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理素质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3:41:20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1

关键词 文明礼仪教育 职业心理素质 礼仪修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76

Effects of Etiquette Education on Tourism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TANG Cheng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civility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civility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ourism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vility elaborate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aims to strengthen tourism institutions civility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etiquett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tiquette training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心理素质总和,其结构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具有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特征,对职业活动有制约、调节和鉴别功能。它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所区别,一般侧重于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从业者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

文明礼仪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是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客观条件,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旅游院校的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与礼仪技巧,加深文明意识及自身素质修养,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是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关键,是培养旅游能人的必备条件,更是促进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1 文明礼仪教育与旅游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

1.1 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

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仪不仅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反映了整个校园的精神面貌与校园氛围,良好的礼仪文明更是为学生自己创造了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掌握基本的礼仪原则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敬人、自律、适度、真诚,常用文明用语,学会沟通,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灵活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是大学生走向成功,自我提升与实现的重要保障。

1.2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性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质,通常一般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于对职业的认知、态度与技能,其它构成要素包括竞争的自信心、经受挫折的容忍度、不断进取的坚毅度、对待批评的分辨力、行为抉择的自我控制、环境变异的适应等。每一类职业,每一个岗位对人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旅游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扎实的服务技能,规范的文明礼仪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准,它围绕着服务展开,更能体现人与人交往、合作的特性。旅游职业心理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院校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服务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旅游能人的核心所在。

2 文明礼仪教育对旅游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与能力

旅游行业是一个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热情的工作态度、灵活的沟通能力、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控制等职业心理素质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能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文明礼仪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礼仪品质与意识,旅游院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开展礼宾礼仪课程,参加礼仪技巧培训,开展礼仪相关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使其掌握规范的礼仪技巧,去完善个人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在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中,让客人感觉到温馨与舒适的服务,让客人感觉到旅游人该具备的气质与服务理念,从而实现作为旅游专业人才的价值。

2.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面对新的校园环境,难免会产生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倡的就是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自己对情绪的控制,心理问题的疏导与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文明礼仪教育可培养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一,意志坚韧,并善于自我克制;第二,豁达宽容,自尊尊人,言行一致;第三,善于交往,建立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第四,人格健全,有鲜明且较完善的个性。由此可见,提升文明礼仪修养,是旅游院校培养优质学生,处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另一条重要的途径。

2.3 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体魄与服务形象

文明礼仪教育强调言行举止的艺术性,提倡优雅文明的行为规范。如谈话姿势: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体现的是一种静态的美;坐姿端庄优美: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或两膝合并倾斜;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仪容仪表上面,文明礼仪教育也强调要保持一个人的卫生和修养习惯,服饰、形象、仪表端庄、大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从大学生的细节着手,从平时抓起,是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有效途径,更能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体魄与上佳的个人形象。

2.4 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可以净化学校的氛围,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生活。每一个学生都尊师重教,文明礼让,自尊重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杜绝不文明的生活方式,远离网络陷阱与虚拟环境,重视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切实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之中,在学校这个和谐文明的大平台中去培养自己的品质,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3 旅游院校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

3.1 加强文明礼仪知识的讲授

开展礼仪文明知识大讲堂,通过聘请学校优秀礼仪方面相关教师,进行礼仪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促使学生掌握礼仪知识,作好理论基础。学校有必要结合礼宾礼仪精品课程的开展,加大对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定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礼仪规范原则与动作,提升个人心理品质与旅游服务的意识与技能,达到理论上的充实,动作技巧的娴熟。

3.2 加强课堂、宿舍、校园文明的共同管理与建设

加大考勤力度,狠抓学风文明建设,严肃课堂纪律,对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累次出现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通报警告及记过措施,做到出现一例严惩一例,绝不姑息。院校辅导员及时做好跟进工作,与出现问题的学生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从意识上认识到错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到不合理的信念是造成问题出现的根源,并不是事件的本身。因此,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改变不合理信念是解决课堂危机的根本措施。宿舍文明建设,应该是长期进行的工作,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只是手段,根源还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宿舍脏、乱、差对自身的影响,包括身体疾病、心理健康等方面,让学生自觉行动起来,改变这个目前的现象,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校园文明建设,需要学校的大力推动,每个人共同参与。宣传到位,积极处理不文明的现象,提倡文明正能量,树立榜样示范,从小事、细节去感染每一个在校大学生。

3.3 创立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月

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创立大学生文明礼仪主题活动月,通过实践教育精品活动,例如:开展礼仪操学习及训练、礼仪知识竞赛,制作微视频广告宣传片,举行礼仪风采大赛等,来促使旅游学子们将礼仪知识与技巧融入到学习与工作之中,掌握礼仪知识,学会礼仪技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中获得成长与快乐。

3.4 完善文明礼仪教育的相关制度

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旅游院校大力的实施与推进,不仅是因为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更重要的是能够打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质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需要有制度的保障,需要有相关文件的支持,包括奖励、处罚等正负强化的激励措施,对工作量进行细致的量化与考核,而不是一刀切,一布置,就没有进行跟踪与反馈。最后,活动效果不佳,资源也没有得到优化配置。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的地位应该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旅游院校之中,其与学生的素质息息相关,与学校学生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推进与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旅游院校刻不容缓的工作。礼仪文明教育开展得到位,势必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势必对学生造成深刻长远的影响,势必能为社会培养出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 刘海波.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 洪楠.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3] 周淑芳.论当代大学生礼仪文明素质培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4] 徐爱华.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成因及对策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 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6.

[6] 唐丽华.加强大学生礼仪文明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9.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所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从内容及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看,职业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和相融性。随着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改革的深化,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着力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围绕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一体两翼”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目前高职的思想政洽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是根据和教育部的“05方案”设置的,即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称《概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整合、拓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适应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实践中可尝试构建以‘,05方案”为主体,以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两翼的教育内容体系。

(一)以“05方案”为主体,整合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和《基础》课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三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学生的实际,可整合、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功能。如《概论》课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将理论学习和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学生能感悟和触摸到的内容,这样既可避免理论宣讲的枯燥性,又可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针对高职的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基础》课教学中可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跟学生的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可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职业指导”和“心理教育为两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指导不等同于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它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施以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大一可开展“职业导向性教育”,引导学生在了解专业、了解自身、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定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大二,可进行“职业融人性教育”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更好地了解社会分析自我,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并有效地实施、修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将之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大三,町实施“职业拓展性教育”,针对毕业生群体的需求,在做好常规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注重学生作为职业人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升,关注学生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法国社会学大师莫里斯说过:“心理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心理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预防问题,发现问题,提供指导,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心理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以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协为主阵地,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形成中心、院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为支撑的日常工作体系……还可将心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相结合,使之日常化、全员化、全程化,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

二、服务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多边合作”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的新途径。

(一)健全实践保障制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遇到诸如实践课时、经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个保障体系至少应该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组建一支包括党委、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的工作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每年应根据学生数拨付一定的经费专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为其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教务处要以要求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标准来组织安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明确把实践教学课时写进教学计划,有统一的大纲,有规定的内容和学分,有完整的课表安排,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为实践教学提供长期实施的制度保障。

从实践内容上讲,可尝试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相结合。利用实践课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深入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的状况,科学地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学生零距离地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读书节等活动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参观改革开放的典范,如华西村等,让学生切身感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的领导的正确性……

(二)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多渠道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途径

首先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渗透。在构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越发多姿多彩。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与学校的党团组织相结合,与各院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相结合,在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利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活动纪念日,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党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锻炼思考、表达能力;参与志愿者组织或公益活动,如参与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款、义务献血、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老人照顾儿童、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其次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相渗透。“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短视”行为,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政治素质。针对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实习工厂,与实习指导教师及工厂的实习指导师傅们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切实去体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之本,是立足之基,自觉地去体会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围绕职业素质提升,构建“全员全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考评体系

有学者指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无法反映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考核尤为如此。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任。短短三年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提高了?科学的“三观”是否“人心人脑”?这一切很难用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内容、彤式、标准等都应有别于其他的课程。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

(一)重知重行,创新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高职的生源构成、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着其特殊性,为此应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来创新考核内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考核要在根本上有助于学生知行素质的提高,其结果可从三个方面来评判: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是否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是否增强;在处理社会人生问题上的思想境界有无升华。这三个结果,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很难达到。因此应创新考核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记忆性、模仿性向探索性、创新性学习转变,增加主观性命题的比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形式和方法上讲,可采取开卷、小论文、调查报告、口试等途径,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行统一”、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wWw.133229.cOM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4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零距离”上岗和随着未来社会发展应有的转岗、转业与敢于自主择业、创业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应当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四个方面。

21世纪需要的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即“未来职业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视为培养“技术劳动者”,不能简单地视为以培养“单能型”就业人才为办学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能力更多的是由能够从一个岗位流动到另一个岗位、一个企业流动到另一个企业的能力来决定的,而不仅仅是某个特定岗位的技能,应当是“知识要切实,技能要精熟,人格要完整”的“心、脑、手”的统一。以就业为导向,更应该关注未来职业人的生命价值,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因此,要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具有“各方面和谐发展”能力的人,应该且必须培养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四大要素中每一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其中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基础、前提和内部依据,思想道德素质是统帅、方向和保证,科学文化是工具,职业素质是主体和核心。它们彼此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学生的行为。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道德清操等方面养成的较为稳定的品质。wWw.133229.cOm具体包括判断政治是非、分析各种事物,把握行为规范的水平和能力,以及为实践一个目标所应具有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这是因为它对人的其他素质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成长成才的基础,不仅是每一个人成长的精神支柱,而且是完成职业生涯和成就人生事业的支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有生力量,在掌握看待和处理客观事物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即哲学观点及其衍生发展的相关理论、思想的同时,不仅要具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信念追求,而且必须具备“对所习之职业具有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有责任心”,“具有优美和快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的“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

二、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指一个人具有的科学知识水平、文化涵养、创造水平和科学审美水平以及运用科学文化的能力,包括正确的学习习惯、丰富的知识基础和完善的智能结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自身发展、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一种标志,它是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的工具,也是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必需的能力。未来的文盲并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不仅要拥有从事职业岗位所“够用”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运用所占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利用现有知识去学习新的材料,摄取新的知识,学会并掌握原来不懂而又要用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也就是要善于学习。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指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比较稳定的身特征,它既非先天素质生长而成,也非纯外在的教育影响所致,而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社会生活影响,特别是教育内化后的“合金”。健康的身体,是个体健康成长和适应社会要求的物质基础。心理素质决定综合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素质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在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和基础的作用,不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品德的形成,无一不以认识、情感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为基础。所以,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注意发展和培养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的同时,这必须注意他们的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理想等非智力因素(即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培养。心理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各要素中,是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它不仅可以在主客体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对外部影响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对内部环境起到重要的调节和整合作用。面临自主的市场经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他们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在拥有健康的身体基础上,都必须具有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合作竞争的技能,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踏实的作风,科学严谨的态度,应变调控能力。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质 养成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企事业单位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教育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探索技工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据笔者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90%以上的企、事业用人第一位要求并非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包含劳动观念、责任感、诚信、合作精神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通过学习、实践和培训得来的,其表现的优劣是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法宝。

技工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紧贴市场办学,要为用人单位培养管理、服务、生产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职业素质是可以训练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意识形态的树立、常规思维方式的建立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三种形式进行教育,达到训练养成的效果。

如何构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笔者认为,可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以“论坛―活动―训练”为重点的多体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来实现。

一、开设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课程

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大政治思想理论课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讲授方法的改革力度,对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职业素质课程可贯穿于各个学期,分步骤、有重心地实施。针对学院所处区域和生源情况,结合市场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满足学校的素质教育要求,笔者学院组织编写了《素质教育读本》。本书紧扣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技校生必备的素质,分法律常识、公民道德、文明礼仪、择业教育和行为规范五个部分编写。每一个部分又由主题介绍、聆听箴言、理论导航、典型案例、阅读分析和学习园地六个模块组成。入学第一学期由班主任老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每周进行课程讲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道德法治等素质培育系统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法治观,形成遵纪守法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

二、坚持养成教育制度,培养学生行为素养

升旗仪式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笔者学院坚持升国旗制度,每周一早晨举行一次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实施例会制度,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可强化计划的落实,解决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每周的劳动课,通过全校性参与的卫生大扫除,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素养。

三、通过“三自教育”发挥学生自我能动性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即“三自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校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作用的重要手段;是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工作责任心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笔者学院探索和实施这种新型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三自教育”活动以班为单位参加,活动设保卫、校园卫生、学生宿舍管理、图书阅览室、科室内务、校园巡查等岗位。分组进行校园环境打扫,检查规范行为秩序等活动,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在每周“三自教育”班级活动结束时,由各小组的指导老师根据该周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工作表现、团结协助、工作效果,工作总结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举办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论坛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论坛,对意识形态的树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观念有着极大的作用。聘请企业界知名人士以及专家、学者,针对学生思想动态,就业择业观念,从业所需具备的职业素等热点问题,定期为学生举办职业素质主题讲座和素质养成教育论坛。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和自己,正视现实,树立优良的职业素质和观念。

针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解读专业领域中相关专业知识,聘请业内专家、技能精英、社会成功人士等举办专业技能论坛、科技论坛、企业家论坛。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和前景,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修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社会竞争意识。

针对当前国内外最新时事动态、社会热点和社会思潮,聘请权威专家举办思潮论坛,对时事动态、社会热点进行详细讲解。正确地分析学生普遍关心的各种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技工院校学生存在的不良情绪、逆反心理问题、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聘请心理专家组织进行健康论坛,答疑解惑、疏导治疗。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启发他们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

五、开展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开展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系列活动,包括思想素质系列活动、科技文化素质系列活动、职业道德素养系列活动、身心健康素质系列活动、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系列活动。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开展演讲、知识竞赛、体育竞赛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如:举办学生文化艺术节、运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到学校举办各类讲座和文化学术交流;与企事业单位、武警部队、社区居委会进行联谊活动。以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队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质服务的意识和方法,逐步增长才干。通过活动,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社会认知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六、校企合作进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训练

1.技能训练中心训练

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组织学生实施各种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科技发明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并做好技能训练活动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总结性报告。

2.素质拓展训练中心训练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原因;防范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目标,更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传统高职教学改革范式导致的学生综合素质低、职业转换能力差、转换成本高、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研究与探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方向偏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规范与完善高职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增强高职人才的职业素质与发展后劲,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与民族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意义深远。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的主要表现

一是在教改指导思想上,把高职教育看作是人才定型性的职业教育或终极教育,割裂高职教育与人生及其发展、高职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突出表现为:(1)将高职教育简单理解为生存教育或就业教育,只注重学生眼前的单一岗位生存,忽视学生未来的素质支撑。(2)在坚持能力本位的同时,忽视素质教育,片面诠释能力,将其简单理解为单一的技能,同时大量减少理论知识的传授;将能力简单理解为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3)过度强化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办学特色的差异性,人为地抹煞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的经验对高职院校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二是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突出表现为:(1)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过分强调技能中心论或专业中心论,而不是根据岗位群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程比重过小,过分强调保证专业实践课程而轻视公共文化课与基础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在于对生产世界的适应,从而使课程设置重生存知识、轻发展知识,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2)在教学内容上,忽视文化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同时简单、片面地理解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必需、够用”的原则。(3)在课程组织方式上,学科本位与能力本位的思想在职教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素质本位的意识严重缺失。(4)在高职教材建设上,特色性教材缺乏,校本教材、行业特色教材、区域特色教材严重不足,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缺乏有效衔接,实训教材严重不足。

三是在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上,教学仍坚持以学科为中心或以能力中心的模式,以素质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是单一的以讲台为中心的书本教学法,工学结合、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研究式与现场体验式教学方法很少采用。实践课程流于形式,过多地表现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验证,学生缺乏独立操作、自己摸索体会、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的个人经验未能有效地融入课程之中。考核方法单一,仍以卷面考试成绩为准,对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考试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作用。

此外,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过分强调学历与学术背景、研究成果、职称高低,忽视行业能力与行业实践经验。大量学历相对较低但动手能力强、行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而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技术能手、技术标兵难以进入高职教师队伍,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行业经验很难在职前得到积累,因此素质全面的人才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的原因

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偏差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系列。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说明高职人才必须是素质全面的高技能人才。但许多人在解释高职教育的概念时,简单地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就业型教育、技能型教育、动手能力教育,甚至还有人认为高职教育不过是延长了的就业技能培训,与劳动部门所进行的再就业培训似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种认识反映到对高职培养目标的认识上,典型地表现为把单一专业技能培养与专业知识讲授看作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以职业岗位定型而不是以职业岗位发展与支撑的思路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按既定的、狭窄的专业岗位要求而不是按全面素质提高的目标培养学生,使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仅仅成为培养“工具人”和单一岗位瞬时适应型人才的教育,导致高职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偏离。事实上,就业是所有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所在,并非只有高职教育才具备的特性。专业技能只是高职人才目标培养的一个方面,职业生存与发展除了单一的专业技能外,还有更重要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活动能力与健全人格的社会人。

对高职教学目标的误读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明确指出了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但许多高职院校对此产生了误读。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生某一方面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文化基础知识与学科基础理论的教学,甚至认为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所在,实际上偏离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全面发展。”这就说明,高技能人才同样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人才的技术、技能是建立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在改变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传统做法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轻视理论知识。没有理论支撑的技能缺乏发展后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高度理解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在现代社会,学生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职教课程目标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明日之需,顾及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如果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忽略知识对能力的支撑与潜在作用,必将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与专业基础理论素质,即使能够就业,其专业技能也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也难以获得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素质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缺失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等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不仅强调专业素质,也强调非专业素质。传统的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能力本位论”的根本缺陷在于:使人不能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认识和改变自己,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神圣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简化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即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非专业素质发展。而这些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素质本位所追求的,却恰恰被传统高职教育教学所忽视。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终身就业机会观和创业观转变,职业转换和新的职业适应成为劳动者永恒的职业主题,劳动者个人素质尤其是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按照传统的分工理论所构建的高职教育能力本位模式,既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也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狭隘的以专业素质为核心的“能力本位论”,必将为同时强调非专业素质重要性的“素质本位论”所取代。转贴于

另外,相对滞后的高职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特色的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倡以问题解决或专题研究为主的探讨式、参与式的研究性学习难以有效展开,学生学习评估方式也因此受到限制,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很难得到有效实施。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的防范措施

端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明确高职教育目标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教育不仅要面向人的生存,塑造人的灵魂,更要有利于人的发展。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样是以个体职业生存与职业发展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人才的定格型教育,而是职业导向性或支撑性教育。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高职教育教学不仅要直面学生的现实生存,教给学生生存技能,还必须面向世界和未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存和人生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单纯面向区域的、封闭的、短视的人才培养观念不利于高职人才的职业生存与职业发展,这种观念或许能使某个个体适应一时,但由于其基础单薄,后劲不足,缺乏上升空间,势必断送个体未来的无限发展,因此必将为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人才培养观念所取代。要端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必须在实际教学改革环节中,坚持开放性、多方向、重发展,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支撑,从而全面实现高职教学目标。

深化高职课程改革,构建素质本位课程体系要构建以职业岗位群为基础、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的开放性、支撑性课程体系。有人指出,教育要实现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有限的目的”,即指向谋生的外在的目的;另一种是更为重要的“无限的目的”,即指向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的目的。在全球化时代,面对科技发展和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加强人类自身的建设、促进人性的完美显得更为重要。对传统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课程设置理念应该有更宽泛的理解。高职课程建设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根据课程与课程的关联度、课程与职业的关联度、职业与必需的素质的关联度安排教学内容,形成专业素质课程、职业拓展课程、非专业素质课程三大高职模块课程体系,并据此组织和实施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开设人文素质综合课程。《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雅斯贝尔斯更为明确地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提高。”高职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不能简单地成为职业者的生存工具,更应该成为其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源泉,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应该善于工作,而且应懂得生活,不仅要能现实地生存,还要能良好地发展。因此,在高职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应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外在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有机结合,超越技术生成与精神建构二者的对峙,应成为高职课程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

加强高职教学改革,完善高职教学体系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成为职业人,更重要的是要使其成为和谐人,不仅要善于工作,而且要懂得生活。在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提升生活品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转换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次,要重视高职教材建设,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样化教学方法。要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兼顾知识、技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安排和编写高职教材。教材既要突出技能培养,又要夯实理论基础;既要强调职业素质,又要强化人文素质;既要关注现在,又要关注未来。在专业教材的选定上,应努力做到专业教材与职业能力鉴定教材的统一。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多媒体、影音设施等现代教学条件,加大电化教学的覆盖面,告别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单调的、平面的学习环境,进入丰富生动的立体的教学氛围中。要积极探讨具有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在基础理论课、文化课教学中,应实施研究式、探讨式、参与式教学,同时在理论教学实施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课教学中,应实施现场教学和项目参与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认知,同时应努力探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再次,要改革学生考评模式。必须改变过去以一次卷面成绩论成败的考核模式,构建以综合素质、理论掌握与应用能力、实践技能水平为轴心的综合评价模式,将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也纳入学生学期学习考评中。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改革高职教师晋升机制,拓展高职教师来源渠道,建设会做能说、道德良好、素质全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采取激励措施,促使高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要抓紧制定和出台相关文件,把高职教师的晋升与聘任与普通高校区别开来,单独构成系列。同时,应把教师的行业经验与技能纳入高职教师晋升、评价与聘用标准,并确定相应的待遇,改变高职教师聘任与晋升重学历与职称、轻行业经验与技能的做法,改变口头上认为“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但无具体政策和相关待遇的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法。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过程中,应切忌单纯看职业证书的做法,必须同时把行业工作经历和经验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避免产生有“双师”证书却无行业经验的现象。高职教师的来源必须向行业和生产领域倾斜,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因此,一方面,必须大量吸纳生产第一线的既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能,又具有成为教师条件的素质良好的技术人员进入高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教师深入企业挂职、参与社会实践与企业培训的方式,强化教师专业经验与技能的提高,最终建设一支能说会做、道德良好、素质全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充分的主体保障与支撑。

参考文献

[1]胡小桃,李仲阳.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34).

[2]邱开金.高职教育走出发展误区[N].光明日报,2005-09-28.

[3]欧阳丽.学习化社会与高职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J].职教通讯,2003,(3).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 渗透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钟庆文(1968- ),男,江西萍乡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教学会2011年度科研规划课题“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56024)和江苏省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江苏省泰州市“311人才培养工程”资助课题“高职渗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SJD88002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53-02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育人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中各种影响力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开展渗透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渗透教育本源探析

1.缘起“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国内学者张耀灿教授较早明确“渗透教育”,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将渗透教育作为与灌输教育对立的一种教育方式,指出渗透教育“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社会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规范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以及教育者的身体力行,自然和谐、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以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理想状态”。

考察古今中外教育实践史,重视德育,为一定阶级与社会培养人才是最基本的规律,专门的德育体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生发展而来的。现代社会,德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实践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各国愈加重视建立专门的德育课程体系与系统的德育渠道。另一方面,随着对品德形成的随机性、主体性、体验性规律的理解的加深,教育者认识到单靠德育或单一课程体系难以彻底解决青少年出现的各种问题,德育实践逐渐与其他教育融合。中国提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美国一些大学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研究。当代德育改革逐步趋于综合化、生活化,强调利用学科优势、家庭与社区资源,与受教育者的生活融为一体,实现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

2.渗透教育的特征。一是教育目的的隐蔽性。隐藏教育意图是一种教育艺术,淡化受教育者被迫受教意识是渗透教育的基本理念。渗透教育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把教育目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情境,将思想道德规范隐藏其中,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教育策略更加隐蔽。二是教育过程的互动性。教学活动伴随着师生情感交流,影响教学与德育的效果。一切有效的渗透教育活动一定具有良好的互动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三是教育方法的间接性。渗透教育方法主要是用直观载体直接作用于感知对象,将教育目的和内容藏于载体,通过不同活动方式影响受教育者,表现出间接性特征。无意识教育可以消除教育者与受教者间的隔阂,更好地调动受教育者的潜在因素和内在动力,形象化教育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来的感情和情理打动人、感染人,效果更加显著。四是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实践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这是教育环境的开放性。在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学科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促进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和人格的成长,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科教学内容与过程决定了渗透教育内容的开放性。五是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教育者应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道德知识的内化需要道德情感体验与道德行为。渗透教育涉及知、情、意、行等方面,教育效果持久,能够达到沉淀心底、渗透灵魂的效果。

3.渗透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一,教育思想基础。中国教育史上众多教育家明确提出教师必须教书育人。儒家把学习“六经”作为培养道德的基础和必要途径,孔子提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进德修业,并把教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学记》系统阐述了教与学的形式与方法,主张将课内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帮助受教育者达成教育目标。此外,“传道授业”“文以载道”等论述都深刻揭示了专业学习与思想道德养成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同样是国外教育家的普遍观点。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心智而不教育人心就是没有进行教育;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充实与发展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第二,心理学基础。渗透教育有深厚的心理学依据。认知心理学主张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设立有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尊重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两种心理学流派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的相同之处在于: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根据学生的内在接受心理和动机需要,减少抗拒和排斥,寓教于无形;在教育氛围上,营造良性德育环境,注重人文精神,强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环境的作用,将内部和外部、物质和精神、有形的和无形的因素结合起来。第三,德育原理基础。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道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知是基础,行为关键。二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德育必须不断化解德育目的与受教育者品德现状间的矛盾。三是主体体验是道德生成的基础,德育应沿着“活动―体验―领悟―内化”的路径,实现由接受道德到体验、发现、建构道德的飞跃。体验源自活动与交往,道德教育应寓教育于活动中,激发学生情感。据此,可产生不同的德育实践观:其一,生活道德教育论。道德教育根植并服务于生活世界,从对人的礼貌尊重等生活细节做起,让学生积极投入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愉快地生活。其二,活动道德教育论。活动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方式,道德是在活动中产生,有意义的、自然的、新颖的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人的自主发展。其三,文化道德教育论。道德教育要将人类优秀的精神内涵转化为生机勃勃的精神,把文化升华为获取幸福生存的智慧,使学生兼有民族精神与世界视野。

二、高职渗透教育的内涵与作用

1.高职渗透教育的特定内涵。第一,高职渗透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与特色。高职渗透教育源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但又不仅仅指向德育。一是注重教师双师素养、师德风范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及教书育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将渗透教育从思想政治领域的方法论应用于各专业教学,内容从德育延伸到全面素质培养;三是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强化专业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性,提倡在岗位技能学习中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将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和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四是围绕高职培养目标,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心理,实现“企(行)业文化进课堂、职业精神入头脑”;五是将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校园文化相结合,构建高职渗透教育立体化载体。高职渗透教育的特定内涵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天职,以高尚师德为先导,以显性课程为载体,以间接隐蔽、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将道德素质等寓于各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教育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其根本目的是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第二,开展渗透教育是高职实现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高职开展渗透教育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强烈要求与高职学生成才的客观需要。高职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关键在于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领域的渗透教育引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践,以职业岗位与市场认同为标准,融思想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于一体,构建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有助于培养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优秀人才。开展渗透教育符合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高职学生成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实践。首先,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人文思想等。其次,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师生、生生情感交往、职业环境熏陶,对学生成人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再次,学生的学习是艰难困苦的过程,是磨炼意志、锻造个性的试金石。高职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资源,开展渗透教育能够将课堂、教材、学生活动、校园环境、社会生活中各种教育因素汇成育人合力。

第三,高职渗透教育是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实践。研究表明,社会对高职学生质量要求的排序是:职业素质(诚信、敬业、责任感、合作精神等)、工作经验、职业技能、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第一要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当代人应当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品质。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人”“职业人”素质,这是高职院校践行全面发展教育的特定内容。高职素质教育应是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块化结构,高职的渗透教育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学习活动为载体,实现职业道德素质、人文身心素质在专业素质培养中的有机渗透。

2.高职渗透教育的作用。一是高职渗透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渗透教育富有吸引力与凝聚力、高效率,更符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职专业课程与未来就业岗位对接,学习内容往往为学生所重视,渗透其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易于被学生接受;高职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养成求实严谨的良好学风;文体娱乐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职业,并养成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与良好习惯。高职渗透教育因其教育方式的隐秘性,教育内容的生动性,强化了学生主体体验与主体意识,提高了育人的实效性。二是高职渗透教育有利于强化学校德育育人效果。长期以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专职性、专业化”,而渗透教育视野下的高职德育将校园整体打造为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教育主体,每个工作环节成为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多层次宽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特别是高职教学活动作为学生道德能力发展的重要平台,发挥着知、情、意、行的导向作用。导知指专业教学能引导学生建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导情指运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导意指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意志;导行指有意识地以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等。三是高职渗透教育有利于发挥教师师德育人作用。教师素质对学生影响巨大,高职开展渗透教育既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育人工程,又是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师德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教书育人需要教师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生所要成就的事业与追求,做到专业上精益求精,学术上治学严谨,教学中诲人不倦,生活中为人师表。高职开展渗透教育可以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相长。

三、高职渗透教育实践模式的架构

1.创新高职渗透教育顶层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入手,使渗透教育具有深厚的教学基础,并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通过专业素质培养来落实,融显性和隐性课程于一体,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家庭环境、学校管理、第二课堂、舆论宣传等渗透途径,体现渗透特色。高职渗透教育顶层设计必须依托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架构渗透教育实施策略。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对渗透教育目标与任务进行分解,着重将职业素养、生涯发展能力等落实到培养职业能力相关课程中,真正体现隐蔽性、渗透性。同时,将渗透教育目标与内容系统分解于高职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段,融于高职教育教学各个具体环节中。

2.创新渗透教育载体。将渗透教育载体拓展到隐性与显性课程,使学校教育资源成为渗透载体。搭建“专业教学、思政教学、校园文化”渗透教育平台,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作用。思想道德素质突出 “真”字。充分发挥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坚持在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以真爱、真心、真情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人文素质突出 “实”字,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育人,使学生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人文营养,在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中感悟人格力量,在潜读文化经典中陶冶心灵世界,做到实心、实在、实效。身心素质突出“和”字,关注学习困难、心理困惑、家境困窘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为主导,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体,塑造学生和谐心理品质,构建具有时代气息的高职心育模式。

3.创新渗透教育机制。以形成渗透教育范式为目标,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机制。首先是校内外结合。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学校多元一体的素质教育合力。其次是课内外结合。课内教书育人尽心尽职,课外关心学生的政治进步与生活困难,把工作做到宿舍、食堂、图书馆、实训中心等,做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再次是显性与隐性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挖掘对学生成长有影响的各种实体与非实体教育因素。

[参考文献]

[1]熊伟.对高校渗透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湖北教育,2003(16).

[2]郑素贞.浅谈高校理科德育渗透教育[J].天津电大学报,2003(1).

[3]胡晨光.略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实施[J].中国德育,2008(5).

[4]石骏.浅析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5]陈瑄,谢涵.渗透教育的实质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08(5).

[6]潘玉腾.寻求高校教育的新方法体系——对高校间接渗透教育的探讨[J].社会科学,1996(12).

[7]刘富文.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8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而正确处理师生伦理关系,了解教师在职业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处理好师生伦理关系,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守的道德准则,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和学生建立起了师生人伦关系,就应该遵循教育伦理的道德规则。古人言“玉不雕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化不成才”,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他担负着把一块块的璞玉锻造成美玉的重任。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身作则,敬业、爱业,真诚对待、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单向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为教之理”就是“为师之道”,将二者转化为“为师之德”就形成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师生伦理关系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师生伦理属于不对称型伦理关系。教师不能自由的选择学生,大学生正处在个性特征较强时期,每个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不同,加之当今社会转型阶段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有的大学生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的言行还和教师所昭示的主导价值体系发生矛盾。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应明白,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是单向的,学生怎样学不能成为教师怎样教的理由,学生不听课也不能成为教师不认真讲课的理由。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与学生心灵和情感的沟通,教师应以教学艺术的力量、教师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策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高。使“他们不仅过着快乐的今天,而且为美好明天打下坚实基础”

二、了解教师职业在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

1.“德高为师”。在人们心中,教师是智慧和高尚人格的化身,“道德之师”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问之师”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在学生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行,更是道德的标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遵从职业操守,为人师表,用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身正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则主张“以身立教”,徐特立则自称是“身教文化者”。 2008年5月22日,北大毕业后在四川一所中学教书的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番地震后的大言不惭的“表白”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范美忠也被网友批为“无道德、无责任、”之“范跑跑”!原因何在?教师职业的内容决定了“教书育人”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教学活动中把美好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在职业活动范围之外,都应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家庭生活,在社区环境,以及所有的公众场合,都应表现出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良好的文明举止,始终注意给周围的人以积极的影响,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从而营造尊师重教的和谐社会文化氛围。

3.“德者得也”。《伦语》中说“德者得也”,可见在中国古代,“德”与“得”是相通的,教师道德规范不管制定得多么合理,也必须要靠教师将其内化为德性修养才能得到更好的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自身成长与千万学生成长的责任,要通过“德之自修”,加强对身身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养成教师德性,提升教学道德;还应加强“德之助修”,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操守,影响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德性的提高,对自己、他人都会有所“得”,教师职业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证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其职业道德内涵包括爱岗敬业、言行一致、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关心集体等等内容。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回想起和教育部〔2008〕5号文件和李长春、刘延东同志的讲话,我的感触很深。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让党放心、学生满意”,这说明中央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非常重视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严格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还要有宽厚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有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要通晓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入耳、入脑、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一定能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出版社,1996.389.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3]和教育部〔2008〕5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4]邹顺康.论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与文明,2008,(3).

[5]邹顺康.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6]李大圣.教师发展“四问”.今日教育,2005,(11).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内涵;核心;关键;目标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分为学历性的职业教育、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包含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对农民工的培训、创业培训、特种行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高职学院等职业院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源于对职业教育的性质、特色、地位、作用等不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精髓。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是职业素质

职业教育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民间手艺人,如铁匠、石匠、木匠、砌匠、工匠、裁缝、理发匠等,都是以师徒制为特征的职业技巧传授模式,是职业教育的萌芽。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力的提高,以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升华为“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等。

从国内外职业教育涵义的发展来看,职业教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从广义上说,它泛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职业素质,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说,即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受训者进行的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以使受训者将来能顺利适应某些职业岗位需求,成就职业生涯。职业素质内涵有以下几点:

1.职业素质的广泛性。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是一般职业(Vocation),而不是专一的职业(Profession)。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电脑技术能力、汽车驾驶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是当代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如职校文秘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文秘、档案、行政管理类等工作;财会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财务、会计、出纳、统计、审计、行政管理类等工作;园林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园林、花卉、生产、设计、施工、预算、决算、营销、企业管理类等工作。职业教育的每个专业是对应着一系列的知识与技能和职业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

2.职业素质的专一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以获得某种职业为主要目的。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专一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职校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如车工、钳工、电工、模具工、汽车驾驶、家电维修、厨师、面包师、美发师、绿化工、插花工、植保工等等,均要求学生具有专一的职业素质,才能较快地适应相关工作岗位。古今中外的职业教育,无不以学生获得职业为自己的主要目的。我国“十五”教育振兴计划指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

3.职业素质的兼容性。职业素质具有内涵的相对性和外延的包容性,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素质是人的生存素质之一。职业素质的内涵是相对其他教育,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而言的。与职业教育比较,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具有永恒普遍价值的知识、观念、工具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在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为非定向的,称为“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意识和劳动态度及动手能力。职业教育是以职业素质为目标,其外延又与其他教育范畴有重叠,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存在一定的包容性、互补性、序进性。

4.职业素质的可变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职业是不断变化的,对人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变化的。社会职业岗位在变化,职业教育的内涵在变化,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在变化。绝大部分人不可能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职业教育应该培养青年人和成人对职业的态度、职业素质和转岗再就业的能力。所以,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断变化的、长期的终身教育,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职业素质内涵。在这一点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包容、相互补充。

二、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素质

当前我国技术类人才稀缺,这是职业教育的巨大任务。市场上技术类毕业生的工资很高,-一个优秀的厨师或者美发师,所挣工资应该也是高收入阶层。教育与行政部门要下大决心,从改革考试选拔制度人手,更新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素质内涵,鼓励那些优秀的学子以学习技术为荣,这样才能培养出我国制造业大国、创造业强国所需的职业人才,破解目前的畸型培养体系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现代职业素质不仅要求传统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而且要求从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科技知识、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创业能力等等,其中就包括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与职业教育有同源性,因为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广泛,关键不在于手头的功夫和机灵,而在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上,也就是知识与技能型人才。社会上往往把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看作是相互冲突的,其实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质不能过于偏重职业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要把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作为职业教育、职业素质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场所的创新,以及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修养,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而且可以在教育目的中达到使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齐头并进的教育效果。

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职业素质

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是:生源质量差、办学设施设备条件差、实验实习仪器缺乏、专业教师不足,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缺乏吸引力,没有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所以,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学校师资大部分来自于普通的师范类大学,小部分来源于普通大学,少数专业课教师毕业于专门的技术师范学院,其中文化基础课教师属于前者。整体上,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还不能全面满足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学生的较高职业素质,首先要求教师有很高职业素质。职业学校教师应须具备以下职业素质:

1.熟悉职业内涵,联系实践教学

有科技知识、会教学是职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条件;有职业素质、会操作是职校教师队伍的核心条件。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同于普通教育,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及职业性,在基础理论适度够用的前提下,着重于实际运用。在职业素质教学中,近半数的是实践课,即使是理论教学其应用特色亦十分强烈。因此,熟悉职业特色、行业特色、岗位要求,掌握并注重技术的应用成为职校教师队伍的显著职业素质特征。职校教师要善于从理论或技术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不管是讲授技术基础理论课,还是讲授技术操作课,都要紧扣“应用”。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将理论深入浅出的能力、较强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并能巧妙地将这些能力转化、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素质之中。

2.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核心能力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言教身教结合,品德风范感召,工作生活影响,视学生为学习伙伴。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将直接步入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一线的岗位。他们所从事的岗位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职业核心能力。这个“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适应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企业界青睐的是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均强的员工。所以,要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具有广泛的职业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核心能力的群体,是行业中的名师、大匠。

3.不断更新职业素质,善于传授职业素质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新行业、新职业、新岗位将不断涌现,原来职业岗位的内涵也随之变化,对人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职业学校的教师要站在职业素质的潮头,必须不断学习行业新知识与技术,紧密联系行业的职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才能传授给学生先进的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学校教师还必须努力探索职业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将课堂与行业生产实践对接、知识技能与职业现场映证、职业素质与人才市场呼应。通过以职业现场工作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将教师的职业素质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素质之中。

4.研究职业教育规律,完善职业教育资源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社会、学校、个人对职业素质的理解还在逐步完善,家长与学生对职业教育仍有较大偏见。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当前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职业教育的教材、实验仪器、实训条件、实习基地等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探索职业教育模式,深究职业素质规律,创新职业教学方法,编写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资料,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参加行业职业工作实践活动,分析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需求,把握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素质内涵,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学体系,将职业教育的根深深地扎于职业素质教育之中。

四、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鲜明特征要求,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为根本,以职业素质为主体,以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为最高标准。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与能力水平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学生具有持久的职业发展能力。因此,反映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而不是某狭隘的工作岗位。学生职业素质内涵是:

1.一定的基本素质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身心健康、必备知识与理论、职业技能水平与获得职业资格证等内容,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必备的理论知识

必备理论知识是指学生按教学计划应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及应用的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标准。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一定的文化基础既是培养良好职业素质和扎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不断学习、持久发展、成就人生的重要基础。

3.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规范、胜任职业岗位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困难的能力;合作能力与公关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职业应变的能力等。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更是教育的一种理念。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社会群体,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面临着社会选择和如何适应社会选择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确定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一、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上课不学习、下课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不明显,缺乏吸引力,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轻视职业教育,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二)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生源质量的大幅度下滑。同一专业或同一班级内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差异明显,一些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科学,动机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学生心理不够成熟

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焦虑、失望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进入职业院校后,学生对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感到困惑,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弃学厌世的想法。同时,就业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到生产一线从事收入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而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局面。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明确

在实践中,学校往往只重视“高技能”教育,而忽视了“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构建职业人才所需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而没有将素质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但方案没有可操作性,因此难以落实。

(二)教学方式方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较普遍地存在重理论技能、轻素质培养的做法,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仍以闭卷笔试为主,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考核缺少系统研究,没有成型有效的经验。

(三)对思想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职业院校由于诸多的制约因素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普遍缺乏重视,只注重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校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行为习惯不佳,自我约束力不强,有的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思想作风涣散,容易出现违纪现象。总的来说,高职学生一方面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另一方面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难以做到知行统一。

(四)完备的素质教育体系没有完全形成

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职业教育领域还不够深入,在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缺陷,缺少理论指导和深入的研究,因而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看成是有组织地开展一些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教育活动流于形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强化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应制定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规划,增强育人意识,形成良好的氛围,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加强高职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更好地参与群体活动,正确处理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有效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产中去。我们可以通过入学教育、教师授课、各种讲座、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教学活动是高校落实素质教育的最基本途径,而校园文化则是高校落实素质教育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学术、文娱、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优良校园文化的熏陶。

(四)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获得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肯定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高校可以将对学生的素质评价用于学生评优、求职、就业等方面,以此调动学生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全吉,刘震.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建设教育,2006,10(10): 14-16.

[2]钱吉奎.再议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教育文化社会科学版,97-100.

[3]陈娟.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及管理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210.

[4]周沛江.浅谈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环境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0,3: 251-252.

[5]臧甲友,朱海龙,于龙全.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化素质的现状及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9,12: 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