对“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忽视了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同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深刻影响,忽略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积极作用,没有理解和把握好“以人为本”思想的精神实质。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特别注重环境育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一定的环境为前提,而且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充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创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注重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通常的理解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把人当作主体;把人理解为根本;把人作为目的”;二是“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之本;人是价值论意义上之本;人是终极追求意义上之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创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与核心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既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在教育事业中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1“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学生是立校之根本。“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以防范、限制为主,转化为引导、发展为主。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渗透性”和“平实性”,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即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教育要求;要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发展性和自主性。要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管理与自主教育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相结合。

2“以人为本”是对创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客体的辩证定位

在以往的观念和实践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这种片面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主体脱离客体,理论脱离实践,以至于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从教师履行教学职能的角度看,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完成教育任务,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会掌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的主体,教师是客体;从学生个体认识问题的能力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差异角度看,学生之间又可以互为主、客体,因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品格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6

广义的“创客”指有想法并愿意去做,使之成为现实的人;狭义的“创客”主要指以技术创新为手段的从事个性化创造性活动的人。如今,传感技术、3D打印技术等已广泛用于生物、医药、建筑、设计和艺术等领域。目前,全世界已建立超过2000个知名a创客空间,有知名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高校创客空间;也有一流企业英特尔、苹果、微软、联想、海尔等科技巨头的企业创客空间。

从2012年起,创客教育在国内兴起,创客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正面回应,在注重应用新技术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创新的精神。回顾我国的学校创新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十分理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教育的成本较高,一个机器人几千元、一间创新实验室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二是创新教育的普及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创新变成了聪明人的活动。三是创新活动新意不足,缺少相关新型课程的支持。

创客教育弥补了这些不足,在“创新、实践、分享”的创客精神影响下,“就地取材”“开源硬件”大大降低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活动的成本;“学习、实践、分享”转变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创新活动;基于新技术的课程建设,学生的想象更丰富。

创客教育必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互联网 +”,学校创客教育的初心

“互联网+”是指,在工业领域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种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互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就在于,前者强调工具的应用性、整合性,属于对传统的优化;后者加强应用工具的创造性,属于对未来的探索与创造,而实现《中国制造2025》就需要学校培养这样的人才。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虹景小学是一所年轻的优质学校,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特别是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变革。学校实施的创客教育让他们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小学生创客空间,更让这里的学生爱上了科学,爱上了创造发明,创客精神已成为学校生活中的一种流行元素。该校的学生甚至在中国创客嘉年华活动中获得好评。信息化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校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开展创客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更从容地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创客教育,不是让学生走向创新,而是让学生从创新出发。

创客课程,学生快速发展的基石

创客课程是学校开展创客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等的总称。通过实施创客课程,学生能正确认识世界、学会创新、服务社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常州市天宁区于2011年9月率先在国内启动了区域性的创客课程。近万名五年级以上的学生开始学习趣味编程,这在全国是首例。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甚至自己动手把所设计的发明(软件)变为现实。

创客课程体系包括三类:第一类为基础课程,我们认为思维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以趣味编程Scratch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3D设计和打印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并让学生了解新型的生产方式,因此程序设计和3D打印是我们创客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纳入课表实施。第二类为拓展课程,主要了解和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智能控制、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开展创新活动。第三类为创新课程,以智能机器为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尝试“研发”改变世界的“机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做贡献。其中基础课程是小学四、五年级必修课程,拓展课程及创新课程是提供给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在创客课程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们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小发明:灯光秀机器、自动泡泡机、感应风扇,解放路小学一名学生甚至设计了一套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训练的软件。该软件能自动出题,自动判断对错,减轻了教师负担。目前被该校部分老师运用到口算训练中去。常州市虹景小学顾钰晗和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姚园、杨欣雨的创意编程(Scratch)作品入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现场决赛(全国共12名)并获一等奖。

常州市龙锦小学的创客空间如今已有40多个会员。每周五下午,小创客们自己编写程序,调试传感器,制作自己的“小玩艺”。实践在这里生根,创新在这里发芽。

2014年4月,常州市天宁区承办了全国中小学创客教育论坛,来自全国23个省的Scratch爱好者、知名创客、教育专家260多人齐聚常州天宁,共同探讨如何让创客精神和创造力渗透到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中。2015年1月,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全国邀请赛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举行,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180多支队伍共计400多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目前,我们正式出版了《趣味编程》等创客课程教材4册,通过交流创客教育社群广泛传播。2011年至2015年先后赠送至全国20多个省的400多所学校,有几十万名学生受益。2015年3月,3D打印课程教材《一起玩3D打印》正式出版,为进一步开展“拓展课程”和“创新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后两年,我们期待学生可以最终做到自己编程、设计模型零件和最终组装完成自己的设计,实现“改变世界”的理想。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7

【论文摘 要】 本文介绍了博客的发展,论证了其对教学的作用,认为博客网站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多样化为体育教学拓展了特殊的发展空间。博客使学生学习体育更具有自主性和知识迁移性,易于创设体育学习情境,促进创造性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博客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探索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多方面引导,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获取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的潜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二是如何增强自身素质,不断谋求专业上的发展,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博客,逐步应用到教育领域,以其鲜明的技术特色赢得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博客不仅提供了一种课堂教学之外的新型网络教育及学习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而且为教师终身学习,不倦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基于此背景,本文对于博客在体育教育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广和运用博客,改进现有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博客的概念阐释

博客是blog的音译,意指网络日志,它通过简单的张贴将个性化的知识、思想、见闻在互联网上共享。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单是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个人日常经历;更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即时予以公开,以供其他人参考和遵循,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博客的定义有三个要素:1、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化的众多帖子组成;2、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3、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如今,中文一般把blog或blogger译做“博客”,包含了博客这种网络交流方式和从事这种方式的人这两重意义。

二、博客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实践展开情况

1、博客网站迅速发展

将博客引入教育领域并不是国内首创,但发展态势呈后来居上。雅虎、新浪、搜狐等各大知名商业网站纷纷开设教育博客专栏;原来国内最早的一批博客专业网站,如由方兴东等人创立的全球第一博客门户网站—博客网等,也转而大打教育博客的旗号,专门提供了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等应用版块;就连要求相当严苛的各大教育门户网站,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也开放了下属栏目“教育人博客”,身体力行地将博客引入教育领域。教育博客俨然成为了当前博客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其网站数量在不断快速增长。

2、个人博客应用多样化

目前一些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纷纷开设个人教育博客,用以进行实时交流和相互勾通,还有不少学生也建立了自己用于学习的个人教育博客,使个人博客的应用及发展态势呈现多样化。

3、区域性博客群日趋成熟

区域性教育博客群建立的初衷主要是按照区域的不同,组建形成不同的研究协作体,促进区域内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通过组建区域性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等,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最终达到提升本区域整体教育水平目的。

三、博客对体育教育的促进作用

1、博客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体育知识,培养思考的习惯

博客上一般都提供了各种学习资源的链接,学习资料较丰富。同时,博客还允许不同的博客阅读者对同一个问题留下不同的看法及评价,相比通常意义上的一此教辅网站,阵客仁所提供的这些不同阅读者的评价,能够形成更全而、更广泛的背景资料,也可以供学生在阅读时参考百家争鸣的观点,自己学会分析、判断及独立思考,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博客上以链接形式提供的学习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知识,还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学生深入学习、思考的兴趣。正是由于博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所以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学习的本质所在。

2、博客使学生学习体育更具有自主性和知识迁移性

利用博客进行学习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收集、分析、梳理和筛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通过在博客上的交流,知识会从隐性向显性进行转化,使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可操作性更强;另一方面,随着博客上内容的不断积累,学生可以在阅读自己博客的过程中重温和品味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修正和完善自己原来对于某一问题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完成知识从显性向隐性的转化。学生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伴随着自己头脑中对知识的筛选和消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迁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过程。这种知识的转化和迁移也是一个持久的沉淀和渐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认知学习理论中关于知识形成的思想。

3、博客易于创设体育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

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根据“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这种学习情境是能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并且能够使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消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通过博客,教师可以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并提供相应的网上资源和支持,从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从情境的意义来看,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情境,首先应做到能使学生方便地进行学习,并可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要求,能够观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由于博客具有友好、自然的人机对话功能及引用通告技术,所以较易实现。同时,在博客上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情境,还可以提供一些有助于课程内容学习的参考信息的链接访问,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参考资料或使用有关的学习资源。由于博客具有搜索引擎、超文本链接和rss信息聚合器等技术,所以也能够较好地实现。此外,博客的开放性和分享性更能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设随时提供咨询和帮助的情境。这些在博客创设的学习情境,将会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最终顺利地完成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及任务。

四、关于博客促进体育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

2003年,国内部分高校教师和中小学一线先行教师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开始尝试运用博客进行教育研究活动。2005年,国内对博客的应用研究渐渐趋向“白热化”,区域性教育博客群、课题研究博客群、教研博客群开始陆续出现,并涌现出了众多的优秀个人教育博客,不可否认,博客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建构新型的学习型组织等方面“功不可没”。然而,面对博客所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已经有一些学者认为博客促进体育教育发展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因为博客促进体育教育发展这个命题本身并不符合逻辑。博客只是一种技术工具,技术不会直接对学习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教学设计,是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即如何用技术来支持教学活动。在关于博客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博客,是进行教学反思、知识管理,还是促进多元评价,还是开展教学探究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 陈向东,张际平等.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3,(3):17-21.

[2] 方兴东.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j].现代传播,2003,(6):80-85.

[3] 方兴东,刘双桂.组织知识管理的博客化[j].it经理世界,2004,(2):84-85.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8

关键词: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新对策;创新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05-02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它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1]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西方文化以及意识形态不断进入我国,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碰撞,影响着我国国民尤其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给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这必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一、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全球化影响大学生的经济思维方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代西方经济文化思潮中反映现代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东西,我们必须 “把它学到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2]而对一些西方国家所极力宣扬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推销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等观点,需要高度警惕。虽然我们暂且不能把近些年西方流行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国内兴起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全球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全球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据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崇尚美国的生活方式,并且把追求高消费, “不要活得太累’、“享乐就是我们的目的” 等作为了人生道路上追求的目标,并且成为了唯一的价值取向,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二)全球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产生影响

政治认知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心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单个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运行状况的认识。非常明显,在当今渐趋频繁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西方国家的政治观点和态度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众的政治认知能力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影响和冲击有些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政治和法律的要求, 对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起积极作用,但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比如报纸、网络,传播不利于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言论,这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三)全球化影响大学生的“三观”

“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3]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作为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世界观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冲击,西方的一些哲学家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载体,竭尽最大的能力攻击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称其为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通过找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些观点的不同以及提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不同,并且到处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达到摧毁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邪恶目的。在当今的中国,宣传以个人为本位,集体不过是保障和达成个人利益的工具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长期受到集体主义价值观抑制,处于隐性地位,伴随全球化的深层演化,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家、思想家极力向我国推行个人主义、贬低集体主义。在其影响下,大学生思想上开始出现困惑,“唯我独尊”、“个人至上”、“自我陶醉”的个人主义思想。所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客观、全面地向学生讲述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区别,并且让学生明白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并不代表未来的经济状况,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

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关键环节,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今天,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来讲,它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改进与加强。而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内容、原则、方法、载体,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大环境的相互作用,无疑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新的时代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要求变过去那种经验型的非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要完成这一转变,也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二)有利于建设高校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我党的基本方针、路线和政策的宣传者,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坚定拥护者,这就应该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但是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除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资队伍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加强业务学习等,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在理念、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都加强创新。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全球化下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改革开放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代新人来推动,和谐社会需要一代新人来建设,而培养一代新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对策

在新时期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主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创新。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1.要有创新意识。众所周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体制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当今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展。

2.在教育中做到以学生为本。教育者要明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所以在工作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树立人本意识,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时刻做到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按照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在充分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扎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教育要跟随时代步伐。思想政治工作要保持其生命力,就要吸取最新、最前沿的事物,要跟上时代不断变革的步伐 ,要跟上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节奏,要跟上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时代。

(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1.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主动吸收社会各学科的优秀理论成果,要突出形势与政策、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切实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2.要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创新。改变网络内容来源比较单一、静态成分偏多的现状,积极进行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相关的内容的教育,而且教育的内容要适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规律,一定要用健康、正确、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

3.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的状况,以及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甚至就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然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1.教育者要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完善自身。教育者对自身的完善包括完善基础的思政知识,打牢基础,也包括完善思想政治的工作方法,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手段。灵活且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够更加准确、更加迅速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

2.将教育对象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每个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全面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具体安排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只有区分了教育对象的层次,对不同教育对象开展不同的工作,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3.不断优化教育的环境,树立“大教育”观念。恩格斯指出:“人们创造了生活的客观环境,同时人们又在客观环境的制约下生活。”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造客观环境,在改造客观环境的时候也在重新塑造自身的思想和观念,这就是说,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受到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无数的事实得以证明,努力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人文自然社会环境,是有效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以一定的条件为基础,必须有健全的领导体制,专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经费与物质保证。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手段,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发掘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离不开激励理论的应用,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的创新。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就是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完善的评估标准,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如:测量和统计分析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主体判断、客观评价的过程。它能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正确决策而提供可靠的保证。为了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尽快建立和完善评估机制,以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9

【关键词】《提纲》;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提纲》是马克思实现人类哲学史上伟大革命变革过程中的一份纲要性文献,马克思通过这一纲要性文献彻底与费尔巴哈决裂,并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形式来充分展现自己的理论主张,不仅具有足够的创新意识,更为人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精华。因此,它作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动,同样,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着很大的启示,尤其是提纲的第一条给予我们无限的智慧之光,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和思考。

一、《提纲》第一条的解读

(一)批判旧唯物主义离开人、人的实践活动和主体方面去理解世界,肯定其看到了客体的作用

原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这里的“从前”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切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其形态主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等,他们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本来“一切”就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再加上“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句话是为了进一步地强调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同时也说明马克思曾经十分崇拜费尔巴哈的哲学体系,说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预示着此时此地要与费尔巴哈决裂。接着,马克思指出其根本失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是指客观事物。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这里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了一条即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看世界,客体是我们认识的基础,直观是我们认识的最初级的形式,但是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选择了客体和直观而忽视了主体和渐进的过程。最后,认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感性到理性、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实践使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马克思接着指出我们要“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指出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作用,没有从主体的角度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没有把这个反映看成是一个过程,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实践,因此对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片面的纯客观的肤浅的。

(二)批判唯心主义离开唯物主义立场抽象地弘扬人的能动性

原文: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说明唯心主义看到了旧唯物主义忽视了的主体的作用,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看到了在认识的过程中主体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发现了认识的主观性,唯心主义的主观视角是得到了马克思的肯定。但是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例如康德作为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他对认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肯定了主体的重大作用,但是他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在其看来认识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完全是主体的创造,否认了客体,我们的认识是我们各自认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反映,他所看到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来的东西而是他心中的那个东西,这便是“抽象地发展”。最后,马克思指出其抽象地发展的原因是“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相对于纯粹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而言的,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他们所理解的实践仅仅是脱离物质和现实的造物主的能动性,因此,他们的认识必然是片面的。

因此,正如列宁所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高于千百倍”,正是强调唯心主义注重人的能动性,同时这种能动性也仅仅是抽象片面地被挖掘出来的,最终走向了唯意志论。

(三)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确立正确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

原文: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首先,这里的“思想客体”是指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种绝对精神是先验的客观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这个绝对精神慢慢演化而来的,这是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而费尔巴哈实现了对黑格尔的超越,开始研究“不同的感性客体”,这种感性客体即自然和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转变使得我们世界观发生了从纯粹思辨到物质现实的正确转移,打开了科学世界观的大门。但是马克思接着指出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仅仅理解为理论的活动,这正也揭示了费尔巴哈自己研究的感性客体,远离了人的实践对象,充分证明费尔巴哈并不理解人改造世界的真正的实践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错误的扭曲的,其主要表现为他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这里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在费尔巴哈的视域中仅仅是单纯的日常琐碎的生活活动,而不是物质生产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理解不了真正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从而他也不可能对认识的本质进行科学的概括。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主体性的哲学,既强调唯物论又强调能动的反映论。它从主体的物质实践去考察客观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纲》第一条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开拓和飞跃——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一世界观的形成,不仅指导中国社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巨大的胜利,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

二、《提纲》第一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又紧迫的问题。国际敌对势力正在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他们正在以其所谓的“普世价值”为理论武器,攻击和否定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念,西方思潮正在逐渐抹杀我国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果,腐蚀我国青年一代,企图将我国青年引入歧途,摧毁我国的最具活力和希望的年轻队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即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对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稍许启示性的阐述。

(一)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重点讨论教育者的主体性。祖嘉合老师将教育者的主体性分为“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首先,教育者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能否起到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和有序,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教育者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探索开创新的教育方法等,牵动着受教育的积极性和是否配合,与能否提升受教育者的开拓创新精神息息相关,同样也波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后,教育者能否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状况,预见受教育者存在的思想问题等也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和地位。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务必发挥好自身的主体性,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主导作用,用开拓创新的方法,结合前瞻性的眼光,对受教育者进行合乎规律的教育。

(二)着眼受教育者的客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基础

客体作为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祖嘉合老师的看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体性主要表现为受动性和可塑性,此外应该还有其特殊性。首先,如果受教育者如果不接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和教育,即失去了受动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完成预期的目标,同时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可塑性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塑造下,思想和行为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合理空间。最后,受教育者还有其特殊性,受教育者作为个人,也是主体,他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他有各方面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是变化发展的,且每个人的需要各不一样。因此,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十分复杂,我们务必实事求是地考察每个人不同的需要而确定合理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因此,在充分认识受教育者的客体性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抓住受教育者的受动性和可塑性,对其施加合理合规律的教育,同时也要考虑个体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达成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目标。

(三)重视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和提升的实现路径,是人类存在与活动的方式。正是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推动着社会永不停息地发展,形成人类漫长的历史和悠久的文明。同样,大学生作为人类中的一类群体,而且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最具时间和精力的一类,社会实践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的正确认识形成的重要源泉,唯有实践才能让我们的认识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的历史转变;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时代的转换、新问题的暴露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实践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对与不对,只有经过实践加以检验才能得知。其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就人类个体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全的人格等等都是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最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路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充分认识社会,才能明白自己的责任和目标,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为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好社会实践工作,通过参与社会调研、社会志愿者服务、社会宣讲等形式,让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将理论不断内化和升华,最后能够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科学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的重大成果,更是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旗帜。因此,我们要在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科学理论的同时,将之运用到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期在实践中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统一,从而获得教育内容的真知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7页.

创客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教育价值生成;存在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育价值及生成概述

(一)教育价值的厘定

恩格斯(Friedrieh Von Engels)指出在研究事物过程和事物变化前必须先知道事物是什么。教育是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特殊的认识活动与特殊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体。教育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是指能增强知识技能和影响思想品德的一切人类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自有人类就存在且持续发展,而狭义的教育则是特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物,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教育,其价值原则决定了教育必定具有它的价值属性,从价值论视阈考量,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关系范畴,教育价值静态上是评价教育的效用,是教育主体评价教育客体是否满足其需要的能量总和,动态上是教育主体改造和生发教育客体属性,使教育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不断显现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的过程。

(二)教育价值特征

教育价值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的特征。其一,教育价值的客观性。教育价值的性质与特征由三个方面条件决定:一是教育本身的构成及属性,这是教育价值的可能性空间;二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以及想从客体获得什么样的需求满足,这是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三是教育价值实现的外部条件,这是教育价值的现实空间。其中,教育价值实现外部条件及其自身构成、属性都是客观性的存在,而主体的人有认识能力、思想情感等主观因素,这些因素对实现教育价值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主体的人是有一个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单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在这一点上,主体的人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教育价值具有客观性。

其二,教育价值的实践性。教育价值产生、运动及实现过程都通过教育实践予以实施,而非抽象的思维存在。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及属性按照自身预期进行改造、开发和利用。同样,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满足也必须要在教育实践中实现。通过教育实践,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实现了自身变革,教育价值也在教育实践中生成。因此,实践构成了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基础。

其三,教育价值的过程性。价值创造统摄教育价值实现的全过程。首先,教育者将知识、道德规范等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有选择的接受这些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以自身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对教育者传授内容进行筛选、吸收、加工,教育者则将教育内容从自身转移至受教育者自身,都实现了各自价值创造。其次,受教育者将吸收、加工后的教育内容外化为自身学识与道德行为,价值实现从内到外的转变。最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外化的行为进行评价,并通过反馈来调整前两个阶段的实践活动,这个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价值创造,即再创造过程。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从“潜性价值”到“显性价值”的过程,正是因为教育这种不断创造价值的魅力,使得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充满了吸引力。

(三)教育价值类别

教育价值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而学术界则倾向于根据教育价值指向划分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同时注重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性。这种观点主要以孙喜亭、梅泽铭、黄济、刘复兴、陈乃林、冒荣等学者为代表。从教育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看,两者构成了矛盾的统一关系。一方面,自我价值包含于社会价值中,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反映了大多数自我价值期待、向往、实践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汇集;另一方面,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必然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并以不断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同时以此作为个体价值实现的新起点。在教育价值生成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偏向,即一味强调社会价值和短期价值。我国教育价值取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为:教育机构在教育决策中重视其社会工具价值,忽视其个性培育、生发个体潜能价值;重视教育的短期价值,忽视教育的长期价值;重视教育的显性价值,忽视教育的隐性价值。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一味强调自我价值。黑格尔认为当自己称自己为“我”时,不仅指出了个别的“我”,而且也指明了普遍的“我”,这反映了“我”个别与普遍的对立统一性。因此,我们应做到教育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教育的短期价值与长期价值的统一;教育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统一。无论教育价值如何划分,都离不开人来实现,教育的根本价值也是在于形成新人,以推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价值生成

教育价值必然有自己生成的理论之源,这是生成教育价值的凭依,无源的教育价值生成必然会引发主观随意性。当对教育目的、要素、过程、动力等问题进行认识论的追问时,不可回避地要面对“教育价值生成是什么”、“教育价值生成为什么存在”等涉及教育价值生成的存在论问题。存在论视阈下的教育价值生成是一种追本溯源的理论诉求,它面对的是多元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探寻的是教育价值生成存在和发展的本源。教育价值生成问题的提出,是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逻辑反推。教育价值生成反映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间的运动关系。教育主体方面,教育价值生成“反映了主体的欲望、需要、动机、利益等”;教育客体方面,“不同的客体有自己质的内在规定性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指导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创造价值是教育必有之义。作为逻辑主线之起点与终点,创造价值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昭示的是人的存在与发展。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结构图式上的不断发展、创新正是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断创造价值的逻辑显现。同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理性的认知,将主流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外化为主体的行为,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教育效益,这就是教育价值生成。可以看出,教育价值是生成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也是在交互改化中生成了新的自身,而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改化正是教育实践的形态表征。

教育目的是教育价值生成存在论的必然命题之一。以纽曼(John Henry Newman)为代表的“博雅教育”和以克拉克(Clark Kerr)为代表的“巨型大学观”是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纽曼认为大学是教授普及知识的场所,克拉克则认为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的机构。教育目的是教育价值生成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价值生成制约和调控着教育目的的发展轨迹和前进路线。价值生成视阈下,实现博雅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或者实现教育目标的职业教育都是客体满足主体的结果显现之一,映射了教育外在目的,即教育是坚持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除此之外,教育还能增值人力资本和启迪个人心灵智慧、塑造个人德性,这也是价值生成的结果显现,只是这种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却更多表现在个人方面。就教育类型而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言传身教对儿童和少年施加影响,是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是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家庭教育弱化后的主要教育手段,是青少年社会化教育的主要途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教育机构对青少年的教育途径,引导青少年正确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价值生成视阈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反映了教育目标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竞合。实际上,随着社会对个体个性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正日渐模糊。教育目的日益凸显内在价值而形成新的价值生成点,如基于对传统个人主义反思下的价值主体的类主体性,基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环境的时代性,基于人类真、善、美的发展广度深度的文化性,等等。因此,在教育目的价值生成上要注重类主体性,强化时代性,赋予文化性,实现教育目的生成的价值统一。

二、教育价值生成的存在论论说

恩格斯讲:“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教育价值生成是一个发展的实践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确立了相关要素的存在论思维逻辑。

(一)教育价值生成是教育主体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通过对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和黑格尔旧实践观的批判,指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得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结论。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不仅反映了对事物本原的探究,同时也反映了对事物从运动、联系、发展即“存在方式”的哲学追问,使之从原有狭义的存在论的“实体”范畴走向了广义的“关系”范畴。在存在论的视域下,通过实践,主体与客观世界确立了“主体-客体”关系,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也由物支配人变成人支配物。人的主体地位由此确立,人也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具备了主体意识。因此,实践不仅表现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主体的存在方式。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主体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使客观世界按照主体的生成轨迹与主体产生联系,并最终满足主体的需要。

教育价值属人。教育价值生成实践构成了教育主体的存在方式。教育价值生成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逻辑终点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而联结两者的则是作为中介的教育实践。从教育价值生成的逻辑起点看,教育价值生成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教育价值不是抽象的,而是为展现人的主体性不断进行客观实践,它始终聚焦于主体的人格独立、意志自由、选择公平、责任意识等内容。马克思从社会关系出发理解人的本质,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的存在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诸如道德关系、法律关系等,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束缚,并与其“自由自觉”的价值创造活动构成了矛盾。

从教育价值生成逻辑终点看,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全面实现的完美状态,是教育的价值旨归。逻辑终点与逻辑起点是对应的,教育价值从现实的人出发,最后又回到了人自身。教育价值的目的指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一,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使人的大脑、神经、肌肉等体力以及理解力、感悟力、判别力、灵感、智慧等智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其二,促进人的能力和才能的全方位发展,使人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有较大的提高;其三,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关系的丰富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分工、地域、民族等限制,形成各领域和各层次的社会联系,人际交往越来越普遍,从个体交往转向群体交往、从物质交往转向精神交往、从自发交往转向自觉交往、从社会交往转向世界交往等等,使人可以利用全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其四,促进个性自由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人的主体性增强,即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个体的标签化、标准化、固定化被打破,每个人都追求自身的独特性,呈现的是与其他主体相异的差异性、不可替代性。依照这种价值生成实践逻辑,只有在实践中,现实的人的本质才能得以充分展现,现实的人“自由自觉”的教育价值生成活动与现实的社会关系总和的矛盾也只有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增益和生成的实践中才能得到调整。

教育价值生成不仅改造和优化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而且也改造和完善主体自身。另外,教育价值的评价不能凭借人的主观臆断,而需要通过教育价值生成实践来检验。离开实践结果评价教育价值,只能是陷入无标准的混乱状态。教育价值最终要通过主体的言行等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予以反映,且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联。教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优化了主体生命存在的动机与目的,设定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格局,实现了解放自身、发展自身并最终达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的。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价值生成要坚持正效应原则。因为教育价值在本质上是通过改造教育客体以满足教育主体的需要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具有肯定意义的应然形态,也就是说,求真,崇善,尚美是教育的基本价值要求。教育价值生成是要满足了主体需要和符合主体的尺度,即实现教育正效应;反之,教育价值如果与主体需要相背离,或者虽然实现了主体的需要然而主体需要本身就不符合真理原则,形成不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就会出现“价值的变异”即负向价值。当前出现的片面的“应试教育”或者“千人一面”的缺乏创新性的教育,其实质都是教育价值呈现出了一种负效应,或者谓负向教育价值。这在教育价值生成中是要抑制的。我们强调的是符合真理原则的合规律性与符合价值原则的合目的性的统一。

(二)教育价值生成是人才创新的内生动力

创新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体现在教育价值生成中,它是以拥有创新的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较高的创新能力的教育主体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以能动性、创造性的内容、方法、途径等对教育客体进行改造,生发出教育客体新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践过程。创新是教育价值生成的内在要求,其关键在于提升主体的人力素质。价值生成源于主体对提升自身改造世界的力量追求,这个追求也是人才创新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教育价值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关系机制,也是教育价值生成体系中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它不仅增进教育主体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理解和改化,而且保证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人为实践走向和人性发展方向。教育价值生成通过内生性视角,即教育主体的利益驱动、发展需要和道德追求探寻其生成的机理和途径,形成自觉遵循教育价值规律、驱动人才创新的不竭动力。

教育主体利益驱动。教育价值生成是以教育主体的需要和追求为前提的,教育主体的利益驱动是教育价值生成的出发点和归宿落脚点。“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有各种的利益需要。需要,是激发主体活动的基本动因。教育主体有了需要,就会产生欲望和动机,进而萌发兴趣,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最终会付诸实践来满足需要。教育需要的动机之强烈,动力之强大,可以促使教育客体发生巨大变化,“树木变成柱子,洞窟变成了宫殿,草垫变成了羽毛褥子,腥臭粗糙的皮革变成了富丽堂皇的织物”。基于此,马克思强调“‘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从主体角度出发,不谈“利益”只会使教育陷入困境,教育价值生成就是一句空话。利益不仅关系到教育主体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维系教育价值生成内部各要素和各种关系的纽带。教育价值生成的源动力是主体的利益驱动,这种利益驱动也为人才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只有把能服务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与自身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作为教育价值生成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才能最大限度挖掘教育主体潜能和促进人才创新。

教育主体发展需要。当代主体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在主体间性视阈下,教育不仅要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而且要满足教育者的发展需要。首先,育人不倦,先要育己不倦。教育价值生成是对教育者的灵魂洗礼。“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因此,要实现受教育者的创新性发展,就要重视和加强教育者的学习能力和职业水平,强化教育者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教育者切身利益的获取与提升受教育者实现自身完整性的实绩紧密关联;其次,检验教育价值生成结果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受教育者主体性本质力量的显现状况,因此,受教育者始终是教育价值生成的关键因素。受教育者参与教育价值生成的全部过程,其知识水平、思想活动、成才需要满足等,都推动教育价值生成从需求向人才创新这一实践活动转变,这个过程是教育价值生成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过程,是受教育者的教育结果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中检验的过程。教育主体的发展需要是教育价值生成得以进行的最大动力,但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是面向未来的,承载的是实现“中国梦”,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教育价值生成不能急功近利,要具有面向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伦理。

教育主体道德追求。马斯洛(Abraham H.Maslow)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对教育主体而言,道德追求是教育主体成为创新型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有道德的人是古今中外作为主体的人的追求目标。我国儒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道德人格养成范式,指出人的主体地位是“天地之性,人为贵”,道德人格养成的核心是“仁者,人也”,道德人格养成的目标是“人皆可为尧舜”,道德主体处事态度是“清”、“任”、“和”,道德人格养成具体方法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最终要回归生活世界,实现“知行合一”。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中,“追寻美德”是永恒的话题。苏格拉底(Socrates)将其表述为:“美德和知识的统一。”即人知道了什么是道德就不会做不道德之事,“知识即美德”。柏拉图(Plato)将这一理念作为其至善理论的根基,构建个人的善与国家的善以及二者完美结合达致的至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将“幸福”作为“美德”的最高目标,但是获得幸福的道路却是获得德性。教育价值就是教育主体不断完善自身,达致道德至善境界的过程。一方面,这是由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推动的。教育价值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原则,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使人的变革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变通意识、差异意识等创新意识得到更新,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道德追求是教育主体本真的精神生命追求。生命,不仅是生理意义的肉体生命,也是道德追求的精神生命。以生命生存和发展作为教育价值生成的思维原点,探寻促进教育主体道德发展的生命维度,关注教育主体生命成长、生命完善和生命实现,进而探讨人的生命本真,分析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融合,提升人的内在道德精神境界,是教育价值生成不可回避之责任,也是生命重焕生机、生存再造新景、生活创新不竭的新的图式。

(三)教育价值生成是教育价值认识的实践基础

教育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创价性的实践活动,教育主体对教育价值生成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主观把握,必然形成教育价值认识。教育价值生成实践是教育价值认识的客观来源,教育价值认识是教育价值生成实践的观念反映。

教育价值生成作为教育价值认识的实践来源和客观前提,能动地提升着教育主体对教育价值认识的思维水平。首先,以追求教育效益为目标的教育价值生成,要求教育主体形成关于教育价值生成的真理性认识,以确定教育价值生成的内容、手段、方法等,这就产生了教育价值认识的客观需要。其次,教育主体采取创新方法、手段作用于客体,挖掘和生发教育客体的各种属性和内在本质,使之能被教育主体的观念所把握,使教育主体尽可能获得关于主客体关系的经验知识。另外,教育价值生成推动教育主体在实践中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长期的教育价值生成实践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以逻辑的方式生成为教育主体的认知结构,通过不断发展的教育价值生成的逻辑内化,教育主体的认知结构也不断得以解构与重构。教育主体推动教育价值生成实践的进行,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不断升华出教育价值认识,反作用于人们的教育价值生成实践,进而推进教育价值生成的自觉发展。教育价值生成实践与教育价值认识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着教育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既要合乎主体的目标追求,又要合乎客体的发展规律,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推动教育主体的教育价值生成实践从经验走向理性。

教育价值认识是教育价值生成实践的观念反映。对教育价值生成的认识与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样,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的过程。基于教育价值生成所形成的教育价值认识,应当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展开。通过对教育价值生成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做出对教育价值生成的判断。首先,观察教育价值生成特征。主要包括: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生成的区别与联系,从教育角度和价值论角度切入教育价值生成所呈现的外在形态。其次,观察教育价值生成的过程。主要包括:教育价值生成的发展变化过程呈现出何种样态,在教育价值生成的酝酿、启动、推进、结果、评价、反馈等各阶段有哪些变化,等等。再次,观察教育价值生成的内外联系。从教育价值生成内部看,主要包括:教育主体、客体、环体、介体、载体等要素的作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融相成等作用程度如何,以及对教育效益的影响,等等。从教育价值生成的外部看,主要包括:教育价值生成与教学、行政、后勤等工作关系处理,教育价值生成作为教育哲学与价值论结合的部分与教育、价值论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互动,等等。最后,运用教育哲学和价值论相关原理,对教育价值生成活动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使主体对客体的教育改造活动呈现新的方法、手段、结果等,不断加深对教育价值生成的认知,摸索出教育价值生成的规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主体只有在教育价值生成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使主观认识客观化,进而使得教育生成实践与价值认识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教育价值生成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效益,才能证明教育主体的认识与它所反映的教育价值生成的客观本性相符合。这样就得出:只有教育主体的认识与教育价值生成的本质规律相符合才是对教育价值生成真理性的认识。教育价值生成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构成教育价值活动的诸要素,如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教育价值认识本身并不具有客观评定性,它不能够作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将教育价值认识变成客观的直接现实性,是由教育价值生成实践来完成的。因此,没有教育价值生成实践,也不会有教育价值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这个构成了教育价值认识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