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行业分析十篇

时间:2023-11-09 17:47:49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1

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主要采取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本科生毕业论文经历选题、开题到撰写完成交由指导教师审查、通过答辩等各个环节,据此认定被考核的学生是否符合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要求。由于毕业论文能够训练学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案例分析、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能够在检验大学生专业素质、学习能力、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毕业论文一直是大学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察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学理论掌握情况、能否运用法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但是,当前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以论文为主要方式,而且多为理论性研究论文,学生的论文存在无问题意识、无创新观点等问题,教材表述式和资料堆砌式的论文较多;毕业论文拼凑、应对甚至抄袭的情况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学专业本科生的评价标准,也影响着法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及其社会评价,甚至有人提出取消法学本科教育。

 

二、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法学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要求相对较高。笔者认为,改善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的办法就是设定更为多元的考核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使其能够按照兴趣和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考核方式。结合我国法学教育的现实,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探索。

 

以个人考核与团体考核为标准,可以将毕业考核分为“独立完成型”和“团体协作型”。

 

第一,“独立完成型”可采取调研报告、专题研究、案例分析、法律文书写作等方式。

 

调研报告方式较适用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如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类的选题。同时也适用于法理学中人权保护情况、宪法实施问题等须要进行社会调查、联系实际情况说理的选题。与毕业论文方式相比,调研报告重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结论,更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调查的方法、手段,以及通过一手资料对实际情况的进行总结和分析。表面上看,理论难度比不上论文,但是它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

 

专题研究方式较适用于对特定法学领域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如消费者反悔权问题、证券交易合适性原则等等。专题研究要求对具体问题的产生、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域外借鉴等作详细研究,由一点向纵深挖掘。与毕业论文方式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务实性,更能突出学生对问题细节的考量。

 

案例分析方式即以现实生活中影响较大、较为典型案例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说明法理、论证制度、提出建议,进行法律分析,较适用于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专业的选题。作为毕业考核方式的案例分析不应局限于法条的解释和适用,而是应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既有案例对法律适用的疑问和挑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法律文书写作是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选择的一种较具特色、也较符合“职业教育”目标的考核方式。法学专业的技能教育“既是一种职业操作技艺培养,也是引导学生像法官、律师等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的逻辑训练”。法律文书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法律文书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各种法律文书,所以留给学生选择空间也较大。学校也可以根据不同法律文书的难易程度和考察重点,对作为毕业考核方式的法律文书写作进行一定质与量的限制,如限定在公诉书、判决书、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中选择。

 

第二,“团体协作型” 可采取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专项项目等方式。

 

近年来,模拟法庭已作为法学专业必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各法学院校普及开来。“模拟法庭的建设与运行使其充当实训基地建设的主力军应为理所当然”,时也可为考核方式多元化提供必要支持。以模拟法庭作为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可由教师指导学生挑选典型案例,由即将毕业学生自愿结成小组,准备相关材料、分饰法庭或仲裁庭的各方主体。在“考试”过程中可通过考察学生们的起诉书、判决书、辩护意见以及模拟法庭程序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理是否准确、法条运用是否得当,证据与使用是否正确等判断参加学生是否符合合格标准。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也是对学生通过专业训练习得法律实务能力的一种检阅。

 

法律援助专项方式可以看成是高校法律诊所教育成果的考察和延伸。目前,我国法律诊所案件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自己承办的案件,一是与当地司法援助组织合作获得的法律援助案件,而且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后者的数量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法律援助指国家通过一定的专门机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对确需法律帮助的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扶并减免费用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近几年来,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援助活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校通过诊所教育向有需要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既使学校获得了法律教学的实践渠道和案源,使学生充分参加了案件处理过程,提高了其法律实务技能,又为需要帮助的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节约了司法资源。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可以通过法律援助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学生法学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的水平。当然,是否要通过这样方式进行考核首先应当由学生自愿选择,由于法律诊所课程一般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大四上半学期结束,所以学生可以申请以自己处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作为毕业考核方式,学院批准后,可以指派考核教师对该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跟踪考核和指导,综合学生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的标准。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高职法律毕业生就业

一、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就业现实困境

1.就业前景低迷。从2009年开始,致力于就业能力测量与评估的麦可思研究院,在对我国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三年后的大学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进行了评估及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009—2015年连续7年,高职法律类专业都被列入红牌警告专业,即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十大专业。以2015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为例,毕业半年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电气化铁道技术(98.4%),而在失业量大、就业率低的专业中,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名列第一,就业率仅为75%。同样,在2014年就业前景不被看好的高职专业中,法律类排名依然靠前,其中法律事务专业排名第五,而法律文秘专业名列第一。

2.失业率居高不下。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高职法律类专业失业率排名第二。同样,其对2011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后所撰写的《大学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指出,高职毕业生失业率最高的两大专业第一是临床医学(失业率为30.7%),第二是曾经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即法律事务(失业率为19.2%),两者在失业率和离职率统计中都位居前列。

二、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

1.传统法律行业准入门槛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传统的法律职业,如法官、检察官、律师,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法律硕士毕业并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尤其是法官、检察官,除要求从业人员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外,还要求通过公务员考试。这一规定显然对高职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制约。高职法律类毕业生要想进入传统的法律行业,只能是参加专升本考试考取全日制本科,或通过自学考试取得自考本科毕业证并进一步考取研究生后,才能达到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这对于基础较差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2.自身能力欠缺。从现实情况来看,高职法律类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学习迁移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养等远远低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笔者认为,导致高职法律类毕业生自身能力欠缺的原因如下:第一,从高职法律实训科目来看,基本围绕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进行操作,对于近年逐步增多的行政诉讼很少涉及。同样,通过对高职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分析及市场需求来看,非诉讼类法律服务如商标和专利申请、法律尽职调查等就业市场需求较大且准入门槛相对偏低,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第二,就考试模式而言,部分高职院校对法律类学生的考核仍然停留在名词解释、法条分析等传统题型上,这种传统的注重理论考查的模式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第三,就实训内容而言,法律类实践课的重点一般局限于模拟开庭阶段,但从岗位需求分析,仅通过开庭操作环节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不符合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3.就业心理不成熟。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高考生源的减少,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逐渐降低,生源素质堪忧,这一问题反映在就业上是毕业生就业心理不成熟。在高职法律类学生中主要存在两种就业心理:一是部分学生积极就业,但对于如何规划其职业生涯或者结合自身水平、个性特质等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比较茫然,只能积极准备自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专接本考试等,但最后往往由于精力有限,导致一事无成。二是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学历低,文凭含金量不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无所事事地混日子,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家长或者亲朋好友身上,最后导致就业困难。

4.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发挥的作用有限。首先,就业指导教师大部分是其他部门的兼职年轻教师,存在就业指导经验欠缺、人手不足且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且其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采用会议或者就业讲座等方式进行,围绕的重点也局限于就业政策解析、就业形势分析等,这种就业指导体现了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共性,但缺乏对高职法律类毕业生的专业特性以及个性分析。其次,大多数就业指导基本在大学三年级即毕业前夕进行,因为缺乏长期性和针对性,往往收效甚微。

三、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就业路径

1.积极推行分层次、分类培养模式。根据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人格特质、个性特点与工作环境是否匹配,决定了其工作流动的倾向性及工作满意度和认可度。因此,对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应当推行分类培养的模式。从入学开始,对学生的个人特长、爱好、兴趣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价值判断和评估结果找出每位学生所适合的职业类型,帮助学生挖掘职业潜能并引导其根据自身合适的职业类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在完成教育部所规定的14门法律专业核心课程外,应开设“政法干警”“公务员考试辅导”“速录”“法律文书”等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质和发展需求选修不同课程,从而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在分类培养的基础上交叉进行分层次培养,即结合学生不同个性特质与不同岗位需求将学生分成高职高专学历层次的培养和法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培养两个层次。其中,高职高专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是重点,其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法律基础知识扎实、实务操作能力强、能够满足相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于有能力、有兴趣进入更高层次院校学习的学生,组织“自学考试”“专接本考试”,并设立自学考试指导办公室、专接本考试指导办公室,组织相关辅导课程,促使他们向更高学历层次迈进。

2.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首先,对法律实训课的实训科目进行完善,将传统的民事诉讼实训和刑事诉讼实训拓展为包括前两者在内的体系化实训课目,增设行政诉讼实训及非诉讼法律实务实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中要实现从传统的传授法律知识向培养实务技能的思维方式转变,教师仅需给出参考意见而非标准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模式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法律人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其次,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将传统的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为主的名词解释等题型取消,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案例等形式来对其成绩进行认定,将是否具备实案操作能力作为划分成绩的唯一标准。此外,安排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组织学生到广场、社区等地进行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专业实务操作水平。再次,传统的实训课程仅仅停留在模拟开庭阶段,需要拓宽实训阶段,使学生从案件发生即能参与到案件操作中来,为以后从事各个诉讼阶段的不同诉讼工作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应当开设人际沟通与交流、社交礼仪等与就业息息相关且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类课程,通过实际演练、学生互评、教师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积极干预学生就业心理。保持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是促进高职法律毕业生就业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职法律类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干预。首先,要将就业心理的干预延伸在日常管理和授课中。辅导员以及任课教师要通过日常管理和授课潜移默化地传递保持健康就业心理的理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和自卑心理,可以通过组织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座谈,或通过QQ、微信等学生喜欢的各种现代联系方式,建立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有效沟通渠道。一方面,可以使在校生通过榜样的力量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就业心理;另一方面,在校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社会需求和最新就业信息,从而平衡自身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通。其次,组织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不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开展就业心理讲座等方式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具备良好、健康的就业心理,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构建有效、全面的就业指导体系。首先,高职院校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组建高素质、具备专业水准的就业指导队伍。这支就业指导队伍要具备就业指导实践经验,并具有创新意识和法律专业知识背景以及其他指导高职法律专业就业所需的条件,能够根据高职法律毕业生的特点、特长和市场需求进行指导,从而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其次,对高职法律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其入学即开始进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就业行业建议,使学生入学即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就业指导的具体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同时,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以及法律行业一线工作人员通过担任就业指导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水平。最后,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人才测评师等就业指导培训,并安排其到兄弟院校或其他相关部门顶岗实践,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探索并学习就业指导经验,切实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5.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各级行政部门应积极发挥行政职能,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并引导毕业生创业。作为就业指导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师应当结合法律专业的“公司法”等相关课程,在授课中渗透并积极宣传创业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处和团委等可以尝试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引导学生成立“创业者协会”等促进学生创业。对于创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采用开设相关选修课、聘任已成功创业的往届毕业生分享经验、创业专家进行指导等方式,结合学生自身水平进行教育和指导。对于在校生自主创业的,可以对其进行学分奖励、物质激励等,并通过举行创业大赛等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创业,加强对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业兴趣。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法学教育;实践教学;高职高专院校;法律事务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种经济组织、社区服务机构、基层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对基层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时也对高校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培养的目标恰恰就是适合基层社区、企业及社会工作的应用性、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大都是高等本科法学专业的“压缩版”,在高职教育中仍然采用“精英式”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方法上,注重基本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毕业后缺乏知识的运用能力、判断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应将法律学科教育变革为法律职业教育,面向城乡社区矫正组织与城乡基层法律服务机构,面向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和社会大众培养服务型普通的法律专业人才。

针对高职法律教育的特点、培养方向及就业趋势,教学中应适度淡化深奥的法学理论,强化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锻炼。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几点观点,期望通过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更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合格的人才。

一、高职高专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其培养人才的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应用性、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因此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的要求是够用就行,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而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却呈现出方式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教条、过于形式化、过程死板等弊端,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多元化要求。

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由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参与程度低,成效不佳。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首先是校内的模拟法庭教学,而目前各院校的模拟法庭教学过于形式化,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践中需要的技能,如法律条文的理解引用、抗辩语言的选择、证据分析及使用、辩护权的行使等等,未能达到真正的实践教学意义。其次,法学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校外的毕业实习,但实习环节往往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不衔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打杂,无法具体实现顶岗的目的。

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形式化的实践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无法达到基层法律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用人单位需要“再加工”,甚至是“回炉再造”。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法律事务专业急需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

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设想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特点及社会需求的新变化,高职教育应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重点。对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改革有以下几点设想:

1、授课方式实践化。

课堂教学中增加带领学生进行法条阅读的环节,通过阅读法条,使学生熟悉我国的立法活动、行政法规,通过课堂讲解、师生讨论,让学生学会理解法条含义、掌握及准确使用法条。引入案例互动分析,通过个案分析抽象出一般理论问题,深入讨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培养法律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2、开拓视野。

授课时多采用比较教学方法,介绍国内法、国际法、比较法,训练学生开拓视野,了解国内外法法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对比理解我国法律知识体系,并树立法治理念。

3、纠纷研讨班。

模拟法律需求客户,可以是离婚案件、刑事案件、经济纠纷等,让学生分组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理解立场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不去法院解决办法不一样。教师就像教练一样,侧面指导,让学生最后实际解决客户需求,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辩论能力。

4、案件诊所。

司法职业者教师,具体真实案件,有学生具体参加工作,分析案情,作出报告,如书、上诉书、解决方案等,得到当事人认可满意的法律援助。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法律文书的制作能力及综合分析案情、解决案情能力。

5、虚拟法庭。

待审的重大案件,资深法官就案情进行讨论,学生在旁听论,再由学生、法官互相讨论。

6、角色模拟。

由学生对某一具体案情,分组分饰公、检、法不同角色,查询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案情,分别作出工作总结,熟悉不同工作程序。

7、模拟法庭。

学生需要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环节完成诉讼文书写作、证据收集和利用、法庭辩论、体验诉讼程序、分析解决纠纷、庭审资料整理,培养表达能力、材料归纳整理能力,证据调查、判断、运用能力。校内的模拟法庭是培养法律知识应用能力的必要场所,它受外界因素制约少,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8、社会调查。

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列出调查专题和提纲,由学生进行调查并制作调查报告。培养社会实验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自我学习及创新能力。不定期的组织社会调查和义务法律咨询活动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前接触社会的最佳途径。

总之,课程设置应坚持以能力定知识,以知识定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并重的原则,体现“优、实、新”的特点。优就是优化课程设置,淡化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形成适应并服务于法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实就是在“实用”上下功夫,力求达到“实际、实用、实践”。新就是及时反映新知识、新要求,培养创新精神、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

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司法公正来自公信。目前我国司法严重缺失公信力,公信力的重建需要从教育做起,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职业道德、恪守中立的品行的法律从业人员。法学职业教育就应紧盯司法和法律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法律基层职业人员,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菊英.“诊所式法律教育本土化”http://省略/law/的思考[J].河北法学.2005-3.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4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民法教学改革虽已进行多年,但收效甚微,教师的授课仍以“满堂灌”,“填鸭式”为主,教学主要围绕教师讲授法律知识展开,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对教学进程进行有效控制,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概念、原理以及现行法律条文。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法律的应用性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传授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条理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管教学中也加入案例教学,但所用案例也几乎是陈旧的、考试型案例,而且知识运用环节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得到重视。学生即便会做这样的复杂案例,一接触到生活中发生的即使是简单的案例,也往往无从下手。

忽视对学生进行律师思维的培养目前高职民法教学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法官思维,即使做案例分析也都是从执法者的角度出发,教师也习惯于以法官的角色教学,很多的案例解析教材和考题的参考答案也是执法断案式的结论。而高职法律专业的学生很少能在法院担任法官的工作,大多从事律师助理、企业法律顾问、文员等工作,这类工作需要学生具备律师的法律思维,要为自己的当事人或所在单位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力争说服法官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传统的民法教学没有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就业的需求,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使得法律职业与民法学教学之间缺乏制度联系,民法学教学与民事法律实践脱节。因而民法学教学必然做出积极的改革:采用实践性法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法律思维,把“填鸭式”的民法学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教学模式。

对高职民法学教学改革的建议针对学生就业难,实践能力差的现状,在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能力为核心,有的放矢地安排课程内容。

(一)转变教学理念,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设置课程内容。

1、明确教学目标经过多年来对我校法律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回访,法律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律师助理、企业法律顾问、秘书、文员、人民调解员、书记员等。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可以看出,民事案件分析及提供民事法律意见是从事该类职业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能力,因而也是法律文秘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核心技能。据此确定民法学的课程目标是:理解和掌握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主体、民事权利客体、民事权利变动、人格权、物权、债权、继承权等民法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民事案件分析能力、提供法律意见能力、解决民事纠纷能力、自学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素质。

2、整合教学内容经过调查,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颇有微词。我从分析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特别是针对性地分析了各职业岗位,在民事法律咨询、民事案件处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民法基本理论分析。以民事权利为核心,整合民法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分析、民事权利主体确定、民事权利客体认定、民事权利变动后果四个模块,为从事实践操作奠定理论知识基础。第二部分为民事案件处理实务。以民事纠纷处理为主线,以民法理论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为基础,结合民事纠纷处理实践,将实务部分划分为人格权纠纷、继承权纠纷、物权纠纷、债权纠纷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再细分为各种具体的案件纠纷,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第一部分着重在民法基础知识的讲授,为避免内容枯燥,可采用主题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部分主要是综合能力训练(即民事案件分析能力、提供民事法律意见能力、民事纠纷处理能力)。每一部分,都首先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工作任务,后面是逐渐复杂的工作任务,但是后面的任务与前面的任务,有一部分知识点是相同的,知识在不断的循环、不断的反复训练过程中,得到认知和强化。如:人格权部分,将其按照由易到难分为:一、肖像权纠纷;二、名誉权纠纷;三、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四、医疗、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等几项工作任务,这些案件都是司法实践中发生频率较高并具有典型性的案件。通过逐渐复杂的工作任务,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后面的案例纠纷会减少指导的成分,增加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分,强化学生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本课程创立了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中小企业法务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中,民事法律咨询、民事案件分析、提供法律意见,民事案件处理是重要的工作任务。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任务驱动”作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处理学生、教师和任务三要素,确立了“五步驱动法”。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 毕业论文模式 独立学院 法学专业 案例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模式运行现状分析:“法学院”内毕业论文存废之争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一直受到媒体与学界关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而《光明日报》在2012年5月7日、8日和18日分别刊载《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可不可行》、《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三篇文章,则直接让这一场“存废之争”白热化。相比其他人文社科专业,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双重性特点,则直接导致各大高校法学院将这场“存废之争”延伸到实践。

支持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不是应不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如何加强,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同样不例外”。①但大部分认为毕业论文制度应该坚持,但应该改良,是“对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训练,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与运用、逻辑思维、动手、写作能力”。②大部分高校法学院实践中也持这种态度。取消者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下高校法学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视科研创新为生命的毕业论文与法律实践性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相悖。悖论下毕业论文已是“人神共怒”,“与其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③2008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取消毕业论文,以案例分析取代毕业论文。折衷者认为,应该对待毕业论文应改变原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改革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适应法学教育对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双重要求。代表性模式是武汉东湖学院法学院实施的“双轨制”。

正如有学者言,孤立地争论毕业论文的“存”抑或“废”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毕业论文只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环,任何脱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争论都是空谈。换句话说,如果毕业论文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坚持加强;反之,则应该改革甚至取消。高校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分化。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法学教育定位为培养法律实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比研究性法律人才,应更重视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至于传统毕业论文模式是否可以适应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需要,笔者以为将模式放到独立学院培养目标下重新评析至关重要。

2 模式创新的必要: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评析

2.1 与培养目标不合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本科办学的新生力量,更多是依母体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托建而成。然相比母体的法学院系“研究型”或“高端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存在本质的差异,更多应定位为“普通应用型”或“高端辅助类”法律人才,具体包括基层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律师助理、司法执行人员以及在公司企业等其他机构从事法律业务的人员等。显然应用型培养目标下,各独立学院法学院专业应该强调的是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即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照搬母体院校模式强调学术创新能力。故视学术创新为生命的传统毕业论文模式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合。也正如有学者言: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说到底是对大学培养不同人才的要求,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大学定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④

2.2 与重实践理念不合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学术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做科研做出来的,不进行科学研究写出的文章不是学术论文”。⑤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一蹴而就,“不是毕业论文写作一门课程能解决的,不是指导老师一个人能解决的”,⑥而是需要大量的“前伸性”工作,即把撰写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科研能力培养拓展并延伸到整个法学教育培养过程,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重视对学生科研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能力培养理念,是与传统“研究型”大学“重理论”教学理念相一致的。而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独立学院教学理念由传统“轻实践”转变为“重实践”已成趋势与必然。当下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重在围绕“实践性”展开,突出法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总之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显然不是毕业论文所强调的科研创新能力。

2.3 与学生智力不合

独立学院生源特点是独立学院“独”特性之一,与普通高校招收的“一本”、“二本”学生相比,他们在基础知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传统毕业论文模式的目标定位上显然还是按照“一本”、“二本”的生源特点进行要求与设定,以此来指导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势必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能感到力不从心。正如有学者言,“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求毕业论文具有创新性。其实“创新”别说对大学生,对我们大学生的老师一生也未必能完成几个。我们可以鼓励创新,但不能把社会对高等教育中拔尖人才的期冀当成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目标。”⑦笔者以为,忽略生源特点地强调毕业论文创新,强调“教育公平”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不可能让所有大学生都写出有创新、有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难以适合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构建一套更强调应用型和实践性的毕业论文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3 模式创新的途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构建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将学生毕业设计与法学专业学生在司法机关、律所的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围绕实习过程中接触的经典案例,采用案例选择、文书设计、模拟审判、案例分析“四步走”模式。相比传统毕业论模式,实践性是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灵魂。一方面,强调整个设计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种角色的视野去阅读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发现的问题,目的性强,有效地避免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把设计与毕业实习结合,突破往常“闭门造车”,要求学生在法院(或检察院、律所)实习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也加强了“法律人”素质的培养。

3.1 案例选择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强调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考核。按照这一模式,不仅对学生实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的指导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案例选择是整个模式的基础,所选案例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将直接决定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相比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中案例选择注重专业性、典型性、现实性,以达到紧扣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下的案例选择考虑综合性、疑难性、不确定性三个因素,这样才有助于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其一,综合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法学专业学生四年法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整体考核。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所选择的案例涉及的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跨越度,可以学科之间有跨越,也可以部门法之间跨越。其二,疑难性。过分简单的案例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生毕业设计的兴趣,也容易导致整个设计模式“走过场”;但是太难,又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整个模式停滞不前。所以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其三,不确定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要强调一律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一位美国法官所说“我们能够做出最终判决并非因为我们判决正确,相反,我们之所以判决正确,是因为我们有终审权”。案例的不确定性能为学生多重视角、多角度分析案例埋下伏笔,便于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进行考核。

3.2 文书设计

法律文书被称作“看得见的正义”,以其为载体所体现的司法直接体现法律的权威。在当代,法律文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密的司法技术,日益凸显其重要性。⑧故对这一技术能力的掌握,将直接体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独立学院对法学专业学生文书设计能力考核时,笔者以为应该强调文书设计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其一,完整性。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文书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对整个案例所涉及的诉讼文书进行设计,因此对学生设计文书进行考核的第一个要素就应该是其所设计文书是否完整。而一个案例所设计的文书是否完整,又直接取决于案例的性质与案情需要。指导老师在指导时应该把握好,也为指导老师对法律实务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规范性。文书设计的规范性,一方面体现在格式规范性,不同种类的法律文书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此点较易把握;另一方面体现在文书语言规范性,此点更难把握,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文书用词规范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核:表意准确、质朴庄重、严谨意赅、逻辑严谨。⑨

3.3 模拟审判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模拟审判一直高校法学专业提高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学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节。模拟法庭被定性为高校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训练场”,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料”。但是相比模拟法庭,除了在角色分配、开庭程序等相同外,毕业设计模式下模拟审判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上:其一,案例的二次选择性。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实习的单位进行案例选择、文书设计,但对模拟审判案例进行选择时,要求指导老师在学生提供的案例进行二次选择,依据指导的人数在本组指导学生提供案例中选出一两个更典型、更能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能力考核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和审判。其二,审判的“实战性”。相比传统模拟法庭教学,更多是围绕教学需要(尤其是诉讼法教学),重视附着在“法庭审理”的“程序性”上面的“表演性”,设计模式下的模拟审判,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庭审程序,还更强调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应用、应变能力的考核,故应该重视过程的“实战性”或“对抗性”,而毕业设计案例选择环节要求案例的不确定性,也为“实战”预留了空间。

3.4 案例分析

模拟审判的结束并非意味整个毕业设计的结束,还要求学生根据选择或参与的案例选择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考核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具备现代法律人素质。而根据选取的角度不同,案例分析可以包括评述型、分析型。

其一,评述型。这种类型要求学生从案例选择到模拟审判的整个过程自行评述总结,如案例的选择是否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疑难性,文书的写作是否规范、案例审判时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等等。肯定成果,指出不足,启发以后更深入地学习,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法律实践技能。其二,分析型。学生在围绕案例进行毕业设计时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然后把问题挖掘出来,结合专业深度讨论,提出观点。这一类型不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还强调观点创新,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分析型一方面适应了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能力“多元化”的需要,部分学生经过四年法学知识学习后具备一定理论创新能力,甚至考上了研究生,即将跨入“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案例分析为这部分学生毕业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进行改革,追求“一元化”、“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现多层次性、多类型性、专业差异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形式,也应“因校制宜”、“因业制宜”。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其毕业论文模式考核指标的“应用型”。法学专业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提出和构建,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建议性的尝试。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学校“高校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1-86-11)

注释

① 巩建闽.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N].光明日报,2012-05-15:002.

②③江胜清.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4):93-96.

④ 郭立场.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N].光明日报,2012-05-08:002.

⑤ 杨晓旗.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关于当下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6-7.

⑥ 汪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以襄樊学院法学专业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8-121.

⑦ 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2(4):144-146.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6

1.强化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趣味性与互动性。

在原有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提升实践教学的比重,如将主要的教学内容提前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带着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疑问进行探讨与研究,可以通过小组互动与案例分析的模式进行研究,拓展课程空间的同时促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与交往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课堂效果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变大班授课模式为小班授课,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主导的大班授课为主要模式。变大班为小班授课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甚至还可以实现每个学生与教师多频率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小班授课也为多模式教学体系的开展提供条件,为多种形式的课堂选择、多方面内容的课程开展打下基础,尽可能维护课堂的独立性与灵活性。

3.变考试方式为考核方式,综合评定教学效果。

法律基础的学习,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法律观念,学习法律常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法律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加强法律道德观念。高校需变考试方式为考核方式,进行法律知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考核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随着课程的开展而进行,包括随堂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报告、案例分析情况等,注重作业的质量;二是最终的课程总结,包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情况、对整个法律基础学习阶段个人的表现进行总结,通过以上两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和教学效果。

二、完善教学课程,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1.融合各专业相关内容,适应专业学习和就业要求。

作为各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必修课程,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各专业的教学要求,这项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类法律知识教学,对于任何专业都教授同样的教学内容;二是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能够满足各类专业的法律知识需求,如会计专业,需要加强包括审计、核算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如人力资源专业,需要强化劳动法等方面的学习,尤其是相关案例的研究。同一专业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也有分别,建议将高校法律基础的学习分为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阶段,在公共教育阶段,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在专业教育阶段,按照专业分班授课的形式进行,并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征与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2.结合时事要闻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氛围。

高校阶段,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后工作、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在法律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时事要闻讨论环节,可以由教师引导,以法律的视角对时下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发言互相交流进行;也可以由教师分配任务或学生自行寻找素材,以幻灯片或其他演示方式在课堂上展现,供大家探讨。可以用话题引出教学内容,并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将话题留为作业,供学生自行研究,提交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并根据分析结果计入最终的成绩。

3.转变教材设定模式,将章节变为专题教学。

转变原有的章节式教材设置成为专题式设置,可以有效地促进法律课堂的教学改革。首先,专题式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资料搜集以及案例准备等工作,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其次,专题式教学模式对于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与深入性研究提供便利条件,由此将相关研究内容拓宽或引申,为学生更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制造条件。最后,为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帮助,将整体的内容分散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并按模块分阶段进行考核,可以有效了解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对某项内容不理解等问题并予以改进,为教学效果的实时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教师带动学生,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法律知识的运用需要严谨的思维结构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单一的教材学习需要引入适当的案例加以匹配,通过运用法律相关知识和逻辑分析工具,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法律思考。在引入案例分析时,要注意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匹配程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也不能过于复杂,加重教师与学生的负担,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案例的梳理与讨论,反而影响教学效率与效果。可以将案例分析加入到期末考核阶段,由教师制定案例或由学生自行确定案例,分成小组或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课堂演示或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评定考核结果。教师进行评定的指标包括案例选取与课程内容关联程度、思路清晰水平、法律视角分析能力与提出的建议符合实用性与法律性的程度等,以此作为评价依据。

2.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在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如视频、音频、图像等文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如通过多媒体体现某个案例,或通过某个模拟场景的展示,充分带入情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也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更频繁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期末或随时的测验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丰富考试环节。如引入图片或视频考试系统,在学生输入姓名后进入考试状态,系统自行计时,每道题出现不同的场景或图像,考生根据给出的线索进行判断,选择或回答提出的问题,对于题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对策,考生自行选择交卷或考试时间结束系统自动交卷,由系统评定最终的分数。也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工作,并采用视频、图像等相关媒体文件的录制进行讲解等。

3.自我展示与团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高校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更需要进行独立性的培养,包括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作为教师和学生非常集中的高校课堂,可以给学生的独立性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通过学习,将自己的理解展现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通过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换意见,向其他人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是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完善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团队协作能力的基础。在进行法律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学习。如在进行案例分析中,在课下布置研究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在课堂上向教师与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次的学习体验中,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提升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在团队整体进步的基础上,学生个人的进步会更多。

四、多措并举,保障教学改革措施顺利实施

1.强化法律教学意识,有效开展教学相关活动。

高校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充分认识到法律的意义。首先,在课程开始前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法律学习宣传活动,如聘请本专业的企业人士或已经迈入社会的毕业生,对于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在本专业内的应用情况作出简要介绍,让学生理解法律与专业、法律与工作、法律与社会的结合情况,为学习意向的形成打下基础。其次,在课程体系设立之初,在学生中展开问卷调研,掌握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课程开展模式以及教学形式等项目的偏好,并对学生已有的法律常识等情况进行了解,作为日后开展课堂教学或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最后,将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对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需求,并以此需求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安排。法律知识的学习可以以课堂的讨论为阶段性总结,即在课下时间的学习成果,通过课堂的交流予以确认、保留或替换,大部分学习是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完成的。培养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在法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自主学习之外,学校可以聘请法律专家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形成以法律专家为核心的法律学习兴趣小组,集聚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并定期组织相关的学习。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法律素质。

法律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全面提升法律教师的素质作为前提。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法律知识与法律素质的培训,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强整体法律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法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法律兴趣的培养和法律思维的运用,只有具备较高法律素养的教师才能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见解,并准确传达给学生,才能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完善的解答,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对于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要以该专业的角度有侧重地进行法律内容的讲授,对于学生的专业领域也要有所涉及与了解,必要时可与专业教师配合进行课程设置。其次,需要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对于其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着最为直接与客观的了解,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课堂教学体系的开发,可以聘请相关专家作为辅助,但是要以法律教师为主进行法律基础课程的研发与内容的设定。最后,加强对法律基础教师的考核工作。将课程研发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中,并提高教学效果的权重。需要注意的是,在校方统一安排法律基础教师的培训工作后,要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与评估,并将该评估结果计入最终的考核结果中,与教师的薪酬绩效相关联。

3.设立教学效果评估机构,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反馈。

在高校内部设立教学效果评估机构,由校长直接领导,成员包括教学主任、各专业教学负责人等,对包括法律基础在内的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与审核。评估的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期末考试情况以及平时的测验情况,最重要的是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情况。二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抽查与验收,即不定期地进行听课或走访等,了解学生及教师在课堂中的状态与表现。三是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研,针对学生对于课程开展情况以及课堂内容与形式的接受程度、满意程度及学习需求满足程度等进行评估。通过三个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估,评估机构将数据分析后的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对于评估效果较好的情况要充分给予肯定,对于评估不合格的情况要督促或帮助进行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改进,完善教学过程。

4.构建法律实践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人才需求;法律职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87-02

为了探究高职法律的困境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高职法律专业的发展前景,寻求其自身定位与发展对策,本人深入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实地调研。

一、调查情况

(一)对学生的调查

首先对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是否选择法律专业以及选择法律专业的主要原因、对目前所受法律教育的评价、希望从事的职业等。在调查对象上不限于本校和本专业,对多所高职院校的法律专业与非法律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15份。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高职法律专业学生中95.3%是因为对专业和职业的热爱而选择该专业的。但34.5%的学生对目前接受的法律教育并不满意,其中93.2%的学生表示学校的课程,技能培训安排不科学,95.7%的学生回答没有体会到高职法律教育和其他层次法律教育的不同;在回答“将来希望从事的工作”这一问题时,85.8%的学生选择的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司法务人员,在接受调查的非法律专业学生中,80.2%认为法律专业知识太难,要学好用好,困难非常大;并且95.7%认为导致的结果将会是就业难,因此,不如选择计算机维修与养护、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能相对较为容易的学到一定的技能,将来好就业,甚至便于自主创业。

(二)对相关就业岗位的调查

基于此,深入了多家用人单位,进入多家人才交流市场,搜索了相关人才网站,做了进一步的调查,考察了公安派出所干警、司法所工作人员、法院书记员、律师助理、中小企业法律助理等高职法律学生可能就业的具体工作岗位,对相关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专业素质要求,上岗途径等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公安派出所干警

受调查的单位包括长沙市望城县公安局雷锋镇派出所、株洲市石峰区公安局清水塘派出所(电话采访)、常德市汉寿县公安局城关镇派出所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两劳”人员的帮教与管理、协助政府开展其他工作等。公安、法律专业优先,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要求学生思想品德好,身体素质好,有刑事侦查、治安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以公务员考试的方式上岗。

2.监狱管教干部

受调查的单位包括湖南省少管所、常德市汉寿县看守所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管理、教育、监督服刑人员。专业不限,公安、法律专业优先,大专及以上学历。主要以公务员考试的方式上岗。

3.居委会负责综治的工作人员

受调查的单位包括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黄兴南路社区居委会、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光明里居委会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调查纠纷、“两劳”人员的帮教、普法宣传等。专业不限,民政、法律专业优先。通过直接选举、毕业选调、公开招聘等方式上岗。

4.司法所工作人员

受调查单位包括湘潭市司法局、常德市汉寿县城关镇司法所、怀化市河滨路司法调解中心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普法宣传、担任政府的法律顾问、指导人民调节委员会的工作等。专业不限,法律专业优先,大专及其以上学历。通过毕业选调、内部调动、公务员考试等方式上岗。

5.律师助理

受调查的单位包括湖南同升律师事务所、湖南日月明律师事务所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接待当事人,答复法律咨询、整理案卷、查找涉案法律法规、协助律师取证、制作简单的法律文书等。要求法律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招聘选拔人才。

二、高职法律专业面临困境

(一)高职特色不明显,竞争力弱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高职法律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到“高职”特色的法律教育,与其他层次的法律专业学生相比,毫无竞争的优势。同时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也较狭窄,就业观念陈旧,局限于传统的公、检、法部门。

(二)就业途径不畅通,机会甚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法律职业中相对适应高职法律学生的,如监狱管教干部、居委会负责综合治理的工作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等在引进人才时并不限定于法律专业,而更多考虑的是有实践工作经验,能解决实际问题。统一司法考试要求本科学历为参考资格,过去有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资格考试也被取消,高职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不能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如今高职法律专业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我们认为只有找到导致困境的原因,并逐步解决,才能突破高职法律教育的瓶颈。

三、导致高职法律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目前高职法律教育本身定位不明确

高职学校属于专科层次,它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初级专业人才,进行职业性专门教育,但是我们的高职法律教育在培养规格上还非常模糊。在接受调查的相关院校中甚至有些还死守“升本”,并以此作为发展契机,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就业指导等方面并没有体现“高职”法律教育的特点;为了与本科教育相区别,大多还只停留在删减某些课程或缩减课时等层面上。针对法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相关院校已经意识到实训课安排的重要性,但实训内容的安排,考核的方法等等尚在起步尝试阶段,是否真的落到实处,达到预想的目标等等都还需进一步探索。

(二)法律职业分层不明析

社会分层要求有不同的法律服务,要求法律职业本身的分工与发展。然而我们的法律职业却没有与此相适应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当代中国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指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此外,法律顾问、书记员、法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可称为法律工作者。这些工作岗位对工作者大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虽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者竞争相应岗位有优势,但是现在唯一的法律职业证书考试即司法考试的报名参考以本科学历为条件,因此高职法律学生如不提高学历,毕业后在这些机构工作是没有机会的。而司法所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警察、法院书记员、律师助理、狱警、居委会负责综合治理的工作人员等这些岗位,实际上都需要法律专业人才从事,但是据调查显示这些岗位本身的社会认可度、上岗途径、职责范围、任职管理与保障制度等都相当模糊。可以说我国的法律机构设置还是相对简单,远未达到社会的需要。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8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导致了学生缺乏从事法律职业应有的专业实际技能和竞争优势。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就法律事务专业在课程体系整合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做一探讨,试图探寻更加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法律事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广大教师积极解放思想,先后总结和摸索出具有高等职业院校特色的“互动式教学法”、“主题辩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逐步对专业课程体系作出日趋合理的调整。同时,还加强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积极组织模拟训练,建设实践基地,把课堂延伸到校园外,在人才培养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就法律事务专业在课程体系整合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做一探讨,试图探寻更加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一、法律事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法律事务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个别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思想观念上仍存在着模糊认识,他们大多认为法律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差不多,没有必要进行改革,由此产生了抵触或者推诿情绪;二是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学生在课上则无独立思考与回旋的余地,虽然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一枝粉笔打天下”的现象,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方法仍需改进,运用的实际效果还不明显;三是考核方法单一,“一卷定乾坤”的情况还没有大的改变,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应用能力也没有进行综合性的全程跟踪考评,无法全面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这种模式的长期运行使得在理论素养上本身就不如本科生的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在专业应用技能上也没有明显优势,缺乏从事法律职业应有的实际技能和竞争优势。

二、法律事务专业理论课的改革

(一)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

在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和“必需、够用”的原则,坚持理论知识为岗位技能服务,逐步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首先,当前大部分院校将民事法律课程设置为《民法原理与实务》一门课,但考虑到社会生活中民事案件、民事纠纷占大多数,学生就业后多从事民商事领域工作,有必要加强对民商法知识的教学,可以考虑在《民法原理与实务》的基础上开设《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物权法原理与实务》《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务》《婚姻与继承法原理与实务》,从而细化学生的知识内容,同时也保持了与我国当前的民事法律规范的衔接;其次,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应在传统的《商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框架内加大了公司法比重,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公司,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并适当增加信托、基金、期货等新知识讲解;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法学方法论的讲述,应专门开设了《逻辑学》《证据法原理与实务》等课程,同时可以组织校内外专家举行法学前沿知识讲座,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应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在法律事务专业的理论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

1.法理分析 法学理论在法律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是有目共睹、不可或缺的,由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调整,理论课程的教学学时被大大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好抽象的法学理论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可以结合职业技能培养,精选出与理论相关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比较分析鉴别,找出蕴涵于其中的法理依据,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法理分析并非仅仅适用于法理课,同时还应贯彻于部门法的学习中。由于法理课一般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大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领会抽象的法理,所以在部门法讲授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对于有关案例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法理的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关法理的认识,同时亦可使学生深入了解部门法相关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法理渊源。

2.案例教学 在传统法学教育中教师也常常讲到案例,但那些往往只是举例,其目的也仅仅是解释法律理论或法律条文,而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案例教学法更应该系统化,设立完善的案例教学规程。首先,由任课教师精选教学案例,在教研室内部进行案例交流,汇编教学案例库。同时有条件的院校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以优化教学案例库。其次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案例,为学生分析实践中的操作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总结操作技巧。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案件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并可以将案例分析成绩纳入本课程的考核之中,从而改变以往的“一卷定乾坤”的做法。

三、法律事务专业实践课的改革

(一)实践课课程体系改革

诚如江平教授所言,“从本质上说,法学是一门实践科学”。近些年来不少高职院校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整体上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往往只突出学生法律经验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经验分析推理能力的提高。鉴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在顶岗实习、认知实习等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实践课程。参考国内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笔者认为法理辨析与模拟法庭是能较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实践课程。

法理辨析是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找出蕴涵于其中的法理依据,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的能力。这里说的法理辨析有别于前文提到的法理分析:法理分析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法理辨析是以法理分析方法为主的一门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可以集中设置在每学期的最后两周,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集中时间来分析一些疑难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当学期的理论课程学习做一个回顾与总结。

模拟法庭是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来模拟审判的全过程的实践课程。模拟法庭为学生提供了集中模拟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在模拟的诉讼环境中掌握具体的审判过程,比较直接的面对法律实践问题的考验。使学生通过讨论案情、制作相关法律文书、参与庭审等过程,切实的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并训练司法速记、司法口才、司法文书写作等基本专业技能。

(二)实践课教学方法改革

法律事务教学的特点要求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方法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笔者认为在传统的实习、参观、演示、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试着采用一些综合性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法律教学法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先进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被称为“诊所式”,是因为它吸取了医学教学的经验(医学院的学生通过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而习得治疗病人的方法)。法律诊所教育法律诊所教育的出发点是通过学生处理实际案例,让学生接触实际案例的操作,培养一个能独立工作的法律工作者。适用诊所式法律教学法时,指导教师在教学上要采用多角度、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贯彻教学意图,使教学能产生一种立体的、透视的、深入的效果。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了课堂内的角色模拟、互动、提问与讨论等方法,以及课堂外的演示、练习等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接触案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职业责任心。

参考文献:

[1]李傲.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马海发・梅隆.法学教育s与诊所式教学方法[M].彭锡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吴军辉.建立注重职业操作技能培养的法学高职教育模式[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2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9

关键词:法学教育;改革;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D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20-02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年了,我国的法学专业教育自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后,也恢复和发展了30多年。30多年间,国家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艰巨过程,法学教育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从刚开始的不被重视逐渐走向了蓬勃发展的新兴之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考扩招步伐启动,法学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各级各类学校纷纷设立法律院系,我国法学教育的规模空前扩张。截至2008年底,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630所,在校法学本科生多达40余万人。这些普通高校在办学质量、办学条件、生源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形成了很大的差异,而其法学专业教育的共同特点是学科排名低、毕业生就业率低、社会影响力低。笔者认为,造成上述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法学教育性质定位不当、法学专业教学与法律职业严重脱节、法学教育质量与教学规模脱节、法学教育低起点与法律职业高素质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从实际出发解决法学教育定位问题

法学教育到底是定位为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还是定位为学术教育,培养科研型法律人才,成为摆在普通高校法律专业面前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出具备法律信仰的实务人才而不仅仅是理论研究人才上。因为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将来从事各种法律职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宽泛的法学知识结构,训练学生把法律问题放到开阔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知识背景中去思考,才是法学教育的正途。现有的法学教育体制并没有很好地理清思路,反而走了急功近利的路线。我国目前法学专业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千校一面”,所有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职业训练上的高度趋同性,即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在办学模式上,以研究型教育模式为主;在课程设置上,限于以16门法学核心课程为主线;在职业训练上,采取大四最后一学期2—3个月的固定实习模式;在教学定位上,以学校而非学生为主体等。这些均导致了这些普通高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到实务部门后,至少要三四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适应审理案件、各种法律事务的需要,可以直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效能的人才并不充足。这些恰恰说明了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效仿名牌院校的办学模式,犯了“法学教育定位不清,职业教育属性未能彰显”的错误。对普通高校法学专业而言,其合理的选择是实务型法学教育模式,即培养具有优秀的法律职业能力的法律人才。而且在经济政治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年代,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实践型法律人才才是首选。当务之急是将“懂外语、懂法律、懂管理”的人才作为法学教育的立足点与培养方向。

二、 解决法学专业教学与法律职业严重脱节问题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单向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法,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教师讲授某门专门理论知识而展开。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法律概念及原理的讲解、法学理论的分析,比较方便而且是必需的。但是,我国高校的法学教材、教学大纲不断增加内容,教师又受到严格的课时限制,在课堂上只能不断地讲新理论、新知识,这就导致实践中千差万别的情形不能进入课堂,最终造成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缺乏独立分析、推理和演绎的能力,往往在面对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时,不知从何入手。如何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推行和完善是关键。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法律环境,提供进行法律分析的素材和机会。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讲,更给学生提供了独立分析与思考,发挥其创新能力的空间。实践性教学方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法学本科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法庭、疑案辩论、实习等”。法律诊所是一种全新的法学教学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借用医院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老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一种实践教育模式。这项尝试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但对完善我国的法学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法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一直处在大发展的好时期,一直是非常热门的专业。与法学教育大发展情形不相称的是,有些学校使用的却是粗编滥造、内容过时的教材,没有统一性;有一些学校还出现了无法学实验室、无模拟法庭、无充足的法学资料、无足够的法学教育师资力量的“四五”现象,法学教育教学质量堪忧。我国法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教学质量。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搞好综合管理,加强宏观管理。在课程建设方面,14门法学核心课程一定要开办起来,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教材评估,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教材,让法学教育也与国际接轨,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实践型法律人才。其次,在师资力量上,作一个定性和定量规定,不达条件的不允许开课。专业教师数量除了符合基本的生师比条件外,合理的法学专业师资数量还要达到如下两个条件:一是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至少每一门课程有一位专任教师;二是按照45人为一个班进行编排,教师的任课时数每星期不超过8学时。这一数量是教师有时间认真备课、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个别课外辅导所需要的。教师是实现高等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培养与建设一支具备良好理论基础能力与较高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法学专业人才。再次,对其他的硬件如法学方面的图书资料、法学实验室等进行评估达标验收,每个法学院系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生均拥有的图书资料应在80册以上,这当然包括相当的专业图书资料。并且至少应建设一个具备现代化多功能的模拟法庭及装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以满足于实践性法律课程的需要。

四、 培养适应法律职业和法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高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而职业品质内在地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职业信仰和思维方式,外在地表现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法学本科实施素质教育,应当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法学专业毕业生应当是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识和相应的社会科学知识背景、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娴熟的法律职业技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首先,要有较好的基础素质。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本科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培养法律通才为根本目标,所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综合素质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一般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的阅读能力和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口头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办公技术常用软件,汉字录入速度每分钟不少于80字;具有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决策应变能力和协调攻关能力,能够兼做文秘、经管或其他工作,会处理一般公共事务。

其次,要有较好的法律专业素质。法律专业素质是指法律职业者所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它与法律职业者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法律要求法律从业人具备较宽厚的法律专业知识,体现为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主要实体法、程序法的基本内容,重要的法律条文记住背熟;具有运用法理和法律分析解决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一般案件和其他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法律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主要司法文书的写作规范和技巧;了解法学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去分析、处理各种复杂的法律关系。

再次,要有较强的实践素质。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地学习新的知识,运用新的理念和法律解决相关的案件和实际问题;掌握调查取证、审问、询问、讯问、调解、、辩护等专业技能;具有合同签订、谈判、履行的实际能力和技巧;掌握常用的刑事侦查技术,包括刑事照相、现场勘查、现场制图、指纹等痕迹的采集和鉴别。如果法律本科生不注重实践素质的培养,不具有运用法律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或者缺乏组织、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是难以胜任现实法律工作需要的。况且,未来的社会分工细致,人们工作的岗位多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用能力。

总之,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以培养法律专门化教育为内容的法律职业人才为主,体现了法学本科专业质的规定性,是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兼顾培养以通识教育为内容的复合型人才,体现了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宽度;培养适应法律职业和法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终极目标。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素红.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

[2] 党颖.高校法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路[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8).

[3] 苏卡妮.21世纪法学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赤峰学院学报,2011,(7).

法律专业行业分析篇10

关键词:文科高职实训课程;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61-02

一、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职业逐渐成为个体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条件,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个人职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应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培养高技能职业人员也因此成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针对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职业化的要求,文科高职实训课程的设计应该关注学生掌握与某一职业岗位相应的操作技能,以培养其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例如,培养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职业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专业服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社会工作师的职业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专业督导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此,文科高职实训课程的设计除需要基本涵盖与本职业相关的全部基础知识外,还应该有利于教师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即能够要求学生在分析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模拟提供职业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强化学生的法规政策运用技能和维权增能技能,提高其实际工作的能力,确保其能够准确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职业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专业工作方法与职业能力,因此该课程除要求教学内容基本涵盖与当前社会工作相关的全部法律法规外,更强调培养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的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

二、文科高职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

为了实现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应以够用为标准,相对轻理论重实用,强调模拟实训(实务模拟),强调实训效果,在介绍基础知识时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并适应文科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例如,《社会工作法律实务》课程在介绍法律知识时强调适应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而不是高职法律专业或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同时,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在每个环节都应该提供实训模拟(实务模拟)供学生演练,不但真正体现教与学的互动,更有利于相对客观的考核和检验。对于已经存在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实训课程,课程内容还应参考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力求与职业水平考试挂钩,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所以,《社会工作法律实务》课程一开始就注意与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挂钩,编写教材是注意参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大纲,涵盖考试内容,确保学生顺利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

为了实现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知识详解和实训模拟(实务模拟)两个环节,必要时加入案例精点环节。具体来说,通过知识详解,可以让学生掌握充分而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方法;通过案例精点,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成功的专业知识运用方法,并能模仿运用;通过实训模拟(实务模拟),可以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文科高职学生的工学结合、真题真做。在《社会工作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法律制度的讲授,在知识详解环节,授课教师一般从介绍权利、义务两方面入手,将与社会工作法律有关的具体问题列举出来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解析,不但让学生掌握充分而必要的法规和政策,并了解查阅丰富的法规和政策资源的方法,还让学生对案主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案主的权利和合法利益有基本了解;通过案例精点,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典案例的处理结果和法律依据了解和学习成功的法规政策运用方法和维权增能方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维权思路,并能模仿运用;通过实务模拟,可以让学生运用法规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能力。为了真正取得实务模拟的效果,《社会工作法律实务》课程还专门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务模拟。

为了实现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应该强调高职实训特色,强调专业工作流程,注重完成职业任务,以便客观的考核和检验。其中的实训模拟(实务模拟)环节可采用设置工作情境、完成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即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按照职业标准完成工作任务,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此,文科高职时训课程训练项目的内容必须是一项项具体工作,全部的训练项目必须覆盖职业知识运用技能涉及的各个方面。《社会工作法律实务》课程全部的训练项目覆盖法规政策运用技能和维权增能技能涉及的各个方面,从而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学生在完成全部项目训练后可以使其的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样,通过要求学生不断某一训练项目的工作实践,可以确保其能够了解和熟悉工作流程,培养和掌握职业能力,并努力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当学生学会了如何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就会申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就会申请享受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待遇;学会了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合法利益,就会维护妇女的权利和合法利益,维护老年人的权利和合法利益,维护残疾人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为了实现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体验、设计和实践,除了充分运用传统讲授教学法外,还应注意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社区实践教学法、社会调查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文科高职实训课程教师还可以收集大量相关影视作品、实务演示视频、讲座视(音)频、录像资料等电子资源,并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项目、试题库、典型案例、影视资源等整合上网,使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检索到各种学习资源并进行实训,同时开辟师生互动平台,通过BBS、QQ群、电子邮件等方便地进行互动。同时,文科高职实训课程的教学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校园网、实训室网络、社区网等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开展教学。

三、文科高职实训课程的开发

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文科高职教学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必须树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来开发文科高职实训课程的观念,必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和目标开发课程。在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开发中,应该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训课程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

具体而言,开发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可以由教学系部来承担,大致包括以下步骤:(1)成立由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组,确立实训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思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并取得领导和资金的支持。(2)确定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工作任务分析主持人,组织行业专家对职业岗位要求完成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其中工作项目是指一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指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单件任务,并据此写出课程开发报告。(3)在行业专家分析出职业岗位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文科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根据行业专家分析的项目、任务的数量和种类对其进行必要的归类、合并和整合,然后根据课程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训教学活动。

《社会工作法律实务》课程前身是《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实务》课程,随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别是随着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开展,课程负责人及其教学团队逐渐将该课程定位为社会工作法律实务,同时根据培养“一线社会工作者和一线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社会工作法规政策运用技能和维权增能技能是该课程要重点培养的职业能力,并将社会工作法规政策运用技能和维权增能技能具体分解社会救助法律实务技能、社会优抚法律实务技能、特殊群体法律保护实务技能、特殊群体法律保护实务技能、学校法律保护实务技能、劳动法律保护实务技能、社会保险法律实务技能、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法律保护实务技能、婚姻家庭法律保护实务技能、社区法律保护实务技能、社区团体和公益事业法律保护实务技能、社区矫正和人民调解法律制度、诉讼法律保护实务技能,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努力实现专业学生的职业化。目前,《社会工作法律实务》课程不但已经是北京市级精品课程,还拥有自己的北京市级精品教材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正在申报部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高林,鲍洁.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9,(30).

[2]许中明,罗勇武.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J].职教论坛,2010,(3).

Based on Professional Capacity-Building of the Liberal Vocational Training Courses Curriculum

Taking Legal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for Example

YUAN Guang-liang

(Social Work Department of Beijing Youth Politic College,Beijing 10010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