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十篇

时间:2023-11-14 17:37:19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1

《生死场》体现的集约型农业生计模式特征

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祖父一代从阿城县福昌号屯(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迁到松花江北呼兰河畔(现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南二道街),距离哈尔滨市28公里,是北方典型的农耕乡村。1931年初,因生活困难,萧红离开北平返回呼兰,春节后她随家搬到阿城县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这段在福昌号屯的生活成为萧红乡土创作的题材背景,原名为《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的中篇小说,就是以浓厚的地域性、乡土性特征来呈现北方农耕生计模式的典型特征,所以茅盾评价其为“一些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1]。

工具性的农耕动物驯养。农耕者使用动物作为运输、耕作的生产工具,成为农耕生计模式的决定性生产力。麻面婆哭着说:“我的……羊,我一天一天喂喂……大的,我抚摸着长起来的!”“她仍说着那一年麦子好,她多买了条牛,牛又生了小牛,小牛后来又怎样?”“老马自己在磙压麦穗,勒带在嘴下拖着,它不偷食麦粒,它不走脱了轨,转过了一个圈,再转过一个。”“又听到驴子叫,不一会驴子闪过去,背上驮着一个重病的老人。”文化反映了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成果,因而动物驯养就成为农耕生计模式适应与改造自然的工具性特点与生存性依赖。

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作物。地居为本、安土重迁的农耕生计以自给自足的农桑作物为衣食物质基础。“最后,二里半和地邻动打,你踏碎了俺的白菜!”“到冬天我和邻人比着麦粒,我的麦粒是那样大呀!”“什么瓷缸没有盖啦,驱赶着鸡雏啦!种麦田的人家嚷着麦子还没有打完啦!”“除了另一块柿地和金枝家的柿地接连着,左近全是菜田了!八月里人们忙着扒‘土豆’;也有的砍着白菜,装好车子进城去卖。”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形式,不仅包括意识形态的组织与结构观念,还包括文化形态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因而自给自足的生计模式决定着地居为本、安土重迁的土地意识、根的意识和家园观念。

血地二缘形成的宗法社会组织。迫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拼搏中以群体的方式存在是集约化农业生计模式自然形成的社会组织原则,凌纯声先生还认为中国传统乡村聚居群体是在祭祀神灵的宗教观念中,衍生出以土神与谷神为主神的农业生计模式之“社稷”基础,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村前火车经过河桥,看不见火车,听见隆隆的声响。”“月英是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她家也最穷,和李二婶子隔壁住着。”“乡村的母亲们对于孩子们永远和对敌人一般……妈妈们摧残孩子永久疯狂着。”传统中国乡村的组织资源,是基于宗族网络与聚居地缘而自发形成的组织形式,并且在其内部由于农户劳动力与土地资源配置的不稳定性,以及农户经济和土地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必然在其聚居群体中产生出地主、贫农和佃农的阶级分化。“就是一张马皮的价值,地主也要从王婆的手里夺去。”“王婆得了三张票子,还可以充纳一亩地租。……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门前,地主们就连一块铜板也从不舍弃在贫农们的身上,那个使人取了钱走去。”“不过今年地租得加。左近地邻不都是加了价吗?地东地户年头多了,不过得……少加一点。”“但活着的农民,常常被地主们驱逐,使他们提着包袱,提着孩子,从破房子再走进更破的房子去。”

集约型农业文明的文化特质

因为农耕采取集约化耕作方式且连绵不断地使用土地,从而大量的劳力经常运用在驯养动物、灌溉和耕作上,而劳力的众多与土地的连续使用必然使农耕趋于定居以至永久村落的产生。同时,食物生产的任务有助于形成各类社会组织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分工、合作及交换关系,这又使它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文明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和较为稳定的连续承袭可能,使得农耕世界较快地产生了文明,较早地出现了阶级分化和公共权利,也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的社会秩序。正是基于以上农耕生计的基本特征,经典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都把基于封闭性与保守性聚族而居的村社群体所形成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作为农耕文明的核心特征。

必须明确的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只是农耕文明经济机制方面的文化特质,而非族群生命存在形式与价值意义上的文化特质。就农耕生计模式下的人类生命生存来说,一方面,生产技术的落后与商品交换机制的缺乏使得村社单元必须依靠大量的劳力来维持与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资源的有限性与村社的凝固性又难以适应人口增长的需求供给,于是人口繁殖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紧张与对立矛盾形成了农耕生计模式下的、严重的“拜物教生命形式”,即生计物与工具物的价值凌驾于人的存在价值之上,这是农耕生计模式在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特质。萧红小说《生死场》以大量鲜血淋漓的生死观念,来揭示农耕生计模式下“拜物教生命形式”的文化原理与文化特质:“一个孩子三岁了,我把她摔死了,要小孩我会成了个废物。”“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们以为我会暴跳着哭吧?我会嚎叫吧?起先我心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超过人的价值。”“人死了听不见哭声,静悄地抬着草捆或是棺材向着乱坟岗子走去,接接连连的,不断……”“河水静静的在流,山坡随着季节而更换衣裳;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生死场》所隐喻的启蒙主题

乡土大家沈从文先生擅长于从淳朴的民情、神圣的人性和奇丽的风景中,去描绘湘西田园世界中优美、健康、自然而神圣的生命形式,充满了诗意画境,吟唱的是农耕文明下温情脉脉的人性赞歌,以对抗现代都市文明病态、畸形的生命异化。而萧红则以强烈热情与哲理睿智去呈现黑土地上农耕生计模式下生命存在的荒凉与虚无,以及这种文化形态下生命形式的无处不在与无可逃遁。他们两人就像一面镜子,共同折射出农耕文明的正反两面:一个执著于田园风光的人性回归,一个执著于族群文化模式下生命存在的草率与冷酷。诚然,萧红小说的深刻之处,还在于她反思与批判的锋芒直指以愚昧与野蛮形式去呈现生命漠视的启蒙主题,即具体生命存在所依赖的文化形态本身的反思与批判。决定与支配农民全部生活现实的正是乡土社会的文化形态本身而非农民本身,也就是说,不是农民愚昧、麻木造成农村的落后,而是乡土文化生态造成了农民的愚昧、麻木。晏阳初先生对中国农民的基本判断为愚、弱、贫、私,美国传教士明恩傅的《中国乡村生活》将中国文化的载体归结为“不可救药”的乡民,他们都只看到中国农耕文化模式中的载体表象,而不能揭示农耕生计的文化机制本身,所以费孝通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2]

与欧洲中世纪神启背景下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倡导的“人是世界的主宰”启蒙主题所不同的是,萧红以黑土地上具体农耕生计模式下的族群文化形态作为反思与批判对象,直指中国五千年农耕传统的文化本身,即立足于土地本身的启蒙而非土地的载体――人的启蒙!她的《生死场》,包括后来的《呼兰河传》,都不是针对个别的、孤立的地理意义上的族群个体,而是五千年农业文明的旧中国的一个缩影,是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隐喻,以至于作者最后不得不发出“我恨中国人,除外我什么也不恨”的象征性整体控诉。可见,萧红立足于“土地”文化批判的启蒙主题,丰富与深化了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启蒙内涵。

20世纪30年代乡土文学的启蒙主题中,鲁迅借助于“人的批判”即阿Q类的愚昧麻木来揭示“引起疗救的良药”,萧红则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从具体族群文化形态下“拜物教生命形式”来反思与批判文化本身,从而使启蒙主题从对人的审视走向对土地的审视,不能不说萧红的视角是独特的、深刻的。

[本文为湖南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乡土文学研究》(批准号:2010YBB215)和湖南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科际融合建构的族群文化形态研究》(批准号:1011215B)]

注释:

①本文的材料引文均引自:萧红.萧红小说经典全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17.

参考文献:

[1]茅盾.呼兰河传(序)[M]//.萧红.呼兰河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9.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7.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2

1.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1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2.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1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1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单位:‰

19901991199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市镇出生率16.1415.4915.4715.3715.1314.7614.4714.5113.67

自然增长率10.439.999.709.389.609.138.818.948.36

县出生率11.8011.1719.0919.0618.8418.0818.0117.4317.05

自然增长率15.7914.0411.1811.1711.0411.0911.0810.53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1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1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1.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1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1平方米,100-1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1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单位:平方米/人19901991199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6.97.17.57.88.18.58.8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818.518.910.710.11111.711.413.7

表三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超大城市1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50-100万人小城市1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666111344195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1.011.511.161.010.95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9966.186.199105.3131.6

人均GDP913815811144551306084006181

第三产业比重(%)37.149.343.838.834.119.1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17.3%,其中耕地1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1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1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1-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1-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1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164.1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16-2890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可安排城市人口1916-1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1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1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1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15元/平方米,1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1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165元/平方米。

4.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1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1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1.5%和90.1%,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1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1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

5.杨重光著:城市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3

关键词:地票制度;统筹城乡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33-02

地票交易制度是重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的一大创举,它将城乡建设用地纳入统一的市场进行管理,将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进行等质等量置换,打破了城乡土地交易二元分割体制。这就不仅实现了耕地保护、农民增收、布局优化和建设用地需求保障度提升等多重目标共赢,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的新路径,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票交易制度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流转与集约使用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2008年9月同志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说:“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1]。同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中央及其领导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态度,是对业已存在的土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认定和发展。

如何将中央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农村土地流转操作中,很多地方政府进行了探索。在这些探索中,重庆的地票制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创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对农村土地的流转与集约使用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地票制度实现了建设用地与农村耕地的远程置换,首先要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变为耕地,这样农村耕地面积得到逐渐增加,而农村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减少,二者之差产生的耕地使用权就可作为地票进行交易;在获得地票以后,征收城市耕地并转化为等量的建设用地。从重庆市范围来看,城乡的建设用地总面积不变,耕地总面积也不变。因此,地票制度保证了耕地总面积不减少,甚至有扩大的可能性。同时,地票制度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促进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地票交易的前提是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的复垦,其中宅基地复垦占很大比重,宅基地复垦的前提又是农民进城。农民进城对土地流转有两个明显的促进,一是宅基地复垦增加了土地,二是务农的农民少了,人均耕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土地的合理集约使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进城是宅基地复垦的前提,地票交易有利于农民进城,他们互为因果关系。通过复垦—农民市民化—地票交易—土地流转与集约使用之间的逻辑关联,地票交易制度也就促进了农村土地从狭义层面上的使用权流转和农村内部空间的局部流转向广义层面上的土地流转和城乡之间互通的全局流转的转变,从而使农村土地进一步集约化使用。

二、地票交易制度促进了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就各个产业而言,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大农业;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发展粮食生产,保证农业稳定性。而第二、三产业则要求土地集中使用,空间上更向城市靠拢。同时,作为区域经济要素的土地数量有限,土地的配置效率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效益,合理的产业布局必将使得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除此之外,区域土地的容积率不同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在区域合理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增加单位土地的投入将会推动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全局考虑区域整体空间,合理布局,改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便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于重庆来讲,“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交通、物流、金融业更加发达,第二、三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两翼”范围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高。通过地票交易这种方式,统筹城乡土地的集中有效利用,优化、合理、科学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进一步强化一圈区域功能,完善区域功能结构,增加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降低区域运行的商务成本和布局成本;对于“两翼”范围内,通过地票交易的反哺作用,可推动区域第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力,进而改善民生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样,通过地票交易的方式,将适合发展高产出产业的土地从低产出产业中置换出来,将不适合发展高产出产业的土地用于发展农业等低产出产业,通过政府的主动行为,将对重庆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的目的。

三、地票交易制度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土地规模经营;关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12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Land Acale Management

MI Ming-zhu, XU Yue-ming

(Hebe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Hebei province rural land scale practice, studied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the land scale management, and promoted each other relation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lationship.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he land scale management; relationship; untermeasures

1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和土地规模经营现状

2010年,河北省耕地面积为633.19万hm2,其中实际机械耕作面积为531.71万 hm2,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3.97%。其中机械播种面积为627.45万hm2,机械收获面积为342.85万hm2。2010年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 151.30万kW;大中型拖拉机17.30万台,小型拖拉机150.5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4.50万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01.00万台;排灌用动力机械261.40万台,节水灌溉机械4.40万套。

2010年河北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0.13 hm2,全国人均面积为0.152 hm2。就全国来看,河北省农民人均耕地规模较高。

2 农业机械化与土地规模经营关系分析

我们以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率即实际机械耕作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重变动情况来反映农业机械化情况,以河北省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作为衡量土地规模经营程度的指标。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率增加,则表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河北省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增加,则代表土地规模经营程度在提高。

河北省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2006年为0.129 hm2,2007年为0.129 hm2,2008年为0.129 hm2,2009年为0.132 hm2,2010年为0.132 hm2。根据2006—2010年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率变动情况(表1)、河北省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农业机械化率和土地规模经营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图1)。随着农业机械化率的增加,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土地规模经营范围越来越广;另一方面,土地规模经营程度的提高,使得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从农业机械化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地块呈现分散、零碎、面积小的特点,农业实行机械化打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模式,通过物化劳动代替人力、畜力劳作,迫使农民将土地集中连片或者进行流转以推行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收益率[1]。农业实行机械化后,土地不再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只需要具有一定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农民,这将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排斥在土地以外,促使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2]。

从土地规模经营的角度来看,土地通过推行规模经营,将分散的土地进行集中连片,克服了由于耕地面积分散、狭小而无法发挥农机优点的难题。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可以实行机械化生产,将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操作,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农机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3]。

3 促进农业机械化与土地规模经营关系的对策

3.1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限制农业机械化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要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关键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据统计,河北省78.21%的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含初中)。显然,初中文化水平对于掌握现代农业机械是吃力的。提高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各个乡镇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组织职业技术学校老师深入农村开展技能培训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农民推广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或者将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定点培训基地,由乡镇或村委会定期组织农民进入基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一批技能过硬、知识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农民。

3.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且与周围的农村有天然的联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促进作用。土地实行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后,农村劳动力必然出现大量剩余,而据资料显示,乡镇企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多吸纳20万~25万劳动力。因此,发展乡镇企业对于顺利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土地规模经营是至关重要的。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根据乡镇企业周围农村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引导乡镇企业发展方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同时改善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在乡镇企业贷款、融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突破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 武灵芝.适度扩大土地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农业机械,2008(12):49.

[2] 任倩,高彩云,许月明.保定市土地规模差异性及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61-63.

[3] 梁发辉,王丽娟,史滟灏,等.土地整理过程中农业用地规划模式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32-34.

[4] 夏超美,李敏.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机械化[J].湖南农机,2001(3):9.

[5] 白振华,段艺芳,徐玉凤,等.土地经营集约度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1):50-54.

[6] 贾伟强,黄有方.农地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1(6):599-604.

[7] 金英子.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延边农机化发展[J].农业机械,2007(12):68.

[8] 张冰,段海善,刘宏柄,等.农民家庭小规模土地经营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1,19(3):287-290.

[9] 徐娥,周瑞东,韩文清.巴彦卓尔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现状及改进建议[J].华北农学报,2007(53):138-140.

[10] 杨烨,佟佳玉,马波,等.齐齐哈尔市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纠纷现状及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104-106.

[11] 邓建平,廖宇舟.关于波阳县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机化发展情况调查[J].农村发展论丛,2001(9):14-15.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5

1991年,我进入北京大学跟随费孝通先生读博士。入学之后,即陪同费先生到湖南、湖北、四川交界处的武陵山区,沿着当年潘光旦先生走过的路线进行田野调查。费先生当时的研究思路大致有两条,其一是对民族与文化的思考;其二便是对武陵山区发展问题的思考。从武陵山区调查回来之后,费先生叫我到他的家中,拿出他新出版的《云南三村》并嘱我认真阅读。大家知道,《云南三村》的英文版是《被土地束缚的中国》(Earthbound China),这本书中主要讨论的是土地和人的关系。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人地矛盾,历史上中国人通过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移民方式来解决人地矛盾。在当代中国也同样面临着人地紧张的问题,可以说,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仍是认识中国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如何将束缚在土地上的大量农村人口解放出来,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费先生的研究中,从《江村经济》到《云南三村》,再到小城镇研究,始终贯穿着人地关系这一脉络。

费先生强调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离土不离乡的“内发型发展”模式。在他看来,小城镇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内发型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同时也是将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

离乡不离土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的户籍制度对“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同时又根据户口和籍地的差异,进一步划分为不同户口所在地的人群。这种户籍制度构成一种制度性壁垒,限制了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农民被紧紧地束缚在他们的土地之上。直到80年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僵化的户籍制度才被打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群规模庞大的离乡又离土的打工群体,他们脱离农村、脱离乡土,进入到城市工业体系中谋求生存。

与离乡又离土的农民工群体大体同一时间出现的,还有一群离乡不离土的代耕农群体,土地和农业仍是他们的维生之本。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户籍的限制,进入到他乡的地域空间谋求生存,这种“外发型”的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费先生最初设想的内发型发展思路。

城乡之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整个的过程里面,大家关注较多的是与工业生产相联的农民工群体,而对于离乡不离土的,与土地打交道的代耕农群体一直关注很少。实际上,代耕农群体在当今中国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体系里面,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如在中国广大的牧区,随着草场的承包,牧民没有能力经营大面积的牧场,这时候出现了很多代牧群体。当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的周边都出现“代耕农业圈”,代耕农在城乡之间的过渡带上依靠土地来维持生存。总之,在整个大农业的概念中,都出现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群体,这些人在农业领域从事经营活动,受现代工业的约束较小。

代耕农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农民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一种选择,他们通过流动,将自身嫁接到异乡的土地上。代耕农离开故乡进入他乡,但与当地村民之间却始终存在着身份上的差异感,他们与当地社会存在着融而未合的问题。那么,他们如何在异地的社会空间中谋求生存?他们如何获得当地社会的成员资格?在异域的时空里他们的精神世界又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与离乡又离土的农民工群体大体同一时间出现的,还有一群离乡不离土的代耕农群体,土地和农业仍是他们的维生之本。

实际上,代耕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封建生产关系下的佃农、雇农都可以看做某种形式的代耕。但今天所说的代耕农,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特定农业制度共同作用的产物。珠三角地区大量代耕农的出现,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在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迅速进入工业化进程中,本地农民大多洗脚上田,进入工业生产体系,进而出现农田无人耕种的局面。当时,每个农户都承担着国家的公粮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本地村民急切地希望从外地引进劳动力来替他们耕种农田,替他们完成国家分配的公粮任务。与此同时,粤西、粤北山区,以及广西、云南等省份的山区农民由于土地贫瘠,人地关系紧张,正在积极向外界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二者相遇后一拍即合,于是就产生了今天令珠三角各地政府非常头痛的代耕农问题。

被遗弃的人群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几个城市中都分布着大量的代耕农群体,其总人数在20万以上。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从原有的社会体系中脱嵌出来,但却并未融入新的社会体系之中,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处于“双重边缘性”的生存境地。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制度设计时也未能照顾到这个特殊的群体,代耕农似乎成为被遗弃在社会制度之外的人群。

近年来,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和国家农业税的减免,当地人收回土地的要求意愿越来越强烈,代耕农与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代耕农问题演变成珠三角地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里面,代耕农群体成为一个典型的底层社会。他们一方面要谋求自身生存,另一方面要维护自身权益,而在谋生与维权的过程中,他们受到多重力量的支配。

黄志辉关于代耕农的研究(《无相支配:代耕农及其底层世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他围绕代耕粮农和代耕菜农这两个群体展开调查,阐释了“无相支配”下代耕农的生存境遇与生存策略。代耕农群体从嵌入到脱嵌,这个过程本身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社会成员身份归属的不平等问题。对代耕农来说,他们虽是外来者,但在他们迁入之处即希望永久定居于此,他们的子女在代耕的背景下出生、成长,对他们来说,代耕之地就是他们的故乡。

然而,对代耕农来说,他们对土地的权利以及他们的成员身份一直处于一种阈限状态,他们无法完全获得代耕土地的所有权,因此,他们也很难取得村落社区的成员资格。实际上,费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注意到农村的代耕问题,他在禄村调查时就曾注意到禄村存在“没有田的新户”,这些“外来新户得不到土地所有权,在所住的社区中只能当佣工和佃户”。在费先生看来,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中,得到农田是进入社区的重要资格。可以说,费先生的《云南三村》是探讨农村代耕问题的一个起点。

在传统农村社会,一直存在着“本村人―外地人”的差序。对内实行利益均分,对外则采取排斥和区隔,这种“内―外”有别的思维逻辑决定了作为外来的代耕农很难融入传统的农村社区。我们不能对“内―外”有别的思维逻辑进行简单的批判,对区域社会中成员身份的问题需要关联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提出的“对内道德―对外道德”来加以理解。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6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引 言:城镇化是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一、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2012》指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城镇化飞速发展有力带动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服务资源,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促进农用地规模化经营,但快速城镇化也对土地利用置带来了不利影响:

第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大肆征地造城,新城区遍地开花,城市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忽视公共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土地浪费问题十分严重,造成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存在较大缺陷。

第二,城市过度扩张致使耕地数量不断减少。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尤其是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耕地资源显得尤为稀缺。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越大,与农地之间的矛盾也越尖锐。城市郊区和城市边缘区大量高质量农用地在城镇化发展中被征收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

第三,城镇化过度挤占生态空间,城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镇化过程中,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不少地方占优补劣,补充耕地时上演“围湖毁林”、“上山下滩”;为保证粮食总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来提高亩产,使得原本协调的农村生态系统发生改变;一些城市为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和避免高成本的城镇拆迁,开展填海造地、开山造城等开发活动,剧烈改变山地生态系统的稳态结

构和自调节功能,引发生态环境退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发展新型城镇化勾勒出了宏伟蓝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的“新”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坚持城乡统筹。从生产要素、城乡产业、城乡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等方面入手,构建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二,坚持发展方式的集约性。新型城镇化是立足于我国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凸显的基本国情的理想选择。实行集约型城镇化,要求节约集约配置土地资源,利用产业集聚优势促进生产发展和城镇化,促进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将城市建设成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文明发展新境界、新形态,促进城市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建议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大的难点和关键则是土地利用和配置问题。土地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着力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土地问题,促进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保障。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耕地保护意识

要树立土地持续利用的意识,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土地尤其是耕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必须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国际经验表明,人们对耕地非生产功能的需求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快速提高。将农业生产与膳食结构变化相结合,使农业生产向生态型、观光型农业转变,重视耕地的非生产性功效,提升其经济与生态效益,充分激发城乡居民保护耕地的热情与主观能动性。通过强农扶农富农政策,引导发展各种特色和高效农业,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达到合理有效利用耕地的目标。

(二)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土地配置走集约化道路,必须强化规划控制,管理创新和科学调控。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要充分重视产业转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土地利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划执行。目前我国现行的规划体系主要有国土资源部的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和发改委的区域发展规划构成。

(三)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机制

科学推进城乡土地配置与整治,有利于适时补充耕地、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强化集约用地、提升土地产能、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首先,要充分利用当地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其他专项调查成果,摸清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家底。调查的内容应包括可供开发的未利用地,可改造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以及可用于耕地开发的土地。各地应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土地专项规划,编制好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

其次,加大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整治力度,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开展农民公寓式住宅试点,对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要坚持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利学布局,变一户一宅式安置为集中公寓式安置。各地可对主动放弃宅基地的,采取货币补贴、安置补偿等措施给予鼓励。也可对空心村较集中的地区进行规范管理,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做好村庄规划,拓宽整治复垦范围。

再次,创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将土地整治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推进农村产业、促进农村集中居住和实现农村增收相结合。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切实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土地整理推动农民居住向城镇、中心村和聚居点集中,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引导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或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农民向租金保底、务工获薪和入股分红等多元化增收转变。

(四)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深化城乡一体化用地改革,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首先要明晰集体土地权属,重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通过制度设计使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落到实处。同时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家土地所有权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性,真正赋予农民土地产权。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和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同地、同权、同价”,确保农民成为流转收益的主要获得者。

深化城乡一体化用地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有形土地市场。开展农村建设用地评估,在国有土地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增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服务、管理功能,探索国有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两种产权、同一市场、统一管理”的新途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政府的重大施政举措,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但要对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而且要从强化服务人民群众、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强化保护耕地和依法管理用地的观念,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宋林飞.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实现路径[J].甘肃农业科学,2014(1)

[2]邹军.南昌市新型城镇化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3]罗芳.中国城市化背景下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12)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7

【关键词】:耕地利用 ; 节约集约 ; 控制流失

1乡镇耕地利用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1耕地速减,严重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开发建设需要和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转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改变了过去“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思想,而根据市场要求调整农业的结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全面发展,促使了土地利用分配的调整,普遍压缩种粮用地。因此耕地面积一年比一年减少,减少的速度之快,对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根据土地详查得知,朝阳县胜利乡1996年末耕地数量为24065.35亩[1],到2007年末为23399.18亩,在短短的十年里,竟减少耕地面积666.17亩,平均每年递减60.56亩。

1.2耕作制度不合理,忽视用地养地相结合

近几年来乡镇的中低产田有了很大的改善,耕作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生产资料不断上涨,农业成本大大增加,而农业产品的收购价格较低,种地经济效益不高,因此部分农民弃农经商,从事二三产业,出现了撂荒、休闲农作制,耕作粗放,对农家肥施用量极少,忽视对耕地的投入。只用不养,至使土壤结构不良,肥力下降,同时又没有重视耕地作物与养地作物相结合。

1.3水Y源缺乏是影响乡镇耕地利用最大障碍

胜利乡大多数是旱作农业区,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本乡不仅天然雨水不足,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也不十分丰富,按耕地面积计算,全乡亩均占有水量84.70平方米,每亩耕地占有水量12.7%,近年来修建水库堤坝、自流渠、提水站和机电井,提高了抗御旱灾的能力,对防洪养鱼等发挥了作用。但由于经济条件差,前期工程衰弱,灌溉配套工程不完善等各种原因,灌溉工程效益不能完全发挥。

1.4存在“占优补劣”现象的原因分析

1.4.1耕地保护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补充的耕地应与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国土资源部也相应出台了耕地质量评价标准,但各地对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

1.4.2 缺少一批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影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质量。

1.4.3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一般建设所占耕地都是经营多年、土壤肥沃、自然条件较好的土地,而开发补充的土地大部分是未利用土地,自然条件不好,土层薄且土质贫瘠。

1.4.4对新开垦耕地的后续管理缺少必要的措施。

2 针对现行耕地利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应采用对策

2.1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建设需要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都必须依法经过批准。

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一是必须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要围绕保护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的总目标,科学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分解落实耕地保护目标。

二是必须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要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的原则,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必要的建设用地。

三是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要坚持以建设促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四是必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要加强土地监督检查。通过开展卫星图片执法检查和实地核查,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2.3提高综合生产力,挖掘耕地潜力

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应以乡镇乡情为基础,以持续发展为前提,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一 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低消耗,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为主,保护并举,各部门协调发展、地区间均衡发展、稳定发展的道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努力挖掘耕地的潜力,一是改造治理中低产田地,提高单产。二是提高复种指数,利用塑料薄膜,把一年熟变为二年熟,按统计耕地面积计,2007年全乡耕地复种指数为25%;按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面积计,复种指数仅为15%,而且各村之间不平衡。提高耕地复种指数还有一定潜力。三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以乡镇为组织单位,分别对空心村整理、迁村并点以及下山脱贫的潜力面积进行全面调查。

2.4大力推广培肥地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采取经济、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加大培肥地力技术的推广力度。目前,要重点推广以下几项技术:

一是秸秆还田技术。

二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三是施用作物专用肥或BB肥技术。

四是增施有机肥技术。

五是施用土壤改良剂技术。

2.5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和建议

2.5.1开垦耕地应尽量选质地好的后备土地资源。在现有的后备土地资源中,选择适宜开垦而且宜耕性较好的土地,是保证开垦后的耕地质量较高的先决条件。

2.5.2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待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进行“田、林、路、渠”综合规划;设计好田块内的土壤构造,包括土层厚度、土体构型、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使其达到理想土壤的水平。

2.5.3建议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树立耕地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思想,拓宽耕地占补平衡思路,可以采取“以质抵量”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一目标。

结语

耕地的利用问题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即牵动着经济发展,也牵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即受人的社会活动影响,也受自然因素制约,利用好耕地,效益倍增,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只有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就一定会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它最佳效益,走出一条符合乡镇乡情的资源集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8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利用

1.土地资源利用要科学规划和加强管理

(1)坚持规划先行,保障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规划先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提升土地价值作用巨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生态旅游及文化产业快速走向新阶段的题中之义。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通过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同时,我们还要合理统筹规划建设用地。切实的利用好乡镇土地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科学布局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结构和分配。以超前的科学规划意识为指导编制规划,以保护耕地为出发点,落实各项事业,着力于保护耕地、整洁村容、方便居民生活,规划城乡和区域的综合发展、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超前规划好新农村以后用地。规划要满足乡镇和村庄建设的共同、和谐发展。在保障耕地质量和总数量的基础上,完好的衔接乡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与工业布局。统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实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

(2)加强管理。首先,实行规划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市建设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地上建筑物建设必须按批准的规划要求实施。农民建房应当与旧村改造、土地整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用地。各乡镇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建房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其次,实行耕地保护责任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每年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各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对本行政区域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以及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负总责。

2.要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理念

(1)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为核心,切实转变粗放用地方式。要破除节约集约用地无关紧要的思想,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要深刻认识国情、省情、市情和县情,要从“地大物博”误区中走出来。就我们国家而言,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因此,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用地增长的规模和速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严格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科学合理有序推进可以充分利用的土地,因地制宜地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效益,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要加大用地保障推动跨越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相结合。在挖掘建设用地内部潜力、盘活存量土地方面,做到了与新一轮城乡地籍调查结果结合、与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结合、与企业改制结合、与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结合。通过将闲置土地盘活使用,有效地减轻了用地压力。同时,要注重土地规划的有机衔接,做到“想远、看近、抓当前”。想远,就是要围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及早谋划土地利用长远规划;看近,就是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道路及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合一”;抓当前,就是要在现有可利用土地规划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优先保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

(3)严控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一是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用地准入门槛,对用地标准以及投资强度、容积率强化按相关规定达标;二是把好供地环节用地面积、项目的审查关,重点支持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和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合理用地,重点保障“三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积极引导农居向小城镇、中心村集聚。严格执行法规政策,增加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盘活存量土地,避免土地闲置和浪费,鼓励用地单位建造多层厂房等,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主方向

(1)要加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宣传,引导各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城镇扩张与生态和谐的关系,把用地观念统一到国家的政策要求上来。要加大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宣传,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发展质量的社会实践中去,切实转变传统用地观念,把用地观念统一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来。同时,积极落实高水平节约集约用地措施。城乡所有工业用地坚持高容积率、高密度的原则。加强工业用地、物流用地等建设标准的研究和制定,适度提高容积率,控制绿地率,集中布局配套设施。将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使用调整相结合,把土地供应给用地集约化程度高、效益好的项目。凡适合进多层标准厂房的行业或企业,全部入驻多层标准厂房。引导企业推进“零增地”技改。

(2)加大土地监测力度,实现土地管理科学化。加大土地监测力度,建立土地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土地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随时了解土地利用变化,为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将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数字测量与成图技术等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加大土地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力度,建立土地信息管理系统,随时了解土地利用变化,为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3)积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增加耕地。首先,加强农用地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的引导。鼓励利用非耕地和在不改变耕地种植业用途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面积。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和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其次,稳步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加大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稳妥推进迁村并点和空心村治理。组织实施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土地整理资金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倾斜。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9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整治;娄星区

作者简介:贺卫峰(1977-),男,湖南娄底人,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硕士,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土地法学;

易忠君(1976-),男,湖南邵阳人,百色学院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3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72-03

一、概念界定

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农田、水利、道路、林地、村落等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工作涉及的范围广,系统性强。因此,在许多地方的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同时,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利于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整治是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解决土地细碎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也是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众多学者认为土地整治不仅仅是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发展。鲍海君,徐保根等[1]认为“生态导向”的土地整治更利于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孟艳丽等人[2]以诸城市为例来阐明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思路,认为“确定目标,分析现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实践工作者刘娜[3]则认为,土地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同时,各种保障措施应及时、到位。这些研究表明,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不能仅限于土地工作者,政府和公众也应参与其中,同时,土地整治也不能单纯地从土地空间布局的角度思考,而应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协调,土地保护,以及城市发展等多方面出发,探讨土地整治。

二、实例概况

(一)娄星区概况

娄星区是娄底市唯一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地处东经111。56'-112。03',北纬27。41'-27。47'之间,总人口41.22万人。东接湘乡市、南抵双峰县、西靠涟源市、北毗宁乡县。属于亚热带气候地区,区域内以丘陵地形为主,其中耕地总面积11150公顷,人均耕地0.027公顷。

近年来娄星区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通过市、区、乡三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国土资源部门的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业已取得较大成果。同时,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出现,文章通过对各问题的分析,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二)娄星区土地利用情况

娄星区是娄底市中枢,为全市的政治、经济、交通及文化中心,土地总面积为42902.9公顷,各地类面积分布如表1。

近年随着娄底市委、市政府提出“加速发展,后发赶超”的发展战略。在娄星区范围内掀起了经济建设热潮。2004年以来辖区内先后组建娄星经济园区(在此基础上扩大为市级万宝新区)、北部经济园区(现更名为娄星产业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铺开,特别是娄新高速公路、二广铁路、沪昆高速铁路、娄长高速公路、益娄衡高速公路、湘黔铁路改造工程、S209线公路改扩工程等项目在娄星区境内先后实施,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也遍地开花,导致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0年五年间全区耕地累计减少了5305.2亩。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娄星区2006-2010年耕地面积变化表 单位:亩

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娄星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还将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而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提高农村土地整治力度,对具有新增耕地潜力的土地进行整理,由以土地开发为主向土地整治为主转变,狠抓耕地质量的提高,力争实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娄星区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非常有限,中低产田比重大,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可以挖掘耕地内部新增潜力,提高耕地生产力水平。因此,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对保障娄星区粮食生产总量和稳定供给,促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娄星区土地整治情况

娄星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从2003年开始实施,在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及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的组织领导下,并依靠娄星分局、基层国土资源所和项目所在村委会的共同努力,成功申报和实施了13个项目,而且已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具体情况如表3。

以上项目的完成既极大地改善了娄星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美化了农村环境,又保护了珍贵的土地资源,新增了相当数量的耕地面积,实现了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了非农建设用地压力。

(四)娄星区土地整治主要内容

娄星区实施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主要包括两项:农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

1.农地整理。

农地整理是通过将农村土地中的零星闲散地、道路、田坎、沟渠等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完善水利设施,消除耕作中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通过改善田间交通条件,加大田块作业面积和作业边长,提高土地平整程度,以提高机械耕作效率;通过改造灌排渠道,保证水系畅通,减少输水损失,以提高输水功能,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坡改梯、防护林工程,降低水土侵蚀,改善和优化生产环境。

农地整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平整土地、零星地块归并等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几年来娄星区农田基本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田块零散、水利设施较差、田坎占地多、沟渠比重大,因此农地整理潜力较大。

娄星区主要属于湘中丘陵地形,同时,双江、小碧两乡山地较多。山区农田耕作方式相对落后,耕地大多顺坡而垦,田块一般都分割得支离破碎,田间边角、田坎等所占比重大,田坎系数为0.23,其整理潜力较大。

从沟渠、道路、坑塘水面等农地整理潜力来看,杉山、百亩、万宝、茶园等乡镇处于丘陵地带,地势较平、沟渠发达,整理潜力较大。而在双江乡等山区,由于地形条件限制,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整理潜力较小。

2.居民点整理。

农村居民点整理指通过统一规划,在集中地点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农村居民点整理是缓解用地矛盾、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建设新农村、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整理将在娄星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娄星区许多村民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住房习惯,纷纷从大屋场中迁出来,大多数农户把房子建在公路边或独户大宅建房,形成一户一幢房,一幢房一条路,一片菜园一圈树的格局,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区农村人均住宅用地达174.5平方米,高于国家规定的150平方米/人的最高标准,超标准占地现象普遍。因此,娄星区不论丘陵,还是山区地带,居民点整理潜力尚大,主要通过村庄合并、集中安置,尚大有潜力可挖。

三、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整治过程中农民权益应予保障

土地整治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原有田块的边界,重新进行规划,故土地权属调整是土地整治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土地整治的权属调整必然涉及农民的切身权益,包括田块重划、迁坟腾地等,如何才能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整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居民建房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淡薄,配套设施不完善

当前娄星区村民建房缺乏统一规划,批后跟踪管理不到位,村民对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村民建房随意占用耕地不愿意利用空闲地、山坡地,也不愿意利用老宅基地翻新、挖掘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一些村民批新房,旧房却不按规定拆除,客观上产生“一户多宅”现象。

同时,在娄星区各农村居民点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如给水、排水、通讯、村道、商店等配套设施相当落后,难以满足村民日常需要。

(三)土地整治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投入不足

娄星区已经实施的所有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都属于省、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农土资金项目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其资金由上级有关部门专项经费拨付。面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广阔前景,农村土地整治资金“僧多粥少”,单靠政府专项资金将难以因应其发展的现实与远景需求,今后必须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四、对策

(一)明晰产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土地整治中权属调整的顺利进行,对促进娄星区土地整治工作的健康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实现产权明晰,避免产权共有,使土地整治区内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强化规划管理,制订完善的配套政策,为村庄建设提供保障

在实施村镇规划中,要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在规划布局上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好设计关。对娄星区丘陵、山区地带的村庄要强调适度集中的多户联建模式,控制单家独户建房,有条件的村可采取建联排小区的方式,也可采用前正房后杂房的模式。

2008年娄星区小碧乡双联村实施了多户联建,该村将十余户统一安置在山地上集中建房,不占用耕地,并修建了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这样既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基础设施配套成本,优化建筑布局,又改善了村容村貌。

同时,农村土地整治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娄星区应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使之有章可循,步入规范化管理正轨。

(三)开拓项目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

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切实可行的融资体系和资本管理制度,通过社会资本投资于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置换工程,增加耕地面积,并将农村减少的建设用地通过挂钩置换到城市周边。在出让城郊土地时对参与土地整治的社会投资企业适度的进行政策倾斜,以解决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投入资金少的难题和城市周边建设用地稀缺的问题。同时,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开展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合作,获取更多的资金。

参考文献:

[1] 鲍海君、徐保根.生态导向的土地整治区空间优化与规划设计模式[J].经济地理,2009,(11).

[2] 孟艳丽等.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诸城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2,(03):49.

[3] 刘娜.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01):8.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篇10

关键词:耕地保护 综合整治 科学用地 合理布局 统筹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03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大幅增加,尤其是工业项目用地。由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各种原因,这些项目用地主要都集中在城镇周边,几乎没有什么项目在偏远乡村选址。这样一来,使得城镇周边的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尽管各地开展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地促进了耕地保护,但随着可开发整理的土地资源的日益枯竭,我们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为此,中央及时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具体地讲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目标。通过科学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用地压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依法管地、科学用地、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解决了耕地保护“缺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缺土地”、新农村建设“缺资金”、城乡统筹“缺抓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缺平台”等一系列难点问题。

为了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真正成为得民心、惠民生、合民意的仁政工程,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城乡统筹发展和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导向,不断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1.不断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要在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3.严格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改善环境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立足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与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相结合,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4.必须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推动、群众自愿、统筹兼顾、因地制宜。要依法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切实做到农民自愿、农民参与、农民满意。

二、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原则,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1.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农民新居、城镇发展等土地整治活动,合理设置建新、拆旧项目区,确保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有减少、布局更合理,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实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要坚决扭转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重建新、轻拆旧、重城镇、轻农村、单一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倾向,坚决纠正少数地方突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等偏差,坚决制止实施过程中脱离发展实际、侵害群众利益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2.在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及小康示范村建设等工作中,凡涉及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的,必须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严禁擅自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复垦土地周转等“搭车”行为,防止违规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3.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生产、城乡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林业保护利用和生态建设等有关要求,科学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4.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人口转移相协调,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区分城镇规划区内、城乡结合部、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涉及农村拆迁安置的新居建设,应该为农民提供多种建房选择,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要尊重农民意愿并考虑农民实际承受能力,防止不顾条件盲目推进、大拆大建。

5.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必须举行听证、论证,充分听取当地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涉及土地调整互换使用的,未征得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同意,不得强行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必须按照明晰产权、维护权益的原则,合理分配土地调整使用中的增值收益。要明确受益主体,规范收益用途,确保所获土地增值收益及时全部返还农村,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防止农村和农民利益受到侵害。

三、依照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进行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的评定和验收,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1.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要按照因地制宜、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要求,以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为目标,大力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要依照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的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的评定和验收,有针对性地采取培肥地力等措施,稳步提升新增耕地产能,经整治的耕地要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要切实防止投入散、项目小、新增耕地质量偏低,以及重建设轻管护等问题。

2.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总量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未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地区,不得将农村土地整治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给城镇使用。整治腾出的农村建设用地,首先应复垦为耕地,规划继续作为建设用地的可作为农民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用地。避免以整治为名,擅自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杜绝在农村土地整治中,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

3.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要按照科学论证、集中投入、分步实施的要求,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促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战略后备产区建设,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基础性保障。要切实加强配套工程建设,落实配套资金,强化工程监管,防止和纠正配套工程不到位、配套资金不落实等问题。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整合和使用管理,保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顺利进行

1.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地方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搭建平台、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落实责任,通力合作,准确把握工作要求,加强全程指导和有效监管,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并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2.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融资重点向多元化资金投入、市场化运作转移,整合各类资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复垦费等资金为主体,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保持渠道和用途不变,实行专账管理,统筹集中使用,切实提高各项资金综合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益要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

总之,只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立足于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总结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就能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规范、健康、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