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遗传学效应十篇

时间:2023-11-14 17:36:05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1

【关键词】 染色体

【关键词】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遗传效应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是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一种类型,对其引起的临床效应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导致自然流产、死胎、畸形、不育不孕的原因之一[1],有的认为是正常多态[2]。为此,我们对在遗传咨询和细胞遗传学检查时发现的 21 例 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的临床与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1994 ―2004 年来我室进行遗传咨询和染色体检测者,包括自然流产史、畸形生育史、不育不孕、智力低下等。年龄在5 ~ 38岁之间。

1.2方法常规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制片,进行G显带,每例计数 30 个分裂相,分析 5 个核型,异常者加倍计数与分析。

2结果

21 例 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中,11 例发生自然流产,3 例不孕不育史,4 例畸形生育史,1 例智力低下,1 例少精症,1 例畸形儿。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的临床与遗传效应见表 1。

表1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的临床与遗传效应序号[略]

3讨论

染色体臂间倒位是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一种类型,它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染色体,但在临床上 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发生率最高。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 0.82%[3]。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在其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经过倒位圈内奇数互换,理论上将形成 4 种不同配子。如倒位环内不发生互换,将形成一个正常配子,一个携带倒位染色体的配子,如倒位圈中发生一次交换,将形成 2 种不平衡的配子,均带有部分重复和缺失的染色体。 以上 4种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不同类型的 4 种合子,其中 1 种为正常染色体,1 种为倒位染色体携带者;其余 2 种为部分重复和部分缺失的异常染色体的携带者。由于染色体臂间倒位本身属于一种平衡重排,不会导致遗传物质的丢失,因此携带者通常具有正常表型。但如果断裂点破坏了该位点上的基因,就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臂间倒位染色体的遗传效应主要决定倒位片段长短及是否互换,倒位片段越长,越易互换,重组后染色体的重复和缺失部分越短,合子越易发育,畸形儿发育率越高。反之,倒位片段越短,越不宜发生互换,一但互换,重组后重复和缺失部分越长,合子越难以发育,多表现为不育和早期流产,却很少有畸形儿的出生[4,5]。在我们检出的 21 例 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中,有 11 例发生自然流产、死胎,3 例不孕不育史,4 例畸形生育史,1 例智力低下,1 例少精症,1 例畸形儿。它们都有临床效应(可能与我们的病员来源有关)。我们认为,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不能视为正常多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在临床上检出的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再次妊娠时应做好产前诊断,指导其生育,避免畸形患儿的出生。

参考文献

1.何春娜,张海瑞,王爱勤,等.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对生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6,4(5):33

2.周焕庚,夏家辉,张思仲.人类染色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63

3.李麓芸,夏家辉,戴和平,等.染色体臂间和臂内倒位的遗传 咨询[J].遗传与疾病,1985,2(1):35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2

关键词:古徽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措施

一、引言

得益于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古徽州孕育了个性鲜明的徽文化,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传统民俗活动和节日等都十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的特殊性和本身的特性,随着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本文从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况入手,深刻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摧残”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保护措施,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难题是发展和谐社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有利于更好地传播中国文明。

二、现状概述

(一)古村落的存续受到威胁

古徽州的村落具有聚集性,主要集中于黄山市的三区四县及江西省的婺源和宣城市的绩溪。这些村落代表了一个时期的具象,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参考价值。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悄然盛行,人们更倾向于消费新型旅游热点,再加上略显生硬的新农村规划,古村落的存续正逐渐受到威胁,它的核心价值也在逐渐消弭。另一方面,现代人秉承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有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便把其中的重要建筑构件倒卖到外地,或者缺乏保护意识的村民随意变卖精美的装饰,古村落丢失其完整性。同时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很多古村落已不复原貌。

(二)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现象

建设性破坏是指为了构建新城市,只关注短暂的利益而不惜破坏原本的历史遗存,而保护性破坏则是表面上打着振兴、恢复的口号,实际上违规拆除、造假等,古徽州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类似问题。过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比如古民居。这些民居由于缺乏资金进行固定整修以及历史性老化,很多都已经无法修复,无序的翻新修建也破坏了原有的古风貌。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无形中给其带来了开发性破坏。

(三)地方保护意识淡薄,保护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利用,轻深入研究;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内涵;重一时举措,轻长期规划。根据走访古民居群众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我们有何意义,怎样保护都不甚了解,并且在认识上存在很大误区,在态度上表现出随意性,认为是过时、守旧,甚至丑陋的文化留存方式,这给当地政府部门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内部困难。其次,保护人员缺乏专业的保护知识,很多派遣的保护者都是业余人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受到了侵害,也不能及时察觉。

(四)一些口头传授或者手工技术由于缺乏市场正逐渐失传

现如今,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失传、后继无人的困境,比如古徽州的砖雕、木雕,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精致性、耗时性,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再去学习,同时已有的传承人因为缺乏市场保护,传承环境十分艰辛,因此离开文化原生地到大城市找工作,这些技术就极有可能最终失传。

三、保护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战略高度

尽管国家已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但还未达到一个应有的战略高度,国家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不是放任自流或者任其随市场发展,要进一步明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深刻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限和内涵应给予肯定,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具有科学性和标准性。同时提高群众的地方保护意识,多开展相关活动,使人们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二)将保护和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保护的同时传播文化

保护和传播文化最好的方式是与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相结合,突出旅游文化营销,既能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又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古徽州的剪纸、木雕可以实施产业化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拓宽销售范围。这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在汲取古徽州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新血液”相融合,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三)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

创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机制现在已经接近验收成效的尾声,出台保护政策更是重中之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持徽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保护,建立共管机制。同时要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市场氛围,促进职业传承。

(四)打造高素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建设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如果人才队伍不能与保护措施相匹配,依然不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作用。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并进行绩效考核,建立奖惩机制,严厉打击有倒卖行为的人员。进一步发掘和培养有精湛知识以及热爱工作的基层保护人员,经常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活动,走科学保护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丽蓉.浅析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 黄山学院学报,2009(08)

[2]吴丽蓉,金声琅,徐宏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探索――以古徽州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02)

[3] 刘春凯.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J]. 中国名城,2016(06)

[4] 巫宇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瓶颈及对策[J]. 民族艺术研究,2016(03)

[6] 汪四红,李晓星. 比较与借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于法制建设视角[J]. 宿州学院学报,2016(04)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3

秽貂系中各民族在陶瓷、金银、绘画和建筑等方面成就较高。高句丽的建筑既有本民族特色,又有中原的建筑风格,从某种程度来讲,高句丽的建筑艺术成就能和敦煌相媲美,具有很高的价值。到了近代,在各民族互相影响、沟通交流的情况下,不管是建筑、交通,还是服饰、美术,都有很大的发展。以上所举的只是众多历史文化中的少数例子,这些艺术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历时代的冲击,使得传承人越来越少,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就当前形势来看,民间的传统艺术的发展阻碍重重,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保护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效融合,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东北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

自从我国政府开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后,各级部门深入调查分析,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为国家、省、市和县级。在分类上可以分为文学、美术、音乐、医药等几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相继采取措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且拟定了各种方案和相关保护措施,以确保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三、东北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省级文化部门相继成立了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中心和机构,各种非遗机构的成立为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的督促下,东北地区的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就保护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人员不足的问题,专业的收藏人员缺少,研究专家稀缺,这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很难高效展开,不能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这与遗产的丰富内容不相匹配。其次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较少,虽然有些建设项目提上了工作日程,但却没有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专业且系统的研究、宣传与保护。虽然有些分散在各个博物馆,但是数量很少,且并没有被大量展出,而是保存在仓库内,如果没有较好的保存条件,还会使其遭到破坏。

四、结语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20-02

导言

21世纪初,我国开始着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在文化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深刻反思当代社会发展状况下作出的重要的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出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程度,也能发挥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文化安全视角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描述与分析能够反映十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同时可以发现在保护工作中不足之处。

“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调动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构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1]。为了充分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笔者从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景泰蓝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客观数据撰写报告。希望能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一、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研究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动态有较深刻的认识,掌握了该领域专业性的知识并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主要采取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总体是我国居民,调查的样本是从全国各地选取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居民。除此之外,还进一步评估样本质量来确保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后期进行数据处理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后,采用了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交叉式统计。研究分析整理阶段,以文字、图表等多种行式展现成果。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选取了北京市、保定市、衡水市安平县三地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8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其中年龄在19岁~3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69.4%,年龄在31岁~4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22.4%,年龄在41岁~5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8.2%。在受访者的职业信息中,学生占40.8%,专业技术人员占10.2%,农民工占14.3%,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0.2%,军人占8.2%,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10.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6.1%。在受访者目前所在地区中,农村占16.3%,新型城镇占46.9%,文化城镇占36.7%。

三、研究结果

(一)文化安全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文化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导致文化遗产资源严重流失。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继承者、保护者,增强全民的文化安全意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我国文化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是文化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局面没有改变。在对“文化安全了解”一题中,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其中选择“不太了解”的占46.9%,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占26.5%。体现出了人们对文化安全的认识不足。人们对外来文化的喜爱程度已经超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有59.2%的受访者在“对外来文化的喜爱程度”一题中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但是,只有49.0%的受访者在“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一题中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数据表明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较多,如外来低俗文化的传播、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遗产遭到掠夺、文化遗产遭到忽视、价值观扭曲、文化产业落后等。从问卷所得数据中发现,选择文化遗产遭到忽视的比率最高,占受访者的67.3%。各地区对保护我国文化安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所采取的措施仍旧以“宣传教育”为主,然而采取“加强立法工作”、“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走出国门”等其他措施的并不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众多问题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度较低

很多人仅仅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真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却少之又少。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一题中,有61.9%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只有4.8%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了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一题中,正确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五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的受访者较少,尤其是“口头传说和表达”一项仅有35.7%的受访者选择。造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普及度较低的因素有很多,不可否认的是这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

2.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人员较少

生活中很少有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工作。在“您周围的人,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吗”一题中有92.9%的受访者选择“没有”或“不清楚”。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宣传工作人员的责任就越发重要。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从事该方面的工作,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有65.3%的受访者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够”,有61.9%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有38.1%的受访者认为“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有59.5%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资金”,有52.4%的受访者认为“传承人老龄化”,有47.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诸多其他问题

在“您所在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有哪些”一题中,选择“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健全档案资料”、“加强立法工作”的比率没有超过半数,尤其是“加强立法工作”比率只有7.7%。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各地立法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为落后,另一方面,对于已制定出有关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法律和法规没有做好宣传与落实工作。在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宣传方式方面“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宣传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职业的人群选择的宣传方式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学校开设课程组织学习”方式为例,针对学生、军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的人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商业、服务人员、农民、农民工等职业的人群只有少数人赞同这种方式。

四、讨论

(一)增强人们的文化安全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却与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连、保留着我们最纯粹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正迅速离我们远去”[2]。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造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涂成林和史啸虎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正遭遇严重的集体失忆”[3]。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会导致一部分人产生相反的错误认识。他们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数不胜数、不需要重视的,文化安全意识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有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因为缺乏保护濒临消失,如果这些语言消失了那么这些民族也不在存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其地位并加以保护。

(二)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通过调查发现资金投入不足是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政府投入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基金会或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来拓宽资金来源,缓解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这方面的压力。再者,我们要重视培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培养专门人才,让他们走到社区、家庭中去普及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同时我们应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机制。不可否认,当代青少年因为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正逐渐消失。“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对其最有效的保护”[4]。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是以人为载体的,采取口耳相传的形式继承下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失现象与缺乏传承人有关。目前很多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已经八十多岁,呈现老龄化特点。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众基础,通过各种方式让各种职业的人群去了解、接受并喜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保护机制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方面采取措施的力度不够,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应该多举行传统音乐交流会或原生态民歌比赛,借助现代传媒工具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了解、喜爱传统音乐文化”[5]。在学校可以开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供广大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该方面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部分地区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有得到重视。上级下达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没有贯彻实施;全面深入的普查、宣传、保护工作没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健全,部分地区只是临时负责小组在做相关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不配套,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保护,等等。要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民群众喜爱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重视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J].前沿,2011,(21).

[2]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5

关键词:遗失物;道德;报酬请求权;遗失物所有权;遗失物信息网络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前言

遗失物,根据王泽鉴老先生的定义,为“无人占有,但为有主之动产”①。顾名思义,是他人遗失之物。我国法律关于遗失物制度的规定,主要是《民法通则》和《物权法》。

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物,应当归还失主,因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物权法》第109条至113条规定了遗失物制度。

以上法律规定,立法者设想的法律秩序呈现在我们面前——道德为上,利益为辅。法律对拾得人加以了较多约束,包括通知或者揭示的义务、报告或交存义务、妥善保管义务、返还义务,而其权利则仅仅是必要费用的请求权。相反对于遗失人来说并没有规定太多义务,仅仅是支付必要的费用。这就造成了拾得人与遗失人权利义务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究其原因,是立法者主观美好的愿望,过高的估计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使得实践中难以真正的实施。但是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仅仅依靠这种愿望,是无法形成良好的遗失物法律秩序的。

另一方面,则是立法的缺失,遗失物制度虽小,但却十分复杂,也是社会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目前立法上,主要问题在于:

1.拾得人义务较大,风险也大,很多案例都以拾得人不履行相关义务而负责任。

2.遗失物公告招领规范机制的欠缺,遗失物管理机关的混乱。

立法上的缺陷加目前社会情况的复杂性,造成了现在遗失物制度比较混乱的局面。如何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是建立健全完善公平正义的遗失物制度的关键。

二、报酬请求权

很多学者都认同这种观点,赋予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这也是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其理由主要在于:

从法律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来看,似乎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违背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拾金不昧。但是,恰恰是传统美德,对人的行为要求更高,毕竟真正明理高尚的人在这个社会中凤毛麟角,法律作为最低限度的道德,应该平衡之中利弊,不能因其违背传统美德,而去约束社会公众。某省高院的一则“捡钻”案例,审判法官也表明,仅仅依靠善良去约束光大人民是不实际的,拾金不昧,不如路不拾遗,一旦拾得遗失物,就意味着背负的重大的义务,稍不留神,就要面临巨额的赔偿。

这种义务及其不对等性的出现,导致拾得人不得不保护自己,一方面直接占有而不通知或报告,另一方面就是“路不拾遗”,这都导致社会效率的低下,对于社会运行来说,是不利的。

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分析,有些学者提出了“法定酬金”的概念,利用“利益论”的观点研究报酬请求权,认为酬金的作用是对拾主提供激励,鼓励他们归还遗失物,从而达到提高遗失物归还率和维护失主利益的目的。该角度从经济学出发,证实了“报酬请求权”对于遗失物制度的重要性②。

通过立法上确认报酬请求权,赋予拾得人一定的报酬请求权,可以更好的平衡双方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同时也促进社会公众的积极性,消除因为义务责任过大,而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遗失物有限取得所有权

拾得人对于遗失物有限取得所有权的制度。即当拾得人履行了报告、通知等义务,一定期限后无失主认领,该遗失物应归拾得人所有。

目前我国《物权法》对于遗失物的权属规定非常明确:其一,权利人并不因遗失而丧失权利。《物权法》第107条第1款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这样拾得人不享有遗失物的所有权,而且还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使得拾得人不但不能享受任何利益,而且连为此支付的费用也无从弥补,这不仅有违民法的公平理念,而且也导致权利义务的不平等。这与当代大众以及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因为在大多数的国家立法中都强调权利本位,虽然将无主的遗失物收归国有,由国家作为最高的管理者,将其用于社会③。

同时一些学者也认为,国家对遗失物享有优先取得权的法律制度不符合物尽其用的要求。因为,在国家取得无人认领的遗失物所有权之后,往往不能及时地使之物尽其用,而如果由拾得人占有,拾得人将会很快将该财产投入使用,融进市场流通中,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相比这下,拾得人优先取得更适应物尽其用的要求。

无人认领遗失物收归国有不利于激励拾得人报告、上交拾得物。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拾得人与遗失人和政府间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的。若不注重从经济上激励拾得人,拾得人没有期待利益,其对拾得遗失物的报告义务必会持漠然态度,不利于激励拾得人报告、上交拾得物。

当然,拾得人取得所有权还有受遗失物种类的限制,即如该遗失物为足供学术、艺术或历史资料使用,其所有权归属须依据国家有关的文化资产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国有财产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由国家享有其所有权。拾得人不得享有这些遗失物的所有权。

四、遗失物信息网络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遗失物的管理比较混乱,一则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关,二则遗失物信息不对称。这样对遗失物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于前者,管理机关的混乱,个人认为,虽可规定公安机关为遗失物统一管理的机关,但仍具有一定的不便。如由公安、街道办事处等组建一个全国联网的遗失物信息网络,将遗失物的公告招领信息公布于上,以方便广大社会公众浏览及及时找回遗失物。

注释:

①王泽鉴.民法物权(第1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82.

②李葆华,王晓敏.遗失物法定酬金制度与科斯定理[J].经济与法,2006(06).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6

关键词:文化自信非遗项目高职院校通识教育

一、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背景

1.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自信缺失

文化自信是指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在当前高职院校重科学技术、轻人文素养的办学理念影响下,学生普遍素质教育不充分,产生了人文精神缺失,人格发展不全,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特别是高职艺术类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学习经历与个性特点,如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理想信念缺失等,产生了对主流文化认同、传统文化认识、外来文化理性批判缺乏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正视这个现象,通过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从根源上提升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艺创作。

2.非遗项目传承面临瓶颈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民族文化形象的展现,维系着民族的认同与情感的凝聚。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趋同的背景下,非遗项目的生存境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如今我国非遗项目生存空间狭小、传承人日益高龄化、社会支持不够、创新发展力不足,需要探索一种既符合非遗项目本身属性又符合时展的传承方式。非遗文化资源的活态属性决定了它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传统的拜师学艺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式,学校教育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有着地域、实践教学经验及办学综合性等优势,传承非遗文化资源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非遗文化资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审美及创新思维,选择适当的方式,将其融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艺术学生职业迁移能力,促进高素质艺术应用人才的培养,赢得学校育人口碑。

3.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亟待改革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职艺术通识教育主要是解决艺术应用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目前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与本科生相应课程比较雷同,缺乏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和特殊性,“上手快,后劲不足”是近些年用人单位对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艺术综合人才的需求为高职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技能,还应该培养其职业迁移能力,这成为高职艺术通识教育中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意义

1.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点就是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①从代表国家、民族文化价值的非遗项目出发,将其引进在助力文化传承、培育人文品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高职艺术类通识教育,对传承文化基因、培养文化自信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将非遗项目纳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中,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具体的地域非遗项目,如常州梳篦、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以及这些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审美情趣;然后,从具体非遗项目的技艺分析出发,与专业结合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特色,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再者,利用非遗项目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重构高职艺术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权,加强文化自信的培育。

2.促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其重技能、轻文化的传统,造成了一直以来对通识课程的轻视,对于艺术类专业来说阻碍了高素质艺术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非遗项目纳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完善,首先,借助代表性的地域非遗项目,以“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立足通识课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紧密结合非遗产业发展趋势,采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现教学内容,助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理念更新、内容拓展与模式革新;然后,参考非遗项目的深度推进进行课程设计,实现基于非遗项目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统一和渗透,助力与专业课程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的通识课程体系的形成,推进艺术类通识课程与艺术专业课程互助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再者,将具体非遗项目工作流程导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来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引入非遗研习中进行自主探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与产业的接轨培养基础能力,有效改变高职艺术类学生素养结构,促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3.打造高职教育品牌

近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了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但是品牌建设依然是高职院校要努力的方向。社会各阶层对非遗传承的重视程度的提升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高职院校有着地域、实践教学经验及办学综合性等各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非遗项目的普及教育来增强艺术类专业特色,提升高职艺术类学生专业自信;然后,在“产教融合”的理念指导下,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助模式为突破口,培养出具有特定产业指向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促使高职教育“双精准”教育目标的实现;再者,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激发院校专家、教师对非遗项目的重视,对非遗项目进入艺术类通识课程系统的意义、价值、路径等进行系统的专项研究,促进非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同类院校中做出品牌,赢得业界口碑,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策略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研究分析,引入系统理论,从艺术类通识课程资源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结构、其外部环境的关系及价值研究出发,提出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策略,从而促进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自信、专业自信的重建与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1.教育理念构建

(1)以文化自信培育为主明确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基于非遗项目的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应当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放在首位。(2)以传统文化普及教育为主厘清非遗项目进入课程体系的思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并传化为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3)以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本从通识教育的功能属性出发,改善非遗项目进入课程体系的无序状态,将非遗项目放入广阔的文化背景与知识视野中,以遵循非遗自身规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融入现代生活的原则进行课程资源的转化,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与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综合素质。(4)与专业课程融合互助基于具体的非遗项目,将通识普及化教育与专业深入化教育相结合,实现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形成与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的通识课程体系。

2.教学改革探索

(1)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应用将代表性的地域非遗项目进行按照教学理念的构建进行通识课程资源的转化,改善非遗引入课程时存在的无序状态,依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站在教与学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拓展。(2)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拓展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非遗产业发展趋势,采用项目导向、情景体验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触非遗项目,产生深入探究的意愿。(3)完善评价与管理体系除了授课内容、方式的改革,还要注意课程的前期开发与后期总结。前期加强课程申报的管理工作,邀请业界的专家与学者参加,提出建设性意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后期根据教学情况考察调整课程方案与课程安排。

3.配套措施完善

(1)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非遗项目的特殊性,可以通过校内与非遗传承人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外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2)完善通识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建设是育人的关键,教材的编写应当立足“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的问题,非遗项目纳入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视野下,教材的编写应当与行业发展动态、人才培养需求及教师的科研成果相挂钩,优化教材结构,完善教材叙述,补充教材内容,从而完善通识教材体系。(3)构建通专协同机制基于非遗项目本身的完整性,构建通专协同机制保障非遗项目的深度推进,实现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使通识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提升育人质量。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7

关键词:基因诊断 检测 临床检测 生物学技术

Gene diagnosis technology clinical practice

Wu Yun

Abstract:The gene diagnosis technology is by surveys the gene the existence,the analysis gene type and the flaw and the expression function is whether normal,thus achieves the diagnosis disease one technical method.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ake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as the core modern bio-engineering huge progress,sped up the entire medical arena development.Therefore simultaneously the gene technology applies widely at in each kind of disease diagnosis and the treatment.The gene diagnosis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diagnosis method compares,has the remarkable superiority.As a result of each kind of merit,the gene diagnosis technology has applied in many clinical disease diagnoses.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gene diagnosis technology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Gene diagnosis Examination Clinical examination Biolog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56-01

1 基因诊断的概念和材料来源

基因诊断是以 DNA 或RNA 为诊断材料,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查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功能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和过程。其临床意义在于探知DNA或RNA 结构变化与否、量的多少及表达情况等,以确定被检查者是否存在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以此作为疾病诊断或进行基因治疗的依据。基因诊断材料来源广泛。机体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都可以作为基因诊断的材料。由于大多数单基因病还无法了解它的基因产物异常的性质,用生物化学方法就不能诊断,基因诊断可绕过基因产物,直接检测基因结构的改变。由于人们对各种遗传病致病基因认识不够全面和基因诊断技术的不完善,目前只能对下列遗传病进行基因诊断:①已知特定基因位点突变或缺失的单基因病;②已知与特定突变基因突变处于连锁不平衡的 DNA 标记 RFLP;③检查癌细胞染色体重排;④新生儿死亡以及基因已被克隆的或有DNA 连锁标记的遗传性酶病 。

2 基因诊断的特点

2.1 目标针对性强。

不同的病原体都有自身特异的基因序列,基因诊断识别的是能区分不同病原体特异的基因片段。克服了免疫学检测存在交叉反应。

2.2 灵敏度高。

经过PCR扩增,可将一个分子的DNA或RN段放大几百万倍,理论上,只要标本中含有一个分子的DNA或RNA就可诊断。对于病原体感染程度轻或者样本取材病原体含量较低的情况,同样可有效的诊断。

2.3 方便快捷。

所有病原体DNA或RNA的检测,都可在3个小时内完成,并且不受标本类型的限制。克服了传统培养法培养周期长、条件高、检出率低等缺点。另外,针对突发的传染性疾病,例如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只要测出了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很快就能完成实验的设计和检测。

3 基因诊断的应用

3.1 病原生物的侵入。

一般侵入体内的病原生物可通过显微镜检查各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但是,直接检测病原生物的遗传物质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此外,由于基因碱基配对原理的基因诊断可直接检测病原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所以诊断的特异性也大为提高。目前,基因诊断已在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传染病的诊断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3.2 结核杆菌的检测。

结核病是长期以来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传统的实验室诊断依赖涂片镜检和结核杆菌的培养与鉴定,但阳性率不高,所需时间长。目前应用PCR技术建立诊断方法,敏感度可达到少至100个细菌的水平,且应用针对在结核分枝杆菌中拷贝存在的特异性重复序列引物。

3.3 肝炎病毒的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基因诊断则可直接检测病毒本身,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首先,它高度敏感,可在血清学方法阳性之前就获得诊断,这在献血员的筛选中尤为重要,基因诊断方法可将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窗口期分别由血清学方法60、70、40天缩短到49、11和15天,在防止输血后肝炎的发生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其次,基因诊断可对患者血中的病原体定量检测,对临床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指导用药,明确病毒复制状态及传染性有重要价值。

3.4 遗传病。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的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因此遗传病的诊断,最本质和最直接的是检测出异常的基因。从受精卵开始,各人的基因组就已确定。因此,对遗传病高危妊娠,基因诊断可以在胎儿出生前进行,甚至早在胚胎着床前进行,这对于减少遗传病儿的出生具有重要价值,也是目前对大多数尚没有理想治疗方法的遗传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4.1 血红蛋白病的基因诊断:大多数@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所致,应用DNA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法,或用PCR检测@珠蛋白基因有无缺失及其mRNA水平的方法进行诊断。

3.4.2 苯丙酮尿症的诊断: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因的分子基础是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点突变,可针对突变的类型应用PCR方法与RFLP联合检测。

3.5 肿瘤的诊断。

人体由于各种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启动了某些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发生抑制,打破了正常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识别,使某些细胞获得恶性增长能力,导致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出现肿瘤。有学者认为,血液病特别是白血病的分型,必须依赖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常规诊疗手段。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检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断疗效和预后以及人群普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3.6 器官组织移植。

器官移植的主要难题是如何解决机体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理想的方法是进行术前组织配型。基因诊断技术能够分析和显示基因型,更好地完成组织配型,从而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3.7 药物筛选和药物开发。

由于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规模、行性等特点,可以进行新药的筛选,尤其在对中药成分的真伪鉴定及有效成分的筛选、理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药化作用。且用基因芯片作大规模的筛选研究可以省而省略大量的动物试验,缩短药物筛选所用时间。

参考文献

[1] 府伟灵.基因诊断治疗与预测医学[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01)

[2] 曾争.基因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07)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8

关键词:非遗;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在文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其宣传报道正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有力补充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播,主要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际传承。现代的社会变革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其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经济压力大、文化心理自卑等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巨大传承危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到了十分紧迫的关头,原因有三:

第一,受现代科技的冲击,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礼仪不断简化蜕变,以至萎缩或消失,民间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第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经费得不到有力保障,更没有形成科学的抢救保护体系,导致保护和抢救工作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第三,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文化产业运作机制,长期以来民间民俗老艺人收入低,生活难以维持,有的转行,以至民间民俗艺人出现断层、断代的严峻局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应运而生。要使非物质文化得到更好抢救和保护,必须以非遗文化为依托,把民间民俗文化资源转化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才能使民间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形成“源头活水”的良性循环。任何文化资源,必须通过整合、加工、提炼,使其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所以,民间民俗文化抢救保护下来后,想要继续发挥作用,必须经历现代文化产业的转换,即便有阵痛也决不能有丝毫犹豫。只有通过产业化形式再创造,才能使抢救和保护的民间民俗文化生存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一、大众传媒策略

2006年国家设立了“文化遗产日”,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被更多的民众了解,关注度日益提高,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对于非遗认知和宣传的热潮。著名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社会遗产传承”的三功能说,他认为“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大众媒介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了留存时间,并扩展了其分布空间。文化与传播两者是互动一体的,所有的传播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特定文化的传播。文化不进行交流与传播,便失去了生机和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代代传承的民族文化,其传承本身就具有传播的特性。而文化的传播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一种普遍的认同,因而特别需要大众媒介的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交际范围无限扩大和交流方式多样化,非遗也需要有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渠道,而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就是对其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信息量的不断上升和增加,一个属于非遗自身的“媒介语境”已经形成并逐渐完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媒介语境之中,并借助现代传媒的各种优势,能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延续。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设施和传播载体,在传承文化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与变迁深受大众传媒的影响.

二、网络平台数字化传播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对话优势,从传播学的现实意义出发,可以使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从理论上的可能变为现实中的实践。我们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的人类文化行为来研究,深入探索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化手段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的手段和方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平台,有效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播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牵手非物质文化遗产,试图探讨虚拟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

三、非遗旅游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既要通过旅游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游客体验的层次性,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更要通过旅游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传播拓宽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旅游和文化两方面因素都必须认真审查,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和管理。对“非遗”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一是增加民众对“非遗”认知的机会。由于“非遗”自身特性,所知者、所深知者很少。如果只在大众媒体上呼吁对它的保护,而大众却又对其“不甚了解”,那么这种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二是有益于“非遗”传承。如向云驹所说,当文化遗产的价值经过专门学科和专门家的研究,得到充分揭示的时候;当文化遗产在大自然的霜刀雪剑、日晒雨淋、风吹雾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当文化遗产在人类新生活、社会新发展中不相适应、淡出历史舞台之际,保护保存这些文化遗产的课题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而旅游,就有益于保护和传承。各地以民间文化特色形式开发开放旅游市场也一地热过一地。如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品就极具市场潜力。三是丰富文化旅游资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种类很多,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值得高度关注。“非遗”的众多项目,无疑丰富了各地文化类的旅游资源。四是对于以保护为前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进行旅游开发既需要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内涵、存在形态,也需要考虑遗产地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组合状况、遗产地的地理区位、可进入性、遗产的市场吸引力等开发条件,更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分析遗产-资源-产品的适宜性转化,分析旅游开发对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和遗产的承载力,慎对“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商品化和市场化。

参考文献:

[1]杨艳丽;旅游业与非遗文化产业融合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3期

[2]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9

关键词: 残缺指纹识别; 可变界限盒; 自适应遗传算法; 二次去伪特征点

中图分类号: TN9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0?0083?04

指纹是人体固有的一种生物特征,具有唯一、终生不变以及与主体不可分离等独特性质,用它来作个人的身份验证[1?2]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指纹识别算法[3]是从指纹图像中提取指纹特征,并进行比对。指纹图像由纹谷和纹脊组成,在指纹图像中呈深灰色粗线条的部分即为纹路,其位于手指皮肤的凸出处;纹谷在指纹图像中相对纹路的灰度较亮,夹在两纹路间,位于手指皮肤的凹陷处。 在指纹识别系统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指纹图像的预处理,它对后续指纹匹配等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指纹图像预处理后,可以提取出准确有效的指纹特征点。一个指纹识别系统一般包括如下的过程:指纹图像分割、指纹图像增强、指纹图像二值化、指纹图像细化处理以及特征点的提取。在指纹自动识别过程中,采集到的指纹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断裂、缺失、模糊等状况,包含了大量的噪声,使得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质量低、效果差,本文把这类指纹统一成为残缺指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采集设备本身的采集条件和采集参数的限制,采集者自身指纹存在缺陷,采集者采集指纹时方法不当等。如图1所示为一个采集到的指纹图像的噪声区域。

1 二次去伪特征点算法

在进行了图像的预处理之后,本文对处理后的指纹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由于残缺指纹存在大量的伪特征点,故本文设计了如下的二次去伪算法来克服伪指纹特征点的干扰。

1.1 脊线跟踪算法

本文采用基于微特征的脊线跟踪算法,用以找出伪特征结构。算法主要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在细化后的图像上,从每一个未被访问的末梢点出发,开辟新的脊线并沿着该脊线前进,记录走过的像素点,将它的横、纵坐标以及节点类型保存到链表中。如图2所示,其中Pi-1是上一个跟踪过的点,Pi是当前点,Pi+1是下一个要跟踪的点。然后算法判断当前点的类型和它的邻接点,如果是分叉点且有未访问的邻接点,则建立新的脊线进行深度跟踪,否则继续在当前脊线上进行探索。脊线跟踪完毕后,每条链表的头尾是特征点,而中间节点都是连续点。

2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匹配

鉴于上文对残缺指纹匹配现状的分析,必须设计一种基于全局信息的人工智能的指纹匹配方法。本文设计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4]的残缺指纹匹配算法。在该算法中,指纹比对被划分为2个步骤。首先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可能将2幅指纹特征点集对齐的参数, 然后再确定点的位置匹配关系。遗传算法是一种优秀的智能搜索算法,具有并行度高等特点。但是,传统的遗传算法在求解上述模型最优解的时候,会出现早熟与容易进入局部限等问题。本文根据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思想,设计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最优偏移搜索算法,实验证实该算法是高效的。

2.2 搜索算法

(1)初始种群:在解空间中随机生成的初始染色体可能会在某一局部区域集中分布。其携带的基因信息无法代表整个解空间,导致种群过早丧失遗传优势。使用平均小区间方法可以更好地分布得到优化解。由于点对之间的数据没有具备一定的特定特征。正常采集情况下,指纹图像都应当是正立,同时以指纹中心居中。本文中的指纹特征点编号在处理的过程中自下向上增大。因此,本文在初始化种群时,以一定概率偏向于选取编号相差小于10的个体对。初始种群使用随机方法进行,初始种群大小为30。

(2)选择策略:由于匹配模型的特性,对于高适应度的个体之间的杂交的后代往往没有优势是可以继承的。为充分利用父代种群在遗传算子中引入长度为Q(Q

(3)交叉策略:根据个体的适应度,采用轮赌法的方式选择交叉的个体,交换一组等位基因进行杂交。

3 实验与分析

4 结 语

本文对残缺指纹匹配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二次去伪特征点的算法和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残缺指纹匹配方法,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有效地解决了残缺指纹的指纹特征点匹配问题,它将在速度及准确性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在对于少量共同区域的同手指不同采样的匹配中,本文的算法表现差不理想(致使总体的FAR降低)。未来的研究将对该情况下的匹配方案进行研究,从而完善匹配算法。

参考文献

[1] ZHANG D. Automated biometrics 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M]. [S.l.]: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2] JAIN A K, ROSS A, PRABHAKAR S. An introduction to biometric recogni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2004, 14(1): 4?20.

[3] 柴晓光,岑宝炽.民用指纹识别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 朱钰,韩昌佩.一种种群自适应收敛的快速遗传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2(30):9?12.

[5] Anon. FVC2004 [EB/OL]. [2012?10?05]. http://bias.csr.unibo.it/fvc200 6/default.

[6] Zheng Jiande, Gao Yuan, Zhang Mingzhi. Fingerprint matching algorithm based on similar vector triangle[J].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9.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篇10

关键词:南阳;楚汉文化;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7602

1 南阳楚汉文化旅游条件

1.1 南阳历史悠久,楚汉文化底蕴深厚

南阳深厚的楚汉文化底蕴来源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初期定都于丹阳,也就是现在南阳淅川境内的龙城。在楚国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仅定都南阳就有300多年,南阳成为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留下了丰富的楚文化资源。两汉时期,南阳郡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呈现出经济、文化大都会的面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最为繁华富庶的地区之一。此后,南阳长期作为地区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所形成的南阳汉文化更是汉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南阳作为楚国旧地,汉文化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汲取了优秀的楚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阳汉文化。汉代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顶峰,而南阳汉文化在汉代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阳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南阳独特的楚汉文化,历史的变迁成就了深厚的楚汉文化积淀,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楚汉文化旅游资源。

1.2 楚汉文化资源丰富,种类数量众多

南阳楚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淅川县龙城遗址是楚国古都――丹阳所在地;下寺等地大型楚公族墓群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国宝级精美器物;南召县大关口楚长城遗址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中线路最长、关城最多、保存最完成的一段;汉代宛城遗址是保持较好的汉代城址,其北部有大型的汉代冶铁遗址;新野新都城遗址是王莽封为新都侯时的城邑,城内汉代遗迹遗物众多。此外还有阳城、安众城、博望城、冠军故城、乐乡故城等汉代城址,唐河上下堰陂古水利工程、新野召父梁遗址、镇平沿陵河水利遗址、邓州大门堤等水利工程遗址,以及《东京赋》、《西京赋》、《灵宪》、《七弁》、《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1.3 楚汉文化资源价值高,开发潜力大

南阳的楚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艺术等价值,开发潜力巨大。其中楚长城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城,被称为“长城之父”,对研究楚长城历史、古代军事都具有很大的价值;以汉画像石和汉画砖为代表的南阳汉画构图精美,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的多方面,被誉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淅川下寺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楚国青铜器,铸造工艺高超,造型别致,特别是具有铭文的青铜器,对于研究楚国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南阳楚汉文化旅游资源的高价值拓展了楚汉文化旅游的层面,使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更具潜力。

1.4 南阳文化名人辈出,名人效应突出

南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胜诸葛亮、商圣范蠡、东汉光武帝刘秀、汉代法学家张释之、南朝史学家范晔、唐边塞诗人岑参等历史名人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声誉显赫,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有助于提升南阳的知名度,打开南阳文化旅游市场。近现代南阳名人更是不甚枚举,近代国学大师冯友兰、著名将领彭雪枫、地质学家冯景兰、顾问研究家冯阮君、语言文字学家丁声树、建筑学家杨廷宝、五笔字型发明者王永民、著名作家二月河等都是南阳的“名片”,强化了南阳文化的张力,拓展了游客对南阳文化旅游的多层次需求。名人效应使南阳楚汉文化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增强了楚汉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带动南阳文化旅游更快地发展,促进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扩展。

2 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制约因素

2.1 楚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深度挖掘不够

南阳楚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大多存在开发层次较低的问题。楚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多处于初级阶段,仅限于文化旅游资源的静态观赏性类型,且内容肤浅、缺乏参与性,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参与性的文化旅游需求,造成游客的观赏疲劳,降低了游客对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主观好评度。楚汉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是楚汉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深度挖掘不但破坏了楚汉文化的完整性,而且不利于南阳楚汉文化的传播发展,也不能满足游客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南阳现有楚汉文化旅游产品正是缺乏对楚汉文化的深度挖掘,不能突破传统的产品模式,限制楚汉文化多方位地融入楚汉文化旅游产品之中,直接造成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底蕴,特色不突出,制约南阳楚汉文化旅游的发展。

2.2 缺乏对楚汉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破坏问题突出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作为楚汉文化象征的楚汉文化遗物遗迹在保存、开发过程中受到人为、自然的破坏。古墓群出土的珍贵文化由于技术水平限制、保存不当造成损毁;大型古代城址等古建筑由于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遭到破坏;非物质形态楚汉文化旅游资源由于缺乏继承传播,面临流失。长久以来,缺乏对南阳楚汉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缺失协调的管理机制,重开发、轻保护,楚汉文化旅游资源不堪重负,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2.3 缺乏与文化旅游对应的环境氛围,降低旅游水平

发展文化旅游必须依托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环境氛围。南阳楚汉文化旅游资源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其所在环境与楚汉文化常常出现不和谐,缺乏相应的文化底蕴。本地居民对楚汉文化旅游资源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深入了解楚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无法形成深厚的社会文化氛围,降低了楚汉文化旅游的深度,影响了游客获取南阳楚汉文化旅游需求的品质。相关部门对城市发展缺乏正确的规划引导,在楚汉文化遗址遗迹周边建设现代建筑,使楚汉文化旅游环境出现严重的不协调,降低了楚汉文化旅游景观的观赏性,破坏了楚汉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影响了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美感,制约了南阳楚汉文化旅游的水平。

2.4 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形式缺乏创新,产品更新缓慢

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长久以来保持单一、陈旧的形式,缺乏创新,仅仅依赖传统产品进行市场竞争,市场占有额逐步降低。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及时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游客将逐步丧失兴趣。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更新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技术水平高,南阳在这方面投入较少,也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大工程,只能维持原有文化旅游产品形式。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无法得到及时更新,缺乏创新,造成了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和活力,制约了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

2.5 缺乏对楚汉文化旅游产品有效宣传,吸引力不足

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进入市场较晚,吸引力明显不足,要更快地占有市场必须通过系统有效的宣传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影响力,扩大旅游产品的吸引范围。现阶段虽然政府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宣传推介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活动,但仍然缺乏系统性,难以有效地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时间还不长,楚汉文化底蕴挖掘不深,市场形象地位尚不明确,给宣传带来一定的难度。现有宣传载体过于单一,宣传活动缺乏针对性,缺乏主题,往往求全求大,反而削弱了宣传效果,无法突出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更无法以其特殊魅力提升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 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3.1 深层次挖掘楚汉文化旅游资源内涵,迎合游客高层次文化需求

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深化,游客对旅游提出更高层次的文化要求,求知性、个性化、参与性的文化旅游活动将逐渐成为游客的首选。南阳开发具有优势的楚汉文化旅游资源,必须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和水平,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迎合游客的高层次需求。深层次挖掘南阳楚汉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以楚汉文化的深厚文化积淀突出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独具魅力,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对其核心内容和特色进行科学分析,找出与旅游产品的最优融合点,使楚汉文化更好地融入文化旅游产品之中,寻求更多的形式、更优的载体,协调文化内涵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关系,将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需求。

3.2 建立有效的楚汉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实现楚汉文化资源可持续

楚汉文化旅游资源是南阳发展楚汉文化旅游的基础,它是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下来的,具有不可再生性。南阳要更有效地开发楚汉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建立有效的楚汉文化资源保护机制,走可持续的道路,保障楚汉文化资源开发的永续性。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确定资源开发时间节点,明确资源开发的责任归属,加强资源开发监管力度,加强惩戒力度,从而形成有效的楚汉文化资源保护机制,为开发利用楚汉文化旅游资源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实现南阳楚汉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 营造与南阳楚汉文化旅游对应的环境氛围,提升文化旅游水平

营造与楚汉文化相适应的环境氛围,提升南阳楚汉文化旅游的水平。首先,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加强对楚汉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认识,培养居民以楚汉文化为荣,形成具有深厚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营造楚汉文化旅游与现代社会生活协调统一的环境氛围,使楚汉文化更好地融入文化旅游中;其次,必须保障楚汉文化旅游资源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避免楚汉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景观环境上的直接冲突,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明确城市功能分区,保持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周边环境协调性,将楚汉文化旅游更好地嫁接于现代文明中。

3.4 积极开发多方位的楚汉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种类

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更新缓慢、形式陈旧,难以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换成发展优势。丰富楚汉旅游文化产品关键在于开拓视野,冲破传统旅游产品的模式,追求创新,将物质与非物质,欣赏与体验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更多方位、更具吸引力的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在楚汉文化遗物遗迹欣赏过程中,将非物质楚汉文化如音乐、服饰、习俗等融入其中,增强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知识性和参与性,将潜在的楚汉文化旅游资源转换为现实的旅游产品。

3.5 运用多种载体宣传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扩大旅游吸引范围

提升南阳楚汉文化旅游宣传力度,首先增强各方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对楚汉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分析,确定旅游形象、旅游市场,确立统一的、突出特色的旅游宣传口号,针对特定旅游市场采取特定宣传方案,合理运用节庆晚会、旅游产品推介会、记者招待会、报刊、广播、影视、歌曲、互联网等各种载体,使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形象化、具体化、现实化。充分利用“两节一会”等有利的平台,汲取楚汉文化的精华将其以多种形式呈现;聘请南阳名人为楚汉文化旅游代言人,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增强南阳楚汉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楚汉文化旅游的吸引范围。

参考文献

[1]戴庞海.南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7376.

[2]黄慧玲.南阳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内江科技,2008,(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