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6:05:20

缺失范文篇1

总体性是20世纪初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卢卡奇早期代表性著述《小说理论》中的核心范畴。在卢卡奇看来,文艺复兴以降,上帝退隐,理性毁灭,之前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或不证自明或依附于神得以建立的时代一去不返。个人生命与社会进程、时代延伸、人类命运的关系日益疏离,个体还来不及适应外部环境的变换,便被剪掉脐带,抛入前途莫测的现代世界。总体性消失,历史将向何处延伸,成为纠结于人们心头的哈姆雷特式难题。作为现代性的产物,小说文类历史地担负起为个体寻求和揭示新的总体性,并以之为标尺,重建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重任。卢卡奇认为,最终走向自由与解放是人类社会的总体趋势,彰显现实与此总体的内在关联与隐秘互动,强调无产阶级在总体进程,弥合意识与现实的割裂,摆脱物化,自我扬弃,走向完善中的历史作用,被卢卡奇视为评判小说优劣与否的最高准绳[1]。正基于此,卢卡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褒奖有加,而对意识流小说执著于内心琐屑的雕刻则不屑一顾。然而,西方文学的实际进程并没有如卢卡奇所愿看到的情形铺展,一如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迷惘”与“垮掉”,表现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和存在主义等现代主义思潮只能止步于揭示时代总体性缺失给人带来的异化、疏离、绝望等意绪,总体性的人类前景缺席,肉身的沉重与生存的价值仍无处得以安身。方兴未艾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消解深度与话语狂欢,颠覆淹没了建设,更是弃绝了对人类社会归宿追问的兴趣,仿佛历史已然终结,一切只在当下。西方20世纪文学离总体性所表达和追求的理念愈行愈远,反过来,却为我们审视和反思中国当代,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状况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契机与切入点。

总体性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最重要范畴之一,不仅因为意识形态亲近性的关系,更缘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症候、审美情态与文学实际,我们不能再为多元化的假象所蒙蔽,现在已经到了对于总体性的关切需要重新被提升到一个应有高度的时候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窥其大者,一个貌似于“总体性”的“总体性存在”———名称的相似标示出两者的关联,然而在具体语境下两者会出现分歧甚至根本抵牾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直是不构成问题的。现代文学以“启蒙民智”与“救亡图存”为主调,两者胶着缠绕,成为此一时期作家的总体性追求。当代文学以新中国的成立为起讫,便意味着它的发生首先要服务于为新生政权的合理/合法性提供构建、维护与巩固的话语基础。很长一段时间,意识形态性成为文学的根本属性,政治正确成为文学创作与评断的圭臬。由于特殊的政治气候,僵化的歌颂,图式化的揭露,题材选择、主题设计与人物形象塑造的高度宰制,种种因素造成这一时期整体文学成就不高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共识。然而换个角度看,尽管对总体性的设定与表征不无检讨之处,但当代文学(1949~1978年)的“总体性存在”依然具备却是事实。进入新时期文学,接续“五四”新文学传统,再启蒙与现代神话重新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调。现代性的降临与滋长,被一批作家预定为中国未来的总体期待,“文明与愚昧的冲突”[2]成为此一时期文学屡试不爽的结构法则,当然主体倾向性是一目了然的,掌声与唾沫分别献给了前后两者。在主调之外虽然存在一些貌似的不谐音,如寻根文学和新历史小说,但本质而言,寻根文学与新历史小说虽将笔锋指向历史深处与荒山鄙地,但其意旨仍是执著地植根于当下与此在,表现的是对前者单一西方模式现代性的深深狐疑与焦虑。从这个意义上看,寻根文学与新历史小说实际上是从反面实现了向再启蒙与现代神话总体的靠拢。毋庸否认,总体性仅是众多衡量文学优劣的标尺之一,稍加检视便不难察觉,20世纪90年代之前现当代中国文学中的杰出者,现代如鲁迅、当代如贾平凹,似乎均坚守着总体性,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叙述个人命运与总体间的内在关联与隐秘互动,并预示着总体性的前景。这一事实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如果说卢卡奇是以西方的人文状况为支撑,从理论上论证了总体性的有效性,那么中国20世纪的文学情形同样为其贡献了有力的旁证。其二,总体性对于中国文学解读的适用性,使其有理由可以成为反思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状况,检讨新世纪文学种种乱象的一颗亮眼的“照明弹”。如若将总体性之于中国当下文学的意义之二付诸扎实的探究工作,这将是一项极富价值的课题,然笔者虽有意,此课题却非本文可以胜任。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择新世纪文学众多现象之一种,即聚焦评论界投入近十余年来少有的热情,议论纷纭且受到褒贬两重天待遇的“底层文学”,主要围绕作家的创作,也辅以批评家的评论与社会学者的研究,以“总体性”为聚光灯,冀图较为深入地透视与辨析底层文学的得与失,辩证施治,寄望于其能尽快奔脱羁绊,并带领中国文学闯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光明大道。

二、“现代性”与新世纪底层文学的迷途

底层的困境,绝不是新世纪的今日才大规模出现的事实,而始终是20世纪乃至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个客观而尖锐的存在。然而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出于对现代性的单一追求,从国家的领导人到知识分子群体都始终怀着强烈的现代焦虑,从各自角度思考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以这样的视野出发,底层就变成了单一的工具性存在,而在作家笔下也自然不会被看做平等的、有个性的,有私生活的“现代”个体,他们要么在革命时代(1900~1949年)是革命者企望集中全民力量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动员对象,要么在后革命时代(1949年至今)是国家现代化或西化道路上的“人力资源”。正是由于“大多数思考都陷入现代性话语的霸权之中,对现代性话语的非人化的一面基本没有思考和反省的余裕”[3],底层的伤痛因故才被遮蔽,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话题进入主流权力话语的观察视野与知识分子的言说范围。通过权力话语视野中20世纪底层形象的勾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时期的“总体性存在”完全可以与“现代性”成功置换,至少在对底层的表述与想象上是如此。成败萧何,底层的苦痛是为现代性的迷梦所屏蔽的,但也正是在现代性神话出现日趋崩大的裂缝的情势下而钻入人们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转型,社会各阶层逐渐分化。一方面是一些“新富人”(王晓明语)与权贵勾结的暴富神话,另一方面是农民与工人劳而少获,有的甚至背井离乡,被赶出工厂,失去劳动机会。较大的生存反差已成为国家民族现代化道路上一个不得不需要严重正视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现代性”道路神话裂缝中的一个,但已足以引起我们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警醒,“底层”因此很自然地成为包括社会学者、思想学者和作家等在内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学者关切的焦点。也正是在这一语境下,以曹征路《那儿》、陈应松《马嘶岭血案》、刘应邦《红煤》等小说为前奏,“底层文学”在新世纪文坛卷起一团声势浩大的旋风。对于底层书写带有文艺思潮性质的面世,人们刚开始的反应往往还只停留于简单表达自己的立场。欢呼雀跃者有之,视之为左翼文学传统的重新崛起;贬抑之声亦不绝于耳,斥之为民粹主义幽灵的回魂;清醒者亦不乏其人,他们一边质疑作家作为知识分子代言底层的可能性和正当性,一边忧虑于其艺术实践中的硬伤有可能导致其短命夭折。随着讨论走向深化,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对“底层文学”现象给予足够高的评价发展。随着底层文学在人文领域人气与影响日炙,一批写底层的创作蜂拥而上,良莠不齐的作品开始自我暴露出诸多受人诟病的把柄。简单梳理一下,缺乏辩证性的道德化写作、人物形象图谱单面化、廉价的苦难情怀、现代性焦虑症与文体风格滥情/戏谑化是至今为止出现的讨论中,底层文学总体性缺失的主要症侯表征。在批评者眼中,底层写作越来越演变成一种道德化姿态写作,作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实施创作主体对社会不公的道德审判与温情安抚,道德的正确性代替了对底层生态世界复杂性的考察与把握,“同情大于体恤,怨愤大于省察,经验大于想象,简单的道德认同替代了丰富的生命思考”[4]。另外,人物形象千人一面的苦大仇深,甚至连苦难的细节都开始彼此重复。文学形象塑造的总体特征高度简单化:富人都是坏人,至少是心怀鬼胎;底层都是善人,如做出出格之事,也是为富人所迫。底层形象的图谱化与单向性,令作品变得单薄虚假,形迹可疑,让人对此类文学能否担承起为底层鼓而呼的前景而疑窦丛生。与人物形象的模式化相伴随,底层文学的“苦难情怀”也一直为讨论者所广为诟病。许多底层写作在情节设置上向苦难表示亲热、献媚甚至顶礼膜拜,作家总是以一种放纵式的叙述姿态,将苦难和惨烈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地放大,甚至给人以错觉:苦难是底层的身份证,是人民性的标识,苦难变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也变成了一种道德上的特权。苦难能说明一切的创作观,抹杀了文学理应具有的超越苦难本身并对苦难追问的精神价值维度,底层写作呈现出“严重的模式化、粗俗化和平面化的审美倾向”[5]。搁置艺术水准不论,上述不管是道德化地、情绪化地还是单面性地对底层的书写,所反映出来的思想立场实质上都是对现代性的根本质疑与完全否定。

与前三者截然相反,坚守现代性信念的现代性焦虑症也构成当前底层写作正在误入的歧途。在现代性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主宰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进程中,对现代性神话的建构与维护,中国20世纪文学可谓不遗余力,居功至伟。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为现代性推波助澜,强化了历史断裂的鸿沟。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说到底“就是一部中国现代性断裂的情感备忘录。它一直在为现代性的合法、合理与合情展开实践”[6]。然而随着现代性在中华大地的铺展与深化,在给国家、民族与个体带来经济繁荣和物质丰裕的同时,其负面效应和断裂性也日愈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群体层级分化、秩序规范、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带来的强烈乃至颠覆性的冲击,这些急需引起人文学者对现代性的警醒与反思。然而一些底层写作或许是惯性思维定势缘故,仍企图在肯定现代性的框架基础上,为底层的苦痛寻求合理性,极力想证明底层的苦难作为“现代化的阵痛”是实现现代性美好前景的征途中值得付出的必要代价。无视社会现代性转型这一大背景,要合理解释底层所承受的苦难,这样的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现代性焦虑症便在作家的创作中产生了。温情/戏谑叙事是底层写作中作家疏泄和缓解现代性焦虑症最常见的路数。所谓温情叙事,是指从现实的批判抽身,将之转化成情感的发掘,再把这种情感形式以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底层写作的温情叙事不仅是文笔风格的诗意与温暖,更在于它企图以创造正面肯定性的形象,向读者提供回忆和伤感,其所传递的审美诉求就不会有力地撼动现实的深层结构。人们从过去寻求意义,也总是会在对过去意义的批判中渴望新的意义,这种常常处在意义与放弃意义之间的徘徊状态,便是众多作家退回到民间社会的主体性困厄。然而,这是一种不需用理智甄别便可知的严重写作误区,“它使文学变得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可能有结构、有技术,写得也很巧,更有文学理论批评家想要的美学标准,但无论如何没有思想的分量和审美的冲击力以及现实的观照力”[7]。对于底层写作,如果说温情叙事是不合时宜的浪漫风情,那么戏谑叙事便是自我作践的后现代狂欢。底层书写对底层的美化有之,但丑化戏谑似乎更胜一筹。底层书写的主人公都是处于层层重压之下的弱势群体,在作品中也同样处于弱势地位,一任作者矮化、丑化与戏谑。一些作家对善良美好真实的人情物事缺乏敏感,反应冷淡,而对委琐卑微屈辱阴暗的一面颇感兴趣,乐于沉浸在黑暗中狂欢。一写到底层世界就是暴虐丑恶病态残缺,一写到底层民众,就是命运重压下的扭曲异化沉沦堕落。于是,底层世界和底层民众的真实面目被遮蔽了,本来严肃的社会批判也因过多的丑恶展露和感官刺激而失之简单皮相。很多作品“少了对底层现实困境的真切反映,多了对人物性格的极端化描写;少了完整的情节结构,多了让读者摸不着头绪的心理结构、零散结构;少了和底层相通的朴素纯净的语言,多了能淹没文本内容的爆炸性语言”[8]。底层民众的精神状态在这种书写中要么被忽略,要么过于模糊而难于辨认。以上是对新世纪底层文学中陷入的各种主要歧路的简要梳理,可以发现,不管歧路如何五花八门,盘根错节,其实质上都主要是对现代性在立场、理解以及底层与现代性关系处理上出了问题的具体表征。底层文学要步出迷途与困厄,开辟一番新天地,归根结底需要对中国现阶段的现代性有更全面辩证的把捉,以及基于之上的更理性正直的写作立场,当然敏锐的艺术触角和高超的表现技法同样不可或缺。

三、总体性、现代性与底层文学的正途

如何理解与界定中国目前的社会形态?明确回答这一问题并达成基本共识,应是包括作家在内的人文学者讨论所有问题的基础与起点。上世纪8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经过广泛而激烈的争辩和交锋,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未完成的现代性社会转型阶段,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因素杂然相陈,传统的与西方的、社会主义的与资本主义的、前现代的与后现代的、本土的与全球化的等各种对立因素以现代性为交汇点,杂然并处,相互缠绕,是当前各种话语对这个问题的基本判断,取得了相当广泛的共识。然而,或许是出于一种良好的愿望,在潜意识中,人们总习惯将对中国现代性的思考置于以西方、资本主义、后现代与全球化等为参照系的坐标轴上,而遗忘了传统、社会主义、前现代、本土等范畴才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确证自我的根基所在。付出极高代价的经济快速发展不应该冲昏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对中国现代性的进程与质量作过于乐观的估计。现代性转型是一个“建立现代核心价值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支撑、以市场经济、民主政体和民族国家为基本制度”[9]的系统工程,然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以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为主线,相对忽视了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内容,而后者往往是更为基础、更为关键的。我们的现代性进程是与西方不对称和错位的,它仍处于早期现代的时间节点上,用西方早期现代的问题视阈来看待当下的中国问题才是我们清醒而明智的选择。

缺失范文篇2

诚信的回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程,诚信这一永恒的话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视目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思考和制订应对它的方法和手段,是会计

行业及相关部门和人士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诚实守信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必须建立的社会规则。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最基本的行为规则之一。它对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商业行为的合法操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反之,会计诚信的缺失,必然会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探询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认识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研究应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是一个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的课题。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诚信缺失有其社会背景,它是社会诚信缺失在会计领域的反映。当今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中,各种法律和制度建设尚不成熟或者说尚不完备。单纯靠社会道德教育和所谓“纪律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今天人们多元选择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用来规范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在没有严格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背景下,社会诚信缺失是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现象。它会反映在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反映在会计领域,便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会计诚信缺失。

(二)会计诚信缺失是“公民意识”淡薄在会计领域的一种表现。不可否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探索中运行的。很多人还不具备保障市场经济规范运行的前提———“契约”意识。也就是说,缺乏基本的“公民意识”,不懂得公民履行基本义务对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性。在这种前提下,去讲诚信经营只能是勉力而为的。在会计领域,在“领导意志”和所谓“团体”意识的影响下,很可能将会计人员的公民意识销蚀掉了。缺乏公民意识违背“契约”精神,造成会计诚信缺失。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公民意识淡漠,是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让人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和委员已就“公民意识”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会计诚信缺失是社会职业道德观念弱化对会计领域的潜在影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具体到某些行业,道德操守的履行情况并不乐观。会计诚信缺失所引发的明显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造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等弄虚作假的法人行为,挪用公款、贪污、侵占等个人行为,就是一些具体表现。职业道德观念弱化,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一个潜在原因,它的真正危害在于,违法心安理得,犯罪成为“边缘化”。2005年,国资委对169家中央企业资产清查,总的资产损失达数千亿元。可以说是“暗箱操作”、“自买自卖”、“贱买贱卖”等手段导致了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中,会计诚信缺失负有相当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观点并不鲜见。此类思想经过文化沿袭和承续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现实社会中。无形之中,它的存在为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生存的文化土壤。何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浩劫之中,诚信又被当作“四旧”进行批判———像北京大栅栏的一些老字号诚信经营竟被认为是“四旧”惨遭批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蓬勃开展,商业重新得到重视。然而问题在“重商主义”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经营者疯狂追求经济效益,逐渐忘记了经商的基本道德底线———诚信。可见,会计诚信缺失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背景的。

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危害必须要有清醒的理性认识。会计诚信缺失并非危言耸听。在今天,诚实守信似乎已成为人们所期盼的一种理想行为。尤其是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不造假甚至快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了,比产品造假更可怕的是会计诚信缺失。就在我们身边的例子便比比皆是:有着“优良业绩”的公司,上市一年多便被“ST”,人们不由得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连续三年亏损才会被“ST”,那就是说公司上市之前就已经是亏损的。那么上市之前的账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假如这种状况在上市公司中不是个别或仅有,那么它会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国民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业内人士到社会各界,都应该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危害,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加强法律和行政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消除会计诚信缺失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审计机构和制度,可以说,审计工作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约束和监督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审计”带有“亡羊补牢”的性质,那么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未雨绸缪”。因此,要从根本上建立起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管理保障体系。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让会计诚信缺失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受到应有的惩罚。用不断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严肃的财经纪律,来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进行。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公民”意识,对国家法律负责是履行一切行规的前提。宪法规定了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公民,必须遵守宪法。但是,传统观念上的“集体”或者“单位”的一些规定和政策,却往往是人们行为规则的首选。这是一个误区。正如前文所说,公民意识的弱化,是会计和其他一些领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比如说让人头痛不已的公共设施被毁坏问题。可以说这些违法者并不知道这些设施正是为他提供服务的,因为他是一个公民,他即是国家利益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是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对会计从业人员强化这种教育,让人们知道诚信缺失的最终的受害者也有他在内。对国家利益和法律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要用制度去保障这种道德规范的履行。如今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协会组织,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可实际上许多地方的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新闻造假,医院乱收费,豆腐渣工程……各种职业道德沦丧的现象告诉我们,必须用制度去保障职业道德的履行。你若不讲职业道德,便要根据其危害性付出相应的代价。

(五)尝试用法律和制度去保障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以防“自家人”现象造成的会计诚信缺失。在不少单位,会计人员构成存在狭义或广义的“自家人”现象,是人所共知的。大家都清楚是为什么。这种“自家人”现象,对会计诚信缺失起什么作用不言而喻。应该从制度和法律上规定,比如亲属回避制度,上级委派制度,同行业会计人员轮岗制度,等等。这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因为它会牵动某些人和团体的利益。但是为了应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挑战,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重建会计诚信的预期和展望

(一)会计诚信的重建符合公众的良好愿望。笔者曾听说过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有一位基层连队的司务长,这位账目一分不乱的女兵外出采购时,公家的钱和个人的钱分别放在两个衣袋里。公家的钱不够了,她可以用自家的钱先垫上;而有时个人的钱不够了,她就是渴得嘴唇干裂出血,也不会先用公家的钱买瓶水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太多平凡人内心有着讲诚信的良好愿望,而且正把它付诸行动。这是重建会计诚信的良好社会基础。一旦讲诚信的楷模成为人们的标尺,会计诚信的重建或者说强化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它符合公众的期待和愿望。

(二)重建的会计诚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诚信。虽然从本质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的。然而,我们毕竟已生活在21世纪,并且正在深度融入国际体系。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诚信是用一个“义”字做底线的,即凭借人品来保证。显而易见,这已不适应规范化要求下的市场经济。我们要建立的会计诚信,既要有传统道德意义上的信任和承诺,又要有现代法制意义上的保证和履行。在这里,会计诚信的底线是守法,道德毕竟是软规则,而法律是不允许触动的。我认为,这种新的会计诚信体系虽然在短期内还不一定为大家所认识,但它的建立和完善是势在必行的。

缺失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

缺失范文篇4

关键词世贸组织环保条款

90年代,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的环保潮流,国际贸易也被打上了深重的环保烙印,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主管世界贸易的多边机构对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作了概括,指出:“各参加方为了保护和维持环境的需要,为了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各方通过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所处的地位和需要相符合的方式来增强达此目标的手段。”这一思想原则也体现在世贸组织的相关协议中,我们称之为环保条款。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一原则并未真正得以实现,一方面是由于WTO对贸易与环境关系所做的仅是一般性的、粗略的概括,缺乏明确的约束性规范,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使环境与贸易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由此受到不利的影响,认真研究世贸组织的环保条款及其在实际运作中的缺失,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下维护正当的贸易利益、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if!supportLists]-->一、<!--[endif]-->世贸组织的环保条款

WTO是GATT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GATT运作47年后的一次飞跃,其中的环保条款仍以GATT中第20条“一般例外”中的(b)款和(g)款为基础。根据该条规定,“只要不对情况相同的缔约方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不对国际贸易隐蔽的限制”,任何缔约方都有权采取“保障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即(b)款]和“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有效配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即(g)款]。

新修订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卫生与植物检验措施协议》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都依照GATT第20条的“一般例外”条款的基本原则赋予各国为保护环境而采取措施的合法性。如《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中规定:“不得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合理的水平采取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的必需的措施”。《卫生与植物检验措施协议》甚至更进一步,其第5条第7款引入了“预防原则”,即在成员方当时找不到足够的“科学依据”以判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必要”程度时,可以在“得到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临时地采取卫生或植物检疫措施。”

WTO将环境保护作为国际贸易的例外条款,其宗旨是为维护和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但WTO中对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仅作了粗略的一般性的概括,仔细分析有以下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这些条款均强调了“环保例外权”,表明环保权是成员方的一项当然权利,这就为各成员方以环境保护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提供了多边的合法性。如今,借助于上述过分强调“环保例外权”的环保条款,发达国家能够更“正当地”在贸易中设置环保壁垒。

第二、这些条款缺乏有效的、明确的约束性规范。对于何为“情况相同”,什么叫“武断的”、“不合理的”、“隐蔽的”,均没有具体精确的衡量标准;对一些关键词如“必需的措施”、“有效配合”内涵和外延的规定均过于笼统,这就使得环保条款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自由度,从而难以避免和有效遏制“环保例外权”的滥用。

<!--[if!supportLists]-->二、<!--[endif]-->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实行的贸易壁垒

GATT经过八个回合的谈判,使得各缔约国的关税不断调低,非关税壁垒也在逐渐减少。而环保措施存在的不完善性为缔约国各方创造了新的灰色区域,使得已经乌拉圭回合强化的非关税壁垒又以新的绿色保护的形式出现。这为发达国家实行新的贸易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经济实力强、环保水平高的优势,在WTO的政策空间内制定和实行了种类繁多的环保措施,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应付,从而形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

1、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对出口产品初使原料的准备、生产制造、包装销售及消费者使用和废物处理都做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发展中国家为达到这种标准,除了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更有技术方面的障碍,这样就导致了产品成本增加,影响了竞争力,甚至由于技术上达不到发达国家所定的标准而被拒于市场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此标志只有商品质量和环境标准均达到发达国家的规定才可取得,且各发达国家实行的环境标志在国家间也相互认可,如德国的“蓝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欧盟的CE标签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取得认证难度很大,据我国外经贸部统计,由于发达国家绿色环境标志的广泛使用,我国将减少4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3、绿色包装制度。如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一法令,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制包装必须有检验和检疫证书,证明其已经过防腐、薰蒸处理,以防止病虫带入美国。中国认为这种处理步骤将会对中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并且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也难以达到美国的标准,由此引起的贸易磨擦不断,预计中国将因此遭受180亿美元的贸易损失。

4、绿色检疫制度。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此项制度的规定已经超过了环保目标的要求,加之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的“预防原则”,使得卫生检疫制度更加苛刻和难以把握。另外,发达国家还以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实行贸易许可证制度等形式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行限制。

我们并不否认环保意识渗透到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从长远看,它必将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也会从中受益。但目前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环保技术落后的现实,片面强调“环保例外权”的作法,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简要回顾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以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资源、肆意污染环境而不负担任何成本为起点的。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目前不得不面临自然环境脆弱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双重困扰,而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并给予资金、技术的多方援助,促进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共同发展。然而发达国家从本国情况出发制定各种高水平的环保措施,却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削弱了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环境保护越来越难以得到源自经济实力增强带来的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更难以应付发达国家日益提高的环保标准,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

<!--[if!supportLists]-->三、<!--[endif]-->发达国家不合WTO原则的作法

发达国家虽然不断地援引WTO中的环保条款,强调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但在开发和使用资源、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和转移污染产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并没有真正贯彻执行WTO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原则。

1、据统计,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0%,却使用着全世界80%以上的自然资源,而其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源几乎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如日本,为了优化本国的生态环境,每年从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国家进口数千万立方米的木材,其贸易量占世界木材贸易的52%,发达国家的这一做法导致了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森林资源不断上升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雨林国家)森林资源的退化和衰竭,显然违背了WTO中“按照持续发展目标使世界资源得到最优利用”的原则。

2、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时,对国内和国外的厂商实行双重环境标准。例如日本,将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向东南亚及拉美国家转移,目的是实行远低于国内的环保标准,以逃避国内苛刻的污染处罚,获取超额经济利益。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自95年1月1日起,从国外进口的汽油,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要降到很低的标准,而国内的厂商可在一、两年内逐步达到这一标准。相反,若发展中国家出于对环保和本国企业负担的双重考虑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国企业提出较国内更严格的环境要求时,则会受到“违反国民待遇的指责”。例如93年,我国化工部环保局就因对进口化工产品制定了比国内产品更严格的环境标准而很快在当时的复关谈判中被指责为“违反国民待遇原则”。

3、发达国家向境外转移有毒废气物和污染产品。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工业发达国家产生的废气物占全球产量的95%,86年到98年间共有350万吨运往亚、非、拉地区。又如,美国法律禁止在国内使用涕灭威、杀虫脒等有毒杀虫剂,但并不禁止企业对这些有毒产品的出口,从91年到94年,美国向10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出口了2600万吨有毒杀虫剂。这一作法显然与发达国家所倡导的环境保护背道而驰,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同时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履行国际义务的难度。

4、世贸组织中虽然规定了技术方面的透明度原则,《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也要求成员方尽早公布环境方面的技术规定及提供咨询服务,但发达国家并无实质性的行动,据统计,发达国家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而宁愿推销环境产品,如日本、德国、北欧等,因为他们不愿在技术转让后受到发展中国家低廉同类产品的竞争。至于资金援助的问题,发达国家虽曾在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上原则承诺,将拿出GDP的0.7%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而实际上,这一比例仅为0.25%左右,总额仅有500亿美元。

如何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实现公平贸易与自由贸易的统一,一直都是WTO立足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难题,使得WTO中的诸多条款在实施中一直存在着向发达国家利益倾斜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利用WTO基本原则、维护正当利益时常常处于劣势。因此,WTO还需对环境与贸易问题作深入持久的探讨,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原则和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援助措施,加强对WTO基本原则履行的有利监督使WTO中的环保规范最终向着更详尽、更有效、更公正的方向发展。

<!--[if!supportLists]--><!--[endif]-->四、给发展中国家的几点建议

针对发达国家实行的新贸易保护措施和不合WTO原则的若干作法,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正当利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展中国家应当意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涉及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每一个国家都责无旁贷。虽然受技术与资金的限制,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中做出取舍,但经济发展绝不可以成为破坏环境的理由,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注意环境保护,甚至破坏环境,最先受害和受害最深的往往还是自己。

2、尽可能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实施国内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加强国内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控制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的转移,制定实施绿色产业政策与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使出口产品逐步符合国际环保的标准与要求,以高质量的环境友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中关于贸易环保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谈判,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警惕和抵制以环保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发达国家的不合理作法,并在多边谈判的基础上纠正现有环保条款的缺失,与发达国家成员共同制定能够真正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与要求的公正合理的环保条款。

4、加强国际间的环保交流,既要积极争取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与资金援助,又要积极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各国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①《世界贸易组织惯例与中国涉外经贸》汪尧田邵望予汪明著

②《可持续发展导论》孙志东等著

③《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文件草案》1993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④《环境保护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的影响》1996年2月《世贸组织动态与研究》

缺失范文篇5

关键字:依恋危害矫正方法儿童

一、依恋是美好的

依恋缺失是对亲情的缺失,是联系间的隔阂,是信赖的缺失,是安全感的缺失,是认知初期的迷茫,对开启儿童早期智力有着负面作用。安斯沃恩在陌生情境中测量儿童的表现后认为,1—1.5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无顾虑的依恋。母亲离开时,婴儿稍有抗议的表示。母亲回来时,就去亲近她。但很容易平静下来。第二种是回避的依恋。母亲离去时不抗议,母亲回来时不理她。第三种是反抗性的依恋。母亲离去时非常伤心,母亲回来时一会儿依偎着她一会儿推开她。研究者虽看到了个性气质对情绪的影响,环境变化以及教育对依恋模式的影响,但依恋依然是人生的开始,是儿童发展的愉快摇篮。

二、依恋与依恋缺失的比较

(一)依恋——亲情的满足与体现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毕说:“婴儿对母亲的早期依恋和亲热,正是婴儿心理健康的表现。”他在《母亲照看与心理健康》一文中写道:“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儿童应该与母亲建立一种温馨、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和年幼儿童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另一位美国心理专家埃里克森也认为,早期婴儿用嘴吮吸母亲的乳汁时,不仅获得了生理的需要,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信赖感。因此,母亲对宝宝愈亲近、关怀备至,宝宝对她的归属感和信赖感也就越强烈。为此,宝宝对这样的母亲所产生的依恋强度、亲热的力度也具有超常的表现,这正是他情感智能敏感性强烈的表现,也是他生存能力强烈的体现。

(二)分离时的啼哭是爱的渴望

婴儿早期与自己亲人分离时的啼哭是依恋缺失的焦虑,婴儿心理学上称为“分离性焦虑”,这在本书焦虑行为中已有阐述。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儿童的早期分离焦虑,这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的恐惧经验通过基因遗传下来的表现,它带有防御性的功能。在婴儿早期生活中,宝宝离开母亲就会产生恐惧并啼哭,这是他们对安全的渴望和对爱的呼唤,是宝宝心理健康的另一种表现。如果宝宝对自己亲人的离开无动于衷,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三)依恋——滋养之光在成长中生辉

英国人文科学教授亚当·库柏和杰西卡·库珀在他们主编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论述,由于母亲们照顾婴儿方面实际活动不同,婴儿对双亲的附着依恋在构筑与表现方式上也因人而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婴儿的附着依恋体系与其父母恋婴附着体系相互作用。他们各自之间如此微妙而互补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滋养之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专家们强调依恋,一是强调母亲及亲近幼儿的家人、教育人员对幼儿养育、照顾影响的重要性;二是强调“母亲对婴儿发育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婴儿最初的附着依恋对其人生具有基础性意义;三是强调亲子和依恋相互弥合、补充、发展,产生生存的动力。

(四)依恋状态与缺失之“苦”

儿童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依恋是逐渐发展的。生后6—7个月时较明显。一岁以后,小儿跟母亲会有更深的情感,母亲一离开,他会十分苦恼,或啼哭不止。有的显得特乖,而实际上是心理不佳时间害怕表现。

(五)依恋亲情会增强幼儿的安全感

大量现象表明,婴儿所依恋人的出现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婴儿就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和恐惧,从而饶有兴趣地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并尝试与陌生人接近,扩大视野。这样,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研究人员把这样的情形称为安全依恋感。然而调查发现,我们现实中有大量的孩子是在没有安全感中度过童年的。

18—30个月时,孩子们的游戏形式更加成熟,更加复杂。有安全感的小朋友伴随着他们自由地成长会更讨人喜欢,智力发展更快,对周围世界理解得更好。2岁以后,安全感的积极作用就会在孩子身上更明显地显现出来。比如,安全感强的孩子在玩游戏时注意力更持久,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时显得信心十足;学龄前儿童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时就会更自然、愉快。而无安全感的孩子则会出现许多不正常的行为,像爱发脾气,爱惹事生非,黏缠人,希望别人的关心等等。他们在学校表现较差,常用顽皮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孩子四五岁之后,有安全感的孩子能替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对别的小朋友的不幸,他们不会幸灾乐祸。他们更加机智,更加灵活,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对人更友善,在同伴中很受欢迎。而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常会拿他人的不幸取乐,做些恶作剧等等。

三、依恋缺失现象及危害

(一)感知觉和认识活动受到干扰

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到感知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母爱亲情的缺失,育养角色的频繁更换也肯定会给幼儿感知觉造成不良影响。捷克的研究者把一组计划外怀孕生孩子的母亲,与年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均相似,但按计划生子的母亲进行比较,发现前一组母亲对孩子很少有强烈的依恋。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但追踪研究发现,第一组孩子更多地上医院就诊,家庭生活缺乏稳定,与同伴关系不好。其他的研究还提示,婴儿早期出现的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等,往往来源于母爱的丧失以及父母对孩子的虐待。调查表明,缺乏母爱的儿童还会出现胆小害怕、呆板迟钝、不善与人交往等退缩性行为。这说明,依恋缺失的影响,并对儿童认知活动、行为控制产生着重要作用。

央视“心理访谈”栏目播出一个事例,一个富足的三口之家,儿子在学校经常出现小偷小摸的行为,而且并没有在父亲皮带抽打之下改掉“恶习”。于是,这孩子的父母亲、小学里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了困惑,他们不可理解的是孩子吃的玩的有求必应,应有尽有,为什么会偷窃同学或老师的东西呢?专家调查了父母在家照顾接触儿子的状况,儿子说三口人几乎没有在一起看过电视(因为忙),他的母亲尤其父亲也没有带他外出游玩过……。专家问孩子为什么拿人家的东西,孩子说就是觉得好玩。于是,专家给孩子的父母“开”了一方子,父母要常关注孩子平常做的事情,常同儿子聊天,专门抽时间陪孩子玩玩。专家还说,孩子现在常感无趣,经常产生把别人有趣的东西占为已有成为兴事。所以常发生小偷小摸事件。专家指出,孩子的关键问题是父母对他的情感联系差。

实验表明,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一样,对于人体互相之间的接触和抚摸,是一种特殊的需要,尤其是婴幼儿这种需求显得更为强烈。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幼年时期与父母接触很多、关系密切,极少出现心理异常现象。

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要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充足睡眠,而且要与成人亲密交往,接受父母的触摸。研究表明,后者能使脑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确保儿童可以发挥最佳效能。若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这种爱抚,如父母离异、分居、长期不在家等,就会出现皮肤饥饿,长期下去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智力衰退。在情绪上变得抑郁、孤僻、不合群、胆怯、躁动不安等各种异常行为。

(二)婚姻离异冲突造成子女依恋缺失

研究证明,离婚产生的压力会引起家庭成员的机能紊乱和情绪不稳定。这种家庭变故不可避免地会在儿童心理上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尤其到中学阶段,离异家庭子女会出现心理危机,子女对父母依靠的安全感以及信赖感丧失,心理疾病发病率较之完整家庭子女来说会更高。在破裂的家庭中,孩子的思维和情绪常处在慌乱、恐惧等不稳定状态之中。父母不规则的生活影响了儿童的生活秩序,尤其是吃穿住行这些常规事都被打乱,孩子的行为很可能向无约束状态发展。这其中原因很多:其一,离异家庭不完整,即使父母常去看儿女,也难以完全弥补家庭环境气氛的缺损;其二,父母性别角色的缺失是各种社会角色难以替代的;其三,父母不良情绪,表情、语言、行为反映出来,使家庭气氛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孩子得不到和睦的关怀和温暖的影响。

(三)三种常见的依恋缺失危害

1.对儿童智力与学业有影响

父母是儿童最先交往和交往最多的成人,平时对他们学习、模仿以及教育和影响,是其他社会角色难以替代的。如果他们意见常有冲突,子女会常处在两难境地左右为难。调查表明,离异家庭儿童的学习成绩多数差于完整家庭儿童,留级人数也相对较多。

2.情绪异常导致很多不良行为

高冲突家庭儿童与和谐家庭儿童相比,反映出前者自我控制能力差,多表现情绪异常,同伴们接纳程度低。主要表现为:①消极情绪占优势,易产生愤怒、恐惧、悲伤、焦虑等消极情绪。②情绪波动大,离异家庭儿童情绪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③情绪消极和心理创伤可导致他们出现很多不良行为,远离集体、不爱交际、孤僻、冷漠,自卑、固执、怯懦、粗暴等等,甚至犯罪。

3.管束错乱伤及儿童自尊心

调查发现,当父母纵容(溺爱)或严厉管束时常不一致时,会明显影响孩子的自尊心。比如一个孩子的父亲是溺爱型的,而他的母亲是权威型,母亲对孩子花钱设定了规矩,可父亲却随时给孩子钱花,久而久之,孩子花钱也有一种越轨感,因为他的行为会直接导致父母发生冲突,他常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都是我不好,我只会制造麻烦,没有人希望我在他身边,我不值得信任等等。”这样的自我知觉歪曲以后,消极信念会成为惯性,压抑情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

四、依恋缺失的矫正方法

(一)抱孩子新知

抱着不满月的婴儿宝宝,请你将他抱得略紧些,让他紧贴着你,尽情感受触觉的满足。等到他稍大些,在你的怀里东张西望,动来动去的时候,请你略微松开些,别让他感到一定的约束。

当你抱孩子时,请你以柔和的目光注视他的眼睛,让他知道妈妈在关心他,关注他。

当你抱孩子时,请同时给予令他感兴趣的东西:乳汁、轻抚、低语、歌谣……让他知道妈妈了解他。

当你抱孩子时,请别忘了及时发现和解除他的困难——尿湿了、呛着了、寂寞了……让他相信妈妈有能力帮助他,他是安全的。

如果你发现有时并不能做得那样好,请不要责备自己。养育孩子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重要的是,你对此要有所察觉,并向你的丈夫和家人寻求帮助。父母温柔的爱抚,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良好的刺激,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也会变得十分自然协调,能促进脑的发育和智力的提高。父母要以科学态度来认识孩子这种需求,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尽量多和孩子接触,通过感情交流,消除孩子心理上的情感饥饿。用手轻轻抚摸孩子背部、手背、手腕、肩膀,睡觉前在背部摩擦数次。经常抚摸小儿头部,顺着头发由头顶抚摸到前额,大一些的孩子可互相搂抱、嬉戏、玩耍,尽可能满足孩子对皮肤饥饿的要求,满足心理需要。

(二)重视依恋转移

有些孩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带着安抚物,比如:布娃娃,因此这个安抚物会越来越脏,越来越破,可孩子通常会不让父母清洗它,也不愿换新的。还有的小孩在睡觉时抱着自己的被子或小枕头睡,如果没有了它们,那一觉真不知得等到何时才能睡着。其实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也是依恋缺失的一种表现,如果父母试图打破这种依恋,对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父母应一开始就坚持把这样东西放在孩子的房间里,然后定期在晚上孩子睡着以后,偷偷拿走孩子的安抚物,不等它变脏就把它洗净晾干,而不是等安抚物变脏有异味才洗,因为安抚物的气味对许多孩子很重要。另外,父母可以再买一些同样的玩具,尝试相互替换并不使孩子发觉,渐渐地转移了孩子的兴趣。

(三)创造丰富的依恋空间

有研究认为:婴儿偏爱注视人的面孔,婴儿与成人之间的相互凝视明显地带有情感成分。婴儿偏爱能同他们保持目光接触和交流的成人。所以我们提出:“抚育者关爱的眼神是婴儿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

3—5个月的婴儿,似乎对周围环境一切都感兴趣。对此,父母要抱他到所喜欢的地方去走走、看看、玩玩,让他感受到你的可亲、可近、可信,让宝宝能得到情感需求上的各种满足,使他的单一集中性依恋转向多角色的分享性依恋,这样做可以增强婴儿依恋的广度和丰富度,为他们的社会性情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研究证明:核心家庭中成长的宝宝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成长的宝宝对母亲依恋的灵活性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单一,后者丰富和灵活,其交往的适应能力也更强些。为此,有不少核心家庭的母亲,为了婴儿情感和人格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常常采用“走亲家”、“走婆家”、“走邻居”等方式,让宝宝拓展人际的交往面。与此同时,还尽可能让宝宝走出家庭小天地,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每天增加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宝宝看到绿色的小树,过往的行人,飞驶的车辆,让他们感受到明媚的阳光、春风的吹拂。在家中,年轻父母也要注意家庭环境的布置人色调和各种玩具的提供,使宝宝的依恋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拓展他们的依恋对象,丰富他们的依恋内容,提高他们的依恋水准。

(四)孩子们在意哪些关爱方式?

有人做了一个调查,想发现一个简单的答案:孩子喜欢父母做哪些事,孩子不喜欢父母做哪些事?调查在150名儿童中进行,年龄在4至11岁之间,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从孩子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心声:

我要你们注意我。大多数孩子都希望父母亲和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一个4岁的孩子直截了当地说:“我要妈妈和我一块玩儿娃娃,但是她打电话打个不停。”另一个10岁的孩子抱怨说:“我的爸爸总是工作,不工作的时候也是想着工作,不来和我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抱怨父母要做事情太多,对他们注意不够。

需要共同遵守规则。5岁的杰克抱怨说:“我的父母亲定下很多规则,过后就忘记了。”调查中,学龄前儿童和五年级学生都表述了同样的看法。他们知道规矩对他们是有好处的,但是“当我的父母不严格执行规矩的时候,我的破坏活动就会增加。”一位五年级的学生说,“我要求平等,我要求理解。希望父母让我说明情况……”。他们不喜欢简单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惩罚。

做出关爱的举动。孩子们需要有形的方式来感受父母对他们的保护与爱护,不单是让他们吃饱、穿好、准时上学校。对孩子来说,就寝前的时候是最脆弱的一刻,孩子们反复地提到要父母来看看他们是否睡熟。一个上幼儿园的女孩说出了其他孩子的心声:“我喜欢我睡觉的时候父母亲走进我的房间轻轻地吻我一下。”

我不喜欢我父母大声叫嚷。所有的孩子都承认,当父母亲频繁地对他们叫嚷时,他们的感觉很不好。一些年幼的孩子感到害怕,“我的爸爸妈妈叫嚷的时候我很怕。”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说:“当我看到父亲的脸涨得通红的时候,我很怕他会暴发心脏病。”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这种怒气具有传染性,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说:“当母亲尖叫时,我感到我也想对着她尖叫。”

我喜欢全家在一起。孩子们喜欢固定的家庭活动,因为他们可以有一种盼望的心态,定期举行活动和活动本身一样地重要。

当孩子们谈到家庭活动时,他们并不是指那种大把花钱的大场合。孩子们流露出他们是多么喜欢那些平常的,反复举行的活动,对一个孩子来说,每星期全家聚在一起,租一部录象带,大家边看边评论一番……。对另一个孩子来说,每星期爸爸从一套冒险系列故事中给他读上一章。当孩子们讲述这些情景时,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脸上读到快乐与放松。

参考文献

<1>王耘、叶忠根、林崇德编.《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2>陈帼眉著.《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李慧生等著.《我的第一本家教书》.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年8月版

<5>杨冰、王秋虎、时隧营主编.《好习惯,坏习惯》.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6>徐汉林编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年8月版

<7>张义宝著.《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年6月版

<8>杨文译,李雁宁主编.《中国孩子成长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9>舒丹枫主编.《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0>五维亮主编.《变态心理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11><美>米尔腾伯格尔(RaymondG·Mileehbrger)著,石林等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2004年7月版

缺失范文篇6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已被人们公认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原则之一,更多地应用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业内外竞争的秩序化。诚信不仅属于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在中国传统信义原则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管理制度的一些经验形成的全新的理念,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保证社会活动的顺畅进行,各方在诚信原则的协调下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双赢”或“多赢”的态势。世界经济学制度主义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诚信作为一种“人类制度”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它遵循投资、收益、支出、回报等经济学的规律,可以用货币曲线来描绘。“诚信”的观念原本就是在人们追求利益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常情况下,诚信是要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有了初级的诚信后还要付出维护诚信的成本和扩大诚信的投资,才能获得回报和源源不断的收益。诚信的投资与收益关系为正比关系,投资越大收益越高。但是这种比例关系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因素,比如社会信用环境等。

二、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里,笔者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来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

“经济人”假设包含的基本含义:第一,“效用最大化”;第二,“有限理性”;第三,“机会主义行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或者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而经济人要追求金钱或物质利益,而诚信是获得这些的手段之一。对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不妨建立在个人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市场主体是诚实和守信用的,就会给他带来好处,使他很容易地找到交易伙伴,低成本地进行交易,最终获取利润。此时,人是一个经济人,诚信是利益之源。另一方面,维持诚信也是有代价的。在交易中,必须要守诺,即便是自己遇到重重困难,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必须要守信,以维持信誉。

市场主体是否坚守诚信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信用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诚信的动机会降低。如果不诚信会给市场主体带来巨大的损害,诚信的动机就加强。事实上,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都不遵守约定,则互惠的交易不能实现。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还是认同诚信的,而且诚信也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那么为什么诚信又会缺失呢?诚信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问题也就出现在交易对象之间的博弈中。我们可以从这种博弈当中来分析市场交易主体的机会成本。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如果大家都信守承诺、诚实交易,对双方来说会形成双赢;如果一方守诺而另一方背信,背信一方就能得到比双方都守信还要高得多的收益,而守信者一定损失惨重。结果,当对方遵守承诺时,守信固然有益,而背信则更是暴利;而当对方不守约定时,守信就损失惨重,背信则可避免损失。这样一来,无论对方守信与否,背信都是最佳选择,因此双方都会选择背信。由于不守诚信,交易就无法开展,因此结果一定劣于都守信时的状况,此即囚犯困境,因此双方的机会成本都是相当大的。

在市场主体的交易中,不同情况决定了其机会成本的大小,也决定了其是否诚信。情况一,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诚信缺失的概率就非常大。不过,如果反复交往,结果会有所变化。因为一次性交易中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要小得多,而获利更多,而在反复的交易中,如果一方失信,则会导致对方的不信任,因此对方就会加强防范风险的措施,甚至会取消交易,机会成本就会大得多,自己获利的概率就要小得多甚至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无限连续交易博弈,每次交易的均衡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规则、坚守诚信,因而是最优结局。情况二,和不同的人交易,每个人都只交易有限次数,但与不同人的一系列交易在时间上错开,而且其交易对象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信息,这也等同于与同一个人连续交易,其结果是双方也会选择守信。情况三,和不同的人交易有限次数,但其交易对象也在时间上错开,但并不共享信息,或信息共享的范围是区域性的。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导致信息不对称,因此结果跟第一种情况是一致的,欺骗的动机会强化,而诚实的心理会减弱。

正如亚当·期密所说:“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有生意上的来往,他就不盼望从一次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一个懂得自己真正利益所在的商人,宁愿牺牲一点应得的权利,而不愿启人疑窦。”

三、诚信构建的理性思考

1.建立以强制性建设为主的诚信制度

上述市场主体在交易博弈当中诚信缺失的分析是建立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而外界的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制度。有效率的制度不仅会减少直接监督、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消除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动机。制度的设计应该在承认个人利已动机的前提下,设计一套约束规则,使经济主体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下,能服从制度制定者的意图。

制度的形成有诱致性方式也有强制性方式。诚信的诱致性的制度变革,内涵着市场主体在博弈中自己教育自己,制度安排所需时间相对太长,故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诚信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即政府在构造有关诚信的制度安排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强制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造诚信的制度安排的总体判断是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诱致性制度变革的统一。但是,因为诚信的诱致性建设所需时间太长,所以,从总体上讲,应当是强制性推动为主的。

2.诚信制度的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

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博弈当中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而决定是否守信的。而在现实当中,之所以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选择不诚信,是因为不诚信的低成本和维持诚信的高成本。我们在制度设置中就必须针对“经济人”的自利目的,加大对不诚信的打击力度,增大其不诚信的成本。只要在制度中适当设计规则,使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是可信的,并且惩罚的力度足以抵消不诚信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人们就不会有激励去背离规则的约束。在社会上出现那么多不诚信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诚信制度不健全,不诚信获益,而诚信相比会“吃亏”,在巨大的利益诱惑这之下,作为“经济人”必然会选择不诚信。因此,在诚信制度建设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经济人”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

3.诚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诚信体系的建设

我们在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时得知,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诚信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对个人信誉的记录就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警察局对个人违法犯罪等污点的记录也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机制足以保证一个人的交易信用为其他人获知,从而使得他的交易具有无限连续的性质。诚信体系在我国虽然已经受到重视并着手开始建设,但是以诱致性为主,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具有制度约束力的统一的诚信体系。这正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既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银行信用记录体系,也缺乏其他传递和共享个人信用的机制。因此,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让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

总之,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交易博弈中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经济人”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制度设计中一是要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旨在信息共享的诚信体系。

缺失范文篇7

道德自律与他律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由于道德依靠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道德的自律性,认为道德的维系和实现主要靠个人自律,即一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不是取决于社会外部的他律作用(外因),关键在于个人内心信念(内因);如果人们缺乏道德的自律性,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也很难起作用;道德依靠个人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有很强的自律性。我们认为,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外因对道德的他律作用。实际上,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自律(个人内心价值选择)和他律(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相结合的机制来实现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道德的自律性与社会环境的他律性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离开了他律性也就无所谓自律性。只要对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道德的实现和维系过程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道德的自律性离不开他律性。

从道德观念形成过程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种社会规范,一种价值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同其他的意识、观念、规范一样,必须通过后天的社会生活实践逐步获得,有一个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的过程。在这里,社会教化是外因,个人修养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要使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就要紧紧抓住教化与内化这两个环节,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倡导正确的道德规范,贬抑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行,使人们在社会的教化下,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言行。

道德的实现和维系也是一个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过程。道德具有自律性的特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而不是强行规定“必须怎样”,“不准怎样”,它依靠不具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虽然道德通过个人自律发挥作用,但这种自律同道德观念的确立一样,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同样离不开外因促成,离不开他律的作用,也就是讲,道德的自律性是在他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本质上,道德作用的发挥是依靠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机制来实现的。一个人选择道德的行为或放弃不道德的行为,是在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的倡导、鼓励下,或是批评、贬抑下,通过自律机制实现的。对于不少人来说,离开他律,这种自律是靠不住的。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时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现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在传统社会十分有效的以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为主要方式的他律作用正在弱化。以诚实这种传统的道德为例,这是人类社会普遍推崇的美德,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的流动性小,人们常常生活在一个彼此熟悉的环境里,一个人诚实与否很容易被大家知晓。诚实者受人尊敬,不诚实者受到鄙视。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诚实是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随着人们流动性加大,迁徒范围扩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社会彼此十分熟悉的环境不存在了,诚实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赞美,说谎者不能及时被揭穿,受到应有的指责。诚实的道德自律机制和他律环境被打破了,因而,人们保持诚实的自律性就会下降,不诚实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由此,现阶段道德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教化与内化,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把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他律机制,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配套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或者法规,建立起严格的惩罚机制和激励机制,使遵守道德规范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受到激励和鼓舞,让违反规则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付出相应的代价。

诚信的普及需要他律机制

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同其他道德一样,也是通过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机制来发挥作用的。但诚信与其他道德规范相比,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就其内涵来讲,诚信对他律作用的依赖性要更强一些,即诚信的维系和实现更加需要他律作用。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诚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而有信用或诚实守信,包含着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就诚实而言,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事必须真诚、实在,不虚伪、不欺诈,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靠道德自律;同时它又是在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形成的。就守信来讲,就是要求人们要讲究信用、遵守诺言,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严守信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有诺必履。因此,守信与信用制度密切相关,由于信用是在诚实守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契约制度,信用制度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言行一致,实现承诺。现代信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具有法制性的制度。由于诚信包含着诚实守信两个方面的内涵,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不仅要靠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机制来发挥作用,而且显示出更强的他律性要求。它是社会规范与正式制度、自律与强制的对立统一。就诚实守信的诚实一面讲,诚实偏重自律,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非强制性的他律形式,主要依靠个人内心的自律机制发挥作用;而从守信这一面看,偏重于他律,它要求当事人讲信用,遵守诺言,履行约定,主要通过契约规定的强制性违约责任追究的他律机制而发挥作用。因此,诚信是诚实的道德自律与信用的契约他律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自律是基础,没有诚实的道德自律,就不可能守信;他律是必要条件,缺少他律,没有对守信者的利益保障机制,没有对不守信者的必要惩处,诚实的道德自律就将是软弱无力的。所以,诚信教育必须把握好诚实的道德自律与信用制度他律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发挥信用的他律机制作用,建立健全维护诚信的法规和制度保障,以及相应的监管机构,最终形成完备的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是他律机制,诚信品质修养是自律机制,他律促进自律,自律落实他律,只有两个机制良性互动,才能打造出一个美好的诚信社会。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建立健全诚信他律制度,构建诚信社会管理体系,使诚实守信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使不讲诚信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得到必要的惩罚,真正形成“人无诚信,不可立于世”的社会环境。这样,讲诚信的人会越来越多,不讲诚信的人将越来越少。

建立健全诚信社会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应当包括诚信制度和法规体系、诚信评价系统、诚信监管系统、诚信信息查询系统和诚信奖励制度。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当前,建立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信用政策法规体系。构建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制度建设是根本。为了使对社会主体的诚信状况的评价、奖惩、信息的采集、监督管理等有法可依,同时,也使人们在诚实守信方面有章可循,就要科学地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确定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诚信原则,规定各社会主体失信的政策或法律界限、失信必须受到的制裁程度及类别,从而为人们的诚信行为提供明确的标准。我国目前的信用政策法规建设还很不完善,在许多方面几乎是空白,比如,现在假文凭泛滥,但我国《刑法》对伪造学历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相应的罪名。因此,必须加快诚信政策法规建设,努力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构建完备、科学的信用政策法规体系,从而把诚信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社会对诚信管理和社会主体对自己的信用行为有法可依。

2、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信用记录是对主体进行信用状况评价的依据,因此,建立信用记录体系是构建诚信他律机制的基础。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个人都有信用档案。我国目前普遍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条件还不太成熟,但可以先从一些较高层次人员开始探索,如一些地方在大学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建立信用档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把个人有关信用情况记录存档,由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或输入相关个人诚信查询系统,这样就可为诚实守信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竞争机会,使高学历、低诚信的“人才”因“人无诚信”,而“不可立于世”。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社会联合征信系统,就是成立从事征信业务的专门机构,建立个人或单位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通过采集个人或单位的信用信息,整合分散在社会各方面的信用记录,记录在案,面向社会提供资信服务。建立联合征信系统有利于解决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交往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对失信者的惩戒作用有两个,一个就是放大对失信者惩戒的范围,将失信者对某单位的失信,放大为其与整个社会的矛盾,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另一个就是延长对失信者的惩戒时间,将失信者在某一时一事上的失信,延长为其一个历史记录,使其“一时失信,时时受制。”

4、建立诚信评价制度。根据不同人员和行业的特点,确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同时建立权威的诚信评价机构,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专业人员(如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拍卖师、律师、经济师等)和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信用评价制度,发放信用等级证书,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并建立信用等级信息查询系统。这种诚信评价制度,应以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是企事业单位和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的评价,从而成为其从业和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达不到一定的信用等级就必须取消从业资格或生产经营资格。

缺失范文篇8

关健词:道德道德缺失表现对策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一些人对道德水准的迷惘、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从而导致了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现今的道德缺失已不再仅仅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道德失衡,而是以群体为尺度的集体道德缺失:蔑视道德、缺失诚信、耻言理想、职业道德滑坡。道德的底线也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底线,正确认识道德缺失现象,探讨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对于唤醒沉睡的人性,营造德福一致的文化氛围,重塑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受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信用缺失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逾期应收的贷款额占贸易总额的指标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仅占0.25%一0.5%;而我国目前超过5%,其水平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10倍到20倍。

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主要是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绪,、“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和失范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

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假冒伪劣、以权谋私、挥霍浪费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盗窃、漂娟、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又滋生蔓延起来,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间题。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1.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五、六千年,而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原因在于,现代文明的标志被许多人误解为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强,文化就先进的错误观念已经深人人心,因此造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缺失了。

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缺失只是间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指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反被中国人继承了,如重男轻女、官本位的观念早已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再如儒家学说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道德原则一直被中国人所推崇,使人们自然形成崇尚权利的意识。同时,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意识,也使得人们交往的圈子狭小,社会公共意识淡薄,自私保守,缺乏创造性思维。

人类没有抽象的道德,人类所有的道德都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要想提升中国人的道德素质,巫需拯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2.健全道德建设中的制度机制

唤醒人们的良知,养成人们的善恶道德理性,形成正确评价善恶是非的标准,仅靠道德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加强包括法制在内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因为只有提供一套公正、健全的制度机制系统,并将基础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经法定程序予以权威化,这样才能为人们划出行为的界限,使之明确道德行为选择的合理空间,促使个体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充分考虑可能招致的利害得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一方面,我国法制不健全。由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造成对违法违纪的败德者惩处力度不够。例如,对制假售假,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上述规定可知: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者而言,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另一方面,执法不严,执法弹性过大,出现“以党纪代替法律处罚”的现象,从而使法律丧失了尊严。司法人员、政府官员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他们负有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义务。连这些社会公正的守护人都为了私利而弄虚造假,那就证实了公共权力的霉变、腐烂,社会诚信则将化为云烟。权大于法,使法律臣服于公权,整个社会就会导致出现“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的不良后果。

缺失范文篇9

近几年。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屡有发生。引起了全世界会计学界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本文也想就这一问题发表拙见。恳望批评指正。

一、会计诚信遇到了国际性的挑战

所谓的会计诚信实际上就是会计对其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及客观性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整个社会所提出的一个基本承诺。

会计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千百年来,正是由于会计真实性的存在。才使会计得以存在和发展。

但是,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也越来越困扰着世界各国。

在我国,会计诚信缺失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且不说郑百文、银广夏等会计造假的典型案例轰动全国。就是财会和审计的检查结果也令人吃惊:1999年底。财政部抽查了100家国有企业的会计报表,发现有81家虚列资产37.61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2000年抽查了159家企业,发现。资产不实的有147家,虚增资产180.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的有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2001年,国家抽查了32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有14家审计报告严重失实。有人估计,在我国企业会计年报中,不实报告可能达到60%左右。由此可见。会计诚信遇到了极大地挑战。

在国外,会计诚信也遇到了强劲的挑战。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施乐和法国的威旺迪等国际大公司相继曝出假账的丑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安然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和安达信会计公司执业质量的低下。令世界对一向以世界经济领头羊和国际会计楷模自居的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重新认识。

更为严重的是,安然、世界通信等公司的假账丑闻并不是个别现象。有调查表明,多达三分之一的美国上市企业有捏造盈利报告的嫌疑。可见,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共性原因分析

(一)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

中国的郑百文、银广夏事件也罢,美国的安然事件也罢。他们之所以发生。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是制度上的原因。而是经济利益上的原因。美国和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按理不应出现类似问题。但为什么会出现呢?答案只有一个。不是特性原因在起作用,而是共性原因在起作用。人类行为的共性原因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利益原因。纵观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不难看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无不与利益有关。各种社会制度的更替只所以能够发生。也是各种利益驱动的结果。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首要原因是利益驱动。可以试想。如果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还有谁愿意冒身败名裂之风险去干这种违法并遭人抨击的事呢?美国安然公司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假账,就是这些假账能够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经济利益,我国郑百文、银广夏等会计造假的典型案例之所以能够发生,也同样是经济利益在驱动。因此。会计诚信缺失最共同和最基本的原因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二)产权关系的存在和契约关系的发展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催化剂”

随着公司制的不断发展,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已成为世界企业制度的发展方向,这种制度一方面将优秀的经营人才推上了企业高级经营管理岗位。另一方面又使经营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经营才能和业绩。获取股东或董事长的信任,巩固已得的地位,在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有些经营者利用经营者与所有者关系的分离,避开股东,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来谋取股东的信任。以便继续延长其经营者的任期,许多股份制公司会计诚信的缺失无不与此有紧密的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越是到了现代社会,契约就更成为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种本质要求,契约关系几乎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而在契约关系中。委托方往往远离企业或根本找不到真正的代表。使委托方对受托方的监督有所弱化,会计诚信就失去了直接的动力和压力。会计造假行为就会出

现并愈演愈烈。由于委托方监督缺位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比较普遍的现实。故会计诚信的缺失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分离的存在和契约关系的发展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催化剂”。

(三)物质生活的丰富化和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要求的高度化是诱发会计诚信走向缺失的社会原因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物质生活对相当多的人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而高质量的生活的需求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为了追求这种生活。一些人甘愿冒一定的风险去践踏会计诚信。美国等发达国家之所以屡屡出现虚假会计信息恐怕无不与此有着紧密关系。

(四)伦理道德的颓废是会计诚信缺失的道德原因

从会计诚信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来看,会计诚信似乎与社会伦理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会计诚信产生于社会伦理道德形成之后。并随其进步而发展。虽然我国和西方国家都有其较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并曾在一定时期内对人们的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伦理道德(包括西方伦理道德)均经受着剧烈的冲击,原因在于现代人受到各种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逐渐使传统的伦理道德失去其社会作用,出现了伦理道德颓废现象。因而使会计诚信失去了其得以存在的道德根基。

缺失范文篇10

[论文摘要]随着《保险诚信读本》的出台,我国保险业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确保保险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保险诚信建设。本文对我国保险市场诚信现状及建设提出了建议。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保险学会正在为《保险诚信读本》做最后的审编工作。据了解,此举是为落实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提出的“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确保保险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保险诚信建设”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诚信对保险业的重要意义

诚信是保险业存在的基础,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保险活动中,诚实守信是对保险交易对方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尊重,也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尊重,诚信的缺失最终也会使失信者的利益遭到损失。可以说,不诚信就没有信誉,就没有保险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1.诚信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保险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保险产品是一种典型的无形产品,是以保险公司的信用向客户所做出的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保险事故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承诺。因而,保险公司是否诚实、守信用,在保险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消费者只会向其认为有信用的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只有诚信,才能为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增强竞争实力,为更广泛地进入市场、扩大交易创造条件。

2.诚信是保险市场活力的信心指数。保险市场上失信行为的扩大化以及诚信制度的缺位,会增加保险交易的风险,使保险行为主体对保险市场缺乏信心,阻碍保险交易向纵深发展,甚至使保险市场在较长时期处于低迷状态。可以说,保险市场疲软的原因在于诚信不足。一方面,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的不诚信,影响到保险消费者对保险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被保险人及其关系人、保险人的违信行为,也损害了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交易行为的信心。

3.保险经营活动的特殊性要求保险双方最大诚信。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相对于被保险方,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信息是不充分的;相对于保险人,被保险方对保险条款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增大,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并直接损害保险合同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只有最大限度地诚实守信,才能降低保险市场的交易成本,保证保险业的发展。

二、我国保险市场诚信缺失情况的主要表现

近十几年,是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十几年,也是问题不断暴露的十几年,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保险市场诚信缺失现象严重。诚信问题,也由一元性转变为二元性。

1.保险供给者的诚信缺失。保险供给者即保险市场上提供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过去十几年,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由于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缺乏及保险业务的专业性强,使保险消费者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在投保前甚至投保后难以了解保险公司及保险条款的真实情况,只能凭借主观印象及保险人的介绍做出判断,客观上为保险公司的失信行为创造了条件;另外一些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中隐瞒、欺骗,不及时履行甚至拒不履行赔付义务,违规经营,恶性竞争等都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声誉。此外,从宏观层面来讲,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积累风险过大,寿险公司的“利差损”问题,也是不诚信的重要表现。

2.保险消费者的诚信缺失。保险消费者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其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投保时和索赔时,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其主要表现。一些投保人在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使保险公司难以根据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确定是否承保、应该以什么样的条件承保;有些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或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伪造、变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增大了保险标的及社会财富的损害,增加了保险人理赔的成本。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保险骗赔案件平均比英美等保险发达国家要高出一倍。

3.保险中介者的诚信缺失。保险中介者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等。其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其业务中欺骗、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阻碍或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等。我国则较多地表现为保险人的诚信缺失。不少保险人在获得更多手续费的利益驱动下,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回避说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甚至误导投保人,给投保人、被保险人造成经济损失,引起保险消费者的普遍不满,更导致了整个保险业失信于社会,严重损害保险业的声誉。

4.保险人之间的诚信缺失。保险业的整体形象和竞争优势有赖于所有保险公司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维护。但在现实经营中,以邻为壑的情形却时有发生。有的保险人为了争揽业务,不惜违背监管机构的规定和行业自律协议,变相降低费率、提高手续费。有的保险人在分保过程中,有意隐瞒和原保险标的有关的某些风险。有的保险业务员在展业时,常常视同行为冤家,标榜自己,贬损他人。这样的相互排挤损害更不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

三、构建中国保险业诚信制度的思路

当保险业的诚信缺失升级为诚信危机时,就会使保险交易成本大大增加,缩小保险交易的范围,使保险市场的行为主体难以正常地沟通和交往,使保险市场缺乏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应该从多方面来构建中国保险业的诚信环境。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健全保险监管机制,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和健全的诚信法律制度。保险市场主体在从事保险活动时,往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丧失理性而违背诚信原则,因而必须借助于制度的外在强制力——明晰的产权制度及健全的法律制度,从而引导人们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保险交易主体进行决策的一个关键就是行为结果的置信性。如果有法律提供的硬约束,交易主体就会确信一旦做出不诚信行为,将遭到法律的制裁,其后果是确定的,这种法律产生的威慑力迫使交易主体理性地放弃欺骗行为。中国保监会作为保险市场的监管主体,应通过监管加大执行力度,鼓励、引导诚信行为,并与司法机关配合,依法惩治失信行为,促进保险诚信制度的建立。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保险行业内部规范化建设,建立良性有序的竞争市场。在一个粗放经营、恶性竞争的保险市场,产险公司靠高手续费、低费率抢夺市场,寿险公司夸大产品的投资而忽视保障功能,这两种行为都没有有效满足客户的风险需求。因此要建立起保险行业的自律制度,通过同业公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协调和平衡市场主体利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要加强行业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建立反保险欺诈和调查机构,有效地打击了保险犯罪,建立良性有序的竞争市场,有效地避免诚信缺失行为。

3.重视核保核赔环节,推动保险公司技术进步,形成立体调查网络。核保是对保险标的风险的前期筛选,做好核保工作对控制好道德风险问题和逆选择有重要的意义。理赔处理环节是保险公司防范保险欺诈的最后关口,理赔专业技术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风险防范的质量,理赔员要严把每一个关口,提高防欺诈、反欺诈的能力。我们应该重视核保核赔环节,促进核保核赔技术进步,改善理赔调查的内外部环境,形成立体调查的网络,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保险欺诈所造成的风险,推动保险市场的诚信。

4.建立社会个人信用账户,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通过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及信息披露,促使保险市场主体始终诚实守信用,认真履行保险合同规定的义务。并要注意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实行的评级标准、技术等方面的对接,吸收国外先进的评级办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形成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制度。要把分散的反映保险机构和个人的诚信状况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联网管理或整合,实现诚信信息的资源共享。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极大地提高交易的效率,促进资源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