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文化常识十篇

时间:2023-11-10 18:19:18

风俗文化常识

风俗文化常识篇1

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文化常识

【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风俗文化常识篇2

关键词:日本;风俗文化;民族文化

引言

日本的民俗学的相关研究正式起步于明治维新之后,尤其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为日本风俗学诞生奠定了历史氛围。关于日本的风俗记述可追溯到记纪神话时代,在这阶段为强化中央集权体制以及对各国真实状态进行掌握,朝廷就对各地下令编纂地方志,要能够通过迹象文字对地方进行命名,对一些物产和山川等名称加以记录,后来就将这些地方志名之为《风土记》。

1.日本风俗研究的基本概述

1.1日本风俗文化财类型分析

在日本的风俗文化财的类型方面主要就是有形风俗文化财和无形风俗文化财。无形的风俗文化财就是理解国民生活变迁不可或缺的一些衣食住行、信仰、时令节庆的风俗习惯和民俗艺能;有形的风俗财就是理解国民生活变迁不可或缺的用于前者的器具和房屋等方面。从无形风俗文化财当中的一些风俗来看,主要有生产升级和社会生活及信仰祭祀等,民俗艺能就涵盖着田乐以及故事和祝福表演等[1]。关于无形的风俗文化财通常是和有形相连接,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例如:日本的青森大型等会就是日本的大型灯祭活动,从遗产的类型上来看就是无形民俗文化财中的风俗习惯,在每年七月末到八月初都会举行大型特色活动。

1.2日本的风俗文化观分析

通常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会存在精英文化及风俗文化两个重要方面,而风俗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同时也是作为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目标。之所以有如此概论主要是因为民族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特定风俗习惯及与物质成果的结合体,风俗也正是民间的生活状况以及民间人们长期积累的知识得以传承的生活文化[2]。在日本风俗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从其衣食住行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最能够将其民族的风俗特点体现出来,风俗具有着时代性及地方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迁,所以从日常生活当中进行寻根探源为最佳方式。

2.关于日本风俗的具体研究

2.1研究日本风俗的重要性分析

对日本的风俗进行详细的研究能开拓国人眼界,从而加深国人对日本风俗文化的认识及进一步了解,这样在两国的文化交流方面也能够进一步加强,这在我国和日本文化交流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日本的风俗进行详细研究的黄遵宪在这一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其之前,我国对邻国日本没有太多的了解,而日本对我国却有着很深的了解[3],黄遵宪对日本的民间风俗研究博得了中日两国文人学者的高度评价,其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史料进行的探究极大的丰富了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史内容。

2.2日本风俗的具体探究

通过从日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研究能够探寻其风俗特征,在日本的传统服装方面,“和服”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其发展历史上已有一千多年,在奈良时代日本的服饰在色彩上比较简单,到了平安时代,受到国风影响,衣服的色彩开始变得多样化,衣袖也向着宽大的方向进行发展,在镰仓时代贵族的奢华结束之后为作战方便服装又恢复了素朴,宽袖重新变回了窄袖,到了室町时代在衣服上就开始印有家纹,在便服的设计方面也开始向着礼服化发展。而在日本的日常做客方面也有着诸多的规矩,倘若要到日本人家中做客就需和主人预先约定好时间,进门之后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并将礼物送给主人,在屋内就坐时背对门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劝说下才能够移向尊位。

在日本的信仰风俗忌讳方面比较的复杂,日本人大多都是信奉神道及佛教,在穿衣上都是右向掩衣襟。人死后下葬时要左向掩衣襟,这就是阴阳相反的道理,而在死者的装束上也会和人间的相反。另外就是日本人对紫色不喜欢,认为其有着悲伤色调,最为忌讳的就是绿色,认为其是不祥之色。在结婚的风俗方面结婚的典礼均在傍晚。在日本的社交风俗方面,日本人都比较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在行人和同事之间很少发生口角[4]。日本人待人接物的态度比较认真,按照日本人的风俗,饮酒是重要的礼仪,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之后要马上接过酒瓶给主人斟酒,相互表示主客间的平等和友谊,在斟茶过程中,往往是斟到八成满最为恭敬。

日本的茶道在日本也是一种重要风俗习惯,日本的茶道其实和其他东亚茶仪式相同,都是以茶为主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只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差别。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有着东方文化的韵味,它有着自己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和内蕴。日本的茶道是遵循规则来喝茶的活动,而这一过程中的茶道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喝茶程序当中,日本人对形式非常注重,茶道就是这样的一种体现,并成为日本风俗的重要体现形式。

在日本的风俗当中,节日是最为浓味浓厚及最能够体现日本传统风俗的内容,其中的青森大型灯祭就是日本东北地区三大祭之一,在这一地区举行大型的灯会游行据说是为驱赶夏季到来的瞌睡虫,预示着农业的丰收。根据相关说法认为,青森大型灯会是以弘前为源头得以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历史较长,在日本享保年间《津轻秘鉴》当中就有相关记载,可从其中的插图中看到七夕祭及二星祭等字样,而青森县的大型峰会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跳人,也就是随着调子跳舞[5],在每年的八月灯会间这一地区的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参与表演。这一风俗传承至今依然繁盛。

3.结语

总而言之,日本在东方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其风俗文化进行研究了解能够加深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这样就能够在中日共同的和平愿望下起到进一步巩固作用。对日本风俗文化的研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待加强,为此就需要有关学者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希冀在未来有丰硕成果,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期望能够对相关研究者在日本风俗研究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锋传.日本民俗传统艺能――歌舞伎(一)[J].日语知识,2012,(03).

[2]陈|.日本民俗渊源说――《阴阳五行与狐崇拜》编辑手记[J].中国图书评论,2011,(06).

[3]贾蕙萱.中国的日本民俗研究[J].日本学刊,2012,(03).

风俗文化常识篇3

考古工作者非常重视化石。为觅到一块珍贵的化石,他们常常千里奔波,万里搜寻,翻山越岭,下沟入壑,摸遍山野,掘地三尺,期冀获得一个大惊喜!

自然界的化石,其实是一部记载翔实的史书,是一部比司马迁笔法还要高明的史记。

它记录了当时生活的典型环境。

它透露了许多业已绝迹的秘密。

它传递了异常珍贵的诸多信息。

它开启了沉睡多年的巨大智慧。

科学研究需要化石,考古研究需要化石,文史研究当然也需要化石,即不同于自然界化石的社会生活"化石"。

B

人类社会生活的"化石"是多种多样的,花样翻新的,异常丰富多彩的。

有远古人类肢体、牙龄、头盖骨化石。

有早期人类穴居、用火及击打石器的遗迹。

有留存千年的墓葬、建筑和各类遗物。

更有承传至今、规矩森严的乡风民俗。

这些虽非真正意义上的化石,但有着化石般的神奇功能。即:它保存了历史,延续了历史,形象具体、生动详尽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不同层面的真实情况,表露了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人生理想、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

尤其是乡风民俗,具有恒定性、承传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块生活的"化石"。它既反映自古以来某一地区群众生活的习惯,又规范着当今群众丰富多姿的生活,还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这样的生活化石,珍贵异常。

这样的生活化石,应予重视。

这样的生活化石,需要采集。

这样的生活化石,值得研究。

C

我们重视生活化石,经常介绍生活化石。细心读者从本刊上可以看到这些"化石"的闪光,听到这些"化石"发出的声响,并从对"化石"的研读中获得许多知识。

我们已介绍了民间节日习俗。

我们已介绍了恋爱婚姻习俗。

我们已介绍了病老殡葬习俗。

我们已介绍了文化活动习俗。

我们还将介绍更多地方不同的各类风俗。

这些风俗的介绍,受到了众多读者和各地群众的欢迎,得到了肯定的评价。

他们说这是一种知识,能使人更好地认识生活,依群众生活习惯深入其中。

他们说这是一种尊重,能使人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看到他们的智慧。

他们说这是一种交流,能使不同地区的人看到各地习俗的差异并相互进行借鉴。

他们说这是一种展示,能使人从展示中获得教益,受到启迪,并自觉地对粗风陋习加以改造。

得到上述评价实属不易,尽管评论者站的角度不同,给予的结论有异,但引起了重视这一点,则是肯定无疑的。

D

乡风民俗是人群生活的结晶,生活规则的约定,人际关系不成文的约法,相互交往的纽带,循规蹈矩的标尺,为人处事的规范,窥测一个地区或一个人群生活规律的一种孔道,也是进入或溶入其中的一条路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地区或某一人群的历史,反映了其历史的演变,生活的变迁,因而又是一种历史,一种生活的化石,具有历史价值、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

我们重视乡风民俗,因为它是历史的一部。

我们珍视乡风民俗,因为它是社会学的构件。

我们研究乡风民俗,因为它作为生活的化石,透露着许多有珍贵价值的信息和资料。

风俗文化常识篇4

关键词:植物;民俗;惠州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7003

1 引言

民俗植物是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彰显生活文化的植物。民俗植物的利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有其特定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寄托于民俗活动中的一种心领神会、约定俗成的东西,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1]。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收集惠州民间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的相关经验和知识,进而对其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对研究、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可起到积极作用,对探讨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价值,也可为研究民俗文化的融合与变迁提供参考。

2 研究地概况

惠州地处东经113°51′~115°28′,北纬22°24′~23°57′,集山、湖、江、海、林、泉、瀑为一体,坐拥“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胜景,境内“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屹立于东江之滨,与“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以及群峰叠嶂的部级自然保护区象头山遥相呼应,形成了群山环绕、绿色覆盖的城市风貌。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就有“岭东雄郡”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在惠州一带繁衍生息,从事捕捞、狩猎和原始的农耕,创造了惠州的远古文化。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在惠州设循州总管府,从此惠州成为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惠州也是名宦、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如葛洪、李商隐、苏轼、杨万里、文天祥等,他们或诗或文,或创办书院,或修堤筑路,兴修水利,对惠州文化、经济的发展贡献殊多,影响深远。其中,苏轼在惠期间,先后写下了160首诗词和几十篇散文、序跋,其诗文歌咏惠州风物,使惠州名扬四海,对惠州文化、民俗等影响颇深[2]。

3 信仰崇拜与民俗植物的利用

3.1 风水林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晋朝郭璞:“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惠州地区南北多丘陵,中部多台地和平原,多数村落选择以傍山倚水,视野开旷的低丘坡地为主,认为理想的生存环境必须“藏风”、“得水”, 除了形局佳、气场好,还要山清水秀、环境宜人[3]。风水林就是人们受风水理论的影响,在路口、庭院、村落后山、寺庙以及坟墓周围等与风水有关的地方营建、管理或封育、保护的森林。人们栽种风水林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理想的居住或安息场所,而风水林的长势就成了村落盛衰的表征。

惠州风水林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典型群落结构,垂直层次结构分化明显,这些风水林的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植物成分占优势,树木多为耐贫瘠、干旱,生命力较强的种类,茎干高大、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浓荫蔽日,一般都能存活百年至数百年,甚至千年。 典型的风水林中,林冠层的郁闭度较高,通常在0.6以上,其乔木层多由大戟科、金|梅科、樟科、壳斗科、桑科、蝶形花科、山茶科等植物组成,有乌桕、枫香、樟树、黄樟、厚壳桂、红楠、绒楠、中华楠、米锥、红锥、罗浮栲、黧蒴、木荷、山杜英、鸭脚木、苦楝、红车、假苹婆、猴耳环等;林下灌木层的物种也较丰富,以山乌桕、九节、石斑木、桃金娘、黄栀子、山指甲、了哥王、硬壳桂、布渣叶、银柴、豺皮樟、余甘子、粗叶榕、大罗伞、朱砂根、梅叶冬青、杜鹃花、箬竹、米碎花、毛果巴豆等占优势。乔木和灌木层间的藤本也较多, 常见的有山鸡血藤、假鹰爪、白花油麻藤、买麻藤、三叶木通、野木瓜、菝葜、土茯苓、 瓜馥木、鱼藤、山银花等。草本层主要有狗脊蕨、乌毛蕨、中华里白、扇叶铁线蕨、铁线蕨、华良姜、土牛膝、山姜、蔓赤车、淡竹叶、建兰、广东沿阶草、火炭母、海芋等。除了野生植物,在林地不难发现一些村民种植的经济树木,如龙眼、荔枝、黄皮、蕉、柚、柑、蒲桃、番石榴、木瓜等。

3.2 伯公树

惠州人常把大树视为“神”,称“树头伯公”,源自于“万物有灵”的思想。在惠州街头巷里、田间村头常见一些大树上挂满红布,周围插满香烛棍,被当作敬拜的对象。常见的“伯公树”有秋枫、龙眼、荔枝、细叶榕、香樟、菩提榕、木棉、木荷等。这些树树干粗大、树冠宽广、枝叶繁茂、寿命久长,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家族兴旺、福荫家庭、健康长寿,因此也禁止任何形式的毁坏,即便有枯枝落地或枯死的,也不会用来作柴火或其他用途,任其腐烂,回归自然。民众自觉、自发的这种保护意识,形成了独特的生态观,这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特殊的贡献。据初步统计,惠州共有古树名木10500多株,其中,树龄达1000年以上的有3株[4]。目前,惠州市最老的古树位于博罗罗浮山华首古寺旁的人面子,树龄已有1260多年,其高达20 m,冠幅超过10 m,至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另外两株千年古树,则分别为博罗罗浮山冲虚观庙内的“九里香”和龙门麻榨镇中心村的细叶榕。生态植被保持完好,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成就了惠州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森林城市”的美誉。

3.3 祥瑞植物

惠州民间传统节日、婚庆、生育等礼俗中都有用到各种祭祀植物、祥瑞植物的习惯。如婚俗中常见的有枣、花生、桂圆、瓜子、石榴,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各种祭祀中的物品往往会用柏枝装饰,意吉祥、辟邪。在婚丧仪式中也常常焚烧柏枝,不同的是用于婚事的柏树枝要结有果实,称为“柏子”,“柏”谐音“百”,反映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希望“百子千孙”,即对于延续生命的渴求,而用于丧俗的柏树枝则不能有果实,不烧“百子”,意即留后。丝茅、桃枝、旺草等则是民间最常见的辟邪植物。其他常见的祥瑞植物有橘子(寓“大吉大利”)、炮仗花(寓“炮仗喜庆”)、水仙(寓家居平安、祥和)、富贵竹(寓大富大贵)、万年青(寓运和常有)、香花草(寓祥和气正)、长命草(寓长命百岁)等。还有一些是因为谐音而成了吉祥的植物有:蒜、葱、芹菜、韭菜、莲子、苹果和橄榄等。如,芹菜, 芹谐音“勤”,寓勤快、勤劳;大蒜, 蒜谐音“算” ,寓“会算”、“会打算”;葱谐音“聪”,寓聪明;韭谐音“久”,寓长久;莲子,莲谐音“连(续)”、子谐音“仔”,多为“祈子”之意;苹果,苹谐音“平(安)”,寓平平安安;橄榄,惠州人多称“榄仔”,与“揽仔”谐音,柚子谐意“有子”,多为“子嗣”崇拜,等等。

4 食用民俗植物的利用

一个地区的饮食结构和特点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地理环境、植物分布以及饮食习惯的差异性,各县区、各村落、各民族利用民俗食用植物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传统惠州人以稻米为主食,番薯、芋头、玉米次之;家常菜以咸菜为主,瓜菜辅之,肉类点缀。民间民俗活动中还有各种“专用”的食物,如民间“食青”用生菜、芹菜、蒜、葱等;做清明{用鸡矢藤、苎麻、艾叶、山苍子等;做乌饭用枫树叶、冬青叶、杨桐叶。裹粽,以糯米为主料,有时候会混杂一些赤豆、眉豆、绿豆或用鸭脚木、蚊惊等植物做“咸水棕”;“逆糍”,用糯米粉、芝麻;粉,用野生艾、粘米粉、}卜丝、葱等做成。惠州物产资源丰富,经查阅相关文献及初步调查的结果显示,惠州地区较有特色、利用较多、营养成分较高的食用民俗植物主要有:马齿苋、水芹、红凤菜、豆瓣菜、苦荬菜、厚皮菜、宽叶韭、黄花菜、短豇豆、蕺菜、乌毛蕨、毛竹、木棉、土茯苓、广州相思子、无花果、粗叶榕、牛蒡、石斛、鸡矢藤、柑橘、龙眼、荔枝、阳桃、余甘子、李、x果、杨梅、沙梨、枇杷、番石榴、桃金娘、草莓、香蕉、鸡蛋果、量天尺等[2]。目前,还没有对惠州地区食用民俗植物做过全面、系统的调研,因此,开展食用植物种类、食用方法、种植管理方法、营养成分烹调加工技术等研究,筛选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与风味的食品,对惠州新农村建设、山村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化的保护等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5 药用民俗植物的利用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惠州人们在预防及治疗疾病方面,尤其在中草药的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传承性、地域性、开放性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民间婴儿“洗三朝”中,用枫树叶、狗屎树、金银花藤、旺草等青草药给婴孩 “去胎毒”,用黄连“消内毒”,用山栀子去黄疸;用枫树叶、龙眼树叶、拔子树叶等给产妇“祛风”;凉茶中,用鱼腥草、金银花清热解毒,用苦丁茶、小飞扬降火,用枇杷叶、橘皮、三丫苦止咳化痰,用野苋菜、车前草祛湿消积,用桑树根、枸杞叶清肝明目等等。这些民间传统医药知识,许多至今还是以“口传手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从民间知识中发掘新药和扩大药用植物资源,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和政府的重视[5,6]。惠州地处珠三角,坐拥罗浮山,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药用植物1656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物种的18.8%。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生产条件,通过多年的驯化、试验,惠州已成功建立了鱼腥草、穿心莲、两面针、溪黄草、金银花等多个中药材品种的产销一体化种植基地。民间常用草药则以治疗与惠州地区湿热的气候( 清热、跌打、风湿等) 和瘴疠虫蛇( 疮痈肿毒、蛇伤、皮肤病等) 等特点所引起的常见疾病为主[7]。如清热解毒药:忍冬、土茯苓、马齿苋、刺苋、木棉、野菊、马蹄金、葫芦茶、广州相思子、秤星树、火炭母、淡竹叶、田基黄、茅根、扇叶铁线蕨、鸡矢藤、板蓝等;祛风除湿药:半枫荷、山鸡椒、钩藤、龙须藤、}藤、威灵仙、千斤拔等;活血祛瘀药:山血丹、小驳骨、黄花倒水莲、枪刀药、韩信草、白{、三桠苦、大猪屎豆、活血丹、丁公藤、草珊瑚、黄牛木、艾纳香、益母草等;补益药:羊乳、绶草、土人参、美丽崖豆藤、日本薯蓣、巴戟天、何首乌、黄精、枸杞、磨盘草、五月艾等;蛇虫咬伤药:华重楼、徐长卿、犁头尖、两面针、瓜子金、盐肤木、半边旗、杠板归、倒地铃等。

6 结语

植物作为自然界的一种重要生物,与人类息息相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植物文化,但目前对惠州、东江等地的民俗植物的研究甚少。民俗植物研究,除了研究植物的经济、药物、生态和文化方面的传统知识和经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植物与环境的影响, 还可以探讨植物在民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民俗植物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文化旅游等关系研究[8]。民俗植物研究不仅有利于当地原生态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而且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友义.植物在潮汕民俗中的应用及其文化审视[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4):84~88.

[2]吴少忠,林慧文.惠州民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3]杨期和,陈美凤,赖万年.粤东地区客家风水林群落特征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040~2044.

[4]惠州市绿化委员会,惠州市林业局编.惠州古树群落[M].惠州:九歌传媒,2013.

[5]周劲松,陈红锋.岭南重要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资料――《岭南采药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3)2:2~3.

[6]贺握权,廖建良.罗浮山药用植物资源及保护[J].中药材,2012(9):1391~1396.

风俗文化常识篇5

【关键词】文化;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是地方文化的关键展现方式的一种。东方建筑主要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同样也是关键性的古代近代的建筑。地方文化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内前人相互遵守的行为规范。因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通常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通常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恰恰展现了地区文化的不同特征。文化石一种社会传统,有的将会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

地方文化的不同,一定会造成不同地方文化下人们的思想理念也会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这是人们认识理解的不相同所造成的,理念上潜在不同认识的时候就会造成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譬如说,建筑设计。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地方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地方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地方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地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结束语

地方文化对于建筑设计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力。地方文化理念将带动建筑物展现出当下时代的体现,文化与建筑设计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风俗文化常识篇6

〔关键词〕 “低俗风”,和谐社会,矫治

“低俗风”是对现实生活中流行的各种格调低下、内容庸俗的社会风气的统称。“低俗风 ”具有流行性,在一定时期和范围非常猖獗;具有混合性,由多种不良风气汇聚而成;具有 消极性,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低俗风”开始在我国盛行。比如,青 少年的狂热“追星潮”、酒桌上的“黄段子”、手机上的无聊短信、贺卡上的“艳图秽语” 、书刊上的低级煽情等等,都是格调不高“低俗风”的表现。特别是文化界和传媒界少数人 为追求“卖点”,满足一些人寻求“刺激”的需要,炒作名人轶事,改编红色经典,戏说历 史事件,甚至渲染星闻、性事、滥恋、暴力等,使“低俗风”有愈演愈烈之势。进入21世纪 ,该风稍息后卷土重来,影、视、剧、网、刊等载体无处不刮。这股由部分媒体推波助澜的 “低俗风”,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大有“明星取代模范,美女挤走学者,绯闻顶替事实, 娱乐覆盖文化,低俗代替端庄”的态势,在其背后反映了中国大众文化向低俗化沉沦的现实 。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来看,和谐首先是一种社会氛围的和谐 ,而“低俗风”不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1.“低俗风”不利于和谐文化的建立。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化 的价值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德国学者马勒茨克在 《跨文化交流》、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文明的偏向》、英国学者拉尔夫达仁道 夫在《现代社会冲突》等著作中都对不良社会风气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社会不良风 气的形成与缺少正确理论指导有关;社会不良风气的危害在于形成了有害的社会氛围,将 大众正常的、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拉向了市侩主义的泥淖。这些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低俗 风”的危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容忍“低俗风”肆虐,就是纵容思想自由化,有悖于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的要求。在构 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引导和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氛围。

2.“低俗风”不利于和谐精神的倡导。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精神,和谐精神主要包括:奉献精神、关爱精神、正义精神、公平竞争精 神、拼搏进取精神、道德高尚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维护大 局精神、统筹兼顾精神等等。倡导这些精神在经济上有助于利益协调,在政治上有助于安定 团结,在文化上有助于崇信高尚,在社会生活上有助于文明进步。 “低俗风”与和谐精神不相容,甚至与和谐精神唱反调。“低俗风”是以消极和错误的世界 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而和谐精神以积极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 基础;“低俗风”以低级趣味和利己自私为道德标准,而和谐精神以追求高尚和互助互利为 道德标准;“低俗风”以没落和庸俗的文化为底蕴,而和谐精神以先进和科学的文化为底蕴 。“低俗风”的存在和流行会引导人们的精神生活向低俗化沉沦。

3.“低俗风”不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福祉 ,和谐意味着安宁和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要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 础是诚信友爱。而“低俗风”作为一种不良风气,表现为诱导人们追求格调低下的东西, 从追求格调低下转化为思想蜕变,从思想蜕变就可能引发出反社会、反人类的倾向和行为, 反映的是一种极端逐利的人际关系,不是以诚信和友爱为基础。任由这种风气发展,势 必破坏人际关系的协调,从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低 俗风”对人际关系畸形化的影响,创造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氛围,创造一个健康和奋发 向上的社会风气环境,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安宁和幸福。

4.“低俗风”不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利益协调是生产关系或社会关 系的基础, 社会利益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 的利益有关”。①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和财富的有限性,使人们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追 求预期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甚至利益冲突,从而成为社会动荡根 源。为此,要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低俗风”虽 然直接表现为一种社会风气,但与社会利益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它会造成利益失衡。目前 传媒和娱乐界有些人热衷于搞低俗新闻和表演,是从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为追求“卖 点”,满足社会部分人寻求“刺激”的需要,侵犯了多数人的利益,社会利益平衡为此付出 一定的代价。另一方面,它会造成利益损害。青少年是“低俗风”的最大受害者。由于他们 的不成熟性、喜欢模仿性、不愿接受约束性等特点,抵抗黄色、奢靡、颓废、暴力的能力较 差,如果任由“低俗风”盛行,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使其极易逾越伦理道德的“底 线”,走向沦落。这是对我们未来事业和发展的最大损害。

5.“低俗风”不利于党的先进性的保持。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关键。目前,社会上的“低俗风”已渗透到我们党内,形成一些不正 之风。其中包括:拜金风、风、迷信风、送礼风、吃喝风、奢靡风、浮夸风、假话风、 拍马风、圈子风、跑官风、拉关系风、婚外情风、形象工程风等。它们与社会上的“低俗风 ”遥相呼应和相互影响,与党内的其他不正之风相互纠集并“同流合污”。“低俗风”的直 接危害是涣散党心、党智、党力,如果党内有人整天在搞吃吃喝喝、吹吹拍拍、拉拉扯扯、 热热闹闹,那些专心干事业、廉洁正直党员的情绪就会受影响,长此以往,就会邪气上升、 正气下降,党心不齐、党智不创、党力不聚。“低俗风”还具有“风靡”效应,只要有少数 人搞低俗化的东西,就会传染和影响更多的人,如果不加遏制,将会形成普遍性的风气,从 而动摇我们党风建设的根基。先进性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人民群众看党的先进性,不只是 看纲领和路线,更主要的是看行动,他们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来认识和审视我们党, 所以即便是少数党的干部风气不正,也会严重影响整个党的先进性。

6.“低俗风”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正确的认识是社会实践的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的先导。“低俗风”缺少人的社会文明性,更多表露的是人 的自然原始性,体现为低级的原生态,这种存在无助于实现人本身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低俗风”的保守和倒退本质,也扼杀社会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张扬,从而阻滞科学技术进步 和生产力 的发展;“低俗风”作为扭曲意识的综合反映,它所产生的社会功能,还可能造成社会失衡 和畸形发展,增加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直接动力是改革,只 有改革,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低俗风”所反映的是腐朽的、没落的、衰 败的、低级的、保守的东西,属于与文明相悖的、并且终究要被文明发展扬弃的内容。

矫治“低俗风”,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为“低俗风”的产生,原因 很复杂,包括社会思潮的庸俗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新旧体制的转换,人们素质的局限 等等。因此,治理低俗之风需要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综合治理,常抓不懈。

1.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觉悟。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不仅要改造世界,还要改造自身;毛泽东提出要“做一个高尚的 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邓小平提出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江泽民提出要“讲学习 、讲政治、讲正气,形成一种正气上升的良好风气”;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实现 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等。这些都是抵御“低俗风”冲击、匡正社会风气的重要指导 思想。建国以来,我们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这是马克思主义 战线全体工 作者的成就和光荣。但是,我们也必须密切关注其他方面的动向,避免从文化消极转化为追 求低下,从追求低下转化为思想蜕变,从思想蜕变转化为政治动荡。为此,巩固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大众社会责任感,引导人们 精神生活追求,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大众流行文化进行制衡,创造一个健康和昂扬向 上的社会风气生态环境,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抵御“低俗风”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制定有关纪律条例,整肃党员及其领导干部打“擦边球”的现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社会中起着表率作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人民群众的道德 取向具有示范作用。“政者正也”,“吏者师也”,“为人上者专重修身,以下之效者速而 且广也”。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对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党员干部是否洁身自好,具备良好 的道德修养和品行,直接影响着全社会风气的好坏。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敢搞腐败,并不 是因为觉悟高,而是因为腐败直接涉及违法,存在可能受“处分”或影响“仕途”、 “寿命”等风险,代价相对较高。而搞低俗化的东西,可以做到既不违法,甚至也不违纪, 又能得到所谓的“实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考虑设立党内的专项“纠风”管理条例 ,把目前党内流行的具有典型性的低俗现象规定“界限”和纳入“违纪”范畴,以便在整治 “低俗风”中对少数“兴风作浪”的领导干部给予严肃处理,让其有“切肤”之痛,能自觉 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场合,都能遵守道德规范,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 此来提高全社会道德境界,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弃恶扬善,祛邪扶正的道德氛围,刹住不 正之风。

3.坚持不懈,把社会风气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在全社会形成良好 的社会风气,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净化社会空气,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 从宏观上加以规范和引导,不为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提供条件。治理的对策一是要有针对性 ,不能统而论之,不加区别,没有针对性就没有实效。二是要有根本性,不只从社会风气本 身这样的层面,而要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高层面着眼。三是要有综合性,解 决这个问题应是社会各个相关部门的综合治理,而且要建立遏制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英国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文明源自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治理不良风气绝不是沿着幽静 的溪流边散步,而是在观念分野的急流险滩中搏击。只有坚定不移地移风易俗、抵制低俗, 才能让崇尚先进成为主流意识,从而形成社会和谐的意识。毋庸置疑,“低俗风”表现的是思想文化上的浅薄。在时下文化多元化的潮流面前,人们的 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转变,这是历史积淀、社会转型以及全面开放的综合反 映,中国在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步与保守、文明与落后、理性与放纵存在着冲突 。为此,我们必须进行一场新的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有震撼力的移风易俗活动,从而促 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注释: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参考文献

〔1〕蒋云根.从制度上完善官员引咎辞职的动力机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1).

〔2〕姜作培.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五个结合”〔J〕.理论研究,2007,(1).

风俗文化常识篇7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风俗文化常识篇8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

[1] [2] 

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风俗文化常识篇9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讨论当时各地的风俗时,定义“风俗”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1]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人们的行为和属性,称为“风”;而由统治者的意愿或行为的影响而形成的习惯,则称为“俗”。二者相加,就是风俗。班固对风俗的解释含有很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但是显然过分夸大了统治者在风俗形成中的作用。如果将统治者(君上)改换为社会环境,就能更科学地表述风俗的概念。即风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群体性的生活习尚。

风俗是群体的产物。一个人从生到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风俗的包围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风俗的支配。从特定的意义上来说,人自身就是风俗的产物,正是人们浸润于其间而不自知的风俗,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使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人群相互区别开来。就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大多也是从风俗的视角来认识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如对于西方人来说,讲到中国人,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筷子、茶叶和功夫;而日本民族的象征则是榻榻米、和服及樱花;对于现代中国的儿童而言,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就是意味着西方。在电视广泛普及的现代,中国的普通民众也是从肥硕飘逸,酥胸半露的服饰来认识唐朝,从马蹄袖、红顶子和旗袍来区别清朝的。风俗对于认识社会的重要意义于此可见。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管风俗在社会生活中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它毕竟是通过具体的人的思想或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如果抽掉了具体的人,也就无所谓风俗了。人们在强调风俗绵延久长、无所不在的影响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它的变动不居的特性,低估人在风俗的发展变化中的作用。与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风俗也随时处在变动之中。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发展成了礼仪制度的一部分,而有些则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虽然对不同风俗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原因的解释还非常不充分,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人在风俗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无所作为的。中国古人从很早起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如《诗经·关睢》“序”中就有“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说法。《孝经》中也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谓“移风俗”或“移风易俗”,就是强调人与风俗的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即摒弃那些妨害人们生活的陋俗,阐扬有利于人们心智的风俗,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风俗史的研究一方面固然是为增进现代人对古代风俗的了解,除此之外,为移风易俗提供借鉴,应该也是风俗史研究的目的之一。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公元581-960年),也是风俗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汉魏旧俗和北朝的胡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消化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风俗,这些风俗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风俗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些甚至历宋、元、明、清,影响一直及于现代。就这一时期社会风俗自身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方面。

⒈诗歌对社会风俗的浸润和影响

唐代的诗歌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对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诗歌渗透了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

唐代的诗歌并不单纯是书斋中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一种需要。唐人喜饮酒,而饮酒则离不开诗。他们将饮酒分为雅、俗两种,吟诗饮酒为雅饮,又称“文字饮”,仅酒令的形式就有二十余种之多。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佳制都是在酒宴上所作。所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与其说是描写了个人的性格,倒不如说是表述了一种时代的风俗。

除了饮酒时吟诵唱和之外,这时在庙宇寺院、邸舍旅馆、风景胜地都备有供人题写诗歌的诗板。不但文人每至一地必先题诗,一般民众每到一地,也总是要先到这些地方浏览、传钞诗板上的佳作。乘兴而题,不胫而走,不数日间就可传遍各地。如白居易旅途中每至一地,必先在壁上寻觅诗友元稹的近作,他在蓝桥驿馆壁上发现元稹的诗后作诗称“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每到馆驿,即循墙绕柱观览题诗,驿壁题诗在唐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可知。

如果说饮食、行旅都离不开诗的话,唐人的婚礼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赛诗会”。在普通民众的婚礼上,有催妆诗、开撒帐合诗、去行座障诗、去扇诗、咏同牢盘诗、去帽惑诗、去幞头诗、去花诗、脱衣诗、合发诗、梳头诗、系指头诗、咏下帘诗、下女夫词、障车词等等,名目繁多,几乎是动必吟咏,无诗不婚。

不仅如此,青楼娼馆也是文人们竟相逞弄文才的场所。娼馆的墙壁上、的箱箧里,都有狎妓文士留下的诗歌;甚至有些寻春客还将诗歌题写在的身体上。军将、老粗、,甚至小偷,各色人等,不管水平高低,有无文彩,只要稍识之无,都要写诗自炫。人们甚至将当时人写的诗画成图画,刺在身上,将自己作为“行诗图”而炫耀。

从人们对待元稹和白居易诗歌的狂热态度上,可以更典型地表现出诗歌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楚、江淮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辞,自谓为元和体。”“禁省寺观、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其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因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据说,在村落路旁卖鱼肉者,俗人买要胡绢半尺,士大夫买只须写­白居易诗一首即可。诗歌不仅能换茶、酒喝,而且能换鱼吃。

民间诗歌的丰厚土壤不仅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诗歌的盛世,也使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渗透了诗的意境,浸润出了诗一般的社会生活风俗。有两则故事有助于理解唐人及其生活风俗与诗歌的这种关系。

一是讲上官仪入朝的故事。称:“高宗承贞观(公元627-649年)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云:‘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2]

另一则故事称,李白在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谒见宰相时,封一板,上面题写“海上钓鳌客李白”数字。宰相问:“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答:“风波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线,明月为钩。”又问:“以何物为饵?”答:“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3]

这两则故事中体现出来的雍雅清逸的意韵和狂傲率真的气质,反映了唐代社会风俗的充满诗意的特征,而只有在诗歌的国度里,才有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时代风貌。

⒉音乐歌舞风俗的兴盛

与诗歌一样,音乐歌舞也对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舞蹈的兴盛,首先表现在胡乐的流行。这时的胡乐既有南北朝时遗留的胡乐,也有隋唐时传入的音乐舞蹈。唐诗中所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学胡乐”,“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表明胡乐在民间的流行程度。如所周知,唐玄宗本人就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音乐家和羯鼓演奏家,据说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由他改编而成的。而朝廷重臣及宫廷近侍如安禄山、武延秀、杨贵妃诸人也都以善长胡旋舞著称。胡乐的影响遍及宫廷、民间。

在一些隆盛的庆典活动中,往往都要举行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唐玄宗有一次在勤政楼举行大?,楼下万头攒动,笑语喧哗,以至于无法听见“鱼龙百戏之音”,高力士建议由歌唱家许和子唱一曲以“止喧”,许和子“撩鬓举袂,直奏曼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又如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当大旱祈雨时,长安东、西街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斗声乐”活动,人们搭起彩楼,街东、街西各出一人,在彩楼上进行琵琶演奏比赛,而这种活动的组织和参加者主要都是一般的长安市民。

除了正式场合之外,在一般的酒宴上都有伎女的歌舞表演,当时官僚的家里,普遍蓄养了歌舞艺人,而皇帝往往也将艺人作为礼物赠予大臣。而且就像要饮酒时要行令作诗一样,唐人饮酒时同样少不了歌妓侑酒,还流行以酒相属,且饮且歌且舞。这些例证都表明,这时的音乐歌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北各地盛行的踏歌风俗,更能体现音乐舞蹈风俗的群众性。劳作之余,青年男女往往要从皓月初升,踏歌到次日清晨。刘禹锡《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就是对这种踏歌风俗的生动写照。而在每年十一月乞寒时,城市的人们更是以坊邑为浑脱队,裸形体,灌衢路,鼓舞跳跃,挥水投泥,大众一起狂欢。

这一时期的民歌也很发达。吴?Q、巴歌、楚调、秦音各领,而且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佳制也通过歌舞艺人的媒介作用,在民间广泛传唱,丰富了民间音乐风俗的内容。由于王维著名的《渭城曲》的广泛影响,“渭城”甚至成了民歌的代称。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音乐歌舞风俗如此兴盛的时期。

⒊胡俗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所谓“胡俗”,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南北朝时就已经传入中原的边疆民族的风俗,一是指在隋唐五代时新传入的边疆民族的风俗。而“外来文化”则是指这一时期从“历史上的中国”[4]范围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输入的文化。当时人不加区别,将这两种情形都冠以“胡”的名称,如胡人、胡食、胡服、胡乐、胡俗等等,不一而足。

外来文化及风俗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这一时期大批外国人涌入唐朝境内,带来了各自的生活风俗;二是大量外国物品的传入,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们的生活风俗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饮食、服饰、居住、商业、医药以及音乐歌舞等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边疆民族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医药为例,在唐代,通过外来胡商的兴贩、外国使团的贡献和唐朝使臣的搜求,大批外来药物传入了唐朝境内。与此同时,还有许多胡人医生在唐朝各地行医,而外国医师的医术和外来药物的验方也随之传入,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最终被载入正式的药典,成为中华民族医学宝库的一个组成部分。眼科医术、咒禁术的流行,仙茅方、补骨脂、悖散汤、耆婆汤等外来药品方剂的出现,都属于这种情况。从胡乐在隋唐时代的流传及演变,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一时期融合边疆地区及外来文化的轨迹。

隋代将宫廷燕乐分为清商、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等九部音乐,到了唐朝初年,去礼毕,增燕乐和高昌二部,称十部乐。十部乐中,除了清商和燕乐之外,其余八部都是以地区或国名来命名的。以音乐的来源地命名乐部,表明这些音乐还带有比较强烈的原产地的特色,没有与中原地区固有的音乐融合在一起。以龟兹乐为例,因为传入的地区和时间的差异,甚至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和“土龟兹”的区别。

但是到了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原来的命名方式逐渐废止,开始出现了坐、立二部的分类。以演奏方式分类,表明音乐文化融合的新阶段的到来。到天宝三载(公元754年),唐玄宗又将五十余首胡名的乐曲名称改为典雅的汉名,如“苏莫剌耶”改为“玉京春”,“讫陵伽胡歌”改为“来宾引”等等,进一步与中原固有的文化融合。

到了9世纪时,这些早年传入的音乐舞蹈有许多已经被视为中原的土产。如胡旋舞和柘枝舞都是由中亚地区传到唐朝的舞蹈,但是在9世纪初年,白居易就已明确将早年传入的“胡旋舞”称为“中原自有”的舞蹈,并拿它与新传入的胡旋舞相比较。他还称骠国传入的音乐“有类中国柘枝舞”。表明早期传入的舞蹈已完成了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过程。外来音乐传入及融合的过程历历可见。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早期传入的音乐舞蹈已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融为一体,但是外来文化的源头在唐代始终没有终断,所以在坐立部分类出现以后,杜佑在《通典》中仍然另立“四夷乐”,以记述当时外来的音乐舞蹈。

其他如胡食、胡服对唐人饮食、服饰的重大影响,更是耳熟能详。具体请参见正文,此不一一。

⒋节日生活的丰富

与前代相比,这一时期人们生活风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节日和节日假期增多。皇帝的诞节、中和节、降圣节、佛诞节等节日,都是前代所无,由唐代增设的节日。在盛唐时期,除了休沐及各种名目的假期之外,仅政府规定的正式节日假期就有47天之多,这是前代无法比拟的。

节日及假期的增多之外,这一时期的节日生活内容也相当丰富,饮酒作乐,游赏寻胜之外,在节日期间还有各种游艺活动。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这一时期的节日食品也相当丰富,而且几乎每个节日都出现了相对固定的食品,在中华民族节日风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⒌妇女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妇女生活状态如何,是衡量社会风俗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时期的儿童启蒙教育,主要是由妇女在家庭中完成的。这种情况反映当时妇女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唐人李华对于当时社会中“妇人尊于丈夫,群阴制于太阳”的现象痛心疾首,认为这是“世教沦替”的表现,但即便是这样一位坚持男尊女卑的老人,也特别强调“妇人亦要读书解文字。”可知妇女接受教育比较普遍,而且是整个社会的共识。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当时妇女比较广泛地参与了各种社会活动。首先在音乐歌舞风俗中,妇女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不仅轻歌曼舞离不开妇女的参与,甚至象戴竿这种需要强健体魄的杂伎,主要也是由妇女承担的。在唐金乡县主墓出土的泥俑中,就有戴竿妇女的形象,而唐代最著名的戴竿女艺人王大娘、石火胡等,都能戴百尺竿,五大娘的竿上,竟然可以容纳28位表演者。王建在诗中形容戴竿女艺人表演的情形称:“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从有关资料反映,妇女戴竿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这种杂伎主要就是由妇女来表演的。即使在文化倡明,男女平等的现代,妇女戴竿也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件事例可知,柔弱娇矜之类的词句,是不适合用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妇女和她们的生活的。

同样,初、盛唐风行一时的女子男装和骑马,甚至参与狩猎的风气,也表明这时的妇女的生活状态比较开放自由。唐代出现了一些很有名气的女政治家、女将领、女才子、女艺术家,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应该说都与妇女的这种生活状态不无关系。妇女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大丰富了这一时期社会风俗的内容。

一旦一种社会风俗形成之后,就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这一时期,七七斋在民间广泛普及。玄宗朝宰相姚崇临死时,遗嘱称佛教风俗为民生之“大弊”,叮咛子孙要遵从儒家“正道”,不得以佛法营葬,但他同时又说:“若未能全依正道,须顺俗情,从初七至终七,任设七僧斋。”虽然明知七七斋追福是诳人的“虚谈”,但最终还是从“须顺俗情”考虑,任由设置斋会。宰相如此,一般民众可知,社会风俗对人们生活影响之大,于此可见。

社会风俗不仅会对个人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传统的礼仪制度也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如果说社会风俗是一种自发的群体行为取向的话,礼仪制度就是由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对人们行为的强制性的规范。从隋唐五代的风俗史实来看,当一种风俗形成之后,往往会与原有礼仪制度发生冲突,并遭到统治者的禁止,但是当它一旦真正赢得了大众之后,就有可能被统治者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纳入礼制的范畴,从而成为礼仪制度的一部分。

如寒食祭扫,最初受到强烈反对和禁止,将它与“临丧嫁娶”和“送葬欢饮”的民间风俗相提并论,唐高宗曾在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专门颁布诏令,禁止寒食上墓祭扫,称“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但是寒食拜扫风俗广泛普及,一直无法禁止。于是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最终向这种风俗妥协,将它正式编入礼典,成为朝廷礼制的组成部分。敕令中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馀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于礼典,永为常式。”这样寒食祭扫由俗而礼,成为受政府制度保障的礼俗。不仅规定文武百官可以在寒食假期内出城扫墓,祖先墓地在外州者,还可以享受扫墓假,返乡拜扫。往返行程,可以提供“公券”,享受“乘驿”的待遇。

关闭坊市北门祈晴的风俗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过程。这种风俗大概兴起于唐朝初年,如唐中宗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年),洛阳连雨一百多天,关闭坊市北门祈晴,给行旅造成很大的麻烦。当时宋务光曾对这种做法提出严肃批评,指出它是一种“后来之浅术”,不足为训。这种祈晴方式虽然并不灵验,但也一直遵行不废。到了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偶而祈晴应验,京兆尹刘栖楚上表,建议“今后每阴雨五日,即令坊市闭北门,以禳诸阴。晴三日,便令尽开,使启闭有常,永为定式。”唐敬宗同意了他的提议,于是祈晴这种遭到众人反对的风俗,也演变成了具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

檐子(即肩舆)流行的经过,提供了另一例典型的证据。在唐朝初年,规定官员家属出行必须戴??、乘车,以免路人窥视。但是在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之下,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朝廷下诏称:“百官家口,咸预士流,至于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比来多著帷帽,遂弃??,曾不乘车,别坐檐子。递相仿效,浸成风俗,过为轻率,深失礼容。前者已令渐改,如闻犹未止息。”可知在此之前,妇女们就戴上了帷帽,并走出车舆,坐进了檐子。而且这种深失礼容的出行方式已经蔚然成风。这种风俗流行多年以后,到了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朝廷下制“妇人本合乘车,近来率用檐子。事已成俗,教在因人。”在承认乘坐檐子合法的同时,在制度上进行了规范,规定不同品级的命妇乘坐规格不同的檐子,而“胥吏及商贾妻,不得乘檐子”。早年流行于民间的檐子,成为等级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隋唐五代社会风俗的发展演变中,可以看到社会风俗的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种社会风俗的流行,往往会与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相矛盾,并遭到统治阶级或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对。其次,社会风俗一旦形成之后,行政禁令往往显得非常无力,如盛行于唐代的厚葬风俗,尽管朝廷一次次颁布禁令,但总是愈禁愈烈。再次,在社会风俗面前,统治阶层有时会在实际行动上做出让步,如隋文帝对待阴阳葬法的态度就是如此;有时也会将民间风俗纳入封建礼制的范畴,如上文诸例即是。最后,还应当看到,统治者并不是完全被动或全盘地吸纳民间社会风俗的内容,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并使民间风俗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如上文所举,在允许寒食祭扫的同时,禁止寒食期间的宴乐风俗;在接受檐子的同时,对这种风俗附加了一整套等级制度的内容等等,都是显例。

[1]《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

[2]《隋唐嘉话》卷中。

风俗文化常识篇10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