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十篇

时间:2023-11-16 17:27:20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1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存在的问题;主要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1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由于前几年大面积营造桉树林,单一树种纯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现阶段倡导种植的景观林,如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也可能会带来病虫害发生的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广东省目前常见的森林病虫害达100种之多,改革开放后,不断有危险性病虫侵入。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从境外侵入的危险性病虫害又在危害我县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损失。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改革开放以来,已有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人广东省。由于广东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人,很可能使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1.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时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马尾松毛虫、松褐针病、天牛(类)和黄脊竹蝗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防治难度增大。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2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情况并预报和指导防治。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虫害爆发时只是采取简单地喷洒化学农药,从而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广泛推广。三是检疫工作不到位,缺乏检疫检查站,引进苗木只检查产地检疫证明,没有进行目的地检疫,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四是防治经费短缺,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

3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对策措施

3.1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加强辖区内森林资源病虫害调查监测,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在病虫害少量发生,特别是蛀干害虫点状发生时,要立即查明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避免全林受害,以确保全林受害株率在1%以下。 要尽快建立起以县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林业站测报点为骨干,村级测报点为基础的一个覆盖全县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掌握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3.2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目前防治手段十分简单,急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选育多组合、多功能抗性树种,营造混交林,改造单一林种,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坚决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杀虫眯、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加大力度推广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推广3 WF-3S喷雾喷粉机、6HY-25系列喷烟机等新药械及引诱剂、诱虫灯等。

3.3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侵入。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当前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必须进行产地检疫,要有当地的检疫证书。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等单位及苗木、花卉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三是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3.4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加大资金投人是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的重要基础。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人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人,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人防灾减灾计划,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

参考文献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2

选用抗病和抗逆性强的品种,消除玉米螟、大魔病、小斑病等病虫害的初次侵染源,保全苗、保壮苗,防止地下害虫为害。

1.清洁田园

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作物秸秆等病残体和田埂杂草,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深埋,减少病源和虫源,尤其对连作田块更要严格处理。

2.选用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品种

选用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清枯病,兼抗其他病害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3.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40%拌种双10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70%代森锰锌或50%敌克松按种子重量的0.2%~0.3%剂量拌种。

4.防治地下害虫

播种前,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50临液拌沙,随基肥撤施于播种沟内。也可在齐苗期用48%乐斯本800倍液喷洒幼苗及周围土壤,每亩喷药液量100升。

二、茎叶生长期

茎叶生长期是甜、糯玉米一生重要的营养生长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等。药剂防治需掌握在病害大发生前进行,视病情确定是否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培育壮苗。起畦种植,畦面开双行沟种植、种植密度每亩为3000株~3500株。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齐苗,力促壮苗。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改善田间条件。合理增施粪肥,适时追肥,防止植株后期脱肥,及时控制大魔病、小斑病发生、蔓延。注意排涝防旱,降低田间湿度,增加通风透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早期摘除下部病叶,减少菌源,减轻发病。大斑病、小斑病都是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纹枯病最初在下部叶鞘发病,逐渐向上部叶鞘扩展。病害在田间也以近距离传播为主,在心叶期或心叶末期,田间发病率较低,病株上的病叶也较少(约1片~3片),病斑小、零散,适当摘除低部感病严重的病叶1片~2片,摘除病叶后,再喷药防治,效果更好。摘下的病叶拿出田外及时烧毁或深埋。

2.叶末期玉米螟防治

心叶末期(喇叭口期)是前期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玉米螟幼虫4龄前集中于心叶取食,造成心叶花叶斑驳,可根据甜、糯玉米心叶未期田间植株花叶率确定是否需要用药防治。当植株花叶率达到25%以上时,必须用药防治。可每亩用“棒棒宝”300克~400克丢施在玉米心叶;或每亩用Bt颗粒剂(16000国际单位/毫克)。2千克点心,隔7天~10天点1次,连续点2次~3次;或用“见益丹”1千克~2千克/卤,掺细沙土5千克;或每亩用98%巴丹可溶性粉剂80克;或5%锐劲特悬浮剂36毫升,加人细沙土10千克拌匀,制成毒土撤于心叶内。

3.大斑病、小魔病防治

一般在开始发病时、病叶率占全株10%左右喷洒第次药。在适宜发病温度20℃~32℃、阴雨连绵的天气条件下,加紧喷药防治,控制病害流行。可用10%世高1000倍液,或用25%叶魔清3500药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效力脱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天~10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

4.纹枯病防治

防治适宜掌握在心叶末期,一般病株率达到全田10%以上时开始防治。可用5%井冈聋素水利50鹏液或20%三陛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药液要喷到雌穗及以下的茎秆、叶鞘,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抽雄吐丝期

甜、糯玉米抽雄后,病虫害发生为害最为严重,这个时期是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1.玉米螟防治。

可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10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注雄穗,或喷洒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使药液渗入花丝熏杀在穗顶为害的幼虫,或用Bt剂100亿袍子/毫升400倍~6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Bt可湿性粉剂(16000国际单位/毫克)500倍~1000倍液喷雾,或用80%杀虫单1500恬限吸预防措施。也可在甜、糯土米抽雄初期,视田间情况拔除大田植株1/2雄穗,部分切断玉米螟的食物来源,减少虫口密度,并结合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能有效地提高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2.控制大魔病、小魔病

甜、糯玉米授粉后大斑病、小斑病发展迅速,在病害发生较重的田块,可用10%世高1000倍液,或用25%叶斑清3500倍液喷雾防治,保持较多的绿叶面积,控制病害发展。

3.及时防治纹枯病

抽雄之后,正值高温高湿气候,纹枯病处于盛发时期。在植株发病率达20%以上时,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20%三吵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4.斜纹夜蛾、粘虫的防治

在幼虫3龄以前,每亩可用2.5%功夫乳油20毫升~40毫升喷雾,或用5%锐劲特悬浮剂20毫升~30毫升对水奶50升均匀喷雾。斜纹夜蛾、熟虫幼虫在灌浆期为害果穗顶端捕杀减轻为害。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3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危害;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88

园林植物景观是人为打造的,园林植物极易受到气候、环境、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中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园林植物栽种过程中较为密集,园林植物的通风、阳光直射效果不好。有些城市中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致使园林植物下杂草丛生,再加上受路灯的影响,经常招来一些有害病虫,这些都打破了园林植物生产系统,极易发生病虫危害。

1 园林植物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园林植物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主要有:安全原则,即在保证人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农药等进行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积极消灭原则,根据园林植物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将病虫危害扼杀在摇篮中。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危害时应将生态、经济、社会3大效益放在首位,在保证生态、社会安全的情况下利用经济的方法进行防治。

2 园林植物管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管理与病虫危害在防治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方位地加强防治工作,尽可能减少病虫危害。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2.1 定期清理园圃

园圃长期不清理就会出现大量杂草、各种病虫害残体、枯叶等,这些都会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产,甚至会发生病虫害。因此应定期进行园圃清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但在清理园圃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一些带有病虫害的土壤等必须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防治微小病虫害的人为传染。

2.2 加强园林植物管护措施

在加强园林植物管护时应从肥水管理、修剪管理、除草、翻土培土等方面入手。

肥水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施肥和浇水管理,这是园林植物管护中最重要的环节。园林植物要想安全、快速生长,就必须要加强施肥和浇水管理,在施肥时应注意使用不会污染环境的有机肥,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地进行浇水,要保证园林植物点观赏价值,使之能够健康成长。

园林植物主要是用于观赏,因此有些植物不需要长得太过茂盛和粗大,否则不仅影响观赏价值,而且容易产生病虫危害。所以平时管护中需要勤修剪。但修剪时并不是随便修剪,需要合理修剪,这样才能保证植物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也能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除草也是园林植物管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除草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促进植物正常生长。杂草中一般聚集着各种病虫害虫如草履蚧等,因此除草也是拔除病虫害根源地的主要措施,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产生。

翻土培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但翻土培土时应在合适的季节进行。如很多花卉植物可选择在冬季时进行一次深入翻土,将藏于土壤中的病虫害幼体等翻到地表上,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在培土时也要注意覆土的厚度,不给害虫进行孵化或产卵的机会。

2.3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就是通常所说的农药防治措施,利用化学药品中的毒性来治理病虫害。常见到的农药有杀虫剂等,这种防治措施在园林植物管护中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效果较好。但化学防治措施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在使用这种防治措施时应合理、规范。

2.4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对病虫害有抗性的生物如虫、鸟等来防治病虫害。病虫害虽然来源广泛,危害较大,但再厉害的病虫害都有天敌,如飞蛾、蚱蜢等的天敌是青蛙。因此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很多地方都会利用生物防治措施,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方法。生物防治措施具有无污染的优点,而这一优点正是非生物防治措施中所缺少的。

2.5 物理机械防治措施

物理机械防治是指在物理因子或机械等外力帮助下防治病虫害。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高频电、微波等防治病虫害也在不断研究中。不同病虫害其生长阶段中对电磁能、热效应等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利用不同剂量的高频电、微波等产生不同的电磁热,并利用其产生的热效率直接杀死病虫的幼虫、虫卵等。

3 结语

p少园林植物景观有利于调节气温,净化空气,优化环境,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基本的保障,因此各地都在加快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步伐,使之为城市发展增添绿色。病虫害的困扰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使其无法发挥出功能性作用,因此就需要加大园林植物管护力度,合理地将多种防治措施结合在一起综合使用,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效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4

关键词:松树;主要病虫害;现状;防治措施

松树具有很长的生长周期,在这个漫长的生长过程中,松树随时可能遭到病虫害的侵害,造成树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所以了解松树病虫害的现状并研究适合的防治措施是保护松树林的必要途径。

1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现状

1.1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外部症状主要是针叶全呈红黄色并失水、然后变竭直至整株枯死。发展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外观由正常开始变色、变为部分褐黄色、最后全部变为黄褐色,树脂分泌表现为减少或停止、停止、萎蔫、最终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有多种害虫栖居在此时的树体上,并且害虫都呈现蠕虫形,虫体长约1ram,十分细长[1]。

1.2 松毛虫

作为森林头号的害虫,松毛虫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思茅松毛虫、马尾松毛虫两类。松毛虫主要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造成大片松林如火烧状的死亡。在松毛虫侵害松毛虫后,不但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还大量减少薪柴和松脂的产量。在一年中,马尾松毛虫发生2代或3代,思茅松毛虫发生1代;幼虫在天气暖和的春季取食针叶,随着温度的升高,松毛虫取食越多,松树受害也就越严重。初孵化的松毛幼虫有吐丝下和群集的习性,通过啃食老松针的边缘致使松树针叶枯黄卷曲。

1.3 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是一种媒介昆虫,它传播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松褐天牛一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坑道中越冬后,会在5月中旬成虫取食松树。松褐天牛的卵期在5月下旬到7月期间,幼虫在孵化后蛀入皮下为害,在晚秋驻入松树木质部为害,此种病虫害较多发生在松树林稀疏的林地。

1.4 松干介壳虫

松干介壳虫主要侵害5--15年生松树,4年生以下松树幼树及苗木也能受到此类害虫的危害。松干介壳虫一年一般2代,1龄寄生若虫越夏或越冬,此时虫体小且隐蔽,难以识别,此段时期称为“隐蔽期”;此种害虫主要以2龄若虫在树木阴面枝梢上危害,导致松树向阳面的枝条软化下垂或者树干倾斜弯曲、枝梢萎蔫、针叶枯黄脱落。此类害虫在脱皮后分化雌雄,虫体迅速增大,很容易识别,此段时期是危害松树最为严重的时期,称为“显露期”[2]。

1.5 松突圆蚧

在一年内,松突圆蚧有4个高峰期,分别发生在3月中旬到5月中旬(此次盛发期增殖数量最多)、6月上半月、8月山半月、9月底到11月中旬。松突圆蚧的表明覆盖一层蜡质,虫体藏在比它大的蜡质层的下面,是一种十分隐蔽的害虫,主要以刺吸松树汁液的方式生存。松突圆蚧很难在完全枯死的松林针叶上被发现,在松突圆蚧新发生的区域最初一两年内都无明显变化。

2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松材线虫

防治松材线虫病,分为清除传媒松墨天牛和防治松材线虫两个部分。(1)在10月份以前对被害松树表面喷洒杀螟松乳剂(或油剂),树表面使用400--600mL/m药物;可以使用加工成薄板或溴甲烷熏处理原木;以上两种措施都必须在天牛羽化前完成。对每株树苗可喷洒0.5杀螟松乳剂防治羽化后的天牛,达到保护建树树冠的目的。(2)采用内吸性杀线剂注射树干,在松树根部土壤中施用乙伴磷、丰索磷、治线磷等,在线虫侵染前数星期进行有效防治[3]。

2.2 松毛虫

对松毛虫的防治工作包括营林防治、在春季对越冬代幼虫喷施释放赤眼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营林防治抚育、补植、封山育林等防治措施提高松树林的分抗性,释放赤眼蜂、苏云金杆菌等药物可以对益鸟起到招引和保护作用,以达到天敌控制松毛虫的目的。

2.3 松褐天牛

对松褐天牛进行的防治措施有(1)对被害树木进行彻底销毁并运出林区;(2)设饵引诱成虫在饵上产卵并对饵进行处理;(3)对树冠和地面进行喷药以进行化学防治,消除松褐天牛。

2.4 松干介壳虫

严格按照检疫规范对疫情发生区进行检疫;在松干介壳虫由初孵若虫向无肢若虫发育时采用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2.5 松突圆蚧

对松突圆蚧的防治工作主要分为检疫防治、药物防治、天敌防治三种措施。首先对某些特殊用苗实行严格的检疫方法,一经发现就地销毁;可使用松脂柴油乳剂喷洒在有虫害的松林内;天敌防治是使用盾蚧长缨蚜小蜂、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等松突圆蚧的天敌对害虫进行防治,具体防治技术有种蜂采集、种蜂挂放、效果调查防治步骤,最终确保防治效果。

3 结束语

关注松树病虫害的现状,并研究其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是松树健康成长的的保证,也是林木绿化工程建设中的重点,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值得在全国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晓庚.浅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97-98.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5

关键词:园林;病虫害;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70

1 园林病虫害发生特点

园林病虫害种类较多。仅我国园林植物的病害就在5500种以上,而虫害更是接近8300种,尤其是植物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导致园林的苗木病虫害种类也越来越多;一些园林处于近郊区,这些地区的蔬菜、水果、糖食作物等本身就会发生病虫害,有可能会对园林植物造成浸染;存在严重的人为因素干扰。由于园林处于城市景观中,人为干扰因素对保持园林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不仅会降低苗木的抗性,还会导致病虫害更加严重。并且城市中有大量建筑群,会对城市园林的功能互补性产生负面影响,促进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化学防治措施的应用受到限制。园林景观通常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如果对化学药剂的应用加以限制,可能会对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化学防治措施受到限制,要尽量采用安全、无毒的物理措施、农业措施及生物措施。

2 园林病虫害控制关键技术

针对园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治:

2.1 生物防治技术

目前应用比较成熟、普遍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利用菌类进行防治、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及利用激素进行防治。其中利用菌类防治园林病虫害主是在了解园林病原微生物的基础上,利用对应的病原微生物治理病虫害。常用的菌类包括青虫菌、松毛虫杆菌、杀螟松杆菌等,具体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园林植物的特点选择喷雾、诱杀及土壤处理等方法进行防控。不过应用菌类防治病虫害要进行严格审查,必须保证其不会存在其它危害;利用天敌进行防治,该方法就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消灭有害生物,比如瓢虫、草岭、蚂蚁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比如美国白蛾的防治可以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赤眼蜂可防治地老虎、玉米螟、松毛虫等;还可以利用益鸟进行防治,比如啄木鸟可以防治双条杉天牛、灰喜鹊可以防治松毛虫等;利用激素进行防治,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应用2种方法获取激素,一种是自然界直接提取的生物激素,另一种则是人工合成的激素。

2.2 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植物检疫。随着各地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各地区之间的植物种子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蔓延,而旅游业的繁荣加速了这种物种迁移,因此植物的检疫工作越来越重要。在从其它地区引入植物种类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侵入,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针对已经发现的病虫源,则要及时采取措施彻底消灭;提高园林景观规划搭配的合理性。在园林植物景观规划时通常会搭配种植不同的种类的植物,以达到美化景观的目的,但是这也会加速病虫害之间的传播。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搭配时不仅仅要考虑美学因素,还要基于生物学的角度合理搭配,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栽种植物。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园林植物的种植要充分考虑其生长习性,不仅会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还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3 物理防治方法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光诱杀法、高温处理、制作塑料薄膜毒环、去除病灶及感染病虫组织。其中光诱杀法主要是利用昆虫怕光的特性制作捕杀器杀灭害虫,该方法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不会污染环境,不过针对一些对光不敏感的昆虫无效;高温处理,该方法是对土壤及有机肥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将隐藏其中的病虫、病菌通过高温除去,该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消灭病菌及害虫卵,但是有一点不足,即处于生长期的植物不适用;塑料薄膜毒环。一些害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会上树为害植株,塑粒薄膜毒环就是利用昆虫这一特性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在树干合适的树置制作塑料毒环,宽度维约20cm,昆虫爬至塑料毒环的位置时会滑落,使其无法上树为害。制作塑料毒环要注意塑料环要紧贴树干,也可在塑料薄膜上杀虫药,杀虫效果更好;及时去除病灶及感染病虫组织,为了更高效的防止树木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可以去除树木中的病灶或者感染组织,从根本上杜绝了感染的可能性。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6

[关键词] 林业 病虫害 防治问题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87-01

一、引言

在林业发展中,对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工作重点,而在林业中病虫害的防治大多是系统化的工程,应该将可持续的思想作为指导,保持防治连续性,从而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保证国土生态安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预防作为主要的措施,治理作为辅助措施,始终坚持预防第一,除治第二的原则,将防治与营林相结合,同时不断的增强依法防治水平,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让群众加入到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中来,将科技与资金相结合,实事求是根据各地区的森林情况来进行指导,避免问题扩大和蔓延。在我国防治病虫害是林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考验。文章针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实际,从发病的特点和根源方面对防治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防治病虫害是整个生态环境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防治病虫害能够极大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林业资源,促进我国的生态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当前,我国的玲也病虫害问题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在林业部门的努力下,基本的资源保护措施不断的完善,但是因为各种实际的原因,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很多棘手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依然十分的艰巨,在我国,病虫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林业病虫害而言,最难解决是因为其具有十分鲜明的不确定性,病虫害的发生时突发性的,随机的,在发生之前很难预测。我国地域辽阔,病虫害突发问题严重,但是林业部门无法对所有的森林资源进行监控。此外,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是蝗虫、杨二尾小舟蛾、去南松毛虫等许多品种,在防治过程中,不同的病虫的防治办法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能一劳永逸,所以林业病虫害的避免是十分困难的。

2. 林业病虫害具有地域广泛性

对于林业资源来说,病虫害的发生大多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发生病害影响的面积是很大的,加上我国的林业大多是集中种植的方式,如果在林区内树木品种单一那么传播的速度更快。所以由于我国森林种植中品种单一,而北方气温逐渐升高,这就造成了害虫越冬的成功性增加,最终造成病虫害高发,当前林业防治工作还因为技术、资金及人员的问题受到限制,防治难度增加。

3. 我国林业资源防治过程中物种进化速度快

最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发展迅速,很多杀虫药物不断的被研发出来,药物让很多以前难以控制的害虫得到了控制,但是药物也为林业的发展埋下隐患。由于药物的频繁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和适应能力都吧、会不断的增加,这对于防治病虫害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三.针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首先要重视育苗工作

对于林业而言,病虫害的防治,育苗是根本措施,必须要选择优质的苗圃地来育苗,还要选用土质好的土壤,地势要相对较高。因为地势低的地方是比较容易发生苗病的,最好是实行休闲轮作制度,这样可以一致病原物和害虫繁殖。初期的培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除草和施肥的工作,这对于减少虫卵,增强林业抵抗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育苗的过程中要重视修剪工作,及时的清理虫害枝叶,将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然后在树苗生长的后期,要做好保护工作,及时的进行加固和保护,防治恶劣天气带来影响。

2.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

防治病虫害,不能忽视农药的作用,当前使用的农药大多是无机农药,是矿物原料加工而成。药物防治病虫害是我国最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生物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最长久的措施,既可以消灭病虫害,又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天敌,例如山雀、啄木鸟等等来消灭看、害虫的防治办法。这样的防治方法既省力又不会污染环境。

四、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建议

1.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

要建设完整的病虫害防治体系不能单纯的依靠某个部门,而是需要政府和各级部门共同努力来完成的。要建立各级病虫害的检测机构,及时的掌握当地有害物种的情况,完善病虫害检测体系。对于病虫害的情况,监测站点要动态的实时跟进,并且有专业的病虫害防治人员进行处理。

2. 在林业的病虫害防治中必须重视防治

坚持“经营与防治一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各级政府作为主导,国家进行补助,并鼓励人们积极的参与到防治中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防治工作,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五、结束语

通过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总结可知,在防治工作中,必须要坚持生物防治为主的办法,同时通过多种措施防治并行,这是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最显著的办法,这样也能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华.浅谈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09(06)

[2]潘宏阳.我国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 2002(01)

[3]孙红梅,马金彪,王淑双,张晓春.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 2011(08)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7

一、大豆的病害在不同的季节里有很多,如果将其分类,可以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这些病害的种类很多,但是可以影响大豆产量的在黑龙江只有20 多种病害,对大豆危害较大的病害在黑龙江省只有几种。

1.大豆花叶病毒病与防治。这种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SMV)、大豆矮化病毒(SSV)、花生条纹病毒(PSV)等多种病毒单独或混合侵染带来的病毒,受害后的大豆可以明显看到,植株豆荚数量减少,百粒的质量重得到降低,大豆的表面褐斑粒增多,大豆一旦得到此病,一般就会发减产5%,严重重的病害年减产可高达25%,甚至可以达到绝收的年份。及时得到的成品,透雨受到病毒的影响,大豆颗粒的蛋白质含量及油含量也会有明显的减少,影响大豆商品的价值。

防治方法:对这种病毒的防治,主要采取药剂来杀死蚜虫,就可以消灭传毒介体。经常用 50%抗蚜威的可湿性粉剂2000倍的溶液,或用25%蚜螨清乳油2000倍的稀释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的稀释液,都可以喷雾杀死蚜虫。

2.大豆胞囊线虫病与防治。这种病是由大豆胞囊线虫寄生所引起。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时可达45%以上,甚至绝收,这种病主要是由于根部受害,就会影响植株出现生育不良,矮小,茎叶发黄,花器群生,这样结果就会在成熟期结实少或不结实。

防治措施:为防治这种病的出现,应采取轮中的措施,种植大豆地要与禾谷类作物轮作1~2年;同时增施磷肥,适时灌水。还要用3%呋喃丹颗粒剂,在播种的沟内施药,施药后要进行覆土,保持药效少流失。

3.大豆根腐病与防治。这种病多发生在潮湿或有积水的地方。幼苗的根及茎基部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可导致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就会使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致使地上部植株矮小瘦弱,叶片淡绿,结荚明显减少。发病重时使病株萎焉,幼苗枯死。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用农抗120水剂150~3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达到治疗效果。

4.大豆叶斑病叶上病斑与防治。这种病斑呈淡褐色至灰白色,不规则形,边缘深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点,然后叶片枯死。

防治措施:防治可清除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在发病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5.大豆缺铁症状与防治。这种病是大豆的一种缺铁元素的生理病害。一般不常发生,如果苗期受雨渍或种植在钙质土壤的大豆发病较为明显。发病初期,上部叶片变黄色,后期叶片呈黄白色。

防治措施:精耕细作,多施有机肥,发病初期喷1%硫酸亚铁,经过3~7天,黄化现象即可消除。

6.大豆细菌斑点病与防治。这种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柄、荚、种子上也时有发生。初期叶上出现黄绿色状小斑,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分泌出白色菌脓,干燥后呈膜状。种子上病斑不规则形、褐色,常覆一层菌脓。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或采用无病种子;清除田间病残体,实行2~3年以上轮作。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1∶1∶200波尔多液。

二、大豆虫害危害的种类和影响

大豆的害虫种类很多,主要害虫有:大豆蚜虫、卷叶螟、豆天蛾、大豆食心虫、豆荚螟、二条叶甲、豆秆黑潜蝇等。

1.豆天蛾幼虫与防治。食叶成缺刻,严重时将豆株吃成光秆。防治措施:颗粒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可减少发生量。B、药剂防治:在幼虫1~3周龄期,用50%马拉硫磷、50%敌敌畏、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2%西维因粉剂或3%敌百虫粉剂喷粉防治。C、生物防治: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幼虫1~3龄期,可用苏芸金杆菌生物制剂稀释800倍液喷雾防治。

2.大豆食心虫与防治。以幼虫蛀入大豆荚内食害豆粒,降低大豆产量和商品性。A、农业措施选种抗虫、耐虫优良品种;化蛹期在豆茬地增加中耕次数,豆茬麦地收割后立即深翻细耙,杀死幼虫和蛹。B、药剂防治成虫产卵盛期,每亩喷施5%敌百虫粉剂2千克,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期之前,每亩施2%杀螟松粉剂2.5千克,杀螟松粉剂有一定的内吸渗透作用,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8

关键词:血吸虫病;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流行性疾病,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在亚洲、非洲、拉美洲三大洲的70多个国家较为常见,患病者基数较大。血吸虫病主要包括肠血吸虫病与尿路血吸虫病两种类型,肠血吸虫病主要由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而尿路血吸虫病主要有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主要为日本血吸虫引起的肠血吸虫病。本研究根据血吸虫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与防治工作中的限制性因素,分析了血吸虫病的有效治疗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血吸虫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主要存在于河湖沿岸城镇,血吸虫病菌主要存在于钉螺分布地区。据解放初期的统计,全国有螺面积约为130亿m2,血吸虫患者约有1000万余例,死亡率较高。解放后国家加强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灭螺活动,血吸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截至2003年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血吸虫患者缩减至不到100万例。钉螺覆盖面积也缩减至不到40m2。但由于我国地形地势复杂,洪涝等灾害频发,国家实施退田还湖等工程,使钉螺疫情得以复发,难以巩固灭螺成果[1]。

血吸虫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自然环境对钉螺生长的促进作用,在气温、水分、植被与光照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血吸虫繁殖效率较高,我国江河湖泊分布复杂,雨量充沛,河岸杂草符合钉螺孽生条件,使血吸虫病新病例激增。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血吸虫病在社会环境中的多样性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疫水、人畜粪便污染、人口流动感染、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传播,扩大血吸虫流行区域,使血吸虫病的患病几率增加。

2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限制性因素

随着近年来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不断推进,国家对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防治工作普及加大了力度,但血吸虫病整体防治工作仍存在着多重限制性因素,影响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①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多为河湖沿岸城镇,渔村居民感染率较高,居民多以捕鱼为生,难以避免接触疫水;②血吸虫流行区域大多为村落或小城镇,居民平均文化水平较低,为血吸虫防治工作的普及加大难度;③牲畜作为血吸虫病的第二关键传染源,防治工作未有效重视处理牲畜粪便,造成防治漏洞;最后,许多血吸虫病患者患病初期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不足,警惕性不好,导致其血吸虫病的救治延误、加重病情,患者在血吸虫病晚期时才求医,影响血吸虫病整体救治效果[2]。

3血吸虫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3.1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宣教力度加强 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中,应针对流行地区居民对血吸虫病认知能力较低的问题,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宣教力度,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论坛,普及血吸虫病初期病症表现,提高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宣教工作中还应当着重对河湖沿岸地区居民的血吸虫防治知识,呼吁沿岸地区居民远离疫水等病菌感染源,易感染时期不去河湖边游泳,从事防汛、户外工作时注意穿戴隔离服装,穿戴好手套与胶鞋,提前服用吡喹酮等防治药物。河湖沿岸村落居民的宣教工作,应结合该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血吸虫病的引发原因、传播途径与晚期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提高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度与关注度[3]。

3.2血吸虫病检验防治水平综合提升 政府需要针对血吸虫的防治问题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研发新型检验方法,血吸虫防治部门需要积极组织血吸虫流行地区定期检查,积极应用先进的血吸虫病检验方法,提高血吸虫病检验效率,从而进一步达到有效的血吸虫病防治效果。防治部门可以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技术,综合检验居民的感染情况,并定期发放呲喹酮等血吸虫病防治药物,提升血吸虫病检验防治的整体水平。防治部门在血吸虫病易感染季节应加大检验力度,定期检验、抽检居民感染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加大防范力 度[4]。另外,血吸虫病防治部门还应当注重培养居民防范意识,宣传日常增强抵抗力、免疫力的方法,增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居民的身体素质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3.3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管理要求强化 血吸虫病防治部门应当完善防治工作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防治工作管理的要求,综合考虑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限制性因素,探讨最优解决对策。实际防治工作管理中,应纳入家畜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家畜作为血吸虫病的第二大感染与传播体,在以往防治工作中忽略对家畜的血吸虫病防治,而导致血吸虫病防治效果难以巩固。防治部门应集中处理家畜粪便,并定期发放家畜专用血吸虫病防治药物,加强家畜方面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从而达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政府应当针对渔民血吸虫病的高感染问题,建立渔村渔民血吸虫病防治定居点,施行鼓励渔区渔民转产等政策,解决渔民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困难的问题,从而综合提高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防治工作效率,提升人民综合生活质量。

4结论

血吸虫病的实际防治工作中,应当详细考察流行地区感染血吸虫病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限制性因素,结合问题讨论对策。加强流行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宣教力度、提升血吸虫病检验防治水平、强化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管理,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全面降低血吸虫病在流行地区的感染率,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有效控制的防治工作目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雷正龙,郑浩,张利娟.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7(06):227.

[2]陈洪根,谢曙英,曾小军,等.当前我国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与防治策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5(01):149.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9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59 

1 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问题 

1.1 防治技术落后 

由于林场工作人员对病虫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林区的工作只围绕经济利益进行,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意义,使得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依然以传统落后的模式为主,病虫害防治技术停滞不前,从而造成了病虫害现象反复性、经常性发生。 

1.2 防治难度增加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强了植树造林工作,人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但造林对象主要以纯种林为主,混交林数量相对较少,这导致了病虫害的放生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此外,由于农药的不科学使用,造成害虫的天敌减少,也是增加防治难度的一大因素。 

1.3 灾害监测不力 

灾害监测制度、监测预报网点的不完善使防治工作无法与林业生产工作有机结合,导致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局面,最终造成林场生态防御系统的破坏,一旦爆发病虫害,林场管理人员便无法有效遏制快速的蔓延,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 

2 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具体措施 

2.1 完善林区管理制度 

建立林区病虫害防治的奖惩制度,对消极态度的治理人员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防治工作有重大贡献的治理人员加以奖励,以此规范和激励治理人员。 

加强治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要求在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和适当的监测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力度。 

对治理人员实行防治理念再教育措施,从意识形态入手,使其首先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再让意识指导实践,让治理人员积极投入到平常的治理防护工作中。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对病虫害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林区带来的损失。林区管理制度是防治病虫害活动的有力督导,完善林区管理制度能有效改善林区病虫害现象,对林区工作人员工作开展具有一定指导和约束作用。 

2.2 革新防治技术 

对强危害性的病虫害制定针对性的应对计划,优化防治技术,禁止外来生物和害虫的人为传播行为,可以有效避免害虫对林区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科学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降低有毒物质对土壤和森林的危害程度;采用生物科学技术,对病虫害的天敌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让天敌对病虫害的繁衍起抑制作用,实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 

2.3 强化防治意识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秉承能预防不治理的原则,将预防工作贯穿在整个防治活动中。在林业部门内部进行改革,加大防治工作管理力度,使部门人员对防治工作引起重视,从而逐渐建立病虫害防范机制,以此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4 加大资金投入 

林场的管理经费决定了病虫害治理的投入力度。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大约每年有6.67万hm2森林病虫害现象严重,且无法得到有效治理。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投入,在财政投入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地方补助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原则。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林场防治的方方面面进行资金投入,因此资金投入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地方政府筹资投资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收入,从而才能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大扶持力度。 

融入政府职能原则。各级政府要将林场的病虫害防治归入到当地的综合防灾减灾计划中,市县2级财政要加大防治、预测和监管等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通过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才能使林场的病虫害的治理手段更加有力有效,治理工具的选择也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 

2.5 加强林木检疫 

在高速公路路口增加防疫检测站,加强产地检疫工作,对病虫害频发地区和城镇植物产品集贸市场、单位加强检疫管理,从源头上切断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对引进的树木新品种及其森林产品实行2次检查,做到林木检疫的万无一失。 

3 结束语 

树木具有存活时间长,生长周期久等特点,短则几十年,长则达百年之久。树木在漫长的生长发育期中,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界有害生物会随时对树木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林场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即使病虫害现象发生,也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危害在可控制范围内。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国森林资源才能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良性的提供森林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篇10

关键词:毛竹;病虫害;特点;成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84-2

毛竹病虫害种类繁多,弄清其发生的特点成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针对性防治。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毛竹病虫害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及时通报,并组织竹农联合行动,选择有效防治措施,抓住有利时机,主治兼治相结合,这样才能确保毛竹病虫害不会给毛竹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1 毛竹病虫害预警预报

毛竹病虫害发生有一定规律,发病初期也很容易被发现,因此,要建立毛竹病虫害预警预报机制,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发出预警,让竹农能够联合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消除病虫害威胁。林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技术指导,组织竹农联防联治,统一管理,统一施药,这样就可以有效切断一些病菌传播途径,做到标本兼治。

2 毛竹病虫害综合防治

毛竹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原则,抓住最佳防治时机,采取一系列有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控制在可以允许的范围之内。

防治方法要灵活多样,主治兼治要搭配合理。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多种防治措施也注意协同使用。特别是要加强物理和农业防治的力度。要通过抚育管理,提升竹子长势,增加其抗性,这是最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另外,还要注意保护虫害天敌,用生物防治的方式,这也是最安全最实惠的防治措施。

3 毛竹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毛竹病害防治要特别注意病原传播,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带病植株进入林地,从源头切断传染途径,这是毛竹病害防治的关键环节。

3.1毛竹丛枝病

毛竹丛枝病(Balansiatake(Miyake)Hara)又叫扫帚病,病枝侧枝丛生,枝节数增多,枝节间缩短,叶子退化严重,呈鳞片状。5月~7月为发病盛期,病株会持续蔓延,几年内,整株枯死。病原为囊菌病菌引起,可通过孢子由大风雨水等途径传播,或者是带菌母竹造成。其防治包括造林前认真检查,不让带菌病株进入场。加强抚育管理,砍伐老竹,松土施肥促进竹林生长。发现病株要及时剪除,集中焚烧。

3.2 竹杆锈病

竹秆锈病(PucciniaCortocopodes Berk. et Br)也叫竹褥病。病原为真菌,真菌担子菌亚门、冬孢纲、锈菌目中的竹毡锈菌。病菌在竹秆黄斑中以冬孢子越冬,传播途径主要靠风让病害蔓延。新老竹林都可发生此病,大多发生在生长过密湿度较大的地方。以2年~3年生竹秆最明显,一般危害竹子基部、中下部。4月~5月产生褐色或者至暗褐色粉质状突起,逐渐脱落,病斑呈现黑褐色,5月~6月为传染盛期,到8月病斑外出现黄斑,9月~10月形成椭圆形至条形,这就是冬孢子堆。

防治:发现病株要及时剪除砍伐,烧除病部,注意合理密植,对过密枝要进行疏剪,注意排水,清除杂草。加强检疫,防止病株进入。每年3月中旬,用涂抹煤焦油或者煤油的方式,对病株进行连续涂抹。严重时,可以用25%可湿性粉500~1000倍液,喷射2~3次。

3.3 竹黑痣病

竹黑痣病(Phyllachora sinensis Sace)又称叶疹病,植株发病时,毛竹生长衰退迅速,竹叶枯萎脱落,出笋减少。病原为黑痣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4月~5月释放囊孢子,借助风雨传播。

防治:及时发现及时清除病枝叶,并集中销毁,加强抚育管理,施肥松土,提升竹子长势,增强抗性。发病时,可以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4 毛竹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毛竹虫害主要包括竹笋禾夜蛾、黄脊竹蝗、刚竹毒蛾、竹广肩小蜂、黄脊竹蝗、竹篦舟蛾和竹织叶野螟等,防治时要注意多种防治手段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农药防治要一药多治,这样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4.1 竹笋禾夜蛾

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又名笋蛀虫,主要危害竹笋,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林地杂草上越冬,翌年2月孵化成幼虫,开始蛀食杂草,到4月竹笋出土时,幼虫即蛀入笋尖小叶,蚕食柔软部分。到5月上旬,幼虫老熟钻出竹笋入土结茧化蛹。6月羽化成虫,产卵。遭受虫害的竹笋,很难成竹,即使长大也是断头折梢,成为残竹。

防治包括:每年8月份结合除草,全面清除消灭越冬虫卵,及早挖出退笋,可以在每年2月中旬,喷洒除草剂,对竹笋喷洒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中间间隔5~7天。

4.2 竹广肩小蜂

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危害时,可以造成竹叶多而密,竹节膨大,形成虫瘿。受害植株营养大量消耗,枝叶枯萎脱落,植株长势锐减,发笋减少,林分衰败,甚至导致植株死亡。竹广肩小蜂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每年2月~3月成虫羽化盛期,3月~4月成虫出瘿,5月幼虫孵出,9月老熟幼虫开始化蛹,以蛹越冬。

防治:竹广肩小蜂均集中小年竹上产卵,每年2月要及时巡视,发现后及时伐除带卵植株。羽化期时,可以用林丹烟剂或741烟剂熏杀。也可以在幼虫危害期,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或者用注射法杀死幼虫,方法是在竹子基部打洞,注入40%氧化乐果与80%敌敌畏乳剂等混合药剂10倍液,每株2毫升。

4.3 刚竹毒蛾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每年可发生3代,主要危害竹叶,发生时,可食尽竹叶,使竹节内积水,导致植株死亡。刚竹毒蛾以卵和幼虫是竹叶背面越冬。每年3月,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开始侵蚀竹叶。老熟幼虫在竹子上部竹叶上结茧。

防治:春季施用白僵菌粉炮,每亩3个,在幼虫期用664烟剂或敌马烟剂熏杀,每亩2包。加强抚育管理,改善林间通风透光状况。也可以采用灯光诱杀成虫。

4.4 黄脊竹蝗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又叫黄脊竹蝗,主要危害竹叶,特别是新竹被害很容易枯死,老竹竹叶被吃光,像火烧一样,被害竹秆内往往积水。以卵在土壤中越冬,每年5月为孵化期,起初幼虫在杂草上取食。10天之后就开始危害竹子,常常聚集在竹梢上取食。7月开始羽化,成虫聚集取食叶片,9月~10月产卵于杂草之中,卵在土中越冬。

防治方法:竹蝗产卵比较集中,11月份可进行挖掘消除。用新鲜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10公斤,以此药作为诱杀剂放在剖开槽竹内,诱杀效果不错。药剂防治要选择幼虫出生10天内,喷施1.5%甲基1605粉,每亩2公斤。

4.5 竹篦舟蛾

竹篦舟蛾(Besaia goddrica(Schaus),危害竹叶取食竹叶,被害竹子下年新竹减少。竹篦舟蛾取食竹叶,使竹林荒芜。

防治:强化抚育措施,合理砍伐,科学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利用黑光灯诱杀,效果也不错。药物防治可用敌敌畏插管烟剂,每亩1公斤。

4.6 竹织叶野螟

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又叫竹螟,主要危害竹叶,可以导致冬季大量新竹死亡。均已老熟幼虫越冬,每年4月化蛹,5月成虫,6月羽化。

防治:加强抚育管理,减少密植,冬季削山松土,杀死越冬幼虫。也可以用黑光灯诱杀成虫。6月发现幼虫苞叶时,可以用90%敌百虫500倍液喷杀,也可以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就是在5月底释放松毛虫赤眼蜂,也可以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芳.毛竹几种主要病虫害防治[J].科教导刊,2012,(24).

[2]张国辉,王超,谢建强.毛竹栽培技术 [J].农技服务,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