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十篇

时间:2023-11-10 17:40:16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1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习惯的培养.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及数学探索能力,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遇到问题能按一定方向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 在复习时要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巩固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证)法,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还可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 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 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

例如,每次上课时都可以选择一些数学习题,让学生计时演算;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定的速算要领和方法;常用的数字,如20以内自然数的平方数、10以内自然数的立方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π、е、lg 2、lg 3的近似值都要做到“一口清”;常用的数学公式,如平方和、平方差、立方和、立方差、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公式、对数和指数的有关公式、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基本不等式、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二项式定理、复数的有关公式、斜率公式、直线和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等等,都要做到应用自如.

三、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恰当地说明了处理好学思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要学生善于思维,就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 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

在数学练习中,学生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 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 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 在解(证)题过程中要尽量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

四、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事实的推理,是数学中进行严格论证的基本工具. 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初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例如:(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大前提)

(2)矩形属于平行四边形 (小前提)

(3)所以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结论)

书写格式:矩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 = OC OB = O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因此,按照新课标要求,在七、八年级学习几何知识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① 理解并记忆几何基础知识.正确地把握定义、公理、定理的含义,它们是几何证明的理论依据(常常作为大前提). ② 掌握正确地识图和画图方法. 识图就是看图,能看懂简单图形的几何意义,通过分析会把复杂图形看成简单图形的组合和拼凑,在拆分的过程中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证结论有什么关系. ③ 学会运用几何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几何图形与语言叙述之间的联系,做到能根据叙述的语言符号想象出或画出图形;同时也能把图形用几何语言叙述清楚. ④ 掌握分析思路,规范书写过程. 在教学时应先易后难,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法. 同时引导学生探索综合法,学会用“两头凑”的方法分析思路. 训练书写过程,可以先口述,后用语言叙述,再用数学符号表达,最后规范格式,不断完善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在解题中则应当要求学生独立起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多思善问,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层次. 对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2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创新;有效性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这无疑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一项新的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品质训练呢?

1.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适时、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研究,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些创造思维的产生,都不同程度来源于教师设计的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果设计的问题不具有挑战性,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创造性的欲望。例如教学“通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3/4与5/6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预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3/4与5/6的分母一样吗?能否直接比较大小呢?(2)能将3/4与5/6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吗?应以什么数作为公分母?这样提前引导、指令,使学生亦步亦趋,毫无自主探索的权利可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教师事先不作暗示,放手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那么学生的思考策略就趋于多样化而富有个性:(1)化成小数比较;(2)用折纸比较;(3)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4)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比较;(5)借助1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小结,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的个性经验就能在交流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学会创造,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这样,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上,有了一次探索的成功。

2. 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设计一些陷阱式的思维问题,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问题正面学习完以后,仅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有的学生因用错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而把题做错了,因此,应加强从反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当讲完某一数学知识后,我会故意设陷阱给学生,创设下列情境:一是使学生口欲言而不能,心欲求而不得;二是诱使学生“上当”、“中计”,经过分析批判后才恍然大悟。这种方法对事物正确认识的程度是正面培养所达不到的。

3.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遵循互相转化、互相联系这一规律,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例外。 对全班学生做一次考查,每当一个公式或法则学习完以后,正向应用、有规可循的则比较顺利,一旦寻求逆向使用,心里就没底。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要求我们每个教师不仅从正向而且从逆向培养学生的思维。

4.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数学思维的概括能力,是指能够从大量而复杂的数学材料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基本特征。数学思维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者仔细地研究探索,设计多方位的变式训练问题。例如: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当学生解完此题后,可变换角度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变式1:要加工360个零件,每小时加工60个,求多少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变式2:有360元钱,鞋子60元一双,求一共可以买多少双。从表面看,它们分别是行程、工程和买卖问题,而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能较好地概括三者之间的共同关系,能由此及彼地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3

关键词: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现谈谈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的几点尝试。

一、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首先要培养兴趣,促进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第三要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例如比较大小,用“<”号连接下列各数16/15、12/11、96/91、32/29,大部分同学都根据以往经验,利用通分,化为同分母进行比较,因而使计算量大,但也有一些聪明的学生已看出分子96分别是16、12、32的整数倍,只要使分子相同就可作比较。对这种同学应该赞扬与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思维方法属于思维方式范畴,是思维方式的一个侧面,是思维方式具体而集中的体现。思维方法是由诸层次、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思维方法划分为三大层次:一般的思维方法、各门具体科学共同的思维方法和各门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示明学思关系,只有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中要学生善于思维,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要做到言必有据。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先做,再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进行教学分析。例:a是什么数时,方程ax2-(2a+1)x+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很多同学只注意由=[-(2a+1)]2-4a·a>0,推得a>-14。而如果把a>-14作为本题答案那就错了,因为当K=0时,原方程不是二次方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4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材料一:如果我们在高中学生中作一个调查,问其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为了高考;如果我们在非数学系的在读大学生中作一个调查,问其学习数学的用处是什么?可能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应付考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创设思维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亚里士多德曾精辟地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数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1)创设情境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传输数学文化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情境教学要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例如,在复数的引入时,可先让学生先看方程x2-3x-4=0的根多少?再看方程x2-3x+4=0的根呢?

学生很快回答前一方程的根为-1或4,后一方程无根。这时,教师及时指出,因为我们解方程都是在实数范围内解实数根,后一方程其实也是有根的,只不过不是实根。同学们学习了复数的有关知识后就会明白。这样,使学生急于想了解复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数,使学生有了追根求源之感,求知的热情被激发起来。 例如, 基本不等式 (第一课时) :

创设情境

问题: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将图中的“风车”抽象,在正方形ABCD中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 ,b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________,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______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_____________。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时,正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这时有______________。

抽象思维,形成公式

归纳:对于任意实数a、b,有 当且仅当_____时,等号成立。

三、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5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构成、逻辑运算、数算求解、数据处理等。思维能力是学生解题思路的开始,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数学教师长期所追寻的课题。

一、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通过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变化等概念的学科,其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是数学应有的特点。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构建学生的空间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计算水平和逻辑思维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学习好数学这门课程,是数学教师苦苦在寻找的答案。高中数学课本提出:“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把它作为数学讲课的重要目的之一”。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教授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机智在于大脑的思维过程”。首先,数学课堂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懂必要的数学知识,使其知道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大脑智力水平,这也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引起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数学思维能力是学习好数学的前提,是解开数学奥妙的开始,通过数学思维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结构趋于合理,思维方向趋于正确,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探讨课题。

二、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分析

1.思考问题角度单一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提问解答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好问心理长期受到压制,学生由此对数学主动探索的欲望降低,缺乏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在解题的方法上缺乏应变能力,思维上存在惰性,习惯于上网查阅资料、翻看参考书,造成学生解题思维单一,无法更好地提高学习数学能力。

2.缺乏系统的知识理解

数学各章节知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个体,而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各部分知识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完整的数学概念。但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数学呈现章节化理解,特别是对概念、定义、公式的理解只满足于死记硬背,套用固定公式,缺乏对知识的拓展,在学生的记忆中知识呈现的是零散的分布,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思维体系,没有建立完善的思维结构方式,进而影响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3.没有良好的课下回顾习惯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课下回顾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课下习惯于总结回顾的学生,比课下不复习的学生,记忆能力加深一倍,思维方式提高明显,避免了今后犯类似的解题错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从转变授课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曾经有教学学者提出:“学习数学做好的方法是实践”。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亲自实践,找出结论,才能加深对公式和概念的理解,才不至于在学习数学中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才不至于学过之后就忘记。比如,在学习到椭圆概念的时候,以往的讲课方式是,教师拿出一根绳子和需要固定的两个点,在黑板上为同学们演示椭圆形成的过程,最后告诉学生椭圆是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运动的轨迹。显然,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主动思考较少,被动的接受了定义的给出,缺少了主动探索的欲望,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换位思考,让学生来担任主讲演示,就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需要,告诉学生第二天要讲椭圆,让他们准备好两个图钉和一根绳子。第二天课堂上,教师为同学们讲出绘图的要领,首先为学生进行演示,然后让同学们大胆的去尝试,根据自己准备的绳子,进行研究与探索,教师可对学生们画出的椭圆进行比对,学生们会发现由于绳子长短和图钉之间的距离不同,所画出的椭圆也不相同,最后教师给出椭圆的定义x2/a2+y2/b2=1 (a>b>0)。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验,运用独立的思维方式,加深了对椭圆公式的理解,在课堂欢快的气氛中,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2.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起源于生活,应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所以,教师要善于用生活的经验来教授数学,多讲解社会生活数学的应用意义,让学生感知到身边的数学知识,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动力,才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讲到排列组织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联想到刚刚结束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告诉学生世界杯一共32支球队,4个球队为一个小组,比赛第一轮采用小组赛单循环比赛,进入淘汰赛阶段,每次比赛淘汰一名球队,排出前四名球队,问世界杯一共需要多少场比赛。学生通过对排列组合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就解答出了答案。正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去主动的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积极主动的应用数学,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3.在设置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本中提出:“数学教学应善于为学生设置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趣味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到等比数列求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古代经典的故事,作为课前引导。传说中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十分喜爱下国际象棋,为了奖励国际象棋的创造者,他说我可以满足你任何一个愿望。这名创造者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在国际象棋棋盘上第一个格子放上一粒小麦,第二个格子放上两粒小麦,第三个格子放上四粒小麦,以此类推填满六十四个格子。国王开始以为这个要求很简单,便命令士兵去填满,但到第二十几个格子的时候,就很难实现,原来这需要整个国家十几年的粮食才能实现。设置完问题后,教师带着问题去讲解等比数列,最后给出等比数列求和的公式,让同学可以根据问题,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大概需要多少粮食。正是这样的问题设置,使学生一开始就调动起了学习的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主动去寻求答案,由此形成了运算求解的主动思维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牢记这项教学任务,从日常的教学入手,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乐意学、主动学、善于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6

一、数学直觉思维的阐释

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直观与直感都是以真实的事物为对象,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感觉或感知。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概念、性质的界定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证明,只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感知。而直觉的研究对象则是抽象的数学结构及其关系。例如,我们仍无法想象千角形,但我们能够通过直觉一般地思考多角形,多角形把三角形作为一个特例包括进来。由此可见直觉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没有具体的直观形象和可操作的逻辑顺序作思考的背景。

从思维方式看,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长期以来人们刻意地把两者分离开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从来就不是割离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逻辑重于演绎,而直观重于分析。从侧重角度来看,此话不无道理,但侧重并不等于完全,数学逻辑中是否会有直觉成分?数学直觉是否具有逻辑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人们对各种事件作出判断与猜想离不开直觉,甚至可以说直觉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数学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是人们对生活现象与世界运行的秩序直觉的体现,再以数学的形式将思考的理性过程格式化。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基于直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问题解决也离不开直觉。下面我就以数学问题的证明为例,考察直觉在证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个数学证明可以分解为许多基本运算或许多演绎推理元素,一个成功的数学证明是这些基本运算或演绎推理元素的一个成功的组合,仿佛是一条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通道,一个个基本运算和演绎推理元素就是这条通道的一个个路段,当一个成功的证明摆在我们面前开始,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确信沿着这条路必定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但是逻辑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些路径的选取与这样的组合可以构成一条通道。事实上,出发不久就会遇上叉路口,也就是遇上正确选择构成通道的路段的问题。庞加莱认为,即便能复写出一个成功的数学证明,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证明的一致性,这些元素安置的顺序比元素本身更加重要。笛卡尔认为在数学推理中的每一步,直觉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好似我们平时打篮球要靠球感一样,在快速运动中来不及去作逻辑判断,动作只是下意识的,而下意识的动作正是在平时训练产生的一种直觉。

二、学生直觉思维的主要特征

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从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来看,我认为直觉思维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简约性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及事物的本质。

2.创造性

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我国的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过多地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

3.自信力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其二是来自数学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但我的观点是,兴趣更多来自数学本身。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它的物质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

三、怎样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2.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念

直觉的产生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些哲学观点包括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数学事物间所有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及秩序的直觉意识,审美能力越强,则数学直觉能力越强。

3.重视解题教学

教师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查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选择题,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择支中挑选出来,省略解题过程,容许合理的猜想,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的发散性,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7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

3.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做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最后得出一般的结论。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8

一、注重数学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数学思维与表达能力就像电脑的主机与显示器,数学思维是数学语言表达的核心和前提,数学语言表达是数学思维的外显,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表达能力,必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但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数学学习不能依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它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力的活动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曾经有人作过一次对比研究: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时,一位老师就直接告诉学生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学生记面积公式,再通过大量题目进行强化训练,最后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相关问题;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是让学生数、摆、拼、量、算、猜、验证等活动,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然后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从表面上看,第一位老师的教学效率好像要高些,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像要强些,但从教育的长远目标来看,显然,第二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它不能急功近利。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外,我认为,一题多解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一个题目,多种解法,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问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坚持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变得非常活跃,教师可能在不经意间会获得意外的惊喜。如:我在教学这道例题“3箱矿泉水共有36瓶,48箱矿泉水共有多少瓶?”时(三年级下),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许多同学都想到两种方法:方法一――36÷3=12(瓶)48×12=576(瓶);方法二――48÷3=16(瓶)16×36=576(瓶);而有一个同学很自信地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36×48=1728(瓶)1728÷3=576(瓶)。我问:你是怎么想的?生说:我用假设法,假设每箱有36瓶,那么48箱就有48个36瓶,因为我将每箱的瓶数扩大了3倍,所以要将最终的结果缩小3倍。他的话音未落,同学们都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的教师可能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推理、验证等思考过程,它与其它学科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我们应树立“大数学观”思想。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它必须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之上建构起来。而广泛的阅读能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认知水平、丰富语言词汇,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表达能力。曾有人对中法两国的小朋友作过实验调查:题目为“船长的年龄有多大?”即在一只从南斯拉夫开往澳大利亚的船上,载着30头牛和40只羊,请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结果70%的中国小朋友答案为:70岁,而70%的法国小朋友答案为:所给的信息与船长年龄无关。检测实验结果证明了,我国的小学生存在阅读理解力、逻辑思维力相对低下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中指出: 部分学生不会用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某个部分,因此他们语言里就出现了坑坑洼洼,模糊不清。经过多年研究,得出一条结论:这种智力上的“口齿不清”,正是由于缺乏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以及边阅读边思考的技能而造成的。

除了课外阅读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遇到某道题,要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边阅读边思考,疏理信息,明确问题,并最好能用自己的语言背着表达出大概题意,然后再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能用数学语言将整个思维过程描述出来,不但要说清怎样做,更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

三、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紧张的课堂氛围

在人的心灵的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科学家研究证明:孩子们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思维才会最活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表达;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发展性评价,让学生想表达;平时要求学生注重数学语言的逻辑性、严谨性,让学生会表达;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能表达。当然,“宽松”不等于“放松”,课堂提问不能成为优生的专利,不能只抽积极举手的学生,对于想举手而不敢举手的学生要鼓励,对于根本就没思考的学生要施与一定压力,制造一定的学习紧张感,从而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勇于发言,促进思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设计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9

关键词: 物理模型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品质思维的转换思维方式

物理概念的建立,以及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学生思维的加工。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其思维又有独特性。对这种独特性的准确了解和把握,对提高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

1.建立典型的模型

首先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建立新的概念。模型化物理学科的研究,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

物理学科的研究,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就是概念,亦即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所在之一。所谓物理模型,就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事物的本质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型。由于物理学研究自然界中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以及物质和结构的相互作用,几乎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涉及许多因素。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的大门,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形式,具备掌握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任何一门学科,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往往需要分为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步骤。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往复循环,逐级上升。本文称此特点为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一般说,物理思维的特性,亦包括了模型的转换。无疑,这种思维的多级性,要求更高的思维能力,这是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次推进。而对于步入新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水平,也是对思维惰性的一个冲击。从开设物理课开始,必须注意不断地引导并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以及勤于钻研、深于追究的思维品质。

3.注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

多向性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出发,用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还有一些问题则不同,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需要作全面分析。而解决这类问题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必须是开放性的,而且在思考中必须灵活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转换,全面地把握问题,细心地权衡哪些思维是有利的,哪些思维是正确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4.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思维的转换

物理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转换思维的方式,改变语言表达方式,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

思维的转换,既是物理思维的特点,又是学生学习物理甚觉困难的又一所在。

思维的转换,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品质。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公式表示,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亦有类似的方式。物理教学,就需培养学生选择表述方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并掌握物理语言,形成准确地运用适当的语言思考、论述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5.在物理研究中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1)假设与验证。物理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为着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所必须经历的步骤,一般分如下四步,即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而其中的假设与验证是思维过程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在解决有多种可能的问题时,结论与假设有关的,必须加以验证。验证假设的思维是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验证的方法,可以是间接的方法,即推理的方法,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即知觉的方法。但无论以怎样的方法来进行验证,都能直接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等效思维。等效方法的运用,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等效,即效果相同。例如矢量的合成分解、等效电路等属之,都是简化复杂问题的方法。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作为一个模型,以便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3)实践性。物理知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实践紧密联系。许多知识是实践观察的总结。就其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这一点讲,物理知识是非常具体的、通俗的。而就其概括实践来讲,无论是初级经验的概括,还是高级科学的概括,都很抽象。既具体又抽象的特点,要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点。

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联系实际,以期培养学生具有既能作抽象的概括,又能具体地应用、联系实际的思维品质。一些论述需要作抽象的概括,而另一些论述则必须考虑到现实状况,作联系实际的思考。脱离实际必然导致思维的谬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篇10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历史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这部分因为与社会息息相关而显得较难理解和把握。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那么,高中教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阅读

历史学科的阅读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像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二)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三)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四)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提问启发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设疑启智是关键的一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通过设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索意向。启发思维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绽放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以教材为依据,因此应善于借助教材中的典型材料、典型人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疑惑,从而把握教材的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如在讲授《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时,先提出二个问题:(一)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二)“辛亥革命”的名称是怎样由来的?在讲课的过程中,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盟会的纲领有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是善于思考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清朝的腐败、鸦片战争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都非常有用。

三、强化概括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包括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理由的能力:

(一)高一年级要将概括技能纳入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中,并向学生说明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作用。如,在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应当将概括技能目标作为前两个月能力培养的重点,引导学生由语句到篇章、从书本到史料,进行历史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在概括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当先从课本正文开始,再扩展到课本上或以外的各类材料。对于高中生来说,在掌握了基本的概括能力后,应当选择较长的材料让他们阅读、概括,采用精读的策略,仔细分析一下,对概括能力的提高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应当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中学到的概括策略迁移到历史学习中,并与同期教学的语文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适当布置针对性练习,及时发现概括能力较差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导致概括能力差的理由,是分类的理由,还是语句理解的理由等,帮助他们了解有关概括的程序性知识,针对理由再进行训练。

四、借助插图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它不可能以本来的面目原封不动地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喜欢的是鲜活的东西,怎样“死”的历史在学生们的眼中“活”起来?借助教学插图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插图中载负的图形信息,比语言、文字叙述更简洁、鲜明、生动和真实,通过历史教材插图,学生更容易感知历史,再造想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以一定的情景资源作为基础。情景资源包括文字、插图(画)等材料。课本的插图(画)对学生的正确的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为分析问题提供辅助依据.正因为如此,现行的教材增设了大篇幅的插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插图这一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学会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