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11-15 17:44:54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具体方法

我国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的储备,但是在人为砍伐利用和自然灾害中,森林资源的分布的面积在锐减。其中森林病虫害就是一种常见的无形自然灾害,与森林火灾和土地沙漠化相比,病虫害对于森林的侵害是没有明显的现象与前期预兆的,只是在危害发生后,才能观察到病虫害的严重程度。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供应,减少自然侵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管理实施,提高森林工程的科学化管理。

该办法的制定明确其目的是首先需要做到的。制定该办法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强化对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管理,提高测报和防治成效。

为提高预测预报的效率,国家应根据实际需要以国家、省、地和县为单位建立四级监测点,对监测及测报对象进行调查和预测预报工作,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其中,全国性森林预报测报点要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骨干。

在实际的森林病虫害预测中,森林管理人员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对该区域出现的病虫的种类进行调研,并研究出不同的树木种类中,感染病虫害和鼠害的程度、种类,感染后的症状等,并依照以往的文献档案进行分析,跟踪不同种病虫的分布情况,并预测出其变异的可能性,便于日后的预防处理。

在预测报告的管理中要明确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并严格按照报告的规定流程进行工作,如在报告中,需要对病虫害的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处理、预测、和反馈等,若是其中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造成预报管理的不完整性,在病虫害的预防管理中就没有形成有效的预防措施,一但森林的病虫害发生,将会由于细节的失败导致预防管理的失误。

在病虫害的预测中,数据的研究与对比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森林分布的面积较大,不同的区域内气候变化、温度与湿度都不相同,相应的病虫的生长分布特点也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研究分析中,需要借助国家中心检测和数据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同一种病虫的变异形式,致病特点,不同种病虫的生活习性等,其中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与检测中心的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测报机构则主要负责本辖区内的测报网点建设,综合分析基层单位和中心测报点上报的森林病虫情监测、预报数据,及时本辖区内森林病虫害中、长期预报、病虫情通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国有林区林业局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测报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中心测报点是国家主要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网络体系的骨干,设置区域应符合如下特点:病虫害发生代表性强,领导重视、森防机构健全,设施条件和基本工作基础好。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要承担具体工作。中心测报点由国家统一命名。中心测报点建成后,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根据有关办法组织检查验收。

中心测报点主要负责按时观察、记录、传输监测数据。中心测报点建立以后,要按时观察、准确记录调查数据,并要做到分类汇总、处理和分析。预报内容为发生期预报、发生量预报以及危害程度预报。预报准确率也有规定,一般应在90%以上。

如果辖区内突发重大的森林病虫害,测报点要及时上报和发生动态。测报站还应该积极配合地方做好生产防治工作,根据辖区内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报告,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意见和防治方案,当好当地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指导防治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一旦确定中心测报点,地方就不能擅自变更。如果确实需要调整、或中心测报点,也必须经过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审批。

除进行病虫害测报上报之外,一般测报点测报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应由中心测报点负责,辖区内一般监测点工作和虫情普查也是测报点的工作内容。

具体到测报人员。要建立健全测报资料数据库,建立主测对象和当地主要病虫鼠害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库和专项档案;还要做好测报技术研究。为便于对辖区内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中心测报人员还要绘制辖区内测报对象以及调查标准地分布图,还有如有需要前去实施监测的踏查线路图;对预测预报的相关技术因子数据要进行积累和整理,选用并提出适用的预测预报数学模型。

测报工作关系到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关系到森林的生态安全,所以,关于测报人员的任用也要慎重。受现实条件所限,中心测报人员中专兼职可能都有,但至少要有两三名工作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要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熟练掌握测报技术的测报员才能上岗。持证上岗是对测报员的一个基本要求。为保持测报的连续性,测报员岗位要保持稳定。哪位工作人员确实需要工作变动时,须征得省森防站的同意,并报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备案。

为使测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测报点要建立健全档案,建立资料保管制度。调查原始记录、各种图表、的预报等,应进行分类,并要整理归档,登记造册。要有专人管理测报资料档案。

为了调动和激励各测报点的工作积极性,适当的奖励是必不可少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考核中也应包括中心测报点的工作。责任考核可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委托各省级森防站执行。省级森防站要对各中心测报点上报的测报数据、材料以及工作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要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为调动测报人员工作积极性,国家植造司要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中心测报点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结语:规范的制度、科学的管理是森林病虫害预防预报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设立各级测报点,明确测报管理制度的目的以及各级测报点的职责,严格人员任命,规范制度执行,适当奖惩,建立完善测报档案,为测报制度科学进行提供助力,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2

[关键词] 烟草 植物保护 科研 报告

1前言

福建是我国优质烤烟的主要产区之一,烟叶生产分布在闽西北地区,温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优质烟叶生产。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烟叶生产得到平稳发展,年总产量达到14万吨左右,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享有盛誉,是国内重点卷烟企业的名优牌号卷烟的优质原料。烟叶生产也是我省闽西北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我省烟农户均销售烟叶收入突破2万元。但是,适宜的气候条件同样有利于烟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烟草病虫害发生流行不仅造成烟叶产量的损失,也影响烟叶的质量。全省常年病害发生面积12950公顷次,产量损失0.12万吨,产值损失1000万元以上。烟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已对我省烟叶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烟草植保工作对我省优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烟草植保是研究危害烟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国家烟草局、省烟草局十分重视烟草植保工作,加大投入,组织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对我省烟草主要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规律、预测预报、防治技术等进行了攻关;建立了烟草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络,构建了全省烟草植保专家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远程在线诊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烟草植保研究、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技术服务等体系,有效地控制了烟草有害生物的发生,为我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福建省烟草植保发展现状

闽西北山区,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全年光温条件好,雨量充沛,十分适宜发展烤烟生产,但是对烟草病虫草害的发生也十分有利。具体表现在病虫草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最常见且常年发生的病害有烟草病毒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蚜、稗草、莎草等,其中病毒病和烟草青枯病是威胁我省烟叶生产的两大主要病害,局部产烟县还零星有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走“绿色无公害”的生产防治模式是福建烟草病虫害综合治理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

2.1 烟草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2.1.1 烟草植保应用基础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福建省烟草开展了烟草侵染性病害和昆虫普查的研究,基本明确了当时危害我省烟草的主要病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福建烟区烟蚜种群动态与烟草害虫捕食性天敌、烟仓害虫及其天敌;1998年“东南烟区烟田杂草种类调查和控制技术”研究,明确了我省烟田主要杂草有稗草、马唐、蓼、莎草等44种,涉及17科,同时鉴定有57种食草昆虫及其分布与寄主。

但由于气候、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和种植年限等变化,病害种类增加、危害严重,同时一些次要病害上升危害的情形,如烟草镰刀菌根腐病。2000年以来,我省先后又开展了“烟草青枯病流行动态监测与防治研究”、“烟草青枯病菌系分化研究”、“福建省烟草病虫多样性及其演替和灾变规律研究”和“闽西烟区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等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分别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青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明确了病害的种类及其田间动态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病虫草

* 第一执笔人:陈顺辉,农学博士,福建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烟草农业科研及科技管理工作。

害发生规律、构建了基于GIS的福建烟草害虫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烟草有害生物治理、天敌保护和利用的先进理念,并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提升福建烟草病虫草害治理的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 烟草植保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2.1.2.1 农业防治技术措施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省先后研发并推广了漂浮育苗技术和湿润育苗技术,不仅使育苗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十分有效地从源头上解决了烟苗苗床感染病毒、大田蔓延的缺陷,苗期感染率从30%~40%降为零感染;大田阶段化学抑芽剂的引进与推广,不但把劳动力从繁杂的人工除芽活动中解脱出来,而且大大降低了人为传播病毒病的机率,使病毒病在烟田中蔓延传播的势态得到控制,病毒病的发病率从过去的10%~30%,降为5%左右;推广烟―稻轮作的耕作制度,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频振式杀虫灯与黄色捕虫板等物理措施的推广应用,十分有效地控制了烟田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推广以覆盖配色膜或除草膜结合沟间施用除草剂的杂草防控栽培技术。这些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也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1.2.2 主要病虫害监测技术研究

在主要病虫害监测技术方面,我省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如首次采用自成一体的鉴别寄主划分了烟草青枯病不同致病力的菌系划分,测定了品种、温湿度、土壤类型与病害流行的相关性,并确定了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青枯病的预测指示品种;对危害我省的病毒病种类进行了普查,并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流行规律和损失率做了详尽的研究。

在预测模型方面,我省在长期定点观察和大面积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烟草花叶病的测报模型。

2.1.2.3新型生物药剂的研制

省烟科所与农大联合研制的青枯病拮抗菌剂“9605”,省农科院研究开发的青枯病生物杀菌剂“ANTI-8098A”,龙岩烟科所尝试利用大蒜提取物控制烟蚜技术和烟田杂草的致病真菌的研究,为无公害生态烟草的栽培提供了新的手段。

2.1.2.4 抗性品种研究与利用

福建省烟科所利用红花大金元、K326、岩烟97和G3等4个鉴别品种,将福建烟区烟草青枯病均划分为致病力强、中、弱3个类型,并明确了我省以中等致病力菌群为主及其分布区域和发病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我省烟草青枯病发生广且重的状况,开展主栽特色品种抗性的改良育种,育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中抗青枯病品种闽烟7号,同时龙岩、三明市公司也根据立地环境条件采用杂交和系选的方法,选育出具有较好的抗普通花叶病特性的F1-38、LY-1等烤烟新品系。生产上根据不同品种的抗性特点,合理布局,既使生产便于管理,又最充分地发挥品种的抗性特性。

2.2 福建省烟草植保体系建设

2.2.1 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

1995年,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科研开发项目的带动下,福建省开始组建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省烟科所成立以后,全省病虫害监测网络体系进一步得到提升完善。至2005年底,全省共建立1个省二级站,3个市三级测报站,9个县级测报站,测报的范围覆盖了全省的主要烟叶产区。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完善,目前该网络由三级组成:第一级为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站,第二级为龙岩、三明和南平市级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站,第三级为县级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站(长汀、上杭、永定、宁化、永安、泰宁、邵武、松溪、建阳等县市)。

网络测报人员中有博士3人、硕士3人、本科35人,以及受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测报技术人员38人,十分有效地提高了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水平,特别是明显提高了突发性病虫害的处置能力,显著地减少了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2.2.1.1 技术人员的培训

以“二级培训为主,三级培训为辅”,将培训工作贯穿于烟叶生产整个季节,多形式传播烟草植保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实践证明这是十分有效的拓展素质的途径之一。

2.2.1.2 烟草病虫监测

我省烟草病虫害测报网络主要开展4病1虫(烟草病毒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和烟蚜)的系统监测和普查,采取专业检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定点监测与全面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展动态。

2.2.1.3 病虫情报

自1995年起,福建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二级站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来自全省测报网络的资料,对全省范围内的烟草病虫害等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共100余期“烟草病虫情报”,发往全省27个主产烟县(区)。各三级站和测报站也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了次数不等的市(县)级病虫趋势预报。这些情报包括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病虫发生情况通报、病虫防治措施和对策、农药公告及合理使用方法等诸方面,在各地病虫防治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2.2 烟草植保专家系统构建

2007年,福建烟草构建了福建省的烟草病虫害专家系统和远程诊断识别系统。专家系统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烟农,集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信息查询和交流、在线诊断为一体的移动课堂,宣传新理论、新技术。目前专家系统有烟草病害、烟草虫害、田间杂草、烟株缺素、病虫害预警预报和植保常识等6个图文并茂的专栏,可以为用户提供病、虫、草、缺素诊断的多种途径,并为用户推荐实用的一种或多种途径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烟草植保专家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显著提高了病虫信息的传递速度、病虫害诊断防治的效率、病虫害诊断防治技术的推广效率及病虫信息的咨询服务水平。

2.2.3 基层植保服务体系

为提高烤烟病虫害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减少烤烟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省对基层植保服务模式进行了多途径有益探索,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基层植保服务体系。

2.2.3.1统一采购烟用农药,实现烟农安全用药

建立了烟用新型农药试验网,试验并筛选新型高效低毒的烟用农药。市级烟草公司根据国家局农药公告及当地试验情况,确定拟采购的农药品种,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供给、科学指导和过程监测,有效地避免了烟农用药的盲目性,采用技术手册、图文电视等宣传手段引导烟农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农药,提高了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真正从源头上控制烟叶农残。做到“三个好”,即服务好烟农、培训好烟农、监管好市场,保证了烟叶的安全性,为烟叶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特色烟叶。

2.2.3.2建立植保110网,实现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

近几年,我们以“预警防灾”为中心,结合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机械化等)理念,不断探索适合我省烟叶生产的“植保应急”服务体系,2006年建立了植保110网,实现了“公共植保”的理念。

该网络将市公司、县公司、烟草站和终端用户――烟农之间连为一体。当终端发出“求助”时,市烟草公司预警中心快速反应,采用远程在线诊断,及时反馈并做出防治指令,组织若干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进行有效的防治,力争在病虫害零星发生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病虫害大面积流行。

2.2.3.3 探索以统防统治为主导的病虫防控专业化服务体系

现代烟草农业理念的提出,使我省烟草植保的观念有了新的发展,防治理念由临时应急转向源头防控、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在做好病虫测报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宣传力度,积极探索“五统一分”的模式:五统,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方法,统一药剂种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质采购”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一分,即“分户防治”。各产烟区均组织了植保专业化服务队,配备了机械喷雾器。烟草公司对自愿组建的植保服务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持证上岗;服务队采取有偿协议服务的方式运作,明确服务队与烟农双方的责、权、利等相关事宜,在烟草公司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的前提下,适时进行统防统治。彻底解决了以往田间发病与防治滞后、分散防治与劳力浪费的矛盾,提高了防治的时效性,扩大了防治面积,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农药施用量大幅度下降,确保了烟叶质量的安全。

3福建省烟草植保发展趋势

3.1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烟草病虫害动态监测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已广泛应用于有害生物管理的信息查询和检索、识别与诊断、动态分析与预测预报及防治决策。

将病虫害的监测技术、预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遥感遥测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AIS)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IMS),对病虫害发生为害动态进行监测、预测和防治决策。

开发病虫害发生动态、田间小气候和烟叶生长发育的自动化监测技术,结合对卫星遥感遥测信息和其他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分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态势,及早预测并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利用网络信息管理技术、人工智能支持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研究烟草病虫害发生与为害的中长期预测预报。

建立病虫害综合资源数据库和宏观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对重大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灾变预警能力。

3.2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利用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对烟草主要病害病原菌的群体遗传结构、生理小种变异动态、烟草主要害虫的地理种群和害虫生物型变异进行监测、鉴定,预测导致品种抗性“丧失”的病原菌新生理小种和害虫新生物型。

3.3 开展烟田生态控制技术研究

烟田生态控制是从烟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烟田的自然环境资源,根据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互作,通过人工调节生态环境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烟草生长发育,不利于烟草有害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节资、增效、安全、环保的目的。

3.3.1 保护和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资源

开展有害生物天敌资源的调查,研究其生态学、生物学规律,创造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生长、繁殖、栖息等条件,充分发挥天敌对烟草病虫害的自然控制或调节作用。如人工繁殖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

3.3.2 利用生物多样性,合理区划品种布局

由于烟田是单作烟草且较为简单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利用好烟田生物多样性,可减轻烟草病虫害对烟株的危害。

根据病虫发生的区划,调整种植结构,从播种期、移栽期入手,合理运用抗耐病虫品种,降低病虫发生几率。

3.3.3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合理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利用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行为调节剂、昆虫拒食剂或天敌细菌、真菌等防治病虫害。

3.3.4 利用种间化学信息物质

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天敌之间存在化学信息物质,如植物产生次生物质引诱害虫,害虫产生利它素引诱天敌,特别是害虫取食后产生的互益素对天敌有引诱作用,应用信息物质控制天敌的行为来控制害虫,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策略。

3.3.5 农业防治为先导,科学合理运用物理防治

构建土壤动态监测,平衡施肥或精准施肥,以水调肥,促进烟株健壮生长;挖掘传统农业的精髓,保护烟田环境,促进土壤微生态的平衡,制约病原物;合理轮作,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虫的发生危害;净化烟草生长环境,有效降低病原物;生长季节,科学合理使用杀虫灯、黄色捕虫板等诱杀害虫,利用光、温、波进行种子处理,减少病虫原基数。

3.4 充分利用多抗品种

针对我省烟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青枯病、花叶病和黑胫病)和重要病害(气候性斑点病、赤星病、马铃薯Y病毒病等),筛选开发利用抗性优良品种尤其是兼抗、多抗品种,以达到减少病害损失目的。

4福建省烟草植保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烟草植保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烟草植保科研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以“省烟科所―市烟科所―县试验站”为主线的我省烟草植保科研试验网络,加强与行业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形成以省烟科所为龙头,植保专家、烟草专家和各级植保科研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我省烟草植保科研创新团队,形成在国内烟草植保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个别领域如烟草青枯病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培养若干具有较高素质和研究水平的我省烟草植保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创新骨干,建设一支结构较合理、实力较强的烟草植保科研人才队伍。

基层植保科技队伍承担了我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诊断防治、农药及药械使用指导、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等。要进一步健全基层植保技术推广网络,充实技术人员,加大技术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基层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打造一支有素质、有水平、懂科学、能吃苦的技术服务队伍。

4.2 加强烟草植保应用基础研究及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对突发重大病虫害的处置能力

4.2.1 烟草抗性品种的选育

加强抗性种质的收集引进、鉴定、筛选、评价和利用,创新兼抗或多抗种质;突出以常规杂交、回交、杂种一代利用、系统育种等主要育种手段,围绕改良当前福建特色烤烟品种的目标,推进优质抗病特色品种的选育;突出以青枯病、TMV等病害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开发,建立主要病害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技术,结合EMS处理等理化诱变技术,采用聚合杂交、轮回选择等方法,开展多抗性品种培育;研究克隆烟草抗青枯病、病毒病等相关基因,将抗病基因与高效表达启动子连接后导入烟草常规品种,培育和创造抗多种病虫的转基因育种材料和品种,储备可能供今后烟草生产利用的优良转基因烟草品种。此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抗病品种,筛选适宜我省种植的新品种,对引进新品种和现有主栽品种进行区域布局研究,以品种的合理时空布局实现尽可能减少病害损失的目的。

4.2.2 “无公害”烟叶工程

“无公害”烟叶生产是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内容,在三明“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专项实施,加强天敌、生物农药、物理防治、农业防治技术等研究,建立“无公害”烟叶生产标准体系,推广“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

4.2.3 加强现代烟草植保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加强生物灾变规律、监测防控技术、科学施药技术的攻关研究,加强高效、低毒农药和先进植保机械的引进、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加强烟草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技术(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快速诊断、远程诊断、烟草植保专家系统等)、综合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应用研究,提高烟草植保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我省烟草植保综合能力与水平。

福建省烟草植保研究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新型烟草植保体系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烟草植保科技人才队伍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学研结合、系统内外合作为特色,深入研究烟草重大有害生物的灾变规律、预测预警、监控防控理论和技术,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烟草植保的学术水平与烟草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能力,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课题组成员:

1、陈顺辉,农学博士,研究员,从事烟草农业科研及科技管理工作。

2、顾钢,农学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烟草植保工作。

3、巫升鑫,农学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烟草育种工作。

4、林智慧,农学博士,高级农艺师,从事烟草害虫及烟田杂草综合治理。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3

第一章 总 则

一、目的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它具有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有松树的“癌症”之称,在国内外均被列为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林区的松林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持续控制,防控结合的原则。宣传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治基本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开展松材线虫病的监测调查,加强检疫工作,严防松材线虫病传入我局。

2、坚持林业局统一领导,实行划定责任区监测管理的原则。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各林场划定责任区管理,各林场对本辖区的监测预警工作负总责。

3、坚持快速反应,紧急处置,控灾减灾的原则。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快速的应急处理能力。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除治”的要求,一旦出现松材线虫病病害,快速反应,及时准确的处理。

4、坚持依法防治,职责明确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海南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项目负责制,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检查奖惩到位。

三、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局发生的松材线虫病病害的应急防治工作。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松材线虫病防治领导机构与职能

(一)林业局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

林业局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是林业局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决策领导机构,由局长谢明东任总指挥,副局长钟育飞任副总指挥。由森检站、林政科、天保办、计资科、人事科、行政办公室、政工科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组成防控指挥部。

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职责:根据病害预测和变化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我局防治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明确各组成和参加部门的职责与任务;部署和检查本预案执行情况,统一指挥全局的防控工作。

(二)松材线虫病防治办公室

林业局森检站是全局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以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为基础,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治办公室,由检疫站站长任主任。办公室具体职责是:

1、贯彻落实指挥部的指示和传达有关会议精神,承办松材线虫病防治应急处理的日常工作。

2、负责各基层单位之间的联络与沟通,交流有关信息。

3、负责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专业队伍的组建

1、局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组织防控专家组,其成员由局森林植物检疫站、林政科、天保办的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的任务是开展防治技术科研工作,并为监测普查、害虫除治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培训。

2、各林场负责组织监测普查队伍。由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普查人员的培训,普查技术指导,带领普查队伍开展日常的普查工作。

3、各林场负责组织专门的防治队伍,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专业队伍的培训,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三、检疫及审批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全局松材线虫病的检疫及审批工作。一是做好监管调查和检疫登记工作,对辖区内生产、使用、经营松木及其制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登记,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资料。二是加强林区重点部位的检疫监管工作,检疫人员要深入到林区主要交通要道、木材加工企业等开展检疫执法,对可能被植物检疫对象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输工具、场地、仓库等都要严格检疫,确保疫情不扩散。三是重视开展复检工作,从外面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前必须向我局森林植物检疫部门申报并接受复检,严格控制松木及其制品从松材线虫病疫区调入吊罗林区。

第三章 预警、预防和疫情报告

一、局森检站要加强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预警体系、检疫预灾体系和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监测预警专业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密切监测松材线虫病疫情。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实施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监测预警工作。

林业局统一部署,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检疫检查工作。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划定疫情监测责任区,设立常年监测点,由护林人员负责其责任区范围内的疫情监测,将疫情监测任务落实到人员、山头地块。坚持定期巡查、每月上报监测情况。发现松树枯死,要及时取样分离镜检,查明死亡原因。

如疑为松材线虫病危害的,迅速报送局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鉴定。凡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必须在24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组织开展除治工作。对于调查监测或者防治不及时,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4

一、目标任务

以“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为总基调,以防灾减灾为中心,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为己任,认真履职尽责,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实行政府间、系统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高效完成省下达给我县的2021年度“四率”目标任务:即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调查监测覆盖率、无公害防治率、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

二、重点工作

1、加强美国白蛾疫情防控

继续开展2次成虫迷向型性信息素诱捕监测,实施定点、定人、定责布设监控点80处;严格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苗木用于造林、绿化,严禁从疫区调入带土坨苗木和柞木枝桠材。

2、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阻击战

联合住建、城管、交通、水利、邮政、铁路等相关部门开展联防联治,4月10日前完成松材线虫病重大疫情专项调查,筑起防控疫情铜墙铁壁。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春秋2次普查监测任务,对松林实施调查、取样、检测。建立严格的松材线虫病责任追究制度,对调入调出的松木及其制品实施检疫监管和专项执法,确保疫情防线牢固。

3、强化森林鼠(兔)无公害防治

在鼠密度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开展森林和林木被害程度调查,结合防控因鼠而传染的疾病实施无公害防治,做到发生一亩防治一亩,高质量完成省下达给我县的防治任务,有效保护林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林、绿化成果,确保灾情可防可控,杜绝毁林现象发生。

4、高效应急处置松毛虫特大灾情

继续推进松毛虫特大灾情应急处置工作,努力将红色预警应急处置转化为常规防治。加大赤眼蜂天敌防治所占比重,数量不少于上年度,药剂处置要倡导无公害防治,通过综合防控措施使灾情降到最低,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三、工作举措

1、加强调查监测预警,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严格按调查监测种类制定调查技术方案,开展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监测,提高调查覆盖率和测报准确程度;做好动态趋势预报,及时准确预警;严格疫情和突发灾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准确性、时效性,为防治提供第一手材料。

2、强化无公害防治力度,做好防治减灾工作

认真分析研判,科学制定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下达防治计划和任务,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认真审核、审批防治任务设计书,倡导无公害防治,实行农药准入制度,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和突发灾害实施综合防控措施,加大防治作业质量和效果督查,力求效果高效,确保我县无大灾。

3、严格检疫检验监管,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重点做好造林、绿化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从追溯源头开始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苗木行为,严防带疫带病苗木用于造林和绿化,严把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关、调运检疫关和复检验证关“三关”,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指导各基层单位、执法部门开展检疫执法工作,查处违反检疫法规案件。

四、工作保障

1、实施目标考核评价,严肃责任督办追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评价,层层签订政府间、系统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评价结果并予以通报,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考核内容;按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及《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严格重大灾(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检查验收,严格兑现奖惩,厘清权责关系,严格督办追责。探索全面推行林长制后有害生物防治新思路、新办法,创新森防工作新模式、新机制。

2、加大防治资金投入,保障救灾物资储备充足。按照《省重大林业灾害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制度》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将重大灾(疫)情防控所需应急资金纳入政府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管理体系,提高森林保险返还资金用于有害生物防治比重,本着救灾需要、到位及时的原则予以保障。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5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的变化,我县水稻病虫害呈逐渐加重趋势,给粮食稳定丰收带来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迁飞性害虫连年严重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发生频率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3-5年一次,上升到平均每两年一次,发生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次和17万亩次以上。二是二化螟等钻蛀性害虫成逐年加重趋势,年发生面积达到18.9万亩次,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33%。三是稻瘟病流行频率增加,年发生面积14万亩次,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约42%,特别是*、05年的水稻穗颈瘟,造成一些地方水稻大面积绝收。四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死灰复燃,年发生面积达到20万亩次以上。

针对上述情况,各乡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把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措施来抓,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也应当看到,有的地方水稻病虫害还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甚至出现了区域性大暴发,这既有自然气候的作用,也暴露出了一些乡镇和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准备不足。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往往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常常是等到出现病虫害后才回过头来反思,研究解决办法,没有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没有把握生物灾害的发生规律,导致病虫害防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二是技术准备不足。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控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系统的跟踪研究。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气象、环境、耕作、栽培等因素变化与生物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病虫发生和危害规律,集成和应用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技术。然而,目前,我们对机械收割、免耕栽培、秸秆还田等措施可能带来的植保问题以及台风频繁发生对稻飞虱迁飞路线和发生区域的影响,还缺乏对策措施和前瞻性研究。

三是应急准备不足。20*年褐飞虱大暴发和穗颈瘟大流行,社坛镇大堡片水稻大面积绝收。就其原因主要是监测预警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监测预报不到位;有的地方虽然监测到了,但信息上报机制不健全,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重视和进行相应准备。褐飞虱暴发初期,一些地方防治指导和宣传没有跟上,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大暴发以后,各级政府组织农民进行全面施药防治,出现了有效药剂供应不足问题,有些地方急于把稻飞虱压下去,又出现了重复用药甚至滥用药剂问题。这反映出我们应对重大生物灾害暴发的机制不健全,信息传递、应急动员、资金和物资储备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没有到位。

今年,我县水稻生产采取了一些新的增产技术,全县水稻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水稻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预计发生面积142万亩次。由于5月份的几次暴雨天气,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从南方提前迁入我县,三建、龙河、江池、武平等乡镇田间虫量剧增。迁入时间早、数量大、峰次多,平均百丛虫量是去年同期的21.6倍,最高达405头/百丛,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认清水稻病虫发生和危害形势,站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着力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

今年的粮食生产要实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必须扎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争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力争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其他病虫不大面积扩散危害,单个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总体控制在5%以内。防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方针”、贯彻“两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搞好“四个结合”。“一个方针”,就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两个理念”就是进一步贯彻“公共植保理念”和“绿色植保理念”。要充分认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公共服务性质,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措施加以防控。“三个重点”就是突出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四个结合”就是系统监测与群查群报相结合、源头防控和区域治理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应急防治与综合防控相结合。为此,要着力抓好几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抓好宣传引导。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科技赶场、印发资料、出动宣传车和召开现场会、院坝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今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防治要领,引导农民及时防治、科学防治、有效防治。做到“四个到村到户”,即:认识问题的解决要到村到户,防治技术的培训要到村到户,防治工作的指导要到村到户,防治所需资金物资的解决要到村到户。

第二,要抓好监测预报。今年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两迁”害虫(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和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县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害发生的长、中、短期趋势预测,及时病虫情动态。各乡镇农服中心要确定专人,认真开展病虫情普查工作,定期向县农业局上报普查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发展群查群报,建立群众监测点,通过知识宣传和采取测报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群众监测和报告病虫发生情况,力争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把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第三,要抓好技术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改善作物生态环境、合理施肥管水等农业防治措施,全面推行科学防治。一是要开展好田间技术指导。各镇农技服务人员要深入农村基层,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工作。要不厌其烦地向农民讲解防治技术,做到指导到田头、服务到田头,将防治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为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技术保证。二是要抓好示范片防治。县农业局要加强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组织化程度。重点抓好高镇、十直、社坛三个市级科技兴粮示范镇的病虫害防治。各乡镇要重点抓好粮食高产示范片病虫害防治,通过以片带面,促进全县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三是要引导科学合理用药。从稻田生态出发,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措施,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先进施药机械和科学施药技术,保护病虫天敌和生态环境,减轻农药残留和药害,尽量避免水源和面源污染。四是要掌握好防治关键时期。稻飞虱的防治关键时期是孕穗期施药预防,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关键时期是3龄前(即卷叶初期)施药。稻瘟病的防控重点环节是孕穗末期(破口初期)至齐穗期,主要预防穗颈瘟发生。对于水稻螟虫,要在螟卵盛孵期内,以正处在孕穗期的水稻为防治重点,抓住破口初期,及时施药防治;稻曲病的防治关键时期在水稻破口前5至7天。

第四,要抓好统防统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具有种类多、早期症状不明显、流行速度快、发生地域广等特点,如果到爆发流行时再防治,已错过防治最佳期,其防治的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都很强,农民一家一户难以有效开展;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病虫害防治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科技含量下降、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残留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以企业、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依托的多元化、专业化防治组织,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在重大病虫暴发前,全面开展预防性的统防统治;在区域性暴发时,及时开展应急性专业防控,解决一家一户难以按统一时间、药剂、剂量开展病虫害防治的问题,防止出现你防我不防、一户漏防危害四邻的情况,控制病虫害进一步传播扩散。

三、切实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各乡镇要成立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指挥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增加投入,落实防控措施。要加强病虫监测动态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病虫害测报信息上报制度,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从6月初到8月底,要实行值班制度,每周上报一次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发展趋势和防治情况,特殊情况要随时上报。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制定水稻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防控准备。要建立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凡因病虫防治工作不力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物资储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和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及其发生特点,搞好高效对路药剂的生产供应和余缺调剂,确保主要病虫防治季节主治药剂不脱销断档,确保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农业部门要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机制、资金物资、技术措施、专业防治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县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

四、关于当前的其他几项工作

一是农村沼气建设。今年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共涉及12个乡镇58个村,要建设农村沼气池“一池三改”配套建设示范户6837户。去年12月15日,县上组织召开了农村沼气建设动员大会,现在时间已有半年了,但实施进度很不理想,全县12个乡镇实际安排沼气建设仼务6719口,农户自筹资金上交1539户/口,占任务数27.91%,己完成建池465口,仅占下达任务的6.92%。就其原因,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宣传发动不充分、示范现场推动不力、考核机制不健全。下一步,各乡镇要着力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要强化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考核,实行重奖重惩,调动工作积极性;要集中精力抓示范点工程建设,督促落实项目区的村社干部、党团员和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带头按“一池三改三结合”标准建好沼气,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大力推进建设进度;要落实责任,定人、定岗、定责、定村、定任务,集中领导、人力和时间,汇战6个月,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加强;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园林绿化工程也逐步增多,树木花草的种类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树木生长不良、畸形、腐烂甚至死亡,不仅降低园林植物的质量,而且影响了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本文就如何加强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1.加强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几点措施

1.1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以保持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许多重要病虫害如能及时合理地用药,常可得到有效控制。化学防治还有收效快的特点。当一些病虫害即将大发生或已经大发生时,及时采取化学的防治常可使用病虫的蔓延得到及时的控制。另外化学防治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受地区性和季节性影响较小,不同类型的地区和不同季节往往都可使用。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污染,对天敌有伤害,易引起病虫害的抗药性。

1.2发挥综合防治优点

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合理运用栽培、化学、生物、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不致造成危害。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如果协调起来,就能达到既能杀死病虫害,也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如采用内吸杀虫剂,涂抹茎、干和根部浇灌等,早期控制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的发生。选用对农药抗性较强的天敌,配合施用杀伤天敌较少的选择性药剂,是避免或减少矛盾的途径。在自然界里,多种病虫害常同时发生,分别防治,造成重复。以一种优势病虫害为对象,掌握植物发育的关键和病虫防治的有利时机,集中用药,兼治其他。可根据当时、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抓住有利时机,采用施放天敌、使用菌剂、药剂等针对性措施,达到兼治的目的。构成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及影响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采取取长补短、提高效果是必要的。

1.3构建园林植物保护体系

城市是园林病虫害的载体,而城市是人造的环境,与林业的自然环境相比较起了质的变化。如气温偏高、相对湿度下降、土壤结构复杂;城市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污染城市的大气、水源及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模大,建筑密度大,阻碍大气的流通和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这样的环境必然会影响园林植物种群的分布和生长,相应的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根据城市大环境的特点,利用植物群落内部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它们互相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繁衍,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控制灾害性病虫害的发生。建立生态健全、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即生态园林体系,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实现不用药或少用药的有效控制。当病虫害超出控制允许标准范围时,又要及时用药防治予以遏制。生态园林防治体现以防治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它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而且会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

1.4建立综合防治系统

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不仅应充分展现园林审美、游憩的功能,同时还能满足建立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所需要的条件。其关键是避免植物种类过于单纯,避免选用易感病虫、生态功能脆弱的树种、草种,创造植生长所需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道路绿化也应该坚持多树种的原则,各条道路在树种选择上应有侧重,应以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和经过长期栽培驯化、适应本地区的外来树种为主。养护管理也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进行适时的施肥、修剪、浇灌、养护,确保树木苗木茁壮生长。一颗健壮的植株,要比生长瘦弱的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要注意研究立地环境,改善立地条件,创造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植物群落茁壮生长的有利环境。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开始,到立地环境的改造,科学地栽培,合理地运用养护技术,强化预防措施,辅以化学的、生物的措施,建立科学的园林综合防治系统,一定使园林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应作为园林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加以应用。

1.5完善植物预警预报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域控制站和基层测报点,开展疫情监测,不错过、不漏过任何一个疫点,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分布区域、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建立疫情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确保不危害或降低为害。按照部署,新建监测点和进一步充实基层测报点的硬件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以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和基层测报点为主题的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预防、控制植保体系。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每个监测点配备病虫监测设备、检测仪器、数据处理设备及交通工具等。通过区域站和基层测报站的建设,基础建设得到改善,病虫害预报测报、控制和扑灭能力有了很大的加强,对重大有害生物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现代植保工程、绿卡行动、万灯杀虫、阻截带建设等项目的组织实施,提升了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有效的控制突发有害生物的为害,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1.6严格园林病虫害植物检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口的、外地的花卉苗木源源不断流入本地,病虫害也会随之混入,爆发了大面积的病虫害,如:百锈病、樱花细菌根病菌由日本传入我国,给许多园林风景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这些苗木必须进行严格检查,禁止带有病菌和虫害的花卉及其繁殖材料输入,防止病虫害分布区域的扩大和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这就要求遵守并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新的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园林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由三个方面:(1)禁止危险性病虫害随着植物及产品由国外传入它不能传到无病区,并在检疫和由国内输出。(2)将在国内局部地区的危险性病虫害封锁,使区把它消灭。(3)当危险性病虫害侵入新地区时,应及时采取彻地消灭的措施。目前,我国以颁布的与观赏植物有关的进口检疫对象主要是:柑橘溃疡病、桑萎缩病、苹果锈果病、柑橘黄梢病等。经检疫,如果发现由检疫对象应进行检疫处理。凡能用有效消毒方法消灭检疫对象的,经消毒处理后放行。凡能通过控制使用防止检疫对象传播的,按规定控制使用。凡带有尚无有效方法处理的检疫对象的应立即退回或销毁,禁止入境。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相互协调,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化学药剂;同时在设计、苗圃地、植物检验、绿地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做好增强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科学化。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 绿色通道;食叶害虫;危害情况;做法;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136-01

植树造林是淮安人民的优良传统。淮安市开发区有林地面积4 066.67 hm2,植树1 500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达41.24万m3,林木绿化覆盖率23%,实现林业产值1.2亿元,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近年来大部分地区多高温天气,干旱少雨,致使食叶害虫大量孵化繁殖,其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局部地块成灾。由于高速公路林带的特殊条件,使防治开展比较困难。

1 绿色通道杨树食叶害虫发生危害情况

经过近几年的调查,绿色通道杨树主要食叶害虫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黄卷叶螟、黄刺蛾、分月扇舟蛾、杨大嘴瘿螨、杨尺蠖、铜绿丽金龟子、黑绒鳃金龟子、柳蓝叶甲10种杨树害虫。其中发生成灾的杨树食叶害虫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黄卷叶螟、杨大嘴瘿螨、铜绿丽金龟子、黑绒鳃金龟子6种杨树害虫。

淮安经济开发区杨树食叶害虫危害呈现出危害种类多,有7个科害虫危害,危害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发生成灾时间在7月初至9月中旬,并且突发性强,常在短时间内就能将树叶食光。

2 淮安经济开发区绿色通道杨树食叶害虫防治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为有效控制绿色通道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促进杨树生长,减少灾害损失,保持绿色通道绿化整体形象,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总指挥的道路绿色通道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道路绿色通道杨树食叶害虫防治工作[1]。及时召开会议布置防治工作,使各项措施能迅速落到实处。

2.2 加强虫情测报

在绿色通道增设绿色通道测报点,配备了10名测报员,规定在7―9月危害较重时每周汇报2次,病虫情报1次。重大病虫情当即报告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区社会事业局坚持每周到绿色通道调查1次病虫情况,及时病虫情报。

2.3 坚持五统一防治

严格实行五统一防治:统一组织专业人员防治,由市、区、乡森防技术人员防治;统一时间防治,在7月中旬、8月中旬开展2次防治;统一药剂品种,以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为主进行防治;统一内侧使用车载高射程喷雾机喷防,外侧用烟雾机、注干机或工农-36喷雾机防治;统一检查验收评比。对杨树失叶率控制在5%以内的乡进行表彰奖励。连片失叶率10%以上达500 m以上的予以通报批评。

2.4 坚持综合治理

2.4.1 复合经营进行生物控灾。在绿色通道推广林草牧、林油等林农复合经营生物控灾技术,通过在林下间种白三叶,利用豆科牧草害虫天敌毛虫追蝇、绒茧蜂、赤眼蜂转迁杨树林,捕食和寄生杨树食叶害虫。通过林地间种油菜等蜜源植物,利用油菜害虫天敌赤眼蜂、姬蜂、瓢虫转迁杨树林捕食寄生杨树食叶害虫,以达到以虫治虫、生态控制害虫的目的[2-3]。

2.4.2 积极开展冬季防治。一是通过清除枯枝落叶、地被物,将落叶中、地被物中的越冬卵、幼虫、蛹等清除,降低春季害虫的虫口密度。二是耕翻土壤,将枯枝落叶或土壤中的食叶害虫翻于土壤下部,使其难以转到树上危害,或使地下越冬害虫暴露于地表,利用气象和天敌等因子令其死亡,降低虫口密度。三是树干涂白,于1月以后,用生石灰对树干部1.5 m以下涂白,不利于干部越冬虫害的发育。四是人工捕杀害虫。五是人工设置隔离带防治草履蚧、杨尺蠖等。于1月下旬在树干基部绑扎塑料薄膜阻隔带阻止上树集中捕杀。2012―2013年经过防治虫害发生率显著降低,发生率8%,成灾率5%。

3 关于绿色通道杨树食叶害虫防治的思考

3.1 领导重视是绿色通道防治的组织保障

政府及部门领导对绿色通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促成了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区财政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在近几年每年都安排了绿色通道防治专项经费,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组织和物质保障。

3.2 防治服务队是绿色通道防治的人员保障

由于林业的中长期效益,人们对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够重视,特别是杨树食叶害虫,很多人认为不管防治与否杨树都不会枯死。逐户动员难度也较大,时间难以统一,也不能够及时进行防治。通过成立防治专业服务队,随时防治随时出动,能及时控制灾害[4]。

3.3 定期测报是绿色通道防治的基础

坚持每周都到宁连路绿色通道调查虫情,及时病虫情报,及时提出防治建议。通过测报确定最佳防治时期,把害虫消灭在成灾之前。

3.4 车载式高射程喷雾机能够显著提高防治效率

车载式高射程喷雾机的使用对绿色通道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发挥了巨大作用,具体表现在以几个方面:一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对绿色通道的统一防治。二是保证了防治效果,由于防治及时、快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防治工作[5]。三是节约了防治成本,采用了高射程车载喷雾机防治,药粒得到充分的雾化,雾粒只有0.7 μm以下,显著地减少用药量,工时及用工人员显著减少,比普通喷雾机减少防治投入88%以上。

总之,通过以上防治方法的施行,使害虫天敌转迁杨树林,捕食和寄生杨树食叶害虫,达到以虫治虫、生态控制害虫的目的,同时利用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6]。开展冬季防治可显著降低春天害虫的虫口基数,特别是耕翻土壤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树木生长,增加了经济收入。

4 参考文献

[1] 李贵明.黑龙江省绿色通道杨树食叶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1(4):102-104.

[2] 谢广军.蒙城县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6):1719-1720,1729.

[3] 肖广会,张海林,乔润喜.杨树食叶害虫的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313,312.

[4] 陈保军,崔海霞.浅析杨树食叶害虫的测报与防治[J].生物技术世界,2013(6):42-43.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监测控制措施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过去人们在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过程中,总存在着被动抗灾的思想意识,往往在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后,再筹集巨额资金救灾。《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与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相关的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内容还是落实在"预防"上,怎样预防灾害?除了营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从森防理论角度来看,是要在森林病虫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灾形成。要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是关键,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才能适时做出正确的防治决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一、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报,必须把握时间、空间和人三大要素。

1、时间要素

把握好监测预报的时间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是直接影响测报的准确性。按照森林病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要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和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才表现出可视症状或前兆特征。如黄脊竹蝗产卵地调查,可行的时间区间在9月至次年5月,而在每年的10月左右于竹林中查找竹下盘枝条受害严重、地上可见到竹蝗尸骸(如头壳、前胸背板、足后腿节等)的地段进行调查,则可以大大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过早这些特征尚未出现或不显著,而过晚这些特征又可能自然消失,使之难以分辨。二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暴发性害虫,如松毛虫、竹缕舟蛾等,如果不能根据准确的调查和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及时发出预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大面积的灾害。因此,掌握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当地的发生发展规律,适时进行病虫情调查是做好测报的关键。

2、空间要素

从空间上来说病虫的发生与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森林害虫防治中有一个"虫源地"的概念,即每一个发生周期或大多数发生周期都起源于数个相对稳定的小面积地域,这些地域上害虫种群的动态往往是监测预测的重要依据,是预报的敏感地带。根据长期积累的调查资料和观测经验,找准"虫源地",设立固定调查样地,定期观测调查,既能为掌握害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积累有用的资料,又能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事半而功倍。现在有人从地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害虫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希望找出害虫种群变动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选择观测调查点的科学性和机动性。

3、人的要素

首先,社会对监测预报工作在预防森林病虫灾害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投入足够的资金,采取严格的组织管理措施,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个方面。

其次,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专职测报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调查统计学等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气象学、系统控制论、仿真动力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综合运用是森林病虫监测预报做到"耳聪目明"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为提高测报技术水平带来了便利,要有跟踪新技术发展并能将之应用于工作中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是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既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又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第三,林农观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占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优势。让林农掌握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基本知识,建立林农报告森林病虫情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林农的积极性,就能形成一张巨大的、严密的、高效的实时监测网。目前,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对预防灾害的贡献率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程度。要转变"灾来救灾"的意识,将防御灾害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二、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定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于客观上具有或可能出现一定演替过程、形成一定自组织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病虫灾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从乔、灌、草及农作物多植物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造现有林和营造混交林,为系统的演替过程构建初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组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灾害功能。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9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监测;控制;措施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过去人们在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过程中,总存在着被动抗灾的思想意识,往往在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后,再筹集巨额资金救灾。《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与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相关的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内容还是落实在"预防"上,怎样预防灾害?除了营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从森防理论角度来看,是要在森林病虫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灾形成。要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是关键,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才能适时做出正确的防治决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1.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报,必须把握时间、空间和人三大要素。

1.1时间要素

把握好监测预报的时间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是直接影响测报的准确性。按照森林病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要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和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才表现出可视症状或前兆特征。如黄脊竹蝗产卵地调查,可行的时间区间在9月至次年5月,而在每年的10月左右于竹林中查找竹下盘枝条受害严重、地上可见到竹蝗尸骸(如头壳、前胸背板、足后腿节等)的地段进行调查,则可以大大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过早这些特征尚未出现或不显著,而过晚这些特征又可能自然消失,使之难以分辨。二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暴发性害虫,如松毛虫、竹缕舟蛾等,如果不能根据准确的调查和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及时发出预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大面积的灾害。因此,掌握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当地的发生发展规律,适时进行病虫情调查是做好测报的关键。

1.2空间要素

从空间上来说病虫的发生与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森林害虫防治中有一个"虫源地"的概念,即每一个发生周期或大多数发生周期都起源于数个相对稳定的小面积地域,这些地域上害虫种群的动态往往是监测预测的重要依据,是预报的敏感地带。根据长期积累的调查资料和观测经验,找准"虫源地",设立固定调查样地,定期观测调查,既能为掌握害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积累有用的资料,又能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事半而功倍。现在有人从地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害虫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希望找出害虫种群变动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选择观测调查点的科学性和机动性。

1.3人的要素

首先,社会对监测预报工作在预防森林病虫灾害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投入足够的资金,采取严格的组织管理措施,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个方面。

其次,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专职测报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调查统计学等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气象学、系统控制论、仿真动力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综合运用是森林病虫监测预报做到"耳聪目明"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为提高测报技术水平带来了便利,要有跟踪新技术发展并能将之应用于工作中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是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既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又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第三,林农观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占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优势。让林农掌握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基本知识,建立林农报告森林病虫情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林农的积极性,就能形成一张巨大的、严密的、高效的实时监测网。目前,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对预防灾害的贡献率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程度。要转变"灾来救灾"的意识,将防御灾害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2.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定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于客观上具有或可能出现一定演替过程、形成一定自组织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病虫灾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从乔、灌、草及农作物多植物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造现有林和营造混交林,为系统的演替过程构建初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组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灾害功能。 [科]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调研报告篇10

摘要: 应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种衣剂对燕麦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研究了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种衣剂对燕麦出苗、生长的影响及防病虫效果和增产效应。结果表明,2种种衣剂高剂量下对燕麦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防治效果最佳,增产效果显著,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包衣剂量,建议每公斤种子4 mL,高剂量6 mL时适当增加播种量。通过种子包衣技术防治蚜虫和红叶病是提高燕麦单产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种子包衣;燕麦;蚜虫;红叶病;出苗;防效;产量

中图分类号: S 51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500(2011)03-0060-04

吡虫啉和噻虫嗪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明显内吸传导性,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对刺吸式口器蚜虫、叶蝉和飞虱等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具有高效、低毒、安全和持效期长的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有残留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好品种,是近年来新农药创制领域研究的热点[1,2]。燕麦(Avena sativa)是禾本科燕麦属植物,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粒型为主,常称裸燕麦[3]。我国是裸燕麦的发源、驯化和传统产地,年播种面积66.7万hm2,产量85万t,现已成为我国第5大粮食作物[4]。裸燕麦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而且种植燕麦还可退耕还林还草、修复生态[5]。蚜虫及其所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导致的红叶病是燕麦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虫害,是裸燕麦产量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其流行主要取决于苗期蚜虫发生数量,近几年该病间歇流行,个别年份造成很大损

失。对于红叶病的防治首先就是要选育抗蚜品种,其次就是化学防治。燕麦一般在瘠薄、偏远的地区种植,常规的药剂喷雾不仅费时费工,而且成本也较高,很难推广应用。种子包衣技术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新的种子处理技术,在小麦、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飞播牧草等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防治病虫害效果显著,而且省时省工,与其他施药技术相比污染相对较小,对环境安全,而且易于操作[6]。本研究对自主研发的种衣剂在燕麦上进行了田间试验,探讨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种衣剂对燕麦出苗和生长的影响、防病虫效果和增产效应,为种衣剂在燕麦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燕麦品种:裸燕麦(白燕4号)。

供试种衣剂:20%吡虫啉悬浮剂(自研,吡虫啉原药由石家庄志诚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0%噻虫嗪悬浮剂(自研,噻虫嗪原药由南京盼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谷试验站,于2009年3月27日播种。肥水及田间管理与当地大田一致。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L1 20%吡虫啉SC 2 mL/kg种子;L2 20%吡虫啉SC 4 mL/kg种子;L3 20%吡虫啉SC 6 mL/kg种子;L4 20%噻虫嗪SC 2 mL/kg种子;L5 20%噻虫嗪SC 4 mL/kg种子;L6、20%噻虫嗪SC 6 mL/kg种子;CK未使用药剂,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10 m2,随机区组排列。为了准确统计出苗率,试验地旁设定量播种试验:开沟行播,每处理重复3次,每行100粒,随机排列。

1.3 调查方法

1.3.1 出苗及生长调查 播种后记载出苗期, 待苗齐后统计出苗率,每行取10株测量株高,观察生长势、整齐度。

1.3.2 防治效果和测产 蚜虫:分别于燕麦拔节期和扬花期,每小区“Z”字型5点取样,每点固定20株,调查每株燕麦上的蚜量,统计结果计算防效。

红叶病:在燕麦灌浆期调查,每小区随机3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调查各处理的病情级数,统计结果,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燕麦红叶病成株期病害分级标准参照小麦黄矮病成株期病害分级标准[7] 。收获时每小区单收单打, 对各处理进行产量比较。

燕麦红叶病成株期病害分级标准:0级:所有叶片无黄化;

1级:部分叶片尖端黄化;

2级:旗叶下1~2片叶叶尖黄化;

3级:旗叶黄化面积占旗叶总面积的1/2以下,其他叶片黄化面积占总叶面积1/2以下;

4级:旗叶黄化面积占旗叶总面积的1/2以上,其他叶片黄化面积占总叶面积1/2以上;

5级:几乎所有叶片完全黄化,植物矮化显著,穗变小甚至不抽穗。

2 结果与分析

2.1种子包衣处理对燕麦出苗及生长的影响

吡虫啉和噻虫嗪不同剂量包衣燕麦种子后,对燕麦出苗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1)。从出苗率来看,除L4的出苗率高出CK 6.57%,其余处理的株高都比CK有所降低;从株高上来看,除处理L2和L3较CK分别低1.10%和6.59%,处理L1、L4、 L5、L6的株高都较CK分别高出1.10%、13.19%、17.58%和15.38%;每个处理的出苗时间也有差异,处理L5、L6的出苗时间与CK相同,而处理L4比CK提前了1 d,处理L1、L2、L3均迟于对照。由此可以得知,两种种衣剂对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程度有随剂量加大而明显的趋势,燕麦对吡虫啉较为敏感,在低剂量下较为安全;而噻虫嗪从株高上来看有明显的刺激生长的作用,但在高剂量下出苗率降低较为明显,因此,中高剂量包衣相对较为安全。

表1 种子包衣处理后对燕麦出苗及株高的影响

Table 1 The effect of seeds coating on germination and height of oats

注:+表示比对照增加或出苗提前,-表示比对照减少或出苗推迟

2.2 种子包衣处理对燕麦蚜虫的防治和增产效果

燕麦拔节期调查结果表明(表2),不同处理对燕麦蚜虫的防效在72.22%~83.87%,中高剂量的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扬花期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种子包衣后对燕麦蚜虫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L3>L2>L6>L5>L4>L1,其中,L3、L2、L6和L54个处理的防效均大于50%,L3的防治效果最好,可以达到58.09%。同一药剂的不同浓度对麦蚜的防效存在差异,中高剂量种子包衣处理后对麦蚜的防效较好,低剂量的防效较差;不同药剂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性,20%吡虫啉悬浮剂的中高剂量对麦蚜的防效均优于20%噻虫嗪悬浮剂的中高剂量。

燕麦灌浆期对红叶病的病情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种子包衣后对燕麦红叶病的防效在35.31%~62.38%,经方差分析表明,处理L3与其他5个不同处理的防效间存在显著差异,防治效果相对最好,达到62.38%,而其他5个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测产结果显示,2种种衣剂包衣燕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在供试剂量下,有随剂量加大而提高产量的趋势,从药剂来看,噻虫嗪种衣剂的增产效果比吡虫啉明显,高剂量下可达到73.43%,这可能与该种衣剂刺激生长的作用有一定关系。

表2 种子包衣处理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防效及增产效果

Table 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eed coating formulation on controlling aphid and red leaf virus disease

注:1拔节期调查;2扬花期调查;同列数据后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3 讨论与结论

麦蚜不仅是麦田的重要害虫之一,而且也是病毒的传播者。燕麦红叶病的传毒蚜虫就有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无网长管蚜、玉米缢管蚜等[8]。这些蚜虫以持久性方式传毒,使病症的出现存在一段时间的潜育期。目前,对燕麦红叶病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在育种上,由于缺乏免疫抗源,培育免疫品种相当困难。生产上除选用高水平耐性品种外,就是要适期播种[9],而在蚜虫发生盛期,大多数还得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以减少蚜虫数量,达到减轻红叶病的发生程度。已有研究认为,化学杀虫剂在防治虫害的同时能导致次要害虫的暴发及害虫抗药性的增加,同时又有可能毁灭天敌和其他有益的或非靶标物种[10],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也有研究将高效低毒的吡虫啉作为生产中喷雾防治蚜虫的首选农药[11,12],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用化学药剂的施用方式也由叶面施用转移到了种子处理上。种子包衣不仅可以提高出芽率,促进齐苗、全苗,调控作物生长,而且药剂有效期长,可以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减轻环境污染,保护天敌,提高农业效益。其用途广泛,优点多,已研究报道的含有效成份吡虫啉的种衣剂已用在部分粮食及蔬菜上,用于防治叶蝉、粉虱、飞虱、蚜虫等多种害虫[13]。此次试验中将吡虫啉及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用于裸燕麦,随着供试剂量的加大,对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程度也相应增大,总体表现为燕麦对吡虫啉较为敏感,而噻虫嗪则有明显的刺激生长的作用。从防治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即用药量越大,防效越好,持效期也较长。2种药剂的中高剂量对燕麦出苗和生长相对安全,在此前提下,也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因此,笔者建议在利用这两种种衣剂防治燕麦蚜虫和红叶病时,应严格控制包衣剂量,2种种衣剂以4 mL/kg为宜,高剂量使用时,适当增加播种量可以保证田间基本苗数的前提下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试验结果表明,燕麦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通过种子包衣技术防治蚜虫和红叶病是提高燕麦单产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须志平.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作物保护方面的应用[J]. 世界农药,2009,31(1):18-21.

[2] 邵旭升,田忠贞,李忠,等. 新烟碱类杀虫剂及稠环固定的顺式衍生物研究进展[J]. 农药学学报,2008,10(2):117-126.

[3] 李润枝,陈晨,张培培,等. 我国燕麦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44-45.

[4] 任长忠,胡新中,郭来春,等. 国内外燕麦产业技术发展情况报告[J]. 世界农业,2009(9):62-64.

[5] 王显萍,马晓岗,任有成. 青海省裸燕麦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5(2):51-52.

[6] 刘永刚,吕和平,杜蕙,等. 种衣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甘肃农业科技,1999(10):6-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443.6-2007)[S]//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第6部分小麦抗黄矮病评价技术规范.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

王亚南,周锟,王锡锋,等. 大麦黄矮病毒-GAV在燕麦植株体内运动规律的初步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09,39(3):249-253.

[9] 郭忠贤,刘英,王秀琴,等. 燕麦红叶病发生规律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8(5):18-19.

[10] 余月书,薛珊,王芳,等. 农药诱导害虫再猖獗的研究[J]. 昆虫知识, 2008,45(1):15-20.

[11] 夏玉荣,封超年,王正贵,等.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蚜虫防治技术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09,29(3):543-547.

[12] 王继军. 小麦蚜虫无害化防治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 2008(6):56-58.

[13] 郑永权,董丰收,陶华为,等. 两种吡虫啉种衣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23(1):177-180.

Effects of seed-coating with aphids controlling reagent on growth and yield of Avena sativa

LIU Yong-gang1,2,ZHANG Hai-ying2,ZHAO Gui-qin1,GUO Jian-guo2,GUO Man-ku2,HU Kai-jun1 ,HE Chun-gui1

(1. 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Ecosystem,Ministry of Education,Sino-U.S.Centers for Grazingl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Lanzhou 730070,China; 2. Insi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Lanzhou 73007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