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十篇

时间:2023-11-10 18:19:18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1

关键词:活熊取胆;动物福利;野生动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4—0076—04

2011年2月福建省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试图通过上市融资扩大生产规模的消息传出后,“活熊取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2012年初,一部名为《月亮熊》的纪录片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广泛传播,把有关“活熊取胆”的争议推向了白热化。①在201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和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韩美林联合提出了“以立法取缔活熊取胆”的议案,认为针对“活熊取胆”的企业行为,只有立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②而一些医药卫生界的政协委员则提出了“正确对待‘养熊取胆’,保护中医药资源合理利用”的提案。那么,“活熊取胆”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相关争议折射出的是人们对药界职业道德的过高期许还是立法资源的匮乏和不足,应当如何理性地看待争议各方围绕“活熊取胆”所提出的各种制度诉求?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试从法律视角通过对“活熊取胆”风波的梳理予以澄清和解答。

一、“活熊取胆”风波与野生动物保护法

“活熊取胆”风波的缘起是福建省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归真堂)申请上市融资所遭遇的公众质疑和反对,但随着事件的发展,归真堂的上市申请已不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一些动物保护人士和有关公益组织的介入和呼吁下,人们逐渐转向对养熊业“活熊取胆”行为的口诛笔伐,即归真堂申请上市这一事例逐步演变为一场关于虐待动物行为适法性的社会大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多数舆论认为对活熊抽取胆汁的行为是残忍和不人道的,但舆论对于该行为是否合法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有学者认为“活熊取胆不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是一种伤害”,不符合《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定,是不合法的。③也有学者认为“活熊取胆”有着利益追求上的正当性,该行为具有“道德恶性”,但减少了对野生黑熊的大量杀戮,符合《野生动物保护法》鼓励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养繁殖的相关规定。④那么,“活熊取胆”行为与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根据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黑熊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我国加入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黑熊也被列在附录Ⅰ中。这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依据我国的国内法还是相关国际公约,黑熊都是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对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处于任何状态下的黑熊都是法律保护的对象。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我国加入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都是以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何谓“野生动物”?根据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定义,野生动物是指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生活繁衍的动物,换言之,野生动物指的是那些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动物。之所以将野生动物作为法律保护对象,是因为保护野生动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前提,保持尽可能丰富的生物物种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条件,而维持生态平衡是一国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立法以及相关国际公约的基本宗旨和目标。显然,“活熊取胆”风波中归真堂的黑熊并不符合上述对野生动物的界定和保护要求。归真堂的黑熊并非处于自然的生存繁衍状态,这些黑熊是归真堂对野生黑熊进行驯养繁育的产物,已经脱离了自然资源的属性而由其驯养繁育主体——归真堂所实际控制,对这些养殖的黑熊的处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养殖的黑熊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物权的客体而不是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对象。进而,以黑熊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从野生动物保护的角度对“活熊取胆”进行非议,这并不符合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宗旨。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2

关键词:野生动物;法治体系;保护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228

近年来,对外贸易逐渐频繁,野生动物偷猎、野生动物制品走私现象也愈加严重。我国虽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了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制体系。然而野生动物保护理论仍不健全,实际野生动物保护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必要性。

1 野生动物概述

所谓野生动物,一般指的是野外生存的、珍贵的且濒临灭绝的陆生与水生动物,说是具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外生存动物。野生动物的范畴中不应当包括人工驯养繁殖后出生的野生动物,但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却没有对野生动物的准确范畴进行界定,这就导致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执法过程中面临困境,难以有效地区分人工饲养的濒危动物与野外生存的濒危动物,导致人工饲养并放生的野生动物遭到大肆偷猎。对野生动物概念的不清晰也导致了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不明确,难以对野生动物偷猎现象进行有效监管[1]。

2 野生动物保护理论

2.1 栖息地保护理论

我国政府明确了保护及改善野生动物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珍贵动物植物的原则,同时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规定。然而在自然保护区实际法律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协调性差的问题,栖息地保护法律法规间存在着执法冲突以及执法疏漏现象,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理论层级较低,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着手对野生动物物种栖息地建立统一的监测、管理系统,尽可能根据随季节迁徙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构建相应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网络,从而合理地规划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整体布局。在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法规设置过程中,应当从整体看待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将我国野生动物当做可持续发展资源看待,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交流,从而保证野生动物栖息地管理的统一性。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应当尽可能地区分人为活动。

2.2 致害补偿理论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不仅仅应当深入分析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存在,对人地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在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应当保证人类活动尽可能不干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存,通过限制社区居民的主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但是在居民日常生活动,有关单位与个人仍是不可避免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应当制定相应的防范以及处罚措施。并且当居民因为保护野生动物遭受损失时,可以向相关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补偿要求[2]。为了实现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合理性,应当明确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具体补偿范围,将补偿范围缩小至国家与地方规定的的保护名录在册的重点野生动物,对保护了野生动物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补偿,保证其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还应当明确补偿损失的范围,应当根据单位或个人的具体损失情况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补偿,在补偿费用上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机制筹措资金,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资金。

2.3 物种保护理论

在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受到不恰当人类活动的影响,会破坏野生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从而破坏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区的稳定性,进而损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野生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可以有效地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需求,还可以有效的推进我国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不恰当生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减损的危害一般指向未来,会影响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野生动物资源的枯竭,因此我国政府亟需着手加强对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这就需要加强对偷猎问题的监管与惩罚。我国现阶段出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捕猎与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濒危野生动物[3]。为了实现野生动物资源的持续性开发,应当对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通过制定相应的物种保护法律法规,对可持续捕获水平进行准确估计,对濒危野生动物进行集中保护,保证野生动物种群保持在可持续产出的水平之上。国家应该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和财政投入,让老百姓了解相关的法律,保护措施。对于爱好野生动物保护的组织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一些物种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中予以生存和得到保护。让全社会能够关心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持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3 结 论

现阶段野生动物保护理论之所以在实践领域引发争议,根本原因就是人们未能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伦理关系达成共识。我国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着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明确有效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理论,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刘欣.基于亚洲象保护的我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3

事实上,在中国候鸟迁徙“中转站”天津,大量候鸟一边迁徙,一边消亡。10月1日下午,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与天津滨海新区汉沽林业站工作人员一起巡视时,在天津汉沽中新生态城湿地中发现大面积鸟网,鸟网之多,堪称“网海”,除此之外,根据护鸟志愿者的反映:有两处布网的规模是其工作三年来见过的规模最大的,其布置水平出自专业猎捕团队。

又据报道,对于这起案件的处理,天津林业局中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鸟类非法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情。至于对盗猎分子的查处和处罚,有关人员表示,此种情形应由属地派出所直接进行处罚管理。看来,上述林业和鸟类管理部门试图撇开与此大规模捕鸟案的关系,姑且不说他们平日的管理是否存在问题,仅看他们缺乏自我反省的言论恐怕就不妥当。

如此大规模的捕鸟案不能不令人想到之前关注度极高的河南大学生掏鸟窝案件。2014年7月河南在校大学生闫某,放暑假和朋友王某掏鸟窝抓了十几只鸟出售,后因涉嫌犯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二人分别被判十年半和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暂且不论此案中存在的争议问题,如果说,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所有类),6只到9只就是情节严重的,须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只以上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闫某和王某一共抓捕和出售了16只燕隼,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因此,对他们判处十年半和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确是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作出的判决。而从本案中的犯罪情节以及专业手法来看,其主观恶性程度,还有造成多鸟死亡的严重后果远远超过河南大学生捕鸟案件,但如果只是交由当地派出所处罚了事,这是一种何等轻描淡写的保护理念和执法方式?如此执法和管理,难怪会发生这么严重的捕杀鸟类案件。

事实说明,在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做得还相当不够,特别是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认知,均需要司法者以及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引导,以及平时的严格执法。其实,在立法方面,我国已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及《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并且,今年7月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加大了保护力度,其中规定了禁止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野生动物;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我国《刑法》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亦涉及多个罪名,如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以及非法狩猎罪。其最高刑罚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不可谓不严厉。但用刑法惩戒,哪怕再大的打击力度,虽然可以威慑、抑制非法乱捕滥猎行为,但并不能彻底解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

就本案而言,犯罪嫌疑人以专业的手法制作如此大面积的鸟网,客观上说明当地的林业行政管理部门有所失职,甚至存在不作为。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野生动物案件的查处,往往涉及多种渠道、多个部门的管理和执法,执法主体需要多方的配合,但发生本案后,有关部门却对此一无所知。这说明犯罪分子容易钻空子,寻找到作案的空间,以至于发生了如此大面积捕鸟案。所以,要解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多方配合不能够成为各自逃避,都不管理。另外,加强公众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于法律的认知,也亟待林业等执法部门开展新形式、多元化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4

【关  键  词】西部大开发/野生动物保护/刑事立法/非法狩猎罪

 一、西部大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全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注:转引何强等.《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4页.)从此,“环境与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题。

“环境”一词,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指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这是以人类为中心事物作出的定义。在生态哲学中,环境是生命有机体(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外部世界,即生命有机体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注:参见王进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40-41页.)这是以一切生命有机体为中心事物作出的定义。鉴于生态哲学从世界观上讲,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且其思维方式是以整个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对我们探讨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更具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使用环境一词,均采后一含义。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针对西部生态环境恶化、东部市场饱和、西部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而东部能源匮乏、西部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着东部经济的发展、西部人口素质普遍低下又束缚着自身的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因此,大开发战略主要由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改善西部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西部人口素质四个部分组成,策略行为包括保护自然林并扩大森林面积、退耕还林(草)以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运输网的建设、通讯设施建设、西气(电)东输、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注: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此《建议》对一年前所提出的开发西部的战略构想作了进一步阐述.)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即野生动物种类的急剧减少。尽管个别种类受益于十年来有成效的保护,数量有所回升,如滇金丝猴和亚洲象。但减少是绝对的,回升却只是相对的。个别地区经过较长时期的保护,某些野生动物数量有所增加,但又马上采取捕杀措施,抑制其增加趋势。如重庆市巫山县野猪增多,市政府即批准捕杀10-20头。(注:参见2000年10月14日,《云南日报》.)

西部大开发,针对的是西部,但受益的是全国。开发的对象是中国西部,但目的是在焕发西部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生命力的同时,为东部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促进东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保护并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是整个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而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就成为保护并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探讨西部大开发与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也就具有全国性而不是区域性的意义。事实上,仅仅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和交换实际状况来看,局部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能促成其他地区野生动物种类的增加和数量的变化,例如,云南思茅地区二十年以前,就已见不到亚洲象的踪迹,重庆市早已没有野生华南虎的存在,但西双版纳州的环保,不仅使境外的亚洲象进入版纳,而且到达思茅;华南地区的环保,也使野生华南虎进入重庆地区;十多年前,昆明市民不知红嘴鸥为何物,而十多年来,湖滨河畔赏鸥喂鸥已成为春城的一道风景。

野生动物资源与人类及土壤、植物、水、空气等因素构成生态环境系统。这一系统正常协调的运转,是人类繁殖与发展的前提,而构成这一完整系统的各种因素无论缺少哪一环节,人类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因为其中任何一种都是其他因素赖以生存的条件。诸因素相互依存,才使生态保持平衡。而生态的平衡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乃至国家主权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已被实践证明,我国野生动物的生存与保护,已成为环境保护中的一个严峻问题。以野生动物资源种类和数量拥有量独占鳌头而誉为动物王国的云南省以及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主要生存区域的西部其他各省区,因受多民族杂居和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注:参见曾粤兴.《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载《云南法学》,1992-2期.)

西部省区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域,几乎各少数民族都有狩猎习俗,有的民族甚至以家中拥有的兽类颅骨的多少作为判断是否勇武、富有的标志。传统生活习俗养成了他们与野生动物为敌并随意加以捕杀的意识。同时,西部地区公民文化素质低下、科学知识贫乏,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需求量的增加和获利额的加大,滥捕滥杀野生动物、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不断升级蔓延,导致野生动物物种和数量总体上大幅度减少。同时,由于过度采伐、放牧、开荒、废气、污水等原因,西部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化、动物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既使一些野生动物死亡或迁徙,又使以食草动物为食源的食肉动物因饥饿而伤害人畜(某些凶悍的食草动物也会因饥饿或其他原因伤害人畜,如亚洲象、野猪等),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公民实施报复性捕杀。在认识上,人们一讲环境保护,往往只注重对土壤、水等非生物以及森林、植被等生物的保护,而很少考虑野生动物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注:例如陈泉生所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基金课题.《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着重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对野生动物在其中的影响几乎未见提及。法律出版社,2000年.)国务院《关于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决策》十个部分只有“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句话和野生动物保护有关。(注:转引自江伟钰、陈方林著.《资源环境法研究及应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261-268页.)长期从事环境法研究的陈泉生女士尖锐指出:“按照目前约每年灭绝一个物种的速度来看,不久的将来随着物种的日渐稀少,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维持系统也将瓦解崩溃。届时,人类除了与之同归于尽,也许别无他择。”(注:陈泉生著.《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2000年,前言部分.)

不可否认,由于社会方方面面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实际上是对人类的保护这一终极意义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着法制疏漏多,执法不严格,司法处置力度不够等等问题,刑法仅仅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实施的后备性法律,把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希望寄托在刑法上是不理智的,但刑罚手段的严厉性、暴力性的确有助于促进野生动物保护取得成效。

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是保障和促进西部大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前提之一

如何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首先必须考虑立法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纯保护主义受到政府的否定,(注:参见2000年10月14日,《云南日报》.)有限保护事实上成为立法的一项原则。因此,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既有区域上的设置,也有期限上的限制,还有保护对象的区分,如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禁猎区(期)的规定,保护等级的差别等。笔者认为,应当根据生态平衡的规律,决定野生动物保护的立法的指导思想。生态平衡规律主要有:

1、相互依存与制约规律。在生态系统中,不仅同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异种生物之间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同群落之间,生物与环境、人类之间都普遍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生态系统成为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过去,在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下,环境保护事实上让位于环境利用,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已明令禁止任何采伐天然林的行为发生,那么,根据相互依存与制约规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就相应应采取纯保护主义,或者说只宣强调“保护”,除科研、旅游、国际合作需要外,不宜再提倡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利用”。

2、物质循环与转化规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命运动的源泉。在开发自然的时候,必须注意提高能量流动的效率,同时,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换言之,应通过保护非生物环境促进野生动物保护。

3、物质输入输出动态平衡规律。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总体上是平衡的,若有某一方面的失衡可以通过其他方面进行补偿。生态平衡与稳定的标志之一是生物的多样性。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保持生态平衡,就是指在开发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持西部地区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保持西部与东部地区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换言之,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要限制人口的增长。

4、协同进化规律。生物适应环境,又改善环境,生物之间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共存共荣,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这一规律决定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在某些时候,应当顺应自然,不应人为地改变。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必须研究生物链关系。事实上,人类有意无意地使生态系统中增减某一物种都可能对整个系统的平衡和协同进化造成影响。(注:参见王进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60-164页.)例如,云南抚仙湖、洱海引进银鱼,却导致本地野生的抗浪鱼、金线鱼、弓鱼濒临灭绝。

在指导思想上,应以“生态利益中心主义”取代“人类利益中心主义”。生态利益中心主义所倡导的是生态共同体内各成员间的相互平等、共生以及协调等关系,它在主张自然所固有的内在价值的同时,并不排斥人类的利益,相反,人类处理好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则能进一步促进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应在“生态利益中心主义”伦理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新确定环境和自然所固有的价值,并且应树立“生态利益优先”的思想,把人类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置身于符合全球环境和生态利益的要求下来考虑。(注:参见汪劲著.《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22-328页.)

在野生动物保护立法中,既要保障有益野生动物的生存,又要避免在消灭害虫方面束缚手脚;既要防止野生动物的生存与繁衍对人类的侵害,又要防止人类借口有这种侵害的发生而对野生动物放开杀戒。如果某一个地区、某一个物种繁衍过快而危及到其他物种和人类,既可考虑增加相克的物种以抑制该物种数量的增长,也可考虑向其他需要该物种的地区适当转移该物种,而不宜授权地方野生动物保护机构随意颁发捕猎证加以捕杀。

其次,应找出有关法律、法规已经显现的漏洞。我国西部乃至东部野生动物保护不力的原因之一,是支撑刑罚处置的法律法规本身存在诸多漏洞,因此,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应当弥补有关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在刑法中,非法狩猎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立法均采用空白罪状形式,这种罪状所参照的法规的立法质量,左右着相关罪名的认定难度。就相关狩猎法规而言,《野生动物保护法》存在着保护范围过窄、罪状限制过多、犯罪情节标准模糊等缺陷,而林业部、公安部《关于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的管辖及其立案标准的规定》既不属于法规范畴,又属于越权解释,并且对水生野生动物未作规定,根据《刑法》第340条和341条的规定,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是指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狩猎罪,是指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由于相关法规均未解释“情节严重”的含义,事实上,使该两罪的认定处于无法可依状态。从范围上说,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牛野生动物。这一界定,与前述生态规律存在冲突。具体来说,不属于保护范围的野生动物是否意味着没有“生存权”?立法者是否考虑过:如果不属于保护范围的野生动物灭绝了,属于保护范围的野生动物还能生存吗,这样的立法是否有顾此失彼之虑?可见,对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加以完善,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非法狩猎罪的立法完善

在罪状的设计与表述中,文字用量与修饰限制程度具有正比例关系,并同步决定着概念的内涵的丰富程度,反向决定着概念外延的范围大小。《刑法》第341条也如此。这是个具有典型的选择性要件的条文,对犯罪行为人非法狩猎的行为方式作了四项具有选择性的限制,并且将非法狩猎的对象限制为野生动物资源,这些限制,在笔者看来是不必要的。因为:

(一)“资源”一词,具有量的色彩,既容易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留下不当抗辩的余地,又与“情节严重”具有语义上的重复关系;

(二)禁猎范围、禁猎期间的限制,既容易误导公民认为在此期间、区域外进行狩猎为法律、法规所允许,又与生态规律相冲突,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立法目的相违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设置,实属迫不得已的应急之举,而禁猎期间的设置,目的是让野生动物安全繁殖。难道禁猎期一过,就允许公民捕杀吗?当然不是,既然如此,无论《刑法》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法》,又何必规定禁猎期呢?

(三)这一罪状的设计,给认定行为人主观罪过设置了障碍。有的学者认为,非法狩猎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而进行非法狩猎”(注:参王秀梅、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有的学者则将这种故意表述为“明知违反‘四禁’而故意进行狩猎”。(注:参张穹主编.《新刑法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第357页.)这两种主张,大同小异,都要求行为人对行为的违法性有认识,在罪状设计中难见依据,而是刑法总则有关犯罪故意定义的演绎运用,从理论上讲并无不妥,然而,在实践中,要求犯罪之构成以行为人对行为的违法性有认识为必要,可能恰恰使依靠刑法保护野生动物的初衷在一些个案、并且是危害严重的个案上落空。比如,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对宗教信仰中作为神灵供奉的动物加以珍视外,代代相传的习惯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由于久居深山,文化生活、信息传递十分落后,要求其对捕杀野生动物的违法性有认识,在他们看来正是天方夜谭。因此,笔者认为,宜将本罪的故意内容界定为:明知是野生动物而非法捕杀。

(四)非法狩猎行为与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行为不同。从生态平衡的需要来看,人类适当捕捞、享用水产品,既是水产品相互平衡的需要,也是人类与环境相平衡的需要,但捕捞过度,则会破坏这种平衡,因此,对捕捞区域、期间、捕捞工具、方法作出限制,是完全必要的。

此外,非法狩猎罪与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两罪客观上都是非法狩猎或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但两罪的侵害对象却不相同,前者以普通陆生野生动物为对象,后者以陆生和水生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普通的水生野生动物则属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对象范畴。笔者认为,立法上将非法狩猎行为因对象不同而规定为两个不同的罪名,除了使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罪名显得稍多一点外,并无必要。

为此,笔者建议:

第一、改变非法狩猎罪的罪状模式,采用简单罪状。空白罪状的一大弊病在于使刑法对危害环境行为的制裁总是受到行政法的制约,刑法是其他法律的后备法而不是其他法律的附属法,刑法应有自身的独立性,刑罚权发动的空间应更多地由刑法本身来占领。而采用简单罪状可以使刑法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作出直接规范。此简单罪状可具体表述为:明知是野生动物而非法捕杀的行为。

野生动物种类实在大多,如我国现有的陆生脊椎动物就超过2300种。(注:转引自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国情研究第二号报告:开源与节约》,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3页.)除兽类外,还有鸟类、昆虫类,其总数量更为惊人,显然不可能把一切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均作犯罪处置,因此,从情节上加以限制是必要的,只不过司法解释宜尽早说明“情节严重”的含义。

至于非法狩猎的含义,简单地说,即无合法依据或者未经许可而进行狩猎。但这一理解的确过于简单,笔者认为,俄罗斯总检察院对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的有关解释颇有借鉴价值。他们对非法狩猎的解释是:“凡没有相应的许可证,或者违反专门的禁止性规定;或者从事狩猎的人员根本没有狩猎权(未满18岁、不是狩猎协会会员和不符合其他要求的人员)、虽取得许可证但并无必要根据;或者在非狩猎区、禁止狩猎的时期、使用禁止使用的工具和手段(例如杀伤动物用自动捕猎器和夹子,活套、网和其他大规模捕猎动物的工具,用陷阱、模拟野生动物和鸟类叫声的电子仪器等)从事狩猎的,均为非法狩猎。”(注:参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文》(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18页.)该解释采用实质主义而不是形式主义的原则,来判断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而对“情节严重”的含义,《德国刑法》第292条的规定也有参考价值,该条指出了“情节特别严重”的含义是:“行为人以犯本罪为职业或常业;在夜间、禁猎期、使用圈套或以其他不符合狩猎规则的方法狩猎;数人持射击武器同时围猎。”(注:参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200页.)该条的启示是:可以把对我国刑法中的“四禁”内容的违反作为“情节严重”的表现形式。此外,《俄罗斯联邦刑法》第258条将在自然保护区、在发生生态灾难的地区或者在生态形势严峻的地区实施的非法狩猎行为,作为犯罪处理的规定,也可资我国确立“情节严重”的标准参考。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5

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光雾山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内野生动物有27目,88科,213属,332种。维管束植物有2104种,包括蕨类植物 32 科 68 属 152 种,裸子植物6科 17 属 30 种,被子植物 139 科795属 1922 种。光雾山原始森林茂密,植被垂直带谱明显,有“巴山明珠”、“生物基因库”、“森林百宝箱”之。

1、野生动物资源

光雾山内有野生脊椎动物27目,88科,213属,332种。其中兽类7目,25科,59属,74种;鸟类15目,49科,124属,215种;爬行类2目,6科,12属,15种;两栖类2目,7科,10属,20种。鉴定到种的昆虫有127种,隶属于5目46科56属。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林麝、牛羚、云豹、豹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藏酋猴、黑熊、水獭、金猫、红腹角雉、红翅绿鸠、大鲵等32种。我国特有动物有秦岭刺猬、复齿鼯鼠、白冠长尾雉、秦巴北鲵等48种,其中南江角蟾和光雾臭蛙仅在光雾山一带有分布。

2、野生植物资源

南江由亚热带向温湿带过度的季风气候,东亚,南北多种植物体系在这里交汇,植物种类丰富。通过调查记录,标本鉴定和资源查阅,初步统计表明,维管束植物17科,812属,2104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台湾水青冈、巴山榧树、连香树、厚朴、水青树、红豆树、黄皮树、鹅掌楸等11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47种,均为兰科植物。青冈新种——巴山水青冈,后由于其在解剖学和遗传学上的一致性,被并入台湾水青冈。台湾水青冈在光雾山内生长的垂直海拔幅度较宽,1100-2000m均有分布,但纯林多分布于光雾山西部焦家河两岸山坡及其支沟内,海拔1300-1900m,。台湾水青冈过去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东、福建、浙江、四川和陕西等省,由于过度砍伐利用,现已分布稀少,光雾山现存的大片台湾水青冈林较为罕见。

光雾山是我国壳斗科水青冈属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全球水青冈属植物约10种,亚洲共有7种,我国共有5种,光雾山内有台湾水青冈、米心水青冈、亮叶水青冈和长柄水青冈等4种,分别占全球、亚洲和我国水青冈属植物种数的40.0%、57.1%和80.0%。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在光雾山有限的面积上,物种多样性是极其丰富的

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

为有效地保护好光雾山的物种多样性,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作了以下工作:

(1)、宣传与教育相结合,努力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

一是在大坝建设集科研、科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巴山珍稀植物园。珍稀植物园面积7公顷,植物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台湾水青冈、巴山榧树、连香树、厚朴、水青树、红豆树、黄皮树、旱莲木、鹅掌楸、香果树、金钱槭、野大豆等12种,其它植物250余种。植物园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水青冈属植物,该属全世界约10种,亚洲有7种,中国有5种,植物园内就有4种。制作完成各种教育标牌500余个;基本形成了植物园科普、旅游休闲道路网络,初步建成了巡护监测体系。作为省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有十几万人在这里接受植物学、生态学、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思想的科普教育,从而提高了公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

二是积极申报秦岭·大巴山国家野生动物园。建立秦岭·大巴山国家野生动物园,在区域及国家层面建立管理得当、多样化的种质资源库,保持养殖和驯养的动物及与之相关的野生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在保障了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之上,保持遗传基因多样性。在不损害野外种群的情况下,建立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或驯养繁殖场所,开展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建立稳定的人工种群,对野生动物特别是濒临灭绝物种的基因资源的保存有着重要作用。野生动物园的建立,对华南虎、豹、云豹、大鲵、秦巴北鲵、南江角蟾、光雾臭蛙等重要珍稀濒危物种开展人工新种群建立、开展基因多样性保护、进行野化训练等活动,对中国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基因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在华南虎的历史分布区及人工饲养种群的基础上,建立华南虎资源保护、繁殖驯化基地。为接下来华南虎“虎归山林”奠定基础。

野生动物园的建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野生动物的行为、活动模式、甚至和野生动物的接触,打破人们以往对野生动物的刻板印象,促进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存。如果了解野生动物的活动、行为模式,可以更好的有针对性开展预防措施,保障人民财产,保护野生动物。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结合普法教育。利用每年植树节、爱鸟周、法制宣传日,通过出动宣传车、固定宣传牌、标语横幅和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手段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规宣传,采取以案说法,教育群众。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宣传,林业法律法规不断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2)、依法打击非法经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等各种违法行为。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近几年来,联合开展了“天保行动”、“猎鹰行动”、 “利剑行动”“平安林区创建活动”等一系列依法打击各种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专项斗争。加大了对乱采滥挖、毁坏、非法出售、运输、收购野生植物的行为依法处理,“天保行动”和“猎鹰行动”被省林业厅表彰为先进单位。

(3)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野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中,把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了森林生态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类型的省级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和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830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4.56 %,居全市第一。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建立,不仅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而且保护了大量的珍贵、濒危的野生植物。

 (4) 、加强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巡护值守,严禁乱捕滥猎野生动物

在光雾山范围内有专职管护人员和生态护林员300百余人,对管护人员明确了保护管理责任区、责任人,落实了巡护责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禁猎区以及其他主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停歇地、繁殖地的巡护值守,从源头治理非法狩猎。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清理收缴铁夹、鸟网等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非法工具,加大警示宣传,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安全的野外生存环境。

(5) 、培育与保护相结合,保持资源持续增长。依托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工程,积极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大力发展台湾水青冈、香椿、香樟、银杏、桂花、水杉等珍稀树木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珍稀树木种苗。在各大苗圃积极培育台湾水青冈、银杏、香樟、红椿等珍稀树木种苗,为珍稀林基地建设提供苗木保障。现有银杏苗10万株、香樟15万株、香椿15万株、桂花5万株。二是支持企业建立珍稀树木示范基地。引进成都翼展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利用我县珍贵树种在我县建设采叶林基地5000亩。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企业带领林农培育珍稀树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县目前营造珍稀树木2.9万亩,其中,台湾水青冈0.4万亩、香椿0.5万亩、银杏0.6万亩、香樟0.5万亩、桂花0.1万亩、水杉0.8万亩、其他珍稀树木树1.05万亩。建立各类珍稀树木育苗基地200亩。

三、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和办法

从五方面强化野生动物保护

一要加强监督检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形成强大声势,打击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和走私、非法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要切实强化野生动物分布区的野外巡护和看守。要在野生动物分布的山头、地块,组织力量加强巡护和看守,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依法制止和惩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干扰野生动物生息繁衍活动的行为,并收缴或清除兽夹、兽套等非法猎捕工具。 

三要全面检查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场所,清理整顿非法经营利用行为。尤其是对餐馆饭店、花鸟市场、药用野生动物原材料集散地和其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较集中的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经营利用非法猎捕或走私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进行清理整顿,并依法惩处。

四要加强林业部门与公安、工商、运输等部门的协调行动,综合整治,严查走私、非法运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6

[关键词] 野生动物 损害 救济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国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我国自1956年开始,逐步建立了一批以保护珍贵濒危野生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逐渐增多,人与动物之间争夺生存资源与生存空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野生动物具有多重价值,保护野生动物的最终也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因此,建立合理的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能够很好的维护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1.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质是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

人类是不可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的。野生动物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价值属性,这些价值属性中有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有些则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野生动物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人类需要从环境中不断的获得物质和能量。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受阻,就有可能造成食物链断裂,导致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2)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野生动物曾经是人类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最直接的对象之一。野生动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制衣服的原材料,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野生动物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人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遗传资源进行生物勘探,进而开发出新的品种资源和各类生物技术产品。此外,野生动物极大的促进了仿生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这些技术和学科的发展能够使人类最终受益。

正是由于野生动物具有多重价值属性,而且每个公民都可能从中受益,因此,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质是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利益。根据公共负担原则,为了维护整体利益而做出牺牲的个体,理应受到补偿。

2.为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而受到损失的个体应受到救济

“公共负担平等”原则是来源于《人权宣言》中的“个人公共负担平等”思想,这是卢梭社会平等思想在共同体建构中的原则体现。“公共负担平等”成为法国国家赔偿法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要点在于:国家公务活动的目的是公共利益(卢梭称之为“公意”),人民同等享受公务活动的利益结果,并同等分担公务活动的费用;如果公务活动造成了个人的特定损害,实际上使得个人承受了公共负担份额之外的额外负担;这种额外的负担应由全体社会成员分担,而不能由个人完全承受,这才符合公平与正义的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分担的基本方式就是国家用纳税额进行赔偿。

人民既然是国家的实际享有者,从国家的活动中获得利益,也应当是公共负担的承担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对国家活动所带来的公共利益应当平等地享有,对于国家活动所造成的公共负担也应当平等地承担。当一部分人或个别人因国家行为而承担的义务重于相同情况下的其他人时,国家应设法调整和平衡这种义务不均衡现象。因为国家行为的受益者是社会全体,因此,社会也应该承担国家行为造成的损害。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个体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同样是如此。对于那些在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因为所处环境或其他因素而受到野生动物侵袭的人,他们所遭受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若由个人负担,是不公平的。社会个体为了保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受而受到损害,由受益的全体公民对这一部分特别的牺牲共同承担责任,这样的制度设计才是合理的。

二、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还没有对野生动物致害的救济制度进行专门的立法,与之相关的制度散见于各级法律文件之中,与之相应的救济措施也还处于摸索阶段。对这些零散的法律原则,规则进行梳理,将有助于建立科学而系统的救济制度。

目前的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立法由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两部分组成。国家立法中主要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将具体补偿办法的立法权授权了省级地方政府,省级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本辖区内的具体补偿办法。

1.国家立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立法的依据,也同时是执法,守法的最高准则,野生动物致害救济也必须有相应的宪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条明确了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为国家,而野生动物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也当然的属于国家所有。《物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条第1款明确规定了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两个法条是对宪法规定的明确与细化,同时也是国家作为补偿义务主体的法律依据。

在国家立法层面上将野生动物的所有权归属国家是合适的,这不仅能满足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也为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方便。

2.地方立法

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授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本辖区内的具体补偿办法。从目前各省制定的情况来看,多数省份制定的办法只是对上位法的简单重复,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侵害事件频繁的省份对实施细则的制定比较重视。比如云南、陕西、吉林、都在《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中规定了实施的细则。从已经制定的实施办法来看,补偿范围的表述尽管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归纳为人身损害和经济损失两部分。对不与赔偿的情形,均规定了故意和非法捕猎遭野生动物攻击的都不予赔偿,有些省份还将种植于保护区内或者散养的家畜受到攻击也不予赔偿。具体负责赔偿的义务的行政机关多为林业局。人身伤害医疗救治费和人身财产损害补偿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担。

由于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的建立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不宜在国家立法层面上进行细化,只需规定一些救济制度的基本原则即可。对于地方立法,应给予地方政府一定权限的自由裁量权,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之后再加以归纳总结进而升格形成法律文件。这种稳健的立法模式是有利于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的建立的。

三、野生动物致害救济规定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意见

1.扩大致害野生动物定义的外延

我国《野生动物法》第二条第二和四款对野生动物的外延进行了限缩,将人们通常认为的凡是未经驯化,在野外自生自灭的动物限缩为珍贵、濒危、有益、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该定义立足于动物保护,目的主要是为了明确保护对象,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对野生动物保护最有利的地方去。但这样的定义并不适合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的完善。例如,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300 种,然而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仅9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陆生野生动物仅有230多种,在该保护名录中,有些野生动物限制在了科一级。因此,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中的野生动物应突出“未经驯化,在野外自生自灭”这一野生动物最本质的特征,对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界限进行合理的划分。生态学上,野生动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和处于天然状态的野生动物。关于“饲养”的含义,有学者提出四条标准。一是它为特定的人所有或占有;二是饲养或者管理动物具有适当程度的控制力;三是动物依其自身的特征,有可能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四是该动物为家畜、家禽、宠物或驯养的野兽、爬行类动物。自然保护区中的野兽,因人力仍无法控制其行为,亦不属于饲养的动物;国家森林公园的动物尽管处于半野生状态,但因为国家投资进行管理,并准许游人观赏,应当视为饲养的动物。在司法实践中,野生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致害的案件,通常是由作为经营管理者的野生动物园承担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致害救济中的野生动物指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非饲养,未经驯化,在野外自生自灭的野生动物。这样定义就将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中的野生动物限制在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加大中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

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补偿由地方政府负担,从而直接将中央政府排除在补偿的义务主体之外,这样的规定并不科学。从我国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来看,西部明显多于东部,内陆明显多于沿海,而西部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省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出牺牲与让步,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建设及商业开发的环境评价标准严于其他地区,财政税收必然会受到影响。如果完全让本就不宽裕的地方财政全部负担,会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短缺,使得补偿不到位,从而降低当地居民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因此,应该将中央政府纳入补偿体制,具体交由林业部负责。因为在地方政府中负责对也野生动物致害进行调查、汇报、补偿金的发放等工作的是林工站,林业局或行政机关中负责林业方面的主管机关。这样做就理顺补偿机制中的行政管理关系,便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的补偿方法,可由地方林业部门先行赔付,汇总后每年上报林业部一次,待林业部核实确认后,再按照之前约定的承担比例拨付给地方政府。

3.丰富救济途径

现有的救济途径主要是将损失和损害折抵为现金后进行补偿。这样的补偿方式简单直白易于操作,受损害或损失的群众也乐于接受,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单一的补偿方式并不能满足补偿制度建设的需要,笔者认为还应增加以下几种补偿方式。

(1)保护区周围的医院为伤者开辟救治的绿色通道。受到野生动物攻击后,往往需要大笔的治疗费用。而保护区及周边生活的居民通常经济都不宽裕,很多都无法及时凑到足额的医疗费用进行救治,如果延误了治疗,则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再野生动物造成损害频繁地区的医院开辟绿色通道,一旦发生致害事件,由医院先行治疗,治疗的费用待相关部门核实后再给予拨付。

(2)采取实物与现金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对野生动物致害的损失和损害进行评估往往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果补偿标准是固定的,则补偿者所得到的补偿可能无法弥补所遭受的损失。而且,人的需求和价值追求在不同的时候也是不同的。对一个急需良种化肥而又不能及时购买得到的种粮户来说,对其进行现金补偿和送去急需的良种化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法律也应该更多的体现人文精神。

(3)普及防护知识,帮助建立防护设施。野生动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许多致害案例是由于不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而惊扰了野生动物而招致攻击的。如果保护区周边的群众都对野生动物的习性有所了解,懂得基本的防护知识,则可以大大的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保护区周边的地区发放宣传册,向群众宣讲防治野生动物侵害的相关知识,用科学的方法避免损失是很有必要的。

保护区周边的群众在与野生动物共处的长期实践中也总结了很多有效防治野生动物侵害的方法,比如挖防护沟,编制防护栏,燃放鞭炮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总结后加以推广。政府还应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修建野生动物通道,设置隔离设施,尽量减少人与野生动物的直接接触。

(4)创新保险险种,鼓励保护区周边群众参加保险。保险具有转移风险、均摊损失、实施补偿等作用。野生动物致害相对于保护区的居民来说仍属于小概率事件。但这种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而且是不确定的。通过创新保险险种,鼓励居民积极参保将有利于补偿的及时到位,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完善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救济手段,将有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有利于维护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发展才能更健康。

参考文献:

[1]房绍坤 毕可志编著:国家赔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6

[2]张正钊:国家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2

[3]皮纯协:何寿生著.比较国家赔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188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7

【关键词】保护 野生动物 问题 研究

1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

我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与悠久的历史,为保护野生动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中科院的科学家就立志建立我国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在1956年,即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此后一系列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举措,包括找到濒危动物,再度建立自然保护区,都为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我国野生动物所受到的威胁

2.1 生存环境的破碎化

不仅在我国,在全球也是面临着同样的情况,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与日常活动范围正在不断的缩小,不断的分散,造成了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破碎化的现状。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的扩大,野生动物被迫改变生存习性,被迫迁移,不断躲避,导致了生存环境的碎片化,许多野生动物在隔绝的生存环境中生存,食物越来越少,近亲繁殖增加,不能正常迁徙,间接导致了野生动物的灭绝速度的加快。

2.2 资源枯竭

随着人类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的扩大,森林不断被砍伐,土地不断被开垦,各种资源都越来越枯竭,野生动物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难生存,再加上人类无节制的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更加剧了野生动物的灭绝。

2.3 环境恶劣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污染了城市环境,更污染了自然环境,给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影响,给野生动物造成了健康、遗传等一系列的伤害。

2.4 遗传多样性的退化

由于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破碎化、生存资源枯竭的加快、环境的污染,已经造成了野生动物当下这一代的生存已经很困难,减少了野生动物的寿命,加速了他们的死亡。生存环境的恶劣导致了野生动物近亲繁殖增加,遗传的单一性,环境的恶劣导致了野生动物体内毒素的累积,更遗传到下一代,导致野生动物的退化,更加不能适应,逐渐导致灭绝。

3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3.1 经济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离不开野生动物,很多野生动物都能够为人类提供药材、织物、皮毛、食材等等一系列丰富的资源,保护野生动物,加强对他们的研究、培育、驯养,对人类发展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

3.2 科研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科研成果都是由野生动物引发的灵感。通过对野生动物的研究,人类借鉴了很多野生动物的生理构造、生存习惯,对人类的研究、发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从鸟类的飞行开始研究,发明了飞机,对青蛙眼睛的研究,发明了电子蛙眼等等。另外,猴子、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他们与人类有着亲缘关系,为研究人类学,灵长类动物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3.3 对生态平衡的意义

即使在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人们还是需要保持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野生动物就是生态系统中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的保持是通过食物链保持着平衡,这种生态平衡不仅要保证物种的品种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还要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如果生态系统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发生了变动,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由此可见,保护野生动物是必须进行的,这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

4 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存在的不足

4.1 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本法条就十分不完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就已经就保护野生动物颁布了法律,在当时这部法律为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法律基础,对当时的野生动物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侵害越来越严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恶劣,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来说已经远远不够,当下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越来越局限,指导思想也十分落后。

4.2 执法力度的不严格

野生动物对外贸易方面执法就非常松散。在野生动物对外贸易方面,应当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对外贸易,这就决定了野生动物对外贸易的检测应当是一个十分专业的行为,但海关贸易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不具备这一能力,直接导致了执法力度的不严格。

4.3 守法意识的淡薄

由于野生动物能够带来极高的利益,但付出的代价却并没有那么高,直接导致了很多人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另外,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往往都是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我国对于偏远地区的执法力度又不够严格,直接导致了在强烈经济诱惑下的人们守法意识的更加淡薄。

5 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

5.1 完善立法制度

尽快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现在执行的这部《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过于落后,很多司法解释十分模糊,使得对野生动物不怀好意的人们钻了法律的空子,也使得有心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的人们无法可依,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展开十分困难。

5.2 加强野生动物的研究

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研究,可以看到更多野生动物的价值,使得国家对于野生动物更加重视,可以加大对野生动物研究的经济投入、科研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加强野外野生动物基地的建设,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专业性等等。

6 结语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就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分析强调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现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存在各方面不足,最后,对如何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对相关人员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杰.拍卖国际狩猎动物限额的思考[J].野生动物杂志,2007,28(1):33-35.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8

探访北京野生鸟类非法贩卖市场

随着鸟类资源不断丰富,非法捕捉贩卖野生鸟类问题依然存在。由此导致每年在猎捕、运输、贩卖过程中死去的鸟类数量难以估算。笔者于今年夏季对北京两处贩卖鸟类市场进行走访,均发现有贩卖野生鸟类的现象。

初夏一个周末,笔者来到原官园花鸟鱼市。此市场位于车公庄至阜城门之间西二环以东。由于一年前的市场拆迁政策,原先的花鸟鱼市大部分摊位已搬至他处。曾热闹繁华的市场今日已摊位稀少,冷清了许多。一进市场入口就见有两个摊位售野生鸟类,品种有喜鹊、鹩哥雏鸟、红嘴相思、黄鹂、麻雀等。笔者还听说位于昌平区沙河镇有个早市也有贩卖鸟类情况,于是在一个盛夏的周末上午进行了走访。当时早市格外热闹拥挤,除销售各类生活用品、蔬菜瓜果外,还形成一定规模的狗市、鸟市。鸟市集中于狗市以北靠近树林地段,鸟贩约十余人,有的贩卖金刚鹦鹉、喜鹊,有的贩卖金翅雀、成年鹩哥及幼鸟,也有的贩卖八哥幼鸟及斑鸠、黄雀,此外有些野生鸟类一时难以叫出名称,估计属于雀类。经统计,这里贩卖的野生鸟类种类约十种左右,数量达数十只。

随后笔者又来到鸟市以西的家禽市场。家禽市场是沙河早市一大特色,这里有个大棚,云集许多商贩售各类家禽。笔者发现在一售鸡摊位处放着一个大网,里面有许多小麻雀,有的已死亡,在麻雀中还有只大个儿的尖嘴鸟,灰色羽毛,嘴长,比麻雀大一倍。问商贩:“这些麻雀是用网粘的吗?”“对,山里边网粘的。”商贩回答。“那这只大鸟叫什么呀?” “那就不知道了,是在粘麻雀时一块粘的。要不要?5块钱拿走。”商贩说道。

看到此情景,善良的人们都会对网中捕来的大鸟和奄奄一息的小麻雀命运很是担心,把它们买下放生的念头不由得产生。但要知道,鸟类在被人们用粘网等工具捕获过程中大部分会受伤而亡,幸存下来的鸟在贩运过程中又会死去不少,被运到市场上销售过程中还会死去许多。因此,我们看到市场上在笼中活蹦乱跳的小鸟,还不知它们的背后有多少牺牲品。此后,笔者在一卖鸭鹅的摊位处还发现了大量斑鸠、野鸭、雉鸡,甚至还有大雁被贩卖。让人不禁要问:“这些被出售的野鸭、雉鸡、大雁是人工繁殖的还是非法野外捕猎的?”要是野外捕猎的,那真是不堪回想了,笔者在鸟市和家禽市场都发现了大量待售的粘网等捕鸟工具。

遏制野生鸟类买卖有法可依

野生鸟类买卖市场固有其成因。有句话叫“要想真正保护野生动物就不要购买、饲养、食用它们。”如果没有买方市场,鸟贩们就会因无经济利益可图而放弃非法捕猎贩卖的行为。但买方市场会自动消失吗?恐怕不可能。清晨,当你散步在公园或小区花园中,往往会被婉转动听的鸟鸣声吸引,你会看到一个个大鸟笼挂在树上,里面被囚禁的鸟类往往是沙百灵、八哥、鹩哥、画眉等目前难以人工繁殖的野生鸟类。提笼架鸟、驯养野生鸟类,一直是一些老北京人的嗜好,以此为乐安度晚年者不在少数。于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野生鸟类的买方市场。

如果只从买方市场分析,显然还不够,商品销售渠道是由买方和卖方市场共同形成的。就卖方而言,其存在和发展首先受到买方市场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从另一角度分析,立法执法环节的疏漏和民众参与保护意识的薄弱也是其成因。

目前保护野生鸟类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简称 “中国野保法”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等。其中《北京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规定本市无自然分布的物种被列为市二级保护动物,鸟类包括画眉、八哥、鹩哥、红嘴相思鸟、红梅花雀等。这些“宠物鸟”严禁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不论是商户出售还是市民购买,一旦发现都将受到经营金额1至10倍的行政处罚。上述法律法规不仅对一些数量急剧减少的野生鸟类品种作出一级、二级保护规定,并对禁止捕捉、运输、贩卖(贸易)的野生动物品种作出明确规定,还表述了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制裁措施。可以说,我们早已有法可依了,但是通过对国家及地方制定的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法律法规及实施条例的分析过程中,不由得产生几点疑惑。比如对捕捉贩卖保护名录以外的其他品种野生鸟类的非法行为如何运用法律进行制裁?对于捕猎贩卖野生动物及贩卖捕猎工具的违法者应由哪些执法部门及执法者来履行执法任务?提出上述问题并非没有根据。

以笔者亲身经历为例,在发现沙河早市有贩卖野生鸟类现象后打电话向当地森林公安部门反映,对方的答复是市场销售野生鸟类应该由工商部门负责管理,应向工商部门电话反映。“中国野保法”规定,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10倍以下的罚款。试问:一旦市场出现贩卖野生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活体或加工产品,热心市民向工商部门举报后,工商执法人员是否对国家和地方级重点保护一二级野生动物名录和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却属于“三有名录”动物品种有清晰的认识?此外,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10倍以下的罚款”的法规而言,处罚力度是否能对非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者起到震慑作用?国家林业局曾要求,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重点打击在鸟类迁徙停歇地、迁徙通道和集中活动区域张网捕鸟、投药毒鸟等非法狩猎野生鸟类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等方式非法运输野生鸟类及其制品的不法行为,非法收购、出售野生鸟类的窝点和市场。因此笔者认为,由林业局公安部门和工商行政部门联合执法更为有效,对于猎捕贩卖鸟类严重违法者需予以立案查处。

众所周知,野鸟贩卖市场如果没有明确的执法部门和执法者对市场进行长期监管的话,势必会导致野鸟贩卖市场长期存在并发展。在上述笔者探访过程中,令人困惑的,一是非法捕捉贩卖鸟类举报电话难以查询到;二是向当地林业公安部门反映贩卖野生鸟类情况时却被告知应向当地工商部门电话反映。作为公民,我们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义务,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助于公民更好地履行义务呢?看来当务之急是政法部门、法律研究者及执法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法规内容及执法环节的工作调研,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全民参与保护野生鸟类

其实,保护野生鸟类不仅是执法部门的责任,也是全民的责任。随着北京市每年4月1~7日“爱鸟周”举行各种爱鸟护鸟活动,广大民众已基本形成了爱护鸟类意识。但是市民们对于保护鸟类及其他野生动植物的相关法规了解得还不够,对于《北京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规定的保护鸟类品种及“三有名录”中受保护的鸟类品种认识度还不高。试想,如果在我市中小学校长期开展爱鸟护鸟的教学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材中用更多篇幅编写出有北京地域特色的鸟类资源常识课内容,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爱鸟护鸟的课程教学,将会积极影响到数以千计的家庭成员。此外,青少年朋友还可以从以下途径提升个人爱鸟护鸟素养――

首先,可以浏览相关鸟类资源教育网站获取知识信息。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站、北京野保网等。其次,阅读鸟类图鉴手册类图书,如高武教授编写的《野外观鸟手册》、北京自然之友编写的《北京野鸟图鉴》等。最后也是最激趣的活动,即野外观鸟。观鸟活动具体条件要求可以通过阅读上述图书获知,当然还需要一部双筒轻便望远镜。观鸟活动可以极大地提升民众对当地野生鸟类的认识水平,由此培养爱鸟护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可喜的是,北京及全国其他地区近些年观鸟队伍发展得很快。春夏之交、夏秋之交是最好的观鸟季节。如今本市适宜观鸟的地点很多,如圆明园、颐和园、百望山等公园。总之,观鸟可以让人们内心产生对鸟类的无限热爱。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9

2022最新关于保护动物倡议书范文   尊敬的广大市民: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状态。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我们的命运就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动物作为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每天都有珍稀动物在灭绝,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动物被猎杀。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益虫被杀,害虫猖獗,森林被伐,灾害频繁;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我们的自然生存环境正在恶化,可是我们又能怨谁呢?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大自然的主宰者,猎杀动物、砍伐森林、摧毁植物造成的吗?这难道不是我们在自己毁坏生存环境吗?据调查表明,近几年我县城乡餐馆、酒店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艰难。为了保护共同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此,我们倡议:

  一、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不滥食野生动物,禁止食用野鸭、天鹅,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不滥捕、不猎杀野生动物,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好公民。

  二、关爱动物,保护森林,让茂密的森林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庇护场所。

  三、各饲养、运输和餐饮企业不非法经营、贩运、加工、制作、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做绿色、环保、守法的经营者。

  四、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劝说阻止、举报各类破坏森林、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做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

  朋友们,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为了让汉寿成为更加美好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大地处处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平安地生活。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2最新关于保护动物倡议书范文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由於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於濒临灭绝的状态。近几年,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已经处於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艰难。最近,我报进行的采访调查表明:我市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谴责。要彻底改变滥食野生动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为此,我们倡议: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普法力度,媒体和社会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倡议: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林业、工商、卫生检疫、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坚决打击非法盗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全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举报并协助执法部门,坚决与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我们倡议:为了保护港城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

  朋友们,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为了让港城成为更加美好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大地处处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平安地生活。

  让我们携手共创21世纪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

  保护动物,是我们人人都要做到的,许多人任意去猎杀动物,虽然现在的人都说要保护动物,但是还有很多顽固的人不听,继续猎杀动物,人类拿动物来观赏、卖钱,用兽皮做大衣……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是一只动物,却遭到了人类的猎杀,你会怎么想,你愿意吗,你愿意被猎杀吗?你绝对不愿意,有些人说:“我又不是动物。”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动物们会怎么想吗?现在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动物会甘心吗?不,不会,永远不会。它们不愿意死在人类手里。它们愿意被你们猎杀吗?不,它们有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一亿个不愿意……

  有些人虽然知道怎样去爱护动物,可是他们只会假惺惺地去教育别人,而自己却照样破坏环境,照样兴致勃勃品尝野味。 就拿印度洋毛里求斯群岛上生活的渡渡鸟来说,由于它身上的肉鲜美无比,所以遭到当时人类的大量捕食,在十七世纪就已告灭绝。但是如果当时人们有动物保护意识的话,就不会造成渡渡鸟的灭绝。

  还有鲸,鲸不是让你们随意捕杀的,鲸是被杀掉一头就死一头的,不像小鱼小虾那样多,如果我们把鲸杀掉了,那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不是看不到鲸这种动物吗?在此,我呼吁人们,不要再破坏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不要再乱杀一禽

  一兽,不要再杀害我们的朋友,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一个个生灵。消灭动物,就是在消灭人类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动物全都消失了,那人类还能生存吗?要保护动物,珍惜这自然界里的每一个生灵吧。

  朋友们,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造成生态严重不平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现在,有些动物已经灭绝了,鳄鱼虽然凶猛,但人类更凶猛。就是因为有些动物身上的器官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由此成为被人类掠夺利用的对象,成为动物灭绝的主要因素。鳄鱼长着锐利的牙齿,和硕大的食物胃口,我们都说鳄鱼可怕,但鳄鱼更怕人类,在人类的眼中,鳄鱼皮可以制成行李箱,手提包,钱包,鞋等物品,所以鳄鱼,现在已经成为快要灭绝的动物了。

  当你漫步在绿树荫荫的森林,当你行走于青色一片的草茵,当你辗转于层栾叠峰之间,你是否想到如果能远远地听到“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鸟鸣,如果能见到穿梭于树中的小猴的身影,如果能遇到溪边饮水的小鹿,那么,大自然会多么灵动多么迷人。

  谁不向往静谧的田园生活?谁不渴望每天见到蓝天白云?谁不期待身边有鸟语花香?听着松涛低语,鸟鸣啾啾,看着苔藓绒绒,树叶飘飘,伴着流水潺潺,鱼儿嬉戏,人都会陶醉其中。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我们的命运就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动物作为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每天都有珍稀动物在灭绝,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动物被猎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益虫被杀,害虫猖獗,森林被伐,灾害频繁;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我们的自然生存环境正在恶化。可是我们又能怨谁呢?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大自然的主宰者,猎杀动物、砍伐森林、摧毁植被造成的?这难道不是我们自已在毁坏自已的生存环境吗?

  同学们、朋友们:4月1日——4月7日是我国的爱鸟周,为了让我们大家都能为鸟儿做一些有益的事,为了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为了这个星球上一切生物的未来,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伸出我们的双手,每年种上一颗树;做一名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宣传者;提倡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风尚;劝说、阻止伤害野生动物的人和事,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家乡的树更绿、天更蓝、水更美;让大地处处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野生动物与我们人类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地生活!

  2022最新关于保护动物倡议书范文

  爱心的朋友们让我们伸出双手帮帮它们吧!芸芸众生,熟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我们应该尊重那些无言的动物并为它们说话。

  近年来,城市里流浪猫、狗数量剧增,它们中曾经有很多也拥有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它们曾经也是一个家庭中的宝贝和宠儿,不知为什么它们却被遗忘,这些可怜的小生命只能开始自谋生路,它们中有很多因为没有绝育,大量繁殖。所以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孤独身影。可怜的它们奔波在垃圾堆之间寻找食物,卷缩在街角躲避风雨,忍受着饥饿、寒冷和痛苦的煎熬,它们依然忠心耿耿的等待着主人。渴望着人类的照顾。然儿它们却遭遇到人类的无情的伤害,饱受饥饿,疾病寒冷,捕杀的折磨。甚至在大街上被乱棍活活打死,有多少善良的人们流下了眼泪!指责那些不负责任的主人。不知被丢弃这些伴侣动物的主人余心何忍?它们是有血有肉的小生命啊!它们曾经也给你们带来过欢乐啊!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这样说:“对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类也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待动物的方式来判断他的心地的好不好。”印度哲人甘地曾说:“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们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可从他对待动物的方式判断出来;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出这个民族是否伟大,其道德是在进步还是在堕落。”美国总统曾说:“一个狗都不爱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是没有爱心的民族。”创立中华民国的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文化很老的国家,有四千多年的文明,我们的文化比欧美进步得多。”希望大家能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用我们的行动和爱,点亮他们回家的路。

  对于人类来说哪怕是很小的奉献也会给它们带来生命的希望。我们希望养宠物的朋友们把遗弃的小生命收养回来吧!不要看到那些可怜的小生命被乱棒打死在街头。请大家换位思考,如果一个人被追杀那种绝望的心情是什么滋味?我们大家少浪费一点,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更洁净。让我们大家伸出友爱的双手科学救助这些可怜的流浪伴侣动物。因为动物保护意识薄弱,伴侣动物生存状态堪忧。伴侣动物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所以希望大家给于伴侣动物实质性的帮助,希望每一位爱心人士都能尽自己的微薄的力量为身边的流浪动物提供及时的救助。“慈悲为怀天地助你,善得千福,世上有两件大事你不能等:一是尽孝;二是行善。”

  你看着街头流浪的猫狗茫然的眼神,你心疼吗?耳闻目睹那么多动物被虐的事件,你愤怒吗?

  有那么多流浪猫狗流离失所,你想为它们做些什么吗?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篇10

一、 夏玛保护站基本概况

夏玛保护站所辖林区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东北部,属祁连山系冷龙岭余脉,地貌多为中山和低山两大类型,海拔在2350—4074米之间。林区气候属冷凉半干旱气候,气温低,光照不足,生长期短,昼夜温差大。天然林以乔木为主,灌木次之。乔木以青海云杉最多,多生长在阴坡、半阴坡阴湿地带。其次为柏、桦、山杨等。柏树为祁连圆柏,主要生长在向阳山坡;桦有白桦、红桦;山杨多生长在山谷河沟和阳屲山坡。灌木有高山柳、杜鹃、金露梅、银露梅、小叶杜鹃、沙棘、矮卫矛等,主要分布在乔木林上线、林缘地带和山谷、河沟。部分林区灌、乔混生。郁郁葱葱的森林,广袤的草原,孕育着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

二、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夏玛林区动物种类繁多,据初步调查显示,鸟类14目27科104种,两栖、爬行动物11种,野生晡乳纲动物5目13科30种。目前已查明的动物种类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雪豹、金雕、马麝、胡兀鹫、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等; 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岩羊、猞猁、荒漠猫、淡腹雪鸡、蓝马鸡等。由于自然植被在山地的垂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夏玛林区也从下到上依次为山地森林草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裸岩带、高山荒漠带。栖息在森林中的的动物为获得相应的食物以及休养生息的场所,也具有成层分布现象。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林区人口的增加,人类在经济利益和生活需求的驱使下对野生动物进行过度的猎捕,使史册中记载的马鹿、雪豹已在本林区很难发现,原人们所熟知的胡兀鹫、蓝马鸡、岩羊等动物如今数量已显著下降,有些动物几乎达到灭绝的边缘。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和重点公益林工程的启动,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增强,加之保护站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大了对破坏野生动物的惩处力度,使林区内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加。

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

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的天然财富,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大量流失,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呈下降趋势,许多野生动物已处于灭绝或者正在濒于灭绝之中。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国家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夏玛保护站与当地政府紧密配合,加强管理,逐步扭转了严重破坏野生动物的不良局面,从而使我们看到了濒危物种生存繁衍的希望。

四、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结合护林防火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特别是加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法律法规宣传,使宣传深入人心,使野生动物的保护与林木等同起来。

2、保护生存环境。加强封山育林,扩大和保护森林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环境。保护好野生动物必须同时保护好栖息环境,栖息环境的破坏将给野生动植物的载体造成危害,从而间接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

3、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站紧紧依靠当地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森林警察和林政管理人员的骨干作用,狠抓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案件查处,严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

4、严格狩猎制度。针对本区野生动物分布特点,限制任何形式的狩猎活动,确因科学需要而狩猎外,不得以任何原因和理由狩猎和收购野生动物。

5、制止野生动物的买卖。工商、畜牧、林业等部门要严格对收购、贩卖、采挖的非法人员进山、进村的管理,对出入车辆严格检查,从源头上杜绝构成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