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0:53:10

缺少范文篇1

【关键词】缺失母爱;分析;策略;重展笑颜。

“家”,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母爱”,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种天生的倦恋。在儿童的眼里,家和母爱都是心灵的栖所,成长的港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由于父母离异、自然灾害等种种原因,有一小部分的儿童仍要面对家庭破碎的境况,承受着失去母爱后的自卑与伤痛。缺失母爱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这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一、对缺失母爱的孩子的分析

缺失母爱就是孩子童年就失去母亲,缺少母亲对自己的关爱。造成缺失母爱的原因很多,如父母离婚、天灾人祸造成的伤亡或其他原因致使母亲的离去等等。由于缺失母爱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没有母亲的感受及造成的影响也就有所不同。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这类孩子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问题一:少言寡语,不愿敞开心扉与别人交往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著名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中就谈到,儿童在出生至十八个月时就要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抚,生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安全,从而对周围的人也就有了信任感。但是如果母亲的关爱不够,甚至没有,孩子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恐惧,充满不信任,可见母爱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这类型的学生女孩子居多。她们童年失母,父亲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孩子无法得到细致的关爱。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初中阶段的她们正是身体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比如她们第一次来了月经,没有母亲的关心,又不敢和同学交流,她们常常会感到害怕;学习上更无法集中注意力,于是成绩渐渐下滑,可内心深处她们又渴望进步,却自感力不从心。这在无形中会增强她们的自卑感,削弱她们的自信心。她们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学校开家长会,但内心却无比渴望亲情、温情。

问题二:邋遢成性,让人对他避而远之

有些孩子从小就没有母亲,父亲又忙,生活上没有时间照顾他,一切都要他自己做,洗衣做饭,整理物品,而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因为贪玩而忘了换下的衣服还没洗,自己的东西还没去整理,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衣服脏了干脆不换,自己的物品乱放,甚至脸上脏兮兮的也不会觉得难受。

问题三:唯我独尊,受不得半点委屈和挫折

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最为中肯:“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芜。”这句话表明,幼年的经历影响一生,其中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

很多家长因其子女失了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认为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便想从金钱和其他物质方面给孩子补偿,对子女过份地宠爱娇惯,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不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行为是否正确,一概予以满足。家长的这种“亲近”方式,很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这类家长不知道初中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成长中,因为父亲的宠爱,让他们(她们)觉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理所当然的。这类型的学生总是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激,没有集体观念,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同时受不得一点儿批评,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

问题四:品德不良,听不进师长的规劝

初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易受外界影响。有些家长在孩子母亲突然离去后因工作繁重,常常无法在家陪伴照料空闲下来的孩子。这样,学生在冷清的家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关爱,对家毫无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亲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能关照自己。故此,放学后就直奔“更精彩的世界”,与“朋友们”浪迹在网吧、游戏机室,深夜都不愿归家。这种类型的学生在“精彩的世界”里逐渐产生对道德规范错误的认识,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正确,容易接受“朋友”或社会消极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典型的双差生。

二、让缺失母爱的孩子重展笑颜的策略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孩子,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亲情、温情和愉快的心境、欢乐的笑声。作为班主任老师应做到从眼前的一点一滴做起,给孩子以充分的爱,用理解和体谅来唤回那份失去的感情:

1、充当母亲的角色,关爱他们的生活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民族的未来掌握在母亲手里。”母爱的作用显而易见,可想而知,一个孩子没有了母爱,对他的影响有多大,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我们要尽量弥补孩子没有母亲的遗憾,多给孩子一些慈母般的关爱。

我班的慧慧从小没有母亲,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和爷爷在一起,瘦小的她一直是个乖乖女,从来不会违犯纪律,只是很难看到她的笑容,她做每一件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事老师会批评她,同学会讥笑她。见到老师很害怕,总是低着头,怯怯地说“老师好”,声音低得只有她自己听得到。一开始,我只是在她的周记上写到:“听到你的问好,老师很开心,希望你也开心哦!”那天我仔细观察,她可开心啦,第一次看到她笑了。9月20日是她的生日,这天我叫同学一起为她唱生日歌,祝福她生日快乐,她感动得哭了。

以后的日子,我经常和她谈心,告诉她有什么话可以和老师说。有一次她一个人在教室里偷偷地哭,我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什么原因,她只是一个劲地哭,后来经过我耐心地劝说她才告诉我,她来那个了。我给她详细讲了这是每个女孩子都会遇到的,给她买了纸和卫生巾等,告诉她注意哪些事项。从那以后,她有什么话都会和我说,渐渐地发现她开朗了很多,常常可以看到她和同学在一起说笑、玩耍。

2、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著名专家孙云晓说“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班里的宁书静同学从他记事开始就没有见过母亲,父亲每天打短工,根本没时间管他,从小他就养成懒散的毛病。因为成绩差(入学摸底语文10分,数学2分),没有老师看得起他,同学也讨厌他,没有人愿意和他玩,甚至经常有同学欺负他。如果有人骂他打他,他就用拳头来还击,打不过别人时会找棍棒之类的东西。因为小学落下的功课太多,他连自己的家庭住址都不会写,上课根本听不懂老师讲些什么,无论老师怎么说,他都不会拿笔写字。

开始我也很少去关注他,有一天他又和同学打架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看到他战战兢兢地站在我面前,天气那么热,他却穿着一件厚厚的棉毛衫,而且肩上都裂开了,裤子还是小学的校服,已经太小了,早不适合他穿,全身上下脏兮兮的,身上还有一股浓浓的汗臭味。我内心有些震撼了:“这是我的学生吗?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注意到他?”那天我没有批评他,心平气和地和他聊,了解他为什么打架,也从他那里了解到他爸爸很少管他,也很少给他买衣服,我对他说:“以后别打架了,回家后洗个澡,身上脏了,同学也不愿意和你玩,如果你乖些,老师给你买套新衣服。”听到这些他有些惊讶,一个劲地点头。

那天晚上我到店里给他选了一套衣服,第二天当我带给他并帮他穿上时,他可高兴了,看到他腼腆的笑容,我很欣慰。从那以后,有时间我会帮他洗洗衣服,偶尔送他一些如香皂、洗发水等东西,也经常问问他的饮食起居,他都乐意和我说,每次在路上看到我都会说“老师好。”虽然他现在学习成绩依然不很理想,但他会拿起笔写写字,会和同学在一起玩耍嬉闹,能看到他开心地和同学在一起,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个质的飞跃,同学们也不会因为他成绩差而歧视他了。

3、做孩子的引路人,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得让孩子明白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既要表扬,也要批评,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班主任老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和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对于那些溺爱型的孩子家长,应该告诉他们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受到委屈、受到冤枉、受到打击、挫折,如果孩子只能听表扬,不能受批评,那是非常危险的。父母是孩子成长的路标,如今路标已经缺失了一半,作为父亲更应该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一定要让他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抽烟、喝酒不可以,吸毒更不可以,要从小就让他知道是非对错。在学校,老师也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有个健康的人格。

4、家校联系更紧密,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没有母亲的孩子,我们班主任除了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外,应该和他们的父亲多联系。我们可以在一定时期暂时替代他们母亲的角色,可我们始终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走出学校,定期对没有母亲的孩子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具体的家庭境况,与家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使他们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同时向家长提出中肯的建议,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逛逛街,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多感受一份家庭的乐趣。要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打个电话、留个字条,让孩子知道你再忙也在关心着他,这会令孩子感到愉快。对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们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轻易给孩子泼冷水,表示自己的失望。家长更多的是在旁边鼓励,与孩子站在一起,这对孩子来说是最高兴的事,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支持和爱,他们的孤独感才会渐渐消失,也才能够敞开心扉去感受生活的愉快。

2008年的教师节,总理在与八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的座谈会说到:“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温总理的这番话,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啼。常常在想,对于那些本来已经拥有着一份完整的爱的孩子,我们的关爱可以让他满心欢喜,那么,对于一个缺失了母爱的孩子,他们的需要是不是更容易满足呢?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好听的话语,都会让孩子心潮激荡,刻骨铭心。爱是一种赏识,如果我们能用爱心去呵护,用爱心去启迪,缺爱的孩子一样能在关怀、温暖的怀抱里茁壮成长,他们的笑颜可以依旧,他们的人生灯塔一样可以灿烂无比。

【参考文献】

[1]黄金生:《家庭结构缺损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2月期;

[2]王诗堂:《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5期;

[3]傅安球:《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4]吕斐宜:《父母离异儿童社会交往状况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2,23;

[5]苏畅:《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初中生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1;

缺少范文篇2

回顾党的历史,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眼下一些党组织的内部思想斗争开展不力,或者根本开展不起来,主要是党员队伍中有几怕:一怕得罪人。把社会上庸俗的人际关系搬到了党内,不讲原则,不讲是非,凡事“和为贵”。二怕丢选票。这是相当一部分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共同心态。随着社会民主的不断推进,群众公认已逐步成为衡量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有的党员干部为了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逢人便只讲好话,凡事求个“皆大欢喜”,即使下级或同级发生了重大问题,不但不严肃批评,反而去做“安抚”工作,用“手下留情”换取某个关键时候的选票。三怕穿“小鞋”。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不愿听不同意见,更听不进批评意见,动辄运用手中权力整坚持原则的同志,或打击报复敢于同错误思想行为作斗争的同志。这样的情况多了,就只能是个别人为所欲为了,党内的思想斗争哪里还开展得起来?

要切实有效地把党内思想斗争开展起来,看来必须从三个方面去行动: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党内开展积极思想斗争是党的生命所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途径,是每个党员得以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保证。自觉拿起思想斗争的武器,是每个党员的天职。认识果真上升到此高度,行动就自觉了。二是要建立健全开展思想斗争的有效机制。如落实严格的组织生活,坚持上好党课,结合一个时期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以整风形式进行教育整顿,在上级指导下开好民主生活会等,都要成为制度,坚持不废。三是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带头克服私心杂念,讲党性、讲原则;带头不做“和事佬”,勇于批歪风,治邪气;带头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地同违纪违法的人和事作斗争。这三条并不深奥,说起来许多人似乎都懂,但真正实行起来很不容易,而关键在于领导。

缺少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经济学;方法论;功利主义;主流化

一、前言

对任何科学的理论研究来说,研究思维和方法论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每当一个理论体系和一门学科遇到现实意识和理论意识的挑战之时,就有待于方法论的突破,从而最终导致新的研究范式出现。显然,如果没有一个较为明确而合理的方法论,那么所谓的研究往往只能是观点的陈述,或者只是作些机械的数据处理工作。这样,所谓的研究就根本上升不到理论层次,而只会落入庸俗实用主义的窠臼之中,从而必然无法全面地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另一方面,任何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应该与其研究对象相适应,不同学科会因其研究对象的差异而呈现出迥异的特征以及偏重某种独特的研究方法。显然,关注“人”的经济学与研究“物”的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就应该存在很大不同,这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解释。一者,社会现象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其影响因素也随历史、文化而不断改变。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相同的条件往往只有在一个惟一的时期之内出现,而人工隔离则往往会消除那些在社会科学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二者,人类社会中存在强烈的俄狄普斯效应和自我反馈效应,第二次进行实验的条件必定会受到以前已经进行过的实验的影响,即现在的状态往往被过去的事件所规定。因此,在社会科学中,看似重复出现的事件的经验与原来事件的经验是不同的,而重复往往是产生新的、习惯性的条件,每一个被观察到的事件都是新的。正是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拓宽,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阐明一些诸如需求定律、生产要素边际分配净尽定理、M-M定理、科斯定理、纳什均衡以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等基本原理以及引述支持这些原理的论据;相反,要真正理解一个经济理论,必须能够理解科学共同体内隐含的共同价值观,必须能够明白理论提出者在提出理论时的基本思维、价值理念以及希望达到的目的,以及这种理论潜含的其他效应。

其实,在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即使是同一个理论或学说,其隐含的意义在不同立场的学者看来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现代主流经济学中那些被视为一般性结论的东西,往往就不能为马克思主义学者、激进主义学者、制度主义学者、女性主义学者乃至奥地利学派学者等所认同。因此,豪斯曼强调,“与学习任何科学一样,学习经济学并不仅仅是理解诸如需求规律一样的概括性命题。在人们享有价值、语言和观点的同时,人们也在了解事实、命题和方法,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显然,正是出于对主流的凯恩斯一新古典综合之失败的一种反应,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降,学者们就开始重新寻找经济学与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从而涌现出了像霍奇逊、哈奇森、布劳格、罗森伯格、考德威尔、巴克豪斯、豪斯曼、博兰、克兰特、劳丹、劳森、梅基、胡佛、亨德森、汉兹、雷德曼、马奇、温特劳布以及麦克洛斯基等一大批新的经济学方法论专家;同时,另一些非主流的经济学家也开始从方法论上对主流经济学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批判,这包括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主义者、制度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女性主义者,甚至出现超边际学派等等。与此相对应,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观点、论文数量等在西方学术界也出现剧增趋势,并出现了《经济思想和方法史研究》、《经济学和哲学》以及《方法》等讨论方法论的刊物,以致“现在可以把经济学方法论看作是经济学领域内可以清晰识别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尽管在新古典经济学成为方法论批判的对象已有了30多年历史,但它依然没有对这些批判做出回应,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调整迹象;即使那些开始关注研究方法的主流经济学家,也往往几乎都是将其精力用于经济学的建模方法上,而不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进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呢?本文就此作一系统分析。

二、方法论转变与经济学发展

自经济学从其他社会学科独立出来以降,方法论就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大师们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如古典经济学家配第、斯密、李嘉图、萨伊、马尔萨斯、西尼尔、穆勒父子、麦克库洛赫、凯尔恩斯,历史学派学者西斯蒙第、琼斯、缪勒、李斯特、施穆勒、韦伯、桑巴特、凡勃伦、康芒斯、加尔布雷思,边际效用学派先驱杰文斯、瓦尔拉斯、门格尔、克拉克、马歇尔、威克塞尔,以及现代经济学家罗宾斯、米塞斯、哈耶克、马克卢普、库普斯曼、罗宾逊夫人、弗里德曼、卢卡斯、森等等。霍奇逊指出,“在大约100年的时间里,(方法论)这一问题占据了科学研究中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头脑,而且这一问题是多数社会科学和经济学分析的中心。”而且,每当经济学范式面临转换之时,方法论上的争论就尤显激烈,例如,经济学从古典主义向新古典主义过渡时期的方法论之争表现为:历史学派对古典学派的挑战、边际学派对历史学派的挑战、制度学派对边际学派的挑战。同样,当今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诸如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综合、理性预期革命、新凯恩斯综合等等,以及各种流派的出现,无一不是首先在方法论上出现反思和革新,宏观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的革命、凯恩斯内部左右两派的争论、理性预期的反革命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说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一部经济学方法论变换史。

一方面,每一次经济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方法论的变革,经济学学术史中的四次革命和四次综合都是建立在方法论转化的基础之上。譬如,在斯密之前,重商主义者的思想主要源于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而斯密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提升到了演绎科学的殿堂,从而构建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学说体系;而针对后来李嘉图、萨伊、西尼尔等人把演绎法极端化以及将经济学孤立于其他学科的取向,穆勒重新将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了起来,并将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都引进到经济学之中,从而形成了古典经济学的综合。再如古典经济学后期的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等人一反古典经济学从劳动的分析角度探讨财富增长的思路,而是以商品的稀缺性和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着重研究消费(需求)、分配(流通)、价格(竞争)、市场机制以及个体经济等微观经济理论,并再一次抛弃了归纳法而强化了抽象的演绎分析,从而掀起了边际革命;而马歇尔则把古典经济学从客观成本分析的思路和边际效用学派从主观需求分析的思路结合起来,构建了供求均衡的分析框架,并再次吸收了归纳分析的基本思路,广泛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如有机体组织、进化论、生存竞争等解释经济现象,从而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综合。因此,正如门格尔指出科学的创造和革命是由那些不停地钻研科学方法的人们所推动的,即使他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使用正确的方法,或者没有转过去研究这些方法,但他们的成功仍可以归结为正确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任何经济学流派的研究方法都与其研究对象和内容相适应,这也已经为经济学说发展史所证明:无论是历史学派、制度学派还是凯恩斯学派或者是理性预期学派都形成了与其研究对象相适应的研究路线。譬如,当经济学从古典主义转向新古典主义之时,由于研究对象发生了从公共领域到私人领域的转化,相应地也就产生了从平均主义到边际主义的方法论革新。显然,通过重新审视经济学的演化以及现代经济学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经济学方法论的变革趋势,并对现代经济学方法论进行反思。事实上,按照新古典主义的正统经济理论范式,整个经济中的总产出和就业都是由个体最优化行为下微观层次上的均衡状态决定的,但新古典主义的诸多限制性假设却大大削弱了其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力;为此,凯恩斯将预期和不确定性引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并以非均衡分析为起点来构造宏观经济理论,这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信奉的自由市场经济及其自动出清或均衡的否定。可见,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最突出的反叛,不在于他所提出的理论,而在于他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否定;同样,凯恩斯之后,无数的追随者们对凯恩斯体系本身存在的种种“空隙”和“硬伤”给予修正、弥补、完善,这些都是凯恩斯经济学得以发展、充实的重要前提和体现。当然,这些弥补主要体现在逻辑推理和假设前提上,而这些是方法论的较低层次;相反,在方法论较高层次的研究思维上,却依旧承袭古典主义后期就不断凸显的自然主义思维。

正是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着眼于微观分析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主要是解释性的而非预测性的。而且,这种解释的视角是以均衡为参照系,从而并不能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正是出于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这种解释性学说的反对,凯恩斯提出了其宏观经济学以对总体经济变量进行分析和预测。不过,凯恩斯经济学也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者,它作为应对短期萧条经济的应用政策经济学而出现,从而无法满足历史的经验检验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并且很快就遇到了实践的挑战;二者,它的宏观经济理论过分强调预测性而疏于解释性,从而无法满足逻辑推理上的一致性检验,并且很快就遇到了新古典宏观学派的挑战。与此相对应,新古典经济学确立的成本一收益以及供求均衡的分析范式的逻辑往往显得更为严密和系统,从而更容易为追求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学者所接受;为此,在经历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宏观冲击之后,20世纪70年代弗里德曼、卢卡斯等人又主张回到新古典去,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来构建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基础,并重新占据主导地位。正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将宏观经济学的经验分析和微观经济学的理性推理结合起来,从而引入并壮大了逻辑实证主义;同时,由于新古典宏观学派以“假设的现实无关性”为理论指导思想,从而日益偏盛于基于理性的数理模型和细枝末节的实证分析。于是,以数理化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就确立了。任何问题的研究都需要量化,即使制度、关系、文化、精神乃至宗教等都要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同时,量化的分析往往又是建立在理性行为的基础上,一切不确定都被转化成理性选择问题。

当然,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确立也经历了三次大的争论和变革:一是19世纪70年代在门格尔和施穆勒之间爆发的那场影响深远的方法论之争,它最终确立了抽象演绎法的主流地位;二是20世纪初在J,内维尔,凯恩斯、罗宾斯以及哈奇森之间爆发了一场经济学方法论大战,他们分别发表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以及《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前提》而对方法论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并开始把波普尔思想引入到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三是二战之后萨缪尔森、弗里德曼以及卢卡斯等对经济学方法论提出了系统的意见,特别是弗里德曼的逻辑实证主义最终成为经济学难以撼动的方法论基础。当然,弗里德曼、卢卡斯等人仅仅是强化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思维,或者发展和补充-些分析工具。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思维的强化,自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被引入进经济学以后,经济学就日益把物理学视为榜样而试图构建一般性的理论;结果经济学越来越关注细枝末节的技术工具,而越来越不关注理论研究的哲学思维,以致方法论的探究日渐式微。而且,正因为现代经济学把经济学当作一门自然科学来对待,并极力模仿自然科学的单一研究方法,导致经济学方法论的探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被淡化了;即使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出现了波普尔、库恩以及拉卡托斯这样的方法论大家,但弗里德曼引领的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学领域却占有牢不可破的统治地位。

可见,经济学的发展本身就伴随着方法论的转换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与其研究对象和内容相一致。因此,只有通晓经济学的方法论思维,才可以更好明白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才会产生真正的问题意识,并发现理论和实践中的症结。一般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则源自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课题,而既然社会发展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经济学的研究路线也必然是否定之否定的。事实上,正是基于这种规律,自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并开始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算起,经济学的发展就已经经历了四次危机、四次革命以及四次综合。不幸的是,尽管方法论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如此重要,但随着经济学中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的主流地位日益强化,涉足经济学方法论领域的人就越来越少,方法论问题也越来越引不起经济学研究的兴趣,绝大多数人热衷的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以数据来为最大化的理性行为提供一些注解。因此,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越来越不讨论方法论问题,但流行研究几乎都内含了特定的研究思维:数理模型的构建和计量检验的分析都以特定的方法思维为前提,这个思维就是自然科学的导向。沙克尔写道:“数学家倾向于把经济学视为机械来研究。对于机械,我们总是有可能(有时实际也是如此)对其进行抽象的讨论,从而可以不顾过去与未来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设计一个系统,在其中,‘大部分’的影响不会超过它对重力作用的影响,把所有对象都视为确定的、预先设计好的、司计算的。”

三、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困境

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强调基于形式逻辑的数理建模和基于计量实证的量化分析,从而将现代数学工具大肆应用到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但显然,注重计量和数理的研究思维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日益拓展的经济学内容。究其原因,现代经济学越来越涉及到社会生活领域,不仅生活领域中人类行为所根基的是心理逻辑而不是数理逻辑,而且绝大多数社会因素都是无法量化的,更不要说社会经济现象本身还在不断变动;而“数学所能够探讨的,要么是其本身就可以隐含地表达的含义,要么是已经给定的含义。社会的经济事务方面的数学模型可以把社会成员视为稳定地或逐渐地获得知识的个模型无法将我们所说的创新包含在内。”然而,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降的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已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但数理化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却没有发生相应的修正,相反还以一往直前的扩展冲动不断渗入到其他传统上的非经济领域;结果现代主流经济学尽管满足于形式逻辑的日益精致化,却元法满足理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检验。显然,这也正是现代经济学的危机根源。霍奇逊写道:“今天(有关一般性与特性、统一性和差异性的方法论讨论)这一问题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绝大多数社会科学家都没有察觉这一问题。而且教科书中这一问题也被忽略了。不论是新古典经济学家还是后凯恩斯的经济学家,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虽然较早的理论学家,如马克思和康芒斯研究了这一问题,但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制度主义者却很少关注这一问题。”因此,我们就必须对流行的数理化经济学取向进行反思。

其实,正是由于迷信于数学对于经济学科学化发展的作用,结果不但使得为这些学者提供纯粹智力体验和展示的假设前提变得日益不现实,而且也使得由此得出的推理结论与现实实践越来越相脱节。霍奇逊写道:“主流大学经济学系主要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当今世界的紧要问题上,他们通常并不培养对现实经济过程、体系和制度的研究。智力资源虽然没有完全浪费,但却严重配置不当”,“即使建模者对新古典理论的标准假设提出了挑战(偶尔出现的关于相互依赖的偏好关系、粘性价不完全信息等等的正式文章),这些挑战常常也是以智力难题的形式而不是对现实现象的考察提出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两大流派——凯恩斯主义流派和新古典经济学以及由此衍生的新古典宏观学派,都存在理论上的严重缺陷。有人就诙谐地说,“在20世纪末,经济学被分为宏观经济学家和微观经济学家,前者观察不能够解释的现象,后者解释不能观察的现象。”尤其是,随着资本内涵的变化和外延拓宽以及人类需求的变化,经济学所涉猎的领域越来越宽,而当经济学为了保持其“客观性”和“科学性”而极力将数理模型化分析应用到这些新领域时,往往就会产生令人匪夷所思乃至荒唐的结论。

尽管现代经济学的数量化已经暴露出了严重问题,但是,这种发展的步伐不但没有稍作停顿,反而有加速的趋势。为此,罗宾逊夫人1977年在《问题是什么》一文中就质疑道:正统经济学在多大程度上受意识形态错误地驱使?这种状况为什么能够一直持续下去?是否因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太过频繁,以至于其一般的“法则”才一直没有获得承认?为什么新古典经济学不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性时刻起到适当的作用?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什么或作为一个富足的社会我们希望实现什么?为什么那么多的经济学家认为民族国家的组织原则是理所当然的?经济学解释的发展多大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对(不)适当的方法的“选择”,如选择数学而不是参与者的行为学?显然,现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仅关乎社会现实问题的变化,如近年的次贷危机就显示了这一点;而且关乎人类社会的文化、心理和思维问题,如当前社会中暴露出来的交往合理性的危机。麦克洛斯基等甚至指出,历史上发生的经济学危机和革命与这一次危机相比就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危机,也没有产生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因此,要解决当前经济学的理论危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术语、主要分析思维乃至整个逻辑体系都需要重新进行审视。一般地,当前经济学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于: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裂变导致了科学主义的衰落。一方面,根植于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西方社会所产生的整个社会科学都是科学主义的产物;正是基于这种思维,尽管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迄今还很不成熟,但人们相信,它们终归有一天会像自然科学一样成熟起来,因而主流经济学不断将其自然主义思维拓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经济学数量化趋势的盛行也是20世纪上半叶整个世界经济计划化的产物:当时全球的物质资源非常稀缺,因而经济学主要关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这些稀缺性资源这一根本性课题;正是由于当时经济学所处理的对象是自然物,因而可以有效地将自然主义思维加以拓展,人类工具理性的挖掘也确实在对人与物之间关系上取得一些重大发展,这包括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等。然而,在经济学研究内容已经如此不同的今天,如果依旧在这种科学至上主义引领下局限于经济学的数理化一途,就会带来完全适得其反的结果。

不幸的是,尽管理论与现实已经越来越相脱节,但现代主流经济学并不努力改进研究思路以求更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相反,在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的研究旨趣和研究方向却逐渐发生了蜕变:主流经济学家不再把经济学研究与实用主义挂钩起来,而是把经济学研究作为展示其智力的一项活动,并从基于各种假设变换而推演出的各种具有启发性意义的结论中获得乐趣,但这并不能提供具体的应用而只能锻炼人类基于不同角度的思维方式。霍奇逊写道:“经济学越来越成为应用数学的一部分,在这里,经济学的目标也已不再是去揭示经济世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而是为了自身的兴趣去探索数学技巧。……经济学因此成了一种数学游戏,一种用自己的语言来玩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由那些带着玩游戏的人指定的,不再受到描述的充分性或者参照现实这些问题的限制。”事实上,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取向一般有两种:一是把经济学视为一门艺术科学,在象牙塔里基于逻辑推理而享受乐趣;二是把经济学视为一门思维科学,从基于不同视角对具体现象进行思辩的过程中获得认知的增进。显然,由于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视为一门自然科学而热衷于建立经济模型,而这种研究除非具有高智力的“天才”是很难取得成就的,因而经济学越来越成为那些智力超群人士的专门领域。

正因如此,那些享受智力挑战乐趣的数理经济学家们往往乐于维护自己的这一领地,而方法论的任何反思得到的往往要么是挖苦、要么是忽视。正如劳森写道的:“在当代经济学家中,尤其是主流经济学中,对详尽的方法论的分析和评论普遍表示不赞同,……对方法论研究的有力阻挠……明显地表现在主流杂志不愿发表许多这方面的文章”,而且,即使像哈恩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既发表了关于方法论的文章,……又经常参加当地方法论的辩论”,但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为主流经济学的公开方法论进行辩护,“他的公开的立场长期以来一直是反对学习和研究这类问题的。……在其退休时,哈恩以忠告年轻经济学家的形式提出了若干‘反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反思包括建议年轻经济学家应‘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讨论“经济学中的数学”’,至于方法论,根本就不要去想。”序言事实上,在20世纪整个50到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少量的方法论文章也主要是围绕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而展开,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献;博兰写道:“有关方法论的论述方面,能够算得上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任何论述,都被罗列在大多数中级理论教科书的开篇中,人们除非在这方面有所增添,否则就没有更多可说的。所有的教科书都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教科书提到弗里德曼。……另一类则包括那些根本不提及方法论的教科书。”

既然经济学研究已经越来越成为那些智力超群人士的游戏,那么,绝大多数的智力平庸之士又能干人。……这样一什么呢?一般地,他们只能在这些经济学大师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下作一些机械地模仿,尽管从中并不能得到一些起码的乐趣,但在学术研究和教师都日益世俗化的情况下,却可因更易而获得一些教职以安身立命。博兰写道:“一些主要的杂志不愿接受不涉及模型建立的任何论文,今天出版物已等同于使用数字描绘的研究。其原因是明显的。无论是对研究人员或审稿人来说,用数字描绘来得安全,不会出问题”,结果,尽管科学研究的特点在于批判,但“今天,倘若批判是针对建立模型的方法,则批判就成为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倘若你想讨论人们在开始建立模型前肯定要提出的该方法论思想(比如人们假定决策者会采用何种学说理论?),你将会面对这样的审稿人,他将要求你提供一个模型以讨论模型的建立!这种老一套的作法充斥于经济学的方法中,但不允许任何人对此加以批评”;显然,正因为“杂志编辑也不愿意拓宽经济学问题的思路”,因而“倘如聪明而有学识的研究生为了能成功地做一名学院的经济学家而不得不面对什么主题的话,我敢肯定许多人都将选择(方法论)另外的课题。”

可见,尽管作为深化认知和思想交流的主题,方法论探讨往往比撰写那些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的冗长乏味的论文更有意义,从而也应该更能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但是,由于当前学术界强盛的主流化现象以及自以为是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心态,以致绝大多数主流经济学者对方法论问题往往都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博兰认为,这种态度就尤如正人君子对待性问题一样,主流经济学也把方法论视为思想领域中的色情文学,视为因很少有露面的机会而得以哗众取宠但缺乏实质内容的东西;因此,它们对待方法论的态度往往是一种冠冕堂皇的方式:“对不起,请免谈方法论,我们是经济学家。”而且,正是这些数学出身并控制了学术取向的经济学大师始作俑,导致了越来越少青年学子能够去反思流行的研究方式,即使对社会中大量存在的那些悖论现象往往也是熟视无睹,或者千方百计地将这些现象纳入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进行解释,而很少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经过二、三代的强化效应,现代学术界中的大部分经济学者对注重数量化的主流经济学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前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变动取向都丧失了察知能力;而且,学术界的功利主义也令他们毫不关心,相反,为了追求所谓的科学和“实用”而不断地推动经济学在数字游戏之路上不断畸形膨胀。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在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学危机”之类的词汇还经常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危机”的提法就似乎已经过时,整个经济学界日益单向度化,而否定和反思的声音则日渐消逝。

四、现代经济学忽视方法论反思的原因

经济学说史告诉我们,每当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学遇到巨大的现实问题冲击后,一些经济学大师就会重新去关注方法论、寻找新的研究方法。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得凯恩斯、希克斯以及罗宾逊夫人等重新审视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而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又促使弗里德曼、卢卡斯以及哈耶克等关注凯恩斯经济学的逻辑缺陷;其他如熊彼特、奈特、缪尔达尔以及森等也都对经济学方法论提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正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不断更迭的主流经济学在预测甚至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上都接连碰壁,因此,欧美学术界在拉卡托斯的引领下对经济学方法论的探讨也大有复兴的趋势。豪斯曼就写道:“我们的上一代人对经济学的哲学和经济学方法论又重拾兴趣。这种兴趣的基础广泛。哲学家、经济学家、其他社会科学家以及普通民众都感到更需要了解经济学,了解它是怎样的一种专业科学,了解它所宣称的那一套在何种意义上可信”,“对经济学兴趣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不像以前表现得那么好了。……对主流经济学的信任在60年代达到顶峰”,“现在不但一般大众怀疑经济学家,就连经济学家自己也在怀疑自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经济学家转向方法论的反思绝不会令人惊讶,它们希翼着能够找到以往经济研究的缺憾,或者,更积极一点儿,希望找到新方法来更好地指导将来的研究”。

在豪斯曼看来,有三个重要的理论原因使得现在比以前更关注经济学方法论:(一)“不但许多经济学家、甚至人类学家、政治科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受经济学家影响的社会学家近来都在主张‘经济学方法’是唯一合法的、富有成效的人类行为研究方法。……它们主张,经济学是所有社会科学必须效法的模范”,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许多经济学家对它们的理论充满疑虑之时,某些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不断对经济学方法的普遍有效性夸下海口”;(二)“在‘经济学方法对于人类行为研究十分适用’这类说法正在被炮制出来的时候,受认知心理学工作传统深刻影响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正在用严格的心理学方法来检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结论。它们的结果现在看来仍不明确,但他们认为,主流经济学家的很多结论存在着问题”;(三)“科学哲学家们对于科学史以及当代科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超越前人的、更加系统和细致的研究。虽然大多数此类研究集中于自然科学方面,但对于经济学的哲学关注也在增加,因为对于哲学家而言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很有趣的科学。”事实上,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献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十分有限,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方法论已经在经济学领域登堂入室了。不仅出现了布劳格、博兰、考德威尔、罗森伯格、科兰德、劳森、豪斯曼、克兰特、麦克洛斯基、米洛斯基、司徒尔特、豪利斯、内尔等经济学方法论专家,而且整个20世纪80年代相关的经济学方法论文章以及论著不断出现。

尽管如此,直到20世纪90年代,方法论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重视,而且,那些主流经济学家甚至比60、70年代的同行对方法论更缺乏了解。例如,魏因特布就指出,“方法论对于经济学实践没有任何影响,方法论只是诸多哲学论题中的一部分,并且引起了实践科学家日益增加的不信任”;其理由是,经济理论必须用经济证据而不是外部的证据来评价,因而方法论企图以一种一般的理论化说明来统治特定的经济理论是不可能的。同样,培森也认为,方法论对经济学的研究没有什么意义,他说:“对经济学方法论与认识论及其与哲学关系的研究可能对阅读与写作是有益的,但这些研究不能使经济学研究与教学更为科学。如果说这些研究有什么作用的话,它对经济学的科学性程度也只能有负面效果”;…’其理由是,这种研究已经创造了一个自身不同的问题——全神贯注于哲学而不是科学,科学实践自身很少依靠科学哲学。问题是,尽管主流经济学家指责经济学方法论的评价是经济学共同体之外的“哲学”评价,但这个指责是毫无道理的;究其原因,尽管存在不同的话语共同体,但并不存在一个共同体的观念不应该被另一个共同体使用的任何先天理由。那么,为什么经济学方法论的反思之声如此微弱、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如此顽固呢?

一般地,可从这样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者,迄今为止的方法论探究还主要停留在画地为牢的批判层面,它们由于没有形成建构型思想而无法对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多少实质性帮助;二者,现代主流经济学本身已经陷入了教条主义窠臼,而且,它可以获取主流化现象所产生的所有收益,从而不愿接受新的东西。就前者而言,博兰归纳了当前方法论文章的三种类型:一是研究经济思想史的历史学家,他们撰写的是关于已故经济学家的方法论观点;二是经济学哲学家,他们为经济学是否是一门科学而担忧;三是传统的经济学方法论者,他们争论假设是否永远都必须是现实的,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选择采用非现实假设的最佳理论。而且,这三个群体都具有一个令人不快的共同特征:对其他观点不宽容,他们往往举办大型研讨会,却往往只邀请那些与其观点保持一致的人;例如,某些搞经济思想史的历史学家最喜欢与这样的方法论者相处,他们谈论的是:在经济学中是否曾有进展,如果有进展,那又是什么。正因为经济学方法论者所发表的文章往往只有方法论者才会感兴趣,因此,关心现实问题解决的主流经济学对这些文章就缺乏兴趣。就后者而言,随着经济学理论在实际经济领域中的作用逐渐淡化,它主要成为解释而不是预测的学问,更不是用于改造社会的学问;结果,当前经济学就在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范式制约下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解释共同体,它们往往依据特定的术语和逻辑体系进行逻辑上的诠释,而共同体之外的批判往往被置之不顾。正如温特劳布写道的:“事实上,人们不可能用一个方法论的命题驳斥或否定一个经济学的主张。经济论断,就像对通货膨胀的解释,总是要在经济学范围被评估。不存在独立的评估基础:哲学不可能构建通货膨胀理论。”

其实,现代经济学主要为美国的一些主要大学和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所把持,他们把自己的学生派遣到各个高校,并垄断了主要的学术刊物以及各种学术委员会;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美国的学者在追随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也模仿美国的主流研究范式。于是,经济学界的“主流”意识得到不断的强化,而反思和批判声音则日渐微弱,其最终结果使得经济学危机日益深重。事实上,正是在这种排斥异己、拒绝兼容并包的体制中,现代经济学“已经变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更像一种宗教,而不是一门科学。”显然,上面所列举的导致方法论批判缺乏效率的两方面因素在国内经济学界也普遍存在,甚至还更为严重,这里也分两方面加以说明。

就前者而言,国内经济学存在严重的宗派化和利益集团化的倾向,一些团体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控制着一些资源,并进行“我向思考”(autistic)式的讨论:他们热衷的是对其他宗派观点或方法的批判和对自身观点或方法的维护和宣扬,而根本不愿认认真真地以对方的批判来审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最多就是既不攻击他人,也不接受他人批判地和平相处。正因如此,在国内经济学界,崇尚自由主义和演化理性的学者可以围绕在哈耶克思想的周围而专门阐述哈耶克以及其他奥地利学派的思想,崇尚理性分析的一群人可以把卢卡斯推为宗师而相互应和,崇尚产权私有化的学者则可以在科斯定理的基础上把芝加哥学派视为自己的思想来源,热衷于企业和组织问题的学人往往集中于威廉姆森——德姆塞茨的研究框架,热衷于社会制度理论问题的一群人往往会围绕在凡勃伦——康芒斯——诺斯的思维路线上,偏爱公共事物治理实践的一群人则又往往围绕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以及印第安纳学派所发表的著作周围。在方法论问题上更是如此:搞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人往往就事论事地阐发经典大师的方法论主张,而至于如何为当代经济学所借鉴则往往不甚了了;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则主要是在阐发西方的一些前沿观点,而究竟如何修正当前的中国经济学范式则往往被置之一旁;而研究经济学与其它学科交叉的少数学人也形成一个小团体,热衷于宣扬其他学科中的一些最近发现,如基因经济学、神经元科学等等。

就后者而言,国内经济学界截然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个派别,两者除了在一些具体观点(次要的是方法论)上相互攻击外,平时基本上在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上自我思考:不仅不理会对方究竟如何展开研究、在研究什么问题,而且不参加对方的任何学术活动,甚至也不允许对方参加自己的学术活动。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往往热衷于马克思本人已经着手研究的那些领域,尤其是那些曾经引起争议或西方学者批判的几个理论问题,并且,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单线上作“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探索;相反,西方经济学则很少关心事物的本质问题,也不关心现实中的异化和剥削问题,而是基于供求或博弈分析来对现状进行描述,特别是热衷于基于细枝末节的实证来印证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尽管这两大派别都在努力地掌控影响社会改革的话语权,尽管两者的努力方向往往存在差异: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以立国的指导思想来影响上层政府的决策,而西方经济学家则通过教材和舆论来影响青年学子和基层政府的行为。正因为两者都掌控了一定的学术的、社会的资源,从而呈现出一种相对均衡的态势;同时,两者对其他独立学人基本上都采取排斥的态度,以致独立的创新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当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在国内经济学界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它们不但逐渐排除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也很少接受和阐发西方社会中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因此,尽管国内确实已经存在了一些自得其乐的小型学术团体,但基本取向则是一如既往地抱着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热衷于数学建模和计量分析。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尤其是它的数量化取向在国内学者的盲信跟风下已经成了一种拜物教。麦克洛斯基指出,“对客观证据、定量检验、实证分析以及其他赋予信念之物的热诚,在现代主义那里充分展现出来,并被一再重复,于是这些东西也带上了魔咒似的光环。现代主义在经济学当中极富影响力,但并不是因为它的前提经过了仔细考察并被发现是正确的。它是一种天启宗教,而不是理性宗教。”因此,在国内经济学界,除了传统的两大经济学分支——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之间还周而复始地进行方法论的争论外,已经越来越少有学者尤其是青年学子对方法论感兴趣,更不愿就方法论展开深入而实质的争论;相应地,杂志上发表的真正对经济学方法论进行探究的文章非常罕见,即使存在一些方法论文章也大多是对西方学者相关争论的介绍。

可见,经济学的数量化仅仅体现了特定群体的方法论或工具选择偏好,它并非是最适合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式,而且,这种不适合性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扩展而日益显现。不幸的是,现代主流经济学却极力排斥方法论的探讨,更不容忍对其主流地位的挑战。显然,这根本上与当前功利主义的学术风气密切相关,也反映出经济学界存在的主流的傲慢倾向:在掌握学术资源的主流与非主流的博弈中往往对非主流的任何挑战采取漠视的态度。究其原因,主流经济学家本身已经控制了经济学领域的主要杂志和大学,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而不能容忍对其地位的挑战,即使自身也看到了这种缺陷,也会力图掩盖它而不是提请公开讨论。因为他们担心,方法论的探究会证明其堆砌的著作要么是空洞无物的,要么是浪费时间的,从而丧失自身的学术地位。正因如此,主流经济学家往往刻意避免与方法论者探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该论文将回答或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它是一个令人感兴趣并值得讨论的问题?正如休谟写道:“与那些固执于自己原则的人的争论,较之于一切其他争论是最令人厌烦的;或许只有与那些全无诚意的人的争论除外,那些人其实并不相信他们所维护的观点,他们之所以参与争辩乃是出于装模作样,出于一种对抗精神,或者出于一种炫耀其机趣和技巧比其余人类高超的欲望。在这两种人中,所能期望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论争的同样盲目的坚持、对他们的对手的同样轻蔑和对坚持诡辩和谬误的同样强烈的热心。由于推理不是这两种争论者各自导出他们的信条的源泉,因而期望任何不涉及感情的逻辑将使他们接受更健全的原则都是白费心思。”显然,这种学术风气也对国内经济学的研究取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简短结语

方法论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而言非常重要:尽管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并不一定都成为经济学方法论专家,但是,每位从事理论经济学探究以及打算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人至少对经济学的研究思维有一定的了解。博兰曾指出,当人们建立经济学模型时,他们必须作出方法论决策,每一位模型建立者都必须思考他们将如何把经济理论模型化;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这样的一个困境:当他们开始从事模型建立时,他们必须是有关建立模型的方法论方面的专家,但他们在上岗前,却又必须从未讨论过方法论问题。显然,如果我们对经济学方法论作一探究,就会很容易发现现代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内在缺陷,从而会对数学的滥用保持高度的警惕。究其原因,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与其研究内容保持一致,研究内容发生了变动,研究方法也应作相应地调整;新古典经济学以最大化和均衡为目标的数理化路线就适应于物质资源配置的传统经济领域,并茁壮于建构理性主义膨胀的计划经济时代。然而,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经济学理论越来越呈现出这样两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征:一是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因为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从而首先必须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探究;二是具有浓郁的规范性,因为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对现实进行改造,从而必须具有一种社会理念或理想。显然,就复杂多样的经济现象而言,形式化数学模型往往会窒息思想的丰富性,从而永远不能代替文字或图表等形式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深刻的反思。

缺少范文篇4

首先,从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划分原则来看,应遵循两个原则:⑴为保证全国政令的统一及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征的税种,其立法权应划归中央;⑵对于地域特征明显,分布不具有全国普遍性的税源,地方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立法,开征地方性税种。需要注意的是,地方在开征新税种时,不能侵占中央的税基,不能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并应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充分考虑到当地人民的税收负担能力。从实际收入划分看,营业税、个人所得税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征的税种,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税种的立法权应归中央。

其次,从地方税的税收管理权划分上看,由地方立法的税种,地方有权对其设立的税种进行管理;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征的地方税税种,其立法权属于中央,但地方可以也应该对某些税种享有一定的税收管理权,因而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个人所得税是地方的重要收入而立法权却属中央。立法权与管理权在不同层次之间的交叉和结合会使税权的划分更为灵活和富有弹性,现就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属性及其调节经济的效应来分析一下税收管理权的划分问题:

1.营业税是具有流动性的税种,其税收管理权应归属于中央,以维护全国统一市场。由于它直接影响生产要素流向,若将此类税种的税收管理权分散给地方政府掌握,必然影响企业利润及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形成,对经济运行产生负面效应。因为:⑴在地方政府不存在预算约束的情况下,这必然会导致地区间税收优惠的攀比,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本地区流入,这不仅会减少税收收入,而且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干扰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地区间、企业间的不平等竞争,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产生税收对经济的超额负担;⑵在地方政府存在预算约束的情况下,由于发达地区经济繁荣,税源充足,在较低的税率、更多的减免的情况下,便可获得较多的税收收入,而贫困地区为平衡本级预算,其降低税率和减免税的余地很小,结果将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2.个人所得税是涉及到维护国家权益以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税种,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调节居民间的收入分配,这在一个地区内很难得到实现,所以,其全部税收管理权应归中央,以保证中央对收入的统一分配政策得到全面彻底地贯彻执行。此类税种从其特定的职能上看,本应划归中央税体系,但由于我国的分税制体制尚不完善、征管水平落后以及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等诸多原因,从1980年开征以来较长一段把它划归地方税。为确保中央掌握宏观调控所必需的财力,从2002年起,个人所得税已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目前中央政府分成比例为60%。

再次,我国现在实施的分税制,对地方按事权决定收入的多少,而收入权与立法权又是不统一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兼顾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既考虑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也兼顾地方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既要有利于健全中央的宏观调控体系,又要保证地方政府在本地社会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个人所得税与营业税的立法权划分就是这种协调的体现。

有专家指出,我国是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为维护政令统一,防止地方各自为政,绝不能简单奉行事权与税权相统一的原则,不切实际地搞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税权。从我国现实出发,并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在税权划分上不仅不能奉行税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恰恰相反,应奉行税权与事权的非对称原则,即事权以地方为主,而税权则以中央为主,地方事权与财力的差额由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解决。这种新见解是很有道理的,它与传统的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是相反的,但又非常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由我国长期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的客观情况所决定,毫无疑问应实行高度集权的分税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地方税种的立法权应全部集中在中央,地方只保留税收行政权。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如果过度下放税收立法权给地方,将会产生下列弊端:

第一,影响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发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可以带来活力,也可带来不平衡和不协调;既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可能给社会带来周期性的经济震荡和破坏。由于社会供求受市场机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会出现周期性波动,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加以调整,熨平波动。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为此,中央政府必须掌握较多的财力,在税权划分上必须实行中央集权,包括地方税在内的税收立法权应全部集中到中央,不轻易下放给地方。

缺少范文篇5

然而,现实是学生不愿写作,甚至厌恶写作,谈之“色”变,毫不为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有其感。布置一篇作文,别说学生如临“灭顶之灾”,教师也仿佛“大敌当前”。布置完后,不知道要追讨多少个“若干天”,才能上交,质量则是一片“惨淡”。试问:“何以至此?”答曰:“不愿写”!为何不感兴趣,是学生天生讨厌这件事?非也!人学会了说话,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件很自然、很顺手的事。学生认了字,用文字来“说话”,那也是一件很自然、很顺手的事。现实呢,学生觉得用“文字”来说话,很不自然、很不顺手。那么症结到底在哪里?不让说真话。

现行作文学生说的不是自己的话,不是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是用自己习惯的说话方式来说话。学生说的必须是老师认同的话、成人认同的话、试卷认同的话。老师不认同,成人不认同,试卷不认同,你说的再起劲,也白搭。老师,成人,试卷认同什么样的话?迎合老师、成人、试卷的标准尺度的话。不幸的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成人的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当这种区别无法逾越时,弱势的孩子不得不在成人面前屈服,当说话成为一种迎合,一种猜度,一种曲意附和时,那就累了,人生最大的累就是心累。为了完成任务,让老师满意,孩子写了一句假话,而要证明这句假话,后面他得准备一百句假话。说假话比说真话难,绞劲脑汁也未必天衣无缝,于是孩子怕了,开始逃避,逃避不了便开始敷衍,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篇“支离破碎”的文章。

孩子真的没有写文章的能力么?开始,我真怀疑他们的能力,但后来,我发现这是错的。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很少和其他同学讲话,老师和他交流,他仿佛听不懂你在说什么,150分的试卷得十几分是家常便饭,经过三年的接触,老师们极其一致地将他划到“特殊学生”一类。毕业后,误打误撞我进入他的博客,哎呀,真不敢相信,那一篇篇表意明确的博文,那一句句情感强烈的呼喊,竟然出自他的笔下!这是我们的那位学生么?我惊讶,我诧异,我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经过交流和深刻的反思,我强烈认识到不是学生缺乏写作能力,而是我们剥夺了孩子们说话的权利!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愿意写作,爱上写作,必须允许学生讲真话,鼓励说真话,写出优美动听的真话。

允许学生讲真话。

《新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要让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大白话,就得允许学生说不正确的话,允许学生说不健康的话,哪怕,不是这个年龄该想的事,不是这个年龄该问的事,只要是他认为重要的话,就让他写出来,表露出来。这是让学生喜欢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某节课,让初一新生写一件进入初中后印象最深刻的事。一个男生,矮矮的个头,却极其活泼,惟恐落在别人的后面,抢着第一个回答:“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前天中午老师分饭时多给了我两个鸡脖子。”我追问:“到底对什么印象深刻?”“多吃了两个鸡脖子!”全班哄堂大笑。如按以往我也会笑话他,并痛批他的狭隘,没看到老师对你的关爱啊!那天,我没有。透过那张茫然无辜的脸,我看到一颗纯真无邪的心,他说的是真话!我能让那颗稚嫩的心,为了迎合我而受到伤害吗?我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表扬他能够首当其冲,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次课后,他的写作热情极高。如果当时不这样做,后果将不堪设想。

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心灵的自我感受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审美活动,作文应当是学生心灵自我感受的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充满了个性化的审美情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充满幻想,充满情趣,充满遐想,这时候的他们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他们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表达出来时,不管这种想法有多么可笑,多么偏颇,多么幼稚,只要真实,都应该是赞扬。面对他们的认真思考的成果——文章,我们要多褒少贬,利用评语对他们进行激励,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用衷肯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读文章,老师与他们已经有了跨时空的交流,并且形成共鸣。写作的热情来自真诚的回应。单方面的付出,教师长时间不给予回应,学生会觉得写作行为“索然无味”。所以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面批面改。在与学生面对面的精批细改中,就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这样改进行交流,实现沟通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生对习作中的正误优劣,有明确的认识,更加清楚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更加优秀。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会主动思考怎样做会更好,于是欲望产生了。欲望是写作的动力。其次是在班级中定期进行优秀作文展,期末进行总结,看谁的作文在全班展览的次数最多,评选出班级写作小能手。此时即使不予以物质奖励,得到师生的认可所形成的满足感、自豪感足以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何愁事情做不好,有了这样一批学生,何愁班级形成不了浓厚的写作氛围!

老师要引导学生写出优美动听的真话。

描述事情真相、表达真实情感,这是人的本能需求。然而要把这种需求赋予人文色彩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则需要思考。凡事被动思考肯定不会有理想的效果。怎样才会主动思考?这就涉及到兴趣。克里西那穆提,一个曾被萧伯纳称为“我所见过的人类中最美的一位”的印度人,曾这样说过:“你必须对一件事深感兴趣,才会专注,然后你才会想要知道相关的所有事情。你的整个心,整个人才可能专注。同样的,如果你认识到你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你就会有兴趣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兴趣,才会想知道关于这个事物的其他信息。你想写作了,才会想去了解与写作有关的所有事情,你的写作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你的生活中将充满写作的因子,你阅读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思考是带着写作气息的,你的看、你的听、你的触摸和感受,是带着写作气息的。你对写作深感兴趣了,你所做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会与写作发生隐秘的联系。教师此时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在生活中积累更多的素材,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用犀利的视角激活思维。

生活是写作的“金矿”。一位作家曾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可以是天大的事情、津津乐道的事情——不要跟我说鸡毛蒜皮是小事,这个世界没有小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民族问题是大事,台湾危机是大事,谁失恋了,谁拉肚子了,谁患关节炎都是大事……。”语文教师的一大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发现他独特的“写作金矿”,引导学生发现他写作上的敏感点、兴奋点、痛苦点,鼓励学生积累挖掘自己独特的金矿,走进自己的金矿。

缺少范文篇6

一、我国高校现行法制教育欠缺实效性的原因

(一)附属于德育,缺乏独立性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均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但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自律”,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的核心是“他律”,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应该并重,但是,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一直附属于德育教育,没有独立的地位,极大地削弱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1]。具体表现在:1.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被压缩1987年,国家教委规定在全国高校针对大学生开设“法律基础”课,课时安排为36学时。2005年、教育部联合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了课程设置新方案:“2005方案”将原本分别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一门必修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安排调整为48学时,其中,原“法律基础”课程涵盖的教学内容仅占教材的三分之一,教学时数则被压缩为12~18学时。与“2005方案”出台前相比较,大学生法制教育部分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时数比例均被大幅削减;再加上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授课时段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难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因此,大部分高校在课程结束后,也就基本结束了对大学生继续进行法制教育的工作,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有限。2.课外教学辅助手段: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教导大学生学法、知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做到守法、用法和护法。因此,除了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开展法制教育,在实践中也应该辅以丰富的课外法制实践,例如,开展法制宣传、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法庭审判、组建模拟法庭、开设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等。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法制教育课外教学辅助手段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这进一步削弱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局限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育

1995年12月,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法律意识的培养绝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2]。就目前全国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主要依靠的还是在校期间接受的法制教育。但是,我国高校目前的法制教育局限于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育,极大地阻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方面,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陈旧,难以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只是一味地记,即便引入一些相关的案例教学,也存在案例陈旧、讲解乏味等通病,更遑论诊所式教学方法,法制教育被实际演化成了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另一方面,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能紧扣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的直接心理体验和真实的法制实践;继而难以真正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自然也就难以取得大学生的内心认同,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其实效可想而知。

(三)受制于师资,缺乏专业化背景

高校法制教育是一项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严密的理论性、融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素质教育,需要一支具备专业法学背景、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但是,无论是“1998方案”抑或是“2005方案”,都没有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在高校从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还是“两课”教师。而“两课”教师在高校普遍不受重视,他们甚至被看做是一支杂牌军,良莠不齐[1]。相比其他专业教师,他们普遍缺乏进修、培训的机会。其次,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而引发师资严重不足的现象也波及法制教育。现实中很多高校不得不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或者聘请退休政工干部兼课。这无疑给高校法制教育带来难以突破的瓶颈:教师的课堂讲解局限于法律概念和条文,照本宣科,缺乏精辟的法理剖析和鲜活的案例;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必定导致其权威性下降,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对其教学内容的接受与认同。目前,这已成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不足的一大症结。

二、构建新型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现行法制教育由于附属于德育,缺乏独立地位;局限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育;受制于师资,缺乏专业化背景等原因,显现出实效性欠缺的困境。构建新型高校法制教育模式必须树立全程全面法制导航理念,以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为目标,坚持教学与实践并重、校园与社会互动的方法,优化整合师资队伍,方能有效推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一)更新理念:全程全面法制导航理念

高校法制教育必须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要改变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不足,构建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必须首先更新理念,树立大学生全程全面法制导航理念。全程全面法制导航理念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其核心是在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辅以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学法、用法、护法。大学生全程全面法制导航理念具体包含两方面内容:

1.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全程性

全程性是指在时间范围上将法制教育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不能因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结束而停止。调查表明,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长期存在重刑法民法轻宪法行政法、重义务轻权利、重知识轻观念、重理性轻感性等偏向[4]。高校法制教育应重视这种现象,顺应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征,每一学年制订不同的法制教育计划。针对低年级学生重点开设实体法选修课,针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开设程序法选修课。大一可侧重进行法律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二可侧重进行宪法和行政法教育;大三可侧重进行民法、刑法教育;大四可侧重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教育。总之,要把大学生法制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2.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在空间范围上将法制教育覆盖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活圈,包括教室、宿舍、食堂、超市、校园网络等,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近年来,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大趋势下,高校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大学生在校期间在住宿、就餐、消费等过程中遭遇的法律纠纷和维权诉讼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高校引起重视,充分利用各个大学生活动场所的特点,适时地渗透法制教育,重点开展诸如大学生法律维权和自我保护的法制宣传,利用校园广播、BBS和公寓平台等途径大力宣传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和《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直接心理体验,体会真实的法制实践,进而真正落实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

(二)强化目标: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

高校要重视法制教育,应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和一个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高校法制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紧扣“2005方案”的课程设置精髓,以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为终极目标。西方法学大师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大学生只有从内心真正信仰了法律,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外化为守法、用法和护法。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法治信仰形成确立的重要时期,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大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最能体现法治精神、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的部分,例如,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制观念的教育而非具体的应用性法律知识;教师要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绝不能将对法律知识的简单掌握认定为法治信仰培养的主要途径。

(三)方法选择

1.教学与实践并重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必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理论教学中,从学校的宏观层面来看,必须在教学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保证教学经费、教学时数、教学人员的三落实;从教学实施的微观层面来看,必须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改变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除了常见的参观监狱、旁听法庭审判、组建模拟法庭、开设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法制专题社会调查、创作演出大学生道德法律心理情景剧、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开展大学生法制征文比赛等。

2.校园与社会互动

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越来越复杂。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必然要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增强自身的自我防范和自保意识十分重要。高校法制教育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做好校园与社会的衔接和过渡,为大学生踏上社会做好基本的法律知识准备。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和专业设置一些相应的法律选修课程,将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中文、外语、社会学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可重点开设“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行政处罚法”等选修课;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可重点开设“知识产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专利法”等选修课。事实证明,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大学生内在性地消化与专业知识密切关联的、在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进而增加大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也为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四)优化整合师资队伍

缺少范文篇7

一、理论扎实,内容全面

该书研究理论丰富、内容详细全面,通过对当前影响英语口语教学成效较大的建构主义理论、交际法教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及合作学习理论等进行详细解读,客观揭示了以上理论对当前创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具体启示,为当前重塑师生的口语教学学习观念提供了全面引导。在研究农村生源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一是普遍存在“中国式英语”教学现象。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偏向词汇、语法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未能对英语交际形成足够重视,缺少对英语文化背景及跨文化交流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影响了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有效培养。二是缺少英美文化的学习与掌握,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理解与认识相对有限,特别是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英美文化素养,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三是缺少良好的英语表达习惯与自信心培养。在传统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培育过程中,由于缺少良好的口语表达及应用空间,直接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

二、逻辑清晰,构思完整

该书研究逻辑清晰,通过从英语语音、语调角度出发,旨在帮助没有接受过正规语音训练的学生攻克语音难关,通过创新性地提出应对各类口语问题的思维方法,综合不同类型的语言交际语境,为当前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持。影响农村生源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体现为:第一,当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受“成绩导向”影响,英语教学偏向词汇、语法等教学,缺少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多数学生难以有效利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第二,英语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多数农村地区学生缺少良好的视听说条件与氛围,学生缺少口语训练与表达的良好基础。与城市生源学生相比,农村生源学生缺少系统化的口语技能表达技巧,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持续提升。第三,缺少英语口语表达的良好氛围,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习惯。

三、关注实践,符合应用

缺少范文篇8

一、考核内容与方法

本次考核依据《市2013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标准》,采取现场考核记录、事后评估打分的形式开展考核工作。现场考核主要为查阅资料、电话核实、问卷调查等形式。

二、总体情况

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稳步执行,提档升级工程有序推进,积极开展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坚持做好迎接国家中医药特色示范先进区复核等。

三、突出表现

此次考核发现,各中心都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将全年工作在考核中充分呈现。其中,社区的台账资料较为统一、规范;社区的住院病人逐月增加,医疗收入不断增加,医疗质量管理到位;社区、社区的中医药工作开展较好;社区的家庭病床管理规范;社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较好。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要求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历封面有空项;检查申请单书写简单,无症状描述;输液皮条处理不规范,治疗室的物品放置不合理;临床路径管理缺少具体病种,无实施病例。公卫医师只有1人,不能达到1名/万人口;中心副主任未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培训合格证书;支援社区的专家姓名和专长没有公示;居民对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制度知晓率偏低。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面积局限,未开设病房;心电图、超声等相关辅助检查在市中医院进行,本中心没有开展;未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未开展家庭病房;缺少临床路径管理病历的资料。缺少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无医德医风管理档案、检查记录和总结;全科医生4人、注册护士11人,均不能达到3名/万人口,无公卫医师;中心副主任未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培训合格证书;信息化平台未投入使用;居民对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制度知晓率偏低。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申请单书写简单,无症状描述;门诊病历中就诊时间、医院、科室等项目书写不齐全;未开展家庭病床;临床路径管理有台账资料,制度健全,但缺少实施病例;对于今年和去年的费用统计应按照检查标准制作一份对照表。公卫医师只有2人,不能达到1名/万人口;中心主任未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缺少中长期培训规划;信息化平台未投入使用;因内部装修,中心信息公开各项内容不能正常公示。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住院病房,相关工作未能开展;门诊日志登记本上不应记录所用药品;家庭病房管理不符合要求,只是家访;未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门诊病人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高于50%,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比例高于50%;临床路径管理无实施病例;输液室流程不合理。缺少①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②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③财务、药品、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④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公卫医师只有1人,不能达到1名/万人口;中心主任、副主任未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缺少中长期培训规划,继续教育学分不够;人员使用缺少聘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信息化平台未投入使用;居民对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制度知晓率偏低。

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未达到60%;病历质量有4份病历缺少医患沟通签字,诊断依据不充分,症状描述不明确;临床路径管理台账资料不完整;护理院感台账资料欠完整;医德医风培训资料不规范;无公卫医师;缺少人员培训中长期培训规划;因内部装修,中心信息公开各项内容不能正常公示。

缺少范文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成因;对策

公共管理的主体缺少较强自律意识,且外在环境影响因素较多等,均会造成公共管理出现伦理缺少。因此,政府需要对腐败和失信等情况进行规范处理,并对其伦理作用进行明确,重点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施行力度,通过社会心理方面进行强化,确保腐败动因得到全面消除,在加大管理行为监督力度的同时,为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一、公共管理伦理浅析

(一)含义。将符合公共管理伦理体系作为公共管理伦理,可以在整个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保障公共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而公共管理则属于严格按照伦理进行实践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公共管理实施机制的分析发现,因其是将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等作为核心,所以,此类机构会选择不同方式进行各项工作,以此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以便于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好地服务[1]。(二)重要性。公共管理伦理产生具有一定社会意义,例如:保证社会公共利益,以便于维护社会持续发展等。与此同时,公共管理伦理还具有保证社会正义的特点,以此促进公共利益的具体化,从而发挥公共伦理最大价值。

二、公共管理伦理缺少成因

(一)管理环境的刺激因素。可能会造成公共管理伦理的缺失的原因较多,其中外在原因表现为不同刺激因素方面,此类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方面,例如:经济和文化等,均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内部环境在公管人员方面造成的影响包括:传统文化的组织。在公管组织中,因其是非营利性组织,所以,内部管理人员并不会在社会团体方面受到利益的干扰,但会由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很难避免不同利益造成的冲突和影响,最终造成伦理缺失[2]。(二)群众利益、个人利益间的矛盾。对于多数人来讲,在公共利益方面均存在独占欲,其原因为:在公共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和组织人员普遍缺少较强伦理道德素质,由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共管理和组织人员在目标和宗旨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即将工作能力和业绩等作为关注重点,逐渐忽略了廉政和德行等考虑。另外,管理者缺少较强道德约束能力,还会影响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最终造成公共管理伦理缺少。(三)伦理知识缺少有效教育。当公共管理伦缺失时,其成因还表现为:多数公管组织和政府部门缺少伦理知识的掌握,导致公共管理经常出现问题和错误。当管理人员不具有较强伦理观念遵守意识,很难对工作职责进行确定,工作确立确定则缺少科学性,最终导致公共管理经常呈现个人、公共利益无法有效划分的情况。

三、公共管理伦理的加强对策

(一)加大管理领域的环境监管。在公管领域伦理环境中,为了对其进行科学质控,应该科学创建质控体系,同时保证其完整性。对于政府部门来讲,需要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同时做好相关处理和加强措施,以便于满足其伦理要求和职能性质标准,确保实施结果得到科学和公正评定。除此之外,在进行公共管理工作时,还应该将诚信和法制等意识合理应用其中,在强化公管组织各项特征的同时,坚持按照服务型模式进行管理,从而对公民的自由权予以重视,保证公管决策具有科学性和民主化特点[3]。(二)对伦理作用和规范标准的确定。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因其领域范围呈现扩宽化特征,所以,政府部门应该重点进行此项领域活动研究,在对公共管理活动范围和伦理标准进行确定的同时,以便于实现管理组织和人员有效规范,使其更好符合伦理要求和标准,同时进行可能会影响公管活动因素进行具体处理。结合公共管理工作需求,以及在社会大众影响,对其考核标准和规范进行具体明确,以此实现公共管理的伦理体系拓宽处理。除此之外,政府组织应该对组织伦理研究予以重视,重点展开精神教育的充实处理。根据管理者和组织人员的自身行为,尤其是公共和个人利益方面的态度,尽可能加大组织文化建设力度,同时提高人员道德素质,避免出现任何不道德的行为,并对管理组织监管予以重视,保证管理者道德实施具有规范性特征。(三)强化公管伦理的知识宣传。若要有效解决公管伦理的缺失问题,则应该在时间、资金和人员等方面进行重点加强,以整体角度来讲,强化公管伦理的知识宣传,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内容:第一,公管部门应该对人员培训予以重视,确保其正确掌握公管工作职责和权利关系。第二,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在相互协调下,通过对公管伦理教学课程的设置,强化相应教育工作,以便于社会公众更好掌握相应知识内容,为其今后更好进入社会奠定基础[4]。第三,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展开理论研究的扶持,以此强化社会各界的认识力度,保证公管伦理受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

社会治理过程中,因公共管理为新型管理模式,且内容具有丰富化特点,使其呈现形式、结构的多样化和多层华。当进行公共管理工作时,其伦理学相对较强,且主体为政府和国家人员等,需要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基础上,以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原则。所以,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对其伦理缺少成因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进行相关建设对策的落实,可以保证此项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雯.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版,2016(8):00293-00293.

[2]陈金玲,陈伟健.公共管理视角下涉法信访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读天下,2016(12):78-79.

[3]李曙光.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5(31):267-267.

缺少范文篇10

(一)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已学过的数量关系,提高解答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学过的数量关系,正确地给应用题填条件.

难点:知道要解答题里的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选择合适的问题,再解答.(投影片)

(1)学校买了15个足球,又买了20个.________?

①一共买了多少个?

②还剩多少个?

算式:

15+20=35(个)

口答:一共买了35个足球.

(2)李军家养白兔和黑兔一共26只,其中白兔有10只,________?

①还剩多少只?

②黑兔有多少只?

算式:

26-10=16(只)

口答:黑兔有16只.

2.口头提出问题,再解答.

(1)小红拍皮球.第一次拍15下,第二次拍10下.

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

①两次一共拍多少下?

②第一次比第二次多拍多少下?

③第二次比第一次少拍多少下?

④第二次再拍多少下就和第一次拍的同样多?

算式:①15+10=25(下)

②、③、④15-10=5(下)

口答:(略)

(2)小猫钓了12条鱼,吃了8条,________?

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

①还剩多少条?

②还有多少条?

算式:12-8=4(条)

口答:(略)

师:一道简单应用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如果缺少什么需要补充完整再解答.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李光有一本,第一次贴8张照片,两次贴多少张照片?

(1)指名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质疑.

师:这道题能不能算,缺少什么?

生:这道题不能算,缺少一个条件.

师:今天我们学习给应用题填条件,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后再解答.

板书课题:给应用题填条件

(3)分析

出示三个条件.

选一个合适的条件,画上线,再算出来.

①还剩多少张?

②送给奶奶3张,

③第二次贴6张,

师:这道题要求什么?

生:求两次贴多少张照片?

师:要求两次贴多少张照片,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要求两次贴多少张照片,需要知道第一次贴多少张,还要知道第二次贴多少张.

师:题里告诉哪个条件,还缺少什么条件?现在给出了三个条件,看看哪个条件是题里所缺的条件.

让学生展开讨论.(指名回答选哪个条件)

(4)读题后列式计算.

选好条件后请一名同学把题目完整地读一遍.

算式:8+6=14(张)

口答:两次贴14张照片.

(5)仿例练习——“做一做”

让学生看教科书第75页做一做.

师:这道题要求什么?

生:这道题要求白马比黑马多几匹?

师:要求白马比黑马多几匹,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要求白马比黑马多几匹,需要知道白马有多少匹,黑马有多少匹.

师:题里给了什么条件,还缺少什么条件?

生:题里给了一个条件是“有35匹白马”,缺少的条件是黑马有几匹.

师:右边给出三个条件,哪一个合适,自己判断以后,用线和左边连接,再算出来.

让学生独立完成算式.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出示例3,湖边原来有22只小船,_________,还剩多少只?(说出缺少的条件,再算出来.)

(1)指名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分析.

师:这道题缺少什么?

生:缺少条件.

师:缺少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生:应该补充一个条件.

师:应该补上什么条件呢?我们应该怎样想?请同桌同学互相讨论.

使学生知道从问题入手思考.要求还剩多少只,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现在已经知道原有22只小船,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师:所填条件必须适合所要解答的问题,否则就不能计算.

学生回答:“租出去×只”,或“划走×只”,

(3)解答.

根据学生补充的条件,老师给予肯定后再列式解答.

(三)巩固反馈

1.校园里有白菊花和黄菊花一共32盆,_________,黄菊花有多少盆?

选一个合适的条件,画上线,再算出来.

(1)粉菊花有10盆,

(2)白菊花有8盆,

(3)紫菊花有6盆,

算式:_________

口答:黄菊花有_________盆.

2.口头补充条件后,再解答.

(1)二年级组织参观雷锋叔叔事迹展览._________,女生有20人,男生有多少人?

算式:_________

口答:男生有_________人.

(2)停车场原来停着30辆汽车,_________,现在停着多少辆?

算式:_________

口答:现在停着_________辆.

3.商店有25台电视机,_________,_________?(说出缺少的条件和相应的问题后,再解答)

启发学生这样想:已经知道有25台电视机,缺少什么条件呢?可以是“又运来×台”,或者“已经卖出×台”.根据条件再提出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前面已学过根据应用题的条件提问题,这节课学习给应用题填条件,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已学过的数量关系,提高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巩固反馈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1题是从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第2题是让学生给应用题填缺少的条件,这比选择条件要难一些,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尤其是第(2)题比较灵活,可以填“开走×辆”也可以填“又开来×辆”,用不同方法解答,第3题让学生补另一个条件和问题,就更难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