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法律意识十篇

时间:2023-10-09 17:30:33

缺少法律意识

缺少法律意识篇1

【关键词】青少年;法律意识;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01-01

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的犯罪事件屡见不鲜。今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八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其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法律意识概述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法律意识不是人们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逐步学习和自觉培养起来的,同时也是受法律文化传统和法制教育宣传潜移默化作用的结果。

二、当前青少年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由于青少年社会经验的欠缺和生理心理的不成熟,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家庭对青少年法律教育缺失

我国目前的法制化进程仍亟待加强,部分家长不能给予充分的法律意识灌输。也有部分家长受自身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的限制,处理问题方式简单粗暴,青少年耳濡目染之下就会养成错误的行为习惯。此外,有的家长与孩子分开居住生活,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出现未成年大孩子照顾未成年小孩子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未成年人等情况,导致了家庭法律教育缺失的出现,这是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法律教育方法机械、滞后

青少年大多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担负着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任,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过分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法律教育,导致了在法律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专业的法律教师,教师自身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一知半解,仅是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法律条文的灌输。有些学校拥有专业的法律教师,但学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多是流于形式,而且教育方法机械、滞后,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三)相关部门开展的青少年法律教育活动缺乏有效的规划

近几年,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尤其是司法机关通过各种形式在青少年间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法治观念的宣传。由于各司法部门更多的精力主要花在了预防青少年犯罪上,很少安排对青少年进行长期的法律教育,导致青少年法律知识接受不均衡。此外,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青少年法律教育规划不足,出现了活动内容重复的现象,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

毫无疑问,社会主体的法律知识体系储备是谈论任何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作为前提,法律意识将无从谈起。青少年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了法律意识的淡薄,所以即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者侵害,青少年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青少年易受到不法侵害的重要原因。

三、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由不成熟转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世界外象的美好诱惑为青少年学生受到不法侵害埋下了隐患。因此我们应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一)加强家庭法制观念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接受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应当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监护人自身言行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注重学生智力教育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注重青少年安全意识的教育和法制意识的培养,以事明理,培养青少年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观念意识,引导青少年学会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并逐步教育青少年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充分发挥学校法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的法制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首先,学校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树立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法制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把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教育,在遵纪守法方面以身作则发挥模范作用,同时,学校也应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法律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第三,建立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家校联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避免青少年受不法侵害。

(三)政府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提供良性的社会法制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会从社会中汲取法律知识的营养。政府部门应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加大对社会环境的治理,建设法制教育阵地。同时,还要充分运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介,积极开展系统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此外,司法机关应建立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加强开展青少年法律教育的规划和衔接。

21世纪是法治化时代,社会的安定有序依靠法律的规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族法律素质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孙春伟.法律意识形态论[M].法律出版社,2014.

缺少法律意识篇2

一、我国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状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农民工大多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他们很少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对高层次法律知识的接触更是少之又少,而且深受农村地区传统小农思想与宗族观念的影响,对现代法律知识规范存在着一定的疑惑和抵触,因此农民工尚不具备清晰的法律意识,同时也比较欠缺接受法律等新生事物的能力和意识。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普法教育方面还有很多亟需提高之处,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的状况。第一,农民工普遍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通常来说,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寡是衡量公民法律意识的前提条件。一个公民如果没有充分的法律知识储备,其法律意识很难达到较高水平。我国的农民工,不管是老一代的农民工,还是新世纪以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处于最低水平,同时对接受教育又普遍持有“乐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这样以来他们对法律知识这类“高大上”的文化知识经常“置若罔闻”,尽管很多法律法规与其自身利益紧密相关。据不完全调查,我国85﹪以上的农民工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基本法规不甚了解,而剩下的少数农民工群体虽然对这些法规有一定了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贯彻使用。正是法律基础知识的缺乏,让多数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经常遭受权益受损的情况,比如很多农民工务工时都没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也有很多农民工连续工作几周都没有一天休息日,还有不少农民工因公受伤或丧命时只是通过“私了”方式得到极少的赔偿等。第二,农民工法律观念淡薄。法律观念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对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活动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体验,虽然是一种理性认识,但通常是内在思想尚未系统化的表征形式,是公民法律意识的一种主要体现。当前形势下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我国农民工的法律观念普遍比较淡薄,首先,大多农民工在处理事情时采取“找关系”、“拖熟人”等手段,不会走正规的法律程序,因为在农民工看来“权力高于一切”,即有权者完全可以越过法律而恣意妄为,也就是农民工对法律存在比较严重的怀疑态度。其次,很多农民工无法分清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农民工一般把二者混为一谈,这种认识也影响了他们的日常行为。另外,不少农民工不重视或者忽视法律的作用,特别是忽视法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经常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柔和在一起,从而无法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涵义与界限。第三,农民工缺失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公民主体思想变化和对象间转换的双向作用过程,一方面只有当法律活动让公民主体产生强烈的信服感时,人们才会形成相应的法律信仰;另一方面则是只有当公民主体亲身体验到法律的作用和价值时,他们才会逐渐或瞬间产生对法律的信仰。构建公民的法律信仰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核心目标,对农民工来说,由于长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又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他们在为自己“地位低下”无奈感叹的同时,对执法部门徇私枉法的行为可谓痛恨到了极致,他们很自然就对法律没有较高的信仰。在处理纠纷时,农民工要么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来私下解决,或者自己采用极端的手段,结果往往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当前农民工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第四,农民工缺乏必要的法律能力。法律能力是指公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解决矛盾冲突、维护权益而理解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这是公民法律意识的高层次直接体现,也是农民工群体最为欠缺的一个素质。首先,农民工守法能力较差。除了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之外,农民工长期过着“城市边缘人”的生活,对工作和生活不免产生失望、挫败等悲观情绪,进而形成一种潜在的违法动机,当这种动机膨胀到极限时,农民工便会采取极端手段危害社会。其次,农民工用法能力不足。农民工不仅在自身重大利益出现损害时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能力欠缺,比如在购买东西时很少索要发票或者随手就把相关票据丢掉了,结果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解决。另外,农民工护法能力更是薄弱。由于长期受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观念的影响,农民工在看到别人违法犯罪时总觉得自己有限单薄的力量不可能阻止强大的违法犯罪行为,于是很难出现见义勇为的行为。

二、我国农民工法律意识提升的途径

法律意识不高是当前我国农民工的一个普遍现状,当然他们法律意识的缺失不仅仅体现在上述列举的几条,这毕竟是一个深受传统观念、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影响的系统化问题,因此提升农民工法律意识是一个不可一蹴而就的长久工程。首先,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文化素质低是影响农民工法律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更深入的文化教育,为其后来的生活与工作奠定知识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升新一代农民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当然,对于现有的农民工来说开展基础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应当强化对其进行岗前、岗中培训。这种培训要从两个层面做起,其一,政府机构要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既要制定详尽的民工培训计划,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一些专门规范的农民工素质培训机构,或者与当地各类高校的成人培训机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加强合作,使其成为固定的、长期的农民工培训中心;其二,督促用人单位采取具体的量化手段对农民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对那些不具备培训资格和条件的用人单位,劳动就业部门可以主动联系,既要了解农民工的实际培训需求,又要让培训机构认真对待,保证实现“教好教会”的培训目标。其次,强化普法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知识面。普法知识在我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其效果总是不甚理想,因为有关部门总是采用“印册子、贴标语、发传单”等简单低级的形式。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总是采用惯性思维,而要从农民工的兴趣点出发,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提升其对法律知识的关注程度,比如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对农民工进行普法知识教育,这比单纯的法律概念讲解灌输效果要好。除了直接的普法知识宣传之外,可以举办一些切近农民工生活实际的文艺活动,比如农民工法制教育文艺演出等类似活动。这样不仅仅丰富了农民工的娱乐活动,而且使其在轻松愉悦中消化吸收了法制知识。另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执法力度,树立法律的权威,提升农民工的法律信仰。我国正处在依法治国的初级阶段,法治环境还不算完善,一方面虽然我们制定的法律条文在不断增加,但是其中很多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充分贯彻,特别是关于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规定没有完全履行,从而影响了农民工的法律态度,使其质疑法律的权威。因此,国家应当在保障现有法制切实推行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一些覆盖面更广的法律法规,比如《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反就业歧视法》等法规。除此之外,执法部门一定要强化执法力度,通过严惩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主体,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从而让农民工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权威与价值,进而逐步提高法律信仰程度。最后,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降低农民工法律维权的成本,增强其依赖法律的信心。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初级阶段,建立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是提升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富有公益性质的法律援助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农民工以较低的成本维护合法权益,这既是对其利益的保障,也是一个让其接触了解法律知识的体验学习过程。只有通过这种公益性质法律援助活动的频频开展,才能让经济基础与文化教育基础都薄弱的农民工群体认可接受法律规范。

三、结言

缺少法律意识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就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也逐年增长,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维权问题日趋严重。而大学生求职心切却又缺乏必要的就业法律意识,在遇到就业法律问题时处理方式不当,既耽误了自己就业的时机,也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了劳动关系的不稳定、不和谐。因此大学毕业生增强就业法律意识,了解相关的就业法律法规是相当必要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也是解决目前各高校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

1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意识现状

1.1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匮乏

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关心的是如何设计简历、如何应对面试等求职技巧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从而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对就业法律保障方面的事项知之甚少,甚至对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漠不关心。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则普遍认为他们距就业为时尚早,现在学习就业法律法规根本没必要。大四学生则普遍存在“临时抱佛脚”的心理,认为只要在找工作之前看一下相关内容就行了,根本不知道如何深入了解并运用这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法律,很多大学生本身就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觉得法律跟自己的日常生活很遥远。而在我国的大学课程设置中,大学生真正能接受专业的法律教育的机会又非常少,很多高校根本没有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对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了解基本为零,对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民法等与就业有关的法律基本不懂,导致应聘过程中出现法律盲点,不知道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就业陷阱中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学生觉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自己的求职没有帮助,也不指望法律在自己的就业过程中能帮什么忙。可见,大学生对就业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较低,甚至有人认为当自己的权益收到侵害时,根本不会考虑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2维权意识淡薄

谈到法律维权意识,网上大学生找工作被骗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少大学生欠缺法律的基本常识,对自身的合法权益的维护途径了解甚少,不知道自己的就业权利,更不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甚至遭到用人单位侵权时,还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还有些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后,有意维权,却申诉无门,不知道如何维权,更不知如何运用相关法律来维权,有些同学甚至无法判断自己的在权益是否已经被侵犯。所以在出现不平等的情况时,多数毕业生的选择是默默接受或逃避、退缩,不会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说“不”,在权益遭受侵害时显得不知所措。通常在签订协议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2.1劳动合同签订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毕业生同用人单位之间应当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建立劳动关系,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三成的用人单位都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用人单位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和解雇成本的法律责任而规避劳动合同的签订,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多大学生缺乏合同意识,更有的涉世未深的毕业生盲目信任用人单位,只与用人单位就权利责任问题达成口头协定。由于缺少纸质证明,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维权时,就会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1.2.2试用期滥用问题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判断,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进行详细了解的期限,是双方进行互相了解适应的过程。《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但是很多毕业生对试用期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本不了解,遇到黑心单位经常被坑害,由于试用期工资较低,有的单位在试用期期间随意编造名目解除与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即叫学生走人然后重新招聘,一直在使用廉价劳动力以节省公司开支。

1.2.3合同条款模糊问题

在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用人单位居于主导地位,一些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拟好聘用合同,这些合同主要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很少提及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面对这样的条款,由于很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是“霸王条款”,他们认为自己只能被动签约,没有其他选择;有人即使觉得条款不公平,也不敢跟用人单位提出;有人甚至连合同内容是什么都没有看就直接贸然签字,从而为后期可能的维权埋下不利因素。在就业过程中一旦发生争议,招聘单位会拿出已签订的合同为自己辩解,届时很多毕业生就处于被动状态。

1.3违法意识淡薄

就业严峻的形势,部分学生求职心切,投机取巧,导致了不少违法事件的发生。毕业生在就业合同签订过程中容易触犯的法律有如下几点:第一,应聘时伪造虚假的简历和各类相关证书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录用资格;第二,与用人单位签署了就业协议但是却不去报道,单方面解除协议;第三,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再定取舍,或在签约后频繁跳槽,随意单方违约。他们根本没意识到造假是违法行为,一旦用人单位发现造假便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他们认为不去报道只是不守信用,最多只是道德问题,与法律无关,只图眼前的利益,漠视了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产生严重的后果。

2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原因

2.1高校法律相关课程指导不足

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缺乏专业、有针对性的就业法律教育培训,有些高校由于教学资源所限,法律课程根本不设置或者只是形式,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非常有限,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是《法律基础和道德修养》一门课,学生根本学不到实质性的内容。老师所讲授内容多为法的简单介绍,具体法律条文的深度和广度根本不够,也缺乏实务指导性。也有的教师授课往往简单罗列,而更有学生的目标也仅仅是希望通过这门考试而已。《就业指导》课程中多半也是讲述简历制作、应聘技巧,而较少涉及法律法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仅仅是把它看成一门课程、一种任务,而不是当作保护自己的武器。因为对就业法规不甚了解,缺乏就业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用人单位有机可乘,学生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2高校就业指导指向性偏离

目前大多数学校提供就业指导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认为就业率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只关心学生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而不关心在签订过程中学生是否有学生被侵权的行为出现。过于重视招聘本身而忽视了法律知识的普及,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否在就业择业中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如何避免违约违法行为的发生等更为重要的就业法律教育工作。一些就业指导老师认为学习与掌握相关就业法规是毕业生走到社会上的事,跟学校无关。即使有相关法律知识的指导,指导内容上也只限于关于签约的辅导。同时,由于很多提供就业指导的教师大多不是法律相关专业出身,自己对于相关的劳动法律也是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为学生解答相关问题。

3提高高校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对策

3.1加强高校法律教育

学校要注重大学生的普法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使其掌握好法律这个重要武器。高校要把法律教育与择业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真正做到知法,用法。比如学校可以再开设与就业法律相关的课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进行基本原理、重点法条以及相关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求职、择业、就业过程中遭遇侵权后的维权,必须建立在对相关就业法律法规学习掌握运用的基础上,提升法律类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使学生清楚在就业、签约时哪些是与保护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知道对方的用人条件是否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还要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的时候,应该用哪一步法律、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使自己的损失最小化。

3.2增强就业法律指导

内容的实用性,提供务实的就业法律指导和服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培养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老师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指导,引导学生关心与择业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在就业过程中享受法律的保障。在学生求职阶段,提醒学生就业协议的重要性以及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所在,提醒学生尽量警惕和避免招聘各类招聘陷阱和就业歧视。由于目前高校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淡薄,就业过程中被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可以以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为依托开展就业法律援助项目。比如针对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结语

就业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帮助他们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加强大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五花八门的就业侵权问题时用法律的理念理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得到有效的法律救助,在迎接社会挑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少受伤害。

【参考文献】

[1]黄芹.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保障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4.3.

[2]李亮辉.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问题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4.3.

缺少法律意识篇4

一、法律知识学习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与方案的要求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1999年7月编制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2)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4)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5)具有综合运用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6)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8)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设置了四个专业平台,这些专业平台是工程管理各个专业方向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其中,法律平台是与技术、管理、经济并列的四大平台之一。 2.土木专业毕业生调查反映的结果 为了分析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建筑施工企业后,需要哪些方面的管理知识,美国曾于1978年、1982年、1984年三次对400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中上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当时建筑管理方向28门课程的重要性排序见表1。数据显示建设项目相关法律一直被认为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课程。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培养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远比法律知识的学习更艰巨,并不是设置一门课程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在课程体系中得到落实并长期贯彻。 二、工程合同管理课程必须强化合同法律意识的培养 西方国家有深厚的民主法律社会渊源,有关工程合同法律的研究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一些论著千锤百炼成为经典之作,如《Hudson'sBuildingandEngineeringContract》第一版发行于1891年,距今115年,现已发行第11版。西方的合同管理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较多地从法律方面研究合同;进入80年代,较多地研究合同事务管理(ContractAdministration);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更多地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管理问题[1]。 我国工程管理领域的合同管理理念是80年代以后才逐步引入的,与从事务及项目管理角度研究工程合同形成了较好的接轨,但是先天缺乏从法律角度对工程合同的研究。 正是由于历史的空缺,工程合同法律意识缺少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合同法律意识的缺乏不仅体现在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上,也体现在我国工程管理的学术领域。 田威先生(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长期在海外从事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曾经说过,中国工程师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现场经验比外国人要强,但如果作为国际咨询工程师,欠缺的是经济、法律、海外工作经验。 邱闯先生在他的著作《国际工程合同原理与实务》作了如下论述:我国期刊及书籍介绍国际工程合同的作者一般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文章和书籍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般是从工程师的共识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以下局限性: (1)强调的是工程师的看法,而未论述法官、律师、法学家的观点。 (2)缺少对合同条款的法律意义推敲; (3)强调明示条款的论述,缺少对默视条款的论述。 中西方工程合同管理的研究历史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合同法律的研究,强化合同法律意识。要依靠教育弥补与西方国家存在的100多年的文化意识差距。 三、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能够延续法律意识的培养 西方工程合同管理100多年的法律研究历史表明,合同与法律密不可分。工程合同管理首先必须依法管理,建设法律是工程合同管理的前提与约束,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则建设项目相关法律知识应当是工程合同管理的先修知识。其次,工程合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合同进行,工程合同本身就是一部“施工法”。国际工程合同范本FIDIC就被公认为是一部“施工法”,FIDIC里面有许多英文的法律用语,非常讲究用词的准确与严谨。表1的调查数据反映,建设法律与合同管理的排序前后相连,也反映建设法律与合同管理的密切关系。 工程合同管理与建设法律的密切关系说明,法律意识的培养完全能够在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得到传承与延续。 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是教育实施的关键 尽管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赋有并能够承担法律意识培养的重任,但是,目前合同法律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在合同管理课程中得到体现。 首先,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程设置建议,工程建设法律与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是分开设置的,由不同的老师承担不同的课程,其优点是易于实施,但法律意识培养难以得到体现。如果合并授课,显然有利于法律意识培养的连续性,但是能够同时承担两门课程的老师却寥寥无几。 其次,从当前工程合同管理教材看,重点是工程合同的事务性管理,管理程序、经验及做法,缺少法律意义的推敲与分析。一旦教育成为一种技能培训,培养的只能是操作型管理人员,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做,缺乏辨析能力。尽管早期的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中,将合同法的内容编入教材,但是与其它内容没有融合,显得苍白无力。 从工程合同管理实践看,经过多年的教育,合同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合同管理的概念却并未受到重视。“重视签合同,轻视管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合同签完后,大都躺在文件柜中睡大觉,现场(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承包商的项目部)很少设置合同管理部门,即使有,其职责也仅是文档管理。 我从99年开始讲授工程合同管理课,为了教学的需要,常常上网搜索相关案例,但总是很失望,国内工程合同管理案例极其单一(大都是工程款支付纠纷)。这说明,现场工程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普遍不高,这实在是教育的缺失。#p#分页标题#e# 要解决合同法律意识的教育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强化师资力量的培训。要培养学生的合同法律意识,首先要培养老师的合同法律意识。工程合同管理人才应当是具备法律、经济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工程合同管理课程的授课老师理所当然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只有具备工程建设法律、技术与经济等复合知识结构的老师,才能够在课程的衔接与教育思想的延续上游刃有余,才能提高授课效果,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缺少法律意识篇5

一是法律观念落后。很多大学生仍然存在“权大于法”的观念。针对“打赢官司靠什么”的有关调查显示,50%的大学生认为要想打赢官司必须得靠关系,30%认为应当有理有据,20%认为应当找一个好律师。由于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个别大学生存在“目无法纪”的问题,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比如一名在校大学生为了展示个性,竟然将自己的不雅视频上传到网络以获取关注,并以“艺术”的名义进行宣扬,最终受到法律制裁。再比如一些大学生自身防范意识不强,上当受骗后不会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大学生法律观念的落后以及法律意识的薄弱。二是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知识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主要依据。不少大学生存在“实用主义”的思想,重视专业课,对法律基础课投入精力不足,造成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比如,目前很多大学生对“违法”与“犯罪”界限不够清楚,甚至有很多大学生把二者等同起来。三是违法犯罪比例上升。受社会经济发展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甚至个别人存在“知法犯法”心理,违法犯罪比例上升。康树华教授曾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期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凸显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主要包括以下原因:一是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治”思想深厚,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权力至上”、“民不告官”的思想倾向,这是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法律意识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也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所以,高校必须认真弘扬现代文化,特别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先进的文化思想成为大学生意识主流。二是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以及整体法治环境的不平衡造成了不同地区人们法律意识的差异,这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尽管我国高度重视反腐工作,但当前滥用权力、以权压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也会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一定影响。三是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部分高校还没有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还存在着缺位和不到位现象,这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的重要因素。比如,目前一些高校在法律教育方面还存在着“重传授、轻意识”的问题,以灌输知识点为主,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缺乏深入的研究。四是自身因素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期和心理过度期,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此外,当前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存在一定的“自我意识”,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影响下缺乏对法律的认知,遇事通常都从自身主观意识出发,没有法律观念,缺乏用法、守法意识。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模式的策略

社会、政府、高校和家庭等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健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模式。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高度重视法制教育。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要将法制教育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设置。比如高校应该主动适应“依法治国”新要求,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开,单独将“法律基础”作为必修课,并学分与学位进行挂钩,提升大学生对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要加强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在师资方面给予更大的投入,为高校开展法制教育创造条件。同时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共同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要大力加强法律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法律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奠定人才基础。

二是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必须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法治环境影响、引导和塑造大学生,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对于高校来说,要将校园环境建设与法治环境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法律文化。比如高校在管理过程中也要严格照章办事,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展法律方面的座谈会、研讨会以及各类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对“依法治国”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依法治国”的实践中。

三是健全法律培养体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是高校的重要工作,而且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要建立良好的“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比如国家着眼于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既要加强立法,又要加强执法、司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特别是各类媒体应当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宣传和引导,特别是要对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宣传,使大学生受到触动;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阵地,家长应当充分认识到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及时了解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四是强化学生法律修养。大学辅导员可以通过对学生集体宣讲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地法律宣传和指导,实现法律宣传、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自身的法律修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相关法律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以法律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收看法律宣传片等方式,加强法律知识的互动与交流,使大学生养成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习惯。大学生也要主动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提升自身的法律应用能力。

四.总结

缺少法律意识篇6

医疗护理文书是护士为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实施医疗护理以及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动态观察的原始文字记载和具有法律作用的文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其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病人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医疗纠纷有了法律的依据。面对新的规则,有必要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作为真实反映病人住院情况的护理文件,具有法律上的证据作用,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其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识别,从而有效维护病人,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1 一般资料

1.1 2011年我院护理部组织5名护士长对病案进行护理质评,采用随机数字表发抽查400份病案,其中内科115份,外科85份,妇产科68份,儿科132份。其中危重患者病例78份,一般患者病例322份,手术护理记录单105份。

1.2 方法:护理文件中按照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分类,自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文件书写的正确性,病情评估的真实性,各项客观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护理措施记录的完整性5个方面。统计发现的问题及问题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率:一般护理记录单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修改(7.8%)及内容与医生书写病历不符(7.5%),填写不完全及漏项也占有一定的比例(6.8%),记录不及时相对较少(3.1%)。详见表1

表1 322份一般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率

2.2 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率: 手术护理记录单最突出的缺陷表现为他人代签(19%),字迹潦草也比较严重(14.3%),空项及填写不全最少见(3.8%)。

2.3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率: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发生缺陷主要表现为记录不及时(16.7%)及护理内容缺乏承接(15.4%),描述不准确也占一定的比例(7.7%)

3 讨论

3.1 护理文件书写缺乏真实性,反映护士法律意识薄弱: 本研究表明,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记录不及时补证、修改占16.7%、描述不准确、不客观占6%,液体出入量记录不准确占4.7%。由于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缺乏法律知识的教育,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只从病人角度考虑问题,很少考虑到在为病人服务的同时,需要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护理文书实际上是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在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保障等事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始依据,具有民法、刑法等法律证据意义。护理文书的多种法律学意义确立了其严肃性、真实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是履行法律义务而不只是简单地完成护理书写任务[1]。

3.2 缺乏建全的管理制度,使护理文件存在的法律风险也大大增加:本研究表明填写不完全、漏项占6.8%,字迹潦草、涂改占14.3%,交接病人时忘记签字或补签,由他人代签占16.7%。这说明管理者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实行全面环节的质量自控,从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修正,使护理文件存在的法律风险也大大增加[2]。护士长是科室管理的责任者,但由于各种原因,护士长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应付琐碎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上,严重影响了护士长的管理职能。

3.3 护士业务水平低、书写能力差致护理文件的法律依据作用效能降低:护理文件具有法律依据和凭证作用,是护理行为落实后的真实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认真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做好记录,要求“随时记录”,“即刻记录”、“客观记录”、“如实记录”,记录内容要真实、详细、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必须在抢救结束后立即补记相关内容。本研究表明护理文件书写存在记录与病历不符占7.5%,护理文件内容缺乏承接占15.4%,致护理文件的法律依据作用效能降低,发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护士业务水平较低,书写能力较差所致。[3]经统计发现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年轻护士护理缺陷的发生率较高,要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重点加强青年护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

3.4 对策: 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法: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深入学习、加强质控、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书写能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履行告知义务;重视护士的继续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定期组织青年护士进行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操作,强化工作考核力度,健全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学习进取精神。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水平,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护理安全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作为保障护理安全的查对制度一直是医院医疗安全严格要求的内容之一。“三查七对”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是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护士在任何操作中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4 小结

综上所述,检查的400份病案中护理文件存在护理文件描述不客观、不准确、内容缺承接、随意的修改和补记、缺少必要的知情同意书等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法: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深入学习、加强质控、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书写能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履行告知义务;重视护士的继续教育。总之,护理文件是保证护患双方合法相对权益的重要凭证资料,在医疗纠纷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认真规范地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杜绝书写缺陷而引起纠纷的关键所在,在临床工作中要不断地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其书写能力,并在书写质量上加强管理是杜绝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洁,牟利宁,孙华东 护理行为导致医疗纠纷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0):768

[2] 解颖,沙儒. 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干预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62

缺少法律意识篇7

缺陷之一:重视不够,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升学率还是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虽然有些学校领导自己也认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感到无奈,因为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上还不够。

缺陷之二:形式简单,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直观的教育,使法制教育取不到好的效果。

缺陷之三:标准不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

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安排自习课,有的挤占政治课一点时间,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即使是有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在教材上,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缺陷之四:质量不高,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缺陷之五: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

学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责职和目标,形成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主要是靠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许多家长对在校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有效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也很有限,特别是对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由于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来约束,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象突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它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如何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对策之一:部门要重视。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及其青少年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意见,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

对策之二:内容要丰富。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对策之三:教学要规范。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和中央两部“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统一标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

缺少法律意识篇8

1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和原因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关于就业问题的法律心理、思想、观点、知识和理论的总称。它左右和决定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判断,引领和规范整个就业行为和职业生涯历程。当前,缺乏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少大学生由于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法律教育,不懂得利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契约意识

不少大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在就业中(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一些大学生的潜意识中,(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都是可有可无的,签不签都没有关系,他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合同中有关违约金的条款是对大学生自由择业的一种束缚。因此,我们看到不少大学生为了在毕业后找到一个落脚之处而匆匆签约,但是在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单位后又纷纷毁约。这种行为不仅降低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感,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必须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

1.2缺乏守法意识

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理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诚实诚信做人。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的“硅码”而选择“求助”不法分子办理假冒的奖励证书,四级、六级英语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等欺编用人单位。而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违法的行为,他们大多认为这种行为只是违反道德而已。

1.3缺乏维权意识

我们注意到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关心得最多的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简历、如何调整心态和掌握面试技巧,对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漠不关心,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运用技巧都,例如怎样才能防止在签订合同时上当受骗,怎样才能识破不良用人单位的欺诈行为,怎样区分试用期与实习期等。大学生在追求面试成功率的同时,往往忽视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对保障大学生就业成长的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因此他们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往往不知如何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容易出现求助于各种极端非法律渠道的现象。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愈来愈多的毕业生因为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而涉人各种纠纷的情况下,我们在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必须反思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高校普遍设立了招生就业处之类的机构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且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的限制,这类课程对于解决毕业生就业中所面对的法律问题仅能做到泛泛而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重视不足

绝大多数高校虽然都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但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时量普遍较少,所占学分的比重也比较小。因此,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绝大部分课时均用于安排向学生讲授求职技巧(比如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指导学生如何着装、写简历、应对面试等),只有剩下的少部分课时才用于对毕业生进行专门的法律教育。而在这屈指可数的课时中,就业指导老师往往用于泛泛地谈及《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三方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签订注意事项,而对毕业生就业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包括就业前、就业中及就业后所需注意的基本法律问题缺乏系统性的阐述。

2.2师资欠缺

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了涉及就业相关法律理论以外,还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就业实践经验,否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是,目前各高校担任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多为各个教学系部的辅导员老师或者是招生就业处的老师兼职担当。因此,在缺乏法律专业教师师资的情况下,教师在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水平有限,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仅能做到泛泛地介绍《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的一些主要条款及违约金的适用方式等,对大学生怎样系统学习和理解相关法律的精神内涵和怎样在就业的全过程中运用法律武器缺乏具体的对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2.3定位偏差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对于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大多是对就业法律某一问题的探究,多是集中于就业诚信行为的归类表述,而对如何站在全局的角度研究建设和完善相应体系的阐述相当少。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贯穿于就业的全过程,包括就业前、就业中及就业后。因此,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大纲的规划及教学内容应当考虑到大学生就业过程的特殊性。在对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定位应着眼于全局,而不是只关注于部门,以防止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

2.4内容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

目前,各高校在就业指导课教材的编写上基本是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其中的法律教育课程的内容欠缺统一性和系统性。比如,一些地方偏重于简单地传授一些应急性的法律技巧;而一些地方则反之,除了简单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名词和法学理论之外,对大学生毕业生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法条语焉不详。总之,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材,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仅能停留在对毕业班学生的突击教学上,不能做到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求职就业的全过程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法律指导,导致法律教育课程功能相对单一,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5教学形式单一

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应该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集合理论性、实践性、互动性的课程。因此,该门课程在课堂组织和教学方法上应该与普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法律专业课有相当的区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教学方式上还停留在灌输式教学水平,侧重于照本宜科向学生灌输教材或课本上的理论内容,而没有形成利益多样化和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去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同时,法律是一门实践课程,但很多讲授这门课的任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并没有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务相关工作的经历,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授课方式单调乏味,根本激起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学生的要求。

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

市场经济在我国全面深人和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分配早已迈人向社会化、市场化、法治化。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大学毕业生都需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习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涉及面大,影响面广,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自身的完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明确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定位

作为就业指导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教育课程应有明确的定位。笔者认为,其课程性质的定位是:法律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传授基础法律知识和应用技巧的应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4种法律意识—守法意识、合同意识、证据意识和维权意识。守法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时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用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合同意识是指大学生心中要有契约的意识,即遵守约定,履行承诺;在今后就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和执行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相关约定,不随意违反合同条款,不随意违约和解除合同。证据意识是指大学生应有收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意识和常识,在就业的过程中应保留就业协议书的原件等相关证据材料。维权意识是指在大学生遇到侵犯大学生合法就业权益的不法行为时,在思想上具备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实践中做到运用法律的方式、程序和手段解决问题。

3.2根据课程定位,编订教材,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法律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的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法学理论,又包含所有部门法的内容。但是,由于受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课时量的限制,并且教学对象不仅仅包括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要全面、细致地向大学毕业生讲授法律基础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内容是很难实现的。因此,针对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侧重于实践性的特点,在编订教材、制订大纲时,应立足于法律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合理分配法学理论的讲授和实际操作时间。具体来说,要重点讲授与毕业生联系紧密的合同法、劳动法、刑法、婚姻家庭法等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在就业的全过程中遵守法律、诚实信用的重要性。

3.3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从2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仍要发挥传统的讲授法的授课优势,将基本的法律常识和应用技巧传授给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必须通过电教化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方式,比如通过典型案例讨论法、网络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现场观摩教学法及诊所式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大学毕业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教学优势。

3.4贯穿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全过程

从毕业生就业求职的全过程来看,毕业生就业可以分为求职、签约、报到3个主要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毕业生主要面对以下问题:(l)求职阶段,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还处在“双向选择”中,尚未形成劳动合同关系和劳动关系的阶段。这个阶段最容易发生的法律问题主要体现为侵犯毕业生知情权、平等权、隐私权等权利。特别是女大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容易面临就业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2)签约阶段,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仁方协璐或者捞动合哪等就业协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毕业大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就业协议不公平、就业协议中的违约金、就业协议的落实和保障及就业协议书签订程序不规范等问题。(3)毕业生报到阶段,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相关就业协议并到用人单位报到上班的阶段。这一阶段中,毕业大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用人单位不及时将仁方协讲转换为用人单位正式的捞动合哪,《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待遇和劳动条件得不到落实,试用期过长,试用期辞职与辞退不规范等问题。对此,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应该着眼于大学生就业的全过程,讲授的重点应与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缺少法律意识篇9

关键词 中学生 法律意识培养 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律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者国强”(《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中学生必将是明天社会活动的主题,民族的希望。作为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文化素养,法律意识和健康的心理,这三者缺一不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1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讲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他们既有青年人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他们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然而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们对世界因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生产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提供维护他们合法权利的方式、方法。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去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法律预防犯罪。

但是未成年人由于心智、观念思想等的不健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导和蛊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必要的法律观念,且一旦形成某种习惯或行为就很难矫正。一次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越早越好,从小使其养成了好的法律习惯,加强自身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能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拥有较强的法律关键。知识中学生法律意识缺失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有健康思想的形成由于家庭离异、贫困等各种原因父母对子女关心不够,没有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使孩子逐渐碰触了法律的边缘;其次是学校的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现在的学校只看重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课堂形式单调,对于学生道德和法律的教育关注不够,学校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课堂对同学们进行教育。最后是社会原因,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一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同学们之间渗透,同学们为了金钱触犯法律,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良信息的传播影响了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还有就是全体社会的整体法律权利意识不强致使中学生法律权利意识较弱。

2 创新教育方法,是当代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新课题

法制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培养现代法治建设下的优秀公民,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贯彻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增强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是当代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新课题。以人为本,学用结合,校园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有一定法律知识的老师的引领。这就要求建立一支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素养的优秀教师队伍。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法律知识储备和法律素质。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其次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是现实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要利用好社会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来奶昔实际,也就是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口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法律环境的重要。

3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及形式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中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为达到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之目的,在教学内容方面,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举案说法”,青少年学习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贪图小钱而去抢劫、小偷小摸,打架致人重伤、被别人勒索却不敢报警,辍学去打工等等)无不存在着不多鲜活的法制教育的素材和案例,“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在这方面要提前做足“功课”,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可以适当引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事例体会法律的精神,逐步培养健康的法律心理。

在具体培养法律意识形式选择方面,多用生活中有影响力的案例与法律知识相结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青少年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我意识,他们喜欢已成人自居,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单纯理论很难让他们信服。学生的这种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拓宽渠道、创新方法。通过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为中学 校园法律教育提供有效载体。(1)利用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学校利用黑板报、校刊、宣传专栏等,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其一默化的教育和熏陶,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让学生们在愉悦中接受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利用校园广播及多媒体电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进行生动、形象的法制宣传 ,提高普法教育的效果。(2)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周”“全国法制宣传日” “公民道德宣传日”等纪念周、纪念日,学校举行 “法纪伴我行” “法在我心中”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 、法制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邀请社会法律人员定期为结对班级学生上法制课,宣讲法及知识。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涉及和需要防范的法纪问题入手,把法律条文和具体案例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并解答学生提出的法律问题,让广大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法制教育,还可以定期播放法律案例视频,组织模拟法庭让同学们自己设定案例情节,自己扮演法官、被告、公诉人等从而感受法律的切实存在。

4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别注重把握的三个问题

4.1强调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

显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社会舆论、司法部门都过分强调青少年权利的保护,忽视义务的履行,而现代社会任何国家的法律都只是保护绝大多数遵纪守法、履行义务的人的权利,并非无条件的保护任何人的一切权利、权利人滥用权利或步履定法定义务其权利的行使必然受到限制。

4.2 重视法律尊重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之所以能见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遵守法律的习性必须长期的培养。”可见 ,法律尊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即从被动的守法转化到积极主动的守法。针对中学生而言,我们一开始从“害”的方面教育学生。所谓害 ,就是让学生了解违法的危害结果,哪怕是一桩打架斗殴事件,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严重性,从思想中产生振动,从中感受到法律的惩戒性,另一方面,从“好”的方面教育学生,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自身权益害事件,让学生自觉拿起法律的武器,切实保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从一 正一反两个方面,让其感受到法律及时保护社会成员合法益的利剑,有事衡量人民行为的一把最公平的尺子,从而认识到法律的价值,只有法律够使人民获取自由、安全 、权利。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法律及各种法律规则的价值时会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的内心需要,在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同时更加尊重法律,接受与法律规范相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4.3 强化生命意识教育

对中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应当成为中学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对自己生命的保护是每一个中学生应当牢记终生的警句,也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益。现实生活中,初中生对于生命历程中的种种曲折、不幸等,往往缺乏必要的应对准备,面对某些生命历程中的意外事件,他们可能缺乏适当的应对能力。如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心理脆弱的孩子可能因此产生轻生念头;因人际关系及情感导致心理问题并最终导致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 ;因自制能力缺乏,容易冲动,在道德教育教学中应当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 ,努力达到学生珍爱生命、教师关爱生命、学校充满生命的效果。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有限性,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里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缺少法律意识篇10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事物的一些感知和情绪及意志等的总和被称为法律意识,包括人们对一些社会活动、生产与生活所进行的交往现象,以法律的态度去认知和感官及评价,最后进行支配行为意识,是人们把自己融入一种法律的世界和秩序中,从而产生的自觉性。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社会人员严重缺乏法律意识,存在许多法盲。表现在,欠缺法律知识及法律情感、脆弱的法律意识、不正确的法律意识观等等。通过多年的普法教育,我国大众的法律意识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集中在程序意识和规则意识的严重缺乏方面。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变得越发复杂,因此,企业想要获得平稳、高效的发展,法律意识不可缺少。主要表现在:(1)风险的防范。由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中,面临着巨大风险,因此,企业一定要有面对风险的法律意识,避免和减少风险的发生。如:某企业在管理发展中,经常以末日意识来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以此来促进企业员工避免风险意识的培养,另外,企业在进行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对合同的签订同样具有严格性,发票及收据的业务证据一定要样样俱全,以防发生企业纠纷事件。(2)责任意识的培养。我国法律不仅赋予了公民应有的权利,同时也赋予了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在管理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并提高产品质量。在企业经营中,对自身的服务水平一定要努力提高。作为企业,更需要法律上的责任意识。例如,我国一些企业为了一己之利,违法生产,出售不合格产品,来获得企业的发展,最终受到消极影响。黑心棉事件就是一起因缺乏法律意识而导致企业破产的真实案例,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如前两年发生的奶粉事件,在其中添加有害物质,导致企业受到了不良影响,并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3)制度意识。企业要想获得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企业在管理的同时,能够提供大量依据,合情合理地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这就需要严格合同制度做后盾,并对合同中的一些条款加以重视,这样,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法律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为我国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奠定了基础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并且,国外的一些企业发展比较迅速,明显抢夺了中国的许多客源。面对如此急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国虽然实行了加强法律意识对策,但是,很多地方依然严重缺乏法律意识,有的企业竟然采取非法的手段与其竞争,甚至有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已经构成犯罪。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对我国企业的公平竞争造成了严重影响。

2.对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让法律的外在强制性转变为内在的认可以及价值的体现,企业才能依照法律正确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正确的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和纠纷事件,从而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最终达到坚决抵制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效果。

3.有效减少企业中的纠纷事件

在企业纠纷事件中,最普遍的是劳动合同纠纷。劳动合同是具有强制性的,也就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实行强制性制度规范。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不按照法律实行合同制,与员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最终导致纠纷事件发生。出现纠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原因是经营者缺乏法律意识。所以,提高法律意识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业纠纷事件的发生。另外,企业纠纷还包括合同纠纷、债务纠纷、股权纠纷以及改制中的纠纷等等。解决纠纷的关键就在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

4.促进企业正确依法履行责任和义务

对于企业的领导来说,只有法律意识得到有效提高,各项制度的建立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争取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企业员工的角度来说,可以有效的促进员工自觉去依法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对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培养员工的法律意识

1.依法办企业的法律意识要增强

增强依法办企业的法律意识是特别重要的一种。尤其是公司法,虽然已经实行和多次修改,但企业经营者仍然要自觉遵守。

2.按合同办事的意识要增强

合同的签订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按照合同办事有利于双方利益的维护,以此来有效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维护了交易的秩序。

3.公平合法竞争意识的增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当竞争法》中,明确指出,在市场交易中应该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以及遵守双方所认为的商业道德的原则。另外,其中还对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及经营者的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明确划分了正当和不正当竞争的分界线,尤其对提高酒店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作用。

4.对宏观调控意识的增强

所谓的市场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对市场的缺憾进行补救,避免出现市场失衡从而进行的调整和控制。在此有很多法律,尤其是酒店企业,表现为自身经营,因此,必须具备调控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5.对涉外法律和国际惯例办事法律意识

社会主义发展是具有开放性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不了对外交流和进行对外贸易,相关的法律意识必不可少。另外,在一些大规模的企业中,一定要储备一些对法律熟知的人,来参与企业活动,从而对企业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严格把关。

6.对员工的法律意识的培养

企业如何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要从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要定时召开一些法律讲座和报告会,并且以正规的形式、严肃的气氛展现出来,尤其对与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做好培训。在座谈会期间,一定要邀请一些企业管理专家对员工普及法律知识,传授法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管理者深刻意识到法律意识重要性。其次,企业可以定时开展一些有关法律的培训班和研讨班。面向于企业的各级领导,形势正规、态度严肃等。企业可以集中全部员工共同学习和讨论法律知识,通过深入交流来提高企业员工法律意识。另外,普通工作人员,也可通过特定培训,得到企业有相关经验和基础知识的工作人员的专门指导和学习。再次,企业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目前我国的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飞快,网络慢慢走进人们的视线并被熟练使用,因此,企业可以把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网络上制作成专业法律网页,随时播放给员工看看,让员工可以随时了解到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知识,从而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最后,企业可以利用报刊和宣传栏等进行法律知识宣传。虽然我国现已步入疯狂的电子信息技术时代,但有些地方报刊和宣传栏依然不可缺少,有些地方甚至作为员工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健F笠悼梢岳?用此点,与当地的报刊发行社联手,从而制定出关于企业管理的法律意识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