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可创造性十篇

时间:2023-11-08 17:52:13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1

“美丽乡村”,简单来说就是指对乡村建设提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指向性的发展规划,旨在打造新型农村,促进农村发展与繁荣。具体要求就是对村庄的生态环境、文化风尚、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坚持立足长远发展,保障民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乡村特色风景及资源的开发,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科学谋划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使得乡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一、“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趋势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朝着创新性、特色性、专项性、生态性的方向发展。创新性和特色性是指在此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要注重对新资源的开发,并打造地方特色;专项性要求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专项研究和发展;最后在进行旅游发展时,必须要注重生态型开发,保证乡村环境的稳定。所以说,面对“美丽乡村”的发展背景,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遵循合理的开发原则,坚持创新开发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

二、“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对于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者在开发时并没有完全理解乡村旅游的概念,认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所以就只是一味地进行大面积的开发,并没有根据乡村旅游的特征进行一个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出科学的开发计划。且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乡村旅游开发不深入,且还存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例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且不符合“美丽乡村”的理念和发展背景。

(二)产品雷同,缺乏创新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雷同,缺乏创新的问题。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忽视对旅游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大部分的开发只是简单地对资源直接利用,这对游客的吸引力只是一时,而不能发挥长久的经济效益。从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看,旅游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甚至存在旅游资源单一、种类较少的现象,而且在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外,并没有对旅游的衍生品进行开发,这就是开发过程中的失误。因为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资源本来就很缺乏,如果不加大对旅游衍生品的开发,就没有任何旅游的特色。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并没有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只是模仿一些旅游景区出售一些木制品、钥匙吊坠、明信片等。很显然这些都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旅游景点的特色,且也没有对这些旅游产品加入更多的附加值。这种忽视创新性的做法对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任何帮助。

(三)乡村旅游的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参与性不足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因为在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较少,资源匮乏,例如仅仅有一些风景独特的地区,这就对乡村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从而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在目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对旅游资源进行单一开发,而没有结合当地的一些著名景点进行联合开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地区旅游方式单一,不能与其他的旅游方式良好融合,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只是一味地采取参观、展览的方式,这样往往只适合一些家庭的度假活动,根本不能广泛吸引游客、为乡村旅游带来良好收益、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改造。

(四)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具体的经营方式存在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的问题。首先,在乡村旅游资源的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经营计划,只是简单地进行开发和经营,这样就会造成一些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费和一些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除此之外,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人员,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旅游接待培训,这样就使得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所以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的问题。

(五)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效益低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还受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的影响,致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低下。乡村旅游之所以知名度不高,首先,宣传方式缺乏创新性。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并没有对宣传方式进行科学研究,而是采用一些原始的印发宣传页的方式,这种方式较为落后,且影响范围小,不能辐射很大的市场。此外,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且受经济条件制约,在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加之大部分旅客还是喜欢去一些具有独特体验的景点消费,这也造成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低下的问题。

三、“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对于“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使得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当代人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还可以为子孙后代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旅游者需求理论

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必须坚持和运用旅游者需求理论,只有这样才是可以创造效益。旅游者需求理论,就是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喜好,然后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整理,吸引更多的游客。如果只是一味地开发,不进行旅游者需求理论的研究,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三)文化营销理论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将大众对乡村旅游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再根据调查的数据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宣传,进行合理定位,这就是市场营销理论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运用。所以说,通过采用市场营销理论,可以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四、“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说,乡村旅游产业不是简单消耗自然、人文资源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利用生态、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保护生态、人文资源的双向促进的特殊形式。因此,要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制定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规划,编制各级各类旅游资源开发计划,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人文历史资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二)加强对创新型产品的开发

在乡村旅游创新型产品开发方面,要不断结合时代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旅游景区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例如,在某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就采用了一种贴近人们生活的开发方式,依托地理环境,积极开发自己的土特产品,如石耳、笋尖、竹荪、茶树菇、熏笋等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开发时,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如在有名人故居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出售一些带有名人故居标志性的笔记本或带有名言的明信片等,使乡村旅游开发与大众旅游文化市场需求相结合。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以创新性为导向,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三)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多种类型开发

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要注意将多种类型旅游进行综合开发。例如,可以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开发一些具备红色资源的村庄,宣传革命烈士牺牲的红色战役,将这些战役打造成实地模仿的游戏形式,让人们可以亲自加入战斗,体会到当时战场的具体情况。这样就可以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真正结合起来,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发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乡村地区的旅游优势,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廊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四)提高接待与服务水平,科学经营

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各个景区都独自经营,没有实现强强联合,其结果是发展相对缓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对旅游路线的开发,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打造多条精品路线,实现旅游的一站式服务。这样既能实现乡村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能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旅游产业要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支柱产业,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乡村应在保障现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降低产业进入门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整合鼓励旅游业投资的价格、税收和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除此之外,在科学经营的基础之上,还要提高接待与服务水平,引进专业的接待和服务人员,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

(五)加强宣传,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度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必须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宣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注重自身品牌建设。乡村的多数旅游景点还缺乏较高的知名度,难以对游客形成吸引力,所以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一是旅游形象设计,全面准确地表达乡村“自然美”为特色的旅游总体形象。二是营销策略,以“生态美”“风景美”为基点,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以品牌带动市场。三是利用广告策划、新闻公关宣传、节庆活动推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努力塑造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五、结语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2

关键词:文化创意;乡村旅游;模式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0日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概述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苏州的乡村旅游起步虽晚却发展迅猛,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人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截至2014年底,苏州共拥有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34个(其中,四星级24个,三星级1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常熟蒋巷乡村旅游景区(4A景区)、太仓现代农业园(4A景区)、张家港常阴沙农业旅游区(3A景区)和张家港市梁丰生态园(3A景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不少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是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以资源为载体,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强调产品的差异性、突出产品的个性化,以此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是创意的平台与来源,是创意源源不断的温床。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于2009年,目前发展态势良好,用文化创意理念来指导乡村旅游,充分挖掘苏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并进行提炼、解析、整合和延伸,能够使旅游者由“看风景”转变为“品文化”,在享受乡村安静清新生态环境的同时,学习并体验乡村的民风、习俗、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只有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才能使乡村旅游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关系

(一)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旅游者为了满足求新、求知、求异、求悦的心理需要,去往异地感受异域文化的过程。苏州乡村旅游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显露出一些缺陷,如乡村的改造趋于城市化,商业气息较浓;民俗文化的展现流于表面,徒有形式不得内涵;旅游产品层次较低,仅停留于餐饮、住宿、采摘、垂钓等物质层面,造成产品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缺少了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渗入。乡村旅游想要创新发展,文化是基础,把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设计中,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创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创意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理念,代表了新鲜、特别和独一无二。创意不仅能够创造新事物,还能够改造旧事物,赋予它新的生命。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到现阶段,已经逐渐由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从追求物质享受向精神体验转变,他们希望经由旅游的过程创造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然而传统的开发模式过于肤浅,无法满足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只有用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思路去创新改造,才能实现苏州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让旅游者不仅能看,还能感受和品味,实现与时代接轨的目标。

三、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相融合,以文化为平台,用创意来改造乡村旅游,就形成了创意乡村旅游,这样的模式可以延展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使其从单一的链条结构,扩展成“铰链式”发展,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助于旅游目的地个性鲜明地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创意乡村旅游还注重旅游者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更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图1)

(一)政府大力支持,培养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本。创意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发挥政府的决策优势。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的创意人才和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乡村旅游地村民的实际情况,制定乡村创意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村民的创新意识和旅游管理能力。既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下乡送培训,也可以送村民到国内外的高等旅游院校进修,还可以组织村民到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学习交流先进的经验。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氛围,鼓励多方参与。创意来源于文化,只有自由愉悦的文化氛围,才能给创意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创造出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意。除了营造良好的创意氛围,还应该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中,可以利用比赛的形式和征集创意的方法,寻找最好的点子。既可以采纳国内外文化创意公司的科学策划,也可以采纳乡村旅游者或村民的经验之谈,既增加了旅游者与当地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打造和谐的氛围,又提升了村民的素质,是一种科学的创意营销方式。

(三)稳定经济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促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企业和村民都能在乡村旅游的创新开发中获得利益,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苏州市共有建设项目115个,总投资1,118.1亿元。政府财政、金融贷款、社会资本已成为苏州旅游项目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中乡村旅游项目的资助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2014年,苏州市共有22个旅游项目得到省旅游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引导资金总额达1,530万元,其中乡村旅游类项目10个,资金400万元。此外,苏州市在推进全市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工作上精选了30多个项目上报江苏省旅游局招商指南,涵盖度假区、景区、星级乡村点、创意策划、主题酒店等多个类别和项目建设。在融资手段和渠道上更是不遗余力地为旅游资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搭建平台,积极为苏州市旅游项目争取国家、省、市级各类引导资金,为贴合苏州市旅游发展的项目积极争取相关土地和资金政策。

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一)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切入点。准确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是促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可以以吴文化为基础,从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及旅游营销手段几个角度切入,开发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精品项目,使文化创意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为苏州乡村旅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旅游景点衍生出与其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原创旅游项目,丰富乡村旅游活动。

(二)加强苏州市政府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苏州市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快转变苏州市政府职能,要增强服务意识,构建以自身为主体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形成高效的管理型政府;第二,政府在政策上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所倾斜,放宽其进入市场的门槛,从政策上对产业融合发展给予指导,加大对产业融合的资金投入,提供低利息贷款来扶持其发展;第三,加强乡村创意旅游的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丰富和完善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入相联系,在苏州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示范点。政府主导可以弥补市场的盲目性,政府统一规划,制定规范,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整体上给文化创意产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引导乡村旅游地的村民去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使创意乡村旅游更加“接地气”。

(三)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既懂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又懂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它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必备因素,也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融合程度。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苏州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人才的引进做出详细规划,积极引入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加强了乡村旅游与旅游类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加以培养,使其成为兼具创新意识及旅游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以苏州文化的视角来观察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

(四)延伸产业链,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产业链的延伸可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横向上把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促进双方的互融互通,提高苏州乡村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纵向上抓住苏州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通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引导政府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者和文化创意提供者加快改变乡村旅游内容及形式的创新,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2014年,苏州市旅游局联合江苏电视台《从南京出发》栏目组,整合并串联苏州乡村旅游特色资源,按照时令季节,编排设计精品结线路,以自驾游、亲子活动方式,组织“诗画苏州,美丽乡村”专题活动,重点举办了“荷塘月色醉、相城爱意浓”、“乐享房车露营季・趣摘树山翠冠梨”、“快乐果园、甜蜜港城”、“诗韵芦荡・如画村庄――游沙家浜、蒋巷村的N个理由”、“慢游吴江・快乐芬芳”五个专题活动,每期组织100人、30辆自驾车从南京到苏州自驾旅游,活动吸引了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网络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另外,配合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活动,与省交通广播F101.1合作,于9月份用一周时间,以乡村美食为由头辅以乡村景区、住宿和自驾线路的专题宣传。除此之外,还精心制作《苏州乡村旅游画册》,对全市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乐、自驾游基地等集中展示、全面介绍,既有整体简介、四季照片、乡村特色商品,也有地址、预定电话和全市乡村旅游点交通示意图,进一步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做出了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7.

[2]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5.

[3]朱琳.文化创意视角下河南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4]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

[5]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8.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3

关键词:目的地品牌 品牌价值来源 品牌营销

一、引言

旅游目的地按照区域空间的大小,可以分为国家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型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品牌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实际上它是旅游者心目中的一组无形资产,是旅游目的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形象感知,是旅游者心中被唤起的想法、情感、感觉的总和,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之间的一种契约,一种对品质、品味和情感的长期承诺。

从品牌价值链的角度来看,目的地品牌的构建涉及诸多要素,比如目的地自身的核心吸引物开发、旅游接待设施、当地的基础设施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目的地产品的供给质量。但光具备上述条件和因素,不一定能使品牌资产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资产,关键看能否获得旅游者对该目的地的认同。只有目的地品牌能带给旅游者独特体验的承诺,目的地品牌才能籍此获得旅游者为这个目的地品牌消费支付溢价。

二、目的地品牌价值的来源分析

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价值创造活动高度依赖于具有不可移动性的核心吸引物,成分挖掘和利用内部的资源,通过满足目的地外部需求或期望以吸引和招徕旅游者。基于此,我们将目的地品牌的基本价值创造活动分成内生型价值创造活动和外生型价值创造活动两大部分。

(一)内生型价值

内生型价值创造活动主要来自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禀赋两个方面。其中,自然资源禀赋又具体包括核心吸引物、区位条件两个要素,生产要素禀赋又包括接待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的管理模式和所在地的支持等。

1、核心吸引物

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是目的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它是以自然、文化资源为主,以独特性和唯一性为特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和人类社会历史演变所所形成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大自然和祖先的馈赠。可以说,没有旅游资源就无法吸引和招徕旅游者前来,目的地拥有的独特资源是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基础和终极来源。

2、区位条件

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使得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交通的便利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地理区位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而言是一种自然禀赋。当面临同一市场竞争时,离目标市场越近的目的地其竞争力越大。在目的地竞争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再独特的景观资源也可能无人问津。当然,在交通大发展的背景下,地理区位并不意味着无法改变,良好的旅游交通可以弥补地理区位的不足,使其在市场角逐中得以胜出。

3、接待服务设施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完整的旅游系统,离不开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接待服务设施从服务对象上分,可以分为旅游接待设施和满足当地居民的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了目的地的接待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才能满足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基本生理需要,才能将核心吸引物的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可以体验的旅游产品,从而最终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

4、旅游从业人员

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型产品,服务业的特性决定了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接触点”至关重要,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是目的地品牌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是决定旅游者目的地体验质量的关键,良好的旅游品质与旅游者的满意度是密切相关的,而旅游者的满意度又决定了旅游者与目的地的品牌关系。另外,管理层的理念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水平和品牌管理能力,从而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满意度。

5、先进的科学技术

旅游目的地通常会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旅游的管理效率、改善旅游环境、控制接待容量、推广网络营销等。比如,张家界武陵源森林管理处引进指纹门禁系统,大大提高了“两日游一票制”的管理效率;再比如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重新布设了山上垃圾回收系统,安装了免冲生态厕所。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外,在管理方式、营销策略的创新对于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可以改善现有体验,创新可以新增独特性景点、创新可以完善旅游活动的组合。

6、所在地支持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是目的地发展的重要保障。通常目的地经济水平较高意味着旅游各项设施比较健全,供水、供电、医疗等基础设施比较有保障,与旅游接待相关的旅游设施会更加齐全、旅游服务会更加好。另外,目的地的经济水平高意味着旅游景区的资金筹集能力、融资能力也较强,这些都为风景区的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资源来源。与此同时,所在地社会文明程度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素质,良好的居民素质有利于目的地的生态保护以及对外来旅游者的热情友好度。

(二)外生型价值

外生型价值创造活动是目的地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所催生的全新目的地营销活动,也可以说是目的地品牌价值升华和价值创造活动虚拟化的表现。目的地品牌不仅只是目的地的名称和标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目的地的风景资源状况、旅游开发程度、旅游接待服务的水平,代表了对旅游体验品质和独特性的承诺。外生型价值创造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指品牌在不同情境下被旅游者进行品牌辨认(Brand Recognition)和品牌回忆(Brand Recall)的强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目的地重要的无形资产,鉴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不可移动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等,旅游者只能依靠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知名度和声誉以及其它感知来做出消费决策。没有知名度和美誉度,就谈不上市场占有率,它是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在大众旅游阶段,旅游者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目的地。如果承认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投入是一个历史累积的过程,可以将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分为历史上知名和市场包装知名两种类型。一般来说,世界遗产类和部级旅游目的地多为历史上知名的目的地,具有广泛的公众知晓度。

2、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指旅游者记忆中强烈的、积极的和独特的联想。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联想主要由核心吸引物形象和目的地形象组成。对目的地而言,光有特色的风景名胜资源是不够的,目的地形象已成为影响目的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个良好的目的地形象意味着超值的旅游体验和安全的旅游环境,这将增加核心吸引物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吸引力的打造需要在明确目的地旅游产品的形象本质下,融合特有的地域特色通过视觉设计、行为设计和理念设计,让旅游者产生感官体验、情感转变和价值感知。目的地形象有有形和无形之分,无形形象是指目的地特有的个性与气质,有形是指上述个性与气质的外观表达。

3、品牌关系

品牌关系指的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随着与目的地品牌接触的增加和对目的地品牌认知的加深,旅游者对待目的地品牌的态度和行为将会发生变化,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品牌关系。首先是品牌信任和品牌喜爱层面。知名旅游目的地往往汇聚了旅游景观的精华,加之知名旅游目的地本身具有品牌效应,含有品质承诺的意味,因而其旅游产品受到了旅游者的喜爱和信任。第二是品牌忠诚层面。尽管对旅游目的地而言,品牌忠诚更多的是被看作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再次购买的行为,但这种向他人推荐和表示重游的意愿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重要资产。

三、目的地的品牌营销对策研究

鉴于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价值来源于内生型价值创造活动和外生型价值创造活动,本文就目的地品牌营销提出如下对策:

(一)确保核心吸引物的吸引力,创造旅游者的体验价值

核心吸引物是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前提与基础,是构成目的地吸引力的关键,是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如果忽视景区承载力而过度开发,无疑加速了目的地生命周期的衰退,是涸泽而渔的愚蠢做法,因而必须将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这两者关系的平衡放在首位。无数实践证明过多旅游者的涌入会造成目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者体验下降,最终使得目的地品牌价值减损。

(二)充分挖掘区位条件优势,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

区位条件包括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地理区位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改变的,但交通区位却可以人为地优化。科学合理的交通布局和规划,可以弥补那些区位条件先天不足的旅游目的地,增加外界进入的便利性。另外,区位条件还可以通过旅游线路的组合来实现。相邻的旅游目的地如果在旅游产品上存在明显差异化,可以通过组合或联合的形式来丰富旅游者体验,满足旅游者体验价值的最大化。

(三)塑造良好的目的地形象,争取所在地的支持

目的地形象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目的地品牌的感知价值,而且还十分有利于提高目的地品牌的忠诚度。然而目的地形象的塑造不能囿于旅游景点景区本身,而是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实际上目的地形象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所在地政府的支持。政府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支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也较大,政府治理效率较高的地区在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建设水准上也较为突出。

(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知名度是由品牌识别和品牌记忆两个方面构成,是通过重复宣传品牌,提高旅游者对目的地品牌的熟悉度来实现。因而目的地的品牌命名就显得至关重要,既要易于识别,符合历史沿革,又要最大限度激发潜在旅游者的丰富联想。同时还要十分重视目的地的品牌传播。除了广告之外,媒体事件、影视文学作品、公益活动、销售服务等对于品牌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知名度管理过程中要摒弃单纯追求知名度的做法,知名度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好与坏都可以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是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赞赏度,没有美誉度的知名度对目的地而言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因而目的地品牌管理应该以兼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Jones.R.Finding sources of brand value,developing a stakeholder model of brand equity[J].Brand Management,2005,13(1):10-32

[2]Kavaratzis.M.From City Marketing to City Branding:Towards a Theretical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City Brands[J].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2004(1):58-73

[3]Pike,S.Tourism Destiantion Branding Comeplexity[J].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2005,14(4):135-145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4

一、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动力分析

(一)源生动力――消费者需求

需求是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的源生动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升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强,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观念的更新,大众化旅游需求正转化为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个性化体验旅游需求,文化日益成为旅游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的。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产业高关联度、文化展示性以及体验、休闲等特征,强调满足人们精神性、文化性、体验性等需求。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及创意正好满足了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旅游产业必须引入文化元素,利用文化的创造性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增加文化创意产品,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保证并拓展更广阔的旅游市场。

(二)内生动力――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生动力。两大产业本身就是有限性资源,而竞争是实现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式与途径。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在产品、制度与模块、核心能力等三个层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因此基于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期望,各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的过程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三)外部支撑力――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外部支撑力。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度及规划,能有效地避免和规制盲目、重复、破坏资源的纯粹追求利益的融合行为,逐渐形成有利于旅游产业融合的市场运行机制。成都市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四)外部助推力――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外部助推力。信息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应用范围的拓展、融合程度的加深,为拓宽文化传播渠道,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完善文化体系等做出贡献;同时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平台,并且为个性化、互动性的虚拟旅游构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打破文化创意产业门类的边界,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进一步融合。

二、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

根据上文对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加剧、产业活动的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及市场需求改变等内外部动因的推动下,都有可能引起技术边界、资源边界、产品边界及市场边界模糊或消失,也就意味着产业多层面边界的突破和多层次产业融合的形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都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逐渐走向融合发展的道路。

三、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路径选择

(一)技术融合路径

两大产业各自开发、利用资源以及研发产品所需技术的结合是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1.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创意驱动作用,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形成数字出版、动漫制作、创意设计、网络游戏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动VR(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在旅游资源展示领域的应用,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表达能力。

2.在营销渠道方式上充分运用新媒体,注重信息服务功能建设。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进行营销,以改变传统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的形式来实现对市场的宣传和占领。

(二)资源融合路径

成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敢为人先的创意精神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是两大产业共同发展的载体。

1.深入发掘融合区域内旅游资源及文化资源。成都市现有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文化、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熊猫文化、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蜀汉文化、以川酒川菜、名小吃、农家乐等为代表的饮食休闲文化、以名优川茶及其泡制工艺、茶馆、茶道为代表的茶文化以及以川剧、清音、金钱板、谐剧等为代表的地方戏曲文化等标志性文化资源,同时还应注意挖掘例如网络游戏、动漫乐园、博物馆、音乐节、影视基地等伴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旅游吸引物,丰富完善成都市的资源类型。

2.积极创造区域内旅游与文化创意的融合资源。具体来说,一是依托休闲元素创新融合资源。依托成都市“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的品牌,利用成都市特有的休闲气质,挖掘其在都市、乡村、古镇、郊野等方面的休闲元素,打造城市休闲产品、营造休闲文化氛围,提升消费者的休闲创意文化体验。二是依托文化创意元素创新融合资源。依托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成都创意设计周等节会活动的举办,建设一批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依托成都市1000多个村寨、10万多个院落,打造创意主题村落集群;将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产品通过创新组合,活化文博产品,推进城市特色博物馆建设。三是依托世界遗产创新融合资源。以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遗产为依托,同时联动周边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等世界遗产,重点发展遗产体验旅游产品;利用“川剧、蜀锦、蜀绣”等极具成都地方特色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兴建、实景舞台剧的创作演艺等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

3.推动区域间优势旅游与文化的整合。成都作为四川省中心城市,可依托丰富的四川省顶级旅游资源,加强与省内其他市州资源整合,联动发展;结合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的资源优势、加强与西部城市的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旅游合作协作机制和协调机构,加强文化创意旅游交流合作,整合区域间旅游资源与文化要素。

(三)产品融合路径

成都市以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等为主的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结构的优化是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走向融合的标志。

1.开发成都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充分挖掘成都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结合市场需求,鼓励文化企业研发生产具有古蜀文化、熊猫文化、三国文化等独具成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并通过娱乐、休闲、游戏及文化资源静态活化等方式引入到大众旅游者的身边。

2.打造成都新型文化旅游产品。构建以遗产观光、特色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养生度假为核心,特种旅游、自驾旅游、科技旅游、医疗旅游为补充的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同时增加夜间旅游活动产品、互动虚拟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

3.设计成都特色旅游商品和工艺品。重点开发以蜀锦、蜀绣、为代表的古蜀文化商品;以漆器、竹器、泥塑为代表的地方民俗商品。注重将文化符号、创意元素、时尚与工艺设计运用到旅游纪念品、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中,强化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四是打造成都特色旅游演艺娱乐产品。在现有《金沙》、《天府蜀韵》、《魔幻金沙》等剧目基础上充分挖掘川蜀文化,运用现代高科技的展现手法创新表现形式,创作大型旅游剧、大型旅游实景剧等演艺剧目,打造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有全国影响力和市场效益的旅游演艺产品。

(四)市场融合路径

市场要素的融合是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市场营销企业和旅游产品销售企业以市场营销、品牌整合与培育、市场运作等为融合要素,从而打造出具有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的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1.市场营销创新的融合。以文化传播渠道和旅游产品销售模式的整合为导向、创新全媒体营销模式,实现从传统营销向新媒体营销、智慧营销、节事营销、影视营销、演艺营销转变、加强旅游城市形象整体推广、旅游精品线路策划包装、重要节会赛事营销、影视综艺节目合作,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海报、网络、橱窗等多种渠道,形成全民宣传、全民参与的大营销格局。

2.品牌整合与培育。以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园区为支撑,构建成都市文化创意旅游品牌体系。以文化与旅游结合为导向,有效挖掘成都市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内涵,塑造一批具有良好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特色文化创意旅游品牌产品;以传媒、文博旅游、演艺、创意设计、勇游戏为重点,培育一批能够吸纳先进要素,引导市场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品牌企业;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天府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以产业园区、特色街区、艺术聚落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示范效应和聚集效应的旅游创意品牌园区。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5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6

关键词:鹤庆;修学旅游;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02-03

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在不断创新,对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独创性要求越来越高。将教育学与旅游学两门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是为了顺应市场需求而研究开发的修学旅游的需要。虽然我国修学旅游开发起步较晚,但依托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条件,修学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模式也各具特色。由于鹤庆紧邻丽江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若发展与丽江同质的旅游产品,其旅游地形象会被完全屏蔽。因此,鹤庆要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色,借助丽江的旅游品牌优势,开发具有文化创意性的修学旅游。

一、修学旅游的理解

(一)修学旅游

修学旅游与文化旅游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学者对修学旅游的认识主要是在对文化旅游理解的基础上的。修学旅游由Richards and Raymond( 2000)第一次进行定义,认为修学旅游是文化旅游的扩展或反应,是为游客提供发展、创造潜能的机会,即通过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这种类型的旅游是度假胜地提供的一个特色旅游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6)将修学旅游的定义为:修学旅游是旅游走向参与和真实体验,旅游者参与学习艺术、文物、或一个地方的特殊文字,并提供与创造地方生活文化的当地居民的连接。白四座(2008)认为,修学旅游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而修学旅游是为这一群体设计的以学习为目的的旅游产品。维也纳经济大学的旅游研究对修学旅游的内涵理解是从修养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修学旅游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等原因的旅行。

修学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修学旅游者不再满足于纯文化视角的观察,而是要寻找一种积极的参与。因此,修学旅游满足了旅游者更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可以认为修学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下一个发展阶段。

(二)产品特征

1.参与性

从修学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区别看可以发现,修学旅游的重点在于体现其极强的参与特性。修学旅游的目的是旅游者深入了解旅游地的文化、自然资源,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修学旅游产品要体现参与体验性强的特征。

2.交叉性

修学旅游是旅游学与教育学融合交叉的产物,因此,修学旅游产品不仅仅是满足旅游的需求,还要使游客获得文化教育的功能,是寄学于游之中,在游乐中增长学识的功能。

3.个性化

修学旅游产品丰富多彩,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观国家公园、访问历史古迹,到涉及职业选择、自然体验、考察先进企业甚至体验商人活动等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充满时代的个性。

4.可持续性

修学旅游产品的可持续性非常高,由于修学旅游是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修学旅游资源依赖任何的艺术或创作过程,通过人们的创造力进行更新再生。修学旅游模式的旅游产品开发,使得历史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完好的保存,手工艺品打造技术获得传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可持续性的旅游开发。

二、国内修学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

(一)传统文化体验型

传统文化体验型在我国主要集中于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华中、华北地区。国内最先开发的修学旅游是1989年的山东曲阜修学旅游。山东曲阜是传统文化体验型修学旅游目的地的典型代表,主要开展对孔子生平及其哲学思想的研究探讨活动,以及对中国书法、武术、音乐、民俗、烹饪等的培训活动。因此,传统文化体验型的修学旅游方式主要为“旅游+培训”、“旅游+研讨”。传统文化体验型的修学旅游模式具有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推广旅游地文化的作用。以曲阜开展修学旅游为例,其旅游发展带动了孔子诞生地尼山、中华民族轩辕始祖黄帝诞生地寿丘、元圣周公庙、复圣颜子庙等“旅游冷线”的升温,从而带动了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从文化角度而言,修学旅游的推出有助于曲阜对孔子文化的推广,通过各式活动的培训、研讨,旅游者不仅仅书面理解儒家思想,更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二)差异文化交流型

差异文化交流型在我国主要是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进行的异国文化或港台文化的交流。随着政治经济推进,东部沿海地带成为差异文化交流的集中区。近年来,福建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修学旅游目的地,是基于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中明确福建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为海峡旅游。与此同时,闽台高校之间积极的高新技术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岸修学旅游丰富活动内容。差异文化交流型的修学旅游方式主要为“旅游+科研”、“旅游+寻根”。从差异文化交流型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的来看,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政府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给予的保障。

(三)民族文化探索型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并且各民族之间生活习俗差异大,民族风俗千姿百态。中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因此,民族文化探索型的修学旅游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推出,通过打造独特民族风情,以吸引东部、北部地区旅游者及海外旅游者探索少数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探索型修学旅游目的地尚未有系统的打造,是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三、鹤庆开发修学旅游的资源现状

鹤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结合修学旅游产品的特性要求,鹤庆适于开发的修学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独特民族风情的手工艺、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文化沉淀深厚的小镇古韵上。另外,由于鹤庆处在大理、丽江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为其开发修学旅游提供资源支撑。

(一)历史古迹资源

鹤庆古镇沉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拥有完全生活化的白族特色建筑、保存完好的文庙。“四合五天井”式的白族建筑,融入在居民的生活中,为修学旅游进行的建筑考察提供完好的模型。文庙里浓浓的书卷气,为古镇点缀上一抹文学韵味。这里还有茶马古道上马帮遗留下的痕迹。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使得地处“大理—丽江”黄金旅游线上的鹤庆更具灵魂的展现旅游地魅力。

(二)艺术创作条件

新华村位于鹤庆县西北部,从唐南诏国时期就有人从事金、银、铜器手工加工工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依托着悠悠岁月里“小锤敲过一千年”的漫长历史和传承和发扬了祖辈遗留下来的手工技艺,新华村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新华村最具特色的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打造,是西南地区具有相当名气的银器打造集聚区。银器新华村现建有东南亚较大的民族手工艺品展示园、新华村国际生态园、五星级维景国际酒店、民族三市街、小桥流水等旅游项目,为游客的修学旅游提供基本的设施保障。

(三)自然生态资源

鹤庆自然资源丰富,为修学旅游进行的自然界考察提供现成素材,主要提供的调查研究资源为生物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生物资源:在鹤庆县的草海湿地等处均可观察到小天鹅、赤麻鸭、紫水鸡、白骨顶、灰雁、小䴙䴘、凤头䴙䴘、黑颈䴙䴘、普通秋沙鸭、大白鹭、针尾鸭、琵嘴鸭等60多种鸟类;云南省分布的32种鸭科中,鹤庆湿地就发现17种以上。

龙潭资源:鹤庆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有数十处水从山下流出或从地上涌出,有些出水处形成大小不等的水塘,称为“龙潭”。龙潭在鹤庆县境内均有分布,约有60多个,根据水温的不同,又分为温泉、热泉等。鹤庆因此有“泉潭之乡”的美称。仅从鹤庆坝子从南到北10多公里的西山脚下,就有羊龙潭、温水龙潭、白龙潭、黄龙潭、西龙潭、黑龙潭、大龙潭等。

(四)周边支撑条件

鹤庆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紧邻丽江市,并且丽江机场坐落于鹤庆的北面,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黄金旅游线上重要的旅游地。周边旅游资源对鹤庆开展修学旅游起到资源支持作用,并且大理、丽江已形成的旅游品牌形象,为鹤庆开发修学旅游获得客源保障。

四、鹤庆培育修学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

(一)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模型

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既要考虑旅游地是否有供给因素,也要结合旅游者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打造。基于Rossitza Ohridska-Olson and Stanislav Ivanov(2010)①构建的修学旅游商业模型,结合国内旅游发展的情况,提出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模型。这个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考虑。一方面,供给因素是结合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培育修学旅游目的地需要的开发条件。培育修学旅游的基本条件是具备旅游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将重点考虑旅游地的文化资源是否具有多样性,并且地方文化是否能凸显当地特色。另一方面,从旅游者需求角度,旅游者对修学旅游的需求主要是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对自身修养提高的需要。

图1 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模型

(二)鹤庆修学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分析

针对市场细分,明确客源市场,突出自身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明确鹤庆培育修学旅游目的地的存在性和可能性,从而对鹤庆开发修学旅游的模式基于游客参与、产品创新、资金投入等的角度进行研究。结合需求因素,鹤庆开发修学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呈现三大主题:历史民族文化探索、制作手工艺品体验、自然生态科考。三种模式都强调修学旅游的积极参与性要素,使得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充实。

1.文化探索模式的修学旅游

(1)校园型修学旅游

古镇坐落在鹤庆县城,城中完备的基础服务设施为修学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本保证。主要发展思路:借用文庙坐落在鹤庆一中校园内的便利,为喜好校园体验的修学旅游者提供时光倒流的感受,使其在学校的氛围里感受重返中学时期的纯真。另外,为周边地区进行寒暑假修学旅游的学生提供历史文化的教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游玩的乐趣。

(2)建筑型修学旅游

鹤庆是白族少数民族集聚区之一,拥有保留完好的白族民居建筑,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构建模式。主要发展思路:以鹤庆有历史文化的古建筑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为喜好建筑和艺术的旅游者提供白族民居的居住与考察方式的修学旅游。

2.艺术体验模式的修学旅游

(1)手工体验型修学旅游

新华村的手工艺体验不仅仅在于这里有手艺精湛的银器打造者,还因村落的环境氛围带着悠闲气息而使旅游者获得更多的感官享受。体验银器敲打的修学旅游项目具有不断创新变化的潜力,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打造,推出不断更新的新奇体验。主要发展思路:以爱好艺术的学生群体为主,为其提供亲自参与手工艺品的创作的体验,结合新华村龙潭资源条件,开发手工体验与旅游密切结合的修学旅游。

(2)艺术研讨型修学旅游

以本身拥有民间艺术人才资源为依托,结合紧邻丽江机场的区位优势,开发具有较高研究性质的艺术型修学旅游。主要发展思路:研讨型的修学旅游对提供的基础服务要求较高,而新华村已建有民族手工艺品展示园、新华村国际生态园、五星级维景国际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能满足这种类型的旅游开展。银器手工艺打造是鹤庆旅游开发最大的特色,并且已享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因此,定位修学旅游者可从国际民族文化交流的层面开展。

3.自然科考模式的修学旅游

(1)地质考察型修学旅游

在鹤庆有一种新奇的体验是,地表不断的有清澈的泉水冒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潭,而水潭里一簇簇幽绿的水草飘扬着。鹤庆的各个龙潭为整个县城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自然生态的观赏价值。造成处处有龙潭的现象是由于鹤庆地处断裂带,具有的特殊地理条件。因此,形成以各代表性龙潭为考察对象,结合龙潭周边文化旅游资源,连成具有科考价值的修学旅游线。

(2)鸟类研究型修学旅游

这里鸟类品种多样,特别是冬季候鸟来此栖息时,可为观鸟爱好者呈现丰盛的视觉盛宴。这种类型的修学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为城市公园,为爱好鸟类研究的旅游者提供一个鸟类观察的平台,淡季时又能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场所。城市公园开发中要以保护湿地、保护鸟类为前提,尽量保持原生态型,在地区完善旅游服务基础建设。

五、总结

鹤庆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其发展修学旅游提供了客源保障。基于鹤庆资源条件优势,其修学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主要凸显三大特色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地形象。但目前关于修学旅游的供给、开发管理等方面内容还很缺乏,因此,鹤庆开发修学旅游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还需要结合自身特色进行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 Lindroth, K., J. Ritalahti, T. Soisalon-Soininen. Creative tourism in destination development[J]. Tourism Review. 2007.

[2] 罗明义.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9,(9).

[3] 苗小倩.浅析修学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07,(9).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7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相互促进

纵观成熟的旅游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而存在的,就象古典园林之于苏州,罗浮宫之于巴黎,阳光、沙滩、大海之于夏威夷等等。因此在开发旅游旅游产品时必须对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打造旅游产品的独特内涵和特色魅力。

1.旅游资源价值的客观评价至关重要

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方法有许多种。但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分析更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即资源的独特性、资源的受众面、资源的市场认知度。

1.1独特性。独特性越强,资源价值越高,就象苏州的古典园林,北京的故宫和长城等;

1.2资源受众面的大小,受众面越大则资源价值越高。以苏州刺绣为例,它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样具备很强的独特性,但与古典园林相比,它的受众面显然要小很多;

1.3资源的市场认知度,认知度越高,资源价值也越高。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西、贵州和云南,但桂林山水的市场认知度却使桂林尽享自然山水的资源价值之尊。

因此各种因素决定着一定时期旅游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资源的吸引半径。这一价值或吸引力决定了依托它而开发的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2.精心打造品质高效益好的旅游产品

2.1产品市场定位精准。

所谓的产品市场定位,就是要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所开发的产品的类型、规模、档次和目标市场等。以成都的“五朵金花”为例,它是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两年时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旅游和农业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五朵金花”所依托的资源是整个三圣乡的花卉、植物、农产品等农业资源,因此决定了其规模的宏大。但此类资源的独特性不强,其吸引半径只能延伸至周边城市,所以其目标市场就确定为成都及附近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家庭亲友这一群体,且档次也非常适合大众化的消费市场。因此“五朵金花”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苏州有着非常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与“五朵金花”相比如何定位苏州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苏州乡村旅游资源同样独特性不强,但却依托着苏州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苏州有条件组合成多种类型的产品,产品层次应该更丰富;同时苏州处于长三角的中心,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苏州旅游市场的半径更大,至少可以将沪宁杭作为苏州旅游的核心目标市场;还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苏州旅游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更强,因此苏州有条件开发乡村旅游中的高档产品和特色产品,形成产品合理的等级梯次。

2.2产品创新价值最佳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产品策划中的经典原则,表达的就是产品开发中的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的意识。创新是产品的灵魂。当普遍认为旅游产品必须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时,迪士尼为旅游市场带来了主题公园的惊喜,在童话主题的引导下,凭空创造出了世上最成功的旅游产品,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和价值。国内也有成功的例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主题公园潮中,无数的产品先后“死”去,而深圳华侨城所属的多个主题公园却成功地发展壮大。这其中,独创的晚间演出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当其他景区也开始借鉴其经验时,华侨城则将提高演出质量作为突破口,牢牢控制着主题公园领域的制高点。同时,在其最新的产品――深圳东部华侨城中又有创新,将瑞士的著名小镇茵特拉肯“安家”在景区,体现了完整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文化、风俗和生活。这是“创新最佳”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成功演绎。苏州高新区在整体开发树山村旅游项目中,将其中一个山坞的采石宕口策划成一个山地越野车训练场,这也是一种局部的创新,这将大大增加树山这个产品的吸引力和品牌识别力。

2.3产品内在品质过硬

品质不是高档的代名词。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于创新,但要得到市场的持续认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依靠过硬的品质,而与档次无关。旅游产品的品质一般由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构成。从苏州目前旅游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安全性一般都能满足,但对于安全的预防措施方面还要加强;卫生性就产品本身而言也没有问题,但大的环境卫生有待提高,特别对于景区和乡村旅游等产品来说,周边环境也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高新区的白马涧景区,从交通主干道到景区长达几公里的道路两侧区域内的环境整治效果明显,为景区这个主产品增色不少;便利性则要特别突出产品功能设置的合理性,例如,景区点建设不能只考虑观赏功能,而忽略了游客的消费功能、活动功能,而且要特别注重服务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舒适性是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旅游者的主流性需求,以乡村旅游为例,在强调体现原汁原味的同时,还必须保证一定的舒适性,否则产品无法持续。

2.4产品配套系统完善

任何产品都不能孤立存在,旅游产品更有极强的综合性。因此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更应该综合考虑与其他产品的配套能力。

首先是要考虑旅游类型的配套。目前苏州正在大力推进休闲和度假旅游的发展,但客观分析目前苏州还不具备纯粹的休闲特别是度假旅游发展的充分条件。从扩大市场覆盖面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在特定区域内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结合。

其次是旅游六要素的配套。以苏州周庄为例,为了延长客人的停留时间,周庄精心打造了晚间演出《四季周庄》,却引来了新的问题,住宿条件不配套,仍无法达到开发该产品的初衷。只有在要素配套的条件下,单项旅游产品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8

一、时代背景下“传统旅游”的发展困局

由于国内外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新兴旅游产品的介入,使得许多具有较长开发历史的传统旅游目的地逐步陷入客源微缩、产品老化、竞争不利等困境。这些传统景区大多数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产业层次低,产品单一,产业基础薄弱。主体旅游产业的拳头产品有待增强实力,缺乏新的旅游兴奋点与产业增长点,整体运营机制尚未成熟,产业链尚未形成。大量传统旅游景区基础配套设施投资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休憩设施及相关经营性商业活动,景区周边没有像样的宾馆、百货、商场、娱乐场所等基本的旅游配套产业,也没有公园、广场等基础配套建设,缺乏对游客的粘滞性,过度依赖门票收入以维持经营,未形成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产业链。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区遍布全国各地,曾经为中国旅游业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谱写过旅游业的辉煌历史,其衰落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是任其衰落,还是力求复苏?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突围必须提出和寻找、创造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突出地域生产力的建构,试图寻找和建构发展的永续动力。传统旅游必须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型,在休闲时代的宏观背景下重新审视传自身面临的问题和结构性缺陷,从城市文化资本的整合和运作的角度进行科学的重新定位与模式创新,实现从“资源”到“资本”的再建构,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转型发展路径。

二、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方向和发展趋势

传统旅游目的地转型的发生背景是休闲时代来临带来的人们内在需求的转变,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在宏观背景下这种转型的趋势、方向和特征。在旅游方面,中等收入群体愈发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精神消费,旅游方式开始由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游。目前,对于传统旅游景区转型的方向和趋势,学界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无论是观光旅游,还是度假旅游,旅游景区都在发展中不断经历转型。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的提升驱动着旅游景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升级,并形成一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向和特征,即产品复合化、管理协同化、盈利多元化、产业集聚化、科技智能化、营销事件化等等,构成了旅游景区转型模式。

(一)产品复合化: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到复合型旅游

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的基础,旅游景区的主题、功能、产业都离不开旅游产品的支撑,旅游景区的转型首先应该是旅游产品的转型。传统旅游景区在产品类型上主要以观光型旅游为主,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导致商务游、度假游、学习游、自驾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现,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是造成传统旅游景区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樊信友和张玉蓉(2012)指出,传统旅游景区的产品升级主要包括整合升级(利用地域的相近性或主题的相似性把景区的相关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等有机地整合形成新的旅游线路或主题产品)、改造升级(对原有旅游产品进行局部改造以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和创新升级(为满足旅游者的一种新需求或发现旅游资源的新价值而创造的新产品和换代新产品)三类。例如武当山风景区依托世界自然遗产为基础,着力进行产品的创新开发,着力打造太极湖,着力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而名闻天下,成为传统旅游景区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

(二)盈利多元化:从门票经济到全产业链经济

过分依赖门票经济是很多传统旅游景区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在我国旅游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门票收入是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但长期依靠门票收入也反过来成为传统旅游景区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根据《201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数据,从2005年至2014年,我国国内接待游客人次由12.12亿人次增长到36.11亿人次,年均增长率达12.9%;国内旅游总收入由5286亿元增长到3031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4%。这其中门票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50%,占到半壁江山。宋丁(2008)指出,不少地方的景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门票收入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已经蜕化为门票经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杭州从2002年开始免费开放环湖公园,使得西湖景区成为全国首个不收门票的5A级旅游景区,旅游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西湖的实践证明门票仅仅只是旅游景区盈利方式的一种,酒店、餐饮、游乐、演艺、地产、养生、健康等等要素都可以成为旅游的盈利点,打造全产业链经济应该成为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方向。

(三)产业集聚化:从环境资源到社会资源的整合

旅游的产业化和产业的集聚化在当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旅游业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提升,旅游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认为社会资源是一种现在的和潜在资源的集合体。旅游的产业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资本的跨行业资源整合,传统旅游业中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本质上都属于环境旅游资源。彭一万(1991)提出社会旅游资源应该包括 “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物和活动”。魏小安(2012)也指出环境旅游资源、生活旅游资源和产业旅游资源,可以统称为社会旅游资源,真正的“大旅游”应该是大产业时代达到现代产业融合要求的旅游。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集聚现象日趋显著。杨迅周(2012)认为,旅游产业集聚区用发展工业的方式发展旅游,推动了旅游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培育了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设施贡献、信息互动、功能互补,放大集聚效应,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集聚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件中要求,推动旅游向综合性产业发展,构造大旅游体系,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从环境资源的到社会旅游资源的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化转型正成为传统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科技智能化:从传统旅游到智慧旅游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引用,传统旅游方式正经历从传统旅游到智慧旅游的转变,智慧旅游成为我国各地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18个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江苏省也早在《江苏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引入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尖端信息技术,形成面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地管理以及个人旅游出行的全面解决方案。而对于很多传统旅游景区来说,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已经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巍小安(2012)认为,我国旅游业目前在技术方面落后了制造业20年,落后了金融业、流通业10年。很多传统旅游景区的酒店越建越豪华,大型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但旅游的技术手段仍然停留在30年前的水平。虽然门票从粗糙的手撕门票变成了带条形码的机打门票,但对于游客来说,这种变化仅仅是多了信息化的便利,旅游模式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五)营销事件化:从被动宣传到大活动时代

以“事件旅游”(FSE旅游,即Festival & Special Event Tourism)为依托,开展旅游景区的营销和推广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事件包含的内涵十分广泛,葛兹・多纳德(Getz Donald,1997)认为,社会中的事件包含了会展活动、体育赛事、文化庆典、政治事件、私人事件等多个方面。这些事件对旅游级景区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我们看到,有意识地利用和创造重大旅游事件往往给旅游景区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使得海南省琼州市的一个原本不知名的小镇一跃成为世界著名旅游景点,事件本身国际化、高层次的特点也将博鳌直接定位为高端旅游目的地。2009年在无锡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汇集同胞的关注,不仅提升了灵山胜境的旅游品牌,更对整个无锡以及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那些客源大量流失、面临发展困境的许多传统旅游景区往往在旅游事件和旅游活动方面也鲜有作为。黄坚(2011)认为,旅游事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一种融合了多种城市经济和文化特性的、具有独特魅力的经济、文化活动。动是生命的本质,生命在于运动,或许这对旅游景区来说一样是真理,缺乏“事件旅游”既是许多传统景区衰落的结果,也是造成衰落的原因。

三、结论与讨论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9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62-02

一、发展特点

1.资源多,品牌少。中原经济区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品种多样。这里是中华寻根祭祖的圣地;创造了古老且秀丽的汉字;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姓氏;汇集了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元素和特色。相对于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而言,享誉中外的文化旅游品牌匮乏,品牌建设不足,旅游产品缺少品牌效应,很多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处于蛰伏状态,未充分发挥潜力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加之未对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整体包装,区域内尚无响亮、鲜明的整体文化旅游的主体形象。

2.主导多,参与少。中原经济区区域内29个市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推动文化旅游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均高度重视,起到了强有力的主导作用。但很多企业仍然对参与区域的文化旅游发展积极性不高,过多依赖政府的引导与扶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自身优势去整合资源,也不去自觉完善自身的网络化经营体系,导致实际参与区域内文化旅游发展受挫。目前,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仅局限于旅游线路的合作,并未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在合作中不能整合和凸显各自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未能充分保护和利用自身独特的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未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

3.冲突多,协调少。经济区相邻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往往相差不远,这就是一把双刃剑,通过资源的整合会吸引更多的客源,增加效益,否则两败俱伤。就目前情况来看,共生的冲突远远大于利益的协调,如“哄抢”历史名人。这种冲突由名人带来知名度的提升、更多的旅游开发卖点和客源及经济效益导致,当冲突超出一定的限度,就是重复建设,相互诋毁,结果由于分歧和争执,人们对这种文化旅游品牌的忠信度下降,各方的声誉和收益受损。另外,旅行社之间也有冲突:竞相压价,旅行社与游客间、导游与游客间的冲突也不断。

4.协议多,落实少。经济区文化内涵相近的部分省、市之间通过召开区域会议、签订协议以及备忘录等形式,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整合合作。但这些协议在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得到真正落实的较少,目前并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旅游区,在文化旅游的品牌、信息、设施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效力有限,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仍然没有区域共同的行动纲领性文件,未建立统一的旅游合作组织,不利于区域文化创新发展区的营造。

5.内容多,创新少。整体上看,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空间范围较大、合作内容较多、层次较深,所以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加之,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协调众多方面,因此发展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为了弘扬和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创新华夏历史文明,必须不断对发展的体系与机制进行创新,因为所涉及内容的复杂性,区域内文化旅游发展难度较大,创新不足。

二、发展路径

1.发展思路。首先,立足经济区整体,研究空间分布,优化资源结构,寻找旅游资源的相关性,以某项文化旅游特质为切入点,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其次,根据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对重要性,确保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秩序和力度。避免盲目开发,禁止开发需要保护的资源;开发潜力大,但市场认知不足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注重宣传,使得开发和需求同步增长;重点开发有深厚中原文化底蕴的资源,整合其相关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最后,各地需要加强区域合作,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以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核心,形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增长极和更具竞争力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

2.发展模式。认真凝练中原经济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淳朴的民俗民风,着力开发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文化旅游,树立区域大旅游观,整合资源,在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信息、销售队伍、分销渠道、服务设施、交通运输等要素方面,实现包容性增长模式。通过这种包容性增长模式,发挥中原经济区旅游核心区的辐射和外溢效应,以文化旅游带动山水风光旅游,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域的整合,各市联合起来,共享成功经验,争取更大的突破;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各类景区之间都要具有包容性合作的理念,相互推介、取长补短,实现从门票经济到区域经济的转变,共同打造一个包容性的无地理分布桎梏、无政策约束羁绊、无交通出行限制、无服务提供约束、无信息传递障碍的一体化的区域文化旅游大市场。

3.发展机制。首先,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外溢效应,强化中心旅游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市场,鼓励创新,重视正面旅游形象的形成,注重塑造强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其次,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作指导,在将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类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统一组织管理、宣传推广,建立各城市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区域合作进程。再次,成立专门机构,专项负责。由各级政府联合成立合作管理委员会,全面协调区域内部文化旅游发展。最后,打造一个包容性空间,尽快建立区域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来促进信息的共享;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加强郑州航空枢纽建设,构建航空运输体系。加快城际铁路建设,形成以郑州为核心衔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打通区域内省际通道和对外通道。打通干线公路省际断头路,连接各县城、重要文化旅游区的高速公路枢纽,科学设计文化旅游专线,增强城市至景区及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道路建设,形成景区环线,贯通四方,实现景区之间交通的无缝对接和客源的无碍对流。

三、发展布局

1.资源重整。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又相近,若能有效重整,可发挥最大资源价值,避免恶性竞争。重整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突出特色,合理定位,避免重复开发,提升相近资源的规模与品质;由政府统一规划,规范景区审批,推出整体文化旅游形象;政府部门和企业跨地域联手开发文化资源才能共享受益。故可以根据同质互组、异质互补的原则,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如“黄河风情文化之旅”:三门峡黄河风景区—小浪底风景区—花园口黄河生态旅游区—开封悬河景观—菏泽黄河文化旅游,体验其风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2.产业集聚。根据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具有特质的产品,通过产业集聚,取长补短,互相协作,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强化核心区域城市旅游功能,审慎又有魄力和创造力地打造产业集群区,推动文化旅游要素的集聚,促进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调整与发展,实现区域文化旅游的无缝对接,逐步带动相关市区边缘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如可以打造开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扩大汴绣、、年画、小吃等文化产业的规模,将文化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与郑州、许昌、漯河、周口合作,扩大中部中心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力,深挖焦作、阜阳、商丘、亳州、宿州等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展深度文化旅游,将中原经济区平原地区缺山少水的不利因素转化为优势,促进整个区域的旅游乃至经济的发展。

3.空间整合。根据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各地市的文化旅游发展状况,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太行山文化旅游区、伏牛山文化旅游区、东部平原文化旅游区、桐柏大别山文化旅游区、中原中心文化旅游区五个区,根据各区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确定中心城市,有选择性地进行不同的战略定位。北部太行山文化旅游区主推“太极文化”和“殷商文化”,依托自然景区,烘托焦作的陈氏太极、邯郸的广府太极和安阳的殷商文化。西部伏牛山文化旅游区主推“唐汉文化”、“佛教文化”、“河东文化”。东部平原文化旅游区主推“道教文化”和“曹魏文化”。南部桐柏大别山文化旅游区主打“红色文化”和“圣贤文化”,做强信阳的红色文化和南阳的以张仲景、诸葛亮、张衡等人为代表的圣贤文化旅游,逐步带动驻马店等城市的旅游发展。中原中心文化旅游区以郑州为中心主推“禅武文化”、“北宋文化”、“商都文化”。依托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天地之中”、开封“北宋文化”、许昌“魏都文化”等开展中原中心区域合作。

4.市场推动。发挥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来推动经济区要素地区间的合理流动,各市应共同协作,互相协调,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统筹规划指导,提升整体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通过不同的定位吸引客源,塑造文化旅游品牌,为区域合作提供包容性的平台。各市间举办各种旅游展交会、论坛等活动,扩大影响力,互相提供信息,交流经验。发挥山西的运城、晋城、长治,河北的邯郸、邢台,山东的菏泽、聊城,安徽的淮北、宿州、亳州、阜阳在区域地理方面的优势,扩大经济区之外的客源市场。结合各自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目标市场的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宣传方式,主动积极推广,提高影响力。除了走出经济区,还要走的更远。扩大港澳台、日韩、欧洲、东南亚、北美洲等的市场份额,提高知名度。在产品宣传上要针对市场需求,在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服务的建设和完善,提升整体区域旅游竞争力。

要想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就必须塑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首先,对经济区整体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定位。结合区域内各自的市场优势及资源特点,应以“北宋文化”、“太极文化”、“禅武文化”、“殷墟文化”、“唐汉文化”、“商都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根文化”、“姓氏文化”、“圣贤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整体文化旅游品牌确立为“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应走出以往古建筑重复建设的桎梏,升华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延伸文化资源的内延,加深客户体验,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把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以文化旅游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切实增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篇10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许多中小城市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市场竞争优势,并一举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亮点。但由于规模、功能和地位的限制,以及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态势,给主题旅游城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升旅游竞争力已成为主题旅游城镇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对提升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主题旅游城镇 旅游竞争力 形象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

随着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批主题旅游城镇,如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周庄,有独特魅力和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丽江古城,以及分别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丹霞地貌、美食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主题旅游品牌的桂林的兴安、龙胜、阳朔等县,利用主题特色,形成了旅游竞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星。

主题旅游城镇及其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战略研究权威――美国的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战略就是“采取进攻性的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效益。”(迈克尔•波特,1980)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关竞争的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很快为各行业所接受并重视,其中也包括旅游业。S.Demars认为一个旅游度假地竞争能力由旅游市场、本身的开况、可进入性等决定。E.Canestrill等指出,旅游地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更要看它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国内许多学者也曾对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涉及如何提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进而对提升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主题旅游城镇的界定

主题旅游城镇是指利用当地的特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并围绕该主题来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城镇。它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特别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改造上,保持城镇原生态和文化氛围,在符合原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城镇同时因为原居民的居住而富有特别的活力。主题旅游城镇用旅游产品的形式将有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表现出来,它注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地区垄断性,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它能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文化资源,塑造独特的主题旅游形象;而且它要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建筑风格还是民风民俗,都能体现城镇的特色和主题。

但由于规模、功能、资金和地位等条件的限制,约束了主题旅游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它只有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旅游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旅游竞争力是指旅游地在维护自身市场地位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胡冬梅、司继伟,2002)。所以,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是指主题旅游城镇为保持自身旅游持续发展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旅游竞争力是主题旅游城镇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它能使该城镇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为城镇旅游业创造经济收益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在: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为所在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影响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有很多,本文尝试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探讨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要素。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是指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所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国际、国内游客的需求状况以及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是指旅游地如何从区位条件出发,树立形象、建立品牌去吸引游客,开拓客源市场,巩固并拓展市场规模,从而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区位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旅游环境要素、形象要素和品牌要素。如图1所示。

需求要素分析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状况 主题旅游城镇提供的旅游产品映射出市场需求,其产品可从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美食文化、休闲度假等方面进行分类;同时,游客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来选择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来判断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形势。

游客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 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直接关系该城镇旅游业的收益,因而是衡量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根据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来判断某一类型的主题旅游城镇的游客与潜在游客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以此来衡量该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及未来的竞争潜力。

供给要素分析

区位要素 区位因素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是通过主题旅游城镇所在的位置、城镇的可进入性以及通讯状况等来反映的。区位优势及其所形成的潜在收益和特有属性,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和城镇的旅游收益,从而影响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因为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有利于与城镇外的信息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开拓旅游新市场,为主题旅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旅游环境要素 旅游环境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能产生美感,并获得精神与物质享受以及知识乐趣的环境(常凤池),其中包括旅游软环境和旅游硬环境。旅游环境要素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概念,它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外部因素。只有在良好的旅游环境下,旅游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城镇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吸引物要素 核心吸引物是指主题旅游城镇具有相当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品牌项目、一流的景点等,它能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核心能力,是区域间旅游竞争的基础。对于主题旅游城镇来讲,指当地具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如周庄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桂林龙胜的少数民族风情。

城镇形象要素 主题旅游城镇形象是指城镇的整体形状和特征,它是城镇景观形象、公众形象和政府形象的整体反映。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竞争领域的扩大,旅游业的竞争已上升到更高层次、更具挑战意义的层面,旅游地形象塑造和设计策划成为旅游地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竞争力主要通过政府形象、公众形象、城镇景观形象三个要素体现出来。

品牌要素 它是在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以及形象要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主题旅游城镇的特色主题优势所形成的辐射力、知名度和吸引力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不断巩固并扩大旅游市场,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需求方面的两要素是游客选择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直接反映,也直接关系到其旅游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指标。供给方面的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力要素、城镇形象要素以及品牌要素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决定着城镇的相对优势,能增强旅游的主打吸引力,最终提高旅游竞争力。其中,品牌要素是旅游竞争力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因为品牌竞争力体现了主题旅游城镇吸引游客的能力,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的升华和品牌竞争力的提高。总之,这七大要素共同决定了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他们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虽然各因素的作用力有强有弱,但他们交互在一起共同推动城镇旅游的发展,所以要把握好各因素的不同作用力,发挥其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特定作用。

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策略

根据上述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本文试从内部形象提升策略和外部环境提升策略来分析如何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如图2所示。

准确的主题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建立形象和品牌的关键。旅游城镇只有在竞争市场上进行准确且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主题定位是指主题旅游城镇根据竞争状况和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辐射能力等方面进行把脉,最终确定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其目的是创造主题旅游形象,最终赢得市场客源。如桂林的兴安,其旅游资源优势在于建于秦代的灵渠,因而构成了兴安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形象,而龙胜因为有苗、瑶、壮、侗等多个少数民族,便形成了民族风情主题旅游城镇。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只有根植于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考虑游客、当地居民和周边旅游城镇对自身旅游形象的认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并不断地强化品牌形象,才能强化竞争优势并提升旅游竞争力。

增强反应速度与能力

由于大多数主题旅游城镇的本地市场规模偏小,只有大量吸纳外地游客才能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因而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与能力成为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主题旅游城镇虽拥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但也是比较单一的,因而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单有鲜明的个性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为个性增添新的形式和内涵,使游客建立消费偏好,并坚信该品牌所提供的最终利益是独特的和最佳的,才能长久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维持旅游竞争力。

提高城镇居民旅游服务意识

主题旅游城镇的人文地理、民风民俗、居民对游客的态度礼仪等都会影响游客对城镇的印象,因而要提高城镇居民旅游服务意识,即旅游城镇的全体居民应友好地对待游客,对当地的旅游业持有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和认识。游客的满意度与旅游地居民的好客度呈正相关,当地居民的好客程度越高,游客的满意度也随之上升。但由于主题旅游城镇是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改造上,原住居民由于缺乏旅游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应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大众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城镇的整体旅游形象,从而增加游客的重游率,推动当地旅游业以及经济的发展,最终提升当地的旅游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塑造主题品牌

主题旅游城镇品牌是指它在游客心目中的不可替代的个性和在市场上的定位。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应该要挖掘并不断创新主题产品,深化主题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丰富和深刻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增强旅游城镇的文化辐射功能,维持品牌的长期竞争优势;同时主题旅游城镇应该实行主题营销,即利用特定主题借助符合主题产品特点的方式和渠道来实施营销活动,其目的在于宣传和推广城镇的品牌形象,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巩固并开拓旅游市场,提高品牌竞争力。

加强旅游环境建设

旅游环境竞争力是软竞争力和硬竞争力的合力。软竞争力主要指要挖掘主题旅游城镇的历史文化并深化其内涵,它是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硬竞争力则指主题旅游城镇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等,它是形成旅游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物质条件。任何主题旅游城镇经过历史的沧桑,都会积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权威性的主题形象。如周庄的水乡风情、云南的纳西文化都是其他地区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品质,它们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制度环境会影响一个城镇旅游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动力,影响企业的效率,最终影响本地旅游业与其他地区旅游业之间的竞争结果,同样也会影响到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的形象评价,所以要注意旅游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来提升旅游竞争力。

加强旅游合作

主题旅游城镇之间既存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也存在相互合作。旅游竞争是指各主题旅游城镇为争夺游客、占领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旅游经济活动(陈烈,2003)。旅游合作是指不同城镇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将旅游资源在地区之间进行优化配置、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陈烈,2003)。由于不同的主题旅游城镇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与众不同的主题形象,因而城镇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将不同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精品路线进行组合,如桂林的兴安、龙胜、资源、灵川、恭城、阳朔等县,可以开展区域联合营销,通过产品互动、促销联动、人才互流促进区域旅游共同发展,形成多赢局面,强化竞争优势。

发挥政府管理能力

政府是城镇旅游开发的主体,他们能营造安定的旅游环境并保证旅游的正常开展,是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政府可以联合旅游企业共同开发旅游资源,传播主题品牌和主题文化,建立品牌经营系统的组织结构,不断提高对客服务的质量水平,从而保持和提高城镇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形成城镇持续的竞争优势;政府还应加大对旅游设施、公共产品等的投入力度,并尽可能利用国际组织的优惠贷款和招商引资,克服主题旅游城镇发展资金短缺以及相关产业的“瓶颈”问题,如交通、环保、文物保护等制约因素,“努力创造一个支撑提高生产力的环境”(porter,1990),实现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主题旅游城镇只有进行准确的主题定位,确定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与能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加强旅游合作,才能最终塑造主题品牌,提高主题旅游城镇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英宝,钱乐祥,苗长虹.旅游竞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地理研究,2002

2. 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社会科学家,1999

3. 郭鲁芳.关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旅游科学,2000

4. 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经济地理,2001

5. 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现代城市研究,2003

6. 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家,2004

7. 胡冬梅,司继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

8. 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

9. 姜杰,张喜民,王在勇.城市竞争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0. 保继刚等.城市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1. 夏学英.论城市形象的旅游导向性.经济地理,2002